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前景(精选12篇)
1.银行业的前景 篇一
秘书行业的发展前景
如今的社会对文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它不再仅仅注重文秘的专业知识,它对秘书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社会在不断地变革,秘书行业也要应时应景地作出相应的改革,秘书不再仅仅是辅助老板办公,处理文件、安排会议、接待访客,而且要帮助老板出谋划策,有时还需独挡一面。因此,秘书这一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又能很好的锻炼人的能力,为秘书的人生增添一笔绚烂无比的彩色。
秘书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复合型秘书、应用型秘书、创新性秘书、技术型秘书和操作型秘书,其中复合型的秘书是需求最广的;秘书的专业要求不再是雇佣方考虑的最主要的层面,雇佣方如今更看重秘书的“德才兼备”,他们关注着秘书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重视着文秘专业毕业生的五项综合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弥书在社会的需求中不断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他们的知识不再仅仅是基本的秘书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经济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会计、统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以及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雇佣方在雇佣适合本单位的秘书时,有时需考虑各个秘书的特性,可是每个行业在招聘秘书时有着类似的共性即秘书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有谦虚好学的品行;要肯吃苦耐劳,学会适应环境;注重情商,善于沟通协调、与人共事;要一专多能,有能胜任文秘工作的综合素质、能力。如今的文秘不仅仅是单纯的秘书,他们更像是一个综合的办事人员,似乎企业中每个地方都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有哪次秘书为了自己能胜任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他们不仅要具备办文办事、熟悉掌握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还要有熟悉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们既要为企业领导当“门面”、当“窗口”,搞接待、公关,还要为企业领导出谋献策、辅助决策。由此可知,秘书的能力一定要强,处理事务一定要果断,且知识面一定要广,否则就要遭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命运了。
秘书在工作上一定要出色的表现,彰显自己的优势,与此同时,秘书要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更为主要的是处理好自身与老板的关系,在为上司服务的过程中要毕恭毕敬,充分相信老板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瞧不见上司的能力,只瞧得见上司悠闲、舒适的生活,要始终相信老板之所以能坐上这个位置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在工作时要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把事情想的周到、做的周到。秘书在与领导相处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理解上司实行的方针,理解上司的人格和行为,理解上司对部下的期待,理解上司的工作方法并密切配合,理解上司的好恶及对问题的看法,理解上司的处境、心情和难处。在企业中打滚、拼搏有时是需要机遇的,秘书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勤恳,不要图求便利,希望谋求不劳而获的果实,而要养精蓄锐,伺机而发;在秘书工作过程中,我觉得秘书的职业有着一定的风险性,秘书的命运似乎与自己的领导有着密切的关联,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当领导的前途堪忧或者面临被淘汰甚至被捕的命运时,秘书一般难逃其责,难独完善自身,安全而退。所以秘书在工作过程中要时时警惕,要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遇到不合法的事情时,要懂得婉转的提醒领导,如果领导还要一意孤行推进这个工作,秘书则要找出合理的理由,对不合法的事“敬而远之”,并且必要时可以为能瞻望到公司的前景而施展合理的行动。
秘书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处在秘书这个职场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生存,就必须主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技能、技术,给自己职业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所以秘书人员一定要定期参加培训,完善自身,给自己加入新鲜血液,使自己充满活力和战斗力,使自己能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不会被优胜劣汰的法则抛弃、淘汰出局。秘书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上的高要求和高标准,还需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面对挑战不气馁,面对失败不灰心,面对成功不骄躁,面对突发情况不自乱阵脚,面对临时任务不急躁不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要懂得与同事友好交流,要懂得与“敌人”在不触及各方利益时和平共存,知道如何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知道如何营造属于自己的关系圈和人际网。同时,在企业竞争与合作中要明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秘书应该深刻理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要做足“战争”前的准备,不打无准备的战争。
我眼中的秘书行业是充满挑战性的,可是又是一个使人充满战斗力和活力的行业,是一个激情永不退步、“战争”永不休止的行业,是一个朋友与敌人并存的行业。秘书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生存,就必须主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技能、技术,使自己能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秘书职业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要面对现实,抓紧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应对挑战。
秘书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生存,就必须主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技能、技术,使自己能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秘书职业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要面对现实,抓紧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应对挑战。
秘书是一种古老的职业,秘书活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秘书学则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在国外,国际性秘书组织的建立及秘书学理论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1976年,美国安娜·L·埃克斯利-约翰逊主编的大型指导秘书工作的工具书<韦氏秘书手册>由梅里姆-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出版,它标志着美国在秘书工作规范及秘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在我国,从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日益被重视,秘书人员的培训和秘书理论的研究也迈开了步子。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全国已有一百多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党校、职大、电大、业大、函大等,或设立秘书专业,或举办秘书训练班,培养和培训了数以万计的秘书人员。研究秘书学理论或指导秘书工作的著作也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全国有数百种之多。整个局面可以说是蓬蓬勃勃颇有生气的。
但秘书学毕竟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科学,它还没有成熟。在国外,尚未建立公认的学科体系,还没有固定的格局,也还没有权威性的理论著作。在国内,研究工作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经验性描述的著作较多,指导具体业务工作的著作也较多,但对很多理论问题,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
顺着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秘书工作的知识含量,信息化办公手段的应用,全球化观察事物的视野等,对秘书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秘书的发展前景如何更是我们秘书爱好者和秘书从业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我认为有必要对秘书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深一步的探讨,这对秘书人员从业的出发点和对秘书职业的发展趋势也将有深的理解并可以让秘书工作者对秘书职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结合实际审视自我岗位,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有利于秘书工作者着眼于现状和趋势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能力适应时代发展。
秘书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广泛的社会职业之一,被人们誉为世界上常青的职业。我国秘书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现有资料来看,秘书的演变大致如下:
“秘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的“秘书”与秘密、机密等概念密切相关。“秘书”一词由“秘”和“书”组成。“秘”即秘密、神秘之意;“书”即图书。因此,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秘书”一词最初不是指人,而是指具有神秘性质或神秘色彩的图书。这些图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谶纬图录之书。这类书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神秘莫测,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又因为它们预言的大多是王朝的兴废和政权的更迭等重大的政治事件,所以其政治色彩也很浓厚,因而自东汉以后,封建统治者就严禁这种书籍在民间流传而被保存在宫廷内部,故也称为“秘书”。另一类是王府宫禁藏书,这类书或者极其珍贵,或者因为机密不能示人,故此谓之“秘书”。东汉后期开始将以掌点图书、著书立说为职责的官署和官职称为“秘书省”、“秘书监”、“秘书丞”、“秘书郎”、“秘书令”。秘书开始这代人员,意味着朝廷中掌管图书和机密文书的一类官职。汉桓帝时,设置秘书监,专门掌管皇帝的秘书图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秘书”名义朝廷中的官名。
“秘书”一词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涵义始于清朝灭亡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仿照当时欧美等国的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制,在总统府设立了秘书处,由秘书长一人,秘书若干;政府各部局也设立秘书室、秘书科和秘书官;各省都督府也设立秘书。这是“秘书”概念内涵在中国最具根本性的一次变异,“秘书”一词彻底摆脱了与“图书”这一涵义的关系,从指物转变为专指担任某种职务的人,秘书作为一种特定的职务,不再以掌管一般意义上的图书书籍为主要职责,而真正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秘书职能,并一直沿用至今。
西方“秘书”的涵义
从某种角度上讲,中国现代秘书的职权职能更多的来源于西方秘书的内涵和定义。英语中的秘书(secretary)与秘密(secret)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界定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现代西方的秘书概念形成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主要指一种职业或者职业及拥有此职位的职员或者从事此职业的人员。
美国全国秘书协会给“秘书”下的定义是:高级官员的助手,掌管机关职责并具有在不同上司直接监督下承担任务的才干,发挥积极主动性、运用判断能力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机关工作做出决定的工作人员。
欧洲专业秘书协会认为,秘书是对其上司的活动和工作范围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提上司分担很多工作。她(他)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出决定和发出指示,并在做生意的场合代表她(他)的上司。
国际职业秘书协会对“秘书”的定义是:秘书应是主管人员的一位特殊助手,他掌握办公室的工作技巧,能在没有上司过问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的职责感,以实际行动显示出主动性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并且能在所给予的权利范围内做出决定。现代秘书的涵义
关于秘书的涵义,1979年版的《辞海》中说,秘书是“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2秘书职务。”然而这两种说法都只强调秘书的助手功能,却没有强调秘书的行政辅佐以及决策助理、参谋咨询等功能,而后者正是现代秘书和传统秘书的显著差别。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秘书的职能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接待员兼打字员”式的秘书不再是各个机关领导物色秘书时的主要对象,因此我国现代秘书的特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是行政职务或职位;2普遍存在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3既是领导的助手,又是领导的参谋。秘书不同于行政领导,他们只是代表领导办事,为领导的工作服务;秘书也不同于职能部门中的业务员,他们是提供综合素质、辅助性服务的人员;秘书还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型行业的人员,他们不仅掌管文书,还要完成领导交办的事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秘书是指辅助领导层或领导者个人履行领导职责,并办理文书档
[1]案、来信来访、会务工作以及其他日常行政工作的人员,市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秘书的职业分类
秘书部门的工作面较宽,处理问题的范围较广,加之现代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日趋科学化、效率化,秘书的种类也越分越细。但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类:
根据服务对象划分
根据服务对象可以划分为公务秘书和私人秘书。公务秘书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秘书,其工资由上述部门支付,服务的对象是集体,他们的工作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关内部,二是领导者个人(俗称“私人秘书”)。私人秘书一般是指由个人出钱雇用,专门为个人服务的秘书,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私营企业内的,二是有公职的人再自己出钱聘请的。目前我国较多的是公务秘书,私人秘书较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私人秘书也呈现出了日益增多的趋势。
根据工作内容划分
根据工作内容可以分为行政秘书、机要秘书、事务秘书(或生活秘书)、外文秘书(或翻译秘书)、专业技术秘书等等,这些秘书各自负责一个方面,平时以分管的工作内容为主,遇到特殊情况和机关内部的重要活动,他们又相互协作,共同处理一些事物,所以他们的工作方式既分又合,分合相间,分工不分家。
根据承担的职务划分
根据单人的职务可以分为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秘书处(科)长、股长、科员、办事员等。这种分类仅仅表明秘书部门的领导层次,而不带专业性质。
根据业务水平划分 在欧美国家,当公务员正式任职后,录用单位就要对日常工作进行经常性的业务考核。他们以业务水平为依据,以薪俸为杠杆,将秘书分成各种类别。譬如美国企业内部的秘书就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见习秘书”,主要承担打字和接待工作,工作大多围绕人际关系展开,如处理电话、预定约会等,他们必须经过不断的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然后才能晋升;二是“正是秘书”,他们的工作几乎没有人监督,工作责任大、范围广、技术性强,工作内容主要是打印文件、交往文书、制定旅行计划、拟定某部门的工资单以及按一般规定处理小额现金,同时还要辅助经理处理许多耗时的琐碎事项和任务。因而英国把行政秘书人员定为五级:速记打字级、书记级、文牍级、执行级、行政级。
目前我国第一种分类已见端倪,第二种分类不够明确,第三类分类不叫普遍,第四种分类还未实行。必须指出的是,以业务水平为依据的第四种分类法,对增强秘书的素质,提高机关内部的工作效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秘书的工作性质
政治性
秘书工作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进步,秘书工作始终是为国家或者某个特定的阶层、社会集团服务的,始终是统治集团管理国家、组织和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工具,因此,秘书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辅助性
秘书工作是辅助领导进行决策管理和领导服务的工作,因此,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属性和最基本特征。秘书工作的辅助性主要表现在:一所有的秘书工作都要围绕领导的工作展开,领导工作涉及到哪里,他的工作范围就延伸到哪里;二现代秘书人员能参加领导班子的各种会议并共同研究问题,能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但只有发言权而无表决权,更无决定权;三现代秘书人员在处理任何问题时,只能根据领导的意图和指示的精神办理,不能超越职权范围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综合性
秘书工作的综合性是由秘书机构的综合性决定的。现代秘书机构属于综合性机构,他不像业务部门那样承担具体工作,而是对各职能部门都有所了解,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各个党政机关或者整个企业负责。这就需要站在全局立场上,时时处处用综合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机要性
秘书工作的机要性是指秘书工作的机密性和重要性。秘书部门是最贴近领导中枢的部分,参与各个重大问题的研究,了解机关、单位内外许多重要的情况,其中不少在未公布之前都属于机密,如商务秘书中,涉及经济贸易、技术合作的内容多,因此这就要求秘书在工作中要管好自己的口,做好公司的保密工作。
2.银行业的前景 篇二
轮胎按用途可分为轻、重型载重汽车轮胎、轿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航空轮胎、摩托车轮胎等。按结构可分为斜交线轮胎和子午线轮胎。斜交线轮胎与子午线轮胎的根本区别在于胎体。斜交线轮胎的胎体是斜线交叉的帘布层, 斜交轮胎的帘线按斜线交叉排列。其特点是胎面和胎侧的强度大, 舒适性差, 由于高速时帘布层间移动与磨擦大, 不适合高速行驶;而子午线轮胎的胎体是聚合物多层交叉材质, 其顶层是数层由钢丝编成的钢带帘布, 可减少轮胎被异物刺破的几率。由于行驶时轮胎要承受较大的切向作用力, 为保证帘线的稳固, 在其外部又有若干层由高强度、不易拉伸的材料制成的带束层 (又称箍紧层) , 其帘线方向与子午断面呈较大的交角。子午线轮胎中的钢丝带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以适应路面的不规则冲击, 它的帘布结构在汽车行驶中有比斜交线轮胎小得多的摩擦, 从而增加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子午线轮胎本身具有的特点使轮胎无内胎成为可能。无内胎轮胎有一个公认优点, 即当轮胎被扎破后, 不像有内胎的斜交线轮胎那样爆裂 (这是非常危险的) , 而是使轮胎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气压, 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线轮胎相比, 弹性大, 耐磨性好, 滚动阻力小, 附着性能好, 缓冲性能好, 承载能力大, 不易刺穿;缺点是胎侧易裂口, 由于侧向变形大, 导致汽车侧向稳定性稍差。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3部分组成。目前世界各国轮胎的结构都向无内胎、子午线结构、扁平 (轮胎断面高与宽的比值小) 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近几年成高速发展态势, 从2002年国内汽车产销仅在300多万辆, 2013年产销达到2200多万辆, 预测2014年将达到2400多万辆, 增长率在8%~10%之间。汽车工业的发展直接带动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和橡胶制品业的需求, 轮胎行业将在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中, 迎来高速的增长。2013年我国子午轮胎产量583758027条, 比2012年增长17.2%。在配套轮胎市场, 每辆轿车、轻型客车和微型货车需要装配4条轮胎, 加上1条备用胎共需5条, 中型客车和轻型货车需要装配6条轮胎, 大型客车等需要装配轮胎在8条以上。在替换市场, 小型车、微型车替换系数1, 而中型和重型车替换系数达到6。由于国内新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均保持了较高增速, 因而会大大拉动国内对轮胎的消费需求。
中国巨大的汽车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 使轮胎行业对各路资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世界前10位的轮胎巨头均在中国设厂,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轮胎加工厂。目前国内轮胎企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以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异、锦湖、韩泰、大陆、库珀、贝乃利、东洋、佳通为代表的世界轮胎巨头设立的轮胎生产企业, 这一类企业按规模、市场占有率又划分为两类, 一类以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异为代表占居高端市场, 其余为中端市场;第二类是过去国有轮胎企业逐步演变来的内资骨干生产企业, 包括上海轮胎、杭州中策、三角轮胎、玲珑轮胎、成山轮胎、河南风神、贵州轮胎、华南轮胎、双星轮胎、黄海轮胎、正新轮胎等;第三类是近年出现的民营企业, 如兴源、永盛、泰盛等。
从2004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轮胎生产国, 但仍不能被称为轮胎强国。由于投资扩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数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了产能相对过剩, 使得目前轮胎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目前我国轮胎行业中低端产品比例偏高, 高端领域基本被外资控制, 特别是乘用车轮胎市场外资份额在75%以上, 一线轿车品牌配套轮胎全部使用外资品牌, 而国内轮胎品牌仅三角、玲珑等极少数进入配套市场, 而且配套汽车也仅限夏利、长安等低端品牌, 一线的欧美、日本和国内上汽等全部选用外资轮胎品牌。
我国要从轮胎制造大国转向轮胎强国, 首先必须要提高轮胎企业的集中度, 淘汰落后的小轮胎企业, 鼓励和支持企业重组与并购, 扶优扶强, 形成具有规模的大型轮胎企业集团, 打造自主品牌, 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采用新技术生产绿色环保轮胎、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和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 绿色环保轮胎就是节能、环保、安全的轮胎, 且具有低滚动阻力、低燃油消耗、出色的操纵稳定性、更短的制动距离、更好的耐磨性、可多次翻新等突出的轮胎。
2010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轮胎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子午胎、巨型工程子午胎以及宽断面、扁平化乘用子午胎以及无内胎载重子午胎。到2015年, 国内乘用车胎子午化率达到100%, 轻型载重车胎子午化率达85%, 载重车胎子午化率达到90%。鼓励汽车企业装配新型轮胎产品, 2015年基本实现装配轮胎子午化和无内胎化。对轮胎企业准入条件, 新政策作了这样的规定:新建、改扩建载重子午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120万条以上;轻型载重子午胎和轿车子午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600万条以上;载重、轻型载重、轿车子午胎混合型项目, 单品种生产能力也必须达到上述要求;工程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3万条以上。不再新建、扩建轮胎项目。严格限制斜交轮胎发展, 不再新增斜交轮胎产能。淘汰年产50万条及其以下的斜交轮胎和以天然棉帘子布为骨架的轮胎生产线。限制发展有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
乘用轮胎通常分为轿车轮胎、SUV轮胎、MPV轮胎和微型面包车轮胎四大类。乘用轮胎是轮胎中产销量最大的品种, 占汽车轮胎总产量的75%~80%。2013年乘用车销售1792万辆, 增长15.7%;随着乘用车的增长, 与其配套的子午线轮胎也随之增长, 乘用车子午线轮胎2015年占有率将达到100%。2013年乘用车销量前十企业如下表所示。
载重轮胎是指载重汽车、公交和旅游大客车上使用的载货和载人的轮胎。轻卡轮胎为轻型载重汽车、商用、旅行面包汽车以及低位拖车等用轮胎, 多为货物和乘客运输两用。这类轮胎的断面宽和内径都比乘用轮胎大, 而且要求均一耐磨、高耐久和低滚阻, 使用后翻新比例和次数增加。2015年轻型载重车胎子午化率将达85%, 载重车胎子午化率将达到90%。
3.社区银行的挑战与前景 篇三
所谓“社区银行”,主要是指规模相对较小、业务类型相对传统(以存贷款为主),且比较依赖“关系融资”技术的银行或服务模式。
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拥有数量最为庞大的社区银行群体,在过去20多年中,这一群体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概括起来,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银行的“社区化”转型,直接侵蚀了社区银行的传统领地。随着竞争加剧,大银行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拓展,并以网点、服务的“社区化”作为主要调整手段,并取得明显效果。由于大银行在资金成本以及运营效率上具有比较优势,其“社区化”战略对社区银行的传统领域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第二,净利差收窄对社区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与大银行相比,社区银行的业务模式相对传统,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度较高,这也意味着,社区银行对净利差的变化更为敏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一直稳中趋降。社区银行的净利差水平尽管高于大银行,但也有收窄的趋势,制约了其盈利水平的提高。
第三,收入结构单一,影响了社区银行竞争力。社区银行的收入来源有限,非利息收入占比相对较低,这不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与大银行的差距也日益扩大。
第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削弱了社区银行的客户基础。在考察期内,美国人口向大都市区聚集的趋势仍在继续,且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对于机构分布和业务重心主要在小型县域和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来说,这一变化意味着客户以及业务机会的持续流失,市场份额也自然受到了较大冲击。
第五,网络金融发展对社区银行也形成了冲击。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机构服务的地理区域,克服了传统银行服务在距离上的不经济,由此给存款人提供了更多的转换金融服务机构的选择。在此种新的环境下,社区银行所面对的潜在竞争压力显著加大。
当然,在经历众多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社区银行所具有一些独特优势,特别是其所倚重的关系融资模式,在现代银行业的竞争中仍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凭借这种融资模式,社区银行在局部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上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远高于大型银行。而同时,在信用风险的控制上,社区银行的表现也全面优于大型银行,坏账成本相对较低。
4.中国美甲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篇四
要了解中国美甲行业的现状,不妨先到大街小巷和各大百货商场去走走看,然后就不难发现,如今美甲市场的状况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现:
1、高端美甲师人才缺口大
国内美甲师入行门槛比较低,绝大多数人只经过简单培训即开店营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端的美甲师呈现很大的人才缺口。一业内人士称,缺乏专业人才直接导致了这个行业问题频频出现,未来市场必将催生越来越多的高端美甲师。
2、经营状况尚处于初级阶段
美甲加盟今年如火如荼,但远远未到普及的程度,现在中国市场上的美甲店仍多数是小店铺,大都是凭两条小板凳、一张小方桌、几瓶劣质指甲油揽生意,既无消毒设备,甚至无手脚区分,更别提职业资格证了,而对工具的消毒,他们一般都是用酒精擦拭,让许多需要美甲的顾客止步。对美的追求日益高层次的顾客,需要更多高端美甲店的出现。
3、顾客的追求在变化
由于贴甲片,做水晶甲等方式很容易对指甲造成损伤,因此绝大多数的女性顾客,选择对本甲进行护理和绘画,所谓人往高处走,追求美丽永无止境,也必然越来越趋向于高端,小店铺经营项目比较小,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将越来越难满足顾客。
4、技术多样化发展
美甲店大多数的从业人员,只能绘简单的以五瓣花为基础的花型图案,能给顾客选择的图形一般不超过30个,而且图案除了颜色的变化外,内容十分雷同,自然不能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所以,尽管有越来越多女性钟情于美甲,但手工美甲却越来越不能满足她们的口味。技术多样化,技术革新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向。
5、品牌加盟是必然趋势
5.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概况 篇五
作者:北京大件运输文章来源:http:///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物流行业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驱使下发展起来了。在物流行业中,大件运输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项目,它关系着物流的发展进度。下面我们北京大件运输主要给大家讲讲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
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另一方面,受到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崛起的冲击,这两方面的因素都给物流行业的发展创造出了有利的条件。
现在,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物流行业的重要性,也开始大力发展物流,引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推动了物流行业的不断前进。
物流行业的发展,也间接地对大件运输行业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件运输在一些重要工程项目中是很关键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大件运输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样对规范物流行业的运输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6.建筑行业前景 建筑行业分析 篇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仅在县以上建筑企业从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就达3200万人以上,高峰期则超过4000万人。但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有效维护。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工会工作,建筑、市政、交通行业由于使用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各级产业工会更是加大进城务工人员工会工作力度以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取得了一些有效经验。这两年建筑行业可谓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提出,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加入WTO以后国外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也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生存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建筑行业,将是一个活力四射的行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小康的重要标志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化建设逐步走向现代化。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鞠洪芬主任向记者介绍,据统计,今后20年,我国城市化应保持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水平,预计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将新建城市230个左右,新增建制镇5000个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工作环境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等等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而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也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据预测,“十五”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值将从2000年的9.5万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将从2000年的3.5万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2万亿元。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7500亿美元。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也将给我国的基本建设带来新的一轮国际投资热潮,成为21世纪初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两大“超级引擎”。中国建筑业协会行业发展部高级经济师李燕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建筑业的发展和繁荣与全社会投资规模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基本遵循着一个固定资产投资规律,一个五年计划内的投资总量是上一个五年计划到建国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和,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行业惊人的发展速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因。根据投资专家预测2004年投资形势,将有五大利好惠及建筑业,投资体制改革致力于改变国家调控投资的局面,解放大型国有企业投资自主权,恢复其经营方面的自主决策;审批制度的改革将大大缩短项目的审批核准时间;规范政府投资,理顺总投资机制,保护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规范资本市场,产生良性互动。奥运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将为建筑业提供百年不遇的巨大商机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21世纪前10年,是建筑业产业成长和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建设事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管理层与操作层分离--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决定人才结构
建筑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决定了行业内的人才结构。鞠洪芬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建筑业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开始进行产业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将逐步由目前的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独立施工企业为骨干,以专业分包和劳务企业为依托的产业组织结构向以综合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众多专业化分包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合作基础的协力生产体系发展。无论是目前还是将来的产业组织结构,都要求总承包企业和综合承包企业为技术和知识密集的管理型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企业为技艺密集型或技能密集型企业。因此在整个建筑行业的人力结构上,势必呈现出两层分离的结构--以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管理层”和以技艺密集型为基础的“操作层”。实际上,目前大量的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虽然自己带有施工队伍,但是在企业人力结构上已经实现了两层分离。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分成若干个项目经理部,从事属于“管理层”的项目管理工作,现存的自有工人队伍已基本上是机械、电气、安装等技术工种和从事劳务分包管理的“工头”。
其中,以知识密集型为特点,以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为主体的管理层结构需要的人才有:具有现代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建筑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行政管理人员;具有现代建筑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经营决策、营造管理、技术管理、经营核算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需要具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知识的第三产业人员和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科研和教育水平的科研、设计、教学人员。而以技艺密集型为基础的操作层结构则需要具有精湛技术知识和高超专业技能的技师队伍;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较高技能的高级技术工人队伍;具有一般专业知识和良好专业技能的中级技术工人队伍;具有一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初级技术工人队伍;以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和一般建筑常识的熟练劳动者。
“博士好找,技工难觅”--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现状
建设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多,尤其是建筑业,目前“门坎”相对较低,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有3893万,其中农民工2797万,占71%,工程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各约占1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登记注册的建筑企业从业人员为2245.19万人,其中内资企业2233.26万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41万人,外商投资企业4.52万人;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为6.83万人,主要是经营管理人员。可以说,我国目前具有一支浩大的建设大军,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建设战线上,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设行业,劳动者的素质、职业能力,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鞠洪芬指出,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目前我国建筑队伍的资源开发潜力还很大。比如,这支队伍人才结构还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当前出于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发展时期,其中高科技人才和高级技工偏少,文化程度、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施工现场劳务作业人员。据劳动社会保障部今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85%以上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其中25%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而据中国科协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到22.25%,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这个现实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从业人员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的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大多数人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
从年龄结构看,建筑行业的高科技人才中,中青年所占比重较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从配置结构看,高科技人才集中在大城市和大科研单位较多,在基层在生产一线较少;从人力资源使用看,一些单位不够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传统的用人方式比较普遍,只重索取不重投入的现象还存在;从人才观念看,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没有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从人才资源管理看,还存在封闭管理的现象,一些单位仍继续延用“人才单位所有”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存在着人才流动难,人力资源浪费等现象。人事管理制度还相对滞后,人力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
鞠洪芬主任认为,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要继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大改革力度;二要转变传统观念。行业内尤其是人事管理部门的领导观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的发展战略、环境和激励机制,是造成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流失的重要因素。三要在全行业形成共识,上下齐努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只有这样全国建设行业的人力资源潜力才会涌现出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
建筑行业薪资水平及未来趋势
由于行业特点决定,建筑行业的薪资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工程类别、专业差异和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计酬办法的不同,新资差别很大,难以准确统计。仅以北京为例,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和北京建筑人力资源协会、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发布的信息(北京统计年鉴),北京地区建筑业与房地产业薪资状况如下:
(一)建筑业年平均工资:1999年为11644元;2000年12899元,年增长10.8%;2001年13840元,年增长7.3%。
不同经济类型建筑企业年薪资水平的对比:(单位:元)
建筑业高层年薪(万)价位:
总经理-副总(含总师):高位40-15万;中位20-10万;低位12-6万。
建筑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
项目经理35-8万;技术总监18-7万;各类工程师7-3万;技术员(不等)6(预算员)至3万-3至1.5万(电工较低)。
(二)房地产业年平均工资:1999年18012元;2000年18836元,增长率为4.6%;2001年21194元,增长率12.6%。
1、房地产业高层次年薪
总经理-副总(含总师):高位45-20万;中位25-16万;低位18-10万。
2、装饰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
项目经理10-6万;专业工程师7-3万;设计师10-5万;预算员7-2.5万。
3、勘察设计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建筑师12-6万;结构、设备、电气设计师9-6万。
4、工程监理业热门职位年薪价位:项目总监10-6万;专业监理工程师7-4万;监理员4-2.5万。
今后一段时期内,建筑业的薪资应是逐年增长的趋势。北京地区建筑业未来3到5年薪资增长速度可望保持在6%-8%;房地产业未来3到5年薪资增长速度有望保持在10%左右;奥运会以后,由于建筑总量下降,行业薪资水平将会呈下降趋势,建筑业预计回落20%左右。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企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状况不一样,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供需情况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薪资额度起伏升降,都是很自然的。
随着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现代企业的逐步建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工资分配制度将形成多样化特点,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将成为工资分配制度的依据,工资分配将同业绩考核挂钩,向关键岗位倾斜,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将越来越大。经营者年薪制,项目承包制,岗位薪金制,谈判工资制将成为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企业的通用薪资制。
“人为先,策为后”--建筑行业人才需求
具体来说,目前建筑行业的紧缺人才有:
1、复合人才:国内部分总的来看比较紧缺的有懂技术会经营的人员;熟悉建筑管理又熟悉技术、经济、法律、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建筑材料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定额概预算的人才;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咨询服务的人才;科研开发型人才;项目管理;房地
产经营人才等短缺。国际部分则缺少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国际建筑市场开发经验,能熟练地进行对外工作交流的从事国际化经营人才;懂得国际工程管理的总承包项目管理人才;能熟练准确计算国际投标报价的人才;了解WTO规则,能熟练运用国际上或工程所在国的各种法律法规,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人才;懂得国际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国际工程咨询专业服务人才等奇缺。
2、专业技师与管理人才:设计师、建筑师、电气工程师、暖通与空调工程师、土建工程师、工程预算人员、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部管理、专业工长,以及吊车、钢筋、电焊、脚手架熟练操作工。
7.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七
1.1 软件企业竞争更加残酷, 差距拉大。
在我国软件行业当中, 小型的软件产业占主导的地位, 大部分软件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很多方面存在着瓶颈问题, 无法满足市场的大需求。而这些小型的软件企业在推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软件产品时也会由于人才紧缺、高成本等问题而面临巨大的压力, 从而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企业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被取代甚至并购, 而一些能够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继续发展下去的将会对中国的软件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得国内的软件产业得到有效的统一还能够在国际商场上占领一定的地位。软件行业需要的是技术, 是智慧, 更重要的是需要自身条件的优越, 资金、人员、规模等等这些都应该考虑在内。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时刻留意并正确的把握时机, 在变化多端的软件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软件行业逐步走向国际化。
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 尤其是二十一世纪, 我国国内的很多软件自发的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与国外的很多软件共同竞争比拼, 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国际市场上软件竞争的氛围, 而中国自从加入了WTO组织之后, 软件行业走出国门也是必然趋势。国内的企业若想更好的发展自己, 就要冷静的分析个人企业的面临形式, 不断地完善自身企业, 渐渐地增强全球化的商品销售意识, 而如果企业抱有幻想, 仅仅想通过闭门造车来满足自身目前的发展那反而会渐渐走向低谷。
1.3 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更加紧密。
在我们平时使用的很多家用电器中, 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逐渐的走向普遍化, 目前我们使用的家电当中就包括全自动的洗衣机等等, 这些都是软硬结合的结果, 可以想象, 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全自动化产品, 通过这样的技术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可以更加容易的去操作。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对这两个方面都有好处, 一方面, 软件依赖与硬件从而使得空间和载体拥有更加大的发展空间而硬件依赖于软件则会使得硬件强大的功能更有益于发挥使用。
1.4 软件行业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的软件行业更加注重高科技化, 既能够满足客户们多个方面的需求, 又能够简单易操作, 这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研究生产, 此外创新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以前简单的软件系统发展到今天的WINDOWS8系统, 不断地进步, 不断的完善, 这与那些技术员工的努力使分不开的。而软件改善的越好, 需要这种软件的客户们就会用越多, 这些技术员工反而逐渐的转移成为了蓝领阶层, 软件企业更加需要一些具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他们十分精通业务, 十分熟悉软件行业方可。
2 软件行业的前景分析
中国软件产业正在遭遇着人才缺乏的尴尬。很多软件企业核心人才匮乏, 也没有核心技术, 只是简单模仿、附加没有工业规模。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结构也极为不合理:几乎没有从事个人消费者软件的企业, 缺乏同时懂技术和管理的人才。
中国软件产业不可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两个瓶颈:首先是企业规模普遍过小。其中67%的软件企业少于50人, 26%的软件企业在50-300人之间, 而且也缺少核心技术;多数企业仍处于模仿、附加过程阶段, 没有工业规模, 其次是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未来人才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软件人才期待高品质的企业, 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人才, 全国软件学院联席会秘书长李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 软件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 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 但是我国的软件行业发展的现状十分尴尬, 虽然人才济济, 但是规模还不如印度。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基础软件设计人员的缺失, 而是高层次的、具有系统分析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缺乏。
中国的软件设计师过度依赖个人技巧, 缺少合作精神也缺乏合作条件。企业的项目分解不细、项目管理松散, 导致程序员只能通过个人的理解去揣摩项目要求, 而工作之中也没有有效的机制去检验工作的进度和成效。这样的现状大大限制了所开发软件的规模, 让大型项目无法管理和协调, 因此中国的软件企业大多是小企业。但是总体来说, 软件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 某些弊端也终会慢慢解决。
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软件行业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尽管目前的状况时好时坏, 严重的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 但是只要软件行业抓住相应的时机, 努力完善自己, 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就可以慢慢的走出瓶颈, 铺设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要:从目前的软件行业来看, 其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很难说软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是什么样子, 未来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有制约着其发展的, 也有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但是不容否认软件行业的发展不断的走向国际化, 在国际的发展大方向上还是好的。
关键词: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前景,机会
参考文献
[1]过鹏程.中国会计电算化向国际财务趋势发展[J].浙江财税与会计, 2011, 5.
[2]曹军.会计软件向管理方向发展的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10, 4.
8.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篇八
关键词:园林;发展;现状;优势;管理趋势;前景分析
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
1.1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我国园林行业法制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风景园林技术标准,早期的标准主要有:1991年,建设部修订发布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出百余项拟编制的技术标准,已颁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近十项标准。1992年,建设部颁布《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02年又颁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统计,在建设部现有颁布的城市绿化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有26项。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法规文件,共368项,其中由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条例4项;国务院令8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规定类43项、资质标准类11项、技术标准类15项;各省、区、市颁发的法规和标准272项。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中逐步建立并巩固、推广,在规范生产、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园林行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1.2 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容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突飞猛进。1991年12月,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提出,“九五”期间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有总体的量化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并提出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等设想。至2006年末,全国655个设市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38%,建成区绿地率30.27%,人均公共绿地7.94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6.01%和3.38平方米。建设部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至今,先后建立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2个,命名了国家园林城市97个、园林城区4个。
1.3 行业产值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城市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据城市建设统计公报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650余个设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平均每年投资4741亿元,以平均20.55%的速度增长,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平均每年投351亿元,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16.42%,2006年城市园林绿化投资达427亿元。
二、园林行业的发展优势
2.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是近20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十五"计划,"十五"期间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7%左右。今后20年,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园林植物材料和花卉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
2.2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是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当前,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房地产环境质量好坏是房地产项目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十五"计划规定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目前很多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没有达到该指标,需要大量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城市和城市建成区拉动了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
2.3 基础设施建设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建设)拉动配套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项目发展。近年来,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庞大,固定資产投资增长强劲。在公路建设方面,到2000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6万公里。到"十五"期末,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2.5万公里以上。道路绿化和配套景观建设规模扩大、要求提高。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强有力地拉动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在民航运输建设方面,大规模扩建、新建民航机场,配套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上升。"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建1.4万公里高速铁路客运网。铁路、公路沿线的绿色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园林植物材料用于绿化和景观建设。
2.4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为园林产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关心的焦点,有49.2%的城市居民将环境问题列为其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环保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将大大促进了环境建设和园林建设的发展,从而拉动园林产业。每年都有城市园林建设项目被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或重点建设工程,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综上所述,中国园林产业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将进入起跑和起飞阶段,估计今后5-10年,中国园林产业将以25%至3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三、园林行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及未来管理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目前,园林行业的管理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改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对我国经济社会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园林管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觉得园林管理主要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方面入手。
从技术管理方面讲,园林管理主要从设计、施工、绿化养护等方面展开。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设计到位,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以后重新设计、改造、维修的费用,对业主负责,对广大居民负责,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公司赢得荣誉。施工方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方的意愿,遇到问题时多与设计方沟通,坚决抵制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绿化管理在园林景观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园林景观与其他场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活的艺术,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景观效果会不断变化,因此,绿化养护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
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园林行业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其管理有些紊乱。人力资源是公司运作的核心资源,拥有、保持一支合格的管理者与员工队伍是公司管理系统能否高效运作的关键。工作是复杂组织的基本细胞,每个人则拥有一种涉及具体责任、任务和活动的工作,经过合理的安排后,所有的人各尽其能,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久不衰。目前,园林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从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到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随着这种转变的进行,园林行业的发展必定会踏上新的台阶。社会在发展,园林行业同样也在发展。园林行业正在朝着正规化、市场化、生态化、多元化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燕. 校园景观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初探. 郑州大学.2010
9.前景诱人的孕婴童用品行业动态 篇九
现在的中国孕婴产业正值群雄逐鹿、产业链混乱之时,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谁能在此时看清行业发展趋势,摸准消费者的脉搏,谁就能建立起自己的强势品牌地位。如同每一个新产业的成熟前期一样,孕婴产业从业者纷纷抢占市场:跨国公司携优势品牌陆续登陆中国市场,国内品牌亦欲分一杯羹,行业强势企业有待培养,供应市场亟待完善。同时,孕婴产业的产业链庞杂,涉及行业非常多,孕婴幼儿用品涉及服饰、塑胶、轻工、电子、医疗器械、钢材、纸品等数十个行业,广泛而分散,具有非常独特的行业特征。“大地方开小店,小地方开大店”。在一线城市,由于各种百货商场、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的兴盛,大部分孕婴产品在这些渠道销售,所以孕婴专营店一般以小店的形式,作为这些渠道的补充;而在二三线城市,则恰好相反,大型的孕婴专营店有更强的终端控制力和规模性。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如何切入?已进入的商家应该如何取得先机?二线企业如何从产业巨大的供应链中分得一杯羹?要回答这些,需要对我国孕婴市场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孕婴消费者特点: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的第十三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我国的计划生育已进行了三十多年,我国的孕龄人群全面进入了独生子女一代。
同时,全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新增人口在1600万左右,新增人口需求拉动GDP增长4%。而目前我国城市0~3岁的婴儿数量在1000万以上,孕婴用品的消费客户占城市人口的3%左右。市场调查显示中等城市的新生儿每年消费在2~5千元(不含食品)之间。这样算来,每年婴儿的市场需求就有上百亿元人民币。特殊的时期与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中国孕婴产业的巨大商机,也造就了一批特殊的消费者。
1.孕婴知识需求强烈但又缺乏经验——将文化、服务导入市场,是孕婴行业未来最大的卖点。
由于我国实行了晚生晚育政策,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生儿父母年龄都比较大,文化层次相对提高,带来的是对育养知识的渴求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都非常重视孕婴知识的学习,也非常在意各种保健知识。与之相对的,这些“新父母”们几乎都只生一个孩子,缺乏孕育实践,但又觉得他们父母辈的传统孕养观念不科学、不符合现在的情况,这就造成了传统育养观念与现代化文明进程的冲突。这使现代父母对婴儿健康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供应上,而且对孕婴文化与服务有强烈的渴望。
2.价格不敏感——产业利润高
相对其他产品而言,孕婴产业的消费人群对产品价格不是十分敏感。一个孕婴专卖店的店主说:“现阶段的父母大多都是等到事业有成了才开始要小孩,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只要品质过硬,父母一般说来还是舍得的。”
同时,大批年轻的准妈妈们既具备现代观念,也有经济实力,她们想生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宝宝,更想让自己保持健康美丽的形象和充满活力的心,并且其中的大多数在孕期都还坚持工作,因此在孕妇产品上就要求很高。这些就造成了该产业相对于其他零售产品的高利润。
3.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极高——要重视产品品牌
这类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考虑是毋庸置疑的。在自己经济实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消费者总是尽量选择他们信任的品牌。据《妈妈宝宝》杂志的读者调查显示,宝宝1岁内最常喝的前十名奶粉是(按占有率):美赞臣、雀巢、惠氏、多美滋、伊利、完达山、雅培、味全、森永、圣元。
4.消费人群范围明确 ——容易进行数据库营销
在中国的国情下,月子医院、产房无疑是划定这个消费范围的特定场合,因此,消费者的具体资料从这些场合较容易取得,一定区域内的消费者数据分析也较容易做出。综合观察国内整个孕婴产品市场现状,可以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就是进入者多,强势者少; 主营业务单一者多,全面经营者少;业务模式模糊者多,发展方向清晰者少。
1.跨区域品牌孕婴专营店还未崛起,企业还处于成长期:
虽然在某些地级市,当地孕婴品牌的专营店做得相当不错,但都是小范围的,还未有跨区域的领袖品牌出现。大多数国内专营店还在二三线苦苦争夺本地市场,并且在服务、供货体系等方面还处于学习与建设阶段。
2.地区性差异明显:“外国品牌做一线市场,中国品牌做二三线市场。”经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孕婴食品、用品以国外品牌为主,而在二三线城市,则是地方性品牌拔得头筹,并且在有些城市,当地第一品牌的孕婴用品店有非常强的控制力,几乎占了当地销售额的半数甚至更多。“大地方开小店,小地方开大店”。在一线城市,由于各种百货商场、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的兴盛,大部分孕婴产品在这些渠道
销售,所以孕婴专营店一般以小店的形式,作为这些渠道的补充;而在二三线城市,则恰好相反,大型的孕婴专营店有更强的终端控制力和规模性。
3.缺乏系统的、综合的供销组织:孕婴幼儿用品涉及服饰、塑胶、轻工、电子、医疗器械、钢材、纸品等数十个行业,广泛而分散。而现在大部分的孕婴幼儿用品卖场仅限于用品、服饰、食品等商品,而日用品、起居用品、孕妇的特殊用品、工艺礼仪、美术品不是很全。
并且,由于孕婴幼儿产品涉及范围广,所以卖场的进货渠道多而杂,造成了卖场产品牌子杂,质量参差不齐。孕婴幼儿用品市场缺乏专一的、系统的、综合的供销组织。
4.销售方式单调、滞后:国内的孕婴儿用品卖场的销售仍采用其他商品零售的“你来我卖”、“卖完完事”的传统方式接待顾客。单调、滞后的销售方式造成终端呆板、产品滞销。由于孕婴儿消费品群体的特殊性,该行业需要社区服务、体验服务、便利式营销、亲情式营销等打扰的销售方式。只有各种服务形式才能为该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5.现有产品价格体系不合理:目前,孕婴产品呈两个极端:一方面,进口产品过高的价格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个童车的价格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赶上一辆山地车的价钱;另一方面,质低价廉的产品又不能适应广大中层消费者的需求。中端产品在中国是个空白,消费者呼唤适合中国市场的中端品牌。
孕婴产业的发展态势:
销售终端:1.以地区为单位逐步建立商业品牌并进行业务延伸,重点培养核心业务和战略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会有很多具备区域优势的婴童产业终端形成,完成从大百货零售业的产业分流,这个分流会形成婴童产品在专卖领域与大终端卖场同台竞争的局面。2.由单一商贸形态向多元服务形态转变,售外服务将变成专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但产品结构及购物环境的优势使大卖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保持优势。3.在大商场及专卖店内建立一站式的婴儿购物场所将成为发展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专卖店将会走在商场超市等终端前面。制造厂商:1.逐步建立产品品牌,以创造品牌价值为发展方向。
2.产品结构将会在市场需求和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中逐步完善。
3.更加注重向服务咨询方向引导消费,更加重视产品售后增值服务和售前消费引导。
4.将展开销售渠道资源争夺战。
消费者需求:1.对安全性需求继续提高。
2.更为相信专业权威品牌。
3.功能需求增加,特别反映在健康和益智用品方面。
4.找寻知名价格合适的中端品牌。
解决方案 :在充分认识市场现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先发展自己的“独门武器”,在产业上升之时做出自己的特点和亮点,从而在疆域形成之时建立自己的领地,为自己在以后的商战风云中树立领袖地位铺平道路,也为以后的或“合纵”或“连横”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孕婴童行业中出现品牌线延伸的现象愈演愈烈,业内人士也许经常能看到,某婴儿服饰的品牌,因有着多年较强的服饰行业研发及经营经验,塑造一定的品牌形象,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于是,就想当然的推出了一系列婴儿奶瓶、洗浴护肤用品等经营品项,认为消费者喜爱其服饰产品,就应该能接受赋予其品牌名称的什么奶瓶、日用品等东西。结果怎样?以为照样能卖个热火朝天,大家有目共睹。怎不知,还有若干追随者-类似品牌前仆后继,成就了国内各行各业中的绝无仅有的“大赶集”。我说聪明人呀,您怎么就把把“企业应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的训条给忘了呢?想来已经把市场需求转嫁他人了吧,认为自己出什么消费者就接受什么吗?有这样的想法,实在不妥,多少有点自恋吧!
客观因素与非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谁将崛起还是个未知数,但一个领袖级的品牌必将做好以下几点:产品细分孕婴产业是非常强调细分的市场,从事这个产业的人都知道,同样的产品,你分得越细,在你产品范围内的消费者越有可能选择它,因为消费者会认为针对性更强。
就拿我们最常见的奶瓶来说,撇开材质、容量等不谈,单从功能上来说,就大致有标准奶瓶、防滑型角度奶瓶、感温奶瓶、宽口感温奶瓶、喂食奶瓶、易握奶瓶、随意吸奶瓶、吸管奶瓶、双层保温奶瓶、果汁奶瓶等多个品种;奶瓶的造型也是根据宝宝各个阶段的生理需求,有圆形、O型、带柄型、动物造型等多种形状。此外,与奶瓶相关联的产品还有奶瓶奶嘴刷、奶瓶夹、奶瓶测温计、奶瓶链、奶瓶保温袋等。
在国产奶粉与洋奶粉的竞争中,同样证明了这个道理。原来国产奶粉至多也不过分婴儿奶粉、儿童奶粉和成人奶粉;而洋奶粉的出生婴儿配方奶粉(0~6个月)、成长奶粉(6个月~3岁)、免疫奶粉等的闯入,让国人看得眼花缭乱,很快就吸引了中国消费者。最终国产品牌及时“临摹”才苦追回一些阵地。
所以,要在这个产业长久立足,就必须做好产品细分的工作。最近了解得知,由妙思洁日用品有限公司推出的“舒适乐”特护系列产品,主要针对女性特殊时期(如生理期、孕产期前后)使用的日常清洁护理产品,主要有姜精油洗发露、姜精油沐浴露、姜精油洁面乳、姜精油暖手霜、均衡洁护液、脚部龟裂修护霜、肘部嫩白润肤霜、防妊娠霜及紧肤乳液等产品。这一系列的细分产品以独特的产品特性和卖点照顾着消费者特殊时期(如女性经期,孕产前后期)的使用需求。
服务体现这一部分,我们分别拿国内外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做个对比吧。如美国强生,一家拥有百年历史,位居《财富》500强的企业,婴儿护理是其主打产品之一。它如何做服务呢?回忆一下,大家都应该有印象,在它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好像是89年吧,当时的父母给宝宝使用的产品不外乎就是老三件的“奶瓶、痱子粉、花露水吧”,洗澡、洗澡和护肤的东西大人用什么牌子就是什么吧!当时强生公司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后,确定以符合中国特色的方式全面打造国人的消费意识,引导“宝宝娇嫩的皮肤需要用专业的洗涤护理产品”的消费习惯,从医务渠道入手,通过赠送,软文介绍,专家讲座的多种方式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婴儿用品专家”的品牌形象。并通过大量温馨的亲情电视广告,传递着高品质高档产品的现象定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年 “高贵” 的强生婴儿用品,已经在渠道中成为了中档价位的产品,比之更贵(甚至几倍价格)的所谓“舶来品牌”,开始在国内的积极拓展高端消费市场,有限的销量表明,金字塔形的市场份额中,最不可动摇的依然是最接近底部的那一部份,还有已经深入人心 “婴儿护理专家”的形象。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国有婴儿护理用品品牌的佼佼者,来自著名药品生产企业广东顺峰药业公司出品的“爱护”婴儿洗涤护理,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以GMP标准生产),专业的大众消费品牌定位,极具亲和力的品牌形象,以“婴儿柔嫩肌肤,天生的也需要爱护”的宣传推广,“婴儿护理手册”等专业护理常识的传递,紧随强势品牌的发展定位,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我们坚定不移走专业化品牌,大众化价格定位的发展道路,为提供给消费者多一个选择和更多的选择而努力,为带给消费者推出更多更好物美价廉产品,是我们追求和发展的目标。”曾听到该公司一位营销经理说过的话,令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婴儿护理用品的行业不再独大。
十几年前,当时那个要卖10多元钱1个的“爱XX”奶瓶被消费者欺笑为抢钱行为,而现如今国外引进的动辄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奶瓶比比皆是,记得的是那些曾经已经成为对过去辉煌的回忆,我们在感叹世界变化真快的同时,也应该反思这其中的原因。
纵观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知名的孕婴品牌所卖的不仅是产品,他们走的是“产品服务化,服务产品化”的路子。
服务,是品牌抢先进入快车道的必要条件之一。
销售终端在未来几年将会有很多具备区域优势的婴童产业终端形成,据业内人士称,现在已有几十个地级市的孕婴专营店的年营业额能达到2~3千万元,最好的,在一个县就做到了400万的年营业额。这些专营店会完成从大百货零售业的产业分流,这个分流会形成婴童产品在专卖领域与大终端卖场同台竞争的局面。在中国的国情下,掌握这些销售终端,将最有希望、有能力建立一个孕婴产业帝国。
发展期望对于各婴童店经营者来说,有序的竞争才是稳定发展的基础,从业者应自律,在发展中培养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避免恶性竞争的存在,才能使行业的发展走得更长更远。
对于专营店店主的建议:
质量是最重要的。产品建议采用母婴产品及相关联产品,突出主打产品,前期最好不要太泛。想清楚把产品卖给谁,如果是购买者自己使用,那就在调查的时候多找些准妈妈,听听她们的感受和其他细节,从中找到市场空缺并且确定下来。
突出服务特色:婴儿用品店几乎都以零售为主,店的成功和选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路口的作用最为明显,顺脚,最好有停车位,这样就会客流量大。否则,租金便宜也没有作用。
营销研究上,最好研究母婴群体的购买特点,设法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决策者。月子医院、产房、其他婴儿食品的传播渠道等,可以借鉴。可考虑产品的顾客群体特点,重点突出亲情化营销。
另外,经营者需要深入了解母婴产品的相关知识,最好能有医学、营养学、生育学相关基础做好客户管理工作,开展人性化销售。店名可以用一些著名童话故事中的人名、环境、道具等名字,如:爱婴室(坊),xx宝贝、xx妇幼坊等,店名和产品要相互辉映。
10.属于草根的七大最具前景行业 篇十
1.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传的薪金可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更吃香,一年挣个三四十万元应该很轻松的。”业内相关人士表示。
2.软件测试工程师(SoftwareTestingEngineer)
软件测试工程师在一家软件企业中担当的是“质量管理”角色,及时纠错及时更正,确保产品的正常运作。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国内许多软件企业内部的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之比在1:5,与国外软件业1:1的比例还相去甚远。
以工作3-5年从业人员为例,深圳地区的平均年薪是全国各城市最高的,其中外商独资欧美企业的年薪为17.8万元,国营企业的年薪紧随其后,超过了17.3万元,北京地区该职位的平均年薪逾15.8万元;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年薪为全国之最,将近18.5万元。
软件测试是正在快速发展,充满挑战的领域。尽管现在单机版桌面软件的测试已经成熟了很多,但对于网络时代的到临,包括微软在内的公司对基于网络的测试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是处于探索中,网络中被攻击的可能性太大,这就是为什么黑客在网络上能兴风作浪的原因。网络测试是一个新环境,而且是很大的挑战。
软件测试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业之路同样充满希望。
3.心理咨询师
据了解,国内现在有上千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急需解决。对于从业者来说,或者投资者来说,国内心理咨询业方兴未艾,必须术业有专攻,针对某些特定的群体提供细致、周到、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改变大众对心理学的片面看法,把专业的术语转变为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故事、案例、方法,使之更加普及化、通俗化、时尚化。
4.网络游戏设计师
网络游戏,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孩子们的游戏,据笔者了解,在我们眼中异常忙碌的外交官和企业老总,都会忙里偷闲玩一玩游戏,调节自己。可见网络游戏普及率之广。已经悄然成为一种全球化生活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消费格局。
而网络游戏本身这个行业已经变成了高技术、高创意、高资金的三高产业,高级人才的火热程度可想而知。。
5.商务策划师
随着全球500强企业纷纷入驻,策划已成为颇有市场的“智慧产业”。65%的企业急需聘用企划人员,但90%的企业招聘不到优秀的企业策划人才。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专业策划公司超过1万家,但专业商务策划师不足800人。从业者大多在30岁左右,最低年薪15万元,平均40万元左右,最高年薪已超过百万元。为此,每年商务策划师认证培训,参加者达三四千人。
6.家具设计师
3万多家家具企业,家具设计师却不到3000人,平均每10家家具企业只有一个设计师。深圳一家家具厂开出20万元年薪,依然难觅成熟的家具设计师。按照国际家具业一般要求,家具企业的设计人员应为市场营销人员的1倍以上。随着房地产业的发达,室内设计行业、装潢行业、家具制造企业均需要专业的家具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已逐步成为家具企业、家装企业的核心人物。
但目前,我国的家具设计师更多的是只能从事简单模仿、图纸绘制的“绘图员”。高水平专业人才匮缺,导致我国家具虽然出口很多,但大多是贴牌产品,为他人作嫁衣。专家认为,论建材,论做工,国内有些厂家丝毫不输于北欧风情,但设计理念输了,就全盘皆输
7.精算师
精算师年收入在12万至15万元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准精算师”40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
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元,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元以上。4年以后,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据预测,年收入应在12万元至15万元。
11.比银行家更有前景的职业 篇十一
如果你想致富,华尔街投资奇才吉姆·罗杰斯有这样的建议:成为一个农民。食品价格最近一直居高不下。虽然有人质疑这种情形不会继续多久,但罗杰斯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农业收入将大幅上升,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大部分行业,包括华尔街投资业。他认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银行家,而是需要更多的农民。“全球正面临严重的粮食问题,”罗杰斯说,“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农业。”
过去几年中,在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以及生物燃料的投资需求带动下,农业成再次为增长的领域。去年,美国农业净收入增长27%,预计2011年将继续增长20%。而同期的整体经济却举步维艰,去年增长仅为1.9%。根据美联储预计,今年房地产价格将再次下降,但在过去六年里,全美农场的平均价值增加了一倍。农场迅速成为今年华尔街最热门的投资方向之一。
虽然农业经济在最近的增长速度开始上扬,然而,目前农业仅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如果把下面这些产品算作是农场经济的一部分,包括拖拉机、化肥、种子等等,农业经济只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约4%。这个产业比房地产行业要少得多,后者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
现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富裕起来,这些国家消费者吃得越来越多,特别是肉类。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耗约250磅(113公斤)的肉类,印度人一年平均下来吃不到10磅肉(4.5公斤),中国人的肉类年消费水平在100磅(45公斤)左右。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12.风电行业前景广阔 篇十二
中国风电资源丰富
中国综合资源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与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 R E L) 合作,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 N E P) 的支持与资助下,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风力资源进行了详细测算。根据该测算结果推测, 我国陆地可以安装14亿k W的风力发电装备, 如果考虑海上, 总资源量将达到20亿kW以上。
另外,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7亿多千瓦。海上风速高, 很少有静风期, 可以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发电容量。一般估计海上风速比平原高20%, 发电量增加70%。在陆上设计寿命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25~30年, 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 海上风电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风电设备前景广阔
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是一个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 所以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全球10大风电设备商累计占全球市场96%的份额。仅四家最大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制造商就掌控了全球市场75%的份额。
我国风电设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国外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所占据。装机容量中, 国外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累计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5.92%, 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累计装机容量占全国装机容量的34.08%。国内市场中的国外制造商主要有V E S T A S、G A M E S A、G E、WINDNORDEX、SUZLON等。
国内市场的风力发电机组产品供应商也主要以国际厂商为主,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 国际厂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为75.35%、70.59%和58.80%。
国内绝大部分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厂商均处于发展初期, 集中度较高。2006年国内主要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不超过10家, 其中金风科技占国内厂商份额的83.36%。国内市场的国内制造商主要有金风科技、运达、华锐、东汽、沈阳工大、哈飞威达、航天安迅能、上海电气、湖南湘电、中船重工、浙江华仪等。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国对风力发电设备的需求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自2003年以来,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2004~2007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均超过100%。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压力的持续增大, 风力发电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 风电行业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银行业的前景】推荐阅读:
银行职员的发展前景11-07
金融行业的前景分析11-27
家政行业的现状和前景10-10
早教行业的发展前景10-14
腐竹行业的发展前景10-27
会计行业的发展前景11-26
中国银行的完整意义的网上银行10-06
了解银行的营销打通银行高绩效业务07-20
服装行业前景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