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阅江楼的导游词

2024-09-10

南京阅江楼的导游词(精选2篇)

1.南京阅江楼的导游词 篇一

岁在三秋,草木葱茏;

拾级而上,举步楼宇;

凭栏眺望,悠然遐思。

秋雾弥漫,笼盖川泽;

俯视山林、宛伏千军万马;

繁星点点、如入戟戈连营,

此非元璋大败友谅之军呼?

若夫,云开雾散,天高气清;

波涛万里,群峦叠翠;

犬牙交错,直逼云汉;

卢龙飞舞,携江贯海;

秋雁徘徊,声震江浦;

杜鹃啼血,满目凄怆。

嗟夫,

达则万木生辉,穷则苍宇悲悯,

山水楼阁本无情,心境使然也。

昔太白谪居夜郎,迁客沙鸥,

孤馆春寒;柳子厚困于永州,

孤舟蓑笠,独钓江雪。

古往今来,士者多坚;

感物伤怀,修短随化;

千帆侧过,草木秋霜;

萍水相逢,失路同悲。

登斯楼也,

叹天地之博大,怜行影之渺然。

虽事与愿违,造化弄人;

然放握有度,快意人生;

恬然自安,得失何牵。

平和淡定乃人生之真谛也﹗

2.南京阅江楼的导游词 篇二

1. 背景与现状分析

1.1 南京阅江楼景区概况

阅江楼景区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巅(原名卢龙山),濒临长江,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狮岭雄观”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再次登卢龙山,感慨万千,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于是,他亲笔写下《阅江楼记》,并建造了“平砥”,但因财力原因,此楼终未建成。直到1997年南京市政府批准建设阅江楼景区,全部工程于2001年9月完成并对外开放,结束了阅江楼600余年“有记无楼”的历史。复原后的阅江楼碧瓦朱楹、檐牙摩空,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和皇家气派,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阅江楼景区的知名度与旅游吸引力仍不能与其他三大名楼相提并论,其游客接待数量处于不稳定状态。

1.2 景区标识导视系统现状分析

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大江滚滚东去,仿佛郑和下西洋以来六百年烟雨尽收眼底。然而,走进阅江楼景区,映入眼帘的仅仅只有阅江楼三个字(图1),其书法表现缺乏相应的代表性与符号性。整个景区缺少标准的logo,不利于游客对于阅江楼的记忆,也不利于阅江楼景区的特色展示与长久发展。其内部的导视系统,仅具备简易指引和说明功能,没有表现出整个景区所具有的韵味,过于简单,风格也略微唐突。例如景区原有的导视地图(图2)被单纯地镶嵌在铝合金支架中,庞大且缺乏与环境的结合,易损坏并缺少阅江楼景区特有的景观特色和人文内涵。同时,景区原有的指向系统(图3)虽然保持了与景区整体色调的一致,但是标志的外形仍然和普通景区的指向标志大体相似,缺乏个性化和多元化。

总体来说,阅江楼景区作为复原型文化景区,其标志导视系统设计,缺乏统一性、系统性、特色性与互动性,与其他景区标志导视系统差异性较小,未能凸显景区自身景观特色和文化特征,缺少记忆点与吸引力。

2. 阅江楼景区标志导视系统的设计探究

2.1 功能定位

标志导视系统是阅江楼景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具备指引、宣传和一定的解说功能,为游客提供最直观的行动信息指南,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和关怀,同时承载着景区品牌塑造和推广的功能。完善而极具特色的标志导视系统,一方面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与安全保障,为了解景点提供了系列化的信息;另一方面起到推广宣传作用,具有统一性、特色性、互动性的标志导视系统,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复原型文化景区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增加游客数量,突显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形象。

2.2 设计思路与方案

针对该景区原有标志导视系统设计的不足,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的前提下,结合景区文化特色和景观特点,发掘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根据空间布局和周边环境特点,提取设计创意与灵感。最终确定以阅江楼叠折回环的建筑造型特色为设计出发点,以“折叠”作为整个标志导视系统的设计概念,形成具有观赏性和互动性兼备、特色性与规范性兼顾的复原型文化景区标志导视系统。

2.2.1 logo设计

Logo作为景区特点的浓缩,突出表现在于对于整个景区文化自然特色提炼的形象化与符号化,以单纯、简洁、鲜明为特征,令人一目了然,简练、准确而又生动有趣,其有即时达意的传达功效,易于给使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记忆[2]。阅江楼景区的logo(图4)结合整个导视系统的设计理念,考虑阅江楼叠折回环的独特形态,以折叠条形的重复与变形,突出该特点,兼具还原性与现代感。以独特的造型方式,区别于其他景区的标志符号,突出景区特有建筑样式和文化内涵,具有视觉冲击力,方便游客记忆。文字采用行楷,以衬托整个景区的明文化背景与磅礴气势。

2.2.2 导视系统设计

(1)导视标识位置选择

导视标识位置分布如下图(图5)所示,其分布的主要原因为:景观场地的入口处需要导向;景区岔路口需要导向;景区中各功能区域之间需要导向。为保证导视系统完善性与系统性,共设置了三类指示标牌:多向指路标牌、单向指路标牌及导向地图,尽可能为景区各条游览线路提供指引,提高了游客的行动能力。

(2)标牌设计

a单向指路标牌(图6):

木质折叠的结构使标牌更像是一卷缓缓展开的竹简,变化的线形设计能快速捕获游客的视线。贴墙的造型设计方便游客的阅读,凸起的折叠设计又使墙面富于结构变化,更添情趣;漏窗设计画龙点睛,使得标牌的古韵古趣跃然于上。

b多向指路标牌(图7):

三角折叠的结构,既与阅江楼的主题形成一致,又能完美的体现指路功能。单面的斜边设计使统一中富于变化。边角小巧的漏窗造型小中见大,变化无穷,枯燥的标牌经过漏窗的装饰增添了丰富的情趣,古韵盎然。木制结构呼应古典主题,使现代理念与古典气息自然交融。

c导向地图标牌(图8):

折叠式的结构给人“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从左侧看是阁楼的造型,凸显阅江楼的主题;从正面看又是一条起伏的山脉,展现了阅江楼的地势。重重叠叠、影绰相见的造型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遮掩”艺术,有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之趣。折拉式的屏风设计增强了与游客的互动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木质纹理更添古韵。

(3)色彩选择

在标识导视设计的各个要素中,视觉要素所占比例很大,而在视觉要素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大多是利用色彩进行控制。导视系统色彩的定位应紧密围绕景区景观风格和文化特色,其直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意识,对游客的第一印象和心理情绪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阅江楼景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内涵,其作为明文化的代表,古意盎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明代特点和皇家特征。景区的牌匾及建筑主要使用金、蓝、褐、绿几种颜色,配比合理、画面和谐。因此我们从中提取木结构原有的原樱桃木色作为导视系统底色,配以浅黄色文字和熟褐色图形标志,塑造素雅、古朴的色调,与景区整体风格像统一。明亮的图形文字在整个环境中得以凸显,使游客可以轻松辨识和记忆。

3. 结语

复原型文化景区作为在原址或异地复原再现的景观,缺少长时间的宣传推广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其标志导视系统设计也缺乏统一性、系统性、特色性与互动性。标志导视系统作为景区服务和推广的重要载体,已不仅是其信息本身的代表,更衍生为极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艺术作品,其一方面契合天然的景观环境氛围和周边自然条件,另一方面营造出景区文化独特空间氛围,为景区的再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阅江楼景区标志导视系统设计,立足于景区固有建筑造型特点,深层次发掘该景区特有的明代文化特点,将统一性、特色性、互动性等设计原则融入整个标志导视系统设计中,力求以简洁、现代的logo形象,加深游客对景区的记忆,提高景区的美誉度和吸引力;以完善、丰富的标牌设置,令游人感受景区完备的人性化服务,提升景区形象。真正关注标志导视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具有观赏性和互动性兼备、特色性与规范性兼顾的复原型文化景区标志导视系统。

摘要:在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热点研究话题的今天,复原型文化景区作为其中重要类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然而,该类型不少景区的标志导视系统设计缺乏统一性、系统性、特色性与互动性。本文以南京市复原型文化景区——阅江楼景区的标志导视系统设计为例,从logo、地图、标牌等方面探索复原型景区标志导视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手法,突显景区特色,进一步提升阅江楼的文化艺术价值,塑造更具吸引力的景区形象。

关键词:复原型文化景区,标志,导视系统设计,阅江楼景区

参考文献

[1].王倩.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与分析——以南京市阅江楼景区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

[2].苏艳.浅谈LOGO设计[J].科技资讯.2008

[3].王建国.谈旅游景区导视系统标志的个性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

[4].柳国伟.旅游视野下标识导视系统的个性化设计——以温州盘云谷文化创意村为例[J].艺术设计.2015

上一篇:人民满意单位下一篇:月度风险管控检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