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精选12篇)
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篇一
《我们周围的材料》反思
一、成功之处
1、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2、认真阅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我发现教材开始部分“我们知道的材料”,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常见的材料,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学设计时把此内容拆分成两部分:一是作为新课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材料;另一部分让学生在观察身边物品后试着说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我认为这样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
二、存在问题
1、教学随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描述材料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可是很遗憾,由于时间调控的不好,最后对这个问题没来得及展开。从这里,可以反映出教学机智不够,有领导听课就乱了“阵脚”。
2、指导方法应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组织学生汇报时,当学生对物品由什么材料做成产生分歧时,让学生拿着物品到台前指着物品,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2.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篇二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设计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10年11月在辽宁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和免疫组化中心完成。
1.2 材料
1.2.1 实验动物
2月龄日本大耳兔18只, 雄性, 体质量 (1.50±0.25) kg, 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2组 (n=9) :以组织工程化骨修复为实验组, 以自体骨修复为对照组。
1.2.2 主要试剂与设备
1.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钛板 (厚度0.3cm)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山西分公司) , DMEM (Gibco公司) , 胎牛血清 (杭州四季青公司) , 胰蛋白酶 (Sigma公司) ,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 (北京中杉公司) , 血清骨钙素试剂盒 (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2.2.2 主要仪器
超静工作台 (苏州净化设备公司) , 细胞培养箱 (日本SANYO公司) , 骨密度测量仪 (美国Hologic QDR-2000) 。
1.2.3 实验方法
1.2.3.1 兔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经耳缘静脉缓慢静推3%戊巴比妥钠 (30mg/kg) 麻醉后, 兔俯卧固定于实验动物手术台上, 剪去髂后上嵴皮毛, 右手持l2号骨穿针沿髂后上嵴垂直进针, 抽取骨髓液2mL (全骨髓培养法) 。全骨髓培养法骨髓液立即置入预先含5mL DMEM 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以2000 r/rain水平离心20 min, 用吸管小心吸取中间乳白色单个核细胞层至另一离心管, DMEM 培养基洗涤、角度离心两次 (2000g×5min) , 弃上清, 留细胞沉淀, 最后加入DMEM 培养基5mL, 吸管吹打细胞沉淀并混匀, 以2×10密度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 置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两组细胞均3~4 d后换液除去未贴壁悬浮细胞, 每3~4 d换液1次, 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
1.2.3.2 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1.2.3.3 用PRF膜作为内支架, 个性化钛板为外支架体内成骨的实验研究 个性化钛板制作:取兔离体下颌骨, 蜡片去除倒凹, 自凝塑料制取下颌骨个别托盘。用藻酸盐印模材取模, 灌注石膏, 制得石膏阳模。按石膏阳模邮寄加工厂制取模板, 边缘保留3 mm。预制钛板尺寸为5mm×5mm×5mm, 去除毛刺、打磨、消毒备用。
(1) 取3月龄大耳白兔9只, 雌雄不拘, 随机分成3组, 根据处死时间分为2周组、4周组、8周组; (2) 取大耳白兔, 分别称体重, 根据公斤体重静推3%戊巴比妥钠 (30mg/kg) 麻醉,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后使动物静卧, 待动物角膜反射消失后仰卧位固定于动物手术台。碘伏常规消毒耳缘部皮肤, 无菌采血管采血5mL, 按压止血。用盛有水的相同试管迅速配平后, 经2500r/min离心10min, 静置备用; (3) 将动物固定后, 剪除下颌骨上的毛, 碘伏常规消毒皮肤, 盖无菌洞巾。切开皮肤, 肌肉及骨膜, 将骨膜向两侧剥离后, 显露下颌骨。经定位测量, 制作缺损。 (4) 将离心产物静置后弃上清, 取出中间的Choukroun's PRF, 用消毒眼科剪剪除其下部红细胞胶冻, 将所得PRF凝胶用无菌纱布挤压成膜状剪碎后与成骨细胞混合, 混合悬液均匀接种于无菌的个性化钛模板支架中, 37 ℃、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孵育4h后准备移植体内。随机放置于一侧动物下颌骨。对侧骨缺损区放入收集到的骨碎片, 外加个性化钛板, 松解骨膜后牵拉缝合, 分层缝合肌肉及皮肤; (5) 每只兔肌肉注射青霉素约40万单位, 肌肉注射苏醒灵约1mL, 待动物苏醒后放回笼具中。
2 结果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9只日本大耳兔均进入结果分析。
放射性检查结果 术后随着时间的增长, 实验组与对照组新骨的密度也在不断增高。术后4 周, 两组均有少量骨痂形成, 实验组成骨量略大于对照组;术后8周, 形成数量较多的骨痂, 并呈现融合趋势, 两组未见显著差异;术后12周, 形成大量的骨痂, 大面积骨痂连续致密, 两组未见显著差异。
新骨形成不同时期骨痂灰度值, 见表。
a:P<0.05。
由表可见, 术后4周时, 对照组骨痂灰度值低于实验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 , 其他时间点,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常规组织学检查
术后4周:实验组植入物表面有少量骨痂形成, 与骨端连接比较紧密, 未形成连续性骨桥。对照组植入物两端有中量新骨形成, 中间仍为填充骨屑, 周围形成连续性骨桥) 。术后8周:实验组有大量骨痂形成, 植入物完全骨化, 缺损区被新骨代替。对照组有大量骨痂形成, 与骨端连接紧密, 大部分形成连续性骨桥, 骨屑被新骨替代。术后12周:实验组缺损区与骨端皮质连续, 塑型可。对照组骨屑骨化程度良好, 缺损区被新骨代替, 塑形可。
3 讨论
随着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 组织工程为解决组织缺失或功能衰竭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而组织工程有3个重要组成部分: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1]。骨组织工程学的基本思路是:将特异性成骨细胞种植于具有一定生物特性的并在人体内可逐渐降解吸收的支架材料上, 经三维立体培养, 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移入机体特定的部位, 在支架材料逐步被人体降解吸收的同时, 细胞不断增殖并分泌基质, 最终形成新的具有与原功能和形态一致的骨组织。
骨组织工程在解决临床骨缺损这一棘手问题上具有很多优势, 近年来引起众多关注。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latelet-rich fibrin, PRF) 是新近提出的区别于传统PRP技术的富含血小板生物材料, 为自体全血离心的产物, 可被认为是一种自体移植物[2]。全血经低速离心的过程中, 促发凝血, 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缓慢聚合成为纤维蛋白。PRF消除了PRP中使用牛凝血酶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制备过程简单, 无需添加抗凝剂无需对血液进行任何生物化学上的处理, 血纤维蛋白单体在制取过程中缓慢的聚合, 并导致血小板内的细胞活性物质和糖原合并链入纤维蛋白网, 使PRF能够在纤维蛋白基质重塑过程中渐进性的释放细胞活性物质, 这一结构特点解释了PRF所表现出的愈合特征[4]。
PRF的组织修复效果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 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纤维蛋白的支架作用。PRF中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B-l (TGFB-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s)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s) 等, 这些细胞因子有效募集了与组织修复相关的细胞, 调节并促进了组织修复过程。同时, PRF中的纤维蛋白为组织修复相关的细胞提供了增殖分化的场所, 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细胞支架作用。此外。PRF中滞纳了大量白细胞, 在降解过程中持续释放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 减轻了局部不良的免疫反应, 增强了抗感染能力[3]。PRF可以应用于整形外科及口腔种植等多领域[4]。在口腔种植临床, PRF可独它及联合自体材料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上颌窦提升、软组织修复及植骨术中, 均获得了良好疗效[5]。
组织工程支架种类教多, 按材料可分为天然生物支架材料、人工合成支架材料和复合型支架材料三大类。在组织工程中, 不同类型细胞对其支架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同, 单一材料往往教难适应细胞培养的要求, 而复合型支架材料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互补特性的支架材料按一定比例和方式组合, 选择适宜的制备工艺, 设计构造出具有更适合细胞生长的力学强度、生物降解性等特点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6]。
总之, 组织工程化骨联合个性化钛模板在兔上颌骨牙槽嵴缺损的重建实验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而且实验组新生骨的骨密度值可以承受种植体所传导的牙合力, 为临床种植患者重建牙槽骨高度、宽度及新型的骨源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基础。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和比较PRF用作内支架材料同种子细胞联合培养在口腔种植方面的应用, 并覆盖个性化钛模板作为外支架维持新骨所塑性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培养兔骨髓间质干细胞, 进行成骨诱导, 同PRF混合后植入骨量不足处, 外加个性化钛板, 术后48, 1, 2周处死动物分别进行X射线、常规组织学检查, 观测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成骨作用。缺损处收集骨屑加上个性化钛板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第4周, 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骨灰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术后第8, 12周其新骨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术后4周与术后8周, 术后8周与术后12周新生骨灰度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常规组织学染色显示, 在术后4周时, 实验组成骨作用优于对照组。当生长到第8周时, 两组成骨基本无显著差异。结论 说明此法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成骨效应显著, 个性化钛模板起到屏障塑形作用, 促进新骨按特定形状生成。
关键词:PRF,骨髓间质干细胞,个性化钛板
参考文献
[1]崔福斋, 杜昶.骨组织工程[J].世界医疗器械, 1999, 5 (1) :50-54.
[2]Dohan DM, Del Corso M, Charrier JB.Cytotoxicity analyses of-Choukroun's platelet-rich fibrin (PRF) on a wide range of hnmR-cells:the answer to a commercial controversy[J].Oral SurgO MetIOrai Pathol Oral Radiol Ended, 2007, 103 (3) :587-593.
[3]Dohan DM, Choukroun J, Diss A, et al.Platelet-rich fibrin (PRF) :a second-generation platelet concentrate.Part II:plate-let-related biologic feature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Pathol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1 (3) :e45-e50.
[4]Braecini F, Dohnn DM.Relevance of Choukroun'8 plate-let-richfibrin (PRF) duringfacial aesthetic lipostrueture (Colem's tech-nique) :prcliminary results[J].Revue de LaryngolOtolRhinol, 2007, 128 (4) :255-260.
[5]Diss A, Dohan DM, Mouhyi J, et al.Ostootome sinus floor elerationusing Choukroun's platelet-rich fibrin as grafting material:a 1-year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with microthreaded implants[J].Oral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Badiol Endod, 2008, 105 (5) :572-579.
3.习作:我们与周围环境 篇三
[习作要求]
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材料。请围绕着一个意思,运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篇记事或写人的文章,也可以写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你觉得哪种形式最能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就采用哪种形式。写完之后互相交流一下。
[佳作示例]
关于卫生费的收缴与使用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发现
环卫工人不但工作辛苦,而且工资还比较低。可为什么有些居民还不愿意交卫生费呢?我们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确定了“关于卫生费的收缴与使用调查”这一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研究的经过
3月6日上午,我们“快乐安琪儿”小组的同学来到乐安小区6号居民楼前,我们共采访了23户居民,了解到居民不交卫生费大致有3种原因:
1.个别家庭经济条件差,无力支付环卫费用。(约占采访人数的四分之一)
2.觉得个别收垃圾的环卫工人服务不到位,质量差,所以不愿交卫生费。(约占采访人数的四分之二)
3.基层行政部门没有让居民明白所收卫生费的用途,所以不交卫生费。(约占采访人数的四分之一)
三、调查研究结论
看来,居民与卫生费的问题还挺复杂呢!清洁工的待遇低,造成服务质量差;质量差使居民有意见,不愿交卫生费;办事处收不上钱,就无法提高清洁工的待遇。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提出:办事处要向居民讲明所收卫生费的用途,并负责监督,提高环卫人员的服务质量,保障环卫工人和居民双方的利益。
(王 丹)
[教练秘诀]
搞好调查是这次习作的前提。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想一想,你访问了哪些单位和个人。比如:到医院、集贸市场、居民住宅区,调查了垃圾的污染及处理情况;到工厂去调查了污水、废水的处理和排放情况等等。如果你在调查活动中获得的资料不详细,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
确定写作内容之后,最重要的是把收集的材料认真研究一下。这些材料应该是真实准确的,可以是你对人和事的观察记录,也可以是图片、照片和图表,还可以是统计数字和图书报刊上的有关资料。这些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动手写文章了。
[挑战自我]
4.我们周围的动物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常见动物。
2.能提出与动物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
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自制小动物的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出示一段小动物的视频)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动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但还不够仔细,大家想不想直接与周围常见动物面对面,研究动物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动物并分类:
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图片,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真了不起!
同学们知道了那么多动物,从天空、海洋到陆地动物无所不有,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我们来给动物分类。学生分类。2.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每个动物身上都有许多秘密,比如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爬?猫的胡子有什么
作用?蚂蚁是怎样认路的?你还想知道有关动物的哪些秘密?看谁能从不同角度提出来,并进行大胆猜想。学生猜想。
教师:有位科学家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研究,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现在能解决更好,现在解决不了,可以放到课下甚至将来解决。3.自由活动
谁能说说动物和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小组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回答,如,不伤害小动物、不乱捕动物、不掏鸟蛋、看到受伤的小动物要给它治伤并放归大自然等。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老师发现大家特别关爱动物生命,关心动物的生活环境,关注与动物保护有关的社会问题。希望大家从自我做起,做保护动物伙伴的宣传者和保护者。
(三)作业布置:
5.《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篇五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罗山二中 许成群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巩固理解氧气的制法、性质及用途。 ②复习巩固学生对空气成分、空气污染及防治、验证空气成分实验的有关知识. ③复习巩固并强化化合及分解反应、纯净物及混合物、催化剂等基本概念. ④培养学生的是学习探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杜朗口教学的“三三六”模式,采用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堂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确定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将知识分解成学习任务交给学习小组去完成,通过达标反馈来查漏补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完成任务,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难点:依据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开放性试题。 三、教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不讲或少讲,本节课教师的角色是组织、策划、导引、点评、拓展和提升。 四、学法 陈旧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学生记,新课改要求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说、去做、去表演。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五、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将精心准备的六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抄写在黑板上,并精心准备用于课堂反馈的试卷或小纸条。 六、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师:请同学们来猜一条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生:空气 师:本节课我们共同来进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小组交流讨论本章复习目标,然后请同学们分别展示你所总结出的本章复习目标 师根据课标及学生的展示在黑板上写下如下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章知识,梳理本章知识,并形成本章知识的系统结构。 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3、氧气的性质、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探究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6、对本章基本概念通过对比和分析,区分分解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混合物及纯净物的组成 师:根据大家讨论出的目标,结合中考方向,下面各组同学相互讨论,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小组:完成本章知识树的填写。(教师将本章知识归纳成知识树以填空的形式发给每生一份,要求第一小组的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完成本章知识树的填写)。 第二小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如下图所示:用该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同时水进入 瓶中, 约占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步骤是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的物质,将燃烧匙伸入广口瓶中,塞上塞子.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含量不是21G.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三:探究氧气的性质,讨论后完成下表 (1)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的现象 选择:石蜡、碳、镁、磷、硫、铁、铝、填入相应的现象, 物质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上述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析上述反应方程式有哪些共同点,就每一个共同点再写出一个方程式 小组四:探究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试题展示在黑板上)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小组五:科学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试题展示在黑板上)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A B C D E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 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 装置。 ⑵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 装置。 ⑶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 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小组六:空气污染及防治 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标识如右图) (1)北京奥运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绿色奥运”理念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招募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②在奥运场地使用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奥运工程建设中,应用太阳能、地热等能源。 (2)“祥云”火炬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其化学方程式为 。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_____和_________。 反馈 1、展示时及时反馈,每一小组在展示时,其它学生可就展示的情况随时补充,随时发问,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展示课结束后,为检测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掌握情况,首先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相互检测,检测的方式有口头提问,相互出题。然后教师以试卷的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测。个别学生采用小纸条的形式随时检测。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堂堂清”,“时时清”。 教育的目的: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6.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案例①“周口店这方水土”的分析,准确地理解“环境”的概念和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在分析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环境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1世纪人类最大的困扰不仅是战争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有日趋严重并难以摆脱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类要在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了解它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如图1.1)。
说明:
⑴本书所说的“环境”与地理课经常讲到的“地理环境”是同一概念,又称自然环境。 ⑵中心事物的选取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如,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物界的环境。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
2.分类(根第一文库网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
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②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回顾必修II第五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读右图试说明图中①②③④这些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①表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 生活消费)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③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①、②过程都会对环境 产生影响) ④表示环境把它受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说出人类的下列行为分属于图中哪一箭头代表的过程? 开采煤田、工业“三废”、酸雨、平整土地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互相协调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通过这个案例,应掌握以下问题
这则案例集中展示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变迁,反映了从采猎社会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弱。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期经济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作用的制约力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
4.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是如何对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
21世纪,周口店乡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石化区废水,治理周口河,造林绿化,保护“北京人”遗址,发展旅游业。
7.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篇七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课题1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虽然我们每天都跟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但还没有对物质作详细的研究。初中阶段将要研究一些重要的,与我们的生命活动以及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物质。本章主要研究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空气、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通过本章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将: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简单知识以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 3.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并了解其工业制法。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5.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区别。 6.初步认识两种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对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现象有所认识。 7.对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8.积极参与有关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活动,识别并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规范自己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1:认识空气的主要组成。 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3:认识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 4: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 重点:空气的成份、物理性质 难点: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里,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 【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演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4P + 5O2 点燃 2P2O5 (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提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溶解性:气态不溶于水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难溶于水
[1] [2] [3] 下一页
8.我们周围的环境作文 篇八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这个作业就是调查周围的环境。我和杨雨露、黎姝晨、吕孟南欣等人一起去清江河边调查清江河的污染情况。
到了清江河边,我们先自由观察,我一下子就看见了河面上的一些叶子和一些零食包装袋,比如:矿泉水瓶、废纸、果皮、泡沫……妈妈告诉我,原来有一些人把网箱放在清江河里养鱼,现在都被取缔了。我就问:“为什么不能在清江河里养鱼呢?”妈妈说:“因为那些人给鱼喂的饲料和鱼的排泄物对清江河造成了污染。”调查要结束了,我和同学们说说笑笑,我说:“清江河受到了污染,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李博雅说:“垃圾要到垃圾处理厂,不能把垃圾扔到河里。”杨雨露说:“禁止网箱养鱼。”我说:“要加强宣传力度,让人们不要把垃圾扔到河里。”
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要从现在开始,做环保小卫士,让清江河变得更美丽!”
9.第八课 我们周围的植物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常见植物;能讨论、交流保护植物的方法。
2、想知道、爱提问与植物有关的问题;意识到人与自然的要和谐相处。
3、知道我们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学习用不同标准给植物分类;知道周围常见植物是多种 多样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感官感知周围常见的动物,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让学生准备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对当地常见的某些动植物进行观 察,并作观察记录。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如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课上与学生资源共享。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通过课前观察植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我们周围的植物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师:你观察过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发现小麦的叶子细长,像韭菜,根比较多。师:你观察的是麦苗,那麦苗与成熟后的小麦有什么区别?(生略有所思)师:麦子开花吗? 生:不知道。师:同学们,对于我们周围的植物,你们观察的细致吗? 生:不细致。
师:这节课,我们来仔细的观察、研究一下我们周围的植物。好吗?(板书课题)(二)新授:
1、观察、研究植物
(1)师:我们要想知道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看一看植物的颜色、形状。生:闻一闻、尝一尝可以吃的植物。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植物。观察时, 不同的植物要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不要破坏它们,还要防止被植物扎伤。本组观察完可到其 它小组观察。(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适时点拨)(3)师: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得最仔细,发现得最多。生:我们发现竹子的茎一节一节的长得直直的,叶子细长,像柳树的叶子。
生:我发现竹子的茎很硬,用手掐不动。生:我发现仙人掌茎的形状像手掌。师:哪部分是植物的茎,指一指。(学生指)生:仙人掌身上有许多刺,碰到它,像针扎一样疼。师:以后要小心点儿。还有哪些植物有刺? 生:月季花、仙人球、芦荟。师:仙人掌还有哪些特点? 生:仙人掌的茎是肉质的,我猜想里面可能有许多水份。生:我观察了桔树,发现桔子的花里面有黄色的粉,叶子上有纹。师:你观察得真细致,叶子上的纹就叫叶脉,指一指哪是叶脉?(学生指),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叶脉什么形状? 生:叶脉像小草,有分叉。
生:我发现叶脉在叶的背面凸了出来。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看,又摸了摸。(其它发言略)(4)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萝卜吃根,芹菜、香菜吃茎。生:白菜、菠菜吃叶。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发现。
(5)交流其它植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的介绍植物图片资料,有的发布文字资料,有 的唱关于植物的歌;有的朗颂关于植物的诗;有的交流我的 “ 观察 ” 记录)。
2、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许多植物的特点,对于这些植物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水植物能生长吗? 生: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生:仙人掌为什么这样多肉多刺?它为什么不长叶子? 生:一棵植物的根究竟有多长? 师:你想怎样解决? 生:我想把一棵植物的根挖出来,洗净,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动手量是个好方法,但不要破坏一株植物的生长。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苹果树、桃树的果实向阳的一面是红色的?背着阳光的一面是绿色的?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不知道。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课后我想查阅有关资料。生:我想向果农请教。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还有哪些问题。生:我想花儿为什么有这么多颜色? 生:小树剥皮为什么会死掉?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研究? 生:我想观察剥皮后的树有什么变化? 生:查阅关于植物的信息资料。生:我想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的老师也不知道,你们还想用什么方法解决 这些问题? 生:上网查询、看电视。生:观察实验。生:小组讨论交流。生:搜集资料。„„
3、给植物分类
师:通过研究我们周围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植物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我发现冬青冬天不落叶,而杨树、梧桐树落叶。生:有些植物冬季开花,有些植物夏季开花。
师:既然这样复杂,我们把这些植物分一分好吗,把我们的分法记录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巡回指导)生:叶脉像小草,有分叉。
生:我发现叶脉在叶的背面凸了出来。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看,又摸了摸。(其它发言略)(4)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萝卜吃根,芹菜、香菜吃茎。生:白菜、菠菜吃叶。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发现。
(5)交流其它植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的介绍植物图片资料,有的发布文字资料,有 的唱关于植物的歌;有的朗颂关于植物的诗;有的交流我的 “ 观察 ” 记录)。
2、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许多植物的特点,对于这些植物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水植物能生长吗? 生: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生:仙人掌为什么这样多肉多刺?它为什么不长叶子? 生:一棵植物的根究竟有多长? 师:你想怎样解决? 生:我想把一棵植物的根挖出来,洗净,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动手量是个好方法,但不要破坏一株植物的生长。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苹果树、桃树的果实向阳的一面是红色的?背着阳光的一面是绿色的?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不知道。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课后我想查阅有关资料。生:我想向果农请教。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还有哪些问题。生:我想花儿为什么有这么多颜色? 生:小树剥皮为什么会死掉?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研究? 生:我想观察剥皮后的树有什么变化? 生:查阅关于植物的信息资料。生:我想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的老师也不知道,你们还想用什么方法解决 这些问题? 生:上网查询、看电视。生:观察实验。生:小组讨论交流。生:搜集资料。„„
3、给植物分类
师:通过研究我们周围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植物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我发现冬青冬天不落叶,而杨树、梧桐树落叶。生:有些植物冬季开花,有些植物夏季开花。
师:既然这样复杂,我们把这些植物分一分好吗,把我们的分法记录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巡回指导)下面,说说你的分类方法,好吗? 师:我们比一比,看谁的分法多。
生:我想把菊花、月季花、牡丹花、杜鹃花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开花。
生:我想把梧桐树、柳树、杨树分成一类,因为它们不开花。师: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生:我是根据开花与不开花分的。
生:我想把桔树、香蕉树、梨树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结果,竹子、荠菜不结果是一类。师:他的分法可以吗? 生:可以。师:还有哪些分法? 生:我把菊花、仙人掌分成一类,它们能消炎、治病。生:芦荟、黄瓜能美容是一类;月季花、杜鹃花供人观赏是一类。生:这是根据用途分的。
师:你们的分法真精彩,你们能根据生长特点分吗? 生:能,仙人掌、仙人球适合生长在沙漠上是一类。生:水藻、海带生长在水中是一类。生:小麦、高梁适合在田间生长是一类。生:桔树、香蕉树适合在南方生长是一类。师:能不能分一分同一种植物? 生:根据瓜叶菊花的颜色可以把它分成十几个品种。师:你真聪明,还有没有其它分法? 生:仙人掌、仙人球比较耐旱分成一类。生:梅花、小麦比较耐寒是一类。师:谁知道它们是根据什么分的? 生:我知道,是根据生活习性分的。师:你懂得真多。
(其它分法略:根据植物的大小分、根据植物的形状分、根据花的颜色分、根据能吃和不 能吃分、根据茎的粗细分等。)师:讨论一下分类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植物。
师:说的真好。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法,合理的分类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 给服装分类、食品分类、文具分类等。(通过资料卡,讲解什么是分类,分类的标准和应用)
4、自由活动 师:植物可以供人类食用,有的供人观赏,有的还能治病,对我们如此重要,有的人却在 故意破坏植物。你见过哪些破坏植物的行为? 生:有的人喜欢在草坪上乱跑。生:有人把花摘下来插在花瓶里。生:有人在树上乱刻乱画。„„
师:他们做的对吗?应该怎样做? 生:不对,我觉得不能随便踩、摘植物。生:为植物挂牌、制止损害植物的行为。
生:我想以杜鹃花、菊花等为主题编一份手抄报,让人们都来喜欢它们,爱护它们。师:你们的想法和做法有新意,同学们喜欢吗? 生:喜欢。生:我的想法更好。师:是吗?这样自信!生:我想为植物写一段广告词,告诉人们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要象爱护我们自己那样去 对待它们。师:太精彩了,大家赞赏他的做法吗? 生:非常棒!师:看得出同学们都是很有爱心的孩子。(二)课堂评价
1、师: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对自己满意吗? 生评(略)
10.《我们周围的土壤》说课稿 篇十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土壤”的有关资料和调查我们周围的土壤种类及土壤中生长什么植物。
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行的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土壤是动物们共同的家园——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土壤给整个物质世界带来生命的多样性,和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土壤。
●能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亲近土壤。
●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等。(铲子、记录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去观察土壤(土壤的颜色,土壤中有什么)。教师提出适当的要求,如:小组分工明确,爱护校园内的环境,注意安全,观察要认真细致,记录要详细等。学生将寻找到土壤中物体及各自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用笔画出它们的样子。此外,外出活动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第二部分
一)、各小组交流汇报第一部分的活动情况。
1、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观察了土壤,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有意识的请那些用特殊形式记录的小组上来展示)
2、生①汇报。(师板书)
3、师:他们在土壤中找到很多的物体,真不错!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
4、生②汇报。
5、师:他们找到的物体还真不少!掌声鼓励。由于时间关系,后面小组主要补充与前面不同的新发现。
6、生③汇报。
7、师:太棒了!还有吗?
8、生继续汇报。
二)、讨论:土壤中有什么?
1、师:土壤中有蚯蚓、蜗牛、蚂蚁、蟋蟀等小动物说明了什么?
2、师:它们在土壤中干什么?(各小组充分讨论,师巡视指导,便于汇报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整理。(师:在学生汇报时归类、合并、整理后板书)
生1:游戏、寻找食物
生2:……
生3:……
……
4、师生小结:土壤是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的家园,它们在愉快的生活,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快乐的成长。
(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放飞学生心中的梦想!教师在此处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以巩固上学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教学)
师:我们在土壤中还发现蚕豆、菜叶、草根等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师:我们还在土壤中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土壤中发现电池、塑料、瓶盖、砖块等物体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土壤妈妈的怀里多了许多原本不在的东西,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的土壤环境或多或少的已经被破坏了,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从我做起,保护土壤环境)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想法吗?
6、生汇报。
7、师:土壤世界孕育着许多的小生命同时有给我们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从……到……,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长大!”,这是一首没有写完的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模仿上面的两段诗句继续往下写。
8、生续写小诗,教师巡视。
9、展示写得较好的小诗,并朗读小诗。
11.《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设计 篇十一
我们周围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常见生物的名称,增强关爱生物的情感。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总是表达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共性,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学练习,进一步熟悉生物的主要类群。教学媒体:多媒体介绍部分生物易于识别特征的背景资料。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张謇及南通博物苑的图片)同学们一定知道张謇先生,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不光陈列了大量生物标本,还有一个在全国所有博物馆中独一无二的特色,那就是它除了室内展馆,还有室外展馆。创建时张謇先生特意设立了植物园和动物园。张謇先生这样做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师法自然”的思想。师法自然也就是向自然学习,研究大自然中活生生的生物,从中获取无穷无尽的灵感。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周围的生物(展示图片)
学习新课
那么,什么是生物呢?(展示树林图片)
当我们徜徉在这样一个幽静的树林中,脚下踏着湿润的泥土,感受着清新的空气,触摸着透过树叶倾泻而下的阳光,聆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我们想问泥土、空气、阳光、水是生物学吗?(请学生回答)。哪些是生物呢?(请学生回答)。泥土、空气、阳光、水等被称为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学生回答)。生物的英文是living things;即有生命的东西。非生物叫non-living things,即无生命的东西。由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也许有同学又要问了:什么是有生命呢?作为生物会表现出哪些生命现象呢?让我们欣赏完大自然的几个精彩片段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展示含羞草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含羞草。用手碰碰含羞草,它会有什么反应?(请学生回答)。(展示光合作用、狮子、甲壳虫视频)。下面我们要看的是针鼹,一种卵生的,却能哺乳的奇怪的动物。(展示针鼹、荷花、种子萌发、蝌蚪发育、仙人球视频)。
来自大自然中的几个精彩片段,我们已经欣赏完了,在其中,你们发现了哪些生命现象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我们已经总结出了这样一些的生命现象。你们还能说出生物其它生命现象吗?我们来做点提示(展示父子、母子照片),这张照片上,你们能发现什么生命现象?看看这一张,这是我和我儿子,你们看,我儿子小眼睛单眼皮,我可是大眼睛双眼皮。这说明生物上下代之间会出变异的现象。(展示尿尿小童的图片)。现在你们想到了生物什么生命现象?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展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图片)。我们再来看这一张,这是植物细胞,这是动物细胞,除病毒以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有规律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生物都有严整的结构。形形色色的生物居然有我们将继续讨论。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大家欣赏一场特殊的足球比赛。(展示机器人足球比赛视频)。
你们看这些机器人足球运动员能运动吗?足球过来了,它们也能以合适的方向冲上前去踢球,这也是对刺激反应了,这此机器人算生物吗?
我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讲座上面的是不是生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 些生物。蚯蚓、蜗牛、蝴蝶、鲨鱼、青蛙、蜥蜴、鸡、狮子、油松、肾蕨、葫芦藓、海带。除了这些生物以外,在我们的周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哪些其它生物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地球上已知的生物有180万种以上。如此繁多的生物,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它们呢?需要进行分类。让我们来做一些尝试。我们把同学们举出的生物归纳在这儿(打出生物名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看它们跟哪一幅图上的生物是同一类。(请同学们参考背景资料,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如果要把图中的生物分为两大类,应该如何分?(学生回答)。动物可以分为两部分,蚯蚓、蜗牛、蝴蝶是一部分,鲨鱼、青蛙、蜥蜴、鸡、狮子是另一部分。请你们想一想,这两部分动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学生回答)。前者被称为无脊椎动物,后者称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总数的95%。进一步细分,植物中,海带、紫菜等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地钱等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凤尾蕨等属于蕨类植物;无脊椎动物中蚯蚓、水蛭等属于软体动物;青蛙、蟾蜍等属于两栖动物;鸡、鸽子等属于鸟类;狮子、兔子等属于哺乳动物。复习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例题,讨论回答。
【例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猫、蘑菇、细菌 D.蝴蝶、小鸟、钟乳石
解题思路:生物具有生命现象,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不具备生物基本的生命特征。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答案:C 【例2】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特征。
A.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生长
C.发育
D.繁殖
解题思路: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命特征。猫妈妈生小猫、后代再生小猫属于繁殖特征,小猫长大属于生长和发育特征。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本生命特征的理解。答案:A 错因分析:要对题中的 “生小猫,能长大,再生小猫”的信息点和生物的特征全面理解。只注意其中的“生小猫”一点,就会错选D。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长);
2.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12.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篇十二
【学习目标】
1. 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说出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3. 结合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课前预习】
1. 复习高一地理“人地关系发展历史”知识
历史时期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新技术革命时期
2. 了解自己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
【问题探究】
一.环境概念和分类
1、环境的概念
2、填表环境分类:
概念
举例
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
良性
恶性
二、人类与环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归纳总结】
1.人类离不开环境
2.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课堂反馈】
读下图思考回答: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江南丘陵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 高中地理选修六《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
★ 环境问题研究报告
★ 关于环境问题演讲稿
★ 环境问题建议书范文
★ 新时期学生厌学问题产生
★ 产生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 产生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寄托问题
★ 中国环境问题作文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推荐阅读: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11-0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10-20
周围的景物作文08-20
主题一: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06-29
肚脐周围痒是怎么回事06-17
说说我们的学校教案06-20
《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06-24
《我们的画》教案设计10-16
《海浪是我们的朋友》教案09-16
我们一起搭房子的体育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