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调研

2024-10-28

大学生就业难调研(精选10篇)

1.大学生就业难调研 篇一

长武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长武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黎宏博

最近,我局就长武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深入部分乡(镇)和村组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和解决设想报告如下:

一、调研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局从4月10日到4月20日利用一周时间重点对昭仁镇小东庄、斜坡两个村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涉及357户1221人,从调研结果来看,从1999年至今,这两个村累计有大中专毕业生27人,其中大专毕业生19人,中专毕业生8人;在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1人,在外地企业打工8人,自己创业2人,其他16人。

二、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从我县大中专毕业生整体情况来看,据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4月到我局报到而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现累计有1287名(其中大专683名)。显然,从这个保守的数字(不含未报到者)也可以看出,我县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客观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进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受其影响,从1999年始,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当年大学不得不大幅度扩招,以缓解就读压力。到2003年-1-

扩招后的大中专毕业生届时毕业,于是引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主观原因以及工作原因是:

1、家长和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陈旧。高等教育已大众化,就业已大部分市场化,而家长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时代,认为工作就是入公门、坐办公室。这种观念产生原因有二:首先,产生于我县民营经济还很薄弱,在劳动保障等方面都不够规范和没有保障。从而形成一方面毕业生想去行政或事业单位,而这些单位又不可能提供那么多岗位,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大量需要人才而大中专毕业生又不想去的局面。其次,这种观念也产生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教育制度。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致命弱点是动脑不动手,不愿搞操作、不愿去实践第一线,认为这种工作是低下的、卑贱的。在爱面子、怕吃苦的同时,也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即使在机关单位平平淡淡混一辈子,也心甘情愿,自我感觉良好。

2、大中专毕业生快速增加,全社会还没有做好接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准备。首先,表现为县城的大班现象掩盖了社会对教师的缺短,造成了不应当过早出现的师范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农村好老师少、教育质量差,目前,大部分学生连同家长涌进县城,然而县城又没有足够的校舍、设施和经费,大额班的出现就成了必然。其次,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的过度劳动掩盖了人员的短缺。一部分事业单位由于编制有

限或出于对现有职工收入的考虑,多少年不进人,人才结构成倒金字塔型。根据我们对县上部分单位的调查,都存在人员老化,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单位都存在一个人顶几个人用的过度劳动问题。也就是说,过度劳动掩盖了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短缺。再次,企业人事制度不规范、用人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民营企业一方面进入门栏过高,动不动就要本科生,就要专业对口,另一方面没有规范的人事制度,随意性太大,在户口、档案管理、职称晋升、医疗统筹、养老保险等方面都没有保障,大中专毕业生不敢冒然应聘。

3、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引导不够。一是对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不够,比如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的建立、创业贷款的贴息和担保、创业基地建立都是空白。二是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也很少。三是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招聘行为还不够规范。四是对民营企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还缺乏有力的支持,还没有为毕业生代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4、高学历、低能力现象严重,特别是无技能水平或技能水平低下。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技能水平低下,缺乏相应的技能,不符合用工单位的用人条件,而难以就业。

5、毕业生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有些院校在设立专业时,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调研分析及长远的战略眼光,致

使有很多毕业生在校时所学的专业和课程毕业时就已经不适应社会需求,有的甚至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根本就无法应用实际工作。因此造成许多学生的毕业之日,就是失业之时。

三、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路

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到民营经济去就业、创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民营经济是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我国65%的就业岗位是民营经济提供的(除农业),哪里的民营经济发达,哪里的就业就容易,哪里的老百姓就富裕。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从根本上讲还是本土民营经济不发达、不规范,大中专毕业生和家长还看不到去民营企业就业有较丰厚的收入和较大的发展前途。县上应从舆论、政治待遇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应从税收、市场准入、银行贷款、政府服务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还应推广选派干部到民营企业挂职,选派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经验。从而形成爱商、重商、支商、人人想创业、个个想当老板的社会环境。同时,要通过舆论宣传和典型事例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尤其是家长转变择业观念,克服“干部意识”、“白领情结”,克服“一步到位”、“怕吃苦”的不现实想法,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

2、全社会关注、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为大中专毕

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第一,加快县城学校校舍、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尽快压缩大班,逐步达到部颁标准,为师范生就业创造条件。

第二,改革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把人才结构做为事业单位考核、甚至领导升迁的重要依据,尽快扭转人才青黄不接的倒金字塔结构,为大中专毕业生进入提供岗位。

第三,完善企业人事制度,规范企业用人机制。对民营企业而言,一是要降低用人条件,要讲实用而不唯学历,看素质而不唯专业。另一方面要规范用人制度,尤其要着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的职称晋升、医疗保险和养老统筹等问题,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3、进一步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服务。第一,扶持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地、创业基金,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贷款担保。

第二,在我县招商引资建设的大厂矿、大公司和农业产业化的大户中建立10个左右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低收费、低门栏吸收大中专毕业生实习,以提高其动手能力和适应工作的能力。

第三,加强就业推介和就业服务。通过召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推介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为用工单位和大中专毕业生搭建招聘和求职平台,加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推介力度。

2.大学生就业难调研 篇二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根本权益, 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更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相连, 因此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出了各方面的原因。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的经验对此也进行了理性思考, 得到了一些结论。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1. 一些地区, 高校盲目扩招, 造成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

近几年国家决定扩招大学生, 无论从眼前解决上大学难和为国家培养足够的急需各类人才的角度, 还是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长远目标来看, 都是一项极其正确的战略决策。

然而, 一项长期而伟大的战略决策的实施是以在认真调研与求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社会发展与需求的实际情况为前提的。但是目前一些省份, 一些高校仅仅把扩招当成发展地区经济, 当成财政收入的一条捷径, 不顾大学生质量, 盲目扩招, 不仅原有专业扩招, 还快速上马新学科、新专业。这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 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同时也为社会增加了负担, 为社会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

2. 人们对大学生就业的某些认识存在误区。

“大学生”这一名词, 多少年来一直闪耀着眩目的光芒。大学生在人们眼里一直是“天之骄子”。其主要原因是以前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 大学生占有的社会比例很小, 并且只要你考上大学, 一切都有国家管了, 不仅包分配, 工作待遇也是不错的。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这一切都变了:“精英教育”变成“普及教育”、“统一分配”变成“自主择业”, 这种结果与社会上许多人对高等教育, 对大学生的预期产生了很大的落差, 就难免使这些人对一些正常现象感到不正常, 人为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

3.用人单位的“实用主义人才观”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本科教育从总体上讲是一种未来工程师 (经济师等) 的教育, 即主要是为了毕业后从事教育管理或工程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 而不是培养应知应会的专业人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新工作岗位, 一般都有一段较长时间来适应岗位职责知识技能要求的过程, 但是, 由于他们基础宽厚扎实, 一旦熟悉本岗位工作, 将如虎添翼, 具有一般工作人员无法比拟的发展潜力。他们的工作能力将迅速提高, 而许多用人单位不顾这一客观事实, 从“实用主义”出发, 简单认为大学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较弱, 不愿去培养他们, 只想寻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 而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与思维方法已经定型, 很难再有所发展。用人单位的“实用主义”人才观无论是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还是对本单位实在是一种“双输”的策略。

李光辉

大学生就业观以及自身素质影响就业, 大学生就业观正确与否与其能否就业密切相关

1.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观造成就业难。大学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掌握科学文化, 还要求大学生对自身认识的清晰准确, 以及对社会环境的不断深入了解。对自身情况的正确认识与对社会形势的准确判断, 正是形成正确就业观的两个主要因素。

现在一些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更多的是夸大优点、忽视缺点。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够, 对就业前景期望过高。到经济发达地区去, 到工资高、待遇好的单位去已成为他们的主要就业目标。

2. 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实际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道德修养的缺陷成为就业绊脚石。

一些大学生入学后“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任何文体活动、社会活动皆不参与, 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极为低下。一些学生受某些社会因素影响, 不认真学习, 只追求自由享乐。更有甚者不加强社会道德修养, 考试作弊、欠贷不还, 诚信丧失。大学生这些素质的匮乏使用人单位不断慨叹, 大学生素质是越来越低了。

大学生“质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 本科生就业率是一所大学办学成功与否的一项关键指标, 而一所大学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大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就业。

1.就业难易与专业有关。能否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或修订教学内容, 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表现。当今社会, 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要求高等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 主动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修订专业教学内容。多年不变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是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教学水平低、管理水平低的具体体现。

2. 就业难易与教学质量关系密切。

学生综合素质高就容易被用人单位录用, 特别是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更是用人单位选择用人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 学校领导应清醒地认识到, 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是要狠抓教学质量, 当然,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创建各种就业渠道也很主要。

现在社会各界都认为就业难, 其实只能说是在大城市就业难, 而基层缺乏大量的人才, 全社会各界应该各行其职、各负其责, 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条件。特别是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学校, 应该下大力气狠抓教学质量, 重视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才是帮助学生就业的最有效方法。

3.解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 篇三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

1、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存在矛盾。200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280万人, 2005年达到338万人, 2006年有413万人,2007年将突破500万。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呈跳跃式增长,而社会对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一个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和就业目标的实现。

(二)学校环境因素

1、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其实,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市场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的“回炉”现象。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

2、扩招后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

一是教学环节偷工减料。扩招以后,有的学校只是一味的追求规模扩大,限于学校的资源,许多学校产生了几百人上“大合堂”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性以及专心力明显下降,可想而知学习效果肯定不好。再加上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削弱了培养环节,导致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在知识掌握上往往是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不精。加之所招学生素质的下降,使得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使得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影响社会对学校学生的认可度,而影响就业。

二是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三)个人因素

1、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2、找工作时“眼高手低”。

高学历但好高骛远的应届毕业生绝不是少数,任何企业都不希望花钱去雇佣一个添乱的人。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常常会以为自己博览群书,才高八斗,一进入社会就应该是大有作为的。但是,校园里曾经的成绩和赞扬并不代表一定会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的。事实上,从进入社会的那一刻起,进修职场学分的课程才刚刚开始。

3、把工作当成“跳板”。如果自私的把工作单位当成自己“有偿实习”的场所,那肯定是没有哪个单位愿意做你的垫脚石。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但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想法却非常的嬗变,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可想而知,像这样的没有诚信的毕业生是不会被社会认可的。

4、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并且缺少吃苦精神,不能深入实践,脚踏实地。再加上现代家庭的影响,很多学生过关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克服,这些也同样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5、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三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要注重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要学会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要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去学。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各方面对问题产生原因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各自的不足,在结合实际中与发达国家有比较性的分析出深层次存在的问题,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大学生就业难 篇四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口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妥善就业问题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主力军。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有句话常常挂在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嘴边“毕业就等于失业。”

上大学以后,我就开始关注各种大学生就业的新闻和就业形势,包括每年我们学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不胜数,但是就业岗位却是少之又少,是有限的。一些用人单位还会对院校、学历、专业等进行筛选,更甚至有的对于样貌、身高、性别等个人原因有着苛刻的要求,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所以,这无疑是加大了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一些企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之外,还需要其具有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社会经验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高校对学生这些相关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使我们在这一方面处于劣势。这些都是企业单位给我们带来的就业难。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诚信意识淡薄、求职途径把握不准、自身定位偏差、整体素质低。一些学生因为平时没有好好学习,又缺乏实践经验,在应聘的时候就会投机取巧或者造假来通过面试,这就对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平时努力学习又有经验的学生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公平。同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里定位也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就应该有一份既有高薪水又轻松好玩的工作,试问:天上掉馅饼的事有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所以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就业致命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个话题在近几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浪潮。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企业单位、高校、学生个人、政府四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企业单位应该尊重每个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性别,应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让应聘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也要减少学历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收和储备优秀的大学毕业人才。其次,高校在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高校也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当的调整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再次,学生个人来说,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信心,加强社会实践,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要盲目,正确的定位就业方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远大的目标,从实际出发,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求职心态,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最后,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更要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5.【大学生就业难信息】 篇五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都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

【原因】

原因一 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

原因二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原因五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原因六 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原因七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原因八 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扩充,重点讲)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考证存在盲目性: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看重哪种证书”选项时全部都选为“零”,可见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的那么高。原因是,如今证书种类繁多,加上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其中又以短期培训和针对应试的居多,企业面对这支日益壮大的“考证大军”产生疑虑——持证人是否真的具有相应能力?因此相比证书,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先就业后择业渐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3、对企业不够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4、对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学生对于薪酬的看法更加现实了,高校学生期望月薪1000-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68%左右,其中2000-3000元为更多学生接受;2000-4000元的期望人数居多;1000-2000元及4000元以上的期望人数较少。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相比于过去,今天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才市场的逐渐完善、选择多元化的趋势相吻合。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一书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

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

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曾湘泉由此得出结论,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因此,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初次就业率指标和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走低,事实上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第一,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做失业;第二,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形势下必然发生碰撞,但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前教育部学生司司长认为:“就业压力加大,我国高等教育从国家整体需要看,我们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不是多了。解决问题的一方面,需要学生认识到整体趋势,自觉调整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作为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代表也希望毕业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求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不要认为到基层、到企业就没有出路,“你看成功的企业家,有哪一个不是从最底层做起?”

对“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这一观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王向前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大学生要高价,主动失业的现象在前几年比较多,但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王向前认为,要客观地看待大学生“要高价”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大学毕业生多了,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了,因而变得非常挑剔。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把大学生工资压得很低。据了解,他所在的学院,大专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期望值只有600元,本科毕业生也就是1000元。王向前说,大学生现在上学的成本是很高的,北京的大学一年全部费用约

1.2万元,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服装和课外书等。学生家庭支付或学生本人打工挣钱都很不容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的要还银行助学贷款或给付出学费的家庭一些回馈,这都是必须的支出,都要挣较多的钱来应付。而且,大学生工作后还有住房问题、婚姻问题需要解决,都需要很大的开支。因此,不能盲目地说他们“要高价”。大学生就业难不但是事实,而且解决他们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有1500万的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可喜可贺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摆在了每个毕业生的面前。2003年,高校毕业生为210万,到去年7月为止,毕业就业签约不到50% ;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50万……。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对中国对世界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五个人抢一碗饭。要“饿死”人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①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②世界经济不太景气,使得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各大国际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大幅裁员;

③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过去的低工资高就业的形式已不适合市场经济;

④政府政策以往没有倾向于增长就业。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但把这个归咎于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果真如此吗?不是,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蔑视!是那些想混淆视听、存有偏见——只见树木的人,要转移当今中国大学生对社会关注的视线。当今中国让大学生就业难都是社会信用体系缺乏惹得祸。

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原因是:

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导致社会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混乱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发展,对“诚实守信”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中国的社会信用关系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生了混乱,道德败坏、假冒伪劣盛行,假学历泛滥成灾。从一般的信誉失范,不讲信用,到严重的欺诈犯罪。社会上人人自危,中国人的还有谁敢说自己没有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自然也包括教育产品)?这种现象从出现到蔓延,充分表明,中华民族“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正在受到冲击,信用在社会上已不值钱。从国家到当今大学生,都在经历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的痛苦过程,社会信用危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之大,对人们包括但仅大学生的思想腐蚀之深,已经到了非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着手整治、解决不可的程度。

200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开创金融改革和发展新局面。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建设,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

二、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与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830年,世界第一家信用管理公司创建于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信用管理公司成立于1841年,目前其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信用“世界数据库”,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近5700万家企业动态的信用档案,其中还包括有20多万个中国企业的信用档案,其年产值(1997年底)已达50亿美元。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法律最健全的是美国。在20世纪60-80年代的20多年间,美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纷纷出台,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信用管理立法框架。其立法有18项。其它国家如德国、英国也非常注重信用管理相关的立法。在美国,信用记录跟你一辈子。一个人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即办理并拥有一个终生不变的由9位数组成的“社会安全号码”,其中不仅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直系亲属、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受教育程序、保险情况与金额等,还包括个人信用记录。无论从接受教育到走向工作单位,也无论是汽车、住房信贷等消费活动,只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你就可能拥有你想要的生活。在美国人们习惯地称拥有个人信用调查巨型数据库信用管理专业公司为“信用局”。美国信用卡普及的保证是社会安全体系和金融联网体系的完善。要在美国申请信用卡,首先要申请社会安全号,银行开户、生意投资、汽车驾驶执照

等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这个安全号,如影随形。想赖账跑掉,难。美国信用卡的基础是其良好的个人信用体系。不讲信用的人只能是勉强活着而已。

在美国,有一个实例,一位美国人15年前有一笔102美元的账单没有按时付清,后来给忘记了。结果,2003年买房时到银行贷款,15年期的固定贷款利率是5%,而他却要付5.5%,因为银行在他的信用记录中发现了那笔欠款记录,结果他不得不为此多付几千美元的利息。

美国人在找工作时,雇主也会调一份申请者的信用报告作为参考。据说,一位中国留美博士在毕业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万分苦恼的他最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刚到美国时,曾在乘坐公共汽车时企图逃票被抓,此事被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中。欧、美等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确立了西方人的消费观念和信用意识,它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推动了欧、美等国经济的腾飞,提高了欧、美等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

6.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析 篇六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析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经济、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高速增长,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本文简要探讨了就业难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法。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30万。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有较大增长,但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突出的问题存在:

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4年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80万增加到630万;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是相当明显。此外,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近年来,由于考研和读博现象的蔚然成风,使得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招到高学历的,就不要低学历的,能招到名牌大学的,就不要普通高校的。这种重学历轻实际才能的倾向,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偏低。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校园中“催生”的“考碗族”们为了得到一份“铁饭碗”,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紧张而激烈的求职考试中,为求一份“铁饭碗”全国各地到处考。其中,公务员考试是最受大学生青睐的一项考试。据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创历史之最。人数相较2007年增加了12%,录取比约为46:1。同时此次考试最激烈的是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录取比例为162:1。

二、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存在: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一些高校在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衔接起来,存在着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 不仅是在“高考指南”里还是高考网络指导上都列明了“高考热门专业”。其中就包括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新闻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等。而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

才主要有以下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致使专业趋同化现象十分严重,毕业生供大于求。另外,有不少专业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很多学生根本无法找到和自己专业挂钩的职业,只好重新学习别的职业知识,完全废弃了四年所学。

三、职介市场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2005年上半年全国劳动力市场平均月最大岗位匹配率仅为0.6xxxx,平均月最大求职成功率为0.74,这就意味着3xxxx的岗位因找不到合适人选匹配,有约四分之一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由此可以看出,职介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四、结构性就业不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

五、就业时存在着歧视现象。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像这样,大学生在就业中除了遭遇学历歧视外,还有林林总总的性别歧视,户口歧视,地域歧视等等。这些歧视现象,不同程度的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虽然国家已经出台各项有关平等就业的规定,但是这类字眼在招聘信息上仍然随处可见。所以,很多大学生尽管非常优秀,还是被用人单位无情的拒之门外。

六、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择业期望值偏高是这些年来一直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因将自身价值定位过高,而实际能力又偏低的矛盾是不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同时,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具备了希望到沿海城市挖金的渴望,却缺乏到我国贫穷的中西部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有调查发现,在理想择业地区的选

择上有37.6%的毕业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而愿到中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仅占

7.3%;对月薪的要求上,选择2000-4000元的毕业生就占58%。这都说明众多毕业生的眼光很高,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国家政策方面

1、鼓励大学毕业生下基层。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提前晋职(定级)、给予较高额度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及发展机会、工作期满自由流动等,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农村等最需要的地方工作。据了解,陕西省将重点解决享受助学贷款,失业1年以上且家庭难题,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到期尚未解决就业题目的毕业生以及各地结合实际确定的糊口难题家庭、单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中的登记失业毕业生的就业题目。通过为这些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确保难题毕业生得到重点援助,匡助登记失业的应届毕业生大部门实现就业。

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如2009年以来,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前提的,福建省制定了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等搀扶政策;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其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贴息贷款额度最高5万元,由财政按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给予全额贴息.二、就业市场方面

我国应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整顿就业市场,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建立起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政府之间、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协作,使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作用,不失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好办法。

同时,国家还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对以不实之词、虚假信息吸引参展单位和学生的招聘会主办单位和个人予以查处,对各类毕业生招聘会予以引导、规范,提高招聘会质量。

三、高校方面

高校办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检测并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形成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其就业层次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摆正心态,客观定位,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学校还应当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社交活动、动手能力等,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学校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合作,为毕业生广泛开辟各类就业渠道并且学校成立专门小组为毕业生即时解决在招聘会和面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高校要主动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坚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四年大学生活的始终。学校应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采取大小型招聘会相结合的形式,精心组织“双向选择”活动,使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比如武汉大学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帮扶就业难题和家庭难题学生就业;加鼎力度,继承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充分利用网络与专业组织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就业指导,对各学院(系)就业工作职员进行培训;拨专款组织各学院(系)走出去,到全国造访用人单位,寻找、收集需求信息,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为下学期就业工作做预备,努力变“危”为“机”。

四、毕业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应当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与竞争的准备。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课外常识,还应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充实自己,加强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本领。大学生应当把职业理想和志向同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接受市场的洗礼,努力去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树立市场观念。

自主创业,给自己当老板对应届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另辟一片天地。现在很多高校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也在更新观念,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如2009年,北京首次对未就业大学生逐个登记统计,进行就业培训,以最大限度地匡助其就业。北京市人事、财政等有关部分也已达成初步意见,将对大学生自主就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为他们自主就业创造最有利的前提。

此外,大学生也要做好到基层就业的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凤凰网

7.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 篇七

经济转型不够快

《南风窗》:经济在发展, 人力资源的需求会相应增加才对, 可是大学生就业为什么反而越来越困难?

杨伟国:现在我们国家出现的主要是民工荒问题, 大学生反而在寻找工作时比较困难, 反映了什么问题?什么样的经济结构需要大量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 什么样的经济结构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中国经济结构目前还是处于比较低端的水平, 结构调整的速度跟经济增长的速度很不相称。虽然像航空航天、计算机等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 但这都不占目前经济结构中的最大比重。这种状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很简单, 你的经济结构不需要那么高素质的劳动力, 农民工来了3天就能上岗甚至于来了跟他说一说马上就能做, 要大学生没有意义。

《南风窗》: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已经讲了很多年了, 为什么迟迟不见效果?

杨伟国:肯定和我们的政策激励、大的经济体制有关系。经济体系里国企比重过大, 导致这个市场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简单的例子, 中国这个社会假如只有两家公司, 一个中石化, 一个是个体户做石化的, 中石化可能占了90%的份额, 小企业占10%, 在这样的体制下, 两家公司都没有创新动力。中石化有90%的份额, 不创新日子过得很好, 为什么要去冒风险呢?国企不是以企业经济利益为导向的, 是以企业运行的稳定为导向, 跟国家模式是一样的。私企应该有创新动力, 但是只有10%的份额, 它的任何创新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大家伙在那里压制着它。这种体制下, 既不利于国企创新发展, 也不利于其他企业创新和发展。

由于这样一个格局, 创业动力也减少了。没有创业活动, 经济结构升级是不可能实现的。经济结构的升级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既有企业创新动力很强, 这会导致产业技术和各方面升级;第二个就是做加法, 我们希望某个人来做企业去创新, 创造岗位。这两个动力都没有, 导致整个经济水平下降, 就业就很困难。

《南风窗》:如此一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岂不无从解决?

杨伟国:在我们国家, 所有问题想解决都能解决。我个人的主张, 还是国家要考虑市场经济的源头问题, 就是基本创业环境的问题。有观点说, 在中国创业不是每个人的权利, 而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举个例子, 在中国开公司不能以“中国”“国际”打头, 不让中国人这样做, 但他们可以去美国开一家公司, 自然就可以冠以“中国”二字, 你不就把资金给挤走了嘛。

一个根本的问题, 国家需要对整个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而不是把微观层面都揽在手里。微观领域的自由创业能把人的创造性彻底挖掘出来。所以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去创造一个企业, 然后对所有人都给予一种公平的管理办法。我把这样的创业政策称为战略性就业政策, 创业是就业之源, 包括既有公司的扩张, 也包括新生创业活动的增长, 这是真正解决就业可持续的办法。

政府该扶植大学生吗?

《南风窗》:也有人说, 大学生就不了业、就不好业, 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吗?大学生已经是社会上比较优越的群体, 国家为什么还要再投入资源去扶持他们?

杨伟国:高等教育家庭要投入, 国家也要投入, 学生如果没有用, 没找到工作, 这钱就泡汤了, 是一种投资浪费。如果他没有工作, 3年后这个人就废了。因为有一个人力资本折旧的问题, 你不工作, 折旧就很快了, 大学就白上了。

这些人找不到工作, 不是他们本身的错, 说得再苛刻一点, 他们是一个高等教育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 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大家不需要这个产品, 或需要这个产品时发现质量不好。这跟生产这个产品的公司、车间, 设计这个产品的设计师和工人有关系。那谁是相关责任者呢?是教育部门、是这个社会、是我们这些老师、是这个大学体系和课程设计问题。

《南风窗》:那么, 政府目前出台的各种各样很具体的就业指导政策, 能起到什么作用吗?

杨伟国:国家主要还是号召大学生去西部去基层或农村, 像团中央的西部志愿者计划或支教计划, 这和能不能解决就业是两个问题。它只是告诉你, 基于你加入这样一个计划, 使得你回来后找工作, 市场信号会是积极的。以前国家没有给资源的时候, 你道德高尚去农村当老师, 想回北京重新找工作, 你找不到。用人单位会想, 你当初为什么会去农村工作, 是不是你考试没过关, 你打架了?市场信号是很残酷的, 仅仅从你的行为来判断你的能力。除非你加入西部援助计划或支教计划, 再来找工作是可以找到的, 因为这个计划肯定了你的道德高尚, 又没有否定你的能力, 这就给你一个名分去中和市场的信号。

《南风窗》:就业指导政策目的是要给大学生造一些岗位还是说只是为让大家得到进一步的能力锻炼?比如大学生村官, 它算是一种就业吗?

杨伟国:大学生村官现在规模也不大, 总共加在一起也就20万人, 也算是解决一部分大学生最初阶段的就业需求, 由于他们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机会, 要是积极投入, 也能积累一些经验, 增长一些才干, 了解一些社会现实。

可是现在很多人认为派他去当村官, 回来就该给他解决工作。我认为这是欠妥的。大学生村官的模式, 也不是说指定你去, 这是双向选择的问题。国家有条件, 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 比如考研时优惠5分, 考公务员时有基层经验的优先录取, 但说国家得包工作, 就又回到了过去。你去当村官, 国家已经给你很好的锻炼机会了, 后面的事情得自己去做。

就业友好型增长

《南风窗》:有人提出未来政府的工作应该从经济增长优先转向就业增长优先, 您怎么看这个提议?

杨伟国:就业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问题, 没有增长不可能有可持续就业。现在很多层面上纯粹是为了就业而就业, 短期内, 比如经济危机期间适当做一点这种工作, 帮助大家过渡, 防止劳动能力的退化, 是可以的, 但形成一个国家包下来的模式, 对增长和未来的就业会产生不利。

就业友好型的增长模式比较好一点, 也符合经济规律。现在比较大的问题, 是很多领域其实是依赖高的资源和资本投入去推动增长的, 而不是像美国, 工资收入或叫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60%, 我们只占30%左右。

中国在整个企业和产业结构中, 资本密集类的程度发展得比劳动就业需求类的程度要大, 要真正达到就业友好型的增长, 还是一个创业环境的调整, 通过更多的人来创业去带动。现在有一种企业类型叫社会企业, 它的模式就是用企业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 包括就业问题。另外在重资本和重资源的企业中, 可不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调整, 让其在使用劳动力更多一点时能得到好处?

《南风窗》:人口因素会对就业形势产生什么影响吗?比如, 我们的年轻人口在逐步下降, 老龄化趋势在加快等。

杨伟国: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一个人口存量很大的国家。就年龄结构上的变化来说, 如果既定的所有条件不变, 需求和供给之比就会越来越接近, 甚至需求要大于供给, 就业情况就会好转。因为到五六十岁, 很多人就离开岗位, 可工作的那拨人的供给量就下降了。

但是, 如果这个国家由于退休年龄过早及寿命的延长, 导致整个社会保障的负担增加, 保障不可持续, 那就要延长退休年龄。这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所以要看这两个比例关系怎么调整。

《南风窗》:城市化是吸纳就业的一个大方向, 如果从就业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现在的城市化进程, 您觉得是快了还是慢了?

杨伟国:就业肯定是跟着经济活动走的, 在中国, 大学生就业完全取决于政府的资源投向。有那么多城市群, 就是因为国家给了很多政策乃至资金的支持, 劳动力自然也会聚集过去。

中国的发展是“中心加外围”模式, 国家是以首都为中心的, 各省是以省会为中心的。经济活力、主要经济支柱都在这些城市, 所以这些城市理应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地方。问题是这些大城市是不是可以无底线地接受大学生就业?人口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目前的经济体系不调整, 就会和这个容量限制发生矛盾。为什么北京有蚁族?因为这个地方就业资源更好, 但人口增加, 他没办法找到能支持生活条件的收入。 (摘自《南风窗》) ■

8.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篇八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是高校扩招导致的。其实,这个说法似是而非。我们曾以23~25岁的个体为对象,考查了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差异。调研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如果不上大学,其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也就是说,高校扩招并没有使个体就业状况变得更糟糕,相反,它改善了青年就业的状况。就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十几年之所以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30%,但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总体就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也就在12%左右,且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88%左右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城镇就业。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劳动力流动是低成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也将大为降低。但现实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而且是一种制度性分割。劳动力市场被户籍等制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可称之为主要劳动力市场,有城镇户口,工作环境好,稳定性强,工资福利待遇较好;另一部分与前者相反,可称之为次要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市场彼此独立,很难流动。毫无疑问,大学生毕业时肯定首选主要劳动力市场。即使不能如愿,他们对次要劳动力市场也会抱慎重态度,有的可能“屈尊”,有的则宁肯“宅着”。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如果非主要劳动力市场不去,就业难就不可避免。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数量上的,而是结构性的,是大学生追求高质量就业的结果。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什么高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大学生充分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出了问题。各国的实践证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这种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和升级,要求教育机构能够提供具有相应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劳动力。同时,教育带动的创新也会促进不同产业高质量的发展。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循环。但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在第三产业中,又以低端服务业为主,能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

三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虽然每年有近700万大学毕业生,但一些用人单位仍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团队合作意识差等。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这种相互影响有着不同的内涵。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很大出入,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遇到困难也就在所难免。此外,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主要是由民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完成的,与部委所属院校相比,地方所属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的办学条件差一些,师资队伍、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准备难以满足快速扩招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实际上,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80%之间,但不同层次学校的差异很大,“985”高校和“211”高校多在95%左右,这同时意味着多数地方所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初次就业率可能不到60%。

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的问题。据调查,我国有将近60%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党员身份等,都对就业概率和就业质量有明显影响。就业能力当然跟大学的教育有关,但同时跟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也有密切关系。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时间配置不合理,几乎没有职业规划,缺乏自信,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学生,在激烈的求职市场中,是很难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聘任的。就业观念是个更复杂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就业观念落后,说大学毕业生只盯着铁饭碗,盯着大城市,没有与时俱进。对此,我不完全认同。观念从来都是现实的反映,大学生之所以盯着大城市和铁饭碗,是因为在当前背景下,它们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利益,这无可厚非。不过,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家庭因素导致的就业观念问题。现在的大学生不少是90后的独生子女,家长不仅可以供养他们上大学,还可以资助他们毕业后的生活。因此,大学生找工作时可能会掺杂过多的家长意愿,对工作比较挑剔。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需要引导,应鼓励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工作岗位。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身上积累有较多的人力资本。他们能否顺畅就业,以及就业质量高低,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和命运,而且关乎创新的源泉,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想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放在国家整体就业的大框架内考虑。由于我国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加上新增劳动力就业和转型就业,因此,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只有整体就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才可能根本缓解,否则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我国“十二五”规划和《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就业优先的战略,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应该说,在理念和顶层设计上,就业工作已得到相当重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就业优先和高质量就业,要求我们在考虑问题、制定目标、出台政策时,要将促进就业作为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就业状况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不仅包括就业规模的扩大,也包括就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当前,人们对于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很多讨论和争论,其实,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如果经济在结构调整、质量提高方面有所进展,即使增长速度低一点,也会明显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李克强总理9月10日在同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对话交流时指出,“我们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就业”,提出要“长期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国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唯增长、唯GDP的做法,将就业优先战略逐渐落到实处。

二是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人为地把不同劳动力市场的身份和福利待遇进行划分,并将其制度化。这不仅有悖效率原则,也有悖公平原则,必须改革。为此,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完善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减少大学毕业生择业和流动成本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国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学生村官制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等。这些制度和政策总的来说是有效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第二步,减少城市户籍和非城市户籍居民的福利和权利差异,从而缩小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制度性经济差异,其中的关键是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均等化,以降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成本,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大为扩展。第三步,剥离依附于户籍上的福利和权利,从而彻底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三是提高办学质量,使大学生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否为社会输送足够多的合格人才,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大学生就业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办学体制和办学条件上。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充裕的合格人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改进。第一,减少政府对大学自主权的干预。政府管得太多,全国一个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难以满足现实多样化的需求。第二,办学条件均衡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有目共睹。但研究表明,如果高校之间的差异太大,可能不利于整个高校系统的创新。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另一方面对于扩招的主力军——一般高等院校更应该给予关注,因为它们承担了大部分人才的培养任务。不仅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化,高等教育也需要一定的均衡化。第三,加强对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具有倍增的就业效应,但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创业的比例很低。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普通本科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很多学校对此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只是企业家的事情。其实,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四是切实发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特殊作用。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更应发挥特殊作用。主要有三:首先,作为用人主体,政府应扩大对大学生的直接需求,或出资为大学生购买更多的工作岗位,或通过给企业减税的方式,鼓励企业多聘任大学毕业生。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有更多的直接关系,政府可要求国有企业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多雇佣大学毕业生。其次,应进一步简化创业手续,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更优惠、更灵活的支持,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并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最后,加强服务和监督,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性别歧视、院校歧视、户籍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行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特别是要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9.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篇九

班级:111101 姓名:李俊蕾 学号:20114110125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1.1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大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进入大学学习,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逐渐开始凸显出来,尤其是199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大幅扩招政策之后,就业难问题更加严重起来,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1998年为83万人,1999年为84万人,2000年为94万人,2003年为187万人,2006年为377万人,2009年为531万人,2011年为608万人,2012年更是为624万人。这样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导致一系列就业问题出现。2003年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的第一年,6月初就业率仅50%,2003年9月份就业率才达到70%,2004年9月份的就业率为73%,而到了200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出现恶化,338万人的毕业生,真正签约的仅33.7%。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虽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等,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是一个被持续热议的话题。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找出就业难原因并提出解决就业难的方法与建议。1.2个人兴趣与思考

笔者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将面临就业问题。虽然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没有切身的感受,但是通过了解媒体的报道,以及参加学校举办的几次招聘会,看到招聘会现场被围的水泄不通,同时看到毕业生脸上的愁容,我也慢慢深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严重性。由于即将面临就业,我开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感兴趣,并且开始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与数据,了解国家有关政策等方面来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希望通过研究找到就业难的原因,同时希望可以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2.选题的意义 2.1理论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理论。2.2现实意义

就在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称,2014年中国将有727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2014年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2014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人忧虑。事实上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如果大学生无法很好的就业,国家未来也会收到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有必要。

二、研究性质

笔者认为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通过知网了解以前研究文献,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第二:分类别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探讨,如周舰的《中国女大学生就业第三:分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解析。主要有的常乐《从人口学角度难问题论析》;白文飞,徐玲的《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等 探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崔新生的《从就业能力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等。通过很多文献的查阅与观看,得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虽然不是全新的选题,但在研究上还可以寻找一定突破。

三、研究方式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法:针对第一部分内容工作岗位提供情况与大学生毕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中考虑将毕业生分学历与专业,分性别,同工作岗位提供情况中分性别、分学历要求以及专业要求进行人数上的对比分析。以此来分析我国新形势下的就业情况

文献资料法:分析查阅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关于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政策资料,高等教育学生毕业生人数统计,近几年大学生待业以及就业率等相关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方法:针对全国所有高校分一本,二本,三本以及专科院校进行分层,在各层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然后设计关于大学生就业态度以及个人能力的相关问卷进行调查。

四、分析单位与抽样方法

由于全国范围过大,实施起来受各方面因素限制,因此本次调查针对河南省一方面以各高校为单位,针对河南省所有高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专科所有高校以及企业。

及研究生四层,通过在四层中每层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样得到的学校。在对该学校所有毕业生进行随机问卷发放进行问卷调查。另一方面,收集河南省所有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将企业按照规模划分,在各规模间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对抽中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用人情况。

五、时间维度

199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大幅扩招政策之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始慢慢出现,因此收集相关数据从2000年开始,同时有几个关键数据,如毕业生人数、岗位数以及中小企业数,这些数据收集五年内的较准确数据,以此提高研究报告的准确性。

六、研究内容

笔者希望通过四个方面相结合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下工作岗位与毕业生的供需情况分析。2.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情况。3.企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情况。

4.市场经济作用下政府给与就业的之策帮助与支持分析。

10.大学生就业难之我见 篇十

07工商管理(1)班 :周晓辉学号:36 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最近几年,“难”的似乎已不仅限于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了,连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开始感叹“做毕业生,难啊!”那毕业生就业为什么难呢?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首先,诚信问题。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勤奋刻苦学习,整天游手好闲、打游戏等等,到求职时才发现具备一定的证书、文凭和履历才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此时她们只有投机取巧或造假来欺骗企业的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第二,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由于近几年高校的扩招,使大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加上动手能力差,缺乏实际经验,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第三,自身地位偏高。大学生普遍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大学生们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

(二)多数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设臵和专业调整没有面向市场的需求,而是单纯力足于自身师资条件:并且现在的多数大学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的发展,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等;他们没有思考过怎样设臵教育内容与方法才能让同学更好地接受知识,轻视对学生的教养和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研究型人才与高级专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臵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的机制;各高校的办学水平残差不齐,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日益扩大、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些因素越来越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率升高。

(三)、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部分传统生产领域日渐萎缩,许多“夕阳”企业产品过剩,生产急剧缩减甚至关停,很多职业岗位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新兴部门和企业则迅速崛起,相应的岗位也迅速增加。当然,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社会的现实社会需求结构有一定的畸形性,“各领风骚数几月”的各种“热”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然而,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

(四)、大学生及其家长错误的择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择业取向上多数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去生产第一线。由于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定位偏差,使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一、择业定位偏差。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这种择业定位上的偏差,必然陷入就业难的误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应该面向“大众化岗位”。如果不纠正择业定位上的偏差,那么就难于从择业误区中走出来。第二、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五)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主要指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很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限制机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国家允许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多的用人自主权,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大学毕业生。但同时国家又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与之完全匹配的市场激励保障机制,宏观引导这些基层企事业单位理性地用人。例如,基层企事业单位一般进行承包任期制、经费包干制等改革,而任期目标中往往缺乏单位人力发展目标要求,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上的短期行为。他们拼设备、拼资源、压缩成本,不愿在承包期内接受见效迟而支付早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宁愿“竭泽而渔”或采取短平快的在职培训,何况这还能解决企事业既有人员的学历升级和稳住既有岗位的隐性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弱化了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阻塞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入口。

(六)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及服务欠佳

第一、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关系无处不在,有些在校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却因在找工作时没有社会关系而被一些单位拘之门外。相反,一些在校期间整天“混日子”的学生却找到比优秀学生好的多的工作。有些单位就是近亲繁殖,招进来的人都是和本单位相关人员有关系的,这样既挫伤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对单位的发展不利。

第二、社会中介机构或社区的服务不够

上一篇:爱的名人名言收藏下一篇:高中开学第一天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