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有感(14篇)
1.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有感 篇一
家长学校教师论文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①。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
一、新时期对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影响
“新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此特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知识经济兴起与发展的时期。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标志。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走到尾声,科技和知识的竞争愈加激烈,人才是各个国家和部门争夺的对象。争取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获取精尖的专业知识也成为所有人的追求。
知识经济带来的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讯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作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在新时期也发生了具体的变化。
(一)联系方式的种类有所调整
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有些传统的联系方式由于不适应新时期的状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传统联系方式具有恒久的使用价值,但在具体使用方法、指向目标上也做出了符合新时期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的普及和通讯的发达,使得许多优秀的商业头脑有了施展的空间。移动公司、各大网络争相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中介,于是许多现代联系方式产生,电子平台成为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最显著特征。
(二)联系方式的科学性提高
新时期使得国际间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中国教育在继承传统精华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逐渐使得教育科学化、教育者专家化、教育制度规范化。教师与家长进行联系,不仅要考虑到使用哪种联系方式,还要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联系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具体到实施某一方式的具体细节都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形成了很多成功的范式。
(三)联系方式的灵活性增强
新时期不仅改变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教师的时间非常宝贵,因为很多教师不仅面对着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成绩考核的重压,同时还往往要面对超负荷运转的班容量,这在普通城市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充分发展,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工作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做到有叫必到。时间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教师逐渐在传统联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力求简单、快捷,减少时间成本。
二、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传统方式的运用
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已经存在的方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写信、请家长到校、打电话、印发通知、学生手册等等。随着时代内容的不同,这些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运用的便利性和效率与以前相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这些传统联系方式甄别使用。
(一)停止使用的联系方式
在30年前,写信是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手段。在时间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写信,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两个星期才可以看到的信件。信件往来相对于教师家访和家长去学校来说,虽然效果差一些,但是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空闲的时间书写和阅读,自由度比较强。同时,信封和邮票的价格比电话费要便宜,况且电话在当时很难找到。因此,写信虽然不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最主要手段,但也为众多教师所使用。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写信无疑是时间成本最高的一种联系方式。教师需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而用一两个小时写一封信也不过几页,传递信息少,而传递到家长那里需要时间又长,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因此,写信这种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已经为教师们所淘汰。
(二)经过改进的联系方式
家长会、家访、学生手册、打电话等联系方式仍然为教师所使用,但是具体使用过程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科学性也增强了。
传统家长会一般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是向家长传达学校和班级的规定,第二是进行批评与表扬,当然最主要的是指出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被点到的学生家长要耐心倾听老师罗列自己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很没面子,所以家长们通常不愿意参加家长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长期以来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仍难以彻底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因此,分数既是考查学生知识量、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查教师工作业绩的最主要标准。在此前提下,教师在家长会上以成绩为核心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站在更科学的角度上来完善家长会,使其继续成为家长和教师联系的主要方式。首先,家长会以双方信息沟通为主。很多教师把教师的个人发言与对学生的批评改为家长座谈会,给每位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言,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家长会以解决学生问题确定最佳培养方案为目的。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问题产生往往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家长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于是很多教师把家长会的一部分时间作为家长培训时间,既让家长具备宏观理念,又让家长掌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应该使用的正确教育方法。再次,家长会作为大规模的班级活动已经为许多教师以管理学的方法科学化、规范化。从通知家长、安排会场、引导家长入座、多媒体运用、举行家长会、具体互动活动、总结发言到家长离席等都有周密的策划,充分利用时间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上面陈述过的家长工作类型与时间的原因,导致本身闲暇时间就不多的教师不方便进行家访。加之现代人生活更注重隐私,所以教师对家访这种方式的使用也很慎重。目前仅有28.7%的教师使用过家访的方式,而且49.5%的教师认为家访已经不太有必要甚至可以退出教育舞台了。有些教师把到学生家中造访的传统家访形式进行了变通,改为在家长和教师工作外的时间找一个方便的公共场所进行交流,这样气氛比较轻松,既不用像在学校内那样郑重,也不必像在家中那么不便。通常教师会约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或周末在公园散步聊天,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沟通效果也很好。
传统学生手册把学生在校分成若干个学期,每学期教师书写学生评语,家长填写家长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双方沟通信息量小,而且往往泛泛而言,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目前学生手册已经被教师们设计成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档案,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时间也缩短为以周为单位,学生的表现被量化为作息、劳动、作业、品德等多个方面,家长逐一给予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表现,并做动态的观察,从而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学生手册成为频繁往来于家长和教师手中的鸿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打电话作为传统联系方式中最现代的方式,过去使用频率较低,因为那时电话少而费用高。通常一个办公室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部电话,而找家长时更是需要打到家长所在单位让人去找,很长时间家长才能过来接电话。现在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电话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且由以前的固定电话发展为款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移动电话。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时,随时都可以和家长联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专门为每位班主任配备一部移动电话,每月充值,专门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工具。
(三)继续沿用的联系方式
请家长到校、印发通知这两种联系方式的使用前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所不同的是请家长到校的人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既是教师责任心强的体现也反映出新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种类多,需要不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共同解决。印发通知以前只是在期末时才下发一次,告知家长孩子放假时间及假期注意事项。但新时期的学校正努力走向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因此下发通知的内容也纷繁多样,有关于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的,也有关于学校收费细目的,还有关于为学生上保险等各种事项的。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新方式
新时期涌现了许多20年前难以想到的联系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为媒介。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另一重大特征就是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基于电话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家长对其安全非常重视,于是移动公司首先抓住商机,推出平安卡,学生到校后刷卡家长就可以收到学生平安到校的短信息。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离家的时间、从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平安卡给自己通报平安的时间判断出孩子在路上是否贪玩。
智能电话可以存储学生的学号,教师使用教师无线IC卡在智能电话上输入学生的学号,就可以直接拨打到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这样教师无须记录大量的家长联系方式,方便了与家长的沟通。
家校通系统整合了手机、电脑、网络的功能。学生进入校门后,无须刷卡,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并自动给家长发短信报平安。学生离校时走出校门,系统会自动发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它还具备其它与家长联系的功能。如一般的智能电话都可以储存6000名学生的ID,收发2800条的短信。②教师随时可以将学校规定、收费通知、家长来校通知、当天作业、成绩通知群发给所有学生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资讯,并据此把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此外,教师可以与个别家长进行联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近期状况等发送给家长。家长亦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留言。家庭教育由此可以和学校教育共同进行,并实现有效互动。部分教师对如何科学使用这一方式做出了初步的理论探讨③。
(二)基于网络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网络平台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电子联系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进入了E时代。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学校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50.8%的学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一个建设良好、更新及时的网站本身就会为家长提供大量的信息,这样教师不必分别去发布这些信息,只需告知家长学校网址就可以。学校的条件、教育目标、具体规章、主要活动等等信息都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公布。21.1%的学校网站都建有家校互动的平台,既有家长必读这样的版块,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也有家长之窗这样的版块,家长可以随时留言,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学校或教师以及班级建设的看法。有的学校网站(如北京实验一小)还分设班级版块,各个班级把自己的合影、活动图片、奖励与表扬、每月情况总结、假期生活学习指导等消息都放置到班级版块上,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和自己孩子的情况。家长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感言和信息,甚至如北京中关村二小家长在得知某些场馆有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的机会,都会将信息贴到班级版块上,为家校共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
很多教师还利用个人的网络联系方式与家长沟通,据调查,61.3%的教师有自己的聊天工具,20.7%的教师有自己的博客,60.2%的教师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一般说来,学校论坛往往面对学生群体,而教师私人电子联系工具的使用,往往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与家长进行联系,有的教师戏称之为“电子家访”。电子邮箱的使用往往是教师采用的比较郑重的网络联系方式,博客和聊天工具则更随意。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发布个人的教育理念、教育心得、对班级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等,家长可以根据教师博客的内容对教师有更全面和感性的了解。聊天工具尤其是语音聊天的使用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的联系方法,不过有设备条件的限制,对环境也有要求,应尽量避免形成对他人的干扰。这些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⑤。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长效机制
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0.9%的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教师委员会,作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的长效机制。家长委员会通常可以分为班级家长委员会和校级家长委员会两种,有的还设有年级(或段)家长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必须能够代表各个层面家长,一般经过竞选方式产生,也可以由学校或班主任推荐候选人,具体条件由家长和学校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3-5位家长组成,校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18-24位家长组成,委员会成员定期改选。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如有特殊问题也可召开临时会议。教师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监督作用,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这一平台,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有的学校连订做校服这样的事情,都要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决定款式、面料和价格,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促进了家校和谐。
四、运用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方式的改进与新方式的出现,丰富了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途径,增强了沟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联系方式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联系方式的使用不够科学
我们继承下来的教师与家长的传统联系方式都是适合新时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联系方式,但这些方式的使用却没有发挥出其最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其运用没有达到科学化。首先是使用方法缺乏科学化。很多教师没有仔细将各种不同的传统联系方式进行研究,为每一种方法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更勿谈具体到不同工作类型、受教育水平的家长应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式。这导致教师在使用这些方式时随意性强,以达到一定效果为满意,不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使用这些方式后,不善于总结、交流,从而总是在原水平上重复。为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每一种联系方式的科学使用方案,提供给所有教师,供他们进一步在使用中改进。其次是使用目标缺乏科学化。目前各种联系方式的目标呈众星拱月型分布,中间是学习成绩,四周散布的群星是品德、劳动、体质、心理等等指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凭某一环节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得当的联系方式的选择与实施要服务于一个科学的目标系统,才能使教育得到实质的发展。
(二)新联系方式使用的形式化
不可否认,以电子媒介为核心的新联系方式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作出了贡献,但新兴事物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平安卡和校讯通等服务,更多是为教师和家长服务,而忽略了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有了这样的便捷联系方式感到愉悦,而是产生时刻被监督的不自由心态。有的学生干脆常常“忘记”带智能卡,以逃避这种监督。对学生采取无监管的放任措施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将这种方式调整到学生乐于接受的状态。学校网站的家校交流版块上,更多是学校建立的形象工程,摆上若干专家建议、家教妙招就算了事,更新缓慢,甚至有的网站自建站后就没有更新过,导致互动有其名无其实。像北京中关村二小那样把家校交流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网站实在少之又少,有的网站版块家长甚至无法发帖,所谓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发布罢了。拥有电子联系方式的教师不少,但只有8.3%的教师使用过博客与家长进行交流,3.4%的教师使用过聊天工具与家长进行交流,0.9%的教师使用过电子邮件与家长进行交流。出现新的联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而熟练并科学地使用这一方式同样需要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三)制度化的联系方式还处在雏形状态
由于商业因素的渗透,电子媒介的联系方式很容易推广,但制度化的联系方式却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与校领导才能够把握。目前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还很少,而已经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对于如何运用这一机制还处在雏形状态,不够完善。家长委员会是从西方引进的,民主参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习惯,所以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在我国,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往往不够高,有些校方领导对于校外力量的参与也不够习惯。有的家校委员会成员都是校长或者班主任的熟人,所以这一长效机制形同虚设,只是作为学校宣传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而已。有些家长委员会参与一些学校活动,但主要限于联欢会的布置,户外活动的组织等辅助工作,对学生整体发展、学校管理方针的制定则从未介入。个别学校有一些成功的家长委员会参与经验,成为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好帮手,但是目前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家庭参与学校教育政策的权利需要捍卫,但家长也会犯有一些严重的错误⑥,如何引导制度化的家校联系方式在科学轨道上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的学校已经将家长学校形成制度,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启蒙和教育素养的提高。家长学校多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而缺乏小组咨询和个别谈话,许多个案仍难以解决,因此这一制度同样需要不断完善。
总之,任何联系方式都是在使用中不断完善的,而且所有联系方式的使用都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对所有家长一视同仁,尊重家长的人格,尊重家长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意见,这样才能鼓励家长沟通的积极性,增强沟通效果,从而使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成长为时代所需的人才。
2.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有感 篇二
一、换位思考是有效沟通的良方
幼儿教师平时工作琐碎繁重, 身心压力大, 加上公办园会有许许多多资料要写, 区域活动要开展, 数不清的手工作品要做好投入到区域游戏中……大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 教师在管理中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有时就会招致不合理甚至不近人情的批评、指责。对此, 大班教师要充分掌握沟通的主动权, 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桥梁, 增进双方信任感。多向家长们反应孩子在学习和能力方面的进步, 让他们更细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工作, 了解孩子的动态发展, 从而改变与教师的交流心态。教师应主动担负沟通的责任, 从孩子的整体表现到细微变化、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教师在解决孩子问题中采取的措施等, 都可以让家长及时全面了解教师的意图, 主动交流可以避免因孩子缺点暴露而不得不面对时产生误会、隔阂。工作中, 往往大班孩子的家长告状的现象也多。大班孩子比较调皮, 闯祸的也较多。平时遇到事情时, 主动找家长沟通情况, 先放低姿态, 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让孩子、家长、教师 (幼儿园) 三方面对面调查澄清事实, 还原事情真相, 消除误会, 取得家长的理解。切不可认为三年了, 教师和家长双方都比较了解了, 就忽视了这些必要的沟通工作, 这样的疏忽, 往往使有的家长积怨更深, 找到一件不如意的小事就会大做文章, 从而使班级教师处于被动。如今, 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 有的是年轻的姑娘, 有的老师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 但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是很长, 在与家长沟通时, 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 甚至会由于语言的冲突, 处理的不当造成误会, 从而激化矛盾。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度去心疼孩子, 或是换个角度想想, 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 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 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二、信任是有效沟通的最佳方式
现在, 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独苗苗, 有些父母对孩子看得都很重, 老怕孩子在幼儿园不习惯, 会吃亏, 对老师总是不信任。虽然孩子上大班了, 家长已经基本对教师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但是有时难免会担心老师工作繁忙照顾不周, 唯恐自己孩子没有引起老师足够重视。这时, 教师就应真心与家长交朋友, 利用平时接送孩子的空闲时间, 多和家长交流、谈心, 慢慢与家长建立信任感。在交流中要尊重家长。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 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 要耐心、虚心、真心地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 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 肯定家长不同的育儿方法, 然后在家长情绪好的时候适当抛出自己富有理论性的教育经验, 让家长易于接受, 平时对孩子要发自内心的关爱, 大班孩子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会和家长诉说喜欢某某老师。当家长感受到教师由衷的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 自然的就会产生信任感, 尊重教师, 从而乐于与教师沟通, 平时多用单独谈话方式, 保护家长和幼儿的自尊。即使是批评孩子的不足之处, 也要注意谈话场合, 可以单独把家长请到活动室某一相对安静的地方, 和家长进行交流, 注意说话的技巧。在入园和离园以及家长开放日这些人员集中的时间段, 教师尽量不要当着众人大声和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 避免家长迁怒于弱小的孩子, 造成教师家长双方情绪的对立。
三、适度赞美和表扬是有效沟通的必要手段
对孩子, 要充分赞扬和肯定。当有的家长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儿的困惑, 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时, 教师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他们交流, 先肯定家长们的教育方法, 然后对其不足或教师自己的高见巧妙地传递给家长, 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四、分别对待是有效沟通的必备技巧
3.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篇三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28-01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国家幼儿教育机构,要在教师与家长中建立“家园共育”意识,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园合作对幼儿成长所起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有园方及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步调一致,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幼儿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因此,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应该占主导地位,教师和幼儿园应该主动策划、发起和协调家园合作活动,最核心的就是幼儿教师要学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1 热爱幼儿、幼教工作的积极心态是沟通的基础
幼教工作繁琐复杂,幼儿教师必须有着积极的工作态度,幼儿教师加深对孩子的爱和关怀,是教育好幼儿的根本,也是搞好家长心理沟通的前提,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1.1 眼睛里看到孩子的发光点
在平时的幼儿教育工作中,眼睛里要随时看到小朋友们的优点,包括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小优点,以及与其他幼儿之间交往的谦让、团结、相互帮助等等生活细节。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教育每一个幼儿,这样才能全方位从主体上了解孩子,从而与家长沟通时才能得心应手。
1.2 脑子里装着评价孩子的准绳
教育工作者的目的是找出学生的优势,使学生优点有点更加突出,使缺点逐渐改变,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因此,来时在生活中不能只盯着幼儿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学生的发光点,只要学生有进步,就是优秀的,要充分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这样在与家长沟通时才能全面评价孩子。
1.3 内心里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时时体贴幼儿、处处关心幼儿、给孩子爱和理解,给孩子信任和温暖,才能得到幼儿的喜爱,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爱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关爱幼儿,幼儿喜爱老师,这样与家长沟通才能增加信任度和亲切感。
2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育儿经验是沟通的骨架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不断更新充实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相互交流等,逐渐积累完善的幼儿教学经验。有了更扎实的基本功和经验体系与家长沟通起来才能更加的自信,增加家长与教师的信任感,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2.1 沟通能使家长“更放心”
通过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向家长反映本班幼儿的最新情况、幼儿的点滴进步、阶段目标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可以与家长建立起信任感,家长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家园共育”的模式中来,更加积极的与幼儿教师沟通并,这种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沟通家长才会更放心。
2.2 沟通能使老师“更舒心”
积极的引导家长的主动参与“家园共育”,不仅利于幼儿教师不断增长的知识经验,而且可以使家长获得“主人公”的情绪体验,从而参与、协调、帮助幼儿教师的工作,并进一步推动其积极参与教育孩子的各项活动,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量,从而达到互动双赢的目的。这就形成一个教育的良性循环,老师教起来更省心,工作起来更舒心,更加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2.3 沟通能使幼儿“更开心”
有了步调一致的“家园共育”模式,幼儿在接受教育时才不会迷惑与迷茫,并乐于接受,进而形成一种良好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自尊心、独立性、自信心、宽容心、好奇心和探索性的发展。幼儿得到幼儿园和家庭双方面的肯定后,会更加积极接受教育,并乐于接受教育。
3 多种交流手段及技巧的建立是沟通的桥梁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对孩子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前要充分了解家长,并可以运用多种交流途径和手段。
3.1 抓住时机创造机会的直接沟通
利用家长带孩子入园、离园时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说话技巧本着多表扬的原则,然后再讲需要下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次说的问题不要太多,要分批次、层次的进行,当家庭在幼儿园的帮助下改进了一个小问题时,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这样才能把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获得家长们的信任。
3.2 定期组织家长交流活动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栏、家长会等方式进行交流,面向群体,节省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们了解一下别的孩子家庭是怎样进行沟通的,从而调动起家长与幼儿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另外就幼儿园教育的一些主要方面,如教育质量、保育质量、教师对家长的态度、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等等,可以引起家长们共鸣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努力创造和谐沟通,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家园共育”的方式中来。
3.3 建立起息化平台时刻了解孩子动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沟通也越来越通畅,我们可以建立幼儿班级的QQ群和班级电子邮箱等一系列的“网络家园之窗”,这样可以让一些腼腆、内向的年轻家长也积极参加进来,实现多途径、多时空的沟通交流,为保障孩子的更好成长沟通起一座便捷、有效的桥梁。
4 结论与建议
幼儿园与家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完成幼儿的教育任务,两者必须更好的配合才能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首先要学会如何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然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实现家园同步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幼儿园的教育任务,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从而促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李生兰.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及启示[J].国外幼教,2004(3):54-57.
[5]黄志敏.家园共育的教育价值探究[J].山东教育,2007(15):6-8.
4.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篇四
一. 尊重家长,与家长平等对话
作为老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气氛,与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多倾听、巧引导,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携手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教师切勿以专家自居,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训家长,不要发号施令似的老是说 “必须”、“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更不能责怪家长。
二、了解与理解家长,选择恰当的沟通方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前要充分了解家长。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对孩子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根据家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沟通方法。
三、讲究谈话艺术,充分发挥语言魅力
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应采用日常使用的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让家长听懂,语言恰当,缩短沟通距离,使家长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老师是爱孩子的。
四.及时沟通
学生如出现不良现象或问题,就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问题累积成堆后才匆忙去找家长解决。学生表现优秀时,也要做到及时向家长汇报,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的进步,明确孩子在此学习,所取得的成绩。
五.沟通前做好准备。
沟通前,老师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沟通时能信手拈来,提高沟通的实效。我们的学生性格各异,家长们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家长性格随和,知情达理,你就可以想什么说什么,家长是不会怪你的。有的家长性格直爽,你就不必卖什么关子。而有的家长脾气暴躁,点火就着,你就得讲究一点谈话的技巧。
六.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一般来说,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得到家长的认同,然后再适时提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不能把沟通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
5.任课教师与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篇五
教师与家长间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是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的结合点,要使这两种教育有效结合,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由于学校与家庭教育间交流形式较单一,使得双方沟通不多了解不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家长更是心存顾虑怕见老师。而教师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尤其是班主任更有责任经常性地做好教师、家长、学生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排除干扰增进共识,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和家长,众口难调,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总会有不满意的,这就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下面,我就自己如何与家长沟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应了解家长。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其所在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这一点我在做班主任后深有体会。因此,首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关心孩子的,那么我们和家长的沟通就会有共同点。知道了家长和孩子的长处和缺点,有的放矢,家长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 其次,应尊重家长。
生活中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孩子的家长,因此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换位思考,尊重家长。许多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有时方法不好,态度不好,说话会不注意用词,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很伤害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产生反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进而家长对老师说的话不相信。这样即影响了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又进而影响到学生。所以,老师要尊重家长,家长才会尊重老师。那么才会有利于沟通。
最后,积极做好做好家访工作。
教师要认识家访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师和家长两地相隔,一般就是电话联系,虽然方便,但是不够全面,而家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家访前,老师要对家访学生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及其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尽量做到学生、家长都在场,不空讲;家访时注意保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氛围,不能只告状、诉苦,做到因人而异;态度诚恳,重视家长意见,对家长提出的正确意见虚心接受。这样,家长对于老师的登门拜访是很欢迎的,也很容易沟通。总之,只要我们为了孩子,用一颗真诚的心诚心诚意地和家长沟通,是会取得一定效果的。
工作已经快十年了,我认为要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很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和家长沟通,为什么要和家长沟通?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新形势的需要。我认为,家长是一个高音喇叭,可宣传好的,也可宣传不好的。有的学校抓住了家长,取得了进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些教育发达的地区,都十分重视家长的工作。有研究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二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教育因素的总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用显著标题载文提出:“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学校德育不能包含或替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很多家长把孩子放到学校读书以后,以为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却不明白学校教育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相辅助。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协同作战,以各种形式拓宽教育渠道,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为学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2、班主任和家长“联手”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组成家庭的成员的数量、权益、工作性质以及组合形成的各异,便构成了多种类型的家庭。比如父母分居家庭、单亲家庭、三代同堂家庭、个体户家庭、农民家庭等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会有不同类型的家长,也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把塑造学生的工作比喻为塑造一块大理石,认为有六个雕塑家共同雕着这块大理石,其中主要的两个就是家长和教师,而第一位则是家长。因为学生除了学校生活外,家庭生活时间是最长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的思想教育之外,家长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老师是暂时的,家长却是终身的。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上,完全能反映时代的要求。现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家长“联手”教育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学生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联手”能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品德的进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关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家长教育子女力不从心。
目前在校学生的家长,普遍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最棘手的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家长没有教子经验的积累,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认识滞后,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甚至有许多错误做法,况且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与教师存在着分歧。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
明白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如何与家长沟通呢?我个人有以下观点:
1、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
班主任在与家长的谈话中,始终能反映或体现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体现他把孩子交给你放心,家长非常信任你!2、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事实上,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很多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有的老师因为学生学习不好,打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连个座也不让,跟熊儿一样熊家长,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并不是请家长就一定说好的,有些时候一定要把话说重点,但老师只是在那里讽刺、挖苦,也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我们也存在这种情况,这样什么作用也起不了,只能败坏我们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当止。3、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不管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4、要正确地评价学生。
首先肯定学生的主流,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老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再次要讲究方式,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假如,我们教师在家长面前尽说学生这不好那也不好,把学生看扁了,会严重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毕竟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
5.开好家长会: 新班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一定要开成功,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认真准备,因为这是在众多家长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可能孩子在开学的第一时间已向家长说了很多:班主任漂亮、人好;或者说班主任罗嗦、对学生不够尊重等等,但百闻不如一见,班主任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把自己的睿智、口才等优势体现出来,当然有些班主任在这些方面是很出色的,也有些班主任这方面可能不一定是强项,但对孩子的关怀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都是有的。总之,能够争取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就说明这次家长会没白开,应该算是成功的。所以作为班主任,你已经处在这个位置上,别无退路,那就咬着牙上,能有几把刷子就全拿出来。总而言之,班主任和家长的交往非常重要,班主任和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老师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而它又建立在对学生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班主任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学习、总结、融合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成新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
有效沟通 无限可能
家访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要达到预期目的,体现其实效性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家访教师在本次家访活动中的具体做法是坚持“两个不”、“三个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登门造访时,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对话”,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另外,登门造访时,家访教师每进入一个家庭时都主动向家长道一声:“我们代表学校来拜年了。”离开学生家庭时,都说一句感谢的话“谢谢您对高桥小学的支持和关心,有什么宝贵意见和建议请告诉我们,让我们再接再厉。”这种嘘寒问暖、温情告白紧紧地把教师、家长、学生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一种最好形式。老师们用耐心和诚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对学校的舒心和放心
为突出家访成效,我们把两困生(“学困生”和“家庭贫困生”)、优秀生作为家访的重点,对双困生雪中送炭,对优秀生锦上添花。每联系一个贫困生家庭,家访教师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家庭收入、身体状况,表示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困难,把学校大家庭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每走访一个学困生家庭,家访教师都与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促膝长谈,出点子,谋方法,鼓舞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家长坚定信心。每沟通一个优秀生家庭,家访教师都和家长、学生一道探讨如何挖掘潜质,取得更好成绩。
沟通从心开始,教育因家访更加精彩。三尺门外送关爱,三方对话谋发展,一家家真心实意的热情接待,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我们发现开学后,各班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教学秩序更加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加高涨。
每次和任课老师家访回来,我们都有一种成就感。那感觉不是用什么就能表达出来的。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注意事项
学生的成长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家境研究。如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对学生家庭成员的特点、文化层次、经济收入、对孩子成长的期望以及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了解。随着
与家长沟通注意事项。其一,以理解宽容赢得家长支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要注意把握分寸。面对学生所犯错误,班主任不要把怨气撒到家长身上,挫伤家长的自尊心,要用商量、征询的口气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学生问题;其二,平等对待学生家长。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不同,班主任不能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涉及双方家长时,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应一视同仁;其三,增强沟通的目的性。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要充分考虑谈论话题、切入点、谈话要点,在时间安排上要尊重家长。
6.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有感 篇六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直接作用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主体。现在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着难以沟通的问题,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认同,甚至有反感、抵抗等情绪,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这负面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魏书生曾说:“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这见解把握住了人性的弱点,学生受用,对家长也同样受用。教师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联系的内容不应该局限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还应该有孩子取得的点滴成功与进步;不应该局限于孩子的行为,还应该有孩子的思想、情感与情绪;不应该局限于孩子的学习,还应该有孩子的校内外生活。教师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教师还要善于聆听,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注意在表情、体态、语言上支持、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注视对方的眼睛,用点头表示认同,用建设性口吻的话语回应对方,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等,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真诚的,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同时,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讨论。教师通过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家长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知识技能。这样,教师与家长互相信赖、彼此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成才。沟通结束时,应进一步拟订教育学生的措施,明确家长和教师的分工。
7.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篇七
良好的家校沟通是教育成功的基石,而这种沟通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技巧或方法,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家长和教师的冲突。由于农村家长在教育方法的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这就更需要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了解农村家长的心理,就学生问题,相互配合,共同施教。
我在农村长大,毕业后也一直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对农村的家长比较了解,多数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般是依靠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因此,教师的责任就变得更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农村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与家长沟通。笔者以本人从教20多年的经验为基础,谈一下与农村家长沟通的方法。
首先要让家长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都由老师负责”的观念。
在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既然孩子上学了,孩子教育的事都交给学校了。记得有一年开学时,有个家长来学校送孩子,见到我就说:“今后孩子就交给你了,我和他妈都没文化,不能好好教育孩子。”他们把学生的一切全部推给教师。甚至还有个别家长认为,家里条件好,孩子长大不用上大学也能过得很好,学习成绩怎样都无所谓,只是现在年龄小,在家也不能干啥,放在学校就是让老师帮着看着。面对这样的家长,教师真是无可奈何,但又不能无动于衷。
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跟他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总之,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做好家长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孩子的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有的家长希望儿女成才,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平时不让孩子打游戏,看电视,自己闲着没事打扑克,玩麻将;更有甚者,把孩子关在屋里学习,自己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不天天向上。这样的家庭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有位家长经常来我家做客,一提到孩子学习,她就抱怨某个老师管理不严或教得不好等,我问她:“你是怎么管理你的孩子的,每天孩子放学后你在干什么?”她说:“我每天晚上都去打麻将。”然后我就告诉她:“这样可不行,你把时间用在玩上,对孩子疏于管教,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你每天要给孩子创设一种家庭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作为教师,每天下班回家也要兼顾孩子学习,询问孩子学习的各种情况,遇到孩子不会的,及时给孩子讲解,你们总是说,老师家的孩子学习好,其实是老师知道怎样去培养孩子。”经过多次的沟通与交流,她终于不去打麻将了,开始在家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她的孩子后来考上了重点高中。
其次,要把握地域特点,掌握与农村家长沟通的方法。
1.在农村家访不同于城市,一方面,教师要在农闲的时候才能进行家访,因为农忙季节,农民大都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做家访时要有耐心,因为家长的文化层次、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和对教师的认可程度不同。
有一次,我们几个教师到离学校40多里的几个村屯家访,到第一家时,学生在家,家长去地里干活去了,到第二家时,家长去打麻将了,我们让学生去叫,学生回来说:“他妈说让老师再等一会,还有两圈麻将没打完。”无奈我们只好等下去,大约一个小时后,家长回来了,一进门看到我们感到很惊讶,有些脸红地说:“你们还没走啊。”我们说:“没事,等你忙完了,我们了解一下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我们的诚意和耐心打动了家长,那一次家访很成功。所以农村教师要带着诚意,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家长沟通,才能取得实效。
2.召开家长会要选家长都方便的时间,我们学校定于每月的13号开家长会,因为这一天赶集,家长来得比较全。大多数家长都能来到学校和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也有个别家长不知道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曾经有一位家长,来到学校就跟老师说:“给孩子请一会儿假,去集上买衣服,我也没啥说的,你们开吧。”说着拉着孩子就走,也不管老师给不给假。当天家长会结束后我就给他打了电话,询问了他不开家长会的原因,他说:“我家孩子学习不好,我也没有文化,怕你当着所有家长的面批评我们。”找到了他不愿意开家长会的原因,我就耐心地和他说:“家长会不是批评学生或者家长,而是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另外,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也是一个促进,你们可以取长补短,借鉴或学习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学习一些管理孩子的办法。”我们又在电话中聊了一些有关学生在学校或家庭中的问题,沟通得非常好。后来,每到家长会,他都来得很早,和老师家长都能主动沟通,他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好。所以,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家长,善待家长,不要伤了家长的自尊心,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3.把握各种便利条件,与家长就学生问题随时沟通。在农村大多数人都是乡亲,彼此都比较熟悉,见面的机会较多,有时候走路碰见了,也要站在路上聊一聊孩子的学习情况。放学时,家长接孩子时,也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好时机,老师能把学生的情况与家长交流,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这种沟通是经常性的,很有效。
再次,教师要通过工作成绩来取得家长的信任。
虽然农村的家长普遍对教师是比较尊重,可是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他们也不会买账,当面不说什么,心里却很抵触。还有一些家长不信任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也不论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直接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认为把孩子送走就能成才,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我从教20多年,每年都教毕业班,上一届的小楠同学考上了重点高中,她当时在班里只是中等生,学习成绩也一般,比她学习好的学生都到城里去读书了,但其中只有两个考上了重点。后来她的爸爸见到我就激动地说:“我姑娘没有选错!”学校的教育赢得了家长的认可。今年的毕业班一共有18个学生,其中10个考上了重点高中,8个考上了一中,在本地影响很大,很多家长因此特地把学生从城里接回来,其中有一名家长到学校和我们说:“我们去了4年,花了很多钱,现在孩子都不学习了,还不如不送了。”但还是有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认可,认为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差,教师素质低。可他们没深入地去考虑问题,我们和城里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培训与进修的机会也差不多,由于更加珍惜学习提高的机会,农村教师有时提高得更快;另一方面,城里每个班级的学生特别多,有时能达到60人,教师杂事多,很多事情不能面面俱到,而在农村就不同了,一般一个班10人左右,小班额使师生的关系特别融洽,每个学生老师都能照顾到。但很多家长理解不了,再加上攀比心理,他们想别人家的孩子能送走,我们也得送到城里去,不管家庭条件允不允许,也不管孩子的自身能力如何,其中有些孩子没有家长的管教,上网打游戏,胡乱花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农村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争取得到更多家长的信任,让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达成自己的求学目标。
8.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有感 篇八
一、引导家长了解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1.家园合作能有效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家园合作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幼儿能够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有效沟通,感受到成人的关注、关心,使幼儿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把努力变成一种激励的方式,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
2.家园合作能有效地强化教育的功能
幼儿时期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上的懵懂时期,在家里的表现怎样,在幼儿园又如何,这需要家长和教师真正了解幼儿,并针对幼儿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而不是盲从地跟风攀比。因此,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家园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让幼儿的发展、学习和生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家园合作能有效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仍采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观念。如果孩子最近表现不好了,就打;孩子犯错误了,还是打。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并与家长达成一致的教学观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通过家园合作消除教育的误区
1.家园合作的目标不一致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同样,教师也希望自己班的每一个幼儿都出色,看起来目标相同,沟通交流应该没问题,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家长和教师之间如果没有互相合作,会导致孩子出现不良行为。
2.家园合作中,家长和教师过分直通
教师和家长既要站在合作者的战线上,又应保持距离。但是现在有的教师和家长接触时间久了,就自以为是的无话不说。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涉及幼儿的事情就什么都说。当然,在父母面前说好话,孩子是喜欢的。但要是教师跟父母告状,父母再去训斥孩子时,这个孩子心理会怎么想呢?有一个孩子非常顽皮,学习成绩一直不佳。但孩子的父母和教师却相交甚欢,经常联系。于是,每每这个孩子犯错误时,不到晚上,他父母就知道了,并开始训斥他。有一天,当我想和他交谈时,他不理我,并一直说,“我最讨厌老师了,老师就知道告状”。听到这些,我沉思了很久,而他的那位老师听到后,应该也会有所启示吧!
三、在家园合作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1.在家园合作中尊重和理解家长
如何让家园合作更加有效,互相尊重和理解是前提。因此,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首先以家长的心境为突破口,真正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以真心换真心,达到互相尊重和理解的目的。比如,我们班辰辰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孩子做错了事情也舍不得批评,在幼儿园也时常会去招惹其他孩子,让我们头痛的同时,我们也在想如何去帮助他。一开始跟他的妈妈交流的时候,她也不是特别在意,认为这都是教师的事情,然而跟妈妈多次交流之后,妈妈意识到与教师同步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有了很大进步。
2.在家园合作中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最主要环境。家长和教师便是这两大环境的主导者,只有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才能让家园合作更加有效。比如,我们班上有个孩子,从小她就非常喜欢画画,妈妈针对她的兴趣爱好,对其绘画技能进行了重点培养。但是,在孩子绘画技能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妈妈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针对这个情况,我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提醒孩子的妈妈在关注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关注她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位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交际能力。
9.如何做好代领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 篇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在平日工作中,我们寻找一切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有机会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了解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但是也有几个别家长因为工作、生活的关系经常不来园,由他人代领孩子,这就给家园沟通带来了困难,致使很多家长不了解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得一些孩子不能及时、有效的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去。这种现象几乎各班都有。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如何做好这些家长的沟通工作呢?我们是这样尝试的:
一、纸条传信,让家园工作紧紧相连。
随着教育新趋势的出现,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更加注重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为了让不来园接送孩子的家长也能了解班上开展的各项活动,我们经常会以“纸条”的形式,将需要家园互动的内容另草一份,传信给家长。家长有什么话也通过“纸条”传信给我们。一张张小小的纸条在家园间传送,让家园工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二、电话传情,让家园之情紧紧相牵。
芳邻是个由他人代领的孩子,本身由于身体不太好,经常间断性的来园。这次又因为入园需体检一事,对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产生了不满。经过交流才知道原因在于:家长把“请假超过一个周需到园长处登记”误认为“到园长处登记者不用体检”为此,家长爸爸当时就表现出了不满,气愤愤地离开了幼儿园。
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后,我就给芳邻的妈妈去了电话,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做了解释,并重新介绍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和我们工作的出发点。经过十几分钟的交谈,芳邻妈妈对此表示了理解。事情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由此可见,一部分平时很少来园或者中途来园的家长,他们根本不了解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或者对一些具体条例理解不到位,由此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误解或者抱怨。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应该坐下来给家长细心解释,让他们真切的`了解我们工作的出发点、目的和原则,让家长能够理解我们工作的用心之处。
10.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十
八(1)班罗小珠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决不仅仅是事必躬亲,勇于孤军奋战的勇者,而更应该是敢于协调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支持,形成对学生教育合力,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智者。新形势下,班主任的纽带作用已经作为评价班主任基本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桥梁。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和谐沟通是班主任本职工作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当学生在校犯了错误班主任该怎样跟家长沟通呢?
我刚接一个新班,有位学生叫小东(化名)连续几天不交作业,而且在课堂上经常迟到、讲话,并且谎言连篇针对他这种情况我曾经批评过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实在无计可施便把他叫到办公室,想询问他家的电话号码,可是他就是不说,边哭边哀求:说下次一定改,别告诉我爸行吗,我当时真是气急了,就让他村的学生去叫他父母。不一会它的爸爸就来了。不由分说,一脚把学生踢倒在地,边打边大声的训斥。声音大的别的办公室的老师都惊动了。孩子吓得趴在地上用惊恐的目光看着他的爸爸。见他的爸爸不予理睬,又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我。当时把我也下了一跳。怎么会是这样?好说歹说把它的爸爸拉开。这才该着我向他的爸爸汇报情况,事后这个学生真的再没有不写作业。但这个学生事后再也不敢上课发言了,连课上都不敢正眼看老师的眼神,下课了总是躲得离老师远远的,偶尔在路上远远地看到我走过,赶快就藏起来。这就是叫家长的后果。事后我对我的鲁莽感到后悔,如果我能换一种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听一下学生的申辩。多给他一些改正的机会,并帮助他完成作业,分析作业完不成的原因。那结局会是怎样?如果不叫家长又会怎样?
叫家长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威胁学生的方式,也是老师们惯用的一种手段,关键是老师们总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想到再用,学生叫家长后得到的轻则训斥。重责体罚。他会喜欢叫家长吗?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把自己最阳光的那一面让家长知道,都想得到表扬,他们所犯的错误都是一时管不住自己的结果。事后我不断的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吗?叫家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帮助他改正错误?是为了教育他?是为了惩罚?让学生惧怕?我做到了。但
留在学生心灵上的对学习的惧怕,对老师的恐惧,不管事后怎样补偿都无济于事。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吗?到底该怎样跟家长沟通?
我认为当学生在学校犯错误时千万不要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卤莽行事,而应该针对学生的情况主动和家长沟通,如何沟通才能既解决问题又教育学生。
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家长。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
其次,要肯定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家园互动。
再次,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
11.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篇十一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倘若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了,有些家长当面就给老师难堪,因此,许多老师也抱怨:现在不光孩子难教,家长也越来越难伺候了。到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激活家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呢?
首次相识,打好基础
中国人的定势论告诉我:“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家长们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很想借此了解孩子的新老师,以便确信是否能真正放心地将孩子交给你。因此,我历来非常重视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见面前必须精心准备和家长见面的内容:一是外在形象上,小到服装色彩的搭配上都要妥当。二是隆重的欢迎仪式,班主任助理、小组长、室长、席长相继至欢迎辞;展示老师的亲和力,如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说话,摸摸头,握握手,亲自为孩子介绍卫生间等,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依恋你,喜欢上你。三是和家长的聊天话题,交流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甚至可以间接了解家长的爱好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又能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使他产生仰慕之心。第一次见面,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你;二是让家长愿意接近你。这样,就让家长觉得你是个有工作能力、可信任、又很随和和细心的老师,即便以后你工作中有少许闪失,他们也会谅解你,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理解中建立信任
当家长怒气冲冲而来时,请你为他送上一杯降火的茶。当学生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在学校,当学生不慎发生意外的时候,作为老师一定要以父母的身份第一时间站出来,赢得家长的理解。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叫小昆的男生,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嘴唇划破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我闻讯后,一边和家长联系,一边马上带孩子到县医院去缝针。我通过熟人找到了那里最好的五官科医生亲自手术,当我握着孩子的手不停地安慰孩子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孩子痛苦的表情,和看到那手术针刺破孩子那嫩嫩的肌肤时让我心痛,感觉自己没把孩子照顾好,让这么小的孩子受罪了自己真的不可原谅。手术过程中,孩子的爸爸赶来了,护士随口说道:“孩子的妈妈是不是晕血?叫她出去休息。”得知我是外语学校的老师时,他们说“外语学校的老师好负责啊。”手术结束时,孩子的奶奶也赶来了,只听他奶奶说:“谁把你撞的?破相了我找他算账!”言语之中显出了极大的不满。我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并真诚地表示了我的歉意,他们改变了态度,由衷地对我说“谢谢你啊,孙老师!”孩子的爸爸反倒不停地安慰我说没事,并坚持要先把我送回学校,照顾其他学生。此时,我知道我的行动已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我就抓住契机,坦率地将孩子喜欢在课间追逐奔跑的表现向家长反映,并诚恳地请他也教育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善于保护自己。在孩子受伤期间,我主动为孩子煮粥,送去孩子爱吃的巧克力,怕忘记孩子吃药的时间,我专门在黑板一角写上提醒小昆吃药的话,让接他的奶奶深受感动。即使后来孩子的嘴唇留下了疤痕,他们也没一句怨言,而且从此不再提转学的事情。(因为当时他家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多次准备转学)
在交流中讲究艺术
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
坚持“六要五不要”原则。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二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三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增加孩子的敌视情绪。四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五要褒奖教师,不要推卸责任。教师之间应该互相配合,树立对方在家长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遇到麻烦时,千万不要推卸责任。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孩子转走。六要“多报喜,巧报忧”。当学生有进步时,请你一定要告知家长。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联系,而且在孩子面前表扬你、表扬孩子,你也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讲究“进退”策略。当家长的意见与学校要求产生较大分歧而又难以协调时,我采取“退一步”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沟通使家长逐步转变态度。四年级时,小林插到我班住读。第一次和家长交流就知道孩子有尿床的毛病。我特地叮嘱生活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千万不要让其他孩子知道这件事。每天晚上,刘老师要多次喊他起床,毕竟孩子小,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赖床,喊不起来,有时候刘老师也睡着了,就导致孩子尿床了;有时孩子虽然起床了,但懒得穿衣服,这样一晚上折腾几次感冒了。当家长知道后,对着我劈头盖脸地训斥起来:“你们老师也太没责任心了,居然把我儿子整感冒了,我交那么多钱得到的优质服务在哪儿?我要到领导那里去投诉你们。”此时我虽然可以说出许多理由,但我并没有跟小林的父亲争辩。当照顾好孩子后,我对小林的父亲说:“让我们共同想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吧!我也是爱小林的!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受伤害。”我宽容的态度,也让小林的父亲消了气。事后我积极主动与小林的妈妈交流,并告知孩子的妈妈这可能是一种病,同时要进行药物治疗,并将孩子的药放在我办公桌里,主动承担了每天给孩子喝药的任务;然后拿出自己孩子小时候的棉尿片垫在孩子的床单下,告诉刘老师换的时候一定要背着其他同学。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小林的家长感动了,并到处为我们做义务宣传。以真挚的爱和宽容的心,退一步,消除了家长的疑虑,改变了家长的态度,也进一步融洽了家校关系。
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在对待孩子之间冲突的问题上,家长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对某些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家长,我以爱为本,采取“进一步”的策略,不卑不亢,首先在心理上震慑家长,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有骨气、有办事魄力的教师。然后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应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爱每一个孩子的,包括她家的孩子。关键时刻的“进一步”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又使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
遵循“对症下药”规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因而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对症下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对于知识型的家长,在虚心听取他们建议的同时,要冷静地分析,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对于溺爱型的家长,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的同时,用诚恳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以柔制钢,以情服人。对于后进生的家长,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千万别热血冲头正面交锋。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积极倾听运用反馈,然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12.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篇十二
一、掌握科学育儿知识, 指导和支持家庭教育, 取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孩子越来越成为家庭的重心,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农村的家长, 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 如重智轻德, 重知轻能, 忽视全面发展;溺爱, 保护多, 包办多, 过高期望, 导致在教育上违背规律;重生理轻心理, 忽视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这些问题与误区限制了家庭教育优势的发挥, 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 教师应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指导和支持家庭教育, 使其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从而取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首先, 让家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如一个中班家长向老师诉苦说:“我这个孩子太调皮了, 在家光知道玩, 也不知道学习, 人家邻居的孩子成天在家做题、写拼音……”碰到这种情况, 教师应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耐心地向家长作出解释, 让家长知道, 学前儿童各个时期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人为地违背幼儿的发展规律, 让幼儿提前去学这学那, 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影响幼儿将来的正常发展。通过一番指导, 家长的心里便有了底, 再看自己的孩子快乐地玩也不着急上火了。同时, 通过这样的沟通, 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得高大起来, 家长更加尊重并信任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疑难就会经常跟教师交流, 并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使幼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 让家长认识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当今社会,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心切, 花成千上万的巨资给孩子报特长班, 而且这股风也刮到了农村, 因此, 经常会听到有家长对老师说:“你们这里中心园也不办特长班, 人家某某地方的个体园就办英语班……”对于这样的跟风家长, 教师不应漠视或讽刺, 如“你愿意上英语班就送孩子去个体园好了。”而应该运用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观, 耐心地与家长交流、沟通, 让家长知道幼儿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 偏重任何一方或削弱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 但不同的儿童在某一方面可能有突出一些的表现, 即各有所长, 不能片面地看待孩子, 拿自己孩子的短处 (长处) 跟别人孩子的长处 (短处) 相比, 或者一心只想培养小神童, 只要孩子健康快乐, 和谐发展, 家庭教育就成功了。通过这样的沟通, 家长往往会打消盲目攀比跟风的念头, 对教师也会心存感激, 从而更加尊重和信任老师。
二、把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方法, 尊重家长,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1.尊重家长, 给家长保留面子。孩子在幼儿园里犯了错误, 需要与家长沟通时, 一般应避开接送孩子的高峰, 应将家长单独约在其他人听不到的地方交谈, 交谈的语气尽量要温和、委婉, 不掺杂任何主观色彩和情绪, 要避实就虚, 自然引出主题, 使家长减少心理顾虑, 并且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掌握家长容易接受的限度, 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例如, 有一天, 烁烁将鹏鹏的胳膊咬伤了, 教师应将烁烁的妈妈叫在一旁, 语气尽量要平和:“烁烁妈, 烁烁是个懂事的孩子, 一贯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可今天他把鹏鹏的胳膊咬伤了。你先别急, 事情并不严重, 我已经帮鹏鹏处理好伤口了。当然, 也不能只怪烁烁, 是鹏鹏先动手拿他彩笔的, 孩子只是不会正确处理, 情急之下才下口咬的。你也不要过多地责怪孩子, 咱们只是要让他知道, 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样处理 (或告诉老师, 或让他拿去用好了) , 让孩子通过这件事, 得到进步和提高。”烁烁妈一个劲地点头表示赞同老师的意见, 并愿意配合老师带孩子向鹏鹏及其妈妈道歉, 将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教师这样尊重家长, 给家长留足面子, 令家长产生内疚感, 觉得给老师添了麻烦, 就会主动配合老师处理好事情, 教育好孩子。
2.以爱感人, 以真诚换取家长的信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爱孩子, 爱幼儿园, 把爱的甘霖洒向每一个心灵的角落, 特别是那些孤僻和调皮的孩子, 更需要教师的爱。一个轻轻的抚摸, 一个热情的拥抱, 甚至是一个赞许的微笑……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我们的爱, 而正是这些爱, 奠定了我们与家长沟通的基础。当孩子被别人抓伤时, 因为有平时爱孩子和认真负责的基础, 再加上我们真诚地向家长道歉, 不推卸错的责任, 如烁烁咬伤鹏鹏的事件中, 当鹏鹏妈来时, 我们一脸歉意和心痛, 说:“鹏鹏妈, 都是我们不好, 没保护好鹏鹏, 没有及时处理好他俩的争执, 结果使鹏鹏受伤了, 我们都很心痛, 要怪你就怪我吧。以后我们会多加注意, 保证类似的事情尽量不再发生。”再加上烁烁妈的配合道歉, 鹏鹏妈赶紧说:“不要紧, 孩子嘛, 哪能没有磕磕碰碰的事, 你们当老师的也不容易, 我们能理解。”一场风波就这样化解了。
3.沟通语言因人而异。与家长沟通时,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家长用不同的语言来沟通。对一些家长可以用专业术语, 这些家长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比较高, 与这部分家长沟通时, 如果用一般性的日常用语, 会引起家长对我们专业能力的质疑。而对大部分家长应使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对比较随和的家长, 教师可以说得直率些, 有些家长自尊心比较强, 易将谈论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 并感到压力, 这时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 决不能用“迟钝”“调皮”等字眼来形容孩子。另外, 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师在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发展情况时, 要先扬后抑, 客观地评价孩子, 不能带有任何的主观色彩, 更不能过于笼统, 应有针对性。
三、树立服务意识, 实实在在地为家长服务, 为孩子服务
1.良好的服务态度, 真诚的服务行为也是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 自理能力差, 经常会有大小便解在裤子里的现象, 此时, 一个称职的幼儿教师便应立即扮演妈妈的角色, 帮孩子清洗屁股, 换洗衣裤, 用自己的不怕脏和累换来孩子的干净舒服, 解除他们的尴尬, 从而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尊重。
2.《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因此, 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家长服务于家长使家长安心、放心、舒心, 也可以说是另一种非语言沟通。家长有时因事接孩子晚了, 即使是最后一个孩子, 我们也不应给家长脸色看, 更不能指责, 而应该用理解的语言来宽慰家长, 如“没关系, 我能理解”, 或“别担心, 您的孩子在这里玩得很好”, 也可以说:“以后您要有事, 可以提前来个电话, 这样您可以更放心。”听到这样说, 家长的心里会充满感激, 以后会更加主动地支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3.教师要尽量满足家长在孩子的保教问题上提出的合理要求, 帮孩子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因为在孩子的心中, 老师是至高无上的, 可以不听爸妈的话, 但是老师的话一定会听。因此, 家长拿孩子无可奈何的时候, 就会请老师来帮忙。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说一句, 比我们说十句也管用。”当然, 也会碰到个别家长对老师不够尊重, 甚至提出一些无法满足的无理要求, 对此, 教师应保持冷静的心态, 主动沟通情况, 耐心解释, 坦诚交流看法, 取得家长的理解。
最后, 教师还应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 如坚持家访制度, 建立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家长会, 开设育儿专题讲座, 发放《家园联系册》《致家长的一封信》等,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 及时交流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互配合, 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家庭是幼儿园主要的合作伙伴, 工作中如何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教师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正确处理与家长沟通, 如何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如何在教育上达成共识, 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沟通,合作,艺术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2011年第11期.
[2].宁征的《开放教育》.
13.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 篇十三
腾鳌中心小学
2011年3月
学校(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
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更好落实该项制度,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原则与要求
1.教师不得利用家校联系之便向家长索要钱物。2.进行家校联系时,不得向学生家长告状。3.不能向家长灌输消极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4.进行家校联系时应注意教师良好形象。
二、措施与方法
1.牢固树立正确的家校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专门向家长告御状的不良倾向,切实努力提高家校联系质量。
2.积极主动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并利用正确渠道、采用正确的方式,实事求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做到公正、公平,不虚报、不隐瞒。
3.对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要利用校园网平台、家校通平台等,及时向家长发布通告。
4.全体教师平时要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态势,每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少于8人次。5.每学期利用家长课程召开两次家长会,使家长能真实地了解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组织召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根据学校计划要制订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家长会方案,各科教师都要与学生家长见面交流。
6.学校每学期要随机选择不少于30%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态度和意见等。
7.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向家长委员会成员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8.组织外出活动、停课、放假、收费及遇到其它重要情况,教师必须配合学校做好相应工作,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提醒注意保留好有关回执。
9.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三、家访的形式、范围、内容与要求 1.家访形式
(1)上门家访:教师利用课余及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访问,与家长沟通,相互了解情况。
(2)家长来访:家长主动到学校或教师家长访问,交流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
(3)通知家长来访(“约访”):因某件事情,而由学校或有关教师通知家长到学校,相互沟通处理。
(4)电话访问(“电访”):教师通过电话的形式,与家长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
(5)书信及电子邮件(“信访”)。
(6)网络交流平台交流,如QQ平台及班级网站及微信的交流(“网访”)等。
2.家访的分类:
(1)常规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学期中及寒暑假期间,对所有学生有计划地上门访问,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
(2)重点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内特殊类型的学生进行重点家访,增加家访的次数,努力帮助特殊类型家庭的学生解决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殊类型学生包括: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及智障学生等。
(3)立即家访:对因病缺课两天以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本人发生伤害事故或家长发生重大事故、无故缺席旷课、严重违规违纪学生或发生其它重要问题、获突出进步或奖励的学生,要求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在第一时间进行家访。
3.家访的指标要求:
(1)常规家访: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10人次,每学年对班内每一名学生遍访一次,不遗漏任何一名学生;其他任课教师每月家访不少于3人次;暑假期间家访不少于6人次。
(2)重点家访:班主任对每一名特殊类型学生在常规家访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至2次家访,寒假期间为必访对象。
(3)立即家访:对每一名符合“立即家访”的学生,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上门家访。
4.家访的范围:
(1)班主任家访的对象为本班全体学生。如同时担任其它班级授课任务的,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家访。
(2)其他任课教师的家访对象为所任教班级学生。
(3)体育、艺术、科技类等教师家访对象为所带教的运动员、兴趣组成员等。
5.家访的内容:
(1)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及品行情况。
(2)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包括自主学习、家务劳动、对待家长及长辈态度等。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指导家长进行学生家庭学习环境建设。
(5)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6)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7)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6.家访的注意事项:
(1)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考虑恰当的谈话内容。
(2)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3)家访时,要注意与家长平等协商、做到有情、有理、有节,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展现教师个人风采。
(4)家访时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长采取说理、引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避免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与家长共同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方法。
(5)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或家长回避。
(6)家访后,家访教师应及时如实填写《家访记录》。
(7)家访中发现的问题,需学校行政或有关部门解决的,需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
本细则实施纳入教师业绩考评,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实施。如遇重大决策问题报校委会审议决定。
教师与家长沟通考核评价办法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促进教育系统行风进一步好转,特制订如下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敬业奉献、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争创全面全优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自省、自重、自律、自强。
2.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不偏听偏信,不弄虚作假,严格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3.坚持舆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坚持注重实绩原则,充分考虑教师工作业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14.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篇十四
【论文摘要】: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在社会生活中,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人际交往,礼尚往来,既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你自身的修养。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相互学习、换位思考、交流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在社会生活中,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人际交往,礼尚往来,既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你自身的修养。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是非常的重要。要提供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使家长和幼儿教师成为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与幼儿相处得十分融洽的新教师,但在与家长沟通时会显得十分困难。这是由于教师与幼儿相处时有一种优势心理,而面对家长时却并不那么自信,有时容易因紧张而产生一些不当情况发生,甚至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其实,我们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这些家长有爸爸和妈妈,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可以说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幼儿加上多位家长。而且相对于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每天至少要与家长见两次面,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在相互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我们新教师而言,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必须注重一些方式方法,掌握技巧,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1.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确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
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骗。此时,幼儿教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理解教师,信任教师,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2、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将优秀的育儿经验推广,扩大其影响力。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密切家园关系。
二、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
1.有关幼儿园。如:介绍一些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办园理念,幼儿园的教育特点、课程内容,及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例如我园的童话特色创建,环境,家长亲子阅读、班级图书角的漂流活动等等。
2.有关幼儿。说说孩子最近的表现,好的,不好的,听话的,调皮的,跟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引导。
3.有关家长。幼儿教师面对的家长千差万别,特别是我们农村一些年龄偏大的家长,其教育方法、教育方式不得当,往往会走极端,要么管的特别严,要么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方法上给家长以指导,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科学育儿。
三、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在强调家园共育的现在,教师进行家长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家长学校、家教讲座、家长开放日等等。但是因为教育幼儿不同于其它工作,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着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另外,幼儿的家庭状况、家长的教育观点与教养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幼儿和家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只要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做到家园同步教育,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的发展。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进行个别交谈。这种形式最普通也最灵活。譬如,要求幼儿每天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时都应与教师打招呼,以便教师了解每位幼儿来园和离园的情况。当有些幼儿无法记住这一点时,教师就应站在班级门口作必要的提醒,并请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这种习惯。
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家长会。这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以及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相互沟通最好的方式。但是由于大部分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家长会召开的时间安排上,需要幼儿教师把握全局,选择合适的时间。
对于不常见面的家长,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沟通的好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就会产生信任。家长工作忙,没时间来幼儿园,又非常想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怎样与家长及时沟通呢?我通过小纸条、手机短信、电话、班级QQ、等多种形式和家长及时联系及时沟通。
2.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和家长接触,教师给他们的印象很重要,这时如果你拥有热情友好、亲切温和的态度,将会给家长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你传达出的友好信息,揣测教师将来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些都会成为今后教师、家长长时间的相处、交流的感情基础。那么这种热情友好的态度怎么营造呢?
第一,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的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 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时时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第二,教师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
新教师与家长接触时要表现出彬彬有礼。比如说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对话;当年长的家长与你交谈时,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XX奶奶”或“XX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或是和小朋友告别时,主动回应孩子和家长。
第三、与家长谈话时的语言和忌语。(1)当家长提出要求或意见时
用语:我们一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您的要求我们明白,请您放心、我们会转达你的建议,谢谢你的帮助。
忌语:那怎么可能、你想得太多了、这是不允许的。(2)当幼儿生病需要服药和照顾时
用语:您放心,我们会按时给孩子服药,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您联系、药我们已经按时给孩子吃了,据观察孩子病情有所好转,请回家再接着服药。
忌语:知道了、他的药真多、他怎么老是吃药啊。(3)当家长打电话或亲自来为生病幼儿请假时
用语:谢谢您通知我们、病情怎么样、您别着急、孩子病情稍好些,可把药带到幼儿园,我们会帮您照顾的。
忌语:知道啦、好的、没事的。(4)放学时家长晚接孩子
用语:没关系,不着急、请商量好谁接,免得孩子着急、准时来接孩子,孩子会更觉得家庭的温暖、帮助家长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玩得很自在,晚点接没关系。
忌语:明天早点接了、你怎么老是那么晚、我终于可以下班了。(5)找个别家长谈话 用语:对不起,耽误您一会儿时间,反映一下XX小朋友近期情况、在„„方面要„„希望您给予配合(态度平和,说话和气、委婉)
忌语:XX一点不聪明、太吵了、在班上属于中下等、真让人心烦,小朋友也讨厌他。(6)家长送孩子随意及走进教室
用语:家长请留步,让孩子学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请您放心、孩子们正在用餐,请您留步。
忌语:家长不要进来!走来走去不卫生、让他自己放书包得了。第四,教师要主动地给予家长一些帮助和关怀。
细节指出见真情。现在小朋友的父母很忙,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来接送,教师可以用帮忙孩子穿外套和整理衣裤、叮嘱孩子听爷爷奶奶的话、把通知写成小纸条让他们带回去等方式,向家长们传递自己的关心。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热情、友好的情感氛围,才能有利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理解和信任的建立。
3.关爱幼儿,以真诚作为沟通的桥梁.第一,关爱孩子,对孩子的表现了如指掌。
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就要让家长认同自己。但是,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喜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教师要关注孩子、喜爱每一个孩子,掌握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例如:小班新生的家长。有人常说幼儿有入园焦虑,实际上新生家长也会有入园焦虑。因为要将自己的心爱的小宝贝交给陌生人看管,既使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幼儿园、挑选的老师,也会不放心,不适应。他们会不断的询问教师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程度。如果你对孩子的表现不知道,不了解,家长会觉得老师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也就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但如果你对孩子的种种情况告诉家长,那么家长会觉得这位老师很负责,把孩子交给你放心、安心,对园内组织的各项孩子也就能积极参与了。
第二,欲抑先扬,提升家长的认同感。
教师如果要陈述幼儿存在的问题(如坐不大住)时,应先与家长交流的是幼儿表现好的方面(发言很主动)。与家长的交流始于对其外貌的赞美(畅畅妈妈这么漂亮),这本与幼儿表现是无关的,但正是这些交谈,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让家长心里对教师有认同感,营造交流和睦 气氛,为间接意思的表达作了良好的铺垫,这样,当教师指出幼儿的不足时,家长也易于接受一些,能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育。
4.换位思考,理解尊重每一位家长。
理解就是用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对方提出问题的想法,也是一种诠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感受,这就是理解体会的不同。每个人对一种事物的诠释都不一定相同,那是因为大家对这个事物的感受体会有所不同,理解就是因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理解不等同于体会,两个词是有明显的差别的。理解是个体对事件的逻辑表示赞同,也不排除有个人体验,但主要是承认事件的逻辑关系。从“理解”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理解是双方的,是需要构建一个平台。只有双方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才能便于相互理解。在幼儿园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是需要平台的,它的建立是以幼儿的幸福成长为目的,需要教师、家长双方的努力和维护。在教师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其实也会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如:幼儿摔跤了,或是与同伴打闹,受伤了,这时教师应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一想,假如我是家长,自己的孩子受伤了,会是怎样的心情,想要教师怎样做;又或者,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数落我们老师的不是,但是我们是不是能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一想,家长说的是否有理,对照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许我们就能更理解家长,自己的心境就会更平和。只有我们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与家长同心同德,我们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才会更有效。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必须充分尊重家长,作为一名新教师,也不要在家长面前手足无措,要勤于学习,以先进的育儿理念、科学的育儿方法武装自己。教师与家长应该是平等地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要善于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乐于和教师接近,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与教师相互配合教育孩子。
主要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教育导刊月刊》
3、《学前课程研究》
4、《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有感】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20个小技巧10-06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5则范文07-15
浅谈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09-09
教师如何做好和家长沟通的一点心得08-15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07-03
幼儿园家长沟通技巧09-11
教师礼仪与沟通艺术课程心得10-03
幼儿园《正面管教》家长读书会有感11-01
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09-29
学习“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感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