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2024-09-16

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精选11篇)

1.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一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1农田尾水

1.1农田退水的现状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们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通过多施化肥来提高产量和收益已成为绝大多数农民的定式思维和习惯。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增加,但利用率却较低,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流入地表水环境引起面源污染问题。较之工业源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得到有效治理,过量施肥导致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最大的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影响水体质量,而且也阻碍农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是相对的。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 的溶解性或非溶解性的污染物,如泥沙、化肥、农药等,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方式流入受纳水体而造成的面源污染。氮、磷是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据美国环保局调查,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美国40%的河流和湖泊水质不合格的主要污染源。在瑞典,农业源占流域中氮的来源的60%~87%。在荷兰,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氮、总磷分别占流域污染总量的60%和40%~50%。相比之下,我国作为化肥的生产和应用大国,氮肥的使用居世界之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亦不容乐观。据估计,在我国水体污染中,来自农业源的氮占到了水体污染的81%,磷占到93%。而农田生产中,又以水稻生产中不合理田间肥水管理方式导致的营养流失较大,其中氮肥的损失达30%~70%。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6.18%,种植区域广泛;而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秦岭黄河以南,占到70.19%。因此,由稻田直渗、侧渗、地表径流(含人工排水)等方式所带来的水体污染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南方太湖流域稻季氮素环境排放总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约占总施氮量的30%,其中径流和渗漏分别占到排放总量的25%和18%。而宁夏引黄灌区作为我国西北内陆大型人工灌区,有大小排水沟200 多条,水稻生产上的大水大肥方式导致氮肥随农田沟渠退水流失进入黄河达到20%~65%;灌溉期排水沟水

质总体为重度污染,劣吁类水质占70.0%。

1.2农田尾水的特点

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排放年内变化量较大、路径随机、排放区域广泛等特征,同时,其产流、汇流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对区域内河道、水塘等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影响较为严重,以太湖流域的直湖港为例,2007年全年水体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分别平均高达8.98 mg·L-1 和0.35 mg·L-1,其主要支流的龙延河近直湖港段,2009 年下半年至2010 年上半年分别平均达7.57 mg·L-1 和0.28 mg·L-1。据统计,农村面源污染是造成直湖港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的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占到总排放量的56.8%和65.6%。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原因,造成水系堵塞、淤积,更加剧了水体水质的恶化。

农田退水中氮和磷元素含量较高,是导致接受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 一。农田退水的氮、磷污染特征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田沟渠退水氮、磷污染发生与水稻整个生长季同步,且与田间施肥和灌溉时间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农田退水中氮、磷浓度指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中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水质标准。三是农田沟渠退水中氮、磷输出主要形态是氨氮、硝氮和可溶性磷酸盐;灌溉和降雨时,农田沟渠退水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相似,氨氮、总氮、可溶性磷和总磷均沿程和随时间呈指数递减变化,硝态氮呈二次多项式曲线变化。四是绝大多数农田退水并没有因其富集氮、磷养分回灌农田,而是自由排放流入地势低洼或下游的池塘、湖泊或河流,成为下游水体的污染源。农田退水中的氮、磷是湖泊、河流水质退化的主要贡献者。

1.3农田尾水的处理状况

据调查,我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经从2006年的55.7%上升到2013年的99.1%,接近饱和;县城污水处理率从13.6 %上升至82.6 %,相比之下,长期以来对农村面源污染重视不够、投入很少,导致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最大的污染源。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5)》显示,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高达1068.6万吨,占比全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8.06 %;农业源氨氮排放量高达72.6万吨,占比全国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的31.6 %。因此,农村农田退水的治理将是我国下阶段污水处理的“主战场”。

导致我国农田退水处理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粗狂型的生产模式浪费了大量的化肥农药;2)我国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政策,导致难以实现有效统一的管理;3)长期以来,我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上,对农田退水的危害意识不足,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湖泊、河流水质退化的主要污染源。

2农田退水处理技术

农田退水中所含氮、磷污染物将沿着沟渠流向区域低位的湖泊或河流,是小流域中湖泊或河流水体污染的源。因此,在农田退水进入湖泊或河流之前,高效去除农田退水中过量的氮、磷营养物质成为确保湖泊和河流良好水质的关键。国际上,受污染水体的修复方法通常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法3种。从应用趋势和综合环境效益角度,生物-生态方法是水体环境修复中最应推崇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应用于处理农田尾水的工程性措施主要有生态沟渠技术、生态浮床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生态滤池技术、水生植物塘与人工湿地技术等。

2.1生态沟渠技术

生态沟渠是在农田系统中构建成一定的沟渠,是农田非点源污染排放物和收纳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在沟渠中配置多种植物,并在沟渠中设置辅助性工程设施,如透水坝、拦截坝等,对沟渠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质进行拦截和吸附,其中包括沟渠基质吸附、植物吸收、底泥吸附,以及沟渠辅助物所产生的减缓流速和沉降泥沙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植物是生态拦截沟渠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人工种植和自然演替的方式形成。因此,植物的筛选成为生态沟渠构建中最重要的环节,应筛选根系发达、净化效果好、生长适应能力强、无休眠或短休眠期、经济价值与景观效果好的植物,其目的在于增加生物多样性,适应本地环境,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

生态沟渠的显著优点是农田退水在排水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为后续的人工湿地系统减轻了处理负荷,有效的提高了处理效果。在工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部分农田土质排水沟渠,引入生态护坡和水生植物,实现改造,可以节省部分资金。其缺点是由于排水在其中的流速较缓,因此其占地面积较硬质排水沟渠大,受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春夏时节需要种植植物,秋冬季节需要对植物进行收割处置。

2.2生态浮床技术

生态浮床技术是运用无土栽培的原理,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将陆生或水生植物移栽到水面的一种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植物吸收、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的河道、水塘、湖泊等水体。生态浮床技术不仅能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也对浮游植物群落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3种生态浮床覆盖率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26%覆盖率比39%覆盖率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要高,群落结构更复杂,随后是13%覆盖率处理。

传统的生态浮床技术除注重净化效率外,更多考虑景观需求,投入成本无法得到补偿,因此,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栽培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实现对水质的改善,同时还可以通过收获水稻,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补偿了一部

分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因此,在对农村面源污染及农业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当地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构建生态浮床,改善水体水质、修复水体生态,达到因地制宜、节省投资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生态浮床只能作为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一种“强化”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改善水质的修复目的,但并不是永久性的技术手段,而要持续稳定水质、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则需要利用构建长效的技术体系。

2.3生态滤池技术

生态滤池(MEEF)是利用水生微生物和人工填料上的生物膜形成的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来进行污水净化的一种水处理技术,污水中的颗粒物主要通过人工填料进行过滤,生物膜与微生物主要负责污水中的可溶性污染物。这种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技术实际上是模仿天然的生态系统,利用各种生态关系来进行水中污染物的处理和净化,是一个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农田尾水处理终端,生态滤池的渗滤介质可以对尾水进流产生滞流作用,为随后的水分蒸腾提供时间,平均可减少33%的径流量,其截流作用对于水量控制的贡献最为突出。在生态滤池中,植被对于保持水流容量起到重要作用,因为作物根系的生长和衰老可用于对抗渗滤系统介质的压缩与堵塞,绝大部分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污染物可以被有效去除。相对而言,N和P的去除随着生生态滤池设计结构的变化差异较大,现阶段研究也着重对有利于去除N、P污染的系统重构进行。在Bratieres等人的研究中,上覆植被种类、渗透深度、渗透介质、渗透面积、进流污染浓度作为测试因素,被整合成125种测试组合分别接受最优化测试,结果表明植被选择对于N的去除至关重要,添加有机质对P的去除效率有很大提升。

2.4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是一种经过人工适当修整后设围堤和防渗层,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沉降、转化、截滤等作用去除污染物。其有效水深在1-2m,由于藻类光合作用放氧和水表面的大气复氧而形成一个上部好氧区(距水面0.6m),而塘子底部较深形成了一个底部厌氧区,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兼性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厌氧-缺氧-好氧的一个体系,可以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有机物的去除一般包括沉淀和絮凝、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浮游生物的作用和水生植物的作用,氮在稳定塘内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同化吸收转化为自身有机氮、氨氮的吹脱作用、形成生物沉淀以及硝化/反硝化等几种途径,磷元素去除涉及有机磷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氧化,菌藻及其他生物吸收无机磷合成新细胞,以及可溶性磷与不可溶性磷之间的转化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其对NH4+-N的去除易受环境温度、pH等因素影响,表现为温度和pH 较高时,硝化/反硝化以及NH4+-N的挥发作用是TN 的主要去除机制,若在冬季低温时,NH4+-N挥发作用则会受到抑制。稳定塘对P的去除主要是水生植物吸收和底泥对P的吸附/ 解吸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水力停留时间长、散发臭味、处理效果不稳定等。

稳定塘同时具有调蓄作用,因排水干渠来水包含了降雨形成的流量变化很大的地表径流,若不进行有效调节,将影响水质净化效果,甚至会对处理设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建设稳定塘净化调蓄系统,可以起到水量调蓄和水质净化的双重作用。

2.5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利用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绝大多数人工湿地由四部分组成:(1)土壤、砂、砾石等透水性基质;(2)芦苇、香蒲等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3)微生物种群;(4)在基质表面流动的水体。人工湿地利用基质的土壤吸附作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以及植物的吸收作用,来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无害化与资源化。

湿地净化污染物的机理比较复杂,其主要净化机理除植物对悬浮性污染物的过滤吸附及吸收作用外,植物根系附近的微生物对有机物及氮磷营养物的去除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在脱氮上,芦苇具有通过茎秆向根系供氧的能力,可在根系附近形成脱氮所必备的好氧和缺氧区域,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进行,强化其净化能力。湿地系统还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不溶性污染物。植物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伏击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部分挺水植物还有抑制藻类生长效应。

湿地与常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只要有现成的土地,湿地的建设费和运行费用低,易维护,而且对污水处理厂难以去除的营养元素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比常规处理系统更加灵活,能更好地适应冲击负荷,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达到治污和湿地保护的双重功效。

2.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二

1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各种现代日用品的普及, 随之而来必然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目前, 我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t, 全国仅有26.8%的行政村设有垃圾收集点, 每年上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任何处理而被随意弃置[2,3,4]。大量生活垃圾无序丢弃或露天堆放,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不仅占用土地、破坏景观, 而且还传播疾病, 严重污染了水环境、土壤和空气以及人居环境[5,6]。

1.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 我国垃圾的收集运作模式为“户负责投放, 村负责收集, 乡镇 (街道) 负责中转, 市负责处理”, 垃圾以何种方式堆放不仅与地方政府的工作支持、资金的投入相关, 同时与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相关。垃圾堆放方式和垃圾产生量一样都与生活水平直接相关, 生活水平高、经济条件好的地区, 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比例相对较高。

1.1.1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或大城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少数地区, 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或大城市的周边农村, 如广州、北京、浙江等地城郊农村, 建立了科学的垃圾管理机制, 对农村垃圾进行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7,8]。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 (市) 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很好, 但是处理运输成本比较高, 所以目前在广大农村,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1.1.2 远郊村或偏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大部分偏远农村没有符合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 仍以利用废旧坑塘简易填埋为主;有些村庄的生活垃圾根本不作处理。大部分远郊农村地区, 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乡镇和村没有能力提供垃圾处理的服务, 通常将垃圾收集后露天堆置, 或者任由村民随意倾倒, 无序堆放于村前屋后、沟渠河塘、道路两旁。

1.2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垃圾的收集处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包揽, 而对于农村的垃圾收集处理, 政府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家在近几年才逐渐对农村环保科技进行投入, 但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 相对的环保科技投入就显得过于分散, 目前国家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缺少技术政策引导和技术评价, 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技术, 但适合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技术少, 且缺乏科学的研究基础,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环保基础设施发展严重不平衡, 与城市形成巨大反差。现在的农村环境保护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境保护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办法, 不符合农村实际, 投资大, 能耗高, 运行管理复杂, 工艺流程长, 未形成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适宜处理技术体系或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面临规模小, 处理成本高, 人员管理缺乏, 收集、运输体系尚待建立, 小规模的焚烧处理和填埋处置一时难以达到现行标准的状况。因此,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工艺技术及管理技术研究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实科技行动。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农村经济落后、生活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投入, 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科学研究广度深度不够、成果有待加强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仍较低, 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没有专门的治理资金, 上级财政部门也没有给予专门的财政扶持。近5年, 国家逐年加大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 但我国农村村镇数量多, 能申请到的村镇率不足10%, 无法全面、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随着生活垃圾的持续增多, 治理负担越来越重。根据项目组在广东省、黑龙江省的调研情况, 对农村垃圾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情况总结如下。一是垃圾处理量大成本过高问题。以广东省某镇为例, 全镇共188个自然村, 农村人口约7万人, 每天产生垃圾约43t, 每年的垃圾量约1.6万t。镇里面每年的垃圾收集处理费用约200万元, 该费用还不包括自然村的收集和保洁费用和建设垃圾池、垃圾斗等垃圾收集设施的费用。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kg, 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t[9,10]。再加上垃圾运输费和处理费, 成本相当高。这就告诉我们, 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 对于落后的农村地区短时间内将无法按城市垃圾处理模式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二是缺乏资金扶持政策, 镇、村级经济承受能力弱。在不断要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程度提高的同时, 各级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不能同步。由于资金问题, 农村地区的保洁人员和设施配置参差不齐, 一些好的做法难以为继。另外, 镇、村一级的经济承受能力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正常运行的关键条件, 但工商业不发达的村庄, 由于取消了农业税, 村集体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 不可能担负起垃圾收运处置费用;如果将这笔费用以垃圾收运处置费的形式转移给农民, 很多农民承担不起或不愿承担;如果由镇财政承担, 绝大部分农业镇也承担不起。何况,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如果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硬压着建设集中处理设施, 往往也是建得起却运行不下去, 最后这些设施成了摆设。

2.2 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垃圾的处理流程必须经过村、镇 (乡) 、县的收集网络才能有效分类处理, 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村还缺乏资金开展村小组建垃圾池、村委会设垃圾收集点、镇 (乡) 建垃圾压缩中转站、县建垃圾填埋场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般农村的转运站都设在镇区中心或居民区旁边, 没有对转运站的布点选址作综合规划分析, 从而造成部分收集点运输距离远、运输费用高;转运站周围缺乏防护措施或离居民区距离太近, 从而造成转运站作业所产生的臭气、噪声、废水及灰尘等问题, 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大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一般采用拖拉机或农用车的敞开式运输方式, 运输过程容易造成垃圾的散落、废水滴漏和产生臭气等二次污染问题[11,12]。

2.3 科学研究广度、深度不够, 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目前, 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还很薄弱, 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既要从收集处理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方法、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也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从环境监督管理方面加强研究。因此, 当前亟需大量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通过国内更多的研究机构, 共同开展有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以及污染防治的相关工作, 积累研究数据和工作经验, 不断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二是尚未实现研究成果转化, 还需要与国内外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的技术合作和交流, 联合开展有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技术研究, 通过把握国际动态, 推动中国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工作。

3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建议

3.1 加强源头分类、灵活采用收运方式

对于距离垃圾收集点较近的住户鼓励他们自觉地将自家产生的垃圾进行简易分类并投放到指定收集点。对于距离较远的住户, 应先将自家产生的垃圾进行简易分类, 同时在每家或几家住户门前设立小型垃圾箱, 由拖拉机、三轮车等源头收集车辆统一收集并运送于每村的垃圾收集点。

建议将垃圾收集点设在敏感目标缓冲区外, 从而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垃圾收集备选点应定在交通条件较好, 利于垃圾收集车进入的道路上。考虑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备选点进行灵活调整, 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

对于有垃圾压缩车的地区可采用与其配套的可移动式大型垃圾箱作为垃圾收集点容器, 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采用防渗式露天垃圾池, 应结合地域气候差异设计不同的垃圾收集点, 如常年大风地区应对垃圾收集点进行防风处理防止垃圾污染周边环境, 多雨地区应加固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具有垃圾量少、成分单一、比较分散等特点, 使得农村生活垃圾不利于收集, 加上大部分农村都没有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垃圾随意堆放或焚烧, 从而造成堆放点周边环境或水体受到污染。而建立了收集转运设施的农村, 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基本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同时收运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臭气、压滤液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因此, 在农村地区建立完整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对垃圾的收集处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建议在每一自然农村、村屯建立垃圾收集站。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可采用直接转运模式或一级转运模式。

3.2 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3.2.1 设立生活垃圾治理的专项资金, 建设垃圾收运系统

实现垃圾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资金是基础,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各级政府须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 逐步规范村、乡 (镇) 、县 (市) 三级投入和补助标准, 做到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专款专用。由农村基层行政部门领导居民共同设立专项资金, 居民按照“谁污染谁收费”原则来承担生活垃圾处理责任, 一方面可以推动居民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另一方面也为生活垃圾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建设垃圾收运系统, 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根据农村生活垃圾产生与分布特点, 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和配套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建设和完善垃圾收运系统, 使农村产生的垃圾都能得到收集转运处理。农村推行有限度的垃圾分类收集具有较好的客观条件, 把能够回收的废品收集起来, 把相当部分的有机垃圾就地处理, 只是把不能回收、不宜堆肥处理垃圾 (这部分量不会太大) 收集起来, 集中运到规范的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处理。

3.2.2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征的城乡统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 提高农村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在城乡结合部和近郊区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 可考虑和城市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处理的原则, 纳入县 (市) 处置系统进行统一处置。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置体系建设, 加快镇 (乡) 垃圾中转设施, 城镇或区域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无害化改造或封场, 确保集中收集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置。偏远农村建议分类收集、就地处理, 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分类收集, 同时加强农村有机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3.3 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 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现代化处理水平

3.3.1 加强生活垃圾处理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当地政府及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应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纳入相关科技计划, 加大支持力度。投入专项经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专项研究, 研究开发实用性强、小型灵活且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新技术与设备。

3.3.2 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设施水平

针对农村垃圾的特点开展工程示范。加强技术集成, 加快农村生活垃圾设施标准化、现代化和国产化水平。

3.4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我国农村垃圾的处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部分农村已经开始或者准备开始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小部分农村已经在尝试农户分类、源头减量来减少农村垃圾的产生量, 对农村垃圾做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其成功经验值得今后在农村垃圾处理上借鉴参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按照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的综合防治原则, 根据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确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应从源头控制, 实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末端资源化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可以降低和减轻污染物末端治理的压力, 提高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水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应立足于农村实际,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及环境承载力等差异, 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 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处理及资源化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共享、村村共建共享, 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工作。根据项目组前期调研分析,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3.4.1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或城镇周边的农村地区, 采用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分类收集方式。无机垃圾可结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执行“村收集—镇运输—县 (市) 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厨余等有机垃圾分开收集堆肥, 分类收集的有机垃圾物可采用静态堆肥或能源型生态模式 (如秸秆气化、沼气发酵) 处理。

3.4.2 源头分类集中式处理模式

对于我国大部分平原型农村, 经济一般、距离县市距离在20km以上的农村, 可考虑集中力量建立覆盖该区域周围村庄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 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集中处理。要求村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首先要进行分类, 将垃圾内的有机物、废金属、废电池、废橡胶、废塑料以及泥沙等进行分离, 可回收部分由废品回收人员收购, 餐厨等有机垃圾集中式堆肥、不可回收垃圾进入村镇垃圾处理场集中填埋处理。村镇垃圾处理场可利用区域废弃土地建设简易填埋场, 但场地应具有承载能力, 符合防渗要求, 远离水源。

3.4.3 源头分类分散处理模式

对于我国部分山区农村、远郊型农村和其它偏远落后农村, 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人口密度低, 距离县市20km以上的农村, 可考虑源头分类分散处理模式。该模式要求村民首先要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 可回收垃圾由废品回收人员收购, 厨余垃圾、灰土垃圾 (占农村生活垃圾总量的60%以上) 不出村或镇即就地消纳, 可以大大减少传统模式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固定设施投入和运营成本, 并且杜绝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剩余的少部分不可回收垃圾进入分散式村镇垃圾处理场填埋处理。分散式村镇垃圾处理场要避开地下水位高、土壤渗滤系数高、农村水源地或丘陵地区。

4 结语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仍然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 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 应该从加强源头分类、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成果转化, 并因地制宜地采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硕, 陈桂葵, 黎华, 等.广东省农村垃圾产生特征及处理方式的调查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7) :1445-1452.

[2]尚晓博, 张朝升, 荣宏伟, 等.中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化农业, 2011 (11) :34-36.

[3]朱亚娟.安徽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2) :41-42.

[4]黄立娜, 刘萍.黑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商业经济, 2011 (9) :7-8.

[5]陈闯, 邓良伟, 陈子爱, 等.四川省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沼气, 2012, 30 (1) :42-47.

[6]李国朝, 杨期勇, 杨涛, 等.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研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9 (2) :4-6.

[7]李志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法律体系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 (2) :14-15.

[8]兰宗宝, 梁毅劼, 梁秀明.广西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及其发展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2) :88-91.

[9]石鑫.浅析农村地区垃圾管理处理工作及其未来发展[J].环境卫生工程, 2009, 17 (S1) :60-61.

[10]郑好, 梁成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 2010 (19) :223-226.

[11]李碧方.广东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7) :253-256.

3.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三

关键词 水稻土 ;重金属污染 ;污染指数法 ;琼海市

分类号 X825

重金属具有不易分解、易积聚的特点,是土壤环境中具有潜在危害的一类污染物。近年来,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不但严重威胁土壤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社会稳定[1]。据统计,我国约有56%的蔬菜,34%的农畜产品和20%的粮食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损害民众健康[2]。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试图运用各种手段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就海南而言,土壤重金属污染也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赵志忠[3]、李福燕[4]、郝丽虹[5]等人对海南农用地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笔者曾参与了海南儋州、文昌地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的调查与评价工作[6-7]。为了进一步摸清海南冬季瓜菜主产区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作者对琼海市水稻田土壤Hg、Cd、Cr、Pb、As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以期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琼海市地处海南省东部,东邻南海,东北连文昌市,南靠万宁市,西与定安、屯昌、琼中县交界,位于北纬18°58′~19°28′和东经110°07′~110°40′。全市辖嘉积镇、塔洋镇、万泉镇、长坡镇、石壁镇、大路镇、中原镇、会山镇、博鳌镇、潭门镇、龙江镇、阳江镇等12个镇,辖区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总面积1 692 km2,总人口49.6万人。该市属于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雨量2 072 mm,年平均日照2 155 h,年平均辐射量为4.974×105 J,终年无霜雪。辖区内土壤类型主要包括:砖红壤、水稻土、燥红土、赤红壤、滨海沙土、新积土、珊瑚沙土、黄壤、紫色土、沼泽土、石灰(岩)土、火山灰土、石质土、酸性硫酸盐土、滨海盐土等15大类,其中以稻土、砖红壤水分布范围最广[8]。

1.2 方法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研究样品为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琼海市12个镇。样品采集考虑重金属空间变异的分布特性,布点采用非均匀性方法,保证每个乡镇不少于1个样品。采样布点主要在远离交通道路和工业区,且集中连片的水稻田洋。每个样品分别在100 m×100 m范围内,视情况采用梅花法、对角线法或蛇形法采集15~20个样点,取0~20 cm耕层土壤组成混合样品,按四分法保留分析样品1 kg左右。本研究共采集21个样本,样点分布情况详见表1。在样品采集、混合、装袋、粉碎、研磨等处理过程中,为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均采用玛瑙、木头和塑料等材质用具[9]。

土壤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10];土壤中总砷的测定采用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11];土壤中总汞的测定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2];土壤中铅、镉的测定采用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3];土壤中总铬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4]。上述5种重金属分析严格按GB/T(17134-17140)-1997的要求,由通过国家质量双认证的“地质矿产部海南省中心实验室”进行测定。

1.2.2 土壤评价

1.2.2.1 评价标准

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值进行评价[15],具体指标与限值详见表2。

1.2.2.2 评价模式

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16-17]。

单项污染指数法:Pi=Ci/Si

式中:Pi为土壤中污染物i的环境质量指数;Ci为污染物i的实测值(mg/kg);Si为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kg)。当Pi≤1时,表示土壤未受污染;Pi>1时,表示土壤已受污染,且Pi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综合污染指数法(N. L. Nemerow):

P综=

+

式中:P综为土壤环境综合污染指数;()max为污染物中污染指数最大值;()ave为各污染指数平均值。当P综<0.7时,表示土壤清洁安全;当0.73时,表示土壤属于重度污染。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18]:Wi=(Pi/Pi)×100%

式中:Wi为土壤污染物的分担率(%),n为样品个数。

1.2.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和 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金属含量

从表3可知,全市土壤5种重金属的含量仅有20号样(大路镇)的Cr元素超标,超标率占4.8%。各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Hg 0.061、Cd 0.101、Cr 50.08、Pb 19.73、As 3.53 mg/kg,均小于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值,表明土壤环境总体良好。各元素变异系数的大小依次为:Cr(136.17%)>As(106.53%)>Hg(83.76%)>Pb(50.40%)>Cd(50.01%),变异系数均大于50%,这与柯贤忠等人的研究相符[19],表明各样点间的重金属数据均具有一定的离散度,其中Cr和As的变异系数相对于其它3种重金属元素较大,说明Cr和As的离散度较高,在各样点的分布不均匀,易受人为因素扰动[20]。

2.2 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

重金属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反映是否存在相似的来源途径,一般相关系数较高的重金属之间依存关系较强,说明来源于相似途径的可能性较大;相关系数较低则依存关系弱,来源途径也不尽相同[21]。由表4可知,Pb和Hg、Pb和Cd、As和Cd、As和Pb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说明这些重金属存在相同污染源的可能性较大。

2.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通过表5分析可知,全市水稻土单项污染指数仅有20号样(大路镇)的Cr大于1,说明此样点已遭受Cr污染;各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依次为:Cd(0.34)>Hg(0.20)=Cr(0.20)>As(0.12)>Pb(0.08),平均值都小于1,说明全市水稻土整体上处于安全水平。

从土壤污染物分担率来看,各重金属元素分担率的平均值依次为:Cd(39.12%)>Hg(21.49%)>Cr(18.24%)>As(12.13%)>Pb(9.02%),Cd元素指数的分担率与其它元素相比,总体处在较高水平,说明重金属Cd对土壤的污染贡献率较大,即全市的综合污染程度主要受Cd元素的影响。因此,今后如果要将全市水稻土环境质量控制在安全水平,须重点监测重金属Cd的动态变化。

从综合污染指数看,全市水稻土各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在0.14~0.98,仅有20号样(大路镇)达到警戒级程度,主要原因是由于Cr元素的超标,其污染尚处于清洁水平;除了20号样点,其它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说明全市水稻土环境状况良好。从全市来看,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2,属于安全水平。

3 讨论与结论

研究表明,琼海市水稻土pH值均小于6.5,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Hg 0.061、Cd 0.101、Cr 50.08、Pb 19.73 mg/kg和As 3.53 mg/kg,均小于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值,仅有一处(20号样点)Cr元素超标,表明土壤环境总体良好。经相关性分析表明,As和Cd、As和Pb、Pb和Hg、Pb和Cd之间来自相同污染源的可能性较大,在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中要考虑是否存在多种元素的复合污染问题。

琼海市水稻土各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整体处在安全水平范围,其平均值都小于1,仅有一处遭受Cr污染(20号样点)。从土壤污染物分担率来看,各元素单项污染指数分担率的平均值为:Cd>Hg>Cr>As>Pb,全市的综合污染程度主要受重金属Cd元素的影响。全市21个样点中仅有一处为警戒级程度,其它样点处于安全水平。从综合污染指数看,全市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2,属于安全水平。综合以上结果表明,琼海市水稻土整体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有利于创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 周建军,周 桔,冯仁国.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3):315-320.

[2] 胡 明.陕西潼关县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4):141-143.

[3] 赵志忠,王 鹏,赵广儒,等. 海南岛西部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136-139.

[4] 李福燕,李许明,杨 帆,等. 海南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及其来源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211-217.

[5] 郝丽虹. 基于GIS的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 中国科技投资,2013(4):41-44.

[6] 吕烈武,郭 彬,漆智平. 海南省万宁市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7):1023-1027.

[7] 魏志远,郭 彬,漆智平. 海南省文昌市水稻土重金属污染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 616-17 619.

[8] 鲍征宇,韩吟文. 海南岛优质农产品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报告[R]. 海口:海南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2.

[9] 邓秋静,宋春然,谢锋等. 贵阳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J]. 土壤,2006,38(1):53-60.

[10]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2-14.

[11] GB/T 17134-1997,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S].

[12] GB/T 17136-1997,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3] GB/T 17140-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4] GB/T 17137-1997,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5] 中国标准出版社总编室.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第209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359-361.

[16] 叶文虎,栾胜基. 环境质量评价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2-167.

[17] NY/T 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

[18] 邓秋静,宋春然,谢 锋,等. 贵阳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J]. 土壤, 2006,38(1):53-60.

[19] 柯贤忠,程绪江,谢淑云,等.基于多重分形的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来源分析——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0,29(1):97-102.

[20] 吕建树,张祖陆,刘 洋,等.日照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环境风险评价[J].地理学报,2012(7):971-984.

4.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四

南昌市麦园垃圾处理场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南昌市麦园垃圾处理场大气污染因子主要有TSP、NH3、H2S、CH4和臭气.通过三年连续监测发现,NH3、H2S和臭气强度均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TSP除夏季会超标排放外,其余季节均低于国家标准;CH4浓度较高,超过安全范围.针对后两者情况,文中提出了应对措施.

作 者:熊荣霞 XIONG Rong-xia 作者单位:南昌市麦园垃圾处理场,江西,南昌,330029刊 名:江西化工英文刊名:JIANGXI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1)分类号:X5关键词:麦园垃圾处理场 TSP、NH3、H2S、CH4、臭气强度

5.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五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展望

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日益发达的金属矿业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推荐和评述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及其特点,指出了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 者:陈桂荣 曾向东 黎巍 袁艳梅 周圆圆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矿产保护与利用  ISTIC英文刊名: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X53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土壤   金属矿山  

6.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六

(试行)

(建城[2009]23号 2009-02-18实施)

1.总则

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

2.1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2 污泥处理处置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鼓励将若干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集中处理处置。

2.3应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污泥产生量,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模;近期建设规模,应根据近期污水量和进水水质确定,充分发挥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效益。

2.4 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污泥处理必须满足污泥处置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目前污泥处理设施尚未满足处置要求的,应加快整改、建设,确保污泥安全处置。

2.5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应统筹兼顾污泥处理处置,减少污泥产生量,节约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对于污泥未妥善处理处置的,可按照有关规定核减城镇污水处理厂对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

2.6 严格控制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废水必须按规定在企业内进行预处理,去除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达到国家、地方或者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3.污泥处置技术路线

3.1 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污泥处置是指处理后污泥的消纳过程,处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填埋、建筑材料综合利用等。

3.2 鼓励符合标准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污泥土地利用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标准和规定。污泥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土地改良和园林绿化等。鼓励符合标准的污泥用于土地改良和园林绿化,并列入政府采购名录。允许符合标准的污泥限制性农用。

3.2.1污泥用于园林绿化时,泥质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的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污泥必须首先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不同地域的土质和植物习性等,确定合理的施用范围、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

3.2.2污泥用于盐碱地、沙化地和废弃矿场等土地改良时,泥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改良泥质》(CJ/T 291)的规定;并应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2.3 污泥农用时,污泥必须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农用标准和规定。污泥衍生产品应通过场地适用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污泥农用应严格控制施用量和施用期限。

3.3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广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是指污泥的无机化处理,用于制作水泥添加料、制砖、制轻质骨料和路基材料等。污泥建筑材料利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严格防范在生产和使用中造成二次污染。

3.4 污泥填埋。不具备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条件的污泥,可采用填埋处置。国家将逐步限制未经无机化处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污泥填埋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的规定;填埋前的污泥需进行稳定化处理;横向剪切强度应大于25kN/m2;填埋场应有沼气利用系统,渗滤液能达标排放。

4.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4.1在污泥浓缩、调理和脱水等实现污泥减量化的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根据污泥处置要求和相应的泥质标准,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4.2污泥以园林绿化、农业利用为处置方式时,鼓励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堆肥)等方式处理污泥。

4.2.1 厌氧消化处理污泥。鼓励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厌氧消化后污泥在园林绿化、农业利用前,还应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4.2.2 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污泥。鼓励利用剪枝、落叶等园林废弃物和砻糠、谷壳、秸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高温好氧发酵添加的辅助填充料,污泥处理过程中要防止臭气污染。

4.3污泥以填埋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石灰稳定等方式处理污泥,也可添加粉煤灰和陈化垃圾对污泥进行改性。

4.3.1 高温好氧发酵后的污泥含水率应低于40%。

4.3.2 鼓励采用石灰等无机药剂对污泥进行调理,降低含水率,提高污泥横向剪切力。

4.4污泥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等处理方式。

4.4.1 污泥热干化。采用污泥热干化工艺应与利用余热相结合,鼓励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热能、垃圾和污泥焚烧余热、发电厂余热或其他余热作为污泥干化处理的热源;不宜采用优质一次能源作为主要干化热源;要严格防范热干化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

4.4.2 污泥焚烧。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可采用污泥焚烧工艺。鼓励采用干化焚烧的联用方式,提高污泥的热能利用效率;鼓励污泥焚烧厂与垃圾焚烧厂合建;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污泥作为低质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焚烧炉、水泥窑或砖窑中混合焚烧。

4.4.3污泥焚烧的烟气应进行处理,并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等有关规定。污泥焚烧的炉渣和除尘设备收集的飞灰应分别收集、储存、运输。鼓励对符合要求的炉渣进行综合利用;飞灰需经鉴别后妥善处置。

5.污泥运输和储存

5.1 污泥运输。鼓励采用管道、密闭车辆和密闭驳船等方式;运输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防止因暴露、洒落或滴漏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严禁随意倾倒、偷排污泥。

5.2 污泥中转和储存。需要设置污泥中转站和储存设施的,可参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等规定,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和使用。

6.污泥处理处置安全运行与监管

6.1 国家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的监管;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保障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6.2 运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保证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应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防止危及公共安全的事故发生。

6.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和各污泥接收单位应建立污泥转运联单制度,并定期将记录的联单结果上报地方相关主管部门。

6.4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备的检测、记录、存档和报告制度,并对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及其副产物的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和报告,相关资料至少保存5年。

6.5 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对污泥土地利用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污泥土地利用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定期对污泥衍生产品土地利用后的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进行评价。污泥处理处置场所应禁止放养家畜、家禽。

6.6 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填埋场的监督和管理。填埋场运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定期对污泥泥质、填埋场场地的水、气、土壤等本底值及作业影响进行监测。

6.7 污泥焚烧运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定期对污泥性质、污泥量、排放废水、烟气、炉渣、飞灰等进行监测。污泥综合利用单位还需对污泥衍生产品的性质和数量进行监测和记录。

7. 污泥处理处置保障措施

7.1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主管部门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规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7.2 地方人民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和管理水平,污水处理费应包括污泥处理处置运营成本;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稳定运营。

7.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 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及N、P含量逐年升高, 但农村几乎没有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 2014年末, 仅有9.98%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1];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化肥、农药、饲料、饵料、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 使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有机质和N、P等物质污染, 2014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 294.59万t (其中农业源排放1 102.4万t) 、氨氮238.53万t (其中农业源排放75.5万t) 、总氮456.14万t、总磷53.45万t[2]。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对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在对我国141个自然村的水环境调查后发现, 有65个自然村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 占总调查村数的46.1%, 其中约有63%受污染村落的水源污染面积在20%以上[3]。

2 农村水污染源

农村水污染源主要有三类:工业企业废水、农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

2.1 工业企业废水污染源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 特别是城市对环境保护监管越来越严, 一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经济落后的农村, 一些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 基层政府重经济轻环保, 监管不力, 违法排污的情况时有发生, 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与程度均有迅速蔓延和加重的趋势。随着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监管、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广泛开展, 农村工业企业废水污染加剧的状况可望得到遏制。

2.2 农业生产废水污染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片面追求高产和省力, 很多人选择过量投加和滥用化肥、饲料、农药、畜药, 不但影响了农产品品质, 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调整种植和养殖产业布局, 推广和普及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 将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源

2.3.1 村民日常生活污水

目前, 我国广大农村大部分村民以小村落聚居、一户或几户分散居住为主, 人口数量少, 污水量小, 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含量较高, 还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 可生化性强,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少, 且为间歇式排放。农村大部分生活污水通常都是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水体自然净化。

2.3.2 农家乐生活污水

城市周边快速发展的“农家乐”, 因缺乏科学规划, 分布零散、混乱, 规模大小不一, 配套设施不完善, 虽然其排水水质和村民生活污水相近, 但因农家乐的数量增加, 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大幅增加, 也因为小而多, 给监管带来不便, 其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3 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现状

3.1 农村污水收集模式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 人口密度低, 居住分散, 因此需根据村落的地形地势、住宅分布等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生活污水收集输送方法, 现有的收集方式可分为三类:镇村集中收集模式、住户分散收集模式、市镇统一收集模式[4]。靠近城镇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 宜优先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对于距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远, 或者入网投资较大的村庄, 按照村民居住分布的特点, 应尽可能在雨污分流的基础上, 分别采取单户收集处理、多户集中甚至连片收集的方式收集后处理。

3.2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我国村镇规划滞后导致的村镇建设无序发展、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过低、农民环保意识薄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特别是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 农村地区污水排放量不断上升, 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断增加, 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因地制宜地研发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对改善农村环境、促进两型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1 分散居住村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地区, 集中居住规模小、地形复杂、不易集中收集污水;加之大部分农村经济水平较低, 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理费用, 宜采用简单分散的处理方式。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通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就近处理污水的一种模式, 在广大农村地区应用较广。目前采用的主要有沼气池、四格净化池、庭院式人工湿地、生物稳定塘、土地渗滤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

(1) 沼气池处理技术

沼气池处理技术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大部分有机物的同时产出清洁能源和农用沼肥, 建设成本低, 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 该技术受气温影响较大, 一般适合于常年气温较高的地区, 当冬季气温较低时, 处理效率也会降低, 需对其出水进一步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2) 稳定塘

稳定塘适用于污染物浓度比较低、有山沟、水沟或池塘的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 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维护简便, 但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受气温影响较大、污染物浓度过高时容易产生臭气和蚊虫, 也可能污染地下水。

(3) 土地渗滤

土地渗滤是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工程技术, 适用于土地面积丰富、具有良好渗透性土壤的农村地区, 该技术投资省、处理效果较好, 运行维护方便, 但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容易污染地下水。

(4) 庭院式人工湿地

庭院式人工湿地主要适用于处理散户灰水, 净化效果较好, 成本低, 同时还能美化庭院环境。但污染负荷低, 占地面积大, 处理效果受气温影响较大。

(5) 四格净化池

四格净化池适用于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分散型农户, 具有污染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对氮和磷的去除率较高, 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的优点。

3.2.2 农业生产废水及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

集中居住且人口较多的村庄、规模较大的学校、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等排污主体, 其产生的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种类大致相同, 但污水量和浓度相差很大, 可根据水质水量特点单独选择使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沟、SBR、A2/O法、生态岛以及人工湿地等生物处理单元, 也可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基于农村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中小养殖场废水处理规模较小、相应的基建投资压力大、运行维护能力较为薄弱, 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及两者组合处理工艺目前应用较多。

(1)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 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池内设置填料, 微生物附着生长, 对污水进行曝气, 使池内污水处于湍动状态, 保证污染物、氧气和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该法净化效率高、处理速度快, 运行管理方便、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动适应性较强、占地小、处理效果受环境温差影响较小, 不必进行污泥回流, 但能耗较高, 对氮磷去除效果欠佳, 且需注意控制噪声和大气污染。

(2)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 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具有高效、低耗、投资省、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5]。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对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占地面积较大, 出水水质受温度影响明显, 需适时对植物进行收割和管理, 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隐患。

4 农村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顺应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 科研人员成功研制了很多具备结构紧凑、性能优良、节省能耗、施工方便等优点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这些装置对不同特点和处理要求的污水治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农村污水中富含有机物、氨氮和磷且水量较小, 投资规模有限, 运营管理水平低的特点, 开发推广有除磷脱氮功能且便于维护管理的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将具有广阔前景。根据污水收集方式的不同, 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也不尽相同。

4.1 分散居住村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

作为分散居住村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的四格净化池在湖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格净化池主要由污水收集池、厌氧发酵池、沉淀池 (玻璃钢三格化粪池) 和植物土壤渗透系统组成。第一格主要供固体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 厌氧菌开始初步发酵分解;第二格供粪液继续发酵分解, 悬浮物继续沉淀, 病原体逐渐死亡;第三格分解、储存、沉淀已基本无害的粪液, 第四格主要通过砂石、土壤、过滤, 利用植物吸收, 出水可直接用于农田菜地的浇灌, 充分利用其中的肥分和水资源, 或经人工湿地、稳定塘系统进一步净化后排放。

四格净化池可根据排水情况批量生产、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管理简单。适于单户或污水集中收集的小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需适时清掏污泥, 收割植物。

截至2014年, 湖南长沙县遵循“分散收集、分散处理、就近排放”的原则, 共建成包括散户在内的四池净化池近3.9万个, 治理了126个村 (社区) 的生活污水, 取得良好的效果。

4.2 农业生产废水及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

对于地势平缓, 居住集中的村庄, 方便铺设污水管网将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或村中农家乐、学校、小型养殖场等污水排放较集中, 并且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氮磷去除要求较高、但水量不大, 不宜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情况, 可根据污水水质和排水要求, 选择采用组合“厌氧/缺氧+好氧”或“厌氧+缺氧+好氧”为一体的一体化净化设备为主体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如图1所示, 通过三池连体建造成为一体。将污水进行简单预处理后注入填充浮球填料的一体化装置中, 微生物主要附着在浮球上形成生物膜, 保证每池中生物量满足处理要求, 另有部分微生物悬浮生长。一体化装置中厌氧池和缺氧池根据污水水质及处理要求选择使用, 厌氧池内装设水力搅拌系统, 定时搅拌, 厌氧微生物厌氧分解, 聚磷菌释放磷并增殖;缺氧池, 混合液回流, 有机物分解, 反硝化脱氮;好氧池, 氮硝化、有机物好氧分解、聚磷菌超量吸收磷, 生物除磷通过沉淀池排泥实现。

在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上方, 架设穿孔板, 由下而上铺设大中小三层不同粒径的的材料, 栽种风车草、水生美人蕉、水葱等湿地植物, 利用这些植物充分吸收水中的氮和磷, 同时阻隔生物池中异味的扩散, 沉淀池出水可直接用来浇地, 如周边有空地、池塘, 可利用其对沉淀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提高排水水质。

此方法可灵活运用于不同规模的集中式生活污水或养殖污水的就近处理, 减少地下管网的铺设, 降低项目成本, 提高出水水质, 实现出水再利用或就近排放, 经过对植物的优化设计还可将处理场地及周边打造成小型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 美化环境。

5 结束语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目前, 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 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 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中来;因地制宜地选择、完善、使用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维护管理方便, 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技术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其中, 适合分散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摘要: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针对目前农村水环境污染源的现状和特点, 已开发了很多各具特点的处理技术, 通过对不同技术的分析, 因地制宜地选择、完善污染治理技术, 尤其是适合分散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技术, 可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

关键词:水污染源,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唐丽霞, 左停.中国农村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来自全国141个村的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 2008, (1) :31-38.

[2]谭学军, 张惠锋, 张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J].净水技术, 2011, 30 (2) :5-9, 13.

8.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篇八

【摘要】“白色革命”之后,“白色污染”问题就悄然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引发极大关注。塑料制品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尤其是以其价格低廉、质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人们随手丢弃的废弃塑料就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白色污染”问题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合理解决,而在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白色污染”问题依旧是比较紧迫而且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白色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提出对策。

【关键词】白色污染;废旧塑料;治理

一、前言

环境问题始终是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而“白色污染”作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始终存在于人们视野之中。“白色污染”不仅带来了“视觉污染”,而且带来了许多难以察觉的“潜在危害”。在我国,“白色污染”是一项长期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并整合各产业部门的力量,综合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相关概念与定义

白色垃圾是人们随意丢弃、处理不善的废弃塑料制品,主要包括生活白色垃圾、农业白色垃圾、工业白色垃圾,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白色污染是难于降解、回收利用的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三、治理“白色污染”的意义

“白色污染”问题的治理涉及到诸多方面,应当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影响。在提出治理手段时要善于利用诸多理论工具,如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原理、相关法律法规等。从我国国情考虑,在人口多、人均教育程度不高的情况下,防治“白色污染”的道路将是困难重重,因此更需要制定一项长远的,可分步落实的治理方案,这都体现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白色污染”问题的现状

首先,“白色污染”体现在直观的视觉污染。铁路沿线由于乘客与列车员的随手丢弃,形成刺目的白色污染带;城乡结合部由于处理不善,垃圾的随意堆放形成白色污染园,污染大片土地;景区公园等,由于游客的乱扔乱弃及缺乏有效的分类回收管理体系,到处都是破坏景观的白色垃圾。其次,“白色污染”体现在潜在危害方面。“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体现在各个方面:白色垃圾的随意丢弃污染江河湖海;填埋堆放占用土地,破坏土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农业生产;焚烧白色垃圾会释放有害物质,有害气体破坏大气,而残留的有毒物质如二噁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消解。除此之外,白色垃圾会危害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废弃工业塑料、医用塑料的随意丢弃会带来毒素和疾病,对人的健康十分不利;而江河湖海、土壤树林中的白色垃圾不仅会造成动物外伤之外,若被动物误食会对动物造成极大身体伤害,甚至还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被层层积累,危害生态。

五、产生“白色污染”的原因

居民的观念落后,对“白色污染”的认知程度不够,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一是环保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城市居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环保意识淡薄,三是政府引导不够,甚至方向错误,都造成了居民对白色污染的认识不足。治理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白色污染”间接原因。治理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传统治理模式的不合理、生产销售消费环节把关不严格、产业部门管理不善等。传统的治理模式主要是运送填埋、堆放在空地及焚烧等,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处理白色垃圾,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增加环境负担。立法不完善,也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与白色污染有所相关,但是缺乏明确规定如何“白色污染”的更为完善的专门法律法规。“限塑令”是从限制使用塑料袋,禁止使用超薄塑料的的角度而发布的一项“通知”,但总体实行效果并不理想。

六、“白色污染”的治理对策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使防治“白色污染”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努力,制定一项长期宣传战略,有利于人们转变观念态度。从当下的忽略、不重视到重视并自觉地承担起防治白色污染的责任。提倡回收利用白色垃圾,实现废旧塑料的资源化。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看,回收利用分为四级,其中一二级不仅能够高效地回收利用废弃塑料,还能避免产生相关污染。而三级回收成本较高,四级回收过程中二次污染严重。因而应尽量实现一二级回收,不提倡三四级回收。而废旧塑料的资源化满足“减量、复用、回收、再生”的原则,有利于实现循环经济。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管控,将防治“白色污染”纳入法制化治理轨道。立法越完善,越有利于白色污染的有效治理。不仅要制定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治理标准等,还要强化执法力度及监督管理制度,才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真正地改善“白色污染”现状。

加强产业部门管理,整合各方力量,化零为整,共同治理。据此各部门宜加大研发力度,增加研发投资,研制易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各負其责,在塑料生产、流通和退出流通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而整合各方力量,能够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优势,以改善现今治理力量分散的现状。

与国际接轨,遵循4R原则,使用绿色包装,提倡绿色化治理。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包装,推广使用绿色包装,能够从源头防治白色污染。研制和生产易降解塑料制品,主要包括光降解、生物降解、可控光—生物降解塑料,也是绿色化学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的重要体现。

治理“白色污染”需要人们提高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段,尤其是以绿色化学为指导的绿色化治理方案。“白色污染”是个长期问题,在探索解决办法的过程之中应避免过于激进,也不应不重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齐心协力,实事求是地展开治理。治理“白色污染”的过程应紧紧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发展需要,不违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宏观目标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信一定会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9.重金属污染及处理现状 篇九

污水回用系统中膜元件污染分析及处理

双膜法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污水回用的工程中,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膜元件的污堵,使其性能衰减,降低使用寿命.找到了问题关键所在,针对不同的`工况条件及污染形式,采取正确的措施,使系统安全平稳地顺利运行.

作 者:陈爱民 聂明 CHEN Aimin NIE Ming  作者单位: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300131 刊 名:清洗世界 英文刊名:CLEANING WORLD 年,卷(期): 26(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双膜法   微滤   超滤   反渗透   污染  

10.室内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篇十

室内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室内环境污染的种类繁多,污染源广泛,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概括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通过对辽阳市近几年室内空气污染调查和剖析讨论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性质及其危害,提出以通风控制、污染源控制、净化处理为主要手段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提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减轻污染的目的.作 者:李斌 作者单位:辽阳市环境监测站,辽宁,辽阳,111000期 刊:科技信息 Journal: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X5关键词:室内空气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11.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蔬菜 农药 污染 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55-01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蔬菜也是我国很大的产业,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关键作用。我国使用的农药需求量大,每年使用农药一百万吨,据报道,我国单位面积使用农药的平均用量是世界发达国家的3-6倍[1]。农药的残留造成的中毒事件在全球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农药污染的食品事件约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1/3[2],在1998-2000年中农药残留引起的中毒事件分别占22.5%,39.7%,37.3%[3]。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合理的使用农药,保证蔬菜的安全,从而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1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现状

2000年农业部对5个省市蔬菜样品抽检,不合格率达22%。中山市2005、2006两年共采集127份水果蔬菜类农产品,检测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检出有机磷超标样品60份,超标率为47.24%[4]。2006年重庆市对农贸市场进行蔬菜样品的12种有机磷农药进行抽检,结果检出32.2%的样品不合格,在所检测的12种有机磷类农药中共检测出10种,其中有8种残留量超标,检测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在市售蔬菜中的残留情况很不乐观,滥用农药情况比较严重[5]。2006-2011年期间南通市、连云港市、宁波市镇海区、西安市等省市分别进行了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监测调查工作,监测结果表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检出率高,并且禁用有机磷农药在相当一部分蔬菜中检出,这是有机磷农药超标的主要原因。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也有相当程度的超标问题。

2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的原因

2.1 菜农安全用药意识差

菜农未合理规范的使用农药是致使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菜农多数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如何合理使用农药认识不够,安全用药意识薄弱。另一方面,菜农在认识和使用农药存在误区。很多菜农误把低毒农药当做无毒农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随意增加农药施用频率和剂量。

2.2 农药市场监管有漏洞

虽然政府监管部门连续几年开展了农业投入品“绿剑护农”等专项整治行动,但是农药的管理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监管触角覆盖面还不够广。一方面,农药市场秩序未合理维持与完善。有些销售农产品的主体不规范,有的销售网点农药销售种类杂乱,有的农药零售市场假冒“三无”农药,另一方面,农药市场准入制度的制定与使用过程脱节。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农药市场准入制度,但是未得到很好地实施,为假冒伪劣和禁用限用农药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2.3 监管部门没有建立统一长效管理机制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很多部门,各单位各自为政,市场监管混乱,没有形成监管合力。一是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蔬菜市场管理工作未有效分工,农业部门在管,工商部门也在管,这样增加了市场的监管难度,也导致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致。二则没有采取长期有效的管理措施。有关部门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蔬菜整个生产过程达不到有效的把握,蔬菜品质优良得不到保护。

3 控制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的对策

3.1 健全蔬菜安全监管体系

(1)健全基层监管体系。开展监管站标准化建设,发挥监管站作用,延伸监管触角,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时效,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2)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在一些企业建立了追溯试点,还需进一步加强追溯体系建设。对蔬菜种植中产前(农业环境)、产中(农业投入品)和产后(包装加工)等关键控制点进行溯源地全程控制。

3.2 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

(1)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以农药和农药残留整治为重点,提倡举办“安全农药企业用户”等一系列活动,试点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定。

(2)推进档案管理。对蔬菜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积极推进蔬菜生产档案管理,推行生产过程档案记载工作,力求从生产起源处、加入原料、生产环节、蔬菜品质等每个环节达到监管的作用。

3.3 强化蔬菜安全监督检测

(1)加大抽检力度。以居民日常消费量大的蔬菜为侧重点,强化主要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加快监测频率,加大抽检规模,确保食用蔬菜消费安全。开展农残检测技术培训,逐步建立检测体系,全力保障生产消费安全。

(2)强化信息发布。每月将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全年发布12次。自觉接受大众监督舆论,让消费者了解蔬菜安全情况,正确引导消费。

3.4 加强对菜农合理用药技术的宣传

利用“放心农资下乡”、“12.4”法制宣传日、《食品安全法》实施纪念日等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组织科技赶场、利用多媒体宣传等有效形式,向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广大农户宣传蔬菜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蔬菜生产技术人员蔬菜质量安全意识,意识到高毒高残留等国家禁用农药的危害性,对农药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剂量更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农药的认识,自觉抵制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购买安全放心的无公害蔬菜,形成重视蔬菜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麦充志.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热带医学,2008,8(5):880-882.

[2]杨俊全,姜海燕.中国的食品安全[J].国际理论动态,2009,5(2):63-65.

[3]王芳,陈松,钱永忠.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建立及特点分析[J].中国牧业通讯,2009(1):40-42.

[4]冯银凤,罗小铭,周日东等.中山市食品化学污染物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6,22(22):1947-1949.

[5]罗军,向晓霞,周江等.蔬菜及水果中 12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抽检结果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4):663-664.

上一篇:公路局路政大队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唐代描写春天的古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