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图画

2024-09-12

教师节图画(精选16篇)

1.教师节图画 篇一

写出心中的图画--低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教师中心稿)

读写听说是语文的基本任务,作文是交际的需要,是说的需要,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要与别人交流什么,要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就要写怎么样的文章。而我们的孩子就是追梦的蝴蝶,他们渴望了解天空到底有多大,幻想有一天飞上太空,小白兔、小狗能站起来和自己交朋友。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考虑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教学策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文教学一开始就应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以及各自独立的个性;教师要着力营造一个完全让孩子舒展自己心灵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作文里抒发他们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和瑰丽,自己心灵的真实,以及自由和乐趣。从而使孩子也真正为他们,为大家描述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

著名学者、北师大教授王福仁先生曾经在论及儿童文学作家与儿童的关系时说:“儿童文学作家就是一个语言游乐场的建造者。”如果说,儿童文学作家是为孩子找到心灵栖息所的话,而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则是孩子们通向游乐场的摆渡人。当前的教育理念已经从“老师怎么教”转到“学生怎么学”上面去,老师只有首先研究“学生怎么学”,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决定“老师怎么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不应被忽视。在教学中,虽然“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理念已经逐渐被认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多老师依然象小脚女人一样,裹足不前。明明告诉自己要在课堂上耐心听学生自由谈论,又怕学生不着边际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明明告诉自己要让学生写出自己心中所想,但有怕学生的作文得不到普遍认可,还是要一改再改,最终还是逃不出俗套;明明知道作文不能离开生活,却又不能原谅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这些都会不自觉的影响我们真正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决定教学,最终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设计教学,以自己为主去指导、去修改、去讲评。这个观念在真正运用上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还不能完全驾驭“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因此这仍然需要我们教师继续努力,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能力。

其次从学生角度看,让学生写作时感受到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感受到发现真理的自豪,就要给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思想自由放飞。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们走出藩笼,用我手写我心。低年级要掌握是记叙文的写作。具体、形象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一篇记叙文如果有画面、有形象,不仅显得内容充实,富有意境,而且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然而,学生写作的记叙文却常常是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缺乏美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我们借助文学与艺术的奇缘,把电影剧本镜头描写的方法引入课堂,指导作文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品格

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敢于破除“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清新丰茂的原野;去欣赏生机勃勃的春天,丰收收获的秋天;去引发内心积极细腻的情感;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活泼生动大自然中万事万物无一不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时候,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品格提供了契机。

第一步,先画自己的所见,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涂鸦,画笔就是展现他们心灵的一个途径。画画一个方面可以把孩子看到的东西,用他们的画笔记录下来,另一个方面画画可以帮助儿童记忆,画的过程同时就是观察和记忆的过程,画就是为作文打基础。美术作文课题发起人之一、西大附小的谭玲校长说:“美术刺激儿童的感官,唤醒儿童表达欲望,画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过程,画笔用形象打开了儿童的话匣子。”比如春游时,可以让学生把初春的树木的新芽、青草的嫩绿、春水的柔情,花朵的妩媚,蝴蝶的活泼,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画下来。 第二步,就是根据图画叙述自己的所见。这个过程可以分格进行,边叙述,边形容,先让学生把事物一样一样说清楚、具体了。比如初春的田野:大块大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动。两岸绿柳成阴,倒映水中。水面一群鸭子,逆流而上。远处一只渔船,停泊在岸边。再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些事物组合起来,赋予一定的层次感,就是一篇极富美感的写景作文了。

二、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这个过程可采用“画画添动画”的方式去叙事。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初春的图画,可以让学生在上面随意添上一些图画,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润色,从结果看来学生的灵性就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有的在上面添了个小姑娘,写出小姑娘踏青的喜悦;有的添上了一群小学生,写出野外实践的认真;有的添上春耕的农民,写出春天的积极向上。同学们争先恐后补充润色,越说越具体,越说越生动,“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写作本无规律,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风格,结果每个孩子写了一篇篇充满情趣的习作。

另外在漫画已经成为一种广为儿童接受的文化的现在,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漫画的创作,再根据自己所作的漫画说出一个小故事,有了画的载体,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进行补充修改,把故事说得更精彩,作文自然就写得更精彩啦。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儿童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儿童的执着,表现的是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儿童的烂漫,体现的是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儿童的率真,反映的是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所以,大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都曾经表示过这样的意思:教育的本质应该以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根本意义所在。

2.教师节图画 篇二

本文旨在从视觉图像学研究视角出发, 初步探讨图画书中的图像符号特征以及修辞手法, 并以张世明图画书作品为例尝试进行图像的深度解读和分析。

一、图画书中图像的特殊性

图画书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以年幼孩子为取向的书”, 但实际上图画书的读者对象在不断扩大, 图画书不仅仅在儿童文学领域被谈论和研究。作为一种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无论读者对象的范围如何, 图画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言辞或视觉艺术形式的特征。

(一) 图画书中的图是以系列形式展现, 具有不平衡性

佩利·诺德曼在《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中指出:图画书中的每一张图都在描述单一的, 不完整的动作, 以及分裂混乱的时刻, 很少拥有我们在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中能够赏析到的协调平衡。我们在阅读赏析图画书时会注意到, 越是能传达充足情节信息, 激发读者翻页动机的图画书, 其图画往往越是在打破画面的平衡和稳定, 甚至故意突出不平衡, 并利用其不平衡制造视觉焦点, 吸引读者视线, 以期达到表达意义的功能。在下面两幅图 (图选自岩霁改编, 张世明画,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年10 月出版的《九色鹿》) 中, 就可以看到几个重要的图像在引导者读者的视觉焦点。

图一中, 右侧的淡黄色河流由于与其他部分的图画相比色彩明度较高, 所占面积较大, 很容易吸引读者关注, 具有动态的落水人被鱼群环绕, 首当其冲地成了这个画面中的重点, 但人物上方的鸟却指向了图画的左侧, 顺着鸟头方向, 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左侧, 在明度较低的背景下, 一只纯白的鹿在画面的正中, 一只黑色的鸟在向它诉说着什么。此时表征河水的黄色部分从山峦间插入, 既像是河流的支流, 也可以被理解为常见的“引用”符号, 表现了黑色鸟诉说的内容, 具有双关的意味。作为整本图画书的第一个画面, 图画将读者带入一个事件场景:有人落水。因此, 读者也就立刻期待这样一个事件的解决, 从而要求向后翻页, 以获取后续的信息。

在第二个画面中 (图二) , 图画的走向依旧是从左向右, 河流的方向, 白鹿奔跑的方向以及鱼和鸟的行进方向都指向了下一页。左侧的明度较低的山林花草充当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而不主要参与故事的讲述。

这样两个画面接连出现, 节奏紧凑, 都具有从左向右的走向, 画面的明暗、疏密对比起到了突出画面主体部分的作用, 利用这种对比和不平衡吸引读者的视线, 快速进入故事的叙述主干。

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图书里的图画的不完整特性, 也同时感受到了绘者在运用一系列绘画语汇在进行图画的修辞, 从而传达文字中未曾表述的意义。这些意义不仅服从于图画书整体的叙事, 还隐约透露出绘者想要暗示给读者的一些信息。例如在神鹿周边环绕的具有装饰性的花草、用自由飘逸曲线描绘的山峦, 几乎看不到面貌 (次级单位) 的鸟、鱼、鹿, 都让人感觉到白鹿和其所处的环境绝非是真实的人类自然环境, 而是奇幻的世界。这些画面和后面的王宫为主要内容的画面中的人物和动物的造型形成了对比, 区分出了真实和虚幻的界限。

(二) 图画书中的图具有文字辅助性

佩利·诺德曼认为:“与其说图画书的图是在邀请观众对其所暗示的故事进行想象或者猜测, 倒不如说图里本来就已经隐含着故事的来龙去脉, 只是伴随着已经说了部分故事的文本而已。图画书里的图是在确认故事, 使故事更加明确清楚。图画书里的图, 在字义上来说是‘图解’ (illustrations) , 其目的用以解释或澄清文字和图画彼此的意向。”

我们以《守株待兔》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 方轶群改写, 张世明画,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年10 月出版) 这一则简短的古代寓言的插图来观看图画书里的图画的这种表意性。以下的五幅图画 (图三~图七) , 如果我们以农夫为主语, 可以为每一幅图画配上一句话: (1) 在耕田的农夫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 (2) 农夫捡起兔子; (3) 农夫提着兔子回家; (4) 农夫在树下等兔子, 旁边有一个空竹筐, 农夫想着得到很多兔子的样子; (5) 农夫用手掩面, 竹筐还是空的, 鸟儿们在看着农夫。这就是图画为我们讲述的主要情节。

但是实际上的文字却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些, 还包括了其他信息, 以下为本书故事全文:“ (1) 有一天, 一个农民在田里干活, 忽然, 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 不小心, 撞在大树上, 折断了颈骨, 死了。 (2) 农民连忙放下锄头, 走到大树下, 拾起兔子, 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3) 农夫心想:我干吗种地呀, 每天到这儿来捡死兔子, 就够我过日子了。 (4) 第二天, 他坐在那棵大树下面, 等兔子来撞死在大树上。可是他等了好多天, 连兔子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5) 后来, 大家知道了这件事, 都笑话这个农民, 说他十分愚蠢。”可以看到, 除了图画表达出来的信息之外, 文字中还包括有农民的想法, “等了很多天”的情节信息, 以及后续被别人笑话的情节信息等。而图画中则有文字未曾写明的农夫回家时得意洋洋的样子, 坐在树下等待时的梦境 (幻想) , 以及没有等到兔子的懊恼。图画和文字的相互解释或澄清让图文二者相互依存, 彼此限制, 也相互增强。

(三) 图画书中的图具有符号属性

既然图画书中的图画愿意牺牲作为图画的平衡性和完整性而服务于图画书整体的意义, 就更加有必要从它的符号学意义来进行深入探讨, 以了解作为图画书中的视觉艺术是如何组织和传递信息的。

符号学 (Semiotics) 根植于语言学, 它最关心的是意义传达时所依赖的符码 (Code) 和文脉 (Context) 。诺德曼认为:“符号学提出一种可能性:视觉传达和言辞传达一样都有语法系统, 透过关系与文脉, 使得沟通成为可能。”

言辞的修辞指的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运用适当语言形式, 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活动。而图像的修辞则是利用色彩、光影、形、量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大小、轻重、多少、强弱、异同、程度等, 以对立、类似与渐变来构图, 而产生动态、韵律、张力、空间等变化及在人类感觉和文化上的特色。

在前文对图一图二的分析中, 我们必须用到这些图像的修辞手法, 才能用语言对图像进行描述, 从而理解图画想要传达的信息, 并且可以藉助这些信息对图画书整体想要表达的意义达成理解。

二、视觉符号学对图像的解释

美国哲学家, 符号学的开创者之一皮尔斯 (Charles Saunders Peirce.C. S, 1839-1914) 认为, 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 因此, 符号理论也是关于意识和经验的理论。人类所有的经验都组织在感觉、活动和符号三个水平, 而符号依次发生的三重关系分别为:符码 (code) , 客体 (object) , 解释项 (interpretant) , 也就是符号所产生的效果。以符号学来解释图像, 其目的在于将符号视为传播讯息意义的媒介。若以语言为分界点, 大致可将符号区分为“语文式符号” (verbal symbol) 和“非语文式符号” (nonverbal symbol) 两种, 语文式符号对应的是文字或语音, 非语文式符号则包括肢体动作、图像等。

皮尔斯依据符号与其对象的关系, 将符号分为三大类别, 分别是肖像性符号 (icon) 、指针性符号 (index) 和象征性符号 (sign) 。肖像性符号, 系指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 具有全部或局部的类似关系, 可藉由直接观察符号本身, 即可知其意义。指针性符号, 系指符号与对象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 藉由符号所提供的线索, 得以联想其结果。象征性符号, 是基于文化、传统的价值, 其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武断联结, 必须经由学习始能了解符号的意义。其符号三个层面的表达方式和过程, 见下表:

图画书中的图画为了实现其叙述价值, 需要运用线条、肌理、色彩、空间等基本视觉艺术手段达成意义系统关系的表现, 从而达成对图画基调、风格和意义的表达, 这就构成了图画书中图画的修辞手法。同时也是我们在理解图画书整体意义的参照体系,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图画蕴含的意蕴。

三、以张世明作品为例, 对图画书图像进行修辞分析

本文以张世明作品《后羿射日》为例, 对其中的几个画面 (图八~图十一) 进行分析, 尝试发现创作者藉由图画修辞表达的基调和意蕴。

图八中, 我们可以看到温和的黄色作为背景, 整体的暖色色调, 柔软的表现树冠、大地的曲线, 树上的九个太阳规则的排列。所有这些图画语汇都描述了一个宁静、和谐、有序的情境。飞鸟疏密错落从右侧飞向左侧, 让画面处于一个较为安静缓慢的状态中, 同时为接下来的事件发展铺垫, 具有强烈对比的气氛, 蓄积爆发的力量。

在图九中, 我们看到了图像修辞表达出来的完全不同的基调。宁静和谐的淡黄色背景一跃变为炙热焦灼的红色, 画面上部的黑色透露出高温炙烤后的焦灼和痛苦, 位于高处的黑色形成了巨大的压抑感。上幅图排列有序的九个太阳呈现明度较低的红色, 显得安宁、规则, 而现在红色被高明度的黄色取代, 且大小不一, 显得跳跃、躁动。原来和谐平缓的曲线也被动物和人物的造型取代, 这些造型有较多的尖锐部分, 在狭小的空间中拥挤在一起, 给人局促紧张危险的感觉。此时图画中的运动方向也转为从左到右, 提出了解决问题 (翻页) 的诉求。

图十中, 底色再次改变为低彩度的黑色, 用以突出画面前端造型,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主体是一个巨大的红太阳, 它的形体巨大, 占据画面的中央位置, 且光芒成放射状, 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 两侧的九个小太阳协同这个大太阳形成一个强大力量群体, 对画面左下的主角构成强大的压力。右下做奔跑状的野兽背向太阳, 呈现逃避的弱势, 延长了放射线, 更加强了太阳的强势。在这样的压迫下, 左下角骑白马的英雄主角, 却显示了强大的力量。白色的马在黑色底色和红色太阳群的映衬下更加突出, 主角身体周遭的白色边框 (阴影) 使之与白马连成一体, 主角的身体和白马构成一个三角形, 尖端指向太阳, 试图突破太阳群的压力, 他射出的带着白色光芒的箭矢延长了这种突破的趋势, 直接到达太阳的核心。太阳群的布局紧密, 而英雄主角这边相对松散, 活动空间较大, 更靠近观者, 虽然处于下方, 但是向上的姿态树立了英雄打破压力的气势。

经过了激烈的战斗, 故事再次回到祥和欢庆的气氛, 我们再来看看图十一的图像修辞。颜色重新回到了较低的彩度, 明亮而清澈。线条重新变得柔和, 无论是树冠、山峦, 还是人们的裙裾, 都用柔和曲线展示出祥和, 同时又表现出了喜庆灵动的气氛。英雄主角在右上方, 处于力量最高的胜利者位置, 接受人群的歌颂和庆祝, 太阳的光辉变得柔和, 半个身体隐藏在山后, 回复到了最初的秩序之中。

四、结论:图画修辞可以成为意义生产者的工具

通过对张世明作品中一系列图画的图像修辞分析, 可以初步解答笔者在最初的疑惑。图画书中的图画确实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言辞的图像修辞手段, 如果信息发出者 (绘者) 能熟练运用造型、图像修辞表现图画书的整体意义, 就能创造出符合同时又超越文字的深刻意蕴, 能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厚充实的图文阅读感受。

但如前文所述, 图画的肖像性特征使得读者可以发现图像的基本意指, 但其表现性、符号性则需要学习。年幼儿童究竟如何获得符号系统的联结, 如何解析其中的关系, 在多大程度上与作者创作意图达成共识, 需要进一步在读者反映中获得证实和解答。当为图画书的图画搭建出一个图像的修辞手法体系以后, 可以更容易地品味作者的表达意图的同时, 也为观察和发现年幼读者的“读图”历程搭建了沟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佩利·诺德曼 (Perry Nodelman) 著.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M].杨茂秀, 孟秀娇, 严淑女, 译.台东:财团法人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 2010.

[2].肖胜伟著.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看图画,能不能看些更好的图画 篇三

“我轻轻一笑,这个国家的人以为是魔法:问:‘你脸上是什么东西?’我说:‘这是笑。’这个国家的人感到很奇怪。

“我说:‘你们不会笑?我给你们做一个微笑挂钩。于是,我做了千千万万个微笑挂钩,挂在他们的脸上,牵着他们的嘴角,让他们笑。这个国家变得有笑容了。

“我从梦中醒来了,觉得这个世界美了一点。”

这篇《不会笑的国家》出自刚刚写作文的七八岁小女孩之手,是不是很厉害?其实,她是根据一幅漫画改编的,算是篇微童话。

这个小女孩对作文也算无师自通,她在低年级时就写出了很多活泼可爱的作文。可是到了三年级,题目是难度更低的看图写话时,她却写得越来越不好。

大多数看图写话的图片毫无美感不说,不少老师还要求学生写一些当今世界发生概率极低的道德事件。

其实,我并不完全反对看图写话,但是图片应该选择好一点的。如果资源有限,遴选困难,完全可以直接去著名的绘本画家那里取用。比如几米的《月亮忘记了》——假如月亮有一天忘了出来,世界会怎样?谢尔·希尔弗斯坦的《阁楼上的光》——顽皮孩子的

奇思妙想;大卫·威斯纳的《1999年6月29日》——巨型蔬菜满天飞;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和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虽然都是黑白图,和现在的生活背景不同,但确是经典,孩子们并不排斥看。一些质量好的图文书,也可以作为素材。

我曾经给一二年级的孩子看过一套四本的《传家》(作者任祥),事实证明,这套非常厚、并不是针对儿童读者的、成人觉得孩子看“是不是太早了”的书,非常受孩子的欢迎。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翻完,就写了一篇作文《论清朝服饰》,200多字,她大概是看了这本书中历朝服饰的图,又联想到她近期看的清朝宫廷剧,就写了一篇作文,批评清朝服饰中的花盆底鞋,穿起来走路不方便,头上也很累赘,插一把大花不好看。虽然写得充满了孩子气,但看得我乐不可支,因为她真的是有感而发。现在她已经上到了小学四年级,作文非常好,综合成绩也是全班第一名,性格活泼。有时我看到她穿小旗袍式的裙子,有时会穿朝鲜族的小裙子,有时戴一个民族风的银手环,看来她是真的对服饰有“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选择”。

4.图画书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

2.学习连环画的创作知识,培养想象力。3.掌握连环画的编绘方法。教学重点: 1.画面和内容相符。

2.用各种方法绘制。教学环节

一、欣赏故事导入

1.导语: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给了我人美的熏陶、有趣 的知识,还有无穷的想像力。

2.欣赏图画书《隧道》。

3.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文字和图画来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就叫图画书。板书课题。

二、认识图画书的装帧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所带的图画书,一本图画书的装帧包括哪几个部分?

图画书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正文五部分。a.封面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b.封面有什么作用呢? 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c.介绍《彼得兔的故事》封面。认识环衬:

a.找一找书的环衬在哪里,教师介绍环衬。b.介绍《隧道》的环衬,说说它的意义。认识扉页:

a.寻找自己的图画书的扉页。b.扉页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 画、书名、作者和出版社。c.扉页的图画有什么作用? 揭示主人公或制照悬念,为阅读增添乐趣.、欣赏封底,你的图画书的封底上的画面和书有什么联系?有的和封面连在一起,有的代表故事的结局.小结:一本图画书不仅仅是正文有趣,在封面、封底、扉页、环衬上还隐藏着这么多小秘密。

三、交流分享图画书

1.与周围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你们的图画书,根据课文提示,找找被我们忽略的小秘密。

2.图画书给你带来了什么?你有何收获? 3.上台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教师总结.四、拓展延伸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来研究一下图画书。2.了解图画书最知名的三大奖项的由来。找一找世界上第一本图画书的波特小姐的生平故事或生平电影。

3.凭借不同媒材,图画书有太多的表现技法,这种多样化,让图画书拥有了迷人的外貌。研究一下你最爱的图画书运用了什么表现技法。

4.研究一下家里的图画书是什么艺术风格。

第二课时

一、探讨图画书

1.情境导入:图画书像幸福的种子勾起我们回忆,你最爱的图画书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形态的图画书? 2.小结:图画书是快乐而又充满美感的,它的喜悦会永久留在你的一生当中,妙趣无穷的.课件出示不同形态的图画书,如《胆小如鼠的巨人和胆大包天的睡鼠》、《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等。

二、分析图画书

1.图画书正文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小结:顾名思义,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三、表现图画书 1.图画书有几十页,这一幅幅画面怎样连贯起来的呢?(1)《失落的一角》是一则有关“完美”与“缺陷”的寓言,你发现它是怎样讲故事的呢?(课件)

(2)小结:其实,每一本图画书的画面与画面之间都是被一根线串联起来的,只不过这根线有时你看得见,有时却是看不见的。

(3)运用线性叙事法为《失落的一角》画一个结局。(板书:看得见的线)

2.图画书都有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还有一类存在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找出规律,把画面按小组排列,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音乐里的节拍般的节奏了。

(1)《我的连衣裙》是一本用什么节奏展开的图画书呢?

(2)天上飘来一块白布,小兔用它为自己做了一条连衣裙。当她走进花田,连衣裙就变成了花朵的图案;当她走进雨里,连衣裙就变成了雨点的图案……(板书:潜在的节奏)

3.视角是构图的一个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因素,它积极配合主题,让故事的视觉语言变得跌宕起伏。(课件)

(1)巴尼亚伊《变焦》是什么视角?(课件)(2)小结:把镜头向前推,看到一只鸡,把镜头向后拉,原来是孩子在玩模型玩具。镜头再向前推进,你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个视觉游戏也越来越有趣了。这是一本无字绘本,透过相机的镜头变焦特效,由一片红色的鸡冠开始,一直延伸至整个宇宙苍穹,从近到远,由小窥大,你会发现,图像有时比文字更铿锵有声,也更能打动人心。(板书:变化的视角)

4.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图画书的方法? 小结:图画书表现手法种类繁多,在米菲兔系列当中,红、蓝、黄、绿、棕、灰被作者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意思,如红色用来表示幸福的场面;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描绘了地上和地下两个不同的空间里发生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揭示课题:图画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优秀图书设计,学习图画书的有关知识。

2.讲解创作过程。

(1)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已所熟悉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分析这些小故事的内容,可将故事分成几段或几个情节,在大脑中将每一个故事情节构思好,构思一定要围绕故事片的主要内容。(2)当自已脑海里对画面已有了构思,最好赶快先用铅笔把它勾勒下来。可以先多画一些小草图,构图时要考虑构思,草图作为落稿时的参考。

(3)画草稿。根据情节和小草图,将不同的几个画面完成,注意每幅画面要有一定联系,前后呼应。

(4)最后将草稿勾为正稿,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动不要过大。

(5)添上一定的文字说明。注:形象尽可能符合故事情节需要,并独具个性。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选用水粉、水彩等工具对例图进行改画,也可以按自已的想法,选择喜爱的方法作画。

5.《图画文章》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于文字和图片的配合能力。

教学过程: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

4、揭示课题——《给文章配画》。

1、CAI画面出示<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三段文字。

2、出示三幅画面。

3、移动位置,相互组合。

4、出示课题。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

1、出示三幅画并放大画面的局部。

2、三段文字的形象化词语用红色的下画线打记标明。教师示范 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

3、构图布局。

4、逐个画景物。

5、涂色

视频展示台,3、4、5依次用复合灯片的方法展示。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

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

1、出示学生作品。

2、出示画家作品。

3、出示《西厢记》、《几米作品》、《三打白骨精》。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作业要求。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

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视频展示台。总结下课

6.1.秋天的图画 篇六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篇幅短小,图文并茂。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感受秋天的没美。

教学考点:会写“波浪、灯光、作业、写字、苹果、美丽、劳动”等词。短语搭配,如: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美丽的图画、勤劳的人们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玩游戏:摘苹果,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指名学生发言)

2、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生)仔细看,(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耳--(生)认真听(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口--(生)大声说(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3、出示课题,齐读。出字谜:“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图)出示“图”字的卡片(苹果状),反复读后组词。

三、初读感知:

1、播放相关课件,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读一读。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已了解了什么,最喜爱哪些句子。

4、再次播放课件,学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

四、再读理解: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没结果的树、光秃秃的庄稼地、高粱杆,老师画的这幅图画名字叫做《秋天的田野》,你们觉得怎么样?少了些什么呢?

2、自己读读第二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3、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苹果、梨、稻子、高粱。谁能上来贴一贴,帮老师完成这幅画?

4、他贴的对吗?要求学生抓住“挂起、露出、翻起、举起”四个词贴一贴、评一评。

5、梨树上怎么会挂起了灯笼?苹果为什么有红红的脸颊? 稻田里怎么会像大海一样翻起波浪?难道高粱上燃起了大火? 这是怎么回事?启发学生体会比喻句。

师小结: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梨树上的梨又大又黄,好像挂上了灯笼。你能用“好像”说句话吗?

6、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提示朗读课文“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边读边想像秋天田野的美景。

7、出示课件,提示相关景物,指导学生背诵。

8、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自读第四句。指名读。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大家能够把秋天的图画读得像图画一样,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读读这篇文章,现在谁想来有感受情地读一读呢?

2、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

3、小朋友你们能看着图画有感情地背诵下来吗?组织学生先自已试着看图背诵,再指名背诵。以多种形式比赛背,反复背,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单个背。

二、认识生字词语小组学习。

1)组长安排活动:抽查生字读的准不准,课文读得顺不顺,还有哪些字不会认,互相帮助。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2)组长检查后给组员记成绩:表现最好的用绿色在书上课题旁画一个笑脸,有进步的画一个黄色的笑脸,还要努力的用红色画一个笑脸。(“小组自学红绿灯”)

3)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组长的表现来发出“笑脸”(标准与上面相同)

4)小组交流:小组擂台赛如1组组长随意挑战另一组组员的生字认读情况。如4组组长挑战7组组员读书情况,两组学生一人读一句“开火车”,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好。如6组同学交流自己觉得很棒的记忆生字的好办法,3组同学可以挑战他,说说自己觉得比他更好的方法。梨、笼、浪、燃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梁--粱 高粱本是粮,米字底下藏。桥梁应是“梁”,木头来帮忙。勤、劳--都有个力字,说明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要多出力。小结: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5)教师重点检查几个能力较差的学生读生词卡“图画”“梨树”“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三、学写生字。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左右结构的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自由“读贴”,说说你的发现(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4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4、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5、生仿写。

6、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7、生练写这四个字。导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 1àng

xiě zì

dēng guāng

píng guǒ()()

()

()

1áo dòng

zuò chū huí dá

měi lì

()

()

()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辶______ ______ 扌______ ______ 亻______ ______ 艹______ ______ 宀______ ______ 氵______ ______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灯笼()的脸颊()的波浪()的苹果美丽的(的()燃烧的()

壮美的()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梨树 挂起 金黄的 灯笼

苹果 露出 红红的 笑脸

稻海 翻起 金色的 波浪

高粱 举起 燃烧的 火把

教学后记:

7.浅谈图画故事书翻译 篇七

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 儿童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儿童文学包括儿童小说、诗歌和图画故事书等, 对儿童“有非常高的价值, 促进了儿童的语言、认知、个性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Norton, 1991:2-25) 。但在内地, 儿童图画书的发展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 内地引进译介国外优秀图画书的工作越来越繁荣。引进国外图画书不仅惠及国内儿童, 也能为国内作家拓宽视野, 促进本土儿童图画书创作。因此, 图画书的翻译质量非常重要。

儿童图画书及其特点

图画书有有字与无字两种。本文尝试探讨图画书的翻译, 因此只讨论有字的图画故事书。图画故事书是语言和视觉艺术的结合。Bader (Arizpe&Styles, 2003:19) 认为“图画故事书是文本、图画的整体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书的魅力在于图画与文字的相互作用, 在于图文同时摊满翻开的两个对页, 也在于翻页时带来的刺激”。图画故事书的特点如下:

1. 文学性与儿童性

由于图画故事书篇幅比较短, 还要配合图画, 作者更需在叙事结构上花功夫, 并细细斟酌所选用的每个词。因而, 文学性并不会因为语言相对简单而有所减少。儿童性也是图画书的一大特点。儿童的发展特点, 如对世界的认识比较有限, 语言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等都会给图画故事书作者带来挑战。

2. 亲子共读

图画故事书的一大特点是适合亲子共读。文字在父母的嘴里流动, 引起孩子的兴趣, 并使孩子能把图画与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断发掘画里藏着的故事。研究表明儿童喜欢读到并听到有生动意象的和琅琅上口的词句, 因此在图画故事书中, 拟声词、押韵、反复等修辞手段经常使用, 对翻译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3.图文互动

Nodelman (1988:Preface) 认为图画书中的图画占了大部分的篇幅并传达故事主要的信息, 文字与图画互相说明并互相补充;Agosto (1999:267) 把图文关系分为平行讲述 (图画与文字同时讲同一个故事) 及独立讲述 (读者需同时结合图画与文字两种形式来理解故事) 两种。他还认为在过去40多年来, 独立讲述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图文互动的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图画书的时候不能只注意文字, 应结合图画一起理解整个故事。

翻译图画故事书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要照顾图画故事书的可朗读性

由于其亲子共读的特性, 译者翻译的时候应注意朗读的效果。在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里, 作者波特善于运用有趣的词语令故事生动。故事开头介绍了四只小兔子, 有两只的名字分别是Flopsy和Mopsy, 均为双音节词, 并令人联想起flop (笨笨地摔倒) 与mop (拖把) 两词, 产生对两只小兔特征和个性的想象。两词押韵, 念起来琅琅上口, 容易记住。试比较以下四个译本:

(1) 弗洛普西, 默普西 (吴青、陈恕译)

(2) 跳跳, 蹬蹬 (译者不详)

(3) 佛罗普塞, 默普塞 (薛梅译)

(4) 佛洛普西, 莫普西 (刘乔译)

译文1、3与4对于Flopsy与Mopsy采取了异化的策略, 音译牺牲了原文为读者提供的两只小兔的可爱形象, 读起来拗口, 影响了朗读的流畅性。原文是双音节词, 节奏较快, 译文影响了音节对称, 还拖慢了原文的节奏。译文2用归化的策略, 以“跳跳”和“蹬蹬”两组叠字来翻译, 虽然既非音译也非意译, 但节奏明快, 意象鲜明, 两只活泼可爱的小兔跃然纸上。相较之下, 笔者认为译文2要更适合大声朗读, 更容易被小读者认同和接受。

2. 注意图文互动

阅读图画故事书是一个“填空”的过程, 读者根据文字的内容调整对图画的理解, 反之亦然。Tabbert (2002:318) 认为在大多数的图画故事书中, “关键的相互关系在于模糊的粗线条的文字和提供细节的图画”。这种文字上的简练和模糊使得译者容易对原文采取一种相对自由的态度。由于原文常常很短, 因而翻译中与原文的背离会产生比大段文字翻译更严重的后果。译者有时候会无意中把图画中的细节渗透到文字中, 影响了原文图画和文字的平衡。比如在《比得兔的故事》里, 有一段讲比得兔如何进入麦克格利高先生的院子:

Andsqueezed under the gate!

文字旁边的图画描述了比得兔如何钻过院子的门。文字并未细述这是个怎样的门, 但是从图画中读者可以看到很多细节:一块块小木板拼出来的一个小门。门是关着的, 可以看到比得从下面挤进来。可见, 作者让图画负责描述, 让文字负责叙述,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根据图文内容互相补充, 建构故事。试看下面的两个译本:

(1) 他从菜园子的篱笆门下面挤了进去! (《比得兔和他的朋友们》, 吴青, 陈恕译)

(2) 他从关着的大门下面挤了过去! (《彼得兔的故事》, 译者不详)

比较后可以发现, 译者把本来模糊的“门”具体化了, 也就是把图画中的信息渗透到了文字中, 削弱了图画与文字之间互相补充的互动关系, 笔者看来并不可取, 试译为:

从门下挤了过去!

3. 要注意图画中的信息

图画故事书中图画传递的信息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仔细揣摩图画, 尤其是图画中原有的文字, 做出适当的处理。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 (The Giving Tree) 讲述了大树与小男孩的故事, 大树不断奉献, 男孩不断索取, 老的时候才恍然觉醒。书并不复杂, 寥寥数笔勾出图画, 再配上简短的文字。书的第21至22页描述了小男孩抱着大树, 大树的枝叶也像手臂一样抱紧小孩, 再翻到下页, 看到小男孩高兴地望着树干上刻的一颗心, 里面还刻上了“ME&T”的字样, 旁边有一把小刀。懂英文的读者可以推测出“ME&T”意思是ME&TREE (我和树) , 表达的是男孩对树的依恋。再翻页后, 树上多了一颗心, 里面刻着的是“ME&Y.L.”, 树下坐着两个人, 配文是“孩子渐渐长大”, 读者可以猜到“Y.L”是个女孩的名字, 男孩长大后有了喜欢的女孩。从这两颗心的文字, 读者可以了解小男孩成长过程中依恋对象的变化。笔者认为是作者匠心独运的重要体现。遗憾的是傅惟慈先生的译本没有把这两颗心里的文字翻译出来, 图画中所传递的信息打了折扣, 影响了这本图画书整体效果, 不能不说是译本中的瑕疵。

结语

图画故事书糅合视觉和语言两种艺术, 通过两种不同的渠道讲述故事。其儿童性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有限的语言与文化知识, 避免使用复杂艰涩的词汇。图画故事书往往可供亲子共读, 尤其是朗读, 译者需考虑文本是否适宜诵读。图文之间的互动是图画故事书最微妙的关系, 译者应兼顾图画中传递的信息, 力求译本达到的效果接近原文。

参考文献

[1]Agosto, Denise.1999.“One and Inseperable:Interdependent Stor ytelling in Picture Storybooks”.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30:4.267-280.

[2]Arizpe, Evelyn&Styles, Morag.2003.Children Reading Pictures:Interpreting Visual Texts.London&New York:RoutledgeFalmer.

[3]Nodelman, Perry.1992.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USA:Longman Publishers.

Tabbert, Reinbert.2002.“Approach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Target.14:2.307-351.

[1]傅惟慈译.2003, 《爱心树》, [美]希尔弗斯坦著,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吴青, 陈恕译.2004, “比得兔的故事”, 收《比得兔和他的朋友们》, [英]比阿特丽克斯·波特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薛梅等译.2003, 《兔子彼得的故事》, [英]碧丽克斯波特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4]刘乔译.2004, 《兔子彼得得故事》, [英]波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8.归林栖息皆图画 篇八

一、细琢两个画面,倾吐浓浓喜爱之情

文章虽然以灰椋鸟作为描写的对象,但作者并没有对灰椋鸟的外形特点作过多的描述,而是以生动的笔触,重彩勾勒了灰椋鸟归林图和嬉戏图,其场面之壮观难以言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的丝丝情意。

1.归林图

一只灰椋鸟在你的面前掠过,或许不会吸引你的眼球,使你脸上涌起惊讶之色。当上万只灰椋鸟同时出现在你的面前时,你就一定会停住脚步,脸上写满惊讶与震撼。作者徐秀娟正是被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所折服,所吸引的。“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的头顶飞过。”这段话中,“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等词,突出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数量之多,阵容之大,场面之壮观,让人为之震撼。作者不仅是用眼睛去看,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受,在作者的眼里,一只只灰椋鸟都成了一个个有灵性的精灵。“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倾诉见闻与收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相互应和”等细致刻画,赋予每只灰椋鸟以丰富的情感。

2.栖息图

早就听说林场灰椋鸟多,可作者并不想去看,因为它的外形并不出众——“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面对上万只灰椋鸟归林栖息的情景时,作者一改以往的看法:“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此时的灰椋鸟在作者眼里成了美丽的少女,正在扭动自己柔软的细腰,跳着轻盈的舞蹈,前后对比,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啊!“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美的画面带来美的享受,美的享受带来奇特的想象,置身于这人间仙境,作者产生了一连串美丽的遐想,仿佛觉得自己也不请自来参加灰椋鸟家族的盛世联欢,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二、追问两个画面,倾诉绵绵敬仰之情

9.秋天的图画 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并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2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游戏“说字找字”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指导书写。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齐读,思考: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六、全班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总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3、点拨读:体会“挂、露、翻、举”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美?

5、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6、对照画面,试着背诵课文。

三、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四、课堂总结:学了课文,你想对秋天说什么?

五、作业: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梨树挂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红红的脸颊勤劳的人们所创造

稻海翻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燃烧的火炬

10.秋天的图画 篇十

她轻轻地来到了田野里,挥一挥衣袖,一望无垠的田野一下子变了色。田埂上的草儿悄悄地换上了黄裙子;成片的稻谷在微风中泛起了金黄色的波浪,像在跳广场舞,又像在述说丰收的喜悦;玉米迫不及待地挣破淡黄色的外衣,挺着大肚子,露出了灿烂的笑脸;那一片棉枝上结满了像桃子般的棉球,那白白的棉花像一个个玩累的云宝宝停歇在枝头上。

她开心地来到了果园里,伸出手一指,一串串葡萄成熟了,像宝塔似的倒垂着,紫的,红的,绿的……真像一颗颗五彩的玛瑙;那片成熟的石榴悄悄换上了大红袍,咧开了嘴,好像在给谁讲笑话呢;喜人的橘子,金黄金黄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梨头也不甘示弱,穿着黄色的衣服,向人们张开了笑脸。果园里瓜果飘香,果农们一片喜悦。

她快乐地走进了我家的花坛,五颜六色的菊花绽开了芬芳的笑脸,迎接她的到来。瞧,那一朵粉红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像一个小绒球;再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秋风老师为她们讲故事呢!有的菊花的花瓣直垂下来,又翘了上去,像外国女郎卷卷的头发;有的像天上炸开的五光十色的焰火。一阵风吹来,菊花轻轻地摇摆,就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在跳着欢快的舞蹈……花坛旁,那棵外婆种下的桂花树,伞状散开,满树的金黄花朵,似满树结满了金子。一阵秋风扫过,便下起了香香的桂花雨,我跟在外婆后面摇桂花,捡桂花,真是一件惬意的事。

抬头望,只见天空湛蓝湛蓝的,像被清水洗过似的。突然,远方传来了大雁的叫声。哦,大雁就要回南方过冬了。为了消除长途的孤寂,只见它们一会儿排成“大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自由自在地飞向了远方……

11.影像:历史的图画 篇十一

20多年前,一双山区女孩的“大眼睛”被摄入镜头,中国为之感动。2006年,“大眼睛”拍出30.8万元高价,影像收藏成为热点话题。但是在这两年的拍卖市场上,影像拍卖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些品种创出天价的同时,更多影像作品的市场还是起起落落。

名人墨宝助力收藏

在今年上海工美的春拍中,虽然高价拍品不少,但事先引起业界关注的,却是一件胡适题泰戈尔像照片。泰戈尔端坐沙发,面容略带忧郁,胡适题跋的内容非常有意思,称泰戈尔在徐志摩的家中住了一天。“这是那天上午我拍的泰戈尔的照片。陆小曼拿来放大了挂在家里作纪念,又嘱我题几句话,不敢不应,只好从命了。”

泰戈尔1924年4月首次到上海,演讲座谈,活动频繁,接着又到北京,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一阵“泰戈尔热”,引起了很大争议,同时也使作为翻译的徐志摩和林徽因大出风头。但1929年3月泰戈尔到上海,却是悄悄来去,只是朋友间的私访叙旧,接待的主角也变成了徐志摩和陆小曼。据著名学者陈子善研究,以前只知道泰戈尔离沪前为志摩夫妇的纪念册《一本没有颜色的书》画了自画像题了诗。而今,随着胡适摄泰戈尔像及题词的重现,泰戈尔此次访沪留下了又一份珍贵的纪念。这件作品估价12万至15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6.25万元。

这些留有名人墨宝的照片,之所以受到市场如此追捧,主要是背后有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7月中旬,一张邓丽君亲笔签名并上书“送给干爹”的旧照片估价2万元至3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36.8万元。邓丽君的签名照片上,穿的是15周年亚洲巡回演唱会香港站及台北站所着的亮片流苏红裙,落款是她的本名“丽筠”。照片上的日期“1984.9”,这对邓丽君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她人生30岁的时候,登上了演艺事业的又一高峰,所以这张签名照的意义非同寻常。

历史影像颇受追捧

5月中旬,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英法联军随军记者拍摄的一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作品,其中包括6张照片叠加而成的北京最早的全景图,成交价为21.85万英镑。

此外,在今年北京华辰春拍上,《甲午中日海战写真摄影相册(80张)》成交价109.25万元,成为本场拍卖价格最高的相册。整个影像专场最终成交1066万元,成交率70%,首次单场成交额突破千万元,较去年增长了两成。

国内的影像收藏主要分为原版老照片、纪实影像艺术品和当代影像艺术品三大块。判断一张老照片的收藏价值,主要有几方面的标准:重要性、稀缺性、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2011年,《周璇:影像中的人生》以218.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内影像拍卖的最高纪录,走过五年风雨的影像拍卖也终于迎来春天。这组共包括1957张的原版老照片,记录了周璇自上世纪30年代起从事演艺事业的全过程,同时,这也是一部中国电影文化史、化妆史。

老照片纪录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痕迹,纪实摄影记录了当下现实和社会变革的进程,而当代观念摄影是随着当代艺术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最为稳定的还是以记录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学会鉴赏避免“雷区”

随着近两年影像作品拍卖的业绩逐渐提升,影像拍卖似乎“火”了起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易平台已经建立,市场参与者也相对充足,但从事摄影作品交易的艺廊或专业机构的数量还十分有限。

影像客户群还没有真正实现,目前形成的小圈子在艺术眼光、收藏观念和市场意识的层面不高,投入的资金不多,也不能把摄影收藏作为一项真正有意义、有兴趣的长期投资项目,大多是小打小闹,越倒越小,不能形成好的平台,这也是一级市场中的画廊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反倒是一些其他领域的大收藏家对摄影收藏很感兴趣,只是还需要培养。

12.教师节图画 篇十二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以鼓励华文图画书发展与提升创作水平为宗旨, 本届已经是第三届。本届书奖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征文 , 2月28日截止, 共收到227件作品, 其中来自大陆73件、香港9件、台湾140件、马来西亚5件。评审工作非常严谨, 初审为期六天, 选出27件入围作品, 再经过五天的决审, 最后选出首奖1名及佳作奖4名。

颁奖典礼上,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教授和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创办人陈范俪瀞女士分别致辞。朱 晓进教授指出, 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幼童的阅读, 应是幼童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和重要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都要高度重视儿童 的阅读问题。要让儿童养成读书的习惯, 首先要创造让儿童有书可读的条件, “有好书才能读好书”。陈范俪瀞女士代表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表示, 将会长期支持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举办, 让华文儿童图画书越来越好。随后, 大会给获得第三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我看见一只鸟》的作、绘者刘伯乐, 以及佳作奖《很慢很慢的蜗牛》的作、绘者陈致元、《阿里爱动物》的绘者黄志民及作者黄丽凰、《看不见》的作、绘者蔡兆伦、《最 可怕的一天》的作、绘者汤姆牛颁奖。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 随即开始了华文图画书论坛。国际安徒生大奖、英国格林威奖获奖者安东尼·布朗先 生、台湾著名插画家几米先生、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和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李坤珊博士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安东尼·布朗先生做了《变:玩一玩形状游戏》的主题报告, 他从自己小时候和哥哥常做的形状游戏开始介绍, 这个游戏的玩法很简单:一个人先随意画个线条或形状, 另一个人在此基础上画出某种东西或形象。他发现, 孩子们总是可以把这个游戏玩得很好, 但是家长们却往往会给出“我画不出来”这样的答案。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许多人的想象力渐渐退却。对此安东尼·布朗先生给出的建议就是, 继续玩形状游戏吧。他随即通过对自己绘本《大猩猩》中的两幅图画的分析来阐述自己是如何 玩这种形状游戏的。第一幅图是安娜和爸爸在一起的情景。安娜出现在画 面底部, 她仰着头, 看着高高在上的爸爸。画家有意夸大了桌子的透视程度, 使两人看来距离更远。安娜的爸爸只顾埋头读着报纸, 这张报纸就像竖在两人之间的一堵墙。桌上的食物很少, 无数几何形状使房间的洁净更加突出。画面上除了安娜身上有活泼的红色之外, 剩下的都是蓝色调, 这种颜色赋予整个场景冰冷的气氛。空间中的主要物体, 一个巨大的冰箱, 更加渲染了这种气氛, 这座充满寒意的巨大物体将安娜遥不可及的父亲框了进去。安娜和大猩猩在一起的时 候全然不同。安东尼·布朗先生将视角变平, 大猩猩离安娜更近, 离读者也更近,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两人空间距离更近, 这种距离更有助于交流, 桌子上有丰富的食物, 形态各异,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多种鲜亮的颜色, 红色、黄色、橙色、棕色, 使整个画面散发着温暖的光辉。安东尼·布朗先生深谙图画的视觉规律, 对图画中的每个细节都用心经营, 赋予其意义。

几米先生的《英国编辑与我和三本书的故事》的主题报告, 通过展示与英国著名出版社Walker出版社合作《吃掉黑暗的怪兽》《乖乖小恶魔》《不睡觉世界冠军》创作的全过程, 讲述了编辑在 创作儿童 图画书中 的作用。Walker出版社编辑与其进行联络后 , 就将《吃掉黑暗的怪兽》的文稿寄给几米先生。几米先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画出了草稿, 并寄回给编辑。很快, 他收到了编辑的回复———一个大信封里面装着不同开本尺寸的5本画稿, 并附有一张装帧设计的表单, 在表单上列出了多达三十多种尺寸的组合 (每种都辅以是否省纸的标记) , 供几米选择。在画稿风格和形象大致确定后, 接下来的工作是确定图画书的色彩, 几米先生将画稿着色后寄到英国, 再由编辑提出反馈意见。来回电邮联系后半年多, 英国编辑突然飞来台湾, 找到几米当面沟通。两人再次对图画书的细节作出修正, 形成初稿, 并将初稿发给文字作者。文字作者指出画稿有些地方与作者本意有出入, 希望修改, 于是几米又按照文字作者的意见将一部分内容重新画了一遍。经过如此反复, 历时一年多, 一本几十页的画稿才最终出版。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业内的一片好评。 但随后的两本书并没有因为第一本书出版获得好评而得到“宽大处理”, 编辑依然要求很严格, 觉得不合适的地方立即提出修改意见, 甚至要求整本书重画。几米先生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讲述着不断修改的过程, 让我们了解到, 精美的儿童图画书是作者与编辑不断地反复修改才呈现出来的。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做了《观照儿童的心灵》的主题报告。他指出, 衡量儿童图画书的首要标准就是其在多大程度上关注儿童的内心———他们的需要、期待和向往。 优秀的儿童图画书一定是以特定的理念浸润的。这个浸润的过程, 就是作者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对儿童生活的理解讲述和表达的过程, 就是作者与儿童平等对话的过程。作者对儿童心灵的理解是儿童图画书作者的核心素质, 缺乏这种素养, 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儿童图画书。对于作为儿童文学的儿童图画书而言, 关注的不是认知上的任务, 而是心灵的触动或激荡。儿童图画书不是教材, 不是根据知识点来编排的, 如果作者总希望在作品中预设教导的要点, 最终很可能适得其反, 充其量口到心不到。儿童图画书应该讲述能触动儿童心灵的故事, “蹲下身子”来说儿童能理解的话语, 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不是教导导向。儿童图画书的现实主题就是回到儿童, 回到儿童的生活, 关注儿童的心灵。只有渗透了儿童需要和兴趣的儿童图画书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精神食粮。

美国南依伊利诺伊大学李坤珊博士在《回到最初的感动》主题演讲中提出不要带有“偏见”去读书。不带偏见去读书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读带有偏见的童书; 二是在讲故事的时候停下来加入自己的解读。她举了印度民间故事《6个瞎子乞丐》和杨志成创作的《七只瞎老鼠》的例子, 她是不会选择前者读给孩子听, 因为这本书对障碍人士有偏见, 而后者不会引起这样的偏见。她通过分享绘本《珊珊笑了》, 让大家了解如何让孩子更好地与障碍人士交流。她指出很多成人、家长对儿童图画书也心存偏见, 字少的不好, 画面不丰富的不好。很多的选择标准都是很成人化的, 所以在选择儿童图画书的时候家长也要能摒弃偏见。

13.秋天的图画 篇十三

秋天里的果园是五彩缤纷又芬芳扑鼻的。在果园,柿子都露出了橙色的笑脸,紫色的葡萄像玛瑙一样在太阳底下闪着光芒,红红的苹果把枝头都压弯了。

秋天还是一个落叶纷飞的季节。你看看,掉落的枫叶漫天飞舞,像一只只正在飞舞的蝴蝶在空中偏偏起舞。

在秋天里,许多小朋友都在桌昆虫呢。你看,有的小朋友在捉蜻蜓,还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正在捉不同种类的昆虫。

有的小朋友正在观察秋天里的树木。比如,一个小朋友他正在观察柿子树。

秋天的太阳是非常温柔的,而且气温不定。有的时候冷,有的时候热。冷的时候,一刮风就是刮北风,热的时候一刮风就是刮南风。

14.秋天的图画 篇十四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满园的包谷,满树的大红桔,还有满园的西瓜,又大又圆。

河里的鱼,有黄色,红色,橙色的,它们都在吃食物,做着开心的游戏。

路边种满小花和小草,菊花争先恐后地开放了、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它们给路边的行人争几分动人的色彩美丽极了,似乎向过往的人们微笑......

15.图画书创意文字及翻译 篇十五

图画书文字的创意之处常源于文字的游戏意味。这里的游戏 (play) 不是狭义的游戏 (game) , 可指人们生活中各种活动。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就是游戏。儿童文学也是一种游戏。“儿童文学精神是以想象力、创造力为核心的童年生命形态的激扬与释放……而这恰恰是游戏精神的核心所在。” (李学斌, 2010)

Lewis认为“图画书制作者认识到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 文字的形式常常像游戏一样, 很好玩。” (转引自Sylvia, J.P., 2007) 。李学斌认为“语言的变形和非逻辑组合, 来形成荒诞感与滑稽感, 构成一种富于趣味和内涵的‘语言游戏’。” (李学斌, 2010) 文字游戏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以图画书的互文性、新奇性和伪装性文字为例, 分析其游戏效果和创意之处。

2 互文性文字及翻译

索绪尔的语言观是互文性理论的基础。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而符号通过与其它符号的相似和差异产生意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提供了认识互文性的另一个维度, “巴赫金认为一切言语体裁都具有对话性, 每一个表述都充满了他人话语的回声……另一方面, 巴赫金的对话性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狭义的对话, 而且是社会的、历史的、认知的和文化的广义上的对话。” (辛斌、赖彦, 2010)

互文性文字让读者在符号间对话, 从相似和差异中体会意义, 并与一种文化进行对话, 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更多文化体验。举例如下:

《三只小猪》中大灰狼想要到屋中吃掉小猪, 在门外与小猪对话,

“Little Pig, little Pig, let me come in!”said the Big Bad wolf.“No, no, ”said the little pig, “By the hair of my chinny chin chin, I will not let you in.” (Vera, 1965)

对着胡子发誓是西方社会的古老传统。古代男权社会里胡子象征权力、智慧、阳刚、长寿, “胡须在宗教活动中是一种信仰的标志” (喻建, 2012) 。上文没有用“beard”, 而用“hair of chinny chin chin”, 下巴上的毛发不就是胡子?读者稍加思索便明白其联系和意义, “chinny chin chin”音节重复, 具有特殊表达效果, 使读者感受到小猪的可爱、逗趣。

对“By the hair of my chinny chin chin, I will not let youin.”, 伊犁翻译为“不不, 说什么我也不让你进来。” (约瑟夫·雅各布朗, 2004) 互文效果在翻译中缺失了, 译文读者无法感受到原文读者能感受的符号间游戏性的转换跳跃, 及“对胡子发誓”这一文化内涵。笔者建议译为“我对着我尖尖下巴上的毛发誓, 绝不让你进来。”鉴于译文读者可能缺乏相关背景知识, 添加注释“对胡子发誓是西方的古老传统。”这样便使译文读者获得同样的阅读效果。

符号的相似可以让读者明白文字意义和蕴含的文化内涵, 符号的差异让读者加深对原文意义和所塑形象的理解, 感受更多乐趣。对互文性文字, 翻译时要使译文读者感受符号的相似和差异, 在对比联系的文字游戏中获得有趣阅读体验。

3 新奇性文字及翻译

“儿童之所以喜欢游戏, 甚至对某一种游戏情有独钟, 就在于, 游戏是能创造新异感的, 是常玩常新的。” (李学斌, 2010) Millar认为“提供某种选择, 与传统处理事物、材料和观点的方式不同, 是游戏所固有的概念。” (转引自Sylvia, J.P., 2007) 由此可知, 新奇性是游戏的重要因素。图画书文字的新奇性既可以体现在文字的外观, 即排列、颜色、形状等, 也可以体现于内涵上。

图画书的图画和文字联系紧密, 有时文字像图画, 融入图画, 补充图画信息, 使文字外观呈现出新奇的图画特征。

图1是碧翠克斯·波特创作的《小兔彼得的故事》 (Petrix, 1902) 开头部分。介绍小兔名字的文字排列方式与传统从左到右不同, 是从右到左倾斜的, 文字将读者的视线引入左边的图画, 让人感到每只小兔左蹦右跳来到大家面前, 生动有趣。而最后出现的是小主人公彼得, 给人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文字和图画相得益彰, 创造出独特的情趣。除了文字排列上的新奇样式, 其形状、颜色等也是新奇元素的组成部分。在《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中, 有这样一句话“This is the real story” (John, 1996) 。图画书中每个字母色彩纷呈, 形状奇特 (图2) , 如A是个房顶造型, O是个猪鼻子造型, 非常有趣。

对于新奇的文字外观, 译者要尽量展现。如《彼得兔的故事》开头部分特殊的排列样式, 要加以保留。《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形状特殊、色彩斑斓的英文字母, 虽然译成的汉字无法展现其形状, 但可以同原文文字那样绚烂多彩。

图画书Wilfrid Gordon Mc Donald Patridge (Fox, 1987) 中, Wilfrid最喜欢南茜奶奶, 因为她的名字Nancy Allison Delica Cooper也有四个字。这种长长的名字让人感觉很新奇。从外观到内涵, 新奇性文字让读者获得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体验置身游戏中的新鲜感, 极具创意。

柯倩华将“Wilfrid Gordon Mc Donald Patridge”译为“司徒威威”, “Nancy Allison Delica Cooper”译为“诸葛南茜” (梅·法克斯文, 1999) 虽然中国的复姓与单姓不同, 显示出一定的新奇性, 但外国人名是外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上面的翻译将这种重要文化特质忽略了。“大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改变的人名是儿童想要阅读、珍视、理解的”, 这是“轻视儿童”, “缺乏对其他文化的尊重”。 (Akiko Yamazaki, 2002) 儿童多接触他国文化有助于创新能力培养, “跨文化和多文化经验能够培养创造力所需要的个人品质。认知学研究表明, 与不同文化交流 (甚至仅想象) 可以激活创造力, 拓宽认知领域、概念和联想范围, 从而获得更多具有创造的方案。 (Dorota Dziedziewicz, et al.2014) 。

笔者建议将它们分别译为“威尔帕奇”, “南茜库珀”, 这样会体现异国风味, 让译文读者获得原文读者的阅读感受.

综上, 对外观新奇的文字, 翻译时要尽量保留新奇要素如排列样式和颜色等。对内涵新奇的文字, 结合主题, 加深对文字内涵的理解, 翻译时把握其新奇要素, 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同样新奇的感受, 并正确认识内涵。

4 伪装性文字及其翻译

Rouke认为伪装是产生幽默的机制, 幽默可以产生游戏效果。伪装的形式包括“隐藏、欺骗、掩饰、模糊、迷惑、隐藏某些元素, 或者给它们加密、掩饰, 使事物模糊。” (Sylvia, J.P., 2007) 。

John Patrick Norman Mc Hennessy是一本图画书的主人公, 作者用了一个长长怪怪的名字, 其重要作用是伪装信息。长长的名字暗示主人公的拖沓、总是迟到。朱自强老师认为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 (约翰·柏林罕, 2010) 这个名字“是伯宁罕有意设计的, 以讽刺学校教育的一本正经。” (朱自强, 2013) 译名保留原文伪装信息, 并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图画书How Grinch Stole the Christmas (Dr Seuss, 1957) 中Grinch因为讨厌圣诞节便采取一系列破坏活动阻碍圣诞节到来。这里作者用了伪装手法, grinch有“令人扫兴的人”的意思。同名电影译为“圣诞怪杰”, 其他译法如“格林奇如何偷走圣诞节”, “偷走圣诞节的贼/怪物”, 忽略了Grinch蕴含的构成原文游戏性的伪装信息。译文“冒牌圣诞老人鬼机灵” (苏斯博士, 2010) , 结合了故事中Grinch装扮成圣诞老人, “鬼机灵”与“Grinch”音似, 但是忽略了“败兴”这层伪装信息。笔者认为译文需要将“败兴”这层意思伪装起来, 可译为“格来气”, 即“让人生气”的意思, 将“令人扫兴”伪装起来, 且与原文音似, 译文读者便能感受原文读者感受的东西。

伪装性文字像冰山一样, 读者看到的是浮在表面的形式, 但译者要推测水面下的意义, 在翻译时选择恰当形式, 将真正意义蕴含其中, 使译文读者能同原文读者那样探秘, 感受揭开伪装的乐趣。

5 结语

图画书是综合性艺术形式, 其文字常极具创意, 对培养儿童创造力大有裨益。图画书的文字创意常表现在文字的游戏性上, 如互文性、新奇性、伪装性等方面。图画书译者要认识到原文的游戏效果即文字创意之所在, 并在翻译中传达出来, 使译文儿童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乐趣, 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摘要:图画书的文字创意常源于其中的游戏意味。本文将从互文性、新奇性和伪装性三方面, 结合实例分析图画书文字的游戏效果, 旨在使译者对创意性文字有所认识, 在翻译中展现文字的游戏效果, 启迪儿童, 培养其创造力。

16.半世江南图画里 篇十六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张大千创立了“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上世纪30年代,他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东方之笔”“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

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是20世纪最传奇的画家,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他少年遭绑票,被土匪任军师;未婚妻去世,跑去寺庙当了一百天和尚,法号大千;他对日本侵略罪行不满,遭日军软禁于北京颐和园。张大千“搜尽奇山打草稿”,把中国走遍了。他是中国画家中作品最多者,在“亿元”时代不断创造市场奇迹。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说:“徐悲鸿、刘海粟和张大千是同代人,前两者都引进西方绘画。张大千去日本,后又到美国,他没感到中国绘画是弱的,要向西方学习,在从容中形成了他独特的面貌。”这种自信也体现在张大千的着装上。不管何地,都是一身长衫,脚穿布鞋,头戴东坡帽,表明他是堂堂中国画家。张大千说,“我就是靠手中的笔玩弄乾坤,为中国艺术在海外打天下”。

早在1933年,张大千的画就征服了海外:《荷花》被巴黎波蒙美术馆收藏,《江南春色》被莫斯科国立博物馆收藏。1940年,张大千在欧美、南洋举办100多场画展,筹募20多万美元捐给国家抗战。1958年,张大千因花卉画《秋海棠》被设于纽约的世界艺术学会推为“当代第一人画家”。1961年纽约现代美术馆收藏了他的《墨荷》。1963年,他的《大泼墨荷花通屏》被美国著名刊物《读者文摘》以14万美元收藏。

1952年起,张大千侨居海外。他说,“远去异国,一来能于寂寞之乡,经营深思,多作几幅可以传世的画;再者,我可以将中国画介绍到西方。”

张大千与毕加索之间的《高峰会晤》就这样描写:

毕加索抱出五册画来,每册有三四十幅。张大千打开画册,全是毕加索用毛笔水墨画的中国画,花鸟鱼虫,仿齐白石。张大千有点纳闷。毕加索笑了:“这是我仿贵国齐白石先生的作品,请张先生指正。”

张大千先恭维了一番,后来就侃侃而谈起来:“毕加索先生所习的中国画,笔力沉劲而有拙趣,构图新颖,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会使用中国的毛笔,墨色浓淡难分。”毕加索用脚将椅子一勾,搬到张大千对面,坐下来专注地听。

“中国毛笔与西方画笔完全不同。它刚柔互济,含水量丰,曲折如意。善使用者‘运墨而五色具。’墨之五色,乃焦、浓、重、淡、清。中国画,黑白一分,自现阴阳明暗;干湿皆备,就显苍翠秀润;浓淡明辨,凹凸远近,高低上下,历历皆入人眼。可见要画好中国画,首要者要运好笔,以笔为主导,发挥墨的作用,才能如兼五彩。”

这一番运笔用墨的道理,对略懂一点国画的人,并没有什么新奇。然在毕加索,却是闻所未闻。沉默了一会,毕加索提出:“张先生,请你写几个中国字看看,好吗?”

张大千提起桌上一支日本制的毛笔,蘸了碳素墨水,写了三个字。

毕加索见了张大千的字,忽然激动起来:“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又说,“……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除此之外,白人根本无艺术,不懂艺术!”毕加索用手指指张大千写的字和那五本画册,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没一点色,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有些画看上去一无所有,却包含着一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毕加索不无感伤地说:“中国的兰花墨竹,是我永远不能画的。张先生,我感到,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张大千一生大概创作了4万幅书画作品。他常说,我视绘画如性命,我的画笔不会停,我会画到生命最后一息。1983年,张大千在画桌前突发脑溢血去世。

思 考

张大千创作了大量的传世之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工作。天赋加坚持,无疑张先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同学们也可以思考下,什么是你此生挚爱,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呢?如果你能享受这个事业的过程,那么这是一种自然的天赋,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它不仅可以让你坚持到掌握这门技能,还能支持你走到更远的地方。相反,如果你无法享受,甚至学得很痛苦,那么可以考虑放弃。学习技能最终其实也是为了能快乐地生活,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在短暂的人生之旅,花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方可事半功倍,成为人生赢家。

上一篇:银行财务合规征文下一篇:高一日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