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写作手法

2024-06-12

区分写作手法(精选15篇)

1.区分写作手法 篇一

高考写作技巧:

区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

考生要注意区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由此展开针对性练习。

话题作文不限定作文的立意选材、表达方式和体裁的运用,且题目可自拟,考生能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所以,近年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话题作文,但这决不意味着考生可放弃对其它类型作文的练习。

在中考阅卷和平时训练中不难看出,由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给出了阅读材料,一些学生无法区别,有的学生甚至将两者等同。一旦将话题作文当材料作文来写,思想束缚后文章就很难得高分;而把材料作文写成了话题作文,得分就更困难。考生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区分这两类作文:

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

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将所给的材料放大,通过阅读思索,从中找出有见地的观点,自定主题阐述真情实感;而材料作文相反,它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紧缩”,考生作文时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在材料控制范围内写作,而且这种范围是越小越好掌握。

处理材料的方式不同

话题作文要求张扬考生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写材料作文时,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面对这些材料,考生必须有“求同”意识,要认真分析、提炼,写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料,材料作文一般应写成议论文。运用材料的结果不同话题作文中引用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材料作文引用的材料则“千篇一律”,即所给出的材料。

话题作文的题干结构好识别,它一般由材料、话题、要求三部分组成,题干多有“读材料,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考生只有找准了作文类型,了解了文体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

2.区分写作手法 篇二

一.比喻

一个生动、新颖、贴切的比喻, 会立即使句子增色, 产生激活语言的效果。

如:请看, 这座飞跨的大桥, 如一架巨大古琴搁在南北龟蛇两山之上。桥上车如流星, 犹似一曲现代的美妙音乐在蓝天下奏鸣;一边撑起了高耸的黄鹤楼, 一边牵来了秀丽的晴川阁, 既接古琴台, 又挽莲花湖, 山光水色, 高厦峻楼, 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李德复:《澳门小姐碰到个武汉伢》) 。这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周边的景物连成一片;将实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与虚 (大桥的功用与相关的历史传说) 融为一体, 字里行间充满诗情画意, 让我们在惊叹三镇巨变的同时, 也品味到了楚文化的丰富底蕴。

二.拟人

是能够把事物写活的一种修辞格, 作文时运用得当, 常常起到醒人耳目、感染心情的作用。

如“女人坐在小院中, 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这里把物当作人写, 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又如“雨伞,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你自己”。它是以雨伞为抒情物, 通过拟人化方法, 以第二人称用三个分句叙述雨伞的行为, 赞扬了雨伞的献身精神。

这种修辞手法, 具有思想的跳跃性, 能使读者展开想像的翅膀, 捕捉它的意境, 体味它的深意。正确地运用此种修辞方法, 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从而引起共鸣。

三.排比

好的排比不仅能增强语势, 产生气贯长虹般的气韵, 还能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描述同一事物, 使事物的特点得以全面深刻地展现, 还能使语言产生华美丰茂的“文采效应”。

在我的学生陈维的习作《自信的感觉》中有这样关于自信的描述:自信, 是春天里第一颗幼嫩的小草, 生机勃勃;自信, 是夏天里第一场急骤的暴雨, 刻骨铭心;自信, 是秋季里第一捧金黄的稻谷, 灿烂夺目;自信, 冬季里第一片洁白的雪花, 晶莹剔透。这一段小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使得字里行间充满诗情画意。

又如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段:他们是通达之人, 面对明主或昏君, 他们或入仕为官, 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 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 他们或垂钓于濮水, 或放歌于邺下, 或采菊于东篱, 或幽居于山林。他们行吟高歌, 他们倚风长啸, 心如澄澈秋水。表达能力强的考生在写作中, 最好侧重排比, 兼容对偶、比喻、拟人、引用等其他修辞方法, 从而获得充沛畅达的气势。“排比”要讲究对事物、景观的“立体透视”, 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地认知和剖析, 避免单调重复。

四.移用

移用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 把本来用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法。

如“拧成细绳又长又匀, 一头系住了黎明, 一头系起黄昏” (赵彦龙《奶奶的小拧车》) 。小作者巧妙地将写实的“系”与虚义的“黎明”、“黄昏”相连, 增强了语言的活力, 丰富了语言的意蕴, 我们从中不仅读到了奶奶夜以继日地拧绳的艰辛, 也读到了孙子对奶奶的真挚感情。

五.双关

双关是利用汉语同音字的特点来说话, 以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语音上一箭双雕的效果。从幽默技巧上来看, 它常常通过联类引用来实现。清朝康熙年间, 福建泉州城外有个“风月庵”, 庵内有个年轻貌美的小尼姑, 与一位姓孙的公子相爱了, 于是想还俗嫁他为妻。小尼姑斗胆向州衙递了一则呈状, 州太爷接状, 善心大发, 欣然批道:“准、准、准, 准你嫁夫居。去禅心, 超梵心, 脱袈裟, 换罗裙, 免得僧 (孙) 敲月下门”。这则批文联类双关, 运笔灵动精巧, 成为送给那对小夫妻的一则永久性的可爱幽默。

汪芙蓉, 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第二中学教师。

摘要:修辞手法的运用, 是对语言的再加工, 是为了美化语言, 使语言熠熠生辉。在作文中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本文重点分析了比喻、拟人、排比、移用、双关五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3.做铺垫指写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 篇三

1、从形式来看,用作伏笔的,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用作铺垫的,语句较多,可以铺陈,如情节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环境描写,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2、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他人,接着就写主要人物。

3、从作用来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等等。

在分析记叙性作品中,经常会遇到伏笔和铺垫.但是应如何区别开伏笔与铺垫呢?

《辞海》对伏笔的界定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收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的效果。

我认为,所谓伏笔,就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都德的《最后一课》,文章开始写小佛朗士上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么,并且交代最近一些坏消息都是从那儿传出来的,作者还顺便列举几例,如征发啊,打仗啊等等。那么今天是什么消息呢,小佛朗士没有去看,不知道。作者暂不交代,我们读者也不知道。任情节向前发展,待到上课时,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络林已被普鲁士士兵侵占,韩麦尔,小佛朗士他们就要沦为亡国奴时,小佛朗士恍然大悟为什么布告牌前会有那么多人,今天布告牌上什么消息就不言而喻了。文章设置伏笔,往往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

《项链》一文对结尾处“项链是赝品”这一结局的“暗示”,却起了另外一种作用。

作者为了使情节更加震撼人心,着意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为使这一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作者在上文给了必要的暗示:佛来思节夫人把项链收藏在很显眼的地方,暗示它并不贵重;珠宝店老板称:只售出了匣子,未售出项链,也为项链是赝品这一结局留下余地。而这些暗示,其目的都不在于“衬托”结尾的“意外”,而仅仅在于使这“意外”的结尾更加“合乎情理”。这正是伏笔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引子“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中插叙林冲、李小二对话,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实际也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又如:“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走三二里便有市井‟”。写老军絮叨之态,闲带出葫芦,当时看是为了买酒,实则是为了引出山神庙。“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看时只道天寒手冷,实则是为后来杀人时可立即使枪埋下伏笔。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伏笔最需要艺术技巧的铺垫,伏笔的妙处在于一个“伏”字,且要“伏”得不露痕迹。沽酒御寒、挡门遮寒,都是当时的实际需要,并且都又于风雪天气有关,所以读起来感到自然合理,不认为是有意设伏。伏笔的作用在于为后面的情节铺垫,使读者对后面的情节不敢突兀。)

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1)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2)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3)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4)铺垫的种类:①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②从铺垫的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之别。宝玉挨打是伏笔铺垫,红楼梦序曲是悬念铺垫。

例如,例如:《背影》一文,文章开头写家境贫穷,“父亲”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亲”变卖典质,安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贫寒。接着又写到“父亲”亲自到车站送别,和车夫讲价钱,上车给“我”拈座位,并帮我铺好大衣等四件事。作者写这些要表达的意思有二,一是要告诉读者家里这样穷,可是“父亲”还是让“我”穿好,从后文作者交代的自己的皮大衣证明这一点。同时也告诉读者“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生活压力这么大还是不顾一切来照顾“我”,可见“父亲”对“我”是怎样一种感情。实际上作者写这些时,自己感情也已在酝酿蓄积,带动读者酝酿蓄积感情,待到写父亲蹒跚过铁道,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给我”解渴时,“我”感激“父亲”,理解父爱这种激动的心情就一发而不可收。作者感情进入高潮,作品内容也进入高潮。这就是铺垫的效果。文学作品运用铺垫手法,往往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再如,王周生的作品《这不是一颗流星》开头写“我”和孩子在体育馆看戏熊,熊的出现,孩子异常激动,“我”奇怪,读者也好奇:孩子见了熟悉的熊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呢?接着孩子希望熊死,更是使人大吃一惊,“我”对孩子的训斥使孩子感到委屈,才吐露了深埋在孩子内心深处的隐情:要给阿婆做熊皮手套。读者这时才恍然大悟,为孩子纯朴天真的心灵由衷地激动。“熊”这个物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绝妙的铺垫。

《猎户》一文,为了陪衬“董昆”这个新时代猎户的典型,作者先写了两个次要人物:尚二叔、百中老人。尚二叔这个旧社会猎人的“苦”,衬托了新时代猎人董昆的“甜”;而百中老人这个新时代猎人的形象,则把董昆衬托成新时代过着幸福生活的猎人的典型。

《明湖居听书》一文,则通过对琴师、黑妞等两个次要人物的有关描写,有效地衬托了白妞说书技艺之高超。

这两篇文章,因为采用了铺垫手法,使主要人物一出场就具有相当的高度。这正是铺垫手法“陪衬作用”的“功绩”。铺垫的全部奥妙都在“垫”和“衬”上。它们的三点区别:

1、从形式来看,用作伏笔的,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用作铺垫的,语句较多,可以铺陈,如情节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环境描写,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2、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接着就写人物。

3、从作用来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内容起作用,比如推动情节,突出人物,等等。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4.写作手法及作用 篇四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

(2)

(3)

(4)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的表现文章的主题。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

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

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

所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

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语言特色结合修辞手法和语境

可用的词语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5.写作手法 篇五

在语文考试中常有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些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辨析过。以下所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写作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具体内容如下: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种很模糊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即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狭义上来讲种类也很多,包括: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动衬静、欲扬先抑、衬托对比、正面侧面、烘托渲染、实写虚写等。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其中描写与抒情是常考内容。抒情又包括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或借人物之口来抒情,或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又分为咏物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等。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分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6.刍议《野性的呼唤》的写作手法 篇六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 将一只狗比作人类, 成功刻画出了一个“超狗”形象, 充分表达了爱的真谛与适者生存的主体, 其写作手法也很成功, 是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与超验主义的有机结合。

二、《野性的呼唤》概述

迄今为止, 《野性的呼唤》一直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杰克·伦敦的最佳作品。故事主角是一种叫做巴克的混种狗, 它凶猛高大, 力量无穷。它被不法之徒从加利福尼亚的主人家中偷出来卖到克朗代克, 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新主人桑顿十分喜爱巴克, 巴克也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桑顿夺得了良好的成绩, 还救了桑顿的性命。之后, 巴克经历了十分残酷的决斗, 终于成了狗队的带头狗。但好景不长, 桑顿被印第安人杀害, 巴克发誓为桑顿报仇, 杀死了很多印第安人。在这场战役中, 巴克的原始本性被唤醒, 回到荒野成了一群狼的头领。

《野性的呼唤》被誉为是“描写荒蛮世界的最伟大的小说”, 其文体简洁清新, 真实的背景能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

三、《野性的呼唤》的写作手法

1. 故事铺陈, 真情流露

很多人都认为《野性的呼唤》是一部自然主义作品, 这种认识并不全面。整部作品其实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人生哲学观念。在故事中, 巴克从阳光温暖的南方来到天寒地冻的北方接受考验, 从农场宠物成了洪荒野犬, 这种身份转变其实代表了从文明到野蛮的转化。对于未知的探索是人与动物的共性。而这种探索未知的兴趣必然会产生对未知的神秘感的表达。故事中的巴克拥有人类的情感, 它也有着喜怒哀乐, 《野性的呼唤》以超验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的这一人生哲学观点。

2. 直视挑战, 形象超人

巴克具有超人的形象, 它是牧羊犬与圣伯纳犬混种的犬种, 体力与智力都在同类当中占据优势, 它善解人意, 又善通狗意, 是智慧的代名词。同时, 它还以令人叹服的速度迅速学会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它能预测第二天的风向;能从激流中救起桑顿;还能拉动一千磅重的雪橇, 足以说明巴克是智力与体力兼备。这种超人形象说明作者又使用了超验主义的写作手法。在故事最后, 巴克带领着它的狼群, 在闪烁的北极光下驰骋, 它高声唱着原始歌, 向人类展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强者力量。

3. 细节描述, 情感真挚

《野性的呼唤》中有着大量的细节描写, 引人入胜, 欲罢不能。“巴克那热烈的眼神, 带着浓厚的兴趣追随每一个短暂的表情, 桑顿慢慢转过头来, 对巴克投以深沉的凝视”。这种细节描写, 充分展现了巴克与桑顿之间的感情, 他们彼此信任、彼此依赖, 饱含着忠诚与关爱。桑顿被印第安人谋杀之后, 巴克每年夏天都要重访桑顿埋骨的山谷, 呆呆地望着小土丘, 忽而长声哀鸣, 然后哀痛离去。每当读到这里时, 读者的内心必会引发一种震撼, 感动于人犬依赖之情, 感动于巴克的忠主之情。

4. 主题鲜明, 定位精确

巴克被作者塑造成勤奋劳动、认真负责的角色, 它在经受过种种挫折与磨难之后, 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劳动, 终于获得成功。虽然《野性的呼唤》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被剥削的人们的悲惨生活, 但作品更多的是表达对辛勤劳动的赞扬。在作品中, 拉雪橇的狗宁愿奔驰劳累而死, 也不想没有劳动机会, 否则就会悲痛欲绝。这说明作者使用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不管在什么社会中, 不管是什么物种, 只有辛勤劳动, 才能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结束语

《野性的呼唤》使杰克·伦敦一举成名, 作者在作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对巴克的高度赞赏与肯定, 行文自然, 有如妙笔生花, 令人读后感慨万千, 欲罢不能, 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摘要:《野性的呼唤》使杰克·伦敦一举成名, 被誉为是“描写荒蛮世界的最伟大的小说”, 其文体简洁清新, 真实的背景能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其写作手法也很成功, 是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与超验主义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

[1]谭燕萍.试论《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艺术形象[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3, (第2期) .

[2]彭文奉.雪地枭雄.《荒野的呼唤》中“狗妖”巴克的艺术形象分析[J].山东文学, 2008, (第6期) .

[3]张丹柯, 张磊.解析《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哲学意义[J].青年文学家, 2010, (第19期) .

[4]黄嵘.荒野的英雄, 生命的礼赞——《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解读[J].时代文学 (双月版) , 2007, (第2期) .

7.写作手法 篇七

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 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3、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4、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5、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6、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7、联想与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8、 伏笔(铺垫):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9、照应:

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10、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对比,对偶),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11、渲染与烘托(衬托)

渲染,是指作者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8.课文主旨及写作手法 篇八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写作特色:象征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写作特色:前后的伏笔和照应

3、《蝉》一文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感悟: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贝壳》由一枚精美的贝壳联想到上苍为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并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所以要加倍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使它像贝壳一样美丽、精致,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到。

写作特色: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4、《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写作特色:大量运用拟人、比喻、对比、通感等的手法;托物言志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写作特色:比喻、排比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写作特色:象征;详略得当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写作特色:对比;反复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写作特色:以第一人称述说;语言朴实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写作特色:情景交融;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写作特色: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13、《夏感》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写作特色: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

14、《秋天》这首诗,选自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预言》。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由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组成。

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16、《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本文先通过几个疑问句启发人们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写作特色:首尾呼应;拟人手法

17、《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

写作特色:分类说明;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

18、《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选自他的作品《昆虫的故事》(《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写作特色:对比;拟人

19、《月球上的足迹》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文章从“准备、登月、升空、返航”四个方面按时间顺序作了记叙。这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写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

写作特色:脉络清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等。本文以“风筝”为线索,围绕“风筝”叙写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上的压制,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

写作特色:倒叙

22、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通过“查问木雕——赠送木雕——取回木雕”几个情节,表现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态,并提出疑问:要木雕还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点。写作特色:插叙;动作神态描写

23、《散步》以时间顺序叙写散步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昭示中年人应肩负起承前启后的责任,给人以深刻启示。

写作特色:大词小用;以小见大

24、诗两首。《金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展开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荷叶 母亲》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写作特色:托物寄情,以花喻人

26、《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写作特色:夸张;想象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在写法和风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向往。这首诗立足“静夜”,描绘月光、松树、疏星等景物,展开联想,有一位鲛人在天河岸边对着月夜无声地流下了珍珠泪。寄托诗人的失望情绪,隐含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作特色:联想和想象;写实与写虚

28、《女娲造人》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写作特色:想象;幻想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写作特色:按句排行,短小、活泼、跳跃,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9.浅析默多克《钟》的写作手法 篇九

关键词:象征手法,伦理,多重视角

爱丽丝·默多克是二战后英国文学领域里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 同时也是一位伦理道德哲学家。她的“哲学寓言式”小说通过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细腻的心理分析, 传达了她对人生、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深切关注。《钟》是默多克又一部关于现代社会信仰及道德的小说, 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倍受关注, 主题再一次涉及道德与现在社会中人性的弱点与欲望之间的矛盾。默多克的行文构思严谨并采用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意象, 生动地阐释了小说的主题, 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默多克从更深的层次讨论了道德问题, 描述了人性对善良的追求。故事的主人公不断地寻找自我, 深思道德问题, 诸如, 我们如何才能不带有利己主义地全心为他人考虑?如何合理的使用权利不被玷污?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应该冒险尝试最好的选择还是退而求其次?我们虔诚的生活能否超越自我而变得伟大?

对默多克的作品研究最为透彻的当属皮特, 他认为“泰纳 (法国文艺评论家, 哲学家) 评价狄更斯的作品是‘善良与爱’, 那么默多克的作品亦如此, 因为两个人都抨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在很多方面, 默多克与美国小说家及评论家约翰·加德纳持有相同的观点, 约翰认为, “艺术应该是合乎道德标准的, 包括其创作过程和表达方式”。在默多克的小说中, 有好多不完美的角色, 他们在日常生活交际网中不断地追求完美。默多克也与詹姆斯·鲍德温持有相似的观点, 即“写作是为了改变世界,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因为文学是不可或缺的”。

1 象征手法的运用

我们无须深读小说就会发现文章中好多象征手法。比如说钟象征忠诚, 死亡, 改变, 清白, 直率等等, 所有的这些在小说的不同篇章都有体现。深入细节, 钟本身———实际上是新旧两个钟———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 诸如“秩序和信仰的迷失”, 纯洁及模糊的爱情。迈克说我们就像钟一样“必须学会感知……我们的精神能量, 找出我们力量的源泉”。詹姆士是一个严格遵守伦理道德的人, 视钟为纯洁的象征, 因为它本身是“没有隐瞒的装置”, “来自另一个世界”, “是各种关系的映射, 比如艺术与生活, 自然界与人类世界, 难以言表的细节与理性的规律, 简单与世故等方面的关系”。然而, 钟可以理解为神圣的正义的象征, 也可以理解为只是普普通通一个钟。

随着故事的开始, 朵拉坐火车去探望她的丈夫, 在临下火车之际, 她放生了一只误入车厢内的蝴蝶, 以至于把保罗的行李箱忘在了火车上, 正如默多克众多小说中昆虫或动物的放生一样, 朵拉的这一动作预示了在小说结尾自己的转型和解放的必然。

2 道德约束下人物的心理斗争

默多克只对主人公因道德而面临的两难选择的心里进行描述, 而不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 在她笔下的人物有时会互相误解, 甚至导致悲剧。倒不至于说没有人是纯洁无暇的, 但没有一个人能有自己想象的那般洁白无暇。每个人都有不为自己所知的性格特征。换句话说, 《钟》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生动的、有个性的。

《钟》以描述朵拉轻浮的生活开篇, 她离开了专制的丈夫——保罗, 时而渴望自由, 时而又因为离开保罗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负罪感, 所以每次都会回到保罗身边, 这次也不例外。朵拉最近与一位老朋友诺埃尔产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因此对回到保罗身边既恐惧又憎恶。

宗教组织的负责人——迈克——出身于上流社会, 但“造化”弄人, 他成了世人所说的“性反常者”———一个人格上的自我分裂者:一方面, 笃信上帝, 立志要成为牧师, 献身上帝, 获得永生;另一方面, 在公学里曾两次陷入同性恋。经过一番“痛定思痛”, 迈克主动向主教忏悔并得到宽恕, 并得到任教资格。当他遇到学生尼克时, 迈克再次陷入畸形的爱恋之中, 其命运因此被彻底改变:开除教职, 做牧师的愿望因主教震怒而变得遥不可及。此后在女修道院院长的感召下, 迈克开始了新生:他带领那些决心皈依上帝的人们来到远离现代都市文明的乡村, 组成了一个世俗宗教团体——茵伯修道院, 以寻找人生的救赎和再生。迈克带领众人摆脱人性的弱点, 远离尘嚣, 净化心灵以接近上帝, 然而人性的弱点与生俱来, 随着尼克和托比的到来, 迈克压抑的爱又复苏了。在他的内心深处, “两个律则”———肉体欲望的规律和灵魂所应遵从的上帝律法———的交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 虔诚与背逆, 崇高与亵渎处于无休止的剧烈冲突之中。作为“有情欲的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迈克毕竟有着生命的自然冲动与自我个性的合理要求, 他最终突破了宗教禁欲主义对他感性生活的压抑。在一次酩酊大醉之后, 做出对托比的亲昵举动。这种性冲动与“性反常”被尼克发现了, 尼克开始复仇行动并最终导致茵伯修道院解体, 人们各奔东西。

尼克的孪生姐妹凯瑟琳一直暗恋迈克, 由于这种负罪感, 她选择去过终生与世隔绝的生活。相比之下, 一直希望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朵拉, 追求自由、追求真爱, 面临她难以维持的婚姻, 专制的丈夫, 及自己不正常的男女关系等多种问题, 最终选择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去做艺术老师。

在《善与崇高》一文中, 默多克这样写道“艺术与道德……是统一的。它们的本质都是爱。爱就是对个体的知觉。爱的实现相当困难”。在此, 她强调了艺术要揭示存在于人心中的道德本性, 这恰恰也就是这个小说的成功之处。

3 多重视角分析

默多克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点, 即作家有意识地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来表述思想, 表现创作主体倡导、关注和发现的世界观, 她把发表议论, 阐发思想的人物分派给了笔下的某些人物, 由他们来阐释和图解, 因此许多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的小说中呈“多样化”出现。

在这部作品中, 作者并没有采用第一人称男性视角的写作手法, 相反, 她采用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角度叙述事情的发展, 并创造性的伴随着情感的推进叙述者也在转换, 这样就避免了作者冗长的叙述, 而从叙述者的角度来展示自己的观点以及对其他人的看法。在众多的人物中, 默多克选择了三个主要的角色作为叙述者, 从他们的角度来剖析故事中的其他角色, 同时深层探索他们自身的思想。

除上文所介绍了迈克, 朵拉两个角色之外, 托比成为小说的第三个叙述者, 他即将就读于牛津大学, 利用假期来了解宗教对人的启示。未成年的托比涉世不深, 但是天真并不代表无知, 他追求理想, 拥有信仰, 弥补了他的天真与好奇。

所有这些角色都受到挫败感的驱策, 进行深度的自我分析, 设法打破某些一直主宰他们生活的虚假模式, 默多克叙述这些人的故事, 只不过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 用自己的话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 进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运用多重视角演绎作家的哲学思想, 因此可以说作者本身也是一个隐形的叙述者, 用斯蒂芬 (英国作家) 在艺术家肖像中所说, “就像创造万物的上帝一般, 艺术家寄身或超越在其创造的作品内外, 有时隐而不见, 精致恍若无存, 有时漠然无感, 兀自修剪其指甲”。某个事实存在亦或不存在, 这都在作家的运筹帷幄之中, 作者可以使其有也可以使其无。然后作者忠实于诚实与正直, 自由与发展这一原则是毋庸置疑的, 这种忠实于人性价值的原则在默多克众多作品均有体现, 也使她成为继埃利奥特和劳伦斯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作家。

参考文献

[1]Murdoch, Iris.The Bell[M].Middlesex:Penguin Books, 1962.

[2]Murdoch, Iris.The Black prince[M].Middlesex:Penguin Books, 1962.

[3]Antonaccio, Maria.Picturing the Human:The Moral Thought of Iris Murdoc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Hampsire.The Moral Vision of Iris Murdoch[J].Ashgate, 2005.

[5]He, Weiwen.Art&Morals:Iris Murdoch's Fictional World.Dis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1998.

[6]Taylor, Charles.“Iris Murdoch and Moral Phi-losophy”Antonaccio and Schweiker3-29.

[7]Wolfe, Peter.The Disciplined Heart:Iris Mur-doch and Her novel[M].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966.

[8]王宁.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10.《藕与莼菜》写作手法 篇十

《藕和莼菜》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叶圣陶,主要讲了作者通过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时吃到的雪藕联想到故乡的藕,再联想到莼菜,后来将故乡的藕与莼菜和上海的藕与莼菜进行对比,借藕与莼菜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本文很明显是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刚开始作者就是通过很简单的和朋友喝酒中吃藕片下酒就能联想起自己的家乡,紧接着,作者在我们眼前描绘出了一群淳朴、勤劳、健康的人们。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直接抒情的语句几乎没有,并且在倒数第二段开头第一句话:“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但是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却是“恋”故乡的,只不过埋藏在心底,需要有些事物将作者的感情引导出来,所以就有了“藕与莼菜”。并且作者“恋”的不仅仅是家乡的“藕和莼菜”,更是家乡的人,通过这句话表现了出来:“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

11.区分写作手法 篇十一

表现手法: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

写作手法:

12.区分写作手法 篇十二

哈代是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 《德伯家的苔丝》一书就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又带有点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苔丝》中所要表现的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小说中哈代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表现人与自然这种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人类应该遵守大自然的法则来繁衍生息, 如果破坏了大自然的原有规则, 那么人类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付出一定的代价。小说中是从以下两方面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的:

一、苔丝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乡村女孩, 苔丝的周围不少的就是家畜, 因此她与这些牲畜之间有着一种紧密的联系。作者这样描写是为了用苔丝与动物之间的这种关系来说明小说的主题人与自然之间的重要联系。小说中苔丝家的牲口之死就暗示着苔丝将会有厄运降临。因为在当时, 对于生活在乡村的他们来说拥有一匹马就相当于拥有了一辆车, 拥有了交通工具, 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所在。不幸的是, 苔丝的马死了, 她开始害怕、无助、失望, 因为她深知这匹马对于整个家庭的重要性。于是, 她决定补偿家里。这也就意味着她的厄运开始了。她决定顺从父母的意愿去拜访那个所谓的贵族亲戚。

小说中这匹马就象征着大自然, 而苔丝就象征着人类。无论苔丝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最终的结果都是这匹马死了, 她的大意导致了这个活物的死亡。也就是说人类伤害了自然, 所以她就应该承受自然给她所带来的恶果。所以说, 人类不要轻易破坏自然的存在, 践踏了自然, 也就伤害了自己。

二、两个男主人公亚力克和安吉尔与苔丝之间的关系

小说中出现了两位男主人公:亚力克和安吉尔, 他们都是非常的爱苔丝的, 但是他们的爱却是以不同方式伤害了苔丝。是他们给苔丝带来了悲惨的命运。亚力克是一个浪荡的贵族公子, 他被苔丝的美貌纯洁所吸引, 所以他强奸了苔丝, 这就是苔丝厄运的起因。虽然, 小说中后来亚力克试图补偿苔丝, 因为他真的爱苔丝, 但是他当初的冲动的行为使一个纯洁少女不再冰清玉洁, 承受了生孩之痛, 死孩之苦等, 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另一位男主人公, 安吉尔, 就是苔丝的至爱, 他虽然很爱很爱苔丝, 但是当他知道苔丝不是纯洁之身时, 他竟然离家出走, 抛弃了苔丝, 剩下她一个人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却仍然坚定地等着他的归来。想想男人是多么的自私, 多么的冲动。尽管苔丝不再是纯洁之身, 但是她也是被强迫的, 她也是受害者, 不应该将这些罪恶嫁祸于一个无知的小女人身上。尽管, 这两位男主人公都深爱着苔丝, 但是却都给苔丝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可想而知, 最终这两个男人也都没有好的下场。

小说中作者使用者两个男主人公来象征人类, 运用纯洁无知的苔丝来象征大自然。这两个男人深深地伤害了苔丝, 也就是说人类给大自然带来了破坏, 没有接受大自然的发展, 所以说人类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就像最终这两个男人一样, 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死去了, 另一个抑郁悔恨的生活着。这就告诉人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要遵守自然法则, 破坏了自然规律就是在伤害人类自己。

摘要:这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名著, 描写的是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纯洁的女子被玷污的性道德问题。作者托马斯.哈代把一个失身的女子写成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小说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哈代能够成功地复制出现实的丑恶, 而且在于作为一个男性作家能够超越传统的男性视野, 为女性伸张正义, 把自己的犀利笔触直指维多利亚时代的性道德标准。小说中的苔丝就是这种龌龊的发人深省的性道德的牺牲品, 让人为之怜悯。

13.高考语文写作手法答题技巧 篇十三

②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③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表达......... 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虽烈的印象。《安塞腰鼓》中多次运用夸张,描写黄土高原上的蓬勃的生命力。

④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

⑤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比如《变色龙》一文,把奥楚蔑洛夫因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的态度用对比的方式表达出来,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⑥衬托( 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的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思想、感情等。如《藤野先生》中描写他不拘小节的性格就是用的侧面烘托;而写他工作严谨则是正面描写。

⑦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比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⑧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比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

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4.写作手法的分类 篇十四

在记叙文中,作者为了使主人公形象更加突出,表情达意更加准确,避免平铺直叙,常常借助一些写作手法。了解这些写作手法,对我们分析文章有重要作用。常见的写作手法有以下几种。

1、象征(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的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借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例如林嗣环的《口技》中对宾客的表现和道具简单的描写,侧面烘托了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3、对比手法:通过正反相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例如鲁迅《故乡》中,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创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一中心。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例如《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上媚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作者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定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例如:《荔枝蜜》

6、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考题形式: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答题方法:仔细阅读文章,区分文章运用的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可以用这样的格式去回答: 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1

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19.选问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4分)

答:

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

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4分)

(1)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答:

(2)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笑了:“买得太多了„„” ...

答:

2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3.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答:

19.“善举”指“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因为“络腮胡子”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人,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

20.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21.(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

(2)“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

22.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23.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2009第2期,有改动)

1.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答:外观与功能→→→→→瓦上草和苔藓

2.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3.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4.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

答案:

1、屋瓦风雨声檐下滴雨瓦上日光烟影屋瓦积雪消融

2、①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语言别致,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

3、对比。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衬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糙”中的伟大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

4、①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以“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

15.区分写作手法 篇十五

在《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中, 耿东亮是毫无疑问的主角, 作者主要叙述的就是这个“有为青年”因为急功近利, 放弃理想而改为对功名和金钱的追求, 最后不幸走向堕落的过程。但是, 作者除了叙述耿东亮的发展, 还用或详或略, 或直接或间接的手法对母亲童惠娴, 老师炳璋, 李建国, 酒鬼, 罗琦的背景和人生进行叙述, 这种叙述使人物的关系更加清晰, 也更加类似于对“塑造”与“被塑造”关系的注解, 深入剖析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给人以合理阐释这种畸形关系合理性的感觉, 表现出作者对各个人命运给予的深厚同情。但太过详细的叙述使故事略显繁琐, 深入剖析更像一个借口, 给人一种辩之越急越混乱之感, 成为《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美中不足之处。

一、隐喻象征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也采用了一些先锋小说和“个人化写作”的方式, 镜子, 河蚌和乌龟的意象在全书中的隐喻象征作用彰显出作者对人更深层次的思考。

镜子是女性主义“个人化写作”的典型意象, 本文的视角虽是一种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 镜子的出现其实意味着主人公对自己的一次审视, 隐喻耿东亮挣扎在这种“被塑造”的命运里渴望回归自我。最典型的莫过于酒鬼那间六个几何平面都贴满了镜子的房间。耿东亮在初次面对这间屋子时内心是充满畏惧的, 酒鬼在镜子房间里肆无忌惮地歌唱让耿东亮意识到跨入这个房间就是一次对自己的全面的审视, 这种审视将戳穿他“红豆”的面具,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毕飞宇笔下的人物在面对矛盾的境地时都选择创造另一个“自己”去面对这种矛盾。“红豆”是耿东亮被塑造的样子, 也是他在面对自我个性发展于社会矛盾的冲突中屈服逃避的产物。其实此时的耿东亮并没有完全接受这种“被塑造”的命运, 想要寻求真实自我的内心促使他最终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忧心忡忡。镜子房间“像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法庭, 像自己公审自己, 像自己公判自己”, 这不禁让人想到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中, 多米在镜子前审视自己。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表现出一种对深层自我的寻找。不同的是, 多米在对自己的审视中含有自我的欣赏和认同, 带有“自恋”情节, 而耿东亮的审视则是现实和自我愿望的一次激烈冲突, 是一次“自揭伤疤”式的自戕。

其实镜子的作用在酒鬼的口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面对自己, 没有余地。自己被自己全面包围, 每一个人都难以面对——可是你必须面对。歌手唯一要做的就是这个, 内向, 找出自己的全部纵深。纵身即是真实的程度。你的老师不是我只能是这件黑房子。它是一只瞳孔, 你必须和它对视, 十分渺小地待在这只瞳孔的深处。”

河蚌甲鱼表面只是象征酒鬼的生存状态, 当耿东亮第一次踏进酒鬼的房间时, 其黑暗阴沉的环境就如同河蚌、甲鱼沉溺的河沙, 酒鬼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我们自己, 人类使动物成了我们的一个部分, 一个侧面。”所以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酒鬼, 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河蚌和甲鱼, 耿东亮认为酒鬼“没有歌声的时候他是一只河蚌, 执著于歌手的时候他只能是一只甲鱼”。不管是河蚌还是甲鱼, 他们都只能沉溺于自己生存的世界, 他们对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 这导致他们愈加夸张地保护自己, 他们渺小而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他们的生存世界“栩栩如死”。

其实酒鬼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 他引导耿东亮发现最内核的自己, 他认为唱歌要认清自己然后用最直接最明了的声音表达出来, 他带领耿东亮踏入都是镜子的房间, 给了他自我审视的机会。但正如酒鬼自身的矛盾性——认清 (乃至夸大) 自己生理缺陷 (及他因为生理缺陷而变成“爱无能”) , 所以借酒浇愁并如河蚌、甲鱼一般生存——他不能带领耿东亮脱离这个社会的束缚而得到个性解放, 他只给耿东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存方式, 一种“活法”, 他早就意识到“我们都是河蚌, 要不就是甲鱼或乌龟”。这一点, 当耿东亮最终连性别都被抹杀, 自我完全丧失时, “他做了一夜的梦, 这个梦一直围绕着乌龟和河蚌, 那种类似于矿物的肉体”, 河蚌和乌龟终于由酒鬼传导到耿东亮身上, 他最后一次选择了对这个世界和自身发展的矛盾的妥协, 自此进入“栩栩如死”。其实对于这种生存状态, 作家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同时纵观整个社会, 河蚌甲鱼所隐喻的生存方式是普遍存在的, 它蕴含着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的巨大生存危机, 他并不特指某一个人、某一人群或是某一阶层, 这是当今社会个人身体与社会体制发生冲突时消解矛盾的方式之一, 身体作为消耗品被社会、历史所消耗, 这其中产生的矛盾只有主动妥协或者死亡能够消解, 毕飞宇为主人公选择了前者的结局, 我以为是非常精彩的部分, 主动妥协明显更符合于主人公个性, 更真实普遍, 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言尽而意远, 给人深思的空间。

二、妙用讽刺

除了意象的隐喻和象征, 毕飞宇的语言使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快感”, 这种“快感”来源于他对讽刺的妙用, 这在毕飞宇以后的小说中也屡屡出现, 成为他的一种个人风格。

毕飞宇写道:“结婚的日子里这位快乐的新郎逢人就夸:‘全是国家的政策好哇!’他毫不费力就缩短了城乡差别, 他使城乡差别只剩下一根鸡巴那么长。”初读此句时, 读者会被作家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所吸引, 但在了解耿长喜强占童惠娴的事实后, 就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个粗鄙农民的蔑视和厌恶。低俗的语言给读者感官刺激, 在幽默的后面更加强烈的渲染其中的悲剧意味, 引发读者产生同情的共鸣。

“裙子很漂亮, 不像裤子, 中间有那样坚固的连接。裙子的中央地带宽广极了, 容得下天下男人, 容得下天下男人的全部器械, 最关键的是, 容得下想象和暗示性。裤子是什么鸟东西?裤子平庸。裤子结构复杂, 裤子在子夜十分缺少当代性与城市性。裤子绝对不能构成当代社会的城市之夜。”这是作者独特视角的又一次展示, 类似于阐释话语, 语言包含强烈的“性暗示”, 刺激读者的感官, 其中强烈的讽刺口吻表现出作者对当红酒绿的世界里赤裸裸的性交易的批判, 引发读者对此类社会现象的反思。但这据毕飞宇追求的“凝重而轻盈”风格还相距甚远, 毕飞宇后来将讽刺进一步发展而为反讽, 以更具表现力和幽默感。

但是反讽的妙用并不能掩盖《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中阐释意味的语言太多的毛病。比如“洗澡, 这个最隐秘的个人举动在子夜的橱窗成为一种公开的, 却又是寂寞的行为。洗澡广告拓宽了城市人的生活维度, 成为城市的美学效果或生存背景。”再比如:电子游戏的精神只能是这样的, 你可以痛快, 你可以获得瞬间疯狂, 但最后的赢家必须是电子程序、电子技术、电。这是贸易的需要也是点的责任, 这同样是一种象征和命运。这些语句都包含了作者对这个世界诸多现象的理解, 但这类语言的过多使用有碍叙事的流畅性, 使文章显得旁逸斜出, 略显凌乱, 表现出作者运用这种手法写作的不成熟性, 成为《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的瑕疵。

相较于以后的《青衣》或是《玉米》, 不管从语言还是内容来说,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都欠缺完美, 但在对其主旨的深入探讨过程中,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虽以“塑造”和“被塑造”为主题, 但也呈现一种主题的多元化。作家对社会现状各种人的精神和生存状态的思考包含一种同情, 体现出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 也包含了作者对社会的反思。作者虽然对如何摆脱这种“被塑造”的命运不能给予一个答案, 社会中各种复杂关系对人的禁锢也不能得以解决, 但其中的警示还是能为大众提供一种反思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2]《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 毕飞宇,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9年1月首版 (以下原文节选都是摘抄自这个版本) 。

上一篇: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下一篇:200字日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