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2024-11-17

统计培训心得体会(15篇)

1.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在认识实习期里,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比较具体、感受和体会也比较多。下面,我仅把实习期里的主要情况做一下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给予批评和指正。

一、___统计局科研所介绍

科研所是统计局内部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而统计科研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包括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统计应用研究和统计信息技术研究。同时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对政府和社会关心的有关经济、社会、科技、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十五”期间,国家统计科技研究的重点是统计观念的创新、统计方法的创新、统计手段的创新以及统计体制的创新。要积极组织、指导重大课题研究,统计科研所每年要完成一项以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课题。统计杂志是展示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要加强对统计杂志的领导和支持,不断提高杂志的质量,增加发行量,扩大影响力,努力创办一流杂志。

科研所的主要职能有五点,具体包括:1.拟订全省统计科研计划和科研制度,并组织实施;2.组织协调本局及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科研工作;3.承担统计科研课题,负责向国家统计局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统计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及管理工作;4.承担全省统计科研成果的评审、选优、奖励工作,并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国家和省级评奖;5.拟订省统计学会章程,负责省统计学会日常工作,履行省统计学会秘书处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和各地统计科研所作为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统计科研所担负着从事统计科学研究、进行科研管理(组织统计科技交流、发布课题指南、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等)、编辑出版统计杂志等重要职能。统计局要为科研人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统计分析软件、通讯工具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要建设内容丰富的统计科研网站等。

二、科研所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天到科研所报到时,一进门,就看到书柜上排列着诸多奖章,象年度科研先进单位、统计学会先进单位等等,都是国家统计局给予___统计局科研所的表彰,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我为自己能有幸到这里认识实习而感到骄傲。

所长和所内同事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俞所长对我们今后几天实习的具体工作做了安排,具体包括《福建统计》杂志的出版,统计科研网站的建设,如《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统计论文出版的校对及统计学会的一些工作。在次,我也就这几个工作做汇报。

首先,是关于论文集的校对工作,也是此次实习中的重点工作,由于这本论文集的重要性,更要求我们校对工作的严格,在次之前,科研所的同事已经对该论文集校对过三遍,但为了确保论文集的正确无误,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次校对工作。我也不得不为科研所里同事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到钦佩。首先我们学习了校对工作的基本常识,要求我们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能放过。校对了《区域r&amd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从资金流量和流向的变化看福建经济运行》九篇学术论文。在校对过程中,印象较深的是关于统计报表的校对,统计报表就严格的编制规则,如规定表号采用一位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和三位数码表示。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表示全局统计报表制度的排列顺序,三位数码分为两段,第一位数码为第一段表示统计报表的报告期别,或报表的性质,即是年报还是定报,是综合表还是基层表;是经常性调查还是一次性调查或是普查、试行表。第二、三位数码为第二段表示统计报表的顺序。还学习了统计报表的性质代码:1、基层年报;2、基层定报;3、综合年报;4、综合定报;5、一次性调查;6、普查。从中不仅学习了如何查找错误遗漏还懂得了如何制表。

其次,是关于科研所网站的建设,也是本次实习过程中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学会网站建设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单独处理网站的文章录入,信息搜集等任务。我负责的主要是“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的编制工作,这个项目主要包括观点聚焦、经济综述]经济比较、热点追踪、市场动态、行业发展动向、统计数据等七个主要项目。搜集了当今国际上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的5____篇文章,并录入入网,以供统计相关部门采编并出版成书。

再次,在实习期间,利用科研所书籍多的优点,阅读了大量关于统计方面的书,如《中国统计》、《福建统计》以及诸多统计专业论文,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收益非浅,还了解统计学会工作的大致流程。

三、认识实习的收获与感想

本次认识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此外,我还学习了统计科研网站的制作及为网站建设搜集材,可以和同事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在实习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两个星期的实习时间里,我基本上掌握了统计科研工作的一些具体操作细节,知道统计科技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认识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同事求教,每天按时报到,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认真学习统计专业知识,阅读了大量统计方面的各种杂志,论文集,书籍等,进一步掌握了统计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但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更加努力,让自己掌握好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好的运用统计这门科学。

2.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为了贯彻执行农业部农机化司“农机产[2011]72号《关于做好全国农机化统计启用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精神, 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结合“金农工程”的实施, 确保农机化信息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于2011年6月16-23日分二期在广州举办全省农机化信息统计员操作培训班。

这次全省农机化信息统计员操作培训班, 是广东省农业厅今年初将全省农机化信息统计工作委托广东省农业机械鉴定站承办后举办的第一次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广东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副站长熊元芳主持, 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黎映驰副主任对如何做好农机化信息统计和农机生产作业进度统计作了重要讲话, 并提出农机化信息统计工作要做到“客观性、时效性和科学性”。培训班聘请了广东省农机化办梁玉副科长、省农业机械鉴定站邬千佑科长和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刘海峰工程师作主讲。培训主要内容有:讲解“全国农机化新统计软件系统”使用方法、讲解“农机化生产信息直报系统”的使用方法、解读“农机化统计指标说明”、上机操作实习、学习总结及部署2011年农机化统计工作。

这次操作培训班培训了150名农机化信息统计员。通过本次培训学习, 使全省农机化信息统计员充分认识到农机化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弄清了农机化统计的有关概念, 明确了农机化信息统计的要求, 提升了自身素质, 对提高全省农机化信息统计质量, 按时按质完成农业部农机化司农机化统计工作任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气象远程培训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篇三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基层台站气象职工为主要培训对象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得到蓬勃发展。目前,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效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统计“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学习评价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中影响学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当前气象远程培训学员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气象远程培训学习评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习评价;试题库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构建了具有部门特色的,以国家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地县级远程学习点组成的三级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培训效果是关注的焦点,而考试是学员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学员学习收获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学员是否掌握好所学知识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学员考试成绩的分析,既可以及时检验和测评培训的效果、培训的组织管理情况、学员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评价和判断试题库的组建情况。因此,为保证气象远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对气象远程教育培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真正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给学员及教师提供远程培训的教学支持服务。

本文通过对“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远程培训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中影响学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指出当前气象远程培训学员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气象远程培训学习评价的方法思路。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组织了三期“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远程培训。培训对象为各地市级、县级气象局预报员及相关业务和管理人员。由于培训内容体量较大,培训分为三期进行。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共组织了六次网上统一在线考试,六次考试均由在线考试系统从试题库随机抽取题目自由组卷,考试试题以是非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为主,试卷满分100分。

三、统计结果分析

(一)总体概况

全国报名参加三期“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远程培训的学员有10887人,参加培训前考试的有4564人,参加培训后考试的有6199人,见表1。

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有8.9%的学员为硕士及以上学历,69.1%的学员为本科学历,15.9%的学员为专科学历,6.1%的学员为中专及以下学历,见图1。可见,参加“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远程培训的学员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

在培训前的考试中,学员的平均成绩为58.5分、考试合格率为49%;在培训后的考试中,学员的平均成绩为70.3分、考试合格率为77%,见图2。学员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0.2%、合格率提升了28%。经过培训,学员平均成绩及合格率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三期的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远程培训中,由于第1期的培训内容为全国各地天气预报业务都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而第2期和第3期内容为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分析。由于天气预报业务的区域性强,各地预报业务的重点不同,因此总体来看,第1期远程培训考试成绩的可信度最高,所以选择第1期培训考试成绩为本文分析对象。

第1期培训前考试2487人参加,平均成绩为58.2分,其中60分以上学员1221人,合格率49%;培训后考试2848人参加,平均成绩为75.3分,其中60分以上学员2419人,合格率85%,合格率提升了36%;85分以上学员938人,优秀率为33%。整体而言,经过培训学员成绩有明显提高。

(二)不同学历的学员成绩对比分析

由于学员人数较多,学历差异较大,因此在成绩统计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学历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根据学员不同的学历情况进行了平均成绩的统计,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历与考试成绩呈正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学员成绩明显高于本科学历学员,本科学历学员的考试成绩高于专科学员,专科学员的考试成绩又高于中专及以下学员。随着学历的降低,学员的平均成绩也逐步降低。

(三)不同年龄段的学员成绩对比分析

在成绩的统计分析过程中,还考虑了年龄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将参加第1期培训考试学员的成绩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学员的考试成绩随年龄的增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30岁以下学员平均成绩为76.8分;31~40岁之间的学员平均成绩为74.2分;41~50岁之间的学员平均成绩为74.1分;51~60岁之间的学员平均成绩为73.7分。

以上分析表明,考试采用的是在线答题的方式,年龄较大的学员答题比年轻人速度慢,可能是造成其成绩偏低的原因之一;但也表明,年轻学员思维活跃、识记能力及学习能力均较强,所以考试成绩偏高,相对而言,年龄偏大的学员考试成绩则相对偏低。

(四)学习时长对学员成绩的影响分析

对参加第1期培训后考试的学员的学习时长进行了统计,学时未达到及达到教学计划学时要求的学员考试成绩明显不同。未达到的学员平均考试成绩70.2分,达到的学员平均考试成绩78.7分,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未达到的学员平均成绩明显低于整体平均成绩,而达到的学员平均成绩又明显高于整体平均成绩。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员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学习培训课程。

由于学习是一个内因起主导作用的活动过程,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收获,离开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制定远程培训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培训课程的总课时数适当安排培训周期,全面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培训目标。

(五)培训前、后平均成绩提高幅度的对比分析

由于组织了培训前、后两次考试,因此有必要对培训前、后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对第1期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分为科班、非科班两大类)、不同学历层次学员的培训前、后平均考试成绩的提高幅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5、表6、表7。

从表5、表6及表7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历层次学员的培训前、后考试成绩提高幅度有明显不同。51~60岁学员的成绩提高幅度最大,40岁以下学员的成绩提高幅度偏小;非科班学员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科班学员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小;中专及以下学员的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硕士及以上学员的成绩提高幅度最小。这是由于年龄偏大的学员,往往学历较低、基础较差,所以经过培训后,培训前、后考试成绩的提高幅度偏大;科班毕业的学员,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部分,所以经过培训后考试成绩提高幅度偏小。由于近些年气象部门新进员工多为学历偏高人员,这些年轻而学历又高的学员由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多、能力强,所以虽然考试成绩偏高,但培训前、后成绩的提高幅度偏低。

四、讨论与建议

(一)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学习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1.在考试方式上过分重视终结性考试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

目前气象远程培训的考核评价采取的是培训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用单一的考试手段代替了多元化的评价,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员的学习,忽视形成性评价。其实,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其作用都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其比例应该由具体的课程性质决定,而不是单一地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形式。这种与传统教育相似的学习评价方式突出了“考”的功能,一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策略的运用在这种考试中很少体现出来,以考为主,因而从考试结果中不仅分析不了教与学过程,更不能对培训质量做出客观评价。一般而言,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学员在学习中对形成性评价的需要比终结性评价更为迫切,因为在网络学习中,形成性评价对学员学习过程及效果的影响比终结性评价更大。

2.在考试内容上过分强调了学员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忽视了学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气象远程培训的考试多数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出题方式多数为是非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这类内容多是记忆性的,这样就使得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中体现不出来,影响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线考试所用试题库在标准化、科学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考试所用试题库还不是很完善,虽然试题数量尚可,但试题均没有合适的区分度、难度等指标。试题库制度是学员评价的科学化、客观化、标准化的需要。试题库绝不是试题的组合,题库建设必须立足于科学的方法、手段,有一个逐渐积累、形成和评价的过程。一般地说,题库中试题必须应经过难度和区分度检验的科学筛选。试题库建设基本都是教师试题的简单汇集,这样的题库用在教考分离上会缺乏实际意义。

(二)气象远程教育学习评价方法改进的几点建议

1.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气象远程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不是单一的,是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应采取多样灵活的方式,应该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是远程培训课程考核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考核形式设计和形成性评价比重的安排既影响到学习过程管理的职能发挥,又影响到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利用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发挥三级气象远程培训体系的功能,设计出使教与学互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贯通的考核模式。

不仅考核学员培训后的学习成绩,还要考核学员学习过程的收获。这就要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将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用于学习过程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补充。使学习过程的目标与掌握相关知识趋近,使学习过程成为考核的一部分,以期推动学员在学习中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进行学习。

2.评价内容进一步注重“质”的评价

制定比较适合气象基层职工考试内容的参考原则和标准。对学员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员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程度及已达到的认知水平等。考试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全面考核学员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尤其是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应更具有实用性,这样对学员知识构建更具有建设性,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意愿和潜能。

3.进一步完善在线考试题库

在远程培训的学习评价中,为了提高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试题库建设时注重内容组合、学习导向,力争达到重点突出、客观全面、难易适度。编制试题时把握好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非常重要。因为理想的试题难度不一定有理想的区分度,而难度相近的试题,其区分度也会有很大差异,只有二者指标适宜,才能把每一位学员的真正知识水平表现出来。

试题库建设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培训过程中应根据新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及时健全和更新试题库,并对考题难易程度进行重新分类,进一步确定试题的区分度。要注意尽量使其内容在范围、形式、难易程度上与终结性评价所要求应掌握的内容趋近,以增强试题库内容的实用性。在编制试卷时按试题难度、区分度筛选试题,分配试题类型、比例及题量,使试题的覆盖面广,既全面又突出重点,使考试真正成为测量学员学习情况与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李红波,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4.统计培训总结 篇四

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政府统计正常运作的保证,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今年,我局在继续抓好执法、普法的同时,着力提高统计公信度,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的了解和支持。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机构和新闻媒体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区域统计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健全制度,严格监管。按照区域统计的具体要求,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区域统计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各级统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义务,对辖区范围内和本部门统计数据进行严格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估,严禁出现弄虚作假行为。三是加强执法,依法统计。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拒报、迟报、虚报、瞒报和篡改统计数据等违法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并追究其法律责任。今年,我局对辖区内的建滔化工、辉丽电机等30个单位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对统计违法违规案件进行了严肃处理,统计违规执法查结率达到了100%。为我区统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5.统计业务培训简报 篇五

为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效推进全市工业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荥阳市统计局4月19日组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暨统计知识竞赛活动。郑州市统计局工业处负责人宋玉清出席并授课。宋玉清就工业统计制度、主要工业统计指标解释、工业行业分类知识、统计法、一套表网上平台报送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强调。

培训会上,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现场测试。通过培训,增强了我市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意识,提升了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提升数据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6.统计员培训感想 篇六

苏建珍

统计员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活动的总称,因此对统计员的要求时非常严格的,这次我们有幸去呼市参加全区统计员培训班。

首先是讲解统计员的基础知识,首先了解了概率的背景,包括数学期望(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方差(衡量随机数量取值的波动程度的一个数字特征),以及常用的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均方差和标准差、字样的K阶(原点)矩、字样的K阶中心距),数据的简单处理包括:论数据分组——计算各组频数,和作频率分布表—做频率直方图。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统计方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能随时随地的提供准确数据。

接下来为我们讲解水泥发展及相关知识。水泥是古老的、应用范围广的一种建筑材料,水泥也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并且是具有巨大生命力的材料。中国水泥工业先后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又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建的水泥企业大都采用技术落后的湿法窑和立窑,他们却是中国现代水泥工业的基础,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出一大批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为标志的新一代水泥企业。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是当代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水泥生产方法。中国水泥工业正经历着用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淘汰湿法窑和立窑的历史任务,以适应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7.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作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宣传阵地, 本刊积极走进基层一线, 零距离接触基层最贴近我们的读者对象, 不仅了解了畜牧养殖行业非官方农民专合组织的发展现状, 而且掌握了基层读者最关心的话题和最感兴趣的内容方向。争取把杂志办成农民爱看、养殖户必看的贴合基层读者的实用性农业刊物。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四川省畜牧专业合作社的特色产品, 本刊将在2014年陆续推出关于全省畜牧专合社的专版图文报道, 并开通四川省畜牧专合组织宣传QQ群, 方便大家及时互通信息、了解市场行情, 并通过本刊微博和微信 (订阅号:scxmsy) 平台发布和传播各自的特色畜产品, 尽快进入商品流通渠道。[本刊记者曾宪春江油报道收

8.光伏发电信息统计培训材料 篇八

一、近期国家和省关于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利用相关政策规定

1、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

2、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329号)

3、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

4、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06号)

5、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45号)

6、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77号)

7、国家能源局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47号)

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

9、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66号)

10、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13]390号)

11、关于国家电网公司购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力产品发票开具等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2号)

12、国家能源局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国能新能[2013]312号)

13、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监管〔2013〕459号)

14、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强光伏产业信息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113号)

15、国家认监委 能源局关于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认证联[2014]10号)

1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电子[2013]405号)

17、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光伏发电项目信息统计及报送工作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4]389号)

18、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及建设等有关情况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4]831号)

19、湖北省发展改革委 湖北省能源局关于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通知(鄂发改办[2014]194号)

二、重点强调的问题

(一)关于项目备案问题

1、项目备案名称格式为:项目业主(公司简称或自然人姓名)+项目场址(市、县)+项目名称(+期数)+备案规模(KWp或MWp)+分布式发电项目或光伏电站项目。

2、项目内容应包括:投资主体、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运营模式、电价政策等。项目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行变更项目备案文件的主要事项,包括投资主体、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运营模式等。确需变更的,需报备案部门按程序办理。

3、严格按照下达的年度规模备案。光伏发电项目必须按照省下达的年度规模指标备案,超过规模指标的,应向省能源局申请追加规模指标,省能源局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调剂,否则超规模备案的项目,将不能享受国家财政资金补贴。国家能源局在“信息管理平台”设置了年度规模控制,如超出规模,系统自动控制不能继续进行审核上报。

4、备案其他问题说明。对备案中遇到的项目投资低于50万元的不能备案问题,应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要求,进行备案; 个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备案申请表上需要填写组织机构代码,各备案单位可灵活处置,省级将进一步完善备案系统。

(二)关于年度规模指标问题

1、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规模指标由省能源局同意掌握,分布式由省能源局下达各市州。

2、省能源局第三季度对各市州备案情况、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考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下一年度规模指标意见。完成情况差的地区,在年度安排规模指标时予以进行扣减。

3、各级能源主管部门每年第三季度要系统开展建筑屋顶及其他场地光伏发电应用的资源调查工作,综合考虑屋顶面积、用电负荷等条件,编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规划(包括具体项目和项目业主、项目规模、建设计划等),结合建设条件提出年度计划,作为省能源局向国家能源局争取年度规模指标,以及省能源局下达各市州年度规模指标的重要依据。

(三)关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与管理问题

1、有序发展光伏电站,严格控制光伏电站开展前期工作项目规模。

2、自备案之日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应在6个月内建成投产、光伏电站项目应在1年内建成投产。取得备案的项目在规定时限内未开工,省级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门可用其他等容量的项目替代。

3、项目单位应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及时进行光伏电站竣工验收,并将竣工验收报告报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国家光伏发电技术管理归口单位,竣工验收报告是光伏电站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目录的前提条件。

3、因地制宜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湖泊等无电力消费设施建设、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光伏电站项目,纳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指标管理,执行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4、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全额上网”项目的全部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已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执行的项目,在用电负荷显著减少(含消失)或供用电关系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允许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项目单位要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备案,与电网企业签订新的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电网企业负责向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申请补贴目录变更。

5、在地面或利用农业大棚等在示范区探索分布式光伏发电区域电力交易试点,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电价由供用电双方协商,电网企业负责输电和电费结算。

6、认真领会国家关于光伏扶贫工作方案,尽快开展光伏扶贫调研,启动光伏扶贫2015年年度开发方案编制工作。光伏扶贫优先列入光伏发电年底规模计划。

7、禁止买卖项目备案文件及相关权益,已备案的项目在项目投产之前,未经备案机构同意,不得将项目转让给其他投资主体。

8、光伏组件、逆变器等主要设备需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检测认证。光伏设备生产企业应及时申请认证。

(四)关于项目信息统计及报送工作

1、各级、各单位要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加强光伏产业信息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113号)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光伏发电项目信息统计及报送工作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4]389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及时在“信息管理平台”填报项目信息。国家能源局将各地项目备案及建设情况信息将作为确定和调整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以及获得国家财政资金补贴的重要依据。

2、“信息管理平台”开通地市级/县级能源主管部门账号用于上报项目信息,开通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账号用于项目审核确认。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进行备案信息审核时,如超出规模,系统自动控制不能继续进行审核。

3、项目备案后,项目业主应及时在“信息管理平台”填报项目备案、建设及运行信息。项目业主可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联系,以获得网上注册。

4、各市县能源主管部门按月在“信息管理平台”填报项目备案情况,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季度在信息管理系统报送项目备案、建设和运行的汇总信息。

5、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地方独立电网等电网企业按月进行接网申请、并网容量、发电量信息、电费结算、补贴发放等情况的信息统计,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报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

6、信息填报要准确、及时。项目要准确、项目装机、项目发电量、利用小时数等要准确,不能漏报、误报。将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湖泊等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列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统计范围。历史累计并网容量应包含本地区已核准备案的所有项目,发电量应为已投产的所有项目。

7、信息员调动应做好移交。

8、下周之前完成项目核对,并按照国家要求完成新一轮信息统计报送工作。

9.统计员业务培训资料 篇九

一、生产经营完成情况月报表:

1.表一(建筑安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月报表):表中除了面积可以不填,其他指标必须填写,没有的填零。

(1)签订的合同额:为上年结转合同额与自年初累计新签合同额之和。

(2)期末全部职工平均人数:时期指标,表示自年初至当前日期的平均人数。例:二月份期末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一月份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二月份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八月份期末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七月份全部职工平均人数*7+八月份全部职工人数)/8

(3)自年初累计全员劳动生产率=自年初累计完成产值 / 期末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自年初累计建安劳动生产率=自年初累计完成产值 / 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

(4)自年初累计工资总额:正常情况下按实填写,当月工资还没有算出时,自

年初累计工资总额=上月计时工资总额(实际)+以前各月实发工资平均

数(也可以根据工程量先估算当月工资额,下月按实调整)

2.表二(建筑安装施工工程月报表)

(1)建设单位名称:必须与合同名称相符

(2)工程名称:能较详细的说明工程的名称,是什么楼,是消防还是空调安装。

(3)工程地点:在工程名称和结构类型之间加工程地点一栏,工程地点明确到

区县例如临沂兰山临沂沂南

(4)合同概况:开竣工时间、造价与合同完全一致。

(5)工期调整情况:没有按合同工期开竣工的工程,按甲方出具的书面文件上的开竣工日期填写。按合同工期开工而到竣工日期没竣工的工程,需要办理工期顺延,顺延后的竣工日期填写。

(6)完成工作量:本年以前是指跨工程以前所累计完成工程量,即上

一盘点工程量。本年累计即本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本月即本月完成工程量。

(7)形象进度:应能形象、详细、简短的说明工程进度。

在这一栏中增加本年甲供材数值,今年所报产值中所含甲供材数值。

3.表三(工程结算情况月报表):填报当月结算完成的工程,如当月无结算的工程,可以不填写。

4.表四(新承揽工程一览表)填写当月新承接的工程,如没有可以不填写。

5.表五(跨工程一览表)只在末填报,剩余工程量=合同价款-已报出产值(与年终盘点值一致)。

6.报表时间:平常每月28日前报表,季度末(3月、6月、9月)应于22日前报表,总公司要召开生产经营会。

二、工程回访计划:

工程竣工3个月进行第一次回访,工程竣工2年进行第二次回访,回访时间应从验收之日起算起,但对一些长时间不验收,甲方已经使用的工程,应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然后在进行回访。

三、顾客满意度调查、顾客沟通记录:

各项目每季度须对所施工的在建工程与顾客进行沟通,沟通记录和满意度调查表有选择的形成书面文件,交经营计划科2至3份。

四.预算管理:

1.开工预算:工程合同集团公司盖章后15日内,不论合同是否从甲方返回,须交有统计员签字的开工预算一份,有投标预算的可以用投标预算,超过15日没交的集团公司将进行罚款,希望各位统计员注意。

2.投标预算:项目部统计员应存有详细的投标预算,对投标预算中的工程投标费率、人工单价(省价人工费、市场价人工费)、材料价格调整情况等应能正确分析,为以后的月工程量盘点和年终工程量盘点准备。

3.总量预算控制:控制预算编制报送应及时、准确,凡具备条件的工程合同签订一个月内须报送总量预算,已报审的预算应有详细的编制说明、定额套用、工程计价费率、价目表选用等。由于特出原因没签订工程合同已开工的工程,须报送内部控制实际工程量,待合同签订后在报送集团公司总量,无实际工程量的工程不在报内部产值及任务书。

预算工程量的核对,要求有详细的工程量计算书,每层每个分项的工程量,各单项工程量的汇总,施工图纸,工程量要准确,误差不能超过5%,不能任意增加工程量,核对完成后,根据合同签订的工程类别,人工单价等取费标准,做一份准确的预算,经营科、材料科、项目部存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在这份预算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增加工程量和材料价格,再出份预算报总量。

4.月工程量盘点:每月工程量预算,应严格按照合同签订的工程类别、人工单价等取费标准来计算,有让利的,每月的工程量也必须按让利后的产值上报,预算要有详细的编制说明,年终累计工程量应与年终盘点工程量一致,不能超报工程量。工程量预算以实际完成工作量为准,不能编造数据,更不能根据所需

工资数值去编造预算,编造材料耗用。建议大家去工地,熟悉现场,掌握施工进度,才能应用好定额,例如:DN100镀锌钢管已经耗用,该套什么定额呢,如果不去现场,弄不清楚用在什么位置,不知道它的用途,是消火栓管、喷淋管还是空调管道,是室内的还是室外的,明白用途位置,套用定额就简单了。甲供材:已经安装完毕的,必须耗用,不论是否转账,一律进产值,单列一页明细表,附预算后面,不能进预算主材费中,如果进入预算就参加取费了。年终盘点时,也单独列出,结算完成后,如果甲方不转账,再把所有甲供材冲减掉。

五、工程任务书:

执行公司定额工单价的,任务书中的数量须与月工程量盘点中的数量一致,月工程量盘点中的主材与月耗用表中的主材一致,定额编号与月工程量盘点中的一致,然后根据定额编号去查定额工日,定额工日乘以公司现行规定的定额工单价。不以定额工计价的,需有双方签字认可的协议书,严格按协议书规定内容执行,无协议书的一律不能签发任务书及工资单。任务书与次月3日前上报,工资于5日前审核挂账。1至5日集中签发任务书和审核工资单。无特出情况其它时间不再签发任务及工资单。

六、人工费控制:

项目部应有人工费控制目标设置,每个工程总体人工费控制金额目标,控制目标偏离情况分析,每个工程的人工费控制目标计算以控制总量中的定额工日乘以公司现行规定的定额工单价。有协议书的按协议书上规定的数额计。

七.统计台账:

1.施工产值台账:每个工程年初累计产值,每个月完成产值,月底累计完成产值。

2.施工任务书台账:每个工程累计年初任务书数值,当月任务书数值,详细到每个班组任务书数值,累计任务书数值。

3.工程工资台账:每个工程年初累计工资,每月工资,每个班组工资,累计工资。应详细明确。

4.预算台账:总量预算台账分向集团公司报的控制预算和内部控制实量预算,台账应详细有工程名称,合同价款、施工内容及范围、预算价款、主材费、取费标准、审报时间、申报人等。

5.结算台账:按建台帐,详细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合同价款、报审价款、结算价款、结算完成时间等。

八.劳务管理:

1.管理制度建设:项目部劳务管理组织机构健全,项目经理为责任人,设置专(兼)职劳务人员,职责分明到位,报公司劳务管理小组备案。

2.劳务队伍管理:(1)、对所用劳务分包队伍按季度进行评价,并按时上报《劳务分包队伍评价表》和《劳务分包方名录》。(2)、劳务分包队伍的准入符合公司规定,且能够优先从《合格劳务分包方名录》中择优选用劳务队伍。(3)、完整收集劳务人员身份证复印件。(4)、项目部对劳务队伍负责人按月进行考勤,(5)、劳务队伍负责人坚持每天对现场劳务作业人员进行考勤,每月按时向项目部提供真实准确的考勤表,且考勤表经过劳务队伍负责人和劳务工人共同签字确认,考勤表有专人管理,保存完好。

3.劳务合同管理:(1)、项目部所有劳务分包合同,均在劳务分包队伍进场作业前签订。(2)、各项目部所有劳务分包合同正本均能够按时报子(分)公司劳务管理部门存档备案,且劳务分包合同档案保存完好。(3)、劳务分包合同内容完整,劳务队伍的名称及其它基本信息,劳务队伍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劳务分包业务范围、单价、暂定总价、结算方式、付款方式,工资发放及监管方式,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合同的解除、中止与终止等内容,表述准确无误、约定明确清晰。(4)、劳务分包合同评审、签字、盖章、审批、备案手续齐全、签约主体正确。

4、劳务成本管理:(1)、工程项目竣工后一个月内,项目部应及时把劳务成本归集完毕,并能够分别于当年4月、7月、10月和次年1月底前,将上一季度竣工工程的劳务成本数据资料,按规定格式集中上报经营计划科。(2)、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完成后一个月内,项目部应及时将劳务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且对比分析资料能够按规定格式及时报经营计划科存档。(3)、劳务成本数据真实准确。

(4)、施工任务书及月工程量收方计算准确、清晰,收方记录经劳务负责人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共同确认签字,能够与劳务队伍经常核对工程量及支付款,无重大争议。

10.医药卫生查新项目统计分析及体会 篇十

1 研究内容

1.1 数据来源

以甘肃省医学情报研究所2004—2008年的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委托书、查新报告及查新登记表等档案材料为统计信息源。

1.2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对查新项目性质、范围、项目学科分类、项目月分布和地区分布、单位性质、项目负责人职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004—2008年共完成课题查新2 149项, 其中2004年402项, 2005年414项, 2006年447项, 2007年462项, 2008年424项。

2.1 查新性质 (见表1)

表1显示:5年期间共完成查新项目2 149项, 平均每年430项。查新项目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但2008年项目数减少, 这是因为本地区增加了临时查新点, 有部分中医药项目流失。每年的成果鉴定查新数目均多于科研立项查新和申报奖励查新数, 其中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与申报奖励在查新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6.8%、58.6%、14.0%, 查引和专利申请查新项目比例较小, 表明成果鉴定查新是查新项目中的主体。这一方面与职称晋升管理政策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是省上出台的人才管理政策, 加大了科研项目投入;科研资金渠道拓宽也促进了立项课题增多。另外, 查引和专利申请逐年增多, 说明研究人员不仅有了较强的科研意识, 还逐渐开始注重科研质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2.2 查新范围 (见表2)

表2显示:2004—2008年国内查新项目与国内外查新项目的比例分别为55.8%、44.2%, 说明国内查新多于国内外查新。一方面是因为中医药研究为我省的一大特色, 另一方面是因为地县市科研力量薄弱, 以技术引进和本地特色为主;而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国内外查新项目较多, 这说明这些单位科研能力强, 承担了前沿科技项目。

2.3 查新项目学科、专业分类 (见表3、4)

学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分类。 (1) 表3显示:临床医学的查新项目在总查新项目中所占比例为52.2%, 中医学与中药学占22.8%, 交叉学科占10.6%,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占8.7%, 基础医学占2.8%, 药学占2.6%, 其余学科比例均较小, 说明临床医学的研究课题在科研中占主导地位。此外, 基础医学查新项目占2.8%, 这可能与基础医学课题的完成需要时间较长, 且较难出成果有关。还需关注的是交叉学科也在以每年接近3.5%的数量增加, 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中医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等学科交叉, 表明对临床医学的研究逐步向专科兼顾全科发展。 (2) 表4为部分专业分类的统计结果, 笔者选择研究项目较多或每年数量有所增长的专业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研究较多的专业依次是中药学、肿瘤学、中医学、医学影像学、妇产科学、心血管病学等。近几年研究也侧重于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流行病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传染病学等, 研究人员开始重视对人类威胁较大的疾病, 注重改善人们的生活、生存质量, 提高疾病的诊治能力。在基础医学中, 生物医学工程学每年都有近5项的查新。卫生管理学2008年增至7项。

2.4 查新项目月分布 (见图1)

由图1可知, 每年不同的月份查新项目的数量有较大的波动, 查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7月和10~12月, 这主要与课题申报和申报奖励规定的时间有关, 申报奖励月份多在每年的4、5月, 科研立项查新多在10月, 而课题鉴定主要集中在年底。查新时间过于集中, 查新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出具多份查新报告, 超负荷工作, 可能会影响查新质量。为此, 应建立灵活的应急措施, 并与科研管理机构沟通, 及早通知项目负责人提前准备, 分散课题, 还可以组织讲座, 使项目负责人了解查新流程, 了解查新工作, 做好充分准备, 进而提高科研质量。

2.5 查新单位性质的分布 (见表5)

表5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2008年查新项目最多的查新项目单位性质以省直医院为多, 占总查新单位的51.8%, 其次是地市医院占15.9%, 再次是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县区医院、企业医院。大中专院校所占比例不大, 原因是高校图书馆设有查新点, 另外一部分查新项目因地理位置分流至省科技情报所;部队医院查新项目占1.7%, 主要为科研立项或申报奖励, 申报项目的级别较高, 包括国家“863”、“973”项目;私立医院、制药厂或医药公司的查新课题从无到有, 说明它们重视提高医药质量, 逐步走向规范管理。另外, 有个别项目是医院和制药公司合作承担, 项目委托者是制药公司, 联系人是医院, 说明研究人员渐渐意识到创新不仅要在理论上创新, 还要真正应用于临床中。

2.6 查新地区分布 (见表6)

由表6可知, 兰州市的查新项目最多, 占总查新地区分布的76.9%, 主要是因为兰州作为省会城市, 省级医院、科研院所、高校等都设在这里, 其他地区以武威、天水、酒泉、白银居多, 金昌、张掖、庆阳等地的查新项目较少, 这与该地区的科研项目管理政策有关。

2.7 课题负责人职称 (见表7)

表7统计结果显示:20.0%的课题由正高人员负责, 41.4%由副高人员负责, 38.1%由中级人员负责。副高人员的比例和中级人员的比例较高, 说明正高人员主要是负责一些前沿的、级别较高的科研项目;副高为中间力量, 既担负着学科发展的重任, 又担负着学科人才培养的重任;中级人员实践经验多, 由高级人员帮助负责一些项目的完成。

3 体会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 科研项目的申报渠道相应增加, 统计的查新项目数量显示:每年申报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请等都在递增;查新报告也是科技项目申报时必须提供的材料。由此可见, 查新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 已成为科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研究人员来说, 通过查新可以了解其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研究热点和空白点, 补充研究项目的内容, 指导研究方向, 增强研究人员创新意识, 更加明确选题, 提高科研素质。从这次的查新统计分析中, 笔者深切体会到, 查新需要更科学、更规范、更方便的管理, 以配合科技管理部门的高效工作, 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的服务, 促进查新工作的开展。

(1) 在整理数据资料中, 笔者体会到查新的接题受理环节是查新工作的第一步, 这一步直接决定以后存档资料的完整性。查新接题受理人员也是查新人员, 遇到高峰期只关注查新的内容, 不注意委托人的一般信息。在整理数据时, 我们发现有些查新委托合同填写不全:委托单位地址不填、项目负责人职称不具体 (笼统的填“副高”或“中级”等) 、查新性质填错、项目来源和级别含糊、申报部门不明确等, 这使存档资料不完整。在统计过程中, 笔者返工补全资料, 加大了工作量, 占用了一定的时间。登记表的项目较委托书简单, 有些项目已不好查补, 在这次统计指标中, 将原本要统计分析的项目来源、申报渠道、课题级别, 课题负责人的年龄、学历、研究领域等因数据不完整未做进一步的分析。

(2) 在统计过程中, 笔者将统计数据先录入Excel表格中, 再进行分项统计, 工作量大, 统计项目不全, 如要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 由于关键词、主题词没有录入, 仅靠项目名称还无法准确分析。在查新项目管理中, 提供统计数据只能从登记表中获取, 因统计指标少, 对于多项检索与查询, 不能一目了然;在日常工作中, 查新委托人当面或通过电子邮件提供委托合同, 查新人员受理后手工登记、备案, 影响工作效率, 这些都严重限制了查新项目的科学管理。

(3) 这次统计分析中, 笔者对项目的资金渠道及项目获奖情况未能统计。项目资金及所获奖项情况, 要通过查新用户的意见反馈或查新人员的回访确定。现在的工作模式, 使这项工作不能落实, 也不利于用户随时查询其报告的完成进度。

(4) 目前还没有评价查新质量的标准。影响医药卫生项目查新质量的人为因素主要有查新人员所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图书情报知识、文献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等。受理的查新项目专业繁多, 查新人员需要请教相关专家, 但在查新工作中并没有现成的专家。如笔者的统计指标中仅有课题负责人姓名、职称等, 其专业并不具体, 这提示必须有一个专家平台, 以提高查新质量, 促进查新工作的发展。

(5) 在分析查新数据中, 笔者发现目前查新的服务范围较窄, 主要为课题立项与鉴定, 这一方面反映科研人员的查新意识淡薄, 认为查新只是申报和鉴定课题的一个必要条件, 还没有认识到查新是一种提供信息情报的方式;另一方面反映出查新工作宣传力度不够。查新咨询不仅可以查新, 还可以帮助科研人员选题、定题、文献跟踪服务, 再深层次可利用数据资源开展专题信息分析、情报竞争研究等。

(6) 科技管理部门要求申报课题必须提交查新报告, 很多资金项目要求网络上报。笔者目前还是通过扫描查新报告上报, 这给用户造成很大的不便。

4 医药卫生查新管理系统构想

鉴于以上体会, 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查新工作效率、查新报告质量、查新管理水平以及查新服务能力, 必须开发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管理系统或信息平台, 将传统的查新工作模式转变为开放式、多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模式。目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 科技查新管理系统的研发也在不断地改进。2005年前公开报道的“四川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管理系统”、“东南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档案管理系统”、“甘肃省科技查新项目管理系统”、“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计算机管理系统”等[2~6], 多局限于实现科技查新档案的管理。近几年公开报道的“山东省医药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学科研查新网上申报及管理信息系统”、“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管理系统”、“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管理系统”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与定题服务网络平台”[7~11]等, 改进了设计环境, 主要围绕自身业务需求进行开发, 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了对查新流程管理的设计以及查新业务的拓展功能。

笔者对甘肃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系统或信息平台的构想:除对查新的整个流程从委托、受理、查重、分发、撰写、审核到统计、查询、打印、存档、自动化管理的设计外, 增加查新质量反馈、咨询专家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级单位连接、同行业务交流、开展新业务空间等, 以便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查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笔者期望甘肃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系统或信息平台的实现, 将使查新工作更规范、更科学、更快捷, 查新服务功能更强大, 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利用更充分, 为我省的医药科技管理提供强大的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

摘要:对甘肃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的查新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当前查新工作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甘肃省医药卫生查新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为提高查新服务能力和延伸查新服务内容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医药卫生,查新项目,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贺青.科技查新中的若干问题分析[J].医学信息杂志, 2009, 30 (5) :61~63.

[2]力晓蓉.四川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管理系统研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2, 11 (1) :38~39.

[3]刘利.科技查新档案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J].新世纪图书馆, 2005 (4) :26~27.

[4]马景娣, 田稷.基于J2EE的科技查新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 (8) :77~78.

[5]唐志荣, 杨海军.科技查新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甘肃科技, 2003, 19 (7) :60~61.

[6]李琳, 朱鸽昀, 郑力, 等.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学图书馆通讯, 1999, 8 (4) :39~40.

[7]冷荣新, 贾培民, 谷景亮, 等.山东省医药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6, 15 (5) :62~64.

[8]张萍, 吴展灵, 彭宣, 等.医学科研查新网上申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 30 (8) :21~24.

[9]阳沛湘, 柏立嘉, 吴曙霞, 等.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9, 33 (6) :564~566.

[10]贺莲, 黄剑波, 苏焕群.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利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7, 16 (4) :64~67.

11.统计软件分析大赛培训课盛况 篇十一

3月24日下午,由统计学院学术部主办的创业技能竞赛月竞赛板块之一――“统计软件分析大赛”赛前培训课程如期展开为学院领导、老师作为评委出席了本次活动。

统计学院秉承“创业、开拓、创新”的理念,推出了“统计软件分析大赛”和“统计数学知识竞技大赛”,“统计软件分析大赛”面向全校学生,旨在推广学院专业知识,办有特色的创新活动,力图使学生学以致用,熟悉掌握本专业软件应用。参赛选手运用SPSS软件对所得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展示研究成果。

与往届相比,本届“统计软件分析大赛”更加注重统计软件的创新应用,主要针对SPSS软件,考查学生对所学的掌握与思维灵活性。从研究、选题到讨论、分析,再到最后的.归纳、总结,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在亲身实践中对课题研究、统计分析、撰写论文有了全新的认识,提高了统计软件应用能力。

比赛的尾声,潘文荣副院长对本次大赛作出展望,并就比赛内容为学生们提出建议:首先,潘院长强调了统计软件操作目的的重要性,唯有清楚自己所研究的主题与相关内容,才可清晰地谈论其他问题,进行整体性,全方位地思考。其次,学生应对研究内容作出详细地描述,并始终围绕中心主题,反复讨论。最后,针对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何通过SPSS软件服务研究主题,潘文荣副院长作了重点讲解,从把握重点到如何进行基本操作、提炼要点。同学们积极提问,潘文荣副院长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推荐相关资料及科研课题,让大家受益匪浅。

(文/统计学院 杨璐)

★ 举办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通知

★ 技能大赛发言稿

★ 技能大赛主持词

★ 技能大赛总结

★ 技能大赛策划书

★ 技能大赛闭幕式讲话稿经典

★ 技能大赛表彰大主持词

★ 技能大赛获奖感言

★ 技能大赛开幕策划书

12.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二

同志们: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战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承受各种压力和挑战,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中央、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系列决策部署,我市经济呈现出增速持续回升、效益逐步向好、调整积极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的

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2.33%,二氧化硫、cod

同比削减率分别达到14.17%和11.34%。今年3季度,全市万元gdp能耗与2005年相比累计降低率为%,“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能源统计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能源普查工作顺利展开,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整体能力大幅度提升。能源统计在服务于经济发展、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在此,我代表市统计局,向本次与会的各位代表对全市能源统计工作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本着巩固、提高的原则,2009年能源统计工作重点加强了能源统计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着力强化了能源统计对能源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的监测作用,不断改进数据质量控制办法与核算方法,加大分析研究力度,努力提高能源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全面贯彻落实“三体系”方案,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市经贸委、环保局和统计局结合我市实际,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我市《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简称“三体系”方案),于2008年7月以《**市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淄政发200845号)的形式公布并实施。2009年,根据《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统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建设“三体系”。目前,全市各区县均已制定了结合本地实际的“三体系”方案,并开始全面贯彻落实。

“十一五”以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5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与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平分别位于全省的第二位与第三位,分别达到了全省平均水平的倍和倍。2008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为吨标煤,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的%,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吨标煤,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的%,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从2005年的%,下降到2008年的%。

二、能源统计制度不断完善,能耗核算方法更加科学

在全面实施“三体系”方案的同时,我市对能源统计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制度的规范化要求。根据原有季度能耗核算方案和各专业能源消耗数据的评估、审核情况,重新修订了《季度gdp能耗核算方案》,使其更加科学、统一、规范、合理。同时为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能源统计工作进行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考核和评比,努力推动推动各区县不断提升能源统计工作水平,结合能源统计工作特点,制定并下发了《2009年全市能源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我们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建

立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基础上,从供应角度建立了主要能源品种供应统计制度;制定了各专业规模以下单位户均能耗的参考标准和没有能源计量情况下能耗的合理推算方法;新建了一项能源统计调查制度,将能源消费调查延伸到非工业领域;建立了能源产品地区间流入流出统计制度;增加了能源平衡表所需资料和交通等行业单位业务能耗的核算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范能源统计数据报送和使用办法;全面建立了工业企业能源和水消费统计制度和能耗核算制度。这一系列的制度建立和方法的探索,都进一步完善了能耗核算办法。

今年,绝大多数区县已将季度单位gdp能耗核算工作进行到乡镇(办)并进行考核,实行下算一级。但仍有个别区县还没有对乡镇实行这项工作制度,希望各区县统计局本次培训会的带队人员回去向领导做好这方面的汇报,要求在今年底要迅速展开这项工作。

三、能源运行和节能进展情况监测全面展开

2009年,我市全面推进能源经济运行和节能进展情况监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在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基础上,加大对能源运行和节能进展情况监测力度,通过对各项能耗指标数据和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监测,发现和捕捉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新情况、新动向,及时反映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全市、各区县、各乡镇和各企业节能进展情况。

13.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关键词:中医院校,统计学,兴趣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中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应用性学科[1]。作为医学高等院校的必修课, 医学统计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以及统计的思维, 培养从随机现象中发现本质规律, 在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中通过数据的偶然性解释内在的规律性思维方式。因此, 医学统计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 中医领域的科研人员逐步认识到从数量角度探求中医现象的重要性[2]。为了适应发展要求, 培养临床与科研并举的现代合格中医药高级人才, 必须重视和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但是与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迫切要求相矛盾的是学生对医学统计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医院校的有些学生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 数学基础很薄弱。而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复杂的公式, 因此,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畏难的情绪, 学习兴趣不高。实践发现弱化对于公式的讲解, 侧重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应用条件的判断将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该文, 作者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体会出发, 谈谈在统计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与同行交流。

1 丰富教学的内容

1.1 增加模拟实验

医学统计学中的有些概念比较抽象, 理论比较复杂, 对于很多初次接触统计学的医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很多的原理涉及到复杂的公式, 对于医学生来说只要会去应用就行了, 不需要知道其数学上推导证明的过程。但是这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有一种“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疑惑。为了解释学生的疑惑而又避免进入枯燥数学证明的介绍, 我们应用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开发的用于模拟随机现象和随机试验的计算机软件, 将很多的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实验的方式来展示证明其所体现的规律性, 并且将模拟实验的结果通过动画、图片来展示, 由此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直观化、简单化、具体化, 增加了课堂的交互性, 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对具体公式和原理生硬的讲解, 有助于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学生也因此产生了对医学统计学兴趣[3]。比如在介绍中心极限定理的时候, 通过模拟从正态和各种非正态总体中进行抽样, 考察样本均数的分布规律以及与样本量的关系。使得学生非常直观体会和把握到了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相比传统的讲解方式, 学习效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1.2 SPSS软件融入到理论的教学中

SPSS软件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 是很多非统计专业人士在进行统计工作时经常使用的软件, 其具有界面友好、易于上手的特点, 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非常得力的工具。但是在医学统计教学过程中, 一般理论课与SPSS软件课是分开开设的。人为的割裂两者的联系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 从而使得不论是理论课还是软件的实践课, 都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脱离了理论课的讲解, 易使SPSS软件的教学脱离了统计学基础而成为软件的使用说明。很难使学生对软件的正确使用有深入理解。造成学生一学就会、一用就错;能用但是用不对的现象。同时, 一般的理论课中常常更加侧重于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 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对公式和理论原理的学习, 不禁会有同学有这样的疑惑, 这样的复杂公式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应用的, 该如何去计算, 是否需要对公式进行记忆等问题。对于统计学来讲, 它属于应用数学, 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 相比较了解公式的推导由来, 更加重要的是理解公式和原理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其原理来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此, 在介绍理论的同时, 适时引入SPSS软件的操作步骤, 可以帮助学生从繁杂的公式记忆和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 从而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对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条件的理解和对统计结果的判断上, 角色从计算的执行者转变成为对结果的决策者。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统计学解决问题后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1.3 引入名人轶事、统计幽默增加教学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统计方法和理论的介绍始终是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内容决定了它不像文科的有些专业那么生动有趣充满故事性。为了改变学生对于统计学学习的认识, 将统计学方法的介绍由枯燥乏味转向生动有趣,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授课中有所侧重地将统计的名人轶事和统计幽默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讲解统计方法之前, 可以先介绍与该方法诞生有关的统计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的轶事, 以及该方法的诞生背景和过程, 既丰富了授课内容,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增加了故事性,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假设检验的时候可以由经典的《女士品茶》的故事引入。在介绍t分布的时候, 可以介绍Gosset的背景以及为何谦虚的使用student的笔名发表文章的故事。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时通过统计幽默和名人名言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绪论中引入南丁格尔的名言“如果你想测量上帝的旨意, 那你必须要学好统计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 加强知识点的联系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 医学统计学也不例外[4]。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繁多, 根据不同的资料类型、样本量、设计类型、数据结构与数据特征会有很多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每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前提, 某一适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统计分析方法随之改变。同时, 有些统计分析方法之间还存在相互的联系。比如:完全随机设计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 可以采用t检验、也可以进行方差分析或者回归分析, 并且他们的结论是等价的。但是教材的分章编写, 割裂了知识点的关联性, 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 一听就会, 但是一用就错, 越听越糊涂的现象。造成同学们经常误用统计学方法的原因是学生并没有厘清不同概念和统计学方法之间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以及在选择统计学方法时的思考顺序关系。为此, 在进行知识点归纳的时候引入思维导图, 将繁杂、零碎的知识点、统计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其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 实现概念表征和思考顺序的可视化[5]。将统计学的知识点转变成一本有迹可循的工作指南。这种可视化能够使学生从一种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思考问题, 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大大降低统计方法的误用情况,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很多同学表示看完思维导图以后也不觉得统计学有多难了, 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引很容易就能选择出正确的统计方法。比如:在总结χ2检验的时候, 可以构建这样的思维导图, 首先可以把资料分为四格表资料、还是R×C表资料, 如果是四格表资料, 再根据使用条件可以把方法分为χ2检验、校正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

3 尝试不同的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法是有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 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6]。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多方面的寻求答案,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得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变得生动有趣。由于目前所采用的教材中多数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的实例, 中医院校的学生感觉到统计学方法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紧密。为此, 应根据学生的中医专业背景从中医期刊中将相关医学科研或临床案例应用于教学, 尤其甄选出中医有关的经典案例, 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撰写分析报告等方式, 将统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的需求, 适时增加了中医专业学生将来进行科研时会用到的方法。比如:在讲授试验设计的时候增加了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设计和方剂配伍正交设计的内容。通过实践发现, 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合理使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利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 可以帮助提高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医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更好调动了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

4 改变考核形式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单纯地通过一份试卷很难反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所以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学生的最后成绩由试卷成绩和实践成绩共同组成。其中实践考核部分, 通过给学生安排选题或者学生自行选题, 开展一项小规模的研究, 学生自行设计、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 期间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将研究和分析结果做成PPT进行汇报并提交研究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教学的目的落实到了学生能正确运用统计学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可有效激发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利用新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表明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 医学统计学又产生了很多新的、有意思的教学模式, 比如:慕课、Flash动画、线上教学等。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进行教学, 尚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颜虹.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赵铁牛, 王泓午, 李戈, 等.浅谈中医类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体会[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6 (1) :41-42.

[3]陈峰, 于浩, 赵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难点与对策[J].统计教育, 2007 (1) :36-37.

[4]何倩, 赵艳芳, 吴骋, 等.思维导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 2013 (7) :26-27.

[5]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8) :120-124.

[6]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2) :84-86.

14.关于举办党内统计培训班的通知 篇十四

来源: 日期:2011-07-07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院党委):

根据中央要求,内蒙古作为《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基层版)》软件应用试点单位。按照试点工作任务要求,将在全区组织开展软件推广应用以及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为保证软件应用效果,完成我校工作任务,决定举办学校《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7月9日(星期六)下午3:00

二、培训地点

信息楼学术报告厅

三、培训内容

1.《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基层版)》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运行环境要求及安装卸载。

2.原有《系统2005》软件数据向《基层版》软件的导入方法。

3.《基层版》软件在党务管理日常业务中的应用。

4.《基层版》软件党员信息库建库操作指导。

四、培训对象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院党委具体负责党内统计工作的同志。

五、有关要求

1.请参加培训人员自带笔记本电脑(安装好《系统2005软件》和本单位数据库),按要求准时参加培训。

2.请各单位于7月8日上午下班前将参加培训人员名单报组织部组织科。

联系人:林常青

联系电话:4392522

15.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五

(总第447期)

2011年9月5日

[调研报告]

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博湖县开展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博湖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方面特殊地位愈加凸现,同时,对新形势下每一位统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统计教育培训是提高统计队伍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自从2006年开始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以来,博湖县在统计教育培训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把为统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视作统计教育培训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最近,县统计局组成由领导干部带队的调查组对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调研,介绍统计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粗浅建议,以为进一步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博湖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服务。

一、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现状

统计教育培训主要包括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和统计继续教育培训。根据巴州统计局下发的《关于开展统计从业资格专项执

1法检查的通知》,博湖县于4-6月在全县范围开展统计从业资格专项执法检查。目前全县共有行政、企事业法人单位340余个,从事各行业专兼职统计人员172人,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或上岗证有145人。为不断提高全县统计人员持证上岗、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意识,县统计局每年7月在全县发出通知,对从事统计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报名登记,在8月或9月对报名登记人员进行考前培训。截至2011年全县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由2006年的5人增加到目前的78人,2011年全县参加统计教育培训(统计从业资格考试23人、统计继续教育5人)的人员共有28人,创历史新高,人数比上年增长1.9倍,比2006年增长3.6倍。全县统计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这支队伍成为我们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博湖县统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6-2011年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

二、统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投入了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对这支队伍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统计教育培训,但由于统计人员更换和流动频繁,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活跃的今天,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队伍不稳定,基层统计人员

业务素质不高,统计任务繁杂的现象较为普遍,使统计岗位培训和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受到很大冲击,统计人员学习业务和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折,给统计教育培训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2006年至今全县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人员并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只有62人,只占全部统计人员的四成;约有七成的行政、企事业法人单位的统计人员没有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

(二)统计教育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不论是统计从业资格证还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基层指导作用不大,且统计教育培训多为“灌输式”,缺乏深入的、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也缺少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往往企业需要培训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使教育培训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培训工作存在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由于统计教育培训中普遍没有配套的管理体系,没有专门的讲师,没有足够的经费,只凭统计局专业人员授课水平有限,易讲不易懂,学员文化层次存在差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高。

三、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针对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当前要在统计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手段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一)加大统计普法宣传是确保统计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着力加大对新《统计法》、国家统计局《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增强统计部门对加强统计教育工作的意识,增强统计调查对象承担培

养统计人员责任的意识,增强统计人员依法参加培训考试与继续教育的意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

(二)以服务统计工作为中心,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一是做到培训内容与统计工作相吻合。目前统计教育培训主要停留在对统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忽视统计人员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热情的思想认识教育。应使培训更贴近实际,对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力求更全面、更科学合理。二是拓展统计教育培训的知识面。统计工作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民生、法律等,除必须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数学、财经、会计、金融、乃至公关学等相关知识,特别是要注重提高统计人员的分析写作能力。三是强化统计干部能力素质教育。统计教育培训要与统计岗位工作紧密结合,重点强化学习能力、调配能力、管理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培训,增加“诚信统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培养高素质的统计队伍为目标,推动统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三)以创新培训方式为重点,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性。一是坚持分类分级培训。由于当前统计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性质也不一样,培训应尽量划分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分级培训。让政府统计部门提高综合数据核实、分析写作能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乡镇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业务知识,把好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关;让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依据工作层次的差异性,分层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行业技能需求。二是坚持学以致用。一方面应向学员解读统计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另一方面应择对象设计一些专题课程,使培训最大限度贴近基层工

作需要,做到专题培训与岗位培训互相补充,业务技能与综合知识齐头并进,岗前培训与职位培训共同深入。三是坚持爱岗敬业。不仅要使统计人员懂专业知识,还要懂计算机操作、市场经济理论、统计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讲奉献、讲诚信、讲正气的思想情操。

(四)建立健全统计教育培训的配套管理体系,开展统计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切实解决基层统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解决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经费是深入开展统计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每年向县财政争取一定数额的统计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博湖县统计从业资格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上一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心得体会下一篇:我们过新年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