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讲座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26

教师讲座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1.教师讲座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为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教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柳州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近200多名教师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主要是采取‘专家讲座、教师作课、现场评课、案例研究、问题解决’的主题式互动研修模式,为新教师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立体而全面、生动而真实的学习过程。

培训一开始,全体新教师在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的带领下在国旗面前庄严宣誓。宣誓后撒局长就对教师提出了深切期望:希望全体教师们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开班典礼后,林炜科长主讲《学校班主任工作涉及的法律问题探析》。紧接着高月亮督学又给新教师带来精彩的演讲——《阅读改变人生学习成就未来——和新型教师谈做学习型教师》的讲座。接下来幽默诙谐的殷茁雄书记给大家作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演讲。他们从理论层次上告诉大家:要想做一名好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培训中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分别来为新教师做课。景小麦慧老师首先教给大家做班主任工作的法宝,那就是搞好家校联系,利用家长的力量来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她的讲座就好似及时雨,滋润大家的心田。讲课结束后鱼峰区教研室陆劭恒老师又带领新教师走进名师课堂,研读于永正如何教授《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紧接着又对景小的佘柳金执教的《乌鸦喝水》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进一步指导新教师设计教案。

培训中后期,鹅山路小学的吴蓉副校长给老师们带来了感动的一课:《爱与坚持——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断想》,她教会大家不要打破学生成长的规律,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用学识、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去呵护、引领学生的成长。柳南区实验小学副校长肖玲以《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为主题,她把教师比喻成导演,把教案比喻成剧本,把学生比喻成演员,只有师生共同参与才能把这出戏演好。

培训后期,新教师有幸,再次听到公园路小学孙小凤老师上的一节主题班会课,她的课堂轻松而不失活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为柳州山水献计策。鹅山路小学的章月芳校长的《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唐丽老师的《研究,从这里起步——与新教师谈教科研》的讲座把这次培训推向高潮,柳北区教育局苏敏局长给老师们做专题讲座一课则为此次培训划出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以故事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教育经历,让新教师在感动中学习。

在这次培训中新教师都相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互相交流中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通过这次培训大家都收获了很多,也意识到不仅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而且还要用于指导实践。

通过近一个月的培训,让新教师感到了肩上的重担。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漫长而艰巨的,要快乐地走下去,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养学生。

2.教师讲座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一、教育理念大解放

在培训中我知道了“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发展为本”是中幼的办园宗旨, 中华路幼儿园教职工坚持以“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的精神, 以“关注、接纳、尊重、信任”为教育依据, 将不懈追求幼儿的“快乐生活、智慧发展”。因此, 在组织幼儿时“游戏中学数学, 生活中学数学”, 不断彰显“快乐数学”的办园特色, 促帮助幼儿自主、好奇、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专家指导眼界开

严园长的讲座《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仍历历在目。严园长, 33年如一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她以爱为舟, 辛勤耕耘在幼教讲坛, 正是“师情沐浴催桃李, 落红喜作护花泥”, 她的爱心伴随着幼儿园全体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严园长指出绘本是图片配有文字的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连环画, 绘本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又在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包涵着一个深刻道理。而且, 通过绘本孩子们不但可以看图猜测故事内容, 还可以对文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组织绘本教学时, (一) 教师要挖掘绘本的内涵, 引导幼儿参加讨论, 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二)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 起点在一问。”《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进行适当的疑问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老师的设定目标, 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 幼儿教师合理的提问是进行绘本研读活动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案例时就要仔细斟酌, 提出发散性、指向性的问题, 其关键一环是要激发幼儿的思维,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 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 在与教师的互动和引领中, 逐渐的感悟绘本。幼儿在观察画面后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画面中的明亮色彩、动物的丰富表情、很可笑的动作, 还有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节等。这些感兴趣的地方, 幼儿就会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幼儿理解程度并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还要更大胆的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绘本教学, 我们与幼儿共同享受绘本的过程中,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很多的。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一定要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幼儿真正的走进绘本, 理解绘本, 并在绘本学习中获得成长。

学习聆听了谈亦文教授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常见学习障碍的诊断与调适》的讲座。我满怀求助、求知、求进步的心态参与聆听整场讲座。谈教授的讲座艺术氛围浓厚、充分彰显个性、她的魅力使让我由衷地感觉:参加幼儿教师培训受益匪浅!东西部幼儿教师交流更加重要。整个讲座案例丰富充实, 浅显易懂、贴近每个参训教师教师的工作实际。例如:谈教授以小班歌曲《懒惰虫》为例, 引导培训教师处理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活动首先开始“点兵点将“的游戏。 (点兵点将, 点到谁, 谁是孙悟空、花仙子等好听、好汉的名字, 幼儿表现积极, 情绪高, ……) 接下来新授歌曲《懒惰虫》, 还是以“点兵点将“游戏开始, 进行方法迁移, 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落到那个孩子的身上他就是“懒惰虫”。全班孩子对“懒惰虫”哄笑, 被称为“懒惰虫”的孩子的心理肯定委屈、不开心, 这时课堂陷于混乱。紧接着, 谈教授提出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指向教师自己,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诱导,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变。

这是一个显得很简单的活动中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但这个教学策略的调整, 体现了幼儿教师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 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及时改变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真正为孩子们的提高和发展着想, 是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谈教授在讲座中说到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歌唱, 提高音乐能力, 培养音乐素养, 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谈教授的讲座中,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她是个富有很强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知性文人, 综合素质在她本人身上就体现很强。她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很高雅文质;她唱出的一首首儿童歌曲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一言一行都显现出她精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技巧。我深知, 她所流露出的精确的教学语言、得体的教学行为、现代的教育理念, 不是一朝一夕获得,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勤奋加努力、学习加苦练点滴积累而来的。她是教授, 但她没有高高在上俯视幼儿园、俯视教学、俯视教师, 而是把自己经常身居一线, 融入园所, 投入研究, 所以才获得丰富的教学案例, 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 了解教师的心声, 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讲座中才能自如地歌唱、自如地表演、自如地分析, 由点及面,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身体力行地引导教师们接受正确地认识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常见的学习障碍。如教学案例《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中, 教师要求孩子学习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其中一个小男孩在活动中出现了多次失误, 教师在言行、表情给予了不当的表现, 谈教授指出:教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失误, 想办法让孩子的紧张压力得以缓解, 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体会。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认识到:引起一些孩子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并非都在孩子, 也有教师的部分责任。

三、树立信心从头越

3.培训讲座拍摄投影的处理 篇三

先就这件事做个简单的介绍,这个会议的协拍方是云南的本地药企,主办方是卫生部医政司。而我与终端客户,也就是做摄像要求的人,中间还隔有三个人:摄像师—同行介绍人—会展公司—协拍方—承办方。协拍方其实事前也不清楚主办方的要求和意图,只是临会议开始前把承办方叫到摄像师前交待了一下,说是全程只拍投影上的内容。这个会议我也冒了一个险:第一次让徒弟掌机。

接下来,我们设置机位。我们对机位的选择要求是,尽量在全程主讲人的正前方二至三排(因为第一排多是领导和嘉宾的坐席)的走道边占一个位子,这个位置一来可以拍到主席台的全景又不会有太多的人头,二来拉主讲人的特写长镜时又不致摄像机的镜头光圈太小,因为光圈太小会导致用投影本来会很暗的现场曝光量不足,人物就会更暗。另外要兼顾投影的话,最好是主讲人能在投影的一角,主讲人遮不到投影内容,又不会离投影太远。

虽然主办方交代了只拍投影,但开幕式是用不到PPT的,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不可能不拍啊,只是由于观众席上只有两条走道,如果机位设在右边的走道,构图会很难看,机位也就只能设在主持人这边,背景的标志的标题也都符合人的阅读习惯。看着斜一点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拍摄过程中,我曾经使用过摄像灯来给主讲专家补光,但专家却因为射到眼睛而拒绝用灯。第一位专家讲完后,主办方把台上的桌子撤下,把讲台往中间挪了一些,这样,投影兼顾主讲人就会困难了,一旦两者兼顾,投影和人物就会变得很小,中间有大量空白,构图也难看。

我们拍摄的原则,摄像师同样专心听讲内容,讲PPT上的内容时,会把投影和讲者放在一个画面上,既看到PPT的内容,也有讲者的丰富表情,如果讲者的话题偏离了投影上PPT的内容,摄像师就得把镜头平稳地移动到主讲人特写上,专注拍摄讲师声情并茂的案例。也许拍摄过这种会议的摄像师就会说了,那现场和投影的光线相差很大,想两者兼顾谈何容易?呵呵,这其实就是这篇小文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我们先把这个案例说完。

当天客户所打电话来的主要内容是,那个PPT的内容看不清楚,而且是斜的,变形了,小了,有时还被切掉。客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会展很委屈!呵呵,今天那位不懂技术的小妹妹送碟过去,被客户问得无从解释,刚才一分钟时会展的小妹妹打电话来沟通此事,我都不敢说什么,这篇小文写好了发给她看,也给她普及一下专业知识。

拍摄投影会议所产生的问题

单机拍摄这类会议,所产生的几个问题是:

1.光线。由于现行的小型会议,多是用投影,投影的亮度,也就是流明值,一般有800、1200、2500、3000、5000、8000等等,流明值越高亮度越大,相对应,流明越高投影的售价或租金就越高,有些会展公司和主办方为了减少开支,多用低流明的投影仪,也就是大多在2000-3000流明的投影仪。现场为了能看清投影上的内容,就会把现场的灯光关掉一些,现场暗,投影相对就看得清晰了。这样一来,主讲老师就会显得暗了,摄像机可不是人的眼睛,光比大,我们的摄像机不可能同时让很亮和很暗的拍得清晰,曝光量调到投影上,讲者就会很黑直至看不清,调到拍人物的曝光量,投影就会亮得发白,也根本看不清幕布上的内容。这个摄像机的技术问题,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人能够解决。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当投影上有重要内容,或者切换时,尽量把摄像机调到拍投影的曝光值,要么就直接单拍投影;当讲者的话题离开了投影的内容,我们就把摄像机调到拍人物的亮度上,并尽量只拍人物特写,否则一大块白布在上边很难看。这样,不仅PPT的主要内容也有了,讲者的丰富表情、动作也有了,其实一般情况下,人们专注的还是主讲人的神态表情,能带动听众的神经认真听讲,光拍一个死板的投影未必抓得住听众。

2.构图。如果投影的幕布和主讲人搭配得当,使两者构成一个整体最好。

人物和投影都能拍得最大,又没有空闲的面积浪费,4∶3的投影和人物分布在目前主流视频16∶9的画面上很完美。如果两者分得很开,都要在画面上,则两者就会缩得很小,而且拍摄过程中从幕布将镜头移动到人物特写上,运行的轨迹很长,增加了拍摄难度,又影响后期的观感。

另外,由前述案例所讲的投影斜度问题。先要讲一下投影的使用原理,任意将投影仪放在幕布前方,并把光打在上面,你会发现,这片光会有大小、倾斜、梯形失真的问题,这些都能在投影仪上进行调整。而咱们的摄像机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其实即便有,也是不能调的,投影仪是因为跟幕布位置的相对角度不一致而对此造成的画面畸形失真进行矫正,还原出PPT本来的面目。摄像机要拍幕布及其他的内容,它所拍的是现实的实际景物,只是跟幕布的角度肯定有一定的差别,要想绝对的正,那得把摄像机架到所投的影像(还不能幕布为准)对角线交叉点的正前方,那将会很高,谁上去操作?架一把云梯?要知道投影主要作用是给现场观众看的,不是专门用来给摄像机拍的,可不要遮到观众的观看。

3.有些主讲人会在台上走来走去,又要用到激光笔指点投影上的内容,甚至会直接走入所投的幕布前,用手去指幕布上的内容,这样又会增加拍摄的难度。

综上所述,案例中所提到的问题都有了答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不能解决?其实,除了客户对技术上不专业的原因造成误解之外,就是第一次掌机的徒弟肯定会有少量虚焦和跟不上的现象,很多问题也是有办法解决的。下面就这些问题再做一些剖析,研究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

讲座中对投影的完美拍摄技巧

1.后期插PPT照片

也就是在后期把主讲人所讲的PPT转换成照片,直接插入成品视频中,有两种插法,一种是讲者和PPT交替插入,另外一种是拍摄时在画面中留出空白,专供贴PPT,本人倾向于后一种,拍摄时曝光量以人物为主,调整好画面不要随意动,最好还带有现场的投影,虽然投影不是很清楚,但可以隐约看到切换的时间和画面的内容,以帮助后期适时换图。

nlc202309011806

但这样还是有几个问题存在。一个是主讲人需要用激光笔指引屏幕上的细部内容,如果插PPT照片,就不会有讲者对投影里局部重要内容的关注,看着讲者用激光笔在指,PPT里却没有任何光点,不知道他指到哪里去了,观众不知所踪,也没有PPT切换时的特效,有些PPT的一屏要根据内容,一点一点地打开,而转换成照片的PPT去不能分开导入。一个是有些讲师会因为版权、知识产权问题,不给别人拷PPT,连主办方都没办法要到。另外还给后期增加很多难点,每个PPT照片都要和讲话内容反复核对,大大增加后期的工作量。

2.双机位

双机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一台摄像机只对一种光线的画面,特别是拍投影的摄像机,调好曝光量基本就不用动了。但是机位也很关键,首先尽量要定在幕布前的中心点上,也就是说,幕布、投影仪镜头、摄像机镜头一定要在一个垂直平面上,如果条件允许,离屏幕是越远变形越小,离屏幕越近,梯形失真越大,上小下大。当然,这在后期编辑中也可以处理校正。另一台摄像机专注拍主讲人,要特写大景随意。最后两台摄像机的画面是要组合在一起的,所以有几种方式,最简单的是以主讲人的画面为主,切换PPT时画面切到投影上,以观众看清看完内容为止,两个画面交替切换;还有就是画中画,主讲人是特写镜头,要看面向哪个方向,也就是要把投影的画面组合在主讲人的前上方,组合后空白的画面加点动态视频素材很好看呢;还有一种方法,拍摄主讲人时特意在旁边留出空白,人物置于一角,投影的画面直接压在空白处,缩到不影响主讲人即可。

3.后期调整

我还用过一种方法,拍摄时构图合适,PPT和现场亮度相差不太大,将摄像机曝光调至两者兼顾,取景构图确定后不做频繁调整。在后期中,把视频画面的投影部分局部调暗,把主讲人部分局部或者除投影外的所有部分调亮。

4.现场组织搭配

如果摄像师可以左右现场的局面,那么有几个方法调整现场的设备。投影仪的流明足够高,8000-10000流明,那么把现场灯光打到足够亮,接近投影,两者兼顾就没有问题,比如用LED,白天在室外也同样不影响观感;讲者和投影的屏幕根据拍摄要求调整到合适的构图位置;现场增加灯光专给主讲人补光,如追光、摄影灯等;另外有些有经验的讲师,在设计自己的幻灯片时,会尽量用深色的图案制作背景,使用浅色、白色的文字,这样投影的亮度就最大程度接近现场光线,观众看得也更舒服。如果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一台摄像机就可以一气呵成,开始拍摄,都不用反复动摄像机。

呵呵,这是理想主义,在现实中很难协调周全,因为这样会给承办人增加投资和工作量啊,只好把这些工作推给咱们最底层的摄像师吧……

总结

一个简单的拍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成效!可是这成效来得却并不容易,不谙此道的客户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对摄像师要求这要求那,却并不给我们创造条件。前期的沟通不到位、不及时,甚至中间还有几个人在转述,完全复制了培训中那个“传话”的游戏,传到最后完全变了意思,直接影响到拍摄的效果。

拍摄前,摄像师最好能跟主办方的人进行尝试沟通,先期了解会议的内容,讲师的风格,现场的条件和成品的要求,提前策划好拍摄方案和设备的准备。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一定也要专注讲师的内容,切换了PPT的内容,要侧重投影,PPT在一定的时间看完后,讲师讲到其他话题、案例的内容PPT又没有时,一定要把拍摄的重点转移到讲师身上。有些因条件所限,而做不到的要及时跟客户解释清楚,及时调整拍摄方法和制定补救措施。

前述案例中,虽然主办方交代了只拍投影,但我们也得按照专业摄像师的思路去调整,如果整个流程只看得到死板的PPT一个人物都没有,那这就会造成另外一个当相当严重的问题了,而且这个问题一点补救的余地都没有。因为主办方是没有经验的,他不会预想到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有一次在翠湖宾馆拍一个会议,上海的一位客户在现场很暗的条件下要我PPT和主讲嘉宾都要拍清楚,我解释了半天她根本不理解并发火,我也生气了,你自己来试试?你找人来拍也行,我给你出钱!呵呵,希望这种情形不要再出现!

4.听教师培训讲座的心得体会 篇四

想象中,这么著名的人,讲起报告来,那一定是高深莫测、暗藏玄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相反的,没有太多的客套话,也没有什么开场白,魏老师的报告会就这样开始了。

魏书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却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也是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人,教师,校长,局长,一般来说坐着报告很正常,可是魏老师所有的报告不管是多长时间都是站着,却不显一点倦意,着实让人敬佩。魏老师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谈阔论,那朴实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平缓而又不乏激情的语调,还带着东北二人转的味道,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例,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染着每一位听课老师,整个会场笑声、掌声不断。我觉得,魏老师的讲座,更像是一位心理学家的心理辅导,一位演员的表演,一位智者的人生点拨,它不仅在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之法,教书育人之法,更在教给我们做人之道,使我们每个人在笑声中接受着心灵的洗礼。

听完他的讲座,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守得住清贫与寂寞的快乐教师

魏老师19岁当民办教师,他21岁进工厂,1978年2月重返教坛。六年后他便成了辽宁省的“特级教师”,此后无论是作教导处副主任,还是校长,乃至市教育局长,他都从未放弃过教学,还担任班主任。在报告中,我们一直都听魏老师说如何摆正心态,如何使自己快乐,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许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是教师的活有多累,工资是某某单位的几分之几等等的一些话,看着说者脸上的那份不平与无奈,作为同行的我们都深有同感。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人生、对生活的诠释,让我不禁想:既然自己已经无法选择人生,无法选择职业,无法改变环境,何不从改变自己开始呢?自己不快乐,就首先让自己快乐起来;自己压力重,就放下心中的包袱,轻松生活;教师的地位不高,就让自己的人格与态度去渲染周围的人,另他们刮目相看,感受到教师确实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生厌倦了你的课堂,那你就从改变自己的方法开始。一切的一切,只要你去想了,去做了,都会好起来的。

二、做一个能够尊重学生人格的爱心教师

听着魏老师转班来的“8分学生”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魏老师用他自己的人格去渲染他人的人格,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那些被人遗弃了的孩子。看着孩子的一点一滴进步,他欣慰了,而我听着也感动了,惭愧了。曾经的我,不是经常对班级里不听话的学生,考试不理想的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吗?可挖苦讽刺之后呢?看到的只是他们一脸的惶恐与不安,以及长久下去之后的自卑。除此之外,他们真正能学到什么,我真的没有给予太多的关心。魏老师说:“把爱守住”,是啊,这是我们当教师多么需要的条件呀!

三、做一个善于约束学生行为的睿智教师

都说“不成规矩。难成方圆”,“规矩从细事,应从小事开始”。在给予学生众多的欣赏与认可后,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还是要有监督管理的方式,魏老师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如他的监督管理系统吧,条条相扣,责任到位,既科学又省力。是这样的:“一、自检;二、互检;三、责任人检查关;四、集体舆论关;五、教师检查关。”科学的管理方法魏老师还有很多很多,如“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又如违规违纪的学生要写几百字的说明书、心理病例、法院状告书等等。无不看出他是个睿智的教师。

四、做一个超健康的人

所谓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魏老师把他的健康法宝传给了我们,即“松、静、匀、乐”。松——身体放松;静——心里安静;匀——呼吸均匀;乐——心情快乐。生活、工作是琐碎的、平凡的。如果我们不能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一切,那么一切给我们的便是许多的烦恼,如果你能真正领悟这些,那么一切将会变得轻松,烦恼一定会离我们远去。

5.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讲座简报 篇五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学生理想主义色彩,一旦遇到工作分配不如意,或者学生不听话,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再者,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为人师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把教师列入了完善化的程度。而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仍然差距较大,这就会造成教师心理失衡,影响心理健康。

2、过重的外界压力: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被引入各行各业,“竞争上岗,择优录取”成为各类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教师行业也不再是铁饭碗一个,而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现在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技术不断的取代旧技术,这种取代不仅在速率上是“几何级”状态,而且在周期上也越来越短,技术贬值,知识老化加速的`现象成为新世纪的显著特征。这在教育教学技术的革新上表现得也十分明显。比如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为教育教学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似的变革,教育教学效果在视觉、听觉等感管刺激上远比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等简单教具更具冲击性,而远程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新时代课堂特征的一个新亮点。对于这种变化,年轻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经验与观念上都还没有定型,有时间与精力去迎接这些挑战,而年老的教师则相对吃力,原本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三尺讲台、粉笔、教鞭就可以游刃有余的这些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了“后来者居上”,经验贬值,甚至是落伍等威胁,进而可能产生持续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学校许多用心良苦的改革措施都出于防卫的态度进行抵制。例如对评课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且操作熟练这一指标许多教师都持保留或反对的态度。

3、不良人际关系的刺激:

一是表现在有的教师同领导的关系紧张,有的教师同同事的关系极不和谐。其客观原因,可能是由于领导用人不当,管理不力,或由于同事间性格不合,看法不一,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情绪,并引发出自卑、妒忌、埋怨、畏怯等心理,有的甚至会自暴自弃,形成人格障碍。

二是师生关系的复杂化让教师出现适应不良心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情境下,由于“师道尊严”等观念的影响,师生关系较为单一和单纯,基本上体现在知识传授和伦理道德领域。但随着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师生关系不仅在这两个领域内得到拓展和延伸,而且新增了许多领域。比如在知识传授领域,师生关系不再是单一的“我说你听”,而是要加强“相互对话”,教师和知识不再神化于一个同一体,教师和学生一样,都需要接受终身教育,进行终身学习。教师在师生关系中逐渐走出“圣人”、“先知”等神坛。除此之外,师生的法律关系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屡屡发生的学校事故现象和由此引起的诸多法律问题让人们开始重新探讨师生关系的本质和内容。这一切都表现,师生关系正逐渐走向复杂化,旧的认识已经逐渐消解,而新的认识正在酝酿与构建中。面对日渐复杂的师生关系,教师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心理适应过程。

二、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

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压力不会减轻,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绝不会降低,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永远存在,我们不可能改变客观存在,更不可能降低教育教学要求来换取教师心理的平衡。因此,面对教师的各种心理问题,应如何去了解、关心,使之成为一种动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这是值得人们每一位学校管理者深思和重视的,也是提高我们领导艺术的有效途径。因此,正确了解和理解新时期教师心理需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们搞好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加强修养,提高认识,让磨难变成乐趣: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所以做为教师自身应加强职业道德,操守修养,进行自我耐压的训练。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人对自我工作能力的认可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工作、生活、家庭角色的冲突的均衡,越来越难管的学生的日益复杂的师生关系等外部刺激与影响,首先应该有比较理智和宽容的心态,应该认识到,造成心理压力,带来烦恼,痛苦的原因,不应该是某一件事情的本身,而是指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和信念,所以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抱着理解的心态去正确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次是学会自我管理,进行放松训练。如建立一张科学可行的时间表避免陷入琐碎而又毫无目的与章法的“瞎忙”状态,从而使工作,生活更有效率,减轻过重的负荷。同时经常进行自我暗示,缓解压力的冲击力,或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从本质上讲,坚强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应对压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对教育事业抱有积极的理想,对教师职业怀有无限的忠诚,对学生倾注慈母般的爱和宽容才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要害。

2、创造环境,建立一个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学校心理环境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体队伍,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相对较浓,心理需要层次较高,因此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率先实行广泛而真实的民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学校领导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多一些人情味,少一点“枪药”味,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人际安全感,既欣赏自己,又悦纳别人,使身心健康得以维护和发展。因此,学校的各项制度,政策或规章的制订都必须以教师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并力求满足教师各方面的心理需要,各种改革措施的实行必须考虑到本校实际,注意并考虑到教师的心理认同感与心理适应期。同时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民主治校,加强教师对学校决策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让教师真正体验到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翁感。

3、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悦纳学生:

针对目前师生关系的复杂化,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好心态,变换角度看待学生。一是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能教好的。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定于情商,20%取决于自己,80%取决于人际关系。因此,只要教师抱着热切的期望和坚定的信心,并且让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则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二是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有的学生也许今天学不好,明天却突飞猛进,有的学生也许功课学不好,某方面的才能出类拔萃;面对那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切切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4、把心理辅导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由于其劳动对象是一群心理尚未成熟并有待呵护和发展的青少年学生,这一职业特征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自己首先必须接受培训,学会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调整好心态,以自身的良好心理素质去影响和塑造学生。尽管大多数教师职前都学过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但那些理论主要是教人如何教学书,不教人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以往和现行师范教育存在的不足。对于在职教师来说,这个不足只能通过职后的继续教育来弥补。无论教师进修院校还是教师任职学校都应该尽快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补充到职后培训中去,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会了解并接纳自己,认识并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挫折,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做法可以是: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制度,以此与教师业务档案制度和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并驾齐驱;举办心理辅导讲座,以此与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和教学技能训练相配套,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定期为教师提供服务,让教师的烦恼和郁闷及时得到排遣和宣泄。

6.培训讲座心得体会 篇六

不要受传统世俗的约束,人云亦云,要时刻持有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人们已习惯了的现实。不管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不管是名著还是普通文章,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政府官员,不管是大学教授还是小学教师,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陈博士都能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去发现问题,甚至有时提出的是大家认为不可理喻的想法,比如他说新课程评价简直是一塌糊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完全是不知所云等等。这些我们看似陈博士是在诋毁,可我觉得这是对这些权威文件的大胆质疑,更是有助于这些文件趋于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创新的思考问题。这是对我们目前中国人习惯了别人让我怎样做就怎么做(不管对错)的思维惰性的唤醒!这种另类的声音,这对于正处于教育落后的中国非常有必要!同时,从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中,也让我们坚定了力量:大胆质疑,在批判中创新!

要用我们本身的历史与实际,发扬民族文化,不要一味照搬国外的东西。“离开了‘西方’我们还会说话吗?”陈博士这句话我认为说得很好,我们目前的教育确实有些这样的倾向,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值得借鉴和发扬的自己民族文化吗?“东施效颦”只能丢掉自己又问题频出,我们应该构建具有真正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当然,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总会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可以批判地继承、发扬,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7.教师讲座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近几年, 随着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我校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为此, 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就“如何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素质”进行了专题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借鉴我国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培训的经验, 我校大胆把校本培训移植到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来, 于2006年初, 确立了“教师培训, 走向校本”的思路, 对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开始了有益的尝试。

按需确定校本培训内容

根据校本培训的理念, 我校围绕中职学校对教师素质要求, 从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 以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素质为重点, 确定了如下培训内容。

把师德建设作为校本培训的首要内容

教师素质, 师德为本。在教师校本培训的诸多内容中, 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也就是师德。我校始终把师德建设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师德教育作为校本培训的首要内容。选编的培训材料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礼仪、教师誓词, 我校有关人事、工资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及我校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事迹等。通过校本培训, 一方面让教师充分认识加强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明确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要求、任务和主要措施, 把握中职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涵。另一方面, 通过教师礼仪培训, 让教师学礼、知礼、守礼、讲礼, 使教师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恰到好处地得以体现。在师德建设中, 我校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平等相处, 提出“欣赏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口号, 使教师对师德的思考提高了一个层次。通过“爱生师表”、“爱岗师表”和“尽责师表”先进个人表彰与奖励活动, 带动了我校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爱自己的学校, 爱自己的岗位, 精自己的专长, 树自己的形象”的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为校本培训工作, 为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我校每年新聘用的应往届大学毕业生, 共性的缺点是“三字一画”等教学基本功较差, 从这个实际出发, 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 以教师教学基本功为切入点, 我校在校本培训中采取了强化技能的策略。我校把教师基本功概括为“1510”并制定了相应的校内达标标准, 即掌握一项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 做到“五个一” (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流畅规范的硬笔行书字、写好每一册教案包括实验实训计划或方案、上好每一节课、撰写好一篇教学工作总结或论文) , 掌握10项教学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指导学生实验实训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导入技能、反馈矫正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和结束总结技能) 。在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 我们把常用的教学软件, 教学文件表册格式要求, 课件制作的有关要求纳入培训内容, 做到“活学活用”。在培训方式和步骤上, 对新教师先组织集中授课, 再组织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 教研组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与研讨等活动, 让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上述校本培训加上“教学新秀”评选、教学技能竞赛、优秀教案 (课件) 展示等活动, 带动了我校年轻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理论培训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在课程、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有别于普通教育, 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和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而且还要掌握和应用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此, 我校全面开展了职业教育理论校本培训。在培训教材方面, 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刘春生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学》为基本教材, 将校领导和理论水平较高的资深高级讲师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工作的实际编写的讲义作为辅导教材。在培训中, 针对各级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于年轻教师和初中级教师采取授课辅导与自主自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培训结束后, 由学校统一命题进行闭卷考试, 并要求讲师应用所学的职教理论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全面总结, 年轻教师和助理讲师要写2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按笔试成绩、读书笔记或总结综合评定培训成绩。对于高级讲师, 采取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培训, 可以从学校拟定的课题中选择课题, 也可以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自行确定课题, 培训结束后, 向学校提交课题报告, 据此评定培训成绩。教科室要对中高级教师提交的经验总结和课题报告进行全面细致的审阅, 从中筛选出切合学校实际的、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教学经验, 整理概括后在全校推广。课题报告中如有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有价值的意见则建议学校采纳。

组织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操作技能培训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 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特征便是“双素质”或称“双师型”, 即教师型和技师 (工程师) 型。我校每年聘用的应往届大学毕业生, 由于缺乏与所学专业相应的实际工作锻炼, 专业操作技能较差,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与职业学校教师“双素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我校每年都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操作技能校本培训。新教师到校工作两年以后安排此项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坚持立足校内和校企联合两种培训方式并重。凡软硬件条件具备的专业, 在校内组织培训, 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 节约培训经费开支, 如计算机及其应用等专业。校内培训完成后, 组织这些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要求取得中高级工证书。而软硬件条件不是很完善的专业, 则采取校企联合培训的方式, 如化工工艺、机械加工、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等专业。

校本培训方式

在校本培训中, 我校根据不同的对象, 针对不同的目的,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新聘教师职前集中培训

我校每学期对新聘教师要进行为期7天的职前全封闭、高强度集中培训, 白天上培训课, 晚上分组讨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教育概论、班主任工作概论、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等。由学校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授课并主持讨论。培训结束后, 各位参训教师要写出学习心得, 学校要进行总结与表彰。

授课辅导与教师自主自修相结合

对刚进校工作的年轻教师, 大部分培训项目和内容采用这种方式进行, 如教师基本功、教师礼仪、职业教育理论等。授课辅导一般安排在双休日, 由学校领导、有专长的中高级教师授课, 各位参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自修。培训结束后, 一般要进行开卷或闭卷考试, 技能型培训项目要进行校内测试, 学校要进行总结与表彰。

新老教师“传、帮、带”新老教师“传、帮、带”是一种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 它具有校本化、个性化、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我校一直把它作为快速提高年轻教师素质的一种重要培训方式。为使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收到实效, 学校制定了专门文件, 规定举行专门的师徒结对仪式。新老教师结对期为两个学期, 要求指导教师全方位地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 并根据所指导的教师的具体情况作出个性化的指导计划。特别要求指导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 在职业道德方面对年轻教师加以指导、施加影响, 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要求年轻教师经过指导, 最终要做到前述的“五个一”、掌握“十项教学技能”。结对期结束后, 由学校考评小组进行达标验收, 并进行评比表彰。

校企联合培训

我校开设的加工制造类专业, 其专业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培训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学校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学生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 与相关企业就专业教师培训签定专门的协议, 利用假期和学生实习的机会, 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这些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实践锻炼结束后由企业方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进行鉴定并反馈给学校。

课题研究方式

这是我校对中高级教师采取的主要校本培训方式。校本培训, 如果说对于年轻教师是一个以学习为主, 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的过程, 对于中高级教师就是一个以校本教研为主, 边研究边学习边创新的过程。中高级教师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但要进一步提高并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就需要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以系统总结, 进行理论升华, 撰写成论文, 以实现教学经验共享。同时, 他们也应不断学习、实践职业教育新理论、新观点,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推动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另外, 在教师培训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 中高级教师的校本培训“个性化”倾向较强, 用大会小会组织学习的方式, 教师兴趣不大, 效果不好。出于以上认识, 我校把课题研究方式作为中高级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方式。课题研究为“教师成功”提供了平台, 加之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结题后按年度组织评选奖励, 对中高级教师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

建立校本培训机制

为开展好校本培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必须建立校本培训体系, 从机制制度上保障校本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构建的校本培训机制如下。

成立校本培训管理机构

为切实抓好校本培训工作, 我校成立了校本培训管理机构: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校本培训工作总体计划和目标、要求, 审定校本培训项目计划或方案, 审定校本培训的经费开支和奖励事项等。二是成立教师培训办公室, 负责校本培训的日常工作, 包括拟定校本培训项目计划及经费预算, 组织校本培训课程开发、撰写校本培训工作总结、提出奖励建议等工作。三是教研组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设计, 督促本组教师参与具体的培训活动, 收集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反映。

制定有关校本培训的规章制度

在校本培训中, 我校实现了教师管理指导思想上的转变, 由过去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学习+激励”。以教师的发展为价值取向, 促使“教师成功”, 不但使教师更加勤奋工作, 而且使教师“更聪明地工作”, 从而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内驱力。据此, 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校本培训若干暂行规定》、《关于校本培训先进个人评选办法》、《课题研究经费补助及成果奖励办法》、《关于组织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实施方案》等校本培训的规章制度。通过上述规章制度, 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纳入教师奖励与表彰体系。正是这些“学习+激励”型的规章制度激发了广大年轻教师学习提高的热情, 激发了中高级教师教学科研的热情, 使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提供资源保

障我校把校本培训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中, 优先投资构建学习型校园。如为每个教研组订了《职业教育研究》、《职教通讯》等专业期刊;为每个教师配备了一台电脑, 免费把互联网接入教师家中或宿舍中等。我校起用那些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中高级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基本师资力量, 利用假期选送他们外出学习、考察, 为他们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水平创造必要的条件。

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

我校开展的每一项或每一次校本培训, 事前都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或方案, 根据培训计划中规定的培训内容和目标要求, 做好包括开发或准备培训材料、配备培训师资等准备工作, 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强检查指导, 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总结分析和表彰奖励。总结我校这几年所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 可以这样概括:以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素质为主, 围绕中职学校教师素质要求按需确定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的对象, 针对不同的目的,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构建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校本培训机制。通过近三年的努力, 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2006年及以前进校工作的教师太多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2007和2008年进校工作的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锻炼, 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中高级教师以校本培训为平台, 各展所长, 各显身手, 不仅为学校培养年轻教师做出了贡献, 而且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由于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我校将校本培训移植到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来也只有两三年的实践, 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 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摘要: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 我校以提高年轻教师素质为重点, 围绕中职学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对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校本培训,教师队伍,素质

参考文献

[1]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8.教师讲座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教学迁移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228-01

2015年5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如何上好一堂课及教学示范”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薛克宗。薛教授是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评委,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全届理工组评委与指导教师。薛教授虽已76岁高龄,但他对前沿知识有敏锐的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对知识与能力及教与学等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听了薛教授培训,对他的思想有深刻的认同感,特将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写下来,以与各位同行共同学习探讨。

一、知识与能力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有些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已把理论知识最小化,将学生能力培养最大化,而忽略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薛教授把知识比喻为杀猪刀,把能力比喻为杀猪,“猪”为要解决的一类问题。那么,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是要杀一两头“猪”的,猪的种类变化多样,杀猪刀只有一把。也就是说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做到这点还是要以知识作为支撑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讲话说话:知识越丰富,技能越娴熟,劳动的创造能力就越强。可见,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知识传授的途径以讲授为主,很多人觉得讲授枯燥无味,学生不爱听,学不到东西。其实非也,讲授不等于灌输,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安排知识结构,运用个性化教学、学习迁移等手段方法,同样可以使传统课堂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时代前沿,关注学生的爱好兴趣,并将其整理归纳运用到教学中来。

二、授课内容选取

为什么有些教师上课,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呢?其源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的深度、广度及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构架掌握不够。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教师应该开放视野,跳出课看课,跳出(知识)点看点。即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的知识链,将“前”、“本”、“后”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前”是本的背景,“后”是本的发展,不能孤立的讲“本”,这样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链,以及本在链条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学生认识孤立隔裂,从而不能很好的接受本。这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没有广度,就没有深度。”

三、教学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相关学习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是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至正在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点在于前后两者存在认识高度差。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跨上“认知台阶”,完成知识的迁移。

迁移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要有共同因素。因此,要求教师寻找并选取共同因素,并把共同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目前,很多教师的举例只停留在“骑自行车和开摩托车”非师范院校出身的教室对有效理论或毫不知晓,或不明意义,或无以适从。相互严重脱节。

四、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即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和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翻转的是课上和课下的学生行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家会认真看视频,因为已不能再指望老师课上还会重讲,必须多看懂一些知识,才能参加课上的研讨与交流。翻转课堂视频材料一般制作得都很精美且具特色,吸引学生眼球,加强了对知识的视觉理解和记忆。而传统课堂学生一般带着空脑袋上课,必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处被拉下,后面听不懂,从而更不想去听,恶性循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得多,开展师生互动少,更没有争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差,更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自律能力。但可通过课外复习和作业来弥补。

翻转课堂是传统教学模式随时代发展的产物,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广度、深度”知识面作为支撑。这正如俞敏洪教授所说:“技术能搭一个架子,但是架子上放什么东西,是需要你来做的。不管架子多么漂亮,上面没有东西也是不行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迁移理论”,不论是对传统还是反转课堂,都是不同“货架子”上相同的“货”。

不能过度的迷恋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要深刻的认识到翻转课堂里面的有些东西在传统课堂里也能使用;有些知识内容是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MOOC等模式的,仍需通过传统课堂来教学。

五、小结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教案《养花》下一篇:抗击疫情温暖人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