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

2024-11-04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共11篇)(共11篇)

1.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 篇一

实验目录

实验一塑料模具拆装测绘实验........................1

一、实验目的..........................1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1

三、实验准备及实验中注意事项.......................1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1.实验准备............................1

2.实验观察分析...........................1

3.拆卸模具............................2

4.组装模具............................2

五、实验报告要求..........................3

实验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原理实验...................4

一、实验目的..........................4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4

三、实验准备及实验中注意事项.......................4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4

1.实验内容............................4

2.试验步骤............................5

五、实验报告要求..........................5

1.实验内容的记录.......................5

2.实验过程分析...........................5

实验一塑料模具拆装测绘实验

一、实验目的熟悉塑料注射模的拆卸步骤与装配方法;进一步掌握、巩固注射模设计的有关理论;了解注射模的典型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学会实测塑料模具各成型零件。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游标卡尺、钢皮尺、内六角扳手、铜棒、销钉冲子、榔头、钳工台、干净棉纱、注射模实物、台钳,拆装工具及有关量具。

三、实验准备及实验中注意事项

1)本实验课开始前,学生必须认真复习《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中关于典型注塑模具结构等有关内容,实验课期间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教师的提问;

2)仔细听老师现场结合真实注塑模具讲授典型模具的基本结构,结合原理挂图讲授合模、开模、顶件等原理,分析多分型面模具、侧抽芯机构的工作过程;

3)听课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搞懂老师讲授的每一个问题,对模具进行图物对照,找出成型零件、浇注系统、推出系统、冷却系统、侧向抽芯机构的布排方式及配合关系;

4)测绘模具各装配零件,绘出注塑模具装配图;

5)实验完毕,所有器材恢复原位,清洁现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准备

1)到实验中心领取塑料注射模一套,拆装及测绘工具一套;

2)检查并校准拆装工具: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

3)小组人员分工:同组人员对拆卸、观察、测量、记录、绘图等分工负责。

4)复习讨论模具拆装测绘步骤。

5)熟悉实验要求:回顾有关理论知识,详细阅读本指导书,针对实验需要测绘记录的数据绘制临时记录表格,对实验报告所要求的内容在实验过程中作详细的记录。拆装实训时应带齐绘图仪器和纸张。

2.实验观察分析

接到具体要拆装的模具后,需对下述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作好记录:

1)模具类型分析

对给定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与确定。

2)塑件分析

根据模具分析确定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

3)模具的工作原理

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顶出方式等。

4)模具的零部件

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

5)确定拆卸顺序

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卸件和不可拆卸件,制定拆卸方案,提请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一般先将动模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主浇注系统,从动模上拆下顶出系统,拆散顶出系统各零件,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有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时,拆下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各零件,如有电加热系统则该电加热系统不能拆)。具体针对各种模具须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拆卸方法和顺序。

3.拆卸模具

1)按拟定的顺序进行模具拆卸

要求体会拆卸联结件的用力情况,对所拆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作记录。记录拆下零件的位置,按一定秩序摆放好,避免在组装时出现错误或漏装零件。

2)测绘主要零件

对模具中拆下的型芯、型腔等主要零件进行测绘。要求测量尺寸、进行粗糙度估计、配合精度测估,画出零件图,并标注尺寸及公差。(公差按要求估计)

3)拆卸注意事项

准确使用拆卸工具和测量工具,拆卸配合件时要分别采用拍打、压出等不同方法对待不同的配合关系的零件。注意保护受力平衡,不可盲目用力敲打,严禁用铁铆头直接敲打模具零件。不可拆卸的零件和不宜拆卸的零件不要拆卸,拆卸过程中特别强调注意同学们的自身安全及不损坏模具各器械。拆卸遇到困难时分析原因,并可请教指导老师,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安排。

4.组装模具

1)拟定装配顺序

以先拆的零件后装、后拆的零件先装为一般原则制定装配顺序。

2)按顺序装配模具

按拟定的顺序将全部模具零件装回原来的位置。注意正反方向,防止漏装。其它注意事项与拆卸模具相同。遇到零件受损不能进行装配时应学习用工具修复受损零件后再装配。

3)装配后的检查

观察装配后的模具与拆卸前是否一致,检查是否有错装或漏装等。

4)绘制模具总装草图

绘制模具草图时在图上记录有关尺寸。

五、实验报告要求

拆装测绘实验完成后,需要写出实验报告:

1)绘制所拆装测绘的塑料模具主要零件工作图、装配图(每组内各人绘制不同的零件图至少1幅);

2)对所拆装测绘塑料模具类型、结构特点、抽芯、顶件等机构的工作原理给出说明;

3)谈谈拆装实验的体会。

实验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热塑性塑件注射成型原理实验是注射模具在注射机上完成完整的注塑工艺过程,让学生理解模具与注射机床的依赖关系,学习塑化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三要素对注塑工艺的相互制约关系,加深对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和注射模具设计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1)全闭环数控塑料注射成型机

2)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3)颗粒状塑料原料

三、实验准备及实验中注意事项

1)实验课的目的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本实验课开始前学生必须认真复习《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本的有关内容,实验课时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教师的现场提问;

2)实验时先观看指导教师吊装模具,调整注射机开模行程,设置限位等准备过程的演示。

3)实验操作时同学应该离开注射机塑化部位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烫伤、注射前应检查塑料模具分型面前后挡板关闭严实,以免飞料伤人;

4)操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听从指挥,严防设备及人身事故;

5)实验完成后将模具置于闭合状态,断开电源,清扫场地,擦拭机器,交回借用的工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观察典型塑料零件注射加工过程,弄清注射周期各步骤状况,包括预塑、注射、保压、冷却、开模、推出、取件、合模。在此周期中,冷却时间与预塑时间的一段重合。

2)观察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弄清模具定位方式、夹持方式、顶出原理、模具尺寸和注射机装模尺寸关系、喷嘴与浇口套尺寸关系等。

3)认识注射工艺参数

温度:注射过程控温部位及原理,温度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温度与注射产品

质量的影响。

压力:注射过程压力控制部位及原理,压力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压力对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时间:时间控制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时间对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2.试验步骤

1)开机,设定料筒温度并升温;

2)模具试运行在升温过程中,通过开、闭模具、空顶出模具观察模具是否安装、调试停当。同时观察模具与注射机关系;

3)当料筒温度达到设定值,加入将要加工的塑料,通过预塑、对空注射观察塑料熔融温度是否合适;

4)注射成型塑件根据初设的温度、压力、时间进行塑件的成型。在这一过程中观察注射周期各步骤运行状况;

5)观察、测量注射产品,调整温度、压力、时间使产品尺寸及质量状况改变,逐渐达到图纸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三大工艺要素的改变带来的塑件状况的改变情况;

6)实验结束,恢复实验现场,已备下一组实验。

五、实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可分为两部分:

1.实验内容的记录

1)注射制品名称、望料材科、颜色等;

2)实验过程记录,实验过程分几步,每一步做了什么工作;

3)实验设备等,注射机、模具规格、型号;

4)制品质量测量记录(尺寸与重量)。

2.实验过程分析

1)注射周期各时间段顺序图;

2)模具与机床关系内容列表表达,并说明这些关系的作用;

3)分析温度、压力、时间三要素对塑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2.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 篇二

关键词:精品课程,内涵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近年来, 模具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品被日益重视的今天, “绿色模具”概念已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模具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及模具修复和报废, 以及模具的回收利用将越来越考虑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利于环保, 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一趋向。这对未来模具的设计与加工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在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阶段应在挖掘潜力、开拓思路、引领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交替的教育方式、产教结合的学习过程等鲜明特色, 按课程服务专业、专业服从市场的原则, 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根据职业岗位对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实际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在2009年,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被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

一、重视内涵建设, 铸造精品课程

1. 教材、项目、视频库的建设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前提条件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 涉及的知识包括塑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方面, 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的课程。针对原《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相关教材或多或少都存在“三重三轻”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习题、轻案例) 现象, 以及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缺乏实践性, 我们组织教研组老师编写了《塑料模具设计与案例分析》、《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指导》、《塑料模具成型与拆装实训》等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重新编排, 将整个教学知识分拆到每个项目里讲解, 删减了一些概念性强的知识, 融入了一些企业标准和职业素养。理论教材在结构编排上突出三点一线式 (注塑、保温冷却、脱模) 、结构引导式 (普通结构到优化结构) 、案例分析式 (工程项目设计) 三大模块;实训教材的编排围绕参观学习、动手实训、总结经验、优化设计四个方面。在教材中充分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内容, 为培养适用性人才创造了条件。

学院成立了精品课程网站, 相关教学项目、CAI课件、动画视频等教学内容可供学生进行浏览, 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

2.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可靠保证

现代化模具实训基地建设必需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 以产养教、以研促教。这几年, 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 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物质与人力资源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身的校内实习基地。如模具成型中心、模具拆装室、模具陈列室、模具CAD/CAM设计室、模型展示厅等。同时, 与力源模具公司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融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锻炼与技术研发为一体, 为学生提高技能创造了条件。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必要支援

在精品课程团队建设中, 最需要注重的是师资的最优配制和全员参与。担任本课程教学任务的队伍是支年富力强, 知识结构合理, 具有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以及较高学历和学术研究水平, 素质优良、特色鲜明, 教学效果好的中青年教师团队。大家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努力以先进的教育观念、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实践。课程组成员共8人, 硕士4人, 本科4人。副教授2人, 高级工程师 (力源模具公司技术总监) 1人, 讲师 (工程师) 3人, 高级技师1人, 助教 (技师) 1人。45—50岁2人, 40-45岁2人, 25-35岁4人。课程组教学人员均来自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专业, 轮换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并承担毕业设计任务。

采用内外互培相结合的方式壮大教学团队。一方面, 利用假期让老师带着教学项目下车间去寻求好的解决途径, 与企业一线工人一起结合生产实际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形成“实践—教学—再实践—再教学”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为教师角色 (车间主任、老师、技术主管) 的变换打好基础;另一方面, 鼓励团队成员参加说课比赛、多媒体制作比赛等, 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组织教师团队外出学习交流, 汲取好的教学经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 提高整体学历结构。通过多方努力, 整个教学团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

二、推行教学改革, 培育特色人才

1.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1) 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教学当中。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 结合相关问题的制造背景、发展概况、塑料模具质量和经济性要求,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

(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对于课程中某些复杂结构, 利用CAD三维软件模具设计模块进行演示, 使其通俗化、可视化、形象化;重点内容采用“教学练”三结合, 即边教、边学、边练;当涉及到产品设计问题时, 则采用“讲看做交叉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安排教学不仅直观易懂,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研究塑料模具结构的兴趣。

(3) 善于引导, 补充和归纳。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归纳方法。如图示法、列表法、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中注重教材前后知识的连贯、新旧知识的联系, 做到“温故而知新”和“知新而温故”的有机结合。

(4) 改革传统的作业安排。在教学中, 我们将知识点转化为案例的形式, 按3至5人为一组, 通过分组讨论、汇报展示、推导结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路创新, 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在整个环节中, 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 尊重个人意见, 注重互动式学习方式。

课程开发

2. 考核方法改革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一种评价手段。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 我们按照学习态度、讨论发言、创新思路、项目汇报、团结协作、口头表述等情况制定课程评分标准。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报情况和思路创新情况, 将单纯的期末考试变为平时和期末的多层次考核。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 主动接受知识。

三、教学改革后效果良好, 获行内专家好评

1. 课程知识与技能

通过课程教学环节的训练, 学生能在课程知识应用方面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能单独设计中等复杂的模具, 并能操作简单加工机床进行试模和修模。2007年, 我院选手参加湖南省模具设计师大赛获第六名。2008年, 学生参加由湖南省主办的“注塑模成型零件的设计与加工”技能大赛, 获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2. 学习目的与兴趣

在引进先进教学方法以后, 学生设计模具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学习目的也更加明确。我们在校内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大赛, 选出一批专业基础知识过硬, 技术娴熟的优秀学生, 作为下一年度参加省级大赛的选拔对象。通过将竞赛机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从学生踊跃报名的场面可以看出我们培养的方式是可取的。

3. 职业素质与创新

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 我们更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与力源模具公司建立接纳式定单培养模式, 使学生在教师与师傅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探索与创新式研究, 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建设满意度达到98%, 得到校内外行业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企业人士普遍认为我院模具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做到生产、管理和科研相结合。

3.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 篇三

关键词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考核方法 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01-02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三本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弹性。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管理模式都应有其独特的地方,符合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的目标。

对于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根据《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把传统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避免考前死记硬背,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

一、传统考核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程为机械设计类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的考核方法通过期末考试一次决定优劣,缺乏公平公正性,不能如实的反应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应用情况。

1.考核内容欠合理

三本是在全日制高校基础上创办的,很多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是沿用的传统高校教书育人的标准。在课程考核中,仍普遍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考查,表现为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性成分比例过大,客观性试题与解题技巧所占比例过高,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应用性技能考核还很不够,课程对专业的服务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2.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公正性

传统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一次考试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难以公平有效的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缺乏学生学习过程监控,往往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学与用相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考核方法改革

1.确立考核目标

树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考核目标的课程考核理念,建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为主体的考核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将与课程有关的创新活动与成果纳入到考核评价中,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2.设计考核内容

根据本课程需要,采用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小组答辩、课程论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理论、实验、课外设计实例等方面。在理论教学中,先根据设计实例引出理论知识,以多媒体和PPT,展示、阐明基本概念、基本设计原则等理论,启发学生结合理论,进行课后设计、实例分析,考核形式以课堂提问讨论、课后辅助小作业为主;实验教学中,主要为模具的拆装实验,了解掌握不同的模具结构,教师先进行规范的演示,在直观生动的条件下,对模具结构与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分组动手拆装,考核形式主要是实验操作和绘制模具结构图;课程设计大作业,在教学开始就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用到的塑件进行设计,分组设计不同塑件结构,同时要求组内塑件结构相同,但塑件材料和尺寸不同,即可以互相讨论,又可以避免个别同学完全抄袭别人设计成果的现象,考核形式以小组答辩、课程论文及设计总装图为主。

考评体系将平时的考察、实验过程、具体实例设计有机结合,既有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也有实践教学过程的记录,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约束,不仅规范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3.分配考核中比例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在期末考试中考试题目的分配,应该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核心(60%),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此基础上为综合性的问题(30%),而更高的层次的考核内容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解答(10%)。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同时又能起到激励引导学生的作用,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课程特点,对学生考核权重分配为:理论课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20%)+大作业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50%)。

三、从考核方法改革效果

本课程考试过后就试行的班级来看,新的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学习积 极性,这种主动学习和总结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因考核中加大了平时成绩,提高了学生对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视,另外大作业的完成,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理论知识更有目的性,能够现学现用,即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又使得学生在用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从考核班级的成绩来看,新的考核方式使班级成绩的及格率大大提高,中等偏上的学生成绩明显增多,不及格的人数明显减少,通过对实行新的考核方法的班级进行学生反馈信息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新的考核方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新的考核方法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设计过程的组内讨论能再次弥补有些同学学习过程中不足,发现知识漏洞,无形中缩小了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差距,由此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考试方法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应充分发挥考试对课程的指导监控性作用,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的和谐统一。将高等学校的机械课程引向向社会培养真正掌握设计应用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胜任现阶段社会中各层次工作需要的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荀烨.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高校考试改革[J]. 河南社会科学,2001, 9(3):79-81

[2] 高娃,杜元虎,于新.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19(5):43-45

[3] 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 (2):107-200

4.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 篇四

摘 要 针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不同知识模块,采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载体,如教学课件、动画技术、教学仿真软件、CAD设计软件及网络资源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课程中的难点开发一些易学、好用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0-0112-02

引言

目前,高职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基础理论为主,着重讲解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等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重视不够。注射模具设计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中往往能够听懂,在完成这些理论学习以后,进行注射模具设计时往往难以下手。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选用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企业岗位工作过程设定教学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发一些易学、好用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知识模块的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载体,如教学课件、动画技术、教学仿真软件、CAD辅助设计软件及网络资源等,来呈现教学内容和信息。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教学载体。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各种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例如在常用塑料的介绍部分,可以通过图片来展示塑料的外观,如塑料的粒度、颜色、色泽等特性,运用大量的塑料制品图片来说明各种塑料的用途。同时,多媒体课件能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例如,在模具的结构模块,运用模具零件的三维图与三视图,模具的三维装配图、分解图与剖视图,让学生对模具零件的尺寸、公差、配合关系、模具的组成与结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动画技术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一些内容难以用语言、图片讲解清楚,采用动画进行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注射成型过程时,运用动画来模拟注射成型的过程,形象地展示模具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利用UG、3Damx等软件开发的模具3D装配动画与模具3D作动动画[2],能够清楚展示模具零件的结构、装配位置关系与模具作动过程。通过3D动画演示模具装配和分解,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模具结构,将深奥复杂的结构问题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3D动画演示模具的作动原理(图1所示),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清楚地认识到塑料模具的各个部分的作用与动作原理。CAD辅助设计

CAD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正越来越广泛地在模具行业得以应用。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采用CAD技术,可以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模具质量。UG软件在模具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UG软件中的注塑模设计向导模块是根据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开发出来的注塑模设计专用软件,用UG注塑模设计向导设计模具,可以简化设计的步骤[3]。结合UG设计软件,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分为塑件建模、设计分型面、设计工作零件等模块。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理论学习之后,到模具设计CAD实训室运用CAD软件将相应的部分设计出来。

例如在塑件建模模块,在理论教学中讲解塑料制品结构工艺,讲解CAD建模的基本操作,在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应用CAD软件对塑料制品进行建模。最后对塑料制品3D模型进行结构工艺分析。在塑料模具设计模块,结合典型结构的模具引导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首先根据塑料制品的零件图,绘制制品的三维模型图,接下来选择分型面对制品进行分模,然后创建凹模、凸模等成型零件,最后选用模架及标准件。这样学生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学会了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同时掌握了运用CAD软件设计塑料模具的技能。仿真教学

教学仿真软件 塑料成型工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成型工艺的原理、过程以及成型参数相关概念的讲解,传统教学模式离成型工艺调整这一岗位需求相差较大。成型工艺调整岗位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调整成型工艺参数,生产出合格的塑料制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综合考虑制品的形状、结构、尺寸,成型机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及材料的预处理等诸多因素对成型工艺的影响。

针对这一模块,教学中开发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设置仿真软件[4]。首先,根据制品结构、形状、尺寸计算出制品的体积、质量、分型面投影面积以及制品的流程比;其次,根据制品的质量及制品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选取注射成型机;再次,确定成型工艺参数(图2所示),调整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设定注射压力、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最后,根据前面设定的成型工艺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对制品的总体性能进行评价。

MOLDFLOW软件仿真 MOLDFLOW软件可作充模流动、保压及翘曲变形分析。例如,塑料成型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的变化会影响塑料熔体的流动性,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以实例的形式在MOLDFLOW软件中演示改变不同的成型工艺参数,如将熔体的温度调高或调低,然后进行充模流动分析,让学生观察熔体在型腔里的流动情况,并分析模拟计算结果,比较不同熔体温度时,其注射时间、冷却时间、注射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熔体充模流动模拟(图3所示),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熔体在模腔里的流动过程,使理论知识形象化、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结束语

本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知识模块的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载体,如教学课件、动画技术、教学仿真软件、CAD设计软件及网络资源等,呈现教学内容和信息。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教学载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课程中的难点开发一些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2-205

5.塑料注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篇五

塑料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1)锁合模:模扳快速接近定模扳(包括慢-快-慢速),且确认无异物存在下,系统转为高压,将范本锁合(保持油缸内压力)。

2)射台前移到位:射台前进到指定位置(喷嘴与 模具紧贴)。

3)塑料注塑:可设定螺杆以多段速度,压力和行程,将料筒前端的溶料注入模腔。

4)冷却和保压:按设定多种压力和时间段,保持料筒的压力,同时模腔冷却成型。

5)冷却和预塑:模腔内制品继续冷却,同时液力马达驱动螺杆旋转将塑料粒子前推,螺杆在设定的背压控制下后退,当螺杆后退到预定位置,螺杆停止旋转,注射油缸按设定松退,预料结束。

6)射台后退:预塑结束后,射台后退到指定位置。

7)开模:模扳后退到原位(包括慢-快-慢速)

8)顶出:顶针顶出制品。

6.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教案 篇六

本电子教案是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该书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第1版。

【课题编号】 — 项目一 【课题名称】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保鲜盒制件的材料选择,聚丙烯的工艺和成形特性,保鲜盒制件的结构。

2.能使用常用绘图软件绘制一般塑料注射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3.了解一般模具用钢的特性,根据产品的特点合理选择经济实用的钢材。

4.了解加工模具零件所用的各种设备,熟悉各种机床的特点和加工范围。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塑料制件的材料和工艺,设计最合理的模具结构。2.能应用绘图软件绘制塑料制件的装配图和零件图。【难点分析】

1.绘图软件的使用及绘制装配图。2.正确选择模具用钢。【分析学生】

1.学生对计算机绘图水平掌握不牢固,尤其是装配图的学习更有差距,所以设计模具装配图的难度可能较大。

2.学生对钢材性质理解不深,不会选择最合理的模具用钢。对制件结构设计缺少经验,会有许多困难。【教学思路设计】

依靠多媒体课件,将装配图和立体图结合起来读图,才能看懂装配图1—6的结构。充分发挥课件在教学中作用,如有可能应结合模具现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安排】

1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塑料制件分析

1.保鲜盒盒体塑料制件的材料选择

1)通用材料——量大,用途广,价格低。有六大品种“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各种塑料的应用见表1—1 2)无毒、无气味、不易分解 保鲜盒主要放食品用,有时要在微波炉内加热,选聚丙烯合适。2.聚丙烯的工艺特性及成形特性

1)工艺特性——收缩率1~3%、流动性极好,冷却快。2)成形特性——注意控制成形温度和模具温度。3.保鲜盒塑料制件结构分析

1)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达0.8 um。2)壁厚——2 mm,如图1—2。

3)拔模角——1.5°或0.5~1°,拔模角是使成品容易脱开模具必须有的角度。

二、绘制模具装配图

注意将图1—6中的2D与3D图结合起来读图,使学生尽快读懂图。

1.保鲜盒盒体模具结构分析与设计

1)型腔数目——一模一腔,见图1—7所示。

2)分型面——见图1——

8、9所示。便于成形和脱模。3)型腔和型芯结构与固定——为整体式。

4)模具浇注系统——含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部分。采用点浇口的浇注系统,如图1—10所示。

5)脱模——推件板推出制件。如图1—11。

6)冷却系统结构——水道位置见图1—12所示。冷却系统是为了降低模具温度,控制模具温度在最佳塑料制件成形的温度范围。

2.绘制模具装配图 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装配图。常用软件有AutoCAD、Pro/E、UG、Cimatron等。具体步骤:

测量制件尺寸——实体造型——分模——绘三维结构图和二维装配图——零件图。

模具设计流程图见图1—16所示。

三、选择模具用钢

1.保鲜盒盒体模具材料的选择

1)模具结构零件——结构用钢指动模座、定模座、支承、型芯、垫块等。一般选用碳素结构钢,如A3、45、55、40Cr。以45钢应用较多,加工性能好。可选购标准模架以降低成本,如图1—20所示。

2)模具成型零件——依塑料品种和制件批量不同而不同。实习用选择45钢。成型零件指与制件相成型有关的零件。常用P20、PMS、PCR钢。

2.模具材料备料单

见表1—2。共有8种,11件。3.备料流程

下料——锻造——刨、铣(粗加工)——磨(精加工)——交货(成品)见图1—19。

四、选择加工设备 1.线切割数控机床

见图1—22所示。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钼、黄铜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和精 密细小工件,如图1—30所示。需要配备电火花穿孔机打孔穿线,如图1—41。

2.数控车床

见图1—23所示,代替普通车床完成车削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自动化机床。切削前需要按零件形状编制程序后操作自动加工。

3.电脉冲机床

见图2—24所示,应用工件与电极工具之间保持适当放电间隙产生脉冲放电,使工件表面局部溶化,被工作液冲离工作区,工件表面形成凹坑,达到成形加工。电脉冲机床用于加工不通孔的型腔,且形状复杂不易加工的工件。一般选择紫铜作为电极。

4.数控铣床

如图1—25所示,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用以代替普通铣床加工型腔、圆孔、平面等工件,具有加工工件精确、效率高,实现自动加工成型的效果。尤其是加工中心,可以自动选择换刀,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和运动轨迹,完成几个平面多工序的加工,是加工模具的最好机床。加工之前需要编制程序。

5.台钻

见图1—26所示,常用于加工小于13 mm的小孔,是模具钳工加工的常用设备。

五、小结

1.本教材以保险盒制件作为实例来学习模具制造的全过程。2.制造模具需要先对制件分析,了解制件材料、工艺性、结构,然后才能绘制装配图。

3.应使用现代绘图软件绘制制件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常用软件有Pro/E、UG,此外还有AutoCAD、Cimatron,应重视绘图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应当做到熟练、迅速、准确。

4.选择模具用钢应经济、实用,满足生产要求。常用45钢,其加工性能好,能满足大多数模具要求。

尽量使用标准模架,可节约时间和成本。

7.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 篇七

关键词:项目教学,应用,教学质量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专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采用项目教学法, 提高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质量

1.1 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众多学者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定义, 德国的鲁道夫·普法伊菲尔和傅小芳认为: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集体中, 根据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或活动的愿望, 对活动的可行性作出决策, 并围绕既定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自学计划、实施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 (1) 项目教学的显著特点是改变传统教学教师讲,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 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创造实践活动中,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起引导和监督作用, 不再处于教学主导地位。

1.2 项目教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要求

项目教学是一种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要求。 (2) 教学中的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 甚至是以企业的某个产品作为教学项目, 由学生自己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完成项目并对项目完成结果进行评价。项目实施过程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查找和应用资料等方式学习理论知识, 通过产品的设计、制造学习掌握生产技能,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得到迅速提高。

1.3 项目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由教师通过讲授, 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觉参与和努力的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众所周知, 我国高考人才选拔制度决定了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 这个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情况下, 容易表现出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说话、睡觉、玩手机等, 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同时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考核并非选优考核, 在没有更多有效的激励方式的情况下, 大多数同学抱着及格就好的心态, 因此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具有学习的完全自主性, 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以体验创新的乐趣和艰辛, 完成项目后会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 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质量。

1.4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适合开展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优秀教学模式, 但并非万能良药。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和教学内容对顺利开展项目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 选择项目一般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 所选择的项目应包含多方面、多门课程的知识, 并且将其中某一门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 (2) 项目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相关, 通过项目学习能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 (3)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现状, 项目应该简单易行, 并且能由浅入深逐渐展开。 (4) 项目相对独立、完整, 学生可以独立进行项目实施工作, 获得具体结果。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选择教学项目上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1) 该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 以塑料模具设计为核心, 将塑料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一起, 同时涉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制造工艺、CAD/CAM、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多方面知识。 (2) 塑料工业及塑料成型工业发展迅速, 塑料制品已经渗透生产生活、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相应的模具工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制造业之一, 生产及应用企业众多, 便于选择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项目。 (3) 简单的塑料成型模具一般由二三十种零件组成, 结构比较简单, 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项目。 (4) 每副模具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 具有完整的设计、制造过程, 便于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制造。

2 项目教学法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我院历来重视教学改革, 根据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特点,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法试验。

2.1 项目教学分组进行

项目教学以分组的形式进行, 根据塑料成型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 每组由5~10人组成,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后教师再做适当调整, 并指定每组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采用轮换制, 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

2.2 确定项目及任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第一个学习项目由教师指导提出, 经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根据教学计划要求, 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中, 采用5个项目完成教学计划制定的学习目标, 每个项目的学习重点不同。项目来源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经常使用的各种小型日用品如塑料杯、手机外壳等, 另一个是到学院所在地附件的模具制造企业了解选择, 相对而言选择模具制造企业中的产品更有利于教学。首个项目应选择简单的产品, 逐步深入。教师对首个项目提出明确项目要求, 并进行工作方式、方法、手段的指导。通过多个项目的训练, 掌握完成项目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并不断强化。

项目确定后, 师生一起探讨确定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工作任务和目标结合课程教学标准制定。例如设计简单饮水杯注塑模, 项目的工作任务内容: (1) 分析饮水杯的使用要求, 了解饮水杯所用的塑料及其特性, 了解饮水杯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注塑机结构特点, 写出分析报告。 (2) 设计单分型面注射模具各部分结构方案, 绘制完整结构草图。 (3) 模具设计计算, 确定各部分结构尺寸。 (4) 设计绘制模具总装配图。 (5) 设计绘制主要零件工作图。 (6) 项目总结及结果评价。通过完成以上任务达到如下项目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塑料组成、分类, 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特点, 掌握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基本结构, 初步掌握注射模设计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初步具备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具备设计单分型面注射模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新知识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首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内容应该详细一些, 便于学生顺利开展工作。

2.3 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 学生自己制定项目工作计划。按照前面制定的项目任务和目标, 制定每个任务的工作方法、步骤, 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形式, 确定各个任务完成时间和要求, 如表1。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审核确认。工作计划作为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的主要考核依据。

2.4 实施计划

教师审核确认工作计划后学生即可按计划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引导,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随时了解工作进度,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但要注意不过多干涉学生工作。

2.5 项目评价及总结

评价总结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评价总结。评价采用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生项目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评价项目和标准如下: (1) 工作过程占30%:遵守纪律, 团结协作, 善于思考, 按计划及时、认真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2) 制定成型工艺占10%:分析塑件使用要求、工艺结构, 正确选择塑料, 制定成型工艺。 (3) 模具结构设计占20%:分型面、浇注系统、成型零件、推出机构等各部分结构方案设计合理, 草图正确。 (4) 模具设计计算占10%:合理选择计算准则, 计算结果正确。 (5) 装配图占20%:表达方案合理, 图形正确完整,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6) 零件图占10%:表达方案合理, 图形正确完整,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总结主要做几方面工作: (1) 总结完成项目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2) 分析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紧凑, 每个项目完成的时间跨度太长, 不利于项目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时间安排应相对集中, 所谓一鼓作气, 再而歇, 三而衰, 每个项目的任务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两个项目之间可以有一定时间间隔。 (2) 教学场所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多媒体教室或机房不能完全适应项目教学的需求, 应建立专业教学场所。 (3) 采用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对教师的学识水平特别是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应建立2~3人教学团队共同负责项目教学, 并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 即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实践锻炼, 聘请引进企业高水平人才共同负责教学, 提高项目教学水平。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有利条件, 采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出项目教学法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案, 总结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通过项目教学实践,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采用项目教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显著提高。

注释

1[德]鲁道夫·普法伊菲尔, 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2.

8.《塑料成型工艺学》教改初探 篇八

关键词:教改;教学手段;互动;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大势所趋。我校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塑料成型工艺学》是该专业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塑料成型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塑料成型加工工业中所有的成型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对学生能否理解塑料成型工艺方法、掌握专业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笔者在教学过程的切身体会,谈谈教师在《塑料成型工艺学》教改中的尝试。

二、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多媒体技术已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目前,郑州大学几乎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的确对提高教学效果、减轻老师的板书负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很多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把课本内容简单地复制并粘贴到PPT中,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什么本质的区别。高分子成型加工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这些年来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①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要求,重新编排课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及本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坚持做到每年都要对电子课件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或补充,和塑料成型加工工业技术发展相同步。如,利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或“视频搜索”模块,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适当地链接到课件中,或播放一些专业动画仿真或工厂实际生产过程的录像。比如,我上课的时候,在讲到注塑、挤出、压缩或吹塑等工艺方法时,我就会播放北京东方动画仿真的仿真软件,或播放生产实习的时候在工厂拍摄到的具体生产工艺过程录像,这样让学生对实际的生产过程有个真切的理解和认识,更让他们感受到理论来源于生产实际。甚至也可以将自己科研实验中的相关内容作为辅助材料添加到课件中,比如我在讲授“塑料成型理论基础”一节中的“聚合物的结晶”部分的时候,就把我实验过程中聚丙烯结晶过程的偏光图片和录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播放出来,或把不同结晶形貌的图片列出,以让学生对结晶过程和结晶形貌有更好的理解,同时这能够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②强化案例教学。塑料制品已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业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那么在讲到具体的成型工艺方法的时候,如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或吹塑的时候,就把生活中用这些成型方法来成型加工的制品(塑料玩具、手机外壳、排水管道、木塑地板、纯净水瓶、塑料门窗异型材等)带到教学课堂进行讲解。并引导同学们就这些制品的成型工艺方法、使用的原料配方等方面进行讨论、启发思考,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等真实制品实例中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③强化现场教学。《塑料成型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现场教学是学生课后实际操作训练的重要补充。在讲授具体成型方法的时候尽量带学生到实验室参观操作学习,如在讲到注塑成型工艺的时候,如果没有现场教学的话,学生可能感觉到比较抽象和枯燥,可以带学生到实验室面对真实的注塑机讲述注塑成型机的结构构造及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具体的工艺参数设置等。注射成型工艺过程中使用了注射成型模具,由于本科生已经学过《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以及《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加工》等专业课程,那么可以让本科生结合模具设计和加工,去思考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型腔结构以及浇注系统的关系等问题。但有一点要注意,由于学生还不会操作,老师最好亲自操作,开机演示挤出工艺的实际流程,让学生对教材理论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现有教学手段的改进,必将去除教师机械地、照本宣科地传授教材内容,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被动地学习等传统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

三、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语言表达方式

尽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但是课堂互动以及老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现代最为推崇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特殊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多级信息交流互动的过程。老师在课堂上一个人滔滔不绝地演“独角戏”是永远不会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的。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在讲完“注射成型”这一章节后,可以给学生留出1~2个课时开一个专题讨论会,让他们给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哪些塑料制品是采用注射成型来加工的,这些产品有何结构特点。而且还可以结合同学们所学的《塑料成型模具》,让同学们了解制备生活中这些塑料产品所使用模具的特点如何。这样让同学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原来和塑料成型加工密切相关。此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把握专业问题的实质,课堂语言的改进也非常重要。在此方面,笔者常用对比、比喻、成语等语言形式进行教学。如把注射成型过程中流动分子链取向比喻成河中顺流而下的竹排;在讲述聚合物成型加工基础部分的结晶的时候,关于晶体尺寸和成核的关系时候,可以把晶体比喻成白菜,而晶核就是种下的菜籽,种下的菜籽密集,每个菜籽发芽后的生长空间有限必然影响白菜的大小;以生活中常见的面粉为例,同样的面粉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做成的汉堡包、面包、馒头、面条具有不同的口感以及价格,以说明成型加工工艺是影响制品最终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总之,《塑料成型工艺学》教学改革是塑料加工技术日益发展与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充分认识到: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专业基础课任课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专业基础课任课老师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方法上的互动、生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还需进一步探索并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桂云.高分子成型加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0,37(6):159-160.

[2]付敏.塑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的初探研究[J].科技文汇,2010,7(3):120-121.

[3]李泽清.浅谈《塑料成型工艺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文汇,2009,6Z(8):89-91.

[4]陈璞.“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浅谈[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7):182-183.

[5]张晓黎,刘保臣,逯晓勤.高分子成型与模具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5):230-230.

9.塑料教学设计 篇九

教材分析:

《塑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它并不像前几课一样通过动手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的性质,而是直接引导学生了解塑料的特点,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虽然探究性比不上前三课,但其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深远意义却远远超出前几课。

学情分析:

学生对塑料制品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需要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多种多样的塑料。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塑料的优点与缺点。

难点: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对比,了解塑料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塑料制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认识塑料的应用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咱们在一起学习已经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的时光里,你们的聪明、快乐、勤奋和积极的探索能力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好多的礼物作为奖励。你们想要吗?都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教师依次出示一些塑料制品)

2、这些礼物好玩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塑料做成的)

3、你们呢知道塑料是谁发明的?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出示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598.htm?fr=aladdin

4、自从1910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德研制出合成塑料之后,塑料便与我们的生活相伴相随、密不可分了。老师知道你们也收集很多塑料制品,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5、是呀,玩具,学习用品、家庭用品有许多都是用塑料制成的。其实还有很多呢!(课件出示)你们看,农民们种蔬菜用的薄膜棚、塑钢门窗、放货物的集装箱是用塑料做的;在国防与尖端技术中,飞机、舰艇、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塑料也是不可缺少的材料。

6、看了这门多的塑料你有什么感受?,塑料从它诞生到今天,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而是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被广泛应用。那,它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它究竟有哪些优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塑料》。

二、探究新知,了解塑料的优缺点

(一)了解塑料的优点

1、塑料到底有哪些优点呢?老师给每个小组带来一些物品,请大家在小组内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找出塑料的优点,记录印发的表格上。

(1)塑料尺和木尺(2)塑料口袋和纸口袋

(3)塑料杯和玻璃杯(4)塑料盆和陶瓷盆(5)塑料凳和木椅(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

2、各小组汇报塑料的优点。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正因为塑料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它深受人们的欢迎,在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它还在不断地发展着。你们看(课件出示新型塑料)现在,已经研制出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生物塑料、防弹塑料、塑料血液,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感知塑料的缺点

1、塑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却被英国媒体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是为什么呢?(污染环境)

2、对,其实不仅仅是塑料袋,那些塑料饭盒、饮料瓶等所有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都叫白色污染。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谁愿意展示一下?(学生展示资料)

3、是啊,白色污染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你们看,播放白色污染视频。

4、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5、多么触目惊心啊!白色污染已然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塑料垃圾很难分解,一般要过二百至四百年,有的可达500年;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容易引起火灾事故;它破坏市容、景观,导致农作物减产、动物生病,甚至死亡,使水质变坏;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污染地下水,严重地危及周围环境…现在白色污染已然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

(三)防治白色污染

1、人们厌恶“白色污染”,于是开始怪塑料。你认为“白色污染”是塑料的错吗?

2、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呢?

3、介绍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三、总结延伸,合理利用塑料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小结: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合理利用塑料,为减少“白色污染”出一份力,好吗? 板书设计:

5、塑料

优点: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 缺点:不易分解,污染环境 教学反思:

《塑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本课直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和工具了解此塑料的优点、缺点,让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充分抓住孩子的实际和年龄特点,力求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前,我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并对塑料袋的应用和危害作了调查,使他们很快就进入这一课的探究活动中。课堂上我共设计三个活动:

一、展示收集的塑料制品,感知塑料在生活中国的广泛应用。

二、观察比较,找出塑料的优点,体会塑料之所以深受欢迎的原因。

10.塑料模具设计知识试题及答案 篇十

一、判断题(共15题。将判断结果填进答题卡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满分30分。)

1、我国国标规定,细实线的宽度约为粗实线的一半。

2、注塑模胚的材料通常为中碳钢。

3、对于PA和PMMA来说,都可以采用潜伏式浇口。

4、潜伏式浇口和点浇口都是可以自动脱落的进浇方式。

5、在精密模具设计中,与模具开模方向垂直的分型面是可以接受的。

6、模具冷却的目的`是快速降低塑料熔体的温度,使之尽快凝固以便顶出。

7、薄壁制品发生缺料时,应该首先进步注射压力。

8、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化学纤维。

9、为了使嵌件与塑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嵌件的表面应具有止动的部分,以防嵌件移动。

10、为便于塑料件脱模,应使塑件在开模时尽可能留在定模一侧。

11、为了避免滑块和顶杆发生干涉,滑块必须先于顶杆回位。

12、注塑模具CAD是指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塑料模具进行绘图、分析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设计活动的统称。

13、A3钢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属于普通碳素钢。

14、成型磨削工件外圆弧时,砂轮必须也加工成外圆弧。

15、数控机床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进答题卡。每题2分,满分40分。)

1、标注直径为50mm的球面,正确的是??。

A、φ50 B、Sφ50

C、R50 D、SR50

2、一般地,抽芯滑块的动作来自??。

A、液压系统 B、气压系统

C、开模动力 D、以上皆是

3、为使塑料制品上呈现正凹字样,模具相应位置应该加工??字样。

A、正凹 B、正凸

C、反凹 D、反凸

4、以下哪种因素对塑料制品的烧焦影响最大???

A、注塑压力 B、注塑速度

C、注塑温度 D、模具温度

5、通常情况下,使用机械手取生产品,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A、可以进步生产效率 B、可以进步制品质量

C、可以缩短注塑周期 D、可以缩短冷却时间

6、下列塑料材料,不适合使用三板模(小水口)的是??。

A、ABS B、PA

C、PMMA D、POM

7、塑料的密度大约为??。

A、0.8~2.0g/cm3 B、8~20 g/cm3

C、比水大 D、比水小

8、注塑机螺杆一般由送料段、熔融段、??组成。

A、加温段 B、冷却段

C、输送段 D、计量段

9、对于点浇口(小水口),正确的是??。

A、浇口不能自动脱落 B、浇口一般开在制品侧面

C、浇口截面积一般较大 D、以上皆非

10、整体式型腔和组合式型腔比较??。

A、整体式型腔强度较差 B、整体式型腔刚度较差

C、整体式型腔不易变形 D、整体式型腔维修方便

11、带顶杆的倒锥形冷料穴和圆环形冷料穴适用于??塑料的成型。

A、有机玻璃 B、硬质PVC

C、弹性较好 D、无定形

12、若模具闭合厚度小于注塑机允许的模具最小厚度时,则可采用??来调整,使模且闭合。

A、减少面板厚度 B、增加面板厚度

C、增加顶针板厚度 D、增加顶针垫板厚度

13、当型腔数较多,受模具尺寸限制时,通常采用非平衡布置。由于各分流道长度不同,可采用??来实现均衡进料,这种方法需经多次试验才能实现。

A、改变主流道 B、改变进浇口

C、改变冷料井 D、改变排气

14、一般地,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斜导柱斜角以不超过??为宜。

A、10° B、15°

C、20° D、25°

15、一般地,斜导柱抽芯机构中,开模时??。 A、锁紧块先脱离滑块,然后斜导柱再带出滑块

B、斜导柱先带出滑块,然后锁紧块再脱离滑块

C、锁紧块在脱离滑块地同时,斜导柱带出滑块

D、以上皆非

16、导柱的长度必须??型芯端面的高度,以免导柱未导正方向而型芯先进进型腔与其相碰而损坏。

A、高于 B、低于

C、平于 D、高于或低于

17、相同加工面积情况下,影响电火花加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和??。

A、电极材料、火花机油 B、脉冲电源电规准、火花机油

C、脉冲电源电规准、工件材料 D、电极材料、工件材料

18、车削加工是以??为主运动,??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A、刀具旋转、工件 B、刀具旋转、刀具

C、工件旋转、刀具 D、工件旋转、工件

19、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机床(或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A、同一、间隔 B、同一、连续

C、不同、间隔 D、不同、连续

20、数控机床由输进输出系统、??、??、机床系统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A、数控系统、伺服系统 B、模拟控制系统、液压系统

C、数控系统、液压系统 D、模拟控制系统、伺服系统

三、问答题(共2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每题15分,满分30分。)

1、常用的注塑模具浇口有哪些(举出5个例子)?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塑件?

2、请绘制出型腔数分别为2、4、8的平衡式流道示意图。

参考答案:

一、×√×√× √√√√× ×√××√

二、BDDBD CADDC CBBDA ACCBA

三、

1、答案要点:点浇口(小水口)、潜浇口、扇形浇口、护耳式浇口、轮辐式浇口、矩形浇口、圆周浇口、直浇口等

11.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论文 篇十一

一、塑料挤出成型课程的建设情况

为深化我校“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办学理念要求,为紧跟广东地区各行业、企业对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日益迫切的现状,我们选择能够代表广东地区区域特色的典型企业,一起合作对本专业学生典型职业岗位进行了调研。经过多次专业研讨、企业人员共同探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塑料加工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并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塑料挤出成型》就是我校与珠三角相关企业共同开发的一门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2004年以来,根据珠三角地区挤出成型相关企业的现实需求,本课程把原来分散在《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成型工艺学》《塑料模具设计》《生产实习》《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突出了学生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毕业生和企业反应效果良好。

二、课程改革思路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体现高职特色,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零过渡的就业,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根据这一基本思路我们确定该门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思路:在教学中,弱化教师功能,以培养实用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增强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中,高分子专业联合珠三角在挤出成型领域有代表性企业,成立课程开发小组,确定本门课的应该培养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目标,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项目设计,突出本专业特色,特别是一线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立统一,而进行了与挤出成型相关的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毕业生岗位能力分析结果,课程小组对与挤出成型的相关的职业岗位(群)能力及相应素质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整理,结合挤出中(高)级工职业职业鉴定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见图1。

图1塑料挤出成型课程职业能力分解

三、课程典型产品的选取和确定

产品选取充分考虑广东地区地域特色,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塑料加工行业的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根据企业对人才岗位(群)能力需求情况,以典型产品为导向,确定教学项目,按照工作过程,分解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涵盖了岗位能力相关要求。本课程整合了与挤出成型相关的学习内容,兼顾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突出了能力培养的渐进过程。教学在校内教学工厂与校外实习基地真实工厂交替进行。过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高)级工 考证相融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同步进行。任务实施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报告和制作产品进行评价总结和总体提升,使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的逻辑组装和升华,掌握相关成型方法的学习和技术应用,具备新项目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项目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团队的技术服务和科研成果、典型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挤出成型的技术前沿纳入了教学内容,尤其是把混沌场强化高分子加工技术等专利作为拓展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了创新理念。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通过以挤出成型的典型产品为导向,融入职业能力目标,按照工作过程来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本课程小组的教师通过调研、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等方式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确定出了本课程的5个教学单元:分别为PE造粒、挤出HDPE管、挤出吹塑PE薄膜、挤出ABS或塑木异型材、中空吹塑成型PE瓶。以塑料挤出成型生产过程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融入,进一步设计成 15 个教学项目,包括基本项目和拓展项目,拓展项目融入本团队科研和技术服务成果等。具体的教学项目见图2。

图2从典型产品到教学项目设计

各个教学项目按照难度梯度设计,实现能力积木式组合及贯通,生产实操与模拟仿真训练相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分解,进一步将教学项目具体为学习任务实施,本课程共需完成 27 个学习任务,并设立了相应的学习障碍。本课程包括挤出机、模具、辅机、生产线操作、工艺参数设计、故障排除及匹配选型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学习过程在设定的教学情景下,在引导课文方法的驱动下完成任务,使得每一个任务都包含完整的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的循环。有关挤出机的学习被安排在多个项目中,如图3所示,每个项目教学重点不同,自学的比例逐渐加大,难度从单一能力向综合能力逐步提升,以达到反复训练,能力渐进提高的,逐渐培养学生包括资料检索、报告书写、团结合作等在内的多项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专业自从开办以来一直走职业化和创新的道路。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塑料挤出成型》课程目前已经采用“以典型产品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按典型产品为导向,将本课程分解为15个项目, 在教学工厂及校外实习基地中进行项目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真实工作情境的设计,实现“课堂里的工厂,工厂里的课堂”。

1.校企共建,营造真实企业环境,实现“课堂里的工厂,工厂里的课堂”

教学工厂中购置了具有技术比较先进、与现代企业生产相一致的塑料注塑机、挤出机、电磁动态挤出和注射装备等生产设备,生产性设备价值已达400 多万元。在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工厂及校外协作工厂(校外实习基地)中进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营造真实工作情境、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共同实现“课堂里的工厂,工厂里的课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教学,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达到双重提高。

2.学生为主体,分组轮换教学

为了能更好实现对个体能力培养,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集中扎堆现象,本课程采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即小班分组、岗位轮换的教学组织模式。整个分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承担咨询及引导的角色。每个岗位的学生按“真实岗位”员工对待,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无缝连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先布置任务、分发引导课文,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进行任务方案设计。方案审核合格后,学生采用分组分时间轮流实施,进行岗位轮换,从而保证每个学生熟练掌握实际工作岗位的每个环节,同时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发放引导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预先设计的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计划。这里的“独立” ,既可以是一个学生,也可以是几个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组。 前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后者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及团队精神。

4.利用张贴板,进行教学启发

在项目教学中的任务实施环节采用张贴板教学方法,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可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克服谈话法不能记录交谈信息内容和传统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

5. 开展“头脑风暴”,提高创新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针对拓展能力环节,召集学生进行项目小组会议,集中讨论,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会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张贴板教学法,让学生把突然闪光的想法通过卡片形式张贴在张贴板上。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及建议不做任何评价,并营造宽松的氛围,旨在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针对某一课题获得最大量的建议,从而让学生的大脑“风暴”起来,全面引发闪光点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6. 校企共同开发软件,进行仿真教学

课程教学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中心、华塑模具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了挤出成型模拟软件。此软件可以让学生进行了解原理、摸拟实操,熟练掌握操作环节后进入教学工厂进行真实机台实操。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实训操作的需要,又可降低昂贵生产设备损坏的风险。

7. 采用能力本位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融通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结合项目中各任务的特点, 改变以往以考试成绩定结果的僵化考核方式,根据塑料挤出工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知识要求,融合职业标准,突出职业岗位考核特色,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突出创新能力,让学生获得能力的同时,并拥有上岗的资格。

《塑料挤出成型》课程考核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专业知识考核、技能考核(技能水平、操作规范)、方法能力考核(制定计划或报告的能力)、职业素质考核、创新精神考核,其中专业知识考核、技能考核是以职业标准考证成绩为评定标准,同时所有五个方面又都同时包含在过程考核中的项目考核里面。课程总评成绩中塑料挤出中级工考证占总分的50%,项目过程考核的成绩占总评的50%。

本课程的改革达到的效果如下:

(1)以典型产品为导向设计教学项目,使得课程内容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职业能力目标明确。

(2)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强化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便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习效率。

(3)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得到岗位(群)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团结协作、交往技巧等社会能力。

(4)通过项目教学,训练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六步来完成任务的工作方法,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

(5)科研项目、技术服务进课堂式项目教学,借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一篇:新手业务员的工作计划下一篇:心中有花,蝴蝶自来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