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精选10篇)
1.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履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职能职责报告
自201X年8月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XX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切实开展贯彻、整改、落实。狠抓“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保工作机制,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
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绿色、生态、低碳和循环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文件的学习贯彻,实行党组会议研究部署、班子成员督查督办、职能科室(单位)狠抓落实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保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XXX任组长、镇长XXX、人大主席XXX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环境保护的XXX牵头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分别结合职责分工抓好分管工作的环境治理,要求班子成员和业务部门要做到管发展就要管环保,管行业就要管环保,管生产就要管环保,确保环境保护履责到位、督查到位和工作到位,使农村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二)强化工作保障,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XX市、XX市各级关于环境保护和迎接中央环保督查等工作部署要求,我镇先后印发了《XX市XX镇贯彻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XX市XX镇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中共XX市XX镇委员会关于成立XX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XX镇201X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XX镇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工作方案》、《XX镇人民政府关于企业污染整治方案》、《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关闭工作实施方案》、《XX镇镇村级河长履职行动方案》、《201X年清河行动工作方案》等各类规章制度11个,与村级、部门、企业分别签订责任书,镇党委逢会必讲环保。近年来,专题召开党委会议研究环境保护工作8次,召开村居四职干部会议安排部署环境保护工作15次,每月2号定期召开环境保护网格员(信息员)业务学习,根据《XX镇污染源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巡查工作通知》,对一类污染企业每月开展巡查一次,对二类及以下污染企业每季度巡查一次,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确保了我镇环境保护工作有人做事、有人管事。
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围绕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河长制工作、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城乡环境治理等目标任务重点做了五项工作。
1.深入推进环境治理“进村社”活动。近年来,全镇农业部门共组织城乡环境治理“进村社”活动0.3万人次,覆盖全镇18个村居;集中整治河岸、公路沿线和居民聚居区等突出环境问题30多个,清理垃圾200多吨。
2.深入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积极向农民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加大农业执法监管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销售和使用农药的行为。全镇主要农作物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4万亩次,覆盖率达32%,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3.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相关要求,加强宣传引导,做好示范带动,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截止目前,全镇实行秸秆综合利用量达1500万吨,占可收集秸秆总量的70%。
4.尽力防止农村白色污染。按照城乡环境整治标准和要求,合理布局和建设农村垃圾回收点和再生资源回收点,基本做到了每个村建立1个再生资源回收点,保障农膜和废旧农资包装物的回收利用,避免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5.切实加大规模养殖粪污治理力度。一是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在宜养区,科学确定养殖畜种和合理的养殖规模,全面推行规模畜禽养殖粪污沼气化利用。二是大力推行圈舍标准化建设。侧重粪污无害化,配套改扩建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种养结合、循环生态发展。三是加强散养密集区环境整治。通过畜禽粪便肥料化、沼气化利用和修建粪污处理设施,有效改善了散养密集区人居环境。四是加强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通过“一企一档”摸排,全镇上报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两家,现已组织开展畜禽搬迁,养殖场所拆除中。
(四)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强化督查督办。
1.高度重视问题整改。根据省市各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清单,镇党委及时召开通报会,全面传达上级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班子成员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结合通报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履行好分管工作中的环保职责,加大督查监管和问题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环保污染问题,并形成工作台账,做到时时建账销账。
2.扎实整改问题到位。针对省市各级环保督查发现反馈问题并按照问题整改分工要求,我镇及时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加强与牵头单位的协调联系,密切配合,确保问题整改落实。目前,我镇尚无央督专办件,XX市百日攻坚战问题清单中“XX场榨油坊污染”和“XX页岩砖厂废气排放”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
二、工作亮点
(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努力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例会制度。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每年不少于6次,有关部门每年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少于12次,展示了推进环境问题整改的态度和决心,推动了环保问题的解决。二是完善一岗双责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坚持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总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细化、实化、量化各部门、各单位环保责任,强化目标考核。三是强化追责问责制度。坚持问题查处与责任查处同步,对环保督察中发现的干部队伍问题责任不回避、不遮掩,严肃执纪问责。201X年中央环保督察以来,我镇对泉水村在关停养兔场工作中,村干部工作漂浮的现象进行了问责处理,并予以了全镇通报。四是加强业务部门管理。我镇环保办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依然认真开展全镇污染企业、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全面建档,实行一企一档,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通过“一企一档”,按照“一月一巡”、“一季一巡”制度,适时开展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教育和污染治理指导,较好地防治了农村面源污染,同时也较好地化解了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社会矛盾。(二)以问题导向为重点,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一是紧盯问题整改。坚持把环境保护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并将问题清单、整改时限、进展情况、完成销号等情况按期报送主要领导查阅,对整改推进滞后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由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和党委分管负责人分别进行集中约谈,强化了整改责任单位的紧迫感。二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继续宣传XXXXX环保投诉热线的基础上,广泛宣传“XXXXX”百姓服务“一号通”服务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关于环保工作的需求、投诉、举报,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有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三、主要成效
我镇按照市委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XX”的战略部署和目标,充分结合本镇特点,落实以生态承载量协调种养布局,积极探索XX区“生态健康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绿色高效种植”可持续特色发展模式。逐步打造一批有特色、有规模和效益好的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形成规范、有序发展,减少了“小、散、乱”企业的污染。实现种养业结构“双调整”、效益“双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
针对省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农业工作的环保问题,我镇还存在工作重视不够、宣传不够、投入不够、力量不够和监管不够的问题,导致抓发展与抓环保的力度有不平衡和不协调的情况。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表现:
(一)重视不够到位。
客观讲,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部门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抓业务、抓项目、抓发展和抓管理的精力和时间更多,抓环保治理的精力和时间偏少,履行“一岗双责”离要求还有差距。(二)宣传不够到位。
宣传的方式不多、密度不大,导致环保法规政策还未家喻户晓,环保意识还未深入人心,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自觉维护和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还未形成。(三)投入不够到位。
近年来,农村环保投入有明显增长,但与局部污染增长和环保治理需求的经费投入还有较大差距,导致农村秸秆、粪污垃圾等收集、处理和转运的设施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落后,有的粪污垃圾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四)技术不够到位。
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成分和结构比较复杂,有效治理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做保障,但在农牧业战线和基层干部中尤其缺乏环保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五、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要求,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努力变压力为动力,狠抓工作落实,狠抓责任到位,对各项整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倒计时推进,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扎实做好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把环境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来抓,进一步压实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环保责任,强化“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落实责任。二是进一步细化职能职责,强化履职尽责能力。及时修改完善《XX市XX镇环境保护职能职责分工方案》,重点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工作中易交叉的职责进行明确,使环境保护职能职责更加清晰、更加便于操作,确保“一岗双责”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深化排查整改。将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排查环境方面突出问题,注重系统治理,抓实长效巩固,重点关注涉及环保的群众来访、网络舆情、信访投诉等隐患排查,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提升我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2.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二
工
作
汇
报
湘潭县林业局(2014年12月3日)
湘潭县有林地面积148.5万亩,森林覆盖率44.9%,森林蓄积量365.9万立方米,是全国绿化模范县、省重点林区县。一年来,我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健康增长,森林生态效益明显提高。下面,简要汇报有关情况。
一、湘潭县生态公益林现状
2002年,湘潭县开始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涉及全县22个乡镇,后因区划调整,姜畲、响塘、响水三个乡镇划归湘潭市雨湖区及九华示范区管辖,现实际涉及19个乡镇。2012年,县林业局对全县公益林原区划界定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原区划界定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补充、核实和确认。目前,全县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面积68.897万亩,其中国家级60.0968万亩、省级8.8002万亩,涉及全县19个乡镇,450个村,14905个小班。权属为国有的公益林面积0.236万亩,涉及2个国有 林业单位;权属为集体的公益林面积15.5587万亩,涉及镇、村林场233个;权属为个体的公益林面积53.1023万亩,涉及林农11.0329万户。
二、公益林保护建设成效
湘潭县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已有10余年,各方面工作基础扎实,林农因此得到了实惠。特别是今年,将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工作,较好地促进了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到位率、管护到位率均达到100%,林农的利益有了坚实的保障。
(一)资金发放到位率方面。中央、省级财政下达湘潭县2014公益林补偿资金为1134.06万元,至目前,全县实际已拨付资金总额为1134.06万元,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位率达100%。其中,经济补偿979.5771万元,通过“一卡通”存折发放给公益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经济补偿753.3123万元;由县财政部门拨付给国有林业单位、集体林场的经济补偿226.2648万元。管护费154.4829万元,发放给护林员的统一护林补助102.9915万元;用于公益林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益林保险、公益林宣传牌设立等管护项目建设费51.4914万元。
(二)管护面积到位率方面。全年,湘潭县公益林区没有发生乱征滥占、滥砍滥伐、森林病虫害等现象、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控制在了1‰以内,各项管护指标全部完成,公益 林管护到位率达100%。期间,县林业局与涉及生态公益林的行政村签订了《公益林区划与禁划、限划管护合同》,共450份;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聘用护林员155名,并签订聘用合同,全县68万余亩公益林划分为155个管护责任区,全部落实专职护林员;县人民政府在公益林区建立了永久性标志牌,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林班、小班,做到了分片监管,责任到人。
三、公益林保护建设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今年,湘潭县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纳入省为民办实事工程。为规范全县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加强全县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实事工作,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将生态公益林保护为民办实事工作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立行立改事项,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提前部署工作。3月初,我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每个时间段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要求。3月中旬,县林业局召开动员会和分村核实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公益林实事工作。随后,县林业局出台《湘潭县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全面地规范了护林员的聘用、管理和考核等工作。
(三)广泛宣传发动。为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县林业局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先后在县级媒体刊载公益林保护工作信息10余条,在市电视台、湘潭日报等媒体刊载信息3次;在金霞山森林公园入口处设立公益林保护建设大型宣传牌1块,在每个乡镇设立永久性公益林保护建设标牌3块以上;在乡镇、村,以固定防火宣传标语的形式,广泛宣传公益林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公益林保护建设的宣传工作可以说做到了立体宣传,全面覆盖。
(四)坚决纠治问题。6月下旬,县林业局对全县公益林保护建设实事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全县林业站长和机关联点干部会议,要求机关联点领导和干部,配合乡镇林业站再次进行复核、整改,切实解决惠农资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核实、督查和整改,全面完成了我县68万余亩公益林的资金发放和管护工作,并将完成情况在湘潭县网上进行了全面公示。
(五)健全档案管理。县林业局按照公益林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面、齐全的收集、整理全县生态公益林资料档案,并及时归档。目前,已将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名册、《区划与禁伐、限伐管护合同》、护林员名册、护林员管护协议、征占用公益林台账、采伐台账、资金发放台账、火灾台账、病虫害台账、造林抚育台账、流转台账、信访台账等材料收集、整理归档。
(六)落实督促检查。县林业局依据工作方案,逐阶段、逐内容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分片展开督促检查,将各乡镇工作完成情况纳入联点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各乡镇工作的开展。11月上旬,县林业局专门成立自查小组,对照验收标准和考核办法,逐项目、逐乡镇全面检查我县2014年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对仍然存在不足的乡镇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并督促班子成员分片抓好整改落实,较好地确保了两项指标达标。
3.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三
(1998年11月17日
省政府第48号令颁布)
第一条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为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具体包括: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红树林、农田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和风景观赏林、休憩林、国防林、母树林、科研林、工业环保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
第三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生态公益林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科学经营、严格管护的方针。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
第六条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资金来源:
(一)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财政安排的林业资金中,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的资金不少于30%。
(二)省每年安排治理东江、北江、韩江水土流失经费中,用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经费不少于25%。
(三)省每年从东深供水工程水费收入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
(四)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工程,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第七条 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省财政对省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每年每亩2.5元给予补偿,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给予补偿。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编制生态公益林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协调。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由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应当不少于林业用地总面积的30%。各县(含县级市、区,下同)生态公益林规划面积按所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比例确定为:山区县占25%以上,半山区、丘陵县占30%以上,平原县占40%以上。城镇城区内应当有30%以上布局合理的绿化造林用地。
第十条 生态公益林规划必须落实到地籍小班,实行小班经营。划定的生态公益林,其原来的权属不变,受法律保护。
第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区内的宜林荒山、沙滩、滩涂,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划限期造林,沿海基干林带宜林地段应成带造林,不留缺口。
生态公益林规划区中现有的针叶纯林,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残林地,应进行补植,套种或改造。
生态公益林的郁闭度应逐步达0.7以上。
第十二条 生态公益林中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区,原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地方,可在该区内划出15%以下的林地发展竹、茶、果、药等经济林。
第十三条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风景观赏林、国防林、母树林、科研林等的建设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 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封育管护工作,按每66.07—200公顷划定综合管理责任区,落实管护人员。并根据地形、地势,开设防火线或营造防火林带,加强防火、防病虫害工作。生态公益林区内火灾、病虫害发生面积不超过省定的标准。
第十五条 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区内伐木、放牧、狩猎、采脂、打树枝、铲草及地表植物、开矿、筑坟、建墓地、开垦、采石、挖砂和取土。
第十六条 在生态公益林区内开展旅游和其它经营活动,必须经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与生态公益林林地、林木所有者签订合同。改变林地用途的,须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生态公益林面积超过500公顷或沿海防护林特殊保护林带长度超过10公里的乡(镇),没有设立林业工作站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设专职人员负责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征用集体所有和占用国有生态公益林地的,必须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核同意,并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林木更新改造或卫生间伐需要采伐的,须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批准,并实行专项限额管理和采伐许可证制度。
第二十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采伐沿海防护林特殊保护林带内的林木时,应保留临海面不少于200米宽的林带。
第二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林木更新采伐的年限:人工松林40年以上,木麻黄林20年以上,其它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50年以上。
复层林更新应实行择伐,不准皆伐,择伐后的植被覆盖度不低于70%。
生态公益林内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应于当年或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第二十二条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4.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四
无锡市赴欧洲考察组
2007/12/26
10月23日至11月3日,市委研究室、科技局、规划局、环保局和城管局等部门一行专程赴德国和西班牙进行学习考察。考察学习的目的是借鉴后工业化国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拓展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优化发展的思路。总的感觉,德国、西班牙的发展历程和现有实践,对于无锡加快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变、建设“东方新欧洲”颇有学习借鉴意义。
经验和做法德国和西班牙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顺应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潮流,城乡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跳出了传统的路径依赖和一般认识范畴,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加速发展转型的路子。他们的主要经验和实践:
1、空间布局加速优化。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在工业化伊始就实行了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配置城镇体系的发展路子,以经济区域和自然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大、中城市和小城市有序分布的格局。在战后恢复时期和上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为了避免中心城市的过度膨胀,开始调整区域发展规划,积极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新型卫星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发展体系,构建梯度推进的经济腹地,以缓解城市生产交通压力,聚集腹地各类要素资源。这一时期德国形成了上百个新型卫星城市,改善了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这种格局是与传统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形式相适应的。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思路受到了新一轮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德、西等欧陆国家,更加突出以中心城市“极化扩张”为发展取向,着力强化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功能。德国政府重点推进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杜塞尔夫、慕尼黑等五个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建设,拓展都市圈发展区域,加速各种要素向城市集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与之相适应,积极推进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加速新型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管理技术中心向城市集聚。在集中转移过程中,对一般工业企业实行生产外移和制造加工环节的有机分离;对重化、能源、基础原材料企业实行全球转移,既解决核心生产要素配置的集聚化、分层化配置,又扩大了城市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2、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西班牙加速支柱产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生产组织方式由集中化、规模化向柔性化、扁平化转变。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大的制造业、港口产业、金融服务和传统工艺产业的生产基地。转型后整个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62%以上。尽管目前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还占36.7%,但从经济形态上主要是从事技术研发扩散、产品销售服务的总部经济,直接从事制造加工业人员不到全部就业人口的5.2%。德国海德堡原来是欧洲重要的印刷、轻工、食品、包装机械的重要基地,经过20年的努力,“实现了漂亮的转身”,产业转型带动了城市功能转型,已经成为欧洲的科研城、文化城和旅游城。这种转型,不仅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上的变革,而且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拓展了都市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西班牙近两年兴起交换服务、推进融合的“时间银行”。每个用户都持有一份“时间存折”,“时间银行”管理机构负责记录每一笔交换服务的时间,协调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差额。交换服务内容有家政服务、老幼陪护、语言授课、家庭保健、聊天陪伴等,服务项目之间交换的条件就是时间。目前马德里有60多家“时间银行”,主要参与者70%以上是就业不足的中年妇女。“时间银行”作为扩大合作的组织形式,已经成为拓展服务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3、规划体系科学严密。德国北因州杜塞尔夫市负责地区发展规划事务官员施 史泰芬博士介绍,德国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规划体制的严密性。按照现有的《规划法案》的体制框架,明确了国土利用规划、各州的州规划、各专区(直属中央政府的大市)规划和市镇建设规划四个层次,相对应的法定主体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管理法律,还包括一些具体细化的程序和形式要求。二是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德国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从人的发展状况、需求变动趋势和产业发展要求出发,统筹兼顾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等相关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的考虑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严格的实证调查。三是规划过程的公开性。他们认为,科学性是建立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之上的。规划过程中积极鼓励公民参与、社会讨论。四是规划执行的严肃性。既强调依法监督,又强调市民监督;既强调舆论监督,又注重民间组织的监督。
4、生态建设多管齐下。由于历史传统和人文素质,德国和西班牙国民不仅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强,而且在经历大工业化时代环境付出沉重代价后,这种意识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甚至形成了主政党、主政国家的理念。德国生态环境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二战前,城市生态建设集中在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二战后至1990年,注重城市空间拓展下的自然环境培育,强调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1990年后注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网络。德国政府每四年颁布一轮生态建设计划,明确橙色土地(工业废弃、转移土地)转型、生态重建计划、土地减少利用计划,实行指令性管制。西班牙马德里是缺水型、高能耗、沙化高的城市,近20年来,他们加大生态保护和重建。①政府对沙化地、戈壁地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积极发展人工作业和机械自动喷灌、科学复绿;②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等再生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③采取政府补贴鼓励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各种大卖场建立资源回收系统,抵扣新购商品价格;④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政策奖励市民少消耗、少占用,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⑤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性质,确立不同的节能等级,强制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⑥鼓励国外资本和私人资本进入区域生态建设领域;⑦实行土地利用逆向管理,确定绿化等生态用地在用地结构中的比重;⑧改进和完善各类工程技术,大量采用与自然、生态环境吻合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5、污染治理持续有力。德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认识也有不断演进的过程。从上世纪中叶的边污染、边治理,到现在保护治理优先、保护优先,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生存发展的前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对环境保护,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技术治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产业调控政策,设立技术门槛、绿色门槛,并不断提高门槛标准。黑森州的威尔堡市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主要市河――郎河的治理,按照工业和生活污水分流的要求,首先是截污,分别运用城区集中截管和企业单位截源的办法,将污水分别集中到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厂;其次利用膜技术将城市路面改成错层、自流的雨水收集、蓄存、过滤处理系统,形成城市绿化浇灌冲刷等自动循环系统;再次是监测排水口,安装自动监测系统,一旦超标、超量排放,系统自动关闭。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朗河已重现鱼翔浅底、少小嬉水景象。西班牙马德里是内陆城市,工业发展以后,保护水源、污水处理的矛盾突现。上世纪70年代马德里政府首先颁布了《污水处理法》,规定所有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其次整治河道流经的区域环境,将企业、居民逐步搬离水源控制范围内;三是大规模使用膜生化反应技术,改进水处理工艺;四是推行污水干化处理,把污泥作沙漠生态整治的垫料和肥料;五是政府出资鼓励居民饮用水和中水回用;六是大规模开展河道清淤、绿化等综合整治,提高河道的生态自净功能。持续十多年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使马德里已经重现生态良好、环境宜人的风貌。
启示和反思两国的经验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在一些深层问题上引起反思。一是对中心城市地位作用要重新认识。一般认为欧洲经过高度发展以后,城市化发展道路开始由中心城市向中等城市和新型卫星城市转移,走“反城市化”或者“城市郊区化”发展道路。但是从我们现实考察和讨论座谈的情况来看,欧洲城市化经过多轮发展以后,发展方向和重点又开始了新的变化。柏林城市研究所的托马斯博士介绍说,欧洲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在经历城市化集中发展、区域化拓展两个阶段以后,近几年又呈现了中心城市高度化发展态势,重回集中化、高度化的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路子。他们认为,没有这种极化效应不可能形成区域辐射推动效应。它的出现有三个基本背景:一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村内部就业人口向城市集中;二是交通、环保和信息技术创新,缓解了历史曾有的“大城市病”,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功能和生态环境,增强了中心城市对区域资源的集聚力和吸引力;三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产业转移升级,放大了中心城市的文化、科技、金融、信息以及现代化商务的主导配置能力。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高集中、高功能、高效率的发展载体。当今国际竞争的主体,实际是城市经济。城市越大,创新动力越强,竞争能力越强。马德里理工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埃米利诺教授说,重新选择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具有内在必然,这是竞争法则和做大法则所决定的。尽管特大城市的商务成本较高,但是机会成本低,交易成本更低。从现代技术发展的条件来看,中心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资源、生产要素集聚的中心,而且也是区域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心脏和发动机。从另一角度考察,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不同于早年的单极功能、多元分散、垂直体系的发展格局,而是走中心突起、多元整合、扁平互动的发展道路,就是将区域内的中等城市、卫星城市按照功能分区的要求,直接融入大城市体系。这种判断从考察中得到印证。不管是法兰克福,还是杜塞尔夫;不论是马德里,还是巴塞罗那,作为区域甚至是国际大都市都呈现了快速扩张、高速极化的态势。2005年柏林市启动了大柏林计划,将勃兰登堡州的280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纳入柏林大都市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建设融入大柏林的城市生态走廊,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使中心城市更加富有吸引力。德国、西班牙经济发展表明,中心城市不仅是区域发展的主要依托,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
二是对政府的作用要重新认识。一般概念认为,西方国家信奉自由市场经济,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德国、西班牙等国政府并不是小政府、弱政府,而是大政府、强政府,在应有职能范围内显示了强大的调控力和管制力。埃米利诺博士讲,现代市场经济的经验,必须靠市场、政府两只手,缺一不可。区域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公共产品,必须靠政府。同时政府是管理组织,要讲究成本、追求效率,就必须采取层级较少,缩短行政路线、相对集中权力的模式。德国在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视强化政府的调控作用,积极发挥调控和管制功能,特别注重对城市规划和生态重建的行政干预。一是法律约束。德国政府20世纪初先后出台了城市规划法、社会保障法、反垄断法和城市土地利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仅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就多达100多个,并建立和形成严格规范的规划体制和运作机制;二是直接进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安排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推动满足公民需要的住房、交通和自然环境等重大建设,在基本性和基础性项目上采取政府直接投资。三是直接提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绿化保洁等。有些公共事项尽管采取了服务外包,但预算管理、监督调控权等仍然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马德里市政府直接干预或参与城市管理。一是市政府自上而下对城市管理的一级管理体制,事权财权高度集中,社区不承担城市具体管理;二是直接负责城市管理的所有投资、建设开发和项目经营;三是直接负责城市治安、广告、街景、绿化、保洁等基础性公共设施的管理任务;四是直接承担古旧建筑重修、保护职责和投资,负责对居民的直接补偿。
三是对城市产业发展方向要重新认识。马德里大区建设规划部行政官员路易斯 安哥尔博士介绍说,产业结构具有由一、二产业向三产演进的客观规律,但是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并不是就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唯一方向或主要选择。城市作为各种资源的集合体,服务产业为主并不是排斥其它产业,需要多元产业综合发展,同时服务产业发展还尤赖于农业、制造业等产业为基础的。城市保留农业和制造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营形态和实现方式。都市农业主要是生态功能、休养功能和空间调节的服务功能。制造业主要是研发功能、贸易功能和社会就业功能。这些功能与城市转型并不矛盾,相反这些功能的实现,拓展了城市服务业发展空间。法兰克福已成为欧洲大陆重要的金融、会展、商务、交通枢纽中心,但其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尤其化学、机械、电子和电器工业在全市的生产总值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水平仍然称雄欧洲甚至是世界。关键是现有工业生产组织方式不同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原有产业形态,也不是传统概念上的组织方式,而是适应城市结构轻型化、生态化要求,以总部经济、区域经济为主要形式,承担产品研发营销服务、经营管理等的关键环节,生产加工则实行专业分工、中间分离的国际性转移,形成全球采购、世界配套的生产加工体系。同时城市高科技企业也打破了原有的自主创新、就地转化、生产制造的传统路径,把自主创新、设计创意环节与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环节分离,创新集聚,转移创业,使城市的高科技企业,成为创新创意中心和成果孵化转移中心。这种体系的本质属于制造业体系,但其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是新兴的服务产业。用马德里大区规划建设部官员的话讲,制造业较其它产业更直接扩大人流、物流和经济流,有利于促进提升城市服务产业。关键是制造业的结构和产业生产组织形态。产业化并存、综合发展仍然是德国、西班牙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重要特点。
四是对城市功能分区演进趋势要重新认识。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的基础构架,合理与否事关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上世纪50-80年代,城市功能分区强调专业化、差别化,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城市单元。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亦按照这种思路进行调整改造,在中心城市内形成了结构单
一、相对分工的专业功能区。例如法兰克福市在东部的上哈蒂地区重点形成轻重工产业区;在南部的格里斯海姆重点形成交通服务区;在西北部的普劳思海姆重点形成文化娱乐区;在西部的波斯特地区重点形成加工工业区;在城市中心重点形成商务金融区。马德里市亦按照城市的四个方向,分别确定东部住宅、南部商贸物流、西部重工、北部加工制造和中心地带行政金融商业的不同功能。由于过分强调单一定位、专业功能,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城市交通组织难度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下降、生态环境保护各自为战、居民生活不尽方便的问题,中心城市人居就业环境下降,城市居民出现了郊区化居住的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对功能分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城市功能分区要相对分工,但不能机械分工;服务功能不能单一定位,要综合定位。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城市功能分区建设上突出重点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一是综合配套建设;二是把专业功能作为城市单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体制,形成了区域内相对独立的小城市;三是加快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法兰克福分别在上哈蒂、格里斯海姆、波斯特和普劳思海姆地区开发建设了大批居住小区,商业街区、文化场所和服务设施,使居民生活、就业、文化娱乐相对稳定在一个区域中。
问题和差距经过20多年发展,无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同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工业化国家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具体分析:
一、发展结构和进程的差异。目前我市城市化率67.1%,相当于德国1889年的水平;三次产业比重,特别是服务业比重相当于德国1915年的水平。我市重工业比重高达70%以上。
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2006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折合后仅为2280美元,农民收入1130美元,只相当于德国1961年的水平。尽管有购买力加权平均因素,但我市居民的支出结构、生活质量差距很大。从收入结构分析,我市的城乡结构差别较大,社会收入分层结构不尽合理。
三、区域空间合理布局的差异。尽管近年来我市实施了城市工业“退城入园”和重点园区建设,但还存在产业空间蔓延,布局分散,资源环境占用较大,产业分工职能不清,区域化结构同化现象严重,产业集而不群,社会分工合作不强等问题。城镇体系调整的差距还很大。
四、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从现状来看,我市生态资源急剧减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容量严重透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改变。
五、规划管理体系的差异。我们现有规划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济增长为主要依据,对人的需求和环境容量等因素考虑不多。同一行政区域中规划主体多头分散,缺少协同联动、有机整合的协调管理机制。规划制定的程序上,缺少市民听证、公民参与、上下对接的社会互动机制。规划管理制度执行上,人为因素偏多。
六、全民人文素质的差异。1981年欧共体12国的公民科学素养值达到了4.4%,德国为6.1%,2005年上升到7.8%。2006年无锡市公民素养值调查结果仅为3.1%。从深层次分析,整体人口的创业精神、环保意识、行为规范、卫生习惯等文明素质差距更大。对策和建议尽管德国、西班牙与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同,但是城乡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的思想起点。结合我市实际,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城镇体系建设的要求上,既要尊重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更要充分体现民情民意,把为民、利民、便民、富民作为区域城市体系建设的主要出发点。二是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要跳出原有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框框,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建设与保护、环境与资源等关系的协调。三是在优化发展的思路上,要坚持以中心城市为重点,调整和完善区域城镇布局,积极构建城市都市化、农村城市化的区域城市化体系,带动区域优化发展和生态建设环境。
2、更加突出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一是加快拓展中心城市框架。围绕城市功能定位和“五大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以无锡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江阴、宜兴为两翼,整合空间资源,构建区域大都市的空间总体布局。二是加快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交通、水利、环保、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和完善中心城区与新城之间的双向快速交通网络。三是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启动和建设一批提升中心城市集散带动能量的功能性载体,扩大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经济流;提升中心城市的集散能力和服务能力。
3、更加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无锡实际,借鉴工业化国家产业变动、演进规律,实行聚焦突破。一是加快现代服务产业长足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动漫创作、文化创意、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做大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会展、体育等产业化发展规模,着力创新和提升各类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的业态和能级。重点发展软件外包和流程外包,打造国家服务外包重点转移基地城市。二是加快制造业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以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和20个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实施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加快生产制造加工环节的向外转移和生产外包。三是优化提升农业综合功能。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区中的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转型;尽快使我市农业成为改善城市功能、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以建设国家火炬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的主战略地位。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以企业为重点,着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二是强化政府推动的引领作用。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专业功能性载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构建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四是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
5、更加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合我市的实际,有必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上,实行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和全民保护,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是建设循环经济体系。二是强化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以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科学确定排污总量削减目标,开辟清水通道,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执法力度,仿效德国设立环保警察,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三是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保护区比重和水平,提高各种环境要素的生态平衡功能。四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6、更加突出规划龙头地位,进一步提升规划的导向力和约束力。一是把经济社会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二是以公开化、民主化为重点,拓展规划修改和完善的依据,进一步扩大执行规划的社会基础。三是进一步形成规范和完善的规划建设信息披露制度、项目公布制度、建设听证制度、申述复议制度和社会协商谈判制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7、更加突出政府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效率。根据现阶段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在宏观经济调控、公共产品提供、社会管理运作等方面体现引导力和强制力。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实现从单纯追求GDP转向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强化区域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推动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性载体、重点片区开发上的推动作用,三是扩大政府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和混合型社会事业。建立起社会事业政府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
8、更加突出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创新发展水平。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以放大中心城市带动辐射功能为重点,以加快新型卫星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综合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要积极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逐步形成街道依法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的良好互动关系。三是大力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引导发展社团行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在社会管理、科技普及、环保监督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有效调节利益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编辑:wlxwb
5.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篇五
建设山水千湖
——
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我县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主要由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完成。
一、基本情况
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县千河谷地下游,主要由冯家山水库及渭河一级支流千河千阳段构成,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715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402公顷,水库及河岸两侧耕地、林地、荒地面积5754公顷。涉及我县南寨、崔家头、城关、陈仓区桥镇冯家庄村3个镇的8个村,635户2392口人。主要对湿地内大天鹅、灰鹤、芦竹、荷花等珍稀动植物实施生态保护,同时进行水源地保护。湖内有10多种淡水鱼。有属于国家级保护鸟类的大天鹅、灰鹤、白鹭、豆雁、针尾鸭等野生珍稀水禽以及丹顶鹤、黑鹤、白鹳等多种珍稀迁徙鸟类共71种,其中湿地鸟类41种。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1402公顷,缓冲区2066公顷,实验区3688公顷。保护区内现有湿地植被类型2个、16个群系,高等植物57种。生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优美,生态系统完整独特,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水禽栖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每年冬季有大量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和逗留。
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2008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总面积573.2公顷,地跨草碧镇、城关镇、水沟镇3个镇12个行政村,912户4392口人。公园西起草碧镇新兴村和水沟镇柿沟村,东至城关镇千阳中学南北宽约7.7公里,东西长约6.3公里。公园规划为湿地保护保育区、科普宣教展示区、湿地观光休闲区、湿地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全力修复湿地生态植被。
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修复退化湿地植被。沿千福公路两边荒坡地带,填土整理,种植小冠花、波斯菊、美国石竹、婆婆纳等宿根花卉70亩,修复植被裸露区域,美化环境。在千河南北两岸栽植雪松、侧柏、杨树、柳树等大苗9.3万余株,营造水源涵养林660亩。沿河堤新栽合欢、银杏等绿化苗木6600多株,河堤护坡栽植连翘、迎春等矮化植物3万余株。在湿地周边栽植绿化树木380多万株,建设绿地320亩,有效恢复了湿地植被,为水禽生活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着力强化湿地水源保护。
积极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加大对湿地公园水体的保护,在湿地公园区域内的12个村新建垃圾屋200多个,在公园安装环保厕所10个,设置垃圾桶15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及时运出垃圾废渣;争取公益性岗位100名,坚持每天清理湿地公园内环境卫生,对公园周边及内部的垃圾进行统一拉运填埋,杜绝向湿地排放污染物,千河水质不断提高,保障了市区饮用水源安全。三是精心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
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刘家沟、段家湾、新兴村设立投食点10处,抛洒食料供野生动物食用。在千河南北两岸栽植雪松、杨树等树种,建设鸟类隐蔽地700亩,为湿地鸟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憩、生存和繁衍场所。与有关学校和单位签订共管协议,聘请兼职管护员10人,落实各项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两年来共救助、放生鸟类300多只、鱼鳖类4万多尾。2014年,30只朱鹮在湿地放飞后,县上筹集资金购置观测与监测仪器设备12台(套),配备四名工作人员,昼夜值班,跟踪监测每只朱鹮的栖息活动范围,详细记录,掌握生活习性,及时对受伤者进行救助。进入冬季后,定时投放泥鳅等食物进行喂养。在我们的辛勤努力下,放飞的朱鹮安全越过了在千河流域的两个冬季,成功繁殖孵化出2只雏鸟。近年来,湿地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四是大力开展湿地恢复。
拆迁了位于千河南岸的民政救助站、养鸡场、奶牛场等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单位和场所,收回群众种菜的拾荒地,进行了绿化美化;对千河河滩的淤积区进行了治理平整,在保证河道畅通和安全的基础上,新栽芦苇、芦竹、香蒲、菖蒲等水生植物1000多亩,在千河河滩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千亩芦苇荡和大片绿地林地。既有效恢复了湿地原始生态,净化了千河水质,为水禽生活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又营造了湿地生态景观,为县城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湿地的休闲场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称赞。五是加强湿地基础设施建设。
在利用中央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的同时,积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各类项目,集中投向湿地保护领域,全力改善区域基础设施,目前已维修改造硬化湿地公园和保护区外部道路阳千路和千福路30公里,维修内部河堤道路12公里,新建木栈道1.8公里,修建步行道1.8万平方米、广场9400平方米,架设低压线路9100米、高压线路800米完,成了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给排水、电力供应、道路硬化、服务设施修建。多方筹集资金1.2多亿元,建成了水生植物园、湿地门户区、植被恢复区、鸟类观赏区、百花园、亲水湾、歇马湾等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生态系统明显改善。
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充分发挥湿地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蓄洪防旱、调节径流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有效改善了千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鸟类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水源水质得到保障。
千湖是宝鸡市区居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全县90%的湿地水源流向冯家山水库,通过河道综合治理,加大排污治理,大力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建设河流两岸绿色长廊,湿地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确保了水源清洁、水质健康,全县各流域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二级以上。三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西北地区湿地资源较为稀缺,千湖湿地是我省关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湿地,千湖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秀美的田园生态、深厚的文化沉淀,受到了来自西安、宝鸡等周边游客的青睐,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远扬四方。四是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千湖湿地的保护与开发,以湿地文化和独有的生态景观为依托,促进了千阳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积极协调发展。四、存在问题
一是湿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湿地保护与开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湿地保护工作具有超前性、渐进性的特征。因此,湿地保护投入要有高瞻远瞩战略的眼光,既要有阶段性投资,又要有长期的渐进性投入,还要有大手笔的重点项目投资。湿地保护项目国家投资有限,主要靠地方政府出资建设。虽然,我县几届领导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本身属于省级贫困县,近几年对湿地保护工程投入了近千万元,仍然显得不足,且项目分散,在湿地调查、保护区建设、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手段与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二是公园招商引资难度大。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处在冯家山水库上游。公园开发受到了水源执法和环保部门的限制。水面娱乐项目不能开发,降低了湿地公园的对外吸引力,招商引资难度较大。湿地公园是以保护生态多样性等公益性建设为主,经营性建设为辅,吸引社会资金推进湿地生态建设的难度较大。三是湿地资源萎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千湖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芦苇等水生植物被毁,千河流域本身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泥沙含量大,造成河床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湿地景观严重丧失,使生物多样性衰退及污染日益加剧,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下降与湿地资源受损,严重威胁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且这种影响将是长期而深远的。另外,由于千湖湿地分布范围广、分布战线长,湿地大多与农耕区接壤,缺乏明确的界线,保护措施力度小,采摘芦叶、改变湿地用途事件时有发生,对湿地资源造成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四是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
湿地及其资源类型多样,其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湿地管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决定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和有关国际公约的履行工作,同时主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和林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城以西千河河道属于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按照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保育区内禁止人为活动。水利部门负责河道管理,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监管不严,造成县城以西砂石无序采放,河床高低不平,影响了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矛盾突出,影响了湿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目前,尚未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统一的协调组织与机构,也很难形成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五是保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湿地保护管理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保护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近年来,利用“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宣传月”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宣传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是今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六是湿地保护科研监测和管理能力不足。
湿地管理处现有技术人员为林业、水利、农业等专业,湿地保护知识乏善可陈,湿地恢复与保护技术应用十分缺乏,专业人员奇缺;技术手段落后,制约了科技人员能力的发挥,使科研监测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七是生态旅游缺乏精品。
千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吃、住、游、玩、行、购等各个环节挖掘力度不够,能使游客多花时间,多消费的项目还不多,这些方面主要在湿地旅游的景区、景点的开发虽有起步,但品位不高,景点多为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没有形成精品线路,对生态旅游资源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开发力度,致使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差,至今尚未形成稳定的旅游客流;文化品味不高,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不靚。五、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完善职能定位,重新编制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强,我处将湿地保护职能定位为“保护水源、保证安全、塑造绿色、塑造文化、塑造景观”,把工作中心放在保护水源地上,把着力点定为了建设绿色生态上,继续打造“畅游湿地、品位山水、观赏花海、放飞心情”湿地名片。为此我们重新编制了千湖湿地发展规划,今后几年,千湖湿地中心工作是生态保护、水源地保护,工作重点是恢复千河流域生态,重新塑造千湖生态圈,建设重点是利用千湖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下大力气发展湿地观光和科普宣教,做靓千湖名片,让更多的人亲近自然、了解湿地、保护生态。二是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
按照现有的管理体制,湿地保护管理涉及许多行业与领域,牵涉到多个行政职能部门。为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协调和合作的管理机制。健全由多部门参与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领导小组,负责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决策与重大事宜协调,制定规章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有关所有。具体管理工作由县林业局承担,并通过部门间协调一致的湿地保护的联合行动,促进政府及部门决策时能够注重评估湿地的自然价值、生态功能及其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效益。三是完善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和法制体系。
根据千湖湿地建设规划和布局,建立健全湿地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结合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程,制定湿地管理办法,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以地方法规形式予以公布,将湿地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尽快建立有利于恢复、发展、保护与管理湿地资源的法规制度,制定对威胁湿地生态系统活动的限制性政策和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活动的鼓励性政策,协调好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监督体制,加强执法力度,杜绝过度和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行为,制止破坏性、毁灭性开发湿地资源的行为,禁止一切不利于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捕捞和捕猎,打击制裁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四是广开募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千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需要投入基建、设备、事业开支等足额的财力,才能建立起湿地保护利用管理的工作基础。当前湿地保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目前,千湖湿地开发保护工作初有成效,需要投入资金,才能建立起湿地保护利用的工作基础。继续实行“一套方案统领,整合各类资源,捆绑项目资金,发挥部门职能,举县一致建设”的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要全面推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广开募资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捐赠和民间融资。坚持“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类经济实体、自然人,采取承包、租赁、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景区景点、娱乐项目、商业网点、服务接待以及交通运输的建设和经营,不断提升湿地旅游产业规模、建设档次和管理水平,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合作。
从千湖湿地类型多、分布范围广、保护管理难度大及湿地资源监测本身技术要求高和工作连续性强等特点出发,湿地保护管理应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与人员的基础上,对湿地生物资源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承担监测任务;湿地非生物资源监测则由各行业原有的监测站(点)完成。同时,成立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专家组,负责审议湿地资源监测方案制定、监测数据处理和监测成果的形成。湿地科学在国内外都属新兴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及时地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总结和推广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建立国内、国际交流的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开展社会、经济、人文等多学科、多课题的综合研究,成立工程建设科技支撑机构,并联合其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形成技术力量雄厚的科技保障体系。六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城市品味和品质生活的提高,有赖于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千阳正在创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与手段,加强干部群众对保护湿地环境的教育,积极宣传建立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意义,支持社区民众发展生产,使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自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其有一定的责任感,自觉投身到湿地保护事业中去。借鉴国际湿地保护的先进理念,充分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提倡和支持环保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开展与湿地保护相关的活动,特别是加强群众性的湿地保护科普活动。转变不利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传统的资源环境观。如:要尊重自然规律,改变“人定胜天”的观念;要转变“以农为本”的观念,实行多种经营,着力调整湿地利用经济结构;要转变“以土为本”的观念,实行退耕还湿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观。七是实施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千湖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们对湿地的活动将日趋频繁,因此,建立对天然湿地开发以及用途变更的生态影响评估、审批管理程序,实施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依法论证、审批并监督实施。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评价,应着重分析开发活动对湿地资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通过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控制与避免人为大规模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以达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的目的。由于湿地开发后对环境的影响是渐进的,只有当湿地资源开发到一定规模,污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对环境影响才能明显体现,在此之前,影响一直处于积累过程,但此时已造成巨大的生态损失。因此,对湿地资源利用影响评价也要有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对于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应着眼于累积效应的评价,否则,单个建设项目均顺利通过影响评价,而湿地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恶化,所以,在开展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时,不仅要注意时间积累的影响效应,而且更应该注意数量和空间的积累效应,只有这样,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影响。
6.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六
XX市委、市人民政府:
根据《整改方案》要求,现将我市负责“xx省有色金属资源历史上粗放式开发,导致部分区域及工矿场地、土壤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xx省涉铊企业多,涉铊尾矿库、废弃矿山多,多次发生铊污染事件。”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出问题
xx省有色金属资源历史上粗放式开发,导致部分区域及工矿场地、土壤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xx省涉铊企业多,涉铊尾矿库、废弃矿山多,多次发生铊污染事件。
二、整改措施及整改目标
(一)整改目标
持续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涉铊问题排查整治,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二)整改措施
1.严格落实涉镉、砷、镍、铊等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措施。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铊超标地块名单等,对农田周边在产或关停涉重企业开展涉镉、涉铊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对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区域,按要求制定方案进行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2.推进涉铊排查整治。制定涉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完善政策标准,推进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开展涉铊企业和工业园区风险排查,建立涉铊企业和工业园区清单、风险问题清单,推进涉铊环境问题整改。
3.加强监管执法。强化常态化监管执法,将涉铊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范围,开展涉铊专项执法和交叉执法,通报曝光一批环境违法典型案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4.加强监测预警。根据XX市要求,制定实施XX市重金属(铊、锑)水质自动监测试点建设方案;持续开展铊关联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断面、重点支流的铊常规监测和涉铊工业企业铊因子执法监测;推动涉铊企业安装除铊设施电力智慧环保监控设施,做到实时监控、提前预警,保障饮用水安全。
5.建立完善政策标准。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制定涉铊工业企业排查整治标准、工业企业铊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工作指导意见和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铊环境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
三、整改目标达到和整改措施完成情况。
(一)我市湘江流域重点领域涉铊风险源基本查清。
建立健全涉铊工业企业(含园区,以下简称“涉铊企业”)、铊污染场地、含铊危废等重点领域风险源清单。根据危废大调查、重金属大调查大排查、工业企业用地详查等工作,基本查清其他涉铊风险源。(二)涉铊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涉铊企业内部管控机制基本健全,短期能整改到位的问题基本整改到位,整改周期较长的问题严格控制环境风险、持续推进整改。(三)涉铊企业违法行为杜绝。
按照“全覆盖、全方位、严执法”要求,依法打击湘江流域涉铊企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监管执法高压态势,企业非法排污、恶意偷排等违法行为杜绝。(四)涉铊企业监测监管常态化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市政府(管委会)主导、部门监管职责进一步压实,齐抓共管机制基本形成。(五)流域铊超标风险隐患基本控制。
流域环境风险隐患持续降低,坚决杜绝XX市境内湘江流域出现铊浓度异常事件,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四、初步审核意见与公示情况
(一)初步审核意见:已通过初步审核。
(二)公示情况:已于2021年12月17日XX市政府网公示。
五、后续工作安排或长效监管措施
(一)进一步严格把控环保准入。
对全市拟新建涉重行业企业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相关要求,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规划布局、选址不合理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重行业企业依法依规严守环保准入关。(二)进一步加强对涉铊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监管。
进一步加强对涉铊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监管监测频次,督促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7.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 篇七
电大武威分校2007级行政管理本科朱世宇07110008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和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条件和行动准则,民勤生态变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文及人类经济活动,致使植被生态条件恶化,湖泊干涸,绿洲缩小,土地沙化严重,保护民勤生态环境迫在眉捷。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石羊河流域科考”社会实践小分队,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综合治理、特别是针对中央和省上对民勤进行生态移民问题、民勤防止沙漠化危机、民勤扶贫状况调查、民勤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课题进行科学考察和调研。通过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力争写出一定水平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我们不辞辛苦奔赴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民勤治沙已经站、民勤沙产业开发示范基地、民勤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民勤大风沙口勤峰滩、石羊河林业总场、石羊河流域终端、受沙漠化最严重的民勤湖区四乡镇(西渠镇、红沙梁乡、东湖镇、收成乡)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
一、生态环境的现状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下游,南接武威市,西南毗邻金昌,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所包围。全县有30万人口,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占9%,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
自古以来民勤就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植”之称。干旱缺水,风沙多是该县的基本县情。近年来民勤上游来水逐年减少,地下水资源又严重超采,大片植被因缺水而枯死,柴湾因干旱而萎缩,自然条件急剧逆转,大风天气明显增多,沙尘暴接连不断,土地荒漠化的程度越来越严峻,沙尘暴造成的灾害触目惊心。因此,对治理沙患,改善生态环境值得深思。石羊河流域来水越来越少,加之大量超采地下水,致使水资源锐减。而且,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水质越来越差,这种情况由湖区逐渐向坝区扩展。另外,地下水位的下降又导致森林草场退化、枯死,从而形成的耕地被沙化,盐碱地逐年增加的局面。再者,气候干旱少雨,沙患频发使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年甚一年,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地制约着民勤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面对现实民勤向何处去,已成为各级领导关心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治理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成为民勤绿洲生存的必由之路和民勤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一)水资源危机逐年加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历史上水草丰美、可耕可渔,有“柳林粮仓”之美誉。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羊河入境径流量年均5.42亿立方米,可供灌溉全县所有耕地。之后数十年间,由于上游灌区人口增加,耕地扩大,拦坝蓄水,打井提水,过度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导致石羊河下游来水迅速递减。六十年代入境流量年均4.44亿立方米,七十年代
3.17亿立方米左右,八十年代2.28亿立方米,至九十年代锐减为年均1.3亿立方米左右,四十年间均递减千万方以上。
(二)大量超采地下水,地表水供给不足,地下水质急剧恶化。
全县浅层水质矿化度每年升高0.2~0.35克/升;深层水矿化度年均升高0.24克/升。湖区及泉山部分地区由于浅层水质恶化已不能用于灌溉,更为严重的是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到目前为止,全县发生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已涉及到17个乡镇,166个村,14万人,18万头牲畜。有些地方的群众吃水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拉运,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水资源的危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维护绿洲存在的沙生植物枯萎死亡,防风固沙林急剧衰败,存在的是一些残林败地。原有覆盖度在40%的190万亩红柳、白刺灌丛带现已消失90万亩,存在的100万亩,已有54万亩退化,19.5万亩沙化。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造成风沙肆虐,沙尘暴频繁,土地沙化,形成干旱化、沙漠化、盐碱化。可见水资源的短缺,是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三)过度垦荒、采伐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县荒山和沙漠面积达90%以上。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部分村社向沙漠腹地进行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及滥牧和过度樵采。90年代初期,受“黑瓜籽热”的冲击,风沙沿线的村社群众,不顾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开荒的决定,在封禁区、半封禁区内乱开荒、乱打井,大量开垦荒地,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垦荒地百余万亩,但受水、热、肥等自然条件限制,荒地一般单产不高且不稳定,而人口的增长,各家庭经济收入的攀比,又迫使人们不得不借助再扩大垦荒地或进行掠夺式经营。追求总产的提高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食欲”、“钱欲”的需要,大量尚好的草原、植被被开垦破坏,地表覆盖被减少、风蚀加剧,加快了沙漠化进程。但扩大开垦面积只给少数农户带来了一时的效益,而大多数的垦荒者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相反,却陷入越薄收、越广种,越广种、越薄收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实质上降低了扩大耕地面积的正面作用,更加重了恶性循环的发展。
“风起沙石飞,埋庄又压田,沙流逼人走,灾害年年有”是反映旧社会的民勤,可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部分乡(镇)、村、社干部群众为了从荒地中牟取暴利,置人造防护林、天然植被、草原柴湾而不顾,大量采伐,大量开垦,使该县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天然植被、人造防护林遭到严重破坏。到目前为止,该县被采伐破坏的沙枣树林、红柳3万余亩,梭梭1.5万亩,被破坏的柴湾高达15万亩。土地失去其抗风蚀的天然屏障,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四)弃耕摞荒,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垦荒者绝大多数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国家土地部门、林业部门的规划和批准,也就没有列入国家已耕土地和种植计划之中。这样以来乱垦乱开现象严重,而耕种者本身就是进行掠夺式生产,不注意保养土地的再生产潜力,使原本肥沃的土地贫脊化、沙漠化、盐碱化。加之绝大多数垦荒者带有盲目性,什么地方土地好、什么地方土质不好任其选择。若土质好,具有可耕性,也就可赚利保本,若土质不好或遇到纯沙化、纯胶土、盐碱高含地块,便猴子扳包谷,开一块丢一块。由于盲目乱垦、乱开荒地,大量荒地弃耕,造成大面积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三、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面对民勤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感到了百年忧患。为了绿洲的生存发展,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让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绿洲生存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进程中,党中央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更加鼓舞了我们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党中央“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抢抓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再造山川秀美的新民勤。
(一)挑战干旱、发展节水农业。
虽然该县有被赞誉为“沙漠明珠”的红崖山水库,但缺水问题仍是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坚持“内节外调、节调并重、以节为主”的方针,积极呼吁上级政府尽快建立统管统配石羊河水资源的管理机构,以期合理分配更多的上游来水。虽然我们几经努力,耗费巨资建成了“景电二期延伸工程”。但实践证明,引来的黄河之水,相对于久盼甘霖的广阔土地,不仅是“杯水车薪”而且是“水贵如油”,只能缓减水资源危机的状况,难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依法用水的路子。目前,在我县的输水渠值中,尚有24.627公里总干渠,40.242公里干渠,93.895公里支渠,1000公里斗渠,2000公里垄渠,2740公里机井输水渠仍为土渠,渗漏十分严重。为了彻底扭转这种状况,要大搞节水工程,衬砌水泥渠道,减少输水损失,提高利用效率。还要采用小畦灌,沟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和滴灌、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推广耐旱、节水高效作物的面积,使单方水效益逐步提高。同时,还要依照《水法》规定,对全县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发放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原则,全面实施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严禁乱打井和无序开发淡水资源,千方百计杜绝水的跑冒滴漏。一点一滴,均来之不易,当加倍珍惜;一掬一捧,皆十分可贵,应厉行节约。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之源才能永不枯竭,我们方能无悔后人、不负来者。
(二)防风固沙,大力造林绿化。
继续坚持“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方针,加大治沙造林力度。在西部大开发中,积极实施“百公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工程”。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西、北、中沙窝和南湖移民区四大沙区的治理为重点,乔灌草结合、封育造并重。在荒漠草场区加大封育和管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在植被稀疏地带和流沙地带,完成百万亩荒漠草场改良;在绿洲外围的治沙地带,逐年逐段播种灌草和定植乔木林,营造环绕绿洲百公里长,3~8公里宽的防风固沙林带;在农区内部,主林带发展乔木树种,副林带发展枣粮间作或红枣林,完成百万亩农田林网配置。逐步构建荒漠、草场、林灌网络化,风沙沿线林带化,绿洲内部林网化的生态防护体系,使全县几个重点风沙口得到基本治理。每年完成治沙造林5万亩,退耕还林草1万亩,每个封育期封沙育林草新封30万亩,使树木保存面积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0.1~0.2个百分点。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要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规模治理、整体推进、固害设防、集中突破”的原则,以重点风沙口规模治理和绿洲边缘垦地绿化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绿洲西线南至红崖山,北到东湖往致村的125公里的风沙线治理。而重中之重,则是红崖山水库两坝墙、尖沙窝、勤锋滩、老虎口、中沙窝和东湖镇北沙窝的治理。如果这些风沙口得不到有效治理,我们的水利枢纽、电网线路、主干公路、良田庄园,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重蹈历史覆辙。像红崖山水库这样的“瀚海明珠”,就会淹没于风沙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发扬五十年代万众一心修水库的团结拼搏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营造绿色长城,抵御风沙侵害。我们要坚持依法治理、重管严罚,对全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执法监督和预防保护。重新划定绝对封禁区、封禁区和半封禁区,依法管理生态植被。对于那些不顾全局利益,破坏生态植被的乱垦荒地、滥伐树木,随意放牧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要在全县再掀“学习治沙愚公、营造生态环境”的热潮,带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治沙造林的壮丽事业中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奉献力量。
(三)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大力实施退耕还草工程。
结合“三北”四期工程和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建项目实施,坚持保重于治,以保为主,以治促保的方针,梯次构筑三道绿色屏障。即对远离绿洲的荒漠场区加大封育保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促进植物群
落的演潜更新;在绿洲外缘的沿沙地带,逐年逐段定植0.5-2公里宽的乔木疏透型和灌木紧密型混交防风固沙林带,阻止流沙内侵;在农区适地适树营造千田农林网,完成10万亩林网配置。要进一步明确封禁区,半封禁区域界限,严禁在这些区域放牧、樵采,严禁毁林毁植被开荒打井。积极争取实施退耕还林草20万亩,减轻西线和北线的风沙侵害
(四)改良土壤,发展草畜产业。
8.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八
(会议材料)
右旗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是科尔沁草原的组成部分。是西辽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我局把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立旗的重要抓手,为全旗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一、认真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关,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建设项目审批上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旗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受理,避免那些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资源类项目盲目立项,减少环境隐患。
二、确定节能降耗项目,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确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源资能源消耗高的生产工艺,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二氧化硫排放减少9%、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8.5%、氨氮排放量减少8.5%。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So2 和COD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大气和水环
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三、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保护,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2011年完成了大板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规范保护区界标,并设立警示标识牌。2012年完成全旗8个苏木镇和一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升了农村饮用水源地监理力度,消除饮用水环境污染隐患,让农牧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上,制定了水源地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对水源保护区一级区内的与取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进行拆除和关闭,逐步取缔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畜禽养殖点及乱搭乱建房屋和无证的餐饮店,保障了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
四、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对加强辖区内涉重企业诺尔盖铜矿、巨源矿业等矿山企业的环境污染隐患进行排查,针对重金属污染源特点和现状,推进有色金属矿山污染治理项目,增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使涉重金属污染防治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二是开展全旗查处违法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建立污染源监测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环境质量公告。检查督促企业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三是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保障查干沐沦河水质断面化学需氧
量不高于100毫克/升、氨氮不高于15毫克/升。
五、完善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一是建立环境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能力,打破单一职能部门的权责能力,协调国土、林业、水利、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增强各部门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促进环保工作责任制度落实,调动各单位苏木镇做好环保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旗政府关于《巴林右旗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在全旗重点生态项目禁牧和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环境执法检查,认真落实保护区管理条例,使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加强,为创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打下基础。三是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针对农村面源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点源生活垃圾污染的“脏乱差”问题,申报实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5个综合项目,提高了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效率,生活垃圾处理的覆盖面明显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嘎查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苏木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考核指导和行政监管。建立全旗8个苏木镇和二个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机制,签订责任状。对苏木镇及社区环保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全旗创建一个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5个生态示范苏木镇和17个生态示范村。结合旗政府禁牧政策和生态建设措施的落实,农牧
民保护环境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六、深化农村环保教育,提高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改善人畜饮水、农村卫生,土壤治理、农药化肥的使用方面,对农牧民进行宣传教育。
2.从发展生产改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畜禽养殖项目的综合利用、农村沼气、秸秆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使用、改善当地环境方面进行宣传。
3.结合禁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态项目的实施,从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方面进行宣传,真正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让农牧民亲身感受环境的转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发挥农村妇女的宣传作用。从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土壤污染对下一代的影响方面进行宣传。
5.发挥学校教育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进行宣传。
6.发挥苏木镇社区环保助理作用,利用“6.5”环境日及农村集会、那达慕大会等活动,向农牧民发宣传单等方式宣传。
巴林右旗环境保护局
9.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九
一、当前生态旅游现状情况
(一)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二)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主要措施: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从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不证明了一这点。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811处,年吸引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资源的保护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加强生态管理,使之持久协调发展
森林是一个整体,森林除木头外,还有许多其它物种,它是一个由许多成份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那么我们采了木头,却恶化甚至是毁灭了其它资源的生存环境,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全部效益。但我们保护森林,并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会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灭,也是浪费资源。所以在不过度改变森林结构的前提下,进行采大留小有计划、有选择的开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严厉打击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公安部、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的通知》,经过全国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和各部门的艰苦努力,打击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毁坏和被长期占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26369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为国家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2928万元,收缴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动物209365头(只),收回林地58305亩,取得显着成绩。但是,林区治安的几个突出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在严打斗争开展后仍顶风作案,如云南省昆明市现每月从市区运往外省的保护动物仍在1吨左右;盗伐、哄抢国有林木、非法运输、销售木材在一些地区仍很严重;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击森林犯罪力度不够。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要加强森林立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森林。只要我们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加大打击力度,森林建设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二)统一规化、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外围建设。古今中外名山、风景区和国家公园都是精神活动的场所而非经济场所。我国古代,五岳山下都设有镇,镇就是专门提供服务设施的。宋代规定泰山的外围7里内禁樵采。元代规定40里外的徂徕山禁止砍柴,都是为了保护泰山。美国规定商业开发要在国家公园以外的地方,其黄石国家公园自被发现建立后,不仅禁猎、禁伐,而且陆续迁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着。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的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公园内并无一条索道,若干条索道都是设在公园之外的。这些发挥功能区分、区内观景、区外经商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借鉴。如将旅游设施建在山脚下,山上不修索道,这样游 人势必在山脚下的宾馆住宿,当地赚取住宿费和餐饮费肯定高于索道费,而且游人分散于各处,大大缓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顶过分拥挤。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改变那种认?quot;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谐、有序,体?quot;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
10.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篇十
××是民族文化的富集之地,有4千多年的人类活动历史,境内有22个民族,其中有9个世居民族、2个独有民族,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给民族文化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使××的民族文化免
遭了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很好地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使民族文化的地域属性和民族属性十分显著,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民族文化优势资源,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创新力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植根于大峡谷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文化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成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 推动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真正成功打造多元民族文化基地。
一、××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民族传统文化概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州各族人民不仅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的疆土,还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诗歌、音乐、舞蹈、神话、传说、民俗、民居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内容包含了创世、天文、地理、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等。由于××地处边境一线,自然环境特殊、交通闭塞等原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缓慢,形成了同内地及其它边疆民族地区许多不同的特点,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保存比较完整。
由于××各民族都没有文字(傈僳文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种外国传教为传教需要侧创立的拉丁字母文字,历史仅百余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宗教和非宗教文化的渗透,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老艺人的过逝而逐步消亡。再加上外来的非教堂文化冲击,网络文化的红火,各种版本的音像资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又紧靠缅甸,傈僳、独龙、景颇等民跨境而居,边民往来频繁,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和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许多地方边民吃的是进口米、穿的是西装、唱的跳的是外来歌舞、听的看的是外来的广播和电视,迫使很多地方传统文化被冷落,民族传统文化消亡速度日益加快。
(二)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现状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我们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搜集整理了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十大集成,并先后出版了傈僳族《创世纪》、《傈僳族民间故事》、《普米族民间舞蹈集成》、《怒族民间故事集成》等书,做了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工作。
2.1998年—2002年开展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艺人调查及命名,对全州300多名民间艺人作了调查,撰写了调查材料70余份。向省里申报美术艺人8人,被命名6人;申报音乐舞蹈艺人13人,被命名9人。
3.2004年至2005年5月,根据全国全省的统一要求和布署,对全州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249个项目列为县级保护名录(其中贡山70项、福贡42项、泸水77项、兰坪60项),229项公布州级保护名录,推荐申报了省级保护名录135项,批准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4.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傈僳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2007—2008年由州文化馆牵头,采访了全州四县傈僳族聚居区的傈僳族老艺人60余人次,其中高龄艺人20余人次,收集各类傈僳族民歌170余首,录音1170分钟,录相1068分钟,拍摄图片1600多张,形成了傈僳族民歌手稿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带唱词字幕),艺人小传42份,搜集傈僳族民间乐器14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650页的《傈僳族民歌集》,为我州科学化、规范化、永久化的开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5.从1990年开始,我们每年在一个乡镇举办一届旨在展示和发掘当地民族文化的乡级农民业余文艺汇
演,至今已在18个乡镇举办了18届。乡级农民业余文化汇演的举办,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平台,为专业文艺团队提供了一批进一步提升并搬上舞台的艺术创作素材,也培养了一批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文化骨干,激发了当地群众承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当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自觉意识。
6.大力组建和扶持农村
业余文艺演出队,目前,全州260个行政村和社区,共建立了168支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他们立足当地自编自创自演,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为当地村民演出,活跃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也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一批接班人。
7.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都很重视民间艺术团的发展,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为他们创造对外展示和演出的机会。
8.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他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对此州县文化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予以积极地支持。
9.积极利用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这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省级的“三个一”展演、新剧节目展出演的机会,州县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创作编排了诸如《峡谷神韵》、《母亲河》、《傈僳人》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参加省里的展学演和赛事,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还有如《哦得得》、《××大小调》、《傈僳欢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被传唱到国内国外和港台地区,傈僳、普米、那玛民歌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盛典”展示后被录入“中国民歌博物馆”。普米族的《跳龙》在国际旅游节中跳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傈僳的多声部合唱多次登上了国家级的电影节和国际合唱的艺术殿堂,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惊叹和高度评价。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各种场合的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在国际国内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提高了声誉。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先后到日本、泰国进行交流和演出,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几千年来,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有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斑澜多姿的无形文化遗产、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等艺术和技术以及各种礼仪、风俗、民族体育活动等,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而且成为各民族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日益增强,随着科技手段和文化传媒的日新月异,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投入没有一定的合理比例,业务经费得不到保障;二是一些干部缺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重视自然资源开发,忽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民族民间文化损毁、消亡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在消亡,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民居建筑群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由于依靠口传心授而长久流传,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年事已高,这些民间技艺往往因老艺人的离逝逐渐消亡;四是缤纷浩瀚的民族民问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留传于民间,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专门人才、管理手段和经费,文化资源的流失情况更加严重,收购、倒卖、盗卖民族民间文物珍品,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各种商业操作,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使某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发生严重变异,甚至出现一些损害民族感情和尊严的事情;五是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保护经费不足;六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
在扶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
第一,××文化产业因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从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尚处于培育阶段。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是市场发育层次低、消费群体小、消费能力弱。由于我州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构建起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能够承载文化产品营销的消费需求市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经营项目和经营企业,但经营规模小、营销档次低,加之人才缺乏、制作成本高、投入严重不足,没有系列化、规模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家庭作坊式的经销方式占了很大比重,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难度相当大。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文化事业的繁荣作为基础的,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和制约,我州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部分几乎完全靠省里支持和补助,以至发展缓慢、依赖性强,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才难举,特别缺乏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和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市场营销人才。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依赖思想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中央和省制定的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难于兑现;二是没有形成适应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文化部门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社会供血严重不足,产业起步艰难;三是缺乏精品艺术产品、知名文艺人才、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和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
三、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对策
在世界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成为人类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之举。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尽管如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和浩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不同程度地遭受着破坏和毁灭,不少濒临绝境的民间艺术品种和文化表现形态正亟待抢救和保护。
对此,我国政府自1990年以来,连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和管理办法。2003年初,文化部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此同时,我省还制定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无疑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得当、利用得好,则可造福于民;反之它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淡化直至湮灭。因此,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紧迫感,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但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大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列,用法律的形式保护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我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采取利用民族节日、宣传车、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各级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人员、给编制、给经费,确保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制订地方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的管理办法,依法开发保护。
(三)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和编目,详细掌握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情况,分类登录,以便于系统地开发。
(四)认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将民族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之一。这样既能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又使民族之瑰宝有更多的传人。
(五)加大对民族节日活动的宣传与扶持。民族节日的开展,对于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大对节日的扶持,能够达到较好、较广的宣传效果,同时也能挖掘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
(六)要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纳入科技进步工作这个大的范畴。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资本,其经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把文化与经贸、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在抓好科技进步工作时要将其纳人工作范畴,统筹安排,齐抓共管,使科技进步工作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实现良性互动。
(七)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核,弘扬民族精神。一是通过民族文化本身展示各民族祖先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上;二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中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创造的积极内核,因势利导、积极善用,凝聚成一种全民族的科学精神。
(八)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完善、优化文化经济环境,逐步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元投资文化产业的新格局。
1.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增加财政性扶贫性无息、贴息资金投入。
2.以优势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吸引州内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建设。
3.鼓励民间、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
4.加强资本积累,开源节流,扩大再生产,充分利用州内外甚至省内外市场发展我州文化产业。
(九)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优化投入,不断增加动态投入。
【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课题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10-28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09-18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08-25
生态保护实习报告09-02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和农业生态文明10-28
水资源保护中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研究论文08-05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07-20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07-14
关于生态文明的征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