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音乐欣赏活动计划

2024-06-13

经典音乐欣赏活动计划(共15篇)

1.经典音乐欣赏活动计划 篇一

经典励志经典美文欣赏

学习,或被淘汰

你说你丧失了工作的热情,不知道理想去了哪里。书画世家的你对色彩和线条有着天生的领悟,设计于你是一种创作的乐趣,可是你所在的公司并不多么珍惜你的才华。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把老板意志贯彻到平面表达的设计人员,你的工作是不断琢磨老板喜欢怎样的版式和怎样的色彩,然后根据文案人员和广告部的意见,一遍遍修改。

日复一日的加班,像个机器人一样把别人的想法实现在平面上,你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在何处。厌恶工作的心情日甚,现在让你感兴趣的不再是新的设计理念,而是新衣服和新发型,你一有空就上开心网,织围脖,你说那是让你快乐的地方。我觉得你也清楚,你根本就是在逃避工作,你问我问题出在了哪里。

亲爱的汪小可,你忘记了“军规”第四条啦:学习,学习,永无止境地学习。

你说你就是个喜欢生活的人,对要如何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什么兴趣,重要的是把日子过得开心舒服。所以需要加班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多付出了,所以懒得把新做好的版面再看一遍。那晚有五月天的演唱会,你已经错过了上半场,匆匆做完版就打车去看演唱会。等到第二天,同事跑来指出你排版时的错误,你才发现自己的粗心,导致整个程序因此拖了两天。

亲爱的汪小可,如果我是你生活中的朋友,我绝对是120%挺你,当然,有什么比生活更重要?但是如果我是你的同事,那么我会希望有这种工作态度的人千万不要和我一个团队,因为不负责任的队员的存在意味着别人工作量的增加。所谓公司,就是一条流水线。一个不乐意把工作做得出色的员工,必然会让下一个环节的人多出一些额外的工作。当你不能给别人的工作加分的时候,至少不要给别人的工作减分,否则你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

你说学习是很累的事情。什么工作是不累的呢?

你喜欢的明星们,谁不在学习和转型?明星们多么辛苦,他们那么努力地维持着曝光率和支持率。从清纯校园女孩到性感舞娘的蔡依林,从素颜杉菜形象到美容女王的大S,LadyGaga每一次的亮相都在设计和创意上殚精竭虑……

上周我遇到一个制片人,他曾是一档有名的节目呼风唤雨的推手,可因为频道调整,被派去做一个全新的艺术节目,如果收视率不足,节目就会被砍。你想,年近五十,从头开始,有多难。可是他,买杂志看书交朋友跑画廊,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带着他的几个导演,在极拮据的经费之下,就是把节目做了出来。他遇见年轻人都会很谦虚地说:请多指教,然后认真地听每一条意见。他肯定学得很辛苦,可他对我说,他要对这些跟着他的导演们负责,节目一定要成功,否则会从频道出局。我觉得这个节目能成,是因为有这么给力的人在努力。

亲爱的汪小可,你可能还没有遇到这样的职场压力吧:要么进步,要么出局。可是,你再这么消极工作,不出两年,你自然会被更勤奋好学的人替代。到时你去哪里找另外一份工作呢?你的技术陈旧,你的资历导致你比新人贵,你的工作态度比起新人毫无优势,你觉得你能顺利地找到第二份工作吗?

媒体人说:适应,或被淘汰。适应的唯一方法:学习,学习,永无止境地学习。

让这条“军规”变得舒服一点的唯一方法,是享受学习。汪小可,你现在设计的每一个新版式,就算不被欣赏,至少你练习过了,有一天可能就用得到。有时候可以这样想:就当这份工作是读研究生吧,每天做老板布置的作业,工资就是一份额外的奖学金。合同到期时,你带着更好的技术去找下一份工作,或者学习的机会。被讨厌的老板耗损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工作能力,是最糟糕的事情。

亲爱的汪小可,工作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非终点,希望你能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

新生指南

准确地讲,我从小到大在学校里的成绩没有好过。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年轻的好处在于,这是你不用想太多事情的时候。

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年轻的时候应该要先想想:自己和别人的分别在哪里?而不是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在社会上有多大的知名度、能赚多少钱、能娶到多漂亮的老婆……

我一直在没有什么目标的状态底下,所以实在不适合拿来给同学们作为励志教材,但是大家也许可以从我的经历,看到这个世界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很多种做人和念书的方式。

小学、初中、大学,我一直在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比如上大学,我喜欢念哲学,于是我去念了。念了哲学后,有些老师的课我觉得很烦,我就不上了,我专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甚至上他们的课我都很任性。我记得那时候,有一年,有个大学老师,他主要教德国的语言哲学。那时,每上完一节课要交篇文章。到了要交文章的时候,我跟老师说:“老师,我真的很喜欢这门课,我也想到了一个题目,很想把它完成,但是我估计这个学期是交不了了。因为,我觉得要把它写好,必须再花长一点时间,我勉强按照时限交功课,交出来反正也不会有好效果,所以这一学期的功课我就不交了,我写完之后再给你看,你能到时候给我评语吗?”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这门课基本上得了不及格,没有分数,因为我没交功课。但是,一年之后我写了篇论文给老师。老师说:“没想到你还真守信用,好,我就看一看。”他给了我一个评语,给了我最高的分数A。当然,那个分数已经没有用了,因为那门课我已经完蛋了。

我在哲学系有好几个志同道合者,都是不大爱上课的朋友。我们会在上课前在教室门口那个小窗看一看谁来了,都没来就不上课了。随后发现大家都在学校食堂聊天抽烟,喝下午茶,然后我们各自到图书馆去读书,直到图书馆闭馆,回到宿舍再读。读到差不多一两点的时候,大家开始辩论,谈今天读了什么。那时候我们辩论很认真的,学长来问学术问题我是很紧张的。有一次,我在学校走着,一个学长走过来,忽然抓住我,没头没脑地问一句:梁文道!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里第几段说这样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我说:“哎哟,我没想过。”“白痴啊你是!回去好好想想!”我就回去好好想想,要不然下一回又碰到他,他又问我,那就丢脸了。

我讲这些,不是因为我们过去多离谱,或者这是多么值得羡慕值得炫耀的事,而是讲讲这种什么都没想、很没有为自己前途打算、很没有志气的状态。它很挥霍,但是我从来不后悔,因为我总觉得,一个人一辈子中并没有太多时间是可以让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大部分时间都不是为自己而活,是为了别人给我们的要求而活。举个例子,很多香港小孩从小学钢琴,是为了升学,据说升好中学好大学,人家要看你会几门乐器。怎么才算弹得好?考试来证明。考的试叫英国皇家学院试,香港是全球报考英国皇家学院试人数最多的一个地方,超过英国。香港几乎每一家的小孩都弹钢琴。但是,每次我在香港听一些很出色的钢琴家独奏会的时候,现场都坐不满。那些人上哪儿去了?很多弹钢琴的小孩,他们跟父母是这么对话的。他说:“我再也不要弹了!我恨透钢琴了!”爸爸妈妈就会说:“放心,你只要考到八级,你这辈子都不用弹了。”

各位想想看,这个逻辑:你弹钢琴的最终目的是以后都不用再弹。你去学开车的最后目的是以后可以不开了。有这种学习吗?这是种比喻,但是我觉得今天大部分人对学习的态度,事实上是这样的。我今天这么苦学,是为了以后都不用再学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都太严密地帮所有人规划好你要做什么,完全忽略掉自发的兴趣部分,只有一个目标:要升级。我认识一些欧洲朋友也学钢琴,不是为了考试,只是为了好玩。他到了六七十岁,家里还有琴,偶尔大家吃完饭,他弹一首给大家快活一下。他弹得很好吗?不。他考到八级吗?没有。但是他爱,而且爱了一辈子,当成兴趣。反观我所认识的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逼着孩子学很多东西,不是为了学的本身,而是为学了之后你能得到什么,比如一张证书。我知道现在大学生想的是,为了将来有一所房子有一辆车,要不然混不下去,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我实在不太明白。

我想说,年轻的阶段,我们不用让自己陷入很多的必然性里面,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些自由。我们今天太早把必然性加到所有正在受教育的年轻人当中了。更有趣的是,现在这些必然性,不一定是社会、家长施加在各位身上的,而是各位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我想教育,其中很重要的目的,恰恰就是让我们反省,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有这么多,必该如此、必然如此的事?

原来你是大人,我是孩子

生气的时候,我骂她:“你怎么这么笨?”手指头几乎戳到她涨得通红的小脸上。书桌上,试卷摊开,几个大红叉刺目地映着我变形的嘴脸。她忍住泪,站在我旁边,认真地在作业本上写下“订正”两个字。因为是站立着,手腕过于用力,铅笔芯“吧嗒”一声断掉了。她有些惊恐地望着我,怕我余怒未消,又生新怒。

其实她乖巧、内敛、优秀。在她的评语上,老师都是极尽溢美之词,只有我这个亲妈,似乎对她永远不满。她打碎了一只碗,丢掉了一件游泳衣,弄坏了我的飞机模型,搞脏了我的新衣,都使我“河东狮吼”,等她向我认错。而每一次,她都是急着一笑泯恩仇。只要我话音落下,脸上的怒气转淡,暂时放下自己刚才的恶劣面容,她立即从墙角蹭过来,一张小脸还挂着几滴泪痕,就向我展开她无邪的笑容,笑得天真烂漫,笑得我怒意全消、满腔悔恨,笑得我忍不住要流出眼泪来。

她总是这样,从不记仇。跟我一起散步时,我偶尔会陪她一起研究蚂蚁搬家,在荒地上玩落叶青草,或者并肩坐在秋千上,听她说小朋友之间的趣事。她总是说着说着,就会抱住我的胳膊,在我耳边轻语:“妈妈,我真幸福,有你这样的妈妈。”睡觉前,她让我讲故事,讲完第二个,又央求讲第三个,我同意了,她“啪”的一下在我脸上亲了一口,表扬我:“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心情不好脸色一沉,她立马说:“好吧,今天就这样了,明天再继续。”不一会儿,枕边传出她轻微的鼾声,她的嘴角上扬着,像是在做一个美好而甜蜜的梦。

带她去科技馆游玩,本来很开心,玩到一半发现手机没有带。原本说好了,等我们从科技馆出来再跟她爸爸联系,一起去吃饭。后半程的观览,我明显走马观花,神情仓促。她打趣我:“妈妈,你不是说,不要为一点小事就影响了心情吗?”

五岁时,她跟我一起去外地出差。在街心公园为她系鞋带时,相机从我的上衣口袋滑落了出去,等我发现后奔回去找,已不见踪影。我自责、焦虑、沮丧,心情一落千丈。她抱着我,一下又一下亲着我的脸颊:“妈妈,奶奶说的,我是最珍贵的,你没有把我弄丢,爸爸跟奶奶就不会责怪你。”

拉着她的小手,追赶公交车,我跑得太快,她跟不上,又不敢跑,怕被川流不息的车撞到,便大声喊:“妈妈,不要跑了,我们坐下一辆吧!”我蓦然惊醒,奔回去拉住她的手,生怕一松开,她就被陌生的车流吞没。

那几年,不知为什么,心浮气躁,对自己,对家人,都欠缺一份安详宽厚。她11岁生日时,跟小朋友们玩耍,忘记了要去老师家拉琴。我加班回来,已是下午三点,我盛怒,口不择言:“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是她最害怕听到的我最厉害的“杀手锏”。果然,她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小脸一下子阴沉了。六年级,她已有了微薄的尊严。她第一次没有扑到我身上示好,也没有暗自垂泪。她默默拎起小提琴,背起装着公交卡的小背包,一个人往楼下走去。我跟在她后面,心里又后悔又懊恼。我想走到她身边,拥抱她,跟她说对不起,我还想对她说,我爱她,没有任何条件与原因。但我这样想着,却碍于我的母仪家威没有行动,只眼睁睁地看着她上了公交车……

我看着她坐在靠窗边的座位上,头倔强地扭向另一边,不看我。我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她的名字了,她却忽然转过脸,是她惯常的毫无芥蒂的那张纯真的笑脸。她对我扮了个好笑的鬼脸,大声说:“妈妈,晚上别忘了到车站接我……”我先不想笑的,心里还没有抹过大人的面子。但我忍着忍着就忍不住了,一个人笑起来,在初夏有些耀眼的阳光下……

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可能吗

如果你在考虑进行某种形式的深造性学习,你可能需要认真考虑,怎样才能不耽误忙碌的工作。毫无疑问,要在完成现有的工作、履行现有的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学习取得新的资历,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这样的努力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当你取得的新资历有助于你的职业进阶的时候。

工作和学习怎样才能“兼得”呢?

1.争取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在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程之前,跟你的伙伴、家人和朋友谈谈,确保他们知道你这样做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就会理解,你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时间跟他们在一起。

2.跟你的雇主说实话

或许你的.学习是由你的雇主组织和资助的,你肯定希望雇主减轻你现在的工作负担,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即使你是主动要提高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也应该让雇主知道你的计划和目标。很少有雇主因为员工提高技能而不高兴,让雇主知道你的计划,你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3.“最大化”你的时间

乍看起来,你或许忙个不停,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在一天里的很多时段可以变得更有效率。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去上班时,我们可以阅读;看电视可能浪费我们的时间,但也不必完全放弃电视,可以做好计划,只看最感兴趣的节目。

4.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式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差别很大,适合他人的学习方式或许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早上学习的效果较好,那就腾出早上的时间来学习,每周一两个早上,每次一个小时。每个人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也不同,如果你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长,可以比别人学习更长时间。关键是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它安排你的学习时间。

5.设立学习区

如果可能,请设立一个有助于你专心学习的地方,比如,把一间空房当成临时的书房,或在客厅的一个角落放一张书桌。你也可以离开家,到咖啡馆或公共图书馆去。无论在哪里,只要能把学习场所和你日常生活的区域分开,就可以让你的大脑更活跃。

6.找个“学友”

跟同学一起确立目标或许是克服障碍和激发热情的好办法。对成年人而言,交新朋友会有意外的促进效果。如果你想在家学习,加入网上学习社区能够营造跟传统教育方式一样的学习环境。

总之,要做到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并不容易。不过,一旦你开始投入其中,就会发现这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学习不会占据你的全部生活,只要每周挤出几个小时来学习,你就会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

为什么你不够优秀

一家著名公司的董事长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公司危机均化险为夷,使企业屹立不倒,记者问他:“您令公司转危为安的灵感来自何处?”他说:“林中独步。”

我深有感触。

有时候,我们忙碌了很久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因为我们焦急的情绪和浮躁的心态掩盖了事物的本质,这让我们仅仅在表层着急忙碌,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收效甚微。

很多时候,因独处而生出感悟,突现灵感,产生进步。我的很多工作灵感是在睡前躺在床上,在黑暗与沉寂当中让全身心放松下来,灵光乍现想出来的。每当此时,我就会拿起床头的手机或打开笔记本电脑或拿起身边的纸笔,记录下脑中瞬间闪过的灵感,然后马上打电话通知我的团队成员。第二天他们就将这些灵感转化成非常精彩的工作创意,取得令人难以想象的好成果。这个习惯让我渐渐明白:彻底的思考常与彻底的孤独为伴。

我非常痴迷功夫电影,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功夫电影中的绝顶武林高手都是孤独的,也在孤独中创造了不少绝世武学。张三丰,闭关思考,悟出以柔克刚的太极拳与太极剑,终成一代宗师。当一个人真正孤独地面对自己并开始思考时,这个人才开始成熟,因为只有这个时刻才有了创造的可能。

我书房的窗户正对着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但是每个周末我总是喜欢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开始我的写作与思考。不远处的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我书房内的安静祥和形成了极为夸张的对比。而我非常珍惜这种闹市中的安静,正是这种安静让我想通了很多平时在热闹的办公室里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每每想起一个个安静思考、快乐写作的日子,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世界峥嵘,心灵锦绣”的淡定和从容。

现在很多书都在讲建立人脉,但很少有书叫人去孤独。建立人脉的成功方法并没有错,但是拿出一定比例的时间进行孤独的思考,形成一种通盘布局的判断力也是确保你的奋斗能够成功的必备条件。

没有人承认自己一生会碌碌无为,但似乎又没有人心甘情愿地与孤独为伴。这个年代,很多人憧憬的东西都比较浮躁,金钱、俊男美女、地位、娱乐等这些都是漂浮在表层的人类需求,很少有人会问自己的内心深处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非常赞同一种说法: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一份孤独。

世界上有三种人:人手、人才和人物。后两种人往往是孤独的,人才会承担一定程度的孤独,而人物会享受当下的大孤独。

每个人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询问:你优秀吗?

但是,每个人最好先问问自己:你孤独吗?

2.经典音乐欣赏活动计划 篇二

1蒙摩装错信封:感受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是抽象的, 但是对现实的概括, 数学无论如何抽象, 但总会折射出现实的意义.数学源于现实, 寓于现实但高于现实.对现实问题的抽象总能获得感性经验.概率问题体现出来更多的是现实特征.概率中的许多经典源于人类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 只是经数学大师“金手指”的点化后才显示出神奇.数学的这些经典不仅凸显出数学本质, 折射出数学大师的睿智, 更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烙印”. 如写信、装信生活中常见的主题都会演绎出经典的概率数学案例, 成为概率的经典, 即历史上著名的蒙摩装错信封、或伯努利装错信封问题:

某人写了n封信, 以及与n封信对应的n个信封.求所有的信都装错了信封的概率.

蒙摩、伯努利装错信封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著名数学家欧拉的高度注意, 并被欧拉称为数学上的“一个妙题”.更为有趣的是, 欧拉为我们提供了简洁的解法:a, b, c, …表示n份已写好的信, A, B, C, …分别表示与n封信相对应的不同名字的信封.信装入信封的所有种数为n!.设信装错信封的总数记为f (n) .若把信a错装入信封B了, 可能装错的情形有两类:

(1) 信b装入信封A里, 其余错装的部分与A, B, a, b无关, 有f (n-2) 种装错法.

(2) 信b装入A, B之外的一个信封, 共f (n-1) 种装错法.于是, 信a装入信封B错装的方法有f (n-2) +f (n-1) 种.容易发现, 这样的情形共有n-1种.于是, 信错装信封的可能种数:

著名的蒙摩装错信封、或伯努利装错信封问题, 让我们感受数学上的经典, 体验数学现实的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 还有数学家独特的视角以及深邃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对我们思维巨大的震撼.这些数学经典让我们感受到对现实的抽象、以及创造, 感叹数学对现实的依赖.数学经典中蕴涵的现实情境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有趣, 领悟到数学的人文魅力.喜闻乐见的概率经典让人津津乐道, 既能揭示数学的生动直观, 又能体现数学家的风趣爱好, 既能展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又能通过展示数学模型的深刻功能.

2掷骰子计点数:体验概率悠久的历史

数学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 悠久历史的体验是在历史回味中感受到.抛骰子, 玩游戏, 计点数, 有助随机观念的形成.我们重温抛骰子游戏, 体验其悠久的历史, 回味丰富的趣闻, 以及广为流传的轶事.骰子很早用于游戏赌博, 占卜命运.1200年前的罗马皇帝及大臣痴迷赌博, 掷抛骰子.数学家卡当迷恋骰子, 参与赌博, 并把掷骰子赌博的丰富经验撰写为《论机会游戏》, 有了第一本概率论书籍.我们玩掷骰子的经典游戏, 研究随机现象, 体验历史的悠久.

多颗骰子掷抛的经典游戏提出了更复杂的点数问题.回味历史, 大约10世纪, 人类已有了抛2颗、3颗骰子的经典游戏.伽利略研究掷抛3颗骰子后发现, 点数和为10的次数比点数和为9的次数要多, 并撰写了《关于骰子游戏的思想》一书.费马与帕斯卡共同探讨点数问题, 掷抛多颗骰子, 研究赌金的分配, 并演绎出数学上的经典案例以及留下动人的故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能感受到骰子游戏历史的悠久, 体验自古至今众多数学家的热情.概率论源于“出身”不光彩的骰子游戏, 如今却成为数学上重要的思想观念, 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知识之一.掷抛骰子, 翻开人类经典一刻, 让我们体验到人类精辟的随机观念.

如今计算机技术促使抛骰子网络游戏的诞生, http://4a.hep.edu.cn/NCourse/gltj/ gltj_sjsy.htm#中精彩的抛骰子游戏, 如图1所示, 指定试验次数及演示次数, 系统会不遗余力地演示骰子的掷抛, 统计点数1, 2, 3, 4, 5, 6出现的次数, 展示各点数出现机会的频率.抛骰子5000次后的结果显示, 出现1, 2, 3, 4, 5, 6点数的频率大致是0.165左右.出现的点数机会大致均等.事实表明, 抛骰子游戏是我们形成随机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今天, 重温经典的抛骰子游戏, 我们不仅体验到数学家高超的心智, 以及数学家的丰富感情, 更是体验到随机现象的悠久历史, 以及随机经验形成的方式, 尤其是随机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

3分赌金求合理:领略对数学的执着

经典是文化、精神的承载者.概率起源于关于机会的游戏.赌金分配是概率论中的经典, 引发概率论的深入研究及发展.从数学家对赌金分配问题的研究历程中, 我们感受到数学家追求的执着, 品味到数学家的数学情怀.15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提出经典的赌金分配问题:A, B两人约定六胜者为赢, 在A胜5局B胜2局后赌博因故中断, 如何分配总赌注才合理.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中, 帕乔利认为按5∶2分配合理.尔后的400年时间里, 赌金分配问题受到卡当、帕斯卡、费马、惠更斯、雅各布等众多数学家的高度关注.卡当认为, 帕乔利的赌金分配不合理, 应当按需要胜的局数来分配, 即以 (1+2 +3+4) ∶1=10∶1分配总赌金.但帕斯卡、费马认为, 无论帕乔利还是卡当赌金分配均不合理, “无论在图卢兹还是在巴黎, 真理是唯一的”.帕斯卡、费马通过多时间的通信探讨, 给出了合理的答案:按15∶1对总赌金进行分配 (1652) .接着, 又把赌金合理分配引向更一般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 谁先赢s局就胜利, 现在一人赢a局, 另一人赢b局, 赌博中止, 问赌金怎样分配才算合理.

问题解决的体验是对执着的奖赏, 沟通交流是数学的分享.赌金分配问题的研究加深了费马、帕斯卡两人间的深厚友谊, 彼此欣赏, 惺惺相惜.费马信中说, 真心希望能热烈地拥抱你, 聊上几天几夜.帕斯卡回信道, 如果身体允许, 立刻飞到图卢兹, 绝不会让您迈出一步.他们因研究赌金分配问题结缘, 因对数学的执着相知, 两人却不相逢, 至死都未曾谋面, 这是数学界、乃至人类的一件遗憾之事.

惠更斯不满足帕斯卡、费马的研究成果, 追求完美, 提出“数学期望”:如果p表示一个人获得一定金额s的概率, 则sp称为他的数学期望.于是, 有了更一般的结果:如果获得金额a的概率为p, 获得金额b的概率为q, 则他希望获得的金额为ap+bq.但惠更斯认为, “法国杰出的数学家已解决了这些问题, 没人会把这个发明权授予给我”, 以没赶上解决赌金分配问题惋惜.不过, 笛卡儿认为, 惠更斯“在这个领域内, 他的成就将超出所有的前辈”.从赌金分配问题提出以来, 我们领悟到众多数学家的奉献精神、执着追求, 感受到对数学贡献的点点滴滴、逐渐累积, 欣赏到数学家的专业精神.赌金分配问题中众多的经典案例以及数学家的风采, 必然让我们乐在其中, 有了数学“娱乐”的享受.我们感受到数学家的鲜明个性, 领略数学追求卓越、为数学献身的精神, 体验到他们为自己的成果自豪、愉悦的心情.什么是数学?“数学, 那就是高斯、切比雪夫……和我所研究的东西” (马尔可夫) .

4抛硬币玩游戏:体验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硬币决定某事自古以来是人们常用的方法, 所表现出来的思维也是直观的、确切的.我们从游戏中能领略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德·摩根、蒲丰、皮尔逊等著名数学家曾醉迷于抛硬币的经典游戏, 研究正、反面出现的机会到底有多大.他们的这些游戏无一例外地直接明了地验证, 正面朝上的频率趋向于1/2.

随着数学家对抛硬币研究的深入, 发现了“正、反面出现次数相等的机会”并不是随着抛硬币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而是随着硬币掷抛的次数增加而渐渐减少, 如表1.这与人们的直觉截然不同.数学家詹姆斯·斯达灵进一步研究, 在1730年提出抛硬币2n次时正、反面出现次数相等的概率约为, 即知名的斯达灵公式.斯达灵公式极具精妙, 如正、反面出现次数相等的概率小于1/100 , 则只须, 当n>6367时即可满足要求.

数学家詹姆斯·斯达灵透过现象揭示掷抛硬币的本质规律, 我们从中感受到概率思维的深刻性.

掷硬币的小游戏能揭示概率中隐藏的数学规律.我们透过潘尼游戏发现其中的规律. 潘尼研究抛硬币的正、反面问题后发现, 一枚硬币接连抛3次, 所能出现的结果共有8种: 全为正 (正正正) , 全为反 (反反反) , 两个正一个反 (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 、两个反一个正 (反反正、反正反、正反反) .假设一枚硬币接连地抛, 两人先后预言, 第一次接连得到他所预言3枚硬币依次出现的结果 (上述8种情形之一) 即获胜, 这就是1969年提出的潘尼游戏.正常地, 我们似乎会感觉到双方获胜机会均等, 或许先手获胜机会较大, 因为他选择可能的结果比后手要多.正如围棋、象棋一般, 先手通常会比对手多一着.但潘尼不以为然, 并发现其中有趣的规律.他认为, 先手先选定一种组合后, 后手可从剩下的选取一种合适的组合, 在接连抛硬币时, 保证你有较大机会获胜.他提出的诀窍是:后手选择组合中后两项是先手组合的前两项, 而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相反.如他选的组合为“正正正”, 则你选组合“反正正”;他选“反正正”, 你就选“反反正”;先手组合是“反反正”, 则你选择“正反反”.这是因为, 若对手第1次出现“正正正”, 是第n, n+1, n+2次抛硬币出现的, 则第n -1次抛硬币时必出现“反”, 否则与第1次出现“正正正”矛盾.于是, 第n-1, n, n+1次抛硬币时出现了“反正正”, 后手获胜.通过深入研究往往发现简单的问题却有不一般的结论.“关于抛硬币的计算经常表明, 那些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这些结论与通常的直觉如此之不同, 以至于许多训练有素的专家都怀疑其正确性”[4].这段话耐人寻味.再简单不过的抛硬币游戏居然隐藏着与常理相悖的概率规律, 尽管隐蔽得很深很深, 但数学家总能给我们以惊奇、意外, 让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深刻、犀利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徐传胜.概率论简史[J].数学通报, 2004, (10) :36-39.

[2]徐传胜.概率论发展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20-31.

[3]张映姜, 等.数学的历史文化赏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43-154.

3.我喜爱音乐经典 篇三

我喜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它那优美的旋律是那样令人沉醉。尤其是那纯朴深情的“爱情主题”,那情思绵绵的“倾诉”,总在我心头萦回不去。那悲泣的楼台相会,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深情“对话”,总令人低回不已,为这对千古情侣一洒同情之泪。还有那独奏小提琴以和弦奏法和双音奏法表现的“抗婚”场面,那强烈的切分和弦在表现英台悲愤心情和强烈抗争的同时,也把我——一位忠实听众的感情波澜推到了顶点。

感情,是音乐艺术的灵魂。音乐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直接表现人的感情体验的艺术。《梁祝》的旋律之所以能够打动千万听者的心弦,就在于它那展示形象的音乐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因而,在平时生活中具有深刻的感情体验和丰富的情绪记忆的人,容易产生共鸣,也就能更好地从情感上理解、欣赏音乐。

我喜爱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只要那勾人心魄的二胡声一响,我的心便产生一种颤栗,一种苍凉。我仿佛感受到我们民族的苦难,千百年来遭受的凌辱和伤痛。乐曲由徐缓深沉趋向激烈昂扬,由低音区趋向高音区。在大幅度的音域变化中,表现一个不屈灵魂的强烈抗争。旋律线起而复降,富于变化,以婉转悠长的气息倾吐着压抑已久的思绪,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一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心中种种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优美动听、跌宕起伏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黑暗社会中哀痛的心声。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会久久不能平静,沉浸在历史沧桑的遐想中。难怪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指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情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歌德说,音乐是进入更高的知识世界的唯一的、非物质的方法。音乐的美,要用心灵去感应,去接受;音乐的美,也要用理智去领悟,去追求。

我喜爱贝多芬的《命运》。恩格斯对这首交响曲做了这样惊心动魄的评价和断语:“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记得第一次听《命运》,是三十多年在一所大学的阶梯教室里。一位在十年动乱中饱经磨难、重登讲台的音乐系的老教授为我们动情地介绍这一不朽的作品。“扼住命运的咽喉,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老教授用我们民族曾经的苦难和他自己那坎坷的经历诠释交响曲表达的这一伟大思想。他说:贝多芬的音乐是属于进步人类的。这位大师雄踞在悲壮、博大的人生舞台上,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他赋予“命运”这一主题的深刻意义,医治了多少人的痛苦、创伤,使多少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升华!瞬间即逝的乐音,却能捕捉人的一生,让人生的意味永留人间……

从此,《命运》成了我经常聆听的音乐经典之一,乐曲奔腾的情感激流,不断冲击着我心灵的堤岸,直到乐章最后的和弦终止之后,我彷佛还沉浸在“英雄”与“命运”的搏击之中,那在和谐之美中表现出来的不和谐——狂暴的压力和猛烈的抗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回味。

我喜爱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这首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圆舞曲,百余年来风靡全球。每次聆听这首乐曲,就彷佛看到小提琴、圆号、长笛轻轻驱散了浓迷的云雾,迎来了璀璨的春天。从那富于线条美的旋律中,领悟到多瑙河碧波粼粼、春意盎然的意境,从那轻盈美妙的舞曲音乐中,感受到多瑙河水流淌不息,起伏荡漾,人们迎着明媚的春光奔向美好未来的情景,柔和、恬静、温存、安详,给人以丰富的遐想和熨帖的心灵抚慰。

音乐经典的旋律,总是渗透着淳朴真挚的感情,并使之升华成“情语”,因此才能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我喜爱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在这首结构严谨的重奏曲中,镶嵌着情意绵绵、令人回肠荡气的抒情乐章“如歌的行板”。作曲家把俄罗斯民歌《瓦西里坐在沙发上》的素材,巧妙地用在旋律里,变成了自己的心声娓娓动听的倾述,情思幽远,寓意深切。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后,都被它感动的饮泣洒泪;他从乐曲中听到了自己的母亲俄罗斯大地在悲楚地沉吟。

是呵,音乐是离我们心灵最近的东西,它可以强化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心灵世界,还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潜在的能量。

我喜爱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大提琴曲《天鹅》,那柔和清澈的音调,安逸恬静的旋律,把我带入了宁静、优美的田野,溪水潺潺流淌,万物静穆和谐,充满童话般的幻想和高雅圣洁的气质,引听者的心化入一片纯洁的境地。

我喜爱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我喜爱圆舞曲《春之声》,我喜爱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丝》,我喜爱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啊,那无穷无尽的音乐经典,给我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记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天性精细,充满激情的人,不可能忘记别人的忧患、痛苦和不幸——这种品格是音乐培养出来的。我国古代的《乐记》也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见,音乐对人起的作用,无论中外,都是一致的。音乐经典所蕴含的丰富的“乐思”和“情语”,永远给人们以震撼,永远激荡和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音乐经典的魅力就是这样在人们心灵中潜移默化,萌生着高尚的情操,以达到心灵美的升华。音乐经典在不断净化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健康优美的音乐声中消除烦恼、忧愁,拂去蒙在人们心灵上的尘垢,点燃起心灵中美的火花;它使人沉思、遐想、憧憬、升华;它使人明朗、轻快、欣喜、欢乐;它使人精神振奋,充满热情,进取向上;它激发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并逐渐形成创造美好未来的激情和意志。

4.经典现代诗欣赏 篇四

1、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一代人》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3、《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4、《春暖花开,面向大海》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 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5、《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6、《相信未来》食指 1988年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5.经典美文摘抄欣赏 篇五

请用你的善良,为这世界荡开一条平坦的路,让人们一路平安。当面对需要救助的人,救,还是不救,这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善良的拷问。我们原本想要 伸出援助之手,人与人之间的欺骗与不信任却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我们的善良,我们犹豫了,但最后我们都会选择去救,只因我们问心无愧。”马路天使“宋立明的车 还在马路上来回穿梭,他依旧选择义无反顾地信任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谁也不知道他的车还能开多久,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救多少人,但他的善良却为人们荡平了一 条安全的路,他永远是这条路上最虔诚的护道者。一念之间的信任,让他坚守了40年。

善意之心,在举手投足间温暖着生活;善意之举,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汶川大地震中,面对巨大的浩劫,不正是一丝一丝浓浓的善意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形成战胜灾难的滔天暖流吗?”义丐“徐超,一个流浪的乞丐,蹒跚着把一把零钱捐出来时,周围的人震撼了,哭了。徐超的105元,是他的全部家当,从情感上来说,并不比加多宝的1个亿逊色!

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纯洁的心灵,小小的善举,举手之劳,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却能换来很多美好。学会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美好的生活是在大家的点点滴滴中创造的,是会在持之以恒中得到延伸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世界充满爱时,那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幸福的分享。

6.佛家经典禅语欣赏 篇六

2.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4.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5.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6.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7.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8.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9.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0.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1. 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12.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7.经典音乐欣赏活动计划 篇七

关键词:经典诗文,音乐情感教学,音乐艺术净化心灵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 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把经典诗文融于初中音乐情感教学之中, 利用经典诗文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特殊功效,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材施教, “诗”、“乐”相融, 对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愿与同行一起学习研究。

一、强化音乐情感教学是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要求音乐教育要体现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这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 纯粹的音乐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十分有限, 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力量过于单薄。这一个阶段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最佳时刻, 情感教育至关重要。因此, 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因材施教, 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是初中音乐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经典诗文融于初中音乐教育之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经典诗文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仍不可小视, 不仅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 而且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典诗文还占有一定的份量。经典诗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古诗用韵讲究、格律严谨、节奏整齐、富有音乐美, 除本身就适合吟咏外, 还有许多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 深受人们喜爱。可见, 古典诗文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学习古典诗词, 除从中吸收丰厚的知识营养外, 还能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 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 关爱他人, 热爱生活, 克服和抑制不良的意识行为习惯, 自尊、自重、自强、自信, 培养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质,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三、以情感培养为主线,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平台, “诗”、“乐”融会, 润物于无声

《走进音乐世界》中的“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系列中包含有“友情、亲情、爱情、乡情、别情”及“博爱、仁爱、母爱”等内容的情感音乐及中外经典名曲。针对这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情感教学目标,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 认真挑选十多篇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经典诗文, 精心备课, 采取多种形式融经典诗文于音乐情感教学之中。

1. 经典诗文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 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配乐诵读———在参与中培养情操。

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乡情的课堂教学中, 以《故乡的亲人》一课为例, 辅之以配乐诵读, 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乡情”、“别情”教育。我首先询问学生对家乡的记忆, 让学生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引出乡情, 然后带学生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让学生感受乡情这一人间美好真挚的情感。在教会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之后, 再根据歌曲表达乡情的含意, 要求学生寻找表达乡情的中国经典诗文并配乐朗诵。

3.“诗和乐”———诗更亲, 曲更美。

在古乐曲教学中, 我们发现, 如果仅仅让学生欣赏古曲他们会感觉单调乏味, 无法体会到作者创作的心境、情感, 也达不到欣赏的目的。因此, 在音乐课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叫“诗和乐”的小环节。在教学中, 让学生从所熟悉的诗文中挑选与古曲节奏、韵律、情感相近的古诗, 把古诗和古曲有机地结合起来。

4. 从流行渗入古典, 以古典厚化流行。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新时期的学生对流行音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提高对流行音乐的欣赏水平, 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感到棘手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推动经典诗文与音乐情感教学的结合

音乐情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整体协调配合, 营造氛围, 形成合力;除了常规音乐课堂教学外, 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经典诗文与乐曲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挥想象力, 以舞蹈、配乐朗诵、小歌舞剧、小品等艺术表演形式表现自己的艺术才能, 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尚的情操, 展示经典诗文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艺术成果。

总之, 把经典诗文融入初中音乐情感教学, 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研判的过程, 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长期努力和实践。“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只有以此为信念, 用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戴定澄主编.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你不能错过的经典音乐书籍 篇八

推荐理由:

现在很多年过30岁的读者一定有过一手捧着这本书,一边按图索骥在堆积如山的打口唱片堆中挑选CD的经历。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这本书算得上一本西方摇滚乐的百科全书,是文艺青年手中的中文摇滚圣经。其信息量之全、之大、之广,在当时的大陆中文出版界绝无仅有。虽然时代快速改变,但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是其他同类书籍所无法替代的。

《灿烂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

推荐理由:

90年代初期,当很多年轻的中国少年第一次接触摇滚乐的时候,涅槃乐队几乎成了“摇滚”的同义词。那个一枪轰死自己的乐队主唱,更成为无数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和后期很多摇滚人物传记相比,这本书的文献价值也许并不突出,但在当时,一手捧着这本科本的传记,一边听着《Never Mind》,幻想着自己也能拿起吉他上台演出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像一块滚石》

推荐理由:

2004年该书问世后,立刻好评如潮。评论界之所以对该书评价这么高,一是因为该书是鲍勃·迪伦的自传,二是因为这是老爷子自己写的。抛开情感因素,自己写自己难免在关键信息上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不过谁让他是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呢,比起那点小瑕疵,更多人的还是乐意知道这个老江湖是怎样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的。

《失恋排行榜》

推荐理由:

作者尼克·霍恩比是《纽约客》杂志的流行音乐乐评人。这虽然是一本和爱情相关的小说,但却极其考验读者的音乐鉴赏力。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二手唱片店的经理,当他的女友萝拉弃他而去之后,他开始依照年代排序,用唱片列出他自己有生以来最伤心难过的被甩者“失恋排行榜”。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摇滚乐聆听经验到底有多少吗?读一读这本小说你就知道了。

《遥远的乡愁》

推荐理由:

提到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台湾的现代民歌运动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运动开启了年轻人的原创精神,影响了前后几代台湾音乐人,其影响力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见。本书回顾了那段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台湾三代音乐人的音乐理想和往事变迁,堪称一本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青春纪念册。

《声音与愤怒》

推荐理由:

9.道家经典禅语欣赏 篇九

2.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5.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9.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0.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1.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2.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0.《花火》经典语录欣赏 篇十

就这样开始遗忘,其实也没有什么艰难,就让潮汐洗涤往事,就让年轮画成句号,就让记忆,此地深埋。

就像童话,午夜一到,马车变回了南瓜,公主变回了灰姑娘,只有王子,依旧是王子。

回到那面金壁琉璃墙,从此便是湘水两茫茫,原来不是只有生离死别,阴谋算计,才算是悲凉。

请你再带我回到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仲夏夜,我们要背靠背看星星,一直走到下一个夏天的夜晚。

也许每个动荡的青春的最后,都有一个最最平常的结局。我仅仅是希望你此后的人生顺畅,岁月静好,万事如意。而属于我的人生,有一段记忆,独属于你。

可是我从没怀疑,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你是专属于我的独家记忆,其中所有是悲欢喜乐,都只有自己晓得。

我就像苍耳一样,想随着你到天涯,可你却将我丢失在十六岁的那年夏季,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家。

真正的幸福并不是要与不爱的长相厮守,只要你能握紧我的手,哪怕蹉跎漫长的时光,我也要来到这个世界与你相遇。

你许给我的未来那么长,可是你却这样不够坚强。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你。

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个女子,不再让你受暧昧的苦,予你幸福,予你安稳,予你风雨不倒的感情。

假使活着本身是失败。毁灭。伤感和贫困。死了便是幸福和咏叹生命的歌谣。

像离开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城市,像传闻里所有陈词滥调的故事,你不见了我才这样想念你。

天已微凉,我已长大,学会微笑,学会坚强,学会不再掉眼泪,但却依旧学不会--忘记他。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缘分,所谓的惜缘和分离,有时就是这么让人无力承担的轻,与飘渺。

你一直不来,我只得离开。

他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如果我们之间有1000步的距离,你只要跨出第1步,我就会朝你的方向走剩下的999步

世界很小,城市很大,欠缺了缘分的人也许终身都不会再见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你不再记得,我也不再记得,时光一定会代替我们记得。

虽然在最伤心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机会安慰到对方,但是此刻踩在雪地里的脚印,却并不是孤单的。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童话,并且,坚信不移。

11.以经典为鉴 找回音乐的重量 篇十一

悲的是,这一年的歌坛,似乎都处在阴云笼罩之下,唱片业萧条的声音从年头响到年尾,国内国际的音乐环境一致走衰:索尼瘦身,FAB关张,王啸坤宣布再不出实体唱片,EMI停牌……一桩桩一件件,愁云惨淡,让人似乎看不到音乐的明天。

喜的是,这一年的歌坛,也是老歌手们集体发力的一年。许多我们以为从此就要待在神坛上养老的重量级前辈歌手,如毛阿敏、那英都在这一年重披战袍,再展歌喉,推出了睽违多年的新作,孙楠、汪峰、屠洪刚、李健、沙宝亮、张惠妹、黄小琥等歌坛重将,也都在这一年交出了自己蓄势劲发的佳作,这无疑是为这个已呈末日景象的歌坛注入了一针醒神的强心剂。

而所有的悲喜,都来自于音乐在我们心目中的重量。人们的失望,皆来自于音乐的失重,在近十年来,网络歌曲、各路神曲、各路混歌,或举着草根的大旗,或披着偶像的外衣,或喊着娱乐的口号,在整个歌坛浑水摸鱼,把整个歌坛弄得头重脚轻根底渐浅,作为歌坛根本的音乐沦落成了各种试图走红的人的垫脚基石,渐渐失去了它在歌坛的核心位置,失去了本身的重量;而人们的欣喜,又来自于音乐的加重,重量级的歌手、重量级的作品,在这个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虽还未至力挽狂澜,但至少让处于失重状态的耳朵可以再次找到依凭,看到可以HOLD住的希望。

作为内地歌坛的最坚实后盾和最重力推手,19年来,中国歌曲排行榜一直尽一已之力,坚持不懈地为内地歌坛作最有力的把持,始终扶持内地歌坛的真音乐好音乐人,即使在整个市场都暗淡无光的时候,仍竭力为他们点亮最后的希望之光,同时,也凭着一颗爱音乐的真心、一腔饱满的热情和一身丰富的经验,始终坚持为内地歌坛把脉指路,在一派纷繁芜杂之下,强势为歌坛固本正源,为音乐守住一条健康纯洁的大路。2011年度的北京流行音乐典礼,中歌榜提出一个“爱自己,爱明天”的响亮口号,正是要号召所有奋战在歌坛的音乐同仁们,珍视自己的羽毛,珍爱自己的作品,让音乐回归音乐本身,这样,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歌坛,才有值得我们去爱的明天。

重拾歌坛对音乐的信心,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那些已经渐渐被我们忽略掉的经典作品中,重新找到音乐真正的魅力点所在,找到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音乐生存法则,找到音乐之重。为了这一份重量,这一届的北京流行音乐典礼,特别请到了内地歌坛最具重量的两位“女英”,为了这份音乐之重在舞台上生平第一次联手重磅出击,宋祖英、那英“英英相惜”。当那英一句“小背篓”开腔,那种久违的感情之质朴、声腔之沉实,一下子就让我们心里那一潭难为所动的音乐死水,又随着那只小小背篓晃晃悠悠起来,而宋祖英一句“山不转那水在转”,峰回路转,让我们已经被一片浑腔浊声拥塞的耳根顿时吹进清音一片,豁然开朗。两位同时代出道,各据民族、流行两把至尊交椅的天后,此番破天荒的联手合作,为歌坛奉上难以超越的经典合作,这份对于音乐的重视,这份对歌坛的支持,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本届流行音乐典礼,正是以“经典”为核心主题和贯穿脉络,力图在四个多小时的典礼中,让所有还对这个歌坛抱有希望的人,重新感受到经典集中发力的震撼。除了“双英组合”,多位资深歌手也为本届典礼精心准备了精彩的经典串烧。汪峰自带乐队,送上了由《怒放的生命》《存在》《春天里》组成的典礼主题表演,劲爆摇滚彰显生命的爆发力;孙楠送上了五首歌曲串烧的“楠人情歌”组曲,流行华彩引发全场大合唱;屠洪刚的“英雄本色-铁汉柔情”组曲,浓墨重彩铿锵威武;张靓颖开场“爱的开场白”组曲,炫丽华章激情四射;而两岸青春偶像团体MIC男团和LOLLIPOP F带来的“龙腾舞跃”组曲,热力迸发,青春飞溢……本届流行音乐典礼,从各个角度、各种类型、各个时期、各个受众群中,挑出那些最能压得住场、最能抓得住人的精彩音乐表演,既是在展示一个音乐人成长磨砺的历程与成果,也是在彰显一份真音乐久经考验的魅力与价值。

人,始终是任何一个行业的根本,音乐行业,怕的也就是人心不在,留不住人,而每一届北京流行音乐典礼,都本着“尊重音乐”的最专业态度,给华人歌手一个美仑美奂、最能发挥个人光彩的舞台,因此,也最能得到歌手们的高度重视,每一届的典礼,都成为了歌坛人才济济的大聚会、大PARTY。这一届,除了宋祖英、那英这样的天后级人物,还有张靓颖、李宇春、戴佩妮、钟汉良、张杰、林宥嘉、杨幂、周笔畅、谭维维、田馥甄、陈楚生、苏醒、郁可唯、袁咏琳、LOLLIPOP F、MIC男团等各自有着自己一片天地的新生代歌手集体亮相,同时,周杰伦、张惠妹、孙燕姿、孙楠、汪峰等当今歌坛的中流砥柱们,也难得同台竞技,各自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谁说歌坛留不住人了?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就是要让所有在动摇的人们看看,所有会唱的人,都还在,所有好听的歌,也都还在。

最重要的是,音乐的精神也依然在。此次典礼还特别制作了一个主题视频片,意在藉此歌坛的盛大时刻,为所有热爱音乐的人重新带来音乐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当大屏幕上出现崔健、齐豫等的青春样貎,梅艳芳张国荣等的魅力表演,乃至张雨生、黄家驹、陈志远等音乐人的音容笑貌,直到主题片结尾歌曲《最好的未来》中清越的童声歌唱响起——音乐在生命中带来的感慨、感动、思考和力量直击全场观众的心灵。是的,年华可以老去,时代可以过去,生命可以逝去,但精神却永远不会淡去,好音乐带给我们的欣喜、抚慰与感动,会永远留存在这个歌坛,作为歌坛之魂,有它在,便有音乐的明天在。

于是,在这个经典照亮的夜晚,我们的心,又被那种经典的音乐之魂点亮,在这个寒夜,让我们更真实地看清自己所爱,看清音乐所倚,看清音乐清晰的未来所在。

12.经典音乐欣赏活动计划 篇十二

影片《雨中曲》是美国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的杰作,是世界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学习电影史课程的必读影片。也正是从《雨中曲》开始,美国好莱坞的音乐—歌舞片进入了其黄金阶段。”1

本剧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吉恩.凯利(Gene Kelly)一个人在雨中边舞边唱的“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这段歌舞音乐呈现出好莱坞歌舞影片中的最高水准。这段歌舞音乐在词曲、景物、舞蹈技艺的交融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这部影片中,舞蹈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歌舞的编排与表演方式更加新颖,钢琴、椅子等更多可用的道具被加进歌舞表演,成为创新性的元素,并且这些道具不再被死死地固定在一个位置,机械手段与新近电影技术手法的结合,使得很多道具与情节、与人物形成了一个视觉欣赏的“叙事链条”,一种“奇观式”的画面展现也绽放魅力。”2

由于《雨中曲》轻松愉快的剧情,出色的歌舞成就。此后,欧美戏剧人一直没有停止将该剧搬上音乐剧的舞台。其中,由金牌导演安德鲁·莱特(Andrew Wright)执导的音乐剧《雨中曲》脱颖而出,在英国西萨塞克斯郡的奇切斯特节日剧院一经上演,便大获成功。随后该剧在伦敦西区著名的皇宫剧院挂牌长期演出,其完美的艺术效果获得了业内外热烈的好评。

二、《雨中曲》经典音乐唱段分析

《雨中曲》除了叙述电影发展历史这一条线以外,还穿插了主人公唐拉伍德的爱情,以及和好朋友的科斯莫友谊,还有电影界内部的明争暗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剧中最经典的歌舞表演是:唐拉伍德的好朋友科斯莫在片场表演的《让他们大笑》(Make'EmLaugh);唐拉伍德和好朋友科斯莫、以及凯西演唱的《早上好》(Good Morning);唐拉伍德在雨中边唱边跳的歌舞片段《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接下来,本文逐一进行分析:

(一)《让他们大笑》(Make'Em Laugh)

《让他们大笑》是唐拉伍德的好朋友科斯莫(唐纳德.奥康纳Donald O'Connor扮演),他在片场上演了一段精彩的歌舞表演。由于是在片场,他的表演就利用了片场一切道具,同时展示了很多的场景拍摄的奥妙,运用了很多表现的形式。他的表演十分精湛,而且很有趣味性,他跟沙发、假模特等都有很好的互动,并用他的歌声道出了片场的作用“让人们大笑”。这段小丑似的舞蹈设计,高难度的跳跃和摔倒,被他表现得轻松自如、自然流畅,成为《雨中曲》最诙谐的精彩段落。除了展现精彩的舞步以外,科斯莫还给男主角唐拉伍德出谋划策,帮助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这都让人们觉得在明争暗斗的好莱坞,也有一份真挚的友情存在。

此外,本段音乐在歌舞表现和舞美设计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进步。在这个歌舞片段中,表演方式更加新颖,把钢琴、沙发、墙壁等道具加进了歌舞表演,成为创新性的元素,这些道具与情节形成了极高的视觉享受,也使画面的展现更为有趣。

(二)《早上好》(Good Morning)

《早上好》是剧中唐拉伍德参演的新片,在试映时惨遭失败后,三个伙伴——唐拉伍德、凯西以及科斯莫,三人的一段歌舞表演。剧中三个人在一起讨论新片上映遇到的难题,最后,终于想到解决困境的办法,禁不住在室内开始狂欢。三人翩翩起舞,欢乐的歌唱,跳着轻松的踢踏舞,舞蹈变化多样,三个人配合十分巧妙,表演上惟妙惟肖,他们还把吧台和沙发运用在了这段舞蹈中,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段歌舞音乐把剧中人物的活泼、兴奋的情绪展现的酣畅淋漓。同时,这也是本片中运用歌舞表演表现叙事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轻快的舞蹈和歌声中完成了本片的叙事功能,推动了剧情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也使影片的节奏显得更加紧凑,揭示了剧中拍摄有声歌舞片的想法也形成了。

(三)《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

这首歌舞曲描写的是男主角唐拉伍德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解决新片困境的好办法,并成功向女主角告别后,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天下起了雨,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的男主角扔下雨伞,在雨中边唱边跳的情景。这段歌舞曲,音乐和舞蹈的配合恰到好处,男主角在影片上映困境得以解决,并收获了爱情的喜悦心情下,尽管遇到了下雨天也照样会有好心情。这首在雨中舞蹈的歌曲,将男主角的心情表现的分外的轻松愉快,他满怀的喜悦和幸福之情,走在清晨的雨中,他洒脱的舞姿,伴随着悠扬的的歌声,还有沙沙的雨声,以及皮鞋踩在街道上的哒哒声,让观众的心情也不由得跟着他兴奋起来,也感受着恋爱时的甜蜜。影片的感染力也伴随着这歌声和舞蹈达到了极致,优美而又幽默,很值得回味。

《雨中曲》这部音乐剧以其轻松幽默的剧情,“叹为观止”的歌舞表演,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些都成就了这部经典的歌舞片佳作。

摘要:《雨中曲》是音乐歌舞电影的杰作,也是一部关于好莱坞影坛秘密与艰辛的佳作。这是一部先出现歌舞片,后搬到音乐剧舞台上的一部重要的音乐剧作品。剧中的音乐与景物、舞蹈的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雨中曲》经典唱段进行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3.三毛经典语录欣赏 篇十三

1、青年人对于社会的要求也高,失望也快,却很少注意到,一个成功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辛酸血泪的故事。这尚不够,那份持续的认真与努力,也是一个成功者必然的付出。这以上说得又不完全,智慧才是一个人成功最大的条件之一,缺了它,什么也不成。――三毛

2、交朋友,贵在眼慈,横看成岭侧成峰――总是个好家伙。小疵人人有,哪个还不是也有,自己难道没有?――三毛

3、与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借钱给朋友,要是你借钱给人家,就象胡适先生一样,我借了,就不要求还。人与人之间可有金钱来往,使我们人人际关系比较成功。――三毛

4、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成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这一类,因为难得一见,老天爷总想先收回一个,拿到掌心去看看,看神仙到底是什么样子。――三毛

5、一刹真情,不能说那是假的,爱情永恒,不能说只有那一刹。――三毛

6、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三毛

7、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成年人更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减少是非是促进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环,好话要多传,坏话一句也不传。――三毛

8、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三毛

9、忍耐的女人,男人很少看在眼里,还有可能要轻视。忍耐的男人,女人又说他没有用,一样看不起。――三毛

10、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11、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三毛

12、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三毛

13、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三毛

14、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三毛

15、燃烧一个人的灵魂,正是对生命的爱,那是至死方休。――三毛

16、苦难对我们,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你好好的利用了这苦难,就是聪明。――三毛

14.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 篇十四

经过这一学期的《中外经典音乐鉴赏》的课程,老师经过多娱体以及亲身教导的教学方式,使我可以在中外经典音乐名作品欣赏为内容的课程,同时将音乐基础知识贯穿整个课程。通过老师循循善诱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中、西方音乐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西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特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作手法等。如中国的古乐,日本的能乐,西方的歌剧等。从而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培养我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丰富了我的音乐文化知识。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容与重大社会意义的音乐艺术作品。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中外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在声乐作品赏析中,由于音乐是与歌词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形象的,我们能夠比较明确、具体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个学期令我最深刻的就非老师教我们唱的《阿里郎》莫属了。《阿里郎》是一首朝鲜民歌中的代表音乐作品,能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认识长鼓舞、伽倻琴弹唱的表演形式。《阿里郎》还翻译有了国语的版本。让我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懂得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合作创编与歌唱表现中培养自信、乐观的学习态度。

而且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朝鲜族民歌又称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结构完整匀称,主要伴奏乐器是恤椰琴、长鼓。

《阿里郎》是一首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直白又流露出委婉缠绵的朝鲜族民谣,蕴含朝鲜民族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歌词中的“阿里郎”相传是朝鲜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在起义失败以后,与妻子一起隐居深山。一天,其妻子被人调戏,阿里郎因怀疑妻子不忠,愤而离家出走,他的妻子追着用痛苦哀求的声音叫喊着:“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哟。”目前在朝鲜半岛,还有许多以阿里郎命名的山峰,各个地区也都流传着旋律结构各不相同的《阿里郎》。从《阿里郎》整首歌词作品来看,表达的就是女主人翁被弃的情感倾诉,虽然女主翁是因误解而被弃,但是从她所表达的感情中来看,却没有因为无故受伤害而怨恨自己的丈夫,而是始终在内心深处对丈夫的无限思念,期盼着与丈夫的再次相聚,并且倾诉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虽然也是倾诉无奈的情感,但是却控制了悲哀和怨恨,并在此基础上用不断坚持和等待去超越悲哀、怨恨、伤痛,直至获取喜悦,获得梦想的实现;虽然也有悲伤的情感,却是对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的悲伤,同时又是悲而不哀,因为只有悲才能有所振奋,就算被弃也无悔,始终坚守着,始终相信着,这是朝鲜民族“恨”文化的鲜明个性,这也是朝鲜民族文化的生命美感。

其次令我最深刻的便是日本的能乐,能乐,在日语里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就其广义而言,能乐包括“能”与“狂言”两项,两者每每在同时同台演出,乃是一道发展起来并且密不可分的,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确实大相径庭。前者是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后者则是十分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其实能乐是一个非常晚出的名称,从平安时代中叶(782-1185)直至江户时代(1603-1868),这种艺能一直被称为“猿乐”或者“猿乐之能”。而且,以日本南北朝为界,前期猿乐与后期猿乐面貌迥异,故现今日本学术界将前者称作“古猿乐”,而将后者称作“能乐”。关于能乐的起源,虽然在具体分析上存在着许多分歧,但能乐是“古代日本本土艺能与外来艺能之集大成”,可谓学术界的共识。许多文化样式都对能乐的形成,发展和定型起到过作用。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古代文化。古代的日本早就有了十分丰富多采的歌舞艺能,其中包括祈神祭祖的仪式、赞美生产劳动的歌谣、关于战争题材的英雄赞歌,以及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歌舞等等。在民间,还有傀儡师、游女、巫子等流浪艺人,他们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是民间戏剧的表演者和传播者。在奈良、平安初期,即相当于我国唐朝的时期,大陆各国及朝鲜半岛的伎乐、舞乐、散乐陆续传入日本后,长期在宫廷演出。这样就使日本古代的艺术,以中国、朝鲜、林邑为媒介,和印度以及欧洲国家等早期演剧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日本的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的水平,培养了很多艺术人材,甚至还保存了后来别国已经失传的宝贵艺术财富。把外来因素和民族传统结合起来,出现了一个“百戏杂陈”的民族文化的高涨时期。镰仓时代以后,新兴的武士阶级代替了旧贵族的统治地位。宗教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强调了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这时的演剧艺术,就和普遍开展的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以各地的寺院、神社为基点,进行各种演出活动。延年、田乐和猿乐等广为流行。到了十二、三世纪,已经出现了不少专业的戏班(座),并已开始有了艺人的世袭制度。在室町时代,在我国宋代大曲和元代杂剧的影响下,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15.经典音乐欣赏活动计划 篇十五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为基础观念,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美国著名教育家赫柏特.齐佩尔博士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 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思维水平的提高, 音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学习和理解对音乐的鉴赏分析能力, 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尊重个性, 培养审美情趣

课标中提出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 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第一位, 然而在多年的高中音乐教学中, 我感到21世纪科技发达, 众多媒介快速传播, 流行歌曲商业化的今天, 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听到的是流行音乐与流行歌曲, 他们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音乐作品了解甚少, 并且不屑一顾, 甚至嗤之以鼻, 不愿了解与传唱我国优秀音乐家的歌曲作品, 对教材中必唱的歌曲或必听的音乐不感兴趣, 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与《十面埋伏》时, 一些学生说“很难听”、“听不懂”“不感兴趣”, 说他们只喜欢周杰伦、林俊杰等, 针对这些情况, 我认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十分必要的。于是, 我选择这样的方式给他们讲解《十面埋伏》:这是一首历史典故并且演奏技术很高的琵琶独奏曲, 演奏技巧包含有“弹”“挑”“分”“扫”“拂”“轮”“推”“拉”“吟”复杂手法, 甚至在课堂上给学生背诵《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给他们解释“轻拢慢捻抹复挑”在琵琶演奏中是什么样的技法, 让他们听“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告诉他们通过欣赏与学习对于在高中语文课文中将要学习的白居易古诗《琵琶行》会有所帮助;为了激发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听周杰伦的《东风破》, 请学生自己来分析歌曲中的古典音乐元素。这样一来, 学生就不会认为音乐是没有用的科目, 古典音乐是落后无趣的了。我认为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的某些看法与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当然这种现象与孩子们身边接触所看到, 听到的多媒体环境有直接因素, 我认为喜欢流行歌曲与流行音乐没有错, 但我可以让学生知道真正好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也是从优秀的古典作品中脱胎而来的。通过这些教学活动, 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重任在肩, 但也有路可走。

3 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课是高中阶段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曾说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 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 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 能使它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高中欣赏课不会像初中阶段时简单地听或学唱, 随着知识积累要通过官能的欣赏 (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 情感的欣赏 (感受音乐的各种要素) , 理智的欣赏 (对作品的形式、内容、代换特征进行分析)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以学生明确学习欣赏音乐为目的。具备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艺术修养, 提高鉴赏能力, 将审美观念渗透到教学中去。

4 欣赏中的引导

针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普通现象, 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多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经典作品, 在欣赏《黄河大合唱》声乐套曲时, 除了播放磁带让学生官能欣赏外, 让学生结合所学我国政治与历史知识了解当时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 通过复听的欣赏, 了解《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歌颂我们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人民, 塑造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大型声乐经典作品, 传唱了大半个世纪, 让他们了解经典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经久不衰的。欣赏《长征组歌》除对曲式风格分析外, 让学生结合中小学曾经学过的有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课文, 讲述有关小红军啃树皮、煮皮带吃的感人故事, 让他们知道今天能衣食无忧幸福地坐在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里欣赏流行歌曲和音乐是与先烈们用鲜血打下的江山密不可分, 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历史感恩英烈。

5 审美教育的渗透

兴趣爱好和审美要慢慢培养渗透, 《春节序曲》是以陕北秧歌和民歌为素材, 表现人民群众在过春节时热烈欢腾、互庆互贺喜迎新春的节日气氛。在欣赏过程中我特意选出学生代表来跟着我学习北方秧歌的基本舞步, 先从手脚的配合, 再融入音乐, 让学生在开心的笑声中加深了对《春节序曲》作品的印象与理解, 在欣赏各民族民歌部分的作品时, 请学生列举具有代表性舞蹈动作或代表性的乐器, 如唯吾尔族动脖子、打手鼓, 蒙古族的骑马、马头琴, 傣族有孔雀舞与象脚鼓等, 还请出个别特别爱唱流行歌的学生上讲台表演, 并且对表演作客观点评, 给他们讲解一个歌唱者应有的基本素质与姿态, 还利用多媒体教学穿插及欣赏一些他们喜爱的流行歌手的演唱,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参与的音乐审美方式, 我发现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与歌曲不再反感, 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 因此要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优秀经典音乐作品渗透到学生课堂中, 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功课, 真正做到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才能把音乐教师在学生审美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教科书上下册》.

[2]《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

上一篇:某某公司2012年8月21日安全生产周例会会议纪要下一篇:四川省考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