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试卷

2024-08-24

艺术学概论试卷(共9篇)

1.艺术学概论试卷 篇一

2005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艺术概论考试试卷

试卷类型:A

年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德国的----------首先将美学与艺术区分开来,被称为“艺术学之父”。A、黑格尔

B、康拉德.费德勒

C、狄德罗

D、格罗塞

2、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A、《圣经》

B、希腊神话

C、现实生活

D、原始壁画

3、《登幽州台歌》是我国唐代诗人----------的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A、李白

B、杜甫

C、陈子昂

D、白居易

4、莫奈的作品《草垛》、《草地上的午餐》等是法国----------的代表作品。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新古典主义

5、我国的彩塑到了盛唐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A、云冈石窟

B、大同石窟

C、敦煌石窟

D、麦积山石窟

6、《悲怆交响曲》是----------的代表作。

A、柴可夫斯基

B、贝多芬

C、巴赫

D、莫扎特

7、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牡丹亭

C、西厢记

D、救风尘

8、《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A、绝句

B、抒情诗

C、叙事诗

D、散文诗

9、喜剧《钦差大臣》的作者是----------。

A、莫里哀

B、果戈理

C、雨果

D、巴尔扎克 10、19世纪著名的戏剧艺术家易卜生的代表作是----------。A、《太太学堂》

B、《唐璜》

C、《一主二仆》

D、《玩偶之家》

11、我国京剧史上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A、张君秋

B、白玉霜

C、程砚秋

D、梅葆玖

12、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他的《----------》交响曲中的一段大合唱。A、第一

B、第九

C、第六

D、第五

13、青铜雕像《巴尔扎克像》的作者是----------。

A、大卫

B、罗丹

C、米隆

D、马约尔

14、诗句“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作者是----------。A、白居易

B、李白

C、杜牧

D、岑参

15、“八大山人”是画家----------的别号。

A、石涛

B、郑板桥

C、朱耷

D、唐寅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处。

1、艺术鉴赏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和----------------------。

2、浪漫主义俄罗斯芭蕾的三座高峰作品是----------------------------、------------------------和----。

3、文艺复兴的三巨匠是----------------------、------

和-------------------。

4、被誉为现代舞蹈之母的舞蹈家是--------------------。

5、我国的第一部电影是《------------------------------》。

6、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是《--》和

《-》。

7、芭蕾艺术包括--------------芭蕾和-----------------芭蕾。

8、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传播媒介、艺术接受者和------------------------------。

9、表情艺术包括--------------------------和--------------------------。

10、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法则是------------------------------。

三、简答题:共三个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中国画的概念和种类。

2、简述审美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3、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四、作品鉴赏题:共有三个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2、芭蕾舞剧《天鹅湖》。

3、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五、论述题:分值为20分。

联系实际说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2.艺术学概论试卷 篇二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技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象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象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面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面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电影分类、动作片、喜剧片、纪录片、科幻片、恐怖片、武侠片、动画片、战争片等。

二、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蒙太奇是电影最基本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电影的蒙太奇,除了镜头内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关系外,还包括画面与音响、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由此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银幕上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复合体。电影是各类艺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导演是影片摄制的中心,他必须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进行全面设计、总体构思,充分调动各个艺术和技术门类的创造性,共同完成影片创作。

1)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一种.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

2)遗憾的艺术电影的重要属性之一,它是一次完成的艺术,不象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形式,写好乃至发表或演出之后,还有修改甚至再创造的可能.电影只能将终极成果发行放映,才能被观众认识接受,才能判定优劣成败,而此时电影的制作创造已经完成定型,它已通过特殊制作手段,将一切凝固在胶片上,几乎无法修改.如要修改就得重新演出,重返外景地,重新摄制,重新洗印,而同样,再补正的过程中的效果也只能在洗印出来后通过放映才能知道.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影艺术往往与遗憾同在.故此,人们把电影称为"遗憾的艺术".

3)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语出于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1911年,乔托·卡努杜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

三、电影语言

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它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银幕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照明、色彩、化装、服装等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摄影机的运动和不同镜头的组接(剪辑)所产生的蒙太奇不仅形成了银幕形象的构成法则,也完善了电影语言的独特语法修辞规律。说白、音响、音乐以其自身并以新的蒙太奇方法——“音响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丰富了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章法,是影片内容的组织和构造的特殊法则,一般由若干场面和段落按照蒙太奇规则相互交织构成,按其时间空间关系安排可分为客观现实结构和主观心理结构两种类型,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时空顺序、时空交错、单线结构、复线或多线对比结构、多侧面多视角立体网络式结构等。

四、电影中的全景、中景、近景

全景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全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离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常能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中景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视距比近景稍远,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仅能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而且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由于取景范围较宽,可以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因此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景在影片中占较大比例,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出动作路线的场合。中景的运用,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因此常用以叙述剧情。

近景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视距比特写稍远。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动占据画面显著地位,成为主要表现对象,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近景和特写的作用有相似之处,即视觉效果比较鲜明,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做细致的刻画。在表现人物的感情交流,揭示特定的人物关系方面,近景有其独到的艺术功能。近景有时也用于摄取景物的某一局部。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一般称为“中近景”。

五、结论

电影艺术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电影艺术概论可以丰富内涵,促进电影艺术在形式方面、内容方面、手法方面、技术方面等的创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验证。笔者在此简要浅谈电影理论,是对电影概论的一种初步探索,也意在带动其他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学习理论,加强对理论的积累和研究,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摘要:电影艺术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电影艺术概论可以丰富内涵,促进电影艺术在形式方面、内容方面、手法方面、技术方面等的创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验证。笔者在此简要浅谈电影理论,是对电影概论的一种初步探索,也意在带动其他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学习理论,加强对理论的积累和研究,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电影艺术,艺术设计,电影概论

参考文献

[1]张智华.影视文化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3.瑰丽浪漫 楚艺术史概论 篇三

“高堂邃字,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帷翠帐,饰高堂些。红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它们所铺陈的,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场景和图像,我们都不甚了了。因为那是我们的想象怎么也无法具体描绘出来的。只是自本世纪2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安徽、湖南、河南尤其是湖北等地出土了越来越多的楚文物之后,我们才得以目睹上古时期中国南方艺术奇异而丰富的传统。从而对楚的视觉艺术样式与风格面貌,有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应该说,这种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是世界范围的。在海外,亚瑟·华利(Waley)的《中国绘画导论》(1923年,伦敦)最先指出楚文化在中国古代艺术创造与想象力方面具有领导地位。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在《楚辞——南方之歌》(1959年,牛津)中指出,当我们从考古发掘中去进一步了解楚文化的伟大及楚国的噩运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楚辞中一部分早期诗歌所描写的景象,并不是孤立不可解的文学表现,而是一种极为精彩的文化表现(参见英国苏立文《中国艺术史》;台北南天书局,p57)。1972年,新西兰汉学家诺埃尔·巴纳德(Noel Barnard)进一步敏感地指出:真正的楚文化以其独创的形式从各个方面表现自己。巴纳德认为楚国的漆器、木刻艺术、木工技艺、器具与房屋建筑等,相对于古代世界的其它地方,已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他还指出了一些源于楚国的艺术基调,即他称之为“钩佩与环饰”的地方样式等(参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外国社会科学选译》,1981年第1-2期)。

在巴纳德作出上述论断以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楚的故地又接二连三牵四扯五地有了许多惊人的考古发现。尽管已出土的一系列精美的楚文物,与尚在地下未被发掘出来的楚艺术宝藏相比,数量微不足道,却也足以展示楚这个奇迹的艺术王国无比旖旎的艺术风貌。已有足够的证据可供断言无论在中国艺术史还是在世界艺术史上,楚艺术都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一些无法说清的历史机缘,这么多杰出的楚艺术品在被埋没了两千多年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这些重见天日的楚艺术品使我们得以窥见上古时期人类心智和精神的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显现。从这意义上讲,楚艺术不唯明显区别于中国东周时期北方地区的艺术,也是与人类在古代世界所有杰出的艺术创造,与早于它的古代埃及艺术、巴比伦艺术,以及与它大致同期的希腊艺术,稍后的罗马艺术相互辉映的。

楚艺术既不像古代埃及艺术那样,让芸芸众生战战兢兢匍伏在至高无上的神的脚下,也不像古希腊艺术那样重视表现个别具体对象独特轮廓,那样拘泥于得之直接观察的对象形体特征。楚艺术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形式美感的风格,是体现为“人神交融”方式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它的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楚民族达观的生命态度,源于他们对精神生命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

以前讲中国商周时期的艺术,主要是青铜器艺术。现在看来,楚在漆器、丝绸、雕刻和绘画无不闪耀着夺目的艺术光彩。它们制作精彩,巧夺天工,表现出中国古代追求美的理想的工匠艺术家们卓越的创造能力和仿佛是无穷尽的才思机智。虽然以漆器、丝绸比青铜器艺术,有物质媒材的不同所导致的一些艺术形态与风格上的差异,但作为人的审美感觉的物态显现,作为表现为艺术符号的艺术感觉,楚艺术与同期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艺术的不同风格样式(包括对不同物质媒材的选择和利用),主要应是由文化上的不同特质所造成的。即使是以青铜器比青铜器,楚的青铜器艺术至迟在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之间也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春秋中期即已出现考古学界称之为升鼎和于鼎的两类楚式鼎,到春秋中晚期更有一些具有较显著的楚风格的铜礼器流行,如盏、球形敦、兽首提粱盉、环钮夔足盘等。而在春秋中晚期之际便已有杰出成就的楚的多层透雕与熔模法铸造相结合的青铜工艺,到了战国时期则不唯作风别致,其制作技艺之超群绝伦,也简直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鬼斧神工地步。

虽然从已出土的文物看,楚文化在青铜器方面有相当杰出的表现,但相比之下,楚艺术的特色和成就,应该说还是以在漆器、丝绸、小型绘画与小型雕刻等方面显示得更为充分,已见实物的楚绘画,除4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先后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驭龙图》,以及出土更早一些的楚帛书上的神怪图像外,还包括些精彩的漆画作品。丝绸上的众多图案花纹可以说是特殊材质的绘画。而在楚艺术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漆器,则是兼有雕刻与绘画两种造型因素的综合艺术样式。

在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中,隐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楚艺术史应当是这种极有意义的文化探讨的重要对象。

从楚漆器、楚丝绸以及楚的一些其它材质和样式的艺术品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那些在地底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的木雕漆绘的艺术品,至今依然闪耀着令人目眩神秘的异彩。流失的光阴,不但没有使它们蒙上尘垢,反倒使它们越发显得璀璨夺目。与我们已经熟悉的许多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相比较,它们显然洋溢着更多青春的气息,更多飞扬的神采和更多虎虎的生气。似乎更能在我们心灵深处激起层层波澜,是我们得到某种不可言喻的审美享受和某种激越奋发的精神力量,仿佛它们也是一个和我们共时的存在(参见拙著《对想象力的伟大召唤》,《美术》,1983年第3期)。

与漆器上的彩绘纹饰一样,楚丝绸艺术品也以其变化多端的各种龙凤形象纹样,把楚艺术的造型意识和审美追求,把古代楚人的生活理想从又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示出来。那些经历弥漫的飞凤和蟠龙,既非对大自然的单纯模仿,也不单纯是自我的艺术表现,而应该说是一系列自由生命形象的创造。

虽然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和“情感的符号”,楚漆器、楚丝绸上的各种艺术图式或符号,可能是远古图腾意识、神话观念的孑遗,也可能是某种神秘狂热的原始宗教情感的宣泄,但它们穿透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似乎是循环往复却又生生不已的历史和心理时空所展示的,首先并非是它们曾经有过的象征意蕴和观念内容。这些楚艺术图式符号所首先展示的,是生命的自由精神,是体现在艺术中的自由生命本身。这是楚艺术能让我们最先直观把握的感性特征,也是它为我们创造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今天看来,楚的漆器和丝绸上那些流变着的鸟纹、云纹、气象纹和动物纹,可以说直接就是人的活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充

满着运动和力量的美。

楚漆器上的纹饰,虽然也渊源于商周青铜器、玉石器上的那些兽面纹、龙凤纹、云雷纹,却已摒弃了商周器物中以兽面纹、龙凤纹为主体,以细密规则的云雷回纹为底的,威严狰狞的程式化作风,而代之以一种活泼洒脱得多的新风格。楚先民大胆支配传统和再造传统的智慧由此可见:新风格的产生乃是将传统怪兽、龙凤形象肢解打散,予以变形,再重新根据装饰、表现或象征的需求组合起来,造成全新的艺术境界和神韵。

综观整个商周时期的艺术,那些雄踞于青铜礼器之上达数百年之久、象征着奴隶主贵族的威严和权势,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饕餮兽面纹的解体,其耳、目、口、鼻分离演化为互不相属的几何形花纹,从而失去它那不可一世的雄风——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大趋势,反映在西周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所有诸侯国的青铜器艺术之中。但直至战国时期的一些青铜器装饰花纹中,饕餮兽面纹的形象尽管已经声势全非,却依然形容宛在,仿佛是一个不散的阴魂。

只是在楚漆器与丝绸的新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中,我们才能完全看到一种彻底驱散阴霾之后的云蒸霞蔚气象。

楚漆器、丝绸等艺术品所展示的是一种在辽阔深邃空间里的运动和力量的美。它源于楚人所特具的不碍于物,不滞于心,无拘束,无挂碍的“流观”审美关照方式,体现着一种富于想象,充满生命激情,发扬踔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精神。

楚艺术所体现的这种崇尚生命的运动与活力,强烈向往自由的文化精神,是上古时代北方同期文化中所相对缺乏,以及后来的中国文化中所相对被压抑了的一种精神。也许正因为如此,当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出土了大批楚艺术遗物之后,世界看到了一种与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艺术中那些寓动于静、以静制动、冷漠超然、高蹈远引的艺术表现绝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时,才会产生极大的惊讶。英国艺术史学者苏立文(Michael Sulivan)甚至说:“看了这些遗物,我们不禁会想到如果纪元前223年的战争,胜利者不是西方野蛮的泰国,而是有高度文化与自由思想的楚国,那么中国文化又将是何种面目?”

可见,楚文化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重视,除了它那独特的魅力,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外,还因为它代表了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了的一种传统和一种精神——楚骚、楚韵传统及其所体现的积极进取、发扬踔厉的文化精神。

楚艺术在充分展示它奇玮谲诡的风貌的同时,也暗示着它深不可测的意蕴。它是一座宏伟的艺术殿堂,也是一汪包罗宏富的意义海洋。

大量楚文化遗物的出土,不仅为楚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开辟了中国美术史这一学科中的一块新的研究领域,也使我们能有把握地预见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这是因为,楚艺术的重见天日,它的独特的风格样式和还有待我们深入揭示与阐释的文化内涵,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未为人知的一些方面,也为中国古代各个时期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统。

楚艺术使我们发现中国美术史是包容许多方面的历史,而对其中的一些方面,我们至今还明显地缺乏认识,我们心目中的传统只不过是一个破碎的或片面的传统。而且我们惯用的一些解释艺术作品的方法,其实并不具有普遍性。至少,我们还缺乏视觉样式史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发展纯视觉方面的理论。就这方面而言,楚艺术提供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视觉样式,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楚人的艺术追求倾向,同时也凸现着中国艺术在上古时期的一些观察特性和艺术感觉。不言而喻,中国艺术的精神不只表现在封建社会时期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绘画之中,也同样表现在先秦时期包括楚国在内的,各诸侯国的毒铜器、玉石器以及漆器、丝绸等带有装饰性的实用艺术之中。因此,致力于从楚艺术独特的造型与装饰风格中,去确认那些尚未被我们发现的中国艺术的观察特性和艺术感觉,以扩展我们对中国艺术传统的认识,加深我们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就应当是艺术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4.艺术学概论试卷 篇四

(一)(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 朝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 A.汉B.东晋C.唐D.五代后梁「」

2.《最后的晚餐》是 的绘画代表作品。A.米开朗基罗B.达o芬奇C.梵高D.接斐尔「」

3.《月光奏鸣曲》是 的钢琴奏呜曲作品。A.巴赫B.贝多芬C.舒曼D.海顿「」

4.相传古琴曲《阳春》、《白雪》是 所作。A.师旷B.李延年C.李龟年D.朱载育「」

5.赵飞燕是 朝著名舞蹈家。A.汉B.唐C.宋D.元「」

6.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

7.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 的代表作品。A.爱森斯坦 B.让o加本 C.卓别林 D.嘉宝「」

8.影片《黄土地》是由 导演的。A.谢晋 B.孙道临 C.张艺谋 D.陈凯歌「」

9.《羊脂球》是法国作家 的作品。A.司汤达 B.巴尔扎克 C.罗曼o罗兰 D.莫泊桑「」

10.《人间词话》明确提出了 说。A.境界 B.格律 C.神韵 D.格调「」

11.在我国 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A.鲁迅 B.胡适 C.毛泽东 D.蔡元培「」

12.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游戏说”。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歌德

13.达o芬奇的美学理论著作是.A.《论俗语》 B.《论绘画》 C.《论美》 D.《美的科学》「」

14.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成功标志着 在法国的全面胜利。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我国三大石窟分别为、、.16.江南小型私家园林的代表有苏州的、,上海的.17.总体上,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和草书。

18.未来主义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他在1909年发表的 标志着该流派的诞生。

19.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以、和 三人为重要标志。

20.20世纪初以美国著名舞蹈家 为先驱的现代舞,以自然的舞蹈动作打破了古典芭蕾的程式束缚。

21.俄国早斯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 一书中提出了艺术起源的“劳动说”。

22.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和.23.典型包括、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25.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

26.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

27.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

28.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0.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一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参考答案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

(一)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6A 6.B 7.C 8.D 9.D 10.A 11.D 12.C 13.B 14.D

二、填空题

15.敦煌 云冈 龙门

16.拙政园 留园 豫园

17.篆书 隶书 行书 楷书

18.马里内蒂《未来主义宣言》

19.海顿 贝多芬 莫扎特

20.邓肯

21.《没有地址的信》(或《艺术论》)

22.间接性 广阔性 情感性

23.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三、简答题

24.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25.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根据艺术批评的着重点不同,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为:(1)社会批评;(2)传记批评;(3)心理批评;(4)文化批评;(5)读者批评。

26.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组合,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性:(1)具象性:形象思维始终以具体可感的事物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2)情感性: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3)创造性: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功能。

28.(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的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生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结合具体的文艺流派,须得出以下观点。(1)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2)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4)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5)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6)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品,以适应新时代的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要求。

5.美术概论考试试卷 篇五

1、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A)。

A《游春图》B《将帆楼阁图》C《明皇幸蜀图》D《千里江山图》

2、汉代书法家(A)曾以隶书写作《急就章》。A史游B崔瑗C张芝D杜操

3、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B)。A李成B范宽C许道宁D郭熙

4、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中具有“曹衣出水”风格的画家是(D)。A顾恺之B曹植C曹不兴D曹仲达

5、李公麟的《五马图》的表现手法是(C)。A写意B工兼写C白描D泼墨

6、毕加索的代表作(B)标志着立体主义的开端。

A《曼陀铃的少女》B《亚维农的少女》C《格尔尼卡》D《三个舞蹈的人》 7、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绘画的典型代表是(B)、凡高和高更。A莫奈B塞尚C雷阿诺D雷东

8、《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典主义画家(B)的代表作。A安格尔B大卫C普桑D藉里柯

9、祭坛画《圣母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开端时期的代表画家(D)的作品,它沿袭了拜占庭的传统样式,但又注入了温馨的世俗情感。A乔托B皮萨诺C杜桥D奇马布埃

10、下列不属于罗马建筑风格的是(B)。

A圣塞尔南大教堂B巴黎圣母院C比萨大教堂D杜勒姆教堂

11、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差异,实质是体现了美术教学的(C)。

A情感特点B技能特点C个性特点D视觉感知特点

12、强调美术教育内在价值的教育被称之为什么教育?(A)

A“本质主义”的美术教育B“工具主义”的美术教育C“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D“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

13、(B)关注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结构、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

A掌握学习模式B发现学习模式C程序教学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

14、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学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处于学校教育的(A)

A主导地位B辅助地位C次要地位D总要地位

15、(C)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

A美术鉴赏B美术常识C美术欣赏D美术批评

16、(A)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能力、识别能力。

A审美形态教育B创新精神培养C自主性学习D实践能力培养

17、教学设计的特征:指导性、统整性、可行性、(B)。A知识性B创造性C综合性D专业性

18、(A)实质上就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美术家对于他生活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A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B美术创作中的传达活动C美术创作中的实行活动D美术创作中的心理活动

19、在我国,提出以“美誉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C)A胡适B鲁迅C蔡元培D王国维

20、审美具有的主要特点:实践性与主体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B)、情感性。

A时代性B形象性C综合性D物质媒介性

21、在关于美术起源的理论中,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C)提出的。A希勒B泰勒C佛雷泽D雷纳克

22、提出“作画妙哉斯与不似之间”的是现代著名画家(A)。A齐白石B张大千C刘海粟D徐悲鸿

23、(D)是教材中提出的学习任务,客观存在于教材之中,关键需要教师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教材”的关系。

A教学难点B教学目标C教学重点与难点D教学重点

24、哲学与美术的关系(B)。

A决定与被决定B影响与被影响C相互影响D相互决定

25、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的是(C)。

A学习需要分析B教学对象分析C教学内容分析D教学资源和技术分析

26、(A)是指系统的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没有的新功能。A整体效应B整合效应C综合效应D组合效应

27、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是(B)。A针对性教学B个别化教学C分组式教学D小班化教学

28、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A)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A教学活动及其结果B教学活动C教学质量D教学结果

29、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的原则的是(D)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独立性原则 30、(C)是将某一个学生的成绩与预先设定好的行为水平或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学生与这种行为水平或标准的达成情况,未达标、达标或超标。A真实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成就性评价

31、(A)是通过访谈、描述、档案整体等方法,力求全面充分地揭示和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制,现实其中的意义。

A质性评价B量化评价C横向评价D纵向评价

32、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是(D)。

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D教学实施

33、在关于教学过程的几种代表性观点中,(A)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逐步养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A认识—发展说B认识—实践说C交往说D多重本质说

34、(B)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A学习方法B学习方式C学习方向D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

35、在美术教学方法中,(D)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科的教学。A讨论法B示范与演示法C合作学习指导法D讲述法

二、简答题

1、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2、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或者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美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四个方面。

3、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中的“寓教于乐”是指什么?

答:首先,这里的“乐”区别于一般所说的那种快乐,而是一种关注,体验美术作品中的美所感受到的快乐,或者说是一种被物化、客观化的美感而却别于那种纯粹生理上的快感。其次,这个“乐”并不仅只是那种肯定意义上的快乐,而且还包括接受蒙克那种表现主义,达利那种超现实主义的作品的怪诞,恐怖的形式与形象所引起的快乐。第三,这个“乐”还可进一步指在接受美术作品时,人们获得了新的活动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新方式,因为人们的生活因这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而富有节奏感和丰富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美术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4、在美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

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学习心得。

5、教学评价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起到了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

(一)对教师的作用:获得反馈,调增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的作用:

1、甄别与选拔—为学生评定学业成绩的等级,使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发展机会;

2、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6、案例分析

(1)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答:

(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易出现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在用笔方面总是习惯用笔来回的涂,或者用很小的笔来回的描;在水的控制方面也很欠缺,要么水用的过多,导致画面起皱,要么用水过少,使画面缺少水润的感觉;在用色的方面则容易出现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等问题。(二)解决办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小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2)有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在图案设计课中,运用头脑风暴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提出的任务是:(1)用一个整圆分割成两个半圆,作构成练习;(2)在一张圆形黑色纸上用直线、曲线分割,然后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教师采用了分组和不分组两种组织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做法是:(1)一个接一个轮回,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产生众多的设想。(2)互相诱发,从其他同学的构成中获得启发。(3)通过对数量的激励,激发更多的创意。(4)在时间快结束时,鼓励学生做最后的冲刺,做出更多的创意。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遵循了“不批评的原则”,通过展示起到欣赏和鼓励的作用。

问:请你的结合美术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谈谈这位中学美术老师的成功之处。答:

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企业创意活动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非常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而言,头脑风暴法是可以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头脑风暴法的运用可以针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法。案例中的中学美术老师就是针对“图案设计”这一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法。同时他还采用和分组和不分组的两种组织形式,使得活动带有竞赛性,能够使学生保持兴奋的状态,刺激学生思维的告诉运行,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充分地表现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同时案例中的中学老师在教学评价这一个环节中遵循了“不批评的原则”,通过展示起到欣赏和鼓励的作用,这一点是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关键,即教师本人和学生应保持这一过程的流畅性,暂时抛弃可能与不可能、现实与非现实、正常与荒诞的思维判断的约束,不要在进行过程中对一个或者某几个想法进行评价和批判,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课堂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7、(1)请简要回答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时应怎样做呢?

(2)请你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堂初中二年级《视觉传达的图形创意》美术课程。答:(1)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尤其要注意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其次,在引入情境时要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怎样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情境,在什么时候创设。最后,创设情境还要考虑其效应、学生对情境的反应等诸多方面。在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保持教学的平衡,即找到学习、个人探索和指导之间的平衡。

2、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如能力的差异、需要和动机上的差异。

3、有效的学习情境应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中。

4、创设教学情境要适度。

(2)《视觉传达的图形创意》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一、演示作品《绿洲》(以问题引出课题)师:你们听说过绿洲吗?是指什么?

生:是指沙漠中有水、有树、有草的地方。

师:这幅画最不同寻常的地方,或者与你平时观察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生:树长在桌子上,白云挂在树梢上。师:画家为什么给作品取名叫绿洲呢?大家在画面中看到绿洲了吗?绿洲究竟在哪里?

生:想要人们创造绿洲。绿洲首先在画家的心中和希望里,同时也在人们的希望里。

师:这幅画感染力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生:对绿洲的渴望。在干涸的沙漠中,绿树、桌子、白云被不同寻常地组合在一起。这种不合常理的画面表达了艺术家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作者的环保意识已在你思考时悄悄地传递了,课件不同的创意给作品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而独特、新颖的创意是《绿洲》的成功之处。这就是图形的作用。一图值千字。

二、视觉传达的图形创意(点题)师:什么是图形?

生:图形是视觉传达中重要的信息载体。在进行视觉传达时,简洁醒目的图形能在瞬间给人留下完整、深刻和强烈的印象,这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此外,图形可以超越语言文字的障碍,让不同国家、地域、文化层次和年龄的人们都能解读同一个图形。

师:作者把一些不相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方法1:时空重组法

时空重组法是指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物体或局部重新组织在一起,改变物体原有的自然状态,从而形成新奇的视觉形象。师:怎么才能形成新奇的视觉形象呢? 生:必须经过思维。

师:这与平常的思维一样吗?

生:不一样。画家在这里用了一种打破平常思维的思维方法,这是多棒的一种思维。所以说要想让你的作品有新意,首先要给思维带来一次变革,尝试设计一些新奇的形象去表达情感,表达我们要宣传或呼吁的主题。师:欣赏招贴画《靠我们的双手遏制“荒漠化”》,这是李望平的作品。生:要想遏制“荒漠化”,就要靠我们的双手多种绿色植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丽。

师:这幅画视觉冲击力最强烈的地方在哪? 生:把手放大,这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师:大家想一想,怎么归纳这种表现手法?

方法2:改变比例法

改变对象的大小比例关系,是一种极具新意及扩展空间的表现技法。师:欣赏招贴画《最后的呼喊》,这是玛格丽特的作品。

生:如果不再保护环境,而是一味地破坏,也许我们的绿色就只能剩下一片叶子了。这是最后一片叶子在呼喊,希望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师:欣赏《三个难以捉摸的人》,这是西班牙艺术家达利的作品。师:作品里的形象像什么?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方法3:异形同构法

两个不同的元素,要求相互有共同点,也即寻找具有同形特征的物体。总结表现手法:时空重组法、改变比例法、异形同构法。

三、猜猜看

欣赏一组作品,分析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招贴画《防止污染》,作者:吴永红(异形同构法)招贴画《保护自然》,作者:肖飞(异形同构法、时空重组法)油画《记忆的永恒》,作者:达利(西班牙)(时空重组法、改变比例法)

四、创作

以“环境保护”为题,设计出新奇的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你对人类生存与环境污染的关注。

五、自我评价

1、你选择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主题?

2、谈谈你在重新组合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环保主题时的想法。

3、在你绘制作品时,表达了自己什么养的情感?

六、课后反思

6.《邓小平理论概论》试卷 篇六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卷(120分钟)

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

二、辩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既然“主权在民”,台湾就可以用公民投票方式行使民族自决权。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2、试述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四、下面是有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文明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20分)。

材料1: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有一回,毛泽东问及他在延安的感想。他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论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材料2: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的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3:我国宪法中对法制的规定,始自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规定:

第五条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材料4: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中有:

二,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国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①,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①、②、③,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认识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

7.艺术学概论试卷 篇七

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基础理论作为支撑, 《艺术原理》应当是艺术学学科最基础的理论, 但笔者在检寻过程中发现2 0世纪的《艺术原理》著作不到1 0本, 可见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艺术学基础理论建设还处于非常薄弱的水平。非常有趣的是, 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著述在2 0世纪大多冠以“艺术概论”的名称, 于是, 《艺术概论》便担任起了艺术学基础理论的角色;而且, 《艺术概论》还被作为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尤其是近些年, 《艺术概论》还被很多普通高校作为通识教育的选修或必修课。由此可见, 对于2 0世纪《艺术概论》进行整理、回顾不仅对于艺术学学科建设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而且对于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相当重要。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际上确立, 一般以1 9 0 6年德苏瓦尔著述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1作为标志, 但是艺术学传入我国已经是2 0世纪2 0年代之后的事情。笔者通过对《全国总书目》及国家图书馆、六所重点大学图书馆2及山西省内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电子检寻发现, 2 0世纪国内共有《艺术概论》著作 (不包括港澳台学者著述) 3 3本, 且各时期的出版发行情况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经历了由译介探索——停滞断裂——复苏繁荣的艰难发展历程。

一、早期 (20年代-40年代末) :译介探索

2 0世纪早期, 随着国门被迫打开, 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及其理论涌入中国。“艺术学”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陌生的新名词开始逐渐被国人了解、知晓。这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来说, 无疑是极大的冲击, 预示着中国的艺术理论研究即将发生大的变革。作为学科的“艺术学”在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曲折坎坷、摸索前行之路。

2 0世纪早期《艺术概论》共检索到4本著作, 包括国外译著和国人著作各两本。2 0世纪出现在我国的第一本《艺术概论》著作是由日本学者黑田鹏信著述、国人丰子恺翻译的一本译著, 于1 9 2 8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 此书涉及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材料、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制作和艺术的鉴赏及艺术的效果等多方面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2 0世纪早期, 国人对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理论还不了解的情况下, 该书的译介无疑为国人了解“艺术学”, 提供了最早的样本。该书从1 9 2 8年初版, 之后曾被多次再版, 到1 9 4 8年已印刷至第九版, 可见该书对2 0世纪早期国内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之大。该书的“译者序言”中说:“此稿原为立达学园西洋画科一年生译述, 予因其

论坛

书论艺术全般, 以简明为旨, 适于通俗人观览;又念中国似未有此类书籍出版, 遂以讲义稿付印。”3由此可知, 黑田氏的这本作为艺术学基础理论的“艺术概论”被引入国内学术界, 而且被纳入了中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 该书所确立的《艺术概论》的任务、性质及其理论框架, 为2 0世纪艺术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和在中国高校作为课程开设, 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2 0世纪早期另一本译著《新兴的艺术概论》4, 是由日本学者青野季吉等四人编著, 国人王集叢和冯宪章都曾翻译过该著作。此书包含四个“大主题”, 从不同角度阐发了“新兴的”艺术观点, 分别是:“普罗列塔利亚艺术概论” (青野季吉) 、“观念形态论” (藏原惟人) 、“艺术与科学” (田口宪一) 、“艺术与哲学·伦理” (本庄可宗) 。仅从主题来看, 该书贵在体现“新兴”二字, 对于四个“艺术问题”的关注, 恰好与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文学”等热点论题相吻合, 因此它的译介无疑给予中国学者以新的启示, 同时为刚刚起步的中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但是, 尽管这本书的书名为《新兴艺术概论》, 其实该书并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与其说这是一本《艺术概论》著作, 不如说是一本“论文集”, 完全不同于黑田氏的《艺术概论》具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冠以“艺术概论”名称的著作是俞寄凡编著的《艺术概论》5, 全书包括四个部分, 依次是“总论”、“艺术之独立性”、“艺术之社会性”和“结论”, 较为细致地探讨了一些与艺术相关的重要问题, 如艺术之不可解、艺术的表现与再现、艺术个性、艺术样式、艺术起源、艺术的创造、艺术的民族、时代、阶级差别、艺术的鉴赏与批评等问题。作者将这些问题归属为四个“板块”进行讨论, 这是国人探索研究《艺术概论》的最早尝试, 体现出我国学者对国际上“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和大胆探索。

另一部国人著作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萨空了著述的《科学的艺术概论》, 作者于3 0年代左右曾任《世界日报》画刊编辑, 《世界画报》总编辑, 天津《大公报》艺术半月刊主编等工作, 1 9 3 1年还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教授艺术理论课。因此, 他对于2 0世纪早期的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现状深为了解, 深感我国艺术理论, 尤其是《艺术概论》的研究相当匮乏, 于是在1948年编写了《科学的艺术概论》, 该书主要探讨了建立艺术哲学之必要、艺术的定义、什么决定着人类的美的概念、艺术与社会的关联、新艺术建设的启示、艺术遗产的批判接受、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等几个问题, 该书以“述”为主, “论”为辅的方式, 在理论阐述上不够深入和系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它对我国“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经验作了科学的总结, 也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经验作了科学的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 是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性文件, 虽非《艺术概论》, 但由于它对我国文艺认识影响重大, 应予以关注6。其理论阐述中涉及了诸如:革命与文艺、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对象、继承与借鉴、文艺为什么人、如何去服务、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文艺工作的普及与提高、文艺与政治、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文艺批评及其标准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讲话》提出的系列问题曾对艺术学基础理论及《艺术概论》著作, 影响时间较长, 直到7 0年代末8 0年代初新时期到来。

二、中期 (50年代-70年代末) :停滞断裂

2 0世纪的5 0年代—7 0年代末,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 我国艺术基础理论研究陷入停滞、断裂状态, 期间没有产生系统的《艺术概论》专著, 仅能检寻到《艺术概论》著作2本, 其一是《艺术概论讲义》, 由湖北省武昌艺术师范学校编写的, 只知道是1 9 5 (?) , 具体出版年月不详, 由于条件所限, 无法找到文本资料。但是可以推断, “艺术概论”在5 0年代曾编写用于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其二是苏联学者涅陀希文著的《艺术概论》, 在“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大潮之下, 大量的苏联理论成果被引进, 这本著作在当时颇具有影响。该书包括四章内容, 分别探讨了“艺术是反映现实的形式”、“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外加一个附录, 是苏联两位知名学者对本书的评价。该书关注于社会主义时期艺术理论建设, 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仅仅从现实主义, 特别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来作为“艺术概论”的研究, 视角过于单一、狭窄。

三、后期 (70年代末-世纪末) :复苏繁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变革, 学术文化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 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教育也被提到议事日程。此时迫切需要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 并适合当前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的新的艺术理论教材。从7 0年代末到2 0世纪末, 涌现出了大量的艺术学理论成果, 共检寻到《艺术概论》著作2 7本, 且全部为国人著作。不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 还是研究视角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显著提高, 从此中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步入复苏、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1. 复苏期:70年代末—80年代末

复苏期第一本冠以“艺术概论”名称的著作是《艺术概论提纲》, 这是8 0年代初期, 为满足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理论教学所需, 由文化部艺术教育管理局组织一些高等艺术院校成立《艺术概论》编写组, 率先编写的一部“提纲式”著作, 于1 9 8 0年文化部《艺术教育》杂志编辑部内部刊行, 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之后编写组在《提纲》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 于1 9 8 3年正式出版了《艺术概论》。该书包括十一个章节, 分别探讨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种类、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的基础借鉴与革新创造、艺术的欣赏与艺术批评以及艺术家的职责与修养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该书带有明显的8 0年代初期理论界“拨乱反正”的时代特点, 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该书的理论结构和基本观点代表了8 0年代初期的艺术理论研究水平。编写说明中写道:“主观上力求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进行完整、系统、准确的阐述”7, 并且密切联系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和建筑等多种艺术现象,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争取与“文学概论”有所区别, 写出“艺术概论”的特色, 同时要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有特色的是该书还在卷首附有8 4幅涉及多个艺术门类的彩色及黑白图片。但是该书的理论框架并没有脱离“文学概论”的理论框架及其模式的影响。尽管说8 3版《艺术概论》在理论结构和基本观点上还存在某些陈旧的东西, 然而该书在新时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巨大的, 从1 9 8 3年初版5 0, 000册到1996年已经第8次印刷总计达到186, 000册, 是高校艺术基础理论教学使用面最广、发行最多的艺术概论教材, 在艺术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 0年代后半期, 随着我国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渐趋于浓厚, 国内有很多学者开始从事《艺术概论》著作的编写工作, 如1 9 8 6年金增和主编的《艺术概论》、1989年孙美兰主编的《艺术概论》、1989年顾永芝著《艺术概论》、1 9 9 0年哈九增主编的《艺术教程》等。这些不同版本的著作从不同角度对艺术学基础理论作了积极的研究分析, 体现了研究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2. 繁荣期:8 0年代末——2 0世纪末

9 0年代以来, 各种不同版本的《艺术概论》纷纷出版发行、数量倍增, 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十年间冠以“艺术概论”的著作有2 0本之多, 数量比例约占整个2 0世纪《艺术概论》著作的三分之二, 说明我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正走向繁荣。如彭吉象著《艺术概论》、党伯明编著《艺术概论》、梁玖著《艺术概论》、李树榕著《艺术概论》、欧阳中石主编《艺术概论》、龚妮丽, 吴秋林编著《艺术概论》、高师《艺术概论》、钟文娟编著《艺术概论》、师言和主编《艺术概论》、郭青春主编《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等。尤其是9 0年代中后期, 艺术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得以确立, 《艺术概论》教材的出版更为频繁, 五年间出版发行“艺术概论”著作2 0本, 仅2 0 0 0年出版的“艺术概论”著作就有1 1本。这些《艺术概论》具有这样一些特色:理论框架结构多元并存、理论阐述多重角度、主题范围不断拓展, 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这一时期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完善, 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促进了艺术学学科的确立。

四、结论

通过对2 0世纪不同时期《艺术概论》著作分析研究, 使我们对2 0世纪我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2 0世纪《艺术概论》研究状况经历了一个由译介探索——停滞断裂——复苏繁荣的发展历程, 理论研究也逐步由简单零散向深化系统转变。目前对于2 0世纪《艺术概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理、研究工作还未展开, 因此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将对2 1世纪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 提供直接的、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艺术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不同时期《艺术概论》著作的研究分析, 阐释了作为艺术学基础理论的《艺术概论》经历一个由译介探索——停滞断裂——复苏繁荣的发展历程, 理论研究由简单零散逐渐转向深化系统。

关键词:20世纪,《艺术概论》,研究状况

参考文献

[1].汉译本为德索 (德苏瓦尔) .美学与艺术理论.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六所重点大学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

[3].黑田鹏信.艺术概论.丰子恺译.开明书店, 1928版前言页

[4].青野季吉等.新兴艺术概论.王集叢译.上海辛垦书店, 1930

[5].俞寄凡.艺术概论.上海, 世界书局, 1932

[6].李心峰.毛泽东的《讲话》与艺术科学——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60周年.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6辑

8.成功艺术的试卷评讲课 篇八

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同行们这样的议论,"这道题刚考过,又评讲过,这次再考,还是有许多学生做错",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对试卷评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人结合自身教学,谈谈讲评试卷的尝试。

1.加强学生"自查",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功能

学生在考试中答错了一道题,原因很多:有的是知识掌握不牢固;有的是审题不细心,粗心大意犯错误;有的是做题不规范等等。到底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因此,为了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可在评讲前,将试卷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在课余自查,并分析错误原因,然后,再独立尝试订正错题,找出正确答案。

通过学生的自我检查,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功能,能得到最真实、最具体的反馈信息,同时可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组织学生"互查",发挥集体评价的功能

现在,学习竞争非常激烈,学生拿到试卷后,非常想知道其他同学的分数和答题情况。这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组织周围同学相互交换试卷,了解其他同学的答题情况,讨论彼此的差异,互相交流各自的疑难点。通过互查,学生不仅搞清了答案的对错,而且找到了解题方法上的差异,同时还对答题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得到互补与提高,实现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通过互查,还可防止别人的错误在自己身上发生,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在学生互查、讨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室来回走动,收集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些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试卷讲评的效果。

3.教师精心准备,提高试卷讲评的效果

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来,教师批改试卷后对试卷评讲的处理大致有这几种情况:放任自流,教师借口时间紧,不作评讲,只张贴答案;为评讲而评讲,教师照本宣科,只报答案,不作分析;平均用力,不知取舍,面面俱到;就题论题,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有时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怕时间不够用,在讲评时中间不停顿,这样就使得很多学生来不及思考。以上这些评讲方式,会造成一部分中等偏下的学生不知所云,不懂的问题仍一知半解。尖子生也不满意。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体现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通过师生互动,加强讲评的主体性、针对性、辐射延展性、激励性等功能,以提高试卷讲评的效果。

(1)重视主体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主要条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其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到评讲课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试卷评讲不能"满堂灌",它应该让学生展示多角度、多类犁的思维过程,尤其应让学生暴露出典型错误的思维过程。如思路闭塞、思维断层、思维歧路等,这样才有可能有针对性的矫正。以标准化试题而论,如果不这样做,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就无从发现,即使这次顺着你的思维走了一趟,下次依然会重蹈覆辙。因此,评讲应致力于研究学生,在学生自查的基础上,让学生来讲自己的思路,集体研究讨论,这样才可达到最佳的讲评效果。

(2)加强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试题的特点,试卷评改时,教师要留心学生的解题情况,认真统计学生解答的正确率和错误率。统计出错误的类型,并对照考核目标总结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对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要在课党上重点讲评;对疑难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启发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4.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做好巩固工作

9.《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篇九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组织中最高层管理者经常做出的决策类型是(B)。

A.战略决策

B.业务决策

C.短期决策

D.战术决策

2、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D)。

A.激励

B.授权

C.人员配备

D.沟通

3、古人云:“运筹帷幄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4、对一个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D)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5、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D)。

A.重点突出,强调例外

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洛克希德导弹公司的管理者常在政府宣布与该公司签订大笔军火合同之前就已开始招聘人员。这是一种(A)。

A.前馈控制行动

B.反馈控制行动 C.同步控制行动

D.无效的管理行动

7、在以下情况下,管理的幅度可以加宽的是(A)。A.工作的相互依赖程度高,经常需要跨部门协调 B.组织各项工作的过程普遍得到标准化 C.组织环境很不稳定,时常出现新情况 D.下属的工作单位在地理位置上相当分散

8、贩毒组织中,各环节人员间往往只一对一单线联系,这是在使用(C)沟通网络。A.轮式

B..环式

C.链式

D.全通道式

9、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D),加入()以后该决策将变成一个风险性决策。

A.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B.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C.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

D.不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10、在许多企业中,都分别设有营销部、生产部、财务部、人事部等,这些机构的设置是(D)A.按顾客划分部门 B.按产品划分部门

C.按地区划分部门

D.按职能划分部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在一定的环境中,管理者为例实现特定的目标,合理和高效地运用有限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2、领导: 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3、授权: 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授给部属人员。即主管将处理用人、用钱、做事、交涉、协调等决策权移转给部属,只授予权力,不可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这是授权的绝对原则性

4、管理幅度: 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三、案例分析(共三大题,每大题20分,共60分)案例一

某一天,黛安娜•波兰斯基给医院的院长戴维斯博士打来电话,要求立即做出一项新的人事安排。从黛安娜的急切声音中,戴维斯能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他告诉她马上过来见他。大约5分钟后,波兰斯基走进了戴维斯的办公室,递给他一封辞职信。

“戴维斯博士,我再也干不下去了,”她开始申述:“我在产科当护士长已经四个月了,我简直干不下去了。我怎么能干得了这工作呢?我有两个上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求优先处理,要知道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适应这种工作,但看来这是不可能的。让我举个例子吧,请相信我,这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像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昨天早上7:45我来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留了张纸条,是达纳.杰克逊(医院的主任护士)给我的。她告诉我,她上午10点钟需要一份床位利用情况报告,供她下午在向董事会作汇报时用。我知道这样一份报告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出来。30分钟后,乔伊斯(黛安娜的直接主管,基层护士监督员)走进来问我为什么我的两位护士不在班上。我告诉她,雷诺兹医生(外科主任)从我这要走了两位,说是急诊外科手术正缺人手,需要借用一下。我告诉她,我也反对过,但雷诺兹坚持说只能这么办。你猜乔伊斯说什么?她叫我立即让这些护士回到产科部。她还说,一个小时以后,她会回来检查我是否把这事办好了!我跟你说,戴维斯博士,这种事情每天发生好几次的。一家医院只能这样运作吗?” 问题:

1、请绘制出该医院的职权结构。(5分)

2、该医院职权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5分)

3、有人越权行事了吗?是谁?(5分)

4、你可以给戴安娜提供哪些建议?(5分)

答:

1、院长、外科主任、主任护士、基层护士监督员、护士长

2、有人越权,分别是外科主任。主任护士、护士长三人越权。

3、有失当之处,她太过急躁,处理问题要向直接领导说自己看法,告诉领导自己所面对的困难。案例二

北斗公司刘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刘总认为: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目标。确定了目标后,他就把目标下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说明在计完成后要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示无法接受这些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刘总感到很困惑。问题:⑴什么是目标管理?(5分)⑵目标管理有哪些基本特点?(5分)

⑶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分析刘总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5分)⑷他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5分)答:(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需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于每个职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分别制订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2)、1、目标层次性

2、目标网络

3、目标多样性

4、目标可参考性、目标可接受性

6、目标挑战性

7、伴随信息反馈性(3)、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程序,我们发现刘总犯了以下几方面的错误:①对于如何制订合适的目标体系认识错误,他以为目标只需要他一个人制订就行了。②对于目标到底订多高认识错误,他认为目标越高越好。③在实施目标管理时,没有给予下属相应的权力。④没有鼓励下属自我管理、自我控制。⑤考核和奖酬机构没有制度化,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下属无相应的激励和制约作用。(4)、为了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刘总必须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并且注意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方式:①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目标的制订必须是一个上下级反复协商的过程。不是由上级独自决定的。制定的目标不要过高或过低。一般目标要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水平。②组织实施。目标既定,主管人员就应放手把权力交给下级成员,鼓励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③检验结果。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结果,要及时地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④新的循环。再制定新的目标,开展新的循环。案例三

某汽车零件制造厂的赵副厂长,分管生产。一个月前,他为了搞好生产,掌握第一手资料,就去第一车间甲班蹲点调查。一个星期后,他发现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奖金太低,所以每天产量最多的工人生产20几只零件,少的生产10几只。

赵副厂长和厂长等负责人商量后,决定搞个定额奖励试点。每人每天以生产20零件为标准,超过部分每生产一只奖励0.5元。这样,全班23名工人都超额完成任务,最少每天生产29只,最多的每天生产42只。这样一来,第一车间工人的奖金额大大超过了工资,使得其他车间的工人十分不满。

于是,赵副厂长又不得不修改了奖励标准,每天超过30只后,每生产一只才奖励0.5元,这样一来,全班平均生产每天只维持在33只左右,最多的不超过35只。工人们并没有尽全力生产,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只要30只任务完成了,他们就开始休息了。赵副厂长十分生气,开会批评工人。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生产效率更加下降,只维持在30只左右。

1、赵副厂长在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的时候有何不妥之处?(5分)

2、请为该工厂设计一个奖金制度。(5分)

3、赵副厂长是否该采用批评的方法来对付工人?为什么?(5分)

4、如果要批评,应该如何掌握批评的艺术?(5分)

答:

1、赵副厂长在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的时候有何不妥之处?赵副厂长在激烈员工是存在的不妥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决定试点搞奖励政策的时候没有能做到公正公开的原则,只是在甲班在采取这样的试点制度,所以才在之后引起其他的车间的员工的极大不满,作为管理者,切忌让员工有感觉不公正的待遇.在开始试点时,所指定的标准没有达到员工的一天所承受工作量,所以出现之后的奖金超过工资现象;(2)修改奖励制度之后,由原来基本工作量的每天20改为每天30,然而之后还是每一只零件奖励0.5元,这与之前试点时有明显的差距,所以之后才会有员工工作量上不去现象。作为管理者,首先得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为目的,加强员工的团结力,对该单位的归属感,所以上者伐人,下者伐兵,流水线作业使大量人工技能由高资本构成代替,人工技术差异常常发生操作失误才显示出区别,也会因此影响整个流水线效率。所以薪酬标准差异不应过大,考核可以故障率扣减办法考核。整体效率的提高需要采取按计件超额累进加成办法(超定额分档,超得越多,提成比率越多)剌激工人生产积极性效果较好,所以在之后每个的时间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员工之间的工资差异过大问题,在每个车间都采取超额奖励制度,但是划分几个奖励层次:在超过20个零件的时候,每增加一个零件奖励0.2元,在超过30件之后每增加一件提高到0.5,在超过40件之后每件增加到0.8元。但是为了防止员工为了提高奖励而出现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可以针对性的增加每个车间的监督者人数;也可以采取惩罚制度,如果出现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员工跟监督者都要被罚款,这也避免了员工跟监督者之间拉关系的情况出现。

2、请为该工厂设计一个奖金制度。

一、目的: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此制度。

二、奖励涉及对象:公司所有员工。

三、奖励方式:精神奖励、物质奖励。

四、奖励事项分类:

1、重量级奖励员工涉及到如下事项,可享受100元—500元的经济奖励、100元—300加薪、员工大会通报表扬(奖励金额视具体情况由公司领导和人事部门作出)(1)在完成公司工作、任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经济效益的;(2)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有实效的;(3)保护公司财物,使公司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4)在公司、社会见义勇为,与各种违法违纪、不良现象斗争有显著成绩;(颁发荣誉证书)(5)对突发事件、事故妥善处理者;(6)一贯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廉洁奉公、事迹突出的;(7)全年出满勤的;(8)为公司带来良好社会声誉的;(9)其他应给予奖励事项的。

2、一般性奖励:员工涉及到如下事项,可享受50元—200元的经济奖励、50元—200元加薪、员工大会通报表扬(奖励金额视具体情况由公司领导和人事部门作出)(1)品行优良、技术超群、工作认真、克尽职守成为公司楷模者;(颁发荣誉证书)(2)领导有方、业务推展有相当成效者;(3)参与、协助事故、事件救援工作者;(4)遵规守纪,服从领导,敬业楷模者;(5)主动积极为公司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成本开支,节约资源能源的员工;(6)拾金(物)不昧者。员工处罚制度

一、目的:为了促进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更好执行,严肃工作纪律,特制定此制度。

二、处罚涉及对象:公司所有员工。

三、处罚方式:(1)通报批评;(2)一次性罚金;(3)减薪;(4)留用察看;(5)辞退;

四、处罚事项分类:

1、重量级处罚:

1、故意造成重大过失,造成重大损失;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无条件辞退;需要时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相关费用自理。

2.损失/遗失公司重要物品、设备;

1000元以上(含1000元)视经济能力至少赔偿原价的20%—50%,并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辞退;

500元—1000元(含500元)视经济能力至少赔偿原价的80%,并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留用察看;

500元以下,无条件照假赔偿,并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减薪100元。3.违抗命令或威胁侮辱上级领导;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100元—200元。4.包庇职员舞弊,弄虚作假;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200元—300元。

5.泄露公司机密;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5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6.品行不正,有损公司名誉;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5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7.没有及时阻止危害公司事件,任其发生;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5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8.全年旷工达4天以上;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并处一次性罚金100元—500元(视级别不同而定)。9.在公司内打架,从事不良活动。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并处一次性罚金100元—500元(视级别不同而定)、留用察看或辞退。

10、造谣滋事。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8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

二、一般性处罚:

1、玩忽职守或督导不力而发生损失;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罚金100元—500元(视级别不同而定)。2.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权限外之物品、设备;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罚金50元—300元。3.工作不力,屡劝不听者;员工大会通报批评,留用察看或辞退。

4.服务态度恶劣,与客户争吵,影响公司声誉;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50元—200元,屡犯者留用察看或辞退。5.在公司内喧哗、扰乱秩序、吵架、不服纠正者;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50元—200元,屡犯者留用察看或辞退。6.连续3次不参加公司重要活动;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100元—300元。7.连续旷工2天;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100元—300元。8.对各级领导态度傲慢,言语粗暴;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100元—200元,屡犯者留用察看或辞退。

三、轻微处罚:

上一篇:关于含有动物的成语下一篇:开学第一课课题教案 开学第一课课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