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2024-07-13

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共18篇)

1.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一

加强政法经费保障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检察机关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两房”建设取得历史性成绩,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科技装备建设进一步加快,执法办案条件明显改善,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推动检察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全部检察工作中,检务保障是基础;在整个保障建设中,经费保障是核心。200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推动检察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争取各方支持、落实改革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2月5日,有四级检察长参加的全国检察经费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会上强调,检察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检察经费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历史性机遇,扎实推进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全面加强检察经费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在这次会议上,曹建明检察长围绕落实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务保障工作作出了部署。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补助投资是地方检察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院办案、科技装备建设和“两房”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直接关系到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效。2010年3月和11月,高检院分别组织开展了检察经费保障情况大调研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大检查,并充分运用调研和检查成果,向中央政法委和财政部反映情况和问题,争取支持,在增加专款和投资规模、改进资金分配管理方式上取得了新成效。据介绍,2010年以来,高检院加大协调力度,显著增加了中央财政改革资金和补助投资,争取2010年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比上年增长20.27%,落实中央补助投资比上年增长145.92%。同时,通过各地共同努力,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市县级财政对检察机关的投入也明显增加。

“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抓住机遇,破解难题,不断深入推进检察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积极落实各项改革政策措施,切实加强检察经费管理,检察经费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高检院计划财务装备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0年12月,高检院召开全国检察经费保障工作座谈会,张常韧副检察长在讲话中认真总结了一年来检察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推进情况,深刻分析了检察经费保障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检务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工作中需要始终牢牢把握的“十个统筹”的明确要求,就进一步推进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检务保障水平作出了新的部署。

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改革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这位负责人介绍,2010年以来,高检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会同财政部制定了《县级人民检察院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2010年9月7日,财政部、高检院联合印发了该标准,为分配使用中央和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推进科技装备建设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根据这一标准,县级检察院基本业务装备分为检察业务技术装备、检察业务综合保障装备和司法警察装备三大类19小类。

——2010年9月6日,高检院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修订了《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为继续推进“两房”建设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新的标准,一是充实了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内容;二是增加了建设面积指标。其中,一级(省级院)编制定员人均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0至30平方米,增加到30至42平方米;二级(市级院)由原来的25至36平方米,增加到32至42平方米;三级(县级院)由原来的30至42平方米,增加到32至44平方米。

——2011年1月4日,高检院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编制了《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标准》,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为推动检察官教育培训基地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在财政部指导下,起草了《人民检察院财务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检察业务费开支范围》两个征求意见稿。这是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建立健全适应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需要的专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2010年11月,高检院专门组织召开省级检察院财务科长座谈会,对这两个文件进行讨论修改,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今年将与财政部会签印发这两个文件。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政策措施。一是指导内蒙古等8个省区制定实施了新的市县级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初步建立了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二是指导江苏、山西等省检察院制定了对市县级检察经费保障的考核办法,建立了考评机制;三是指导甘肃省检察院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实施了《甘肃省检察机关涉案款物管理办法(试行)》,在探索建立涉案款物管理机制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这对落实“收支两条线”改革、防止利益驱动办案、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以来,高检院和其他中央政法部门一起,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规范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障机制的改革工作。最近,中办、国办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投资保障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加强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规范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这个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一起,构成了中央关于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框架。

为贯彻落实上述意见精神,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就编制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投资计划工作作出部署,高检院也提出了工作要求。未来五年,检察机关“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下一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还将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化解地方政法部门基建债务的措施,并作出工作部署。

举办首届

2.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二

一、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还不够完善, 而且在教师队伍中, 由于年龄, 工作经验以及学历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 教育教学缺乏平衡性, 在进行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会因为人员综合素质的不平衡而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

2.对于多数的高校教师来说, 其教育水平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 但是由于其经验不足, 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还明显不够, 因此, 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

3.由于英语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 需要有领军人物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从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上来看, 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基本平衡, 缺乏一定的教学大师。这也是阻碍高校英语教师完善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

4.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现如今高校的教育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 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所以英语教学的配套装置以及体系等都需要逐步完善, 尤其是英语教学的教育制度, 其中, 分配制度不合理或则是运行机制不完善等方面较为突出。

二、高校英语教师团队的要求

1.教师团队的规模。通常情况下, 高校教育团队的教师人数不需要太多, 但是需要成员之间相互信任, 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只有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 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进而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水平。

2.团队成员的结构。

(1) 能力结构。对于教师团队的建立来说, 团队成员的能力结构是影响整个团队建设的重点。只有团队成员的整体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进而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因此, 高校应该对教师团队的成员进行慎重选择, 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

(2) 学科结构。现如今, 高校的学科设置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而且各个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学科较为单一, 很难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科的优化处理, 同时培养英语教师对学科的结构进行拓展。建立一支综合水平较好的教师团队。

(3) 职称结构。对于教师团队建设来说, 其年龄以及学历都需要平衡, 需要对其思想以及思维等加强了解和重视。适当地对教师的职称结构进行配置, 其中包括教师、副教授或者是讲师等等。这样可以增强教师成员之间的交流程度, 进而提成整个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

(4) 学缘结构。所谓的学院结构, 主要是指教师团队中的成员学历的构成状态。这一要求主要是对教师队伍中的各个成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专业知识以及其他拓展的知识都有深入掌握, 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团队的学缘结构。

3.加强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教师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点, 同时也是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才能保证教师成员在具体的教学中, 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团队的凝聚力上升, 才能为整个团队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平台。

4.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教材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要结合本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 选用适合英语团队教学改革的高质量教材、新教材充实到教学中, 组织编写大学英语教辅材料。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要加大科研教改力度, 不断促进科研转化教学工作。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理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引进一批高学历教师;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交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观摩课、示范课、讲课竞赛等教学研讨活动, 提高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 发挥好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发挥网络作用,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和教学课件研发, 利用和完善网络教学的效能, 促进新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内部或其它相关专业之间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共同研究, 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崇尚自主, 发展个性, 实行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 在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同时也是提高高校英语教师教育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摘要:目前, 国家正在对高校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从实施之初到现在已经颇有成效。其中, 高校的英语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点。因此, 对于英语教师的团队建设工作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采取团队教学的工作模式还没有得到普及, 即使有些高校已经采用了这种方式, 但仍然存在着问题。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团队建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彭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J].宜宾学院学报, 2011 (7) .

3.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三

在项目建设方面,我们以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对示范项目实现嵌入式、全流程的管理,从PPP项目的合同制定、融资方式、收益回报机制、绩效管理、信用管理、担保机制等等方面加强业务指导,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制度和机制的规划,给予技术的支持,加快示范项目的进度,保障项目实施的质量,打造了项目的标杆和样板。

在政策方面,我们以健全政策扶持为支撑,创新性地发起设立了总规模1800亿元的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这个基金马上就要组建起来,来破解PPP融资难的问题,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的政策,重点引导和鼓励地方的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型为PPP的项目。同时,我们不断完善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和税收优惠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来加大PPP政策扶持的力度。

在实践中,我们改变了政府主导基本建设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大力培养契约意识,打破了财政资金有限和投入方式单一的束缚,实现了财政目标、手段和金融工具的融合发力。我们转变了举债搞建设的粗放模式,以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并且注重PPP项目本身的风险防控,实现防风险和增活力的双重目标。同时,我们要跳出被动买单的漩涡,不断地推进现代财政体制的建立,促进政府职能的积极转变。到目前我们初步统计,全国各地公布推荐的PPP项目有6650个,计划投资额8.7万亿元,涵盖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城市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

但从长远看,要推动PPP持续健康的发展,关键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社会资本的安全感和可信度。PPP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合约的政府和社会合作的一种过程,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担、利益补偿等等,都需要而且也必须用合同的方式加以明确。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是平等的主体,是一种伙伴的关系,双方都要诚实守信,认真履约,这是顺利开展PPP项目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与传统的一次性项目审批不同,PPP的模式需要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合同管理,在合同有效期内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持续的监管,并且将政府付费和使用者付费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相挂钩。这样才能够确保PPP项目在长达二三十年的合同期内,政府有能力及时、足额按照合同履约。为此,财政部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明确要求统筹评估和控制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将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纳入公共预算的预算管理中,并且由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进行监管,从而履行政府合同义务形成,而且形成了有效的约束。这是我们国家在推广PPP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的实践。

推广运用PPP,既涉及到理念、观念的转变,又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变革,这本身就是一个难活,也是一个细活,需要我们花费大的力气去推动它、创新它、实践它。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探索阶段,在观念的认识、工作机制、法律法规、配套政策等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亟待破题解决的难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PPP的规范发展和项目实施进度,因此,我们还需要下大力气下苦功夫来健全机制,注重长效,我们要努力健全各个部门分工协作的机制,补充法律法规的短板,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来助推项目的规范实施。我们目前正在打造覆盖全国统一高效的综合信息平台。

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广PPP模式的潜力很大。“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推广PPP模式就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配合,涉及的范围广,受众的人群多,很多项目关系到重大的国计民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4.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的执行力 篇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会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有人为此叫好,认为三中全会的各项改革涉及面之广、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超出了预期,回应了各方期待,顺应了民心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有人认为,改革的决策部署确实是好,但对这些决策能否真正不折不扣推进、实施还有担忧和顾虑。主要原因是:以往也有很多好的改革决策和法规制度,但在执行中落实不到位或走了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政之道,贵在落实。千万条改革部署,重要的在于落实,在于推进改革的执行力。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未来10年,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好落实,达到战略决策预定目标的能力。执行力包含达到目标的意志和决心,完成任务的组织谋划和执行能力,达成目标的实际成效。

要确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重要的是强化执行力。

一是要提高改革决策部署的执行力。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既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具有战略意义,又全面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采取什么方法步骤去落实?要达到怎样的成效?是一次性全面铺开还是结合实际有重点、分层次的有序落实?是迅速落实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目前面

临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执行力,要科学制定落实改革决策的总体方案,要做到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去抓好落实。

二是要提高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看,再完善的制度,没有严格的、强有力的执行力,没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去落实,等于没有。就是说,如果一项制度像顺口溜描绘的那样:“说在嘴上,印在纸上,挂在墙上,显在屏上,落在空上。”那么再好的制度都等于白纸一张。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要设立专门的法规制度执行监督考核机构,对法规制度的执行落实进行梳理,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每年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核检查或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和现象进行坚决制止纠正,对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惩处,确保法规制度执行有力、落实到位,切实发挥作用。

三是要提高化解难题的执行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党建等方方面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既有体制机制的障碍,有又利益固化的藩篱,要深化改革,必然要触及各种既得利益,必然触及各种固化的思想认识。因此,一定会遇到各种难题和阻力。改革之路从无坦途,要实现改革目标,就必须坚定决心和信心,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做到无论遇到什

5.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五

依据上述的指导思想,本研究主要从内容、呈现、编写和教学等方面对两套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几何内容进行较为详细地、系统地比较。选择的教科书是中国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初中数学科书(电子版)与老挝教育部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为了使本文到一定的科学研究水平,本研究主要使用了比较教育学中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流程图解法(概念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从教科书内容的编写理念、逻辑编排结构、习题类型设计形式、内容对教师教的影响、内容对学生学的影响等五个维度对两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加以比较分析。

论文共分成五章。第一章:引论;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两国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的比较;第四章:两国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比较结果;第五章:研究结论。其中,第三章是本研究的重点。

通过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的主要结果:(1)中、老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内容编写的理念基本相同,均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达到课程目标要求;(2)教科书的内容领域基本相同,两套教科书的几何内容均以“几何图形基本概念、多边形、几何变换、圆、三角函数”作为五大基本领域;(3)内容编排上基本相同,两套教科书几何内容均采用混合编排的形式;(4)习题的类型与编排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习题的类型、习题数量、习题内容等方面表现明显;(5)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6)实践与综合应用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上的差异特别显著;(7)几何内容学习目标基本相同,但培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中国重视对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老挝则一直固定在“先做后讲”的教学模式。中国老挝两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几何内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老挝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要求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不同,数学学科发展水平不同。本文还提出了初中数学教科书建设中关于几何内容的几点启示。

6.备课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篇六

1.全体英语教师备课态度认真,本面整洁、清楚,都能做到提前备课,而且课课都是祥案。其中胡爱华、任嫣然、王顺亚老师的备课时数最多,都超过应备课时5-6课时。

2.在备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做到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能充分利用好手头上的参考书,特别是部分教师针对新接手的课程能积极查找、搜集多种资料,尽力上好自己还是比较陌生的课程。这一点顾银花老师做得非常不错。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课程,大部分教师能认真比较筛选,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努力尝试着确立最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备切合实际的课。如谢成、汤小维老师,在熟知六年级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重组,使之上升为精华。

3.在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师能从目标的确立,到教学的重点、难点,课文的导入,问题的设计,过程的安排,作业的布置这几个方面花工夫、动脑筋,认真设计,整个过程的安排清楚、完整、得当、严密。如王顺亚老师。课后作认真的“教学反思”如唐雪芬老师的反思详细且有深度,胡爱华老师除了有认真详细的反思之外还在每个教学过程的旁边写了备注。这是很多老师都做不到的,我们一定要向她学习。

二、几点建议

1.提倡继续备详案(这一点年轻教师更应该重视);提倡合理自然地导入新课;提倡水到渠成地进行德育渗透;复习课,也应认真备好课,每单元复习课最起码要备三课时。

2.备课时教师敢于开发教材,创新使用教材。备课不一定要照书中的顺序,也不一定照书中格式,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思路,3.上课后,如发现有更多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使下次上课更完美。

4.另外教师的书写要优美,为自己的备课锦上添花。、一学期匆匆而过,短暂、忙碌却充实,我们兴福英语备课组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认真学习镇教委和学校的有关教学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制度和要求,在工作上扎扎实实、不断创新,团结合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围绕镇教委和学校提出的各项计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水平。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团结奋进,资源共享

我们镇英语组是一个年轻化的团体,拥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生命力,在工作中拥有一份热情,一股冲劲和韧劲。回顾一年来我组几位教师的工作、学习,很有感触。虽然教学任务重,但大家都有奉献精神,教学资源能够共享,分配任务及时完成,这样一支团结的队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特别是年龄较大的高树盛老师,每次的教研活动都很积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在前面,每次交流发言也毫不吝啬的说出自己的经验心得,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

二、拓展教研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重视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指导,落实时间、地点、内容。集体备课要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集体备课要专题化、系列化;教案改革提倡校本化,鼓励教师备个性化教案、实用教案。通过对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撰写、教后反思等情况的综合检查来评价教师备课情况。加强集体备课、教后记撰写、案例分析等与教师成长最密切的教研形式,使教师自觉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借鉴学习。继续完善课头间的相互交流,坚持讨论、反思、相互沟过后进行备课,享受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本学期我们在每次认真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分别观摩了高树胜老师、郝秀峰老师、王国娟老师、穆红艳老师执教的交流课。还请博奥的张颖老师送了一节课,博奥的尹晓娟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报告,都令我们受益匪浅。

三、紧抓学科质量,重视课外活动,提高全面素质。

我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还互相交流对差生的辅导措施,交流中更加明确了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差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同时,还能因势利导注重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在班组中开展“学习优胜小组”的评比活动,从学生的上课、作业、英语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分,并及时在黑板上公布,及时给予表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还能开展一些小型比赛,如“单词默写比赛”、“词汇过关比赛”等,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四、存在的不足

1、在别人提倡手工备课的环境下,我们仍然坚持集体备课,坚持资源共享,如何做出特色,如何避免教案照抄照搬,不修改等现象,我们需认真思考,因此使集体备课更规范,更体现个性,仍是我们为之而奋斗的一个重要内容。

2、创新意识不够,工作效率不高。

3、由于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对有些工作预见性不够,今后做工作时应多思考、多斟酌、多请教。

五、下一步的打算:

1、力求踏实,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2、发挥备课组的功能,围绕“三点”搞教研

一方面加大对各个备课组的检查和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强化了备课组的科研职能。以备课组为单位,由点入手,带动全面,加强了以“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为主题或课题的研讨与交流。教研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3、想方设法,改进英语教学,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水平,是我们备课组努力的方向。任务艰巨,但我们会用心去做好每一份工作。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 加入我们的队伍,为我们备课组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英语教研组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跨步前进,力求英语教研组建设日臻完善。

4月27日小学英语组在小教处的指导下,进行了教案、作业的检查。现总结如下: 英语教案优点:

1.整体情况良好。项目全,内容完整。所有老师都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了备课量。教案撰写环节清楚,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反思仔细、认真。2.作业形式丰富,有实效,作业量适中。

3.课前准备充分。注重运用课件、图片、单词卡等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存在的问题:

1.个别老师的教案略显简单,对于重点知识的呈现、如何帮助学生感知、体验、理解语言并运用、内化语言缺乏具体活动安排。

2.板书设计相对简单。可以更合理地设计板书,明确各节课的重点、难点,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各节课重点知识的整体把握,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系统。3.个别教师没有附上复习教案和试卷。英语作业优点: 1.作业次数充足,全批全改。

2.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教师批阅规范,且细致、及时。

3.中、低段学生以单词、句子书写为主,作业上有教师对学生书写的示范和指导。教师批改规范,学生书写习惯较好。4.高段学生以习题练习为主,学生有纠错、有教师讲解的批注,大部分高段学生的作业干净,书写美观。

英语作业存在问题:

1.中、低段部分学生作业不够平整和整洁。

2.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有待提高,需要教师更加严格的要求。

教案书写工整:徐静、晏瑜、熊佳、林敏 作业批改仔细、认真的:徐静、陈爱玲、林敏 副课教案检查

7.伦理问题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篇七

怎样回答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伦理道德问题, 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格发展、人际关系、共同体状态、生活状态和教育质量, 伦理问题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伦理道德水平的高低, 与社会的和谐状态,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由国际知名学者肯尼斯·斯特赖克等人编撰的《伦理学与大学生生活的案例研究》 (第三版) , 意在探讨伦理道德教育问题, 学习过美好生活。该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生教育、批判思维、领导力、哲学导论、应用伦理学等课程。该书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成长和生活的伦理道德之维, 提升教育者、学生以及社会人们的伦理意识与能力, 对追寻美好生活颇有助益。

为美好教育和生活辨明航向

相对于人们普遍重视的效率问题、技术问题, 如何正当地对待人,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等伦理问题可能更具有根本性, 因为这些问题关涉生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方向。本书探讨了学生中常见的作弊和剽窃、隐私、友谊、自控、人生意义等问题, 涉及诚信、自由、宽容、尊重、忠诚、自主、归属、责任等观念, 这些问题和观念都指向“如何过美好生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例如, 本书详细分析了作弊和剽窃对于同学、自己、学术共同体、雇主、社会等方面的伤害, 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 即使能够逃脱责罚, 作弊和剽窃也不应是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该书展示了同学之间如何通过对话解决冲突和矛盾, 分析了放纵为什么会妨碍美好生活。作者提出了选择生活之路的10个关键点, 如“认识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担起自己生活的全部责任”“服务别人幸福自己”等。“我们知道, 为有益结果奋斗, 并不断服务他人, 使得他们 (指马丁·路德·金、特蕾莎修女等) 成为更好、更强大、更容易满足的人。那些过度自私的人却因为不能处理好得失、沮丧和苦难, 只能一个人苦闷、愤怒或者失望, 却无处寻求帮助。”该书的实例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相结合, 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道德给我们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美好和力量。反之则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伤害——现实已经给了我们清楚的回答。

让伦理理论回归教育和生活

该书的一大特色是将伦理学的原理与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 让原理不再抽象, 让案例解析具有了理论高度。如此, 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体会生活中的伦理情境和困境, 预见行为的后果, 做出适当的日常选择和行动, 防患于未然。

该书使用了五大伦理原则:最大善原则、平等尊重原则、关系原则、共同体原则、品格发展原则, 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用而未必知晓的。该书的清晰阐释常常使读者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也让读者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伦理问题, 从而有可能避免单一视角的局限。例如, 影响广泛的功利主义的“最大善”原则, 要求行为者关注行为的结果, 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善, 这就给我们的行为设置了界限, 要求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然而, 最大善原则允许牺牲少数人的合法权利, 去获取最大善, 因此备受诟病。平等尊重原则假定每个人都是有内在价值的个体, 我们每个人仅仅因为我们是人, 就都是有价值的、重要的。因此, 每个人都值得尊重, 被有尊严地、公正地对待, 而不能只被当作他人达成目的的工具。平等尊重原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 对于个人的品格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价值。

邀请读者参与平等对话

道德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灌输。与高高在上宣读真理的独白式、灌输式写作方式不同, 本书不仅重视“教以道德”, 还重视“道德地教”。它用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而非说教的方式, 让教育者和学生对身边的事情展开多角度的讨论和思考, 从而更清晰、深刻地理解人类的伦理原则和价值, 学习思考和面对伦理困境的基本思路, 并据此思考自己的生活, 追寻更道德、更美好的生活。

清晰的概念分析、阐释和辩护是哲学的特征, 也是对话的基础。受过教育的人其重要特征不是记住某些定论, 不是屈服于权威的压制, 而是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提出问题, 有逻辑、有证据地思考, 学会与他人平等对话, 在对话中矫正自己。“坦然接受苦难, 从中发现意义, 获得成长的能力, 甚至能透过苦难看到生命的美好, 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毅力。”本书这样一种关于“毅力”的界定, 是不是让您为之一振?您当然可以尝试着给出您认为更适当的界定, 在这样的过程中, 我们对毅力这一品质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在对话的过程中您应当开放头脑, 参与争论;愿意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同时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人的论证——即使您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要求您摸着自己的良心, 从对自身道德直觉的厘清开始推理;最后, 保证在对话中人人平等。没有权威人物可以主宰对话, 因为对话更像朋友之间的谈话, 而不是演讲或者布道, 所以每人都有权利被倾听, 被认真对待。这种对话在道德共同体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道德共同体中人们并不总是相互赞同, 但他们相信伦理讨论的重要性, 而且努力达成对正误的共享性理解。作者鼓励读者把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其他机构看作道德共同体, 也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变成一个道德共同体。

8.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部署 篇八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

十八大的主题明确了全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应有的精神状态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报告强调,“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以说,十八大报告通篇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正因为有30多年一以贯之改革开放的接力探索,我们才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性成就。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1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对推进改革开放给予了高度重视。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其中第三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报告用“五个加快”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三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四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五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

十八大报告着眼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作了部署。

在经济建设领域,关键词是“全面深化”和“全面提高”。就是一方面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报告强调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报告要求,第一,继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所在。第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对于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至关重要。第三,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第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在政治领域,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文化领域,报告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社会领域,报告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在生态文明领域,报告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精神。

增创江苏改革开放新优势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咬定“两个率先”目标不动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具体化。江苏“两个率先”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2010年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1年超过3/5的县(市)达到标准,苏南地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为全省顺利实现“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目标。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靠的是改革开放,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还要靠改革开放。

站在新的起点,向着更高目标迈进,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从江苏的情况来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要素支撑条件发生重要变化,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在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区域差距还比较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在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同时,协调各方利益任务繁重,应对国际经济风险难度加大;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亟待加强,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维护公平正义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机遇,我们要勇于把握、开拓前进;面对挑战,我们要善于化解、迎难而上。

在新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创江苏改革开放新优势。首先,必须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國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继续培育壮大中介组织,推进中介组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其次,必须深化财税金融价格体制改革。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强化财税激励机制,建立财税考核评价体系。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水、电、排污权等价格形成机制、环境补偿机制、要素市场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再次,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务公开,稳步推进扩权强县,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最后,必须深化社会领域改革。要健全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整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作者系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9.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九

我局力求在工作上大力倡导“当仁不让、争先进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因此,我局各科室开展了当前工作的总结报告会,大家在会上各抒己见,及时总结了各科室当前出现的问题以及大家工作中的亮点,将问题及时排除,将亮点保持下去。各科室都希望能够为我区的农机事业增光添彩,同时,我局各科室树立竞争意识,认真学习农机业务知识,着眼于为服务人民,力保我局农机各项事业和谐顺利发展。

一是加强农机业务知识学习,了解有关拖拉机,收割机相关的配套设施,工作性能,及各种农机易出现的问题。

二是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主动走访相关农民家里,普及大型农机作业及维护措施,提高相关农机的使用寿命。

三是到相关农机维修设备站点了解我区农机易出现的毛病,总结出我区农机的共性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迅速排除故障,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

10.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十

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生意气风发的我,提着那装满了年少无端的离愁别绪的行囊,还有一份沉甸甸地对教育痴心不改的信念,一脚跨进了师范学校,跨进了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从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便定格于三尺讲台,我的人生注定要屹立于这一片黑色的土地,在辛勤的劳作中悄悄地开花结果。

当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十四载流年已裹卷了多少岁月的风雨,多少清贫的蛙声,多少春华秋实,多少月圆月缺。平凡的人生,书写着平凡的故事......但平凡中我并不甘于平庸,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和学生一起成长,我觉得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省委卢书记所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就是我们老师工作的真实写照。身为一线教师,身为班主任的我,已经工作了整整十四载了,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感慨颇多。作一名教师,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在平凡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中保有热情,在平常中增强责任感,在工作中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奉献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这样,学生才会在老师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人师表,乐于奉献。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有人说“选择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两袖清风和一室蜗居,更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风采。她使我品悟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良好的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张老师真正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张老师把满腔真挚的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了她所衷爱的事业,此时我的耳畔响起了“山河不会忘记你,大地不会忘记你,因为你在这里,洒下一片深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话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上个学期,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因为这一套广播操为校园集体舞,作为农村学校,我班的孩子都很抵触,觉得学不会,跳不好。我无论怎么鼓励孩子,他们仍然没有信心。最后,我只好硬着头皮上,我先跟着碟片学习,然后和同学们又一起在体育课上学校,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自由洒脱地跳舞,并最终在学校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这正是教师以模范品行作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表率,发挥非凡的力量。

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精于教书,博学多采。

博学多采对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正如特级教师张思明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不止要有一桶水,因为桶里的水是死的,所以我们应该准备一眼泉”。时代的不断变迁,知识的不停创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应该像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水,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们应该:

1、有夯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有关本领。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教师只有尽快地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进修培训赶超大时代、国际间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句话,为师者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呀!

三、关爱每位学生,让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爱学生,更要会爱学生。爱是尊重,爱是期待,爱是提醒,爱是了解学生的困难之处,并拉困难学生一把。我是个爱家访的老师,特别是对班里出现异常现象的学生。任教毕业班的一个冬季的下午,通过家访我了解到班里一位学生刚刚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她现在的爸妈并不是她的亲生父母。看着大冬天的,她却穿着一双布鞋,我心里酸酸的。我赶紧为她准备了一双棉鞋,当她从我手中接过棉鞋时,我看见她稚嫩的双手到处都是裂痕,可能是她的手经常遇凉水,时间久了就容易裂。我提出想给她买护手霜,她却拒绝了。看她坚决不要的样子,我想起一个好办法:当全班学生的面,我宣布:冬天冷,老师给大家买了两瓶护手霜,作为班级的公用品,就在讲台的抽屉,只要大家把手洗干净,随时可用。结果那位学生和大家一块高兴地使用上了护手霜。这护手霜既保护了学生稚嫩的小手,也保护了这名学生的自尊心。我深刻的意识到:一定要从细节处爱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四、用爱与责任铸师魂

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时责任也是一种爱,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名援藏教师在一篇名为《带着爱启程》的文章中写到:“当我看那些帮孩子背沉重行李的母亲那期待的眼光时,当紧紧握着家长的手,听家长一遍遍地说‘拜托、拜托’时,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这正是师爱的真挚的表白。但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不少人却把责任定位在升官发财上,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和谐音。为了依大官、傍大款,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不管好不好,年年是三好;班上的核心座位也作为讨好别人的资源;对有“背景”的孩子犯了错姑息迁就,而对于不送礼、家长地位低的孩子则鄙夷不屑;更有甚者,为了金钱拿回扣、考场舞弊等置国家的法律与政策不顾者„„我们说教师应是世界的良心,民族的良心。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学生人格的完善、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至要莫如教子”是一个母亲的责任,“教书育人”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对教师的职业多一点使命感,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精彩。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

11.被深化的改革是什么样的 篇十一

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情况也令人失望,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1.3万,低于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18 万。

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1月的制造业PMI创了半年来的新低—不管是汇丰编制的还是中国官方编制的,虽然这两个数字有不小的差异,但是这两组数字的走势方向是一致的,这个趋势大体可以说1月的情况不怎么“繁荣”。

先大概解读一下,为什么复苏又有问题了吧。

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耶伦并没有因为经济指数的不理想而改变美联储退出QE的时间表,她的逻辑是,造成美国经济指标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是,2013年年底的经济相关指数太理想了。美国的经济复苏本来就应该是GDP增长2%左右的慢复苏,而不应该是去年年底的4%的增长。

你能想象一条毛毛虫的前进么,几乎所有的经济复苏都是那种状态,收缩一下,再前进,然后如此往复,所以在复苏过程中会形成很多个小周期,去年年底就是这种小周期的一个高点。

今年年初的经济指标下滑是对前几个月的一次修正。美国的经济数据的“修正”以及美联储QE退出时间表的不改变,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在这个期间新兴市场都出现了股市暴跌。

中国的制造业也因此受到了牵连—那就是在美国欧洲缓慢复苏的情况下,出口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乐观。

除此之外,春节效应也对制造业指数造成一定影响。每个春节前很多公司的运营都几乎会陷入半停顿状态,特别是元旦和春节挨得比较近的时候,情况就更加严重。其实,中国的春节总是过得太“大”了,如果缩小春节的规模,肯定对整体经济有良性作用。

其实从新一届执政当局的逻辑来看,传统制造业的指标影响整个经济决策的权重下降了—虽然它还是极其重要的—事实似乎也是这样的,虽然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已经低于所谓的枯荣线,但是在中国媒体上并没有对此进行大规模的报道—因为“稳增长”的权重似乎已经低于“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具体到公司人所处的微观环境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根据春节前各省的两会关于经济的内容是可以展望一下的。

首先,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的意思,已经有22个省提出了要建立自己的“自贸港区”、“自贸园区”。

对于各地这么踊跃,决策层除了已经开始的上海自贸区外还没有具体批复,但是各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对外贸易窗口,并获得更大自主权的趋势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根据国资委建立“中国版淡马锡”的总体思路,在央企层面将建立三类国资管理平台:产业投资公司、国资投资控股公司、国资运营公司。公司数量在几家至十几家之间,分别侧重产业发展、资本投资、股权运作,前两类即国资投资公司,第三类即国资运营公司。各省也提出打造自己的淡马锡。

各省还提出建立本省类似于北京三板市场的交易中心,以方便各地改革过程中产权交易。

除此之外,各省把下一季的招商引资目标更多地集中在金融企业上,希望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本省,鼓励私人或者民间机构成立相关机构,并希望本省设立区域性金融中心。

12.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十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其中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也做出了明确部署, 为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认真学习领会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精神, 需要把握好四个重要关系。

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是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政府和市场都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都是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途径, 但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等上游环节, 政府要发挥主导、引导作用;在推广应用、产业化等下游环节, 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对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公益的重大研究领域, 政府要给予重点支持;对产业属性较强、市场前景明确的开发性研究领域, 就要以市场为主。

《决定》明确提出,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 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由此可见, 在配置具有经济活动属性的“创新资源”方面, 市场的作用将是“决定性”的。一项技术成果能否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要由市场来做出“选择”。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来讲, 核心技术的作用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技术不能由企业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再高精尖的技术也是白搭。

强调市场的重要地位, 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无所作为, 除了支持基础前沿研究、为全社会提供科学研究的“公共物品”之外, 当下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是, 政府如何能使市场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导向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意味着管住“闲不住”的手, 打破行业垄断, 放宽市场准入,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类创新政策工具, 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这些方面如果能够破题, 将为新形势下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的关系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 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能够敏锐把握市场对创新的需求, 是“市场丛林”中的“主角”, 是无可置疑的“技术创新主体”。然而, 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已经成为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木桶短板”, 尽管有庞大的产业体系, 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但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还是太少, 被形容为“有星星、少月亮、没太阳”, 既缺乏能够依靠创新抢占竞争制高点的大企业, 也缺乏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决定》提出,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

强调产学研协同创新, 这是基于当前大量创新资源、创新人才集聚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现实情况。这种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还是要坚持“产”为主导, 只有企业为主导, 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方向, 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凡是产业目标明确的, 要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实施。

这种协同创新的机制也对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提出新要求, 不但要“仰望星空”, 还要“接地气”, 着力解决好中国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 已经成为转方式、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环节, 而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将会加快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进程。

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关系

随着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 社会各界对科研产出的关注度越来越大, 除了论文、专利之外, 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是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除了基础研究之外, 现阶段很多的应用研究与现实需求缺乏“耦合”。一些技术成果只重视“尖端”、“前沿”, 忽略了其现实转化的可能性, 以至于找不到适合的国内企业进行转化和吸收, 有的不得不卖给跨国公司。因此, 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研究开发阶段的目标就要找准, 关键是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 不能一味地以“是否国际领先水平”来论英雄。

除了技术本身之外, 科技成果的转化还需要很多政策环境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 风险投资与研究开发投入的作用同等重要。《决定》提出,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 “发展技术市场, 健全技术转移机制, 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创新商业模式,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当前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产权的清晰界定和保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专利、商标这些无形资产也不例外;二是涉及国有资产的技术转让收益问题, 尽管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有所突破, 但距离科技人员的期盼还有距离。说到底, 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唯有如此, 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整合资源与开放共享的关系

科技资源的分散封闭重复始终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痼疾。科研经费的分散投入、研究项目的重复支持、科研设施的相互封闭, 对提高科研产出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创新链条的条块分割, 导致相关领域各自为战、缺乏统筹, 虽有可能产生重大突破和创新, 但却如同一个个“孤岛”, 影响了创新效能的整体提升。

《决定》提出,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 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 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整合资源意味着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 针对产业发展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存在的技术瓶颈, 相应地部署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既要打通产业链各环节, 也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整合要达到的效果, 并不意味着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具有多大比例的资源配置能力, 而是要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平台来集聚各类创新资源, 形成创新合力。例如,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 完全可以采取技术创新联盟、技术服务平台等开放式架构, 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个科研机构。

科技报告制度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 而国内民口科研领域才刚刚开始建立, 科研报告体现的不仅仅是公开透明, 更是花了纳税人钱的科研人员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创新调查在欧洲等也开展了多年, 其意义在于通过创新调查, 可以对全社会创新资源的分布、各行各业的创新需求以及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 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掌握和了解, 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 既体现了与以往改革思路的继承发展, 对实践中先行先试的经验予以肯定, 又结合经济领域改革的大方向, 突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设计。把三中全会的各项要求和任务贯彻落实好, 是科技工作面临的一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

13.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十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究其原因,关键是相关领域改革滞后,经济体制不健全,科学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出发,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善需求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更快。主要原因: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较强,储蓄率不断上升。二是城镇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巨大需求潜力未能有效激活。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四是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助长了投资需求过快、无序膨胀。因此,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我国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 46.8%、43.1%,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拉动。主要原因,一是资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环境补偿机制缺失,助长重化工业盲目扩张;二是税制不够合理,服务业税负较重;三是监管规则不合理,阻碍民营经济进入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等方面改革。

第三,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二是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不健全;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

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

汇报人:xiexiebang

14.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十四

关于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坚持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并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更是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所深刻阐述的重要内容。总书记关于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

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中国实际而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也是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和方向所作的一个根本的原则规定。能否坚持这一性质和方向,将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所以,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既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场伟大的实验。马列的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的前人也从来没有做过,因而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摸着石头过河”即是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确定的改革开放的方法。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对此,总书记总结说:“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他还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四、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改革也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体制改革等,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各项改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五、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改革、发展、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重要支点。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总书记强调:“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和处理三者的关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中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

六、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然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此,总书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他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这也是改革开放基本经验之一。

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改革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形式,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既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长期性。关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八、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但是,我们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据此,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九、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着力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

15.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十五

“绿色建筑和建材的发展不仅能有效控制能耗、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能推动整个城镇规划建设,拉动建材服务需求,进而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当前,国家正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少地方面临拆迁重建,棚户区住房改造,对于建筑建材需求巨大,而传统建材存在用量大、耗能高、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绿色建材带来了巨大发展契机,可以说绿色建材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建筑垃圾再生品有很多种,再生骨料,可代替天然砂石或机制砂,既可用于制作混凝土稳定层,用于城市道路基层和底基层;又可用于生产低标号再生砂混凝土和再生砂浆及再生砖、砌块等建材产品;再生透水砖主要用于人行道、游园广场的路面铺装;再生降噪砖、降噪砌块,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居民楼房等工程建设中。

16.新型城镇化试点的核心是深化改革 篇十六

陈亚军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等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1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试点申报工作。发展改革委会同上述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申报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综合评审,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 62 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一、试点的意义和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在中国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资源相对稀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也少有经验可鉴,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一方面,城镇化涉及面广、牵动全局,人口管理、土地制度、财税制度等重大改革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调整,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深化探索。另一方面,城镇化在地域形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阶段不一,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条件、发展任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制度的整体力量,又要善用“摸着石头过河”,激发基层的实践热情。《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央政府层面正在统筹总体规划、战略布局和制度安排,着力调整优化全国城镇化发展格局。同时,在全国一盘棋的总体部署下,还需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和试点先行,围绕城镇化发展共性与差异问题,选择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城镇,开展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改革试点,走出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道路,带动全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为鼓励指导各地根据中央命题,围绕还未形成共识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探索实践,2014年12月,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启动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确保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二、试点的范围和任务

在确定第一批试点地区范围时,主要考虑是以地级市和县级市为主,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城市(镇)。经评审,最终从160余个申报城市(镇)中,择优选取江苏、安徽2个省和62个城市(镇)作为试点地区。从试点地区城市层级和类型看,计划单列市3个,省会城市7个,地级市(区、县)25个,县级市(区、县)25个,建制镇2个(不含县级以上试点城市的建制镇)。从试点地区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21个占34%;中部地区14个,占23%;西部地区18个,占29%,东北地区9个,占14%。同时,将启动第二批试点,试点地区将适当向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优先考虑改革意愿强、发展潜力大、改革措施实的中小城市、县、建制镇及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和国家级新区。

试点的核心任务是深化改革。对城镇化领域中一些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如市民化成本分担、城镇化投融资、宅基地管理、设市模式等,优先开展针对性的试点探索,积小胜为大胜,为破除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阻碍,凝聚共识、摸清规律、铺平道路。

主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类,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二是通过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放开市场准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在坚持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四是通过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调整优化政府纵向和横向职能分工,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五是鼓励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机制、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城市“多规融合”制度、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三、试点的措施和政策

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试点的工作指导,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将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向试点地区倾斜。

今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组织14个推进新型城镇化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第二次部际联席会议,对推进试点的相关工作进行了研究。二是对当前及下一步推进试点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三是制定出台关于2015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在加快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加快探索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设市模式、加快探索市县“多规合一”制度等4个方面提出支持试点的具体政策。四是联合开发银行、农发行、农业银行分别制定金融支持试点的具体意见,指导部分试点地区编制融资规划,在省级政府举债使用方向上向试点地区倾斜,允许试點县级市(区、县)所属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五是在其他各类相关试点优先考虑城镇化试点地区,在部分试点地区组织开展了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建制镇示范试点、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低碳城(镇)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六是向符合条件的试点地区下放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定价权,实施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价格政策,探索更加灵活的价格管理方式吸引社会投资。七是加强对试点督促指导,支持在浙江省嘉兴市、福建省晋江市开展试点地区经验交流,组织对试点地区进行一轮实地调研督导。

四、试点的进展和成效

各试点地区按照国家批复的试点工作方案,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具体工作,总体上试点正在有序推进。

一是建机制、定方案,齐抓共管促落实。东莞市为加强试点统筹协调,建立了组织领导、部门联席会议、简报专报和工作督导等四大机制;曲靖市根据试点任务设立了专项工作组,分头推进试点工作。广州市制定的试点三年实施方案提出24项具体举措、12项扶持政策;宁波市按照试点的六大领域任务安排了27项2015年度重点推进工作,并制定了工作任务分解表;龙港镇编制了“1 +7”;试点改革方案,制定了三年工作计划和2015年实施计划;株洲市将综合试点任务细化成28项指标,建立了可供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是推户改、强服务,有序推进市民化。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保障,也是试点的首要任务。如,武汉市建立了市民化成本动态监测制度;沪州市设立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金。每年安排资金20亿元以上;兰考县确定了成本动态调整方案,前三年以政府负担为主,后三年逐步增加企业和个人分担比重。在搞好成本分担的基础上,一些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水平,部分外来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也有积极进展。如,广州市将积分入户指标从11项减少到5项;深圳市光明新区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待遇的公共服务已有40项;晋江市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社会保险、义务教育等30项市民化待遇,办理人口达到110万人。

三是降门槛、拓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为应对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负债水平高企等问题,部分试点地区利用财政投入杠杆效应,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如,广州市与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合作设立了规模各200亿元的城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一些试点地區还大力推进PPP模式,如,广州市提出的首批40个合作试点项目总投资达到2200亿元;安顺市成立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融资工作协调小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专项小组和PPP中心。

四是抓协调、促融合,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广州市建立了“三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编制了《“三规合一”技术规定》,核对处理了城规、土规近30万个差异图斑。盘活了128平方公里存量土地资源;莆田市编制了多规融合的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以“土规”定指标、“经规”定目标、“城规”定坐标、生态建设规划定底线,实现了“一个城市一个空间,一个空间一个规划”。

五是颁权证、促流转,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探索进城农民农村资产处置方式是推进人口市民化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试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一些试点地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集体资产确权和流转工作,如嘉兴市到2014年宅基地发证率达到96.03%;柳州市已完成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基本全覆盖;沪州市结合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建立了龙桥文化生态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青岛市推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林权“四权”担保融资;高陵县建立了现代农业资产管理体系和农村产权交易大厅,2014年实现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全覆盖。

17.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十七

目前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较严重的形式主义,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着力抓好反形式主义工作、对预防安全事故,提高班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形式主义直接诱发事故

1.1近年来,电力企业发生的事故有80%是习惯性违章所引起的,究其根源,在于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例如监护制是预防各种习惯性违章的可靠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监护工作流于形式,让习惯性违章有机可乘,导致事故。

1.2形式主义败坏班组作风

在一些企业中,形式主义比较盛行,致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事故较多。工作作风对班组工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盛行形式主义,就会带坏企业的风气,严重削弱安全管理。例如有些管理人员对班组安全活动的管理仅限于定时查看职工的安全学习记录,在记录簿上签字了之,而对学习细节则不闻不问或只在口头上稍做要求,导致班组职工“见样学样”,在安全活动中,只泛泛地读读有关资料就算完成任务,甚至编造学习记录让管理人员签字。长此以往职工的安全意识自然淡薄,安全形势也就可想而知了。

1.3形式主义导致渎职犯罪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往往图名图利,刻意为自己制造出一点“政绩”,在安全管理上搞形式主义,在没发生事故时,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果严重。有些单位由于抓安全工作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纠实质,导致企业发生重

大、特大事故,有关责任人员也因此受到上级的查处,受到行政、党纪处分,有的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2对形式主义的错误认识 2.1与已无关论

有些职工认为班组只要按要求执行生产任务就行了,反形式主义是管理人员的事,实践证明,形式主义无孔不入,有些班组正是扮演着既是形式主义的受害者又是形式主义的执行者的双重角色。

2.2上级责任论

有的职工认为班组存在形式主义主要是上级造成的,班组没多大责任。其实班组存在的形式主义有些是源于上级,上级应该承担责任,但班组并不能因此一推了之。置之度外,更不能因此而认为班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合情合理。例如,有的上级领导在检查班组《安规》学习情况时只看考试成绩,而班组在组织考核时就弄虚作假,漏题作弊。严格规范地执行《安规》是安全生产的可靠保障,无论上级用什么方法检查,基层班组都应本着对工作,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学习,严格接受考核,如实汇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整改。所以,在查找导致形式主义的根源时,应进行客观分析,属于哪一级的责任就归于哪一级负责,做到有错必纠,知错必改。2.3片面表象论

在些职工认为在班组中存在的问题仅仅是一些生产实践中的错误做法,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错误做法正是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造成的。所以必须正本清源,自觉纠正不良思维定势,充分认清反形式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地投身到反形式主义的活动当中来。

3反形式的主要措施

3.1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上有所为,下必甚焉”,如果领导干部包括班组长搞形式主义,身后就会有人盲目效仿。你搞一次形式主义,他就会搞许多次。因引,反形式主义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稳重务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和引导班组职工,去除虚浮、松散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传统。

3.2正确认识企业利益与职工自身利益的关系

无论是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开发和利用电力能源,都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作为班组,那种只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应付差事的做法既是对企业不负责,也是对自身的利益不负责,它违背了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必须坚决予以纠正的制止。在技术培训班流于形式,人为地制造学习记录,就达不到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实效;在安全活动中不认真求实,就会冲淡职工的安全意识;隐瞒工作中的各种缺陷与失误,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留下安全隐患。作为一名电力企业的职工应该认清自身利益的根本所在,认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摆正工作中“名”与“利”的关系,积极地做好反形式主义工作。

3.3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在电力企业中,形式主义的作风使健全的规章制度得不到充分有效地执行。因此反形式主义就必须在执行规章制度上下工夫。首先要强化实行标准化管理,使班组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让职工明确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出了问题应该怎么办?由谁负责?从而使每个人的行为受到制度的约束与规范。其次,要明确责任,奖罚分明,不能“重罪轻判”切实起到惩罚与警醒的目的。

3.4抓好反形式主义的系统工程

形式主义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顽疾,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根除。所以要坚持常抓、反复抓。要把反形式主义当成一项系统工程,采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方式。

18.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十八

企业改革管理部主任江正洪

0 宁 彬

日前,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在全系统全面开展从严管理年活动,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开展该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期望达到什么目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股份公司副总裁、集团公司企业改革管理部主任江正洪。

问:集团公司全面开展从严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当前开展这项活动,不仅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2013年,中国石化发生了“11·22”特别重大事故及环评限批处罚等一系列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充分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环保上认识不深、境界不高、措施不实,提高对安全环保的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环保措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暴露出部分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抓工作不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暴露出基础管理薄弱、岗位责任制不落实,加强和改进“三基”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暴露出企业管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执行不力,狠抓从严管理、遏制管理滑坡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训、全面开展从严管理年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内在需要,是解决中国石化当前在安全环保、队伍建设、企业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集团上下务必充分认识全面开展从严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痛定思痛,痛下决心,下大力气、用硬措施解决管理上的不严不细不实问题,迅速扭转安全环保被动局面,促进管理水平、领导干部和员工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问:活动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从严管理年活动,成立了以傅成玉为组长,王天普、李春光、徐槟为副组长,张耀仓、章建华、王志刚、蔡希有、曹耀峰、戴厚良、刘运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策划、组织推进工作。

总体思路是以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训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为切入点,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三基”工作、落实岗位责任、梳理整改问题为重点,以全面开展从严管理大讨论为载体,强化从严管理,切实提升执行力,让“制度落地、责任生根”,确保打好安全环保保卫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有力促进中国石化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开展好这项活动,一要坚持全员参与。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训和从严管理大讨论、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教育、岗位履职和应急能力大培训,促进能力、素质、执行力和管理水平大提升。二要上下结合。从总部到基层一线,都将层层落实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责任,层层制定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以上率下、上下结合,层层抓好落实。三要坚持有的放矢。各单位、各部门都将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属性,找准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四要讲求实效。各单位、各岗位人员都将按照各自工作目标,结合各阶段重点工作,把解决思想认识不高、工作和责任落实不到位、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贯穿从严管理年活动始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五要坚持统筹协调。从严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要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后续整改和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紧密融合、协同推进。

问:管理是中国石化的优良传统,集团公司历届党组都十分重视管理,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期达到什么目的,都是干部员工十分关心的。

答:形式服务于内容,我们开展任何活动,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一要突出解决在安全环保上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问题。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训,坚守“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把“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四个让位于”等理念落实到所有工作中。通过深入查找安全环保隐患和管理漏洞,建立健全最严格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强化安全环保检查责任落实、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措施落实、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环保问责等全过程工作机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好本质安全环保、长效安全环保,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彻底扭转安全环保被动局面。

二要突出解决部分领导干部能力不足、素质不高和作风不实等问题。为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队伍,重点解决部分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不适应发展需要、履职能力弱的问题,提高把握大局、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驾驭复杂问题和带队伍能力;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不在状态、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有为才有位意识;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不实、要求不严的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解决各层级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清、流程不通、标准不高、机制不顺等问题,促进规范管理、精细管理。

三要突出解决员工队伍责任心和执行力不强问题。通过开展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训全员大讨论,强化全员安全环保意识,增强全员提高责任心和执行力的紧迫感、危机感。重点解决部分员工存在的岗位责任心弱化、岗位责任履行不到位、制度和纪律执行不力、岗位能力不足等问题,促进员工自我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扎实、素质过硬、责任心强、执行到位”的员工队伍。

四要突出解决基层组织涣散、基础管理薄弱等问题。针对企业基层单位对“三基”工作重视不够、基础管理滑坡等突出问题,要强化和创新“三基”工作,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重点要改进和加强基层建设,突出抓好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配好一个好班子、建设一支好队伍、形成一个好团队,切实解决基层组织涣散的问题;强化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基础工作,健全基层管理制度,细化完善各类岗位责任 制,明确工作范围、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并以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为抓手,建立班组日检查、车间(队、站、库)周检查、企业二级单位月检查、企业季检查、事业部(专业公司)年检查的岗位责任制检查制度,推进重大问题挂牌督办,着力解决管理基础薄弱问题;切实加强基本功训练,大力开展应知应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应急演练,让员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着力提高岗位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要将“三基”工作扩展到各级机关,明确工作重点和管理责任,解决好新形势下各级机关“三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全面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五要突出解决从严管理不落实问题。“11·22”事故反映出日常工作中还普遍存在从严管理不落实的问题,要把从严管理作为促进中国石化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重点要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与时俱进、及时完善制度标准,大力推进流程化管理,理清职责,明确接口关系,融入制度要求,实现制度、流程、职责三位一体,切实解决上下制度不衔接、流程化不细、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违反制度处罚机制,切实解决违反制度成本太低、制度约束力不强的问题;建立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对安全、环保、质量、稳定、“小金库”、反腐倡廉等领域,要实行 “零容忍”“一票否决”。

问:活动将贯穿全年,各阶段有什么重点工作?

答:集团公司从严管理年活动分四个阶段:3至5月是开展全员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阶段。将组织和发动全体员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集团公司的一系列要求,以安全环保为切入点,通过座谈、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全员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从严管理年活动的各项要求上来。

6至7月是全面诊断、梳理和分析问题阶段。将突出问题导向,立足各自实际,全面系统开展自我诊断,并通过上级点、同级帮、下级提等多种方式,把问题全部梳理出来,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找 准突出问题和问题根源,合理确定从严管理的工作重点和预期目标,为扎实整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创造条件。

8至10月是整改落实、解决问题阶段。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分别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管用有效的整改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定进度,抓好落实。同时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层层梳理现有规章制度,根据需要做好补充完善,把活动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形成适应形势变化、严细管理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护士节演讲稿最新下一篇:氧化工艺作业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