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8-19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共14篇)

1.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一

保障粮食安全与确保农民增收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统筹推进。要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现代化,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让粮食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重视农民利益,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不吃亏,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在全国夏粮收获稳步推进之际,国务院近日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将极大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年稳粮增产目标实现,为扎实稳住经济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_胜利召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较为充足,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转好,夏粮丰收有望,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俄乌冲突的影响,国内粮食安全面临高粮价与高成本并存的严峻挑战。从粮价看,与国际粮价高位波动相比,国内粮价总体保持稳定,但小麦、玉米、大豆、食用油价格均跟涨明显。从成本看,受能源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快速增加,除了土地租金、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以及农机作业费用、交通运输费用不断上涨。

高粮价与高成本如影随形,给粮食安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粮价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受益于粮价上涨,近两年农民种粮收益明显增加,全国亩均种粮收益824元,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种粮收益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但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不断蚕食种粮收益,影响农民种粮意愿和积极性。而且,粮食生产成本上涨会进一步倒逼粮价上涨,增加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影响物价稳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保障粮食安全与确保农民增收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统筹推进。今年国家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健全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框架,能够确保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针对农资价格依然高企的问题,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两次发放农资补贴合计300亿元,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积极做好钾肥进口工作。完善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落实好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的政策要求,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种粮农户在粮食生产经营中往往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风险”。为了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今年国家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在13个粮食主产区的所有产粮大县全面推广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基础上,又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防止粮食生产出现大起大落。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要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现代化,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让粮食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要促进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粮食仓储设施、高标准农田、数字乡村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短板,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长期目标夯实基础。

2.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二

2014年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2]。 7月初,李克强总理又考察了湖南中储粮直属库, 要解决好收储问题, 避免出现农民“ 卖粮难”,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千亿斤粮食新疆仓容建设进度, 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明确的粮食收储机制,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 如何提高粮食仓储设施能力, 缓解粮食供应阶段性过剩与长期紧平衡的关系,对于一头连着亿万农民,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的粮食而言,确保粮食“ 存得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流通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1我国粮食仓储设施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我国粮食仓储设施现状

经过1998年到2003年的三批国债投资中央储备粮库项目建设,以及近年来各省( 区、市)“ 退城进郊”粮食仓库置换建设、民营企业收储库点自行投资建设和中央粮食企业仓储物流项目支持的粮食仓房建设,我国粮食仓储设施总体得到较大改善。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012年底全国共有粮油仓储企业近2万家, 总仓容44 145万t, 有效仓容38 590万t,较1992年前分别增加了265%和275%。 有效仓容量达到粮食总产量的66%。

从粮食仓容量规模来看,10万t以上规模企业粮食仓容占有效仓容的比例为33.8%,5-10万t规模企业仓容占有效仓容的比例为22.5%,2.5-5万t规模企业仓容占有效仓容的比例为19.2%, 小于2.5万t规模企业仓容占有效仓容的比例为24.5%。仓容规模主要以大型和小型为主, 大型仓容主要用于满足粮食大规模中转流通需求和国家长期静态储备需求; 小型仓容主要用于满足企业粮食周转储存需求。

从粮食仓储设施的仓型来看, 在现有粮食仓储设施中,粮食仓房主要以平房仓为主,占有效仓容比例为84.3%, 立筒仓、 浅圆仓占有效仓容比例为13.5%,楼房仓和地下仓占有效仓容比例为2.3%。 平房仓主要适合粮食静态储存, 立筒仓和浅圆仓则较适合快速周转的粮食储藏, 楼房仓主要用于成品粮的储存, 地下仓主要是用于一些山区或者丘陵地带的粮食储存。

从现有粮食仓房的建设年度来看,1998年前建设仓房占有效仓容的比例为33.2%,1998年及以后建设仓房占有效仓容的比例为66.8%。 可见,我国目前有三分之一强的粮食仓房是在20年前建设的。 还有一部分仓房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设而成的,存在仓房老旧、条件差,不能安全储粮的问题。

从现有仓房的权属和地区分布来看, 粮食仓房产权属于中央政府的仓房占有效仓容的比例约为16.7%,由各省( 区 、市) 以及以下政府的地方和企业的仓房占有效仓容的比例约为83.3%,也即仓房权属的中央与地方的比例为1∶5。 其中,粮食仓房国有与社会企业的比例约为3∶1。 这些仓房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仓房比例较少,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现有仓房粮食主产区、主销区、 产销平衡区的分布比例为7∶1∶1。

1.2当前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仓容总量不足, 储粮安全隐患突显粮食供求的阶段性过剩,致使粮食总库存高。 考虑到不同粮食品种占用仓容和粮食倒仓时粮食空仓等综合因素, 理论上目前全国的仓房几乎全部装满了。 另一方面, 有效仓容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偏高, 已经不能满足粮食收获后及时收储和各级政府长期储存的需要。 加之粮食仓房的地区布局不平衡和政策性粮食执行主体的垄断性, 粮食主产区和中储粮直属企业则不得不出现露天储粮。 从粮食市场来看,当前全国粮食市场存在高产量、 高收购量、 高库存量的 “ 三高 ”叠加 ,特别是玉米连续增产和消费需求持续下降同步出现,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稻米市场也呈现供大于求,销售不畅[3]。 库存粮食积压较多,主产区夏粮和秋粮收购将面临无仓可用的局面。 库存粮食积压较多, 主产区夏粮和秋粮收购将面临无仓可用的局面。 粮多仓少,很多粮食只能露天存放在用草围成的临时粮囤中,增加了安全隐患;此外,露天储粮很容易引发粮食发霉腐烂变质,严重影响粮食质量[4]。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粮食出口大国的仓容量高于粮食产量, 美国的农场粮库与中转粮库仓容量约为粮食产量的2倍。 日本、韩国等粮食进口国的仓容量也都超过粮食总消费量。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粮食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不断提高,仓容总量不足问题将更为突出。

1.2.2有效仓容地区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区域粮食仓储困难的矛盾从仓容布局来看,粮食生产和粮食仓储布局不协调[5],部分粮食主产区仓容严重不足,目前, 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主产区仓容不足问题突出,特别是黑龙江、吉林、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仓容不足问题突出。 2013年末黑龙江、吉林的库存更高, 仓房不能满足粮食的储藏需要, 只得采用露天或者罩棚等暂时存放。

1.2.3配套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安全储粮风险增大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库普遍配备了粮情检测、 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四项新技术,中央储备粮库还推进了仓储管理智能化,智能通风、智能烘干和气调储粮技术进行了示范推广。 但是,广大的基层收纳粮库设施简陋、功能不齐全、没有采用科学保粮技术,仓储设施普遍存在老化现象,难以满足安全储粮的基本要求,更不能保证储粮品质良好。 一些民营企业建设的粮库投资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全、技术水平落后,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2我国当前粮食仓容紧张的主要原因

2.1粮食连年增产,粮食仓容客观需要增加

2.1.1我国粮食供给不断增长,客观上需要粮食仓容随之增加我国粮食产量和进口量双双连续十一年增加,2014年粮食产量实现“ 十一连增”,全国粮食总产量60 709.9万t, 较2003年增加17 640.4万t,增幅达到了41%;粮食商品率由2003年的39%增加到2012年的62%,粮食商品量增加了122%;粮食收购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全国各类粮食企业收购量首次超过35 000万t。 2013年粮食进口量达到7 678万t,较2003年增加5 388万t,增幅达235%。 粮食供给数量和商品量的绝对增加客观上要求增加粮食仓容。

2.1.2农户存粮习惯变化,集中化的粮食仓储需求增加2012年我国粮食商品量达到62%,较2003年提高了23%。 农户户均存粮430 kg,较2003年减少了76 kg,减少了15%。 这使得原先由农户家庭“ 蓄水池” 存粮向集中化的国家和企业存粮转变, 放大了粮食仓储设施需求效应。 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6],农民存粮意愿下降,种粮商品意识的增强,粮食收获后即出售。 特别是在小麦、稻谷托市收购政策下,粮价波动性降低,供求稳定性增强,中小规模经营粮户选择降低储粮水平[7],也使得粮食出售数量增加,农户储粮数量减少等储粮结构变化。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以及种粮大户和新型家庭农场的发展, 农户层面的存粮水平还将呈现进一步下降态势,为此,对集中化的粮食仓储需求增加将成为未来粮食和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1.3粮食产销格局变化,造成了地区间粮食仓储设施需求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新疆粮食生产后备基地四个主要区域。 其中,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区和净调出区域, 粮食外运量占全国粮食跨省运输量的35%以上[8]。 粮食生产布局的调整, 形成了“ 北粮南运”跨省粮食大流通的格局,同时也要求调整原有粮食仓储设施地区布局, 不仅要求新增粮食仓储设施总量, 而且需要进一步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地区布局,以满足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变化。

2.2粮食收储政策效应致使政府仓容紧张

从2 005年开始我国实行托市收购政策 , 并多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9]。 以政策性收储为支撑 , 当国外粮食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时 , 其他市场主体在国内市场收购较为积极 ; 而当国际粮食价格低于国内粮食价格时 , 其他市场主体为了规避市场风险 , 在国内收购市场采取 “ 不入市 ” 措施 。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 政策性收储主体则增加其收购量 , 出现了农民卖粮靠政策启动 , 加工企业等多元主体不敢入市 , 中央政府承担了全部的收储责任 、 经济成本和仓容压力 , 造成了产量高 、 收购量高 、 库存高的 “ 三高 ” 现象 。

2.2.1粮源向政府集中,国有粮食企业仓容爆满受粮食最低收购价连续“ 单边持续上涨”影响,过去十年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也呈现出“ 单边持续上涨” 的非自然变动状态。 受价格导向作用,粮源不断向政府手中集中。 2012年最低收购价粮食和临储粮共3 063万t, 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的25%,2013年两项政策性收购占企业收购总量的近60%。 粮源的集中和由于国外内市场价差,导致粮食销售不畅,国有粮食企业仓容不能满足需要。

2.2.2临时性政策被常态化,粮食经营变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性经营临时性收储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粮价稳定,应对粮食市场短期异常波动, 保护农民利益。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短期政策被长期化,临时性政策被常态化。 一方面受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影响,多元市场主体入市不积极,导致了国家粮食收购量刚性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国有粮食企业从事政策性经营,政府给补贴,导致政策性粮食收购是一个非竞争的市场,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委托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能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贷款和保管费用、出库、调运补贴,甚至比承储中央储备粮补贴还多, 以至于不少国有收储企业又重新捧起了吃财政补贴的政策铁饭碗[10]。

2.2.3国内粮食高价格政策, 刺激农民扩大粮食种植, 甚至一些质量不合理粮食生产出来而由国家收购近几年来,受农业结构调整、气候变化、水源和土壤污染等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食水分、杂质、霉变、 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日益突出。 受到粮食价格较高并且相对稳定的激励, 在一些不适合粮食生产的区域,农民生产出来了镉超标大米、高水分玉米和赤霉病超标小麦等受污染粮食。 为确保口粮市场安全,国家要求收储企业按照“ 应收尽收”原则,将 “ 问题粮”收储起来。 造成“ 问题粮”的原因在于政府连年提高粮食价格水平,农民为追求产量,选择高产品种,对质量要求降低。 如在黑龙江、吉林等地,一方面越区种植并不适合本地无霜期短的高产玉米品种,造成收获时水分含量高,收获后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储粮环节霉变现象严重。 而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托市收购又不得不放宽收购质量标准, 国家承担巨大的财政支出,造成仓容紧张矛盾突出。

2.2.4粮食市场价格倒挂, 销售不畅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从2011年连续走低,而国内粮食最低收购价和政策性收购价格的连年提高, 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全面高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 目前,广东港每吨国产玉米、 大米、 小麦分别比同品种进口完税价高出750元、900元和500元左右, 玉米价差甚至一度超过1 000元,三大谷物品种配额外进口( 缴纳65%关税)的价格逼近“ 天花板”[11]。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导致国内粮食输入性压力增大。 加之国内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政策性收储, 使得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信号被扭曲,造成了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倒挂、产区与销区倒挂,粮食原料与成品价格倒挂,粮食销售不畅。 大量粮食积压在仓房,加剧了仓容紧张现象。 南方加工企业不愿到东北采购和储存粮食, 宁愿进口或等待政府低价拍卖, 导致东北等粮食主产区仓容紧张矛盾愈加显著。

2.3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造成阶段性和区域性仓容紧张

2003-2014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粮食生产重心从南向北转移、粮食消费重心则向东南沿海地区和京津沪等大城市集聚, 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持续下降, 主产区粮食产量和占比都持续增加( 表1)。 当前能够净调出粮食的只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和新疆。 预计到2020年,江西、河北、江苏、湖北等主产省和甘肃、宁夏等平衡省将转变成粮食净流入省份,山西、陕西、浙江等省的粮食净流入比例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原有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不能适应新的粮食供求关系调整需要, 粮食仓容布局和新建仓容布局将面临新的更大挑战。

资料来源 : 根据 《 中国粮食年鉴 》 、 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得到 。

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主产区近年来粮食产量的大幅增加,增大了该区域的仓容建设需求。 同时由于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与仓容建设相配套的相关设施需求进一步增加。 如受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东北地区玉米替代大豆种植比例增加, 甚至一些农民采用跨区种植, 增加种植收益。 但是引发玉米收获后水分高,若不及时烘干导致玉米霉变等质量安全问题。 又对东北地区相关的烘干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解决我国粮食仓容缺口的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2]。 解决我国当前的粮食仓容问题,同样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并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 中央政府负责与省长负责制要有效结合,各有侧重, 既不能由中央政府大包大揽, 也不能推卸责任,撒手不管。 解决好仓容缺口问题,长远来看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畅通粮食产销衔接渠道,依靠市场自主调节的力量,扭转价格倒挂困局,调动加工企业积极性,发挥社会仓储力量的作用。 短期来看, 要加大主产区, 特别是适宜种粮存粮的东北地区仓储设施建设力度,把过剩的产量暂时“ 储存”起来。 同时,加大粮食主产区产地加工的支持,促进粮食产地加工转化;打通“ 北粮南运”物流通道,确保需要时调运周期短、效率高、费用低。 此外,必须强调仓储技术配套,全面采用绿色生态保质储粮技术,避免15 a前的陈化粮问题再度发生。

3.1全面改革政策性粮食收储政策

单纯依靠敞开收购、 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现行粮食收储政策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迫切需要研究调整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使之更加有效地支持粮食市场体系的建立, 发挥保护农民利益和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作用。 国家粮食收储政策要重在鼓励产销衔接机制的建立, 要通过完善储备保管费用结算机制等政策,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收储。 我国粮油加工企业现有原料周转仓容1.6亿t, 应通过承担国家任务充分发挥作用。 要区分不同的粮食品质,采取不同的支持政策,鼓励优质优价,高质高价,在考虑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要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使农民承受质量问题造成的市场风险, 提高重视粮食质量的意识。

3.2推进粮食收储模式变革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以小农户为主要单元, 同时正在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大农户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的实际,今后应采取不同的收储模式。 在继续改善传统一家一户小农家庭储粮设施的基础上,应通过“ 两代”服务( 代农储存、代农烘干) 和“ 粮食银行”等多种形式,建立先服务后结算制度,鼓励农户在田间地头将收获后的粮食直接卖给粮食产后收储中心或者粮库,进行统一集中烘干储存。 这样, 既可避免农户储粮数量和质量损失,保证农民收入, 又充分发挥国家粮食仓库和社会仓容的作用, 实现规模化收储处理, 提高粮食仓储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对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大农户,要通过财政补助,支持他们自建烘干塔和清理设施,自建钢板仓、立筒仓等便于散粮储运、装卸的设施。

根据我国粮食产销区空间分布和不同储粮生态区的自然条件特点, 国家应在完善物流运输设施的同时,把收储重点布局在东北地区、西部产粮大县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国家“ 大粮仓”。 应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常年气温低、 冬季漫长的储粮有利自然条件,集中力量改善东北主产区收储条件,增加长期收储仓容, 把国家储备粮的主要库存和南方销区地方储备粮的部分库存放在东北地区, 以节省保管费用,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同时也能有效调节粮食购销不畅年份的收储矛盾。

3.3继续增加重点地区仓储设施能力

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6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部署,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仓储设施建设。 以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 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 000亿斤”[13]。 支持主产区农民合作社、 专业大户等建设有烘干设备的储粮设施。 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销区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储备任务,2014年增加地方储备。 督促销区按照不低于6个月市场供应量要求, 确保粮食储备到位。

预计到2020年全国需要再新建仓容1亿t,维修改造提升功能仓容3亿t。 要建立分级负责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护长效机制。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的仓储设施建设和“ 危仓老库” 维修改造, 重点支持连接产销区的重大粮食物流通道和节点的设施建设,支持提高粮食库存监管水平和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智慧粮库建设。 主销区的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主要由地方财政负责。

3.4增强粮食产地加工转化能力

化解当前粮食库存高、 仓容缺口大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大粮食的产地加工转化能力。 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特别是东北地区每年“ 北粮南运”的粮食数量巨大,粮食运到南方大部分用于饲料加工,发展畜牧业,引导种粮农民实现种植、养殖一体化经营,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增值, 促进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 增加农业经营收入。 当前,在国内粮食市场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应适度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促进粮食产地加工增值, 消化粮食主产区库存粮食, 解决仓容爆满,储粮安全隐患问题。 同时,粮食的精深加工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缓减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3.5畅通粮食物流通道

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粮食物流通道不畅, 包粮运输为主,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切实发挥好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引导作用。 建立由国家上层机构统一协调各部委及粮食管理机构, 建立和完善粮食行业协会对粮食仓储与运输企业的管理, 形成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粮食储运机制[14]。 以建设“ 北粮南运”大动脉为主目标,通过制定散粮火车入关返空运费政策为主要抓手, 组织产销区粮食企业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储粮、中粮等大型粮食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产区战略装车点和销区战略卸车点、 粮食集散地的建设,切实推进散粮火车入关运营。 要充分发挥大型粮油加工企业,特别是饲料企业在衔接产销、畅通物流方面的作用, 依托南方销区的大型加工企业建设“ 北粮南运”物流集散地和战略卸车点,能够较快形成开通散粮班列的条件。

摘要:粮食仓储是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粮食“存得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受到国际宏观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粮食需求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加之受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现有粮食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储粮安全形势趋于紧张,破解粮食仓容不足问题已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在系统分析了我国粮食仓储设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仓储设施存在仓容总量不足,地区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最后,对解决粮食仓容缺口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近期增加仓容建设力度,把过剩的产量暂时“储存”起来;加大粮食主产区产地加工的支持,促进粮食产地加工转化;打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从长远来看,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畅通粮食产销衔接渠道,依靠市场自主调节的力量,扭转价格倒挂困局。

3.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三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污染 质量监管 对策

1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粮食质量的内涵已不再是普通产品质量的概念,它应是粮食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卫生、品质、营养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粮食的特征指标必须达到相关标准的合格水平、卫生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强制标准的最低水平、品质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规范中的安全性要求、营养指标必须符合正常国民健康水平的合理要求。“合格、卫生、有品质、有营养”这就是新时期的粮食质量安全的内涵[1]。

1.1 粮食安全是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粮食不仅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且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维生素、食用纤维等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所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粮食质量安全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由于粮食业的食物链变得越来越复杂,粮食质量安全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容易被放大。在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中,有物理性危害,如杂草籽、金属碎屑、渣瓦石等;有化学性危害,如农药和重金属及有机溶剂残留、滥用添加剂染污、脂类物质酸败等;有生物性危害,如细菌和真菌及毒素的污染、害虫及鼠类的危害、转基因种质的危害等等。这些突出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在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果就是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用说人类的现代文明。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就是农业,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粮食生产的农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我们若想推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粮食安全工作。

1.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

我国仍是农业大国,13亿总人口中有7.4亿是农民。所以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是不是能够取得稳定的发展,这对于国家的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农业无法为社会供应充足的粮食时,就必然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破坏社会的安定,使生产发展遇到阻碍,国家也就无法更好地实现自立。从这一角度来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因此,粮食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安全问题。当粮食安全有了保障,农民自然会有更多的收入,进而逐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繁荣,更顺利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2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我国目前在粮食种植、收割、加工、销售中存在如下危害:

2.1 物理因素

在收割粮食时,很可能将泥土、杂草或者是粪便带入到粮食中去;在对粮食进行加工时,粮食会比较容易受到附近烟尘的污染等等。

2.2 化学因素

2.2.1 重金属。粮食中之所以会混入有毒重金属(汞、镉、铅),其原因主要是使用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这样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在其生长过程中被慢慢侵蚀。当人们使用了这些被重金属污染过的粮食就很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损坏其神经系统、智力可能会变低、骨质疏松,甚至细胞癌变。

2.2.2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指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及其有毒代谢物的量。当人们食用了带有农药残毒的粮食,很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舒服,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严重的话会造成死亡。我国粮食在出口时,要对粮食中的近50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包括:磷化铝、莠去津、敌菌灵、灭多威、久效磷、戊唑醇、氯化苦、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艾氏剂、狄氏剂、甲草胺、敌草快、六六六、甲基毒死蜱、乐果、滴滴涕、敌敌畏、甲拌磷、百菌清、、敌百虫、克百威、杀螟硫磷、七氯、马拉硫磷、氯氰菊酯、甲萘威、矮壮素、百菌清、溴氰菊酯、二嗪磷、乙硫磷、溴甲烷、氯菊酯、磷胺[2]。

2.2.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由微生物引起的粮食质量问题。土壤、空气和水中都有不少的微生物,他们将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传播到粮食及其加工品上。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粮食本身的传带寄附在粮食籽粒上的病原菌,随播种传到田间。②自然媒介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雨水、尘埃等传播给粮食。③在进行粮食加工时,机具、器材上的灰尘和粮食粉屑中附有大量腐生微生物会污染粮食[3]。

3 保证粮食安全要有硬措施

我们要在粮食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以及食用的整个过程中保证粮食安全。因此我们首先要熟悉在这整个过程中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各个因素,进而做好预防措施,最终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3.1 技术对策

3.1.1 在面对物理因素导致的污染时:收割之后,要清洗粮食,还要对其进行分级、筛选;加工过程中,厂区要保持清洁,要做好对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要在粮食中掺入其它杂物;贮藏的库房需要有良好的通风,保持库房的干燥、阴凉、卫生。

3.1.2 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措施:农田不要靠近工业用地,使用符合各项标准规定的种植土壤和水。

3.1.3 解决农药造成粮食污染的措施:不使用或者是尽量更少的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硫胺、久效磷等剧毒、高毒农药。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加强以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微生物农药和以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4]。

3.1.4 粮食防霉变主要的措施有:①使粮食水分大约保持在13%。②降温熏蒸。③人工挑选、紫外照射去除已经感染黄曲霉毒素的粮食。

3.2 管理对策

3.2.1 质检支撑。检验检测是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建立在科学高效的检验检测基础之上。根据对质量安全的风险性评估,常规质量指标以企业自检为主体,重要品质和卫生质量指标以国家强制抽检为主体,国家要在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实验室中,通过能力验证和实验室考核授权一部分质量体系比较完善的质检机构承担粮食质量安全鉴定任务。重点监测储备、军供、救灾等政策性粮油的入库、储存、出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超过正常储存期的粮油品质。

3.2.2 长效监管。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经营主体都是国有粮食企业,质量监管比较单一,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经营主体的多样性、复杂性,监管任务比较繁重,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其中在市、县两级要成立粮政执法监察的专业队伍。坚持突击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坚持企业自检与政府监管相结合[5]。

3.2.3 加强监测。坚持粮油质量安全国家、省、市监督抽查制度,切实加强对收购储存环节粮油质量的监督抽检,定期公布检测信息,及时评估粮食质量安全的水平。

4 总结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中,无论是其米、面、豆、油等初端产品,还是其肉、蛋、奶、酒等高端产品,其80%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粮食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引导,前几个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协调的治理,粮食生产日趋稳定,粮食流通日趋顺畅。但毋容置疑,摆在我们面前的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令人担忧,给当今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杂音。

要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不但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指引,促进中国粮食结构的优化,还要政府在法律上进行强有力的限制,保证耕地安全。现状是中国没有近忧但却要面对很严重的远忧,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信中国政府在严格的制度保证下可以从容面对粮食问题,毕竟这是中国能否平稳高速发展的最基本保证。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2]《试论新形势下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

[3]倪元颖.粮食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01.01.

[4]王耀忠.粮食品质分析与检验.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5]俞一夫.粮食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6.

作者简介:

4.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四

2.1 饮水工程建设存在重大问题

饮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村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一直以来,虽然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试图帮助农村群众解决用水问题,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比如工程资金投入力度跟不上实际需求,工程很难发挥应该发挥的效果;工程建设人员技术水平不合格,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方不明确,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出现各方互相图为责任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饮水工程虽然工作开展了,但是却无法真正保障农村人们的饮水安全。

2.2 集中供水普及并不乐观

能否集中供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农村因为居民居住比较分散,集中供水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大部分地区无法实现集中供水,少数地区在积极开展尝试,却效果不理想。由于农村科技条件相对落后等原因,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使得一些未经过加工净化的水直接流通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因而给农村人们的饮水安全造成隐患。

2.3 农民一直以来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比较低

过去农村山清水秀,但是在不断发展过程汇总,无论是人们的生活垃圾还是工业生产垃圾都越来越多,而农村当地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存在明显缺失,没有有意识的去保护水资源,比如乱扔垃圾等行为很常见,这种日常行为直接影响到农村用水水质,加上农村科技应用水平比较低,被污染的水直接进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造成了饮水安全问题。

2.4 饮用水质恶化严重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活水平提升,但是也伴随着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的剧增,加上农业活动中排放的农药、禽畜粪便等,直接影响到地方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而直接饮用这些未经处理的已经被污染的水,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出现肠道性疾病甚至传染病。

3 如何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3.1 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建后管理工作

开展农村因素工程建设需要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开展工程建设,同时需要做好工程建设之后管理工作,使饮水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按照相关规定科学规划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针对当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去解决问题,比如针对资金紧缺的问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做好建设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资金用对、用到位。

根据地方具体实际情况开展建后管理工作,使农民得实惠。在饮水工程建设只是一个步骤,要想饮水工程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做好减后的管理工作,立足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根据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来进行水费征收工作,加强对工程的有效管理,明确管理中每一个环节责任归属,制定好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2 做好农村水资源保护工作

水质污染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最集中突出的问题,如何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建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 明确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将饮用水源划分出来是为了更好的开展饮水安全保护工作,可以在水源保护区建立栏杆,严禁往保护区内排放生活垃圾或者工业垃圾。做好水源保护区保护工作,保护饮水水质,是进行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前提工作。

3.2.2 开展水资源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划分水源保护区域是对水源进行保护的重要一步,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平常对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工作,保护好地方水资源,建立好相关的保护机制,通过告示、警示牌等方式提醒地方居民保护水资源。

3.2.3 从源头开展水资源保护。目前来说,会对农村水质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农村水污染问题,而治理水污染问题需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污染发生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农村地方的生产生活特点,引入适宜的污水治理技术,实现污水进化与利用同步,同时推广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业活动带来的水污染。

3.3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农民是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饮水安全管理的受益人,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作用,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工作,让农民意识到水污染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明确饮水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开展水资源保护教育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做好节约用水的教育,帮助农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目前我国相关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没做到位,无论是前期的饮水工程建设还是后期的饮水管理工作,都需要继续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农村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5.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五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列举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 者:雷百战 郑玉燕 肖广江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12)分类号:X836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问题 对策

6.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六

曹为食工095班090107828

摘要 粮食流通,一般是指粮食商品生产出来以后,通过交换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借助货币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来实现的。粮食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组成部分。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对比,我了解到当前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粮食流通,必须对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一定了解。

关键词 粮食流通;现状;存在问题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粮食情况如何,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政局的稳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4个环节有机地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最终目的,分配和交换是联系生产和消费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而流通的功能就是完成交换,是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粮食流通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枢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粮食流通对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调整生产结构,调节消费需求,减少供求波动,合理引导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现今我国粮食资源短缺,处于国内生产加适量进口紧张平衡的格局,粮食流通的实质是地区间、品种间、丰歉间实物余缺调剂,尚不是以规避和分散风险为目的。因此充分认识和掌握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和贸易国均对粮食流通高度重视,并根据本国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粮食流通体系。发达国家的粮食流通发展现状和运行模式,对我国粮食流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粮食仓储体系是基础

作为世界粮食主产国和头号粮食出口国,美国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市场化仓储体系,除产地储存仓外,还包括中转储存仓及出口储存仓。加拿大已经形成了包含4层储存设施完善的粮食仓储体系。

“四散化”程度决定粮食流通效率

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成本低、效率高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四散”程度高。粮食实现四散是粮食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国家相当重视对粮食物流散运技术的研究,拥有专门机构为粮食“四散化”提供服务。

相比之下,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现状和不足是,既没有有组织、有限制、规范化的粮食市场,又缺乏宏观调控和计划指导,粮食批发交易处于分散、私下、秘密的混乱状况。

一、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流通管理体制至关重要。粮食流通体制,包括政府对粮食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制度安排等内容。而政府粮食流通管理组织改革和配套的其他各项制度改革没有实现整体制变迁。因此构建符合国情、省情、市情的市场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是个非常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粮食流通法律体系不健全。当前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吃呗粮管理条例》外,的法律法规很少。法律体系不健全的直接后果是粮食流通关系的非法制化。主要表现有:政府在粮食流通管理中难以定位,导致粮食购销行为在自由政策和控制政策之间摇摆;在粮食流通服务方面职责缺位;以及由于以上原因进一步导致的流通秩序混乱和调控失控。法律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当前粮食流通政策制定、政府粮食管理职能确定和实现、建立市场化粮食流

通新秩序的根本原因。

2.粮食流通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国家粮食局和地方各级粮食局市政府的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但是职能却不完善。从中央涉粮权力部门来讲,目前涉及粮食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管理的部门有7个。粮食事权多头管理、职能边界不清、动力机制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完善,调控政策协调难、速度慢、效益低,时有政策抵触发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系的突出特点。从省、市级来看,粮食事权存在着与中央粮食事权相同的分散情况,同时省、市级粮食行政部门存在不断弱化的倾向。目前的粮食流通行政管理体制现状,造成权利的争夺,问题和责任的相互推让。这是影响当前粮食流通政策制定、政府粮食管理职能确定和实现、建立市场化粮食流通新秩序的直接原因。

3.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随着粮食价格、经营和市场的逐步开放,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两翼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但由于设施落后,运行机制不配套的问题,难以发挥沟通产销、引导供求、搞活流通的作用,多数批发市场是有场无市,大部分粮食还是场外交易,期货市场尚未对生产者、经营者起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作用,炒作性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导向作用,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无序的粮食市场给粮食流通领域带来了混乱;分散的生产者与规范的交易市场之间的固有矛盾没有解决;市场价格由于流通体系不健全,出现供求脱节现象。市场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当前粮食流通政策制定、粮食流通管理职能确定和实现、建立市场化粮食流通新秩序的社会性内在原因。

4.粮食流通调控体系不健全。粮食政策调控的目标是保护种粮农民收入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工具少,保护农民收入仅有普惠制的直接补贴,保护粮食安全只有靠中央和地方储备。这里面存在着许多问题:(1)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粮食安全上责任不清,省长负责制与开放的自由粮食流通制度相违背,不符合各省区位差异的实际情况。(2)粮食风险基金变成了农业补贴金,以优先的基金进行无目标的大面积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不大,粮食生产质量明显下降。(3)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尚未形成,粮食品种品质不优,粮食生产能力差,结构性矛盾突出,致使在供求基本平衡的形势下,粮食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年年都要进口大量的优质农产品。(4)粮食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粮食流通的公共信誉体系、标准体系、品质检验体系等。粮食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原因。

二、粮食专业物流的滞后

粮食专业物流作为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粮食流通业能否在市场上进行有效的竞争上起着重要作用。而现在有诸多因素制约着粮食专业物流的科学运作和发展:1.认识上的片面性2.技术问题3.硬件设施落后4.宏观调控缺乏力度5.人才缺乏。

三、绝大多数粮食流通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经营管理缺乏系统思考。

骨干型、规模型、专业化的粮食现代物流企业是以运输合理化,仓储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为标志的功能齐全的现代粮食物流管理系统。现代物流业主要通过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中获得利润,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应贯穿于物流全过程,粮食物流要以传统粮食仓储业务流程管理为导向,从功能管理、产品管理、存货管理中挣脱出来,转变为以服务为导向,重视物流过程管理、客户管理和信息管理,实现物流流程的重组,组织结构的改革。而这些正是我国粮食流通企业所缺乏的。

四、目前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主要表现在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

从我国目前粮食流通的范围来看,主要有:1.区域内粮食流通2.区域间粮食流通3.国际粮食流通。从目前粮食流通的形式来看,原粮主要通过粮食经营企业从生产环节转到加工环节;粮食成品主要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中心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经营企业向粮食零售网点转移,并由零售网点完成向消费环节的转移。而这种粮食流通还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比如,粮食运输以包装为主,导致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经常出现散粮打包、包粮运输、运

后拆包等重复性作业,收纳库、中转库和储存库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原因,适合粮食散装、散运的交通设施不完善,制约了粮食的快速流通。而粮食流通涉及的铁路、交通等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粮食流通体系,致使粮食流通成本高、效率低。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领域还是处于低水平的,有缺陷的,亟待发展和改善的。所以,加深对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是必要的,这为我国粮食流通的后续发展和科学运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个人对这些问题有一些想法:

1.在改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上可以做一点大胆的创新;比如加快粮食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区域粮食市场;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等。

2.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粮食流通的重视度;培育粮食流通方面的人才等。

3.对现代物流理念有充分地认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

4.增加粮食流通信息交流平台,更快更准的掌握把握利用有关信息;鼓励和引导带动在“四散化”方面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李林轩 我国粮食专业物流发展概况与趋势分析[期刊论文]-粮食流通技术 2010(4)

2.四川省南溪县粮食局 南溪现代粮食物流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粮食问题研究2010(2)

3.韩净宇 李媛 李志刚 兵团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产业发展 2010

(6)

4.邱汉武 黄吉青 湛江市粮食仓储物流发展状况及建议粮[期刊论文]-粮食物流2010(5)

5.徐盛惠 对当前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分析及建议[期刊论文]-经营管理2011(2)

7.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七

一、粮食生产状况

近年来党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对部分旱涝田、高坡田、低洼田、低产田进行农田改造及农田排涝、抗旱沟渠、机耕道等建设, 使一些因旱涝严重影响耕种的低产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为粮食增产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国家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 积极扶助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特别是基层农技员积极, 解决六个问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 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实用的农技服务, 与农民面对面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 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使进贤县粮食生产继2004年以来实现十年连增的大好局面。

二、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贤县的粮食生产虽然实现了十连增, 但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下仍存在一些问题, 甚至将来会影响粮食安全。

1、农村缺乏有文化、懂技术、年富力强的粮食生产实用人才。

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农村劳动力, 特别是有文化、有技能、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 导致农村粮食生产缺乏有文化、懂技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目前进贤县农村一个200-500人口的村庄平均只有20-30个60岁以上的老人及部分留守妇女儿童在家, 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 他们现在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 大多抱着现在年岁已高, 外出务工就业难, 闲在家里无所事事, 耕种几亩交通便利, 产量高的良田来打发时间, 解决自身的生活来源, 帮助子女减轻一些经济负担的心态而从事粮食生产, 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低, 学习接受农业技术能力差, 所以一般采用传统的粗放式耕种方式, 粮食增产增收欲望不强, 从而给粮食增产带来一些瓶颈。

2、粮食生产主体多而散、规模小、缺乏组织性, 给良种良法等技术推广带来难度。

目前进贤县的土地流转面积不大, 新型种粮主体少, 粮食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为主, 良种、良法入户率及到位率不高, 加上农资市场全面放开, 品种多而杂, 经营主体都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他们不管自己出售的品种是不是良种, 销售利润高, 能多赚钱的品种就是良种。有些好技术农民采用的积极性不高, 只要简单省工的技术就是好技术, 少收一点稻谷无所谓, 反正这不是他们谋生的主业而是一种副业, 这无疑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发展。

3、耕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农村缺乏劳动力, 机械化使用程度不高, 一此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肥水难于管理、产量不是很高的田块被抛荒的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农田虽已流转到种粮大户, 但由于机械化率不高, 劳动力缺乏, 双抢季节难于顾及, 一些能种双季稻的农田也由于种种原因改种单季稻, 耕作方式大多粗放, 对耕地资源及耕地产出率无疑是一种浪费。

4、相比其它行业, 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虽然国家已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但是相比其它行业, 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 对天气依赖性又大, 加上目前气候变化异常, 极端天气经常造成粮食生产减产。粮食生产机械化使用程度不高, 劳动力成本大增, 农民平时做一天零工一天也能赚200元左右, 同样请人帮忙干一天农活也要200元左右, 农忙季节工价更高。无疑增加了粮食生产的劳动成本, 降低了种粮经济效益, 种一些蔬菜、西瓜等其它经济作物相比种粮食经济效益要翻几倍, 加上农资投入成本增幅较大等诸多因素, 进一步降低粮食生产经济效益, 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促进粮食生产的对策与思考

针对进贤县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粮食生产持续增产, 确保粮食安全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积极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使今后的粮食生产后续有人, 更有能人。

无论粮食生产机械化使用程度有多高, 都需要有人来操纵、经营、管理, 而且对这种人才的要求更高,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加大对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让他们来承包耕种那些无人耕种或有意愿放弃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他人经营耕作的土地。使今后的粮食生产后继有人, 更有懂技术, 善经营的粮食生产能人, 不会产生农田耕作粗放, 甚至农田荒芜无人耕种的现象。

2、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使粮食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进贤县农业基础设施目前比较落后, 大多数农田呈梯状分布, 且单块田块面积又小, 形状不规则, 抗旱排涝设施、机耕道不完善, 机械作业难, 这无疑不利于土地流转, 降低机械作业水平, 增加粮食生产成本, 降低粮食生产效益。必须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一个合理的排涝抗旱和机耕道网络, 为土地大面积流转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奠定扎实的基础, 提高机械化水平, 降低劳动强度与成本, 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在落实国家土地家庭承包政策的前提下, 搞好土地确权发证, 做到确权不确地, 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集中一片农田让他们耕种、经营, 其它农田流转给种粮大户或其他种粮主体, 避免因少数人不愿意流转土地而影响土地大面积流转情况发生, 在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 使粮食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提高良种、良法入户率和到位率, 从而提高种粮经济效益, 促进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3、加大耕地保护和监管力度,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 让农民群众明确保护农田的重要性, 防止“非粮化”倾向和改变土地农业生产使用性质,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耕作制度的监管力度, 对抛荒, 能种双季稻的农田只种单季稻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处于不同程度的处罚, 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 提高粮食产量, 确保粮食安全。

4、加大对基层农技员和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技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及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让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去, 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升基层农技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健全工作制度, 使基层农技员积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 提升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从而提高粮食单产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调动农民种粮食积极性。

5、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目前江西省执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水稻保险每亩保险金额为200元, 保险费率为6%, 各级政府保险费补贴比例累计为70%, 农民自缴保险费比例为30%, 3.6元每亩每季的保险费。即使水稻已临成熟遭受暴雨、旱灾等不可抗力的严重自然灾害而导致水稻颗粒无收, 保险公司最高赔付金额也只有200元每亩的经济赔偿, 这与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平均每亩每季投入600元左右的成本相差较大, 难以弥补农民粮食生产因受灾而遭受的严重经济损失, 建议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赔付标准、保险费补贴比例, 减少农民粮食生产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 使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真正为农民的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6、金融部门应降低贷款门槛, 增加信贷规模支持粮食生产。

组建农业担保公司, 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支持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生产, 鼓励大户承租土地, 加大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 支持通过“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并优先为他们安排土地和粮食生产信贷资金。解决他们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所需资金。

8.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问题;对策

一、食品安全的特点以及对监管工作的影响

1、农产品的自然特征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农业的生产和经济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气候和季节性,且容易受到大自然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土壤、温度、光照等。与其它种类食品相比较,我们发现:农产品不易储存和保险,这就导致生产成本比较高,且风险比较大。这些特点决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控制的因素多,使得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大。

2、市场特征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我们针对农副产品市场特点分析发现:农副产品自给性比较充分,进入市场份额比较小,多在路边或者小市场销售;当前国内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不完善,检验和检疫技术落后,在加上食品种类繁多,食品安全进入市场标准不一,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难度,并且使得成本增大;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三方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行为,消费者对于食品的食品添加剂、原料配比等缺乏客观的了解,致使消费者在购买受到欺骗,这些都会造成食品安全管理的成本增加,且过程繁琐。

3、消费特征对食品安全管理造成的影响。从食品消费角度看,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美国专家尼尔逊对商品的分类同样适合于食品,通过消费者购买与否、购买后对食品品质好坏掌握与否,食品也可以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其中后者信用食品涉及到食品质量,即食品的化学机构和微生物附留,当消费群体无法对商品进行科学判断时,市场上就出现大批的伪劣食品,这些将会把优质的食品赶出市场。这就需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去努力,通过有效的监管,将信用食品转化为经验食品。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政府的规划、调控失灵

当前国内市场发育不完善,仍然受到政府的规划和调控的影响和制约,当政府隐形后,市场机制将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政府规划、调控失灵后,将会暴露重大问题,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建设的不完善、监管机制缺乏有效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缺乏规范性、执法力度不够等,这些都会影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使食品市场秩序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食品安全质量普遍偏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食品安全方面违法和守法成本不协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食品安全方面亦是如此,市场上经营者之所以遵纪守法,是因为其遵纪守法的成本远远低于违法经营成本。我国食品安全方面违法和守法的失衡,主要源于国内法律资源供给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体系;同时食品安全监督制度的不足甚至缺失,也降低了其自身的效率,带来社会群体对制度缺乏信任。长而久之,经营者对法律和制度丧失了信任,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选择利己的借口,去践踏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和制度。

(三)个体意识淡薄源于监管基础的薄弱

国内饮食文化一直重味道清食品的卫生和安全,这种意识思维直到现代仍然影响着一代人,这也是造成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薄弱的原因所在。实际的食品生产中,经营者和销售者掌握着消费者不知道的信息,轻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会严格的对食品进行检测和检验,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努力的为自己开脱,将责任推到其他方面。在这种市场条件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观念,加剧了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个体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更是体现了当前社会食品监管社会基础的丧失。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改革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职能监管机构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最显著的特点是职能机构健全,且统一进行管理,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亟需学习,将多个食品安全监督集中到几个甚至一个职能部门,并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的效率。从上至下整合监管机构,努力发挥县市一级食品安全监管作用,发挥县市一级的带头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城乡食品安全问题。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政府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安全的危害,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合适、合理的措施,尽可能控制并降低风险,保证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风险管理包括一系列内容,如风险的评估、管理措施的实施和监控等,风险的评估过程指对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之进行分析,并对其可能造成的风险、范围和人群的危害程度加以估算;风险管理措施的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评估包括确定现有的管理选项、选择最佳的管理选项、确定最终的管理措施等。风险的管理是综合复杂的工程,它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需要时刻关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因素。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管理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管理至关重要。

(三)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面对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即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控、发布的系统,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应强调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有效的信息披露,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使消费者充分了解食品,改变当前消费者对食品信息不对称行为,增强对自身健康的保护;加强社会媒体、公众参与到食品的监管中去,并规范媒体报道行为,使媒体披露的信息公正、客观、准确,不擅自炒作,体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叶永茂.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发展趋势.药品评价,2004年第1卷

9.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九

2012年07月17日 13:24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 作者:吴娟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内容提要: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了8年连续增产,但是,从外部环境、市场供求价格、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据此,必须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正确看待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服务外包,让地尽其力,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从宏观整体的高度协调好政策环境、资源供给、市场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各种关系,确保国家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从2004年到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8年增产,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迹。但是,从粮食供求的角度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一是世界粮价在不断的上涨,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世界的高粮价必然会冲击和扰动国内粮食市场;二是虽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持续增产,但与粮食安全及供求形势密切相关的CPI持续上升,粮食价格持续上扬。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食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1%,反映出粮食供求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三是2010年我国的大豆进口5480万吨,相当于国内粮食产量的110②,已经突破了粮食安全白皮书规定的目标,进口玉米157万吨,为2009年的19倍,进口小麦120万吨,较2009年增加36%,加上687万吨的食用油进口量③,使我们的粮食生产资源配置和资源供求压力日益增大。据此,必须认真的分析和探究我国的粮食安全保护问题。

一、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任何生产都必须是能够通过市场交换而能获得利益的生产,否则生产无法持续,生产者会放弃该生产。粮食生产作为农民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在粮食生产区更是农民获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如果粮食价格低迷,农民种粮无利可图,则粮食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粮食安全。据此,应该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让粮食价格适当上涨的理由是:

1.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从2010年到2011年4月底,受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和石油生产出口国国内局势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飙升,我国也多次上调燃油价格。粮食生产的投入品大多数都是石油的衍生品,如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从这个角度讲,粮食生产的投入品价格上涨,成本上升,不让粮食涨价是没有道理的。据笔者在河南、湖北等地调查,2011年和2010年相比,农民种粮每亩地的生产资料费用上涨30元,耕地租用费及外包费用上涨30元,由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导致的用工价格上升,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用工短缺导致的雇工费用提高,每亩粮食生产的用工成本上涨40~50元。

2.粮食价格与其他农产品比较相对较低。用于生产粮食的土地具有多宜性,既可以生产粮食,也可以生产果、菜、油、棉等其他农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农产品率先进入市场,而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但粮食价格一直受到政策控制或政府收购价格的引导,虽然也多次上调,但仍然较低。2009年国家先后5次调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2010年水稻国标三等最低收购价为2.1元公斤,农民种水稻亩产400~450公斤,一亩地的纯收入也就300元左右,而生产果、菜、油、棉的每亩纯收入一般为生产粮食的3~10倍。但从生产周期和不确定风险看,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周期和风险并不小。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价格,服务外包,宏观调控

3.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收入的增加靠产量的增加潜力有限。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再生产,技术进步要受到旱涝病虫等诸多自然因素的制约。如粮食育种技术,虽然几十年来先后经历了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杂交育种、生物工程技术育种多次技术进步,但单产的提高仍有限,如河南、河北、陕西的小麦亩产20世纪80年代一般就是400~500公斤,时过30年,品种更新换代几次,亩产仍然是400~500公斤,仅有一些小面积的试验田块个别年份可以达到600~750公斤。同时,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农民要想增加收入,也很难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因为一方面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地制度是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农民只具有对有限土地(从集体那里承包经营的土地)的使用权,根本无法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规模而增加收入。种粮农民的收入增加除了期待粮价的提升再无它途。

4.工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不等速,导致粮食与工业品相对价格和相对收入越来越低,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高产典型水稻亩产400公斤,农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湖北省应城县种粮模范由于给国家交售的粮食过万斤而受到表彰,政府奖励他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当时的自行车价格150元,稻谷价格0.24元公斤,600公斤左右的稻谷可以换一辆自行车;20世纪90年代,工业技术进步,农民出行的工具开始使用摩托车,摩托车的价格一般4000~5000元,高档的达万元,农民生产粮食的技术水平也有提高,水稻亩产高产田可以达500公斤,稻谷价格也提高到1~1.2元公斤,4000~5000公斤稻谷可以换一辆普通的国产摩托车;到了本世纪以后,工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小汽车开始下乡进入农民家庭,一辆普通的小汽车价值10万元左右,农民种粮食的技术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水稻亩产达到600公斤,高产典型可以达到750公斤,稻谷价格提升到2元公斤左右,农民的5万公斤稻谷才可能换回一辆小汽车。可以明显的看出,由于技术进步的不等速,粮食与工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差距越拉越大,从这个角度讲,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适当提高粮食价格非常合理。也正因于此,与中国有人多地少相同国情的日本,大米的价格提高的很快,目前日本国内大米的价格是我国的6~10倍。

5.粮食消费在居民家庭消费中的比重已经很小,适当提高粮价不会推动CPI上升。从居民家庭的生活支出结构看,现在的消费支出主要是教育、住房、交通和通讯,真正推动CPI攀升的也是这几方面的消费价格上涨过快,而代表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的恩格尔系数和10年前相比已大幅度下降,在食品消费支出中的粮食直接消费量也大幅度减少,现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每月直接消费的粮食一般仅有10多公斤,如果粮食价格每公斤提高2~3元,对于一个3口之家的居民家庭来说每月增加的消费支出也就是100元左右,相对于每平方米1万元甚至是3~4万元的房价或每月1500~2000元的托儿费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6.国际粮价上涨很快,如果我国不适当调高粮价,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对我国不利,另一方面还会引发粮食出口走私等行为的产生。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上升了15%,只比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历史高位低3%,其中小麦价格翻了1倍,玉米价格上涨了73%④,而我国粮价相对较低,上涨幅度也相对较小,2010年从年初到年底,粮食平均涨价18%,2011年3月与2010年同期相比粮价上涨幅度不超过20%,仅相当于国际粮价上涨的15~14。如果我国长期通过政府的宏观控制手段压住粮价不让上涨,会产生三种不良后果。第一,粮农的生产成本得不到弥补,利益得不到回报,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带来的后果更可怕;第二,我国在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和结构性平衡的过程中,粮食不同品种有进有出,如果我国国内价格很低,按WTO规则我国出口的粮食价格也不可能抬高,进口的粮食仍然要接受国际市场上的高粮价,这样就会造成我国粮食的价格双向流失;第三,粮价大幅度低于国际粮价,利益的诱惑,会引发一些投机商贩的走私行为,2009年我国的一些边防口岸就曾查获把大米装在水泥袋子里,伪装走私粮食的行为。

二、正确看待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服务外包,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是关键。而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莫过于耕地的有效供给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提高。从我国近20年来的粮食生产及产量变化看,耕地的有效供给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有效增加,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从1990年起,我国粮食产量开始跨上4亿吨的台阶,1993年达到4.5亿吨,1996年达到5亿吨,1998年达到5.12亿吨,可是从1999年开始,中国粮食产量出现了持续的下滑,到2003年,粮食产量下滑到4.31亿吨,比1993年还低,分析其原因,播种面积减少是关键。由于当时不适当的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牧,使2003年与1998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8160万公顷,下降幅度为25.9%。从2004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使粮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5.46亿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07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分析增产的原因,播种面积的增加是关键。

但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播种面积的稳定,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挑战。一是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难以阻挡。199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而到了2003年就下降到了18.51亿亩,7年减少耕地1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428万亩。据统计,我国城市面积每扩大10.2千公顷,城市化水平可增加1%⑤,从1998—2009年每年因建设占用的耕地平均为165.3千公顷,最低的2005年为138.7千公顷,最高的2009年为319.0千公顷,呈现出波动中增长的态势。二是受利益的趋使,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农业,到外地或城市去打工经商,2010年全国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总量已经达到24223万人,使大片的农田荒芜和复种指数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一些地形地貌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土地田块零乱、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的丘陵山区,劳动力向外转移、农田荒芜的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压缩粮食播种面积和减少耕地,据统计,“七五”到“十五”,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从74.9%下降到66.8%(见表1)。因结构调整而减少的耕地面积2000年为578.2千公顷,2004年为204.7千公顷,1998-2008年因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863.8千公顷。四是生态退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从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还牧为主的生态退耕,1998—2008年因生态退耕的耕地面积为7571.2千公顷,最高的2003年退耕2237.3千公顷,最低的2008年退耕7.6千公顷。在“十五”期间全国共减少耕地753万公顷,而因生态退耕减少的耕地为537.7万公顷,占70.9%。五是种粮比较效益太低,不吸附土地资源向粮食生产配置。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和外部性”课题组在武汉市洪山区对187个农户调研,2009年农户采取“中稻一晚稻一油菜”的种植制度,每亩耕地的年纯收益为613元,种植水稻的利润率约为0.5108,纯收益为261.11元亩⑥,也就是说种粮一年的每亩纯收益仅相当于农民工在外打工三天的工资,致使弃耕抛荒的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保证耕地不闲置,粮食生产有一定面积保证,近年来学术界和中国政府一直倡导土地使用权流转和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等,但是严酷的事实是农地流转一直受到产权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制度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流转率很低,1999年农户平均转包出去的耕地仅为0.2亩,即只有2.53%的耕地发生了流转;2006年为4.57%,2008年为8.6%⑦。分析土地流转率低,耕作使用不充分,抛荒现象依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地使用权流转,流入农地者(农地经营者)要为农地使用权拥有者(原集体耕地的承包经营者)付出一定的佣金,这就加大了土地经营的实际成本,如果农地流人者获得农地后,老老实实的按照现有法律制度规范,坚持农地农用和从事粮食生产,其收入必然低于粮食生产的平均利润,因而会从根本上失去转入农地而从事粮食生产的动力。二是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流转的信息渠道不畅,目前发生的农户间的农地流转,其信息大多数靠熟人间的口口相传,因而流转地仅仅发生在乡邻、亲戚、朋友之间。三是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在落实中偏误或曲解,影响了农地流转和充分利用。从2004年起我国在粮食主产区开始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其出发点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于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因市场粮价扭曲、利益受到损失予以补偿,也就是谁种粮就应该获得政府的补贴,但是这一政策颁布时对于补贴到底应该补给谁,如何补、按什么标准补,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各地理解不一,补贴的对象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地方按人口发补贴,只要你是农民身份政府就给补贴,把补贴看成是政府调节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一种手段;有的地方按土地承包面积补贴,由于当时农户承包集体的土地时是按人平均分配,这样把承包地的农民理解为种粮农民来予以补贴似乎更为合理公平,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和防止领了补贴而不种粮的问题;还有的地方是按实际粮食种植面积发补贴,这样做可以防止得了种粮补贴而不种粮的问题,但一方面仍无法解决领了补贴种了粮而对粮食不投入、不管护的问题,和土地流人者(规模经营户)种粮食土地流出者得补贴的问题。基于以上三方面的问题,致使目前真正种粮的农民得不到粮食直补,不种粮一样拿补贴,土地流转的过程也常常因谁得国家补贴的问题而流人流出双方发生争执,甚至使土地流转失效或流转合同终止,出现了一些农户宁肯耕地荒芜也不流转而让他人耕种的现象。另外,规模经营并不等于一定可增加耕地的产出率,据笔者对一些种粮大户调查,他们的单产并不比一般农户高,种粮的成本也不低,之所以他们愿意大面积种植粮食,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以众数效应、集小成多而取胜。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推进农田种植经营服务外包。所谓农田种植经营服务外包,也就是经营者根据自己的经营项目(粮食、棉花、蔬菜等)及农事活动需要,与农事服务公司签定合同,由农事服务公司根据农事活动的需要和季节变化进行农事活动,完成农田种植的全部过程。法国有个由农民组织的社团——农业器材利用合作社,拥有4500多个常年雇工和季节性雇工,主要从事谷物种植、饲料青贮、葡萄收获、土壤改良、施肥、杀虫、农田管护等方面的农事服务,对于拥有农田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农场提供方便。在我国目前城市里的一些公司的花卉布置更换,一些公司里花草的种植、更新、养护,大部分采用的是服务外包的办法,即承包给一些花卉艺术公司来完成。我国目前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等多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几乎全部转移进城,使农村呈现出空巢化,农田种植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因此,积极推进农田种植服务外包,让农村的空巢家庭仍然有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及粮食生产,使地尽其力,这无疑会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粮食生产经营必须有丰厚的利润,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在全部种植过程实行外包(雇工)的情况下,仍然有利可图,否则,即使有强大的农事服务公司存在,农民也不会让他们为其种粮。

10.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

我国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我国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安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科技含量低、环保性能差、缺乏经济性、外形不美观等问题,应从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质量管理、采用先进技术、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等六个方面采取对策以提高产品质量.

作 者:徐安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东县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惠东,516000 刊 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1(3) 分类号:F273.2 关键词:产品质量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11.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问题;解决方法

一、粮食安全生产现状

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增强,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增大。我国耕地和粮食耕种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粮食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方式落后,粮食生产力水平较低。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升级,粮食社会需求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从粮食消费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看,口粮在粮食消费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由主要依靠谷物的数量型向肉蛋奶等质量型转变,引发了饲料粮消费的快速增加。同时由于新兴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酿酒及燃料乙醇等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動了工业粮消费的不断提升。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及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加强,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粮食供需还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二、影响粮食安全生产的因素

国内粮食生产环境因素。第一,国内自然资源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首先,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粮食耕地面积由于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单位面积生产速度。其次,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最后,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也受到一定的波动。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还有很大空间可供挖掘。另一方面,我国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很有很大的差距。第三,农村市场劳动力资缩减。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带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增长,就业机会也逐渐增多,为了增加收入,农村劳动力纷纷走出农村,寻找致富途径,农村缺乏足够的优秀强壮劳动力。

三、粮食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

由于受到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因素,农业生产成本,国际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粮价上涨并没有使得农民增收,对粮食生产促进作用有限。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民减负,取消农业税并给与农业生产补贴,粮农的账面收入是提高了,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提高。

2粮食生产投入因素配置难度加大。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带来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水土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的频发,农村市场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必备资源的如何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3粮食需求的结构性增长问题。首先,我国人口每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些增加人口对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其次,我国城乡人口在粮食消费结构上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再次,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也逐年增加;最后,粮食用于生物燃料制造逐渐得到推广。如何平衡粮食需求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解决方法

1利用国际市场,最大程度地降低粮食安全的风险。我国粮食供给内生性极强、外向型不足,国际粮食市场满足我国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我国粮食的缺口,必须坚持实行粮食立足国内、自给自足、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方针,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同时,开展多元化的国际粮食贸易,破除国际资本垄断。要同多个粮食贸易出口国建立自由双边贸易和开展援助活动,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机构,进行国家与地区间互惠的粮食生产贸易合作,实施多样化的农产品贸易,减轻我国粮食需求压力。

2优化生产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首先,要稳定粮食耕地面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农积极性。政府在工业化用地,城市化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的问题上要起到调控的作用,严格保护农业耕地,防止出现各类建设用地侵占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灌溉,提倡农业种植机械化,促进农业规划、集中化经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以此带动粮农生产积极性。其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在粮食生产上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利用科技水平,科学种植,以科技带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建立优秀的科技生产队伍,推广粮食生产新方式,新模式。

12.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二

1 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以中部、北部为主, 通过调控实现全国供给, 也出现了产粮区粮食加工产业规模小, 技术落后的现象。与其相反, 技术较为先进、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产业却出现原料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

1.2 科技水平落后, 生产标准不一, 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备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数量较多, 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落后, 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1.3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开工率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与设计加工量不符, 最高开工率接近60%, 最低不到15%, 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1.4 地区间争夺粮源, 造成价格上涨地区分化严重

各地粮食加工企业为争夺粮源, 原料成本提高, 造成粮食价格上涨, 且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 粮食外运较少, 南方地区缺少加工原料, 无序的原料抢夺, 严重阻碍了粮食产业化得发展进程。

1.5 部分国有粮食加工企业, 缺乏竞争力

部分国有加工企业, 人员结构不合理, 负担重, 资金不足, 原料供给不及时, 不能保证较高的开工率, 而随着外资企业的加入, 国有加工企业市场的市场正逐步缩减。

1.6 对科研投入较少, 依赖国外科技成果

中国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 大型设备主要以引进国外技术, 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技术问题, 只重视硬件设备, 忽视了自我研发创新, 造成恶性循环。

1.7 粮食现代物流效率不高, 产品结构单一

物流在粮食加工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系到原料的及时供应及销售流程中的客户服务。物流效率的高低, 影响到价格的波动及供需平衡, 同时, 粮食加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效延伸, 也严重影响了产业化发展。

1.8 产销不对路

产品销售与生产地空间距离远, 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 种植、加工、销售相互牵制, 不能顺应市场需求。

2 应对措施

2.1 拟定粮食加工产业化发展方向, 制定相关规划制度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从根本上制定相关专项规划, 遏制市场的无序竞争, 对于盲目发展建设加工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监督, 实现全国互补发展, 统筹规划, 实现粮食加工产业的共同进步, 保证公平竞争, 健康房展。

2.2 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 降低加工成本

本着就近原则, 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 实现就地加工, 不仅解决了农民收入低, 劳动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也实现了低成本加工,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费用, 符合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及时实现种植、生产及时顺应市场要求, 增强市场竞争力。

2.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培养优质品牌

打破区域, 所有制的限制,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培养企业多元化发展, 不搞单一产品,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 遵循市场发展规则, 实现优胜劣汰, 改变粮食加工业小作坊的发展现状, 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壮大, 实现品牌竞争。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实现一体化农业,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4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需要

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 乙醇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 乙醇消耗玉米原料较大, 耕地占用较多, 以市场为导向, 将会有部分生产粮食耕地转向能源生产用地, 能源固然重要, 同时也应加大力度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保障粮食加工产业资金供给

粮食加工产业实现市场经济比较晚, 相对其他行业, 技术支持少, 人员水平低, 企业规模较小, 市场竞争力薄弱, 发展处于摸索阶段。由此, 政府应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 放宽信贷政策, 增加信贷额度, 同时鼓励人才进入粮食行业,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2.6 鼓励自主研发,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针对粮食加工行业的科技水平差, 依靠国外技术的弊端, 我国应鼓励人才实现自主创新意识, 从根源上解决我国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 引导资金流向, 为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7 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增加附加值

粮食加工产业除粮食食品外, 还包括饲料及转化两种类型, 既要加大食品开发, 以产品树立品牌, 又要积极发展饲料加丁业和非食物用途的转化, 延长产业链条, 增加附加值, 构架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

2.8 整合资源, 实现粮食加工产业与粮食物流协调发展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与粮食物流发展相辅相成, 两者相互结合, 形成完整的以粮食加工企业为节点的产业链条, 实现原料、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同时“退市进郊”缩短了与原料产地的距离, 有效的降低物流费用,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3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引导企业走规模化道路, 并且鼓励粮食产地加工业发展, 形成有序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条, 推进粮食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 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资金保障, 加大科研投入, 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实现品牌生产, 整合资源, 协调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及相关物流产业。在市场及政府的双向引导下, 实现粮食加工产业化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莉, 孙宏岭.有效推进粮食加工产业化的措施[J].中国粮食经济, 2008 (9) ..

[2]袁作强, 谢伟强.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J].中国粮食经济, 2008 (8) ..

13.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三

摘要: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产权模糊、规划管理滞后、执法力度不够、违规占地严重;明确产权关系、强化规划管理、完善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是加强我国当前土地管理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土地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土地产权模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中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即由社会主义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劳动人民占有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1]。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家土地所有权得不到实现,造成了事实上的土地地方或部门所有制。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主体“虚置”,淡化了土地的公有制意识,集体所有权弱化,对土地的利用开发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管理,使土地的管理利用存在盲目滥用和掠夺式经营等短期行为。

2、规划管理滞后。城乡土地管理缺乏宏观规划,土地使用存在着严重的情绪化和意志化倾向。农村土地规划及其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村土地没有制定出更加详细的专项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大多数只按照缺乏科学依据的自创规划去执行,从而导致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下降,土地退化严重。如毁林开荒、过度开发等掠夺性经营,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的发生。城市则大搞“圈地”运动和形象工程,扩建开发区、建造大学城、盲目上大广场、大马路,功能分区不科学、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土地浪费严重。

3、执法力度不够。土地管理有法可依,但执法难以从严,经常出现有法不依的情况。部分单位或者个人执法能力不强,执法处罚不严,甚至在利益驱使下,为了满足局部利益,以各种方式和理由去征用土地,竟然超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范围,对某些所谓重点工程项目“特殊关照”,这样就使土地管理执法工作难上加难,因而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流失。同时,土地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执法过程中无法可依,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差,偏重于保护基本土地的数量,忽视了质量的保护,难以发挥强制性的约束力[2]。总之,依法行政障碍多、难度大,执法水平不高,监管不力,导致非法占用、转让、出租、买卖土地,超标用地、土地闲置撂荒等违法现象严重。

4、违规占地严重。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但是,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有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客观实际,贪大求洋,盲目跟风,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对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违背城镇发展正常规律,城镇建设用地一再扩大,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出于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等发展的需要,每年需征用大量的土地。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也“顺水推舟”,大搞开发区再卖地,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政府领导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拉拢客商来本地投资,在选址问题上,完全遵从客商意愿,用地先用后征、边用边征问题突出,土地利用随意性大,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大量招商引资项目成为“圈占土地项目”。

二、加强土地管理的对策建议

1、明确产权关系。农村理顺土地产权关系,强化集体统一管理职能,避免土地利用的无政府状态,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度放开土地使用权流转,试行土地合理流动,适当规模经营,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机械化、专业化程度,减少土地的撂荒闲置现象,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城市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土地所有权代表机构,实行财产法人代表制度,确保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得以实现。

2、强化规划管理。规划是土地管理的灵魂,是指导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建设与发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规划亦显得愈益重要。因此,管理者应遵循发展规律、集合领导、专家和群众的智慧,认真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划是政府管理的法律和经济手段,涉及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通过规划首先建立和完善建设指标体系和强制性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服务配套设施。其次,在规划方向上要把握好形态的走向,尽最大可能保留和维护其特色风貌,并使其与周边环境有最佳的过渡、衔接关系,体现中间区带的整体和谐美。最后,在规划建设中,尊重客观的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3、完善保护制度。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生产发展提供高效土地。所谓“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首先必须是“最严格的财产保护制度”,而这种保护需要法律和政府来提供;其次才是严格规范政府对土地使用的规划和审批管理[3]。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层层落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完善考核办法,奖惩兑现,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作为党委政府领导晋升任用的依据。同时建立动态巡查、卫片检查、有奖举报等制度,聘请乡村邮政员作为违法用地信息员,强化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监察职能,力争土地管理预防到位、责任到位[4]。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土地执法,依据土地管理法,严肃查处各种土地违法行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应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现划,按照“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原则,合理确定各项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对建设用地依法进行审批。

4、加大执法力度。针对目前非法占地或土地隐性市场交易所造成的制度外农民土地大量流失,并且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应该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占地和整治土地隐性交易,使违法犯罪分子都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要建立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制度、联络员制度、批后跟踪监督制度,结合体制改革,还将建立土地执法监察大队,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严格农用地非农化约束机制,把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权利集中统一到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实行两级下达控制指标。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立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分级监控管理,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保护好已经划定基本农田,积极开发耕地,落实土地整理项目,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占地和农村居民点规模,减少耕地占用;严格执行耕地占用与开发复垦挂钩制度,稳定耕地面积落实“占一补一”要求,确保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5]。严格控制城镇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城镇规模应实行集中统一的整体控制,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增长速度,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加强闲置土地的再开发利用,盘活土地存量资产,提高土地利用率。

总之,我国目前土地问题十分严峻,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土地问题将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对待。

14.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四

中文摘要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主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形成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DR monitorin9,China)。以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以及个人作为网底的监测网络。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不良反应开始成为药品治疗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检测。但是,监测中心的发展与否与其自身的职责密切相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保证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有效性。

关键词: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对策

1.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一般可以分为A型反应和B型反应。A型反应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反应、继发反应和停药综合征;B型反应与常规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可能涉及遗传易感性和变态反应等机制,难以预测。当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时,就成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

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和方法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2)常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①自愿报告系统(SRS),又称黄卡制度,这是一种自愿而有组织的报告制度,当医疗机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相关人员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关时,就应当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逐级上报。

②义务性监测,是在自愿报告制度的基础上,要求医师报告所发生的每一例不良反应。

③重点医院监测,是指定有条件的医院,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监测研究。

④重点药物监测,主要是对一部分新药进行上市后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一些未知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并作为这类药品的早期预警系统。

⑤速报制度,上市后的药品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要在15日之内向药品安全性监测机构报告,如果属于临床试验之中的药品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要在7日之内报告。

3.对ADR监测的目的

人们对ADR的认识是随着对药品的广泛使用,深入研究而逐步加强的。从20世纪60年代震惊中外的“反应停”(沙利度胺,thalidomide)事件到20世纪末引人关注的“苯丙胺”事件,ADR的危害一再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国家ADR监测中心调查显示,全国住院患者中发生ADR 10%~20%,因ADR死亡者0.24%~2.9%,因ADR住院者0.3%~5%。ADR的发生极大地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ADR报告与监测的目的就是通过规范报告和监测,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并通过适当的评价和控制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52,799份,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为637份。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45,769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7.1%,与2010年相比基本相同。监测报告来自医疗机构的占83.1%,医疗机构作为不良反应报告主体的格局依然不变。

4.ADR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初具规模,对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都能进行动态监测。但是目前我国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体系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此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1)组织管理不集中、人员机构不统一

至今,我国仍有部分地区未建立省级ADR监测中心,已建立的市级监测中心管理部门不集中,大部分挂靠在药监部门;有的属药监部门主管但挂靠在医院,由卫生部门协管;还有些则直接由卫生部门领导。省级ADR监测中心有的有编制,有的没有编制或为兼职。目前我省的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设立在市药监局安监处,人员均为兼职,机构设置、职能、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至今未明确,很难保证ADR监测工作长期稳定深入地开展。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ADR监测中心”的配套人事方案,为保证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2001年修订并实施的《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事法律体系的核心。该法第71条规定,我国实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并规定了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在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责任及政府监管部门处理紧急药品不良反应的权限,但没有涉及有关罚则。2004年3月,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专门性规章,它就不良反应的监测职责、报告、评价与控制、处罚等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但这一罚则是否有效力,是否有依据该罚则对ADR相关问题实施处罚的案例值得研究。2009年6月,国家出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其中对很多内容作了补充,但对于罚则部分没有一一细化,无法具体实施。另外,许多药品使用单位ADR实际发生例数与报告例数相差甚远,且对于ADR报告的质量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3)

信息监测网络的局限性

2001-2002年,国家ADR监测中心完成了信息网络的一期建设,2003年11月,信息网络二期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了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在线录入的目标。该网络的开通使我国ADR报告在方法、技术、管理等方面更加快捷、科学、规范,但对于有些基层单位并不能普遍实行。经济落后地区缺少最基本的电脑设施,更无法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监测ADR病例。(4)ADR监测与报告工作阻碍较多

ADR信息收集的前沿是医疗机构,在临床一线有大量的ADR资料,这需要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监测网络,配备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专职或兼职监测人员,并建立ADR上报制度。目前市级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一般都能建立ADR监测网络,但此网络的运行正常与否往往与院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院领导不重视则此网络就形同虚设。医务人员往往不愿上报ADR病例,一是怕麻烦;二是担心引

起医疗纠纷或影响声誉;三是二级以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有限,要求他们确认及上报ADR的确存在困难。由此也导致部分第一手ADR资料流失。

药品生产企业开展ADR监测有利于对药品质量进行回顾,但药品生产企业却无法得到相关药品的ADR资料,医疗机构为了保持自己的声誉,往往不愿意向企业提供本院的临床资料,导致生产企业开展此项工作困难重重。

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大多数工作人员掌握的临床药理知识和医院的药学人员相比相差甚远,导致药品经营企业为了通过GSP认证设立的ADR监测网络形同虚设,没有病例来源,没有技术人员把控;零售企业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考虑,还是自身的药学知识出发,他们对患者反应的问题药品一般采取退货,很少能按要求进行上报。而且ADR监测是自发上报,没有强制性履行上报义务的要求。

(5)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限制

ADR不包括无意或有意超剂量用药、不按说明书规范用药(如用法不当,用药剂量不当,未做皮试试验,与不宜合用的药物合并使用,老年人及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未减量使用等情况)所引起的有害反应,更不包括因医疗事故和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有害反应。目前对ADR的监测技术有:前瞻性或回顾性监测、目标药物或疾病的监测、高危患者的病程记录回顾及计算机监测、药师监测、护士监测等。临床上发生ADR,医师或药师仅能对药品说明书或工具书上已载明的ADR进行界定,对新的ADR症状很难判断是药源性的还是病源性的;另外,重复用药、不合理用药都可引起ADR难以判断,造成不报或填报困难。此外,目前各国的ADR报告制度都是针对西药制定的,而我国中西药并用,再加上单味中药本身存在成分多且复杂等因素,使ADR的判断更加困难。

5.加强ADR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1)健全监测体系,完善配套法规

应尽快出台“ADR监测中心”的配套人事方案,明确组织机构、职能、人员编制,明确该监测中心与药监和卫生部门的关系,以保证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应尽快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包括必要的且能付诸实施的奖罚制度,促进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高。国家应建立健全赔偿救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设立严重和罕见致伤残的药品不良反应赔偿基金,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这是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程。(2)普及监测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规范上报资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普及在线上报网络,不断对网络进行维护,对落后地区给予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以跟上全国的推进步伐。ADR监测需要从药物研发到使用各个环节所有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药品研制单位、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患者都要加强联系,及时反馈ADR信息。对于涉及患者的隐私信息应予以保密,必要的重要资料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共享,使更多的人参与并重视此项工作。(3)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ADR监测队伍

应扩大ADR的宣传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使更多的人明确ADR监测的目的意义、ADR的鉴别分类、监测手段和方法,消除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担心报告后影响药品销售的顾虑,消除药品使用单位担心报告后引起医疗纠纷和对自己医疗技术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的顾。应将ADR监测报告与奖惩、晋升等考核制度挂钩,保障各级ADR监测网络的有效运行。(4)谨慎用药,避免不必要的ADR发生

临床医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避免由于不合理用药或者不合理搭配用药引起的药物不良事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监测到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由于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其ADR将不可避免地始终存在。ADR监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学科,建立ADR监测机制和工作程序,充分发挥ADR监测系统的作用,搞好ADR监测,保障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只有不断加深对ADR的监测和研究,完善监测体制、机制和制度,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同时推动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S].2004 [2]王玲.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药事,2002,05:24~27 [3]孔红.药师在ADK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

上一篇:会展实习报告下一篇:第一次溜冰的激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