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2024-07-11

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精选10篇)

1.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一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2007-02-10 16:47:08

××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乌加河镇油房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乌加河镇油房村。

3、项目建设单位:××旗乌加河镇人民政府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项目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8

年12月完工。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拟通过乌加河镇人民政府自筹与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自筹资金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16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乌加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7、《乌加河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加河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9、《乌加河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10、《乌加河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

文件、资料

12、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旗乌加河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北纬41,镇政府所在地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旗山前的一个标准的农业大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3人,占总人口的83%。

2、建设单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乌加河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花葵、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二狼山山羊绒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2005年,全镇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饲草料7690万公斤,大小牲畜存栏万头(只),完成国民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值万元,第二产值万元,第三产值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长%。

3、油房村项目基本情况

油房村位于河套灌区乌加河镇镇西58公里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优势条件。全村总户数242户,总人口946人,辖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4566亩,户均亩,大小牲畜存栏6460头(只),2005年该村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4万元,人均纯收入1214元,较全镇人均收入差3274元,属于乌加河镇贫困村之一。

4、形成贫困原因

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现到严重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该村通过土地规划,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结合兴井废黄、灌排配套,使得该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化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但全村60%的农户生活水平仍维持在贫困线以下,耕种土地取得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的

支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基本为零。因此,拟通过国家投资和镇政府自筹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有效途径,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畜牧业及第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

3、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井、渠、路、林、田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本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项目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开发可用于农业生产。

2、水文地质: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形成于侏罗记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度达120--160米,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气候: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温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4、土壤: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

积的影响,土体构多为粘土与壤土(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二、自然资源

1、光热资源: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积温:大于00c,35220c

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

2、水资源:项目区供水量由三部分组成,大气降水,引黄河水和地下水。因该项目区已弃黄,现在可以唯一利用的地下水,经分析计算,完全可以满足发展井灌的需求。

3、生物资源,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4、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02人,人均土地面积亩。其中人均耕地亩,2005年人均收入1214元。

5、基础设施状况,本项目区南测有旧乌加河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

固查线靠近该项目区,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由于过去土壤盐渍化、沙化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形成规模化林网建设。电力骨干设施基础已初具规模,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第四章项目建设范围内容

油房村东至丰裕村金星组界,北至油房村沙区、西至东泉子组乌兰壕组为界,南至临河区新华镇界。

二、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规模:项目区辖区面积3850亩,集中连片形成长方形分布。

2、项日工期:该项目从2006年4月开始施工,至2008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实施完成,工期为3年。

3、项目建设内容

(1)土地总体规划:

项目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850亩,其中现有耕地3234亩盐碱地616亩。完成沟渠18条。农田主路9条7km,田

间路18条。新植农防林带,植树1400株,开挖农渠4条,埋设管道,配套相应设施。开挖毛渠36条12km,埋设管道12km,打配套机电井15眼,井深80km,混凝土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

(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库双灌,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目的。主要工程包括:开挖斗渠,农渠,毛渠12km,全部实现管道节水灌溉;打配套机电井13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管、埋设低压管道12km。

(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林网3条,折计面积115亩,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设农防林大网络的林带模式,在沙区设置防沙林,在东西主道路设置主林带,以利保护农田。

(4)道路规划

为了便利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

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6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高出地面米,总长7km,田间路18条,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米,总长。

(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东西走向的条块4块,每块东西长,南北宽185m。有利于提高水利用率,实现小畦灌溉,节约农业投入成本。

4、项目实施方案

该项目区要严格××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井、渠(管)、路、林、电、田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质量等具体措施的指导下逐年逐量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必需工程。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共分三阶段组织完成项目所有工程)

第一阶段(土地总体规划的实施从2006年4月到2006年12月31日前将利

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土地总体设计、规划、工程的招标等工作。并完成该项目区内土地的整平、测量、测绘等工作。总体不影响农户的耕种。

第二阶段(具体组织实施)从2007年元月至2007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水利规划、道路规划、田块规划的建设工程(包含所有工程指标)。

第三阶段(项目全部竣工、组织验收)从2008年元月到2008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农防林、防沙林和绿化林的种植,植树14万株增加植被覆盖率%。在项目工程结束后,要严把质量和设计关,确保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估算依据

1、项目估算依据,本投资估算依据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本地实际而进行的。

2、投资估算万元

3、资金筹措: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万元。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质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二、工程建设管理

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在项目批准后,在项目开工之前,须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3、建立工程监督制度

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面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4、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第七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为万公斤,副产秸秆万公斤,年增加收益为万元,户均增加收入614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16亩,新增耕地为16%,改造中低产田3234亩,可使其变成优质的稳定、高产田使每亩耕地增加粮食50斤,以上为农户的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项目实施过程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项目完成后,能够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础增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三、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性治理、合理规划、统一布局,使其农、林、水、路一体化,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土地生产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和防治土壤盐渍化,使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大帐提高。既可起到因沙防风的作用,同时有利形成农田小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可技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附:项目投资算汇总表

2.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二

实践证明, “客商建设、客商拥有, 农民包棚、农民务工”的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方式不利于农业产业生根和农民实质增收。2010年, 睢宁县创新“农民自建”机制, 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贴、融资担保、保险保障等方式, 引导本地农民自建高效规模农业设施, 实现“农民建设、农民所有”, 使各项惠农政策和奖补资金真正惠及农民。一是政府补贴, 鼓励本地农民自建设施。睢宁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民“阳光车间”创业致富工程的工作意见》、《睢宁县2010年度发展高效规模设施农业奖补办法》, 加大政策性奖补力度, 鼓励农户自建日光能温室、自建设施养殖小区。对农户自建、认建的日光能温室大棚, 棚内面积每亩补贴7000元;对自建养殖小区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的, 每平方米补贴100元或80元。二是融资担保, 提供资金支持。在睢宁农村, 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 虽有致富愿望, 但由于缺少资金难以实现致富梦。睢宁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江苏省委驻睢宁扶贫工作队和县农委与县农合行签订《农村小额贷款合作协议》, 由县、镇两级政府存入一定数量的脱贫攻坚奖补资金作担保, 农合行按照1:5的比例进行放大。农户以大棚的经营权作抵押, 村两委实施反担保, 推动农户实现“易贷通”, 破解融资难题。三是普及保险,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设施农业投入成本高、技术要求高、抗风险能力差, 是广大农户不敢涉足、不敢发展的重要因素。睢宁县充分利用市场杠杆, 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 引入商业保险, 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和理赔金额, 让设施农业发展入保险, 群众收入有保障。目前, 日光能温室大棚已经纳入县人保财险公司业务范围, 保费由农户承担40%, 财政承担60%。普及保险, 不仅增强了银行贷款的信心, 而且提升了农户抗风险能力。“政府补贴、融资担保、普及保险”等促进“农户自建”机制的实施, 农民通过设施农业脱贫致富的难度明显降低。一个标准的日光能温室大棚, 建造成本大约是4.5万元。政府奖补1.1万元、银行贷款2万元, 农户仅自筹1.4万元, 即可拥有一个自主经营收益的日光能温室大棚。

二、创新“服务外包”机制, 破解农户技术服务保障难题

随着设施农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睢宁县农技部门现有技术人员已经很难满足广大农民的技术服务需求。该县创新“高效规模农业服务外包”机制, 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养事”转变。一是种苗外包。为了破解高端设施低端生产的难题, 睢宁县走高端农业之路, 从高端种苗抓起, 实施种苗补贴, 种苗外包, 与国内技术水平较先进的种苗公司签订协议, 让农户低成本获得好种苗。目前, 恩达农业公司、坤特农业公司建设的智能化育苗温室, 为全县广大农户提供优质种苗。二是技术外包。在完善县镇蔬菜技术服务体系, 培养本土技术员的基础上, 与坤特、恩达等农业技术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 由农业技术公司承包农户的产前、产中技术服务。三是销售外包。在引导农户按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 与苏果超市、上海联华等销售公司签订农超对接战略合作协议, 将睢宁蔬菜直接销往大型超市, 让睢宁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三、创新“技能培训”机制, 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睢宁县始终坚持以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 以27所农村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定点培训基地为基础, 通过创新劳动力培训形式, 做到“四个办到”。一是围绕发挥妇女传统手工业优势带动脱贫, 把培训班办到妇联。2010年共建立27个妇女技能培训基地, 发展具有辐射功能的“妇女发展项目”100多个。二是围绕“千名残疾人培训工程”带动脱贫, 把培训班办到残联。全面启动“千名残疾人技能培训”脱贫工程, 让1000名残疾人通过免费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脱贫。三是围绕实施规模农业产业化带动脱贫, 把培训班办到田间。按照“不离土不离乡, 一户一棚奔小康”的目标, 对贫困劳动力实行分村办班培训。2010年已经对2000多名贫困农民进行了实用技能培训。四是围绕增加贫困农民工资性收入带动脱贫, 把培训班办到车间。全县71个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主动与企业对接, 签订定向委培合同, 为贫困劳动力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签订培训就业合同, 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2010年, 全县共举办贫困劳动力各类技能培训班189期, 培训人数6680人, 完成年任务的106%, 就业率在96%以上。

四、创新“资产管理”机制, 实现扶贫开发资产的保值增值

为加强省定71个经济薄弱村扶贫开发资产管理, 确保经济薄弱村扶贫开发资产不流失, 实现保值增值, 睢宁县创新“资产管理”机制, 使之成为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一是建立扶贫开发资产核减管理机制。省定经济薄弱村扶贫开发资产因不可抗力等因素自然损毁时, 由江苏省委驻睢宁县扶贫工作队和县扶贫办确认后, 在扶贫开发资产账目中给予核减。二是建立扶贫开发资产收益管理机制。省定经济薄弱村村委会对其所有的扶贫开发资产依法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并负责扶贫开发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扶贫开发的各类资产及使用和收益情况, 接受所在镇人民政府、江苏省委驻睢宁县扶贫工作队、县扶贫办和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及农村集体资产主管单位对扶贫开发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建立扶贫开发资产处置管理机制。省定经济薄弱村扶贫开发资产确需处置的, 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 由江苏省委驻睢宁县扶贫工作队或县扶贫办、所在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共同协商, 并参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处置。目前, 全县7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基础设施、高效规模种植业等扶贫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五、创新“合作载体”机制, 推进脱贫攻坚项目顺利实施

2010年, 睢宁县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牵头实施的江苏省脱贫攻坚财政奖补资金项目317个。一是扶持项目, 直补到户。年初, 合作经济组织与乡镇政府签订帮扶协议, 政府及时将30%的启动资金投入到合作组织, 由合作组织直接向贫困农户以免费方式提供一定量的种苗、饲料或肥料, 并无偿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二是资金入股, 参与分红。对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奖补资金实施的项目, 贫困户不便直接参与的, 以奖补资金入股, 合作组织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 乡镇政府进行鉴证监督。合作组织每半年组织一次分红, 按不低于同档同期贷款利率标准为保底分红基数, 一般年息10~15%。三是新建设施, 零租承包。对合作组织利用奖补资金集中投资兴建的大棚、圈舍等资产, 贫困户愿意承包经营的, 按贫困户人口数量零租金承包一定量的资产, 3年后项目资产归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重新对外租赁经营, 所收租金50%分给该项目带动的贫困农户, 50%作为合作组织收入。

六、创新“组织带动”机制, 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作用

一是带头示范, 帮助贫困农户投入高效农业生产。充分发展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 积极消除贫困户“想致富, 怕吃苦”、“想创业, 怕风险”的畏难情绪, 在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过程中, 村组干部领建日光能大棚, 由村两委对农户自建大棚进行反担保, 有效降低农户贷款和经营风险。试行“村官+贫困户+高校+企业”帮扶模式, 即由村党支部牵头, 将日光能温室大棚低租金承包给贫困户、大学生村官,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育苗、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南京润果超市承担种植产品选定、农资选用和产品销售等工作。二是因村制宜,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持项目产业化和经营本土化, 立足各村现有基础, 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 宜工则工, 通过发展经济薄弱村的村级产业来解决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 逐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三是重点帮扶, 不断改善村级发展条件。2010年, 睢宁县进一步完善了“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挂钩, 一个工商企业帮扶, 一个主导产业带动、一个大学生村官任职”的经济薄弱村“五个一”帮扶机制, 整合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 向经济薄弱村倾斜。

3.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三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论证

一、房地产现今的发展状况

2 0 07 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走过了上升势头最猛地一年,到了08 年,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始有所下降,但是到了2 0 09 年,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大力的反弹。目前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土地政策、银行代款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开发门榄提高,房地产市场投资投机客大量挤出,交易成交量出现明显下调,加大了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如何加强房地产项目前期论证、策划,降低开发成本,适应房地产市场境争,把有限的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让房地产开发成功减小风险效益最大化,以成为房地产业的最大课题。提出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论证有关问题,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十分重要,那么这个项目前期论证工作究竟指的是什么内涵?究竟要论证些什么?怎么样论证?为什么要做出论证?這些问题将成为本文写作的重点,本文希望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分析问题

1、项目论证的概念

项目论证指的是一对将要实施的项目从技术上、经济成本上、周围环境上、未来利润空间上、资金募集上进行的全面、综合、科学的评价和研究。它是现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法。而房地产开发项目论证是对项目论证进行了行业化,特定于房地产行业的论证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论证,其位于项目投资决策之前或者初步决策之后,其依据是原有的经验和专业评价方法,其内容是对要开发的项目进行的全面、系统研究和分析,比如此项目的经济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工程方面的、财务方面的、时间方面的、市场运行方面的等等,其目的是以求此项目是否可行,并且在很多方面对项目的实施予以调控和指导。总体来讲,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的论证工作是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前期评估,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

2 、房地产开发项目论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化,而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怎么样控制风险,最小化投资,获取最大回报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与之相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论证也就越来越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了。它一方面可以让企业更加明晰的判断本行业的市场状况、本行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让企业更好的评估和认识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市场定位有个更正确的认识。本部分来论述房地产开发项目论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从反面来说明房地产开发项目论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企业其实都不重视开发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有些企业即使作了这个工作,也过于简单行事,没有完整、详尽的论证报告,不以现实情况为依据,进而造成项目的实施和决定草率了事,浪费了资金和时间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导致了整个项目的失败。这需要各个房地产企业吸气其教训,进而重视这一工作。在我国有句古话,正是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的表述,那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论证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就是一个计划、一个有根据的计划过程。接下来从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特性来看房地产开发项目论证工作的重要性。

房地产开发需要筹备、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项目的开发周期一般也都恨漫长,在这个漫长的周期中就会不可避免的有各种条件的变化,这也给项目的风险新大大增加了机会,而且房地产开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一点如果不做详细的评估和论证的话,也很难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加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性。如果细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可以考虑比如自然灾害,社会管理,市场变化,公司内部,行业内部等等各个方面的都存在。任何一个风险的扩大化,都会造成整个项目的失败。为了最小化风险,房地产企业就必须在风险出现前予以预测和评估,进而想出对策,可以减轻、转移的话,就想办法,实在不行,就算放弃了该项目造成的损失也会远远低于开发出一个失败的项目所造成的危害。总之,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的论证工作必须得到重视,它相当于一个项目的计划书,一个的预测本。

3 、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的论证的内容

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的论证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它需要论证一些什么内容呢?

首先,也就是需要评估和论证这个项目所处的整体大环境。比如江南豪园要在杭州的滨江区建设一个小区,那么这个时候江南豪园作为项目开发商就必须来评估这个项目所处的周边环境,以此来更好的了解自己这个项目会受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产生什么眼的结果?该怎么样应对或者处理这些环境。按照这个项目来分析的话,需要评估的环境一般包括一下几点:

1 )国家在房地产行业上的政策未来有没有很大的变动,有的话,变动会是什么?这些变动对这个项目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2 )整个房地产状况的走势如何?有没有什么迹象显示未来可能会受到影响后的变动?

3 )杭州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有没有什么样的变化?比如会不会有新的交通项目(地铁或者高速公路)靠近这个新的项目区域?政府会不会在这个区域建设比较好的教育环境、投资环境等等?

4 )自己这个项目有没有针对特定的人群?有的话,该人群的消费习性怎么样?收入状况怎么样?生活特性怎么样?风俗习惯怎么样?文化背景如何?

5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房地产项目设立的位置的周边环境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比较突出的地理地貌?在论证完了项目所处的整体周边大环境之后,项目论证还需要考虑自己企业的微观环境如何?这一微观环境的论证内容主要涵括一下几点:

1 )对于项目来讲,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企业本身的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的通道和途径如何?没有一定的经济和资金支持的话,一个项目是不可能很好的被实施的。所以江南豪园作为开发商想要很好的完成这个新项目的话。必须要评估这个项目可能需要的整体资金是多少?本公司的资金能力怎么样?准备从哪些途径来募集和获取这些资金?会不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的资金需求?自己有没有能力来满足这一系列的资金需求?

2 )论证本企业的工程建设能力怎么样?

3 )论证本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否可以满足这个项目?需要外援吗?

4 )论证这个项目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本公司是不是齐备?

5 )评估这个项目的整体时间花费,在这段时间里,本公司还有没有别的可能与这个项目产生重大冲突的事项。

6 )评估本项目的营销方式,评比其可能的收入和投入的成本。现在评估论证行业环境,也就是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走势如何?自己主要的竞争对手有哪些?选择的目标市场是什么?新项目的市场定位怎么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怎么样最大化优势地位?最小化劣势情形?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样?论述完了项目论证的重要性和论证的相关内容之外,接下来看一下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论证的步骤是怎么样的?怎么样一步一步的完成这个论证过程?

4 、房地产开发项目论证的步骤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论证不可能是一蛾而就的,它需要分阶段、分步骤的来完成。

第一步选定项目:一个房地产公司可能同时对几个项目感兴趣,而且做项目论证的目的一方面是评估本项目的可实行性,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公司发展找到最合适的、最具有前瞻性的项目。所以为了不浪费时间、人力和物力,项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在诸多的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来论证、来考量、来评估。项目的选择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现有资源条件、市场供求状况来做出,这是对项目的初步调查和预测。

选定了项目之后,要论证一个房地产项目,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初步研究这个项目的相关内容和情况。根据项目论证的内容来调查研究本项目的有关资料、有关信息。彻底的、完整的评估一个项目,这个工程中可以分为若干专题进行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调研,而后评定每一个方面,最终予以全面的比较和衡量。比如可以从项目的时间上、资金上、工程设计实施上、人力资源安排上等等方面予以把握。对项目的相关内容论证完毕之后,接下来的一个步骤就是做出最终的评定。评定这个项目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是否值得相应的投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予以控制、规划和实施。一般来讲,最终评定的结果需要用一个完整、有说服力的形式出现,比如论证报告或者评估报告,报告中应该有详细的数字论证和证据支持。这一最终的报告是作出所有决定的依据、是方案实施的保证。

总体来讲,在这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的工作任务最为繁重,也最为重要,是整个论证工作的中心,是做出论证评估的保证。但是也绝对不可能忽视另外两个步骤。论证的第一步保证了所选择的项目最具有潜在的可能性,它直接决定了整个论证工作不会浪费;而第三步是一个完整的论证工作的结尾,有了它才显示出论证的结果怎么样,才能有以后的决定和实施。所以为了保证论证目的的实现,整个论证工作必须有详略的侧重,但同时不能抛弃非重点的步骤过程。

参考文献:

[1]马鑫,杨玉鑫,试论如何加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M]《城市开发》2003 ,6

4.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四

为促进信贷资金与扶贫资金及其它专项资金的整合,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和开发银行融资优势,贵州省扶贫办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日前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贵州省扶贫开发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将金融支持贵州扶贫开发项目,额度达100亿元。

从贵州省扶贫办了解到,国开行贵州分行与贵州省扶贫办将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贵州“十二五”开发扶贫工作方向和重点,以农业产业化扶贫为主要手段,通过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最终实现贵州开发扶贫总体目标。

由于多方面原因,贵州目前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有418万人,贫困发生率12.1%。为加快扶贫开发步伐,贵州积极致力于扶贫开发投融资担保平台的搭建,贵州省扶贫办与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签署的《实施方案》,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未来几年,贵州省扶贫办与国开行贵州分行将通过建立投融资担保平台,逐步完善扶贫融资机制,共同研究探索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机结合的新方法,并选择试点县、市和产业进行扶贫金融合作试点,探索出一条适合贵州特点的发展之路。

5.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五

(一)项目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部分人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过远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必须加强工作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扶贫开户,大幅度、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搞好以工代赈,重

点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发展种养业,对极少数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可以有计划地实施移民开发”。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景东县委、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县易地办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并根据上级下达任务数逐年分批实。多年来,通过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我县易地移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问题有所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不断加大我县易地开发扶贫工作力度,根据《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135号),特编制我县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①《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135号)。

②《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云政发﹝1999﹞67号)

③《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贫开办发﹝﹞108号)

④《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政发﹝﹞123号)

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十七以来,景东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147户9000人,安置类型多是大规模集中安置,在一个安置点内,安置人数少则400—500人,多则几千人,这种方式虽便于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但安置后也出现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由于在一定辖区内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搬迁安置后移民户耕地少,基本口粮难以保障;二是由于水资源不足,致使移民人畜饮水紧张,生产用水缺乏,每到旱季,接收地群众和移民常常因为争抢水源而发生矛盾纠纷;三是因为林地资源不足,致使移民燃料紧张,虽建有沼气池,但有的移民穷得连猪、鸡都养不起,沼气池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每遇喜丧事,仅沼气池也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为了生活,移民不得不到接收地群众的山林中抢砍、盗伐林木至接收地群众对此意见极大。因此移民虽然搬出了,却在不住,更不能致富,有的安置点甚致成了矛盾积累点和问题的积累点,不仅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沉重的包裕,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对我县十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我县决定的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采取小规模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的办法,以便避免和杜绝过去大规模集中安置后因土地、水利、林地等资源不足,引发移民和和接收地群众的矛盾纠纷,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现象。避免上述矛盾,才有利于创建平安社会,有利于确保移民搬得出、在得住、逐步能致富。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能实现人口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农业基础得到完善,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有所增长,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水平进一步加快,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求。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6.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六

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带动战略,多措并举抓开工,全力以赴促进度。截至目前,全乡新一轮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整体上推进力度大、开工形势良好,投资进度有所加快。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全乡2012新一轮扶贫开发项目有13个,其中:有11个属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有2个属智力扶贫项目。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开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下甲乡陇凤坪山生态移民村建设工程:计划搬迁400户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对陇凤、坪山两村群众做好了移民宣传发动工作,同时已选好安置地块,正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具体由县发改局牵头组织实施。二是农村能源:新建农村沼气池40座。由于项目刚下,我乡拟准备与乡危房改造项目相配套实施,现已将任务分解至各村,落实到人到户。三是职业学历培训2个(智力扶贫):

1、区内外中职学校每年送生550人。目前已动员XXX人,确保落实XXX人;

2、2012年秋季学期招收全日制新生450人,其中下甲30人任务。目前我乡已动员落实有57人,到开学确保30人到校。四是生态公益林保护:聘请护林员和发动群众保护好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125.6万

亩。兑现2012年补偿资金给群众。该项目已把面积落实到户并做好了规划设计,同时已聘请了5名护林员对我乡12.5万亩生态公益林进行管护,目前2012年公益林补偿资金县林业局还没下拨。五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补助:继续对我县2002年以来实施的退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9.25万亩兑现2012年补助。目前准备组织乡林业站对全乡的退耕还林地块进行自检,对不合格地块进行适时补种,等验收合格后再向群众兑现补偿资金。六是珍贵树种:下甲乡任豆3000亩,降香黄檀600亩。目前已对项目做好规划设计,待季节适宜进行种植。七是油茶产业:下甲乡低改500亩,新造300亩。目前已对项目做好规划设计,待季节适宜进行种植。八是用材林发展:下甲乡速生杉2000亩。由于该项目任务刚下,我乡准备发动群众落实地块,做好规划,待季节适宜进行种植。九是绿满八桂村屯绿化:下甲乡2个屯16亩,1、大陆屯,2、弄怀屯。目前已对项目做好规划设计,待季节适宜进行种植,具体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十是金银花:下甲乡900亩,其中:坪山200亩、陇凤200亩、彩架200亩、河洲100亩、水陆100亩、加西100亩。目前已对项目做好规划设计,待季节适宜进行种植。十一是十大功劳:下甲乡200亩。目前已对项目做好规划设计,待季节适宜进行种植。十二是铁皮石斛:下甲乡100亩。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550万元,种植60亩,剩下的40亩正在加快进度实施。

(二)县直部门帮扶我乡4个贫困村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审批用地手续慢、征地难度大。由于土地征用仍存在着群众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期望值过高、征地工作与当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造成项目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

(二)生态建设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由于受季节性影响,我乡有7个生态建设项目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无法开展,只能等到适宜的造林季节才能实施。另由于我乡土地资源匮乏,连片种植2000亩速生杉地块难以落实,该项目难以完成,建议县政府在该项目上做出一些调剂。这些因素的存在给全年全乡整个扶贫开发项目工作推进带来一定影响。

(三)配套资金落实困难较多。由于项目配套资金量大,作为乡镇一级政府,自身无法自筹一分启动资金,加上上级下拨资金较慢也给全乡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健全项目建设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干部”的工作机制,切实使项目有人抓,有人管,不扯皮。并严格落实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抓好项目的督查落实。通过日常督查,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和做好服务,采取定期通报,定期反馈的方式加快项目实施。

(三)积极争取项目的资金扶持。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及时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使各个项目能如期顺利完成。

下甲乡人民政府

7.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七

各省辖市、各有关县(市)扶贫办、财政局:

为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实施工作,促进项目持续有效发展,我们在总结全省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河南省财政扶贫资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河南省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2.河南省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申报审批表 3.河南省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申报审批表填报说明

4.河南省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申报汇总表 5.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工程验收表

二〇一三年二月五日

附件1

河南省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豫发〔2011〕21号)文件精神,依据《河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豫财农〔2012〕256号)有关规定,为了更好地瞄准贫困群体,落实帮扶措施,促进贫困农民增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加强扶持措施的针对性,坚持项目扶持到村,措施落实到户,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第三条 坚持瞄准贫困人口。项目扶持对象必须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建档立卡识别登记的贫困户,确定扶持对象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坚持扶持到户。做到项目规划到户、扶贫资金到户、帮扶力量到户、增收效果到户。

坚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帮扶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实

行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力量支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

坚持竞争立项。对项目申报单位的产业发展、筹资能力、组织能力等条件进行评估,实行竞争立项和先建后补。

第二章 项目扶持范围和内容

第四条 项目扶持范围以扶贫开发工作片区县、重点县贫困村为重点,兼顾面上县贫困村。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贫困村,原则上每个项目村扶持的贫困户不得低于50户。以行政村为单位,实行“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建设扶贫创业小区。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可以一次性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集中扶持,也可以分年度对贫困户进行分批扶持。

第五条 被扶持户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自愿申请;二是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三是有明确的发展产业。

第六条 重点扶持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好,适于贫困户发展的高效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储运、特色旅游、加工制造等项目。

第七条 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扶贫到户增收试点项目设施补贴、购买种畜(种苗)补贴、生产资料补贴等。

第八条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扶持资金4000元左右,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用于项目设施建设的补贴资金一律实行先建后补;在项目集中,确需聘请

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的地方,经与项目实施户签订服务协议,可以从农户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补贴中拿出不超过10%(且不得超过3万元)的资金用于技术服务。

第九条 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组织项目实施。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带资入股分红,或按照村里统一规划由农户自主实施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产业,使扶贫到户增收项目融入当地主导产业,实现到户扶贫项目与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必须确保扶持资金落实到户,确保农户投入资金的收益归农户所有。

第三章 项目申报、审批和备案

第十条 为简化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切实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从2013年开始,对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实行县审批、省市备案并加强监督的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按以下程序进行:

1、上下结合选择扶贫到户增收试点项目。在县级扶贫部门、乡镇政府和包村干部的指导下,村两委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依据当地资源优势,选择适合本村实际的扶贫到户增收试点项目。

2、贫困户自愿申请。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录入的扶贫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

请。

3、填报扶贫到户增收试点项目申报审批表。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基本情况、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制约因素、项目市场前景与产品销售渠道、生产技术及负责人、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预算、参与农户基本情况、财政资金扶持(补贴)办法、效益目标、项目实施的组织、实施进度安排等。

第十二条 项目所在行政村将项目申报审批表报乡镇政府,经乡镇政府审核盖章后行文报县级扶贫、财政部门审批。县级扶贫和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本管理办法及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相关要求,审核把关,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不得立项。

第十三条 各县要在收到省当年下发的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资金计划通知30个工作日内,将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申报、汇总表上报到省、市扶贫办、财政厅(局)备案,作为检查验收的依据。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四条 经县级扶贫、财政部门审批后的项目,即可组织实施。要实行规范统一的项目操作规程,先公示,后实施。乡村两级都要建立项目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项目示范户名单,项目内容,资金数量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开,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十五条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中属于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工程、物资、劳务等,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如确需变更,须经省市同意并报省市备案。

第五章 项目验收和报账

第十七条 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扶贫项目完工决算后,由村委提出验收申请,县扶贫、财政部门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成立项目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

第十八条 项目工程验收合格后,由村委提出报账申请并附相关凭证,经县扶贫办对其请拨资金的有关凭据进行审核并报县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拨付资金。

对于由建设单位统一实施的项目资金,县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相关建设(采购)单位;对于须直接将扶贫资金补贴给贫困户的项目资金,要采取“一卡通”(“一折通”)的方式直接发放给农户,严禁以现金形式将扶贫款直接支付乡村或个人。

第十九条 报账时需按照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有关规定,提供以下凭证:

1、群众自建项目报账时需提供:财政扶贫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到户增收项目验收单。

2、统一实施的项目报账时需提供:(1)项目设施建设类:财政扶贫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项目建设合同书、项目施工单位税务发票、施工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工程预算表、工程竣

工决算表、工程验收单、竣工工程移交表、竣工工程管护责任书,如需实行项目监理,还应附工程监理合同和监理报告;(2)发放生产资料类:财政扶贫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采购手续、税务发票和支出明细清单(清单应分别列示所购买种子、种苗、畜禽良种等的名称、数量、金额等),发放给贫困农户的发放手续清单和农户签字、验收单。

第六章 检查和奖惩

第二十条 到户增收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以后,县乡两级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加强对项目村和项目户的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切实形成“审批严把关、实施多督导、验收见成效”的工作机制。市级要加大对扶贫到户资金项目的检查力度,每季度末将检查的情况以书面形式报省。

第二十一条 强化和细化项目检查,突出以下检查重点:

1、扶贫资金必须用于贫困农户。被扶持农户必须是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扶贫对象,必须对扶贫资金数额和实施项目清楚明白。

2、扶持效益情况。产业项目要纳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体现规模发展和优势特色,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明显。

3、明确几个不准:不准扶持非贫困户;财政资金不准现金支付、不准用于非直接发展生产的基础设施。

第二十二条 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将定期开展到户增收项目检查验收工作,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和资金分配的重

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对到户增收项目组织实施到位、产业发展好、群众积极性高、发展需求大、扶贫效益明显的县给予奖励,加大扶持力度;对组织落实不到位、未按要求实施,形不成产业规模,管理混乱、效益差的县,要求其进行整改,并减小资金扶持规模。

第二十三条

对截留、挪用、骗取财政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8.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八

2009-6-12 17:59:55

一、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计划落实

今年,我省将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10.4亿元资金,实施640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其中省扶贫办5000个,省发改委1100个,省民委300个。加上上海对口帮扶200个,州市自筹资金实施2400个,全省的目标是确保完成9000个、争取完成10000个村的整村推进。

在省扶贫办负责实施的5000个贫困自然村的扶持任务中,第一批1150个重点村扶持项目于2008年底已经提前下达到各州市,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725亿元,占年度总计划的23%;第二批3193个即日可下达到各州市,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7895亿元。另外,边境25县657个“兴边富民”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计划投入财政资金3.285亿元,待中央专项转移资金就位后立即下达。年度项目将覆盖16个州(市)123个县(区、市),预计将有30多万农户120多万人受益。目前第一批整村推进项目在各级扶贫部门的共同协作努力下,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二、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一)安居工程建设。第一批计划18029户168万平方米。第一季度完成4206户52.74万平方米,完成比例31.4%。

(二)基本农田建设。第一批计划5893亩。第一季度完成1595亩,完成比例27.06%。

(三)水利工程建设。第一批计划完成沟渠建设218条940千米;建设小水池、小水窖等蓄水工程10795件28.78万立方;实现新增灌溉面积9081亩;改善灌溉面积43295亩。第一季度完成沟渠建设77条103千米,占年度建设计划的11% ;完成小水池、小水窖等蓄水工程建设2854件11万立方,占年度建设计划的38.2%;实现新增灌溉面积2796亩占年度建设计划的30.8%;完成改善灌溉面积7731亩,占年度建设计划的17.86%。

(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第一批计划架设引水管道555条87.2万千米;建设水池、水窖等蓄水工程4389件29万立方;解决21.9万人和19.1万头(匹、只)家畜的饮水困难问题。第一季度已经完成引水管道139条6.9万千米,占年度建设计划的8%;完成小池、水窖等蓄水工程建设689件1.48万立方,占年度建设计划的5.1% ;已经解决4.7万人2.2万头(匹、只)家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五)通路工程。第一批计划修建通村道路617条1878公里;村间道路硬化1299条25.46万公里。第一季度已经完成建通村道路200条555.7公里,占年度建设计划的29.58%;完成村间道路硬化347.6条3.9万公里。占年度建设计划的15.3%。

(六)通电工程。第一批计划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20.16公里,架设低压线路335公里。第一季度完成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7.11公里,架设低压线路38.76公里,分别占年度计划的5.9%、11.6%。

(七)生态能源建设。计划种植生态林木13415亩,建设沼气池11699口,节能灶33673口。第一季度完成种植生态林木4112亩,占年度建设计划的30.7% ;建设沼气池3211口,占年度建设计划的2

7.44%;节能灶6538口,占年度建设计划的19.4%。

(八)社会事业建设。计划建设农村卫生室107所,文化活动室294个,农村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31座。第一季度完成农村卫生室4所,文化活动室54个,农村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19座,分别占年度计划的3.73%、18.36%、18.85%。

(九)产业发展。计划种植经济作物9.1万亩,发展种植经济林果28.6万亩,发展养殖大牲畜4.7万头(匹、只)。第一季度完成经济作物种植2.8万亩,完成经济林果种植20.3万亩,累计发展养殖大牲畜1.1万头(匹、只),分别占年度计划的30.65%、70.83%、23.77%。

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村推进扶贫措施有力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扶贫项目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任务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制定量化考核办法,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二)瞄准对象,消除“死角”。切实落实贫困对象瞄准机制,优先解决贫困面最大和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确保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0%以上要用于扫除最贫困“死角”,确保最贫困的群体得到优先扶持。

(三)精心组织,强化管理。一是全面推行公示公告制度。二是严格落实大宗物资政府采购制度。对用量较大的水泥、砖瓦等大宗建材物资,以及种植苗、化肥、养殖种猪、牛等实行集中采购,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三是完善工程质量责任制。四是实行项目后续管理制度。五是全面落实财政扶贫资金预拨报账制。严格实行支出凭证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资金安全运行。六是全面引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确保责任目标、建设任务、管理措施“三到位”,牢固建立上级监督、部门监督、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四)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一是让群众积极参与,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对策,确定脱贫规划,二是增强贫困农户在扶贫项目实施中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权,激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三是充分调动广大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彻底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的思想,使群众真正成为整村推进项目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四是不断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挂钩扶贫责任制度,形成了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2009年支农惠农扶贫三项重点工作情况通报材料

2009-8-5 8:52:34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今年3月在红河州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表彰了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营造了全社会扶贫济困的浓厚氛围,提出了今年要力争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产粮食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解决和巩固60万贫困人口温饱的目标。同期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云南工作座谈会,与中央定点帮扶云南企事业单位共谋我省扶贫开发大计,为我省

扶贫开发争取到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通过积极争取,今年项目资金投入预计达到25亿元,在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造成较大冲击的不利形势下,为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扶贫整村推进、易地开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2009年政府为人民群众办的重点实事和全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安排,我就有关情况作简要通报。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扶贫办对出席今天通报会的各位领导同志、参加通报会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一、关于整村推进实施情况

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计划安排10.4亿元资金,省级实施640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任务。其中省扶贫办实施5000个,省发改委实施1100个,省民委实施300个。加上上海帮扶的200个,州市自筹建设的2400个,全省的目标是确保完成9000个,争取完成10000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在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中,扶贫部门协调农业、交通、水利、电力、建设等相关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培植产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努力实现农户“八有”、自然村“八有”、村委会“八有”的目标。截止2009年6月30日,省扶贫办已下达整村推进年度计划4418个,全省已有1150个村的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其他3268个项目村的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启动,目前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顺利。

二、关于易地扶贫实施情况

目前,已确定了今年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并已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按照确保人均1亩以上坡度小于25度的耕地和户均不少于0.3亩宅基地的基本条件,各项目县(市、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安置地点进行了认真选择和确定。在去年安排专项财政易地扶贫补助资金

1.5亿元搬迁3万贫困人口的基础上,今年增加安排专项地方政府债卷资金1.5亿元,资金总投入达3亿元,计划全年完成6万人缺乏生存条件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任务,使今年的易地搬迁规模翻了一番,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边境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项目涉及16个州市107个县(市、区),73个重点县共转移安置44945人,占总人数的74.9%;39个革命老区县共转移安置20130人,占总人数的33.55%;25个边境民族县共转移安置17568人,占总人数的2

9.28%。

今年是我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审批权下放州市的第二年,各州市的评审工作将在7月份结束。我们将与省财政厅一道,认真审核各项目县(市、区)上报的可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省级审查工作将在8月底完成。在切实做好今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抓紧实施2008年下达的易地扶贫建设。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省2008年度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已完成安居房建设5798户,占计划的83%,转移安置24320人,占计划的81%。大部分州(市)正抓紧项目扫尾及组织验收和移交工作。

三、关于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就业难,增收难的影响,坚持对外输出和就地输出相结合,以就地就近输出为主的办法,共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259962人(含2009年项目培训的7977人),其中,技能培训完成31450人,引导性培训完成228512人,就业率达91%,平均工资收入为900元。昭通市作为全省劳务输出大市,返乡务工人员的48.67万人中有44.7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金融危机影响造成在外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问题,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技能培训重点,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今年安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比2008年增加3800万元。5月18日与省财政厅联文下发通知,及早

安排了专项扶贫补助资金9900万元,计划完成30万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其中,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23.5万人,补助资金4700万元;示范基地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补助资金5200万元。为保证培训取得实效,对培训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加大了职业技能培训力度,90个示范基地技能培训人数从去年的3.6万人增加到6.5万人,人均培训费从去年的500元增加到800元,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不低于60%,稳定就业率不低于85%。

今年上半年,扶贫整村推进、易地开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三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下半年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四项有力措施,确保全年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省扶贫办成立了扶贫开发重点工作督促检查组,定期深入州县督查,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定期向省政府上报督查情况。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牢固建立上级监督、部门监督、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认真落实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分配使用公平公开、公告公示、监督、验收、绩效考评、后续管理制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项目实施进行公告公示,与群众共同讨论商量。项目实施后要在项目点设立永久标志牌,并由本县主流媒体进行通报。项目完成后由县级进行检查验收,省级和州市一级要进行抽查。重点县还要向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书面汇报年度工作,通过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确保项目资金高质量发挥效益。三是突出重点扫除死角。要求项目资金瞄准对象,确保最贫困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众优先受益。在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中拿出20%用于扫除贫困“死角”,实施情况上报省级备案。四是结合整村推进、易地开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三项重点工作,突出产业扶贫,确保贫困群众增收。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把产业培植作为扶贫开发的硬任务、硬要求,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努力实现扶贫开发一地,群众脱贫致富一方。

9.扶贫开发项目内容库 篇九

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

商业项目立项市场调研论证服务+商业项目开发策划服务+商业项目环境及空间规划设计服务+商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与培训服务+商业项目招商前的广告策划推广服务+商业项目业态业种规划服务+商业项目楼层规划布局服务+商业项目价格定位法则服务+商业项目楼盘销售价格定位服务+商业项目销售中心与招商处的策划建设包装服务+商业项目招商服务+商业项目连锁品牌主力店及次主力店的招商引进服务+商业项目商户进驻二次装修设计与指导规划服务+商业项目及商场商户经营理念修正服务+商业项目及商场开业前期的员工招聘与强化训练服务+商业项目及商场盛大开业策划推广服务+商业项目及商场管理平台及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商业项目及商场日常销售运营管理服务+商场促销推广法则服务+商业地产及房地产单盘销售代理服务。

商业地产项目主要服务对象:

房地产楼盘销售代理→大型百货商场→主题商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百货超市→连锁超市→专业市场→步行街→复合型商业→(商办+商住+商务酒店+洗浴中心+商场+写字楼)→社区商业→(社区购物中心+社区商业街+休闲娱乐商业+旅游商业地产+购物公园)→超级市场→批发市场→综合性市场→商业步行街→(商业街+步行街+专业街+特色街)→商业地产及商场咨询诊断→正处于亏损的商业地产及商场进行诊断分析、调研论证、检查梳理、确定问题、改造重组、策划设计、包装推广,引进实力品牌商家进驻支持,使其该亏损的商业项目通过重组、导入新的运营管理模式、改变经营理念、提高经营档次、达到扭亏为盈之目的。

商业项目全程策划开发*规划设计*商场招商及商场营运管理等的主要工作节点

㈠商业项目市场调研部分:①房地产开发商的商业项目所在地的宏观经济指标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分析;②项目的商业市场形成格局及环境分析;③投资客、商贾及市场需求分析;④人口及消费者习性分析;⑤竞争对手分析;⑥商业项目的SWOT分析;⑦商业项目的市场份额及未来预测分析;⑧商业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标的分析;

㈡商业项目开发发展战略部分:①总体发展思想定位;②主题规划定位;③建筑产品风格定位;④经营理念定位;⑤项目管理体系定位;⑥投资资金运作定位;

㈢结合设计单位对商业项目提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议:①商业项目规划设计理念;②本商业规划设计的市场依据;③市场总体形象设计;④商业项目环境景观概念设计;⑤商业项目经营风格设计;⑥建筑产品整体风格设计;⑦工程总造价及工程进度预计;

㈣商业项目商业部分之功能定位部分:①商业项目商业业态组合规划定位;②商业业态选择及资源整合;③商业业态分配的黄金法则{购物:娱乐:餐饮};④商业业态规划组合统一形象原则;⑤商场目标商贾及主力店的选择及组合;⑥商场主力店及次主力店多元化经营组合原则{租赁:联营:加盟:自营};

㈤项目整体策划推广营销核心策略(做政策、做文化、做内涵、概念)①商业楼盘主题定位炒作策略;②商业楼盘及商场借助品牌主力店概念炒作策划方案;③楼盘销售整体策划推广方案和大客户大体量

租赁策划方案;④楼盘价格定位法则及价格定位策略;⑤销售概念和促销技巧策划方案;⑥商场项目招商的投资客、商贾、准客户锁定策略;⑦商业项目开盘模式及广告卖点策划方案;⑧商业楼盘租售并举策划方案;⑨商业项目销售及招商的新闻发布会;⑩商业尾盘营销策划策略;

㈥项目商业招商推广法则(商场招商与楼盘销售互动进行,形成互带互补形式)①楼盘售楼处、商场招商处现场设计包装方案;②商场招商优惠政策及招商技巧制定;③商场招商宣传卖点、广告语及广告策划推广方案;④商场楼层平面规划设计;⑤商场招商准客户的确定及目标客户的邀请策略和洽谈技巧(本地周边外地);⑥商场招商的业态业种的划分与规划布局图;⑦商场招商价格制定法则及提升策略;⑧商业项目合同及其他招商文本的形成;⑨商场招商履约金、租金收取办法;⑩商场招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陆续招聘与培训;⑾商场VICI导视系统;⑿商业楼盘销售与商场招商互为一体的广告策划及宣传品的制作与发放策略;⒀商场招商开幕日活动庆典策划;⒁商场招商中期的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⒂商场招商后期的目标性招商及异地招商策划方案;⒃商场品牌商家招商原则;⒄商场投资者及商贾合同签订并收取全额租金;⒅商业项目及商场项目开业期的进一步确定;

㈦商场项目投资客、商贾进驻装修方案期:①跟据商场项目总体进度逐步安排商户及主力店尽量提前进驻装修;②商场专柜及其他行业装修方案的审核;②协助各商户制定统一设计装修方案;③制定各类经营者装修期限按时完成商场商户的二次装修计划;④商场项目的导视、导购、防盗监控及内外装饰氛围的规划与设计营造;

㈧商业项目及商场工程竣工商业部分盛大开业策划方案:①商场开业前商户培训方案;②商场品牌主力店商户及各专柜上货期;③商场开业前的商户商品营销(促销)策划方案;④商场开业前组织商户培训期;

㈨商场项目开业后的运营方案及管理方案的制定:①跟据商业项目及商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并在一月内完成团队建设之实战管理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商场管理制度》《商户管理手册》《总经理*店长职责》《营运部作业流程》《收银员管理手册》《防损员管理制度》《员工管理手册》《及促销销售技巧方案》等;②员工技能培训计划与培训实施方案;③制定五统一管理模式;

10.六个精准扶贫内容 篇十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既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也要万众一心、埋头苦干。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六个精准扶贫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一

四川省西昌市曾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80多年前,中央红军到达西昌礼州镇,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并向部队发出“万万火急”的改道电令,确定北上抗日路线。那时,身处贫困、备受压迫的彝汉群众积极支持红军、参加红军,为了什么?为了得到解放,为了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80多年过去了,西昌已成为祖国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九十三位,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县市第一位。然而,经济社会越发展,我们越不能忘记初心,忘记尚未脱贫致富的群众。西昌还有47个贫困村、12868名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西昌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今年就要夺取脱贫攻坚压倒性、实质性、决定性胜利,实现全面脱贫,正是为了让所有群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底气。过去5年,是西昌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也是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全市民生事业投入超过90亿元,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比如,教育方面,累计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44个,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体系。安居方面,完成城中村改造153.78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项目275.81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8089户。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拿出真心。去年,我们对47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彻底调查,发现仅有5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余42个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只能靠每年财政下拨的3万元办公经费和5万元公共服务经费维持运行。为了攻克这一影响群众脱贫的关键制约难关,我们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科学规划,分村施策,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探索出党建引领、盘活资源、产业扶持、合作带动四种发展模式,切实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群众脱贫的同时,如何让贫困群众拥有自己站起来的希望、站得稳的支撑,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我们提出,扶贫,就要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留下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留下永远不走的群众工作队伍。“三留下”确保了发展的延续性、持久性。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既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也要万众一心、埋头苦干。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告慰浴血牺牲的革命先辈。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二

今年以来,大方县严格按照总书记“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抓好扶贫开发,加快推进“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步伐。

在扶持对象识别上下功夫,确保“扶持对象精准” 认真学习借鉴威宁“四看”识贫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进村入户认真调查和甄别贫困户,抓好贫困农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创新“三公示一公告”(乡、村、组三级公示评议和县公告)的工作程序,确保扶持对象精准。识别出贫困村175个54664户贫困户,贫困户人口18.16万人;县委、县政府于6月4日印发了《大方县县乡村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方案》;并于6月4-5日带头到凤山乡白鸡村开展遍访活动。完成精准扶贫工作手册的印制;完成减少4万贫困人口任务的责任分解落实。

在扶贫项目决策上下功夫,确保“项目安排精准”

根据资源优势,把产业项目与农民意愿相结合,“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救济相结合,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相结合。根据市场,把贫困户吸入产业,实施短期、中期、长期项目配套措施,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使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一脉相承。因地制宜制定了《贵州省大方县扶贫开发十二五综合规划<2011->》、《贵州省连片特困地区大方县扶贫特色优势产业试点项目规划》、《大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大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级产业扶贫规划》和《大方县2015-2018年扶贫攻坚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等产业扶持发展规划。

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下功夫,确保“资金使用精准”

一是贯彻执行《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二是扶贫项目管理实施严格执行项目公开制、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做到项目审批有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预算,项目实施有技术指导、规定标准和工程进度报表,项目竣工有质量验收登记和后续管理措施。三是把扶贫资金安排与减贫成效挂钩,加大按扶贫成效分配资金的比重。四是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发挥好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作用,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今年上半年,完成对下达的8703.98万元资金项目的督促指导;完成对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312个项目,4155.99万元)的实施方案评审工作;完成下达全县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4567.32万元的安排工作。

在落实好“六个到村到户”上下功夫,确保“措施到户精准”

以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促和谐。创新“54321”结对帮扶措施,要求帮扶干部对照精准扶贫工作手册,把户主和帮扶责任人联系电话、贫困现状、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每次帮扶内容等认真填写完善,做到户有册、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完成帮扶单位选派共896个、7511人,已与贫困对象35689户、122562人结成对子,实现全县290个行政村的扶贫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

以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保增收。围绕草地生态畜牧业、中药材、核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让土地种出“摇钱树”,产出“金元宝”。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技人员+村集体+农户(土地流转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政府协调主导作用,依托专业合作社信息、市场等优势,用活、释放农技人员技术红利,激活村集体资产,整合土地流转户、贫困户、县金融部门、保险公司等相关资源,以大山乡为试点,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种植生态天然有机反季节蔬菜,实现各投资、参与方利益双赢和贫困户增收。

以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拔穷根。牢固树立“扶智就是挖穷根”理念,大力实施“9+3”计划、“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37224人,“雨露计划”培训2560人,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口转移就业3146人。

以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改穷貌。农村危房改造计划2373户,计划投资4997万元,目前累计开工314户,开工率13%,竣工79户,竣工率3.3%。

以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挪穷窝。对2012至2013年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清理、核实、整改;完成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指标工作;实施的凤山乡和星宿乡方案已上报发改部门审批;完成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申报相关材料,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

以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富农村。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小康寨等“6+2”行动计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上半年,小康路:完成村级以上通村水泥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31万元,占投资计划的95.5%;村以下通组(寨)道路和人行步道建设完成投资2425.75万元,占投资计划的69%。小康房:建设开工290户,竣工65户,累计完成投资1294万元,占投资计划的44.6%。小康水:累计完成投资6908.19万元,占投资计划的77.7%。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0.0893万人,发展农村耕地灌溉面积完成2.4234万亩,新增机井2口。小康讯:累计完成投资586.32万元,占投资计划的61.9%。完成8个新增自然村通电话,7个行政村通宽带。小康电:计划投资2507万元,目前,全部项目正处于招投标阶段。小康寨:累计完成投资2598.50万元,占投资计划的68.9%,完成7809户三改及庭院硬化工程、18个便民设施、18个文体活动设施、53个污水处理设施和360套照明设施。小康校:累计完成投资14387万元,占投资计划的50%。小康医:计划投资2119.8万元,完成268万元人才建设投资、11个医用辅助用房建设、14个特殊科室建设、2个医院基础设施建设、15个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20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正按规划进度稳步推进。

在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上下功夫,确保“因村派人精准”

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主要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致富能手、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或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优秀人员中选派。第一书记任职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从县直以上单位遴选175人到行政村挂职“第一书记”,共组建31个工作分队和247个驻村工作组1355人帮扶全县31个乡镇。选配、培育好村支两委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在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的同时,对种养业能手、农村经纪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给予项目、技术、信息、资金等扶持,精准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动贫困户致富。推行驻村干部“一月一述评”,探索“驻村干部互评”机制,每月评选20名县级优秀驻村干部,激发驻村干部工作活力。

在落实“扶贫对象退出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精准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通过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工作机制,严格退出程序和标准,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对贫困乡村实行“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目前,我县已实现重点县和8个乡镇“减贫摘帽”。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三

近年来,铜仁市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取得阶段性成效。日前召开的铜仁市委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铜仁市委关于决战决胜绝对贫困实现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记者就此专访了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

记者:怎样认识《实施意见》的重要意义? 夏庆丰:近年来,我市在财力非常薄弱的情况下,仍然腾出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但我市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存在,现仍有89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战阶段。我们清醒认识到,扶贫开发面临着既要脱贫又要同步小康的双重任务,是一场没有退路、时间紧迫又输不起的攻坚战,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及6个配套文件,提出了新时期全省扶贫攻坚的新目标。为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市委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决战决胜绝对贫困、实现精准脱贫、推进同步小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意见》全面贯彻了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切合铜仁实际,必将对铜仁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提高精准度?

夏庆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想提高扶贫精准度,实现精准脱贫,必须全面弄清扶贫对象、扶贫主体、扶贫路径,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具体要做到“六个精准”,一是扶贫对象识别更加精准,建立覆盖全市贫困数据台账和信息系统;二是项目安排更加精准,收集编制扶贫项目库和项目清单,统一申报立项、统一实施;三是资金使用更加精准,科学分配扶贫资金,推行扶贫到户资金实名制“一卡通”;四是措施到户更加精准,做到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五是因村派人更加精准,科学选派村“第一书记”;六是脱贫成效更加精准,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如期脱贫。

上一篇:团县委送温暖献爱心下一篇:勇于担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