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

2024-07-12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精选5篇)

1.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 篇一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评课稿

张坚老师的高二的化学课:弱电解质的电离评课稿

从整体上来看,课程的教学基本环节完整,上课思路清晰,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这一节课,讲课老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内容丰富。

上课开始老师先将这一节课所要达到的四个学习目标展示给同学们看,这四个学习目标分别是:

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介质的概念;

2、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

4、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通过学习目标,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接下来的这一节课他们要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形成简单的知识脉络,从而更好地学习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在新课引入这一方面,老师从之前已经学过的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一起大声念出,从而引出今天所要讲的新课-—弱电解质的电离。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出新的内容,这无疑是一大亮点。这样的引入,学生既能回忆起之前所学的内容,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收起他们雀跃的心,全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接下来讲述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时,老师运用表格的方式来讲解,每一项内容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通过与强电解质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弱电解质的概念、化合物类型、电离程度、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和电离过程等内容。

讲解完这一部分的内容后,老师并没有立即讲述下一部分的内容,而是给出了两道练习题。通过强弱电解质的区分联系和书写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两道练习题的讲解,轻松地引出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CH3COOH 电离的v-t图。以练习题来

承上启下,即加深了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又很自然地承接到下面所要讲述的内容,轻松过渡。

在讲解完CH3COOH 电离的v-t图后,老师也顺便指引学生回顾了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又一次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将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做一个对比,从而更好地掌握电离平衡的相关内容。

2.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 篇二

本课是清华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教育”下多种教学模式探究研讨活动中的一节现场观摩课。学习内容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前,陈老师将这节课的一个知识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课堂上使用的知识、实验操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录制成微课,学生在课前用清华同方知好乐“电子书包”打造的虚拟课堂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网上作业。老师实时把控学生的作业情况,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讨论讲评。

课堂上陈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两个实验的设计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和分组实验来归纳总结出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在教学中,陈老师采用多种技术,如把实验现象直观化的气球实验、把电离平衡直观化的传感器实验,把实验现象放大化的投影技术。运用化学知识从静态到动态去理解化学反应原理,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电离平衡,强化了实验观以及实验证据的重要性。总而言之,通过这节课培养学生从“微粒观”、“实验观”、“平衡观”来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课的设计,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从“微粒观”、“实验观”、“平衡观”来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提升宏观微观相结合、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和守恒、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基本学科素养。

【案例亮点】

亮点1:课前微课网上作业

陈老师把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录制成微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课外自学,这样可以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得更充分,实验也做得更充分。上课前几分钟先分析网上练习题的答题情况,看看同学们对基本概念掌握得如何,也检验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亮点2:充分实验寻找证据

放开手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实验设计去做实验,去验证,去找证据。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基本理论的手段。

亮点3:信息技术现象直观

陈老师采用信息技术———传感器来进行实验,把电离平衡受温度的影响的抽象理论直观地表现出来,而电离平衡受温度的影响采用一般的实验是很难做出来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2.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认识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过程

引入:(放在微视频)

1.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酸,应该用哪一种酸清洁卫生洁具?

2.如果是铝制水壶有水垢(Ca CO3和Mg(OH)2),常用盐酸还是醋酸除水垢?

一、强弱电解质(放在微视频)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提问)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问题】如何设计实验检验盐酸与醋酸的强弱(或者说二者的电离程度)?

补充知识:已知溶液的p H是的c(H+)的负对数,即:p H=-lg c(H+)

【实验3-1】改进:(播放我做的实验录像)

(1)实验中先测反应前溶液的p H值,再进行与镁条的反应。

(2)用试管进行实验,试管中先放两种酸液,后同时投放等量镁片,然后迅速套上汽球,观察现象。

(3)分两部分讨论,从定性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区别与表现。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盐酸: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强电解质

醋酸: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

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1. 电离平衡状态和特征

对照已学化学平衡的五大特征:“逆”“动”“等”“定”“变”,推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状态及其特征有哪些?

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离子化的速率和离子分子化的速率相等时,溶液中的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再改变,这一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

特征:“弱”“动”“等”“定”“变”。

2.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内因:弱电解质的性质

外因:浓度、温度、同离子效应等。

3. 请你以醋酸溶液为例设计实验,验证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

【以下是学生可能设计出的一些实验】

探究性实验1:稀释实验

分析得结论:盐酸的p H值上升2个单位,即氢离子浓度为原来的1/100。而醋酸的p H值增大不足2个单位,表明氢离子的浓度降低要少得多。

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化学平衡的减压过程,平衡向粒子数增大的方向(即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纯醋酸稀释时将会怎样呢?(播放视频--事先录制的)

探究性实验2:温度实验

分析得结论:由于醋酸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有利于醋酸的电离,即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探究性实验3:酸液中加对应的盐

分析得结论:由于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的增大,导致醋酸溶液的p H值上升,而盐酸中,加入Na Cl,溶液的p H值无明显变化。

探究性实验4:速度实验

分析得结论:由于盐酸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结合了部分氢离子,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下降,与镁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下降,反应剧烈程度减缓。

大家思考:

如果在1mol/L的CH3COOH中加入几滴1mol/L的H2SO4溶液,会怎样?

改加入几滴浓硫酸呢?

归纳得结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一些外在因素如浓度、温度、同离子效应等对电离平衡均有影响。

4. 弱电解质电离的应用

【问题】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事例:如果婴儿长时间啼哭不停,会发生手脚抽搐。大人也会有危险!

播放赵本山小品《买车》视频片段

【解答】健康人的血液的p H范围内为7.357.45,因为血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医学上称之为血液酸碱平衡,若血液的p H值低于7或高于7.8,就会有生命危险。

解决办法?找个口罩戴一会;或者做个纸质漏斗罩在鼻子上一会即可。

【教学反思】

“互联网+教育”下多种教学模式探究研讨活动后的思考

一、本次活动介绍

2016年4月14至15日,由清华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教育”下多种教学模式探究研讨活动在清华附中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校长和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由专家报告、大会分享和课堂教学观摩三个部分组成。旨在深化基础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加深入、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4月14日、4月15日下午课堂教学观摩环节,来自北师大二附中、北京一零一中学、杭州二中、青岛二中、上海建平中学、北达资源中学和清华附中的26位教师以同课异构的模式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的精彩课堂,观摩课后,讲课教师就本次课程的设计以及“互联网+”下的教学与听课教师展开了交流,学校聘请了相应的学科专家对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本次“互联网+教育”下多种教学模式探究研讨活动,从理论引领与课堂实践两方面与参会教师做了充分的交流,展现了互联网在教育教学方式中的创新与变革。本次活动既是全国名师交流、学习的盛会,也是清华附中展示其核心课程与教学水平的机会,许多参会教师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一次难得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既能聆听名师课堂,从中学习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又能与全国名师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二、我的一点思考

我作为清华附中的一名老化学教师与杭州二中的章哲承老师一同上了“弱电解质的电离”。

我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只有两点:1.“互联网+”;2.“多种教学模式”。所以网络技术、微视频和翻转课堂在这节课中都有所体现。

我把这节课的一个知识点“强弱电解质”放在课前预习的微视频中讲解,还把课堂上使用的知识、实验操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微视频中做了具体介绍和培训。

在课堂上,我把时间更多的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和分组做实验来归纳总结出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我主要以二个实验的设计为主线,让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

1. 请你设计实验检验盐酸与醋酸的强弱(或者说二者的电离程度)。

2. 请你以醋酸溶液为例设计实验,验证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

在课堂上我花了十多分钟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也采取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式让同学们充分讨论设计方案。使学生专注于化学学科的本质,化学是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找实验证据来支撑化学理论非常重要。

我又花了十多分钟让学生进行化学分组实验的取证。只有让学生去做实验,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综合运用知识。

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技术来进行,如把实验现象直观化的气球实验,把电离平衡直观化的传感器实验,把实验现象放大化的投影技术。运用化学知识从静态到动态去理解化学反应原理,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电离平衡,强化了实验观,强化了实验证据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我们通过这节课培养学生从“微粒观”、“实验观”、“平衡观”来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但是课上完以后总感觉有一些不足,由于时间紧张没有尽兴讨论实验方案,所以对于部分内容的解释存在不到位的现象。网上做习题进行反馈,也存在一些不足,只能出一些选择题,不像纸质学案的反馈具体、详尽。

在这次活动中,高二化学备课组长吴长虹老师带领整个化学备课组,从常规的教学设计到互联网的使用,从简单的化学分组实验到现代化学实验技术的使用,对我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我们做了一遍又一遍运用传感器的化学实验,寻找最佳的实验设计。也要特别感谢实验员老师张春旺,帮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准备实验。

3.弱电解质电离 篇三

1. 判断外界条件改变(如温度,浓度)对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影响

例1 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NaHSO4溶液 B.KF溶液

C.KAl(SO4)2 溶液 D.NaI溶液

解析 A项,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加入硫酸氢钠溶液,硫酸氢钠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A项错误;B项,KF是强碱弱酸盐,加入KF能水解形成弱电解质HF,促进水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项不正确;C项,加入硫酸铝钾,铝离子结合OH-生成难电离物质氢氧化铝,促进水的电离,C项不正确;D项,碘化钠是强酸强碱盐,不会改变c(H+)=c(OH-),水电离平衡不移动,D项正确。

答案 D

2. 有关电离常数含义及特点

例2 下列有关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H3BO3

B.相同条件磷酸钠的水解常数:[Kh1>Kh2>Kh3]

C.在常温下,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对应钠盐的水解常数越大

D.氨水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b=cNH+4?cOH-cNH3]

解析 硝酸是强酸,不存在电离平衡常数,A项错误;磷酸第一步电离常数最大,第二步电离常数最小,所以,磷酸钠第一步水解常数最大,第三步水解常数最小,B项正确;电离常数越大,说明酸越强,同条件下越弱越水解,所以,对应钠的水解程度越小,C项错误;氨水中一水合氨电离,[Kb=cNH+4?cOH-cNH3?H2O],D项错误。

答案 B

3.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变化

例3 改变稀醋酸溶液下列条件使平衡常数增大、[cCOO-cCOOH]增大的是( )

A.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B.通入少量氯化氢

C.加入少量醋酸铵

D.适当升温

解析 加入氢氧化钠,不改变平衡常数,A错误;通入氯化氢,平衡向左移动,平衡常数不变,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B错误;加入醋酸铵,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由于弱酸电离都是吸热,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增大,D正确。故答案选D。

4. 根据电离常数大小判断弱电解质电离能力,即判断弱酸的相对强弱,联系复分解反应原理分析

例4 所有钠、钾、铵的磷酸盐都易溶于水;镁、钡、钙的磷酸二氢盐易溶,磷酸盐难溶于水。磷酸一氢钾溶液呈碱性,在K2HPO4溶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硝酸钡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

解析 磷酸一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仍然呈碱性,加入硝酸钡发生如下反应:2HPO42-+3Ba2+=Ba3(PO4)2↓+2H+,溶液酸性增强,C正确;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溶液仍然呈碱性,D错误。

答案 C

学习时,重点抓住以下几点:(1)从“弱”出发,深度理解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书写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时弱电解质处理。溶液稀释时pH变化等。(2)学会用假设法分析弱电解质在稀释时离子浓度变化。(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以及特点,影响因素。(4)联系水解常数、电荷守恒式等信息能计算电离平衡常数。

1.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是电解质,蔗糖是非电解质

B.氧化钠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氧化钠是电解质

C.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所以,三氧化硫的水溶液不导电

D.液态醋酸和固态硫酸钠不导电,但它们是电解质

2.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弱电解质水溶液存在弱电解质分子

B.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成离子

C.强电解质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D.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弱

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l2Fe(SO4)4=2Al3++Fe2++4SO42-

B.H2S?2H++S2-

C.NH4HCO3=NH4++H++CO32-

D.M(OH)n=Mn++nOH-

4.在硫化氢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HS-?H++S2-。在硫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硫化氢电离程度减小且c(S2-)增大的是( )

A.次氯酸钠 B.硫酸氢钠

C.硫化钠 D.硫酸铜

5.酸雨中存在电离平衡有H2SO3?H++HSO3-,HSO3-?H++SO3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加入蒸馏水稀释酸雨,c(H2SO3)、[c(H+)?c(SO32-)c(HSO3-)]都减小

B.常温下,第一步电离常数K1大于第二步电离常数K2

C.不考虑亚硫酸分解和挥发,适当升温,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常数增大

D.温度不变时,随着酸雨放置时间延长,溶液的酸性增强

6.常温下,弱碱MOH的电离常数K=1.0×10-5。0.1 mol·L-1MOH溶液的pH约为( )

A.8 B.9 C.11 D.12

1~6 DBACAC

4.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 篇四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O2 B.盐酸

C.BaSO4 D.C2H5OH

解析: 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要点有:是否是化合物,是否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O2和C2H5OH是非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答案: C

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晶体 B.熔化的氯化钾

C.氯酸钾 溶液 D.液态氯化氢

解析: 氯化氢只有在水中溶解时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液态氯化氢不能电离。氯酸钾溶于水虽能电离,但不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产生的是氯酸根离子(ClO-3)。氯化钠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当加热氯化钾时,热能破坏了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即发生电离。综上所述:除氯化氢不存在离子,氯 化钠、氯化钾、氯酸钾本身都存在离子,但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KClO3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Cl-。只有熔化的氯化钾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

答案: B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E.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F.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盐

解析: A、B说法与定义不符,E中NaHSO4电离的 阳离子除H+外还有Na+,因此不属于酸,NaHSO4应属于酸式盐。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例如铵盐。故正确答案为CD。

答案: CD

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CH3COOH鸠馛H3COO-+H+

D.Na2SO4===2Na++SO2-4

解析: A项HCO-3不能拆开写;B项正确,NaHSO4是强酸酸式盐,可完全电离;C项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正确;D项是强酸强碱盐,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答案: Axkb1.com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于水之后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双选)( )

A.NaCl B.CH3CH2OH(酒精)

C.H2SO4 D.NH4HCO3

解析: 酒精属于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NaCl、H2SO4、NH4HCO3均为电解质,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NH4HCO3、H2SO4溶于水均导电,但H2SO4在液态时难导电,NH4HCO3受热易分解,无熔融状态,故C、D符合题意。

答案: CD

6.已知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试判断该溶液的溶质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1)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3+、SO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溶质是HCl,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2)溶质是硫酸铁,电离方程式为:Fe2 (SO4)3===2Fe3++3SO2-4

(3)溶质是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4)溶质是硝酸铵,电离方程式为: NH4NO3===NH+4+NO-3

7.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导电是因为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由移动的电子 (2)自由移动的`离子 (3)只有氯化氢分子,无离子存在 (4)氯化氢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H+、Cl- (5)氯化钠晶体中的Na+、Cl-不能自由移动 (6)熔化状态下由于热能作用 ,氯化钠发 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Cl-

B组——拔高训练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解析: 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不是通电。电解质要 导电的前提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项错误;酸的定义中强调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 如NaHSO4也能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盐 类,故B项错误;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Cl-,所以能导电,但液态HCl 是由分子组成的,无离子,不能导电,故C项正确;溶液的导电性主要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决定,即由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决定,故D项错误。

答案: C

9.硫酸氢钠(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

(1)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

A.硫酸氢钠属于酸

B.硫酸氢钠属于盐

C.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D.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 硫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SO4,它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且溶液显酸性,则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是Na+、H+和SO2-4。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这两种离子是Na+和HSO-4。由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结果可知,硫酸氢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电解质,不属于酸;硫酸氢钠溶液中存在大量H+,能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5.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 篇五

【关键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设问式教学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这一小节不但是医用化学第5章的重点,也是中职医用化学教材的难点,学好本部分,无论是对本章节的其它部分,还是其它章节的学习都是一个基础。但这部分理论性较强,概念不少,计算较复杂,学生感性认识少,教学难度大。因此很有必要集思广益,对本部分教材的深度、光度、教学方法进行讨论。本文试图在教学方法上抛砖引玉,对于教材的深度、广度不多涉及。我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多采用设问的方法(即老师针对问题进行讲授,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练习)。试图通过这个方法保持学生的最大注意和兴趣,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有关运算的能力。

设问的方法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分成由浅入深的几个有机联系的问题,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来,一个问题紧扣一个问题,深入讲解,直逼结论。这样的教学内容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性强。可以克服因长时间听课而造成精神疲劳;或者因过多的谈话冲淡教学目的,使一堂课的内容支离破碎、节外生枝、思路混乱。设问的方法也不排斥进行较复杂的逻辑推理,也不排斥讲练结合,所设的问题可由老师自问自答,也可以由学生经过老师的指导看书后或经过老师启发性讲解以后回答。因此,设问的方法兼有讲演法和谈话法之所长。

下面就讲解“讲”和“练”两个方面。以“电解质”这一节为例,谈谈教学中运用设问的教学方法。电解质这一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认识它们的电离过程。因为电解质的电离与本章各节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正确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对于学习本章其它各节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本节教材的讲授线索

在复习电解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氨水五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导电情况的实验,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层层深入,随着问题的深入,水到渠成,向学生介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初步知识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具体设问如下:

(1)同样条件下,相同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2)为什么导电能力会不相同?

(3)为什么溶液中自由离子会有多有少?

(4)为什么电离程度会不同?(重点讲授,介绍有关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

(5)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

二、重点讲授的内容

电解质概念是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的,为了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讲授本节内容,可以在讲授本节内容之前针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拟一些思考题进行讨论。思考题的范围可根据初中教材的深度、广度大致如下:

(1)明确电解质导电和金属导电在原理上是不同的。

(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明确酸、碱、盐是电解质,但是它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导电。

(3)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明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不是电流作用的结果,水分子使离子化合物中不自由的離子变成自由离子,而且在熔化状态下也可以电离。

(4)纠正书写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时常见的错误。

(5)纠正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常见的错误。

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教材里主要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否完全电离而区分的。对学生来说,一般只要知道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是强电解质以及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就行了。至于从物质结构方面去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那就过于复杂,须留待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加深。

三、在选择和拟订学生思考练习题时,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酸或碱的强弱及分子内的键型两方面综合考虑识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要明确溶解度的大小不能作为识别强、弱电解质的依据;

(3)判断强、弱电解质,通常根据电解质在0.1N的溶液中电离度的大小决定,不能以太浓或太稀的溶液中的电离度做判断依据;

(4)电离平衡状态时,并不是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浓度相等,也不是电解质的电离停止下来了,而是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度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但不等于0),即所谓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5)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能发生移动。

上一篇:司法考试新旧大纲对比-法理学下一篇:理想信念建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