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共11篇)(共11篇)
1.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一
辅导提纲: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回信中说,“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积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近代中华民族,风雨飘摇、坎坷多戕,但不屈的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发生了中国产生共产党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磨难之中百折不挠、浴火重生,失误之后直面问题、拨乱反正,从稚嫩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作出了“三个伟大贡献”,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成为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不是偶然的,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下面,我围绕这个问题,与大家做个汇报交流。
一、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担当起民族救亡和复兴的重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经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使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一头让拿破仑也不敢惊醒的睡狮,陷入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任人宰割的境地。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算起,中华民族先后遭受6次大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算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被迫签订了大小14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累计赔款14.75亿两白银(折合现在的人民币7000多亿元)。曾经威仪万邦的中国饱受欺凌,中华民族被充满优越感的西方列强视为“劣等民族”“东亚病夫”,当作任凭宰割的牛羊。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紫禁城,北京被分区占领,插满8个国家的国旗。日本通过1895年的《马关条约》强行掠夺了宝岛台湾,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交还中国。如今的钓鱼岛争端,也是那时埋下的祸根。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土地上制造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觉醒,增强了全民族奋起抗争的决心。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谁就能够得到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谁就能担当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为改变中华民族屈辱的命运,各社会阶层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历时14载、席卷18个省、攻克600多个城市,达到中国旧式农民运动的顶峰的太平天国运动,没能救中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搬用洋枪洋炮和近代工业技术的洋务运动,没能救中国;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自上而下进行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没能救中国;把大刀长矛和拳头对准帝国主义侵略者,“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没能救中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废除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能救中国。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使正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人看到了光明前景。1919年,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中国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提案却统统被否决,英、美、法、日、意五大国商讨还要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屈于压力竟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中国人愤怒了。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游行。这场起自北京源于学生的五四运动迅速蔓延开去,扩展到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中国工从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日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23日,李达、李汉俊、张国焘、董必武、毛泽东等13人,代表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5700多名党员,在上海代表李汉俊位于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的寓所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来被帝国主义密探发现,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秘密进行。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乐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先进政党、先进理论的指导,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生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00年来,从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出发,沐浴了北伐战争的洗礼,经受了土地革命的磨砺,穿越了抗日战争的硝烟,走过了解放战争的炮火,兴起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激荡风云,到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跨越,中国共产党一直为着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不仅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幸福安康的广阔道路,更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后的正确选择。
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国之命,在人心。“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个政党和一个政权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民的选择。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先后出现300多个形形色色的政党,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因为,“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它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在100年前我们党建立之初,就庄严地宣布: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和打算,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的解放。它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1921年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规定党的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最终消除阶级区分,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大革命时期号召人民一起“打倒列强、除军阀”;
土地革命时期实行“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初期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解放战争后期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不久进行抗美援朝时,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口号都体现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思想,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抗战初期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戴维斯和谢伟思,看到全党开展的轰轰烈烈的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后,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说: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在牺牲着中国的利益”;
而“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据此,他们认为,“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占有确定的和重要的地位”。中国革命的发展证明他们的预测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党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特别是从2006年起,党中央更加关注民生,在全国彻底取消了存在几千年的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全国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体系不断健全,使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生、保障民生,一批批惠民政策落地实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最为最大政治任务,各地开启公共卫生一级响应,全力抗击肺炎疫情,全力支持患者救助,构筑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守护生命安全的严密防线。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获得人民认同拥护而具有生命力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国内外大事的根本出发点,这正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所在。
三、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缔造出人民军队这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各式各样的政党和组织,也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军队和武装,但都没能担负起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曾深刻指出:“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承担起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的重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缔造和领导着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在创建初期,由于没有独立的武装力量,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随着革命探索的深入,我们党慢慢认识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占领全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至此,中国共产党有了独立的武装力量。南昌起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新篇,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古田会议提出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原则方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健全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一系列方针、原则、制度,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无论是打江山还是坐江山,无论是打土豪、分田地,武装夺取政权,还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亦或是平暴治乱、抢险救灾、护航撤侨,我军自创建之日起,就紧紧地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始终为人民利益而战斗。土地革命时期,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农民阶级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根据地,革命队伍不断壮大。1928年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1万余人。到1933年,全国工农红军发展到约30万人,创建了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陕甘等苏区。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悍然制造“九一八事变”,短短四个月内,整个东北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占领地。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死难人数超过三十万的南京大屠杀,对重庆持续五年的轰炸,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杀光、烧光、抢光,被折磨致死劳工的万人坑,被凌辱的慰安妇,骇人听闻的细菌战、毒气战,等等。面对日本亡我中华的狼子野心,国民党当局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为拯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先,不计宿仇旧怨,不计一党得失,把“反蒋抗日”变为“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了敌后战场,发展了游击战,探索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道战等,使日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抗战后期,敌后战场上升为主战场,人民军队成为持久抗战的生力军,抗击了60%以上的日军和100%的伪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1950年,当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党中央一声令下,还未洗去解放战争征尘的人民军队,毅然开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捍卫了新生的共和国。1962年,当印度军队向我边境发动武装入侵时,人民军队千里机动雪域高原,战胜道路艰险、高原缺氧和敌人的炮弹地雷,捍卫了领土主权。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党中央一声令下,我军广大官兵迅速开赴一线,抢修道路、救助群众、维护秩序,深入乡村社区当好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广大群众激动地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就心安了。”2015年初,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危急关头,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保障?根据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奉命赶赴也门,安全撤离571名中国公民。撤侨途中,海军官兵把床铺让给撤离人员,自己打地铺睡在走廊上;撤离的侨民吃着几菜一汤,水兵们吃的却是咸菜罐头。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感慨道,“中国护照含金量不仅在于能免签多少个国家,而在于碰到麻烦与危险的时候,中国带你回家!”
我们党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每当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时刻,这支军队都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发挥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具有应对和化解危机的高超智慧
1927年春夏,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屠杀政策,幼年的共产党猝不及防,损失惨重。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党员和革命群众达到31万多人,其中党员26000多人,党员人数锐减到1万多人,党领导的工会、农民协会等遭到查禁或解散。国内外敌人都认定中国共产党从此必将彻底失败,党的队伍中也有不少人悲观动摇,甚至自首、叛变。但是,党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压倒,而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人民顽强战斗。“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为党从失败走向新胜利指明了出路。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根据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革命星火很快汇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初,党领导创建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1930年9月,全国党员人数增至12万人。大革命失败后几乎陷于绝境的中国共产党重获新生,迎来土地革命战争的高潮。
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引起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震惊和恐慌,开始了大规模军事“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受“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影响,中央根据地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90%,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中国革命再次濒临绝境。在极其危险的关头,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黄土高原胜利会师。中共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进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兴起。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国民党政府拒绝和平民主要求,公然发动内战。当时,国民党拥有430万军队,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国民党军队拥有飞机大炮和各种先进武器,人民解放军主要依靠“小米加步枪”。国民党政府控制着各大城市、交通干线以及绝大部分近代工业,统治着全国四分之三以上地区,还得到美国的巨大援助;解放区大部分经济落后、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敌我力量如此悬殊,中国共产党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国民党800万军队,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
1989年到1991年,国际上发生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机对我在政治上施压,在经济上搞所谓“制裁”。党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考验。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紧紧依靠人民,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果断平息政治**,捍卫了初会主义国家政权,捍卫了人民根本利益。同时,毫不动摇地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纠正“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
2008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又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面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特大地震。去年初,我国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突发事件使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危害。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战,有效应对了一场场抢险救灾和反分裂斗争,最大程度减小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了初会稳定。中国共产党以卓越智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化解一次又一次危机,不余遗力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这样的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不可战胜的。
五、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有刀口向内纠偏正向的决心勇气
从中国封建制、封建王朝的发端到国民党蒋介石王朝的覆灭,绵延了数千年,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做到永久性长期执政,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自我革命、纠偏正向精神。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说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并不是因为她从来不犯错误,而在于党善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够总结经验、纠正错误,通过吸取教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从而获得新的更加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
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这种政治品质和政治情怀,才能以长远战略眼光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以无私无畏的胸襟攻克自身存在的弱点问题,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承载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大革命时期,面对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党召开了八七会议,作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靠自己的力量批判和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被迫长征,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开展了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由于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等原因,党在1958年发动了以超英赶美为目标、以大炼钢铁和农村人民公社化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面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加强调查,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措施。到1962年,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10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程。随着党的事业发展,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出发,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内风气明显好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问题也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正是我们党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赢得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才能成为始终保持长盛不衰、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世界上最大规模政党。
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开创复兴伟业。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的信任和信赖,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看齐追随、自觉维护核心,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2.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二
一、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新课改理念。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注重实践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给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开阔的空间和视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思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增长学习能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在历史进程中,由我国人民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党的执政方式。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比较、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材处理和思路设计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MTV《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看图听歌,感受党夺取政权的不易。教师引导(看着一幅幅激动难忘的图片,听着一曲熟悉雄壮的旋律,眼前晃动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六十多年前那腥风血雨、波澜壮阔的激动岁月……)设问: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新课学习与探究】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1.展示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探究一:有人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自封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让我们重温中国近代史,看看谁能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真正的强国之路?
学生活动:分三组扮演不同的社会力量,阐述各自的救国举措及结果。通过体验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得出历史结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使命,所以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承担此重任。
老师点拨学生回忆党史。中国共产党1921年诞生以后,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相继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摆在人民面前,人民究竟该选择谁来领导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的材料,完成表格(幻灯片展示)。从中得出一个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找出来一起读。
学生答: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历史和人民就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执掌政权,从而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决定了党不仅能够救中国,还能够发展中国。
探究二: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现在,搞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出示数据──数字中国及图片。(幻灯片展示)
学生思考:1.这些数字图片说明我国现代化取得了那些成就?2.这些成就又能证明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究讨论,既让学生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能印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究三:有人说中国共产党具有执政资格,但缺乏长期执政的能力?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教师谈话:1945年在延安,毛泽东与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的“窑洞对”。(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问题:“综观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我希望中共诸君能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面对黄炎培的疑问,毛泽东已准备好了方案:“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提出我党应具有与时俱进执政能力的原因:1.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人心的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存亡的根本因素。
虽然党的领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施压,国内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新时期下,国内外这些复杂情况都对党的领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党要居安思危,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经受住各种考验。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阅读书本64页相关内容,了解这三种执政方式的含义,地位,思考三者的相互关系。
1.三种执政方式内涵:
科学执政:遵循规律,实现决策科学化(怎样执政?)
民主执政:人民、两个坚持(为谁执政?)
依法执政:根本依据是宪法和法律(靠什么执政?)
2.三种执政方式的相互关系:科学执政是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本课小结】
我们看到,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牢记居安要思危,不断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使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中国各族人民才会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开创全面小康新社会。
第三环节:练习巩固
3.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三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从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到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庄严承诺。纲领是一个政党正式表述出来、严格信奉和坚持的原则,是一个政党奋斗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特点和中心任务,科学地提出了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广大党员群众中高扬起为人民利益和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鲜明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内在要求和无产阶级政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凝练表达。党的宗旨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1945年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正式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纵观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尽管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没有变。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
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最可贵的政治品格。
回顾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顺应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导着党的全部实践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才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和选择,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始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带领并依靠人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并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中国共产党始终屹立于时代进步的潮头,带领人民创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近代中国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历史方向的正确选择。上世纪20年代初期,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高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旗,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团结抗日的口号,建立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坚持持久作战,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面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包围、封锁和扼杀,在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抉择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面
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依靠人民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不懈的奋斗,换来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GDP只有不到100美元,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0美元,到2003年已经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2008年已达到3266.8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人民从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进一步坚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选择了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前景。
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定选择,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有效的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就只能被断送。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三、中国共产党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始终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把执掌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提醒全党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忧国、忧党,“时刻牢记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感,时刻牢记自己对人民所承担的庄严职责”。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深刻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深刻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总结近20年来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教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丧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始终存在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和善于回答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由美国开始并向全球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趋利避害,在本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有所作为,这对我们党是一个严峻考验。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一些潜在风险和敏感因素还在增多,社会稳定形势比较严峻。能否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实现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同样考验着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从党的自身状况看,长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
睹,但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党的新期待相比,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执政能力和党性党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给我们党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将是复杂的、严峻的,也是长期的、持续的。
4.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四
高一政治
必修2
ZZB20601 第六课第1课时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学习目标]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知识目标: 记忆党的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自学质疑]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党的执政方式
2.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问题设计]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的风起云涌,到戊戌变法的潮起潮落,再到辛亥革命的一波三折,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但都未能完成救国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材料二: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试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 1 页
(共 2 页)河曲中学预习案(2015版)
高一政治
必修2
ZZB20601
3.阅读课本P64的问题探究,思考“你从上述事实中感悟到了什么?”
阅读课本P65,思考: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哪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6、从罗阳、沈浩和郑培民的事迹看,共产党人应该怎样当好人民公仆、时代先锋?
[课堂检测]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2.党的指导思想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主要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一回事。
5.加强党的领导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课堂小结] 根据本课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问题反馈]
第 2 页
5.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五
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性课题做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才能带领并依靠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因为这样,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会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全世界无产者明白这样一个真理:只有“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作为人民群众所选择的领导自身解放的政治力量,这样的政党必须“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必须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必须“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对自身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把党的名字确定为“中国共产党”,表明了自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第一次对党的性质做出明确表述:“共产党是所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走在了历史潮流的前列,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依靠人民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初创时,仅有50多名党员,却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高潮。正是有了工人阶级的支持,党才很快打开了革命局面,作为一支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新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拥护,成功领导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调动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积极性,使党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到1945年,党已发展成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430万正规军和美国的核讹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人民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成功建立起巩固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发展。历史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这样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总结经验,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祉,实现好、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仅从1921年建党到1937年抗战开始的10多年间,牺牲和失踪的共产党员就有40万人左右。新中国成立时,仅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人,他们没有等到共和国成立就将生命献给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以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孔繁森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群体,他们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不懈的奋斗,换来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GDP只有不到100美元,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0美元,到2003年已经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2008年已达到3266.8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人民从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进一步坚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选择了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前景。
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定选择,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有效的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就只能被断送。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和善于回答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由美国开始并向全球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趋利避害,在本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有所作为,这对我们党是一个严峻考验。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一些潜在风险和敏感因素还在增多,社会稳定形势比较严峻。能否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实现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同样考验着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从党的自身状况看,长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睹,但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党的新期待相比,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执政能力和党性党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给我们党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将是复杂的、严峻的,也是长期的、持续的。
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如一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如一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续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和选择。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使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 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党,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进步要求,为中国找到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大公无私的党,总是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甘于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振兴而不懈奋斗,激励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党,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葆生机和活力。
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60年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曾经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备受凌辱、历尽磨难的中华民族正以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崭新形象屹立于当今国际舞台,在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气风发地开创未来。进入新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既面临极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任重而道远。
面对未来,我们从抗战历史中得到的启示尤为珍贵。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战中拯救民族危亡的中流砥柱,而且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战中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辉旗帜,而且是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光辉旗帜。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全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共产党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并已完成了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夙愿。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战中领导中国人民与世界法西斯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重要力量,而且是今天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方针,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推动世界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
抚今追昔,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今我们要万众一心,向着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前进。
6.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篇六
出 版:武汉出版社
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七十多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一书作者高屹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是邓小平研究专家,本书分别从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等方面详尽阐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伟大的一生。本书配了大量珍贵图片,由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独家特供,其中多数图片为首次面世公开发行,意义重大。
编辑推荐:目前市面上关于邓小平解读最到位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之一。作者耗时八年全新修订,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独家专供近百幅珍贵图片,史料翔实,鸿篇巨制。详尽展示邓小平改革开放心路历程,外交战略智慧和政要私交秘闻。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献礼书,是全国各大党政机关学习的指定读物!
大故宫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潜心五年推出力作,以全新的“大故宫”概念,打开故宫外延,首次将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南京故宫以及台北故宫等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會人文、文化渊源、建筑、文物以及民风等,实为生动可读、耐人寻味的“故宫百科”。
编辑推荐:复杂多面的故宫,既有阴暗、冷酷、血腥及暴虐,被称为“血朝廷”的一面,也有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建筑、器物、服饰、书画、典籍及档案等中华文化的火种。不了解故宫,就不了解北京。不了解北京,就难以了解中国。
想法·活法
作者首创的职业生涯革新论,正在改变当代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他创立的杜博瓦方式学院,已经成为日本人人皆知的励志培训品牌;在日本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无数年轻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活着的意义;他在这个迷茫时代告诉了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想法和生命活法,告诉我们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他的每本书,都值得我们去读!
编辑推荐:在本书中,他将与世界上多位超级CEO进行对话和交流后得到的思想启迪写下来,告诉当代年轻人,他们的想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他们的活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年轻人应该怎么思考自己的职业,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文字像一把华丽又寒冷的剑,她优雅地挥舞着。在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还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她,就是张爱玲。本书用最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7.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篇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人类之伟大,乃是决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强盛,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一八四零年英国侵略军以坚船利炮冲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沦落到极度屈辱的境界,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我不愿意说,也不得不说我们伟大的中国曾有过那样一段悲惨的历史!终于,“霹雳一声震天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黑暗中国见光明,革命从此有方向”。我们中国建立了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历史在进步,中国在进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我们真的无法想象艰苦环境,而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就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么幽默的语言来形容红军对困难的蔑视,不得不说红军有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在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了,中国人民不在屈服,站出来为自己打拼一块天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不再彷徨。为了民族解放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不再受压迫了,中国人民解放了。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旧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然而,新生的共和国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治愈了就中国无法抑制的顽症。尽管建设新中国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是我们的党冲破重重难关在国际地位上大有提高。“五星红旗迎风飘,飘上国际大舞台。发展国家团结紧,和平外交放光彩。”中国进入了全面的小康建设,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民生”在二零一零年四月十四日七时四十九分,青海玉树发生七点一级地震,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天后亲自前往玉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我们民族的每一个人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可怕的天灾。中国人民的力量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无比强大的。总之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成为一个强国!
二零一一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的纪念日,在这九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全国各族人民不怕艰难困苦奋勇前进,最终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8.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八
※自我检测※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二课――周测1)
一、填空:
1、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2、19的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 的革命阶段,但两者又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是 领导的。
5、无产阶级 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性因素。
6、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国人民做出 的选择,具有历史 性。
7、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内矛盾已转化为 和 之间、 道路和 道路之间的矛盾。
9、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对 、 和 的改造。
10、社会主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 的原则。
11、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全面确立了 。
12、在近代中国,实现祖国的 、 、 、 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梦想才变成现实。
13、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1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15、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表明,只有才能发展中国。
16、1978年召开党的 ,重新确立了 、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建设上来和实行的战略决策。
17、56个兄弟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 、 、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8、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制定了“ ”的基本方针。
19、坚持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0、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燃一新。
什么是天才? 终生努力, 便是天才。
9.读《历史选择了邓小平》有感 篇九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苗键强
201101064
5本学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孔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在这其中,《历史选择了邓小平》这本书吸引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在课后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全书。读过本书之后,我对于邓小平同志的生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小平同志为党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情怀也无比敬佩。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这本书通过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科教兴国、邓小平与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和祖国统一、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等方面的内容,客观、真实而全面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孕育、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
在邓小平同志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曾经三次被打倒,又三次从打击中走出来了。而且在他一步一步地再次站起来的过程中,他表现地一次比一次更加坚强,而他所做的事迹也一次比一次更加辉煌。最终,他成为了第二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系统全面的分析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最终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进入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并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彻底地结束了中国贫穷落后的悲惨命运,让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在通读了全书后,我发现邓小平同志能够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始终坚持奋斗,最终带领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和他的坚忍不拔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邓小平同志胸怀远大的理想,在年轻时期就树立了为国家拼搏奋斗的信念。邓小平同志于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在他16岁那年,邓小平离开家乡到法国勤工俭学,同时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和使国家富强的途径。少年的邓小平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周恩来,在周恩来的影响下,他积极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且对此进行了各种政治宣传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他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始终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赤诚的爱,使邓小平拥有了一段辉煌的人生,同时他也开创了一段辉煌的历史。邓小平同志的早期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和为之付出的决心,就可以开创一段不平凡的事业,同时拥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其次,邓小平同志能够拥有坚定的信念,做到永不言弃,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勇敢面对,愈挫愈勇。他的一生曾受到了三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因为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第二次是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第三次被打倒是因为“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
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然而,在邓小平三次被打倒又三次顽强地站起来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坚如磐石的意志。在他人生的三落三起中,每一次的跌落他都被打击到人生的低谷,然而随后的站起来都会把他带到人生中一个新的高度。这不禁让我想起来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态度。在我们现阶段的生活中,最大的挫折莫过于学习上的压力了,有的同学由于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而自暴自弃。然而,邓小平同志在一生中所经历的挫折远比我们现阶段受到的打击要大得多了。他连这么大的打击都能克服,并且通过自己的奋斗与拼搏再次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压力到底算得了什么呢?现阶段我们的学习压力虽然很大,然而这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段必须经历的历程,只有现阶段我们熟练掌握了学习工作技能,我们才能在以后所从事的职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现在贪图安逸,或是面对挫折时自暴自弃,那么以后在遇到挑战是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以后的科研或者工作中我们也不能拥有坚定地意志来勇敢地迎接挑战。
第三,邓小平同志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许多经典语录,比如他曾经所过“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这是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辨证统一关系最为经典的解释。而他从“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到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思想,这些都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经典例子。而改革开
放的过程中,由于邓小平高瞻远瞩的预见,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论断诞生了,这些基本理论的提出使得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卓越成就。在现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更应该有解放思想、打破常规的勇气和魄力,勇于改正与实际需要不适合的习惯和做法,以创新推动工作不断前进。在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我们也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思考,不断体验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要让自己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使得社会主义不断进步。
第四,邓小平同志拥有宽广的胸怀,对于不同的意见能够做到海纳百川。邓小平一生中曾经三次被打倒,可见反对他的人不少。然而,在他复出后,他并没有对这些人进行打击报复,而恰恰相反,他能够团结有过不同意见的人一起工作,这正是他拥有宽广的胸怀的体现。第三次复出后,他开始主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作了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他提出我们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团结一致共同发展上。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使得他在主持中共领导工作时能够团结所有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共同奋斗,同时这些成就了伟人的光辉形象。现阶段,我们同学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团结合作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这样对于我们的成长将是大有裨益的。
所谓历史选择了邓小平,在我看来更为合适的说法是邓小平和历
史做出了双向选择。邓小平同志一生中遭受到的三次大起大落对于他的意志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正是通过这样的磨砺,使得他拥有了坚定的意志,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坚定地信念。而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政治上一直坚定地拥护真理,拥护党和人民利益。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探索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谋求和平发展的和民族强盛的道路,提供了思想和制度上的保障。
邓小平同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和体会。对于将来的人生,我们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做到以天下为自任,而在为实现目标而奋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拥有坚定地信念,做到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同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际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用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对于学习生活中的伙伴,我们应当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只有大家互帮互助,才能一同进步,共同成长。
10.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十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浙江省玉环县陈屿中心小学四(2)班朱一晗
近期,我阅读了《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让我更具体,更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90年来的光辉历史。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分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部分:从时间角度更深刻的了解到从1921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经被列强侵略、饱经风霜的国家转变为如今的世界强国,一颗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璀璨的明珠。
这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更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曾经犯过不少错误,并不断改正,吸取教训,最终取得了一个个胜利,让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板,自己当家做了主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之前,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社会一片黑暗、民族处在危亡之中,而对这种险峻的形势,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皱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追思过去,多兴仁人志士,多少战斗英雄,多少英雄先烈浮现在眼前。
李大钊、翟秋白、刘胡兰、江竹筠,他们用生命开辟了新中国光明的道路;黄继光,焦裕绿、王进喜、钱学森,他们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繁森,许振超、杨利伟、沈浩,他们为当今中国的腾飞付出了努力,当然,在他们背后,还有无数无名英雄为中国谱写华丽诗篇。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当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做一名德、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的好少年。
正如胡锦涛爷爷说的:“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社会的热情关爱,有全国少先队员的共同努力,星星火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一定能够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我衷心希望所有中国人都团结起来,不畏艰难、敢于奋斗,让我们携手并肩去迎接中国的新辉煌。
条条大路通农村
——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感
浙江省玉环县陈屿中心小学五(2)班刘旭华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我身边是“条条大路通农村。”
听爸爸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农村的路都是乡间的泥巴路。晴天还好,可一到下雨天,路就变得泥泞不堪,再加上交通不方便,出去办点事情很麻烦,万一遇上紧急病人,更是把人急得不得了,谁都知道,那可是耽误不起的啊!
可现在,从城市通往农村,到处是平整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人们出行就方便多了,农村的人们还可以把土特产运出去,家里的收入高了,家庭地富裕了很多。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电话、电脑等一系列现代化的东西,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
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斗争和牺牲,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没有党制定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农村就不可能这么迅速发展起来。在农村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家都知道了一个道理:要致富,先修路。看看我们这个海岛小县城,省道,环岛路四通八达,甚至一些乡村角落,巷子都有马路延伸进去。伴随着这些路,大厂、小厂、小作坊遍布县城各个角落。你看我们这个小乡镇苏泊尔集团生产的高压锅、电饭煲„„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们这个小县城生产的家具也畅销欧美„„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没有好路,就没有这些企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贫穷的阶段,我们小学生还可能会在简陋破旧的教室里读书,而不是我们现在的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每当我看到我们新农村的水泥路,我就想起我们中国充满坎坷、布满荆棘的革命斗争之路,我就想起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之路,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我坚信,今天的新村的水泥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是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浙江省玉环县陈屿中心小学五(1)班赵镜渊
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当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里„„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当我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后,也就更加深刻、更加具体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90的光辉历程。
《历史的选择》分为三部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别为我们讲述了1921年至今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立时,那一件件重大事情和一位位时代的人物。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在旧中国,人们生活在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下,人民苦难深重,社会一片黑暗。人民为了得到光明与自由,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就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彻底挽救了中国的命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个共产党员用革命事业的信心与大无畏的精神与敌人斗争,他不怕任何艰艰险阻,不怕环境多么恶劣,甚至不怕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产,只为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只为人民带来欢声笑语,只为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只为人民带来欢声笑语,只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在一次次的革命战斗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尊敬的革命烈士。面对铡刀毫不畏惧的刘胡兰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不朽的精神,矗立了生命的宣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条前进的道路的董存瑞;也以吃草根,根皮和棉絮与日本鬼子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杨靖宇„„是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激励着他勇敢地站在前沿,是中国共产党支持着他们勇敢地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着毛主席的一声宣告,新中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为翻身解放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经过土地改革、工农业改革、科技发展„„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农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焕然一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当改革开放的脚步轰轰烈烈地走进新中国,我们的生活脱胎换骨。人人都奔小康,朝美好的方向奋进。如今的中国政治进步、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我们祖国真正的强大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是祖国明天的花朵,我们应牢
11.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 篇十一
教学目标: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1分钟)
(一)导入板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讲述:大家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①熟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②会表述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经过。
二、自主学习(9分钟)
讲述:学习目标如何实现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要求自学。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第2页至第5页的内容,大字部分要精读。然后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并划出答题的要点。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地点在哪?内容是什么?
2、说一说开国大典的时间和主要经过。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西藏和平解放是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9分钟以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全面的回答。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三、分组展示(10分钟)
讲述:看完书能够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进行组内合作交流,比一比谁的答案正确。准备展示。组织展示
讲述:今年是建国60周年。60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要牢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第1题:
讲述:为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板书: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要点: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定国旗、代国歌、国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第2题
讲述: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这是怎样的一次盛况呢?(板书: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广场)要点:毛泽东向世界宣告;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阅兵、游行。第3题
讲述:新中国成立了,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呢?(板书:历史意义)要点:国内意义;世界意义。
第4题
讲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是如何解放的?(板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要点:向西藏进军;1951年北京谈判,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四、探究总结(5分钟)
1、质疑解惑
根据分组展示的情况,了解学情,主要针对学生做题思路、方法、结果和规范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之后,向学生提出,分组探究讨论。
2、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结。
五、当堂训练(10分钟)
(一)讲述:对自学指导中思考题的答案已经明确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看谁记得快、记得牢。时间8分钟。
(二)学生自背、互背。
【历史和人民怎么选择了】推荐阅读: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11-0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09-18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中国站起来了09-2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综合作业(三)人民版必修1课件07-01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07-07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华东师大版06-17
初一怎么学好历史10-23
如何提高初高中历史选择题正确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