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2024-07-12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16篇)

1.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一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张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杂志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2日

【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与理解、历史价值观三个方面内容。关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是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层次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层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68-0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教师必须要从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以及核心品质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历史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一、核心知识——时空观念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时空概念很强的学科,离开了时间和空间,历史也无法称之为历史。所以学好历史,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时空概念。

1.對历史时间观念的理解

任何历史都是遵循一定时间发生的,教师要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系统性。牢记历史纵向时间发生顺序,进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进程。横向要掌握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全部历史事件,进而掌握历史全局变迁情况。比如:“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对春秋期时孔子创建儒家学说、战国百家争鸣、荀子思想观点的情况进行纵向了解,然后再横向结合对西汉当时的经济与政治情况有所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建立更加完整的时间观念。

2.对历史空间观的理解

空间观主要就是指历史中包括的地形、气候、交通、居民点等内容,这些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方面多,对学生的分类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在这些空间条件中,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最大,古代与现代的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程度同的,与现代相比,古代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影响更大一些。如“雅典民主政治”这一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就与希腊的地理环境有分不开的关系。再如“丝绸之路”的开辟,在汉唐时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密切,此时“河西走廊”通往西域,成为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这也是由当时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的。纵观历史发展,地理条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不断地改变着自然,改变着地理条件而新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又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核心能力——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得。客观的历史事件,借助书籍、影像以及录音等历史资料得以传承。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重视学生对历史资料解释、理解能力的培养。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是辩证关系,就像一个钱币的两面,一同构成了历史学习的两个核心能力。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理解是不同的;不同的时代,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商鞅变法”主要思想就是确立了封建制度,并将废井田、开阡陌作为核心措施,正是因为如此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产生。那么当时商鞅在进行变法的时候,如何能够确定封建社会是国家发展的更高阶段,或者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呢?首先,他处于一个多战的年代,群雄争霸。如何能够强化国力以及军队实力,使国家能够在战争中不断获得胜利,富国强兵呢?基于这些思考,进行奖励耕战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有了土地,人们的生活会更加有干劲,国家核心凝聚力提升。在学习一段历史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对历史进行理想认知、情感取向等解释。依托历史资料,将历史理解作为基础,研究历史事件,并对其做出客观的判断分析。

三、核心品质——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并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够形成的。当前的历史价值观强调立德树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现教育阶段,教师需要有效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并产生情感的倾向开始,到经过内心体验,发生态度的变化,再经过自觉地加工组织,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层面,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夯实学生历史基础,丰富自己的历史教学经验为前提,这样才能够保障对学生历史价值观引领的有效性。如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近代的几次与列强的抗争的了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当时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最终形成“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勿忘历史,通过强化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思维,使其能够更加善良正直,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作者简介:张瑞,女,1989年11月,中教二级,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初中历史教学。

2.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二

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学科, 也是中考必考学科。但长期以来, 很多人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 那就是很多教师其中包括部分历史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学生都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靠学生背、记就可以了, 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够重视, 听课不认真,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这也使很多教师对于新课改以后的历史教学产生了怀疑, 觉得课改以后的历史不好教了。实际状况并非如此, 主要还是我们教师对于新课程的要求把握不够准确,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 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消化, 而不是死记硬背。因此,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利用一切教学资源, 全方位提升学生能力, 从而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历史地图一直是在初中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资源, 历史地图册也是在历史教学中配套使用的教学资料, 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 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使用历史地图,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谈谈历史地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使用地图, 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地图中包含着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 不仅仅是历史学科, 同时也包括政治、地理等学科的内容。因此, 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也是适应文综学科综合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地图, 并不仅仅是为了课堂教学的要求, 更要切实地做到学有所用, 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 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改变过去以讲为主, 学生以听为主的教学方式, 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 也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具体到历史教学中, 地图的使用便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首先, 地图不同于课本上的文字, 地图能更形象地把知识展现给学生, 因此更具有吸引力。其次, 地图也能够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地图是一个很好的传递信息的载体。再次, 地图所包含的信息量和学科的跨度是文字所不能比的。因此, 对于地图的重要性, 我们不应把它看做是新课改的要求, 而是要为学生发展的服务。那么, 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呢?

首先, 要更好地达到使用地图的效果, 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难度适合学生的地图。在这点上既需要历史教师的认真选择, 同时也离不开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互相沟通和交流。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中已有大量地图, 一般难度不大, 但学生已习以为常,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此为主, 恐怕很难勾起学生的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选择一部分地图, 因为地图中所承载的知识往往涉及多个学科, 并且难度上要适合学生使用, 因此要与其他学科教师经常交流, 尤其是地理学科教师的意见, 以尽量选择难度适宜并且知识含量大的地图。

3.浅谈激励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一、利用教师的示弱,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历史问题内容较长,学生较难记住,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单纯的几点内容看上去很简单,可真正让学生去理解、去记忆时,答案五花八门。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一时我找不到一个好的方法加强他们的记忆,有时我故弄玄虚:“同学们,这个问题内容较长,比较难记,我没有好的办法?我们同學肯定比老师聪明,看看谁有好办法能帮助自己和其他同学,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一历史内容。”同学们跃跃欲试,小唐同学第一个站了起来说:“我有好办法,把内容分为三点:①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只有三句话,好记。”我点点头,许多同学也似有同感,但历史课代表阿雯不甘示弱,迅速站了起来说:“我的办法也是把内容分为三点:①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③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①和②是对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的评价,③是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产生的影响。”不仅是我,连其他同学也连连点头,对她投去赞赏的目光。到了这里,问题似乎有了最终的答案。这时候一直不爱表现的小亮同学竟然也站了起来:“老师,我有点儿新的想法。”他说:“我的分法与阿雯是一样的。但是,第三点的表述不同。③中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产生的国内影响,后一句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是国际影响。”一番话,说得同学们连连点头。就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就因为我的“示弱”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记住了。

二、利用实物的嘉奖,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一定的奖励、酬劳、赞许等外部因素,让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清楚学习的意义,知道通过学习可以给自己带来满足、愉快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班上有个叫小亮的同学,其他学科都比较均衡,可到了我这儿开始卡壳了。他说历史课内容多、不好理解,难记忆。开始还勉强自己去学一学,可到后来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混,干脆放弃了。就这样小亮历史学科的瘸腿现象异常严重,以至于后来小亮对历史学科完全没了兴趣。知道小亮学科不均衡,我开始为他着急。偶然间我发现了小亮的一个重要秘密,他平时特喜欢收集一种青少年都爱玩的卡片,而且正在为其中的一种“金卡”焦头烂额。于是我百方收集,终于谋得一张“金卡”。我和小亮约法三章:他完成一定的目标,我的“金卡”作为一种嘉奖。就这样我和小亮成为最好的朋友,我实现了我的“目标”,而小亮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也愈发地积极主动起来。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一是发挥榜样的效仿力量;二是发挥榜样以好带差的力量。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拥有这一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特征: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有理想、有上进心,那就更应该加强榜样的激励教育,从实际出发,选取学生信服的榜样,引导学生模仿榜样,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班长小琦思想健康,学习能力强,与人和善,班上的很多学生都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利用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以及他学习的富余能力,我让他带了好几个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以特别小组的形式,参与历史课程的研究、讨论,既发展了班长小琦学习和领导的能力,又帮助了其他同学,从而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一段时间后,我们班形成了学习互助小组的高潮,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历史学习都不再惧怕,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4.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四

威远县新场中学欧良英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让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是值得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问题。现探讨一下新教材课堂教学如何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在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上,要理顺三维目标的关系,认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教研课的主攻方向: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目标的实现,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三者不是孤立无关,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它们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综合考虑了教学的目标。教研课题的教学目标时,横向上从多个方面、纵向上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考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在实践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学生,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在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

策略一:从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实施三维目标。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境是形成情感的场景、氛围。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以及教师有声有色的描述创设情境,让“枯燥的知识”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生们立刻被牢牢地吸引住了,通过情感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大脑,使学生能够兴致盎然地走进课堂教学的精彩。此外,在教学的其它环节中,教师也多次力图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三维目标的实现。

策略二:从设臵教学悬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入手,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施三维目标。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它是一种手段,用这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评判历史现象,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以上的教学中,两位教师始终注意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架设了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平台,尽可能给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许多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解决,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各自受到启迪,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促使课堂教学最高潮的出现。

策略三:从运用语言激励,尊重学生过程体验的导向入手,促成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三维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主要来自老师和同伴的认定和激励,尤其是教师充满亲情的激励,它对促进学生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百课展示的四节课中,教师均充分发挥了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评价表现突出、富有创意志的学生时,突出肯定他的过人之处,并予以激励,促进其产生更高的需求;评价需要改进的学生时,在表扬的同时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在被充分肯定的同时轻松愉快地接受改进的建议;对于失败的学生,评价时则设法予以宽松的心态,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让错的同学“悟”出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使他们乐于改进。又如: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或问:你的依据是什么?)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没有压制,而是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5.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五

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不可或缺地包括师德、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作为一名教师,这几方面自然是缺一不可的, 尤其是师德方面更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起码素质,这一点许多老师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就不再赘述了。在此仅就笔者在几年的历史学科教学中体会最直接的关于“师才” 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谈一点认识。

作为所谓“副科”教师,一般一周只与学生接触两节课,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师生情感,并进而培养起其学科兴趣,比起语、数、外等学科教师来,我们的难度相对要大些,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做文章。以笔者的认识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师才”可在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是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一些被学生反映为“不会教书”或“教得不好”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不过关,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既无合理的教材处理也无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一俟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种联系性无论是在教学过程的教材处理中还是在高层次的考试中都处于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在这几年的高考中文科的语文、政治和历史三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要求之高历史上尚无出其右者。

比如,在讲述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远不及语文课上的《陈涉世家》来得丰富,有时在预习语文书上的内容后再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些。再如,对于文化部分的文学诗歌的讲解,倘若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一节45分钟的内容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在看过福州二中倪江山老师的《封建文化高峰光耀千古的文学》一课的录像后,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奥妙之一就在于授课者有不浅的古诗词基础,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词及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等作了十分精辟的演绎,使学生在获得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增长了许多古汉语知识,由此可见历史与语文的联系之密切了。

而政治与历史间的联系则更进一步,历史课上所传授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等即是政治课的内容,尤其是现代史部分,由于紧扣时代脉博,如果历史教师对政治学一知半解或有反向的理解,则会给历史教学的客观性产生导向上的副作用。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列出语文、政治两科与历史学科的联系,其实历史课上也经常涉及美术、音乐甚至数理化的内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多的知识,也只有对教材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处理教材,更加准确地讲解教材,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结构日新月异,作为教师还应关注着历史研究的新成就,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以更新和发展,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传授给学生,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时期的教学特点。

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现阶段的中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大多是经过各级高中等师范院校深造后才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因此这方面的“师才”问题似乎不太突出,而在下述两方面,教师素质的个体之间差距则十分巨大。

2.掌握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组织教学、课堂提问和解答,批评和表扬等方面的技能与技巧,必须具备有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和心理暗示等技巧,同时还必须具备有板书、板绘和使用电化教具的技能与技巧。

用心爱心专心 1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最大限度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下来,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的听懂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并加以成功地吸收。相反,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作为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听懂自己所教的内容。一些人认为历史课不是“故事课”就是“古董课”,其中原因有方方面面,在此不作评述。笔者认为要消除他们的成见,不要光停留在争执与辩论上,更重要的应该是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我的最佳水平,变被动为主动。

在几年的教学摸索中,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能力的不同要求,形成一套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如在初一年段展开竞赛式教学法,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比较争强好胜,喜欢听老师和同学的夸奖, 于是每节课都设计十几个问题,然后按小组回答或抢答,将其得分记在黑板上。一分成绩要有一分辛勤付出,为了多得几分,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掀起学习历史的热潮。以往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效果往往不佳,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现在要为集体争光,老师即便不布置预习和复习,他们也会埋头书上,于是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此教学方法对于初一学生十分有效。而在初二年段则进行乐学教育法,经过一年的竞赛式授课,效果虽说比较理想,但长期使用此方法,已经长大一岁的学生逐渐由兴趣到枯燥。为了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笔者经过反复实践、推敲,在初二年段开展乐学教育法。关于这一方法,许多老师均有较为全面的说明和深刻的体会,就不多做介绍了。对于初三年段的学生则相应采取参与式教学法。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较为成熟,而且时逢初三学的是《世界历史》,许多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时代节奏感强,他们努力去了解世界,但又不全明白事件的历史背景、发展方向和前景等,所以笔者尽量将初三的每一节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多问多答,即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回答,不完备之处再由老师补充。这种参与授课法目前正在进行之中,极受学生欢迎,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核定。

此外,经验丰富的老师还善于采用身体语言和直观教具来诱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准确地捕捉信息,并在脑中形成直观而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是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和其他表现同时并存的。学生正是在这种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对使自己获取知识的老师产生信任和崇敬。

因此,作为教师是否具备这一方面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学生的信任,在每堂课之前能否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期待,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效果,这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到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这种求知欲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甚至社会学方面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他们获得这些课余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一些有关的书刊和报纸,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获取的。虽然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中可以没有这些内容,但历史科的包容性极强, 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兴趣提高。

如在初一上学期的历史教学中,出现了我国古代史上的几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笔者在讲完淝水之战之后,把几次事件串起来,让学生介绍各自所熟悉的典型战术,然后再归纳这几次战例以少胜多的相似之处。有可能的话,还可在适当的机会,进行一节军事知识竞赛课,既能丰富书面上的知识,又能进行国防教育。再如,在解释“蹴鞠”这一名词时,如果你有一定的足球知识,就可以与学生一同探讨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也许这会多占用几分钟的课堂时间,但却可以使那些小足球迷对你刮目相看,而后这些学生就会觉得与老师有了共同语言,甚至会认为学不好历史就对不起“历史老师”。由此可见,拥有广阔知识面的老师与

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我们大多都受过各种较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上已有了一定的造诣,这是我们成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素质,也是笔者在上述第一点中所阐述的,但是对于其他如体育、文艺等非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严重的因人而异。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都不难发现,在一定领域中有特长的老师特别受学生的欢迎,老师在书法、体育或文艺上的才华也往往会使学生为“自己的老师”感到自豪,在这种自豪的同时,对老师所产生的“崇敬”心理一旦带到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组织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有效。当然,也并非绝对地说看的书多、知识面广或有一技之长,就能呼风唤雨。实际上,我们强调的教学素质更重要的还是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能将所知、所学、所想等贯穿于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消化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新事务的认识与理解。

6.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六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规定,亦即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参加高考和全面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历史兴趣

[摘 要]: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规定,亦即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参加高考和全面持续发展的

必然要求。然而,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现在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特别是中学生的各方面历史能力特别差。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高考和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需要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历史兴趣

第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调查研究和平时的实际教学工作,深刻体会到现在高中学生的历史科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误解: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就是备考应试。学生没有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历史思维的方法,不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导

致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特别弱,诸如阅读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不强。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考对学生在历史能力方面的要求差距太大,与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符合。本文就是针对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方面的各项能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最终使高中历史教学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高考的需要,使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第二、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构成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目标的知识和能力部分中指出,在能力方面,高中历史课程要实现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历史技能,二是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目标:能从一种或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能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各种历史之间的关系;能科学地比较不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并发现其异同;能运用基本的历史概念、范畴和方法,对某些历史结论作出相应的评价或说明。

第三、高中学生历史能力培养的策略或途径

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因此,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元化和复杂的,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学生历史能力培养的策

略和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直接的内部动力和先决条件。

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些目标的实现,兴趣是先决条件。因此,让学生觉得有趣,让学生喜欢学习就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历史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又有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丰富活跃的思想文化,这些广博的知识对中学生极具吸引力。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主要谈谈三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其形式方法又丰富多彩,有问题导入,有故事导入,还有图片或材料导入等等,最根

本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新知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有地图、画片、幻灯片、电影、录像、插图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图片,引入相关或相近的历史故事,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才能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缘由的探索性学习兴趣。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将历史课堂所讲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在的紧密性和连贯

性,提高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不知道过去就不了解今天,只有通过历史的今天,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社会问题的历史缘由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能力。

(二)老师引导,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很多,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为此,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导读法教学。其方法是:教师起导向作用,学生以自读为主。教师的”导”,主要指适时的引导,关键点上的设疑提问,把握章节重点、难点,归纳章节知识体系及其内在关系,帮助学生形成驾驭教材及知识的技巧,以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基本史

实和理解历史概念及历史结论,关键处进行讲解,并要讲深讲透等。要求学生充当”发现者”,”探索者”,学习的积极主动者,读教材目录、引言、正文、大小字、表格、地图、注释、补充原始材料等,智力好的学生编写出章节内容提纲。在整个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洞察全局,巧妙推理,因势利导,导之有方,学生要勤于阅读,善于标记,发现问题,及时提问。通过教师的提问引路,疑难突破,提纲总结,使知识分解,学生易记易懂。同时,督促学生紧随教师思路尽力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分析,提取课本中最有效信息,并概括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教材的内容之美,语言之美,也能培养了学生仔细阅读,不留死角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适应现阶段高考阅读”材料分析”能力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立足基础,注重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所谓分析,就是”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客观事物是复杂矛盾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本来是相互联结的。为了认识该事物,就必须把各个部分暂时地分解开来,分别地加以认识,从多方面和多种现象中发现构成该事物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所谓综合,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按其内在的联系有机地联合为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思维方法。同时还是其他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或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呢?我认为,第一是交给学生思维操作的具体方法。以结构分析综合法为例,在对同一类别的历史概念进行过几次分析综合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析综合的具体方法,然后指导学生

运用该方法学习类似的新问题。第二是长期渗透,待机而发。长期渗透,是指教师必须从高一初始年级就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多层次的分析综合。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有较长时间的自我体会。第三是设计专门的习题,从中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并进行专题训练,通过有目的的程度化的思维操作实践,加速该思维方法内化的过程。

(四)贯彻三维目标,注重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论述课程功能和教学实施问题时,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什么是历史意识?学术界的解释并不一致。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课程教学 的三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此外,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些理性的认识。

(五)研究试题,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高考考查的就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就包括答题的能力,也就是论述和论证的能力。学生们最头痛的是,问答题和材料题,他们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与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都认为似曾相识,却又无法下笔。面对此情况,我在教学中的又一个重点是:从学生面对试题的最弱处下手,研究大量试题,广泛搜集新型综合题,运用纵横、归纳、小结等方法,加强课后新题型的训练,每天布置一个综合题或材料题,由教师引导、归纳答案。对学生要求是:第一是审题。审清题意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拿到题后,必须默读三遍,抓住题的格式和关键词语,是分析,还是比较,是

叙述,还是概括,是评价引语,还是现实热点。第二是列纲。要求筹划全局,突出条理化,强调准确化,要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第三是作答。这是关键所在,要驾驭好史实和文字,繁简适当,运用历史学科语言,答出”历史味”,突出本学科的特点,不答”外行话”,不夸张,不罗嗦,字要写的工整而迅速。第四是检查。答完后切忌过早轻松高兴,还需要仔细默读一两遍,反复修改。

7.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七

历史资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课堂中的历史教材资料,发掘其中的有效信息并应用于课堂之中,仍然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发掘和运用历史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的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历史资料的价值。历史资料的认识是与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单纯地对表面的材料进行判断,而是要通过表象看本质。例如一首古诗不能单纯翻译诗句描述的文字含义;一座古代的建筑,不能只看该建筑的风格和构成材料;一件古代服饰,不能只评价其剪裁、用料和颜色等等。若是所有和历史相关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信息价值被人们弃之不顾,这种舍本逐末的历史教学必然失去了真正的课堂教学价值。比如在讲《清明上河图》时,教师应向学生讲述发生在中国12世纪的故事,描述当时的城市面貌和当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将所学内容掌握于心。

二是展示历史资料信息,发掘历史资料的价值。历史教学内容承载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动态。例如司马迁所著《史记》当中记载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时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疑声。陈胜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呐喊?通过阅读这段历史,我们发现在秦二世统治期间,朝廷征调贫苦百姓戍守渔阳,当时被征百姓因遭遇大雨误期而将受到斩首。惨遭压迫的百姓不甘心自己的命运任由暴政摆布,因此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命运表示不满和反抗,展现出不畏强权的革命精神。另外,《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骆驼运输队伍或驮或载、络绎不绝地出入城楼之下,可见北宋驮运的盛况和骆驼在当时交通运输所占的重要地位。图中的内容便是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有效信息。

三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以及历史留下的重要片段描绘历史图景。历史包括时代制度的沿革、文明的传承、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脉络。教师有时也可以借教学内容对比当代生活,进而传达一些社会价值观。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中从民间坊市到繁荣街市,经营场所的人流、装潢的变化。城市的流动人口激活了当地贸易的发展,而贸易的发展又牵涉到来往的旅人和交通运载工具,不同的交通运载工具所到达的贸易范围不尽相同。虹桥的高大结构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桥梁建筑技术的成熟,这些画所表现的千姿百态都能一一体现当时宋代汴京的经济文化,使学生学会判断历史资料的价值并能从不同的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进而感受历史。

四是归类整理历史资料信息。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世界,教师对历史资料所蕴含的有效信息的发掘、传递和阐释影响着学生对这些信息的接收、感受和理解。学生在信息的归类整理过程中,能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对信息内容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并加以整理、理解运用极为重要。例如,《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着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不仅仅是一件绘画艺术珍品,它对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的翔实记载也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教师可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将画中复杂多样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这样所有的复杂信息都一目了然,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总之,历史教师除了对课本内容熟记于心外,更应该重视课外内容的准备,对历史资料进行有效分析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历史资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摘要: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度大。如何将历史教科书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并完美运用是所有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发掘和运用历史资料中的有效信息。

8.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八

一、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便于理解。

历史教学当中恰当、适时地运用历史地图可给学生一种全方位、直观的感觉,教师通过地图将历史知识揉合其中,这样学生会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例如:我们在讲到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只要将新航路开发图挂出来,教师指着图把一个一个航海家慢慢讲来,这样,学生就很清楚谁第一个进入印度洋,又是谁第一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以及还有谁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的。通过这幅图的讲解,人物和地理结合在一起,给学生的印象就相当得深刻。同时,也使学生更能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沿岸的重大影响。但如果脱离了这幅图,照本宣科,学生就只会认识一些航海家的姓名和事迹,至于谁到哪航海,有什么特征,就不太清楚,对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也就无法直观地去理解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好地理简图,学生在听课中会形成非常好的历史时空感,这样,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情况、以及影响等,学生就更能够理解的透彻一些。

二、使历史教学更加条理、清晰化,便于讲解。

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忽略地理简图的运用,有时就会使我们叙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显得杂乱无章,学生也听不出个所以然,如能结合历史地图,往往可以使历史教学内容便于叙述,而且条理清晰,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相当明了了。例如:在讲述“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先展示“中国工农紅军长征”示意图,那么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图上就一目了然了:首先从瑞金、长汀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会师。这部分内容,教师在熟悉教材之后,讲述时便可一边引导学生看图示,一边讲述所到地点发生的事情,这样便可一气呵成,学生随着教师的指引,听完这课后就会有如亲自长征过一次的感觉、起点在哪、中途干啥、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及其意义,以及长征途中的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也就相当明了了。这一课,如果教师只简单地让学生看课文的内容,学生就会觉得一个一个的地点很多、很乱,历史事件的前前后后也就稀里糊涂了。

三、便于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有了历史地图的配合,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学生便可通过直观的途径加深印象,易于记忆,也记得更牢。例如:我们在讲“和同为一家”这课时,一上课我们马上就可以展示给学生一幅“唐朝各民族分布图”。这样便可用教鞭指图,从突厥起按顺时针方向,一一向学生介绍,这样通过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地理方位,生活特点,以及和唐朝的关系如何。同时,也可以从这幅图上准确地说出这些古老少数民族是我们现在什么民族的前身。可以说,这一课,学生只要记住这幅图,这课的主要内容都已掌握了。同样,这课如脱离了图示讲解,听过后学生只会觉得唐代少数民族很多,到底谁是现在谁的祖先都搞不清楚了,至于谁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就更乱套了。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一堂历史课中,当一幅恰当的历史地图出现时,会勾起学生对新课的渴望,学生会对古地图上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事,会多出一份想象,这样也就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了。学生会对古地图上的地点、事件更多了一份想了解的渴望,他们会更想了解在他看到的古代地点上发生了什么事,而这个地点又是现在的哪里等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9.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九

摘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学生受到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思维发展状况等影响,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是单项和固定的。教师也基本是把学生的思维“组织”到自己的思维之下。本文根据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论述和分析了在普通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生兴趣,精心研究教材,精心构思课堂设计,让学生比较、分析并通过总结规律等几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在这种历史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科学的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用它来考察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这是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1]。

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成才的先导,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在动力。新课程也要求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2]。如果一个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在历史学习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兴趣的产生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各种方法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包括以情激趣、以美激趣、电教激趣等多种渠道。如我在讲授《新民主主义的崛起》这一课时,利用这一历史时期教学资料丰富的优势,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也播放了《我的1919》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讲述“五四风雷”做好铺垫。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发现”了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又如在《法国大革命》一课中涉及到对拿破仑的评价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辩论会,探究主题为《我心目中的拿破仑》。在辩论会上,学生各抒己见,辩论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正如孔子所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来完成,以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2.精心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蕴含的思维能力要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保证。

历史教材不仅是历史知识的载体,而且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材料。它同时又蕴含着相应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以及思维训练的最佳策略。历史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对教材提供的历史材料进行改造制作的过程。它可以用知识网的结构对历史材料进行梳理,例如,以《邓小平理论是现代化建设的指针》为例: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奠定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二大(特色理论)

(初步形成)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逐步发展)

“南巡谈话”(“三个有利于”解放思想)→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走上成熟)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完全形成)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丰富发展)

经过上述列出的知识结构,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

3.精心构思课堂设计,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要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 动活泼,形象鲜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注重课堂45分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3.1精心设计精彩的导入。

精彩的导入,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促使学生精力集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拿出一张美国星条旗图案,演示介绍说:“美国的国旗有十三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和五十颗白色的五角星,这五十颗星代表着美国现在的五十个州。但在美国最初的星条旗上,却只有十三颗白色的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美国独立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这十三道条纹和十三颗星就代表着当初发动独立战争时的十三个殖民地。也就是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因此,星条旗记载着独立战争的光辉历史。”由此导入新课,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更为课文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2.1注意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启智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一环。

不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配备哪些教学设施,最终都应设疑,这样才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古希腊学者亚理斯多德所说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大胆怀疑,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核心在于一个“疑”字。质疑本身就表现为一种探索精神,蕴涵着创新。俗话说:“读书有疑,方始是学”,“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历史最关键的就在于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其质疑习惯。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创造意境、制造悬念、创造一些问题情景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求索。如《西安事变》这一课,我在讲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时,让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历史知识来探讨一下蒋介石被扣之后应该如何处理,是杀,是关,还是放?这样通过设疑置难激发他们去思考去讨论,让他们各抒已见,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对同学们的观点再进行总结评析。分析当时的历史形势,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蒋介石可杀,但又不能杀,必须迫使其抗日。这样使学生深刻理解西安事变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民族大局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战略决策;真正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为私利,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的宽阔胸怀;加深了学生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培养了他们全面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能够运用这种经验归纳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总之,教师应善于点拔、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回答问题更全面、思 3 维更严密。

3.2.2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美国不少学校有一种教育叫“不盲从”教育,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新课程也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企业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讲到《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这一节课上,我故意引用了我们当地的一位北伐名将——陈可钰将军。但我故意把他的一些事迹讲错。讲完课后要求学生回去调查和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写一篇陈可钰将军的简介。结果全班同学都按照我说的去写了,所以全部都给了很低分。有同学就发牢骚说完全是按照我说的,怎么这么低分。我就告诉大家:这个其实是我故意讲错的,你们为什么丝毫不怀疑老师课上讲的也可能是错的呢?为什么不去调查,搜集资料呢?故意把错误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目的就是让学生不“盲从”老师。因为惟有不盲从,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且,现代教育界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新课程中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导思、导学、导练,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自己去探寻、发现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种直接经验,靠教师的传授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体验、内化才能获得。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有梯度,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要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疑引思,善问善诱,多创设一些悬念,多设置一些障碍,多营造一些氛围,多激发一些兴趣,让学生在频繁的思考和想象中体味“发现的喜悦”和“创造的喜悦”,点燃学生创新求异的火花。例如:我在讲解《鸦片战争》一课时,关于近代中国落伍的问题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落后挨打”。有学生通过阅读似乎形成这样的印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似乎中国落伍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造成的。于是就提出问题:中国是因挨打而落后还是因落后而挨打?这样就启发了同学们去充分思考和争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又使思想得到升华。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这样便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

3.3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化角色,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要发生改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开展讨论是实现这些学习方式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开展讨论,学生发表了对历史问题新的见解,阐述了自己对问题认识的理由和依据;通过开展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课堂讨论也体现了师生平等、多元交流、机会均等、人人参与的特点,并成为改变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讨论中诱导学生思维时,我十分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讨论不可流于形式。讨论前,要让学生有充分准备,包括知识的储备和资料的准备,而且既要分工明确又要有效组合;讨论时,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并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教师只是学习中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使每个学生都敢说都能说;讨论后,我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让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点:所讨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精心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时,有的学生认为普林西普应该这样做,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通过讨论,并联系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让学生们更主动地认识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从而使课堂效率提高。

3.4巧妙运用评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问题的回答,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既能给学生知识,又能教会它们求知、合作、竞争,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我在评价学生时多用“很好,不错”“你的想法有创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呢?”“如果„„这样就更好了”“你帮老师解答好吗?”等。即使学生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能站起来就是一种肯定,此时教师可以试试用:“你的想法很特别”“你再想想看”等引导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语言和行为。还有,教师应从本地区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并创造出多种合理的评价方法,并注意各种评价方法的整体组合和综合运用[4]。所以在每节课后我也要求学生作出自我评价。如学习目标上:“这节课,我获得了什么知识?”;“本节课,我获得了什么技能和能力?”;“本节课,我对哪些内容和活动有兴趣?哪些枯燥?引起兴趣和感到枯燥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在体验与探究上:“这节课我受到老师的关注 5 了吗?”“这节课我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吗?我的展示受到同学关注了吗?”“在听课、阅读、回答问题、讨论和辩论、角色扮演、问题探究、材料研习调查等学习活动中,有哪几项我参与最多?”“这节课我是否进行了想象,启动了思维?”。这样通过各种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4.最后,让学生综合比较、分析,找出规律。

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两种。总结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可总结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产生需要一个政治前提和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资源等条件,把此上升为方法论进而就可分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市场等物质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还可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思维的变通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得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通过找出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和异同之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每节课的质量,启发学生在在分析中理解,在归纳中综合,在记忆中找规律。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负担将不是越学越繁重,历史教学的效果也不再是仅仅使学生记住一些史实,相反它会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参 考 文 献:

[1] 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素质训练方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6.1.[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8.[3] 刘芳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113.[4] 欧阳青尼主编.《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0.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篇十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到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应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过去搞革命是依靠了党的领导,现在搞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西方的多党制领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党,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全国(除台湾外)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祖国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因为在我们这个底子雹人口多、生产不发达的国家,如果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搞资本主义,将会产生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受穷。在生产不发达不富裕的国家”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家都有饭吃,都能生活得好。

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时,他们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是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以便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学习国家教委颁发制定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国情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地反映。

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国情教育只有将它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在历史教学中,在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 点,通过认识国情,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11.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十一

【关键词】合作教学 主导与主体 民主平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新课程理念的引入,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使用,其中,合作教学模式就是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所谓合作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体现主导与主体的和谐统一,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一些教师和学生来说,合作教学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合作教学,是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教育面临着各种选择,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教师并非只是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信息的引导者。”师生只有本着平等、互相尊重,建立一种合作的教学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独立自主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有所获得,才能使学生学会认知,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需要。“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为重要。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各种主动学习的情景,激活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实施好合作教学,本人认为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应遵循学生主体的原则。合作教学坚持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手段都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主动进取,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探索精神,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第二.要坚持民主协作的原则。既然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历史认识本身是活动着的,具有开放性和能动性,就有理由做到师生、生生的平等协作、彼此尊重。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民主协作的学习氛围,倡导好学好问、探索争鸣的学风,从而使学生的思路拓宽,联想丰富,智能发展。反之,课堂教学只能成为智慧之花凋谢、灵感之光失色、思维之源枯竭的一潭死水。

第三.要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联系,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合作教学既有学生的“学”,也有教师的“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师不仅要探索“教法”,更要研究“学法”,将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机的结合。

第四.要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合作教学提倡教学相长的原则,加里宁说过“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他同时也是学生”。一方面历史知识容量极大,同时历史也是各门学科交叉融汇的结合点,且历史知识具有潜在的发展性可以不断修定调整,也可进一步充实完善。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多方位感知许多信息,视野极有可能比教师更开阔,思维比教师更活跃,新技术的掌握比教师更迅速,使得教师的优越感和权威形象不再。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一种伙伴关系,彼此互相为师,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的策略:

第一.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师生共同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要组织好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给课堂教学创造条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组织好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能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激情。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构建起新知识的基本框架,使学生在心理上先进入角色;另一方面,学生获得智力兴趣后,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组织好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参与备课),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使得学生始终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面对历史知识和问题。组织好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师生合作教学的有力保证,是合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师生共同备课为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呼应奠定了基础。师生在默契合作中领悟历史的真谛,在质疑解惑中揭示历史规律,在彼此启发中获得教益,在实践思维中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改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当然,组织学生课前预习参与备课,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方法和途径,减少盲目性,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其次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预习备课的组织形式,有效保证学生的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第二.营造民主氛围,加强双向交流,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罗杰斯说过“教育者应让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和亲密无间的交流。”合作教学强调教学的民主、平等和宽松,师生的互动互学,合作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使之有序、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当然设置疑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避免深浅过度,无针对性,要多启发性、思考性的质疑。诚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前提。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師的主导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帮助、启发和诱导,恰如其分的点拨、引导,保证合作教学的效率和成果。合作教学的意义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的学习,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会学习,从而受益终生。

合作教学讲求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求教师有民主的作风,师生间保持融洽的协作关系。由于合作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启发性,故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熟练掌握教学技巧,有较强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为,你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就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就收获一种命运。”作为积极投身于高中历史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好以上所述,才能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永远年轻充满活力,充满芬芳。

参考文献: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2.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十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运用,重要性

随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至今, 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核心技术, 它在我们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正日益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为我们征服并改造自然提供了锐利的科技武器。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实际, 笔者就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运用中的重要性谈几点认识。

一、历史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

大千世界, 人类的社会活动及其丰富多彩, 对于人类来说, 只要是人做过的事情, 均可称之为历史。因此, 个人认为, 历史学科是所有学科中内容最为庞杂、最为丰富、综合性也最强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科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 知识点浩如烟海, 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忆的东西极多, 时常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归类整理并适时更新, 如果仍然只是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誊写方式来处理, 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不便于实时更新, 要做出很多重复单调的工作, 可谓是得不偿失。而信息技术编辑起来机动灵活的特性恰好弥补了传统手段的不足, 这就首先决定了历史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是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方式

在中学开设的众多学科中, 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可谓具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优势, 因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史, 通过学习, 能使学生牢记国耻, 极大增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而将中国近代史的众多爱国主义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达到震撼其心灵的最佳方式, 则非信息技术莫属了。时下我国许多省市的中学均已运用信息技术将历史题材的电影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就是明证。

三、信息技术是优化历史教学的关键

面对纷纭复杂的历史知识, 如何将其系统化、科学化地整理好, 形成一整套教师好教、学生易学的知识体系是长期以来困扰广大历史教师的一大难题, 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教学时间紧张, 课余时间十分有限, 要做好历史教学的优化处理, 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信息技术省时省力的优势正好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解决好这一难题的有利条件和可能。

四、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 中学历史教材大量信息都是以文字资料来体现, 即便现行新教材配备了许多插图或图片, 但仍然全部是静态的, 缺少动态的信息资料是一大通病。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信息对人类大脑的刺激, 难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历史知识的遗忘速度, 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巩固记忆。而信息技术正好能为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动态影像资料, 给学生提供更多丰富而又生动直观的印象材料, 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 使学生大脑能够始终得到强烈而持久的信息刺激, 从而轻松地实现巩固记忆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其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五、信息技术是提升历史教师创新能力并展示教师个性的平台

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为广大历史教师提供了一个信息量无比巨大的信息库, 通过这个信息库, 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及时充分地掌握到大量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和资源, 并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资源整合, 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教师的备课资料, 为他们的教学创新和个性化风格的展示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及技术基础。可以预见的是, 在今后信息技术手段不断运用于教学的长期实践中, 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必定会有一个可观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

六、信息技术是新世纪对历史教师提出的时代需求

信息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兴技术, 也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的必然产物, 作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 不但不可能孤立于这一历史发展的洪流之外, 而且还必须自觉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努力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相关知识并及时有效地切实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担负起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一义不容辞的责任。

13.中学历史教学中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十三

摘 要: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促进学生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发现问题,进一步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质的飞跃。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被不断加强,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培养,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如何进行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心;历史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71-01

一、造成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1、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

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问题,这与当前社会、学校等普遍存在的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选出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学生主动提问题,这样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的首要目标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历史教学的目的、方法、过程等都应当进行改进。

2、中学历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历史学习主要是以历史素材为基础,而中学的历史教学材料通常是以课本为主,且形式多为文字、图片等,教学材料过于政治化、理论化,缺乏生活化与时代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历史教材通常会设定固定的观点,缺乏对立、辩证的史学思维,从而让学生们的创造思维、问题思维被标准结论所束缚。另外,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但是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多媒体技术等与历史学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故而也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二、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的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教学方法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畅所欲言的提问平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1、更新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一切创造始于疑问。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要仅仅在知识层面上止步不前,而是应当大胆变革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们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不仅能够发现问题,开可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能够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气氛。

2、提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讲解、思维方式培养以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历史歌曲、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使学生自己去接触历史、研读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让从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3、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历史教师还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与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事先设计好所要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流程进行提问,要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多样的史学观点和丰富直观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单单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中。

总之,教师应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搭设问题平台,达到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不断思考、深入探究,以问题意识促进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4.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篇十四

摘 要:史料是历史重要的见证者,是历史的痕迹,它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历史教育关系国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因此,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中学阶段。借鉴美国中学历史教学案例,对美国史料教学进行分析,了解美国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期对我国的历史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美国;史料教学;启示

近年来,史料教学的呼声很高,许多专家学者都倡导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在文章《理解历史》中谈到:“学校的历史学习……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其相关的学科知识,而且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等,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美国的案例分析,为我国史料教学提供借鉴。

一、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现状

美国教师鼓励中学生用“做历史”(do history)的方式运用史料,就美国历史提出问题,有针对性查阅材料,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做历史”过程中,要重视史料学习的过程化、重视史料学习的生活化、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美国史料教学的成果对我国的历史教学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美国的中学教师有很多途径获得史料教学的资料,他们可以从《美国历史教师》(American History Teacher)以及《历史杂志》(Magazine of Historians)这两种刊物中获取一些关于史料教学的经验。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也设置了一个专门栏目(Learning Page),这个栏目收藏了专门为中学历史老师提供的大量史料,并且指导老师如何将这些史料运用到教学当中。本文的具体课堂案例利用了Learning Page(学习专栏)的资料,从美国史料教学方法论的视角,分析美国史料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及其成功经验,并针对当今中国史料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作了一些分析,希望能为历史史料教学提供参考。

二、美国中学史料教学实施过程

一战,我们为何战斗(World War I: What Are We Fighting For Over There?)

(一)课程概述(Lesson Overview)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深远。不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少有幸存者,与我们直接分享这一历史时刻的回忆。然而,通过深入研究美国人记忆的独特史料,学生对伟大的战争有了深入的了解。

1.教学目标(Objectives)

学生能够做到:利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一张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全面和准确的图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

5.适用年级(Recommended Grade Level)

6-8,9-12

9.备课资源(Lesson Preparation)

美国领导人演讲: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0年选举录音

美国生活史:联邦作家的手稿,1936年至1940年

妇女投票:国家美国妇女参政权协会收藏,1848年至1921年

西奥多?罗斯福:利用电影透析他的生活

……

(二)教学过程(procedure)

此课的教学由三个部分组成,可以按顺序教学,网站提供给学生战争的背景知识。

1.第一课:介绍美国的历史和主要来源

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检索,收集“历史上的今天”网络页面上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料,对史料进行分析,例如,照片、报纸、歌曲和语音,学生利用“一手资料工具表”进行记录。教师挑选问题,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史料主要来源是网络,可以提供备份。

学生任务:查找完整的史料。

2.第二课:美国领导人讲话

学生探究美国领导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录音讲话。学生分析总统的讲话,利用“一手资料分析表”记录对录音的分析。在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老师将每个学生分配到模拟报社的相关部门,第三课中宣布分配结果。

学生任务:通过美国领导人演讲确定研究的方向。

3.第三课:报纸项目

学生用自己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知识创建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纸。这家报纸包括出版商和七个部门:编辑委员会、动员单位、妇女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社会、领导者和摄影及打印部。各部门对收到的问题和事件撰写文章,形成相关新闻专栏,产品发布。学生进行阅读、评价,分析对方的报纸。

(三)课程评价(Evaluation)

课程评价可以通过“一手资料分析表”的记录反映学生对史料的分析是否充分,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最终产品(报纸)的版面、内容、文章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三、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特点

此案例为“计划专题法”,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研究主题,历史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合作学习,分析内容,以报纸形式呈现展示最终成果,师生共同评价。此案例历时4周,锻炼了学生的历史史料收集能力以及历史研究能力,方法十分灵活,打破了传统授课的局限。

(一)教学目标重视史料的运用

本案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利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一战时期的图片”,图片属于一手史料的范畴,学生需要达到最基本的标准是收集一幅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收集史料。

(二)备课中收集多元化的史料

从备课资料中可以了解教师需要掌握的史料是多元化的,包括个人经历、图片、录音等。多元化一手资料的运用,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一战、感知一战。所以,教师在课前收集一手史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提供科学的指导。

(三)教学流程围绕史料展开

此案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一战的史实,为达到目标,教师可以分组,将学生分配成为报社的不同职位,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收集史料、分析史料、将发现的问题填写在“一手资料分析表中”。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掌握基本的史实。教学成果是报纸,编排过程需要学生加工再现史料,整合史料,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史料的应用上,中国教师可以借鉴美国历史课堂生动化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通过教师获得史料并且在教师的指引下举办一些有关历史的小活动。

参考文献:

15.浅谈历史多元教学策略的构建 篇十五

一、教师教学思想的体现

1. 常反思

教学反思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反映了教师教学态度,是教学成长、课堂发展、学生获益的关键举措,教师只有站在这样的教学高度有效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发展的诸多瓶颈中,少总结、欠反思是最为突出的制约性因素。诚然,各学科教学中,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没有教学遗憾,而教师及时总结、深刻反思可以变不足为经验,化无奈为动力。历史教师值得反思的方面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把反思和自问结合起来,譬如:为什么自己虽然满腹经纶,却对历史事件的阐述鲜见鲜明、索然无味;为什么自己虽然口头表达能力强大,却总是呆板式、公式化呈现教学知识。显然,教师只有在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情况下才能不断认识自我,改善教学结果;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在教学理论支撑下把教学知识演绎得更加透彻,从而适应历史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只有有效反思,才能从师道尊严中走出来,真心倾听学生的学习诉求。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2. 重评价

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考核或者检测方式确定学生成绩优劣,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历史教学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教师教学目的,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教学双方。首先,对教师教学的伤害。历史教学中,不乏有教师认为历史知识必须通过学生强化记忆或者死记硬背,才能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无疑是教学的症结,阻碍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其次,对学生学习的伤害。历史教学中,学生由于学习方法及学习品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虽经努力,但学习成绩始终难以有较大幅度提高,单纯学业成绩的评价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历史教学评价要体现双管齐下的策略,包括:①评价教师的教,如评价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否做到了认真钻研教材,有效挖掘教材因素,是否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教学的内涵和历史中存在着的相互联系,是否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凸显基本技能的传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②评价学生的学,如学生对历史学习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即学生学习历史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丰富自己认知、知晓历史发展趋势所必须运用的途径;评价学生的学习策略,历史知识虽然头绪繁杂,但是历史学习仍有规律可循,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做到了勇于探究、合理谋划。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

1. 开发课程资源

历史教学中值得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很多,其中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重点。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材无论从编写体系,还是从内容选择等方面,都体现着实用及新颖的特点,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只要注意视角切入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知识呈现体现生动活泼,就能发挥教材资源在教学中的应有功能和作用。诚然,历史教材内容叙述具体翔实,图片呈现新颖有趣,因此,开发与利用好教材资源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教材资源紧密联系的是基于教材内容基础上的各种辅助资源,诸如实物资源以及多媒体资源,其中实物资源的直观性不仅迎合了初中学生通过各种实物变抽象知识为具体形象的目的,而且实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例如,在美国独立战争内容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对其课堂参与积极性正迁移的影响,教师应该避免平铺直叙式的文本阅读,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初呈现当时美国国旗,这样的呈现学生既会感到新鲜,又会对旗帜中红白相间十三横条以及十三颗白色五角星感到诧异,因为这与现在美国国旗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呈现方式对教师组织后续内容教学无疑产生了悬念的作用,学生好奇以及弄清真相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他们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过程。

2. 开展第二课堂

历史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多彩,如组织学生交换历史实物,即鼓励学生将各自收藏的历史人物画像、壮观历史场景照片、历史文物图片等实物进行交换,鼓励学生探讨其中所蕴涵的历史意义;组织学生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讲述历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组织学生阅读历史名著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实现了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增长历史知识的目的,这对于挖掘学生历史学习潜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历史第二课堂开展的实践表明,它不仅可以兼顾历史学习优秀生拔尖,也有利于历史学困生补习知识缺陷,这对于历史教学确保所有学生齐头并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不能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即不能成为历史教学抢夺学生课余时间的借口。第二课堂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为主要特征,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和组织,确保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通过合作与讨论主动汲取历史知识。

16.浅谈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六

关键词:诗词;历史教学;联系;学习兴趣;情境;人物形象;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60-01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些古代诗词有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经久不衰,其中反映历史的诗词占了不少篇幅。在咏史诗中,诗人们通过形象的语言,将典型的史实在嬉笑怒骂中鲜明而深刻地表达。据不完全统计,由唐至清共有4000余首咏史诗流传于世。这些诗歌针对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社会经济的繁荣凋敝、战争的连绵惨烈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安乐,用优美的语句使其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这些都是原始的、绝好的、很具有说服力的素材。这就为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用它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所以古诗词对历史教学有着巨大的价值,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用古诗词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恰当的引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学角度认识和了解历史的演进,感悟历史场景的壮阔,而且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用诗词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课堂导入是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中国古代诗词优美的旋律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如在组织“唐朝衰落”的教学时,引入杜甫的《忆昔》的其中一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这首以充满羡慕之情回忆当年开元盛世时期全国的经济繁荣和太平景象,希望唐室中兴,使盛世得以重现。《忆昔》以诗歌的形式再现了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唐玄宗时“开元盛世”的状况,引导学生归纳唐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沉溺于花天酒色之中,这是唐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由此自然引导学生去了解唐朝的腐败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实现教学目标。诗词形象地反映了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灵活引用,会起到引经据典、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二、诗词能使历史教学再现史实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许多诗词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精辟的评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权威;杜甫的《石壕吏》“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则以独特的语言和典型的视角向人们描述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无限伤痛。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辛弃疾《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这首词用了孙权、刘裕、元嘉、封狼居胥、廉颇等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抒发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以及为国效劳的忠心,从中展现了宋金对峙的历史画面。这些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在讲授宋金对峙时这一课时给学生朗读这首词,以进行小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宋金对峙的知识要点。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生动地描绘了长征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历史事件,讴歌了红军战士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学生对英雄红军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有利于发掘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科综合能力

历史教材中涉及到许许多多传诵不绝的诗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要求历史教育要树立“大文科”的教育观,在学习过程中,将历史与政、文、地等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引用诗歌词曲能够适应这一要求,能够发挥作用。首先,在历史教学中引用诗词歌曲本身就体现了历史与语文“文史不分家”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其次,在历史教学中对古代诗歌恰当适时地引用和巧妙地设问,是适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如,如对秦始皇的评价,李白认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杜牧认为:“削平天下实为勤,却为道旁百姓。”胡曾认为: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蔷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何满子认为:“六合已横扫,何须地下军?”这四位诗人观点各异,有的持批判态度,有的在批判中有肯定,但是只有能够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诗歌不仅能够吸引学生,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诗词具有浓郁情感色彩,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

上一篇: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目标下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