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十大习俗(12篇)
1.中秋节十大习俗 篇一
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满节气十大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满节气十大传统习俗
小满的传统习俗1: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人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小满的传统习俗2: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沮、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小满的传统习俗3:看麦梢黄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极富诗意。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模、黄杏、黄瓜等。去慰问娘家人。
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为更忙前,女儿去询问娘家的麦收准备情况,而忙罢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而小满叫起来,也像极了一个乡村女孩的名字。
每年小满之后,麦子逐渐成熟。在陕西的广大农村中,出嫁的女儿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忙的准备情况。有的地方,把它定为一个节日,叫“看忙罢”。
届时,女婿、女儿携带礼品:油旋膜、油糕、绿豆糕、猪肉、黄杏、蒜蔓等食品或蔬菜水果,去丈人家慰问,并受其热情款待。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意思是说,夏忙前女儿过问娘家的麦收准备工作;麦收后母亲又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在麦收中的操劳情况。体现了生产劳动中的心心相连,母女情长。在关中地区。
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女儿同女婿要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摸、黄杏、黄瓜去探望娘家人,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娘家的麦收忙完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
小满的传统习俗4:夏忙会
有些地方还会举办夏忙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和购买生产工其、买卖牧畜、集杂粮食等,会期一般3-5天,届时还会唱大戏以助兴。
小满的传统习俗5:祭三神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小满的传统习俗6:卖新丝
小满时节等蚕丝都线制完毕,各家将其背到城里,卖给收丝的客商。吴地一般每年农历四月开始买卖蚕丝的集市,到晚市建立后方散,称之为卖新丝。江南各地,大多如此。
小满的传统习俗7:忙收种
黄河流域各省份,农历四月刚刚忙着收麦打场。珠江流域播种秋稻,东北则正是棉花、小麦以及大豆下种的时期,高粱刚刚长出,又必须锄去杂草,剪除劣苗,小满节气正是农忙之时。
小满的传统习俗8:吃苦菜
《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做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苦菜遍布全国,在虽然在各地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其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却是一致的。
苦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并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来治疗热症,古时人们还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满时节吃人们喜欢吃苦菜,将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苦菜,用各种烹饪方法处理,或凉拌、或腌制、或热炒,调剂口味的同时,也对夏季的热症有一定的应对作用。
小满的传统习俗9:抢水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南北方都一样。除非是天然条件所限没有灌溉的条件,农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饭。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农人是一定会充分利用水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夏季气温升高、日晒时间长,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显着超过其他季节。
小满时间的“抢水”习俗,实际是上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旧时,人们以水车车水排灌,农谚有:“小满动三车”之说,水车一般都于小满时启动。
农人以村为单位,在小满时举行“抢水”仪式。由年长执事者约集人,提前准备,小满之日黎明一起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一起应和,开始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小满的传统习俗10:绕三灵
“绕三灵”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据清《滇中琐纪》载:”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岁季春下烷,男妇成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现领之,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灾病“。此节日即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歌舞活动。也是祈祝丰收的祷告仪式。此节历时三天,每天活动各不相同。第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以村社为单位,排成长蛇阵,聚集到苍山五台峰下喜州圣源寺附近绕“佛”。第二天到喜洲庆洞(神都)绕“神”。第三天沿洱海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绕“仙”。这三天内,人们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边歌边舞。每支队伍均由盛装男女歌者领队,两人均手持杨柳一支,上悬葫芦和彩花。一人右手持柳枝,左手执绳拂;一人左手持柳枝,右手甩毛巾,边舞边唱白族调。每到一地,有的手持金钱鼓或翎王鞭,吹起木叶,边歌边舞;有的用琐呐、锣鼓伴奏,边走边唱;有的则手搭花肩,唱起民族歌曲。一派热闹愉快的场面。
小满时节
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小满养生要注意什么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宜:绿豆芽蛤蜊汤、苦瓜木棉花牛肉汤、淮山赤小豆节瓜猪月展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汤、西洋参红枣生鱼汤,千斤拔鸡脚汤等,这些汤品具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
2.中秋节十大习俗 篇二
月亮姐姐:可高兴啦!中秋节是中国乃至东亚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其中有许多风俗习惯、传统活动。节日中,我们不仅玩得高兴,而且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精神生活,增强内在修养呢!
洋葱头:是啊,中秋节里,我们一家在一起吃月饼,爷爷奶奶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多有意思啊!
月亮姐姐:这么有意义的事,你怎么不写下来呢?
洋葱头:写下来,我怎么没想到呢?那么又该怎样写呢?
月亮姐姐:既然是写中秋节,当然要抓住中秋节的习俗来写!
洋葱头:唉,我平时最怕作文了,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月亮姐姐:要想写出中秋节的习俗,首先要留心观察。在节日里,你和周围的人都做了什么?开展了哪些活动?人们怎样纪念、庆祝?精神状态如何?怎样谈论节日……你要仔细观察,留心收集节日活动的素材。有了丰富的材料,还怕作文没话可写吗?
洋葱头:对,你说得有道理。留心观察了,对节日里的事感兴趣了,可写的事自然就多了。比如中秋节前,我听同学们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圆特亮,还能看到嫦娥呢!晚上,我看果然是这样,再听爷爷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感到格外有味!
月亮姐姐:观察、收集到材料之后,就要精心选材。节日里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猜谜、玩花灯……习作中,你要认真琢磨,这次所写的中秋节有什么特殊意义,有哪些特定的习俗,人们怎样度过这一节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可以在头脑里放一遍“电影”,比较一下,觉得哪件事最能反映节日特征,给你的印象最深,那么你就写这件事。只要选择了最感兴趣的事,你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写起来就文如泉涌。
洋葱头:我觉得在中秋节里,赏月是最有意义的。八月十五傍晚,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院子里赏月。我抬头仰望,发现月亮真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听着爷爷奶奶的神话故事,我好像看见了月亮里的嫦娥在跳着优美的舞蹈,玉兔在旁边一边捣药,一边欣赏着嫦娥的舞姿。这时,我仿佛就是那只玉兔,痴痴地、呆呆地欣赏着舞蹈呢!
月亮姐姐:是啊,这么有意义的情景,更应该细致描写喽!你要抓住人们的行动、语言、神情等细致描绘,让读者能通过人物的外在言行体会到内心的兴奋。还有节日的活动,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有多大,人们情绪怎样,有哪些行动等,你最好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场面重点刻画,写出当时的气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感动人。
洋葱头:你这样一说,我倒想起了去年中秋观花灯的情景。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到西山路去观花灯。哇,人可真多,人头涌动,到处是黑压压的一片。我站在人群中,隐约看见不远处有四匹骏马高抬着腿,立在草丛中,它们仿佛是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真可谓“驷马难追”。我又挤进了人群,突然,一条巨龙、一头猛虎出现在我眼前。巨龙腾云驾雾,鳞片反射出点点光辉;猛虎的眼睛炯炯有神,还不时地发出阴森的绿光。我犹如走进了龙潭虎穴,观看着精彩的龙争虎斗.,简直着迷了。除此之外,乖巧的山羊、飘动的荷花、棱角分明的亭子,行善的观音菩萨被做成了彩灯。那一个个提着小灯笼,拿着荧光棒的小孩,把中秋的夜晚点缀得更加美丽,使古老的艺术散发着勃勃生机。
月亮姐姐:写得不错啊,既有整体场面描写,又有马、龙、虎等“特写镜头”,让我也如临其境了!
洋葱头:谢谢月亮姐姐的鼓励!这样说来,我会写了。
月亮姐姐:不,还有一点要注意——融入真情。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中秋节里,你亲自参与了活动,或目睹了人们的活动情景,一定有很深的感受吧!在记叙事情的同时,你要把当时的情景和真实感受细致地描绘出来,并适当地用一两句抒发感慨。当你完全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字里行间时,文章就一定能感动人。
洋葱头:好的,谢谢月亮姐姐,我一定按您刚才的指导去做,努力写出好作文!
3.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篇三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长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云:“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无锡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吉安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江西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4.日本旅游不得不知的十大习俗 篇四
在日语中,数字4的写法和中文的一样。和中文语境中的说法很类似。日语的4发音和死是相同的。所以日本人也认为4是一个超级不吉利的数字,尽量避免。若是要送日本人礼物可是千万不能送4只装的哦,日本人会觉得你是在诅咒他呢!
2、在公众场合擤鼻子非常失礼
在日本如果你感冒了,可千万不要在公众场合擤鼻子,日本人认为这是特别失礼的行为。小编建议快被感冒逼死实在忍不住的人们就偷偷跑到厕所去擤鼻子。
3、在日本给小费会被当作是一种羞辱
日本人也和我们一样,不习惯收小费。若是你给了日本人小费,他们会觉得是一种非常羞辱的事情。虽然日本式的服务真的会让去到日本的游客超级享受。但是记得千万不要给消费哦。如果觉得他们很赞,小编觉得送一盒小糖果什么的倒是比较得体的选择。
4、边走边吃在日本是种邋遢的行为
在国内或者是在一些欧洲国家,在马路上边走边吃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在日本是不行的,在公众场合或者电车上吃东西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
5、在日本,有一种乘务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客人推上车
大家看上图便知道,这类乘务员在日本叫做推手,在上下班高峰期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把客人推上火车或者电车。保证客人安全,不被们夹。如果你在日本被推上车别觉得奇怪哦!
6、如果有人在电车上打瞌睡,靠到了你的肩膀也别大惊小怪
若是在日本做电车的时候有人瞌睡靠到了你的肩膀上也别觉得奇怪。众所周知,日本人工作超级辛苦,并且需要经常加班,所以在电车上的时间也是他们难得的小憩时间。
7、到处都要换拖鞋
去到日本你会发现,到处都是拖鞋。日本人家里、料理店里、画廊、博物馆...似乎在任何看得到的门口都会放着一排拖鞋,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乖乖的换上哦。而且在洗手间也是有专用的拖鞋的。
8、到日本人家中做客时一定要带礼物
受到日本人邀请去家中做客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不过去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带上礼物,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把礼物包装的精美一些。
9、饭局上不要给自己倒酒
和日本人一起吃饭时,给自己倒酒是一件超级失礼的事儿。若是你给其他人倒了酒,这时千万别往自己的酒杯中倒,其他人看到你的酒杯空了会为你满上。
10、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才叫懂礼貌
5.中秋节习俗作文 篇五
祭月时拜月神像(月光纸)的风俗起源于明代,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载:“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偏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续纷。”另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旧时,每到中秋节,北京城中的南纸店的月光纸便会热销。旧时扬州刻印木刻月光纸的除清代小东门的会文堂纸店外,后来砖桥上的“松竹斋”、大东门街的“莲青斋”、缺口街的“生记”等十余家纸店也纷纷刻版印制月光纸售卖。月光纸是糊在秫秸架子上的,周围还有腊花低镶的边,被人们“请”回家去祭祀,然后焚毁。
月光纸中形象最初为道教形像,是一整张毛边纸印刷的,是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上面有“太阴星君”的形象,后慢慢变为佛教形象和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画面上呈现一轮满月的圆轮,月轮内则有一尊女菩萨端坐于莲花之上,太阴星君被菩萨的形象所取代,民间信仰中称其为“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或“月光娘娘”。在菩萨之下还绘有广寒宫的仙阁殿影以及玉兔捣药的形象。
6.中秋节饮食及习俗 篇六
中秋过节,始于唐代。中秋节的韵事是赏月,有唐明皇游月宫的传闻,到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中秋节“临轩玩月,……安排家宴,团聚子女,以酬佳节”的记载,形成风尚。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流传至今。苏东坡有咏《小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已将“月”和“饼”联系在一起。
明代以来,有许多关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记载。月饼用以祭月,及作为馈赠的礼物,流行于民间。《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制作面饼互赠,呼为“月饼”。《熙朝乐事》也说,中秋,民间以月饼为礼品相互赠送,取团圆之意。《西湖游览志》亦云:“中秋民间以月饼想遗,取团圆之义。”明末彭蕴章在《幽州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絮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年药,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单颜。”说明厨师将嫦娥奔月的传说艺术地再现于月饼之上。
到了清代,清统治者的宫廷生活皆袭明制,每遇中秋,便制月饼。为了适合本民族的饮食习惯,清宫月饼的馅心中掺入了奶油等,出现了“敖尔布哈月饼”、“**月饼”等特色品种。敖尔布哈为满语,汉意是奶饼子。在块形上,清宫月饼小者寸许,大者尺余。重量上,轻者盈两,重者二十斤强。在品种上,除以上所举**月饼外,尚有桃顶月饼、供尖月饼、自来红月饼等二十余种。月饼的花色品种进一步斗奇争妍。据说大的直径有一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用做祭祀。
中秋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除吃月饼外,有些地区还有自己的应节食品,以增添节日气氛。比如陕西西安一带,每到中秋节,当地每家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加芝麻。馍上层用大碗拓一个圆圈,象征中秋之夜,圆中刻“石头”一块,上站一个吃蟠桃的“小猴子”。馍在锅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父母家则送馍上门,以示全家团圆不忘。在江苏东台一带,每逢中秋节,则以藕横断为饼,包以碎肉,敷以小麦屑,入油锅炸熟,谓之藕饼。俗称“荷花”,寓意和睦团圆。
中秋佳节,各地有不少有趣的风俗。东北的一些地区,人们采摘葡萄、梨子等生果祭月;陕西的一些地区,赏桂花、划船、爬山、夜吃西瓜;安徽婺源地区必食塘鱼;江苏南京一带食烤鸭或盐水鸭;云南昆明每户必做“合家大月饼”,然后一人一块分而食之;山东泰安一带吃小包子;江苏武进人早上吃糖芋头。有些少数民族更是隆重。仡佬族人在中秋前全寨合伙宰一头公牛,取出牛心留到中秋节晚祭祀祖先,分吃牛肉。朝鲜族人于中秋之夜,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爬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月亮为好运。最后点燃“望月架”,人们围着火堆吹起筒箫、唢呐,敲起长鼓、铜锣,欢歌曼舞直至深夜。
·中秋节对联 ·中秋节古诗词选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短信
潮汕地区的许多人家于中秋之夜在庭院中设案供上水果、月饼祭月,俗称“拜月娘”。祭月之后全家人边吃月饼边赏月。
7.中秋节习俗作文500 篇七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quot;。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8.中秋节习俗英语作文 篇八
First of all, Mid-autumn has the deep meaning of reunion. In China, people regard Mid-autumn day as very important, so no matter where they are, they will come back to their family if there is a chance. They don’t like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outside, which will make them feel lonely. Thus, they will go home by all means. Luckily, the government also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is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re are laws tomake sure people have holidays on that special day. In the other word, mid-autumn festival gives a chance for family get together.
Secondly, every family will prepare a big meal on that day. All the food is delicious. It is good to have a big meal. I think nobody will not interested in delicious food. The mooncake is a necessary decoration forMid-autumn day. It tastes good, too. It is the tradition for a long time. How pleased to enjoy the glorious full moon with mooncake!
9.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篇九
你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中秋节是从古代皇帝祭月活动中慢慢发展形成的。
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加上有关月亮的传说和故事听起来总是那么美好和温馨,所以除了祭月以外,吃月饼赏月、玩月也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每逢这一日,城市中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彩带、挂上彩球、出售新鲜的水果和精制的月饼。夜市也热闹非凡,人们都登上高处,在皎洁的月光下叙谈。
中秋节夜里,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在异乡旅居的人们能够回家的都会赶回家团聚,不能回家的人也都抬头望月,看着明亮的月光,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作“团圆节”。
10.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篇十
中秋节可是我国传统节日呢!我要好好地过这个象征着团圆的佳节。
夜幕降临,在黑幕中一轮玉盘渐渐升起。啊!多么明亮的月亮,月亮映着一家团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在中秋节里吃着月饼是多么甜蜜,滋润人的心田,月饼也像月亮一样,在中秋节里,是象征团圆。我们坐在桌边上吃着饭,这样真得很高兴,平时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吃一顿饭要吃得很快,没有能一起说说话,聊一聊天。可今天不一样,平时不太搞笑的爸爸今天也开起了玩笑,还说笑话。吃完饭,我本想去赏月,但是妈妈说;“你还是先待会去吧,姥姥在家里,很孤独,你去打个电话,和姥姥说说话。”我和姥姥在聊天中,我听到姥姥笑得很高兴,如收到最好的礼物。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月亮。今天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出国的满月更亮更圆。许多诗人给这明月作诗,里面都含有对家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啊,每次见到这圆圆的月亮,都会想起亲人和家人,又想起自己的孤独,一种缺少爱的滋味,多么不好受。我觉得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许多人因为工作忙,不能和家人团聚,只能仰望天上的明月。更可怜的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秋节我就不能与家人团聚。
11.中秋节习俗作文:中秋月圆夜 篇十一
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中秋月圆夜
又是一年中秋节,合家团圆其乐融融。
已至中秋佳节,我家都会聚在外婆家吃团圆饭,外婆也总是会做一大桌美味佳肴来招待我们。
很快,菜摆满了桌子,大家围绕着桌子坐满一圈,吃着美味的饭菜,高兴地交谈着。是啊!除了
妈妈、阿姨和外婆格外高兴地聊天,外公和
很快便只留下桌上一片狼藉,
我和父母回到了家,把椅子拿到阳台上坐下,又是欣赏一幅不一样的美丽的灵动画卷。仰头望月,如果说之前的月光是柔和皎洁的,现在便是冷清高洁的光芒洒满了大地。月亮不时钻进了墨黑的云中,虽然见不到其身影,但月光却透过片片墨黑的云将其照得透亮了,月光像一层银灰的纱,笼罩着大地。
虽阳台没有了外面的喧闹,但却并不是一片寂静。虽秋已过半,但小昆虫们仍十分活跃,此时闹得正欢便奏起了交响曲:像蝈蝈、蚱蜢等许多不知名的昆虫正在欢叫着。我一时兴起,拿着MP5放起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并吟诵起李白的《古朗月行》,逗得父母哈哈大笑。
一家人在一起,何患无乐?
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相关推荐:
一年级范文: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12.中秋节传统习俗习惯 篇十二
中秋节传统习俗习惯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人的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本来起源于赏月。唐朝是个特别爱好月亮的时代,而月色又是农历八月十五最好,于是从唐朝初年就形成了在这个夜晚赏月的风尚。这个风尚首先是在文人、富家、官员等上流社会兴起的。他们的生活优裕娴雅,赏月的兴致最为浓厚。但是寻常百姓也不像今天这样功利和缺少诗情,中古之前的布衣黔首也是相当洒脱和风雅的。要不我们古代的中国怎么会号称诗的国度呢?八月十五赏月之风很快蔓延到百姓之家,到了中晚唐,中秋节已经是一个以赏月为中心习俗的全社会的节日了。当然,赏月一般不是独赏,而是全家聚集在一起,或者跟好友同僚一起,这就附带着团聚的习惯了。如果月圆之夜离乡在外,就会有游子思乡之情,感慨月圆人不圆了,由此催生好多中秋思乡的诗词。但是团聚成为中秋节的第一主题是明清以后的事。宋代,中秋赏月的风气达到了高潮。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那时无论贵贱穷富,全社会的人们都在中秋之夜观赏月色。由此可以想象,那时的社会必定有一种普遍的娴雅风度和亲近自然的情怀。
中秋节赏月象征意义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元旦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十大习俗】推荐阅读: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10-11
中秋节的新习俗06-10
中秋节的习俗英文介绍07-10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简介08-22
异国他乡的中秋习俗06-20
关于亚洲各国中秋习俗趣闻的文章11-06
中秋节作文:中秋月夜10-26
中秋节英语作文:中秋节快乐10-18
中秋节国旗下演讲稿:中秋情思与中秋节国旗讲话稿:迎中秋,话高三07-15
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节到了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