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报告(8篇)
1.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报告 篇一
扶贫开发调研报告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由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带队,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等部门同志参加的调研组,于20**年7月18日-22日,赴宁夏、甘肃两省区进行了扶贫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宁夏中宁、同心,甘肃靖远、会宁等县,实地考察了扶贫项目,走访了贫困农户,并分别与两省区及部分市、县领导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喜忧参半,甘宁两省区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绩,也探索出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感受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充满信心,对中央加大扶贫力度充满期待。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甘宁两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宁夏两省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工作重点,结合当地实际,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
(一)实施整村推进,着力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20以来,XX区以1026个重点贫困村为单元,先后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均投入100万元左右,实施了基本农田建设、村级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危房改造等项目,有力地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截止2015年底,宁夏已完成516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甘肃省全省规划了8790个重点贫困村,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2236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在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中,甘肃省采取了整流域治理推进、整片带开发推进等实现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把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和经验。
(二)强化产业建设,着力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近几年来,宁夏自治区出台了《全面推进宁XX区草畜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三个促进产业发展的文件,重点组织实施了“十万贫困户养殖工程”、“百万亩人工种草工程”、“宁XX区黄牛改良工程”、“小额信贷财政担保工程”,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2015年,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中有30%来自草畜产业和马铃薯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在XX县预旺镇两个贫困村建设的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采用地膜覆盖、节水点灌、补灌等措施,发展马铃薯、瓜类等经济作物,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20元。甘肃省每年集中44%左右的扶贫资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草畜、马铃薯、中药材、林果、蔬菜等五大扶贫产业,使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60%左右。今年,甘肃省还把科技扶贫作为现代农业推动扶贫开发的突破口,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了“518”科技扶贫工程,把整村推进项目与科技推广项目结合起来,通过科技入户,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生产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
(三)加强技术培训,着力增强贫困劳动力劳动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十五”以来,宁夏采用“农民点菜、服务团搭灶、专家掌勺”的订单培训方式,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基本达到每户农民中有1个劳动力掌握1-2门种植、养殖实用技术或营销技能。以“阳光工程”、“雨露工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长期培训就业工程”为依托,与市县签订“劳务输出责任书”,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条龙服务的劳务产业格局。2015年,宁夏西海固地区劳务输出总量近60万人次,其中稳定输出35万人,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达55%。甘肃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确定为农村发展的一大产业。每年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3000-4000万元,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输转培训。二是今年开始实施了“两后生”技能培训计划,对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通过中长期培训,使其从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今年计划培训“两后生”7313人。三是组织省外劳务移民。截到今年6月底,已向省外移民1.87万人,占计划的80%。
(四)加快移民搬迁,着力解决不适合居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专门成立了红寺堡开发区。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安置了从南部山区7个重点县搬出的贫困农民近20万人。移民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500元,增加到2015年的1983元,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一些重点县也积极开展县内自愿移民。调研组所到XX县,在固海扩灌区大力实施移民工程,今年将安置移民1.5万人。
(五)加强措施协调,着力形成扶贫开发合力。一是充分利用国家行业、区域支农政策,优先考虑贫困地区,支持扶贫开发。如退耕还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饮解困工程、中小学“两免一补”、少生快富工程等政策优先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积极整合其他支农资金,推进扶贫开发。宁夏按照“部门协作、整合项目、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整合各方面的项目和资金,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支持力度。如:扶贫扬黄工程、东山坡引水工程建设等。去年宁夏在南部山区9县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共整合资金近6000万元。2015年,甘肃省安排整村推进资金3.6亿元,通过协调,整合相关部门资金达1亿元。三是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福建省对口帮扶贫XX区来,从福建向宁夏单向援助,发展到“互学互助、对口协作”,逐步形成了社会各界多层面、全方位、宽领域的协作局面;甘宁两省区各级妇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宣传和服务优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带动为载体,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增强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能力,努力解决妇女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通过募捐活动,建春蕾小学;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及劳务培训班,帮助妇女发展生产或转移就业;积极实施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为近30万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组织实施了妇女小额循环贷款扶贫项目,积极开展以项目带动、资金滚动、农户连带发展为内涵的连环脱贫活动等等。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甘宁两省区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贫困人口规模继续减少,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2015年,甘肃省农村贫困发生率由9.6 %下降到7.5%,下降了个2.1百分点,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了7.9%。XX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3.6%下降到2.1%,下降了11.5个百分点,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了14.5%。二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贫困地区兴建了一大批基本农田、人畜饮水工程,部分地区逐步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三是扶贫产业开发初具规模。在甘宁贫困地区,马铃薯、草畜、中药材、果品和瓜菜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四是贫困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贫困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过去那种因教育致贫、因病致贫的现象有了一定的缓解。
二、当前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基本形势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甘宁两省区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贫困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人们精神面貌良好,广大干群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但是两省区也都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从甘宁两省区,乃至全国的情况来看,当前扶贫开发既有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机遇来看,主要是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宏观调控中,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着力地加强农业薄弱环节,连续出台了新世纪以来3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使公共财政阳光不断照耀到农村,这些都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去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机制,加快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再次明确了新时期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方向。
从挑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群体规模依然较大,贫困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发展差距呈扩大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底,甘肃宁夏两省区贫困人口规模分别是499.2万人(绝对贫困154.9万人,低收入344.3万人)和33万人(绝对贫困8.9万人,低收入24.1万人),而两省区建档立卡结果分别达到了753.63万人(绝对贫困225.89万人,低收入527.74万人)和133.5 万人(绝对贫困70.6万人,低收入62.9万人)。两省区贫困地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扩大,而且两省区贫困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也在扩大。2015年到2015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从1:3.44扩大到1:4.18;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从1:2.85扩大到1:3.33。
二是部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制约生产生活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甘宁干旱带,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解决缺水的问题,这些地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依然相当困难。山大沟深,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很大一部分地区仍然是靠天吃饭。
三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2015年,“三西”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重点县财政自给率平均在15%左右。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就业难度大。如宁夏西海固地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就占到67.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3%。返贫率比较高,特别是因灾返贫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小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扶贫开发确实使一部分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巩固温饱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农村扶贫开发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四是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求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今年,低保制度全面建立起来后,甘肃、宁夏两省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将全部得到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将随之得到根本解决。但是,调研中,两省区一致认为,低保制度不能代替扶贫开发。低保制度仅仅是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生存、生活问题,农村贫困群体的发展问题仍然要靠“造血”式开发扶贫来解决。两省区希望国家适当提高贫困线标准,将扶贫开发的目标由解决温饱调整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缩小差距上来。建议中央加大扶贫投入,延长并增加“三西”资金;明确相关部门扶贫职责和任务,整合扶贫资源;建立对口帮扶、东西协作和社会帮扶的长效机制,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五是贫困的复杂性和反贫困的艰巨性,呼唤制度性、整体性扶贫政策体系。我国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条件制约,也有人力资本落后的原因,既有制度性缺陷,也有机制方面、具体工作层面的不足。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卫生医疗、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设计,对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甘肃、宁夏干旱带贫困现状及反贫困实践看,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既需要贫困地区立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做好规划,还需要政府对贫困地区做出更多的系统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面对新形势,今后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部署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成效。
(一)赋予开发式扶贫新的内涵。开发式扶贫是我国多年来农村扶贫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扶贫工作当中仍然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工作方针。国际反贫困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开发式扶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素质问题、发展问题和能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我国多年来的扶贫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排除其他扶贫手段,比如救助救济力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利促进和有利补充。因此,扶贫开发的方针不能动摇,扶贫开发现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能动摇,扶贫工作的力度不能削弱。
但是,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应赋予新的理念和内涵。应由专项扶贫开发转变到综合扶贫开发的思路上来;应突出对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反贫能力的开发与提高;应由注重点上开发转到点面结合,以面带点,以点促面。
(二)重新定位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过去扶贫开发主要或者侧重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从当前形势看,这一目标应该调整。一方面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全面、稳定地解决贫困群体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扶贫目标不适当调高,贫困群众脱贫也就不稳固,低保压力也会增大。因此,在新形势下,扶贫开发要将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加快发展与缩小差距并举,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建议将扶贫开发目标从重点解决温饱转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缩小贫困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收入差距;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整体性差距”上来。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则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进一步明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扶贫工作方式和实现形式上,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应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针对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机械地定比例、定标准,具体的支持方式和内容应由各地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从对甘宁两省区的调研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移民搬迁、劳动力培训都应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内容,需要加大力度。
(四)创新扶贫机制。改革创新,既是推进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提高扶贫成效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为扶贫开发机制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一是探索建立扶贫开发与其他支农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无论是从中央层面,还是从甘肃宁夏两省区的实际情况看,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也越来越多,资金的投入也不断地加大。如果扶贫开发能和这些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近年来,甘肃、宁夏两省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机制。要实现扶贫资源的整合,一是要求贫困地区立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编制扶贫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二是要树立“大扶贫”观念。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要以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为平台,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认真研究将各种资源有效引导到贫困地区的办法。三是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点。特别是在县级开展扶贫资源整合试点。
二是研究建立重点县的进退机制。改变现在重点县一定几年不变的做法,制定考核办法,把重点县领导干部的政绩、升迁与扶贫工作挂钩,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贫困县脱贫摘帽。中央控制重点县总量,重点县的调整权下放给各省,由省政府确定调整的时机和对象,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三是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促进扶贫责任的落实。在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基础上,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将财政扶贫资金分为两部分分配,一大部分资金按照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分配,以体现公平性。另一小部分资金按照绩效考核情况分配,以保护、激励各地扶贫积极性。这部分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对扶贫开发工作实绩好的多补,差的少补甚至不补。
四是完善社会帮扶机制。扶贫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支持。在这方面需要完善一些机制,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把政府扶贫和社会帮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特别是要更加注重发挥妇联、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增加安排针对贫困妇女的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参与度。
2.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报告 篇二
一、黔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一) 县域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中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来,黔南州的县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黔南全州共用12个县( 市) ,县域总面积达26197平方公里( 见图1) 。根据黔南州统计资料,2013年全州县域地区生产总值642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6% ,其中突破50亿元的县( 市) 有6个( 见表1) ; 县级财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亿元,其中突破4亿元的县( 市) 有2个;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38亿元,增长15. 8%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黔南州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根据黔南州统计年鉴,自改革开放以来,黔南地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达517亿元。铁路方面,黔桂铁路、湘黔铁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贵广高铁、沪昆快铁、贵南高铁贯穿全境,四通八达;公路方面,贵新、贵广、惠兴、惠百、马瓮、贵瓮等高速公路交叉成网,2013年通车总里程达34279公里,路网密度60. 9公里/百平方公里,县县通高速的格局正在形成; 水利设施方面,正在建设的罗甸红水河港区和瓮安江界河港区,将为黔南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黔南通江达海的夙愿。到2003年为止,黔南州所有县( 市) 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信息化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开始被广泛推广。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黔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3.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3]。随着经济的发展,黔南地区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表现为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根据统计资料,2013年黔南县域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25. 05% ,比上年降低2. 5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4. 62% 和30. 13% ,较上年分别上升3. 22个百分点和4. 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正快速成为该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这表明,黔南州县域经济结构正在不断得到优化。
( 二) 县域经济发展背后的县域贫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黔南州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仍要看到该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长期的县域贫困问题。据统计,黔南州2013年常住人口为323万,其中贫困人口就有88万,贫困发生率为27. 24% ( 贫困人口县域分布见表2) ; 贫困乡镇88个,贫困乡镇发生率37. 77% ,比全省平均值高出2. 67个百分点; 全州12个县( 市) 均有贫困人口,其中还有6个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4]( 见图2) 。2013年,贵州省以地区生产总值5701. 84亿元在全国31个省( 市、自治区) 中排26位,以人均GDP16413元居第31位; 而黔南州以地区生产总值443. 59亿元在贵州省九个地级行政单位中位居第五位,以人均GDP13765元在贵州省排第四位,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2648元。相比之下,2013年东部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超过8万元,而黔南人均GDP还未突破2万元大关,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相当落后的。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覆盖情况、开放教育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社区建设等更是远远落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5]。可见,黔南州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县域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该地区县域贫困的原因及扶贫开发的对策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黔南州县域贫困的根源分析
贫困是一个地区自然、社会、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划分为客观性致贫因素和主观性致贫因素[6]。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对黔南州县域贫困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 一) 黔南州县域贫困的客观性致贫因素
客观性致贫因素是指导致一个地区贫困的外部环境条件,如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资源短缺、技术落后、国家经济政策有局限等[7]。根据黔南州的实际情况,认为导致该地区陷于贫困的客观性致贫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建设滞后。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通,黔南州也不例外。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土地以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地理位置偏僻,属于我国经济最不发达的西南偏远地区( 黔南州地理位置见图3) 。尽管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黔南州县域地区交通信息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十分落后。2012年,黔南州县域地区公路通车里程15559. 63公里,其中等级公里9239. 98公里,等级公里所占比重59. 38% ,远低于我国等级公路84. 1% 的国家水平; 高速公路426. 23公里,高速公路仅占全部公路里程的2. 7% ,这一比重也大大低于发达地区水平[8]。黔南州县域地区信息网络覆盖率为46. 2% ,在12个县级行政单位中,网络覆盖率最高的都匀市也仅为56.6% ,网络覆盖率最低的平塘县,更是仅仅为34. 5% ,无论从黔南总体网络覆盖率,还是从各县的网络覆盖率来说,都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 工业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黔南州各县曾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工业落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虽然改革开放后该地区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经济规模依旧弱小。2013年,黔南州工业经济增长33. 05% ,达到178. 90亿元,这已是该地区工业经济连续持续了十余年的增长。尽管这样,这一数字还远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黔南州各县农产品及工业原料至今仍多以初级形式外销,欠缺深加工、精加工; 工业企业存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效益差的问题。长期以来,工业发展的落后及薄弱的经济基础,严重制约了黔南州县域经济的发展。
3. 耕地面积狭小,土地生产力水平低。贵州是中国乃至世界亚热带喀斯特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高原山区,喀斯特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 8%[9]。黔南州处于贵州中南部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是贵州省喀斯特森林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黔南州全州土地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72. 53% ,丘陵面积占21. 3% ,平坝面积占6.17% 。土地中,耕地占21. 93% ,其中水田108725公顷,旱地79794公顷,全州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 16公顷。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黔南州石漠化发展迅速,导致农户本来就不多的可耕地面积更是大幅减少,更为甚者,由此造成的该地区水土保持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生产能力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表3为黔南州各县域耕地面积统计表。
4. 贫困区域集中连片,脱贫难度大。黔南州12个县( 市) 都有扶贫开发任务,贫困人口均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致贫原因错综复杂,脱贫难度很大。而且,黔南州12个县( 市) 中还有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6个县都是民族发展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也是黔南州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这几个县的贫困人口占到全州贫困总人口的80% ,因此黔南州被列为贵州省首批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区域,由此带来的扶贫难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 二) 黔南州县域贫困的主观性致贫因素
主观性致贫因素主要是指导致一个地区贫困的人的内部条件,包括人口劳动力素质低、干部思想意识落后等内在因素[10]。近年来由于主观性致贫因素的影响,黔南州县域扶贫难度越来越大。导致黔南州县域贫困的主观性致贫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 思想文化落后,人口素质低。由于黔南州各县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文化教育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致使人口素质难以提高。根据统计资料,2013年全州各县域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约有14万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约有22万人,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约200万人,可见黔南州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相比之下,该地区文盲率却高达17. 21% ,更是比全国6. 18% 的平均水平高出足足11. 03个百分点。由于县域贫困与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正相关,因此,如果不加快文化教育发展,努力提高人口素质,黔南州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口素质低,黔南州很多农民仍在坚守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靠天吃饭。一些贫困农民的生活目标仅仅是生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过低的生活目标还造就了人们“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和有了钱不进行生产性投资而是挥霍浪费的畸形消费观念。这套观念体系就是贫困文化,是主观性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所在[11]。
2. 干部队伍素质低,社会管理缺乏效率。贫困地区干部多在贫困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等( 照顾) 、靠( 救济) 、要( 帮助) 思想比较普遍。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普遍较差,而上级部门在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上常常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贪功冒进,导致巨大的财力投入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大量心血和精力白白损失。干部队伍素质低会严重影响社会管理水平,社会公共管理不到位,又会使国家政策法令难以有效落实,这就为滋生腐败创造了条件,也成为黔南州县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黔南州县域贫困程度分析
在区域经济学中,贫困缺口和贫困线指数是用于测度贫困程度的两个主要指标[12]。贫困缺口按其测度方向不同可划分为贫困缺口总额、平均贫困缺口和贫困缺口率三类。贫困线指数反映相对于全社会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贫困程度。贫困线指数越大,贫困人口的相对贫困程度就越高; 反之,贫困人口的相对贫困程度越低[13]。由于制定的贫困线标准不同,所测定的贫困程度不同,本研究采用国家2010年制定的1500元贫困标准,结合2013年黔南州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数据,计算出的黔南州各县( 市) 贫困程度如表4所示。
上表显示,黔南州各县平均贫困缺口达到1315元,与1500元贫困线的标准接近,说明在此标准下黔南州贫困缺口相对不大,但若在2013年2300元的贫困标准下,贫困缺口就会放大很多。而如果从黔南州各县贫困缺口总额来看,要使该地区各县所有贫困者都达到贫困线标准,那么所需要的社会财力就大约为97亿元。同时,黔南州各县贫困程度是非常不均衡的,其中长顺县、三都县和平塘县的平均贫困缺口率达到了1. 357,1. 495和1. 359。从贫困线指数来看,贫困线指数相对较低,说明在1500元贫困标准下,相对贫困程度较低,但由于国家贫困标准不断提高,近年来黔南州的贫困线指数尚未呈现下降趋势,相反,还略有提高。
通过对黔南州县域贫困程度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该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扶贫工作迫在眉睫,加强扶贫力度更是刻不容缓。但是目前该地区县域扶贫开发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扶贫效率。下面就对当前黔南州县域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阐述。
四、当前黔南州县域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与管理体制问题
当前黔南州各县扶贫方式仍以救济为主,实践证明,救济式扶贫对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导致的贫困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但是,救济式扶贫只能救急,不能救穷,对于由于自然和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的地区性贫困,救济式扶贫方式就不再那么奏效了,把救济式扶贫用于黔南州扶贫开发,显然是一项政策失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带来很高的返贫率。再者,目前政府扶贫机构设置仍然存在着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畅通的问题,从州政府,到各县各乡各村,战线太长,中间环节太多,路途消耗太大。由于很多具体的扶贫工作是由多部门管理实施的,使得各类扶贫资金种类多,投入分散,职权不一,甚至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扶贫资金的合力,降低了县域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二) 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后劲不足问题
黔南州各县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差。虽然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县市。该地区县域经济基础薄弱,突出表现为资金不足或者严重短缺。“八七”扶贫期间,各县财政扶贫资金平均不足800万元[14],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项目建设,均是一个不可回避而又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也直接导致了黔南州各县扶贫开发后劲不足的问题。
( 三) 社会化服务不到位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离不开社会化服务,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确保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15]。目前黔南州各县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体系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尤其是乡、村两级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松散,甚至有其名而无其实,多数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技术示范、推广服务上,而在资金融通、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养龙头和中介服务等方面却严重欠缺。社会化服务不健全,组织程度低,功能弱化,对该地区县域扶贫开发作用小,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
( 四) 人力资源欠缺问题
目前,黔南州各县农民的文化素质还普遍较低,农民高中以上文化人数少,而文盲、半文盲比重却很高。单就各县贫困山区而言,农民的文化程度就更低了,再加上有文化、有技能的人不愿意去山区工作,就导致贫困地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这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欠缺,又成为阻碍黔南州县域扶贫开发最大的问题。
五、对黔南州县域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黔南州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 一) 转变传统扶贫模式,完善扶贫体制
大量事实和经验表明,外生性扶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甚至会导致“越扶越贫”的局面,因此转变传统扶贫模式更显迫切。要转变传统的“父爱”式外生扶贫模式为参与式扶贫,这种新型扶贫方式是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模式,它的优点就体现在扶贫项目的选择、规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中,使贫困区民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贫困区居民权力共享、责任共担,把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紧迫感同各级政府的扶持措施结合起来,把被扶持对象的努力与全社会的积极支持结合起来,把扩大基层民主与上级的指导帮助结合起来,以形成治理贫困的巨大合力。参与式扶贫有利于反贫困资源的整合、传递和接受,有利于贫困人口素质的提高。总之,参与式扶贫主体是贫困区民众,政府要发挥的是引导性作用,要明确政府的权责限制,集思广益,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努力变一元扶贫为多元扶贫的格局[16]。
( 二) 强化扶贫资金投入与管理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可以考虑改革中国农业银行独家投放扶贫贴息贷款模式,确定农村信用社、农发行等多家银行从事扶贫贴息贷款业,走“公司 + 基地 +农户”的扶贫模式。强化资金管理,在现行扶贫资金管理体制下,资金使用必须实行“阳光工程”。依据黔南州各县县域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规划,统筹安排,捆绑使用,确保重点,突出效益。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和报账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扶贫资金要严格按照省、州要求,专户储存,避免资金外流和挪作他用。建立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的检查、监督机制,对其进行阶段性审计,及时报告,以避免随意变更、滞留、挤占和挪用。
( 三)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是实施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脱贫目的。围绕发展农村产业,黔南州各县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按照“一村一品”定位,发展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产业。黔南州各县山区面积大,发展绿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同时,强化非农产业发展,积极扶持以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为重点的加工业; 加强小城镇建设,吸引并积极引导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 镇) 务工、经商。( 2) 注重农业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大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给予专项补贴。( 3) 引进、扶植农业龙头企业。扶植发展龙头企业是实现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使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这恰恰是黔南州各县扶贫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当予以重视。( 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应加快现有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管好、用好基础设施的积极性[17]。
( 四)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重点,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农民自我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加强县、乡农技、植保、种子、农机、气象等服务组织网络; 完善县、乡、村农业专业协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程服务; 深化农村供销社和农村信息化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中心,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支持。
( 五)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推进教育扶贫进度
在黔南州这样的贫困地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县域扶贫显得格外重要。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是实现脱贫目标的根本,“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因此,要多方位提高黔南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基本技能。为此,首先要加强各县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 其次,要鼓励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去农村就业,真正把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贡献给农村、农民; 最后,要加强对各县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以此带动贫困人口从业和增收,最终实现脱贫目的[18]。
摘要:县域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重要问题,反贫困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贵州黔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从现实和理论上分析了该地区县域经济贫困的原因,指出了其在县域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3.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报告 篇三
摘 要:开展扶贫开发,是甘南藏区搞好“三农(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和实现途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贫困集中区,虽然政府的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甘南州经济的发展,但甘南州的开发式扶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介绍了21世纪头10年甘南州扶贫开发的成就,分析指出了甘南州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甘南州;扶贫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97-02
一、甘南州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辖7县1市,即合作市、临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玛曲和碌曲7个县。新世纪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坚持走开发式扶贫之路,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全州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44.64万人一度减少到2010年底的15.22万人(当年1 274元标准),减少29.42万人;贫困面由83.86%下降到27.4%,下降56.46个百分点。
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2011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106元,比2000年增加1 910元,增长1.6倍。五个国扶重点县和一个省扶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 128元增加到2011年的3 028元,增长2.7倍,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3.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抓手,累计投入资金4.22亿元,主要实施了暖棚建设、奶牛养殖、牛羊繁育育肥、良种畜引进、优质牧草种植和汉藏药材、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等项目。
4.科技和智力扶贫不断加强。累计开展贫困群众科技培训25万人次,劳务技能培训5.85万人,完成劳务移民7 800人,培训“两后生”6 597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5.基础条件有效改善。坚持把改善农牧村基础设施条件放在扶贫开发的首位,组织开展了村道硬化、水利工程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等一批扶贫工程建设,使贫困乡村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6.贫困村灾后重建圆满完成。历时两年多,全面完成了舟曲、迭部两县69个贫困村的“5·12”地震灾后重建扶贫项目任务,完成投资4 450万元。完成了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扶贫项目。
7.区域开发有序推进。截至2011年底,全州累计实施整村推进536个,实施或正在实施合作和临潭国家级“连片开发”试点、夏河县省级扶贫开发与新农牧村建设相结合试点、舟曲县扶贫开发和防灾减灾试点、各县市整乡推进试点等扶贫重大专项试点工程,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稳步推进。
二、甘南州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与全国全省的差距持续拉大。2010年,甘南州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52.4%,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7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年均增速必须达到4.1%以上,而2010年该州只有1.6%,如期实现小康的难度大;全州人均GDP只有9876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1.29%,全国平均水平的32.93%。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977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909元,而甘南州只有3 106元,比全国少3 871元,比全省少803元,按每年平均400元的增长幅度,比全国相差10年左右的时间,比全省相差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个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
2.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庞大,直接影响全州实现小康的进程。据统计部门监测的数据看,甘南州在2 300元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仍有28.39万,贫困面达5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18个百分点。从分县市情况看,舟曲、临潭、卓尼、夏河、合作等贫困重点县市贫困发生率仍然较高。
3.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贫困农牧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甘南州平均海拔在3 000米以上,农牧业生产光热条件不足,广种薄收,效益低下。全州大部分天然草原退化问题突出,畜牧业发展难以摆脱冬瘦、春死、夏壮、秋肥的恶性循环,产业扶贫成效不稳定。白龙江、洮河等流域重大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农牧业生产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4.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脱贫致富的基础不牢。交通运输与通信设备设施缺乏。行车条件差、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达水平低,电视广播电话等的信息不发达,加上牧民居住比较分散,这些都增加了扶贫投入成本。截至2010年末,全州仍有616个自然村不通公路,43个自然村不通电,39个行政村不通电话,35.61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于自我发展后劲不足,加之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因灾、因病、因教造成返贫的问题突出,全州常年返贫率达20%~30%,灾年高达50%或更高。
5.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全州农牧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2.3年、4.3年,思想观念保守、缺文化、缺技术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部分贫困牧民不懂汉语言,外出就业能力差,自我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而这部分人是返贫人口的主要群体。
6.农牧村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投入不足。农牧业基础条件差,经济结构不合理,农牧业产业化虽有一定基础,但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大部分农牧产品以家庭小生产分散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牧村科技服务体系滞后,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难度很大,全州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只有10%~15%,贫困人口的自筹能力有限,自我发展能力很差。目前安排该州的扶贫专项资金量不能满足农牧村人口比重大,“三农(牧)”基础薄弱,特别是扶贫攻坚难度大的实际需要。
7.扶贫开发工作与农牧村其他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尚在探索当中。长期以来,只专注专项扶贫,而且由专项扶贫包揽一切,缺乏对行业扶贫的有效协调,作用发挥不够,扶贫开发的合力不足。
三、甘南州开发式扶贫的对策建议
1.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在改善农牧村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扶贫资金整合机制,落实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加强扶贫攻坚各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制定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整合资源,协调动作,整合各方面建设资金投向贫困村,集中用于扶贫重点村和项目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特别要切实抓好整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建设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和增收产业项目建设,使全州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户人居环境有大的改观。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切实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开发等企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技术支撑的扶持力度,提高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双联贷款、小额贷款扶贫到户资金和扶贫互助资金在发展农村主导产业、扩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范围,解决部分群众因各种条件限制贷不到双联贷款的问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中的推动作用,扶持贫困人口发展暖棚养畜、药材种植、劳务经济和“农家乐”、“牧家乐”、“藏家乐”等特色产业,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
3.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在提升贫困群众能力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大“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的实施力度,通过劳务输转培训、“两后生”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每年完成一定规模的实用技术培训和“两后生”职业培训,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输转,减轻当地生态压力,使贫困农牧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4.多轮驱动、通力合作,在加大社会帮扶力度上实现新突破。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抓手,主动加强联系和汇报,搞好协调与服务,为各级帮扶单位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和工作环境,争取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扶持,着力营造大扶贫的格局。每年争取一定的帮扶资金,着力为帮扶村和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高帮扶成效。通过协调争取中央国家机关(企业)和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对口帮扶,进一步引智引资,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5.采取自愿、另谋出路,在实施生态移民上实现新突破。在认真总结以往移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减人增林的发展方向和自愿搬迁的原则,并在扶贫移民规划的指导下,对生存条件恶劣、居住偏远零散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贫困乡村,稳步组织实施移民扶贫,卸载生态压力,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重点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土地、水利等资源开发,改善安置条件,提高迁入地承载能力;二是结合搬迁地实际和特点,确定搬迁人口、安置方式、补助标准和建设内容,明确有关配套政策;三是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搬迁后的长远发展问题,进一步拓宽搬迁群众的增收渠道。
6.加强领导、细化考核,在落实工作责任上实现新突破。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新阶段新农牧村建设、“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大事来抓,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扶贫攻坚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健全党政领导包抓制度和考核制度,并把扶贫攻坚工作考核及“一票否决”的刚性要求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细化工作责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强化大扶贫理念,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扶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参考文献:
[1]韩广富.浅析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战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银锐.关于我国开发式扶贫问题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3]谭琳琳,帅传敏,张先锋.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6).
[4]刘永佶.问卷调查及数据资料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5]向延平,彭晓燕.旅游扶贫开发的思考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4).
[6]李云,王荣红,邱正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以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9(624).
[7]李会琴.基于社区参与的鄂西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1).
[8]李益敏,蒋睿.怒江大峡谷旅游扶贫研究[J].人文地理,2010,(6).
4.扶贫开发项目报告 篇四
座落在距县城南8公里,靠近201线。交通便利,开发土地的面积广。全村有930口人,有耕地2184亩,面积广,旱地500亩,具有开发潜力。为了建设更好地建设新农村,使新民村更好地发展,就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特申请以下项目。
第一项:修建文化广场,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使村民在闲暇之时能够更好地分健身、娱乐,准备修建一个面积3500平方米的广场。这样不仅有利于村民们锻炼身体,也有助于村民们更好地互相友好地相处,联络感情,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很有好处。本项目共需水泥175吨,吵料700立方米,人工500人,总投资约需资金18万元。
第二项:23斗26斗水渠,为了节水便利需要开修23斗26斗水水渠,灌溉面积1500亩,全长2500米,需要投资约13万元。
第三项:打水井一眼,由于本村处于七支末端土地面积较大,浇水年年有困难,容易引发旱情,种植结构因水而无法调整,农业经济受到很大制约,为了更有效地发展农业经济,本村急需在25斗井一眼,浇溉面1800亩,需要投资20万元。
第四项:通村道路,由于本村通村道路崎岖不平,严重影响交通和经济发展,需要修整通村道路3公里,造价60万元。
5.贫困县扶贫开发调研报告 篇五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抢抓扶贫开发覆盖全国范围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办法,为全面实施好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所以要脱贫致富,必需要正视矛盾,确立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定位,突出重点,对症下药,方才抓出新成效。
一、当前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确立脱贫目标,明确责任,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为民富民这个根本目的,突出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任务,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交通道路大大改善。农村路难行,农村交通环境差,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各级党委政府制订实施方案,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农村村道硬底化工程,农村交通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二是教学条件日益改善。经过各级单位的帮助扶贫投入,贫困镇村的中小学教学条件日益改善,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提高,缩短城乡距离。三是农村的饮水安全和安居工程大为改善。政府高度关注饮水安全和安居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逐步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和安居工程问题,农村群众安全饮水和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四是五保的政策得到落实。主要为加强农村五保老人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积极配套相关措施,逐年提高供养标准,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老人的应保尽保,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五是种养项目全面推进。采取引、推、促、帮、带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科技服务、狠抓基地建设,念好产业扶贫“富民经”,建设一批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增强辐射能力。六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大增加。利用山林、矿产、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等资源优势,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开发,拓展收入来源,增加集体收入。
二、当前扶贫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但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1、资金给付不及时、数额不足,扶贫供需矛盾突出。近年来的扶贫帮扶资金虽然在大幅度增加,但随着物价水平和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扶贫资金投入和脱贫致富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改造方面,扶持资金少体现得更加突出。与此同时,扶贫资金难以及时到位、“远水不解近渴”的问题同样影响着扶贫开发效果。教育、医疗费用过高,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低保、医保额度低、规模小,解决贫困农民实际困难的效果还不够明显。
2、农民增收后劲乏力。近几年,虽然大多贫困村都扶持建设了一定规模的扶贫产业园区,但园区建设者多为具备资金实力的外来大户,这部分人成了扶贫资金的最大受益者,贫困村农民主要靠在园区务工谋取收入,产业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扶强不扶弱”的机制弊端,贫困农民增收因此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民一旦遇上自然灾害、或者因病因学返贫现象严重。
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一时难以改变。绝大多数扶贫开发重点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相对不足,这些条件都成为制约农村扶贫攻坚战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瓶颈;而仅仅依靠扶贫开发专项资金,难以解决全部问题。
4、资金投入不足,缺口大。 国家财政虽然每年投入上千万扶贫资金,但与当地县市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缺口,导致一些项目无法启动,影响到贫困村农民脱贫步伐。
5、贫困村发展水平不够均衡。省、市单位包扶的村,由于资金投入较多,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发展较快;县个别单位扶持的贫困村工作力度还不够大,资金投入不足,扶贫效果不够理想,导致村与村之间的发展水平失衡。
6、贫困群众参与的内在积极性不够高。虽然这几年政府积极开展扶贫,但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政府行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有限,普遍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长期生产发展不起来,贫困户也缺乏创业的信心,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贫困人口的参与只是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决策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扶贫的效果。
7、产业支撑脱贫力度不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小,深度开发的科技含量不高。脱贫基础不牢,导致农民收入波动较大,返贫比重较高。表现为农民自有的生产管理方式依赖于传统模式,导致农产品效益低;龙头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加工设备档次低,加工能力弱,缺乏科技支撑和创新。
8、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多数镇村干部的责任心都较强,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干出显著成绩。但也有少数地方和部门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不重视,工作滞后,这也是影响扶贫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强扶贫开发的建议意见
农村扶贫开发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尤其是对省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扶贫开发条例的宣传力度要加强,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利用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学习和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一是各乡镇及市级部门从事扶贫工作的干部,要加强扶贫条例和有关扶贫政策法规的学习,熟悉条例及有关农村扶贫政策内容,明确自身职能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加大对贫困农户致富典型的宣传教育,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致富思想。三是让全市企业树立共同富裕才算富的思想,主动回报社会,感恩社会,使企业积极参与农村扶贫事业。在宣传形式上有针对性,采用农户看得见、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发挥宣传效果;在宣传内容上采取多部门联合印制宣传手册,把党和政府对农村、农民的惠农政策予以全面贯彻,把农村产业发展政策,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全面宣传。
2、加强管理,保障实效。进一步转化扶贫开发思路,强化扶贫开发理念,主攻招商引资;把每年的扶贫开发任务和项目建设任务层层分解,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底进行严格考核,确保了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同时,对一些由扶贫引进建成的项目,要做好巩固或者移交工作,探索一套好的管理模式,如由贫困户成立股份公司,参股经营,合作分红的模式,使之得到长期健康发展,不断发挥作用,使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稳步持续增收,有效带动贫困户致富。
3、落实资金,确保投入。职能部门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跟踪落实工作,主动积极地向上级汇报好扶贫工作,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的扶贫项目及资金的投入,同时,继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的扶贫开发力度,根据县市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根据上级扶贫项目资金给予一定的配套。
4、强化监管,专款专用。对扶贫项目资金,要公开,实行项目直达,减少中间环节,做到专款、专项、专用,坚决杜绝扶贫项目资金的非建设性投入;在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过程中,财政、扶贫部门积极配合审计把关,监察等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对严重违纪的,要依法从严、从快查处,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5、加强执法,确保落实。坚决将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贯彻实施好,为扶贫开发打好了法律基础,政府要继续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保证扶贫法律法规的切实执行,并加强对法律法规、政策执行不到位的行为进行督促落实;对违法违纪问题严格查处,限期纠正,全面提高依法治理的水平,保证扶贫工作全面发展。
6、完善设施,改善条件。要始终把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夯实发展基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来抓。要紧紧抓住实施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利契机,以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为主要内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思路高起点做好贫困村及基础设施较差村社的扶贫开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已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农村供电质量不高、农村电力配送不正常和信息通讯不畅等问题,从根本上实现群众稳定发展的目标,打破了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使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
7、扶贫扶智,增强意识。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帮助群众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从而激活贫困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脱贫致富的意识和积极性。从“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了群众的创造力。通过做好技能技术培训培训,达到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积极推进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6.邵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精) 篇六
我们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农户、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座 谈讨论等方式,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并由此产生了如何进一步推进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些想 法。现汇报如下。
一、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邵阳认真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 本世纪头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创 新扶贫机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可 以说,过去的十年,是邵阳贫困地区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十 年,是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最快、减少最多的十年。主要体
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民生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强农 惠民政策,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为解决贫困 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邵阳市贫困地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 11年呈两位数增长, 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 50万绝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村民素质 明显提高, 培训贫困农民 122万人次、致富带头人 2.25万人次、贫困地区青年 3.6万人次, 帮助
3.6万家庭 11万贫困人口脱贫 致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面提标。
2、生产生活设施大为改观。十年来 , 邵阳市贫困地区公路 建设卓有成效,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机耕道 4059条 1.95万公 里,架桥 1019座,解决 470个特困村通路问题。农田水利建设 扎实推进,兴建各类水利工程 9320处,整修高标准山塘 4136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 226.5万亩,修建饮水工程 622处, 解决 62万人饮水困难。电网改造有效开展, 架设高低压线路 919条 2720公里,解决 26万户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住房、教 育、卫生等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解决无房、危房、草房户等住 房困难 6886户,维修校舍及附属设施 1950处,改善乡镇卫生 院医疗设施 101所,安装程控电话 1.73万部,新增有线电视用 户 5.08万户。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完成退耕还林、义务植 树造林 82.8万亩, 新建沼气池 1.8万口, 发展 “猪-沼-鱼”、“猪-沼-果”等生态农业示范户 1.18万户。
3、特色产业开发富有成效。十年来 ,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发展经济林 59万亩,新增药材 91万 亩、蔬菜 226万亩,发展牲畜 4160万头、家禽 1.19亿羽。农 产品基地数量和面积进一步增加, 发展各类农产品基地 1700多 个 50多万亩,其中 500亩以上连片基地 320个。龙头企业逐步
做大做强,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 3000余家,隆回县毅鹏金银花 保健有限公司和新宁县家家红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贫困 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邵阳市调研,现全市贫困地区 各类产业开发, 可为项目覆盖区农户人均增加收入 650元以上。
4、建整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十年来,中央、省、市、县直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派出 6108个工作组、1.93万名干 部进驻省定特困村,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 结构调整、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维稳等方面,大力推进建整扶 贫。全市共调整扶贫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 652人, 发展党员 405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4050名、后备干部 2307人;新上各类 经济开发项目 9500多个,新建集体经济项目 1183个。以 2011年为例,全市派出 387个工作组,进驻 387个整村推进村开展 建设扶贫工作。全年到位扶贫资金 9983.84万元,新修村组公 路 877.81公里,架设农村电网 880.3千米,发展沼气 1479口, 新建村小学 18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124个、农家书屋 200多 个,兴修水利工程 1462处,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7.95万人,新 增旱涝保收面积 3.38万亩,完成劳动力输出 4万多人次,推广 新技术、新项目 333个。
二、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措施得当。
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邵阳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 会目标,坚定不移地实行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开发式扶贫的 方针,以贫困群众集中区为主战场,以扶贫对象尽快实现脱贫 致富为首要任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 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 展。
2011年,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
1、学习实践,着力在理念思路上有新的拓展。邵阳市进一
步开展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在 全市扶贫系统内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大讨论,努力达到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创新思路、促进工作,全面提升扶贫开 发工作水平的目标。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扶贫工作新政策、新举 措,营造浓厚扶贫氛围。适时召开市委扶贫工作会议,掀起学习中央精神、推进扶贫攻坚的新高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编 制科学可行的市县片区扶贫工作规划。
2、突出重点,着力在整村推进上有新的作为。邵阳市加大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力度,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省检查验收。一 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邵阳市“十二五”重点村整村推进的 投入。二是不断强化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让贫困群 众在参与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发展能力、增加家庭收入,让 村级组织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形成议事、决策、干事的长效机制, 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建立整村推进扶贫资金使用激励 机制,定期对全市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监 督检查。四是推介整村推进工作典型,市里适时召开整村推进 流动现场会议,开展学习交流,实现促进提高。
3、因地制宜,着力在产业扶贫上有新的突破。一是因地制 宜,因势利导,在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和壮大 扶贫产业,扩大覆盖面,为贫困群众建立较为稳定的增收渠道。二是利用贷款和贴息政策, 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 辐射带动乡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企业 +基地 +农民经济人协 会 +农户”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继续做好小额到户贷 款贴息工作,提高使用效益。四是加大科技示范力度,促进产 业发展,择优扶持一批科技示范项目,推广一至二项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含量。
4、广泛动员,着力在“雨露计划”上有新的进展。继续创 新丰富和拓展 “雨露计划” 内容, 确保完成 2285人的培训任务。
一是开展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探索通过提高补助 标准,减少培训人数的办法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就业能力,提 高收入水平。二是继续完善湖南省扶贫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全 国劳务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三是加强后续管理,积极主动为贫 困青年提供培训质量、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方面的维权服务。
5、整合资源,着力在社会扶贫上有新的进步。做好国家和 省安排在邵阳市定点扶贫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他们 的作用。进一步抓好市县建整扶贫工作的督查与落实,加大帮 扶力度。适时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检查。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和 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大力宣传表彰社会扶贫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成立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并发挥积极作用。
6、扎实工作,着力在扶贫系统自身建设上有新的提高。扶 贫系统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在如何拓展新阶段扶贫工作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如何实现贫 困群众增收脱贫等方面开展新阶段扶贫工作调查研究;努力提 高全系统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建立工作目标考 评制度,通过考评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改善条件,努力争取 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扶贫工作及扶贫部门的支持帮助;廉洁自律, 做到勤政廉政、心系贫困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扶贫系统清正 廉洁的好形象;同时,还加强了扶贫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和报 道先进典型和经验。
三、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启示深刻。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为半山半丘陵区, 总面积 20829平方公里, 总耕地面积 590万亩, 人均耕地不足一亩, 属 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这些年邵阳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无疑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扶贫开发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本质所 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振兴中华更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巩固执政地位、永葆先进性的最有力武器。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无论是在相对发达的地区还是欠发达的地区,扶贫开发都具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动员力、号召力。邵阳市委、市政府更是提出,做好扶贫工作不但是全面建设小康邵阳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邵阳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在邵阳,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2、国家扶持政策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在邵阳市调研,无论是广大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说,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没有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如此重大实效的。十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项目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扶贫措施不断强化,为邵阳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以2011年为例,邵阳一年共争取和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多达5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亿元;争取信贷扶贫资金5亿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投入5000万元。
3、加快产业发展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不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越是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效果越明显。以新宁为例,当地紧扣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提出了“山种竹药树,田种稻烟菇,土种桔橙果、栏养牛鹿猪,开发名优特,壮大新产业”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确定了发展楠竹、药材、桔橙等农产品加工十大扶贫主要产业,直接带动3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4、整村推进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方式。邵阳市坚
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思路,以贫困村为重点,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帮扶、小额信贷和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扶贫资金、资源的利用率。以隆回县为例,10年来,先后5批共安排了180个省定特困村、省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进行驻村扶贫,驻点单位多达99家;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坚持“干部驻到村,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不脱贫不撤队”的工作方针,帮助扶贫村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5、坚持“内生”型扶贫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长远之策。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积极开展以政策、资金、项目为支撑的“输血”型扶贫的同时,坚持走内生型发展的扶贫路子,充分发挥扶贫对象参与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贫困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效促进扶贫工作由“政府大包大揽”向“群众自主建设”的转变,对继续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至关重要。据了解,2004年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雨露计划”以来,邵阳仅培训转移贫困地区青年就有3.5万人,帮助3万多个贫困家庭14万人一举实现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难题不少。
2012年,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争取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减少5万贫困人口。
到2020年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确保每年实现10万人脱贫,扶贫开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持续拉大之势。
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扶贫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
化,也为邵阳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感到欣慰。充分肯定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
一是贫困人口仍然较多。国家新扶贫标准从农民纯收入1274元提高到2300元,按照这个标准测算,邵阳市还有210万贫困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1%,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0%,相对贫困人口仍然较多。
二是扶贫难度仍然较大。邵阳市剩余贫困人口大多零散分布在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滞后,自然灾害频繁,干旱缺水,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等问题突出,是扶贫开发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很大。
三是巩固成果仍然较难。部分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尚未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脱贫基础仍不牢固,一旦遭遇较大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容易返贫,扶贫成果巩固难度较大。
四是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小。尽管近几年来,市财政状况逐步好转,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以2011年为例,全市人均GDP12797元,为全省29828元的42.9%;人均财政收入833元,为全省3448元的24.1%。由于财力拮据,市、县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很小。
具体来说,造成邵阳农村群众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设施落后。邵阳市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偏远闭塞的山区或石灰岩干旱地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差。交通条件落后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参与市场交换的时间和运输成本,而且限制了工业、第三产业及其它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利设施差使得稳定高产面积比例很低,大部分农田都要“靠天吃饭”,根本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我们在隆回县调查,全
县246座水库中,还有160座水库需要除险加固;有450公里通畅工程没有完成;还有330个村没有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全县现有农村危房3.5万户。
2、自然灾害频繁。邵阳市贫困地区干旱、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频繁,石灰岩地区十年九旱,资江流域三年两涝。灾害来临时,许多农户基本上是多年辛苦,一夜返贫。在绥宁县,当地干部告诉我们,建国以来当地共发生75次洪涝灾害,平均每年1.3次,尤其是2001年发生的“6〃19”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死亡124人,倒塌房屋1515间,冲毁农田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2001年以来,除2005和2011年之外,其余年份,绥宁均发生了特大山洪灾害,损失惨重。
3、家庭成员病残。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反而要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我们了解到,由于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农村一人患病或一人残疾导致全家贫困的现象比较突出,近3年来全县就有1200多户、5000余人因此返贫。
4、科技信息滞后。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贫困地区闭塞的交通状况和落后的通信条件使得贫困农民无法在生产生活中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足够的信息,使得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愈加明显。在新邵县,据了解有近24万人居住在龙山、板子山、大形山等边远高寒山区、水库淹没区和石灰岩、花岗岩地带,占总人口的30%,其中147个村10.11万人生活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边远深山区和高寒山区,这些地方山高路远,信息闭塞。
5、自身素质较低。贫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邵阳市
高级技工学校抽样调查,目前,邵阳市贫困户中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和半文盲的约占20%,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56%,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高中与初中文化的只占24%,比例非常小。由于文化程度低,导致贫困人口素质不高,脱贫能力低下,严重制约贫困人口的脱贫进程。
6、产业企业不强。要提高农民收入,除了外出务工,关键就是发展特色产业,而特色产业壮大,又离不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据了解,邵阳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达4017家,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有312家,但真正在湖南乃至于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很少,带动能力有限。在有“中国第一牧场”之称的城步南山牧场,我们了解到,由于“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及其企业内部管理等问题,如今企业竟然到了付不起奶农奶款的地步,当地奶业摇摇欲坠,让人痛心。
五、邵阳市扶贫开发工作相关建议。
邵阳市人口792.52万人,是湖南第一人口市,其中农业人口525.3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65.8%;按新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是全省最多的市,其扶贫开发工作直接关乎湖南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邵阳市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在上级领导关心下,邵阳市8县市进入武陵山集中连片重点扶贫攻坚范围, 4县区比照享受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政策,但目前全市210万贫困人口,遍布八县一市三区,扶贫开发仍任重道远。由于市县财政困难,建议省委、省政府在扶贫政策和财政扶贫资金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时,进一步落实对连片特困县市区重点倾斜的政策。
2、加大对“雨露计划”及相关扶贫培训支持力度。邵阳市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在全市贫困人口中,有18—35 岁的青壮年劳力 40 余万人,其中 831 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 25.8 万人,贫困农村发展劳务经济、培训转移青年劳动力的要 求十分迫切。邵阳市技工学校 2010 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扶贫培训 基地,除当地外,还对周围的娄底、怀化等地的农民进行培训,但目前学校条件尤其是基础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建议省 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3、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目前,农村贫困地 区加快发展遇到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基础设施薄弱及其建设水平滞后。对于邵阳来说,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消除减少贫困人口的制约因素,急需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通电等建设问题,这些都是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如绥宁县,目前是典型的“五无”县,即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公路、无民航设施、无港口,除省道 S221、S319 外,其他道路均为等 外公路,标准低、路况差,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4、加大邵阳农业产业化扶贫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扶贫就 是解决农业工业化问题,解决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结构问题,解决广大农民增收和一大批农民就业问题。每个地区扶持一批 企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其综合经济效益将对贫困地区的发 展起到巨大作用。邵阳市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太小,小企业向 更大规模发展条件差,特别是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双重制约,缺人才,缺技术,缺
资金、贷款难等难题亟待解决。如隆回金 银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21 万亩,年产干花 1.1 万余吨,占全国 总产量的 50%左右; 城步南山牧业,曾经是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 主导产业,但如今却面临生存危机等等,建议省委、省政府责 成有关部给予研究支持。
5、整合扶贫开发资金,集中力量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包括 多个门类,这些资金分属于财政、扶贫、发改委、民委和民政 11 等多个部门。管理部门不同,投资的重点和服务对象也就不同,但项目实施的内容却绝大部分相同,多部门管理项目使资金难 以捆绑使用,整体效益不明显。同时,涉农部门资金受项目申 报要求限制,难向贫困村覆盖,整村推进整合资金难。去年我 们在湘西调研时,他们对这方面的问题反映也很强烈,建议省 委、省政府就此进行专门研究。
6、加大对邵阳市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邵阳市有 8 个县市 列为中国武陵山区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范围,约占该区域全部 71 个县市区的 12%,总人口比例达 20%左右。湖南张家界、吉首 市和怀化市均被国家列为武陵山区大力发展建设的中心城市,建议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邵阳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7.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报告 篇七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以下简称“威宁自治县”) 位于贵州西北部, 乌蒙山脉贯穿县境, 山高谷深, 地势险峻, 境内平均海拔2200米, 是进滇入川的交通要塞。全县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 辖35个乡镇。总人口143.12万人, 有彝、回、苗等20个少数民族。
1. 基础建设, 推进扶贫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扶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是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 水电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威宁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 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大多数村通公路, 新建农村串户路1463公里。投入6.54亿元实施水利工程300余处, 农村能排能灌田土面积从人均0.21亩增加到0.57亩。通过“三小”工程建设 (1) , 推动雨水积蓄利用向科学规范化方向发展。2011年以来开工建设惠及47.1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主体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使得灌溉面积达27万余亩;农网改造率达到69%, 行政村通电率达100%, 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7.49%, 户通电率达100%, 农村一户一表率为67.83%。
2. 产业扶贫, 促进特色富民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旅游业发展, 实现旅游资源开发, 大力扶持生态旅游, 有利于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脱贫致富。
威宁自治县着力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延伸产业链, 以马铃薯、畜牧业、烤烟产业及特色农业为主,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建有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3个, 种薯库260多个, 专业合作社、种薯生产企业45家;建成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18个、家禽规模化养殖场518个、大牲畜规模化养殖场377个、牧业专业合作社160个, 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33亿元;种植烤烟24.5万亩, 实现税收8299万元;种植蔬菜57.76万亩、特色经济果林23.48万亩、茶产业5万亩、中药材22.9万亩。
发展以草海、马摆大山、百草坪、石门坎为核心的威宁县风景名胜区, 通过打造草海环线、东北线、北线、西北线和西南线五条旅游线路, 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服务功能, 2007年以来举办的草海国际观鸟节、马铃薯文化节, 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3. 教育培训, 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 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 更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威宁自治县在教育方面, 近三年来共补充中小学专任教师6000余名, 全县现有初中5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 初中在校生81490人, 初中校舍面积325960平方米,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16%,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保持在99%。
通过实施“三位一体”“雨露计划”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 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80194人。2010年到2013年4年时间内, “雨露计划”惠及28000多人;选派了892名科级干部到省市委党校、深圳蛇口和福建漳州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智力培训。同时在县内启动智力提升工程, 培训机关干部2632人次、乡镇干部5518人次、执法干部2447人次、企业干部1057人次、专业技术人员8714人次、村级干部9904人次、农村党员及农村经济带头人24606人次。在35个乡镇开办了周末党校, 培训3万余人次。
二、“造血式”扶贫存在的问题
1. 地方经济实力薄弱, 基础设施落后
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 农机化程度低, 农耕地以畜力为主, 劳动生产率低。交通、能源、电力、通讯设施落后, 交通不便, 信息不灵, 造成贫困面大。威宁自治县2009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0180万元, 而财政支出为194582万元, 差额部分由上级补助, 是典型的贫困财政;支柱财源不多, 年纳税超过100万元的企业较少。虽然有许多通村公路, 但由于等级低, 加之管理和维修不善, 晴通雨阻。不通公路的村还有69个, 未通公路的组还有3400余个, 修建劳动强度大, 修建成本高。水利设施脆弱, 全县常年干旱面积大, 有效灌面低, 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部分人畜饮水困难, 农村供电质量不高, 电网老化, 还有部分村未列入农网改造。
2. 扶贫产业难以形成规模
产业发展规模小, 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建设布局不合理, 地区发展不平衡, 市场覆盖面较窄;一些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准确, 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滞后, 农产品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得不到充分体现;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 档次普遍较低;发展方式粗放, 没有形成合作社, 市场竞争力不强, 经营管理水平低, 农村经纪人队伍不健全;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指导, 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农产品升级换代方面, 新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因各地自然条件差异, 产业品种相对单一, 产业化扶贫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因地制宜, 农民的收益效果不明显, 积极性也难以提高。
3. 文化素质较低, 思想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很低, 更多的人没有一技之长, 思想观念落后, 导致贫困村寨青年人外出打工的就业空间狭窄。工资性收入较低, 接受新科技知识慢, 脱贫致富技能差, 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的贫困地区, 多数农民缺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意识, 积极进取精神不强。
威宁自治县总人口中, 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在7周岁以上的104万人口中, 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近66%, 其中还有6.5万人是文盲。农村人口规模过大、文化素质偏低, 导致绝大多数农户因循守旧、创造性差、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弱, 从而导致其发展能力也弱, 这是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三、“造血式”扶贫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实事求是, 所需所求, 所依所办
坚持“一事一议”2制度, 尊重民意、社情和事实, 增强农民集体意识, 让广大农村群众通过交流讨论, 就建设本村集体公益事业达成共识, 形成舆论压力, 集群体之力办群体之事;加速村民自治进程, 为农村群众参与村内社会事务管理、提高参政意识搭建良好平台, 促进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标的实现, 加快村民自治步伐;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通过筹资筹劳聚集力量,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兴办集体公益事业, 降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成本, 改善居住环境,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明确农村群众的负担水平, 杜绝“三乱”现象发生。通过集体讨论决策, 有多大力办多大事, 做到公开透明, 保证农民负担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2. 因地制宜, 产业开发, 稳定脱贫
一是特色农牧业。根据区域特色的土地资源及生物资源, 以科技为引导, 对农牧业发展科学布局, 挑选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种源, 以保证高产优质的农牧产品。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提高效益为原则, 优化生产布局;以市场为导向, 发挥区域优势;以产业作用与效益为指导, 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 培育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旅游产业。西部少数民族山区旅游资源丰富, 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 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但是发展旅游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 还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 使更多的地区、更广大的群众脱贫致富。
3. 依托科教, 提升素质, 培育人才
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必须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点, 根据其民族性和区域性, 因地制宜, 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方式, 特别是对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地区, 更要注意其语言的保护及传承;对于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 可以大力发展区域内的寄宿制学校, 尽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 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条件。
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针对地区需求, 注重实用性。做到因地制宜, 以适用技术为主, 适应贫困地区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教育状况, 并且要有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 还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 具备多方面的技术素质,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要求。贫困地区也要加大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 开展一些成熟可靠、容易掌握的技能培训, 将科技落实为贫困户手中切实的生产力, 实现科技脱贫, 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生产开发力。
⑶师资建设。优先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师范教育, 加强民族地区生源的师范教育, 解决师资资源问题, 稳定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实行在岗教师定期考核与进修, 尤其要注重其汉语、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 扩大职业教育师资配比, 增加实用技术人才的师资培育, 提高教师水平。针对人才流失情况, 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实施教育援助计划的同时, 也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大幅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 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强社.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J].西部学刊, 2013 (2) :19-24.
[2]张安平.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3]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319-331.
[4]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民族研究, 1997 (3) :43-52.
[5]杨昌鹏.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8.努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篇八
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不仅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对象,即使解决温饱但收入较低的低收入人口也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对象,而且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也将不断增加,这对我们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熏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而繁重。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按照“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和“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工作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我认为要重点把握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是今后一个时期贫困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心,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抓常议。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促进贫困乡村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措施上来,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切实负起责任,经常深入实际,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要提高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因此,要不断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资金使用上,要按照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年初制定的计划,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确保重点,突出效益,要实行“阳光工程”,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做到公开公正。严格推行公告、公示和报帐制度,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计划执行,由项目实施单位提交项目执行计划。财政、扶贫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展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组织实施,不得随意变更、滞留、挤占和挪用。
三要切实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意味着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也将不断增加,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群众的疾苦。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服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扎实苦干。要不断加强扶贫队伍建设,优化机构设置,扎扎实实,原汁原味地把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兑现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
四要努力营造”大扶贫”的新局面。扶贫部门在扶贫开发中负有重要责任,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有关部门要围绕大局,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负起责任,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完成本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积极为扶贫开发做出贡献。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熏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东阳市扶贫开发调研报告11-18
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报告的12-19
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2-20
甘泉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08-06
扶贫开发“双到”10-03
扶贫开发政策宣讲09-20
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07-11
扶贫开发典型案例08-17
扶贫开发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9-28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