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2024-10-04

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共8篇)(共8篇)

1.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一

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论文

摘要:电影是某种社会意识的表达,用正确的思想给予社会一级级影响和有力推动,把电影与意识联系起来,研究中国的电影社会是许多艺术家孜孜追求的理想。本文从中国电影社会的文化意境对电影社会认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电影;认知;意境;文化

在伴随电影诞生而出现的电影文字中,有关电影理论的着述和言论,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和文化意蕴,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人们对电影理论的解释与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有的提出电影理论是研究电影功能与潜力的科学,有的认为它是涉及电影总体思考的话语;有的依据一定的哲学命题对电影尽心干涉问并验证;有的通过详尽的特质分析来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有的潜心于论证,思辨充满理性光芒;有的致力于经验,总结具有感性特征。人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不同语言探讨和研究电影,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表述和理论形态。

一、中国电影的意境认知

意境被视为中国古代文艺的至高境界和评论作品的最高准则。从中国的电影发展来看,意境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地发展和形成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诗论中作了一个相当精彩的概括。他把意境的这种意义的创构和拓展构成描绘为:有行发未形,无形君有形。在这个概括中,包含着三个层次:有形、未形、无形。这样一来,意境说与中国传统的叙事观念的联系就更明显了。意境也就可以理解为虚与实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瞬间与永恒的统一。

1.中国电影的画面意境

人物画和山水画都可以达到“气韵生动”,但前者主要是表现画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的精神;而后者,则主要是传达画家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二者虽然在“气韵生动”的旗帜下达到了统一,但是它们各自侧重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在中国电影中也基本如此。例如,我们在情节性强的,或者外部动作性强的影片中,关注的焦点往往是人物关系和人物的命运,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半是“贴”到上面,或者塞进去的,而人物较少说话的镜头,观众则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作者思想和感情,如影片《黄土地》《裸岛》等等。

从“意境”说的角度来审视电影《黄土地》,我们认为它的作者首先是对生养自己的这方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爱国主义,也不仅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含着血和泪的倾诉。

2.中国电影的声音意境

电影作品的音乐有两种,一种是有源音乐,一种是无声源音乐。但是,无论是有源音乐还是无声源音乐,在电影作品意境的创造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在特定叙事进程中出现的音乐,与特定画面配合的音乐,在创造影片意境中的作用是及其微妙的,比如说,音乐也是一种声音,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声音(包括音乐)的画面是有意境的。但是,在另外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声音,特别是没有音乐,那么,影片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就是死寂的。

例如:在影片《黄土地》中,正在灶台边上拉风箱的翠巧听到顾青讲述的黄河南边的女子可以自己找对象的话时,翠巧一声不吭,但是,手拉风箱的声音却变得越来越快了,这种声音节奏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顾青的话在翠巧心中引起的一阵激荡。另外,在《推手》中,声音在营造意境、表现中国父亲与美国儿媳妇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相当微妙的作用。声音由于儿媳妇是一个作家而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表意因素。

二、中国电影的文化认知

电影是一种国际性特别强的现代文艺表现形式,任何国家民族电影的发展,都需要不断从国外其它民族的电影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并使之有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创新,中国电影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中国电影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它所反映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生活与斗争,而观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所以它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要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始终是同追求民族化和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从电影创作的取材来看,中国传统戏曲、古典文学作品等,均成为早期电影创作重要的题材来源。且不说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就和中国传统京剧相联姻,仅从古代文学名着的改编来看,就持续不断。从代始,就相继把我国一些古典文学名着搬上银幕。其次,从电影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来看,不少电影创作者或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小说的艺术技巧,或因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总是在影片拍摄中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一定的民族特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证明,对于电影这一极具国际性品格的文艺样式来说,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其对外交流的渠道,注重多方借鉴,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世界电影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则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吮乳汁,注重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探求,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更快地发展,从而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在国际影坛上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电影文化还包括电影史、电影批评、电影创作生产以及相关的其它社会文化。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同时,它又不断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

三、结束语

电影的秘诀之一,就是电影艺术家如何别出心裁地把玩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说,正是时间、空间的千变万化,使得电影多姿多彩,把人生的绚丽印到自己的胶片上,吸引着世界上亿万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观众。

我们常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那是因为音乐如同流水一般在我们的心际流淌过去,不留痕迹;我们说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那是因为它停留在那里,可以让我们细细端详。其实,所谓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都不过是相对而言,绘画在时间的流程中使我们得以欣赏;音乐的曲调和旋律作为一块看不见的空间整体存留在听者的心中。电影,同样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耿大乐,杨君顺,朱虹.贺岁电影中的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融合与剖析[J].电影评价 ,(5)

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9

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

2.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二

一、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 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问题也随之被提出, 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脉络看, 它既秉承了传统, 又经历了“个体行为向公共行为转移, 从学者社区向开放社会转移以及社会需要和国家利益占主导地位”为特征的变化。在全国综合性院校中逐步建立健全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日益完善, 教学科研队伍随之壮大, 也产出了相当丰富的科研成果, 推动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 还应看到在高等院校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一些不足。

(一) 研究的内容与实际需要联系不够紧密。

从社科类项目的发布程序看, 一般都是社科管理部门根据实际社会发展中产生新的问题和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需要来发布课题指南, 研究机构的学者根据课题指南选择课题, 经过论证投标, 由专家评议得到课题, 研究人员再去调查研究撰写文章或研究报告, 最后将研究成果发表。结题鉴定同样要经历撰写结题报告, 将结题材料送专家评审, 再到科研管理部门办理结题手续等过程, 然后整个课题的研究告一段落。一个课题从开题到结题, 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完成, 而结题之后的成果, 往往被存入档案馆封存起来, 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由此看来, 这样的研究方式和科研制度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服务社会, 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出现问题的作用, 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远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提高成果的实效性以及重视研究成果的利用与转化, 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条块化的研究机构设置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 而现实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 有时单靠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往往需要跨学科、跨平台的研究。这种跨学科的研究, 既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 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而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往往以教研室、院系为单位组成, 学科背景相对单一, 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缺乏相互的了解与沟通, 当研究需要时, 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影响了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工作的进行, 也阻碍了高等学校综合性优势的发挥。

(三) 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待改革。

高校社科管理大多属于内向型管理模式, 基本职能主要为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和上级职能部门联系也局限在申报课题, 中期检查, 结项鉴定。主动服务科研人员, 为他们找课题, 帮助解决他们在研究中出现问题的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应变科研管理为科研服务,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本校研究人员跑课题、拉经费、签合同、推广科研成果等服务性工作中。做好日常工作管理的同时, 强调服务理念, 向外开拓业务, 更多的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海内外研究机构等部门联系, 将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需求和高校研究的供给结合起来, 改变其封闭的管理模式。

二、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一) 探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发展。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 都有一般运动规律, 对自然和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地掌握利用, 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 同他们当时对自然科学最高成果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现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崭新的境界, 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国家的发展需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给予更有效的指导。在实际的研究实践中, 可以把社会科学的触角伸向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沿, 着眼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再结合社科理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也可以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 数学统计的方法, 自然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以电子为中心的新技术和新工具, 都可以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提供创新性服务。

(二) 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进。

在高等院校中, 基础研究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 基础理论的学科不能减弱, 每个学者打基础的功夫也不能忽视。基础研究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源泉, 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摇篮。基础理论积淀深厚, 作为思想库才有资源、才有分量。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 形成一批在本领域领先的优势学科。应用对策研究要继续提升水平, 要发挥群体的优势。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就很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社科理论, 群策群力, 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持, 针对解决实际问题提出研究报告以及高水平的成果。

(三) 建立研究内容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社科管理体制。

社科研究不是闭门造车, 首先要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 引进竞争机制, 形成分级管理的网络结构。自觉与市场经济接轨, 在经济建设一线寻找发展方向和突破点。多视角多层次的解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利用自身理论知识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为企业提供最新发展情报和管理方案, 直接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建立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规律, 能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的科研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改进在课题申请、评审、立项资助环节的工作方法, 积极探索科研管理的高效、创新途径。

(四) 建立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要改变单兵作战的研究意识, 努力建设跨学科、跨系统的研究团队。把不同专业知识和个性特点的研究人员结合起来。打破院系, 校际和学科界限, 组建社会科学研究的“集团军”。使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从不同的科学视角碰撞出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火花, 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形成研究合力, 有利于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尽可能多的参加学术会议。在研究过程中,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根据自己需要找寻合作伙伴, 提高研究的群体合力。另一方面主动与企事业单位联系, 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主动提出对策和应对方案, 为企业服务,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五) 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对于研究人员而言, 不应以文章的发表作为产出科研成果的最终标志, 而应该考虑成果能产出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要求研究者、科研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三者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沟通。解决此问题, 可以建立专门的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科研人员与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为科研成果搭建转化平台, 充分发挥成果利用的最大效益,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 在考核与绩效方面, 对于优秀的成果要予以宣传和奖励, 发挥示范作用, 鼓励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摘要:高等院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阵地, 对于推动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提出了影响当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因素, 并提出对策及解决办法,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亦提出相应创新机制, 推动其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作宇.变革与创新:社科管理的若干问题[J].科学中国人, 2007

[2] .林萍.地方性高校社科研究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8

[3] .陈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社科党建, 2008

3.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三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生;研究能力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既定目标。要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在根本上是要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我国学生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学习,成绩普遍较高,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却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则更弱。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是由研究生完成的。但是,我国目前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却总体偏低,具体表现在缺乏应用的科研意识、学位论文创新内容少、深入论证问题、提出观点的能力差等方面。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相对自然科学类研究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室教学与研究、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读研功利性较强等原因,研究能力更低。在我国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提高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就显得重要和有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目前社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低的表现与原因,以及提高社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方法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研究能力低的表现

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分析、梳理文献资料的能力较差

社科类研究生在研究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分析与梳理现有的文献资料,通過分析梳理某个问题的研究文献,了解已有文献资料针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社科类研究生正是针对已有文献的不足和缺陷,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分析和梳理文献资料是社科类研究生做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社科类研究生分析和梳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普遍较差,收集、整理、分类、提炼文献观点的能力较差,也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献综述。

2.提出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论证的能力差

社科类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工作是要在分析和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逐步提炼、总结,融会贯通,分析目前针对某一问题已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提出自己改进和弥补这些不足和缺陷的方法和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科学论证。但是目前社科类研究生提出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论证的能力较差,进而不能提出科学观点或者提出的观点缺乏实际意义。

3.写作基本功的缺乏

写作能力是社科类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社科类研究生要针对某一社科问题提出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论证,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只有具备较高的写作基本功才能将相应观点和论证过程进行客观、科学、准确的呈现与表达。但当前部分社科类研究生写作基本功较差,缺乏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的练习与训练,提炼观点、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锤炼语言的能力较差,相关应用文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很难进行高水平应用文的写作。

4.学术、学位论文创新内容少

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在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并直接参与知识创新的活动,而知识创新活动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学术、学位论文创新之中。同时,论文创新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当前我国社科类研究生,学术、学位论文的创新内容较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论文选题不是学科前沿课题,存在大量的低水平的课题或已经被反复研究的老课题;二是论题在论证过程中创新不够,研究方法、数据、过程不能进行大胆创新,不能突破已有的研究范式;三是研究结论没有创新,受各种教条主义思想禁锢比较研究,不能得出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可靠性的研究结论。

5.科研意识的缺乏

由于社科类研究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较少,入学以后,大部分研究生都将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且为考取大量证书也占据了很多精力,真正放在科研方面的精力非常有限,缺乏相应的学术意识和科研意识。这导致他们对学科领域内的前沿成果或理论不了解,不能对已有的理论提出怀疑或质疑,不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没有严谨的科研意识,社科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无从提高。

二、社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较低的原因

1.社科类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追求“短时”、“快速”的影响

不论什么学科的科学研究都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需要对某一个科学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持之以恒的研究,这样才能得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研究结论。这一点在自然科学上体现的较为明显,很多自然科学问题都是经过几代研究者的研究而得以解决,但却很少体现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喜欢追求“短时”、 “快速”。部分社科类研究生受“短时”、 “快速”思想的影响特别大,在研究过程中,只想进行软科学和理论研究,总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取得某项研究成果或发表几篇学术论文,缺乏对某一问题长时间、持之以恒的研究劲头,也制约了自己研究能力的提高。

2.社科类研究生实验室教学与科研手段缺失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对研究生学习、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尹发跃,2007)。研究生针对某一课题的实验室研究是提高其研究能力的重要过程。但是,目前社科类研究生实验室教学与科研手段相对自然科学类研究生是缺失的。即使部分高校建立了社科类研究生的实验室,但大都以研究室、论文室或讨论室的形态存在着,实验室定位比较模糊,且往往仅注重硬件建设,而不重视软件建设,社科类研究生很难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只能进行软科学和理论研究,影响了其研究能力的提高。

3.读研动机功利化的后果

针对大学生选择读研的动机刘天军(2013)基于陕西省6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动机包括多个方面,具体包括转移就业压力、提高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解决大城市落户问题、群体效应跟风考研、满足自己的名校情结、满足父母的期望、对现在专业不满等,其中45.2%的学生考研是为了转移暂时的就业压力,通过提高学历以期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仅有35.3%学生考研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按照刘天军的研究,为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而选择考研的学生仅占三成左右,大量的学生考研并没有抱着提高自己研究能力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读研之后仅是为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而在研究能力的提高方面追求较少,限制了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高。而通过调查发现,社会科学类的本科生选择考研的动机相对自然科学类本科生更加功利化,不利于社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4.社科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的局限

社科类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研究的机会较少,在研究能力的提高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课堂教学与培养。但长期以来,我国社科类研究生教育受到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高校普遍实施“重科研,轻教学”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使得高校社科类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比较大的主观性,课程体系不合理,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法论教育,且已有的教学内容缺乏前瞻性、前沿性知识与理论的介绍,陈旧知识的传播与重复较多,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效果评价不足等,这些教学与培养方式的局限性都制约了社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同时,导师在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作用有下降的趋势。社科类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责任意识也相差甚远。由于部分导师忙于自身事务,其指导的研究生不能与导师经常见面;或是研究生可以与导师经常见面,但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十分有限,不能提出有价值和意义的指导意见;或是导师对研究生的研究过程指导过度,對于任何问题都大包大揽,束缚了研究生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不利于提高社科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三、提高社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方法

1.引导社科类研究生加强写作练习

提高社科类研究生的写作能力是提高其研究能力的基础。针对目前社科类研究生写作基本功的欠缺,需要社科类研究生加强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的练习与训练,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提高其提炼观点、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锤炼语言的能力,并通过应用文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其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是社科类研究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引导社科类研究生阅读大量专业文献,并撰写高水平的文献综述,也是提高社科类研究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社科类研究生学术意识的培养

要提高社科类研究的研究能力,必须提高其学术意识,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扭转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追求“短时”、“快速”的思想。在导师指导和上课过程中加强专业领域内前沿成果和理论的指导,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研究生针对某一科学问题进行深入地、持之以恒地研究与探讨,真正做到厚积薄发。加强社科类研究生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大量阅读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提高其收集、整理、分类、提炼文献观点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文献提高学术意识。加强社科类研究生学术和学位论文创新内容的要求,鼓励社科类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中紧跟学科前沿,在论证过程中打破已有的研究范式,运用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得出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和可靠性的研究结论,提高其进行学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实验室教学在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室教学与科研手段的缺失是社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社科类研究生是研究能力,需要提高实验室教学在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这就需要重新定位实验室在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建立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对象。实验室的建设不能只注重硬件建设,还应该重视软件建设,提供可供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软件设备。同时,引导社科类研究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设施,把实验室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获得和处理、情景模拟、实际演练、效果分析、政策评价等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使实验室成为社科类研究生提高研究生能力的重要场所。

4.改革社科类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方式,提高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改革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实施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提高社科类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加强研究方法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加强前沿知识和理论的介绍。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作用。

提高导师在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导师在研究生入学时,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审查,避免招录读研动机太过功利化的研究生。同时,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和责任意识,引导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把握合适的力度,最大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天军. 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6所高校抽样调查的实证分析[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3):71~81.

[2]尹发跃. 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利用实验室现状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0):103~105.

[3]李扬,李元卿. 关于提高高校文科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思考[J]. 石油教育,2009(5):80~82.

[4]刘尧. 对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几点认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1):21~24.

[5]李藜. 关于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几个方法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09(5):29.

[6]解晓燕,陶远城. 文科类学术型研究生研究力培养与发展途径深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5):144~146.

4.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四

1、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执政成就的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明确表示要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开启探索新道路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开幕词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府的统一意志,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其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内部也达成了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共识。随后,中国逐步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沿边、沿江地带和内陆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再次,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战略。这种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逐渐加以实现的方法,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当前需求,又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两个阶段性的发展战略目标——“小康社会”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获得广泛认可。最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改革开放过程中,党中央始终把惩治与预防腐败置于关乎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此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特别是在查办大案要案、深挖腐败分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治理商业贿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年里能够具有真正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及其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和言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其中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首先,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 的伟大成就,使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其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犯错误一般是动机与效果严重背离导致的。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独立探索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视角来分析,“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发生,反映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再次,即使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就应该承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最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对待所犯错误。对于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中国共产党并不讳言,而是公开郑重地承认并反思错误、改正错误,引以为戒,体现出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风范。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之后,继续发展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不断追求真理,随时纠正错误,就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

2、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第一,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党要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解决前进中的各种

矛盾和问题,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进一步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应对国际形势中的挑战和风险,特别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不断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更好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必胜信心,切实转变作风,自觉做好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于少数或部分党员、干部和党组织中,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答:第一、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深入学习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党的意识,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性修养,站稳政治立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强化执政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始终不渝。强化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执政和依法用权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强化发展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精会神抓发展,坚定不移促改革,扎扎实实惠民生。

第二、坚持以鲜明用人导向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干部德的表现和考核,保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各级党政“一把手”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使用各个年龄阶段的干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重视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实施“天府英才”工程,着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四川各项事业发展中来。

第三、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筑牢为民执政的基石,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选好带头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推进一体化,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服务人民群众中创先进、争优秀。统筹推进农村、机关、社区、国有企业、高校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藏区和基层力量薄弱地区的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深入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和“春风经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推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和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制度,深化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建工作的推动力。

第四、坚持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形成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自觉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改进群众工作,大力增强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本领。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进一步健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机制,建立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推进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同群众深入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了解群众的需要,解决群众的困难。

第五、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保持良好执政形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落实《廉政准则》力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健全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措施。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注重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落实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各类腐败案件,对腐败分子必须从严惩处、绝不姑息,推动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第8讲

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答: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对少数国家有利,对多数国家不利的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冷战结束,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和预测?

答:“中国威胁论”只是外国用来讹诈和绞杀中国的工具。第一、经济绞杀。砍断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翅膀,中国威胁论一出,中国企业在国外寸步难行。中国的产业几乎已经被国外资本收购一空,但是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却困难重重。第二、民族软化。束缚中国一部分国民对外走出去的胆量,捧杀另一部分国民对本国的清醒认识。第三、军事压制。诱骗中国把有限的经济实力捆绑到无限的国土防卫之中,再也无力进行世界争夺。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是美国军队,这一点勿容置疑,可是少有国家喊过美国是威胁。中国军费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却总有人无时无刻不在喊中国军费增速快,中国军队是威胁。

“中国责任论”的出现具有深刻的国际背景。伴随着国家实力上升以及不断走向全球的脚步,中国如何在国际社会运用新获得的力量日渐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部分西方国家或国家集团开始要求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责任论”的出台与“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在现实中不断碰壁有密切关联。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再到“中国责任论”的转变表明,国际社会希望影响或约束中国运用权力的方式,进而规范中国未来的国际角色。美国一方面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中国一道处理世界热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又在东亚地区保持美日同盟、构建东亚安全机制、强化美印关系以及建设跨太平洋而不是泛亚地区秩序,以此遏阻或防范中国崛起,这促使中国学者对“中国责任论”持较多的保留态度。

与“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相比,“中国责任论”较为中性、客观,它更多地从积极和正面的视角看待中国的实力增长和国际角色;在方式方法上更加强调对话与协商等接触性手段,而不是孤立与制衡的遏制性手段;在理论色彩上更加突出自由主义而非现实主义的色彩,不是旨在阻止中国追求更大的权力,而是鼓励中国在融入国际体系过程中承担与其地位和权利相称的国际义务。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责任论”的兴起是中国力量上升和参与国际生活深化的必然产物。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促使多数国家选择与中国保持积极的合作关系,以便受益于中国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也促使所有“利益攸关方”去关注中国的国际角色。同时,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国际体系内的主要行为体在客观上需要团结起来加以应对,特别是团结新兴发展中大国的作用备受瞩目。“中国责任论”的兴起还在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努力和未来国际角色的积极认同和预期。

“中国责任论”的兴起将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取更多的活动平台,国际社会在中国涉外事务以及重大国际问题处理和国际制度安排中将更多考虑中国的声音。与此同时,中国如何在国际体系中承担国际责任,维护自身发展权益和国际体系的稳定有序发展成为中国外交的严峻挑战。第一,国际责任的美国性与国际性难以平衡。第二,责任意识初备,但责任战略有待细化。第三,中国建设负责任大国初见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挑战。

中国在建设负责任大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是西方对中国国内决策体制仍存担忧,它们倾向于认为精英政治和民族主义增加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希望促使中国进行与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新一代领导人以避免领导水平滑坡;④二是在国际组织方面,中美国际组织观差异较大,中国没有加入部分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履行国际责任的可用资源和方式仍然较为有限;三是在国际体系内中国因素日趋突出的情况下,“韬光养晦”战略引起了部分争议;四是军事透明度问题。

3、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外交战略首先要厚植战略根基,强化战略内生力。中国外交战略的思想和逻辑基础来自和平发展的基本理论。国际战略的根基在国内,在于和平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强大的内生力来自中国自身的特有条件: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众多而极其勤奋的人民,悠久灿烂且具有包容力的文化,日益增强的实力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以及较强决策力和执行力的国家体制。中国不断增强的内生性动力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未来十年中国国际战略的厚实根基。发展与安全两大战略并驾齐驱是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特点,“发展是硬道理”从中国走向世界,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在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问题的背景下,要坚持发展战略的主轴地位,安全战略就要有更系统的设计和更有力的措施,以求能为发展保驾护航。

此同时,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战略要求经济发展战略和政治安全战略两条腿都要坚强有力。长期以来,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比,中国国家政治与安全战略的研究明显偏弱。在相关领导层和工作部门中,政治学知识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多停留在一些原则和空泛的概念上,过分相信经济因素对政治问题的影响,或习惯于用“以经促政”的思路应对、搁置政治难题。这种情况与国内的改革进程以经济为中心、经济先行有重要关系,也与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从弱到较强的发展过程有关系。现在则到了必须转变认识,加强国际战略的政治与安全战略顶层设计的时候。过去中国实力地位明显弱势时,西方强国对华关系中政治和战略的博弈性处于相对较低的程度。现在的形势大大改变,而中国外交由于缺乏全面清晰的顶层政治、安全战略设计,难以形成应对激烈博弈局面必需的内部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容易发生顾此失 彼、甚至为局部利益而损害大局的情况。

5.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五

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宁乡一中:彭惠才

[内容概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学教育教学当中,在升学考试当中,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做法。笔者如实地反映了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以期引起各方关注,自中学阶段开始,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更好的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中学教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 问题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见》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意见》的这一论断,把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高度,有利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教研,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中学教育教学有没有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义务?答案是肯定的!现行中学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学艺术、伦理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能否教好这些内容,学生能否学好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他们今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可见,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对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但是,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状况又如何呢?在此,笔者抛开成绩看问题,如实地说,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副科”地位难以动摇

中国对待哲学社会科学,自近代史开始,逐步形成两种极端的认识。至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仍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代表“格物”的自然科学知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认为是“末业”。当时读书人学习自然科学技术,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体现。鲁迅在《<呐喊>自序》对学业的选择及其母亲的态度,便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这种思想。同时,一方面由于西洋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打破了晚清政府“大清帝国”的美梦,屈辱之中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西学之路;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看到西方工业革命所取得的巨大物质成就,对自然科学的伟力顶礼膜拜!他们回国后,不断向国人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然科学逐渐取代了“经世之学”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统治地位,成为“本业”。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更加体现了自然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主导地位。当代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又为“理科至上”提供了外在而有力的注解。又由于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技术那样直接创造物质文明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也就变成了不少人们心目中的“副科”!总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副科”地位根深蒂固。中学生选择文理科时,选择文科在不少人心目中是无奈的选择。

二、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中,哲学社会科学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表现形式较单一,不象自然科学那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试验、实物、公式、定理等多种途径来表达和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既难激发教者的施教兴趣,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严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当作纯知识教学和学习,忽视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思考,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伦理道德、思想政治、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升考“指挥棒”,削弱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学、社会上的地位

[1][2][3]下一页

目前,高中文理分科,高校分科录取的招生体制,直接影响中学教育教学的理念、选择和行为,也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的理念、选择和行为!升学考试“指挥棒”作用决不亚于科举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高中文理分科时,学文学理人数比例的依据直接受制于高校录取文理学生的比例。这个比率大致在文理1:2左右,因此,文理科的班数比例和人数比例也大致如此。这种分科,强有力地影响整个中学教育教学。初中,由于高中招生考试中,升考的主要课程是语、数、外、理、化,政、史、地要么干脆不考,要么考而不计入总分,要么计入总分而所占比例极低,导致这些科目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主动放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学生也自然放松了这些课程的学习。高中,“升学率”的高低更是学校存亡的关键,是考查学校领导政绩重要砝码,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各科的课时安排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置国家课程开设计划而不顾。

上述问题,影响了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积极性,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中学政治教师,对此深感痛心和忧虑!为此,笔者建议各方,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辟崭新道路。

一、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具有先导性、革命性、指引性。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种作用尤为突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社会学这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无情的揭露了教会的腐朽,把人们从封建教会的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继续对封建神学统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深入的批判,对未来社会作出了许多天才般的构想,进一步掀起了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人文学者的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像黑暗中照亮人们心田的太阳,像瓦解封建神学统治的利剑,像指引人们不断前进,冲锋陷阵的旗帜!他们的光辉思想,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指导之下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科学,不仅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且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不仅影响、指导改造着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末英国多家媒体通过网络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雄居榜 首。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其伟大的主义,以其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由此观之,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巨大而深远的,是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在此,作者并无意否定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旨在唤起我们对中学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

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热情是兴趣之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方面来自学生本身对学科的认识和爱好,另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科的正确的评价和引导。人非生而知之者,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一开始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这个社会,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教育青少年的问题上,带有太多的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色彩!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金钱指挥棒”的影响和导向。青少年不大喜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这些学科将来不能给自己“一技之长”,不能给自己带来高收入。我们在重视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科学学科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同时,也要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上来。这里好有一比,自然科学知识好比人的躯体,社会科学知识好比人的灵魂,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躯体,没有灵魂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其实,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家,不仅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越,而且其人文精神之高尚可与日月同辉,诺贝尔、爱因斯坦、钱学森便是典范。他们研究成就的取得,本身就是与他们有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献身精神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学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使自己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三、培养大批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敢于开拓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

振兴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培养和造就一支年富力强、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中学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大多是“门外汉”,兼课的现象比较严重。据报道,有一所初中,20个教学班,教政治的老师就有18个!这些学科自然被“边缘化”了!思想政治课,名义上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说起来重要,可在实际工作当中,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重要了,成了其它学科教师的“搭头”!为考试而教学,教导学生标标划划,死记硬背就是兼课教师的天职!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学生也就成了死记硬背的机器,这些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成了死记硬背的学科,只注重其知识的记诵。一句话,老师与学生都忽视了这些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失去了教的兴趣和学的兴趣。笔者每接到一届高一新生,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来矫正学生对学科的错误认识和错误的学法。笔者认为,中学阶段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重视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专职教师。再次,作为教师自己,也必须不断加强自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上成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程。

四、改革考试制度,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考查力度

发挥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是加强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研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现实选择。根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而在现行的升学考试当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做法,存在着不利于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做法,笔者在前面已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由于高考科目的设置是整个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重理轻文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招生考试体制下,推广文理大综合考试是治本之策。这既能促使学校文理并重,又能促使学生文理兼治,克服三分之二的学生重理轻文,三分之一的学生重文轻理的中国特有的“跛脚”现象,也能促进整个社会形成文理并重的良好社会氛围。有种观点认为,升学考试科目越少,学生的负担就越轻,大综合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殊不知,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实践证明,只要存在升学考试,存在竞争

上一页[1][2][3]下一页

,哪怕只修四门功课,学生负担也一样沉重!所以,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在于课程的增减,而在于考试内容、考试制度、招生制度的改革和规范,在于竞争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如对现有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我们可借鉴西方的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实行学分制,把集中的考试科目分解到各个学期,取消三年“毕其功于一役”高度集中的考试方式。这样,既能达到适当分散学生课业负担,又能达到学校、学生、社会“文理并重”,有利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6.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六

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及思考

王雅媛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让所有的孩子有学上则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保山市的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学校教育目标偏差、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等因素,导致了近年来保山市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逐年递增。本文围绕着目前保山市出现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和控辍保学工作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 云南保山 农村 中小学 辍学现象 问题

对策思考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子孙后代,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教育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尽管当前社会对教育部公平现象关注日趋强烈,但更多的主流民众社会注意力大概都放到高等教育入学录取招生上面,而个人认为,具体到我假期回家了解到的家乡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又开始出现,并且辍学率有逐年攀升的趋势,有的县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教育公平的聚焦着力点应该前移,如果连实行了20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能有效保证,又从何侈谈教育公平?因此,我对家乡当地的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了解了目前教育部门控辍保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了自己不尽成熟的思考。

农村中小学“控辍”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首要义务,也是关系到“普九”工作能否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的重要一步。现在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非常重视,保山市更是将巩固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考评内容,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保山市政府在政府工作中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三年巩固率达94%以上”纳入对县(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内容,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一票否决”。但在区域内不少地方,辍学问题依然存在,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着彻底解决辍学问题。

一、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管理仍有疏漏 保山市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控辍保学”的制度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档次、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对基础差、学习跟不上、纪律差的学生做不到有针对性地补差和细致地思想教育,教育方法简单,致使少数学生因此原因而辍学。部分初中生在小学阶段时学习水平就与同年级同学有差距,进入初中后,由于知识基础差,又没有真正得到因材施教,加之学校、教师关心不够,关注较少,因失去学习兴趣而辍学。

(二)部分学校学校培养目标偏离

在具体的教育部门调查中,保山市农村中小学73%的教师认为农村学校仍以升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指标是升学率,上级主管部门也把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的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除了晚作业外,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午作业。对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压力而辍学的占85%,对在校生调查“学生辍学原因”时,认为考试压力大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的,分别为86%和81%。

(三)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依然陈旧

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而让子女通过接受教育,跳过“农门”,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最现实手段。正 是在这一信念支撑下,不少农民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地送孩子去上学。但是,当他们发现孩子升学无望时,就会觉得送子女上学是白花钱、浪费时间,有的甚至认为,既然升学无望,与其让孩子在学校混,还不如早点出来务农、做家务或打工挣钱,即使挣不到钱,起码也不用再付出。因而不支持子女上学,有的甚至逼迫他们辍学。虽然,这类辍学生的比例并不算高,但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

(四)新“读书无用论”抬头

农村部分家长看到身边一些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也能挣大钱,而自己的孩子学习差,升入理想的学校又无望,加之受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影响,便产生了“在学校读书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错误思想,放任子女放弃学业而过早的走向社会。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不少农村家长认为,“既然上学已经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何必再去读书”,还不如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对在校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赞同“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占70%;对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2%的辍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对教师问卷中超过50%的人认为现在“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盛行。

(五)留守学生教育缺失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和全国一样,保山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态而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 妻一同外出,因多种原因而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而引发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中“留守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致使这些孩子缺乏监管,导致他们自律能力差,生活散漫,讲究吃喝,有的甚至逃学上网吧,有的早恋,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利诱。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导致他们厌学、逃学,直至辍学。

二、对策思考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

学生辍学问题,其实质是个社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是法律对政府的要求。义务教育的三个本质属性,即普及性、强制性、公共性,这些属性的最终体现必须有赖于政府的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广播、墙报、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使义务教育这个“法”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意识到送子女人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学生、家 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受教育意识,营造“读书有用论”的舆论氛围。

3.加大教育执法的力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基于此,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辍学学生详细情况,对不送子女读书的家庭,依法要求限期改正,保证辍学学生及时返校读书。

(二)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控制辍学工作,学校是主体。学校应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大面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1.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首先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负责人要知道,教师要知道,而且所有的学生,包括辍学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知道,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各种教育改革举措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革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侵袭和干扰。

2.加强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教育部门要从义务教育的基 本属性出发,把握好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学校和学生严禁以分数排名,更不能以分数作重点考核学校和教师。要不断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制度改革,制定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综合素质水平评价方案,鼓励建立和发展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的社会中介组织,建立教育内外部对教育质量进行双重评估和监控的机制,以便形成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教育评价制度。

3.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讲究职业道德,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已辍学的学生要热情关心,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重新就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精简教材内容,要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根除死灌知识、题海战术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校要建立学生课业负担和教育质量检测报告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考试等教学基本环节进行动态监管,坚决纠正随意增加课时、加深课程难度,延长上课时间的做法,严肃处理下达指标、节假日违规补课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重视通用技术教育。农村中学的教育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开展通用技术教育,使升不了学的毕业生,离校后能有一技之长,能掌握一项技能。在课程设置上,要本着使学生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有多种出路和前途的原则,在开设文化知识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面向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 的校本课程,如农田水利资源开发,农药化肥使用,育种、植保、养殖技术,农作物深加工与营销,以及农村财会、商务等等。

5.积极探索对“学困生”的教育。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绩优生”、“留住一个易辍生”与“毕业一个合格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关注关心学困生、单亲生、偏科生、贫困生、流失迹象学生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信心,解决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

留守学生教育与监护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解决难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落实关爱留守学生这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就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需要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防止其辍学。

1.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要充分发挥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农村初中学校学校要对留守学生问题给以足够重视,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学校留守儿童的底数和具体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补充、变更 档案,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防止他们因亲情缺失而辍学。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农村初中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留守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加强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班主任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让留守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3)加强学校的娱乐、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学校课外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等情况,要通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工程的实施,加强娱乐和体育设施建设,培养留守学生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孤独寂寞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解决留守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确保入学和巩固。

2.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并非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庭教育也必须全面跟上,还应讲究科学的方法,彼此相辅相成。父 母外出务工时要与学校、教师保持畅通的沟通联系,以便随时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孩子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亲情。如果是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应充分发挥祖辈在教育孙辈方面的积极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3.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好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壁垒,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随迁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扎实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在经费安排和资金调拨上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倾斜,严禁接收学校向随迁子女收取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积极实施救困保障机制,使随迁子女不但能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贴,还能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同等享受各项“免补”政策,让 随迁子女能够安心上学。

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保持平等,将有利于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的差距。换句话说,就算父辈贫穷,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保障所有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那么二十年后,也就能保证穷人的孩子可以和别人一样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那么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很可能摆脱父辈的贫穷命运。可是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但将促使社会的贫富差距成几何级增长,使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而且,将可能使穷人越来越穷,世代受穷。因为他们将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来接受必须的教育,将永远没有机会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也就将永远无法摆脱贫穷。总之,新形势下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一问题最终不会再困扰我们,农村中小学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和百分之百的巩固率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资料:

1,《2004年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张玉林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2,《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谈松华先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7.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七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针,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目的。高职教育的性质就决定了学校在3年的学习期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上更好生活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 并对改变做出行动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 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学生, 他们正处于身心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 其心理上易受外界的影响, 在这个人生重要时期, 加强学生的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高职学生就业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约束能力差。

有些毕业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脱离了家庭的教育, 在学习和生活上养成了懒散放纵的不良习惯, 缺乏自律, 没有组织观念, 我行我素。这些学生在就业初期就不会具有就业的职业意识, 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不认真积极工作, 不是把就业看做是自己在社会上生存的开始, 锻炼生存本领, 而是把自己看做是企业的过路客, 上班自由散漫, 不服管教。这种人不但缺乏发展的空间, 甚至生存的空间也很狭窄。

2、害怕艰苦, 心理素质差。

有较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 享受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 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艰苦锻炼的思想准备。少数毕业生就业初期讲究待遇, 追求享受, 害怕艰苦, 挑三练四, 不愿到生产、服务第一线, 不愿到较艰苦的岗位。这种人眼高手低, 夸夸其谈, 嫉妒心强, 大事不会做, 小事不愿做;遇到挫折时, 毫无主见, 精神颓废, 怨天怨地, 成为企业的包袱。

3、自恃清高, 思想素质差。

有些毕业生认为家庭条件好, 备受溺爱, 自我中心意识强, 在企业这个集体中, 自命不凡, 目中无人, 不善于接近集体, 关心集体, 不善于尊重和帮助他人, 不会宽容忍让, 说话粗鲁, 看不起他人。这种人到头来性情孤僻, 虚荣心强, 孤立自己, 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 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同, 限制了自己发展的空间, 路就越走越窄, 精神越来越狭隘, 就会被社会所抛弃。

4、好高骛远, 动手能力差。

高职学生介于本科和中专学生之间, 与本科生相比难以跻身于管理层, 与中专生相比又欠缺吃苦耐劳精神, 很容易造成“高不成, 低不就”的局面。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职业性强, “具备较强的第一岗位任职能力, 上岗既能顶岗, 顶岗就能顶好岗是对高职学生智能结构的核心要求”。高职毕业生的通病是总是羡慕别人, 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 今天想干这个, 明天又想做那个, 这山望着那山高, 心老是静不下来。职场实践少, 动手能力差, 图纸看不懂, 设备不会用, 又不虚心学习, 这种学生最不受企业的欢迎。

5、缺乏责任感, 学习毅力差。

现代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的溺爱下成长, 与社会的交往较少, 缺乏社会意识.他们进入大学学习和毕业时, 放松懈怠, 自以为是, 表现在思想上、工作上处于低标准状态, 对别人、对工作单位、对社会要求太高, 抱怨和牢骚太多, 精神不振, 作风疲沓, 不安心工作, 跳槽频繁, 面的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很快的局面, 缺乏努力学习和继续学习的毅力, 他们很快被社会淘汰。

6、不善交往, 社会活动能力差。

有些毕业生不注意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不良性格的矫正, 把一些不良习气带入社会。他们在无所不在、无法逃避的人际关系和环境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无能为力, 与社会、与他人格格不入, 以致形影相吊、孤单寂寞, 长时间难于和周围环境合拍, 结果是孤立自己, 四处碰壁, 抱怨不断。

三、培养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指出:“一个人的真正的健康, 不光是身体上的健康, 而是要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就是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心理健康是社会适应程度的具体表现。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学会挑战环境和适应环境, 学会从容应对挫折和困难, 学会自我减轻精神压力, 才能适应社会, “才能在环境剧烈变化时胸怀坦荡, 宠辱不惊, 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镇定自若, 游刃有余。”

四、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

1、培养良好的品德。

毕业生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地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念, 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有敏锐性, 要有上进心, 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比精通业务更重要, 在工作岗位上, 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锻炼, 努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要从小事做起, 不怕吃苦, 遇到困难不畏惧, 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忍不拔的作风, 坚定不移地朝着预定目标奋斗。

2、培养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行。

爱岗敬业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精一行, 是爱岗敬业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本职工作是奉献精神的力量源泉, 敬业是奉献的基础。只有爱岗敬业的人, 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 不断地钻研学习,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贡献。为此, 我们应要求他们做到:1) 养成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态度。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 才会有积极工作的态度, 才会在工作中投入精力, 倾注心血, 才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 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要结合自己的专业, 不断地学习提高, 做到与时俱进, 增强职业适应能力;3) 增强纪律观念。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自觉地遵守校纪校规,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 为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3、诚实守信, 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言必行, 行必果, 诚实守信, 是古老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新时期又赋予了新的内涵。诚信是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珍贵内涵的充分体现, 为人处世, 做事立业, 最讲一个“诚”字, 最讲一个“信”字。诚实守信成为调整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准则。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从自身做起, 从具体事情做起, 除了在工作中要能独立工作, 独当一面, 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还要树立团队意识, 从大局出发, 加强个人与个人,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精神, 关心自己, 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 关心社会, 学会沟通, 时刻把自己看做是集体中的一分子, 在享受个人生活快乐的同时, 享受集体给你带来的关心和帮助, 以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长。

4、不断学习, 增强竞争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不仅使人类社会知识总量迅速增加, 而且使人类获取知识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大大提高, 知识老化周期大大缩短。日本政府在展望21世纪教育的报告中指出:“为使教育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 必须实施终生教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终生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 还应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习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要有强大的自律能力去管理自己的学习。知识的更新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不断地超前, 走在时代的前列,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5、投身社会, 锻炼实践能力。

在专业学习与训练的实践中强化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一个人将来能否胜任所从事职业的一种自我调节力量, 也是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动力和自我价值追求的体现。职业意识的培养与养成, 需要通过系列的专业化学习和训练的实践活动来得以实现。”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通过实践教学的环节得以实现的,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的专业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 了解某种职业的社会要求, 有针对性地调节自己的活动, 朝职业需求的方向去发展。

高职的学生要积极地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顶岗实习等, 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会有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 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要求, 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去, 能从多方面了解社会, 向社会学习, 不断地反省自我, 调整自我, 完善自我。

五、结束语

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符合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一贯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等职业教育, 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 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光明的前景。我们应该按照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多方面多渠道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效地实现学生从毕业到成功就业的有效转变,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理论层面上强调高职院校大学生具备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北京, 2006。

[2]马树超、郭扬, 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8.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八

摘 要: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化可以从多种维度进行,例如加强理论的指导、借鉴多种研究方式、不断丰富研究资料以及不断创新研究方法等。“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思想被提出以来,从社会史的角度上进行中共党史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的内容上还是研究的视域上都得到了挖掘,中共党史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社会史;中共党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4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社会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史和各个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也在不断的增强,以社会史为基础,在社会史的理论方式上进行中共党史的研究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以社会史为基础进行中共党史的研究,可以从多种维度上进行,但是必须在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展开。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观点一经提出,就促进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使其研究的内容和材料都更加丰富,研究的领域也更加宽广。

一、关于社会史的基本概念

社会史属于历史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心理等内容的。社会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的分支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整体的研究领域上进行研究,可以将其看成为社会关系或者社会现象的具体体现。目前的社会史研究的最小单元就是一个家庭或者某个集团,其中又以集团的研究最为常见,很少专门去研究某一个家庭的[1]。社会史的研究领域和其他历史学母学科的研究领域是等宽度的,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这也充分的说明了社会史和其他的历史学学科具有很多交叉的地方。从严格意义上讲,社会史是在现代社会学产生之后才出现的,但是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社会史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了。目前对社会史的一些观点上并没有统一[2]。而要在社会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共党史的研究,就必须详细地阐述关于社会史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社会史的研究对象

关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定义,至今都还没有得到统一。综合不同学者对社会史的研究对象的分析可知,从广义的范围来说,对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为除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宏观因素以外的所有微观因素;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社会宏观因素之外的微观因素,还应包括社会整体的整个过程,即所有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而在狭义上,不同的学者又有不同的看法[3]。在国内,认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应该为社会整体的全过程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张静和陈旭麓先生。陈旭麓认为,只要是能够反应过去时代的全部面貌的就是通史,而通史等同于社会史。张静如先生更是直接指出,社会史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研究对象应该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过程[4]。张静如先生指出,社会史是对社会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考察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阶层、社会组织等宏观因素,同时还要考察社会心理、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微观因素。总而言之,就是在研究社会史的时候,要同时研究社会的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

(二)研究社会史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性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的研究,并不是单纯在把中共党史改为社会史,而是在研究中共党史的重大问题时,需要应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研究成果,需要从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研究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共党史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在研究所有的中共党史时都要从社会生活的领域进行,只是在研究某一些问题的时候,从社会生活的领域分析才能获得良好研究成果。即使是从社会生活领域入手分析的中共党史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问题,并不是都要毫无遗漏的从社会生活领域等入手,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个重大的问题进行细分,细分为若干个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相关领域,有侧重点的进行分析。另外,在以社会史为基础进行中共党史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中共党史,社会史仅仅是一个研究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并不需要叙述社会史本身,一定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在以社会史为基础研究中共党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社会史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共党史,在社会生活领域,还可以体现一些重大的历史变革,说明这种变革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5]。在社会史的基础上研究中共党史,必然需要一些社会调查材料和社会统计材料,而这些材料在之前的中共党史的研究中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在社会史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可以取得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社会史对中共党史的影响

(一)研究的视域更加广阔

中共党史研究主要是对中共自身的历史活动进行研究,一切社会历史的现象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中,中共开展的所有历史活动也都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外的文化、历史等因素。所以,中共活动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交互作用。也就是说中共历史性的所有活动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反过来,历史活动也会影响社会环境。无论历史发展在哪个阶段,研究者都会充分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资金、材料和资源等,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已经变化了的历史环境中,人们依然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事从上代继承的活动。而反过来,通过继承的已经改变的历史活动又会变更旧的社会环境。所以,一切外在的环境,都会对人类的历史活动造成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人们不关注的地方也同样如此[6]。所以,在研究中共历史活动的时候,同样要对中共历史活动的外界环境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研究内容更有深度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的研究,可以使中共党史的研究更有深度,研究的视域也更加广阔。通过研究内容的深化和研究视域的扩宽,中共历史的研究在不同的层面都会更加丰富。以往的中共党史的研究,主要内容为中共的政治活动。之所以选择政治活动,是因为中共党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所以研究的内容自然以政治活动为主[7]。但是实际上,中共的历史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其他领域的活动也不容忽视。1991年,张静如首次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由于社会史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内容,所以中共党史开始关注文化和经济等领域,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中共活动主要在近现代,而近现代的中国社会并不仅仅只包括政治领域,还包括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域,并且经济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共史研究不能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还应该对文化和经济领域深入研究。在社会史的基础上进行中共党史研究,把研究的范围拓展到经济文化领域,才能使研究更有深度,并且视域也更加广阔。

(三)研究的材料更加丰富

在社会史的基础上研究中共党史,中共党史的学科性质是历史学,属于历史学科的一部分,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就要按照历史学研究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究。而历史学研究是离不开社会调查材料和社会统计材料的,所以在社会史的基础上进行中共党史的研究,可以不断地丰富研究材料。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严谨,在研究中,得到的所有的结论都要有真实的史料支撑,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史料的处理技术提出了更要的要求。史学虽然和史料学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从学科的性质上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史料的运用和积累。所有没有依赖研究材料的研究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问,都不具有严谨科学性质[8]。中共党史学科具有历史学的性质,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也必须要严格按照历史学的研究方式和模式来进行,要注重史料的传承,所有的研究都要以真实的材料说话,得出的所有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在所有的中共党史研究中,凭借的材料都是中共自身的历史活动中留下来的材料,其中以文献材料为主。

在社会史的基础上进行中共党史的研究,将中共党史归类为历史学,可以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的材料会更丰富,研究成果也是建立在真实的史料基础上的,这就使研究结论有了史料的支撑。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中共党史,可以使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更加广阔,研究内容不再单纯局限于政治领域,还可拓展到经济、文化领域,因此研究成果会更真实、更有深度,研究视域也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黄道炫.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革命史研究及其趋向[J].史学月刊,2012,12(3):23.

〔2〕吴汉全,王炳林.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再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14,(9):100.

〔3〕朱文通,增强学术史视域下的“新革命史”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4,31(6):109.

〔4〕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J].中共党史研究,2010,21(01):81.

〔5〕曹小文.自成一家的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读张静如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23(05):109-111.

〔6〕满永.革命与生活——兼及问题导向的中共历史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21(1):16.

〔7〕吴汉全,王炳林.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再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14,9(12):92-95.

〔8〕郑艳凤.张静如教授与中国社会史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6):803-805.

上一篇:教案好读书读好书下一篇:二手车第二季度市场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