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024-10-10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共8篇)

1.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篇一

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研究

2013年05月10日 09:48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7期下 作者:曹 鹏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6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经济社会的企业必然要有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并承载起社会文化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企业文化及其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的对策。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管理手段,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是企业的精神生活和内在需求,是企业推动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承载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新时期,作为市场经济的企业,通过加强和提升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属性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与时代赋予企业的神圣使命。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欧利文·谢尔顿提出来,但开始有较清楚的论述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强调企业除了赚取最大利润外,也应该重视员工、客户、供货商、环境及社区之间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由此造成的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运动。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逐渐趋于完善,部分发达国家纷纷专门立法对其加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方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

二、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战略体现企业的未来发展导向,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前有目的地筹划。在企业战略分阶段制订和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中,在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从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角度指引企业从战略层面肩负起社会效益的责任。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科学与合理开发、社会资源的和谐运用紧密相连,从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问题,减少和治理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向生态化和清洁化生产方向努力。同时,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是贯穿和融合在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各层面之中的责任。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必须根植于文化基本假设和价值层面,而不应停留于文化的表层物像。企业在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和经营中,在制定各类制度和行为规范中,都需考虑和承担起社会赋予企业的责任。企业责任观是在企业核心价值观驱动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总的看法及对企业如何承担责任的总体思路和指导。

三、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

1.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战略体现企业的未来发展导向,是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前有目的地筹划。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科学与合理开发、社会资源的和谐运用紧密相连,从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问题,减少和治理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向生态化和清洁化生产方向努力。企业在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和经营中,在制订各类制度和行为规范中,都需考虑和承担起社会赋予企业的责任。

2.要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全面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股东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职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企业文化建设要抓住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文化,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员工提供安全的生产条件,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构建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氛围;另一方面,要在企业外部树立诚信、守法、公正的企业形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社会创造财富,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社会各利益群体的义务,扶贫济困,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连,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

3.要加强企业的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企业文化的和谐是前提条件,通过企业文化的和谐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和谐的实现。和谐的企业文化要立足于“以人为本”,和谐处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竞争对手、企业与市场环境等的关系。一要理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追求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的关键。二要协调企业与消费者和上下游客户的关系,将尊重和服务消费者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做到尊重消费者的权利,构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三要正确对待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崇尚在竞争中合作的经营理念,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四要提高企业家素质,诚信经营,强化自律,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以公德诚信为道德基础,致力于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文化越来越关系企业的兴衰和永续发展,并直接作用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又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需求。因此,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今企业的责任,更是一种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陈云龙、陈国生、康健.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浅析[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8)

[3]郭俊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与现代化,2008(4)

[4]张家瑞.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J].商业经济研究,2007(9)

[5]李国强.全面认识企业社会责任[J].光彩,2006(6)

[6]宋东梅.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2.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篇二

1 宗族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

杭州DY科技有限公司是较为典型的宗族型企业文化类型, 其创业者J先生早年曾留学日本, 并在日本知名企业工作五年, 回国后与亲朋共同成立了DY科技有限公司, 在企业内部, 与J先生有血缘关系或有较好的朋友关系的员工占到了60%, 大部分其它员工也是通过员工之间的介绍加入该公司任职。公司内部有着较为统一的价值观, 并认同公司的发展目标, 人与人之间较为友好团结, 组织中互助的氛围较为浓厚。

在整个企业里, 总经理十分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员工的参与感以及组织对员工的关怀, 奖励的形式也主要为对团队的奖励, 而非对个人的奖励, 处罚也是对整个团队进行处罚, 而非对个人的处罚, 因此团队内部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一个团队就类似于一个小型的家庭组织, 在组织内部, 领导者充当的是长辈、导师、家长的角色, 不是以制度和规范去约束员工, 而是像培养孩子一般的关注员工的长期发展和自我提升, 给员工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并赋予员工较大的自主权, 强调员工的参与、贡献和对组织的忠诚。

这与该企业的创业者早期留学日本并长期就职于日企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较为典型的宗族型文化便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公司。此外, 由于企业内部大都是具有裙带关系的员工,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文化, 往往十分强调团队的合作和员工的自我管理, 组织成员能够将自身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深度的结合在一起, 并影响着企业的行为。Zammuto和Krakpwer (1991) 的研究指出宗族型文化往往与分权、信任、高涨的士气、对领导的高度满意、组织成员的平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

命题1a:宗族型文化企业与企业的员工社会责任存在正相关关系

杭州DY公司对员工的管理模式也被其供应商和顾客津津乐道, 同时DY公司也对员工提出了对产品生产以及供应商关系处理的严格的要求, 在公司内部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所有员工待人处事的原则。

如在一次供货过程中, 公司一基层检查出货产品质量的员工在检验一箱产品时发现其中有一个产品的质量存在问题, 尽管这并不能证明整箱产品的质量均存在异样, 但这位员工在当时无法及时联系到上级领导的情况下, 毅然越权将这箱本该出货的产品扣了下来, 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事后, 当总经理知道这个事情后, 虽然出于员工的越权行为对员工进行了组织上的处罚, 但是总经理个人却奖励了该员工一笔不少的奖金, 并指出这是一个企业该有的责任, 也是一个企业欣赏的员工。

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到, 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以及企业最高管理者所塑造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员工, 并通过员工的行为反应到企业对顾客、供应商以及其它外部利益相关者上, 同时, 这些反应还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传递。所以可以看出, 员工是介于企业和顾客、供应商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重要信息表达载体。在宗族型企业文化的影响下, 员工能够自觉地将从企业文化中学到的企业价值观及经营哲学运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也就是说, 在宗族型企业文化的企业里, 企业文化能够鼓励并强化组织成员做出有助于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 从而满足顾客、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需求。

命题1b:宗族型文化企业与企业对消费者、供应商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在宗族型企业文化的企业里, 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对伦理和慈善的关注也较为明显, 员工会自愿参与环境保护、社会捐赠、社区及城市建设等方面上来。杭州DY科技有限公司在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地震中企业捐款200万元, 企业内部员工自发捐款总额达到50万元, 作为小企业来说数额已经十分巨大。

命题1c:宗族型文化企业与企业对社会、社区的责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从DY公司成立至今, 企业的盈利和绩效一直呈直线上涨的趋势, 管理者、股东、债权人对企业的发展也十分看好, 且对企业的满意度也十分高。可以发现, 企业拥有该类型的文化可以有效的促进员工形成强大的利润创造力, 这种利润创造率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企业生产率和组织员工士气的提高, 从而改善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企业对员工承担应有的责任, 关注员工的发展, 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积极处理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 企业与企业员工对于慈善责任有着相一致的观点, 愿意一起为改善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努力, 从而帮助企业赢得较好的社会形象和大众声誉,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和发展的机会。这些元素会形成一个循环, 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利润, 而对于管理者、债权人、投资人来说, 最大的保障莫过于企业利润的提升, 因此, 可以发现, 宗族型文化与企业对管理者、债权人、股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命题1d:宗族型文化企业与企业对管理者、债权人、股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1:宗族型文化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存在正相关关系。

2 灵活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

杭州DS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者早期一直在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合作, 并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 2010年, Z先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带着这个研发团队集体离职, 创办了杭州HW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时代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IT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DS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抓到了这一点, 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团队和管理者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在杭州IT领域占得了一席之地。Z总经理指出, “追求变化, 追求创新, 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并以此为我公司运营和发展的准则”, 可以发现杭州HW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灵活型企业文化的企业。

在灵活型文化的企业内部, 十分强调的是把握外部市场的机会和竞争, 因此员工所面临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因为员工需要时刻关注竞争企业以及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 并及时将这些变化汇总成相应的信息供管理者进行决策, 但是灵活型文化的往往也深知这一点, 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以此设计了符合员工发展需求的激励方案。杭州HW科技有限公司Z总经理指出, 像我们这一类型的企业,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产品, 而IT产品的灵魂在于研发者, 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是人才, 所以我们十分关注员工的培养和发展, 并设计与岗位相匹配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企业内部也十分重视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员工之间的充分交流和资源的分享, 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此外, 对研发人员和市场人员进行合理的待遇设计以及在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后予以必要的奖励, 都是灵活型文化的企业所擅长的。

杭州DS科技有限公司还设立了一套培训学习机制, 对于有意愿的员工, 由公司承担学费进行再深造, HR经理表示, 平均每年会有五十名左右的员工自愿进行再深造, 公司现在的硕士及以上人员的比例近乎达到了40%, 这个措施实施后, 员工的满意度提高了, 公司的竞争力也相应提升了。

命题2a:灵活型文化企业与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IT领域, 消费者十分关注新产品的研发, 因为信息技术更新的十分快, 而且变革者往往很快就能占领市场, 所以能够研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往往能够走在市场的前列。所以对于灵活型文化组织来说, 组织的变革使组织产生了持续的创新力和适应性, 这种创新力和适应性主要就体现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上, 这种类型的组织认为是创新带来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利润源, 组织的重点便应该是突破陈旧, 打造一种适应于市场的灵活的运营机制。其实对于企业持续保持创新以及研发新产品是否属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 学者们一直保有争议, 国外的学者普遍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企业正常的市场行为, 是企业处于自身的盈利并开展的一种企业活动。但是在国内来说, 笔者觉得这种行为可以而且应该视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一种。在最新的浙江省经信委颁发的《关于促进浙江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相关建议》文件中, 明确指出应将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接下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申请专利、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在现阶段我省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的过程中, 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在企业内部推行研发为主、制造为辅的管理制度, 应该可以视为该企业在贯彻落实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及精神, 是符合我省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 而且这些企业在推行这一行为时, 可能会面临利润减少、企业风险增大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认为, 企业的研发行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行为, 属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是企业在履行社会创新发展的责任的一种表现。

命题2b:灵活型文化企业与企业对社会、社区、政府的责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对于供应商、顾客、销售商来说,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 特别是IT市场, 顾客的需求往往在不断的变化。一些知名的IT企业管理者说, 是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真正履行顾客责任的企业便是那种能够时刻关注顾客需求并根据顾客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的企业, 灵活型文化的企业便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企业。

杭州DS科技有限公司在内部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客户部, 这个客户部主要承担两个职能, 一个是市场调研, 另一个是上下游维护。整个团队一共有24人, 其中市场调研有8人, 这八个员工几乎整天奔波于各个数码城和博览会之间, 观察市场的新走向和顾客的新需求, 还有16个人主要负责维护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关系, 并处理好产品销售的后续维护。客户部总监L女士指出, “企业研发新产品必须依赖供应商和销售商, 你需要靠供应商保证你产品原材料的供给, 你需要靠销售商把新产品在市场上加以推广, 所以公司一直也十分注重这一块内容。灵活的企业文化让我们具备了持续的创新力, 但这种创新力也需要立足于良好的供应商和销售商关系基础”。

命题2c:灵活型文化企业与企业对消费者、供应商和销售商责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对于灵活型文化的企业来说, 债权人和股东往往态度并不十分明确, 这与债权人和股东的风险偏好性有关。杭州DS公司Z总经理指出, “我们之前一直也在寻找投资者, 并不是十分顺利, 因为我们这样跟着市场走的企业往往前景很难说, 可能你因为研发出来一个新的适合市场的产品, 你的企业一下子就起来;但是, 你也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好的研发产品, 然后大量的研发投入可能会把你企业拖垮”。对于灵活型文化的企业来说, 它们往往无法满足大部分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要求, 因为绝大多数的资者、股东和债权人希望企业能有个比较稳定的发展, 他们较为排斥企业因为研发一个全新的产品而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这样对他们来说也会是个未知数。

命题2d:灵活型文化企业与企业对债权人、股东和管理者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结论2:宗族型文化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部分 (除对债权人、股东和管理者外) 存在正相关关系。

3 结论

从案例研究的结果来看, 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出宗族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维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灵活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维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对企业对债权人、股东和管理者责任的维度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当然这些命题的提出还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检验, 此外, 这些结论是否可以适用到所有类型的组织, 也有待于学者通过对更多类型企业样本的研究加以证实。无论如何,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启示, 对管理者更好地构建企业文化从而来最优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5) :66-71.

[2]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10) .

[3]企业高管价值观、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高阶理论的分析[D].浙江:浙江大学, 2011.

[4]Husted, B.W.Governance Choices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 Contribute, Collaborate or Internalize?[J].Long Rang Planning, 2003 (36) :95-122.

3.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54-01

1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解决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尚属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已经开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版的一些著述展现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平与实用价值,从而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从总体来说,涉及该项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无论是对概念的界定还是对知识的梳理都还相对粗糙,且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不强,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2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门理论来研究大约肇始于02世纪初,进入02世纪70年代,美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更加重视.目前,美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与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相关的领域,成为各国广泛参考的模本。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一词产生于美国,但与其类似的内容在日本的讨论己长达50年。从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日本社会的讨论话题以来,日本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历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对研究我国企业责任的发展轨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实施现状和问题

近年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媒体开始关注和投入企业社会责任,美国商业社会责任组织CEO,Aron Cramer称“当前的中国公司社会责任已经变得更加成熟。更多地倾向于在中国的西方公司的看法、国内日益成长的企业、海外的中国企业以及中国消费者及政府官员的意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2008年汶川地震集中考察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水平。也反映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许多不足。这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议一方而反映出我国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停留在较狭隘的层面上,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水平还远远不能达到公众期望。具体问题包括:

3.1 企业对待社会责任态度不当,功利性目的强。

之前的研究和经验都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消费者对诚意的感知。中国企业往往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把企业社会责任当成宣传手段而不是真诚地去承担责任,例如部分企业在捐款活动上投入巨额广告,结果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3.2 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还远远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带来的效益是在长期中获得的,隐形的回报使得企业不愿意过多投入。相较于外资企业普遍设有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推进,中国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还处于分散的阶段,更不用说系统规划、监测、评估了。

3.3 外部监管的缺失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尚未成熟,政府的引领和公众的监管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关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的监督和激励制度还不完善这一特殊环境使得我国企业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面临种种外部阻碍。

4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解决方案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之所以起步晚,发展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在于没有建立一套合理的由政府、企业与社会等多方面深层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管体系;其次就是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虽然我国GDP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但人均收人并不高,一些地方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这些地区的“面包”还没有足够大。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4.1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机制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机制的建立关键在于形成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政府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证社会顺利运转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公共管理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国家立法和行使公共权力的形式,建立完善、规范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提供法律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保证。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安排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圈定了一个社会许可的框架,明确企业只能在此框架内实施社会责任,否则企业将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和社会的监督。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有效监督下,通过培育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自律精神,形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4.2 强化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建立消费者和第三方监督机制,形成对企业的诚信和道德的社会监督机制,让那些不讲诚信和道德的企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没有市场机会。消费者的监督力度在供求关系上大于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在现代的市场当中,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主导着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方向,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是促使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提高的主要社会力量。

4.3 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国际事务

我国已经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不断完善。但毕竟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起步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更要求我们主动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或区域相关事务的研讨学习。我国应抱着坦诚、合作的态度,抓住时机,积极参与相关国际事务。多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发展相结合,逐步形成与我国企业相适应的、与国际企业接轨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5 总结

目前,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它们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结合起来,自觉地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现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其中政府合理的配套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尤为重要,我们也期待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现代法学》,2003,L

[2]毛羽:《凸显“责任”的西方应用伦理学— 西方责任伦理述》,《哲学动态》2003,9

[3]李艳华、凌友锉:《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概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1.

[4]李祖全:《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分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篇四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管理模式关系分析

企业管理模式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是否合适,也就是说,判断企业管理模式的标准主要是看企业管理模式能否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就会存在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本文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讨论,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议题导向下进行的,因此也主要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问题分析如下:

1.企业战略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般都会考虑制定什么样的战略以及怎样实现这些战略,并且通过这些前期准备为后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之路。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目的服务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本目标就是要践行企业战略。然而,在企业的战略制定工作中,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企业发展战略更关注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名誉。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够树立企业社会责任并且践行,那么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中就会忽视这方面的建设。

2.企业架构中缺乏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

企业的组织架构通常是指企业实行内部管理的组织架构,现在企业在制定企业管理架构计划的时候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企业内部分工,也就是根据销售、财务、营销等工作性质划定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其次,根据企业所经营的具体项目来制定企业各个部门内部的项目管理部门,这一类管理组织具有明显的扁平化特征。于是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机构,同时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也会有所欠缺。

二、不同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情况

1.企业管理模式分类

当前我国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六种,其中最常使用的分别是亲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以及制度化管理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点,针对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进行慎重选择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践行效果。

2.不同管理模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情况分析

随机化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领导者独裁的情况,对于制度的遵守程度较差或者过分干预中层领导的决策,这种管理模式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无法很好的实现社会责任,降低信誉度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其广泛存在于一些中小型私企与个别国企中。亲情化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于各种创业初期的企业当中,由于缺乏资金再加上利益关系方面的内容较少,所以创业团队往往都是通过哥们情谊凝结在一起的,但是随着营业额的增长与利润的提升,亲情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就会淡化,不利于其实现社会责任与价值。制度化管理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体系来实现企业的内部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通过量化劳动与收入的形式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效果,但是由于制度建设往往导致缺乏主观能动性,其运用的好坏还是要依情况而定。

三、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互推作用

1.在企业管理模式构建中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想要在企业的管理之上丰富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就必须要在理念上进行丰富。因此,在企业针对社会责任改进企业管理模式之时,首先就要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将企业社会责任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子上来,找到与之相契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有针对性的展开管理活动。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管理现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才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提升责任意识。

2.提升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要想最大程度改进企业凸显社会责任的企业管理模式,就要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树立强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要进行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无法离开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更加无法离开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是企业管理搭建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提升思想认识,同时提升知识积累,积少成多,巩固在社会竞争大环境下树立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就能在企业日常工作中自觉履行义务,自觉践行责任,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

3.构建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要重视效率

企业在进行基于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充分证明企业在进行的.管理改革是切实有效的,是能够通过改革带给企业切实利益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相关管理手段,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利益,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改进基于社区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可以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提升企业的社会认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全社会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企业能够更好得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

4.转变企业经营行为

企业根据管理模式变革改变自己行为,其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生改变。要想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到实际经营中,就必须根据这些变革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在经营中应当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责任的实现,不仅要实现经济目标,还要实现社会目标,要把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权益而在经营中,要重视环保和科学发展,通过自身努力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促进企业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好的企业环境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加促进企业履行义务,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在良好的、正能量的、科学合理的企业氛围,能够让企业责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还可以促进更多新理念新方法的诞生,让企业管理走上正确高效的途径。企业要对社会责任的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就必须要合理合适的企业环境进行配合。企业要在内部构建关爱尊重员工的企业氛围,先尊重关爱自己的员工然后才能够关爱和尊重社会。良好的企业环境需要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有建言献策的机会,要珍惜企业员工的个性,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员工践行社会责任的正能量行为。良好的企业环境必须要管理层和每一名员工的共同参与,只要全员都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多元化、多维化,同时企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企业应当在经营管理中增加社会责任因素,大力建设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建设,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过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旭红.基于责任管理浅析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05:33-34.

[2]吴梁豪,兰善超.基于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J].经营与管理,2017,02:72-74.

5.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篇五

一、问题的缘起: 食品安全共治何以可能

食品安全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家治理机制设计必须予以有效因应的重要民生法治议题。作为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治理优化的投影,近年来我国先后从制度、组织、技术等多个层面切入,力图全面构筑食品安全风险防治体系: 及时废止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2009 年出台并于2015 年修订通过了系统性更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 ; 设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从科层权威角度增强全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统一协调性;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进一步整合优化执法资源; 组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推动风险评估技术优化升级等。

然而,上述治理优化的种种努力却在当下遭遇严峻的现实壁垒:从三鹿“三聚氰胺”奶粉到双汇“瘦肉精”猪肉,再到跨国肉制品巨头福喜公司改装上市的过期劣质产品,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不少著名品牌异化成制售假冒伪劣的“避风港”,严重损及消费者的安全预期; 在日常的媒体报道披露中,“塑化剂”白酒、“苏丹红”鸭蛋、地沟油、毒豆芽等有毒有害食品始终不绝其踪,“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成为公众心中挥之不去的安全阴影,并逐层累积、日渐放大成无处不在的集体焦虑。在现实的危机挑战下,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化进程同步,开始积极探索多元治理之道。2015 年4 月24 日修订通过、同年10 月1 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社会共治”给予基本法律层面的确认,将之规定为今后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基本制度之一。

从《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效力以及随后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多层次食品安全协同治理实践来看,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治理业已转向共治机制,其力图改变既往拘泥于监管中心主义的窠臼,全面吸纳一切可能的治理力量,建构增益互补的安全控制体系,这是食品安全领域福柯意义上治理技术的深刻变革。共治的制度化,意味着食品安全治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挑战业已纳入协同互补的处理机制,而不再由公权力主体垄断治理。这一体系化的制度思路,既需要以国家强制为核心的监管权威,需要以专业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为代表的科学社群的智力支持,需要广大公众基于“用脚投票”的弥散化的市场制裁,更需要借助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

只有有机整合这些不同源泉、不同形式、不同适用机理的多元力量,才能彼此取长补短,发挥体系化治理效力。

二、通过信任的食品安全共治之道

从共治模式的运行机理看,其得以聚合各方的制度纽带在于信任。人类的任何社会合作行动,都需要一个基础性前提: 在信息不对称的社会约束性条件下,行动主体之间能够实现彼此期待的行为选择预期,建立起对于相对方行动之恒常性认知,在此基础上产生人际信任。舍此,合作将无从发生,也难以为继。“人际之间若无普遍的信任,社会就会解组,因为很少有关系建立在对他人行动全面、彻底确知的基础上。

信任附着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上,按起源划分,社会关系分为先赋性关系、准先赋性关系、获致性关系; 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 按照交往的亲疏距离分,则分为家人连带关系、熟人连带关系、弱连带关系、无连带关系。尽管视角不同,但上述分类分享了一个隐含的共同标准,即依据主体之间熟悉/陌生的差异程度进行界分。以社会关系为主轴,可以构建出人际信任的“差序格局”: (1) 社会互动以行动者自我为起始原点; (2) 与该中心原点的距离越近,情感性关系越强,越值得信任; (3)从中心原点外推开来,情感性关系逐渐减弱,工具性关系逐渐增强,信任也随着成员之间的离散化程度加深而淡化循此逻辑,在以工具性关系、无连带关系等为代表的陌生化关系中,倘若缺乏特定的`制度安排以保证行动者对于彼此行动的稳定预期,则其中的信任最为淡薄,也最难在这类关系覆盖的群体当中建立合作。

三、共治模式下的信任断裂及其展开形态信任

对于食品安全共治须臾不可或缺。然而,必备的制度纽带却在治理实践中遭遇层层断裂,导致共治实践在公权力执法、知识治理、市场规训等不同维度相继发生“失灵”,社会公众对之展现出复杂而微妙的不信任心理和集体焦虑,严重损及共治绩效。“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序决定了现代民族国家普遍将其作为优先目标纳入社会治理战略规划,由承载科层理性的监管部门予以实施。作为治理战略的实践者,监管部门既具有受托于国家—公意的合义理性( legitimacy),又具有整合智力支持、强制信息披露、惩处违法枉行的行动力,理应在价值、事实两个维度均获得足够的社会信任。然而从宏观层面看,公众对监管部门的执法绩效普遍表示失望: 在一年一度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中, 2015 年“中国平安小康指数”项下对食品安全明确表示担忧的人数比例竟然高达77. 8%,“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项下食品安全连续五年“荣登”榜首,而对于“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的民意排序,食品安全也以44. 8%的关注度名列第一。

6.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 篇六

【摘 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党组织在国有企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解决党建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从根本上发挥出党组织的执行力与战斗力,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促进力量。本文结合国有企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现实问题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改进建议,其中包括积极强化责任意识,设置责任制度、为党建工作责任制提供机制保障以及科学化设置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目标体系,构建长效机制等等。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出现了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等现象,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

一、国有企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现实问题

(一)意识不到位

如今,仍然有很多国有企业中的党组织负责人并没有认识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意义,不仅没有妥善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责任,而且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行为,十分不利于良好党建工作氛围的形成。

(二)重视度不够

部分党组织的负责人没有在企业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形象,由于自身对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建立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从而导致党组织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

(三)监督考核不完善

有些党组织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展开督导工作,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履行不积极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四)素质不适应

很多国有企业中的党务工作人员存在着综合素质低下的情况,很难较好的完成由上级所派发的党建工作任务。不仅不具备应有的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根据上文中所提及的这些现象来看,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建立任务,基层党组织就必须要严格按照“从严治党”的管理方针,如果发现有不称职、不积极的党组织成员存在,应当对其给予一定的惩罚。

二、助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顺利建立的措施建议

(一)积极强化责任意识,设置责任制度

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不难看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重点即为党组织管理层,应当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来进一步明确党组织成员的工作责任、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任务,从而确保在党组织内部形成相互联系且相互独立的工作状态。首先,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投入到党建工作中,肩负起自己所应承担的管理责任,根据我党的十八大要求内容来积极完善党支部工作责任制;其次,应当构建出符合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责任机制,将党组织所拥有的工作职责、管理权限、发展方向、执行标准以及工作程序落实到每一位党组织成员身上;再次,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的公开承诺制度,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成员需要共同签订党建目标责任状,以此来增加他们的工作紧迫感与工作积极性;最后,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国有企业党组织内部的党员领导需要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地促进生产经营、完善党建工作的双重职责,在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领导之下,党组织应当尽快形成合力,在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落实党建工作。

(二)要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它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要把经济效益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但是也必须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创新研究作为促进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助推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抓手。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与优势,就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指导促进生产经营活动,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把宏观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激发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力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活力的具体体现。面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新形势,相关部门要以对企业、对国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如在国有企?I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合理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国有企业改制后,党员干部的管理如何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有效保障党对企业发展的领导和参与。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对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创新和探索。以往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多以学习、教育和开展一般类型的活动为主,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党中央的最新要求。

三、结语

面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国有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党的建设工作的思路,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驱动力,激发党建工作正能量。国有企业党建应顺应新时代要求,用创新的观点来谋划工作,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任务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7.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篇七

一、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提升企业价值。Spicer B.H. (1978) 以纸浆和造纸行业的18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那些有更好的污染记录的企业盈利能力更强、规模更大、市盈率更高、系统风险和总风险更小。该文的缺点是18家企业样本量太小, 使研究结论不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Anderson J.C.and Frankle A.W. (1980) 发现, 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 那些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回报率更高, 披露财务类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回报率高于披露描述类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 持续披露的企业回报率高于新披露企业。Preston和O'Bannon (1997) 得出结论:“对于美国大公司而言, 社会表现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A.P.Stanwic和D.S.Stankwick (1998) 、Simpson和Kohers (2002) 的研究也都发现了, 企业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有着积极的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价值。Ingram和Fraiziner (1983) 、Freeman和Jaggi (1982) 研究发现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 他们认为社会责任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财务状况中研究发现平均控制污染支出金额占总资本支出的比例与长期平均市场回报负相关, 平均控制污染支出金额占总资本支出的比例与系统风险负相关。作者对此的解释是资本市场以理性投资者为主, 他们认为平均控制污染支出金额占总资本支出的比例越高, 企业资源流失越多, 使盈利减少, 同时企业可以降低面临违反环境法规处罚的风险, 因此公司系统风险降低。Shane P.B and Spicer B.H (1983) 的研究发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与股价反应有负的相关关系。

(二) 国内文献

近年我国学者也开始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资本市场、财务绩效和公司价值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邹相煜、王一川 (2012) 选择2005年之前的深市A股412家上市公司2006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表明, 上市公司对政府的贡献率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 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迥异。陈熙江 (2009) 通过对2003年至2006年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指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或者正相关, 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维度与当期企业价值负相关或不相关, 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值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长期的U型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我国众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逃避社会责任, 甚至冒着被处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当期来说,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消耗企业资源的成本大于收益, 所以, 提出假设:

假设1:当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在实践中, 企业通常把社会责任的履行当做一项额外成本, 且这一成本与经济绩效不挂钩, 属于非相关成本, 也就是履行社会责任并不能提高企业价值, 只能增加负担, 因此企业不愿履行社会责任。然而, 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盈利性及价值创造是相辅相成的, 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 上市公司履行的社会责任越好, 它的价值就会越大、股价就会越高。而社会责任的披露与企业实际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又存一定的时滞, 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依据披露的信息对企业进行投资、评价等行为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之间也存在时滞, 企业社会责任的正面效应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显现,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生的成本在至少两年的时间内不能得到充分补偿 (陈熙江, 2009)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 未能收集到足够长时间内的有关数据, 仅能研究上期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按照上面的分析, 由于上期对本期的影响仍然是短期效应, 因此上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仍存在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对于本期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程度下降。由此, 提出假设:

假设2:上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但负相关程度减少

陈熙江 (2009)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值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长期的U型相关关系。如果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确实存在U型关系且假设一得到验证, 那么应该鼓励企业加大社会责任的投入水平, 使企业社会责任落在U型区域的右侧, 这样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强, 企业价值也得到提升。基于此, 提出假设:

假设3: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是以2011年和2012年为研究窗口, 应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A股的横截面数据, 对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保证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 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文依据以下原则对自变量数据进行了筛选。 (1) 剔除ST公司。这主要是考虑到ST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恶化, 不能将其与正常公司相对比。 (2) 剔除数据披露不全的上市公司。 (3) 剔除极值 (社会贡献平方>100,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增长率的平方>100) 。选择这些上市公司2011年和2012年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 以报告中的三个主要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的数据为基础, 依照指标体系对数据的要求对因变量进行数据的采集。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统一口径, 如果公司年度报告或者相关数据库中没有某些数据, 则将该公司从样本中剔除。经过上述筛选的到样本公司共947家。本文数据来自金融界 (www.jrj.com.cn) 、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 和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三)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通过前面分析知道,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二者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个联立计量方程模型来描述这一系统内的相关关系, 其特点是每股社会贡献既作为被解释变量, 也作为托宾Q的解释变量出现。综合前人的研究经验和以上考虑,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研究前提和假设, 本文选择Tobin’s q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 用每股社会贡献值作为衡量社会责任的指标, 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联立计量模型如下:

模型中第 (1) 个方程用于得出每股社会贡献值的估计量, 第 (2) 个方程用于研究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是否影响企业价值。具体变量解释见表 (1) 。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 (2) 。可以看出, 样本企业价值均值为1.2533, 表明企业市值是账面价值的大约1.25倍, 最大值为6.39, 是恒瑞医药 (600276) , 最小值为0.5, 是华丽家族 (600503) ;2008年每股社会贡献均值为0.777元, 最大值为3.14元, 是新湖创业 (600840) , 最小值为-2.05元, 是第一医药 (600833) ;2007年社会贡献平均值为0.8989, 最大值为3.09, 是中联重科 (000157) , 最小值为-1.63, 是通葡股份 (600365) ;重污染行业企业共345家, 非重污染企业共602家;资产负债率最小值为2%, 是茂化实化 (000637) , 最大值是115%, 是东方航空 (600115) , 平均水平是59.98%;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增长率平均为-0.3257元。

(二) 相关性分析

从表 (3) 相关性统计结果可知, 企业价值与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风险、每股社会贡献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与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每股社会贡献与每股现金流量增长率、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与公司风险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与资产负债率在0.1的水平上正相关。另外, 公司规模在0.01的水平上与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 与公司风险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公司风险显著负相关。

(三) 回归分析

(1) 假设1检验。本文通过2012年的截面数据来验证假设1, 回归结果如表 (4) 所示。可以看出, 模型拟合度是33.3%, 即自变量对每股社会贡献的总体解释度达到33.3%, 模型的F值在1%的程度上显著, 说明该方程总体上存在线性关系。四个自变量与每股社会贡献都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其中, 是否为重污染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每股社会贡献负相关, 公司的每股现金流量增长率、公司规模与每股社会贡献正相关。这表明, 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 重污染企业的每股社会贡献更低, 这与之前的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相反的, 主要原因是本文在计算每股社会贡献时扣除了未核算环境成本, 而重污染企业的未核算环境成本往往较高, 使得其每股社会贡献低于其他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 每股社会贡献越低, 这与之前的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不一致, 这可能是由于每股社会贡献同时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 简单相关分析只反映了二者之间简单的而非内在本质的关系, 当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时, 资产负债率与每股社会贡献呈现负相关关系;公司的成长性越好, 公司规模越大, 每股社会贡献越高, 这不难理解, 因为这些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强于其他公司。2012年社会责任贡献度回归结果如表 (5) 所示, 方程的拟合度是25.6%, 表明所有自变量对企业价值的解释程度为25.6%, 方程的F值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在整体上各个变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线性相关。从表中可以看出, 2008年的每股社会贡献与当年的企业价值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是-0.325, 从而验证假设1:当年每股社会贡献越大, 企业价值越小。所有变量中除了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增长率与企业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外, 其他变量都与企业价值存在或正或负的相关关系。其中, 只有第二至第十大股东与企业价值是正相关的, 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都是负向的, 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相吻合的。

(2) 假设2检验。本文通过2011年的截面数据验证假设2回归结果如表 (6) 和表 (7) 所示。可以看出, 模型拟合度是16.2%, 即自变量对每股社会贡献的总体解释度达到16.2%, 模型的F值在1%的程度上显著, 说明该方程总体上线性关系显著。公司的每股现金流量增长率、公司规模与每股社会贡献正相关, 而是否为重污染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每股社会贡献线性关系并不显著。此方程的回归结果再一次说明公司的成长性越好, 公司规模越大, 每股社会贡献越高。方程的拟合度是25.1%, 表明所有自变量对企业价值的解释程度为25.1%, 方程的F值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在整体上各个变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线性相关。从表中可以看出, 2007年的每股社会贡献拟合值与2008年的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11。要验证假设2, 就是要检验2007年的每股社会贡献拟合值与2008年的企业价值的相关系数r1=-0.11是否比2008年的每股社会贡献拟合值与2008年的企业价值的相关系数r2=-0.325显著地大。 (3) 假设3检验。企业价值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不存在“U”型关系呢?本文2012年每股社会贡献的平方作为一个新的自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 (8) 所示。回归结果表明, 每股社会贡献的一次项系数显著为负, 二次项系数为正, 但并不十分显著, 显著性水平为17.4%。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是否存在“U”型关系并不显著。假设3在本文中没有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企业价值与当期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 企业社会责任越大, 企业价值越低。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价值与当期企业社会责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价值。从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背景来讲, 对企业违法违规及危害环境的行为处罚不到位、地方政府官员默许、中国不存在社会责任型投资基金这样的伦理投资者等制度背景是造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价值的重要原因 (李正, 2012) 。另外, 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反应不灵敏, 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不关注, 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也是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不能得到有效补偿或者补偿周期太长, 理性投资者过度关注会计盈余、企业逃避社会责任成本很低等因素是企业不愿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 (2) 上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但是负相关程度减弱, 表明随时间推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消极影响会逐渐削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产生成本, 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收益, 但是二者的发生是不同步的, 前者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当下就已经发生, 而后者只能在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被公众知晓后才有可能发生。因此, 当期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当期企业价值的影响通常是负的。那么, 上期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会产生何种影响呢?实证研究表明, 上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仍然负相关, 其原因可能是我国资本市场对企业责任信息反映时滞较长、公司社会责任投入的回收期较长等。但负相关程度较当期减少, 因此有理由推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不利影响会逐渐削弱, 甚至由负向转为正向。 (3) 从当期看, 企业价值与企业社会责任并未呈现明显的U型相关关系。从本文的回归结果看不出企业价值与企业社会责任呈现明显的U型相关关系, 假设3没有得到验证, 可能的原因有:一是样本公司社会责任水平普遍偏低, 大部分处于U型区域的左侧;二是由于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企业价值与企业社会责任的U型关系只有在长期内才能显现出来, 而本文用的是截面数据, 无法验证两者的长期关系;三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在任何区域中都是负相关的。至于到底是以上哪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 建议

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1) 树立社会责任理念,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并将之制度化, 也是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企业内部, 一方面要建设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依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风气, 使企业所有管理者和员工在思想意识层面高度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 企业应将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全面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中, 把社会责任工作融入公司管理制度、控制程序、激励政策和业绩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来推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实施, 改善劳资关系, 融洽企业内部员工氛围;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 有效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权益;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在企业内部形成至始至终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良好环境;在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层次中, 要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从上到下的各个层次, 要在管理组织机构的底层加强社会责任管理目标的组织落实, 避免重大的管理事故出现和控制小的管理事故的发生, 降低企业管理的机会成本。就企业的外部而言,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公关部门, 与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外部的政治、经济、舆论影响力量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及时的沟通, 从而建立起企业的外部亲和形象, 为企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外部发展空间。 (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我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责任观念传入我国以来, 一直没有出台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工作, 以确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主体地位, 强制企业承担法律要求的社会责任。只有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 才能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例如加强劳动法对员工权益的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 提高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等等。另一方面, 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在这个体系中, 应明确规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和标准。 (3)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从根本上说受益者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公众的积极参与, 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的最重要的标志;公众的广泛监督, 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有力的保证。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公众舆论作用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示范作用可以带动全社会崇尚社会责任的良好社会风气。媒体舆论监督机构应发挥更加活跃和积极的作用,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面和反面典型进行及时报道, 定期举行企业社会责任评选, 在全社会掀起扬善惩恶的热潮。如成功举办过五届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每年都会评选出当年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其评选出的2009年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有联想集团、百度在线网络技术 (北京) 有限公司、日立 (中国) 有限公司、安利 (中国) 日用品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亚太资源集团、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凤凰卫视, 这些企业都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一些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榜样作用也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中来。如2011年联想启动公益创投计划, 开创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思路, 让我们耳目一新, 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提供了新的发展发向。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2]郝云宏、曲亮、吴波:《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

[3]李洪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4]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经济研究出版社2012年。

[5]Spicer B.H.:Investors,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An Empirical Study, The Accounting Reviews, 1978.

[6]Anderson J.C.and Frankle A.W:Voluntary Social Reporting:An iso-beta Portfolio Analysis, The Accounting Reviews, 1980.

[7]Chen, C.and Milne, M.J.:Investor Reactions to Corporate Environments Saints and Sinners: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1999.

[8]Ingram, R.W., and Frazier, K.B.: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3.

8.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篇八

关键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19-02

1953年,霍德华·R·鲍恩(HowardR.Bowen)对企业社会责任作出明确界定后,企业社会责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日益成为社会焦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和全球契约理论[1]等。

一、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研究

联合国于2000年正式启动“全球契约”计划,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4年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制定工作,企业社会责任在各国社会和国家立法层面得到广泛认可。在执行层面,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除行业特点存在差异外,在国际范围趋于一致,以SA8000和ISO26000最具代表性。[2]几乎所有欧美企业均对全球供应商和承包商实施了社会责任的评估和审核,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将CSR提升至国家战略。

20世纪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入中国。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机制推进企业CSR履行。2005年10月新修订的《公司法》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2005年12月,由国务院国资委等单位和组织发起成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召开“200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制定了国内第一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2006年3月,我国第一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发布;2008年1月,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但总体来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 2009)》作出的整体评价,“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较低,发展指数平均仅为31.7,五分之一的企业刚刚起步,超过五分之二的企业仍在旁观”。[3]

二、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践

(一)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

1、加强企业责任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为了让社会责任内化到企业的管理战略及生产经营过程,引入“企业责任文化”[4],使企业、员工、消费者以及政府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实现互动。在企业责任文化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实现安全生产稳定、职工思想稳定和创建和谐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两稳定一和谐”工作思路,形成以“企业发展,职工富裕”为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文化管理体系,使每一位员工都将个人收入、发展预期与公司经营动态挂钩,积极参与公司发展的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管理。二是精心培育了“确认联络操作法”、“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法”等品牌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公司“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标准化,标准的事情持续化”的指导思想。目前,这一方法在国内同行业得到广泛推广,为企业安全生产及社会和谐进步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在提升企业信誉的同时,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对象、管理机制、管理路径的有效吻合

履行社会责任不是企业对社会需求的被动适应,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的内容和对象、管理机制、管理路径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三维立体结构空间,各维度之间的内在协同性以及内容维度的互动性、路径维度的啮合性和机制维度的一致性,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根据内外环境要求,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多赢”的动态管理为目标,依靠企业机制,有效承担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力求企业内部资源与责任能力相匹配,企业责任能力与社会期望相协调。

(二)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取得的成绩

调研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5]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深入实践“对国家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社会责任理念,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员工培训、社区共建诸多方面做出突出成绩,为公司赢得了美誉,树立了国有高科技企业的良好形象。

1、依法经营,诚信纳税,贡献河南地方经济

公司创建以来,立足又好又快发展,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和核心技术创新,使公司产能从最初引进的6.5万吨/年,提高至30万吨/年,年销售收入从8-12亿元增加至40多亿元,利税总额突破20亿元,位列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第25位,化学纤维制造业第7位,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尼龙66盐生产基地,为河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关注公益事业,贡献社会公益

公司全体员工向2008年南方雪灾灾区、汶川地震灾区、玉树灾区等困难群众捐款共计80余万元,缴纳特殊党费、团费27万余元。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和企民共建工作,投资187万元与公司所在地合资建厂,消化吸收公司副产废料,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创造了较好经济效益;投资200万元支持平顶山市城市建设;投资3000万元与平顶山天宏焦化公司和地方政府(卫东区政府申楼村)等合资建厂,将焦化公司副产焦炉煤气转化为公司生产用原料——氢气,实现平顶山市资源综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投资15亿元在平顶山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25万吨/年己二酸生产基地,为平顶山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实施深度环保治理和高效节能减排,贡献环境保护

为了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先后投资1.08亿元自建2.4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场一座,投资1亿元建立我国首套温室气体减排CDM装置一套,投资建设干法/湿法烟道气脱硫装置一套,及布袋除尘装置、氢气回用装置、解析气发电装置、蒸汽冷凝液回收装置等,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公司厉行节约,使用节能、节水技术的工艺和产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炉渣、废水、废气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其中粉煤灰、炉渣利用率达100%,新鲜水回用率96.8%,单位产品COD排放量为2.23 kg/吨,吨产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35吨,外排污水综合合格率约为95 %,居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不足

(一)企业社会责任尚未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目前我国履行社会责任较好的企业当数央企或大型国有企业,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尚存偏见,甚至认为履行企业责任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社会、环境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甚至钻法律的空子以达到少承担或不承担社会责任的目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采取放任的态度,履行社会责任好的企业没有受到应有的鼓励。

(二)我国现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以环境责任为例,我国针对各种污染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部分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合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要求,加之,实践中一些重污染行业企业往往在当地政府保护伞的庇佑下逃脱法律制裁,或是利用法律的不明确表达,贿赂执法者,使得执法者对其从轻处罚,滋生寻租行为。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较高

以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为例,为实现节水,先后投资1.08亿元,建成2.4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场一座;投资1亿元建立我国首套温室气体减排CDM装置一套。为实现节能减排,2007年共投入专项资金3253万元;2008年投入专项资金3345万元,;2009年共投入专项资金2678万元,;2010年共投入专项资金19832万元。这些庞大的资金投入,对中小企业来讲是难以企及的。

(四)缺乏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评价体系

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一些社会责任履行缺失的企业不仅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反而因不履行或少履行责任,成为减少成本支出的受益者。此外,公众因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不能很好地参与到监督政府规制企业行为中来,使得部分企业无视社会责任。

四、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加强立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法律约束

政府必须同时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倾斜政策,如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在税收、费用等方面进行减免,以减少企业因此而付出的成本,提高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在技术方面给予这些企业更多的支持,使他们避免因承担社会责任而走过多的弯路,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严格执法。

(二)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地方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事业的统筹协调,还要看生态环境问题难点。突出人口资源环境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作用,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指标作为考核政府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使政府在谋划区域发展时,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三)加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机制构建

企业成立企业社会责任机构,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订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使企业社会责任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化;通过内部社会责任评价,在企业内部形成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其次,企业要树立诚信服务、合作共赢的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并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企业应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市场利润、环境资源及社会进步为目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五、结语

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也肩负重要使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的案例也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正相关性。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应当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管理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懈追求与社会以及自然最终达成相互协调,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参与文献:

[1]刘德佳,赵连章.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J].科学社会主义,2010,(12).

[2]王立武.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国际化趋势及对策[J].中外企业,2011,(1).

[3]雷鸣.日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征及其启示[J].日本学刊,2010,(6).

[4]蒋小芳.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绩效的关联度研究[J].中国商贸,2011,(3).

[5]宋煜.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管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1,(2).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下一篇:气站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