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

2024-07-1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共16篇)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 篇一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点滴体会

定安县岭口中心学校

韦春红

小学科学课程标指出:“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随着新课改以及新的教育理论的提出,如何遵循教学基本原则,保证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都要遵循的,并能与时俱进的大事。不能把教育口号、理论、研究混为一谈,因为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在这里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将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顺应小学新课程的标准,并达到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益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和认识。

一、在科学课堂上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有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有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至于原来我们特别关注的知识,它只是用来整理的其中一个目标,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或主要目标。如:科学三上年级的《我的大树》一课教学中不是追求学生对大树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观察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汇报交流等等。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的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法知道大树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了。

因此,在科学课堂上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没有目标意识或目标偏失的课就是没有质量的课。

二、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当然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就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因此,要做到这几点:

首先教师要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在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一切现存事物都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根据自己所在的大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地用批判性的精神对待教材。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如在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全过程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那么这节课该如何开展才能使探究活动更具合理性与有效性呢?我们先来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小苏打和醋放在一起会怎样?会不会变成其他物质?会不会变气味?这些问题对已经学过《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这节课中就这一问题而言,提出问题不是重点!再来看学生的猜测结果:会变成糊状,会改变颜色等等,就是没猜到会冒气泡。其实我们也能想到学生的猜测结果,因为在平常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小苏打的可能。对未知物质的混合进行猜测,有点瞎猜,所以猜测也不是重点。再来看制定“小苏打和醋混合”的计划:学生讨论需要什么材料?该怎么做?这个实验材料是明摆着的,需要的是小苏打、醋、筷子和杯子,看来价值不大。关于怎么做,学生们提出了顺序问题、数量问题,如:是让醋倒入小苏打还是让小苏打倒入醋?倒入多少?是一点一点倒入还是一下子倒入?等等。这里就包含科学混合方法问题,混合就是倒在一起,倒在一起就有不同的倒法,不同的倒法就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就是科学课要追求的东西,是具有重要的科学探究价值的。其实我们只要从各环节所用的教学时间出发,就能达到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再次,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所以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两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地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因此,科学课堂教学是一项灵活性比较大的工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

三、要体现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

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课要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的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和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孩子做出的回答、选择以及结果、结论,而学生的活动往往非教师所能控制,因此任意性的学生主体作用将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引向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因此教师的引领必不可少。但引得多了,学生主体就淡化了,引得少了,学习效率就下降了。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承认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即教师是在学生主体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及时介入、及时提炼,做到心中有谱;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的关系表现在:趣味性的活动不一定具有探究性,而探究性的活动也不一定具有趣味性,两者往往不可兼得。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从学生的特点、生活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考虑,允许学生探究生成性的大家都兴趣的又有价值的问题。至于事先考虑好的问题,教师应根据需要有机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探究。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把课内的多种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延伸到课外,做到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统一;活动的量和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结构及内涵的研究上。科学课就是有一个个有关联的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好的结构不但能使活动达到好的效果。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由于材料的问题,学生得出“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的研究结论。教师要尊重事实,所以没有也无法予以否定。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准备好材料再上一节课,学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终于发现第一节课的结论错了。这样的教学虽然多化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学生得到的绝不是原来一节课所能得到的收获。其实让学生真正经历完成真实任务的全过程,这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再如,在《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学生面对教师演示的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那杯水,因为是未知液体学生不能尝,蒸发一滴水,发现了白色粉末状物体,学生猜测是盐,但不能确定。于是换一个角度倒过来思考,把马铃薯放在盐水里能浮吗?结果确实浮起来了。在这节课中始终未能确定是什么液体的过程就包涵着十分重要“科学内涵”,涉及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一节没有结果或出现错误结论的探究活动课就是没有“质量”的课。

四、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心态,鼓励大胆表述。

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观点,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使学生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在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言精炼且重点突出,这需要教师平时多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看谁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看谁能比他说得更清楚?”等。只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学生回答错误时少批评,多鼓励,耐心倾听,学生就会敢说。学生敢说了,教师再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从而更有效达到提高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 篇二

一、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 而不同于偏向分析的西方文化。”古诗词虽言简意赅, 却极其深远含蕴, 或是美景山水, 或是风俗人情。只有将这种意境在学生脑海中唤醒,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理解诗人作诗时的情怀。

下面以学习小学语文《枫桥夜泊》这一课为例, 多媒体音乐《枫桥夜泊》响起, 创设出情境:

师:同学们, 如果你远离父母, 到很远的地方读书?久久不能回家, 你会怎么想?

生1:我会很想家, 想我的爸爸妈妈。

生2:我会哭, 看不到亲人, 会很难过。

生3:我会每天都思念爸爸妈妈。

教师将古诗内容做成PPT展示, 启发学生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觉怎么样?谁能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

学生通过看PPT, 在创设的情境中读诗, 就容易理解诗的内容了。接着教师让学生变成“诗人”, 在那个时间, 在那个夜晚, 在那个场景, 读起这首诗来, 会是怎么样的心情。这样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夜景的宁静、清冷与作者的愁怀。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就是巧妙地创设情意, 展示古诗内容, 逐渐理解诗人情感, 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美好的内心体验, 激发阅读兴趣。

二、设置疑问, 激发多向思维

古诗词有着“鲜活”的生命, 需要学生用心灵去体味。教师需要通过设置疑问, 启发想象, 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学会与文体“对话”, 体会妙不可言的古诗意境, 这同样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例如: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这一古诗中有一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为了让学生理解“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古诗中, “遥看”一词, 能够说明作者观察瀑布的距离吗?

生1:可以, “遥看”说明诗人离瀑布很远。

生2:因为瀑布又高又大, 远远地看, 才能看到瀑布的全部。

师:诗人远远地看到了瀑布, 感觉它像什么呢?

生:像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师:从哪些字看得出来?

生:挂前川。

师:“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生: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师: (继续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通过设置疑问, 让学生融入古诗情境中思考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 进而引导学生弄懂“挂”、“前”、“川”的含义。可见, 一个个小问题的设置, 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 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三、读写结合, 体验创作快乐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古诗词不仅有画面感, 还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听众”。教师逐一对古诗词解释, 学生被动地接受古诗内容, 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心体验。因此,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变 “主体”为“主导”,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理解,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课的时候, 教师通过设计问题, 小组讨论, 代表回答等方式, 让学生合作、探究、互动起来, 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如在朗读环节, 教师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 朗诵完后将思考的答案写在笔记本上, 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在启发环节, 教师提出问题:“诗人并没有进园, 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请小组根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并且通过想象将园中的景象用文字描绘出来。”然后教师挑出优秀的作品展示,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全方面锻炼, 并通过读与写的结合, 让学生进行二次创作, 在学习中融入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加深了对作者、古诗的理解与感悟。

古诗词, 不仅是艺术珍品, 更是诗人精神品格的再现。所以,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寻找科学的教学策略, 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最终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爱上中国的优秀文化。

摘要:古诗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色彩美、意境美、语言含蓄美的艺术特点。因此,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需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注重阅读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有限的古诗词教材内容变得丰富, 使书面语言转变成学生脑海中具体可感的形象, 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彰显学生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注重阅读

参考文献

[1]齐丽艳.试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J].鸭绿江 (下半月版) , 2014 (10) .

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三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运用"迁移"培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入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纪,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如《为"王婆"辩屈》(源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开卷本必有益人》、《卫生所不卫生》等。

三、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四、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我是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因地制宜的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引导求异、求新思维。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读精课文,分析、探讨作者的学作技巧,获得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形成求异思维品质。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设立自主自能作文。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的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拓展观察思考空间。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材料必须向生活提取。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幅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四

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平时在班上多表扬、鼓励学生,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对班内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

受干扰的环境,才会定下心来学习。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三、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 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平时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来,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其实不然。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今年,我接手四年级一班的语文,他们的期中考试成绩在全镇来说是较好的,但是他们养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习惯,家里依赖家长,学校依赖老师。老师每天都要花许多时间在清理家庭作业上,甚至下午陪同完成。本学期开学前两周,每天都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怎么办?下午留,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请家长,也不是上策。于是,我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措施。直到现在,不管什么作业,他们都能完成。

四、认真备课、上课。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和任课教师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在教学之前,细细地品读《课标》,明确《课标》对该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脉络框架,目标要求,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

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在教学中,我始终做到周前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在备课时,我坚持做到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看每单元的单元主题,训练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那些情感等,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坚持使用“学、探、练、展”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他们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过程中重视运用各种情景引进教学,帮助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多动脑、动手,逐步培养他们小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几点体会 篇五

江西省信丰县万隆中心小学 刘慧 邮编:341623 电话:***

[摘要]娴熟地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的艺术,有赖于教者良好的语文基本功和良好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学生的心理;加强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此外,还必须苦练基本功,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普通话、书法、以及绘画、音乐等。总而言之,一定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学艺术素养必不可少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艺术; 师生情感; 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艺术,简而言之,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它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材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及合理的教学程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艺术的运用是创造性的劳动,往往带着执教者鲜明的个人特点。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有新研究,使其能喜闻乐见。于是我在这里试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艺术是“形象+语言”的艺术。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往往支配调节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个语文老师更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

一切艺术都是通过形象去反映事物的,教学艺术同样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语言不会像绘画,雕刻或舞蹈以线条、色彩、音响、旋律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语言与这些比较起来就抽象得多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需要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因此,单调的讲解,缺乏形象的干瘪的语言,会使学生厌倦乏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设法使自己的语言能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那就需要教师绘声绘色地启迪,使学生感受到犹如亲处其境、亲触其物,犹如是“真的”。这样学生学起来快,记得也牢,还会从中得到领悟其意。如:我在教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大多借助形象和语言的配合,帮助学生记其字的音、形、意,已收到较好的效果。例:编顺口溜、出谜语、形象记法、编儿歌等,这样通过形象的表演伴随着美妙的语言,这正是教学艺术的体现。那么,作为艺术不但要有鲜明的形象,它更要有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艺术是师生情感的投资。

教学艺术,从广义上说,既是教书的艺术,又是教育学生的艺术。作为艺术是鲜明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的和谐统一。这种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依赖于认识,又有反作用于认识,推动或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那么,师生的情感融合不是靠一时一刻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般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朱赤一般的平衡相近的学生,双差生难免会有的。要爱这些双差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这些学生中,有的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有的是由于行为习惯差,累教不改。因而受到大部分同学的歧视和部分老师的不重视而表现出一些逆反心理,即“破罐破摔”。在他们的心灵上有着失去了同学和老师对他们“爱”的平衡。他们中的有些闪光点还受到埋没,是多么的不公平。这就需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老师的扶助教育,去唤醒那些既将迷惑的心灵。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更应该去接近、关心、了解和发现他们各自的情况。一旦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了进步,就要即刻抓住给予肯定、鼓励,并提出新的希望、要求,帮助他们不断进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同学们在关心爱护着他们,他们与同学平等了。这就是教学艺术上的既教书又育人的统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有关教师的教学规则》中,就谈到“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事实也是如此,教师的感情,对儿童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尤其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更应以教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强烈的爱的火种去点燃孩子心灵中热爱祖国的火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艺术中隐藏的教育艺术。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也是离不开真挚的情感色彩。教学上平淡而没有情绪的教学活动是绝不会引起儿童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情绪,只有在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真挚的感情上,才能于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仿佛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的真情实感会给学生强烈的感染。当然,这不是说,教师要像演员那样去表演,去强化。但是,对课文描写的许多人物的悲欢、许多事物的美丑,教师总不能无动于衷。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就应产生对教材中人与事的情感体验。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不是感动了多少师生潸然泪下呢?真实的感情流露胜似装腔作势的表演,其效果显然不一样。所以说,教学是离不开情感,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融合。要实现其真正的溶合就必须付之诸种教学方法为一体,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教学艺术是师生情感的投资”。也就是诸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综合。

三、教学艺术是多种化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

教学手段形式的多样化,是教学艺术所必需的。但这些手段并不是“A+B+C”的凑合、堆砌。只是为了表面热闹,不断地变换手法,把学生搞得眼花缭乱才表现出艺术,那样势必会走上形式主义的歧途。真正的教学艺术必须忠实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如:教学方法上的启发式教学法、(该法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科学地引导学生思维、训练、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教学法、(该法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或规律、去研究、探索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还有暗示法、(该法的特点是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处,急需搀扶时,教师用含蓄、间接的方法提示方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及学生的感知、注意、思维等方面的特点,尽可能广泛研究有关的教学方法,进行逐一比较,在既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师生特点、教学条件与时间等情况下,对各种供给的教学方法进行筛选,最后从中决定最优化方案。同时在实际而又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吸取国内外各种新教学方法的精神,博采众长,避其所短,既要借鉴,又要创新,在使用中改造,在使用中发展,从而使教学方法的使用多样化、最优化。实现其和谐的统一。做到动静搭配、疏密相间、有张有弛、详略得当。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学促进发展,通过发展又促进教学,这是教学艺术的真谛。因此,教学艺术很重要的一点是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善教者总是十分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促进其发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这就是教学艺术的真正体现。

总之,娴熟地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的艺术,有赖于教者良好的语文基本功和良好的素质。它要求教师:

(一)认真钻研教材。

(二)掌握学生的心理。教学艺术是建立在教学的科学性上的,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

(三)加强文学修养。我们作为教师应尽可能读点文学名著,读点文艺理论书籍,学点美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

(四)拓宽知识面。此外,还必须苦练基本功。这里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普通话、书法、以及绘画、音乐等。总而言之,一定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学艺术素养必不可少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现代教师学导论》

6.《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 篇六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有效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提问技巧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来进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和方法来驾驭课堂,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既充满生气,又能有效的展开教学活动呢?我认为课堂问题的设置是个突破口。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功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设计不露雕凿痕迹的问题,使学生在对其探索中寻求到一种学习的快乐。而通过探索,又提出了更多的很有见地的问题,这便是成功的开始。所以,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十分重视课堂提问,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讲究提问技巧。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提问目的明确,是指提问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服从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具体的来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和发问。每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不同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也是衡量课堂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决定了其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处于被动状态,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的目的。”①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就要教师抓住重点难点设置问题,这也成为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怎样设置问题呢?首先要求教师充分专研教材,设置由浅入深的,便于学生 1

理解接受的问题,为下一步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其次提一些有悬念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课文的欲望,从而主动去合作学习;再次要把握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难点,攻破重点。

现以《九色鹿》一文为例进行简要说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品读语言,体会、想象人物的形象,对九色鹿的和调达的品格特点有鲜明的感受,从故事中形成对“美”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对“诚信”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为了突出本文的重难点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1)从九色鹿救调达不图回报以及在国王面前怒斥调达两件事中,可以看出九色鹿具有怎样的品质?

(2)从调达前后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你想对故事中的王妃和国王分别说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设计,既准确全面地把握了课文的重难点,又对王妃和国王做出了评价,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调动了课堂气氛,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提出好问题,需要教师提问时既要针对教材实际,又要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1、新教材的特点是将生动的图片和资料呈现结学生,淡化了知识体系,强化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是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旧式的“你问我背提问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那么如在新课程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呢? 新课程着重对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挖掘,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摒弃让学生背诵公式概念的陈旧的提问方式,讲究提问时机、技巧,问在最需要的地方,问最需要问的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问要切合学生实际。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使 2

之起到触及学生的思维“盲点”,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效果,而不应该提出一些让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来的无关痛痒的小问题,更不能设计出让学生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大而不当的或似是而非的问题。“小学教育的对象是6~12岁的儿童,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的,这些特点表明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内容和教育要求不能超越儿童生理机能发展水平的支持范围。”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课堂提问的对象。提问应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善于把不同层次的问题和不同水平的学生优化组合,既要给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又要给一般的学生创造进取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显示自己的才能,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三、提问要有时效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把握时机,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又如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四、提问要有创造性

我认为这是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在这里重点阐述我自己的观点。这里所说的提问要有创造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设问要能体现对学生的引导,要侧重于传授方法,揭示规律。“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通过系统的指导和传授,使学生的学习避免走很多弯路,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有效的学习成果。”②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话告诉我们,教学注重传授方法,揭示规律。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教材,它是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组成的文选式的教材,所以教师不仅要学生学会一篇课文写了什么,有什么写作特色等,还要从这篇课文出发,去延伸迁移、比较深化、发散求异、想象创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更需要教师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讲《中国石拱桥》,一些教师设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举两个例子呢?”然后让学生弄明白,中国石拱桥有两个类别(独拱、石拱),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共性,又有其个性,这样子的“一举”,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写作中自然更易“反三”了。二是要在“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并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布鲁纳说:“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还包括丰富的内涵:学习上的知识迁移、丰富的想象力、发表不同的见解以及小发明制作等。那么教师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研究、解决新的问题。

教师如何才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给他们一些引导,一些思考的时间,并给他们多提供一些展示能力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仅自己善问,还应令学生会问、多问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踏出创新的第一步。布鲁巴克也曾说过:“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要让学生会提问题,首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 4

现成结论的批判精神,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去发现真知,大胆创新。如,教师可鼓励学生把在预习中已看出苗头,但又不十分清楚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可使学生提前主动参与思维活动。之后,教师可向学生们公布“问题的发现者”,并向大家寻求援助,这样既让提问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重视而继续努力,又鼓舞了其他学生,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自然乐意去寻根“问”底了。

在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寻求答案的时候,要注意点拨、引导,既要调动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去解决问题,掌握新的知识,又要在他们确实不懂或似懂非懂处,适当“抛砖头”、“搭台阶”,从而让学生通过思维阻塞区。如教《故乡》,在讨论“为什么要写杨二嫂?不写她故事是否完整”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讨论:杨二嫂与闰土的异同点是什么?一步步地让学生知道答案:原来写杨二嫂是为了深化主题,进而理解《故乡》的主题:表现在军阀势力及封建势力的统治下,中国城乡日趋没落、贫困。

总之,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时刻需紧记“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多鼓励他们向“深山”探宝,品尝创新的甜美。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教无定法,问无定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若要实现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创造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最终实现理解所学内容,获得知识技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的新课程目标,教师就要研究多种提问技巧,把握学生的心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具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①杨国全主编:《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三月第三版。

②庞云凤、王书敬主编:《小学教育与小学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7.《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 篇七

一、教师首先要做智者, 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教师对当今的课堂改革和自己的课堂要有清晰的认识。课堂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我的课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吗?我认为课堂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让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教得愉快, 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课堂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法、推倒从来, 而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寻求新的教育模式、评价模式等的新尝试、新变化;课堂改革不是走形式, 而是要落到实处;课堂改革不是盲目跟风, 今天一种做法, 明天一种模式, 而是要结合实际探索实践, 积极稳妥地推进。因此, 教师既要克服畏难情绪, 不被课改吓倒, 不把课改当作高不可攀的事而不求改变, 也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做急于求成的事。在课堂改革面前, 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澄清模糊认识, 不断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 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的品质。要用先进的课改理念和课改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不照搬照套, 应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尽最大努力去提高课堂的品质。在理念更新和课堂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 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参与实践体验, 为学生的发展、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要做学生, 要心无旁骛脚踏实

教师是课堂改革的首要因素。教师要上好课, 必须先要研好课。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同时语文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 可以说语文教学是将多种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在《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报告中指出“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动, 感动会给学生生命铺上了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语文教师就是创造感动的人。要感动学生, 教师首先自己要感动。感动来自哪里?感动来自教师的学习。因此, 语文教师要先做学生, 静下心来学习, 细心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 上出语文课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情感与魅力。要上好语文课, 语文教师不仅要学识丰富。同时, 要具备人品。一个不具备人本教育思想、不尊重学生的老师, 是不能感染影响学生的, 是上不出好的语文课的。

三、教师要做自己, 做课堂改革的主人

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是课堂的策划者, 好比导演, 课堂就是舞台, 学生是演员, 舞台千变万化, 演员形形色色。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手法。课堂效果怎么样, 就看教师怎样导。

在倡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 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课堂教学要由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师生互动上来,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前提是必须“认识”学生的价值。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 不仅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 而是必须能够让学生的学业水平超越教师的原有知识水平。因而, 教师应该充当发动学习的人——让学生和学习直接对话。我以为这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二,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探寻好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 但教一定是有法的, 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因学生而变, 随学情而变, 教师要遵循“学规律”去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的重心由获取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所研究出的课堂两步法、三步法、四步法、五步法……都不是僵化的规定, 但好的教学模式都遵循了先学后交流再教的规律。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小组讨论, 课堂展示、质疑问难等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语文课堂中。的确, 这些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流于形式, 就会失去效果。要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进行目的和实施方法的指导, 提醒学生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得学生有迹可循, 避免资源的浪费, 减少参与时的盲目性。同时, 教师应提高参与意识, 主动走进每个小组,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在身边的亲切感, 既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又能够及时的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帮助。只有这样, 才不至于使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只有开展不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才是课堂质量的保证。

第三、创造性教学是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好的课堂不能模式化, 提高课堂质量, 要求教师要具有创造力, 创造富有生命意义的课堂。要实现创造性教学, 教师首先必须用好教材, 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让教材处于“激活”状态,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教学环境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 使之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尊重教材, 紧扣目标, 依据教材, 超越教材, 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要实现创造性教学, 教师还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保护学生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 因材施教, 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上的优长, 在课堂中自信学习并获得最好的发展。要实现创造性教学, 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 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成学生的思考与冥想、探索与发现、交流与争辩、体验与感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 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浅谈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及体会 篇八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教学 体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进入学校课堂。

小学科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由此可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农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课,已成为科学课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笔者初步摸索出适应山区农村科学教学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的,创设情境教学

课堂教学是科学课的主阵地,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本教学方式。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

例如在《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教学过程中,本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而学生对这个认识的获得是依靠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学生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猜想、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交流并修正研究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最终获得结论。整个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尽量体现了科学课应具有的“科学性”,在此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如在《光》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分别研究七色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的情形及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两个实验都是学生在自主地探索现象,整理分析现象,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贴近生活,让教学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也不能局限在教室里,课外才是学生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实践天地,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如:带学生到河边去调查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等;到田野去了解、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和农作物生长情况;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采集标本。使他们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观察能力;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使他们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学生的所见所闻、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等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实验仪器,但要灵活运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感受去获得对科学的感性认识。

三、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在科学教学中,不但需要课内外的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交流,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看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达到相互采纳、共同欣赏、分享所获得的探究成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到有效的发挥。如:《力》一课,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来总结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时所产生力的效果与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不同。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以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对话表演,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

科学本质反映在我们小学科学课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培养孩子的实证意识;第二个是学生的思考要符合逻辑;第三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科学课要让学生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要让课堂的角角落落都散发出浓郁的科学味,前提是教师要在认识上向前迈进一步,对教育、对科学、对学生等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玉俊.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

[2]缪心聪.小学科学教育初探[J].课程改革探索,2009(03).

9.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篇九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使学生和教师在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引发主动探究的欲望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引发主动探究的欲望。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曾经听过一节有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把握学生思维空间。

教师依据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对其重难点进行课堂讲授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过程设计上考虑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把握问题的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突出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中,我在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同时,适时设计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有何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有什么关系?(3)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能量。例如:要给教室窗户做窗帘,问要买多少米的布?这是求面积的应用题。我让学生实际动手测量,得出窗户的长与宽。在得出窗户长与宽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窗帘布是大于窗户还是和窗户一样大。如果在你自己的小房间安窗帘,你怎样选择?把问题放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无须顾忌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学生在动手动脑设身处地解决这一问题后,我们学习面积计算的应用题教学同样是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熟悉的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上,通过自主探索、积极思维,解决问题、发现本质并找到规律。过程设计中以学生为主,把握住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和同学共同探讨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学习内容。学生思维水平逐步提升,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把课堂教学过程趣味化、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启动认知。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利用电教媒体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运用电教媒体制作动态教学课件,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化静为动的效果。“客货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4千米,3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最初动态课件显示客货两车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驶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然后画面通过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客货两车每向前移动一段,表示各行1小时,即56×1和44×1, 同时表示两辆汽车一共行了56千米、44千米(闪烁两下,强调速度和),接着演示第2小时,第3小时的操作,最后一直走到两车碰到一起(指示灯连闪两下,强调相遇)。精准简明的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理解了“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顺利完成了对知识的认知过程,降低了传统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1)、练习的设计体现生活性。

小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链接起来,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如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我们班16人去天鹅湖游览,门票每人10元,满20人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班17人不够20人,不能享受优惠,所以共花10×17=170元。第二种方案:因2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所以就买20张,需花10×20×80%=160元。这一练习综合了“打折”等知识,具有实际意义。通过这一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

(2)、练习的设计体现阶梯性。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练习的内容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中。”这就要求练习,紧扣教学要求,突出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练习有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习题之间有一定的层次阶梯,有一定的层次性;练习还要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系统,另外设计练习还要着眼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又能适应少数优等生和学困生的需要,使优中差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练习,让每个孩子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使后进生能够“吃得了”,优等生能够“吃得好”。如圆柱体积计算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补充以下一组题目:

1、求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2、请分别编出已知底面半径、直径、周长及高求圆柱体积的应用题。

3、请编一道圆柱底面直径与圆柱的高相等,求体积的应用题。

4、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其中对后进生只要求完成1、2题就可以了,对中等生则要求在完成前2题的基础上完成第3小题,而对学有余力的优秀生就可以对第4小题进行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10.《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 篇十

点滴体会

巨家中心校

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既要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来,英语课堂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运用适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短短的几分钟,却能为当堂的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新课改如春雨般洗涤了每位教师的大脑。英语课教学一般须遵循交流性原则、听说领先原则、情景教学原则、趣味性原则,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我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一些做法:

(一)组织课前教学

英语教学中称为“Warming up”, 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式可以有:唱英文歌曲,说韵句,做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加减运算,报数接龙等。

(二)明确课堂信号

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停止,安静信号。

1.老师说one,two,three.学生说three,two,one.2.老师说Ears,ears,学生说 Listen,listen.(Eyes ,eyes---look,look.)3.教师说:plus and minus.提醒学生接着有加减法算式。然后教师出一题,让学生回答。

3.有节奏地拍掌。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正确的节奏。4.高举“STOP”指示牌。

读书信号:Read, Read, sit up straight.开小火车信号: Let’s do , one by one或one by one,ready ,go.同桌合作信号:Let’s do , two by two.规定先叫到名字的一个学生为对话的A,另一个为B小组活动信号:let’s do , four by four.按座位顺序规定分别为A,B,C,D。这样明确的人员和任务分配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

(三)语言输入

(一)从导课入手

一节课教师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感受,我采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的生活情景,把英语教学同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运用英语来交际的能力。因为只有让学生了解了我们所学的知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他们才会发现知识的有效性和单纯学习课本知识的局限性,靠书本上的这几句简单的句型,是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语言交流的需要的。于是,他们会把想说的或者想学的,不能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告诉我,这时我便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需要积极引导,系统扩充。例如我在上Unit5 《I have a bag》一课时我将课前准备好的书包拿到教室,且书包里装了很多实物,以猜一猜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热情高昂,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这样不仅让他们复习了单词,而且他们的词汇量也增加了!紧接着我用句型What do

you have?提问学生,学生用I have a/an来练习说话,在此同时我在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大胆的去说,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无论他们说的好与坏,都应该给予肯定,这样他们才会有信心。(2)小组合作,开展竞赛

俗话说:“一个手伸出来指头都不一样长”那么学生也一样。课堂练习型小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别的机会,使学生将所有内容运用于实践,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是有用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英语说的不仅流利而且表演的有声有色。小学生本来就好表现自己,在朗读对话表演、值日生报告等活动中,教师要尽量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越学信心越足、越学兴趣越浓。如四人小组,对话表演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采用各小组加分的激励形式,争相表演。当某一组表演时其他小组能够倾听,并对照自己纠正别人或改进自己,英语学习气氛热烈。分组学习后,也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充分性与普遍性的矛盾。教师可以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与老师进行操练,提供重复、模仿的范例,然后由这些同学在组内辅导。这时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尤其是对个别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三)辅导学生方面。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分层次教学。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我注意在平时日常生活学习中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要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我支教的这几个月里,有个同学他平时就沉默寡言,每门功课都不好,课堂中也不与小组交流,根据我的家访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家一直都是爷爷奶奶看管着,没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护,而且小小年纪还有轻生的想法,这些都让我不可思议,我决定帮助孩子走出阴影,让他有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让他感觉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爱他。从此这个孩子的英语成绩逐步提高,而且作业也能及时交,我从心底感到高兴和自豪!

1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几点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艺术; 师生情感; 教学方法 ; 课堂教学功能。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探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欲望。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概括起来有三种:吸收(读、听、看)、表述(说、写)和思考。当然还有其他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这一切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好奇探幽,并将此自觉转化为独立的探索和追求。一个语文老师,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达到课堂艺术的佳境,那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必须深思的问题。于是我在这里试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

一 、 教学艺术是“形象+语言”的艺术。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往往支配调节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个语文老师更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

一切艺术都是通过形象去反映事物的,教学艺术同样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语言不会像绘画,雕刻或舞蹈以线条、色彩、音响、旋律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语言与这些比较起来就抽象得多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需要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因此,单调的讲解,缺乏形象的干瘪的语言,会使学生厌倦乏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设法使自己的语言能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那就需要教师绘声绘色地启迪,使学生感受到犹如亲处其境、亲触其物,犹如是“真的”。这样学生学起来快,记得也牢,才会从中得到领悟,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诵,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的模仿,对课文展示的典型环境栩栩如生的描述,对课文的立意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剖析,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震荡学生的心灵。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政治家的素养,科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口才,歌唱家的嗓音,诗人般的激情,童话大师的幻想,相声演员的幽默,舞蹈演员的身姿。。。。。。

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讲故事。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

二、教学艺术是师生情感的投资。

教学艺术,从广义上说,既是教书的艺术,又是教育学生的艺术。作为艺术是鲜明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的和谐统一。这种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依赖于认识,又有反作用于认识,推动或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那么,师生的情感融合不是靠一时一刻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般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朱赤一般的平衡相近的学生,双差生难免会有的。要爱这些双差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这些学生中,有的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有的是由于行为习惯差,累教不改。因而受到大部分同学的歧视和部分老师的不重视而表现出一些逆反心理,即“破罐破摔”。在他们的心灵上有着失去了同学和老师对他们“爱”的平衡。他们中的有些闪光点还受到埋没,是多么的不公平。这就需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老师的扶助教育,去唤醒那些既将迷惑的心灵。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更应该去接近、关心、了解和发现他们各自的情况。一旦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了进步,就要即刻抓住给予肯定、鼓励,并提出新的希望、要求,帮助他们不断进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同学们在关心爱护着他们,他们与同学平等了。这就是教学艺术上的既教书又育人的统一。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的真情实感会给学生强烈的感染。当然,这不是说,教师要像演员那样去表演,去强化。但是,对课文描写的许多人物的悲欢、许多事物的美丑,教师总不能无动于衷。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就应产生对教材中人与事的情感体验。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不是感动了多少师生潸然泪下呢?真实的感情流露胜似装腔作势的表演,其效果显然不一样。所以说,教学是离不开情感,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融合。要实现其真正的溶合就必须付之诸种教学方法为一体,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教学艺术是师生情感的投资”。也就是诸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综合。

三、 教法灵活——教活语文的前提

所谓教学的艺术性,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什么是教学艺术,简而言之,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它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材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及合理的教学程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艺术的运用是创造性的劳动,往往带着执教者鲜明的个人特点。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四、教学艺术是多种化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

四 、 教学艺术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这种情感体验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生理活动,它必然影响人生理的生长和发展。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讲的就是情感活动对于身体生理的影响。健与美密不可分,融为一体。教学艺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感水平,使他们懂得了美的法则,例如,美的比例、线条、色彩、结构、组合等,为他们塑造美的形体,提供了依据和条件。此外,艺术的教学是以教学卫生标准为尺度的,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身体生长的规律和生理学的原理,它能使学生在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中,劳逸适度,张弛相济,虽苦犹乐。教师的风度、仪表、穿着更是影响学生身体美的榜样力量。据调查,在学

生中,年轻女教师的发型、服式、体形及走路的姿势等常常被女生所模仿,而这些正是艺术性教态的构成因素。、善用启发——教活语文的最佳途径

教学艺术能维护和推动教学过程的进展,是教学活动的动力 这一功能根源于艺术能引起人的兴趣,激发人的内存动机,使教学成为情感和个性活动的过程。艺术性教学犹如万能的磁铁,吸引着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乐学不疲。教学艺术经常使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例如,幽默、机智、比喻等,使枯燥、呆板,平淡的教学变得风趣、灵活、新奇,从而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造就21世纪人才。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不仅仅具有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实用价值,而且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所应追求的最佳教学,使小学语文课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寒天主编《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全书》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2.浅谈小学奥数训练的几点体会 篇十二

一、奥赛训练的益处

不少家长认为, 孩子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拿金牌是为了能够保送进一所好大学, 戴着金灿灿、银闪闪的奥赛奖牌叩开清华、北大的校门。其实, 这只是家长看到的表面现象。奥赛是智商、情商双丰收的创造载体, 它是对思维的良好训练, 也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多年的奥数实践中, 我发现这样的一条规律, 参加奥赛训练的学生特别能够主动探究问题, 同时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特别强。通过对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的回访发现:参加奥赛保送到这些学校的学生在大学里成绩都非常优秀, 多是学校的精英骨干,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问题, 有创造能力, 善于解决问题, 这几乎形成了一个规律。我们认为, 正是竞赛的思维宽度, 让他们综合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二、奥赛训练的方法

1. 注重兴趣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提出, 使得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也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其次,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一门学科能经久不衰, 足以说明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运用了数学时, 才能真正地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奥林匹克的兴趣是其学好数学奥林匹克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历史的角度看, 一位科学家只有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地深入钻研,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如陈景润在世界数学领域创立了“陈氏定理”。可以说只有喜欢数学奥林匹克, 才有可能学好数学奥林匹克。

2. 注重学生的选择

从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辅导的实践看, 作为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学习的学生, 一般选择班级中学有余力学生为宜。他们平时的数学成绩可作为选择的参考依据, 更重要的是注重他们对数学本身的兴趣, 以及平时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独创性。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选择应该是呈金字塔式的方式进行。以我所任教的班级为例, 随着奥数题难度的增加, 参加人数呈递减趋势, 三年级的参加人数占班级人数的40%, 四年级占班级人数的30%, 五年级占班级人数的20%, 六年级占班级人数的10%。

3. 注重内容的选择

(1) 内容具有超前性。事实上无论是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还是全国初中生数学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华罗庚金杯赛的内容就有涉及初中一年级的知识。另一方面, 小学生对未知的知识领域充满好奇, 事实上也只有学生感到新鲜的内容才可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况且对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的学生来说课本的内容本身就是“吃不饱”的。由此, 竞赛数学中常常是低年级上高年级的内容, 甚至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也是小学数学奥林匹辅导区别于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2) 内容具有知识性。小学数学奥林匹辅导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它不受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限制, 有着丰富的内容选择。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要力求通过辅导, 丰富学生的知识,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体现数学的特点的同时, 注意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如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等, 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3) 内容具有趣味性。小学数学奥林匹辅导也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择充满趣味性的内容, 以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里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自己的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要经常研究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形式是否受学生欢迎接受。可以鼓励学生出主意, 想点子。

(4) 内容具有开放性。这几年的素质教育的提出, 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更加突出了, 这也使得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放性是最大的特点。内容的开放, 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及灵敏度。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内容的开放, 主要表现为:题目条件开放、情景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结论开放。如四年级学生在解决到了六年级才会学到的工程问题时, 我采用了“设数代入法”, 让学生很轻松的解决了只有到六年级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环节的开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并使得学生能体验探究知识的全过程, 学到学习知识的知识。辅导实践证明: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辅导的选择内容、组织内容越开放, 就越是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促使学生的思维更趋灵活与全面。

1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 篇十三

在体验了一个学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后,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小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小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小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小学生体验“再创造”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之后,教师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小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该站在发展小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小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应该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小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小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小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进行共同建构。让小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就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小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小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小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如何简便运算125-98=?,可让小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小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手里钱是:25+2=27(元)。引导小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可理解如121–103=?、279+98=?、279+102=?等练习题。

再例如:学习“圆的认识”后可设计一个游戏: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来做套圈游戏。小学生会体会到不公平,应该站成一圆圈才公平,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到“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这一圆的基本性质。

14.浅谈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的体会 篇十四

作者:huhuadong 投稿时间:2008/10/14 8:18:00

点击:5338

流传数千年的文化宝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宝典,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固有彰明天理大义的榜样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纯净心灵的智慧宝藏,使儿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精神与大义,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推动作用。倡导这一教育活动,我们旨在倾心倾力为净化人类的灵魂,升华国民的理想,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大业创造条件。这正是 “ 儿童经典文化诵读 ” 工程发起之初衷,它结合十三岁以前儿童正处记忆力黄金时期的特点,将精选编排的经典美文标注拼音,以多种形式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唱念背诵。在不知不觉中识字,在嬉戏娱乐中提高,拓展知性悟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等等。鉴于上述的知识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从 2002 年开始,我校就开展了 “ 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 的实验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从熟读到熟记,一步步的学习古典诗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几年来我是如何来引导孩子诵读经典的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导读教学心得。

一、经典诵读,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是如此,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关乎他们将来一生的学习态度。那么,如何来提高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呢?

1、“ 流行 ” 可以制造兴趣。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就象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周围的人都去上学了,他就吵着要上学是一样的道理,其实他并不知道上学是什么,而只是一种纯粹的模仿行为。也并不一定每个儿童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学的人多了,你想让某一个人不学都难。所以在小学生朗诵经典时,他们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2、教者的热忱可以感染儿童的兴趣。进行文化导读而没有热忱也是不太可能的,读书是有很多乐趣的,教书也一样,这主要取决于老师能不能随机调动出 “ 趣 ” 来。我发现不同的导读内容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教者的感受会感染到孩子,你没兴趣,孩子难有 “ 趣 ” 可言。《三字经》就是良好的启蒙教材,句短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特别喜爱,《大学》、《庸》比较而言就 “ 庄 ” 了点。而谈《笠翁对韵》则又让孩子们兴致倍增,手舞足蹈。因此《导读》教材将唐诗分散编排合理,优化搭配,通过调动老师的兴致来影响孩子,或表演或故事或说理或趣味诵读。经典本身就不是 “ 板着脸 ” 的,教学更不是靠 “ 板着脸 ” 能完成的。所以我在教孩子诵读时总是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情,融教于学,和孩子们一起共度美好的教学时光。

3、赏识可以提高兴趣。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知道,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是对孩子们的忽略,会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同样,我觉得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收益,也是错误的。学习不能拔苗助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学习,看待努力,看待进步,看待成绩。想着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父母鼓励赏识的心态,肯定赞扬孩子的进步。所以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无论他们做的好与坏,我都致力去发现孩子们值得赏识的地方,对读的好的小学生,我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稍差的一些小学生,也对他们的进步表示充分肯定,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和老师对他的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诵读的兴趣保持不减。

4、奖励可以吸引其努力。在经典导读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一些奖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孩子们会朗诵了一首古诗、一段古诗文、我总是给他们一份小小的奖品,如:小红花、五角星、小卡片等等。虽然礼物不起眼,但是是对孩子们的努力的肯定,在孩子们眼中是很珍贵、很有意义的,是来之不易的,要得到奖品必须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

5、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在导读活动中,如果读的方法一陈不变,对孩子来说是容易失去兴趣的,模仿的敏感来自于变化和新鲜感,所以在导读过程中我总是变花样来激发孩子的诵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的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这些方法灵活运用,使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觉得轻松愉快,让诵读就成了孩子们生活中一大乐趣,从而达到孩子们对兴趣保鲜的效果。

二、诵读经典,坚持不懈。

15.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体会 篇十五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合作者, 要彼此尊重、互相合作,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师生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 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 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 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 尽量使学生观察的角度与层面与别人不同,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加强学生对平时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日记中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 每次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后, 让学生把当时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通过活动, 让学生亲自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感受, 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作文的基础是阅读, 阅读是习作的营养。阅读过程是获取习作知识的过程, 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作文有情感, 应先从阅读中培养情感, 并学会学以致用。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三、适当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 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 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 作为教师应将学习与游戏结合,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学生学得就快。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这样学生才能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同时适当的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 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 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课堂活动通过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 获得亲身体验, 寓教于乐, 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四、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 改变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例如, 在班级中开展作文竞赛, 将优秀作品在班级中宣读或者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 使手脑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与动手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比如, 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 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 加强了记忆, 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写作文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教师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责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很有道理。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师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一桶水若泼洒而出, 久而久之, 就不再是一桶水了。作为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 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总之, 我感觉作文应当是学生的精神乐园, 教师只有把学生的写作动力和热情激发出来, 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创作笔下生花。

参考文献

[1]张爱华.新课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J].魅力中国, 2009 (29) .

16.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十六

小学科学又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科学老师有着很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好奇”让孩子们走人精彩的科学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我们应该小心的保护、培养和激励。

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孩子们都会提出一些让人感到很奇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眼里很滑稽,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取笑他,我们要有一颗和孩子一样的童心,要和孩子们融洽在一起,要走进孩子的世界,要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耐心的讲解,引导孩子们去探求,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假如我们不屑于这些问题,就会极大的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或许还会在无形中抹杀一名未来的科学家。孩子会在好奇心的引领下,才能对科学进行无拘无束的探索,才能渐渐培养出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二、用我们的激情去点燃他们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激情投入,学生身动而情未动,不以

成功喜,不以失败悲,这样不就与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相去甚远?那么培养科学素养也无从谈起。只有具备激情,科学家才能在枯燥的探索之路上走的更远,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老师有这个责任去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激情,不求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求人人都可以研究科学,都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记得在四年级上“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时,我组装了一个简单电路实验。在灯泡亮的一瞬间,学生们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整个教室掌声雷动。当时作为教师的我还真有些意外,没有想到孩子们会这么激动。我相信这一堂课给了学生们很大的惊喜,它点亮了他们,也点亮了我。

学生只要积极投入,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欢乐,失败的懊恼;探究的渴望,合作的期待;甚至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等。这些体验连同所学知识,都是学生宝贵的财富。总结知识,我们习以为常;把体验升华,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让这种体验推动学生今后的学习,这才是教师的高明之举。

三、教材的把握是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四平八稳平均使用力量,没有轻重缓急。要从教材的全局着眼,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例如,五年级下册“热”这部分内容,备课时要将本单元8课通读一遍,分析每一课在整个单元里对热的理解起到了什么作用。如第一课通过讨论“使人热起来的方法”和“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认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每课的内容是逐渐递进加深对热的理解,所以我们要摸清它的知识脉络,这样才能对每课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四、重点突出是把握教材的核心

科学教材中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成份上去,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但是突出重点并不是只抓重点而舍弃非重点,相反必须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识和已初步掌握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发生点、衔接点和转化点,所以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例如,还是“热”这部分内容,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内容,第一是物体的热胀冷缩,第二是热传递,第三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保温杯的设计),但前两个更为重要。抓住这两个内容第三部分也就很容易设计出来了,“热”这部分内容也就基本掌握了。

五、适当的补充教材也是必要的形式

大自然是纷繁复杂的,科学教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自然现象罗列起来,只能选择少量而且有较强典型性的内容。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往往会因新旧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知识,形成知识空白点,造成新知识学习的跨度大、难度高;还有些内容抽象、枯燥,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生动的,贴近生活的一些事例,让学生更易理解,更能被吸引在科学上。

例如,“热”的第一课“热起来了”其中“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这一内容,课本只有如何保温增加温度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所以我增加了一个生活实例。就是夏天卖冰棍的小贩用棉毯盖住冰棍走街串巷的叫卖。由这个例子说明衣服、被子的作用是延缓内外高低温度的对流。这样就将衣服的作用理解的更透彻一些。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要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但我认为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教材的把握等等。学生有了求知欲就可以无形中推动学生去学习、去探究、去观察、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上一篇:经典诵读的好处演讲稿下一篇:漫天飞舞的雪花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