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共8篇)
1.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 篇一
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1(·漳州市)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格列佛乘坐“冒俭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因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解析】第三次远航没有到“慧因国”。
2. (2011·成都)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答案】 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
3.(2011北海)下列文段出自《水浒传》,它属于下列情节的一项是( A)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A.吴用智取生辰纲 B.林部落草梁山泊
C.施恩义夺快活林 D.武松打虎景阳冈
4.(2011昆明)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D)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B.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和《木兰诗》。
C.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著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他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斯商人》是他著名的悲剧代表作之一。
【解析】此题是对文学常识中作家简介的考查。D项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不是法国作家。《威尼斯商人》是他的喜剧代表作品之一。
5.(2011聊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贝多芬风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中的人物。
D.《小石潭记》《天上的街市》《云南的歌会》《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郭沫若、沈从文、莎士比亚。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而不是其中的人物。
6.(2011广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B.《陈涉世家》节选自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D.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解析】此题考查了文学常识。B项《史记》为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史书。
7.(2011山西)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B)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
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以上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此项中错误的地方应改为:
【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知识。B项的错误非常明显,学生一看就知道错在哪里,“智多星”改为“及时雨”或“宋江”改为“吴用”。
8.(2011哈尔滨)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C.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 D.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名著中人物与故事情节的掌握。D项大战二郎神的是孙悟空。
9.(2011南宁)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A.《朝花拾夕》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边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
B.《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
纲、拳打镇关西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C.《童年》的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乐观的小茨冈和正直的格里戈里等人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D.“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表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和理解能力。A项中“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与《朝花夕拾》内容不符,不正确。
10.(2011长沙)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108个英雄好汉,性格迥异:宋江的谦恭,吴用的多谋,武松的勇武等等,无不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B.《西游记》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已是耳熟能详。
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山水田园诗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在诗歌的长廊中徐徐展开,如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唐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都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8项“智取生展纲”是《水浒传》中的情节。
11.(2011宁波)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
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⑴上述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 )( )。(只填序号)
【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A.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⑵上述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 )
【答案】 (1)c D(2)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和理解,两个小题都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不能张冠李戴。
12.(2011福州)下列句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
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
③【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他曾说:“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④快到收割的时候了,麦子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
A.甲:红孩儿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尼摩船长
B.甲:牛魔王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格列佛
C.甲:牛魔王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尼摩船长
D.甲:红孩儿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格列佛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本题中①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一段,悟空盗走的是牛魔王的坐骑;②出自高尔基《童年》;③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对托尔斯泰的描写,《名人传》包括《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和《托尔斯泰传》,其中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是:“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④是格列佛在大人国的经历。
13.(2011天水)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有命意鲜明、直抒胸臆的,也有比较含蓄,把真意隐藏起来,而以隐喻或象征的方式加以暗示的。艾青的《我爱着土地》就属于前者,全诗只表达出对土地的热爱。
B.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有外貌和心理描写,也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发疯狂奔狂舞是动作描写,而对胡屠户与众人则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
C.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D.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14(2011梧州)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小说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在北京拉洋车的艰辛生活和悲惨遭遇的故事。
B.《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讲述的是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等地的经历。
15.(2011南平)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的形象嘲讽人类的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鼹鼢》讽刺好逸恶劳,《蚂蚁和蝉》嘲笑吹牛皮说大话,《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
B.《童年》中的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C.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
D.《名人传》记叙了音乐家贝多芬、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解析】《蚯蚓和狐狸》讽刺那些不能实现的计划,全是空话的人。《鼹鼢》讽刺那些爱吹牛说大话的人,常常夸海口能做大事,却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暴露了本质。《蚂蚁和蝉》讽刺自食其果 自作自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劳无获的人。《骆驼和宙斯》蕴含许多人因为贪得无厌,一见别人的东西就眼红,不知不觉连自己已具有的东西也失去了的道理。
16(2011十堰)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C)
A.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亚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B.“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都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C.《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不守清规戒律却疾恶如仇的鲁智深叫“花和尚”,景阳冈打死凶猛的老虎而名震天下的武松叫“打虎将”,敢于反抗却脾气火爆的李逵叫“黑旋风”。
D.鲁迅、朱自清、老舍、郭沫若、叶圣陶、艾青、臧克家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解析】武松绰号“行者”,“打虎将”是李忠。
17(2011·扬州市)下列有关文学常识 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B)
A.赵普是宋太祖时的宰相。他熟读《论语》,为人严肃刚正,虽然有嫉妒刻薄的毛病,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不愧为一代名相。
B.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C.《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着重写了车站送别的情景,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 散文诗集《野草》。
【解析】消息一般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18(2011·贵阳市)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战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其中。
B.《故乡》《孔乙已》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C.《变色龙》是英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作品,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D.《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解析】C项中《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而不是莫泊桑的作品。莫泊桑也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人。《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
19(2011·深圳市)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C)。
A.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感情。
B.“昨晚,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共同见证了深圳大运中心的落成。”这句话的主干是“嘉宾见证落成。”
C.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故乡》中的“我”以及《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这些人物都来自他的小说。
D.“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或许仅仅是因为它喜欢运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藤野先生》不是小说,是散文。
20(2011·新疆兵团)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B)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C.《孔乙己》选自《呐喊》,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晚清世风图的一角。
D.《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亲情。
【解析】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
21(2011·宿迁市)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D)
A.《名人传》——罗曼·罗兰——法国——托尔斯泰
B.《童年》——高尔基——苏联——阿辽沙
C.《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星期五”
D.《西游记》——吴承恩——明代——李逵
【解析】李逵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22.(2011·乌鲁木齐)与下列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赤壁》——《樊川诗集》——杜牧——唐代
B.《杨修之死》——《三国演义》——罗贯中——明代
C.《藤野先生》——散文——鲁迅——现代 D.《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英国
【解析】B项中“罗贯中”的生活时代应该是“元末明初”,所以本选项搭配不当。
23(2011·德宏州)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C)
A、《朝花夕拾》—鲁迅—长妈妈 B、《童年》—高尔基—阿廖沙
C、《水浒》—施耐庵—孙悟空 D、《名人传》—罗曼·罗兰—贝多芬
【解析】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人 物。
24.(2011·玉溪市)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解析】“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是《水浒传》中的故事。
25(2011·龙岩市)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 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解析】《三国演义》不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26.(2011·本溪市)根据自己的积累,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C)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B.《天净沙·秋思》表达了羁旅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
【解析】《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是张冠李戴造成的错误。
27.(2011·大连市)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用了插叙手法。
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诡计。
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
D.《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 提出了
以“亲贤远小”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解析】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28(2011·咸宁市)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含蓄温婉;契诃夫《变色龙》,冷峭尖刻;吴承恩《范进中举》,嬉笑怒骂。这三篇小说都入木三分地揭露和针砭了生活中的荒谬与丑陋,显示了讽刺的力量。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安塞腰鼓》)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江南的水无法承载震撼人心的原始生命力。
C、咸宁某县交警大队向全体驾驶员发出《劝酒信》,以禁止他们酒后驾车。这句话中的“劝酒”一词,明显误用。
D、不改变原意,紧缩“当曹操遇到王熙凤时,我们一定会为他 们天设一对,地造一双的艺术形象而忍俊不禁”这句话,应该是“曹操遇到王熙凤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
【解析】A“契诃夫《变色龙》,冷峭尖刻;吴承恩《范进中举》,嬉笑怒骂”有关讽刺风格表述弄反了,应该对调。B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多水的江南比作易碎的玻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南的柔美秀丽,与文中气势磅礴、震天动地的安塞腰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安塞腰鼓的气势雄伟豪迈。D句的正确压缩是“曹操、王熙凤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的艺术形象”。
29(2011·河池市)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B.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乘“冒险号”救出了土著黑人“星期五”。
D.《朝花夕拾》原题叫《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解析】格列佛乘“冒险号”航船出海,途中水手叛乱,他被放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慧骃国。
30(2011·泰安市)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D)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解析】《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1(2011·潜江)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 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
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D.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
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解析】“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
32(2011·桂林市)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解析】此题侧重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情况。“令”是一种敬辞。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称呼自己父母一般用“家父”“家母”。
33(2011·娄底市)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D)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脾气暴躁却
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和诗人安徒生,作品讲述了一个经历
太 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C.《白杨礼赞》这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
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司马光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解析】《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34(2011·铜仁)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C)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解析】《孔乙己》是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
35(2011·曲靖市)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B.《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C.《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
D.《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解析】“大闹野猪林”的是鲁智深。
36(2011·乐山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诗人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抒发了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
B.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
C.《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美好大自然的赞颂,对和谐社会生活的渴望。
D.“我一边听一边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再也抑制不住我忍住的感情;我不得不屈服;剧烈的痛苦使我从头到脚都在哆嗦。”这段话中的“我”是简·爱,她想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却无法控制对罗切斯特的感情。
【解析】《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是对母爱与童贞的歌颂,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7(2011·南安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B.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如《木兰诗》。
D.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解析】“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38(2011·遂宁市)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晁盖,“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B.《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D.《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童话色彩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其灵魂。
【解析】A项中的“山东呼保义”指宋江。
39(2011徐州)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C.《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方面的内容。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解析】 引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0(2011·长沙市)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施耐庵在 《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108个英雄好汉,性格迥异:宋江的谦恭,吴用的多谋,武松的勇武等等,无不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B.《西游记》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已是耳熟能详。
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山水田园诗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在诗歌的长廊中徐徐展开,如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唐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都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解析】“智取生辰纲”不是《西游记》中的内容,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
2.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 篇二
一.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文学作品鉴赏, 是不合理的
清朝学者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一书的卷六《曲江对雨》一诗的注解中, 讲了一则很有名的文坛轶事《四人补壁》。说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某次同游山间佛寺, 见粉壁上有前人书写的杜甫诗《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 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胭脂口, 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 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重此金钱会, 暂醉佳人锦瑟旁。”其中第三句最后一字已剥落, 仅剩“林花着雨胭脂”六字。四人便决定各自把残缺的这个字补上, 他们各自考虑一番之后, 苏轼补了“润”, 黄庭坚补了“老”, 秦观补了“嫩”, 佛印补了“落”。但回去查对的结果, 原文却是“湿”, 四人全错了。这个故事, 颇有点像我们今天高考语文试卷中标准化试题的字词填空题、诗歌鉴赏题及阅读理解题。按照高考语文试卷的“标准化”思路, 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的答案, 是全都不合“标准”的, 或曰错误的。但是, 倘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他们也不能“及格”, 又怎能苛求一个普通的升学考生呢?而且, 谁又有胆量、有资格敢说上述四人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学鉴赏水平是不及格的呢?这只能说明:文学艺术、文学鉴赏是一种最能反映作者和读者个性的精神活动。在这个领域中, 最该强调的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而不允许搞机械化、生产“标准件”。“润”、“老”、“嫩”、“落”, 不过是苏、黄、秦、佛世界观、艺术观、潜意识在诗歌鉴赏中打下的个性化烙印而已, 与“湿”字相比, 各有千秋, 不宜硬性定个是非高下。
又如对《红楼梦》中各种人物的理解、评价, 自有《红楼梦》以来, 红学家们的看法, 难道都是众口一词、千人一腔的吗?谁的看法, 又是“标准答案”呢?戏剧界有句流行话:一千个导演导《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导法, 一千个演员演《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演法。使人担忧的是:这一千个导演和演员, 在现行各类考试中, 碰上采取语文标准化评判考生的大师们, 不知将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可见, 诗歌鉴赏和阅读理解类题型中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二.文学作品鉴赏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是扼杀创造性的
马克思说过, 人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 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苏轼也说过:“短长肥瘦各有态, 玉环飞燕谁敢憎?”他讲的虽然只是一般的美学原理, 但也同样适用于文学鉴赏。《古今联话》[1]中提到, 清代一位姓朱的督学, 有一年到家乡浙江监考, 曾在衙前大书对联广而告知:“铁面无私, 凡涉科场, 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一位封建时代的老学究, 尚且宣称能做到“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 允许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文字风格, 不强求他们“标准化”。今天的大师们为什么却要比一个封建官僚还要“八股”呢?我很有点杞人忧天:用这样的“标准化”评判思路做文学鉴赏指挥棒, 只会制造出无数思维模式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机器人”。
在阅读时, 我们固然必须明白“作者未必然”, 而在鉴赏时, 却不必反对“读者何必不然”, 可以允许、也应该承认鉴赏者的主观能动, 没有必要硬性定义一尊, 强行搞个什么唯一的“标准答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如看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言人人殊, 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例如:苏轼对中唐诗人徐凝《庐山瀑布》一诗的评论。徐凝的诗是:“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对徐诗很不以为然, 写诗痛斥说:“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按苏轼的看法, 古往今来,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 就只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佳作, 而徐凝的诗, 简直就是“恶诗”, 恶劣之极的诗作。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2]中委婉的对苏说表示了异议。他说:“因为有人推崇了这首诗 (指徐凝的诗) , 所以苏轼要特意加以贬低, 称他的为‘恶诗’, 用来抬高李白这一首诗, 大概是矫枉必须过正吧。后人震于苏轼的大名, 不敢替徐凝说话, 但又不同意‘恶诗’的说法……”而湖南诗论家李元洛却直截了当地说:“浙江建德人氏的徐凝是终身布衣的一位。他无权无势, 但《全唐诗》却收录他的作品一卷, 可见他的创作全凭实力, 而非诗外的功夫。在李白的名作《望庐山瀑布》之后, 他居然还敢‘太岁头上动土’, 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对苏公我素所仰慕, 但他称徐凝之作为‘恶诗’, 未免贬损太过, 我不敢也不愿随声附和。李白的大作, 确实是咏庐山瀑布诗的冠军, 但冠军之后还应有亚军、殿军和其它的优胜者……清代的诗人兼诗论家的袁枚……认为徐诗的三四两句‘是佳语’。照我看来, 徐凝此诗绝非‘恶诗’, 而且还应属于‘好诗’之列”[3]。谁能说, 周振甫先生、李元洛先生和袁枚讲的没有道理呢?但又有谁能说, 苏轼的看法因与这些人相左, 就一定要打个叉, 并判他“不及格”呢?看来, 连以苏轼为代表众多重量级人物的看法, 也难成“标准答案”, 现行的各类语文试题中的文学鉴赏, 又为何一定要用“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来扼杀人的创造性呢?
韩愈有一首题为《游城南十六首·晚春》的诗:“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前两句好懂, 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却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争执不下。
一派是赞赏, 把各种争芳斗艳的花草比成诗坛上的主流派作家, 而把杨花、榆荚比成被人冷落的“郊寒岛瘦”一流的险怪派, “诗囚”派韩愈自己就是这一派的“掌门人”。诗称“杨花榆荚无才思”, 只是一种自谦, 真正的意思是, 还是有才思的。退一步讲, 就算没才思, 也有权力在春天里展示一番。杨花榆荚虽无才思, 却敢于漫天飞舞, 就该赞美。
另一派却认为, 这两句诗是嘲讽, 嘲讽那些像杨花榆荚一样毫无才情与特色的平庸的、浅薄的、不入流的作家与作品。他们并无大才, 却偏要在诗坛上搔首弄姿, 自我炫耀。他们本像杨花榆荚, 全无才思, 却偏要自我张扬, 来个“漫天作雪飞”。但雪花尽管迷人眼目, 把天地搅得白茫茫一片, 毕竟不是鲜花、春花。主张此说的人甚至把韩愈与元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进行了全面比较, 列举出了他们众多的分歧和种种不同, 在此基础上, 进而断言杨花榆荚就是暗指元、白的。正因为如此, 宋代的苏轼才有“元轻白俗”的评语。赞扬耶?讽刺耶?谁是谁非?两说都持之有据, 言之有理。不起韩愈于地下, 恐怕就不宜以哪一方为“标准答案”。
李商隐《梦泽》一诗的主旨是什么?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诗的原文是:“梦泽悲风动白茅, 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 虚减宫厨为细腰”。“楚王 (楚灵王) 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 在古代, 是一个文人几乎尽人皆知的典故。那么, 这首诗的意思, 是否就只是对那些因节食减肥想达到“细腰”邀宠的目的最后却活活饿死了的宫女表示哀悼吗?的确有人是这样认识的, 清代的纪昀就是代表。他评论此诗说“繁华易尽, 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便不落吊古窠臼”。[4]按纪昀的看法, 此诗在类别上属于“吊古”, 即怀古诗, 只不过, 在艺术技巧上颇有创造, 是“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而主题, 则是感叹“繁华易尽”。但他同时代的人, 就至少有两人对他这一看法提出了异议。一个是姚培谦, 他在《李义山诗笺注》里指出:“普天下揣摩逢世才人, 读此同声一哭矣”。按姚培谦的看法, 那些不明究竟却一味盲目追风的“才人”, 实际上也是在上演“减肥——瘦腰——饿死”的悲剧。换句话说, “楚王葬尽满城娇”的残酷事实, 对盲目的追风族, 也应该是一记当头棒。其意义, 绝不仅仅是“吊古”, 更多的, 是讽喻人们不要盲目追风。而屈复在《玉溪生诗意》里则联系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实际具体指出“制艺取士, 何以异此。可叹!”按屈复的看法, 用八股文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可叹的是古往今来, 前仆后继, 一批又一批的“范进”们却乐此不疲, 至死不悟, 真使人感慨系之了。比较起纪昀来, 应该说, 他们的看法要深刻多了。但是否就是“标准答案”了呢?也不一定。因为, 还有人认为, 诗的主旨是李商隐的自嘲。他也不止一次参加过科举考试, 却一生仕途失意。他始终对令狐绹没有二心, 却被对方猜疑冷落。他在多个幕府供过职, 每到一处都竭尽全力, 却从未得到过重用。想想瘦腰女的命运, 他难免不百感交集, 顾影自怜。这种说法, 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可见, 文学作品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 与用八股文选拔人才,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 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 正好背道而驰, 适得其反。
三.文学作品鉴赏应该提倡百花齐放
文学作品鉴赏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高分。
白居易有一首以朦胧著称的诗《花非花》 (3) , 是写他与官妓交往的隐私的:他之所以要把诗写得那么朦胧是碍于礼教, 碍于身份, 有难言之隐。但也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已逝的某个漂亮女子的悼亡情怀。其理由是在《白居易集》中, 该诗被列在“感伤”之部 (4) 。“感伤”, 顾名思义, 当与抒发感伤情怀有关。而且这首诗的编排位置与“感伤”部的另外两首悼亡诗相隔不远。一首是《真娘墓》, 这是悼唁一个夭折的歌妓的。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 易销歇, 塞北花, 江南雪。”白居易另一首叫《简简吟》的诗里同样慨叹“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好物”者, 美人也, 古文中, “好”有美之义, 而“物”亦可指“人”, 说某某“物议不佳”, 也就是说人们对他议论不好。两首诗所流露出来的“尤物难留连”, “彩云易消散”的情调, 与《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亦“颇为相似”。因而, 很可能与上述二诗一样, 也是悼亡之作。平心而论, 这一看法亦很有道理, 尽管笔者个人倾向诗是故意隐晦其辞, 是写难言的隐私, 但也不敢就将自己的看法定为“标准答案”。
一九九三年, 香港一文化机构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的选举活动, 选出了十首“最佳唐诗”。按得票的多少, 其顺序是:一、《游子吟》 (孟郊) ;二、《清明》 (杜牧) ;三、《静夜思》 (李白) ;四、《登鹳雀楼》 (王之涣) ;五、《登乐游原》 (李商隐) ;六、《春晓》 (孟浩然) 七、《赋得古原草离别》 (白居易) ;八、《悯农二首》 (李绅) ;九、《早发白帝城》 (李白) ;十、《回乡偶书》 (贺知章) 。同样的活动, 如果改在大陆, 十佳篇目和顺序, 肯定不会与此相同。而且, 同样的活动, 若二十年后在香港再办一次, 结果也肯定不会与一九九三年雷同。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历史时代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就像不同品味的食客, 有不同的点菜标准, 要定出一份人人首肯的“好菜”的菜单, 事实上是几乎不可能的。春兰秋菊, 各一时之秀。艺术作品的优劣, 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处于同一个档次的不同的流派, 不同的风格, 却不宜一律用一个标准来进行比较。
客观实际告诉我们:欣赏美的事物, 美不胜收, 欣赏效果绝不是唯一的。文学鉴赏是审美的过程, 应该允许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考生们鉴赏同一篇文学作品, 在深入了解作者境遇, 主观意志, 终生志向, 时局背景, 知人论世的同时, 会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社会阅历综合起来作答。因此, 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鉴赏者只要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获得及格以上的好成绩。
摘要:各类升学考试中的文学作品鉴赏类题型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这种思路严重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文学鉴赏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 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及格以上的成绩。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梦泽:指云梦泽, 古代湘鄂之间的一个大湖泊, 楚国的都城郢就在它的旁边。
[2]揣摩逢世:琢磨追逐时尚、迎合潮流的意思。
[3]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4]白居易在《白居易集》把自己的诗分为“感伤”、“讽喻”、“闲适”、“杂律”几个大类。
[1]苏文洋.古今联话[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3:34.
[2]周振甫.诗词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86.
[3]李元洛.绝唱千秋[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57.
3.选择什么文学即选择什么前途 篇三
一九五六年,二十四岁的大学生石原慎太郎,以小说《太阳的季节》获得日本最高的文学奖芥川奖。很快,依据小说拍成的电影流行一时。评论家四方田概括,这是一部描写“厮混在日本相模湾一带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们日常生活”的作品。
——热衷拳击的高中生某某,在玩闹时勾上了一个女孩。在所谓湘南上流阶层生活的展示,和不断的夜总会、海滨游艇上演出的色情、暴力、残酷的细节递进中,女孩怀了孕,堕胎失败而死。丧礼之夜,某某突然来到女孩灵前,举起香炉砸碎了遗像,狂叫着冲出房间,满屋的人目瞪口呆——
这就是最简单的情节概括。
它再也不是执著于亚细亚主义的旧式日本人。当然它更不是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新生一代。它是一个法西斯的遗腹子,发泄着尚未洗净侵略和骄横的污痕、却又为滚滚财富蛊惑的内心欲望。它用夸张的野性描写,貌似冲决传统和道德,为朦胧中新的蠢动准备。如此心理的挑逗不会没有响应,所以它得到了一时的轰动。篇名引起“太阳族”一词的流行,直至中国也在类近时代到来时出现模仿,画虎类犬地标榜“阳光灿烂的日子”。
芥川奖评委之中发生了罕见的分歧。赞赏它的如川端康成,说我喜欢推赏如石原那样特别的年轻才能。井上靖则云,这是候选作品中出色的一部,其熟练和新鲜使我不能移目。但是否定它的评委更加言辞激烈。宇野浩二指出: 此小说假定是新奇之作也是低下的通俗小说,作者刻意写入猎奇的、淫靡的东西。而作家佐藤春夫的尖锐发言,则在文学史上成为事件。
佐藤春夫的评语,如一个宣言:
我并非一味排斥反伦理的《太阳的季节》。唯因如此风俗小说即使作为文艺,也属最低级的东西。作者佯装敏锐的时代感觉,其实未出媒体人及演出商的框子,而绝非文学者之作。又从作品可见作者对美欠缺节度,尤其不知害羞喋喋强词之态度更属卑劣。如此无端可取的《太阳的季节》被多数表决选中,于我而言心感可耻,因而我作为评选者,对其当选不负连带责任。
今天读着我感到吃惊。两位作家虽就作品而发言,但都表达了对石原慎太郎的人格的蔑视。意犹未尽,佐藤春夫更在媒体上发表他的心情:
……不单只识得生命力的蠢动,正因懂得了人尚还有与其他动物稍微不同的羞耻之情和伦理观念,所以才开始能够拥护人性。对那种认定只消破坏良风美俗即是新文学的、简单至极的捣蛋鬼恶作剧文字给与承认送去喝彩——让诸位扫兴,我只是于文学上了年纪,且良识有之过多……要灭亡的就任其灭亡罢。(《空疏的小皇帝:检证石原慎太郎问题》,《世界》二○○三年一期,76—77页)
我意识到在中国正在演进同样重大的问题,因此居然把它带到西班牙,于旅次吟味几遍。
半个世纪过去,日本开始重新思考那次文学评奖了。
一九九九年四月,石原慎太郎以一百六十六万票当选为东京都知事(市长),这一结果背后,当然有作家名气的因素。他的恶劣政绩,引起评论界检讨他的言行,若《世界》杂志的专栏《空疏的小皇帝:检证石原慎太郎问题》就因此而生。
专栏的最后一期终于追溯文学。因为人们发现:当年错送了大奖,喂养了危险的野心。不意得逞的文人,从此便出言无忌。在核武器、和平宪法、民族歧视等一切政治领域,取代了幼儿期的性冥想——如今的石原放肆于右派言论,尤其对中国、朝鲜,极尽诬蔑、挑衅与仇恨。
为时晚矣。与追究其文学根子的文章发表同时,二○○三年四月他再次当选,其后又在二○○七年四月,凶险的政客石原慎太郎第三次高票当选为东京都知事!
而我注意这篇文章,却是因为“良风美俗”之破坏,在中国正如摧枯拉朽。何止“都政”,从教育到医疗,堕落使一个古老的文化心慌意乱。金钱鼓动的贪欲和疯狂,把“三聚氰胺”兑入牛奶、兑入医院和大学。不用说,蔓延的劣质文艺更是大受青睐。恰在此时我读到了佐藤春夫,他以激烈的行为解释说:一个民族如何选择文学,就会如何选择前途。
我无心更多议论石原。那是一个“连提及都觉得厌恶”的名字(本多胜一语)。值得说的是这个对中国读者陌生的名字:佐藤春夫。由于五十年前对石原现象的惊人预感,佐藤春夫进入了我的视野。
怀着对佐藤春夫的好感,我满怀敬仰、翻开了他的著作。——我没阑入他的洋洋小说,议论只限中国题材,甚至限定在他的随笔《支那杂记》之中。
怒叱石原小儿的佐藤春夫,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爱好者和中国通,甚至以其文笔译过鲁迅,一篇鲁迅最好的散文《故乡》。昭和七年(一九三二)佐藤春夫四十一岁,在《故乡》译后,他满怀推崇甚至憧憬,写了《关于原作者的小记》。
鲁迅……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小说作者与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之盟主,且因罗曼·罗兰介绍在法国率先喧闻后,已是拥有其作品法德俄英美及世界语译作的世界之鲁迅。然于我国,虽最近代表作《阿Q正传》有两种佳译问世,其名在读书界尚不能耳熟,予深以为憾。今,予以我国高级读书界之公认名刊分篇幅数页以为幸事,不自揣学力笔力不足,敢以拙译问诸于世,乃借此向沉痛雄浑高迈且亲和力满溢、令人有杜甫起于现代之慨的作者,示予敬慕于一端;更以察知虽为战争对手此邻国仍不可怠于注目、中华民国亦有优秀新文明之喜悦,捧献拙译一篇于诸君子……
又以译出武者小路《一个青年之梦》,可知他于吾国语言亦甚为练达。若我国读者喜其之读,且编辑者又有迎此之意,则因中华民国现政府野蛮无智之政策而呈不得已沉默之作者,则可能将其新旧诸作,亲自命笔,直以日文面世。予以为若此空想幸能实现,则须视此大作家如我等作家而遇之,信他亦必能为我国文明贡献,不吝其能……(《中央公论》一九三二年一月号)
读着如此优雅笔墨,人唯觉感动和享受。除了用政客腔编造小说史的夏志清那种“教授”,凡正直的中国人,都对鲁迅赢来的尊重而高兴。
——其实日本对鲁迅的阅读是令人不解的:一面对中国赶尽杀绝,一面却阅读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其间居然没有障碍——佐藤春夫陶醉的自语,如苦涩的佳酿,引出中国读者一种悲喜的慨叹。
可惜事关文学,往往常不如意。在令人神往的《故乡·关于原作者的小记》之外,浏览他的文集,还能读到他的《卢沟桥》。
一九三八年,佐藤春夫以作家身份随军武汉。到一九四一年,他出版了散文集《支那杂记》。议论唯限于这部集子,不涉及集中未收的“军事题材”——我没读过的《战场十日记》和《闸北三义里战迹》;也略过毛病更大甚至招致了郁达夫怒斥的小说《风云》。
书的扉页值得一提。因为书名由堀口九万一题署,一笔洒脱的毛笔字。
——一八九四年甲午战后,中国割地赔款。被迫通商的新口岸中有湖北沙市。堀口九万一就是派去沙市开办领事馆的日本官员。他的一件轶事,是惊讶沙市官吏竟全然不知甲午年中日曾有一战。在震惊舆论的、日本浪人和军队闯入朝鲜皇宫残杀闵妃的事件中,这位堀口和另一个撰写过描绘阿拉伯独立英雄的畅销小说《佳人之奇遇》的柴四朗,都在残害朝鲜人的浪人群中。后来他任职美洲,官至巴西兼阿根廷大使,同时以随笔家著名。
收入《支那杂记》的散文,大都是文人调的中国古典杂论,甚至可称之为一本中国古代文学散记。笔至古典,显出佐藤春夫的汉文修养。比如其中一篇给少男少女的文库,选目解题,轻灵文笔游刃有余,文学历史勾勒其中。挥洒古今涓涓文学的胸襟,娓娓细说烂熟的典故,使得这些篇什即便给中国人读,也是相当好的入门谭。虽然限于一册之间不能尽显作者志向,但从对沈复《浮生六记》介绍的细腻,能窥知作者偏好风花雪月的趣味。
后半辑入了若干作者的大陆行脚。北上忆旧,南下秦淮,间有一篇类近小说、描写了李鸿章的散文。书中涉及一些与他交游的中国人,首先是田汉,偶尔徐志摩、苏曼殊。
《卢沟桥》类大约只有一篇,显出佐藤春夫更多表达的不是随军、而是作家的思路。即便这一篇也追求书卷气;对那座刚刚发生了血战、对谁都异常敏感的古桥,他从元朝至清季,细说名桥沿革,以及求购乾隆诗拓片的兴致。
但就是这一篇,如揉进眼中的沙子。它使我不断地忆起石原慎太郎的获奖风波,忆起“一个民族怎样选择文学就是怎样选择前途”这一命题。
从广安门到宛平城,佐藤春夫以散文引领,欣赏了日军的战绩。
广安门就在这途中。停在遇上的长长一列骆驼队中,下车观看。雨只是雾雨,路上如泥汁黏滑。仰望樱井中佐跃下的城墙,目测高约三丈许。都是儿时看惯了日清战争画报的缘故,看见这样的城墙城门,总有觉得有旭日旗在那里翻卷的感觉。
读广安门事件的报道时,其实多少曾有细节不解。我们的兵士曾被诱到哪里又从哪里遭到攻击,在现场一目了然,但报道却不甚明了。城门有两重之多……原来樱井中佐跳下的,是外侧的城墙啊。钻过这道城门,出此不祥之地,驾驶员注意到了什么。在望去像是洋槐的树影下,一石碑前供着香花。是标志向井上等兵战死地的碑。我们都脱帽,向其表示了敬意与吊念。……(《支那杂记》,222-223页,大道书房一九四一年版)
大正元年(一九一二),曾指挥日军攻克旅顺的大将乃木希典为明治天皇殉死,弱冠二十一岁的佐藤春夫发表挽诗。歌曰:“君之死诱我以高贵的泪,日本伟大的堂吉诃德哟。”(《佐藤春夫集》,463页,筑摩书房)显然,文人觉得,与沙俄争夺中国殖民地的战争,如堂吉诃德的慷慨的理想。且不说对堂吉诃德的读解大有分歧,这样的例子多了,我渐渐懂得,中国在他们心中只是唐宋古典,如今不过一片蛮荒,对蠕动其间的人或人心,并无所谓伤害。
《卢沟桥》的收尾,是一行人参观了卢沟桥、在一家土产店流连后、归途中听说店主的一个女儿居然曾在东京留学三年,于是再开的闲谈。
想和这样的中国新女性,大谈一番时事啊。
谈着时事,并且日支提携以结亲善之果呀。
不,想让村姑讲讲龙王庙长辛店之类读报记住的地名、地图上没有的村巷细处,再说些百姓议论的感想。
让您扫兴,她今天去了北京不在家!
——车载着谈笑,驰向都门。(《支那杂记》,232页,)
他若是活着不会接受我说:自视文雅的他,出言冒犯了中国。读着佐藤春夫写的与女留学生日支亲善的句子,比读石原的流氓腔更加痛苦。真是这样,我们连喜爱都常常出错。即便是胸怀正义的日本人,言及中国便出口放肆。
与故人争论的冲动,抑制不住从心中涌起。
书中还收有佐藤春夫一九二六年的作品《李鸿章》。
我猜这一篇乃假堀口九万一口吻写成。因为散文中的“我”,恰是甲午战争次年赴湖北沙市开设领馆的外交官。兼之此书由堀口题署,或许佐藤师事堀口亦未可知。
这一篇如小说,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晚清中国的官僚。时值马关签约丧权辱国,李鸿章引咎退隐,后为残局再复出山,正在自安徽而上海买舟北上途中。一名日本外交官求见曰,若无缘一聆教诲将为毕生恨事;于是“我”走进中堂下榻的道观,逐一见识了“在清朝末期最为烂熟的繁文缛礼国家的华丽时刻”。如务必坐轿不可乘车、巡警八人前来迎护、三重门禁、满院门客等。
及至交谈,却用英语,留美多年的伍廷芳充任翻译。散文特别描写了左右伺候的三名亲随,和一支尺五长、用整块的翡翠雕成的烟管。亲随一人添烟,一人点火,再一人捧烟管至外间倒去烟灰。李中堂从年龄开始,再问父母健在,劝不可对父母疏于书信,感慨日本交通卫生进步。间或言及沙市里程,途中风物,全然不涉天下国事。
归来与日本同僚议论,众人皆大笑李大人腐朽,唯“我”若有所思。
后来“我”又在巴黎旅次,观察李鸿章出席俄皇加冕仪式后,所做的名为漫游、实为向施压于日本的俄、德、英三国致谢的旅行。李路经纽约,又有一名闺秀作家,好奇于俄、德、英等媒体渲染的李鸿章名气,请求一见。
于是中堂待客的老套故事重演。李鸿章照例先问青春几何,女士无奈只得敷衍。再问婚嫁——听说那女士尚在独身,中堂大人连连惊呼:“独身?独身!使无怨妇旷夫,方为治国之习。莫非是出了什么差错,若进步之贵国,尚有这般的现象?”
老爷爷再问小姑娘既无夫君何为生业,答曰写小说。于是又引出了大大惊诧——不再转译,无非说即便男子,也尽是那些科举不第、难入乡党、游手好闲的书生,才把习得无用的文字,闲来消遣排摆,所作即是小说。“看汝端庄伶俐,及早一刻,快快速寻夫君!” ……
作者揶揄李鸿章出游欧洲,乃是去给压迫日本的三国送礼。这也是一个日本知识人常说的话题:甲午大败后,日本在下关逼迫,清朝割让了台湾和辽东。事后俄、德、英三国嫌日本吃得太饱,联合施压,要求日本吐出了辽东——这就是所谓三国干涉。作品中的“我”在欧洲观察时局,于是有种种的见闻。
文章的意外一笔,是“我”在巴黎窗下,突然醒悟了东洋伦理的并非滑稽。他甚至忆起李鸿章在上海的、东方经典式的感慨:“立身于世而父母健在,乃人之莫大幸福”——心里浮起淡淡乡愁。
这一笔有平衡的力度,一笔支撑了一篇。它透露了作者(我想更多是佐藤春夫、而并非堀口九万一)尚未被一路的顺风、冲去了冥思的能力。
虽然还能嗅出霸气,此篇也准确写出了中国官僚中传统的、挥之不去如影附形的“空虚的尊大”。虽如轻松小品,却是一份剂量适中的处方。它针砭了中国人的痼疾旧病,也触到了中国的深沉博大。如今这么说还有什么益处么——佐藤春夫确是一位具备了可能性的人选; 若他泻掉体内优越的沉疴,他能为世间提供文化的良药。
阅读日本文学时的敬远态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不要追求反思,不必强求扫除百年的傲慢,我们想读取的,只是他们对自己文明前途的在意;只是为了民族未来,他们在另一种语境中进行的、近乎极限的计较。借助文学的抬举,狂妄的政客已三次连选。为抗击危险的前途,有人重新倾听当年佐藤春夫嘶哑的怒斥了。五十年前芥川奖争议的深意,正寸寸浮出上升。佐藤春夫用如此手段,回到了中国与中华文明一侧。恶魔出瓶时他的挺身阻击,是他对旧时败笔的清算。因为挺身时代的大义,永远高于文人的忏悔。合上书页,记住的是他对丑恶的挞伐,而不是他一时的失言。
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4.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篇四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解析:A:刘四爷,B:虎妞。
(2)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借着火柴的亮光,看见了温暖的 、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蔼的 。
解析:温暖的大火炉,和蔼的奶奶。
长沙市
名著阅读(共5分)
(1)《水浒传》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写到:宋江喝了朝廷御赐的毒酒,自知道奸人陷害,将不久于人世,虽然自己“死不争”,但担心兄弟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于是唤李逵来,在给他的酒里面“下了慢药”。请阅读下面与此事有关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性格中 的一面,从全文来看,他的性格还有 的一面。(2分)
②《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最后结局大都悲 惨,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句话概括。(1分)
(2)同样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作家 写的《童年》是通过阿廖沙眼中痛苦与丑恶的家庭生活,再现了l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成长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2分)
(1)①豪爽,讲义气 愚忠②因为他们的投降路线。(2)高尔基 保尔•柯察金
重庆市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D(A.《老王》不是朱自清的作品;B.《社戏》是小说;C.俄国作家契诃夫)
福州市
名著阅读。(8分)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分)
(2)《水浒》第三十八回中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江边琵琶亭上吃酒,宋江想吃鲜鱼汤,李逵便到江边讨鱼,因 ,与 (绰号) 张顺打了起来。张顺用计将李逵引到 ,让李逵吃尽苦头,后在戴宗等人的劝解下两人和好。(3分)
(3)简·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 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3分)
精神品质:
举例:
(1)(2分)红海(阿拉伯海) 地中海 大西洋(写 出其中两个即可)
(2)(3分)放走了渔户的鱼 浪里白条 江心(江中 船上)
(3)(3分)(精神品质1分 举例2分)
示例1:追求平等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体现了简﹒爱敢于追求平等。
示例2:敢于反抗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反抗。
示例3: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简﹒爱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示例4:追求真爱
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河北省
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共 4分)
(l)请简述美猴王炼成“火眼金睛”的故事情节。(2分)
(2)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了。(2分)
例句:鲁 智 深 倒 拔 垂 杨 柳
(1)美猴王因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玉帝便派二郎神等将其擒住,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炼得了“火眼金睛”。
(2分,故事情节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
(2)示例一: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示例二:猪八戒大战流沙河
示例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黄石市
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B.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人称“凤辣子”。她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为人刁钻狡黠,对上善于阿谀奉承,深得贾母欢心,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女强人。
C.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了300多部短篇小说,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除了我们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羊脂球》《项链》《菲菲小姐》等。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人物传记,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A(应为“现实主义”)
济宁市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5.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 篇五
【8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小题1】本词的作者是(朝代)代著名的文学家(人名)。(1分)【小题2】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展现的画面。(2分)
【小题3】谈谈本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宋(北宋)
范仲淹
【小题1】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小题1】这首词抒写了作者漂泊他乡痛苦深沉的羁旅之愁和浓重的思乡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1)理解诗歌的内容。(2)抓住诗句中的“景物”。(3)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1)诗歌的内容,(2)诗歌的写作背景,(3)作者的生平经历。
2.阅读刘桢的《赠从弟》,完成题目。(7分)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小题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松柏的本性是什么?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何在?(4分)
【答案】
【小题1】(直接/正面)描写。(1分)(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对挺立风中的松柏的赞美之情。(2分)
【小题1】松柏本性是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2分)诗人以松柏为喻劝勉堂弟。(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3.诗词鉴赏(4分)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小题1】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 ”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2分)【小题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传神,写活了诗歌的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2分)
【答案】
【小题1】“ 镜中看 ”
【小题1】示例: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摆动鳍尾啪啪蹦跳。【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哪个词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描写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具体的”意象“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6分)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小题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2分)
【小题2】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2分)“燃”字写出了山花红艳、灿烂(旺盛)的特点。
【小题1】(4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作者着力描写异乡春景的美好,但自己无心欣赏;(2分)表达了诗人思乡又不能归乡的伤感(无奈)情绪。(2分,只答”思乡之情”得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5.名著阅读。(3分)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成功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的典型形象,请从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并对他进行简要评析。人物:(1分)
人物评析:(2分)
【答案】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6.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题目。(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放飞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分)【小题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2分)
【小题3】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云游四海,寻幽探胜。“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空明,作者想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怀呢?(2分)
【答案】
【小题1】略(2分)
【小题1】不矛盾,这里运用了以静写动的手法,更能突出禅院的寂静。(2分)【小题1】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紧扣诗句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画面,语句力求优美生动。【小题1】了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理解以动写静手法的意义与作用。
【小题1】诗词赏析主要有三个角度:内容意象鉴赏、思想主题鉴赏、表现手法鉴赏。抓住意象特征,理解诗歌情感尤为关键。
7.填空、简答。
【小题1】寓言、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渝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情节较,主题充满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 和 的表现手法。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 》。
【小题2】《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王子》给我们的启示分别是:
【小题3】白兔姑娘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小题4】《落难王子》为什么把主人公定为王子?为什么要把厄运编造得如此凶险?
【答案】
【小题1】生物,短小,简单,比喻,拟人,《伊索寓言》
【小题1】拥有是一件好事,但拥有也可能将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厄运是件坏事,却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小题1】因为未得到月亮之前,白兔夜夜到林中赏月,心情舒畅。月亮归她之后,她反而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了,所以白兔姑娘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小题1】因为王子向来是养尊处优享尽荣华的。作者让王子落难,使他前后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主题。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略
8.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后面题目。(3分)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叫你们全给我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天动地。
节选文字出自名著 写的《 》,两个舅舅因为 和外祖父 发生激烈的争吵。
【答案】高尔基 《童年》,争夺家产。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略
9.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 _▲_ __的特点。(2分)②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2分)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2)(2分)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写法的理解。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属侧面描写。抓住关键词“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从“冷露无声”等可看出景物特点是“清冷、寂静、凄凉”。
2、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注意尾联关键词“月明、秋思”,把握诗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10.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B.《雨说》中的“雨”的形象及种种的情景都具有象征性。
C.《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D.《蝈蝈与蛐蛐》描绘的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雨说》中 “雨”的形象及种种的情景都具有象征性。
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来源:学&科&网]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在与朋友约定后,朋友没有到就离开了。
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试题分析:C中应是“友人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在与朋友约定后,不按期赴约”。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注释】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小题1】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小题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
【答案】
【小题1】“乐”或“乐哉” “忙”
【小题2】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懂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解答此题。此题的难度不大,因为题干要求用诗中的词语。“乐哉今岁事”中的“乐”体现了本诗所洋溢的气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描写诗歌所表达的画面是常考查的题型,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不是翻译诗歌,可以用上描写性的词语,让语句优美流畅。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村 晚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小题1】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小题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小题1】示例1:“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示例2:“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2分,意对即可。
【小题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言之成理,意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抓住“衔”和“横”这两词的特点来分析即可。“衔”是写人的词语,用在这里是拟人手法,“横”写出了牧童坐牛背上的情态。
【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中说这首诗融情于景,学生在解答时要注意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物,根据景物特点来判断诗人的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美好景色,从对牧童悠然牛背上的情态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乡村晚景的喜欢与赞美之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下列关于《水浒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水浒传》中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他智取生辰纲,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
D﹒在粱山农民起义奠基人晁盖去世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C.《水浒传》中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智取生辰纲不是林冲组织的,是吴用。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诗歌鉴赏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小题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小题1】“惊”字,写出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
【小题2】拟人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这里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 篇六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作品《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选自《刘禹锡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浪漫主义大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A中《陋室铭》应选自《全唐文》;C中应是《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D中杜甫应是“现实主义诗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古诗赏析。(6分)
蝉【虞世南】 蝉【李商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小题1】虞世南的《蝉》中暗喻诗人身份的词是__________。(2分)【小题2】同是咏蝉诗,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分别说出。(4分)
【答案】 【小题1】垂緌
【小题2】虞世南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他借蝉来表达对人格美、志行洁的热情赞美。而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诗中诗人是以蝉自喻。“垂緌”指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在诗是借代“蝉”,诗人以此借指自己。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读懂两诗的内容,了解其写作手法,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人的情感,进行比较。第一首“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达了诗人“自好自得”的孤傲情怀,面第二首“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不难看出诗人人生不得声的孤苦心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小题1】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
【小题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
【小题2】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诗歌阅读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方法: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诗歌阅读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艺术的理解。方法: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翻译: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
4.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小题1】《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
【小题2】中外名著中,有不少经典的“硬汉”形象,请列举两个:。
【答案】
【小题1】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小题2】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桑提亚哥、保尔等。【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个题的考查还是较为深入,只有真正读过《水浒传》才能知道,其实反对招安的人很多,如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只要写出两个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在注意一些表面知识的同时,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小题2】试题分析:“中外名著”是写答案的范围,“硬汉”是写答的具体要求,我们知道的名著中具有“硬汉”特点的,比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水浒》中的梁山好汉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平时要注意对人物形象进行联想、归类,并善于比较,还要经常与同学进行交流,补充完善自己对于人物的印象,经常如此,我们对于文章(名著)中的人物会有更准确的定位和认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豪放词派代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杂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文章首先是用论据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然后是正面立论,间接批驳对方的谬论。
D.《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法国文学家雨果,这篇演讲稿激情澎湃,闪烁着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基本常识及主要内人物及其性格的把握。
点评:文学常识,顾名思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学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而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所以,多多储备积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识,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学精华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作者、体裁、主人公等可以进行分类,以防混淆。对著名篇章的内容熟读并熟记。
6.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2分)【小题1】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小题2】 三借芭蕉扇(《西游记》)【小题3】 葬花(《红楼梦》)
【小题4】《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 ”。
【答案】 【小题1】刘备 【小题1】孙悟空 【小题1】林黛玉(黛玉)【小题1】智取生辰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他给予鲁迅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表现了他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
B.《雷电颂》是一片慷慨、激昂的抒情诗。其中雷、电都象征着邪恶势力。C.《过零丁洋》中“惶恐”“零丁”单指地名。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解读能力。B.《雷电颂》是一片慷慨、激昂的抒情诗。其中雷、电都象征改变黑暗势力的变革力量。C.《过零丁洋》中“惶恐”“零丁”不仅单指地名,还指人物的心情。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小题2】景物描写对抒情有什么作用?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春色明媚、春意盎然。
【小题1】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了诗人强烈的无法消除的愁思。【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结合1、2两句诗中的景物以及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来分析春天景物的特征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景物的特征来分析方法,然后再根据诗歌的内容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即可。
9.名著阅读(4分)
《童年》、《 》、《 》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三部曲,其主人公是(高尔基的乳名)
【答案】《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阿廖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是个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诗集。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D.《背影》和《春》都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得散文。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B错,《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散文诗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1.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按要求回答问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元和二年秋,李贺携此诗求见韩愈。“黑云”“甲光”两句便打动了韩愈,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开头两句。(可从意境、修辞、情感等角度赏析。)(2分)
【答案】(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严阵以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建议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对学生来说是难点,“自选角度”,可以选一个较容易的角度,如从修辞方面来赏析,点明修辞方法,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说明诗句是如何突出战争气氛的,对表现守边将士的衬托作用。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名著阅读。(3分)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实话奇迹。你知道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谁吗?请你来介绍一下作者及作品吧。
【答案】法布尔 昆虫记(或: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该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和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追求等。【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昆虫记》的相关常识的掌握。能写出作者名、作品名及作品主要内容或主要特点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品诗中理趣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刘永济在《唐代绝句精华》中称:“玩味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其实就诗文创作而言,其寓意是十分明显的:。【答案】写诗需要才情思想(真才实学)。【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杨花榆荚”本无才识,既无绚丽的色彩,也无妩媚的姿态,只是作“雪飞”状,其寓意是,要有真才实学。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名著阅读。
(1)《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_____、______、______的见解。(2)冰心的小诗创作源于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
【答案】
(1)母爱;童真;自然(2)泰戈尔;飞鸟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根据要求,补写名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小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小题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小题3】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小题4】,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答案】
【小题1】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小题2】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3】凭君传语报平安 【小题4】春潮带雨晚来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
7.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 篇七
关键词:“为人”的事业,“人为”的事业,文化生态平衡,策略选择
面对纯文学的困境, 文坛学界不少人为文立说, 多着眼于现状描述及文化背景探因。今天看来, 仅在上述范围内兜圈子, 其现实意义是有限的。其实, 作为一种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形式, 文学不是恐龙, 它所遭遇的困境并非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文学是“为人”的事业, 首先是“人为”的事业。其生存境况如何, 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类自身。人类可以保护大熊猫、大象,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难道没有能力养护好文学, 使它造福于人类社会么?上帝给与人类如此功能神奇的文化瑰宝, 在极其窘迫的生存条件下, 我们的前人一代代承前启后, 用它耕耘着人类文明的田园, 滋养着人类的精神文化, 慰藉着自己的灵魂, 推进着文明与进步。而今莫非它要衰微于现代人的手中?衰微于现代文明的隆隆列车声中?
我们有必要将问题再引进一步, 以导出更具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的命题:人类应该消极无奈地听任文学走向衰微么?人类有没有能力和方略去保护文学, 维护这种文化生态平衡?这或许是更具建设意义的命题。
一.文学的功能是永恒的
文学困境是必须正视的, 而且是世界性的。不过, 其缘由并非如黑格尔所说, 由于它属于幼稚的文化类型, 会由哲学替代。其直接原因是电视、网络等大众文化媒体抢占精神生活空间;市场经济下畸形发展的物欲追逐、技术理性的排挤等。但必须看到, 这决不意味着文学所有的功能已经过时, 可为其他文化载体取代, 更不意味着人类不再需要文学———如同市场经济、工业化时代, 森林、湿地及整个自然生态被侵噬, 并非由于它失去了存在意义。
文学的功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系统要素包括政治教化功能、启蒙认识功能、审美娱乐功能以及作为人类文化母体的功能等等。这一系统随着外部世界 (政治、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等) 的变化以及人类的需求而调整着结构, 诸种功能要素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彼此消长———但总体而言, 文学的诸种社会功能不会失重或丧失。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看, 人类需要思想, 需要精神向度, 需要审美与人生智慧, 需要文学这一文化母体, 作为培育和滋养人类文明的葱葱植被和生命活动圈。
电视、网络, 以及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与传统的文学阅读是迥然不同的。它们固然有着强大的传播信息、消遣娱乐的功能, 但却无法替代传统的纸质文学的阅读。浅层次的碎片似的文化娱乐, 一闪而逝的图像, 难以深层次地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 熏陶和培养人的精神, 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
人类有了汽车、飞机的确比步行更快捷一些;但能由此废弃步行么?假若废弃步行, 人类的身体、生命将会呈现怎样的状态?同理, 进入电视和网络传播的图像时代;人类阅读这种铸造人的灵魂的活动将被置于何处?如果处理不好的话, 人类在高歌猛进的时代会不会同时在退化?这是今天和未来的人类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二.文学艺术与“文化生态平衡”
自然生态平衡早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然而, “文化生态平衡”尚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笔者所说的“文化生态平衡”内涵极其丰富, 系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 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一系列要素应该怎样协调发展, 形成一种良性结构。它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 政治文化与学术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有一点是确定的, 物质财富不是人类需求的全部, 这个世界需要的不尽是一堆堆金币, 更重要的是要谋求和谐发展, 健康发展。毛志成先生曾谈到:历史发展到今天, 人类的正积累和负积累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旨哉, 斯言!是人类应该清醒的时候了。
当然, 文化生态平衡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这已不是本文所要展开讨论的。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对于构建人类精神文明高地,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对人类精神的熏陶和对人类心理的调适矫治功能看, 以思想、激情、审美与想象力为特征的文学, 是任何文化娱乐形式都无法替代的。文学艺术荒芜, 人类精神沙漠化、浅表化、欲望化, 决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福音。尽管我并不赞同法兰克福学派式的对审美乌托邦的崇拜, 但是, 说到底诗文审美是比“日常生活审美化”更高层次的审美。从历史上看, 中华民族精神、法兰西民族精神、俄罗斯民族精神与其文学传统有着多么深刻的联系。倘若我们的社会多几分诗性精神, 多几分人文追求, 将会有效地冲淡、稀释一些技术理性及无限膨胀着的欲望, 整个世界的文化生态会更和谐一些。或许也就多了几分真诚、温馨、恬适的气息, 少了几分浮躁、猥琐、功名利禄的追逐和非理性掠夺, 这样的世界才变得更文明和谐些, 更适于人类居住。这大约就是海德格尔所向往的“诗意地栖居”吧?
我们高扬文学的重要性, 在于文学阅读在全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毫无疑问, 普通读者不可能都去爱好哲学、历史学、社会学, 不可能都去爱好学术性、理论性的阅读。相对其他文本形式, 文学具有更为广泛的融合功能, 可以融合哲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的内容, 可以融合人类的道德、理性、情感、审美、智慧, 以及语言, 写作、思维、想象等, 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从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 无不重视文学艺术及其理论, 这绝不尽是出于个人偏好, 乃是因为文学在人类文化及精神领域里的地位。古今中外文化大家无不受益于文学的熏陶。一个缺乏诗性文化和文学想象力的民族, 不可能培养出梁启超、胡适、鲁迅、钱学森这类思想、文化与科学的巨人。
三.繁荣文学事业的策略选择
我们说文学是“人为”的事业, 涉及从文学创作到文学评价体系, 从文学制度到扶持奖励机制, 从学校文学教育到全社会的读书活动等一系列方面。只要我们以负责的态度, 采取正确的方略, 文学依然可以赢得广阔的空间。
首先, 应大力扶持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阅读活动。对文学的生存和发展而言,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市场机制问题。文学艺术与市场机制的关联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市场机制可能促进文学的发展, 使得优秀的文学创作、艺术演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读者或观众。但另一方面, 对科学文化、文学艺术而言, 市场择优汰劣的规律又不完全适用, 许多优秀的、高品位的作品不一定是市场中的优胜者。文化事业有着自身的规律, 不能完全交付于市场, 这是文化作为“事业”属性的一面。文化建设不是市场机制可以有效配置的, 任由市场机制有可能把文化、文学弄得乌七八糟。这是世界范围内及中国近些年的实践所证明的。如同自然生态环境不能完全交付于市场, 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完全交付于市场。
近年来存在于文学界一个症结是, 政府和社会财力投入不足, 政策扶持不够, 没有吸引优秀的作家甘心坐冷板凳;而是消极无奈地任由市场炒作, 使得大家急功近利。文坛上存在的许多问题, 包括作家社会责任、良知、原创性的失却, 价值观、审美观的迷失, 有违艺术创造规律的恶性炒作等都与此有关联。既然“以俸养廉”有一定道理, 那么“以俸养文”自然更非歪理邪说。对科技发明可以给予高额奖励, 对作用于人类精神的优秀的文学艺术, 为什么不可以给予高额奖励呢?在文化、文学及出版领域, 应少算经济效益帐, 多算社会效益帐。政府与社会应该担负起责任, 加大财力投入, 积极引导和扶持。而不应将书刊价格高高吊起, 从中攫取利润。在经济高速发展, 财力大为增强的今天, 扶持文学和文化事业对于今天的中国并不是无法做到的事。只要认识到位, 采取什么方式扶持、奖掖和引导, 是可以讨论并在实践中探索的。
今天的国家财力完全有力量首先做好下面的工作:1.大力扶持纯文学刊物以及优秀作品出版, 扶持文学社团及文学创作活动。2.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在社区、乡村建立图书阅览室的, 扶持和引导全社会的读书活动。3.建立科学、权威的评价体系和评判机制, 扶持和奖励优秀作品, 并抵御和消除文坛及出版业的恶劣风气及创作中的不良倾向。
其次, 强化文学在学校教育的比重。人文素养欠缺是今天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读书尤其文学阅读欠缺。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并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及各方面的书籍、报刊文章, 对于人格的完善、素质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是任何课程、任何考试成绩都不能替代的。教育部曾经确定推荐给中学生阅读30本书, 是一很好的举措, 然而, 由于应试教育对学校、学生的压力, 很少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设想, 如果同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比如, 强化文学阅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分量, 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情况将会大为改观。而这也会受到学生欢迎的。试想, 加强母语阅读的培养, 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书籍, 与多背一些 (大部分人一生用不到的) 英语单词和语法相比较, 哪一种情况更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8.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 篇八
【关键词】文学研究会 意识形态 翻译 文本选择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社团以及最早的翻译社团,文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文研会)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史和翻译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研会译介了大量的西方作品,把西方的文学、思想和文化介绍到中国,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翻译活动影响巨大。
一、意识形态与翻译活动
操纵学派的代表人物Andre Lefevere 提出,影响翻译活动的主要有三个因素: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意识形态是“社会应该或者必须是什么样的”(Lefevere,2004:14)。意识形态涵盖的范围很广,可以指关于人类经验和外部世界的解释性的综合理论,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重要社会团体的信仰和观念。
操纵学派认为,包括翻译在内的一切改写都受到意识形态的操纵。翻译不仅仅是实现语言符号层面的转换,它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例如,在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广泛吸收外国文学和思想的新文学运动背景下诞生和积极活动的文研会,大量译介了为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服务的文艺理论和文学,为中国革命斗争和人性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占斌,2011:65)。
二、意识形态对文研会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
沈雁冰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说:“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来,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这应该是更注意些的目的。”对他来说,翻译是社会进步的指导性工具,而译者是新知识和文学模式的传递者。一九二一年五月上海的《文学旬刊·宣言》说文研会的译介活动是要“一面努力介绍世界文学到中国,一面努力创造中国的文学,以贡献于世界的文学界”。以上两段材料充分说明了文研会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和态度。文研会的意识形态可以概括为:一是介绍世界进步思潮为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服务,二是译介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为建设中国新文学服务。这一意识形态也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吻合。
“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可以这样说,从材料的选取到词汇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对多种选择的确定”(范祥涛,2002:26)。翻译行为的发起者在选取翻译材料时不是盲目的,他在考虑材料选自的国别和作者时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Gideon Toury在考察希伯莱文学翻译时就发现影响翻译选材最大的是意识形态。
文研会选择翻译文本时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和被压迫民族文学
1921-1923年期间,几乎每一期的《小说月报》上都发表有俄国小说的译作,在数量上也远远多于来自其它的国家的译作。一九二一年九月,《小说月报》出版了“俄国文学研究”专号,全方位介绍了俄国文学的发展历程。1921-1931年,文研会先后译介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安特列夫、阿尔志跋绥夫、陀思妥也夫斯基、爱罗先珂、高尔基等俄国近现代最主要的作家,在杂志上刊登了从俄国翻译过来的125部小说,13篇诗歌,26篇理论性文章以及8篇文学评论和传记。
2、现代和当代外国文学作品
文研会十分重视译介现当代外国文学。文研会领导人物郑振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中说:“文人们必须和时代的呼声相应答,必须敏感着苦难的社会而为之写作”。而《文学研究会丛书缘起》中也明确地写着:“我们在这个丛书中,所介绍的世界文学作品,只限于近代的。”
文研会认为译作有两个功能。一是介绍进步思潮。另一是为建设新文学提供文学模式。基于这两个目的,文研会翻译了很多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的文学作品。比如,在翻译俄国文学时,他们注重翻译契科夫、屠格涅夫、契诃夫、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在翻译法国文学时,他们很关注莫泊桑、法朗士、福楼拜。而英国文学,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王尔德和拜伦。这些作家都生活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对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的青睐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对文研会译介活动的影响。
三、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影响的有限性
然而,意识形态的操纵力量并不是绝对的。当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选择。在意识形态的指引下,文研会成员朱湘早期文学生涯中翻译了罗马尼亚的诗歌。同时,由于他对浪漫主义诗学的推崇,朱湘翻译了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如雪莱、济慈的诗作。此外,考虑到中国现代文学中史诗不多的状况,他还“刻意于长篇叙事诗歌的译介”(张旭,2004:3)。可见,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控制并非绝对。
四、小结
探讨意识形态对翻译行为的影响,能帮助我们从文化视角研究翻译活动,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在翻译活动中,文研会很注重对俄罗斯文学、被压迫民族文学和世界现当代文学的译介。这一文本选择倾向与意识形态的操纵作用有很大关系。然而,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并不像Lefevere宣称的那样绝对,也会受到译者个人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反抗。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范祥涛,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26.
[3]沈雁冰. 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引言[A]. 贾植芳.文学研究会资料[C].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343-347.
[4]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 中国翻译, 2003,(5):16-23.
[5]王占斌,陈海伦.文学翻译文本的选择——从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关于翻译的争论谈起[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65.
[6]张旭. 文化外求时期朱湘的译诗活动考察[J]. 外语与翻译,2004,(3):1-11.
作者简介:汤婷(1989.1——), 女, 河南南阳, 郑州科技学院. 研究生(2011级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
【初中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文学常识】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题及答案10-01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专项练习【2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09-15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专项练习【6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08-19
初中文化文学常识汇总10-09
初中语文讲读课文学常识汇总07-11
幼儿文学试题及答案10-30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07-11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08-29
我爱文学手抄报初中生美观大方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