小学英语教案和课件

2024-11-16

小学英语教案和课件(精选11篇)

1.小学英语教案和课件 篇一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 1 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2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 、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 90 °夹角。

师示范动作。

4 、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 1 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5 、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 、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 、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生:进行测量。

8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 2 )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 3 )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为了能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出示表格)这张表格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

生:讲述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 4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

生:安静状态下的。

( 5 )师: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 1 次先测量 1 分钟呼吸的次数,第 2 次再测量 1 分钟心跳的次数。

师:注意呼吸次数的计算方法,找准自己的脉搏。准备好了吗?开始(计时 1 分钟,测量两次)。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

生: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

2 、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什么数据了?

生: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我们的运动一结束就要进行,等到休息后再测量数据就不准了。还有,老师在这儿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记录同一时间内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尝试说。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三大组只记录测量呼吸的次数,二、四大组只记录测量心跳的次数。

( 2 )师:我们仍旧用原地高抬腿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测量时要注意,请你按照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计时 1 分钟,老师调整好学生所站的位置)

( 3 )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计时 1 分钟)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学生汇报所测数据。

( 4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及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都有了,有了这两组数据我们能做什么事?

学生进行比较。

师:你们比较一下,发现什么?

生: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

( 5 )师: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这儿有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我们现在就要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以某一学生为例说明条形图的画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形中的一种,叫条形图,大家看用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 (明显、清楚、一目了然…… )

2.小学英语教案和课件 篇二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误区,英语课堂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观念;然而有些“多媒体课件”使用过度泛滥, 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和操作上存在着诸多的误区, 具体有以下几种:

(1) 对使用课件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明确

很多英语教师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就现代化了。有些教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只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不能完全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 这样就达不到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

制作和使用课件主要是为解决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且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问题, 其目的是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利于教师的教, 更要利于学生的学,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繁为简, 变抽象为形象,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把课件当做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是为教学服务的, 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安排多媒体教学。

(2) 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

多媒体技术是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的系统技术, 因此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掌握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但实际上, 大部分英语教师只会简单的PPT操作, 而计算机更深层的应用却没有得到发掘。

(3)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仍然有一些多媒体课堂是这样的:教室内光线昏暗, 学生看不清教材, 写不了笔记, 只能像看电影那样, 看着屏幕听课。这使得学生没有了思考的余地, 阻碍了师生互动, 完全剥夺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在英语的教学中, 学生要通过听说读写练, 圆满完成一节的学习任务, 可是这样的环境完全禁锢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重视评比轻推广

现在的学校都会有课件的观摩与评比, 每到这个时候, 众教师都各显其能, 制作画面优美、内容丰富的课件, 但是这些优秀的课件并没有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这样其实是与进行课件比赛的初衷相悖的, 只是为教学改革装饰了门面, 制造了表面的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误区, 制作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多媒体课件?如何让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呢?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 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 应当注意:

(1) 课件不要过于花哨, 要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多媒体课件制作应该以“简单、实用”为原则, 不要片面追求所谓的美观。有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 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些课件画面背景复杂, 按钮繁多, 让人眼花缭乱;这样往往会让学生的注意力过多沉溺在课件中, 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2) 课件不要粗制滥造, 要用心设计

笔者看过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字体、未加处理的模糊图片等, 这样的课件不仅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会让人失去兴趣。一般来讲, 课件开头可以采用一张欢迎页面, 附上简洁的欢迎词就可以了。文字的处理上, 文字比较少的时候, 可以采用大一点的字号, 但不要让文字充斥整个屏幕, 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如果需要用到图片, 一定要保证图片的清晰度, 一个页面同时出现多张图片时, 排列的结构和布局要合理, 松紧得当;图文混排时, 注意要突出重点, 文字尽量不要覆盖在图片上。

还有一些老师, 制作课件时只是把课本内容罗列到课件上, 让课件只充当了黑板的作用, 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 长此以往, 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这类课件的兴趣。笔者见过一位英语教师制作的“A Story of Success”, 本课的主要人物是Helen, 该教师在开头的几张幻灯片上罗列了中外的好几位身残志坚的成功人士, 并一一列举了他们的成功故事, 其中的有些人物是学生当时一无所知的, 很多同学对这些人物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该教师花费了很久的时间讲解这些人的故事, 这样教学不分主次, 整节课下来, 感觉教学效果不佳。

(3) 课件不要请人代做, 要自己制作

有些英语教师不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不会制作课件, 就请计算机教师来帮忙制作课件;还有的教师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来使用, 殊不知这样做根本不能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特色, 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 亲自制作课件, 才能真正使用好多媒体课件。

(4) 课件容量不要太多, 要简练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 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一字不漏地输入到一张一张的幻灯片上, 有时候一节课使用的幻灯片的数量有30多张;还有些教师在网上搜集到很多资料, 包括图片以及音频视频资料, 不管是否和主题有关系, 为了达到某种效果, 也都插入到课件中。太多的内容会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 影响听课的效果。

其次, 我们在运用课件的时候, 应当注意:

(1) 不要忽略了教师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 我们要认识到使用多媒体的本质目的是什么。多媒体只是教学中所使用的一个工具而已, 是用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 教师自身的主导地位是不能被忽视的。多媒体永远不可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更不可能代替教学的全部, 这一点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的。

(2) 不要忽略了板书的重要性

有些教师认为, 有了大屏幕投影, 黑板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在制作课件的时候, 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训练材料, 以及问题的答案一一都输入到幻灯片中, 在课堂上, 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 这样内容又全面又直观。其实板书能简练系统地体现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难点, 是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中轴线, 教师认真的书写反映出认真的态度, 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 这些都是大屏幕投影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3) 不要忽略了传统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尤其在英语的多媒体教学中, 分角色演练、分组讨论、做英语小游戏等这些互动方式, 都是应该有的;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根据学生的反馈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

总之,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教学”, 而不是替代, 在制作课件的时候, 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围绕学生的学去制作和设计课件, 平时教师要注意积累经验, 注意积累素材, 注意在课堂中把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 从而走出一个一个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误区, 做出一个一个科学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课件, 让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真正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 而不是一种负担。

以上是笔者在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作为教师, 我们要正确看待和运用多媒体, 只要我们走出误区、扬长避短、使用恰当,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崧.课件制作的三大失误[J].天津教育, 2002 (11) .

[2]吴筱萌.计算机教学课件制作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1 (9) .

3.小学英语教案和课件 篇三

摘 要:本文对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自制计算机教学课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阐述制作课件时存在的四种典型性误区,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件制作;调查分析;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计算机教学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媒体表现方式结合,主要用于课堂的教学软件。因课件特有的优势,使得其在公开课、示范课、交流课、比赛课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法宝,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已经使用了课件。可以说,利用计算机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已形成一种发展趋势。

笔者就针对这种发展趋势,对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自制计算机教学课件的现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与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供全区教师商榷与借鉴。

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现状调查分析

1、教师获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途径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知,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以自己制作课件与他人制作,自己修改获得课件居多。随着宽带网的普及与教育类网站的建设,教师从网络上下载课件非常便利,也成为教师获取课件的重要途径。

2、教师自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主要使用的软件统计

Powerpoint以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青睐,而其它功能强大,信息技术要求较高的软件使用者相对较少。

3、教师自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熟练程度调查统计

教师制作课件的熟练程度以不太熟练、比较熟练的居多,只有少数教师或信息技术教师达到很熟练程度。

4、自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教师年龄构成统计

青年教师相对于老年教师而言,课件制作的普及程度、熟练程度都是远远领先的。

二、教师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存在的误区

1、片面认识的自制课件多余论,忽视因材施教的针对性

部分教师认为因特网上的课件多如牛毛,应有就有,若有需要,下载一个就是,作为一线教师,只要会操作、会使用现成的课件就可以了。

其实,因特网上的课件固然多,但多数是单一低质的,只能进行流水帐式地播放,程序固定、不可互动,使教师的备课、上课都受到了课件的制约,不利于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因材施教,也不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特点。

2、片面强调课件制作的技术性,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想体现一下自己的制作水准,喜欢把课件制作得花花绿绿,把本可以一步完成的操作,却通过调用多个页面、点击多次鼠标来完成,甚至还莫名其妙地来一段刺耳的音乐噪音。事实上,采用这样的课件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考, 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片面强调课件内容的完整性,忽视课件演示的辅助性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完整性,把课件制作成了“百科全书”,把所有教学内容按照上课顺序“排好队”,教师只要按一下键就一个步骤,再按一下键,又一个流程。这些片面完整的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特有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优势,忽视了利用课件教学的辅助性。

4、片面强调课件制作的交互性,忽视软件选择的合理性

部分教师制作课件时过分强调交互的灵活性,不考虑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需要,不管做的交互片断是否存在其使用的价值,或者不问不同软件存在的不同特点,造成制作时产生不必要的困难。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只有Authorware、Flash才能做出好课件,而Powerpoint做的课件太低档,把软件的选择作为评判整个课件优劣的标志,忽视了软件选择的合理性。

三、提高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制作技术的对策

1、更新理念,明确课件制作辅助于课堂教学的认识

计算机是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上与生动活泼的动画上,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杂为简单,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优化。

2、提高技术,加强教师课件制作的能力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只有让他们掌握了课件开发的技术,才能制作出适合自己教学思路、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课件。故应对教师进行相应软件的培训。

3、调控趋势,把握课件制作向积件方向发展

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以及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各不相同,同一课件不适应于教师各自不同的课堂教学,所以积件开发应运而生。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库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故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采用积件类教学软件。

四、结束语

计算机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进行计算机课件开发制作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取舍,防止单一的为应用而使用,防止刻意追求课件的创作意境和功能,更不能简单地采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学生的主动思考。在课件结构上,多采用模块化思想,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够依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同时,也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计算机课件教学的精髓,才能为课堂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在制作过程中集思广益,不断积累经验,以获得更多的制作技巧,真正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潜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夏杰文 熊 伟《遵循教育心理学原则 制作数学CAI课件》.双流县棠湖中学

4.岳阳楼记教案和课件 篇四

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

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电脑示图解题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旬。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5.四上语文园地二的教案和课件 篇五

本组学习活动名称:睁大眼睛看世界。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

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趣。

设计说明:

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1.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内容、欣赏品析古诗文的语言美,而且还要在读诵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古诗教学除了理解、读诵、品析这几种手段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感悟和想象,所以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并学会这些方法。

2.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

教学《爬山虎的脚》时,首先要通过词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然后再体会使用这些词句的好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会观察方法后自己再试着去观察和描写一种事物也要同步进行。

3.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大量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想象非常丰富,语言非常风趣,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读中抓住这些富有情趣的语言,体会使用它们的妙处,并由此引申到对观察方法的感悟,同时要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4.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心灵。

教学《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并且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5.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213 《语文园地二》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学生通过表达见解、交流感受、展示作品、对比竞赛、亲身实践等活动更加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演练和展示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

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完成并检查预习任务。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的诗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过程: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预习任务设计:

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2—3首。2.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3)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4)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古诗。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313 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

1.看图想象,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朗读古诗、体验情感

1.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诵读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 1.谈读诵的方法和体会。

2.说对诗句内容的独到见解和感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作业

1.小组交流苏轼的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2.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3.完成作业本默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采用“古诗接龙”的方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继续学习《题西林壁》 设问置疑、思考哲理

1.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观察角度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诗人所见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可先让学生找出“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表示地点转换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变化。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3.结合学过的《画杨桃》一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包含了什么道理?小组汇报。

变换角色、交流认识

1.扮演苏轼,可问其他同学“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2.做一次采访者,可问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413 3.老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同学和身边的事物呢?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学习《游山西村》 朗读古诗、升华情感

1.陆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看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感受到农人纯朴、田家盛情,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你是通过那个字感受到农人田家的盛情的?由此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用优美的语言具体描绘想象到的情景

1.美酒加盛情让人沉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柳荫深深,鲜花簇簇让人迷恋;前行的路就在这美景之中。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陆游眼中的景色。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子说一说。

配乐朗诵《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以及课外写景的诗。1.老师范读、指名试读,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自己出一期手抄报。(双休日作业)要求:选取学过的两首写景古诗,为其配上合适的图画,同时还要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手抄报上。

品析语言 感悟方法 练习运用 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孔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词句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51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重点与难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交流图片、认识爬山虎

1.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爬山虎的样子,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2.鼓励学生介绍爬山虎,并说一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朗读课文、认字解词

1.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2.交流学习成果,指名读幻灯片上的字词。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默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部分疑问,再梳理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它的叶尖为什么一顺朝下?

(2)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几部分内容? 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脚的样子。

1.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脚的样子。

2.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看看谁画得最正确。3.同桌互相看看画得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齐读第4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引导学生把课文背诵下来,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积累。课后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学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2.完成作业本第1-3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613 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重点与难点: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老师要求大家观察爬山虎并作记录,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观察记录。

1.读记录并说一说和作者的观察有何相同和不同。2.对比作者的描写,集体评议大家的描写。体会词语、品读句子、演说特点 句子一:(爬山虎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1.反复朗读,找出能展现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

2.讲一讲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用得恰当。3.带着理解和感悟仔细品读。句子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1.讨论回答:这三句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哪几方面的特点。2.从“叶柄、六七根”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观察仔细认真,描写准确生动。)

3.以“我是爬山虎的脚”为题,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画一画、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1.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并试着换一换这些词语,然后集体评议、对比优劣。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

3.同位之间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感悟作者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听读思考

1.听老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脚在触墙前后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探讨。读“阅读链接”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713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说自己的体会。谈启示、说方法

1.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一课中受到的启发,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小练笔 观察一种植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2.完成作业本第4-5题。.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蔽、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成住宅的,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重点与难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813 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小组交流、集体修正

1.利用查字典或询问同学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生词,也可把自己圈画出来的生字、词让小组的同学认读和理解,有争议的或不会得再问老师。

2.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两部分。2.把自己作为蟋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1.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2.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老师归纳关键疑问。

1.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老师归纳出具有共性的重点问题。

如:法布尔为什么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巢、洞、窝”,而是把它称作“住宅”呢?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是怎样选址的?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蟋蟀是怎样挖的?他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2.小组交流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随时介入讨论,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作业:

1.完成作业本1—3题

2.观察一种小动物,记录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重点与难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913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过程艰辛、工具简单)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4.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

(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步骤:(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013 学习“资料袋”

读“资料袋”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1.完成作业本第4—5题 2.小练笔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睁大观察的眼睛 述说感悟的心灵 教学反思: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重点与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问题: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113(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的表达出观图后想到的内容和观察后的感受。2.在口语交际中,回顾和总结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3.在习作中,学会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的观察和记录。4.练习品评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

5.通过学习《胸有成竹》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观图画,比眼力。

1.指名观察教材的左图,说一说树上隐藏着多少图像。

2.小组比赛,看谁发现的块,发现得多,然后再班上交流自己的发现。3.指名观察教材右上图和右下图。

4.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图想到了什么内容。5.大家都说一说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6.共同回顾前面的几篇课文,再深入体会学过的观察方法,感受细心观察的重要性。

讲自己、谈体验

1.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平时细心观察过的事物。2.介绍自己观察后的收获和体会,并相互交流经验。举事例、激情感

1.向大家讲述自己了解的和观察有关的中外名人故事。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213 2.说一说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观察的打算。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与评改)擦亮观察的眼睛、描述心中的精彩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每双眼睛里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学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认真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现在就请你把自己独特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1.按提示有序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察的?怎么观察的? 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观察对象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有趣?

2.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和启发,老师做适当的点评。3.老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作一下指点。4.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X则》,也可自拟。学生凝思试写

略作思考,即可动笔;也可先列提纲,再写内容。自读自改、加工润色 要求:

1.写完后无声细读,改正文中的错别字,还要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2.反复斟酌,加工润色文中的词句,让这些词句变得更加生动,表现力更强。集体评价典型习作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作,由学生自己在班上朗读。2.再由小作者说一说这样写的理由。3.最后师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桌探讨、相互评改 明确评改要求:

1.找出别人作品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2.在文章中或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3.就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评改意见与同位交流探讨。借鉴意见、修改习作

2.认真思考同学们的评改意见,修改完毕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3.借助集体的智慧认真整理自己的习作,并重新誊抄一份。第四课时(学习“我的发现”)读句子、谈体会

1.细读选取的三个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周围事物的。2.指定两名同学读对话部分,并说一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3.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心得,学习方法。找句子、学方法 窄溪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案1313 1.在学过的课文中找类似的语句,并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2.拿出自己写过的类似的句子,供大家品评。学习“日积月累” 熟读背诵“花名歌谣”

1.自己试读,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2.找出12种花名并写一写。

3.结合句子说说各种花的特点和自己了解的其他相关内容。4.朗读歌谣,开展背诵比赛。自编歌谣

1.用短文中的歌名或其他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写几句歌谣。2.朗诵自编歌谣,大家品评修改。第五课时(学习“成语故事”)理解内容、揭示内涵

1.朗读短文,理解故事内容,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2.老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交流解决。“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

6.小学英语教案和课件 篇六

1.简述面向对象软件测试和传统软件测试的不同。

答:面向对象软件抛弃了传统的开发模式,对每个开发阶段都有不同于传统软件测试的要求和结果,已经不可能用功能细化的观点来检测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结果。因为:

a)测试的对象不同:传统软件测试的对象是面向过程的软件,一般用结构化方法构建;面向对象测试的对象是面向对象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原则,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

b)测试的基本单位不同:前者是模块;面向对象测试的基本单元是类和对象。c)测试的方法和策略不同:传统软件测试采用白盒测试,黑盒测试,路径覆盖等方法;面向对象测试不仅吸纳了传统测试方法,也采用各种类测试等方法,而且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方法和策略也很不相同。

2.简述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策略。

答:(1)分片测试:分片测试测试某种规约片,测试所有状态、所有事件或者所有动作的规约的测试方法。这种测试策略因为其控制行为的状态机的结构不直接相关,所以只能偶然地发现行为的错误,但是测试代价比较少。(2)所有转换测试:所有转换测试就是在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的交互过程中,对状态、事件,以及状态转换约束条件,三者构成的一个笛卡儿集合<状态,事件,约束>中的每个元素都进行测试,即测试所有的转换。在测试过程中,没有执行顺序的要求。(3)所有往返路径测试 往返路径指的是程序从某一个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回到开始的状态,所有的转换的序列构成了一个往返路径。最短的往返路径只需要经过一个转换回到原来的状态,即该状态是闭包的。往返路径的长度决定于状态机的结构。对所有往返路径的测试,将测试每个状态的所有往返路径,于是就得到一个往返路径覆盖。(4)状态标识测试:在一个不透明的系统中,无法直接观察到程序的状态。虽然可以检测事件和动作的错误,但当一个错误的状态产生时往往很难检测出来,因为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当错误的状态多于系统正确的状态时,一个错误的状态很容易隐藏起来。状态标识就是用来确定被测软件的当前状态的。一个状态标记是由输出动作的序列组成。通过对被测软件的状态进行规约,可以选择能够产生标记的事件序列来标识一个状态。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一个正确的状态,就可以通过事件序列来判断,看这一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期望的标记。(5)N+测试:测试基于展平的状态(正则表达式)设计模型,每个状态有一个转换。N+的测试把被测软件从初态带到一个叶子状态,达到路径覆盖。N+测试会发现更多的错误状态和不正确转换。3.简述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中由继承导出数据流的方法。

答:考虑定义了数据项值的继承树,在这种树中,考虑定义了值的数据地点开始,到树“尾”结束的链。这种链将是一种替代数据地点序列,并退化方法执行路径,方法执行路径在链中实现面向对象语言的继承机制。这时描述继承的EMDPN仅由数据地点和方法执行路径组成。

4.简述面向对象软件的系统测试中基于UML的测试方法。答:将表示设计的协作图作为测试模型,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生成用于测试所描述的行为的集成测试用例。首先通过遍历每条消息的直接后继识别协作图中的表示用例实现的所有可能的场景路径,然后在遍历每条场景路径的过程中获取相应协作执行的路径条件、参数变量和预期方法调用序列,最后使用范畴-划分方法确定场景路径上的输入、输出、环境条件的合理组合作为覆盖该场景路径的测试用例,用于测试一个协作场景路径上的交互行为。

7.小学英语教案和课件 篇七

一、参评对象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管理者, 以及从事行政、后勤管理和图书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参评范围

1. 有关教育改革、教育管理、素质教育、教育

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工作、多媒体应用、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论文;

2. 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优秀课件等;

3. 有关教师辅导学生优秀作品, 包括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

三、参评要求

1. 所有参评论文要求“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 又要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研究和创新。”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题目要精练、简短、明确, 论点要集中、鲜明, 论据要充实、有据;文字表达要规范、简洁、流畅;字数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2. 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案例, 要求文件大小

不超过10MB, 注明课件制作软件 (请采用幻灯片) 及参评作者信息 (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课件名称、课件创新点、教材版本、名称、年级、邮编等) 。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

书写工整或打印;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形式的作品, 需提供相应作品的照片若干张, 并配相关文字说明。作品须注明学生姓名、年级、辅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邮编等。

四、相关说明

1. 所有参评的论文、教案和课件一律不退, 请

自留底稿, 文责自负。请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每人限投1~2篇论文。

2.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及时进行评审, 两周之内通知作者是否获奖, 若在此期限内未收到任何答复者, 请与评审组电话联系。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 可由学校集体组

织进行参评, 各学校将符合本次征稿范围的作品经过初评后集中推荐到评委会, 对于学校将给予颁发集体荣誉奖。

4. 参评提交截止日期:

第一批截止日期:2013年6月30日

第二批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五、评选办法

1. 依据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评作品进

行评审, 严格评审程序, 保证评审质量。获奖名单将分为两批于截稿日期结束一个月内公布在相关网站和教育杂志上, 届时请各位获奖的老师留意查看。

2. 所有来稿将由评委会严格认真评审后, 统一签发“获奖通知书”, 并告之相关事宜。

3. 本次评选活动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各若干

名, 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颁发获奖证书, 根据有关规定, 享有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方面的优先权。

4. 为扩大活动规模与参评论文、教案和课件的

质量, 对组织10篇以上参评作品的学校及个人, 评委会将向组织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奖”。

5. 所有参评的获奖论文, 均可根据作者要求,

优先安排在《学园》、《中外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

本次评选活动, 本着激励、自愿参加的原则, 可由各级教科研部门统一组织参加。

来稿请寄: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

优秀论文评审组〈收〉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88909395 88909179

8.使用VB管理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篇八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专业中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等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新知识点较多的一门课程。针对职业教育特点,课件内容以劳动保障出版社的《电子技术》为基础,涵盖《电子技术》全书八章节内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利用Fireworks制作演示图形和动画,并利用VB自身或外部控件制作课件所需要的所有界面元素和部分动态效果,做到既美观大方又方便调用;其次是课件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视觉效果。

1.VB应用程序设计

这是整个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把课件设计与制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课件制作的重要依据。编写应用程序包括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风格设计三个方面。

界面是教学信息在屏幕上的显示区域及用户操作区域,设计时主要突出“以教为中心;以学会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围绕教学内容这一核心,既防止课件界面色彩、声像效果等过于浓烈、喧宾夺主,影响学习内容;又考虑课程部分内容如PN结导通和阻断原理、逻辑电路电平高低变化以及电容充放电等抽象、枯燥的内容,需要采用动画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大家都知道多媒体课件的强大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交互能力上,笔者把需要经常复习的一些基础内容以独立对象的方式存放在界面上,用时只要单击命令按钮就可调用该方面内容,便于温故知新。本课件利用Command等控件实现不同页面间的浏览和翻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VB的外部控件ShockwaveFlash播放动画。在风格设计上主要体现界面、控件和显示对象上整体协调和完美统一。代码指令的编写是应用程序的灵魂,除幻灯片外的绝大部分控件所对应的事件都要写过程代码。

2.在VB界面中制作幻灯片

在VB环境中,利用插入对象PowerPoint的方式直接制作幻灯片,在将来打包时会很方便。每一个幻灯片单元只占界面的一小部分空间,而且还可利用图片框控件制作图片背景并在图片背景上利用Fireworks或其它软件在优美图片上显示该幻灯片所在的章节。一两个窗体界面就可以存放几十个幻灯片,当应用程序运行时只要双击幻灯片控件就可以运行该单元的幻灯片。而且在幻灯片放映的过程中,可随时停下而调用其它辅助动画。辅助动画无需占用界面空间,直接利用VB的菜单编辑器编写主、子菜单来调用。

3.动画片制作

在计算机软件中,最适合做这些内容的软件应属Fireworks和 Flash MX2004,这两个软件会非常方便地实现原理说明图的绘制并很方便的制作成动画。既省时又省力而且美观大方,特别是制作逻辑电路,它会很方便地利用钢笔工具和小刀工具制作电流的流动状态和方向、PN结载流子的运动方向、逻辑电路电平的升高和降低等等。几乎电子技术中所有的示意图在此都毫不费力地做出来,而且也会很方便地制成动画,甚至电容的充放电过程都能很轻易的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动画描述,使微观过程直观呈现。

二、多种媒体素材的搭配

要实现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丰富多彩,使用多种媒体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文本、图形、图像是最基本元素。电子技术几乎是通篇讲工作原理的,充分地利用动画、视频等媒体信息,对电子技术教学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图片静态演示和文字说明就能完成的部分,可以直接用PoworPoint幻灯片的方式来制作,对于某些管件原理和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则制作成Flash动画FireWoks动画课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力求通俗易懂,整个课件力求对多媒体资源进行严谨布局,使它们既符合教材要求,又富展现力、亲全力和穿透力,同时还要兼顾任课老师使用方便。

三、结论

随着各种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普及,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和丰富的表现手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写工程制作课件,能把一本教程做在一个窗体界面上,并利用编程方式非常方便地调用所有的资源,不得不说是一个好办法。只要对VB入门的人员都能完成美观的界面设计和相应的代码编写。为了课件的运行速度和节约空间,有必要遵循一个原则:“能用表格不用图表;能用矢量图不用位图;用图要优化,能绘图尽量绘图,使用起来方便”。

9.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篇九

用数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工作中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 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导入:一(1)班的小朋友参加了一次文艺汇演,瞧,他们来了!谁能给大 家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汇报: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板书。、学生评一评: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为什么?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P97 页“做一做”

(1)学生观察画面,说说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 汇报,教师板书: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2)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完成 P23 页第 1 题。.

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意。.

独立填写算式,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8+6=14(人).

教师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学生评价这两种解法,说一说体会或感受。

(4)P100 页第 5 题

蓬溪县大石镇大力小学————小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100 页第 6 题

学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完成课堂练习。(出示主题图)

(1)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汇报交流: 8+6=14(人)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的角度思考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怎样思考?

四、完成随堂练习。

学生独立填未知加数。

以 8+()=12 为例,让学生交流想的过程。、数学游戏

引导学生做抢答游戏。

活动小结,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全课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有什么体验或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第八课时

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求原来有多少”

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 解答。

教学难点

:找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并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橡皮若干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蓬溪县大石镇大力小学————小庞

1、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想要)

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师生活动(准备 7 块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师:谁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橡皮吗?

教师请小小朋友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根据学生抓出的橡皮数,教师告诉学生盒子还剩 多少橡皮。

师:现在你知道魔盒里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吗?能说出理由吗?、师边小结边演示: 要求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

(师将抓出的橡皮放回盒子里,再将所有的都拿出来,数橡皮的块数。)、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出示情境图、猜一猜。

两只小猴来到山下采桃子,它们已经采了 7 个(出现情境中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 5 个桃不出现,板书: 7 个)

。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为什么?小组讨 论交流。、说一说,算一算。

(1)提问:小猴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板书:树上还剩 5 个)题目要

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小组讨论交流。

(2)

讨论后明确:

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 7 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 5 个。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 7+5=12 或

5+7=12)

问: 7 表示什么? 5 表示什么? 12 呢?、编一编,说一说。

像这样的数学问题,你在生活中也一定遇到过,你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小结:今天我们学的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反过去想,用加法计 算。

三、巩固练习,联系生活。、完成 P98 页的“做一做”。

问:

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吗?你是怎么找到的?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 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2、P100 页第 8 题。

学生自己看图,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说给同桌听,再自己的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指名口答。、教师小结。、问: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蓬溪县大石镇大力小学————小庞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20 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 20 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通过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 10 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以内进位加法。

复习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20 以内进位加法表。

学具准备— 20 各数的卡片。

复习过程

一、整理和练习20 以内进位加法。、教师指着竖行式题。

问: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 引导学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 9 加几、8 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二行是 9,第二行都是 8 „„。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 2、加 3、加 4 „„。

(4)各行中式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比上边一题大 1。、教师指着横排式题。

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 启发学生回答。

(1)每一横排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 加几、8 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的,加 2、3、4 „„。

(3)每一横排式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 11,第二排都得 12 „„。、教师继续提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 启发学生答出。

(1)5 加 6 和 6 加 5 的得数一样,7 加 4 和 4 加 7 的得数一样„„加数的位置调换以 后,得数不变。

师说明:记住大数加小数的题,就可算小数加大数的题目。

(2)表中有四道题都是两个加数一样。6 十 6、7 十 7 „„。

如果学生发现其他规律,要给予表扬。、教师按照课本第 l01 页加法表画上粗线,说明:记熟左边 20 道题,就可以计算 全部 20 以内进位加法了。

(1)齐读表中左边的 20 道加法题。

(2)教师随意指表中一道式题,让学生举出得数卡片。(3)教师指着小数加大数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

二、练习。、练习二十四第 1 题。

让学生把和是 ll、12、13 „„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蓬溪县大石镇大力小学————小庞

2、练习二十四的第 4 题,限定 2 分半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练习二十四第 3 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以内进位加法表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练习课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20 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 20 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通过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 10 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以内进位加法。

复习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20 以内进位加法表。

学具准备— 20 各数的卡片。

复习过程

出示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让学生先自己做,在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相关专题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10.中小学安全教育教案及课件 篇十

师:没有上课之前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觉得我们家乡的变化大吗? 生:大

师:恩!大家看,我们周围的楼房是越来越高,工厂越来越多,最大的变化,就要数我们家乡的路,越来越宽、越来越长,大家觉得是不是? 师:路多了,路好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就拿我们同学来说,以前骑车到学校需要15分钟,现在可能只需要5分钟,确实是方便了许多。师:可同学们知道吗?这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的公路,却像个杀手一样,每年都要夺去许多无辜的生命,老师经常听到周围有人发生车祸,车祸夺去了他们的生命、使他们残疾、让他们的家人痛苦。

二、认识危险

师:老师带来了几组图片,这些都是车祸发生后拍下的照片,非常地另人惊心。

生:看图片。

师:同学们看过之后是否也会像老师一样觉得很心寒、很心痛,可像这样凄惨的事故每天都在发生着。

师:老师这里有份来自中国交通部的统计:

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2006年全国一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三十七万八千七百八十一起,造成八万九千多人死亡,四十三万人的受伤,其中恶性交通事故(一次性造成10人以上)就有38起。

师:同学们,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我们这样算一下,每一天就有247人因为交通事故死亡,每一小时就会有10个人死去。

师:危险无时无刻地停留在我们的周围,可老师还是会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做着一些冒险的动作!大家请看屏幕,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做的!师(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这样的事情吗?做过的同学们举一下手,„„ 师:这样做危险吗? 生说危险的地方。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危险虽然在身边,但我们也不用过度的去害怕它,只要你们记住下面的内容,一定可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二、认识交通标志

1、认识标志

师:我不知道同学们平时走在公路上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一些信号灯和标志?

(出示信号灯和交通标志)你们见过吗? 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信号灯和交通标志? 生说自己见过的!师:同学们,根据统计,交通事故中有70%是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也就是说一大部分是因为没有注意或者不理睬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而造成的。

师:那么大家说,认识这些交通信号灯和标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些常见的信号灯和标志。(出示图片)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解

2、小练习(a、b)A、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大概的了解这些信号灯和标志的作用了,老师这里还有个小练习,看大家能不能把它做出来!师出示图

师:同学们不知道的可以猜或者和你身边的同学讨论~ 学生讨论并作练习

学生说练习的答案,师相机补充和订正。B、练习

师:刚才那个练习做的都很不错,这次老师拿个难的来考考你们。师出示图(手拿,两到四个)对说的对的同学相机表扬。

三、行路安全,远离危险

师:从刚才的两个小练习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已经基本了解了,走在路上大家应该再也不会不认识这些标志了,是吧?不过老师想告诉你们危险才离开我们一半,我们依然有出现危险的可能。师:对我们学校的同学来讲,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公路上很少有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这给我们同学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许多的危险,住在罗桥的同学可能都知道,后面那条公路已经发生过许多的事故了。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小秘诀,这几个小秘诀可以让大家安全的行使在没有信号灯的马路上,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1)、步行通过无信号灯的马路

1、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

2、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车辆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3、不要突然穿过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同学呼唤。

4、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2)、自行车

1、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转弯时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2、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3、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骑车带人。

4、雪天、雨天骑车时,应与前面的车辆、行人保持较大的距离。总结:记住:一慢、二停、三看、四通过。

师:这几个秘诀虽然很长,但老师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它记住,这样才能真正地离开危险,也让它永远的离开。

四、巩固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那么多的东西,要不要休息一下,我们来做些游戏? 生:要

活动

一、判断是非

师: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叫“对与错”,看哪一位聪明的同学能用最短的时间分辨出图画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最好还能说对在什么地方错在什么地方!

师:你们明白了吗?

生找错并说出错在哪里,师相机补充表扬 活动

二、平安去学校

师:在刚刚那个游戏中,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你们想不想玩第二个游戏?这个游戏比刚刚那个要难的多哦,我看你们能不能完成。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平安去学校,师立即板画内容,并做介绍。学生(两名)上来完成,师给予适当补充和表扬。活动

三、自我检测(看时间,可当课后作业来完成)

下课铃响:

11.多媒体生物课件制作的流程和技巧 篇十一

关键词:生物学科;多媒体课件;制作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生理现象、生命特征、探究实验等知识点,运用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时较难反映。运用多媒体课件(以下简称课件)则能生动形象地揭示生物学中的现象特征,又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便于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设计并制作出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也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的生物多媒体课件仍是摆在众多生物学科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从生物课件制作的选题、准备、制作、修改、调试和打包、避免常见错误等方面浅谈生物课件的制作的流程和技巧。

一、课件选题阶段

正确选题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第一步。CAI课件选题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必要性

并不是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生物课堂教学。对于那些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轻松达到目的的教学内容,完全没有必要使用,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做过课件的老师都知道,准备一节好课件绝不是花一两天时间就能做好的。我们应利用CAI教学手段来突破课程内容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用语言不易描述、规律难以捕捉等知识难点和重点。

2.可行性

课件制作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制作课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分析和确定课题实施所能达到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素材,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件准备阶段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制作好生物课件之前,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1.素材准备

生物课件的制作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物学科素材,包括声音、影像、图片、动画、文字材料等。恰当地选择生物课件素材,能使课件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素材的搜集应根据脚本的需要来进行,其取得可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参考一些专业的生物多媒体素材库,利用各类光盘中的生物资源,或者在因特网上下载等。特别提醒的是,最好在我的电脑上建立一个专用文件夹,来分门别类存放搜集到的生物素材,以便在课件制作中调用。这需要上网时多留意,多做积累,图片、视频等还是要下载到本机上保存。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同事往往忽略了这细节,经常在需要的时候才从网上搜索,然后直接复制链接到课件中,而忽略这些素材是通过超链接与网络原地址链接着,在使用过程中鼠标不小心点击了这些链接,就自动搜索原地址,造成电脑“假死”。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影响上课的情绪,直接影响授课质量。

2.软件准备

制作一个成功的生物课件,选择多媒体开发工具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可用于多媒体制作的软件种类很多,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作为生物教师,电脑知识有限,应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软件,并不断实践,逐渐提高。对于初步尝试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老师,我还是推荐使用微软的Powerpoint,优点是简单易用,插入图片、音乐等也较方便。

3.脚本准备

脚本,简单地说根据多媒体课件的创意和构思,设计各个课件素材在课件中如何进出,形成类似电影剧本的文字材料。制作课件时,有设计编写好的脚本,做起课件来就会有本可依。编写脚本分编写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步。文字脚本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把知识内容和呈现方式描述出来。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理论和设计思想,将文字脚本改编成适合计算机表现的形式,体现教学设计意图。

三、课件制作阶段

课件最核心的环节是制作合成,即根据脚本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CAI课件。生物课件设计绝不是无原则的拼凑和粘贴,更不是简单的生物资料存储器和播放器,它应成为教师用以构建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有力手段,应成为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在制作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交互性、艺术性、趣味性等原则。成功的展示来自于成功的制作,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课件界面的设计

屏幕界面的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美观又突出主题的页面设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课件页面在处理各种素材信息要做到:

(1)重点突出

教学主要内容必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次要信息放在边角位置。

(2)色调风格统一

全片的色彩构成不能单调乏味,色彩基调最好要以明快、庄重、新鲜为主。课件的背景设计要新颖,每一章的风格应协调统一,画面简洁实用。

(3)突出主题

尽量避免背景同主体的色调无区别、无对比,一定要突出主题。要适当转换背景,避免背景图案单调;但背景色彩的变化不要大幅度的跳跃。

(4)层次分明

知识点层次要清晰分明,各种链接应简单明了,方便进入和返回。

2.各种课件素材的处理

自然是美的,生物是美的。生物课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页面可能美轮美奂。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行设计时应着重考虑:

(1)文字

要避免教材搬家、教案搬家和资料搬家的做法。文字字体要规整,不能过多,要精炼,体现重点、难点;文字不能过密,要适中,既有悦目美感,又减轻阅读难度;字体要适当粗大、清晰、美观;字体太小,远距离的学生看不清楚,影响教学效果;文字与背景的组合应考虑颜色的相融性。图文混排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不要让陪衬的其他配件喧宾夺主,文字尽量不覆盖在图案上。

(2)图片

一定要贴切,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宁缺勿滥,否则分散注意力。画面必须醒目、简单,不要太小,要让观众看清细节。一般白色的背景比有颜色的背景效果更好。还要注意图片文件的大小。展示型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屏幕展示,因此图形的清晰度应以此为准,不追求过高。一般应调节为小于800×600像素;图形文件过大,不但课件占用磁盘的空间大,而且演示时文件调用、运行的速度也慢,影响展示效果。

(3)声音

播放的声音信息必须清晰、效果好;背景音乐可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使用要特别慎重、妥善处理,一定要选好,声音要轻。切换幻灯片时可适当加入声音效果,提示或引起注意,但应严格控制,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防止不必要的声音效果干扰影响教学。

(4)视频

视频文件占有容量非常大,影响打包携带,播放也占用较多课堂时间,有时图像质量也会下降,因此要慎重使用。播放时媒体播放器应支持相关格式,否则不能播放。视频图像可以下载后先剪辑再转换成avi文件,因为avi文件容量大,可以被一般系统支持。对视频的插入尽量不要直接链接到外部文件,尽可能通过插入对象来完成,比如用“格式工厂”等视频剪辑软件将视频素材剪辑转换成wmv文件后插入,这样不用通过切换到媒体播放程序就可以打开并控制你所需要插入的视频文件,这样既保持了课件的完整性也能防止“假死”。

(5)Flash动画

动画设计一定要真实、生动、鲜明,交替使用不同的清屏方式会增加软件的美感,例如课件《小草为什么长不高》。

3.设置超链接和动作要完整

一个完整的课件中存在着大量的超链接和动作,在设置完这些链接和动画以后一定要通过反复播放来检查链接和动作的正确性,发现一些表面上看不出来的问题并纠正,以防出现死链或不应有的动作,这是保证一个课件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否则一旦当课件在正式场合使用,就会暴露出各种问题,那时想修改也来不及了。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多地使用特技切换,教学课件不是特技效果展示,否则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造成画蛇添足。

四、课件的修改、调试和打包

课件制作完还要反复地推敲课件各个方面,力求尽善尽美。如果课件要携带到别的计算机上演示,最好对文件进行“打包”。如果使用的是ppt课件,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包成CD”命令,打开“‘打包’向导”对话框,打包后U盘带到目的地时,只需运行课件包pptview.exe,就可以重新安装演示文稿。这样就可以在别的计算机上进行播放了,也避免发生链接错误而“假死”。

五、生物课件制作应避免常见错误

1.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偏离重点

课件被大量的生物、自然图片、视频占据,各种素材胡乱堆砌,花里胡哨,华而不实。

2.生物实验教学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课件忽视生物是实验性学科特点,不能达成用实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教学目标。

3.注重课件展示,忽视课堂板书

课件没有师生交互的时间的预设。

4.追求课件新奇,丢弃生物实物、模型等工具

这样的课件无助于学生对生物体空间结构的观察和理解。比方说看课件来演示人体内各种器官的大小位置,就一定没有看模型效果好。

可见,制作一个好的课件不光要有好的构思,还要有一种不厌其烦的耐心,因为这不是把一些素材简单的叠加。有许多的问题虽然很小,但它足以导致整个课件的失败。

总之,课件的制作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在具体课件制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准备,精心制作;在设计生物课件和进行多媒体教学时重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课件能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能考虑各层次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并进行反馈,摆正课件使用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艾群.谈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17):88-90.

[2]陈笑,于冬梅.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基础教程.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江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576-578.

上一篇:长江岸线管理下一篇:故宫游记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