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共12篇)(共12篇)
1.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一
襄阳市四大政策助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12年8月31日,在举行的首场襄阳市直机关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详细解读襄阳市委市政府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系列政策。
襄阳市经信委新闻发言人张兴瑞详细解读了襄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意见》、《关于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和《关于支持受灾工业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的专题会议纪要》四个文件。襄阳市委市政府设立10亿元工业跨越式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在襄阳市注册且纳税在本市的企业和单位,主要用于重大工业项目的贷款贴息和各项优惠政策、激励措施的奖励补助,支持范围包括主导产业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迈上一定台阶的企业,实施重大兼并重组的企业,主导产业中引入股权投资基金的企业,产业集群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和中心城区搬迁企业。
襄阳市级财政每年单列专项资金7000万元扶持微型企业,主要用于注册资本金补贴、贷款贴息、融资奖励、创业能力素质培训、服务平台建设和创业基地建设等。小额贷款个人申报最高额可达15万元;合伙经营或创办微型企业,可实行每人最高20万元、总额最高100万元的“捆绑式”贷款。对担保机构为微型企业提供的担保费率2%以下的小额贷款担保,同级财政补贴保费率1%。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性收费。微型企业创业者可享受初始创业培训补贴,可申请免费培训。
襄阳市财政又设了1亿元短期无息财政周转金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3000万元出口预退税周转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出口创汇,以及1000万元技改投资贴息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项目建设。
2.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二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明确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路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加快发展肃南民族教育事业, 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找到一条既符合县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不断开创全县教育工作新局面。今后一段时期肃南民族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强化初中、提升高中、优化小学、发展幼教职教。
强化初中就是以初中阶段特别是农牧村初中为重点, 加强初中阶段教学管理, 改造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初中阶段教育质量。着力做好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逐步解决初中教育质量的“腰软”问题。
提升高中就是进一步扩大肃南县一中的规模,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坚持扩张总量和内涵发展“两条腿”走路。
优化小学就是在巩固小学现有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创建几所在全市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学校。
发展幼、职教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 一方面要从基础抓起, 提高学前幼儿特别是农牧村幼儿的入园率, 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针对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 做好“两后生”分流和招生就业工作, 转变择业、就业观念, 建好骨干优势专业, 创新职教办学模式, 走校企联办的路子, 加大招生力度, 扩大职教规模。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突出肃南民族教育工作的重点
1. 牢牢把握“一个中心”, 即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 也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 质量不高的教育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 不讲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 是形而上学的素质教育, 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 要坚持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 改革学校年度考核评价办法, 建立激励机制, 从县直学校、九年制学校和完全小学三个层面上考核评价学校。要通过开展“教育质量年”等活动, 进一步强化教育质量的中心地位, 切实营造抓质量的良好氛围, 拓宽抓质量的有效途径, 强化抓质量的工作措施, 形成抓质量的长效机制。
2. 进一步强化“两轮驱动”, 即以督导和教研为抓手。
督导工作是全面了解学校办学水平、寻找薄弱环节、提出整改要求、跟踪督查落实、提升办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教研工作是总结教育实践经验、推广先进教学方法、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有效办法。督导如把脉, 教研如调理, 一外一内,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一是要狠抓督导检查。以教学质量和管理薄弱校为重点, 力争每年完成一轮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同时, 结合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两基”工作, 强化督导, 落实责任。二是要推进科研兴教。坚持科研面向实践、科研贴近课堂、问题产生课题、科研提升质量这一主线。继续开展送教下乡、优质课入校和联校教研等活动。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体系,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
3. 积极落实“三个保障”, 即人、财、物保障。
一是人才保障。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前提条件。一方面, 正确处理教师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坚持“增量保优, 存量促优”的原则, 增量上坚持紧缺学科人才引进优质化, 存量上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另一方面, 推行事业单位改革, 实施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 完成聘任制, 从改革绩效工资入手, 实行二次分配。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二是资金保障。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 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 免费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从今年开始, 肃南县又将幼儿教育纳入免费范围, 实现了从幼儿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
三是硬件保障。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 添置一批急需的图书、仪器、设备, 保证学校正常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着力建设一批有品位的校园文化设施,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 大力实施“四项工程”, 即优化学校管理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现代教育装备工程、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优化学校管理工程。优化学校管理是强校之路, 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优化学校管理工程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即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 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细化环节, 强化细节, 做到管理精雕细琢, 教学精耕细作, 服务精打细算, 实现学校管理精细化;充分发扬民主, 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的作用, 积极参与管理活动, 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坚持以人为本, 广泛体现尊重和关爱的理念, 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情感因素和工作积极性, 实现学校管理人性化。逐步达到学校管理优化的目标, 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指教师通过终身教育和培训, 对教学持续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反思, 使自身的学科知识不断拓宽更新, 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持续提高, 继而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 教师队伍是关键。要坚持“造血”与“输血”相结合, 通过名师工程、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和教学档案、继续教育等途径, 强化示范引领、个人反思、支教互助和凡进必考等环节, 下大力气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专业能力。就教师个体而言, 要倡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写作四个方面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即:学习—加油站, 实践—动力源, 反思—过滤网, 写作—助推器。力争在3至5年内, 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名师, 逐步形成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名师构成的优秀教师群体, 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快速提高奠定人才基础。
三是实施现代教育装备工程。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深刻变革, 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教学呈现方式, 是教育的一场革命。当前, 肃南民族地区已基本实现了校校有计算机的目标, 关键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问题。要千方百计提高设备利用率, 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革新课堂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 全面加强图书仪器装备, 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多动手, 多实践。
3.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三
[关键词]地方文献;地方经济;旅游;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5-0137-03
Territorial Literature Promotes Territorial Economy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Culture of Old Revolutionary Region LinyiLi Yiqiu1 Sun Shaolong2
(1.Library,Linyi Normal University,Linyi 276005,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Linyi Normal University,Linyi 27600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stated the economy value of territorial literature of Linyin on the factors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humanity resource.Natural resource is the base of creating territorial literature while the humanity resource enriches the development of territorial literature.It tried to get great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territorial economy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rritorial literature and the territorial economy.
[Keywords]territorial literature;territorial economy;tour;culture resource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科技诸方面的全体情况,是地区发展的缩影。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地方文献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临沂地方文献作为临沂这一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它不仅反映临沂的各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记载民俗、艺术、文教事业等临沂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与临沂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临沂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是我国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 40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临沂文化。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节会,到日渐兴盛的商业会展经济,临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让沂蒙文化走出乡土、走向世界,初步实现了从“资源”到“资本”、再到“产业”的嬗变。自2003年起,临沂连续6年举办王羲之书圣文化节,通过倡导书法主题,把临沂文化名城、生态水城、现代商城的“三城”品牌整体推介到全国乃至世界。借助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因素的质变,本文将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1 地方文献是临沂经济价值基础
地方文献内容广泛发展,既可纵观千年,又可横陈百科,集古今科学成果之大成。纵观临沂历史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基调,儒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在临沂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临沂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很多,可谓是钟灵毓秀,地灵人杰,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美誉。春秋时期孔子的高足曾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况,东汉时期珠算发明家刘洪,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清代民族英雄左宝贵等,都出生或在这里生活过。孔子七十二贤徒,临沂籍十二人;著名二十四孝,临沂占有七孝。但临沂历史文化又有其鲜明的特点:以王祥为代表的孝文化;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忠文化和智慧文化;以王羲之、颜真卿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文化等,这些文化经典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闪光的印记,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中的《颜真卿志》、《诸葛亮志》、《王羲之•王献之志》、《曾子志》等地方文献都是以这些文化精萃为背景编纂的。临沂复杂的地理环境,进步、淳朴的沂蒙人民革命选择了这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临沂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闻名全国的“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就是这一时期文化的典型代表。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巨大创伤和贫困的自然条件,临沂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向贫困宣战,在创造出可歌可泣业绩的同时,创造了以艰苦奋斗为主题的创业文化。以《临沂地区志》、《临沂地区百年大事记》、《临沂年鉴》等地方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记录了临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民情、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显然临沂地方文献的产生是以一定的时间、一定事实、一定的事实为基础的,考证独具特色的临沂地方文化。地方文献是一个具有时代地区文化发展的缩影,记载着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史料资料,是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地方经济、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直接的信息支持,推助了地方经济跨越时代性的发展。
2010年5月第30卷第5期区域性地方文献推助地方经济跨越发展May,2010Vol30 No52 自然资源是创造地方文献的基础,人文资源充实了地方文献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资源是指大自然客观具备的特定区域内可供利用的原始资源,在地方文献中大量记载着前人对生活于其间的“一方水土”的客观认识,其中有许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21 临沂秀丽的自然风光充实了地方文献记载
我国山川秀美,五岳闻名遐迩。各种秀丽风光在《中国名胜词典》、《天下名山胜概记》等地方文献中既有全面地概括又有对各个景点的具体介绍。如《临沂地方志》记载了临沂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临沂风光秀丽的蒙山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春天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时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日银装素裹。在苍茫逶迤的沂蒙群山中,还有不少由流水侵蚀造成的桌状山,称之为“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沂蒙群崮的神奇崮姿:有的如剑似戟,气势夺人;有的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如孟良崮、抱犊崮等,已成为战争年代传奇故事的载体,透着民间文化的灵气与神韵。“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陈毅元帅跃马沂蒙时所哼唱的壮美诗句,更使七十二崮闻名遐迩,流风远播。蒙阴、平邑境内的大型溶洞,宽大幽深,石笋、石柱、石钟乳遍布洞中,更兼碧潭暗瀑,极为壮观。规模之大,品位之高,在江北地区十分罕见。位于费县城西北的奇石林总面积达100多公顷,上万块高大的园林奇石千姿百态,一望无际,被称为天然自然奇观。当地政府根据地方文献记载的山川河流的演变情况,发掘了许多具有区域性旅游景点。如:新开发的沂水“山东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被山东省公众评为最喜爱的十佳乡村旅游区等等。
22 革命历史遗迹、遗址记载了地方文献发展
红色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知识在地方文献中也有很多实证具体的撰述。《临沂地区志》中的沂蒙革命根据地纪略部分,详细记载了驻沂蒙革命根据地内,地级以上领导机关设置概况、沂蒙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综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沂蒙战斗亲身经历的事迹。如: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迹和红色纪念建筑。再就是以沂蒙精神为主线的红色文化遗产: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一笔宝贵的具有时代性红色文化遗产,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纪念地以及红色歌曲、红色文学、红色影视等文艺作品及其题材等诸多方面。这些具有地方文化遗迹、遗址、红色典型都成了临沂经济产业旅游资源的精品。2005年临沂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孟良崮战役遗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后来又确立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为该省红色旅游的核心。临沂的特色大体有这么几点:第一,临沂的蒙山,以蒙山为中心的沂蒙山的旅游,它的特色是养生、长寿、休闲、娱乐。第二,是临沂的兵学文化。临沂过去是一个古战场,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留下了许多战争的遗址。由于《孙子兵法》的发现出土,使兵学文化的特色更加突出。我们出了竹简《孙子兵法》铸剑博物馆以外,还有马陵山古战场,大家应该都清楚。这是孙膑跟庞涓当年建造诱敌,那场战争的地方,是现在我们国防大学军事教育的基地。第三,是书法文化。因为临沂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乡,临沂有羲之故居,以羲之故居为代表,加上颜真卿也是大书法家,他们许多的书法的遗迹,成为临沂旅游的一大特色。临沂又被评为“中国书法名城”,08年举办的“羲之文化节”,欢迎爱好书法的天下朋友、网友们到临沂来考察旅游,来体验和感受具有区域性地方文化的精髓。
23 历史人物的记载使地方文献更具特色
观赏自然风光、凭吊历史古迹、领略地方风情之余,往往对当地的传奇人物、重要历史人物有极浓厚的兴趣。在卷帙浩繁、撰述宏富的地方文献里,都可以寻到历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的生活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如临沂地区志记载的在本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者,就有600多人物。像政治家姜尚、儒学大师曾参、毛笔的发明者蒙恬、农民起义领袖樊崇、珠算发明家刘洪、一代名相诸葛亮、“二十四孝”中的代表人物王祥、东晋重臣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与王献之、文学家鲍照与鲍令辉、文学评论家刘勰、训古学家颜师古、唐忠烈贤臣颜杲卿与颜真卿、著名文学家萧颖士、女诗人纪映淮、文物收藏家于腾、爱国名将左宝贵、进士出身而倒戈造反的幅军首领刘淑愈、在“五四”新文化舞台上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王思玷与刘一梦、方志编纂家庄陔兰、抗日名将王德林与刘震东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如群星璀璨,构成了临沂地区人杰地灵的壮丽画卷。在革命战争年代,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以明德英、祖秀莲、李桂芳为代表的“沂蒙红嫂”,以王换予为代表的“沂蒙母亲”,以“沂蒙六姐妹”、“英雄七姐妹”为代表的拥军支前、爱党爱军典型。还有一大批沂蒙儿女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而英勇捐躯。他们是这一时期革命文化的典型代表。
临沂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临沂就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有龟驼凤凰城之说。在远古时期,沂河两岸的人们以凤凰为图腾,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则以龙为图腾,“龙凤呈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位于滨河大道旁边的凤凰广场,建设思路就源于此段历史。临沂已有2 400多年的建城历史,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和汉代帛画就出土于临沂,破解了唐宋以来孙子、孙膑各有其人、各有兵法传世的千古之谜。
24 民俗民风增加地方文献的色彩
不同区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大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生态文化,小到民俗文化、烹饪文化、服饰文化,打造出了独具区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地方风味产品。这些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的形成,都离不开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区域文化的挖掘。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研发,再赋予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旅游文化。这些是旅游者游玩、观光、休息、欣赏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的精神消费享受,同时又充分体现地方文献给临沂经济的提高与发展。在科学规划和政策指引下,临沂重点文化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批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崭露头角。新闻传媒、广播影视、演出舞美、文物与民间艺术、书法美术、动漫与信息技术、旅游休闲等文化产业项目,都能在文化资源丰厚的临沂找到发展平台。特别是“临沂——美国好莱坞文化产业区”、“羲之文化产业园”和“王羲之碑林”等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地,成为临沂培育文化精品、做具有地方文化和地方色彩的精神文明城市的实际举措。沂书圣文化用品公司、鸿儒书城等年创产值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使临沂文化用品批发城跻身全国文化产品市场前三强,成为全国有名的商业物流的城市。
3 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作用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地区的各种自然、人文、历史等具体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得记录某一地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地方文献,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31 借鉴地方文献推助地方经济发展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文献是区域性经济建设系统的史料来源和决策依据,特别是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史志,它以全见长,以实独尊,既着笔于一方经济社会活动规律的揭示,又注重一方人事、环境、民俗风情的勾勒,突出事物变化起伏规律以及失败教训的记载,因此,在地方性经济发展的总体决策和改革中,就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如:以孟良崮、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为代表的革命纪念地,以山东战工会遗址和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为代表的革命政权纪念地,正成为临沂红色旅游的亮点。从富有乡村气息的桃花节,到翰墨飘香的文化书圣艺术节;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节会,到日渐兴盛的商业会展经济,临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让沂蒙文化走出乡土、走向世界,初步实现了从“资源”到“资本”、再到“产业”的嬗变,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发展的道路。
32 地方基础设施推助地方经济发展
2004年临沂实施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一创六建”城市综合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现代商贸城、滨水生态城、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3年时间,就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一块块“金牌”揽入怀中;改造提升原有批发市场,鲁信、立晨、香江等现代大型物流企业纷纷入驻,使临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现代物流基地;建成了30万亩的环城森林绿化带,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有名的沂河大坝——亚洲第一坝(这是一条橡皮大坝,沿沂河两岸建成了接近100公里的滨河大道,拦河造成36平方公里的环城“湖泊”,一河清水,两岸绿色,初步建立起以沂河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平台。2006年,沂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进一步整合临沂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推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沂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一代智圣诸葛亮的故里。革命战争年代,这里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的事迹感天动地。2008年9月6日第六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在王羲之故居隆重开幕,临沂市在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书圣文化节的基础上,本届书圣文化节活动仍以“书圣故里魅力临沂”为主题,围绕书法为中心,突出“中国书法名城——临沂”特色,临沂成为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随后在王羲之故居内举行了洗砚池雅集笔会,全国各地书画名家在此挥毫泼墨,纷纷为王羲之故居留下墨宝。同时,本届书圣文化节还举办了“中国书法城全国书法名家精品展”、王羲之像揭幕仪式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临沂地方文化丰富的资源,腾飞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扩大对外影响,打响“诸葛亮故里”这一品牌,拉动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实现由文化资源向经济文化的跨越。
总之,地方文献因为其蕴含的经济价值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看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作用不是单方面的,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地方改革风云人物的出现,反过来又为地方文献的编撰提供最新的数据和新鲜可靠的原始素材。有了地方文献做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就有了参照的标识和文献基础,会少走许多弯路,有了地方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地方文献同样也就有了其存在的生命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临沂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临沂地区志[M].中华书局,2001.11.
[2]林小玲.开发古籍文献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1995,(3):44-47.
[3]丁清英.地方文献的利用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84-86.
[4]陈高潮.地方文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互动[J].图书馆建设,2004,(4):101-102.
[5]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临沂年鉴[J].2004.
4.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四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甘肃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张掖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紧跟全省跨越步伐,实现张掖发展新跨越,并将采取力度更大、办法更多、举措更实的政策,进一步促进其加快发展。可以说,“十二五”张掖面临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如何继续合力推动,充分发挥叠加效应,实现洼地崛起,值得分析与思考。
一、发展现状∶增长提速、结构优化,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张掖加快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政策效应加速显现,张掖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发展步伐稳步加快。在不断降低能源消耗、重视生态保护和依法有序进行资源开发的前提下,“十一五”以来,突出发展要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产业实力,张掖市国民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跨过200亿元大关,达到212.7亿元,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增幅高出“十五”时期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加快。
(二)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十一五”以来,张掖整体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增加较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1、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34:34调整为2010年的29.3:35.5:35.2,一产业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5个和1.2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方面,张掖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2005年的51.1∶13.4∶35.5调整为2010年的50.9∶23.8∶25.3,从业人员不断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乡结构方面,张掖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3%上升到2009年的35.5%,提高2.5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方面,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8.6个百分点,达到49.1%。
2、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张掖市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5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26亿元,年均增长2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3.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58亿元,年均增长18.4%。财政支出由2005年的15.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5.8亿元,年均增长34.1%。
3、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张掖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48亿元,年均增长36.9%。利税总额由2005年的3.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5亿元,年均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25.8%提高到2010年的201.42%,提高75.62个百分点。
4、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较多。张掖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7595元增加到2010年的10855元,年均增加652元,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751元增加到5575元,年均增加365元,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6020元增加到2010年的12634元,年均增长15.9%。
(三)产业支撑日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以节水、绿色、生态、安全为方向,以现代农业为引领,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张掖市农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6.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2.33亿元,年均增长5.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由187万亩增加到222万亩,增加35万亩。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增收,总产量突破100万吨,由2005年的87.3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09.23万吨,年均增长4.6%。大牲畜存栏由2005年的53万头增加到2010年的70.5万头,增加17.5万头。玉米制种、马铃薯加工、肉牛养殖、高原夏菜、设施葡萄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34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55万亩,骨干龙头企业达到132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5%,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92个,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工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步伐,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工业已成为张掖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领域。“十一五”以来,累计建成投资上千万元、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11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21户发展到16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10户增加到2010年的27户,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影响作用显著。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4.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5.4亿元,年均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5.4亿元,年均增长25.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2%提高到2010年的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25.8%提高到201.4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6.3%提高到47.4%。工业已成为支撑张掖市经济加快发展的产业主动力。
(四)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张掖市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准确把握中央投资重点和领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强化发展外贸经济,“三驾马车”全面提速,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特征日益显现,消费和出口规模稳步扩大,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张掖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5年的60.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6.5亿元,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五年间,累计建成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11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5亿元,比“十五”时期累计投资总额增长1.04倍,年均增长15.9%。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建成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有效扩张了电力、农副食品加工、冶金等产业规模,有力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十一五”以来,是张掖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时期,也是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最多、效果最好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张掖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30.9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7.7亿元,年均增长16.9%,增幅比“十五”高4.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由25.75亿元增加到56.7亿元,年均增长17.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由5.23亿元增加到11亿元,年均增长16%。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市场热点商品旺销。住房、通信等消费不断增加,电脑、汽车等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娱乐、健身等热点消费持续升温。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以来,张掖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张掖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1001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922万美元,年均增长42.7%。
出口产品体现区域特色,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柠檬酸、番茄酱、脱水蔬菜、硅铁、马铃薯雪花全粉等成为张掖拳头出口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型为主转向深加工品为主,形成了较强的出口发展后劲。在出口较快增长的同时,利用外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荷兰爱味客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大企业纷纷到张掖投资兴业。
(五)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十一五”以来,张掖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快速推进时期,一大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重大项目建设相继建成,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全面改善和加强,为张掖加速崛起积蓄了发展后劲,构筑了坚实的支撑。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军民合用机场开工建设,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连接周边地区主干道全部贯通,“居中四向”的立体交通框架和路网结构基本形成。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为重点的150多项水利项目顺利实施,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等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大孤山、小孤山等29座中小型水电站建成发电,新增装机67.6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电力供应水平进一步提高。火电一期、钨矿采选、巨龙建材新型干法水泥、荷兰爱味客马铃薯全粉等220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为加快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趋势前瞻∶机遇叠加、面临挑战,发展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五年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周期的回升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处于发展方式重大转型时期,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及绿色增长成为关注热点,经济社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张掖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更快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批复实施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在产业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及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张掖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了巨大支持和新的动力;国务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实施,将加速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有利于张掖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全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张掖在河西走廊“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在通道经济和战略走廊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商贸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条件更为优越;“十一五”时期张掖经济快速发展,为“十二五”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临的挑战。一是来自自身发展的压力。张掖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业弱、财政穷、就业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变化,仍处于扩大质量、调整结构、夯实基础、强化保障、加快发展的阶段,争先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压力增大。二是来自生态环境的压力。祁连山、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加大。三是来自区域内竞争的压力。周边地区的竞相发展,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吸引力日趋增强,对张掖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四是来自社会矛盾凸显的压力。“十二五”时期,张掖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协调多方利益和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难度越来越大。
未来五年,张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利好形势。应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顺应发展潮流,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推动张掖市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发展。
三、对策建议∶准确定位、把握着力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尽管未来张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只要张掖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把政策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困难挑战转化为发展驱动力,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奋力而为,就一定能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宏伟目标,实现张掖经济社会新跨越。
(一)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产业等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突出发展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按照“一心、两带、四区”空间布局,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品牌,建设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大市建设;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安全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大市建设;借助立体枢纽通道,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旅游和现代物流业五大支柱产业,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推动通道经济特色市建设;发扬民族和睦团结的优良传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强化生态、人文、特色张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宜游宜商绿洲城市。
(二)加速培育产业支撑。依托本地资源,高起点、特色化,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玉米制种、马铃薯、葡萄、高原夏菜、肉牛等特色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立足后发优势,拓宽发展领域,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围绕国家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设步伐,努力把张掖建成河西新能源基地重要支撑点;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掘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办47条支持建设“张掖钨钼生产基地”的机遇,加快钨钼资源开发,推进深加工项目建设,培育钨钼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加快铁矿整合步伐,大力实施铝镁合金、锶镁合金、铬铁等重点项目,培育矿产资源加工转化产业集群,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建材、冶金、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生态经济、通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和战略性新型产业来培育,高起点修编张掖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三)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组团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加强与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周边地区的合作,深化与酒嘉(酒泉、嘉峪关)、金武(金昌、武威)等省内地区合作,积极融入河西新能源基地、河西冶金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建设,共同建设区域经济合作区,通过设立“园中园”、开辟“项目特区”,为周边地区矿产、农畜产品资源加工转化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企业和民间贸易组织的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民间经济贸易,拓宽合作空间,推动通道经济发展。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战略投资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渠道。
5.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五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近年来,孝义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政府放心、人民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优质服务贯穿于企业科学发展的全过 程,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主旋律。公司上下全心全力服务孝义经济建设,全程跟踪、主动服务,加快业扩报装流程进度,最大限度缩短客户接电时 间,全力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为地方群众民生用电排忧解难,为省市重点工程添劲助力,为孝义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孝义市:供电局干部疯狂开采浅层煤触目惊心
一、电力先行 服务大局
公司主动融入地方政府工作大局,及时掌握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完成《2011-2015年孝义电网滚动规划》,提前做好2013年配网项目工作 安排,积极配合完成投资近亿元的市政电力配套工程建设以及城南景观大道、胜溪湖公园等亮化工程建设。为适应孝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高要求,公司竭尽全力完成 城区电缆入地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充换电站建设,成为百强孝义转型跨越发展的又一个崭新亮点和有力支撑。
二、全程跟踪 倾心服务
在年初孝义市政府确定全年省市重点、民生工程后,孝义供电公司主动联系,超前服务,专门制定了大客户定期走访机制,对招商引资新投产重点工程项目 予以特别关注,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用户等方式,提前了解用电需求和企业用电难点问题,为客户“量体裁衣”,做好供电方案的制定工作。公司领导班子先 后走访了兴安化工有限公司、高阳农业园区、梧桐工业园区等用电大户,实地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及困难,并就优化用电方案、降低客户投资、保障可靠用电等问题进 行了充分沟通。同时,简化业扩报装流程,确保为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三、情系群众 服务“三农”
公司扎实开展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强农村“低电压”和低压配电台区治理,农网供电能力显著提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91%,综合电压合格 率达到98.056%。全力推进户表改造惠民工程,累计完成户表改造87942户,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达到87.5%。改造后的客户、居民都得到了实实在 在的实惠,许多用电客户纷纷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孝义供电公司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助力帮扶村经济发展。近三年来,每年春节前夕,公司负责人都会带 着全体电力人的深情厚谊,冒着严寒,深入扶贫点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活动,送去春节对联、挂历等慰问品,把温暖送到了每户贫困户家里。
今年3月初,公司密切关注农业旱情发展,及时召开春耕保电动员会,优化有序用电方案,优先保障抗旱排灌用电;组织春忙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 户解决如何防止电机、水泵烧坏,如何降低用电消耗等实际用电困难,并且帮助农民试验、检修各类春耕生产用电设备;打造“你用电、我用心”的优质服务品牌; 发放,张贴《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用电知识》等宣传资料,提高广大农民在春耕生产中的安全意识,确保春耕生产万无一失。
四、细化措施 优化应急预案
以保民生用电为着力点,公司重新梳理应急预案,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法规制度,把握近年来突发事件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对各条款内容逐项“把脉会诊”切实增强预案的 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具体相关部门落实应急预案培训、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及车辆,实施应急抢险救灾、供电抢修恢复等应急处置工作,实现 相关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从而提高公司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司安全、稳定,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形成“横向到边、纵
向到 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应急管理体系,力求“效能建设零违诺、优质服务零投诉”。
五、强化服务,提升品牌形象
“服务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多年来,公司坚持以“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推进营业场所规范服务和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黎明共产党 员服务队辐射作用,继续拓展95598光明服务工程和居民用电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为广大用户提供亲情服务、阳光服务和增值服务,确保各项承诺和服务标 准100%落实。全面落实新“三个十条”,更加自觉地服务转型,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全程为市重点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加强需求管理,严格执行有序用电 规定,确保重要客户及广大居民可靠用电,认真完成各类重大政治活动及节日保电任务,连续多年政风行风评议排名前列。孝义市:供电局干部疯狂开采浅层煤触目惊心
6.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六
实现税收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税收的可持续增长能力,是税收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文就江西省赣州开发区2009―2013年经济发展与地方税收增长状况,分析了赣州开发区地方经济结构与税收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剖析了赣州开发区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赣州开发区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措施建议。
一、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近年来,赣州开发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近“两位数、三字头”增长。201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增长28%,财政总收入29亿元、增长38.3%,地税总收入14.87亿元、增长47.61%。分析5年来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的发展状况和结构变化,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地方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但税收类别不够合理。2013年,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比2009年翻了五番多,呈现出超常规增长态势。但在地方税收总体收入尤其是工商税收超常增长的同时,作为地方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却一直低谷运行,增长乏力。2013年企业所得税完成2.26亿元,仅比2009年的0.55亿元增长3.1倍,企业所得税在整个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18.97%直至降为2013年的15.76%,5年下降3.21个百分点。2013年个人所得税完成0.79亿元,仅比2009年的0.26亿元增长3.03倍。个人所得税在整个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8.97%直至降为2013年的6.3%,5年下降2.67个百分点。地方税收两类收入的不协调发展构成了税收类别的不合理格局,至今尚无明显改善,而靠工商税收超常增长来填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低速运行,终究影响整体速度减缓。
(二)地方税种收入全部增长,但增长质量参差不齐。赣州开发区现已开征的19个税(费),5年来收入全部逐年增长,展示了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的生机和活力。但从单个税种看,增长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性税种增长速度快,而与经济运行质量最为相关的税种增长速度慢。从增收绝对额看,也相对集中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4个税(费)种,其余税种的增收较弱。
(三)税收经济类型结构多元化,股份制和个体经济税收占主导地位。至2013年底,以股份制、个体经济为主体,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其他经济等9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税收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在9种经济成分中,尤以股份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地方税收增长快,2013年三者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分别比2009年增长470%、858%、2675%。
(四)税收产业结构特色鲜明,但支柱产业税收优势不够。在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总额中,第三产业提供税收比重大,增长快,主渠道作用明显。2013年第三产业税收为8.85亿元,比2009年增长614.58%,占地方税收总额比重为59.52%,比2009年提高9.86个百分点。从具体的行业构成看,税收与经济不同步,重点表现在构成赣州开发区经济支柱的第二产业,没有发挥出地方税收优势而成为收入支柱。2013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8.2%,地方税收仅增长7.81%;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3年达42.13%,而反映在地方税收上为27.93%,支柱产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偏低。
二、赣州开发区地方经济结构与税收收入结构变化趋势
(一)赣州开发区经济总量增长与税收增长趋势。从赣州开发区经济总量增长及税收增长趋势来看,从2009年到2013年,赣州开发区地税收入实际完成数以平均42.7%的速度递增,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14.76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即税收/地区生产总值×100%)是衡量一个地方税负总水平和进行地区之间税负比较的重要宏观指标。赣州开发区生产总值税负率呈先增长后降低,在2011年达到峰值7.2%。由于税收年均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不一致,导致2013年赣州开发区生产总值税负水平高于2009年3.63个百分点。
(二)纳税户数变动较大。赣州开发区地税局所辖纳税户数2014年为7680户,其中内资企业2611户、外商投资企业54户、个体工商户5015户。新办户数增长速度,从2009年的572户,增加到2013年的2005户,五年间共增长6391户,年平均增速为169%。新办业户中各类企业2130户,占新办业户的33.3%,个体工商户4261户,占新办业户的66.7%。虽然新办户数总体上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但五年间增长的户数占2013年年末户数的83.2%,说明纳税户的变化十分频繁,开业停业的频率非常高,只有16.8%的户数稳定。
(三)非经济因素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处于下降态势。从2009年至2013年,非经济因素(查补税款和罚款、滞纳金)对开发区地税的收入作用不大,近5年来,非经济因素平均增长速度为1.08%,其对税收的贡献处于下降态势。这主要是这些年赣州开发区地税局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大了征管力度,严格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依法治税,基本上做到应收尽收。
(四)社会投资增长直接拉动相关税收收入的增长。近年来,赣州开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直接拉动了相关税收收入增长。统计资料显示,2009―2013年,除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建筑业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之比低于11%以外,其他各年均在11%以上,这说明赣州开发区经济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投资拉动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GDP的高低及地方税收的多少。
三、赣州开发区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赣州开发区税收与经济发展总体上是良性发展的,经济的增长为税收的增收奠定了基础,税收的增长基本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仍然存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税收增长速度不协调,税负较低,经济和税收结构欠合理等问题。
(一)从产业角度看,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不协调。赣州开发区第二产业协调系数保持在0.17―0.54之间,第三产业协调系数保持在0.05―0.06之间,说明第二产业的协调系数持续高于第三产业,这与近年来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宏观税负水平上升较快。第三产业的协调系数低,根本原因是国家对其实行轻税政策所致。
(二)个别税种存在减收的不确定性因素。截至2013年,赣州开发区地税收入的主体税种依次为: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大部分依靠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事实上,从2009―2013年建筑业对赣州开发区税收的贡献从总量上看是最大的,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大规模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缩减,预计2014年将有一定程度减收;个人所得税2010年突破2500万元大关,成为地税收入的第二大税种,具有稳中有升的趋势;由于赣州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赢利能力弱,企业所得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区142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1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77%,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小规模运作,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基本准入条件,这些小企业一旦遇到市场价格变化,企业的生产效益将大幅下滑,企业经营状况难以预料。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将保持小幅波动。
(三)税源结构不合理造成收入波动性大。从分行业税收分析,开发区税源明显呈畸形结构,2013年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税收入库4.7亿元,占总收入的74.6%,稳定的企业税源只占20%左右,且没有以营业税为主体税种的金融保险业和信息产业税源。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如2014年一季度房地产业剔除政府返迁房税收实际入库4269万元,同比减收1183万元,下降21.6%。预计2014年来自房地产业的减收因素3000万元。因资金链问题和房产滞销以及房地产开工量的减少,导致来自房地产业的建筑税收将大量减少,预计减少1000万元左右。
(四)税收优惠扶持政策较多,个体工商户征管难度加大,征管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近年来,国家几次提高对个体户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延长下岗再就业免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开发区政府为了安置拆迁户出台税收扶持政策,使个体税收一直处于低增长的状态,一些边远地段征管难以到位。
四、加快赣州开发区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措施建议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总值的质量,是税收增长变化的根本。
(一)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打造赣州经济发展龙头。要围绕稀土和钨及其应用、铜铝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单个投资超5亿元以上骨干项目,培育起“航母级”骨干龙头企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地方税收财源。要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放宽条件,破除垄断,扩大总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改组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和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高的产业或行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旅店餐饮业,着力建设、改造一批高星级宾馆、饭店,在硬、软件上上档次,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旅店业整体品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科技服务的税收优惠,大力发展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物流、电子商务、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使其成为地方税收税源的增长点,形成以传统行业为基础,以新兴行业为支撑的新格局。
(三)着力抓配套,打造赣州产城融合示范区。要编制和完善有关产业、园区规划,强化与周边县市的对接和发展。要为项目引进和建设提供基础服务,大力推进园区道路建设,加快区内道路贯通成网,全力推进城市电力、供水、供气、污水干网建设,完善医院、学校、幼儿园、酒店、公园、绿化、天然气管网(站)、通信网络等其他必备的城市功能设施建设。要着力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加强规划区内违章建筑管控力度,推进社区管理全覆盖,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强化市政公用设施的管养工作,抓好园林绿化,打造宜居城市。
(四)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地方税源建设。一是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培养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要抓好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在建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加快大项目的引进与落地。积极谋划筹备一批重大项目,搞好论证评价,加快前期工作,为今后投资创新发展提供后备项目资源。二是政府部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城区建设用地日趋减少、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正确引导投资方向,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规范中介行为,促进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第一产业。虽然农业对地税收入的贡献偏低,但农业与工业加工业、餐饮业、商业、运输业、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联系密切,发展第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对赣州开发区经济意义重大。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五)强化税源监控,做到应收尽收。要按税种分地区、产业、行业和经济类型建立健全税种税源数据库;分产业、行业、经济类型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税源数据库,随时监控,掌握税源、税收情况,及时把握其变动趋势;强化税收征管,对应纳税目标和对象,既要做到对主体税种、纳税大户的重点监控征管,又不能放松对小税种和零散纳税户的细管严征,强化税源监控,做到应收尽收。
(六)提高依法治税意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要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明晰岗位职责;要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纳税人的法律地位,为诚信纳税创造良好的氛围;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为遵纪守法的纳税人创造公平的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要进一步加强税收法制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纳税光荣的社会氛围。
(课题组成员:陈昌远、彭志华、孙奇志、廖志勇、张春莲、方海莺、周?f亮、孙征、李先锋、黄艳玲;执笔人:彭志华)
7.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七
文化产业将文化资源整合创造普通大众易于、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 再通过高效的、自由的市场进行流通、传播。农村文化产业, 就是通过积极开发农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民俗旅游、古村落旅游项目, 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的文化业态, 把农村劳动力组织到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去, 使农村的文化生态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产业优势, 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系列活动总称。与城市文化产业相比, 依托于农村文化之上的农村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1 依赖本地文化资源
在城市, 主要依靠现代高新技术, 而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中国农村疆域辽阔、地域宽广、民族众多, 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中, 蕴藏着古朴、醇厚、绚丽多姿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 传统的建筑、服饰、语言、节日、饮食、婚俗、歌舞, 数量众多, 风格各异, 保存完好, 多彩多姿, 各地区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除了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外, 据文化部统计, 我国先后确认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028项, 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 这些都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也是最具原生态的文化类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复制城市文化产业的路子, 而应扬长避短, 依托自身的优势, 利用民间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农民群众非常熟悉的民间信仰、民间故事、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作为原材料, 既具原生态, 又体现乡土特色和区域特色, 不仅能为当地农民所接受, 也会因为其独特性和异质性深受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喜爱。
1.2 依赖本土人才和工艺
文化产业生产的是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产品, 其核心价值在于发挥创造力和智慧,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村文化产业也不例外, 但由于农村地区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业人员收入不高, 产业发展环境欠佳, 很难吸引产业高端人才, 因此主要依赖本地劳动力。农村文化产业中无论是文化演出、民间工艺加工以及民俗风情展演, 还是文化旅游, 从业人员主要是本土劳动力。而农村本地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都不高, 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专业素养不高, 创新力不强, 导致文化产品影响力弱、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的产生。
1.3 农村文化市场不发达
十六大以来, 得益于一系列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保持着良好态势, 市场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 但也存在规模偏小、结构失衡等矛盾。
从文化产品供给端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一种自发的小规模、分散化、手工作坊式的经营状态, 产业聚集力弱, 规模较小;第二, 文化产品特色不明显, 品位不高, 科技含量较低, 生产率低, 效益较差, 普遍缺乏竞争力;第三, 市场化运作经验不足, 知名的品牌比较少。
从需求端看, 突出表现在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两方面:第一, 文化消费规模小。一般来说, 文化消费能力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休闲时间。但近几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2008年到2012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760元、5153元、5919元、6977元和7916元, 收入水平低制约了文化消费水平, 具体表现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虽然较高但绝对量偏小 (如表1) , 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5%左右;第二, 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且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人口结构中老人、小孩多, 文化消费主要以上网和看电视为主, 文化消费结构单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1.4 产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积累
与文化事业不同, 农村文化产业提供的是非公共品, 服务对象是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或特定的群体, 主要依靠自有资金, 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 自我经营, 自我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 国家预算资金仅占5%左右, 自筹资金占75%以上, 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村市场经济不发达, 文化市场规模小, 文化产业基本上属于自发组织的、小作坊式的经营形式, 文化企业少而小, 外来资本不愿意投入, 自身积累也很有限;二是政府投入少。由于文化产业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 地方政府往往偏重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很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与引导, 即使出台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也因为不了解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 不清楚哪类农村文化可以产业化、在哪些产业环节或发展阶段采用什么政策等等, 找到着力点, 导致该支持的没支持, 收效甚微。
2 财政政策促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文化产业具有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有必要介入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但政府并不应直接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过多地干预市场竞争行为, 而是应该着手于引导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解决市场失灵, 培育农村文化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具体来说主要着力点为:
一是重点扶持本地优势特色资源。与城市文化产业不同,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本地特色资源、依赖本土人才进行市场化运作, 财政政策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不能撒胡椒面, 应该侧重于点的支持。
二是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要立足推动本地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工作, 在此基础上推进特色优化优质资源或优势产业与旅游、影视产业、制造业的融合,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和培训。
四是刺激文化产品供给, 培育文化消费需求。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文化产品创作、创意、形式和载体的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支持, 通过产品创新创造新的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发放文化消费免费券、惠民文化卡等形式低价或免费提供文化产品来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刺激潜在的市场需求。
五是创新财政投入模式, 吸引各路社会资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政策优惠等手段,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文化产业, 促进资本投入的多元化。
3 财政政策促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根据上述思路, 促进广东农村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制定和实施。
3.1 选准支持对象, 提升财政政策支持的针对性
(1) 选准支持对象, 强化政策终点支持力度。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价值、管理规范的文化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公用文化中的作用。积极利用财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力争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企业, 使之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具体包括: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 鼓励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企转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逐步推动一般艺术院团、影视剧单位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 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对其他类型的国有艺术院团、文化经营中介机构等单位, 要积极创造条件, 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 进行职能分离改革,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其逐步转制为企业, 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公用文化中的作用。
(2) 支持人才这个农村文化的核心要素, 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强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发现、保护、培养民间文化传人。通过政府补贴培养民间文化传人, 通过政府投入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
(3) 支持平台建设, 夯实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载体。一是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展示、交流平台的建设。基层农村文化的发展, 必须有一个促进其发展的平台, 市场是文化流动和交换的场所, 也是文化碰撞的平台, 必须把发展基层农村文化展示、交流平台作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对外宣传的窗口, 为此通过政府投入大力推进平台的建设;二是加大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平台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必须加大对产业投资平台的投入,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文化产业。
3.2 运用科学的支持方式, 提升财政政策支持的有效性
(1) 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合理制定农村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政策,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利用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与农村文化产业相关的平台建设。一方面要增加对农村文化产业相关平台建设的投入, 同时, 也需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 发挥财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 从而增强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如采取项目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 重点扶持某些重点平台建设, 推动农村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
(2) 合理组合政策支持方式。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分阶段、分类别引导扶持农村文化产业, 促进其产业化、集团化。基于农村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那些公益性较强的或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文化产业, 应重点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促进其产业化和集团化。
(3) 借助税收政策手段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主体发展的引导。充分利用各种税收手段, 促进农村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一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能力的农村文化企业, 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通过税收手段, 如税收优惠、税收返还、税收减免等方式促进其做大做强。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的大背景下, 如何通过发展基层农村文化产业来促进地方经济, 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新任务。本文在分析农村文化产业特点的基础上, 厘清了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最后提出选准支持对象、选择合适的支持方式等一系列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地方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周玉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3]吴学丽, 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2) .
[4]解丽君, 等.河北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6) .
8.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八
一、 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近年来,赣州开发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近“两位数、三字头”增长。201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增长28%,财政总收入29亿元、增长38.3%,地税总收入14.87亿元、增长47.61%。分析5年来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的发展状况和结构变化,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地方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但税收类别不够合理。2013年,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比2009年翻了五番多,呈现出超常规增长态势。但在地方税收总体收入尤其是工商税收超常增长的同时,作为地方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却一直低谷运行,增长乏力。2013年企业所得税完成2.26亿元,仅比2009年的0.55亿元增长3.1倍,企业所得税在整个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18.97%直至降为2013年的15.76%,5年下降3.21个百分点。2013年个人所得税完成0.79亿元,仅比2009年的0.26亿元增长3.03倍。个人所得税在整个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8.97%直至降为2013年的6.3%,5年下降2.67个百分点。地方税收两类收入的不协调发展构成了税收类别的不合理格局,至今尚无明显改善,而靠工商税收超常增长来填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低速运行,终究影响整体速度减缓。
(二)地方税种收入全部增长,但增长质量参差不齐。赣州开发区现已开征的19个税(费),5年来收入全部逐年增长,展示了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的生机和活力。但从单个税种看,增长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性税种增长速度快,而与经济运行质量最为相关的税种增长速度慢。从增收绝对额看,也相对集中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4个税(费)种,其余税种的增收较弱。
(三)税收经济类型结构多元化,股份制和个体经济税收占主导地位。至2013年底,以股份制、个体经济为主体,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其他经济等9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税收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在9种经济成分中,尤以股份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地方税收增长快,2013年三者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分别比2009年增长470%、858%、2675%。
(四)税收产业结构特色鲜明,但支柱产业税收优势不够。在赣州开发区地方税收总额中,第三产业提供税收比重大,增长快,主渠道作用明显。2013年第三产业税收为8.85亿元,比2009年增长614.58%,占地方税收总额比重为59.52%,比2009年提高9.86个百分点。从具体的行业构成看,税收与经济不同步,重点表现在构成赣州开发区经济支柱的第二产业,没有发挥出地方税收优势而成为收入支柱。2013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8.2%,地方税收仅增长7.81%;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3年达42.13%,而反映在地方税收上为27.93%,支柱产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偏低。
二、赣州开发区地方经济结构与税收收入结构变化趋势
(一)赣州开发区经济总量增长与税收增长趋势。从赣州开发区经济总量增长及税收增长趋势来看,从2009年到2013年,赣州开发区地税收入实际完成数以平均42.7%的速度递增,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14.76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即税收/地区生产总值×100%)是衡量一个地方税负总水平和进行地区之间税负比较的重要宏观指标。赣州开发区生产总值税负率呈先增长后降低,在2011年达到峰值7.2%。由于税收年均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不一致,导致2013年赣州开发区生产总值税负水平高于2009年3.63个百分点。
(二)纳税户数变动较大。赣州开发区地税局所辖纳税户数2014年为7680户,其中内资企业2611户、外商投资企业54户、个体工商户5015户。新办户数增长速度,从2009年的572户,增加到2013年的2005户,五年间共增长6391户,年平均增速为169%。新办业户中各类企业2130户,占新办业户的33.3%,个体工商户4261户,占新办业户的66.7%。虽然新办户数总体上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但五年间增长的户数占2013年年末户数的83.2%,说明纳税户的变化十分频繁,开业停业的频率非常高,只有16.8%的户数稳定。
(三)非经济因素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处于下降态势。从2009年至2013年,非经济因素(查补税款和罚款、滞纳金)对开发区地税的收入作用不大,近5年来,非经济因素平均增长速度为1.08%,其对税收的贡献处于下降态势。这主要是这些年赣州开发区地税局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大了征管力度,严格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依法治税,基本上做到应收尽收。
(四)社会投资增长直接拉动相关税收收入的增长。近年来,赣州开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直接拉动了相关税收收入增长。统计资料显示,2009—2013年,除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建筑业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之比低于11%以外,其他各年均在11%以上,这说明赣州开发区经济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投资拉动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GDP的高低及地方税收的多少。
三、赣州开发区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赣州开发区税收与经济发展总体上是良性发展的,经济的增长为税收的增收奠定了基础,税收的增长基本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仍然存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税收增长速度不协调,税负较低,经济和税收结构欠合理等问题。
nlc202309032209
(一) 从产业角度看,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不协调。赣州开发区第二产业协调系数保持在0.17—0.54之间,第三产业协调系数保持在0.05—0.06之间,说明第二产业的协调系数持续高于第三产业,这与近年来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宏观税负水平上升较快。第三产业的协调系数低,根本原因是国家对其实行轻税政策所致。
(二)个别税种存在减收的不确定性因素。截至2013年,赣州开发区地税收入的主体税种依次为: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大部分依靠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事实上,从2009—2013年建筑业对赣州开发区税收的贡献从总量上看是最大的,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大规模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缩减,预计2014年将有一定程度减收;个人所得税2010年突破2500万元大关,成为地税收入的第二大税种,具有稳中有升的趋势;由于赣州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赢利能力弱,企业所得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区142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1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77%,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小规模运作,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基本准入条件,这些小企业一旦遇到市场价格变化,企业的生产效益将大幅下滑,企业经营状况难以预料。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将保持小幅波动。
(三)税源结构不合理造成收入波动性大。从分行业税收分析,开发区税源明显呈畸形结构,2013年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税收入库4.7亿元,占总收入的74.6%,稳定的企业税源只占20%左右,且没有以营业税为主体税种的金融保险业和信息产业税源。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如2014年一季度房地产业剔除政府返迁房税收实际入库4269万元,同比减收1183万元,下降21.6%。预计2014年来自房地产业的减收因素3000万元。因资金链问题和房产滞销以及房地产开工量的减少,导致来自房地产业的建筑税收将大量减少,预计减少1000万元左右。
(四)税收优惠扶持政策较多,个体工商户征管难度加大,征管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近年来,国家几次提高对个体户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延长下岗再就业免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开发区政府为了安置拆迁户出台税收扶持政策,使个体税收一直处于低增长的状态,一些边远地段征管难以到位。
四、加快赣州开发区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措施建议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总值的质量,是税收增长变化的根本。
(一)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打造赣州经济发展龙头。要围绕稀土和钨及其应用、铜铝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单个投资超5亿元以上骨干项目,培育起“航母级”骨干龙头企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地方税收财源。要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放宽条件,破除垄断,扩大总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改组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和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高的产业或行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旅店餐饮业,着力建设、改造一批高星级宾馆、饭店,在硬、软件上上档次,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旅店业整体品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科技服务的税收优惠,大力发展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物流、电子商务、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使其成为地方税收税源的增长点,形成以传统行业为基础,以新兴行业为支撑的新格局。
(三)着力抓配套,打造赣州产城融合示范区。要编制和完善有关产业、园区规划,强化与周边县市的对接和发展。要为项目引进和建设提供基础服务,大力推进园区道路建设,加快区内道路贯通成网,全力推进城市电力、供水、供气、污水干网建设,完善医院、学校、幼儿园、酒店、公园、绿化、天然气管网(站)、通信网络等其他必备的城市功能设施建设。要着力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加强规划区内违章建筑管控力度,推进社区管理全覆盖,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强化市政公用设施的管养工作,抓好园林绿化,打造宜居城市。
(四)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地方税源建设。一是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培养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要抓好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在建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加快大项目的引进与落地。积极谋划筹备一批重大项目,搞好论证评价,加快前期工作,为今后投资创新发展提供后备项目资源。二是政府部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城区建设用地日趋减少、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正确引导投资方向,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规范中介行为,促进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第一产业。虽然农业对地税收入的贡献偏低,但农业与工业加工业、餐饮业、商业、运输业、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联系密切,发展第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对赣州开发区经济意义重大。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五)强化税源监控,做到应收尽收。要按税种分地区、产业、行业和经济类型建立健全税种税源数据库;分产业、行业、经济类型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税源数据库,随时监控,掌握税源、税收情况,及时把握其变动趋势;强化税收征管,对应纳税目标和对象,既要做到对主体税种、纳税大户的重点监控征管,又不能放松对小税种和零散纳税户的细管严征,强化税源监控,做到应收尽收。
(六)提高依法治税意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要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明晰岗位职责;要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纳税人的法律地位,为诚信纳税创造良好的氛围;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为遵纪守法的纳税人创造公平的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要进一步加强税收法制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纳税光荣的社会氛围。
(课题组成员:陈昌远、彭志华、孙奇志、廖志勇、张春莲、方海莺、周竑亮、孙征、李先锋、黄艳玲;执笔人:彭志华)
责任编辑:欣闻
9.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九
(二)专业结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需要进一步调整。当前,郑州地方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其结构无法有效满足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开设与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却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当前多数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缺乏规划,没有适时匹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急需调整优化。
(三)办学功能交叉重叠,办学水平偏低,人才培养质量不能真正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当前,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本身就有限的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市场营销与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据调查竟然有60%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校与校之间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75%的雷同。还有的郑州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开设内容陈旧,没有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而及时作出调整,造成人才培养规格单一、质量不高。这种重复建设、办学水平整体偏低不仅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和水平的提升,而且因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而无法及时向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四)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区域经济建设主体与高职院校缺乏互动,需要进一步深化。当前,郑州地方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大多数学生参与度低,或者表面上参与了,但只是肤浅的参与,未达到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更多的是消极情感多于积极情感,对英语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高,或者对英语学习怀有焦虑感和厌倦感,缺乏英语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三、网络环境影响英语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就是抄写笔记,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拍下屏幕内容不做笔记,很少动脑思考,因此口语水平很难提高。学生们多数认为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只对课件上的视频、图片感兴趣,而忽视英语知识点和重难点,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参与度一直上不去或者产生厌倦。
(二)过度使用网络多媒体,缺乏人机交互人性化。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没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设备比较依赖,这样就直接造成师生间的互动减少,缺乏沟通。在多媒体课上,教师低头讲课,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造成课堂纪律差,尤其在上大课时,学生较多,更不易管理秩序,再加上多媒体课程难免枯燥,互动少,造成和传统的教学无异。同时,人机交互体验感不强,操作复杂,软件设计不人性化,导致学生们一味被动地接受展示的信息,而且对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往往导致学生较为被动,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口语练习或者交际沟通。
(三)教师角色换位不到位。现如今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扮演主导角色,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但在实际多媒体教学课堂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只是一味播放课件给学生学生观看,学生的角色变成了观众。而且课堂气氛也会比较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了应有的交流,所以既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融人课堂。
【参考文献】
[1]胡菁蕾.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
10.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十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全县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3.3万,其中瑶族、畲族等15个少数民族5.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7%,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民族乡村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有5个瑶族乡镇。
汝城县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乡镇的工作,把做好散居少数民族工作作为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法律和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汝城县委、政府于1996年做出了《关于认真落实民放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定》(汝发[1996]14号文件),把民族乡镇作为为辖区的“西部地区”来对待,制定特殊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民族乡扶持力度,帮助民族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导下,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县民族乡镇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克服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困难,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乡村面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仍相对落后缓慢,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乡镇往往既无区域优势,又无资源优势,山高田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落后。
2、思想观念陈旧。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小农经济意识比较突出,缺乏冒险精神和闯劲,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较普遍。部分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3、基础设施落后。各民族乡成立之初,大都处于“无公路、无电力、无电话广播、无医疗设施”和“缺吃、缺穿、缺住房、缺文化、缺技术”的“五无五缺”状况。近些年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信息闭塞、交通状况、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仍是制约民族乡经济发展的障碍。
4、财政非常困难。财源枯竭,乡村两级发展集体企业难度大,几乎没有支柱财源,加上历史上的各种负债,乡村两级都只能以保工资保运转为目标,无钱办事业现象普遍。
5、文教卫事业发展缓慢。民族地区条件较差,压力大,待遇不高,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基于同样原因,教师、医务人员、科技人员也不愿到民族地区工作,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加上经济条件所限,医疗设施、学校建设硬件设施都相对落后。
三、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建立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政策,体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让民族乡镇得到更多实惠,提出几点建议:
1、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新的文件,制定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政策。现有的汝发[1996]14号文件《关于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定》有许多条款已经过时,如关于农业税、屠宰税的条款,有的已执行完毕,有的标准参照现时太低了。
2、建议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民族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族乡镇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指导,帮助民族乡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在资金物质技术上给予帮助。
3、建议加大对民族教育科技医疗事业的投入,适当增加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补助费,适当减免民族乡镇贫困人口住院治疗费用。
4、提高民族地区干部待遇。在干部选拔上,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民族干部,并建议上级制定鼓励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科技人员到民族乡镇工作的优惠政策。
11.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十一
地方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已为许多学者所研究, 但笔者注意到, 研究者较少从省域方面深入分析各具特色的地方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时, 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协调发展。因此, 笔者选取具有经济落后和民族特点鲜明的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 对青海省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选择进行研究。
总体上来说, 各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本地区的资源承载力相适应, 保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通过“和而不同”的分工协作, 良性互动, 提高地区经济总体的竞争力, 实现经济总体效益最大化[1]。由于青海省是多民族地区, 民族特点十分鲜明, 青海省的经济体是各民族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的整体, 所以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包含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内容, 还必须包含省内各民族县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完善经济运行机制、确定资源开发顺序、调节各种经济活动等职能[2], 青海地方政府还具有协调各民族县区经济、政治关系的作用。众多研究者的结论表明地方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1978年以来, 以市场化为中
心的改革, 使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加有所作为, 很多地方政府经历了从“无为而治”到“有所作为”的转变。地方政府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条件下, 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在问题为目的, 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的活动。
2. 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制度创新。
公共物品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公共物品越充足, 市场运行成本越低。西方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公共产品由代表公共利益的地方政府来提供[4]。通常情况, 公共产品需要政府直接投资或出面计划, 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地方政府要保证对中央投资的公共产品予以配合, 提供有关条件, 因地制宜地实施地方政策, 努力提供地方的公共产品。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 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逐渐扩大, 所以地方政府承担的任务日益加重。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言,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建立区域环保机制和补偿机制, 协调流域、区域环境保护问题, 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4]。
3. 协调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关系。
地区内的协调主要是疏通、理顺本地区的经济关系, 指导和协调本地区内行业的调整、改组和联合, 解决部门和地区之间难以互相协商的重大经济矛盾, 组织协调当地的生产流通, 搞好重大生产条件的衔接和调度。地区间的协调就是要打破地区封锁, 大力推动跨省、市、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二、青海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历史上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情形, 省内有汉、藏、回、土、撒拉、维族、蒙古、哈萨克等民族, 由于地理、历史、民族等原因, 人为的形成了各自的“小经济系统”, 使得青海省形成了许多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近年来, 青海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所以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非协调性加剧。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基础、文化以及近年来重点开发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 青海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无论从经济总量、人均水平还是从经济密度进行比较, 这种差异都是显著的, 而且差距处于不断扩大趋势。2010年, 仅西宁市GDP占青海省总GDP的46.52%, 而玉树州、黄南州、果洛州三地的GDP总和只占总GDP的7.11%。同时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每个地区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远远高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 青海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不断总结经验, 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不断调整经济结构,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取得一些明显的成效。从1991—2010年, 三次产业结构由23.92∶39.71∶36.35调整为10∶55.1∶34.9。期间, 青海省在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 工业化进程加快, 依托资源优势, 实施资源开发和转换战略, 形成了具有青海资源优势的特色工业体系, 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2010年达55.9%, 工业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各州地相比较来看, 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层次相对较高。因此, 西宁市的经济增长速率明显高于玉树州, 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就是, 西宁市越来越发达, 而玉树州与西宁市的经济差距则越来越大。青海省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经济结构不合理。
2. 非协调性成因分析。
首先, 区位优势、政策导向, 是青海省域经济发展出现非协调性的主要原因。区位优势和政策导向, 使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失衡, 带来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扩大。仅占全省面积1%的西宁市, 人口占全省的36%, 拥有全省46%的经济总量, 是经济总量最低果洛州的33倍。人口和经济分布的不均衡, 直接的结果是地区差距过大, 区域间非协调性增强与矛盾凸显。其次, 市场的逆向调节加大了区域差距。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 理想状态下市场经济有一种促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趋于接近的趋势[3]。当前青海省所面临的情况却是, 所有的紧缺的人才和资金聚集在西宁市及海东地区, 而不是按市场充分流动条件下所描述的那样向经济不发展的地区流动, 从而造成更大的差距。最后, 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的不均等造成了区域差异的加剧。
三、青海省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策选择
从中国区域经济运行的推动主体角度上看, 政府行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推动力, 即中国的区域经济带有明显的“政府本位推动的经济”色彩[4]。地方政府作为地区利益主体, 其经济发展政策的选择将对整个地区和区域经济长远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青海省的地方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时应本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选择适宜青海特点的政策。
1. 健全和完善青海市场机制。
区域经济形成发展过程, 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 因此, 市场的力量是基础性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但市场作用的发挥是以发达的市场、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条件的。青海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 地方政府必须把精力较多地投入到市场法规、市场秩序、市场规划等建设上, 以尽量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解决市场不能解决或成本过高的问题, 在已经出台的区域政策中, 许多应该用数值指标做出规定的地方没有明确指标, 而更多的地方使用的是文字表述方法, 使之具有很大的操作弹性, 缺乏政策应有的约束力, 在已经出台的“意见”、“通知”和部门领导人的讲话中, 含糊表达用语更多, 使政策的执行过程具有很大的不准确性。
2. 清理各类部门限制、封锁性政策。
地方的经济发展政策要按符合不符合市场规律为标准清理各类法规文件, 逐步取消一切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制度与政策规定, 统一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政策, 防止各地间在税收优惠、土地批租、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超国民待遇的政策, 使区域内的各类主体享受同等待遇, 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
3. 健全和完善青海省区际合作机制。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在区域间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全省的发展是个整体, 各区域在产业分布上不能趋同, 但也不能自成一体, 需要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 提升全省作为整体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 避免重复建设、相互封锁, 健全和完善青海省内区际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各区域生产要素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 通过各个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比较优势。青海省地区间的区域合作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4. 促进公共产品均等化。
如今, 地方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基础产业部门应适度超前发展, 可以消除经济发展中的“瓶颈”[5], 青海政府更应该在公共产品均等化上努力做到公平。
总结
地方政府在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选择将该区域甚至周边区域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和引导作用, 青海省地方政府应本着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选择适宜青海特点的政策。就青海省社会经济特点, 地方政府应在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清理各类部门限制、封锁性政策、健全和完善青海省区际合作机制以及促进公共产品均等化等方面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陈栋生.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 (5) .
[2]孙久文, 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万兴亚.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依据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7) .
[4]厉敏萍, 熊璋琳.试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 2011, (3) :118-120.
12.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 篇十二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在酒泉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和“学习研究政策经验 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我县开展了“学习研究政策经验 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深入学习,认真领会。结合观看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光盘,强化了各级干部对讲话精神和政策经验的学习领会,真正把讲话精神转化成了干部运用政策的能力、谋划工作的本领。
结合实际,推动落实。把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在酒泉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同正在开展的“五个年”活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大力推进“3+1”发展战略的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用真心、动真情,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壮大优势产业,实现全面小康。
在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作为一名法院干警,要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法本色,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感情认同,自觉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进一步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着力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服务水平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进一步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强化严格执法的意识,提高正确理解、把握、运用法律和政策的能力,坚持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进一步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严格自律、廉洁司法。为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推荐阅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时达标新人教版11-22
村民自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范文07-11
地方自治11-21
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几个09-25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教学设计07-10
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副处长岗位职责11-18
自治区第9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08-01
自治区中医民族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汇报11-08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10-22
宗教对民族政策的影响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