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2024-09-23

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精选12篇)

1.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一

安全是铁路工作的永恒主题

安全是铁路工作的永恒主题,既是各级干部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老话题,也是让公司上下提心吊胆最放心不下的新课题。

多年来,公司在抓安全上下得精力和气力不可谓不大,但从今年以来发生的几件事故来看,距“基本稳定、有序可控”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分析各类事故发生的背后,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安全 但就目前现状看,人们一说到抓安全,不外乎是标语宣传口号飞满墙,会议贯彻会议成惯性,文件落实文件成常态,突击活动代替日常管理一阵风,如此导致安全宣传教育形式主义,贯彻上级精神形式主义,安全管理形式主义。这显然是对安全文化的误读,也是安全工作落而不实的重要原因。

强化安全教育,形成浓厚的安全氛围,只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表层内容之一,并不是全部内容。安全文化作为铁路安全工程的新视角,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有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哪一个层面的内容都不可少。必须点面推进,系统把握,重在内化,贵在固化,力在外化。

重在内化:把安全理念深植到员工心中

就是把安全融入在公司改革发展全过程,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严于一切的位置,通过宣贯《安全生产法》,大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氛围。否则,安全不好,职工人身安全没有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难以得到体现,公司改革发展就会失去前提条件和基础。要求我们各级干部必须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责任抓安全,扭住安全不动摇,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任务、安全与家庭、安全与法律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要钱不要命”的问题,“关注安全、善待生命”,使广大职工在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违章就是违法,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的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群体认同的安全价值观。贵在固化:把安全理念渗透到安全制度管理之中

从表面上看安全理念是虚的,但务虚的工作要务实,务实的工作要落到。也就是说,安全理念必须“固化”,以行之有效的制度形式

固定下来,贯穿到运输安全生产全过程,变成持之有据、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在安全管理中,既要体现刚性原则,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减少职工的逆反心理,使安全理念成为推动安全管理的一支“看不见的手”,使职工自觉地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通过法、理、情融合,实现安全生产由突击型管理向规范管理、机制管理转变,从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推进“人人为安全负责”的安全制度文化的形成。

力在外化:把安全理念还原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重组改革,职工思想异常活跃,如何保障安全稳定,是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如何融合的新课题。从深层次看,安全不仅仅是一时的大意疏忽,更是一种道德行为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的再教育,从根本上使职工立足岗位、确保安全、遵章守纪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当务之急,必须在强化“三基”上要安全。

从基层要安全,就是要工作重心下移,转变作风,关心一线职工疾苦,强化岗位自控、班组互控和现场作业联控,使每个职工都成为安全生产的有心人,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

从基础要安全,就是要加大整治力度,强化安全设备管理和控制,加强动态把关,培养职工精心维护设备的责任和习惯,使各种设备状态良好,有效发挥作用;从基本功要安全,就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强化职工岗位技术业务培训,推进岗位职工的学历和技能达标,提高职工的应变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从“体力型”、“技术型”转变为“知识型”、“创造型”,从而使“人人保安全”成为自觉行为。当然,强化“三基”还要弘扬细节精神,时时处处不

忘从细节着眼,体现“小细节、大关键”,兢兢业业地做好、做细每一项安全工作,使管理不存在死角,不留任何漏洞,把那些看似简单的、容易做的日常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位。正如分析会上有的同志讲的,“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铁路安全工作需要的是全员的责任、群体的力量和群体的协作,没有“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的严细敬业精神,是难以确保安全持续稳定的。

只要找到了路,路就不会太远。只要我们以安全文化为切入点,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上下功夫,在安全理念的落实上把关键,在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上花力气,可以预见,一个“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担负安全责任、人人参加安全管理、人人有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就一定会尉然成风,一个促进公司改革发展的强大安全基石就一定能铸成。

2.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二

一、行为规范教育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和前提

1、科学理论是行为的先导。 (1)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等都明确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2) 《行为学》理论认为:人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 以适应所生存的环境, 与环境和谐共处。人类控制自己行为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面:其一是自我控制, 其二是社会群体的控制。对社会群体行为的控制办法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 教育:它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和塑造灵魂的首要工作, 也是控制社会行为、把握社会发展的根本办法。 (2) 律制:是社会群体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 而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内容包括典籍明订规则和非典籍明订规则两大部分。 (3) 谋略:它是谋者为了控制某些局部的社会群体行为, 而设计和有意布置的一种局部环境条件。现代社会的每一个管理者, 都必须是能够施展谋略的行家里手。 (4) 信仰:“信仰”是一种文化思想理念, 是一种可以用来判断是非对错, 抉择行为取舍的思想、意识、理念或价值观念。不论在那一个国家、那一个社会和那一个时代, 这种能够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行为的思想理念, 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可以约束信者行为的东西, 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信仰”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操作来加以实现。千万人同一信仰, 便会形成统一行动的巨大力量。 (3) 中外教育理论认为。“暖昧而散漫的教育, 造就了一大堆不可靠的人。”[ (德) 歌德]

“名副其实的教育, 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奥地利) 布贝尔《品格教育》]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 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法) 卢梭《爱弥儿》]

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希望;播种希望, 收获成功。

2、践行“博文修德, 精益求精”办学理念。作为重庆11中深厚文化积淀的办学理念, 就目标而言, 就是要让教师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良的教师, 让学生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行为而言, 就是要处理好言传与身教、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就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去做人做事。

“无论我们的教学技术多么娴熟甚至高超, 如果不能同时播洒人文精神, 那么我们的教学仍然是低效率的”。

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挖掘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功用是教育工作者的本分。加强德育工作, 谈理想、谈纪律, 规范学生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致力于培养有道德情操的人是我们十一中人一贯的追求。

3、学生现实生活中不良行为的存在。学生染发、烫发, 在校玩手机、交往过密、学生自习纪律不好、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等, 都是需要规范和引导的。

毛泽东能成为二十世纪的风云人物, 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青年时的敢为人先, 嫉恶如仇, 尊敬师长, 乐于助人, 手不释卷, 勤奋好学, 才华横溢, 文质彬彬。周恩来少年时代就以“面必净, 发必理, 衣必整, 纽必结, 头宜正, 肩宜平, 胸宜宽, 背宜直”为座右铭, 他的仪容、风度和形象, 赢得了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一生风度仪表堪称典范。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先做人, 再做学问。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对学生的终生成长负责。规范行为, 规划人生,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二、以主题年活动为载体, 扎实推进行为规范教育

1、以莫裕全校长为首的新班子独具特色的“主题年”工作思路。2007年暑假, 在“丁山湖”行政会议上提出了主题年的工作思路,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第一个主题年中心工作。

班主任是推进此项工作的关键。8月中旬, 我们在作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在海蓝云天对班主任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培训, 开展大讨论以统一思想。

新班子务实的工作作风, 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 锐意进去的果敢意志和独到的眼界, 让我们以主题年的工作方式, 突出重点去推进全面工作的运行。

2、“行为规范主题年”启动仪式。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力争开好头, 起好步。启动仪式上, 学生团、队、会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莫裕全校长亲自作了动员性讲话。轰轰烈烈的“学生行为规范主题年”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3、莫裕全校长“致佚名同学的一封信”。在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是十分正常的。在仪容仪表整顿过程中, 学生当中就有不满的声音出现。学生的一封“匿名信”转到了学校领导的办公桌上。针对问题, 站高看远地进行解决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莫校长对此事情高度重视, 通过仔细思考写出了“致佚名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并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了宣读。对特殊个案的重视, 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从而大大提高了推进工作的效率。

4、全校84个班次参加的以“主题年”活动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竞赛。高一、高二年级以“主题年”为中心的演讲比赛和配乐诗朗诵比赛;全校范围内班级文化的建设及其“达标班级”评比系列活动等的依次开展, 对行为规范主题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深化作用。人人学规范, 处处守规范在学校中逐步展现而有蔚然成风之势。

5、以年级为单位的贯穿活动全过程的师生国旗下讲话, 始终把握着规范教育的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 现在, 学生面貌、校风、班风、学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庆各大媒体均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南岸区关工委对此事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并形成报告交到了重庆市关工委;《当代党员》杂志对此进行了“以实际行动迎接17大”的专题报道;家长评价很高, 得到社会认同。

6、我们还形成了对学生、班级、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督促的系列办法和制度。

三、深化主题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整个主题年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仪容仪表;课堂纪律;文明用语;公共场合的角色认同。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三阶段。

三月, 文明礼仪展示及班主任在此工作中的经典案例写作及交流。四月底五月初, 针对此项工作的论文评选交流及其本学期末物化成果的形成, 将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并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3.平安,幼儿园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三

2016年3月起,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施行。与旧版《规程》相比,文字上变动最大的部分就是新增的第三章“幼儿园的安全”。细细研读,新版《规程》已将“安全”二字渗透到了幼儿园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安定,需要各项制度的保障

在新《规程》中,“制度”一词是热点词汇,全文共出现了27次。第三章“幼儿园的安全”,首条内容便是关于制度的建立。仅列出的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就多达十项内容,涵盖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软件管理多个方面。还明确提出了“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和“幼儿园应当投保校方责任险”。这些文字表述的指导意义非常明确,那就是:依法办园、按章办事。让科学健全的制度成为幼儿园全体成员行为的准绳,管理的尺度。让安全事故在发生前有预防,发生时有应对,发生后可追究、可弥补。

因此,幼儿园安全制度的内容应是全面的。物防、人防、技防都不可或缺,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技能演练的常态化都需要列入制度。幼儿园安全制度的内容还应是规范的。制度的修订既要符合园所实际,也要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的规定相符。如江苏省内的幼儿园在制定玩教具采购制度时,就应遵循《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技术装配标准》《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标准》等文件的要求。幼儿园安全制度的内容更应是公开的。各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安全工作的相关责任人、各项应急预案的实施流程,等等,都需要达到人人知晓的程度,制度才能真正成为保障。

二、安心,需要教育观念再更新

与二十年前颁布的旧《规程》相比,新《规程》体现出时代发展的进步性。其中蕴含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衔接。“尊重”“接纳”“爱护”是新《规程》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可见,幼儿园安全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园舍、设备、人员等外显状态上的安定,还包括幼儿园全体成员,特别是幼儿内在情绪、心理发展上的稳定、和谐。幼儿园工作者需要更新观念,在保证幼儿生命安全的同时,呵护幼儿心理健康,努力营造尊重、接纳和关爱的氛围,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让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良好的心理发展态势。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工作者需要融合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建立起教育整体观。首先,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应与关注个体幼儿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其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和谐的物质环境、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应与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有机整合;再次,幼儿身处幼儿园、家庭、社区构建的生态系统中,幼儿园工作者既要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影响力,又要敏锐地发现社区、家庭中可能存在的负面教育影响,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发展状况,避免家庭暴力的出现。

三、安全,需要事无巨细的落实

细读新《规程》不难发现,很多条目中虽然没有出现“安全”二字,其目的仍然直指安全。如,幼儿园规模由旧版的“不宜过大”变更为“一般不超过360人”,为的就是便于幼儿园管理,避免“超大园”可能带来的众多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再如,要求幼儿园每周向家长公示幼儿食谱并进行食品留样,就是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督促幼儿园工作者始终绷紧食品卫生安全这根弦,把好“入口关”,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可以说,新《规程》要求我们做到的,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安”。

4.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四

强化税收入库工作

修文县地方税务局六广税务所,承担着修文县六广、小箐、洒坪、六桶和大石共4乡1镇的地方税收工作,工作范围占全县10乡镇的一半,即习惯称呼的“下五乡”。下五乡地域广,纳税对象分散,税额不多,却又不能放任自流,这当中不光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涉及到认真执行税法、增强公民纳税意识,忠实执行党和政府赋予税务机关神圣职责的问题。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信念,六广地税所从理顺税收征管秩序着手,强化税收入库工作,从2007年起,连续3年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征收任务,被评为修文县地税系统先进单位、六广镇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税务机关的中心任务,是组织税收入库,而要使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就必须理顺税收征管秩序。从2007年起,六广地税所将分布在4乡1镇的纳税对象进行排查摸底,建档建卡,使之不重不漏。

从行业分类看,首先是砂石行业,过去,下五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砂石行业不景气,也就算不上大税源。随着贵毕公路的开通以及六广河大峡谷风景区的繁荣,带动了六广片区经济的发展,居民住房和单位建设的发展,也给砂石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六广地税所看准了这一苗头,税收管理员深入到各砂石厂,结合安监、国土、工商部门对矿山的整顿,最后确立了8家比较上规模有档次的砂石厂为重点对象,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约谈,宣传政策,加深认识,让他们端正态度,据实申报,在此基础上,核实了各砂石厂应交税额,纳税人虽有想法,但对政策理解,乐意纳税,从而使砂石行业的税收足额入库。从2008年开始,砂石行业税收翻了几倍,对上述作法,县政府在全县非煤矿山税收清理工作会上,蒋志伦县长给予充分肯定。

在理顺了砂石行业之后,六广地税所又紧接着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系统清理。下五乡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加上建筑行业的崛起,有着大量的货物运输税源。为做到交通运输税款应收尽收,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先到国税分局取得增值税收信息,然后到涉税单位去深入了解,先发现部份单位从六广所辖区内运出的矿产品,在县境外去开具运输发票,影响了源头地方的税收。据此,他们向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局进行汇报,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六广镇党委政府还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督促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如实申报税款,如实在发货源头地开具运输发票。同时,乡镇政府还派人专人配合地税所,到企业监督检查,既维护了税法的权威,又支持了地税工作,更增加了地方税收。从而使交通运输税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理顺,辖区内17家源头矿山企业、125辆载重汽车、78辆农用车都纳入了规范管理,其中没有办理营运手续的车辆,也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在理顺砂石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关系后,六广地税所又对水泥预制行业、餐饮行业、商业零售、文化服务等行业,对他们作了进一步梳理,做到了理直气壮征管,明明白白收税。在理顺了外部环境之后,六广地税所又从自身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秩序上狠下功夫,进行理顺。六广地税务所有正式干部2名,助征员2名,共4名同志,承担着5个乡镇的地税工作,人少事多,点多面广,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为了干部队伍的建设,王雷局长、肖有光副局长及其他领导,多次下到六广地税所进行检查督促,在县局党组的领导下,全所同志,团结一心,坚定信念,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氛围。

全所人员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牢记“25个不准”不以权谋私,不违规操作,不因人而异,不管“来头”大小,认真执行税法,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廉政违规事件,是一支自觉遵守纪律的干部队伍。

在工作方法上,干部职工本着坚持原则,以人为本。坚持原则,即认真贯彻执行税法不打折扣;以人为本,即征纳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税干们不以机关干部自居,不搞高高在上,高人一等,广大纳税人也要尊重税干们的辛勤劳动,征纳双方形成了和谐的鱼水关系。但事情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乐曲声中,也有个别不合拍的音符,在2008年10月的一天,有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人,因接到税收管理员下达的催缴税款通知书,不满税额太高而在税务所征收大厅横吵大闹,甚至出言不逊,面对挑衅性的举动,税干们挺身而出,义正词严给予驳斥,该人见吵闹无用,进而口出狂言,威胁税干。所长巫泽新同志不为所动,并告诫对方,说什么都无用,只有依法将税款缴纳,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该人见吵闹无效,只好悻悻离去。后来,在家属的帮助下,自己到税务机关交了税。后来通过多次接触,该人认识到错误,主动对税干们赔礼道歉,并握手言和,大家不计前嫌,征纳双方和好如常。

5.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五

这些成绩的取得,很重要的一点上是依托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各税种各自为战的征管模式,是从系统的角度对房地产税收所采取的一种突破式管理模式,对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房地产税收管理工作现状

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一体化管理工作,有效杜绝税收流失,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机关直接征收契税的通知》、《省地税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从2006年开始,市地税局全面启动了全市地税系统

1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并以县地税局为试点,于2008年1月,由县地税、房管、国土局、公证处、中国银行等五部门组建了同在一个场所合署办公的“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实现了地税系统与房管部门的微机联网,而且与地税数据大集中进行了网络连接,信息共享,以有效的科技手段杜绝了税收流失,防止了跑、冒、滴、漏,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税收管理工作效率,并且为准确掌握房地产税源基础信息和为各个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9年,房管部门更新了业务软件,《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税源管理系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地税局仍坚持“先税后证”的征收管理措施,与房管部门商定,由房管部门定期向地税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收窗口,以手工传递方式提供纳税人办理房屋产权证情况信息,保证“先税后证”,确保了房地产税收的稳步增长。

2008年,为适当减轻个人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即:《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关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4号)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使全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大幅增长,投资与消费同步发展,存量与增量相互拉动,居民办理房屋产权意识

2明显提高,二手房交易市场明显活跃,使房地产税收收入明显增加。从2009年6月底全市房屋存在形态分析来看,增量房和存量房的房屋权属转移及土地权属转移数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势态,按类别划分:增量房契税收入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0万元,增长17%;销售面积为70549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1199平方米,共计销售550套,比上年同期增加132套;存量房契税收入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6万元,增长72%,销售面积为45438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6139平方米;共计销售410套,比上年同期增加212套;土地出让契税收入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29万元,增长695%;出让面积为3170292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3037053平方米;土地转让契税收入20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51万元,减少20%;转让面积为284981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84079平方米。

二、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征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准确掌握税源资料,实行源头控管的关键。但从全市情况来看,因房管部门更新系统,与地税部门断网,使地产税收的微机应用水平还停留在开票和储存数据资料上,尚未确保同房管、土管、财政部门的联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难于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建议各级地税部门尽快与各级党政部门协调,与各级

3房管、土管、财政部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强化房地产税收征管,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减轻征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如何提高征管水平、完善征管办法。

(二)强化税收政策宣传,营造浓厚的纳税氛围。全市各级地税机关要加大对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税收政策宣传。通过送政策上门、纳税辅导上门、组织培训等方式理顺、沟通征纳关系。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开辟、房地产行业税收专栏,建立相关网站,启动相关税收政策语音热线、广播,印制宣传手册,举办相关政策培训班等,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增强房地产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房地产行业税收良好的征收环境。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工作与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执法水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对其税收实施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上,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房地产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培训,加强税务人员对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的学习,让税收征管人员熟悉掌握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法规,了解整个房地产开发交易的全过程,能够掌握房地产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纳税调整和查帐核算工作,适应复杂的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

(四)巩固建筑安装业“以票管税”的办法,确保建筑安 4

6.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我们召开这次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受总局党组委托,我讲四个问题。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改革创新是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不竭动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国税务系统围绕实行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方式进行了艰辛有益的探索。特别是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方案,提出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力争在20**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开启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新征程 。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适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们提出逐步建立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和服务体系、管理监控体系、稽查体系、组织体系, 基本形成征收、管理、稽查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征管格局 。进入新世纪后,探索实施科技加管理, 金税工程建设实现了重要突破, 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征管工作科技含量明显提升,同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行管理与科技双轮驱动,促进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积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探索和掌握税收征管工作规律, 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 逐一梳理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不断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切实改变粗放式管理状况。

近几年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我们大力推行税收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各级税务机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主要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征管,税收执法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高度重视纳税服务工作,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共同构成税务部门核心业务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减轻纳税人负担、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工作深入推进,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积极探索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按纳税人规模、行业等实施分类管理,摸索同类税源的管理规律,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建立定点联系企业制度,探索开展大企业风险防控和个性化服务的新路子;切实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努力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开展税务稽查管理方式改革,优化稽查资源配置,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深化信息管税,初步搭建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开发应用行业风险模型,推进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应用能力,创新发票管理方式,加快由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转变,信息化对税收征管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这些措施丰富了税收征管工作的实践,为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些年来的改革历程很不平凡,改革实践丰富生动,使税收征管工作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基本确立,纳税服务理念实现重大转变,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税务稽查的威慑力不断增强,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全国税收收入由1997 年的8294 亿元增加到20**年的99565 亿元,年均增长19.43% 。税收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纳税人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的结果 ,是全国税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 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税收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第一,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税收征管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要求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税收管理方式,进一步确立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主体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更加注重柔性管理、优质服务。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要求建立法治型、服务型税务机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促进税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

第二,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顺应现代信息革命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 当前,以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为我们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加强税收征管提供了重要机遇,也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电子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规模庞大、交易复杂的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使税收征管的复杂性越来越强,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这些年来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计算机网络全面覆盖,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征管数据基本实现向省局、总局集中,为提高信息管税水平奠定了基础。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税收征管腾飞插上科技翅膀。

第三,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推进我国税收管理国际化的迫切需要。 税收征管是税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引进来”和“走出去”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税源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与协调,切实维护我国税收权益,提高我国在国际税收实践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服务对外开放战略,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同时,世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征管制度安排:把提高税法遵从度作为税收征管的重要战略目标,推行税收风险管理,依据纳税人类型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涉税信息获取能力和利用水平,推进组织体系的集中化、扁平化,等等。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面对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必须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谋划和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切实增强我国税收国际竞争力。

第四,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适应税源状况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税源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种影响会日益加深。税源状况的深刻变化集中反映在:纳税人的数量急剧增长,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相继涌现,纳税人的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调整、日益复杂,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涉税诉求多样化、服务需求个性化的趋势日渐明显,税收违法案件仍呈多发态势。这些都给税收征管工作理念、管理方式、资源配置、人员素质等带来深刻影响和巨大冲击。面对税源状况的深刻变化,必须通过调整和优化税收征管制度安排,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第五,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完善我国现行税收管理方式的迫切需要。 与形势发展要求相比,当前我国的税收管理方式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管理理念有待更新,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树立起来,忽视税法遵从的现象依然存在。征管程序还不完善,管理缺位的问题比较明显,对纳税申报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到位,纳税评估质量不高。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点税源管理力量不足,征管力量占比相对较低。职责分工不够科学,一些复杂涉税事项管理层级低,导致税源管理薄弱,税收管理员属地划片固定管户方式需要改进。信息管税水平不高,现有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来源渠道还不通畅,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日益加剧。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税收风险分析、纳税评估、反避税、税务稽查等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比较匮乏,机构设置和干部奖惩机制有待完善。必须紧跟形势发展变化,客观审视和认真分析当前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制约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的难题。

改革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特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税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积极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奋力开创税收征管改革新局面。

二、把握目标要求,理清税收征管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结合税收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是上述总体要求的核心。这是我们顺应世界税收管理发展潮流、总结我国征管改革实践作出的重要选择。要从五个方面准确理解这一体系的丰富内涵。

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 ,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晰界定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征管制度设计,开展征管活动。纳税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负有依法自行申报纳税的义务,享有税务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利,同时也可委托中介服务。税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征税,通过建立科学的税收征管程序,做好纳税服务和税收管理工作,帮助纳税人方便、快捷、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就是要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形成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的闭环系统,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递进式的风险管理策略。具体来讲,就是要建立“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风险管理体系,并相应优化税收征管工作流程。“统一分析”就是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依托信息技术平台,通过对涉税信息进行分析比对,识别可能存在税收流失风险的纳税人,进行风险等级排序后推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应对,并对应对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价。“分类应对”就是按照税收分析监控部门提供的指引,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分别采取风险提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应对手段。对低风险纳税人,采取风险提示等服务手段督促其消除风险;对中高风险纳税人,采取包括税务审计等方法在内的纳税评估手段进行处理;对风险分析和纳税评估发现涉嫌偷逃骗税的纳税人实施税务稽查。风险分析为风险应对提供指向,风险应对检验风险分析的准确性。风险分析、风险提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既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目的在于识别和消除纳税人的税收风险,有效防范和避免税收流失。

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就是要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对管理职责进行合理分工,对管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税收征管的集约化水平。要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行分类分级管理。在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国际税收、出口退税等特定业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纳税人按照纳税服务、税收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涉税事项实行管理,同时将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并相应设置专业化的机构,配备专业化管理人员。对规模大、跨区域经营的纳税人,可适当提升管理层级,开展专业化团队式的分析、评估(审计、反避税)和稽查等。对中小企业可按行业进行管理。对个体工商户可实施委托代征的社会化管理。对个人纳税人要加强源泉控管。要切实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抓好反避税工作,不断提高跨境税源管理水平。

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就是要抓住管理重点,充实管理力量,完善职责配置,切实提高重点税源管理水平,从而对提高其他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起到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征管水平的提升。各级税务机关都要结合实际确定重点税源,有效实施管理。大企业规模大、缴税多、业务复杂,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税源的重中之重,对税收工作全局具有重要影响,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是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合理确定大企业的标准,逐一明确大企业名录。要 建立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 体制机制、 业务体系 , 以总局和省局为主,实行大企业扁平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和团队式管理,合理划分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职责边界。要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以风险防控为核心、按户集中服务和应对风险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

以信息化为支撑,就是要准确把握信息革命发展趋势,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科学发展成果,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税收征管提供有力依托。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技术保障作用,用信息技术手段取代传统手工方式,最大程度实现税收征管业务的网上运行。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信息支持作用,大力推行信息管税,依法对纳税人涉税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利用,特别是要努力获取第三方信息,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提高税收征管水平。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擎作用,利用技术手段改造、创新税收征管业务,对税收征管业务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设计,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 。税收征管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征税。要将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 加快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建设进程,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切实强化税收执法监督,确保各级税务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为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是坚持诚信服务。 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是税收法律关系的基本准则,彼此信赖、真诚合作是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具体体现,也是税收法律关系的核心要义。 要把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纳税作为税收征管制度安排、征管活动开展的前提,尊重纳税人的平等主体地位,大力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满足纳税人的正当需求,提升税务机关公信力,引导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构建和谐融洽、互信合作的税收征纳关系。

三是坚持科学效能。 遵循税收征管工作的内在规律,牢固树立税法遵从、风险管理、信息管税等现代管理理念,积极运用分类管理、行业管理等有效管理方法,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切实优化征管流程,合理配置征管资源,充分激发干部潜能,逐步形成科学的征管制度安排,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四是坚持监督制约。 将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的要求贯穿于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构建和征管制度设计之中,围绕税收执法权运行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通过按涉税事项实施专业化管理等途径,合理配置和分解权力,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制约,促进税务干部廉洁从税和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为深入推进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科学的体制机制保证。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目标是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做到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即“两提高、两降低” 。

提高税法遵从度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税务机关带头遵从税法,依法行使国家赋予的税收管理权力,促使税法得到公正执行;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越来越强,自行申报纳税的质量越来越高。通过提高税法遵从度,既要减少纳税人的税收风险,也要减少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提高纳税人满意度,要求税务机关通过优质服务、规范管理,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社会形象,增进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服务与管理行为的认可程度。

降低税收流失率就是要缩小税收实征数和法定应征数之间的差距,提高税收征收率,确保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这既体现了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遵从税法的程度,也反映了税务机关服务和管理的水平。

降低征纳成本,包括降低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和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要通过加强税法宣传、优化办税服务、简化办税程序、公正公平执法等途径,减轻纳税人负担,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通过整合管理资源、压缩管理层级、加强信息共享等途径,提高行政效能,降低税务机关征收成本。

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形成,将使税收征管工作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要牢牢把握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把税收征管改革引向深入。

三、明确工作措施,落实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任务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重点是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做好五方面工作、加强三项建设、完善一个机制。

一要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纳税服务在税收征管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地位,也是税收风险应对的重要环节 。要以 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为重点,切实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要切实增强税收法律法规与管理措施的透明度和确定性。建立重大税制改革、政策调整、管理措施出台前和执行过程中征求纳税人意见制度,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强税法宣传和咨询辅导,做好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解读工作,坚持谁制定谁解读,增强统一性,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地掌握税收政策规定 。 要扎实 做好纳税风险提示工作。 对低风险纳税人,辅导开展修正申报等工作,帮助纳税人消除税收风险,准确申报纳税。要着力 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深化税务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行政审批工作,对税务部门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项目要一律取消。切实解决办税程序繁琐,报送报表资料过多等问题。建设标准统一、功能整合、运转协调,涵盖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12366 纳税服务热线和短信系统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平台,方便纳税人办税。要做好纳税人维权工作。 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收过头税、就是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健全政策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和持续改进机制,确保纳税人及时全面地享受税收优惠。 高度重视纳税人关切,建立健全纳税人需求征集、分析、响应、处置机制,快速有效地处理投诉和举报问题。积极支持建立纳税人维权组织,依法开展维权工作。 健全纳税信用管理机制,依法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广泛形成依法诚信纳税光荣、偷税逃税骗税可耻的社会氛围,促进建立纳税人不遵从税法的社会惩戒体系 。 要重视做好 税收法律救济工作。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 积极运用和解、调解手段化解税收争议。积极应诉法院受理的税务行政案件, 尊重并自觉履行法院依法做出的生效判决和裁定。严格执行国家赔偿法律制度。 要积极促进涉税中介服务发展。 坚持鼓励、引导、培育与规范、管理、监督相结合,拓展社会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中介机构对促进纳税人依法自行申报纳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要做好 分析监控 工作。 税收风险分析监控 对于提供风险管理指引、提高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以 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应用 为重点,切实做好 税收风险分析监控 工作。要改进风险分析手段,充分利用集中的信息资源,完善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依托行业税收风险模型等分析工具,对税源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不断提高税收风险分析能力。要加强风险分析应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及时发现风险点,并进行 风险等级排序,将风险应对任务推送至相关部门。 风险应对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反馈任务完成情况和改进建议,分析监控部门要对风险应对结果进行监督控制和绩效评价。发挥数据集中优势,提升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工作的管理层级,逐步做到以总局、省局为主组织开展。同时,要深入开展税收收入分析与预测,把握税收收入发展趋势,促进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要深入开展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前的方案论证和实施后的效应评估工作,及时提出完善税收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要 深入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客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为调控经济运行提供决策参考。税收分析工作涉及面广,要确定牵头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三要做好纳税评估工作。 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程序,也是风险应对的重要方法,主要运用柔性手段,帮助纳税人消除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要规范纳税评估程序, 认真做好案头审核、实地审核等工作。确认风险点的,应调整申报,由纳税人依法补缴税款和滞纳金;有偷逃骗税嫌疑的,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评估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提高案头审核水平。要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约谈,深入核实有关情况。开展评估工作必要时可以下户实地审核。 要改进 纳税评估方法, 逐步健全评估模型,细化指标体系,深入研究相关税种之间的关联关系,对纳税人申报信息及相关涉税信息开展同行业税负比对等综合评估工作,有效排查风险点。总结部分地区经验,适当上收纳税评估的管理层级,开展专业化团队式评估,探索试行主辅评等制度,提升评估质量。要加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监督制约,实行纳税评估各环节职责及工作人员的相互分离,既不得随意评估,也不得随意终止评估。探索实施纳税评估定期复核制度。

四要做好税务稽查工作。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实施税收风险应对的重要手段。要坚持依法文明稽查, 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增强税务稽查威慑力,维护税法严肃性,营造公平正义的税收环境。要突出 稽查工作重点。税务稽查部门要着 重做好税收风险分析监控部门推送和纳税评估部门移交的涉嫌偷逃骗税案件的查处工作,及时 反馈查处结果,并注意发现 涉税违法行为的规律和特点,查找税收征管薄弱环节,提出管理建议,做到以查促管、管查互动。要认真做好上级交办和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 要深化稽查管理方式改革。 科学划分各层级的检查职责,实施分类分级稽查。合理调整省、市、县三级稽查机构职责,逐步推行省和市一级稽查模式,适当提高省、市稽查人员比例,有效配置稽查资源。积极争取各级政府以及银行、公安、海关、工商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合办案机制。积极开展国际执法合作,提高税务稽查的国际化水平。

五要做好执法监督工作。 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对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防控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要统筹考虑征管业务调整和执法监督工作,做到风险防控和岗责配置、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同步进行,促进税收执法权规范有序运行。要创新执法督察手段,积极探索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综合利用平台开展执法督察。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扩大自动考核与疑点信息库的监控范围。落实重大案件审理制度,建立重大减免税、行政审批集体审议制度,加强对政策性个案批复的监督。抓紧明确税务行政裁量权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重点规范行政处罚、核定征收、税务审批等行政裁量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随意性。深入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强化流程控制和制约,有效预防风险。细化实行专业化管理后各环节之间的职责分工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实行行政问责, 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督促和约束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六要加强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税收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化,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依靠建立起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征管信息系统,以接收和处理各种涉税信息。要综合考虑税收征管改革进程、征管业务调整和职责配置等方面因素,推进 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和实施,加快实现全国征管数据应用大集中,建成全国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全国税收征管和组织收入等情况,促进全国税收执法、纳税服务和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 金税三期工程核心征管系统正在重庆市试运行,要总结试点经验, 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形成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切实改变重建设、轻应用的状况,认真抓好金税工程推广应用工作。要加强数据管理,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不断提高信息管税水平。统一数据口径,规范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数据采集, 及时归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信息,全面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工作,积极推广网络发票,探索试行电子发票,逐步建成全国发票信息库 ,注重通过互联网获取外部涉税信息。 狠抓数据质量,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巩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成果,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的信息共享平台, 加快 第三方涉税信息保障立法 。建设高度共享的数据仓库,依据各方面信息,建 立数据模型和 风险预警 指标体系 ,搭建税收信息综合利用平台。要抓好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七要加强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建设。 不断健全税收 征管法律制度,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法制保证。要立足解决制约税收征管实践的难点问题,增强前瞻性,抓紧做好 税收 征管法律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平衡配置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既适应加强征管、保障收入的需要, 又满足规范权力、优化服务的要求。 要加快推进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修改进程, 特别是要对税收征管程序、部门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明确。积极参与刑法等与税收征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促进税收征管法 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紧密衔接。要根据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包括税收风险分析监控、纳税评估 等在内的 相关配套工作制度 。要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将复杂涉税事项上收进行专业化团队式管理。 同时, 要适应我国税制结构中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比重进一步提升的趋势,探索完善直接税征管的制度安排,以发挥税收征管对税制体系完善与重构的重要作用。

八要加强税务组织体系建设。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必然涉及组织体系的调整,组织体系的完善又将为改革提供有力保证。要适应改革进程,健全组织体系,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要适应实施风险管理和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探索按税收征管程序设置相关机构,合理配置职责。要适应涉税信息逐步向总局、省局集中和企业集团化等趋势,适当调整税收分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执法督察等复杂涉税事项在各管理层级的分工,合理压缩管理层次,并逐步使各级税务机关都成为税收服务和管理的实体。要按照机构管理的要求,加强机构审批管理,严格审批程序,依照法律法规和总局规定做好机构设立、撤并、调整、更名等工作。要伴随税收业务和组织体系的调整,合理确定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内部各部门之间税务干部的数量比例,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九要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评价机制。 健全的征管质量评价机制对于科学合理地考察征管水平、有针对性地查找征管薄弱环节意义重大。要围绕“两提高、两降低”的目标,探索建立包含税法遵从度、纳税人满意度、税收流失率、征纳成本等在内的税收征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努力做到能量化可操作,客观评价税收征管工作成效和纳税人税法遵从程度。要科学设计税法遵从度的衡量指标,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要继续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网络征集、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方式,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要加强对税收流失率的研究,开展流失率估算等工作。要通过征税成本核算和纳税成本抽样统计等途径,形成比较准确的税收征纳成本数据。

四、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税收征管改革取得实效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是事关税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涉及范围广、关注程度高、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必须统筹兼顾,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要加强组织领导。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变革,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其他局领导分工负责,征管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其他各部门协作配合,广大税务干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把手”要时刻站在改革潮头,以审慎的态度、高超的智慧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把握改革方向,研究改革思路,加强协调指导,解决难点问题,做改革的示范引领者和坚强推动者。上下级税务机关和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切实加强分工协调。要明确职责分工,划清业务边界,完善岗责体系,健全运行机制。要增强全局观念,密切协作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构建上下协调联动、内部紧密衔接,运转顺畅、科学高效的工作格局。国税局、地税局要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做到改革步调一致、规范统一。

要强化宣传引导。 推进税收征管改革,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干部要坚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周密考虑改革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做好思想发动和宣传引导工作,努力营造顺利推进改革的良好环境。要积极主动地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沟通改革事宜,讲清楚改革对于增加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要做好对广大纳税人的宣传解释工作,讲清楚改革对于优化纳税服务、防范税收风险等方面的作用,争取纳税人的理解和配合。要加强对税务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讲清楚改革对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他们树立大局观念,正确对待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全力推进改革。

要加快人才培养。 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对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要适应专业化管理工作需要,实行人才强税战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实施“千人工程”和“十万人工程”,加快领军人才和专业骨干培养。要加强实践锻炼,大规模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在复杂涉税事项管理、重大税务案件稽查、重大业务和技术攻关等工作中增长才干、提升素质。探索建立税务系统人才激励制度,促使人才多做贡献。鼓励干部参加注册会计师、律师、注册税务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对取得相关资格的人员要加强锻炼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加强各级人才库建设,培养选拔一批风险分析、纳税评估、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纳税服务、执法督察和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通过公务员考录、遴选、重点引进和事业人员招聘等途径,补充急需紧缺人才。要将专业化人才培养与推行 公务员分类管理相结合, 加快推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工作,努力争取将税务系统纳入国家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试点,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管理 , 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要加强绩效考核,促使干部潜心研究税收征管,不断增强业务技能,努力提高工作实效。要注重在艰苦的征管改革实践中发现、培养、考察、使用干部,为那些敢于负责、善于管理、甘于奉献的干部提供发展舞台,创造良好环境。

要积极探索实施。 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各异,各地条件有别、基础不同,征管改革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必须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探索实践的关系。总局要通盘考虑,统筹做好改革方案制定、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税收征管法修改、税务组织体系建设与人力资源配置“四位一体”的顶层设计,加强分类指导,科学化、系统化推进改革。各地要在统一的方向下,坚定不移往前走,积极作为不停顿,大胆探索和实践具体工作措施与方法。要处理好目标与现状的关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根据各地情况和条件,允许有快有慢,有先有后。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认真总结和发扬过去工作中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探索。通过稳步推进,争取到“十二五”末期搭建起基本框架,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到 年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这次会上,总局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这个方案提出了改革的方向性、框架性内容,一些具体措施还有待于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希望大家认真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谋划好税收征管改革大计。

同志们,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积极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推动税收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7.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七

关键词:税源专业化管理,江西九江,深化征管改革,改革试点过程

在2011年12月27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了“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 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完善运行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的征管改革方向, 江西省、九江市地方税务局都将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相关工作意见。九江县地方税务局按照上级总体部署, 从今年3月份起开展了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工作, 下面笔者结合该局试点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改革试点前的税源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2年底九江县地税局共管辖纳税户2337户, 其中个体户1563户, 企 (事) 业单位774户;共组织税收收入为60306万元, 其中交通运输业803万元, 占1.33%, 房地产业15241万元, 占25.27%, 建筑业26583万元, 占44.08%。共有4个管理分局, 1个征收站, 税收管理员33名, 按照属地原则划分征管范围。

由于受到传统模式的制约, 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纳税服务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全方位的为纳税人服务体系。要使纳税人依法申报纳税, 离不开良好的税收专业服务。但目前, 这一服务体系并未完全建立起来:一是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 双方平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税务干部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税收宣传手段单一, 社会效果不明显, 需要探索更加符合纳税人需求的、更有效的税收宣传途径和办法。三是管事制实施后, 纳税人办税环节多、手续繁琐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税务部门内部各项办税程序、操作规程要进一步简化、规范、完善, 真正把“文明办税, 优质服务”的落脚点体现在方便纳税人、服务纳税人上。

2.分局管理范围大而全、广而粗, 与专业化及精细化要求不符。分局管辖范围按属地原则划分, 涉及各种行业、各类规模税源, 对不同行业和规模的纳税人采取几乎相同的管理方式, 忽视和弱化了专业化和精细化, 容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全”的现象。

3.税收执法权过度集中, 税收管理员的执法和廉政风险较大。“包户到人、各事统管”的传统方式使税收管理员包揽了管户的所有管理环节, 缺少监督制约, 极易产生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

4.管理员岗位工作职能繁杂, 重点难点税源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上级布置的工作都需要税收管理员去落实, 税收管理员往往被大量事务性工作、突击性工作牵制了大量精力, 难于做好税源监控分析、纳税评估等重点难点税源管理工作。

5.缺少完善的风险监控机构, 近年来税源管理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逐渐加大, 而作为近年来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的税收管理模式———税收风险管理模式, 其目的就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 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 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 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 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 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 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探索。

二、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

1. 整合征收服务机构, 优化征收服务职能。

将原征管股的纳税服务职能与办税服务厅职能合并, 设置九江县地方税务局征收服务分局, 同时按照具体税源专业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布局需要设立新合、港口两个征收服务点, 接受九江县征收服务分局业务指导。在全县范围内征收服务工作实行“统一政策、属地管理”。征收服务分局除履行原办税服务厅规定职能外, 还承担部分依申请的涉税审批事项的统一受理、逾期申报缴纳提醒、初次纳税鉴定、各类涉税项目登记、部分低等风险任务应对、在纳税服务环节涉税数据采集、核实、录入和涉及的简易处罚等职能。

2. 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进行了税源分类。

该局在对全县税源行业结构分析调研的基础上, 按照纳税人“行业+规模”原则, 对基层分局进行机构和职能整合, 在科学划分职责职能的基础上, 将原来的属地管理模式改变为税源专业管理模式, 变更原有的五个管理分局名称, 设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分局, 并明确划分了各自的管理范围。

3. 组建风险监控分局, 强化风险监控职能。

风险管理分局根据九江县税源结构特点、税源管理现状和税源变化趋势拟定全县税收风险战略规划和风险计划审定, 各 (股) 室风险计划的汇总下达, 风险归集、风险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推送、风险应对结果评价, 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导, 参与风险指标和风险识别模型的建设和维护等职能, 同时还承担纳税评估职能

4. 科学设置相关岗位。

对征收服务分局, 强化纳税服务职能, 根据不同事项划分为四大类 (综合组、业务组、征收组、会统组) ;对税源管理分局改变“包户到人、各事统管”的传统方式, 变“管户制”为“管事制”, 按照不同的业务工作事项划分为三大类 (综合事项管理组、基础事项管理组、风险事项管理组) ;对风险监控分局, 根据不同事项划分为三大类 (综合管理组、风险分析识别组、风险推送组) 。

5. 整合优质人才资源, 实行团组管理。

结合干部交流轮岗工作, 综合考虑行业税源特点、管理人员数量和素质以及工作需要等因素, 合理配置了相应人员。并实行“管理到组, 事项到岗”的团组管理, 形成人员的合理搭配, 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特长。

6. 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考核机制。

制定了各个部门岗位工作职责规范及考核办法, 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分工, 细化工作责任。

三、改革试点工作产生的初步影响

1. 提升了纳税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征收服务分局的设立进一步整合了纳税服务职能以及其他涉税事项, 优化征税主体, 明确服务主体。税务部门征税的对象是纳税人, 服务对象也是纳税人。进一步强化了税务人员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的同时, 重点简化办税手续、环节, 建立科学、规范的办税程序, 营造良好有序的办税环境。通过快捷、准确、规范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税务事宜办理等服务工作, 加深征纳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情感交流, 增强了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满意度。

2. 提高了税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通过对税源行业结构分析, 对税源进行了科学分类, 打破属地管理传统模式, 分局按行业税源划分征管职责, 由分户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 能够根据同行业纳税人特点, 摸索行业税源管理规律, 促进税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3. 推行税收风险管理, 进一步提高了防控执法风险的能力。通过建立并实施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管理流程, 主要包括制定风险规划、风险信息采集、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等环节。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用于风险高的纳税人和领域, 对不同风险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 高等风险推送稽查局处理, 中等风险由风险监控分局处理, 低等风险由征收服务分局处理, 有力地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

四、改革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 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前提。从当前情况看, 要突出强化以下四种观念:一是要强化改革观念。充分认识深化征管改革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防止税款流失、堵塞税收漏洞、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作用, 消除对深化征管改革的等待观望思想、畏难发愁情绪, 进一步提高推进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强化依法治税观念。改变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 按新的征管模式履行职责, 按章办事, 依法征收, 体现执法公正。三是要强化服务观念。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 深化纳税人对征管改革的理解,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配合的支持。四是要强化全局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建议市局举办全市地税系统有关征管改革知识视频讲座, 邀请相关专家授课, 使系统上下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的认识基本统一, 及时从传统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 认真贯彻落实税收征管的各项工作要求, 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2. 税务干部素质与改革后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不适应。

目前税务干部平均年龄日益增大, “三师”及会计师人员比例偏小, 税收监控分析、纳税评估等方面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建议经常性开展针对性培训, 重点要在提高实战能力上下功夫。要创新培训手段和方法, 注重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式, 增强干部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加强行业性税收问题和特殊业务的研究和交流, 提高纳税评估预警分析能力, 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类别齐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3. 当前征管信息系统和改革后新的管理模式不相融合。

目前我们使用的征管信息系统是2005年上线运行的, 是按照“管户制”设计, 每个管户要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员岗位, 并且管理员只对自己的管户才有系统操作权限。但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管事制”, 是按事设岗, 简单地说就是要将当前系统中的1个税收管理岗按照业务事项划分为相对应的个专业化管理岗位, 并且要求每个专业化管理岗位对所有管户都有系统操作权限。所以税源专业化管理岗位设置及操作权限无法在当前征管信息系统实现。建议江西省地税局对当前征管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完善, 以适应征管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8.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篇八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生存、发展、获利。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市场价格企业不能左右,但控制成本的主动权却在企业自身。石油行业重组改制后,未上市企业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我们面临“大市场、低效益”局面的原因是价格低,这是事实。但价格的到位,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退一步讲,即使有一天,价格真的提高了,那么成本同样需要控制。在低价格的情况下,为实现经营目标,更应把控制成本作为参与竞争、提高效益的“杀手锏”,只有合理的成本才能产生合理的利润。

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是管不好成本的。相反,管不好成本的企业,没有一个是成功的。讲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设备固然重要,但关键的还是看你的成本,成本往往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

要多渠道、多方式控制成本。依据市场导向,建立“市场开发、生产运行、财务管理”“三位一体”动态成本控制体系,切实把成本、费用控制的责任和指标落实到单位、岗位、人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降低成本、降低费用机制,不断扩大降低成本的广度和深度,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要坚决克服在低成本发展上的埋怨情绪和无所作为思想,依靠科学决策降成本、依靠管理创新降成本、依靠技术进步降成本、依靠结构调整降成本,优化成本支出,努力实现速度与效益的同步提高。

二、管理要有新思路——管理贵在有效

在以往的岁月中,企业曾推广和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管理方式、方法,其中不少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但进入市场经济后,管理的内涵和实质发生了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第一,转变观念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一是要从靠堆工作量、增加投资来完成生产任务,切实转变到以效益为中心,以效益求发展上来;二是从重事后算帐,转变到事前预测和加强过程控制上来;三是资金筹措上,要从眼睛向上转变到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四是在资产管理上,要从强调帐面资产管理转到实物资产管理上来,“座失”和“流失”同样可怕。

第二,集中财权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财权才能使企业资金不出现紊乱和失控现象,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实行资金统一管理,做到收入进“一个门”,支出走“一个口”,审批要“一支笔”,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控制资金外流,确保收入及时回收,使生产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集中财权是世界上企业管理流行的趋势。

第三,加强投资管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投资项目的前期管理,保证投资方向的正确性和投资收益。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谁投资、谁负责、谁收益、谁承担风险,责、权、利统一,确保投资行为在合理、合法、有序的轨道进行。

第四,加强资产管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一是对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对闲置不用、利用率低、淘汰报废的设备进行调剂,或者按程序进行拍卖、租赁,盘活存量资产。运动是资产最本质的特征,资产在运动中扩大规模、体现价值、实现利润,“座失”同样是“流失”。二是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三是严格控制购置新的资产,不断优化资产结构,不断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第五,加强数据管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保证。企业进行精细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很重要,是企业的信息资源、决策的依据。要建立数字化企业,就必须把数据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

三、树立质量经营新理念——处理好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过去我们抓质量,抓全面质量管理,最大问题就是“重管理、轻经营”,侧重于产品和服务质量本身。而质量经营则从企业经营和利润增长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质量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质量的成本,提高质量的效益。从另外角度讲,过去的质量管理侧重于改进,考虑如何提高质量多,不计成本的提高质量;而质量经营则着眼于持续质量突破,实现质量领先,从而提高质量竞争优势。说白了,良好的质量必须符合经济原则,必须因利而动,质量必须为经营服务、为市场开发服务。我们既反对那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也要反对只有质量没有数量的做法,有量无质不会有好的效益,有质无量同样也不会有好的效益。实际上“质量过剩”,不仅不经济,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树立投资新观念——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

投资必然会形成成本。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折旧、摊销反映在成本中;流动资金投资以原材料、动力等形式反映在成本里;企业资产重组、企业并购是以资本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资金占用费用等)方式进入成本,所以说“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

树立这个观念,最根本的是也要增强投资回报意识。长期以来,不少形成的观念是投资越多越好,争资金、争投入、争设备,能争来就是本事、就是政绩。现在不行了,如果投资的结果,造成的仅仅是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效益的增加低于成本的增加,那么这样的投资是失败的,是要承担经济责任的。实际上,从成本——价格——利润——企业生存这一条企业重要的生命链来讲,还可以延伸为“明天的成本就是后天的利润”,或者说你今天的投资就等于是你大后天的生存。投资追求的最终目标,一个是安全,另一个就是增值。这就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增强投资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加强投资过程管理和控制,寻求投资最佳效益。将企业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以生产经营为基础、运营资本为核心、投资决策为重点上来。那种“决策拍脑袋、实施拍桌子、亏损拍屁股”的“三拍”现象应该得到遏止。

五、管理是不用投资的基本建设——管理自有回天力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企业,对外部环境、对上级指令和政策等无法控制,并受其制约,但企业内部是可控因素,可立足内部挖潜,促进观念转变。具体讲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以管物为重点转向以人为本;由工作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由经验管理转为科学管理;由粗放管理转为精细管理。在其他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企业自身只能把主要力量放在技术更新和强化内部管理上来,这是企业最现实的选择。企业要走出困境,靠的是脚踏实地,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对一些“再基础不过”的管理不解决,如原材料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等,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基础的仍然是其内部管理,可以说,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命运,这个简单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认识到了,它既是工作问题,更重要的是认识问题。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的好:“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现在,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很大,改革的任务也很繁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这丝毫不能成为企业放松管理的借口和理由。要认识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不抓管理、放松管理,设备、技术再先进也会垮掉。强调客观,张嘴喊困难,伸手要政策,不在开拓市场、加强管理上下功夫,最终也很难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企业往往对改革、改制强调的比较多,对企业内部管理往往强调的较少。企业改革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改革的成果要通过管理加以规范和巩固,坚实的管理又是深层次改革的条件。当然,我们讲的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注重的是管理的有效性,不是指那种建立了多少本本,上墙了多少制度,提出了多少口号,搞了多少次检查。

加强管理,就必须把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管理成为企业加快发展、提高效益的有力保证。

一是安全管理。要不断完善和推行以HSE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操作规范,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落实好安全责任和措施,确保生产必须安全。一要明确责任;二要加大监管;三要加强管理;四要增强安全意识,按章办事。

二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基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各项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要下功夫抓好基层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推行定置管理,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及时发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实现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走向市场,首先要搞好现场,“以现场赢市场”。现场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三是质量管理。要抓好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以质量认证为契机,推动质量管理工作上台阶,靠质量赢信誉、赢市场。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把抓质量与讲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质量经营的新理念。良好的质量必须服从于经济的原则,质量为市场开发服务、为企业经营服务。

四是队伍管理。在企业赖以生存的发展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六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中央提出搞好国有企业的“四个一”,“有一个好班子、有一套好机制、有一批好产品、有一支好队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企业都不能放松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大政工”优势,搞好形势任务教育,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把职工的热情和干劲引导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不能因为改革任务重、生存压力大、工作头绪多,就忽视职工队伍建设,要及时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实现新发展。

五是成本管理。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要净化企业的成本,“成本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状况应该得到转变。要处理好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成本和价格的关系,在成本控制这个问题上谁要重视不够,那么在市场竞争中谁就会吃苦头。

9.征管工作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九

车辆税收征管存在七个难点:一是车辆的流动性大而分散,税务部门难以监管;二是税务部门无刚性执法手段,给税务部门征收税款带来困难;三是税率高,认定手续繁琐,存在税款流失现象。目前地税部门对车辆的营运收入按6.6%或4.74%的综合计征率征收税款,且开具运输货物发票认定手续繁琐,因此,部分取得营运收入的纳税人千方百计索取手续简化的国税部门发票,并将拉运货物改为销售商品或货物等,按4%的计征率索取商品销售发票或统一发货票,逃避高税率的税款征收;四是车辆盈利下降,纳税人的逃税意识较重。经交警、运管部门调查摸底,由于货运车辆实行限载,有1/4的货车因盈利下降,费用增高,采取报停。运管部门有1/5的车辆不参加审验,一半以上的车辆在缴纳了各项费用后,基本上属微利车辆。农机部门由于难以划分农运自用车和营运车的界线,使得地税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五是车管部门任务繁重,配合力度不够;六是征管力量明显不足。我县近800多客货车辆,分布全县33个乡镇,征管人员只有2名;七是缺乏控管手段。

针对以上存在的七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实行源泉控制,采取谁分管,谁征收。

谁分管,谁征收主要指的是交警部门上划审验权限后,对客、货运车辆的车船使用税应由所在地审验部门会同地税部门集中征收,实行源泉控制,对客、货运车辆的营运税收征收应由当地税务机关按属地原则由车辆所在地地税机关征收。

二、理顺地税部门对发票的管理权。

理顺地税部门对发票的管理权,由地税部门直接面对纳税人,是车辆税收改为地税部门直接征收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根据我们调查摸底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县客运票每年大约用票量在4000-6000本,如果按每本100份,每份按10元交运票收入平均计算,客运收入将达400-600万元,应征各项税收在18-28万元左右(但这块税收从目前看已严重流失),如果按现有的客运车辆计算,每年纳税额应在1500-2300元左右。

三、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税款征收。

车辆税收征收管理分局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现状,特别在开征初期和对车辆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暂未理顺之前,应实行分散管理,采取先整顿,后规范的方式,待条件进一步成熟后,逐步实现由车辆管理所统一管理征收。

四、合理调整税负,规范征收渠道。

合理调整税负,规范征收渠道,严格法定职责,明确政策界线,才能避免国、地税相互争税和偷税现象的发生。

五、不搞单打一,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搞征收。

10.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税收征管工作 篇十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模式下,如何加强税收征管,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税收征管的重要意义

(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90%的国家财政收入依靠税收,国家通过税收取得的收入,最终又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科学和文化教育等事业。

(二)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小康社会的实现过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要求税务部门依法治税,要求全体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三)加强税收征管,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在税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和增强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光荣”的良好氛围。

二、现阶段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税收环境不够理想

1.人文因素。我们的公民习惯于接受政府救济,却对依法为政府组织收入不理解。比如契税是我国一个很古老的税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保存并发展了这个税种,当土地、房屋权属发生交换时,财政机关便依据《契税暂行条例》实施征税行为,这是合理合法的,但有人却对税收法制产生曲解,认为这相似于“苛捐杂税”。

2、法治环境。近几年来,税务机关在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上,依据新《新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税收上体现为涉税犯罪得不到应有的追究,有些偷税案件都是以补代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与司法部门或个别司法人员利益冲突的税案久拖不决,使一批偷、逃、骗税者成为漏网之鱼,利益的驱动助长了偷、逃税者的侥幸心理,使税务机关征管工作增加了难度和不平等性。

(二)重“税”轻“宣”,忽视了税收法制宣传的作用

依法征税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便成为税务机关的一切出发点。在组织收入思想指导下,税务机关征税观念很强,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确保税收的平稳增长上,对税收法制宣传相对较淡薄。由于任务重,税源零星分散,涉及千家万户。为了确保任务的完成,全体税务干部发扬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加强征管,堵塞征管漏洞,深入挖掘增收潜力,使得连年完成税收任务。在“以收入论英雄,凭进度定奖惩”和“税收任务是死命令”的指导下,税务人员主要精力、人力、物力、时间都放在组织收入上,加之受经费不足、交通、信息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制约,税收法制宣传没有成为舆论的导向,没有在更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风气。因此,加强税法宣传,对增强公民依法诚信纳税意识,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推动税收工作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税收征管力度不够

1、税收征管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

现行《税收征管法》及《刑法》对保护依法征税作了不少规定。但是,确保税务机关强制征税的手段仍显不足。例如,有的金融机构为使自己赢得客户信赖,吸引企事业单位多来立户,公开承诺为立户者保密,保证不向任何机关透露,致使税务机关难以依法进行查询,个别金融机构甚至以各种借口拒绝税务机关依法冻结、扣缴被执行人的款项。新《税收征管法》第四条规定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进行查询、冻结、扣缴的法律责任,但具体的操作程序如何、责任义务如何落实,都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使得有关部门或敷衍了事或回避配合,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了税收工作的深入开展。

2、税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一是部分人员责任意识差,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工作不求上进;二是部分人员适应能力差,又不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三是少数人员法纪观念淡薄,执法违法,知法犯法,经不起诱惑,为偷税、漏税者开绿灯。所以税务机关要苦练内功,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方针,加强税收队伍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优化税收的内部环境。

三、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和方法

(一)深入开展税收法制宣传,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环境

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普及税法知识,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做好税收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开展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税收宣传月活动,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到税收工作中。二是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联系,以适当的形式开展各类活动,营造声势,形成全社会的宣传合力,扩大影响力。三是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法制部门的职能作用,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传播面广、形象直观的优势,形成税收宣传的集中声势。四是大力宣传为纳税人服务承诺制度,促使“税收连着你我他,依法纳税为国家”的精神真正贯彻与落实。

(二)完善机制,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是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法制建设。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懂法、用法,把“依法治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贯彻到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履行收好税、带好队的职责。二是税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税收征管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三是开展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责任、目标、创新”思想。改变不良习气和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引进激励机制,激发广大税务人员从事税收工作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税收队伍。

(三)坚持依法征税,严惩涉税违法行为

税务机关应把“铁面无私,铁石心肠,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的“四铁精神”贯彻到税收工作中去,坚持依率计征,坚持税法面前人人平等,坚决制止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补代罚,杜绝“人情税”、“关系税”,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税收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执法刚性,使偷、骗税等违法行为为之付出的代价大于依法诚信纳税的付出,促使自主申报、主动纳税的思想不断加强。

11.识字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篇十一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汉字教学,弘扬汉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

关键词:识字;语言;思维

汉字是世界上惟一保存下来的表意性文字,历史最悠久。它是华夏文明、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我们优秀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日益加强,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加大,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希望了解中国,因此汉语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习汉语、认识汉字、传播汉文化,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时代特点。

一、汉字的历史功绩

香港知名人士、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汉文化的根,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汉字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在中华民族的整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身份方面;在源远流长、历经沧桑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方面,没有统一的汉字,只有千差万别的方言,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国,抵抗列强的殖民化是非常困难的。

长期以来我国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都是用汉字记载保存下来的。许多经典著作,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靠汉字一代一代地传到今天。我们常常传诵的唐诗宋词,不正是靠汉字传下来的吗?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地的方言很复杂,语言上差别很大,互不通用,可是用汉字写出来,大家都能看懂。我们的一些邻国曾经仿照汉字制订了自己的文字。如:日本现在还保存了部分汉字,同时参考汉字的偏旁造出了字母。

汉字个性化强、利于记忆、占用空间小、信息含量大,从而便于高速阅读。汉字是复脑文字,有利于人脑的全面开发。在各个方面,汉字都表现出巨大的适应性和优势。汉字在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不可割断的纽带;是任何力量不能抗拒和替代的凝聚力。中华文化连绵5000多年,汉字功不可没。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的统一是由语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区而异的口语而是书面语,即那些在中国到处都绝对一致的著名的汉字。”

二、识字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体系,识字是学习书面

语言的工具,而掌握语言则是人的发展的基本保证;语言文字是现代公民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认知世界、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领悟内涵,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对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各类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整合等,获得现代公民终身学习和生存发展的本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是6至12岁。我国儿童7岁入学,已经进入这一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不是从识字而是从阅读开始,那些规范、优美的书面语材料才是他们获取书面语言营养的最重要的源泉。因此,尽早、大量的阅读是发展语言的最重要的有效途径。读物是以汉字为载体的,尽早、大量的阅读,前提是攻破识字关。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识字教学体系,把识字与阅读巧妙结合起来,既重点突出,使低年级能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又使识字与语言学习互相促进,同步发展。从长远看,也绕过汉字求语言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识字的过程是大脑皮层中复杂的神经联系形成的过程,识字对小学生的发育有一些积极作用,它可以促进语言的发育,促进观察力的形成和发展,可使主动注意力出现得更早,并锻炼注意的持久性,它对孩子的记忆力也有增强的作用。识字是早期阅读的基础,早识字可使学生更早地学到一些知识。识字是最好的视觉语言。

三、识字是思维发展推手

英国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对英、美、法、德、日五国儿童测查表明,欧美四国儿童智商平均为100,日儿童平均为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日本汉字专家石井勋博士多年的测查结果是:开始学习汉字的当年,智商可由100提高到110,第二年提高到120,第三年提高到130。美国有人对华裔学生为何数学成绩出类拔萃进行了研究,发现那是因为古老的汉字比起拼音文字有更大优势。

脑科学家根据人用脑方式的不同将人们分为左脑型、右脑型、平衡型三类,左脑型的人擅长语言表达和理解、计算和发现等逻辑思维活动;右脑型的人则擅长绘画、音乐、直观、综合等形象思维活动;而平衡型的人左右脑功能发展和运用比较协调,兼取二者长处。一般地说,平衡型的人思维能力更强,更富有创造能力。人们对拼音文字的认知属于左脑优势,而对汉字的认知则表现为左右均势,识汉字可以促使儿童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开发人脑中巨大的创造潜能。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时,我们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好方法识字。同时,还应把识字和积累词汇结合起来,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训练,使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在字词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巩固识记、积累词语。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和承载体,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把汉字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使用汉字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需要。传播汉字、弘扬汉文化,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刘鸣.《汉字认知与形象思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郑继娥.《汉字认知心理研究成果与汉字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

3.潘先军.《对外汉字教学与小学识字教学》[J].汉字文化,1999年02期.

4.胡平.《汉语儿童识字的心理机制及其给教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

12.教书育人是教师永恒的主题 篇十二

1.1 要善于组织教学内容

教好书, 必须先有好的讲稿, 一部好的讲稿, 就是教师在课堂“舞台”上进行精彩表演的剧本, 是能否达到“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和被学生接受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写好讲稿如同写好剧本一样重要。为此, 一方面, 需要教师精读教材, 熟悉教材, 组织好教学内容。应当指出的是, 即使是国家级的优秀教材, 也不一定是讲课的最佳方案, 对教材中的内容, 必须结合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 作进一步的加工, 进行再创造, 以形成自己的讲授体系, 符合自己的讲授风格。另一方面, 要参阅相关书籍作为质疑和丰富教学内容之用。用他人的话说, 就是要用十倍于你的知识去应付一堂课。在组织、丰富教学内容, 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 教师要付出很多的心血, 也很辛苦, 但只有辛苦一些, 才能达到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丰富和提高, 写出的讲稿才能便于讲授, 才会很生动。因此, 要教好书, 不花费心血不行, 不付出辛苦不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们最厌倦、最容易引起抵触的是那种照本宣科背书式的讲法, 乐于接受的是释义明理、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广征博引的教师。学生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动力, 鞭策我们认真写好讲稿, 上好每节课。

1.2 要善于运用表达能力

好的剧本没有好的演员活化, 不会实现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往往还会以暇掩玉, 给人以不良感觉。同样道理, 讲稿写好后, 要把它很好的表达出来, 传授给学生,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中, “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的例子并不鲜见。这就需要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 要有意识地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我们认为, 在诸种表达方式之中, 语言功能运用尤为重要, 大量的知识信息通过语言信号传输给学生, 学生们是在听其声、观其情的同时, 完成信号转换, 接收新知识的。如果说出的话像读文章似的生硬、呆板, 而不绘声绘色, 就不易生动入耳并被学生很好地接收过去, 那么必将影响教学质量。语言功能运用得好, 具有吸引力,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不能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作用, 与教师的文学修养有关, 也与教师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熟悉、熟练程度有关。对一位教师来说, 加强这些方面的修养是十分必要又十分重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 语言的运用不能失真, 不能违反科学性。

1.3 要善于总结和学习

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从不断地总结中提炼积累起来的, 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学科的进步, 专业理论的发展变化, 决定了任何一个门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每讲完一门课后, 都要回过头来想一想, 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一番细致的总结, 认真审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方面面, 比较好的保留下来, 不足的要补充, 失误的要纠正, 作为警点记录下来, 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 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 不断地调整、修正、完善、提高自己。逐步形成既科学易教, 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讲授风格与特色。在注意做好总结的同时, 也要把学习作为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 向书本学习, 更要向他人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来讲, 讲课虽然是教师“自编自演”的个人活动, 但教师没有理由把自己封闭起来, 要养成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勇于修正自己错误的好风格, 虚心可以使人进步。在教学中, 应当提倡多学习、多观摩、多交流、多研讨的良好学风,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 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也使课程建设不断有新的突破。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 认认真真地把它当成自己的第一兴趣和爱好, 深刻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 要珍惜做教师这个机会, 利用这个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全心投入, 才能在给予和奉献的同时, 去品尝踏实二字的深刻涵义, 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在自我否定中成熟。 (下转第104页) (上接第98页)

2 育好人

2.1 全方位育人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经常性接触, 一方面可以广泛收集、掌握学生中一些具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和态度, 结合教学, 寓育人于教育之中, 对学生进行宏观教育, 保证育人工作不偏不激, 切合实际, 循序渐进。另一方面, 可以广交朋友, 做学生的知心人, 进行微观的说服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正确的专业思想。宏观、微观双管齐下, 灵活运作, 引导学生走健康发展的成才之路。近些年, 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就业难的问题, 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对此, 我们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接触, 尽量做些有益的思想工作。工作中, 我们首先承认分配上的难度, 不回避问题。但是, 我们也敢于亮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跟同学们说:能上大学是人生道路上非常难得的一次机遇,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 应当抓住这个在学校学习的有利机会, 勤奋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 积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为今后求职创造条件, 进而才可能被社会接受, 并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所以, 就业难的另一方面也有易的存在, 在难易转化上, 主动权还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就看你是否具备应聘条件, 有没有迎接社会需求对你挑战的能力。

2.2 多渠道育人

结合教学进行育人工作, 只是育好人的一条重要渠道。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 还必须多侧面、多渠道地展开育人工作。我们常把与成才有关的新闻报导、科教兴国的大政方针、先进人物的事迹、很有人生哲理的电视剧、陶冶情操的文艺节目、法律知识等, 通过课余活动, 日常生活交往及其他可利用的渠道, 讲给同学们听, 从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感情上, 让他们受到启迪, 多侧面地了解社会, 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学会用自己的能力去判断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爱憎分明, 是非清楚, 一步一步地成熟起来, 自觉地把自己汇入科教兴国的洪流中去, 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成长点, 真正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真正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2.3 要有爱心

育人工作只要做到位, 心和心相通, 手和手相连, 师生之间架起了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桥梁, 其教育效果肯定是好的。有位同学他知道某女同学对他有好感, 想疏远她又不知怎么说才不会影响她的情绪, 就来找老师商量。老师问明他的态度后, 提出老师的看法, 帮助他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让他自己去处理;又有位同学别人让他去办件事, 他觉得不妥, 一时拿不定主意, 也来找老师寻求帮助, 老师告诉他此事坚决不能办。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 老师也把学生看作亲人, 可以说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密切。对学生要有爱的教育, 让学生认识爱, 懂得爱, 在接受爱的同时要有感激之情。老师常和同学说, 不懂得回报父母的人, 怎能谈爱祖国, 爱人民呢?你能对同学说出肺腑之言, 让他们心服口服, 才能感染人, 以情动人。实践使我们感觉到, 作为教师, 要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尤其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站得高, 看得远, 能正确引导学生绕开误区, 健康成长。我们能为同学排忧解难, 感到生活得很充实。

总之, 教好书, 育好人, 任重道远, 只有热爱自己事业的人, 才能微笑着投入事业。

摘要:教书育人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两项根本使命, 也是教育工作者经常谈论、研究的两大永恒主题。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也是对教师起码的要求。对此, 与同行进行探讨。

上一篇:培训班成立策划书下一篇:小学生创新创意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