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

2024-10-27

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精选8篇)

1.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竞争力、创新力和现代化水平,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而科学的培训又能促进农民工的有效转移。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问题,关系“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转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在利益驱动下,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走上了异地转移道路。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日趋活跃。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就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

一、近些年来,虽然在政府的扶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以及农民们自己的努力下,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有了一定发展,但至今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1.参加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

在培训中,他们普遍反映学习吃力,因此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成功率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尤其是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可想而知,接受新知识的难度也会增大。

2.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通过电视、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和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民对培训政策缺乏了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培训操作办法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地方往往只侧重于短时间的引导性培训,因此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3.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识淡薄

农民工分布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他们仅仅重视农民工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就行,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因此,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的工种。加上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层次不齐、时间较长、流动性大、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企业不愿也不敢送农民工去培训深造。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但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就当前的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农民工都难以承受较高的培训费用。农民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不仅需要3一5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地方只开展一些零散的、短期的引导性培训,农民工学不到一技之长。

5.各地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工作力度较大,农民参训意识较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不仅参训意识较弱,而且自我封闭、保守,培训工作也相对滞后,转移难的现象突出。一些培训学校之间的培训质量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工作随意性大,培训程序、方式不规范,不注重培训质量,擅自缩短培训的时间等等原因,造成农民培训收效甚微。

二、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改革农村教育制度

要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含量,建立起城乡统一公平的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制度。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为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起国民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完善好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分担。保证城乡学龄青少年得以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城乡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2.转变农民工观念,大力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的同时,要使农民工有意愿主动接受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农民工来接受和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转移培训和就业相关的一切信息更好的掌握,调动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了解、接受、参加培训。

3.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意识

针对培训对象和层次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稍高、难度较大、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而对于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不太高的、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把他们培养成要求较低、难度不大、容易操作的技术工。企业在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要实用化。始终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故事案例、提问解疑等。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培训的重点有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

4.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

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针对每个农民工只能是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或者,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逐步扣除。政府除了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季节性、分散性、流动性以及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堂授课与课后自学结合,长训与短训结合的办法,分阶段教学,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并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各有关部门协调工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农民工培训工作要统筹计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开展。把农民工培训作为长期重要任务来抓。

5.培训农民工要做到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区分不同培训对象,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各地培训工作进展在趋于平衡的同时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仁.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湖南农业大学,2007.[2]马乙玉.农民工培训机制问题探析[J].甘肃农业,2005.[3]邓晓丽.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M].四川师范大学,2007.[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孙思(1984-),女,河南郑州人,现供职于郑州测绘学校政体部。

2.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二

近年来,山西省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数量和规模都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关系到山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刘金兰[1](2007)在《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指出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刘养洁[2](2007)在《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及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措施。刘芳[3](2007)在《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分析》中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这些文献中不难看到,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是一项重要的而且长期的系统工程。

一、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从事的行业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从劳动力转移的行业来看,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行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其次是建筑业,男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的一些艰苦环境,危险的行业。虽然身处恶劣环境,但是收入相对要高些,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目前,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文化程度,这与农村的基础教育落后是分不开的。很多农村孩子由于家境困难,以及其父母缺乏教育理念,导致大量的农村孩子只上完初中就走向社会,长期积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村劳动力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村劳动力,其中40岁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77.1%。其中75.3%是男性劳动力。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家庭还是主要靠男性劳动力养家糊口,所以挣钱的责任会落在男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身上。

二、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及其综合素质,是加速转移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措施。山西农村基础教育严重滞后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直接原因。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水平及其综合素质。

2.发展壮大农村企业,鼓励农民创业,实现内部转移。据调查,很多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愿意到异国他乡就业。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农村企业,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逐渐引进人才,逐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另外,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优惠措施,鼓励农民创业,鼓励有经验的农民回乡创业,争取实现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内部转移。

3.转变农民的就业学习观念实现可持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普遍没有继续再教育的意识,似乎一没考上高等学校就认为这辈子也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因此,政府要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学习的平台与机会,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带动他们转变就业学习的旧观念,从而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5).

[2]刘养洁.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6).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篇三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择业、就业观念,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在我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就业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对农民来说,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考上大学,取得一个较高的学历,以此来参与社会竞争。只有当这个意愿无法实现时,才会选择上职高、技校,接受职业教育。而职校、技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中从事的多数是体力活,他们的身份也大多是普通工人,这是他们不乐意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包括农民在内的大部分国民都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近几年来,虽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但由于现阶段人们的就业观念仍然没有改变、政府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历史欠账太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二、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任务,为了体现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和普遍性,把培训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乡镇,而乡镇又把指标分解到各个村。虽然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个人利益,政府买单”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但是农民并不买账。因为在现阶段的农村,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中的大都是老、弱、病、残的村民。对村委会和培训机构来说,这部分人中年龄大的学不会,年龄小的还在上学,无法参加培训。而青壮年农民都是家中的顶梁柱,选择了外出打工,对政府的“先培训、后输出”政策并不积极响应。这样就出现经济条件越不好的地方,越没人去接受培训的怪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处在封闭、落后、劣势状态,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他们努力回避对生存形成威胁的风险,对于不少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有着本能的抵触和排斥。再加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对农民心理造成的冲击,所以农民不管干什么事情或者从事什么工作,都特别害怕上当受骗。他们对生活持这种态度是为保障基本生存而做的理性选择。而与此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环境中,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推行,使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机制弱化。农民是弱势群体,加上有些与农民接触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方法欠妥,以及腐败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损害,让他们不愿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当地政府;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司法制度的公平性也不尽如人意,各种法律以外的因素对诉讼的干扰,导致诉讼过程费时费力,依靠司法机关替自己维权,在农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农民群体既有向往城市、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又对土地收入的稳定性和不受约束的生活充满留恋,既想相信政府,又害怕相信政府。这几种矛盾的心理,造成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调整、政府的号召,采取边走边看的态度。从而形成这一看似难以理解,但在新时期又十分普遍的农民现象。

三、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培训工种设置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体现的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失业,一方面大量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来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实际培训工作中,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往往培训时间长、成本大。目前很多基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设的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培训数控机床操作工、钳工等市场紧缺工种又因为时间长、成本大而开办不起来。

2.相关培训师资缺乏

许多公办的职业学校多年来一直采用普高模式运行,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并且在职校、普高、初中、小学这四个系统之间,教师的互相流动,导致职教、成教越办越差。职教、成教教师流失严重,形成了老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在较少的专业课教师中,单一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在专业课开设中,理论课多,实验实训课少的局面。多数专业课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一旦接触具体实践、具体操作就什么也干不了。

3.实验实训设备不足

由于多年以来政府投入不足和职业学校运行模式不合理,很多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实验实训基地,没有一台实验实训设备。公办的职校竞争力远远不如民办、企业办的技校。

4.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由于受上述几条原因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生存困难。一些学校为了生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弄虚作假,招一些农民到学校的微机房训练几天,学校工作人员到学校所在地的乡镇工厂游说,按在该工厂就业人数上报给国家劳动部门,要求劳动部门兑现应给学校的培训补贴。这些学校通过这种渠道套取国家培训资金,浪费了培训资源,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加重了农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不信任,使国家的富民政策流于形式。

四、对策与建议

1.社会环境方面

应大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应把企业优秀员工树立为国家级或省级劳动模范,改变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多是企业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的现状。通过农民身边的榜样来改变社会风气,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择业、就业观念。

2.政府方面

政府应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性现象,缩小城乡户籍制度的差异,改变不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扫除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工资待遇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劳动力平等的待遇。同时应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使有限的政府财力用到“刀刃”上,防止培训机构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的培训补贴。

3.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

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对企业不依法为农村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企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使在类同的工作岗位上,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4.教育行政部门

优化用人体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公办职业学校的竞争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逐渐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改变职业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使农民由不愿学变为主动学,在学习中尝到“甜头”、见到效益。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4.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孙飞 李檬 王欢林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2期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支撑。本文论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在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之后,提出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制约;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村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并不会减少农业的总产量的那部分的劳动力。由于,这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根据专家估算,其中有1.5亿是剩余劳动力,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历史因素

我国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也明显滞后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然而到2011年,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工业化中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60%)。

(二)自然因素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例如黄土高原地带。在全球范围看,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偏低,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加拿大人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18倍,印度是我国的20倍。目前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

(三)农业现代化

自从建国后,我国就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可是由于众多原因,农业现代化迟迟未能实现。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有了充裕的资金,进行农业现代化投资,同时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快增长。可是,由于农业的技术化和机械化,在农村的生产活动中,只需要部分劳动力就可以顺利实现

农业的生产,从而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转移出去,形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约束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户籍制度将居民限制在户籍所在地,户口不能随着劳动者工作的地点改变而改变,户籍制度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迁移。虽然从80年代末,我国开始改革户籍制度,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地位、身份、就业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同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也造成了许多困难。大部分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农村,由祖父母或者亲戚代为照管,形成了我国5800万留守儿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转为城市户口,使得他们在城市中不能长期就业,当干到一定时间后,他们就只能回流到农村。

(二)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技能培训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93.8%,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工群体。在技能培训方面,我国农民工群体中主体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低,接受教育不足,将会限制个人的可行能力,使其就业替代能力和转换岗位的适应性差,也容易导致他们的后代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入—低可行能力—低收入的恶性循环。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在外务工时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其中从事制造业和是建筑业占53.7%。

(三)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

依据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将会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国家在建国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制约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限制了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确出现了乡镇企业,但是他们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的农村中,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我国治理污染,淘汰落后产能,部分乡镇小企业被关停,部分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为资本密集型企业,从而减少了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三、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推动农村工业化,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中的主体部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进入21世纪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停滞,无法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没有融资渠道,进行企业的升级换代。第一,各级政府在保持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落实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第二,各级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外商到农村投资,并给予一定的支助,例如税务优惠、农村企业财政补贴、物价补贴等。

(二)改革各种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首先,我国需要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的就业方式。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为核心的人口管理体制,户籍跟随劳动者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扩大农民在城市中就业应当享有的平等权利。其次,我国要改革现行的社保和医保制度,取消对于农村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社保和医保体系,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跨地区流动时,能够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服务。最后,我国还要逐步完善各种制度,保障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后,在随迁子女、生产安全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权益,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主要是受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体系不完整,教育制度不合理所致。第一,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巩固、发展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二,全面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让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职校或技校学习相关专业技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第三,推进对农民的成人教育。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超过80%的文盲集中于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根据农民的培训需求,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专业知识培养,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蒋勇,林柏浪.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8).[4]涂云龙.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内部吸纳的思考[D].重庆:西南大学,2008:39.作者简介:

5.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五

[摘要]:数据表明,在我国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的到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也即将面临拐点;现在的局面是“民工荒”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并存。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实行地区政策的差别化;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民工荒农村劳动力转移刘易斯拐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理论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所谓“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即指劳动力供给曲线在既定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既定工资”即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维持生活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我们面临的“拐点”更多的是指 “初级劳动力”领域。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即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

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数据表明,在我国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增加较多。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专项调查处处长阳俊雄分析,近年农民工总量增长有两个特点:一是本地农民工增长无论数量还是速度都快于外出农民工,2013 年本地农民工增加359万人,增长3.6%,分别比外出农民工多85万人和高1.9个百分点,就地就近转移成为新特点;二是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2011 年、2012年、2013年增速分别比上年下降1.0、0.5和1.5个百分点。这两个特点,一方面表明,随着国家加大中西部发展支持力度,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速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另一方面说明,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的到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也即将面临拐点。

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的到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也即将面临拐点。有人赞同,近年来各地“用工荒”已渐成常态,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依靠“人口红利”带动经济增长的时代结束了;也有人持保留态度,仅从“用工荒”现象就判断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拐点出现,还为时尚早,劳动力总体上依然供大于求,这种短缺只是结构性失衡。

三、“刘易斯拐点”逼近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拐点逼近有利有弊。

短期看,似乎利大。因为在劳动力增量受限的情况下,对存量劳动力的竞争势必会加剧,有些企业可能会用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等的方式来吸引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过去为了拿到相对“高薪”,农民工可能要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如今有可能工作好、收入高兼而得之。数据显示,近几年工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2013年农民工月收入达到2609元,延续了逐年上涨的态势。

长期看,似乎弊多。随着劳动力供给拐点即将出现的预期逐渐增强,有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引入机器、转型升级等方式来替代劳动力或减少低技能劳动力的使用。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实用技能不强,只能实现低端就业。可喜的是,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正在加强,农民工素质逐渐提高。2013年,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比上年提高

1.9 个百分点,各年龄段中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就业能力增强了,就业机会将显著增加。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或早或晚,这个拐点终将会来。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保证农民持续增加收入,我们都需要早做打算。从近期来看,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激励,保持转移速度,是延缓人口红利的关键之举。

四、“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矛盾的原因分析

1.区域经济增长更加平衡

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企业所提供的工资待遇也逐渐赶上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内地的收益成本比大大提高,而教育部“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农民工的影响”课题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外来工月平均工资为1677.8元,比2008年增加70多元,但月平均

开支却增加了80多元,实际收入相对下降,内地与沿海收益成本比的一增一减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沿海就业,许多农民工在内地一年下来的积攒甚至超出了在沿海打工的积攒,加之国家的扶持“三农”政策,沿海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在经济上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所以出现招工困难的现象。

2.制度政策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长期以来,在外务工的农民较之于城镇职工一直遭受着很多不公的待遇,这在心里上给了外出务工农民很大的创伤,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积极性,各种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面临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公待遇的制度基础。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户籍制度,逐步减少由户籍带来的待遇差距,但它仍然是阻碍农村劳动力由“候鸟式”转移向迁途式转移转变的一大因素,使农村劳动力不能形成及时、稳定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的供给在特定时期相对于企业用工需求具有延迟性,导致民工荒现象。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得不到任何保障待遇,一旦失业便流落街头,使外出务工的风险性增高;农民工在企业的劳动所得得不到保障,企业拖欠民工工资、随意加班加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的打击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热情。

3.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独具特点

伴随着80后和90后农民工成为农村劳动力中的主力军,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相比与以前的农村劳动力有着它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较之老一辈的劳动力要高,思想也更开阔一些,他们对自己的预期收益也更高;

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带来的是就业观念上的改变,他们更希望从事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一点的工作,不愿意从事脏活、重活、累活,以前那种物美价廉的劳动力已经大大减少,这种特定工作的劳动力供给减少也成为民工荒的一部分。

4.农村劳动力缺乏企业所需的劳动技能

在历年的民工荒中,总会出现很多企业招不到好钳工、好车工、好焊工,更招不到好的数控技工的情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工荒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很多是没有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这种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具备企业所需的劳动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对技能型工人的需求,技工荒现象也构成民工荒的一部分。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1.目前中国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潜在的剩余劳动力,20年内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那种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马上面临全面的人口短缺是没有根据的。只要劳动力价格合理,跟上CPI增长的步伐,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减少农业边际产出的同时,为工业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2.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并不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标志。现在的局面是“民工荒”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并存。

3.尽管我国GDP连续20多年基本保持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而我国的工资增长速度却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劳动者工资在GDP中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低工资”现象及农民工被排斥在社会保障福利体制之外的事实是“民工荒”的真正原因。以城镇(非技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的上升作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标志的论断要慎重。它将直接影响到就业政策和消费,更影响到中国

未来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对策

1.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政府应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将会变得越稀缺,劳动力价格相应会有所上升,政府应实行不同的产业政策和不同的就业政策。

2.重视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要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改变原有的低成本、高投入、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发展战略,转向集约型的发展战略。但目前在中国存在大量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条件下,应继续重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单纯选择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意味着失业人口的增加,最终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反过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应实施地区差别化政策。我国的东中西部发展程度不一样,“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存在着时差,东部到来早,中西部到来晚。由此形成东部与中西部要素禀赋的差异,产业也应形成级差梯度:东部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为主,中西部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为促使级差梯度的形成,应加大实行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在贸易加工、出口退税以及其他产业政策方面,给予中西部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延长“人口红利”。

4.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民工荒”实际上是民工权利荒,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到打工的城市,而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政策,给予农民工完全的国民待遇,建立健全全社会保障体制。应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城市调整户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政策,把农民工纳入到这些公共服务中去,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实现农民工的真正转移。

【参考文献】

1.《当拐点来临的时候》,朱隽,人民日报,2014年5月18日,第010版

2.《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朱剑红,人民日报2014年5月13日,第002版

3.《农业劳动力流出最优点"农民荒与粮食安全》,韩占兵,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3卷)

4.《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及对策》,高田田,《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4月号下(总第487期)

5.《民工荒及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存现象的分析及对策》,蒋太才、江朝梁,《商场现代化》2010年12月(上旬刊)总第631期

6.《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经济,2011.06

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篇六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7.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山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概况

1、相关概念界定

(1)农村剩余劳动力

美国著名 (古典学派的) 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定义的“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负数的劳动力。Gillis M等在《发展经济学》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普遍存在着多种劳动力利用不充分”,“隐性失业是穷国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主要形式”。那些不离开农村的、未得到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即“隐性”失业者;那些离开农村或必将离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我们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综合国内外研究,笔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地域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或者从以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向以非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转移; (2) 职业上从农民向非农业劳动者转移,完全脱离农业,摆脱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依赖; (3) 摆脱原有的身份束缚,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 (4) 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当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不仅实现职业转换、身份改变和居所迁徙,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完全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的城市居民,同时也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内部的转移,即从种植业分离出来,向大农业中的林业、牧业和渔业等行业转移。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基本路径, 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必须长期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情况, 必须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逐年增大,速度逐年加快。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的5年中,全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428.66万人,平均每年转移85.7万人。特别是2002年以来,由于山东省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年都超过百万。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2000年的31.62%提高到了2004年的42%(详见下表)。

近几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各种构成看呈现以下特征:

(1)转移劳动力以从事工业、商业和贸易餐饮业为主。从行业构成看,在2002年当年转移的104.83万劳动力中,工业占30.3%;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占16.9%;建筑业1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8.5%;其他非农产业占30.9%。(2)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高。从转移劳动力的文化构成看,文盲半文盲占1%,小学占9.5%,初中占63.5%,高中占16.9%,中专占7.5%,大专及以上占1.6%,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高于农村劳动力1.2年。受过专业培训的占25.9%,高于农村劳动力15.1个百分点。(3)省内转移以乡内为主,省外转移以省会为主。从转移劳动力的区域构成看,乡内转移占60.4%,县内乡外转移占19.3%,省内县外转移占14.3%,省外转移占6%。在转移到省外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占60%,转移到地级市的占8%,转移到乡镇及其他地方的占9%。(4)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从转移劳动力年龄构成看,16-18岁的占3.5%,18-35岁的占51.5%,35-55岁的占40.2%,55岁以上的占4.8%。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63.4%,女性占35.7%。(5)转移劳动力以依托传统血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从转移的组织方式看,政府组织的不足5%,亲属朋友介绍的近50%,以自发方式盲目转移的占40%以上。(6)转移去向以我国东部为主。从转移去向看,转移到我国东部的占98.7%,转移到中部的占0.8%,转移到西部的占0.5%。从转移到省外的劳动力看,我国东部的占79%。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劳动力流动对国内生产总是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在16%~20%之间。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仍然较多,主要包括:

1、农业“兼业”现象普遍。

许多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已不再从事农业,也不居住在农村,却仍然保留农业户口,拥有土地。在某些地方,许多农民即在外找到了好的就业门路,也不愿意放弃土地。这种低层次的农业“兼业化”现象,既影响了已经专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也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导致土地利用效益低下。

2、转移主体的素质制约。

劳动力素质越高,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越大。整体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在向非农业的转移进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教高层次的行业,只能在文化素质要求低的行业中,形成激烈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相对狭窄的矛盾。

3、政策因素的制约。

首先,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福利制度,使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不能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其次,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的制约。建国后,我国始终走的是一条城市工业化的道路,投资结构以重型化为主。由于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资金密集度高,创造就业机会少,不仅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连城市内部的新增劳动力也难以消化。最后,金融体制的制约,农民信贷较城市居民相对要难,创业资金短缺,无论是办企业,还是办规模农业,都举步维艰。

4、目前城市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不是太大。

城镇劳动力业存在过剩现象,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是太多,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一定的障碍。据测算,乡镇企业每增加一个劳动力就业需投资8000~12000元,国有企业则更高,个别行业甚至达10多万元,如果按每人平均10000元计算,新增1000万个城镇岗位,就需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所以,当城镇企业发展不景气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必然受阻。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服务体系。

1、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建设

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土地使用的效益问题,在这方面,要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使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相分离。要坚持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农民可以以转让土地经营权的形式入股,形成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既增加收入,又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和使用,从而有利于农业发展。

2、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高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高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也比较高。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姿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顺应市场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

3、健全政策机制,加强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各级政府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年度计划和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设立协调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做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高峰时的疏导工作,统筹规划城乡劳动力的开发利用。

4、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

管理工作跟不上、服务不到位,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负效应产生和放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除引导做好外部转移外,还应注意从政策和环境入手,促进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既能促进农村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又能使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健康持续发展。

5、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

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

总之,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现象上看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农民就业困难的问题,本质上却是要解决城乡差别,以及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问题。在农村剩余劳动劳动力转移上,不论是向城市转移,还是在农村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都能做到合理公平,使广大农民心理上能够做到平衡,为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2]邓一鸣.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利用与转移.北京: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1991

[3]蔡坊.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韩保江.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经济研究.1995 (2)

[5]杨小苏.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人口研究.1990 (6)

[6]吕世平、丁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人口科学.1997 (4)

[7]谭继存.山东农业.2003.11

8.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八

一、礼贤镇全镇劳动力就业情况

礼贤镇有行政村45个,共计劳动力23769人。

1.礼贤镇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23769人)

(1)农村劳动力性别。截至2015年6月12日,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全镇共计有劳动力23769人,其中男性为12893人,占54.24%,比女性稍多,女性为10876人。

(2)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16~29岁的有7595人,占31.95%;30~39岁的有5583人,占23.49%;40~49岁的有6303人,占26.52%;50~59岁的有4288人,占18.04%。劳动主力还是以青年和中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力数量基本递减。40~49岁年龄段的人数超过了30~39岁的年龄段的人数,这一阶段的农村劳动力上有老下有小,就业压力较大。

(3)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1904人,占50.50%;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学历的为7259人,占30.54%;大专学历的有3092人,占13.0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1478人,占6.22%。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主要还是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了一半,随着学历升高,所占比例逐渐递减,呈金字塔形。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稍低,亟待提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4)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13073人已就业,占全镇劳动力的55.00%,10696人未就业,占45.00%(其中无业的有8550人,占35.97%)。

数据显示,就业人数还是占到了五成以上,考虑到失业人员中包含了务农的村民,总体来说,村民对于机场占地拆迁的态度趋于理性,就业心态还是较为端正的。

(5)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在已就业的13073个劳动力中,单位招用的有10209人,占78.09%;自由职业1545人,占11.82%;自主创业686人,占5.25%;社区管理员367人,占2.81%;村两委任职266人,占2.03%。

从数据上看,除去村内就业的职位,自主创业的人数在一般就业的渠道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垫底的,这说明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式仍是少数人选择的方式。

在8550个无业劳动力中,有就业需求的有2538人,占无业劳动力的29.68%,没有就业需求的有6012人,占无业劳动力的70.32%。

三、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文化相对偏低,没有技能,整体素质较差,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文化都有一定的困难。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由于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制约,他们一次次求职失败,在他们心中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创伤,致使他们找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是没有就业机会,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抓住与把握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2.就业意愿不高

村民大多过惯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稍有约束,就感觉不自在。加上近两年村里90%以上的土地已经流转,每年有流转土地的收入,大多村民希望找到“钱不用太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

3.创业人数少

创业需要本金、人脉和客户,更需要独到的眼光,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创业人数较少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镇里主街开设店铺的困难一是店铺数量趋于饱和;二是需要资金;三是瞄准受众来进行自身产品和服务定位,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四是距离村里有些距离,照顾老人、孩子以及中午蓄水等事务不便,而村民也大多习惯自由无拘束的生活,特别是女性,更是肩负着更多料理家务的责任。在创业方面,区团委向广大有意愿创业的青年人推行YBC青年创业计划,为有志青年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不过受制于机场地区的限控措施,除了农业之外,礼贤镇可选的创业项目较少,这也是一个客观的限制因素。

4.企业数量少

礼贤镇的工商业本就受到机场限控措施多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根本没有发展和新增的可能。

(1)商业方面。礼贤镇的主要街道—礼贤大街、大礼路上只有能够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小饭店、小卖店、五金、童装、文具店、熟食店等,基本都是私人开设。

(2)工业方面。各企业的体量和效益也正在萎缩,绝大部分企业都已停工、停产,等待拆迁政策补偿,何况大多企业是沥青防水卷材、喷漆、钢结构焊接等待清出的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的VOC污染排放企业。京花印刷、宇阳泽丽防水、奥克兰防水卷等材面临外迁,华丰印染厂已倒闭4年,立高防水卷材厂因为资金链断裂和面临清退已停工3年,厂内只有库管和看门人员。而像同仁经贸这样为同仁堂生产、供应药物塑料铝箔包装、中药丸塑料球壳等耗材、本不愁销路的企业,也因为机床预热的成本和时间问题,必须24小时不间断生产,需要眼力、体力都较好的年轻人值夜班,也存在招工招不上来的问题,导致机床开启不足,影响产量和收入。这就造成企业想招人,但招不到,劳动力想就业,却没有合适职位的矛盾。

另外,由于京津翼一体化协同发展,还有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礼贤镇域内的立高、宇阳泽丽防水卷材厂、奥克兰防水卷材厂、华丰印染厂、蓝天开思班、京花印刷等排放废水废气的污染企业既属于需要疏解的产业,但同时也是吸纳本镇劳动力的本地企业。礼贤镇的工商业底子本就薄弱,再加上机场征地建设,在机场建成前的这三年时间内,镇内的产业发展处在困难时期。

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和思想引导工作,提高求职者的市场就业意识,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求职者的择业观,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就业形势和各项优惠政策,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加强政策宣传,转变就业观念

转变劳动力错误的就业观念,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工作的自信心,扭转求职者不符合实际的择业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率。

(1)发动各村就业指导员利用村内的广播、宣传栏、微信、QQ群来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宣传活动,使农村劳动力了解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招聘单位进行就业岗位补贴等政策的宣传,让他们了解招用农村劳动力后区里对其的补贴奖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农村劳动力。

(2)针对农村劳动力“工资低不去、工作累不去、离家远不去”这一难点问题,推出“职业指导进村,就业岗位进门”这一指导方式,充分发挥村级就业指导员的作用,将职业指导课堂设在老百姓家门口,职业指导不再是以往“你听我讲”的形式,而是与村民互动的形式,在“聊天”中让村民了解当前大兴区的促进就业政策,帮助转变“三不去”的择业观念。

(3)引导乡镇工业园区内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工,努力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对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

(4)礼贤镇每年都组织各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农民观念素质提升”课程的教授。邀请专家、农村致富能手等对村民进行培训、开办讲座,有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

2.加强技能培训

利用礼贤实训分基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开展叉车、道路养护、绿化、保洁、库管、电工等的培训,这些基础科目的培训,一来是为机场建成后的岗位进行铺垫,二来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岗位,在兼顾村民文化技能素质的同时,也为他们目前的就业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例如近年来,通过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易拉罐裱画培训班,让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做易拉罐裱画,学会一门手艺,在培养农民业余爱好和艺术情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创收。

3.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

针对大兴区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我们创新性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方法,即“一条龙”指导服务。

在未上岗时,与培训学校联手进行岗前指导;在上岗后与企业联手,进行在岗指导,预防人员回流;与个人联手,在其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稳岗跟踪指导。这样的指导服务,企业不仅节约了用人成本,而且求职者也不至于屡屡跳槽,进而使职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指导后就业成功率大幅提高,面对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指导培训体系建设已见成效。

4.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进行创业指导

对于部分自愿创业的农村劳动力,需审核是否具备开办和管理企业的能力、资金基础、所创办的企业是否有社会需求等因素,然后对他们进行创业指导。帮助创业者利用国家的再就业优惠政策,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也可利用弹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大兴区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一系列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就业率,改善了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大兴区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上一篇:《榜样》观后感:致敬大国工匠下一篇:劳动法规与劳动关系作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