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信运营模式

2024-06-30

上海资信运营模式(精选3篇)

1.上海资信运营模式 篇一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在其他城市保障房紧张开工的同时,上海市创新保障房建管模式,公租房专业运营机构迅速增至11家,这表明,上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已经初步成型。

公租房收购试水

两个月以前,新江湾城尚景苑小区作为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投资收购的首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而它作为保障房建设运营机制方面创新的个案,更是引来舆论的高度聚焦。

在该小区,十几栋贴石外墙的住宅楼静静伫立,小区内的园林绿化已经实施完成,绿化用树冠径粗大,物业管理单位也已经正式进驻。

上海杨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吴岩介绍说,该小区经由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原开发商手中收购,公积金管理中心已成为该小区的实际业主。据了解,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公积金增值资金收购该项目,总投资14.98亿元。

新江湾城尚景苑被称为上海目前最为成熟的公租房小区之一。该小区由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开发,规划住宅建筑面积15.15万平方米(2202)套,配套商业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

据了解, 该小区住宅套型以6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为主, 还包括部分一室一厅和8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一厅套型。

与这个项目收购时所发布的通告相符(“将按照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的有关要求,对住房进行适当的装修,达到入住的基本标准后,委托专业运营机构管理,并向符合本市公租房条件的公积金缴存者出租”),这2000多套房屋正在进行统一装修的招标工作。装修成本的控制目标在每平方米600~800元,当然是“团购”价格。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一来,其实际装修效果会优于同一档次的居民自行装修。

吴岩透露,该小区属于市级筹建项目,完成统一装修之后将在包括上海市杨浦区、卢湾区等四区范围内进行分配。不仅如此,这种“开发商开发建设,再由政府指定机构回购”的模式已取得较好效果。所以,新江湾城尚景苑小区被业界称作公租房的示范小区。

多管齐下充实“钱袋子”

要加快公租房建设,充实其开发建设的“钱袋子”至关重要。上海公租房建设提速的背后,是在多管齐下、积极探索过程中,其投融资问题的逐渐“破题”。

首先,由政府财政出资,向公租房运营机构提供资本金和贷款贴息。根据上海市政府安排,今明两年,按照市区两级政府1:2的出资比例,向各区县公租房运营机构注入资本金,用于项目建设。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介绍,截至目前上海已有12个区组建了14家区级公租房运营机构,其他未成立运营机构的区(县)也已制订组建方案,近期将陆续成立。市、区两级财政已合计投入资金约50亿元。与此同时,考虑到公租房运营机构租金收入难以完全覆盖运营成本和贷款利息支出,又规定市区两级政府财政各自承担50%,对公租房项目予以贴息支持。

尚景苑公租房小区就是利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直接投资的。这也是一种大胆的探索。

其实,按照中央意图,上海并没有位列去年由住建部确定的可以将公积金贷款用于保障房建设的28个城市试点之中。根据当时的试点《意见》,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需在优先保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的前提下,可将50%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但作为房产交易和公积金贷款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当时上海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使用率超过90%。“按照规定算法,上海公积金没有结余资金可以使用。”上述知情人士说,“虽然上海风险备付金很高,但这部分并不属于‘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

不过,形势在过去一年中有了较大的变化。2009年,上海市公积金个贷超常规增长,个贷余额和缴存余额基本相当,表明在满足提取后的缴存额几乎全部用于发放公积金个贷,公积金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矛盾突出。然而,到了2010年,中央针对房市的调控政策的效果已然显现:公积金个贷规模回落,个贷余额增速放缓。全年上海住房公积金贷款9.96万户,同比下降46.86%;发放金额302.93亿元,同比下降46.48%。同时,随着公积金扩覆工作的推进、归集量的扩大,缴存余额稳步增长。上海公积金中心在今年一季度的资金运行报告中说,目前的情况反映出资金的供应大于资金的使用,自去年以来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已经明确要求,“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下一步的探索创新中,要大力支持公共租赁房建设,探索利用住房公积金部分结余资金直接建设公共租赁房。”

此外,上海市还利用保险资金为公租房项目提供融资。据悉,目前已有保险机构以10年期债权投资计划的方式,向上海市地产集团提供融资40亿元,用于公租房建设;利率按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下浮约12%执行,按年调整。

平安保险公司则与上海市城投总公司签订了7年期债权投资计划,募集约30亿元资金用于上海城投控股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50%设固定利率计息、50%按商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下浮一定比例计算利息。

上海城投控股副总裁俞卫中介绍,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城投控股在上海投资建设的松江新凯、青浦诸光路等保障房项目,“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

上海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一方面,上海将根据国务院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扶持力度的要求,通过土地出让净收益、地方债券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以及预算资金等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政府将积极促进“银企合作”,如采用“名单式管理”的方式,努力搭建金融机构与开发单位间的融资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对列入名单的企业给予必要的优惠,切实降低门槛,加大扶持力度。

既不由政府包办,也不完全交给市场

“上海各区分别成立了共11家国有保障房公司,就是落实保障房相关政策的具体操盘者。”刘海生表示,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租房既不能重走过去由政府房管部门一手包办的路子,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管理。上海市在成立专门的国有保障房公司的同时,出台了10余件配套政策,对公租房项目认定、资金筹集、运营机构组建、税收优惠、水电气价格优惠、户籍和居住地管理等事项作出一系列具体规定。

杨浦区公共租赁房管理有限公司正是这11家操盘手之一。该公司的组建和主要业务基本能够反映上海公租房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路径。

这家国有公司定位清晰:“全国有、专业化、封闭式的专业从事公租房建设、融资、运营、管理公司。”注册资金目前为3亿元,包括国资企业卫百辛集团出资3000万元、杨浦区住房保障中心(房管局)出资1.7亿元,同时上海市财政还为该公司按照2:1的比率配资1亿元。据悉,杨浦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由财政出资追加资本金到10亿元。

杨浦区公租房管理公司现有的员工多来自于杨浦区房管局。除了类似尚景苑小区装修招标这样的具体业务之外,还包括建设融资、新建、配建、改建以及对于其他房屋性质房源的收购改制等。

一项名为“俱欢颜”的计划是杨浦区公租房管理公司当前的重点业务之一。吴岩介绍说,这项计划主要是对辖区范围内的单位租赁房以及一些市场上的不同住房开发主体开发的、具有保障房性质的项目进行引导、管理和服务。

记者了解到,对辖区范围内已存在且具有保障性住房性质、但产权结构比较复杂的项目的认定,也已纳入住房保障部门的管理范围。具体而言,针对在原属于工业用地上已经建成的单位租赁房项目这类复杂情形,就需要住房保障部门按照一定认证标准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项目将纳入公租房建设计划,协助其将工业用电用水按照相关规定调整为民用电、民用水,并给予相应的公租房项目税费优惠。

以这种方式筹措市场上已有的住房项目也是公租房管理公司的业务之一。“在上海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一切力量,抛开过往,全面增加公共租赁房市场保有量才是解决之道。”吴岩说。

还需深化创新破解难题

制度创新首先从组织上为保障房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但保障房建设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仍然是上海市相关部门深化创新和不懈探索的重点。

“今年,杨浦区的目标是向市场提供1250套公租房房源。”吴岩说,“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开发土地和建设资金仍然是当前最突出的难题。”

关于建设用地来源方面,杨浦区公租房管理公司和其它10家公司一样正开足马力进行筹措。这方面主要是依赖区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用地的大力支持,同时,公租房管理公司主动设法筹措房源,包括动迁房转化、闲置工业用地的排摸等所有可能成为公租房建设用地的地块都在整体梳理。

另一方面还涉及保障房的建设资金问题。吴岩说,目前所有的公租房建设项目都由政府买单,但长此以往肯定不行;而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公租房,由于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进展不明显。他认为,吸纳社保基金的增值部分资金或保险资金进入公租房建设或许可行,目前正在探索相关政策。

相对于保障房建设用地与资金问题,公租房的管理运营方面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更是公租房管理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的环节。“公租房建设管理还面临着许多未知环节,需要努力探索解决之道。”吴岩说,目前上海市杨浦区房管局已经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公租房管理模式”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由卢汉荣、张汉民等院士加入,旨在研究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行合理的公租房管理政策布局。

据了解,该课题所涉及的“公租房居委会的成立与管理权限”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对上海公租房小区的住户来说,能否成立居委会是一个大问题。

在公租房小区,业主只有一个,那就是公租房的产权所有者,而住户是没有产权的,不仅没有产权,甚至许多住户都不是本市户籍居民,这样在小区如何有效实施城市管理的相关职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在普通的住宅小区,业主权分为三部分:购房者的产权、物业公司的管理权和居委会的权限。但是在几千户居民的小区,居委会仍然是必要的管理机构。这就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性探索,如何在现有法规、政策下,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点。

按照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的看法,目前的公租房建设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由政府出地,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第二种,政府可以划拨土地,吸引社会机构来参与建设,形成政府出地、企业出钱的模式。第三种模式,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它的用途就是建公租房,让各类企业通过市场方式取得这些土地,然后自己去建设公租房,并拥有这部分公租房的所有权。

很明显,“政府主导、国企运作”的重庆属于典型的第一种模式,而上海则属于第二种模式。与很多城市把公共租赁房当作福利品来提供、政府给租金大量补贴的思路不同,上海的公租房制度,遵循的是一种“蓄水池”理念:相对于私人租赁房,公租房最主要的优势是稳定、安全、可靠,而不是价格上的优势;住房市场高扬态势之下,政府发展公共租赁房,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蓄水池,稳定中间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同时,丰富调节住房市场的手段与工具。

曾参与制定上海公租房政策的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公租房肯定有其福利性和保障性。但现阶段可以发挥的最突出的作用是完善住房市场结构,丰富住房市场选择,尤其规范和引导私人租赁住房市场,同时引导居民住房消费理念,从而为抑制商品住房价格与租金、实现‘人人有房住’打下基础性制度建设。一些其他城市把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调节割裂来看,以为政府只要努力做好住房保障,不惜成本地解决了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就可以对房价坐视不管了,这是很危险的想法。”

据了解,上海市在设计公共租赁房租金标准的时候,一开始也曾按照“成本租金”的概念,突出公共租赁房的非盈利性。但后来讨论过程中发现,由于当前市场上租售比倒挂,“成本租金”反而要比市场租金高得多,因为市面上的私人租赁房往往以老公房为主,土地成本很少或没有。但如果是新建房,考虑土地成本和正常回报率的租金会远远高于市场租金。所以即使以市场租金来出租,考虑土地成本的公共租赁房投资也肯定是要亏本。

2.上海资信运营模式 篇二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区域, 北临花园石桥路, 南邻陆家嘴环路, 西邻银城中路, 东临东泰路。属于陆家嘴地标性建筑, 总用地面积大约30368m2, 地上可容许建筑面积为380000m2, 总建筑面积574058m2, 塔尖高度达到632m。地下部分共5层, 共计约170000m2, 设计用作零售、泊车、维修和设备用房。

上海中心大厦与已建成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相毗邻, 地处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及办公区域, 附近交通流量大, 鉴于目前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车流情况, 上海中心地下车库设置1810个车位, 其中地下3层作为临时车停车区域, 地下4、5层为定期停车区域, 车库共有13个通道, 为了提高车库的入出流程, 将其中的7个通道设计为可转换出入口的通道, 可以根据车流的变化改变入出口的数量, 来避免车库拥堵现象的发生。该地下车库设计如图1、图2所示, 运营管理如图3、图4所示。

2 上海中心大厦车库管理系统功能配置

上海中心大厦车库管理系统采用日本原装进口设备, 结合国外先进的中央收费模式和国内使用较多的出口收费的混合收费模式, 配备先进的车位引导及查询系统, 立志将上海中心打造成优质服务停车场。

2.1 管理运营能力分析

在设计地下车库管理系统时, 对于整个停车库可做到如下分析:

(1) 运营复合设施停车场的丰富经验。

(2) 熟知设施特性 (区域划分/区域运营) 。

(3) 提高销售额的核心技术。

(4) 根据地域特性灵活进行运营。

(5) 对大规模停车场特性的灵活掌握。

(6) 代客泊车方式的实施能力。

(7) 积极的营业活动能力。

(8) 超过总台数的高效运营技术。

(9) 对停车场相关法律的深度理解。

2.2 调查分析能力

(1) 根据统一软件确保收支透明性。

(2) 根据统一软件进行经营分析, 包括内部资金流动分析、使用动向分析、其他。

(3) 每日清算系统。

(4) 根据本社系统对全国驾驶员进行民意调查、构成运营软件的能力。

(5)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使用分析。

2.3 停车场人性化服务能力

(1) 礼仪方面的深入培训。

(2) 具有服务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3) 关于通过调查了解驾驶员投诉问题的教育等实施。

3 上海中心大厦车流量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结合周边的道路通行情况, 四个地面通道分别位于东泰路、陆家嘴环路、花园石桥路、银城中路上, 车辆可从四面入/出大厦。针对较高的车流量, 系统具备快速处理能力, 能在各种情况下及时处理入场或出场的车辆。

(1) 入场情况

对于临时车辆, 使用的发票机和快速栏杆机能在6s内完成车辆的入场处理。

对于IC定期卡客户, 车牌自动识别能让车辆缓速通行而无需停车, 车辆基本可保证在4s内完成入场;即使在车牌未能识别的情况下, 客户使用IC读卡机读卡入场也只需6s左右。

对于VIP远距离客户, 无论车牌识别正确与否, 均可缓速通行而无需停车, 车辆入场可在4s内完成。

该停车场管理系统保证了入口系统每小时可以处理800辆以上的定期车辆或600辆以上的临时车辆入场。

(2) 出场情况

对于已经在中央付费站付费的临时车辆, 车牌自动识别能让车辆缓速通行而无需停车验票, 车辆基本可保证在4s内完成出场。即使在车牌未能识别的情况下, 客户使用验票机验票出场也只需8s左右。

对于未付费的临时车辆, 驾驶员需要在出口收费处缴费后方可出场, 此过程由收银员完成, 付费、找零、出场等大约需要15s。

对于IC定期卡客户, 车牌自动识别能让车辆缓速通行而无需停车, 车辆基本可保证在4s内完成入场;即使在车牌未能识别的情况下, 客户使用IC读卡机读卡入场也只需6s左右。

对于VIP远距离客户, 无论车牌识别正确与否, 均可缓速通行而无需停车, 车辆入场只需4s内即可完成。

该停车场管理系统保证了出口系统每小时可以处理800辆以上的定期车辆和已付费的临时车辆出场。未付费车辆出场每小时可以处理240辆以上, 由于未付费车辆出场的处理速度远低于中央付费, 停车场需要引导驾驶员多使用中央收费站。

目前系统设计有3条固定入口通道, 3条固定出口通道, 7条可转换车道。所以在处理工作日的上班高峰时, 最多可以开10条入口车道供其通行;下班高峰时同样可以开10条出口车道供车辆离场。可转换车道的灵活运用, 能够解决很多车辆拥堵的情况。

4 上海中心大厦出入口设置合理性分析及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BIM系统进行设计, 充分利用大楼地下室空间设置车位。周边道路交通便利, 符合商务办公和酒店住宿人士对地段、周边交通、服务设施、消费购物的需求。

上海中心大厦与马路连接的4个口均可进出停车库, 对驾驶员而言比较方便, 但对车流而言, 双向交汇的车道没有单向流畅。另外, 3条通向地下三层车库的坡道也均为双向车道, 在车流量较大时比较容易拥堵, 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 建议停车库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入出场数据加以分析, 制定坡道流向控制。比如在上班高峰时期, 定期车辆很多都从花园石桥路口的坡道进入停车库, 那么可以在高峰时期关闭花园石桥路口坡道的出口功能, 使该坡道成为单向入, 即使有车辆需要出场也请其从其他口出去, 这样可以避免该坡道的拥堵。

车库内部的行车路线规划合理, 尽可能避免交汇;且出入口处交汇较多, 需要加强管理。

5 上海中心大厦车库停车区域设置合理性分析

目前设计B3层作为临时车辆停放, 可以加快临时车辆的周转。B4、B5层为定期车辆停放。建议在非工作日开放部分定期车位供临时车辆停放。

设计者为上海中心停车库配置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充分考虑访客、消费、酒店、办公以及各类VIP对车库的使用。配置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加快了定期车辆的入出速度和已付费车辆的出场速度;配置车辆引导系统让车辆快速的查找空位及时停放;配置反向查询系统协助驾驶员寻找自己的车辆;配置全自动中央收费站节约人力成本, 中央付费模式加快了出场速度, 减少出口拥堵。

6 上海中心大厦车库管理风险研究

临时车位不足, 根据大厦的交通位置及功能, 今后会面临临时车位不足的问题。

(1) 中央收费模式

由于国内很多驾驶员习惯于将车辆开至出口付费, 而不是事前去中央收费站付费, 同时未付费的车辆驶入已付费通道导致通道堵塞。建议在车库入口提示客户将停车票券随身携带, 电梯厅等地亦反复提示驾驶员出场前先去付费。

(1) 开业初期:前期车辆较少, 此时需要培养驾驶员养成前往中央收费的意识和习惯。这段时期的运营主要是以磨合为主, 相关系统运维人员也会协助业主了解系统本身功能。

(2) 正常运营期:根据前期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 根据前期的数据加以分析来优化入出口的控制, 解决上下班高峰, 节假日和大型会议时的管理。

(2) 风险管理流程

动态交通出入口配置规划 (包括交通堵塞的排除、交通混杂的排除、出库优先、主干线动态交通基本循环、静态交通内部环形循环等) →出入口 (包括In/Out的分离, 即单向通行) →静态交通点的排除 (全部合流、单向循环、各方向引导系统、清空引导系统、高峰引导系统) →动态交通内部循环→卸货区路线设定→卸货区和普通车辆的分离→复合设备各区域划分→其他静态交通规划。

7 结束语

3.上海资信运营模式 篇三

2011年, 腾讯公司推出一款以信息推送为核心功能的免费移动应用程序, 即微信公众平台, 在上市之初就凭借自身的优点, 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青睐。顾名思义,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线上平台, 它面向个人和组织, 实现了特定群体内的数字化沟通互动。

它一经问世便成为高校宣传工作者的理想阵地。尤其是在新形势下, 这一平台对于高校的宣传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加之微信的便利性, 微信成为大学生手机中的必备软件;其次, 微信公众平台无需用户再多下载其他APP, 一个微信就能接收来自各方的消息, 简捷方便。另外, 微信推文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 形式新颖, 同时, 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是一种定向传播, 到达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自媒体的发达对传统舆论部门的冲击之大不言而喻, 它极大地挤占了传统舆论阵地的空间, 使得传统的舆论阵地逐渐式微。因而, 为了在新形势下占据舆论主动性地位, 为组织的发声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使得消息的传播更为有效, 高校必须结合受众的需求, 积极构建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业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近年来, 各高校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希望在新媒体宣传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尽管拥有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越来越多, 但其在运营策略与方式上, 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 导致用户较少、影响较小。笔者长期观察上海八所高校官微的运营情况, 以下就简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应对策略。

二、高校官微的运营瓶颈

(一) 内容单调枯燥, 成为学校新闻通知的又一平台

许多高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初衷不仅是为了宣传通知, 也不是校报内容的网上呈现, 更多的是为了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如果推文的内容几乎都是校园官方资讯和校园活动的简单通知, 毫无人文情怀的话, 很难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那么公众号的人气就很难积攒起来。一个没有人气的公众号, 其存在的价值将受到质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因各种原因, 高校官微的内容大多是校园网和校报新闻的简单复制, 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

(二) 形式多是图文结合, 音频、视频等形式鲜见, 缺乏创新

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之一是图文结合的消息发布形式, 但这种形式一旦成为一种常态, 就使得受众对其产生审美疲劳。 上述几个官微发布消息基本采用图文形式, 甚至会辅之以视频, 但简单的图文形式或者视频、音频形式, 已经很难迎合大学生的需求了, 一些在早期看来较为新颖的微信推送消息, 现在的阅读量不过几百人, 在数万人的学生基数下, 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三) 更新频率低且不稳定, 受众黏合力不够

调查发现高校的运营团队多由学生组成, 人员的不固定性导致信息推送的不规律, 账号的发展存在很大局限性。其次, 高校公众号往往存在前半学期较好, 后半学期冷淡的现象。据《南方周末》统计, 2015年1月4日~4月18日有10.45% 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处于“休眠状态”。这些现象极易促成受众取消关注, 受众的数量就越来越少。

(四) 转发互动性差, 成为学校宣传的单向传话筒

因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比较官方, 这和受众的生活存在代沟, 虽然推文的质量或许具有较高的水准, 但是阅读量往往并不是那么乐观, 更谈不上转发和互动了。长此以往, 高校建立官方微信就毫无意义了, 高校也将失去新媒体宣传的阵地。

三、应对高校官微运营瓶颈的策略与思路

(一) 内容上贴近师生, 贴近校园, 加强人文情怀

当下, 自媒体不断发展, 简单的信息发布无法引起受众思想上的碰撞, 只有内容更加亲近才能引起同学们的广泛阅读、 转发和评论。在新闻资讯、消息通知板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温度、有情怀的内容会极大增加平台的魅力, 实际上也会大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二) 形式上多变新颖, 人性化互动, 做到时尚化的视觉传播

灵活使用MAKA、秀米等多种编辑软件, 使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有效结合, 推送更加时尚化的可视传播内容。例如, 微信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会使平台运营得更加长久, 更加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 打造专业的微信团队, 定时推送优质的微信软文

高校官微的建设非一时之功, 一些高校官微能够出彩, 就在于能够坚持不懈, 在于运营官微的团队的稳定性与专业性。 所以, 构建一支具有专业水准, 能写文、设计、编辑和开发维护的团队势在必行。

四、结语

高校官微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 运用得当将会对学校形象和学校凝聚力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沪上八所高校官微出现的问题与瑕疵较为典型, 也是高校官微运行的顽症, 需要运营者坚持从团队建设、内容革新以及发布形式等方面作出创新和努力, 相信在长期的运营与维护下, 高校官微未来将成为服务高校师生的一站式综合平台和高校思政宣传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郑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与运营[J].产品与科技论坛, 2015, 15 (21) :73.

[2]彭丽娟.关于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与思考[J].高校媒体, 2015 (07) :84-86.

[3]王蓁.基于大学生视角的微信功能研究[J].东南传播, 2013 (12) :89-90.

[4]黄可.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校园宣传中的应用与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5 (17) :32-99.

[5]张博.微博、微信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4.

上一篇:填空题下一篇:校园的白扬树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