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2024-06-17

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精选17篇)

1.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一

摘要:以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为例,介绍用MATLAB工具软件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和在定点DSP上的实现。实现时,先在CCS5000仿真开发,然后将程序加载到TMS320VC5409评估板上实时运行,结果实现了目标要求。文中还讨论了定标、误差、循环寻址等在DSP上实现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数字滤波器 MATLAB DSP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和数字世界的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已成为今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和技术领域。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语音、图像、自动控制、雷达、军事、航空航天、医疗和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中,数字滤波器十分重要并已获得广泛应用。

1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1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字滤波器根据其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种,即无限长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长冲激响应(FIR)滤波器。IIR滤波器的特征是,具有无限持续时间冲激响应。种滤波器一般需要用递归模型来实现,因而有时也称之为递归滤波器。FIR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只能延续一定时间,在工程实际中可以采用递归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非递归的方式实现。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如双线性变换法、窗函数设计法、插值逼近法和Chebyshev逼近法等等。随着MATLAB软件尤其是MATLAB的信号处理工作箱的不断完善,不仅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有了可能,而且还可以使设计达到最优化。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

在设计一个滤波器之前,必须首先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确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数字滤波器常常被用来实现选频操作。因此,指标的形式一般在频域中给出幅度和相位响应。幅度指标主要以两种方式给出。第一种是绝对指标。它提供对幅度响应函数的要求,一般应用于FIR滤波器的设计。第二种指标是相对指标。它以分贝值的形式给出要求。在工程实际中,这种指标最受欢迎。对于相位响应指标形式,通常希望系统在通频带中人有线性相位。运用线性相位响应指标进行滤波器设计具有如下优点:①只包含实数算法,不涉及复数运算;②不存在延迟失真,只有固定数量的延迟;③长度为N的滤波器(阶数为N-1),计算量为N/2数量级。因此,本文中滤波器的设计就以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设计为例。

(2)逼近

确定了技术指标后,就可以建立一个目标的数字滤波器模型。通常采用理想的数字滤波器模型。之后,利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出一个实际滤波器模型来逼近给定的目标。

(3)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

上两步的结果是得到以差分或系统函数或冲激响应描述的滤波器。根据这个描述就可以分析其频率特性和相位特性,以验证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指标要求;或者利用计算机仿真实现设计的滤波器,再分析滤波结果来判断。

1.2 滤波器的MATLAB设计

(1)MATLAB

MATLAB是一套用于科学计算的可视化高性能语言与软件环境。它集数值分析、矩阵运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于一体,构成了一个界面友好的用户环境。它的信号处理工具箱包含了各种经典的和现代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算法研究与辅助设计的工具。在设计数字滤波器时,通常采用MATLAB来进行辅助设计和仿真。

(2)FIR滤波器的MATLAB设计

下面以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为例介绍具体的设计方法。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通常采用窗函数法设计。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给定的滤波器技术指标,选择滤波器长度N和窗函数ω(n),使其具有最窄宽度的主瓣和最小的旁瓣。其核心是从给定的频率特性,通过加窗确定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序列h(n)。工程中常用的窗函数共有6种,即矩形窗、巴特利特(Bartlett)窗、汉宁(Hanning)窗、汉明(Hamming)窗、布莱克曼(Blackman)窗和凯塞(Kaiser)窗。

假设实际工程需要设计一个线性相位带通FIR滤波器指标如下:

fn=[1000,1375,3625,4000];

a=[0,1,0];

dev=[0.0005,0.05,0.0005];

阻带最小衰减60dB,再设采样频率fs=10kHz,则根据阻带最小衰减来选择凯塞(Kaiser)窗,利用MATLAB的求阶函数和FIR滤波器的设计函数,可以快速地设计出所需的数字滤波器。这两个设计函数如下:

[N,Wn,beta,ftype]=kaiserord(fn,a,dev,fs);

b=fir1(n,Wn,ftype,Kaiser(n+1,beta);

最后,利用的滤波器分析函数freqz分析所设计出的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用图形显示函数plot将它们显示出来,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设计结果满足指标要求。

(本网网收集整理)

2 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方法

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采用加法器、乘法器、延时器设计专用的滤波电路。

②在通用计算机系统中加上专用的加速处理机设计实现。

③用通用的可编程DSP芯片实现。

④用专用的DSP芯片实现。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要求的信号处理速度极高,用通用DSP芯片很难实现。这种芯片将相应的滤波算法在芯片内部用硬件实现,无需进行编程。

⑤采用FPGA/CPLD设计实现。

在上述几种方法中,第②种方法的缺点是速度较慢,一般可用于DSP算法的模拟。第①、④种方法专用性强,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第③、⑤种方法都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各种数字滤波,但是,第③种因有专用的指令来实现滤波运算编程实现容易,而第⑤种方法编程实现较为困难。

2.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二

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服务模式的转型,网络用户的安全管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对于如何保障合法用户的检索使用权限,如何有效地管理用户,检查用户的合法性等各方面的问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1.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点

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并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提供给读者使用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在数字图书馆中,读者可以运用电子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和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的根本性变革。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点就是信息存贮数字化、通信媒体网络化、馆藏内容的海量性、获取信息的快捷性及资源的共享性。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馆藏的主体是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而在数字图书馆中,馆藏的主体是存贮于各种存贮设备中的数字化信息。

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是以网络为基础,依托于网络而存在的,其对内的业务组织和对外的服务都是以网络为公共载体。

传统图书馆靠不断增加馆舍面积来增加馆藏容量,而数字图书馆中数字文献信息的高容量和可压缩性使实际物理收藏空间大幅度缩小。一张普通光盘可存贮的文字信息相当于200本图书,而且占用的物理空间不足一只手掌大小。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性的贮存处,它拥有的资源除了本馆存贮设备上的数字信息外,还包括在网上可以访问到的任何存贮设备上的数字信息。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读者获取信息需经过目录检索、索取资料、阅读资料等环节。而在数字图书馆中,读者通过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既可获取信息,同时查准率、查全率均远远高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依托网络而存在,因此网上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共享。这样就解决了传统图书馆资源共享无法突破的瓶颈。虽然传统图书馆也提倡资源的共建共享,但其共享化的广度与深度与数字图书馆是无法相比的。数字图书馆使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结合起来,在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体现出虚拟化的发展趋势。所谓虚拟图书馆,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觉、听觉等效果的,可交互、动态的图书馆。人们可以对虚拟图书馆中的实体图书馆进行操纵和利用。在数字图书馆中,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实体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赖以服务的基础;而虚拟图书馆则是实现数字图书馆藉以发展的方向。

1.2 校园数字图书馆的拓扑结构

校园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最右端的海量设备是通过光纤连接的SAN存储,它是整个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仓库,所有数据库及各种信息资源都存储其中。中间是各种功能的服务器组,其中有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Web服务器、用户管理服务器等。最左端是图书馆所要面对的各种用户群。典型的是校园网用户以及来自Internet的互联网用户。

2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安全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用户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控制读者(即真正被授权的用户)合法使用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首先,是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根据数字图书馆用户破坏可能性的大小来界定不同群体的安全级别,如把校园网系统内的用户定义为较安全的用户,他们的访问权限相对要大些;而校园网外的用户则为较不安全的用户,他们的访问权限相对要小些。其次,是对用户进行强有力的认证,确保用户的密码不会被他人所猜测到。用户认证是控制终端用户向网络存取信息所实施的管理制度。用户认证可以禁止非法用户的操作,可以较有效地保护软件和数据的安全。应用得较普遍的是基于口令的用户认证。这种认证方式与用户访问控制结合,通过验证用户输入的口令来确定用户是否可以进入系统,进入系统后允许进行哪些操作。在通常情况下,这个判定过程通过系统对ACL(访问控制列表)的访问来实现。ACL中注明了系统有哪些合法用户和用户组及每个用户或用户组可以访问的资源和可以执行的操作等信息。

3 校园数字图书馆中的用户管理

3.1 用户管理的基本模式

目前,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的基本模式有2种:

(1) IP验证加防火墙的管理方式。通过采用IP层加密技术来验证登录网站的计算机IP地址是否合法,同时用防火墙技术将校园网与因特网隔开,来保证信息安全和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例如,现在一般的高校图书馆网站,都将信息资源限制在校园网范围内使用,外网上的用户无法访问各图书馆自己购置的信息资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方便、简单,系统运行效率高,能有效解决信息资源的知识保护问题;缺点是它不仅给外界用户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带来了障碍,即使图书馆的合法用户,一旦离开了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同样也不能使用这些通过IP层加密技术来进行用户验证管理的信息资源。这不仅给用户使用信息资源带来了不便,而且给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了障碍,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潜力。

(2) 用户认证加访问授权方式。用户认证是系统给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惟一的用户标识符,并提供一种验证手段来确认登录用户的合法性的技术。验证的手段一般有口令、密钥、签名、指纹等等。其中口令认证是最常用的手段。访问授权是指用户的身份通过认证后,系统确定该用户可以访问网站的哪些资源以及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访问操作的技术。系统一般是通过在数字化资源上附加访问控制列表(AcessControlList,ACL )来处理访问授权问题的。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实际情况允许,可以对所有用户建立一个登录用户账号,并对所有的账号进行严密的权限管理。从上述2种用户管理的基木模式中可以看出,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用户管理基本上是依靠Web服务器来完成。也就是说,Web服务器就是用户管理的惟一屏障,只要突破这一层障碍,数字化资源几乎就可以不受约束地得到访问。这显然不是用户管理的最终目的。

为此,在用户与Web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中间层,即用户管理服务器。由它来完成用户身份的认证和用户的增删等工作,则整个数字图书馆系统在用户管理方面的安全性将大大增强,从而也减轻了Web服务器的负担。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增加了一个专门用于用户管理的服务器,来实现用户管理中的各种功能,包括用户身份的认证、用户公钥私钥对的分发、用户数字证书的生成、用户的增加删除等。用户在与Web服务器进行查询之前,必须要先与中间层即用户管理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合法性检查等工作,在检查、认证获得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查询操作。

对于Web服务器而言,由于直接面对的对象并不是用户而是用户管理服务器,Web服务器的安全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而且,由于整个数据的传输、交换过程都可以得到用户管理服务器的支持,数据的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这一模型的实现,增加了用户身份认证的准确性。由于用户的增加和删除、用户数字证书的生成与分发都是在用户管理服务器上来进行的,所以用户的合法性检查及认证过程可以得到用户管理服务器很好的控制,这样可以从最大限度上保证合法用户的利益。从而可以限制非法用户对系统的访问。

这一模型同时缓解了Web服务器的压力。首先可以缓解Web服务器在用户管理方面的压力。其次,也可以缓解Web服务器在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安全压力。

另外,对数字图书馆而言,在实现这一模型时,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硬件投入,只需要增加一台专门的服务器,便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安个性,最大限度地保障作者、图书馆及用户的合法权益。

3.2 用户的身份认证

(1) 身份认证过程

① CA→U:user_id,certificate(PKu,SKu)

其中CA代表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服务器;U代表用户;CA→U表示由用户管理服务器向用户发送信息;user_id是该用户的标识号;certificate(PKu,SKu)是包含了用户公开密钥和私钥的数字证书。

② U→CA: user_id,certificate(PKij),rU

其中user_i是该用户的标识号;certificate(PKij)是包含了用户公开密钥PKij 的用户的证书,rU表示用户选取的一个随机数,以明文方式传送。

③ CA→U: certificate(PKC),SKC(rU),PKU(rC)

其中certificate(PKC)是用户管理服务器的证书,PKU(rC)是由用户管理服务器生成并用用户公开密钥加密的另一个随机数,SKC(rU)表示用用户管理服务器的私有密钥对信息加密。

④ U→CA: PKC (SKu(rC))

整个认证过程如图3所示。

(2) 认证过程说明

① 由数字图书馆具有用户管理功能的服务器给每个合法用户分发数字证书。

② 当用户与用户管理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向用户管理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信息。

③ 在用户管理服务器接收到信后,采用用户管理的公开密钥验证证书的合法性,同时获得包括在证书中的请求登陆用户的公开密钥,然后由用户管理服务器采用用户的公开密钥加密一个随机数,返回给用户。

④ 在用户收到用户管理服务器的回答后,首先验证证书的真伪。并得到用户管理服务器的公开密钥,用此公开密钥验证经用户管理服务器加密的信息,如果能得到自己发出的rU,说明对方是用户管理服务器,因为只有用户管理服务器才能用它的私有密钥加密,并且,由于rU是用户选择的随机数,所以攻击者不可能通过冒充先前截获的信息来达到目的。用户再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解密PKu(rC),得到rC,最后用户发出返回信息。

⑤ 在用户管理服务器收到信息后,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解开信息,得到SKu(rC);再用用户的公开密钥解密SKu(rC),如果能得到自己发出的随机数rC,说明对方是合法用户。

(3) 本认证过程的优点

① 本认证过程具有不可否认性。

这样,就可以完整地保护合法用户,最大限度的保障合法用户的利益不受侵犯。

② 本认证过程具有健壮性。

即本认证过程通过生成2个大随机数,可以保证传递的信息不可篡改,防止受到外来攻击者的冒名顶替。

这样 ,通过这一认证过程,用户的合法身份就可以得到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认证,进而访问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

3.3 用户的增加和删除

用户密钥对的生成一般可以在服务器端进行。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群来说,他们并不关心密钥的生成及证书的认证等后台的技术性问题,所以,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者而言,更实际的做法就是先在服务器端生成,然后将相关的信息以某种安全的途径告知用户。

3.3.1 用户的增加

(1) 身份验证。图书馆管理员收集用户的相关信息并验证其真实性,比如姓名、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其他纸质文档(护照、营业执照、单位证明等)。

(2) 密钥生成。由用户管理服务器根据相关安全策略和密钥管理策略,通过密钥生成软件为用户生成一个密钥对。

(3) 利用管理员收集到的用户相关信息,以及生成的密钥对在用户管理服务器为用户完成证书的生成及注册,然后将用户的私钥及数字证书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方式告诉用户。

(4) 用户通过收取邮件或者从服务器网站上下载其私钥及数字证书。

3.3.2 用户的删除

当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身份发生变更,或者注册证书时的日期到期,都可能引发用户的删除问题。

(1) 在经过一定的判断或者接收用户的停用请求后,从服务器发给用户一个证书撤销的原因说明。

(2) 将该用户的证书从证书库中删除,移入证书撤销表中。

(3) 该用户的状态从有效状态置为无效状态。

为了防止以后工作量的重复及增加系统的开销,用户的删除不必要每次都做得非常彻底,这样在将用户从无效状态向有效状态的转化时可以大大缩短工作的进程。另外,可以根据用户的相关信息做出一个初步判断,以证实用户删除的彻底性。

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库及证书库的无用数据太多,服务器可以定期地执行系统清理工作,将长期不用的证书及用户相关信息剔除。

4 结 语

通过对校园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的需求分析与探讨,就用户管理的基本模式、用户的身份认证、用户的增加和删除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构建实用有效的用户合法性认证方案、认证协议及认证模型,为校园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Symeon(Simos)Xenltellis,the Open-source PKI Book;Aguide to PKIs and Open-source Implementations[EB/OL].http://ospkibook sourceforge.net/,2000.

[2]The Open Group,Architecture for Public-Key Infrastructure(APKI)[EB/OL].http://www.opengroup.org/,1999.

[3]Goldwasser S,Micali S,Rackoff C.The Knowledge Com-plexity of Interactive Proof Systems[J].Proceedings of thel7th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1985:291-304.

[4]李爽.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问题[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3):46-47.

[5]周红.浅议数字图书馆及其用户界面[J].现代情报,2004(11):107.

[6]谷玉荣.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现状及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9):59-61.

[7]杨建华.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世界,2006(5):8-9.

[8]徐文伯.中国数字图书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郑学艳.高校数字图书馆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2(2):71-74.

[10]潘娟.基于PKI的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2.

3.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Excel  Sql Server 2005  VBA编程  C#  Visual Studio 2005

SQL Server数据库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大多习惯使用Excel编辑数据,而不是直接往SQL Server中输入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SQL Server本身提供的DTS(Data Transform Service)即数据转换服务功能来实现Excel数据的导入导出。另一方面,很多数据库软件是通过Excel来进行数据转换。所以,讨论SQL Server与Excel如何进行数据的交互是有价值的。

1 在Excel导入SQL Server中的数据

①在“数据”选项卡上的“获取外部数据”组中,单击“自其他来源”,然后单击“来自SQL Server”。

②在“服务器名称”框中,键入要连接的SQL Server 计算机的名称。

③在“登录凭据”下,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要使用当前的Microsoft Windows用户名和密码,请单击“使用Windows 身份验证”。

要输入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请单击“使用下列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在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框中键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

④在“选择数据库”下,选择一个数据库。在“连接到指定表”下,选择一个特定的表或视图。或者,也可以清除“连接到指定表”复选框,以便系统向使用此连接文件的其他用户提示表和视图的列表。

⑤(可选)在“文件名”框中,修改建议的文件名。单击“浏览”以更改默认文件位置(“我的数据源”)。

⑥(可选)分别在“说明”、“友好名称”和“搜索关键字”框中键入对文件的说明、友好名称及常用搜索文字。

⑦要确保更新数据时始终使用该连接文件,请单击“始终尝试使用此文件来刷新此数据”复选框。此选项可确保使用该连接文件的所有工作簿始终会使用对该连接文件的更新。

⑧若要指定在将工作簿发布到Sharepoint Foundation 2010网站并在Web浏览器中打开它时如何访问数据透视表的外部数据源,请单击“验证设置”,然后选择以下选项之一以登录到相应的数据源:

Windows身份验证 选择此选项可使用当前用户的 Windows用户名和密码。这是最安全的方法,但在许多用户连接到服务器的情况下,此方法会影响性能。

SSS 选择此选项可使用安全存储服务(SSS),然后在“SSS ID”框中输入适当的标识字符串。网站管理员可以将 Sharepoint Foundation 2010 网站配置为使用一个可在其中存储用户名和密码的安全存储服务数据库。在许多用户连接到服务器的情况下,此方法的效率最高。

无 选择此选项可在连接文件中保存用户名和密码。

安全性 连接到数据源时应避免保存登录信息。此信息可能会以纯文本形式存储,恶意用户可能会访问该信息以破坏数据源的安全。

注释 仅在将工作簿发布到SharePoint网站时才使用验证设置,Excel桌面程序将不会使用它。

2 在SQL Server中导入/导出Excel中数据

在SQL Sever中导入Excel数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SQL语句进行导入,另一种是用导入导出向导。

用SQL语句导入Excel中的数据:

①SQL Server中导入Excel数据到新表

Select*INTO new_table

FROMOPENROWSET

'Excel 12.0 Xml;HDR=YES;Database=C:\Desktop\TEST.xlsx','SELECT * FROM [test$]');

②在SQL Server中导入Excel数据到已存在的表

INSERTINTO master.dbo. new_table

SELECT* FROM OPENROWSET( 'Microsoft.ACE.OLEDB.12.0',

'Excel 12.0 Xml;HDR=YES;Database=C:\Desktop\TEST.xlsx','SELECT * FROM [test$]');

注:在导入的时候,Excel文档都必须关闭,反之会得到如下错误提示:

Msg 7399, Level 16, State 1, Line 1

The OLE DB provider "Microsoft.ACE.OLEDB.12.0" for linked server "(null)" reported an error. The provider did not give any information about the error.

Msg 7303, Level 16, State 1, Line 1

Cannot initialize the data source object of OLE DB provider "Microsoft.ACE.OLEDB.12.0" for linked server "(null)".

参考文献:

[1]Harvey M.Deitel.C#大学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John Walkenbach.Excel 2003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Steven M.Hansen.Excel 2003与VBA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李洪根.SQL SERVER与ACCESS、EXCEL的数据.

作者简介:

4.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四

数字化DS/BPSK导航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介绍了一种数字化DS/BPSK导航接收机设计方案与实现.该接收机采用了基于FPGA的硬件设计,结合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完成信号的捕获、跟踪、位置解算.捕获采用大步进串行捕获方案,采用Tong算法判决策略,伪码跟踪采用全数字超前-滞后跟踪环(DDLL),载波跟踪采用全数字Costas环(DPLL),由载波相位提取观测量并进行位置解算.最后对这种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

作 者:沈锋 文睿 姜利 SHEN Feng WEN Rui JIANG Li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150001 刊 名:弹箭与制导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OJECTILES, ROCKETS, MISSILES AND GUIDANCE 年,卷(期): 27(2) 分类号:V241.62 关键词:DS/BPSK   导航   捕获跟踪   位置解算  

5.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五

王振锟

(海军航空兵学院图书馆 辽宁葫芦岛)

关键词:iSCSI,网络存储,数字化建设

摘要:在信息资源建设不在受限于服务器性能的今天,数据存储空间成为了部分中小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的制约。网络存储的使用,能够很好的解决存储中间的不足。本文通过对iSCSI协议的浅析,结合网络存储的实际使用,论诉了网络存储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纸质图书目前还无法被完全取代,但数字化资源正大面积渗透入人们的生活。数字资源以他高效的检索优势正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最不可或缺的信息形式。

数字资源在存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往往是由于服务器系统的瘫痪或硬件损坏造成的。系统瘫痪还能相对便捷的恢复数据,但硬件损坏往往会因配件无法获得而导致数据无法恢复。传统服务器使用一体或分体式的磁盘阵列,连接、配置繁琐,且每款服务器因品牌差异配置、调试方式迥异,加大了技术人员工作负担。

目前互联网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云存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字资源存储中的诸多问题,但其搭建成本较高、技术难点多并不适合大部分军队院校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存储成为了中小图书馆的最佳选择,其相对成本较低、使用维护方便、扩展性好等特点十分符合中小图书馆数据存储的需求。

目前网络存储技术大部分都是基于iSCSI协议的,iSCSI(Internet SCSI)是SCSloverIP的标准协议,基本搭建方式是在TCP/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从而达到通过网络进行I/O操作的目的。ISCSI协议整合了现有的主流存储协议SCSl和主流网络协议TCP/IP,实现了存储和网络的融合。ISCSI协议中存在两类设备:启动器和目标器。启动器发起I/O请求,目标器响应I/O请求。在使用过程中启动器往往是指我们的服务器,目标器指的是网络存储设备。

iSCSI协议结构

一.iSCSI 技术优势

存储区域网SAN需要高昂的建设成本,一般中小图书馆难于承受。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接入存储)技术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受带宽消耗的限制,无法完成大容量存储的应用,而且系统开放性差。iSCSI技术在以上两者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虽然iSCSI基于 IP 协议,却拥有 SAN 大容量集中开放式存储的品质。这一技术对于一边要面对信息爆炸,另一边却身处“数据孤岛”的众多中小馆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iSCSI 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技术优势。

1)成本投入小。iSCSI 可以在现有的 TCP/IP 网络上直接安装,并不需要更改馆内的网络体系,iSCSI 的实现完全可以使用因性能低下而濒临淘汰的服务器,这样可节约大量资金投入。单独采购网络存储设备的费用虽然相对较高,但一次投入长期受益,不会受限于服务器性能低下而导致的淘汰更新,同时也降低了数据迁移的时间成本。

2)管理便捷,维护成本低。FC SAN 需要专用软件进行管理,管理人员需要专业培训,培训成本较高;iSCSI 利用现有网络就可以管理,设置简单,管理人员无需专门培训,更能节约成本。iSCSI 的数据传输速度随以太网的速度而变化,单机直连的方式能促进 iSCSI 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

3)组建方式灵活,可扩展性高。由于 iSCSI 存储系统直接借助现有网络系统进行组建,无需改变网络体系,对于需要增加存储空间的各图书馆来说,只需将存储设备连接到交换机或直连至服务器就可实现。一台带管理的网络存储,理论上可以无限添加存储空间,高可扩展性降低了资金成本,也降低了人力成本。二.中小图书馆网络存储搭建

以下结合我馆网络存储的使用情况,简要列举网络存储在使用过程中的优势:

1.连接、配置简单,管理便捷。实际使用中来看,服务器与网络存储的连接方式采用超五类以上双绞线直接连接是比较理想的,既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也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存储的配置主要以各种RAID操作为主,我馆采用了RAID6加两块热备盘的结构,在保证存储空间最大化的同时,也为硬件故障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在做好RAID后,网络存储端就可以移至web界面继续配置,此web界面需要专用接口通过网线连接至电脑,通过对空间管理、SAN空间配置、网络端口配置等一系列的配置,便可以简单的完成网络存储端的搭建。服务器端的配置更加简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官网发布的iSCSI程序后,就可轻易连接网络存储。连接后的存储空间可以在系统的磁盘管理中看到相对应的磁盘空间,其与普通的物理磁盘一样使用,并且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中无2T磁盘大小限制。当服务器出现系统和软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只要前期将系统或虚拟机做过备份,就可以短时间内对系统进行恢复,从而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为了实现异地容灾,建设好本馆内的服务器及网络存储的基础上,我馆托管于网络管理中心一台相对性能较低的服务器和一套网络存储设备。使用了光纤、光电转换器、交换机、双绞线的专网结构连接至本馆,通过软件实现了重要资源和数据库的备份。当本馆服务器等设备遭遇不可预知的灾难性毁坏时,可以最短的时间内回复大部分重要数据,为读者提供持续服务。在没有网络存储的情况下,要实现大数据的异地备份,就要搭建更多的服务器,消耗了大量资金的同时管理上也存在诸多困难。2.维护简单,可扩展性良好。在搭建和配置好网络存储和服务器后,日常的维护尽限于停、断电后的启动,出现此情况后,需要先启动网络存储,再启动服务器,这样就不会出现因磁盘连接未完成而导致的数据库文件无法连接的情况发生。因为使用的工业级硬盘,硬盘寿命一般较长,极特殊情况才会出现硬盘损坏的状况。因采用了RAID6间两块热备盘的结构,只要不是出现大面积硬盘损坏情况,通常只要及时更换硬盘,就可以完成网路存储的维护,且数据不会有任何丢失或损坏。

中小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随着数据量不断的增加,往往都因存储空间不足,导致现有资源无法更新、新资源无法引进等问题。我馆在使用网络存储后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台有管理的网络存储,理论上能够无限扩展存储空间,实际使用中在不影响性能和存储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外挂四台扩展存储,以最大化配置和使用来看,总计可增加300T以上的存储空间。这样的空间足以满足中小馆十年,甚至几十年数据增长的存储需求。当外挂扩展存储后,原本存在的存储空间可在不对数据迁移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扩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3.兼容性良好,售后服务完善。iSCSI协议可以在各种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这也就为数据的迁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再也不用因为服务器的调整或故障,消耗数天的时间将数据从一台服务器迁移至另一台服务器,通过在另一台服务器上简单的配置iSCSI服务后,便可将网络存储上的资源直接进行使用。当系统瘫痪根本无法访问数据的时候,原来的解决办法是只能冒着数据丢失的风险,重做服务器系统。实际使用中更便捷的方法是在服务器中创建虚拟机,虚拟机配置并发布数据后,将网络存储与虚拟机脱机,对虚拟机进行快照备份。这样一来,一旦出现系统瘫痪的情况,直接对虚拟机进行恢复,就可以快速完成对数据的再发布,为读者提供短暂间断的数据服务。同时,这种服务器结构因物理机中除运行iSCSI服务和虚拟机外,不再运行其他程序,降低了物理机瘫痪的风险。

每个品牌的网络存储都会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其售后皆能提供独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对应的解决方案下,图书馆技术人员能够迅速的对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进行硬件更换以及配置调整。

6.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六

为了实现对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其中,数据挖掘算法设计是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自适应特征调度和高阶累积量后置聚焦的数据挖掘算法,假设数据信息流为,数据信息流通过噪声滤波,得到数据流聚类相似性函数表示为,其是一组准平稳随机的时间序列,对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流进行能量谱密度特征提取,得到输出数据x(t)的第n 个宽频带分量,分布式自适应特征调度模型表示为:基于二元假设模型,构建数据库存储结构的检验统计量,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执行数据库存储结构的区域的自适应筛选和更新,得到: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数据的数据挖掘的本体结构为一个五元组,其中,C 为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数据的概念集,I 是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数据的字符串实例集,通过四阶累积量切片进行数据库存储结构的特征压缩处理,降低存储的特征维数和数据冗余,结合高阶累积量后置聚焦,得到数据挖掘输出特征的四阶累积量切片:式中,表示存储空间的频谱特征伸缩尺度,可见,采用高阶累积量后置聚焦,有效提高了数据的精度。嵌入式Linux的内核下数据挖掘系统设计描述

在上述进行了算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系统的软件开发设计,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总体模型中,采用ST 超低功耗 ARM CortexTM-M0 微控制器,系统建立在嵌入式Linux 的内核平台上,系统包括程序加载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缓存调度模块和数据通信传输模块等,通过配置CAN_IMASK 寄存器,采用LabWindows/CVI 进行数据远程控制和信息通信,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给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统一的系统调用接口,系统可配置4 路组联合Cache,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的寄存器系统时钟120 MHz。嵌入式Linux 的内核下数据挖掘系统通过VISA 软件接口发送Flash 设备上的文件系统内核到HP E1562D/ESCSI 数据硬盘进行数据存储,调用s3c2440_adc_read()函数,进行程序加载和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的嵌入式控制,使用Qt/Embedded 作为GUI,利用开源Linux 操作系统的丰富网络资源,实现数据挖掘系统的远程通信信息传输和控制。仿真实验

为了测试本文设计的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在实现数据挖掘中的优越性能,进行仿真实验,分布式数据信息采样的时宽为10 ms, 分布式数据的随机采样率为KHz,调控因子λ=0.25。根据上述仿真环境和参数设定,进行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的数据挖掘和处理性能分析,首先进行数据挖掘的输出时域波形采样,结果可见,采用本文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的准确度较高,为了对比性能,采用本文方法和传统方法,以数据挖掘的准确配准性为测试指标,得到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准确配准性能较好,系统的可靠性较好。结束语

7.浅析网络数字阅读与图书馆 篇七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馆,发展

从远古时的结绳记事, 到夏商周的甲骨文, 到周朝的金鼎文, 再到后来的各种文字的出现。文字的载体也在不断的变化, 从过去用龟壳书写, 到后来的布匹记事, 再到后来的竹简, 到汉朝的造纸术的发明, 阅读的平台不断在变换。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电子阅读器逐渐面世, 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阅读平台。甚至有大量媒体大肆宣传由网络数字阅读引发的浅阅读时代已经到来。要应对这一潮流, 图书馆应该加强自身建设, 完善体系, 方能不被历史的洪流冲走。

1. 网络数字阅读

1.1 网络数字阅读和传统的差别

网络数字阅读, 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媒体的数字型阅读方式, 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方式。网络数字阅读呈现的这一包容性是由于它和传统阅读的根本性差别。首先从阅读的主体来看, 网络数字的阅读对主体的限制可谓几乎没有。时下免费的阅读软件充斥着市场, 只要有时间有心人都可以找到想要阅读的内容。其次在阅读的载体上, 也有巨大差别。网络数字阅读的载体可以是PSP, PDA, pad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 MP3, MP4, 还有时下用户群最多的手机, 都是阅读的载体。最后在阅读的内容上, 网络数字阅读也有明显优势。人们可以在移动客户端阅读文字版的小说读物、杂志, 还可以阅读Word文档, ppt课件和Excel工作表格;还可以观看各种形式的娱乐节目视频等等。

1.2 网络数字阅读的现状

同时也正因为网络数字阅读这一包容性, 导致时下许多青年人面对应接不暇的阅读内容, 不知道如何选择, 于是乎有了广大媒体宣称的浅阅读时代到临。五花八门的阅读内容的传播, 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 让人们再也无暇进行静心阅读。相反, 一种140字以内的迷你博客形式逐渐被大家所推崇并迅速成为2014年度最佳app, 这就是微博。微博作为浅阅读时代的一种典型形式, 进入了家家户户。微博的用户群上至耄耋老人, 下至幼齿儿童。

2. 网络数字阅读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据保守估计, 到了2018年世界电子图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传统图书份额, 电子读物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在这种冲击下, 美国新闻业率先转型。我国近两年也开始着手新闻业转型。新闻APP的数量明显激增。在这种大环境下, 图书馆体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1 数字网络阅读对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书馆在过去是主要作为保存保管重要资料, 为人民提供参考资料和借阅资料。随着图书馆开放性的不断增加, 逐渐变成许多人学习和放松的场合。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 图书馆已经不仅仅只存在实地的书架之间。就拿如今的高校来说, 几乎每一家高校都已经与知网万芳等国家最大的数据资料库达成联盟合作的关系。

2.2 网络数字阅读对图书馆管理带来影响

网络数字阅读对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十分有益, 可以直接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 不需要每一本书都从一个架子上搬运到另一个架子上。对于电子书, 只需要按时对数据进行清点采集, 让借阅系统和管理系统软件自主管理这一项负荷较大的工作, 轻松又惬意。借阅系统对访问者的权限, 权限数量, 权限时间都有明确且清楚的规定, 几乎不会出错, 只需要简单对系统进行维护, 对服务器进行清理管理, 可以减少不少人工工作, 缩减财政预算开支, 节约成本。

3. 图书馆应对浅阅读潮流的对策

数字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电子书市场对图书馆带来了极大冲击, 要应对这一局面, 还需要图书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量体裁衣, 为读者提供内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消费者和顾客才是上帝的口号已经早在欧美市场被打响。图书馆要改革, 要应对现代数字时代的冲击, 必须从自身着手, 从服务着手进行改革。以顾客消费者为中心, 提供读者想要的服务, 提供市场上流行的、火热的话题读物, 及时更新自己的馆藏, 才能吸引更多读者和老读者的青睐, 跟上时代新潮流。这是对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也是对渠道的创新。目前许多图书馆在在线图书馆管理系统内开启了网内视频点播服务, 优化搜索界面, 规范视频资源, 加大对学术性讲座视频的推广模式和频率。

3.2 加强多重模式之间的合作

现代网络数字阅读带来的挑战是多种多样存在的, 对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机遇。图书馆在改革之际, 还可以从模式和形式上来考虑。电子书读者接受性也比传统纸质书的读者要强。因此图书馆可以开展多种模式的活动。比如线下的亲子活动, 大型学术讲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 通过不同的平台推广自己。

结语

浅阅读时代的来临不但为数字阅读带来挑战, 也为图书馆的改革更新带来更多机遇, 只要把握住这个机遇, 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加快对自身的建设, 图书馆和过去传统模式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 人们的现代文化生活也会得到丰富的内容滋润, 社会学习氛围和研究氛围只会更加浓厚。这不但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崇高体现, 还是对青少年和教育文化重视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周晓杰.数字阅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刊, 2011年08期.

8.数字化校园监控的设计与实现 篇八

关键词 校园安全;安防监控;周界报警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222-01

现代电子技术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校园安全上的成熟应用,使校园的安全防范观念的发生变化,为使师生能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应急预警、协调指挥的视频监控系统成为保障校园安全必须解决的问题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数字综合系统成为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云台、镜头等),使操作人员能够直接查看到被监视场所的情况,对周边的环境一目了然;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象和声音根据需要记录下来,为查询该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例如防盗报警系统联动运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本文通过实际的工程项目来讲述视频监控工程的施工要点、注意事项。

1 工程需求分析

该学院院本部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全院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办公區及半地下仓储约占地2.5万平方米,学校围墙周边长约3 500米,校园内有各类建筑19栋,其中高层3栋,多层建筑16栋,门市建筑面积2 000平方米。

安防工作的重点区域是校园各出入口,为达到预警和及时向安保部门反映情况的功能,应该采用相应的视频监控措施。某种情况下,犯罪分子有可能通过翻越围墙等手段等非正常的手段侵入校园,为防患于未然,必须加强周界等部位的安防措施,如采用视频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把好安全防范的第一道关。

学校上下学时间固定,是人员密集区域,因此人流量具有爆发性,非常易在通道出入口、楼梯等部位发生踩踏事件。因此在这些人员密集区域,也应加强监控,这样,一旦发现异情情况可立即采取预案,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系统设计

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可构建两道安全防线为该校师生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 科学 的安全防范系统,这2道安全防线是:由学校周边防跨越报警系统构成第一道防线,提供声光报警,以防范翻越围墙和周界进入学校的非法侵入者;由学校视频监控安防系统构成第二道防线,对出入学校和主要通道上的车辆、人员及重要设施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管理。

3 视频监控系统实现

1)大门出入口。校园的校门是整个校园安全防范的重要区域,犯罪分子主要是通过学校出入口强行闯入校园,所以视频监控一定要把好出入口关,预防并及时发现隐患。需在每个门口设置监控点,加强对校园进出车辆及人员的管理,摄像机的选择需要满足在夜晚光线差的时候,也能清楚识别进出车辆的车牌和人员的面貌特征,为校园的管理提供事实依据,实际使用时,采用固定红外摄像机和快速球机的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网络带宽等满足要求),还可选用高清网络摄像机。

2)校园周界。由于校园周界的围墙一般都是多边形,监控比较困难,是整个校园安全防范最弱的区域,需要在周边围墙处设置多个监控点,以减少人力防范,防止犯罪分子及盗贼翻墙进入,实际设计时考虑到夜晚围墙周边的光线差,并且实现每个监控点可监看范围最大化,实现全方位、24小时、无盲点的监控,本系统采用快速球机与红外摄像机相互配合。摄像机应安装在周界保护范围内,要求摄像机安装时不留盲点。

3)操场、主要路口等。操场、室内等室外区域,人员活动量大,一般容易发生争执和打斗事件,需要在此设置监控点。由于室外监控的范围很大,需要采用一体化智能高速球,进行全景监控。

4)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室和食堂等人员密集区域。考虑到安装在教学楼大门出入口、楼梯口、走廊和食堂大堂内等部位的摄像机要求能看清楚进出人员的样貌,本区域有全天候工作的要求,所以选择红外摄像机。

5)楼梯口、走廊等区域。校园教学楼楼层通道非常多,为了让监控人员实时监控到楼层通道的情况,发现警情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楼层通道的管理,减少巡逻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在教学楼楼层通道区域设置监控点,为教学楼的安全管理提供事实依据。由于该区域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要求,所以选择红外摄像机。

6)停车场、单车停车棚。校园停放场是整个校园安全防范薄弱环节,该区域面积广泛,为了加强停车场、单车棚车辆和人员的管理,需在停车场、单车棚区域设置监控点。考虑到停车场、单车棚光线差,并且要求能看清楚车辆停放和人员活动情况,因此建议选择红外摄像机。

4 周界报警系统实现

周界探测器由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组成。发射端发射经过调制的两束红外线,这两条红外线构成了探头的保护区域。如果有人企图跨越被保护区域,则两条红外线被同时遮挡,接收端输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主机报警。如果有飞禽飞过被保护区域,由于其体积小于被保护区域,仅能遮挡一条红外射线,则发射端认为正常,不向报警主机报警。经过调制的红外线光源是为了防止太阳光、灯光等外界光源干扰,也可防止有人故意使用红外灯干扰探头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校园的安全得到保证,安装周界对射防盗报警系统是对校园周界实施警戒。报警设备采用四光束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在校园围墙和大门的上方,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合理放置,防止监控盲区的出现。

主动对射红外报警器即光电入侵探测器,它的工作原理:主动发射和接收红外能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误报警或漏报警。一端发射红外能量信号,另一端接收红外信号,由此而形成数条类似 交通 栏杆式的横向线型封锁屏障。因此主动红外光束与空间的接触面很窄,从而最大可能的减少了误报警。

工程中采用日本“艾礼富”红外对射探测器,该探测器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双光束的配置可将误报减少到最低。在校园的所有围墙上安装红外对射探头,利用接口与总线相联,实行小区周边防范,一旦小区周边有非法者侵入,管理机就会发出报警,指出报警的时间和地点、编号等。

安防系统作为智能校园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监控系统的完善与否也已成为衡量校园安全环境的重要依据。通过以上设计,从智能分析预警及周界报警预警开始,接着视频跟踪闯入人员,根据事件的危险程度,联动门禁系统及公共广播系统,再配合相应的预案,可以为校园构筑一套严密的安防系统,即可做到严密防范的目的。作者认为各中小学校可根据各自的规模大小选择合理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方案,综合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及经济 上的可行性,提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海庆.博物馆集成化保安监控系统的设计[J].智能建筑,2009,10.

[2]周遐.安防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秦兆海,周鑫华.智能楼字技术设计与施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戴瑜兴.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张公忠.现代智能建筑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

[6]粱华.实用建筑弱电工程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马鸿雁,李惠异.智能住宅小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九

关健词: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设计;实现

1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的技术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的光纤入户是通过光纤通讯技术构建出一条信号传输的新途径,这种技术是通电缆光纤布置出物理线路,然后在预先设定好的区段内将光纤线路引入进来,通过光纤入户,用户可以将多重网络进行有效整合,避免网络在组织结构时出现叠加浪费,起到了光纤资源有效节约的作用。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是通过在住户家中布设各类光网络单元,然后在住户家中就近连接相应区段内的光纤网络,这样不仅延长了原有的宽带网络,而且波长与速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拟定协议的透明性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1]。

2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的设计

2.1设计方式的选择

以某一住户楼内的光纤入户为例进行分析,首先设置一个机房,通过电缆光纤来替换原先的同轴电缆进行线路布设。在机房内设置多种数据业务和多层级的视频信号,而在住户楼内同样设置相对应的光线终端器细分出来的口径,这样电缆光纤路径经统一后,其各种数据信号和视频信号能够同时进行精准传递。其次在住户楼道内可以设置一个某特有比值的分光器,以起到串联多重光纤路径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连接到每一个用户的家中,再次利用相应规格的光网络单元将传递过来的数据视频信号有效地分隔开来,然后再通过输出接口将这些信号传输到机顶盒中,而其相对应的连接接口则会接收其相应的数据业务[2]。对于光纤入户网络在小区楼内进行设计安装时,由于小区楼内不同的状态,设备在选择网口时应该选择能让用户得到快速体验的百兆网口和双重电话口,同时还要搭配WIFI,和相应的视频输出功能。

2.2设备配件的选择

有线数字电视的光纤入户网络的安装离不开分光器,在住户楼必须设置分光器设备,以某一栋住户楼为例,这里有26户住户,在设置分光器可以以1:32的比例进行安装设置,同时再设置8个端口以便进行对外连接,防止用户增多而准备的扩容设备。同时在每一个用户家中还要配备内光终端,并携带光终端机,然后再将光网络单元特有的配件放置在机顶盒下的同轴架构下面,而这类配件可以有效支撑双重路径下的同轴输入,百兆数据接口以及语音输出等。另外在配备有无源光纤网络的机房配电室中,要考虑到信号传输时的必备带宽以及多层级的终端设备,由此才能制定出最终的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的设计方案[3]。

2.3设计方案的确定

根据以上设计方式的选择和光纤入户所需的设备配件的选择,确定出最终的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的设计方案为:光纤入户网络包含电视业务和用户上网业务,这其中电视业务主要包括标清数字电视,节目点播以及高清数字电视等,而节目点播又具有多个不同节目的供应源头,其总体带宽设计为每路大约3M左右,而每个时段的并发率设置为30%,标清数字电视所供应的节目总共设置60个类别,其总体带宽设置为300M,每个时段的并发率设置为100%,而高清数字电视所供应的电视节目则只设置了40个类别,茯总体带宽设置为100M,每个时段的并发率同样为100%;用户上网业务同样具有多个不同节目的供应源头,而其总体带宽则设置为每路大约4M左右,每个时段的并发率设置为32%[4]。

3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的安装实现

以某小区住户楼的光纤入户网络安装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在该小区内以光纤入户的布设方式进行电缆光纤网络线路的布设,并采用有线数字电视的通信路径,而用户在住户内配备机顶盒,然后还对光网络单元相对应的口径端口进行具体配置,其后与智能终端,座机以及机顶盒之间进行相互连接,并且将数字电视,语音以及数据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将光纤与用户的电能表箱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使其可以搜集整理各种传输过来的初始信息,随后便可以向不同用户传递其所需要的各种电视数据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光纤通过向不同用户进行延伸布置,实现了多网交汇的数字网络局面。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的技术要求进行概况分析,探讨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的设计与安装实现,在设计上首先探讨了设计方式的选择与设备配件的选择,确定出最终的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的设计方案,其次在光纤入户网络的安装实现上主要以某小区住户楼光纤入户的安装为例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通信路径的布设,端口的配置与机顶盒之间的连接,端口接入点的筛选以及接入点的覆盖安装等,最后希望本文的分析探讨对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光纤入户网络的设计与安装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0.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十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提出基于校园网实现语音数字化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开发出一个“数字语音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利用这套系统可在任何一个网络终端建立自己的备课模板.再由管理员建立排课模板,然后带着遥控器,即可在普通教室轻松点播教学所需的高品质的数字音频节目.另外,这套系统还可以实现点对面播音、分区播音、定时播音和学生自主点播学习等,使教学过程实现数字化.

作 者:李嫒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甘井子分校,辽宁,大连,116003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3) 分类号:G43 关键词:数字化   网络化   资源共享   数字语音网络教学系统  

11.数字一卡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十一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IC卡,POS机

1 引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倾向于信息化综合管理,主要应用于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食堂管理等方面,但学生在学校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比如消费、借阅书籍、食堂就餐等,都需要由管理人员手工输入到电脑再进行管理,尤其是在现金的收讫过程中更不容许出错,因此迫切需要引用校园一卡通这种新的信息交互形式。但是现行的多数一卡通仅限于校园内的无现金结算与其他应用管理,不能与外部接口相联,比如银行的ATM机、电信的话费终端机等,且不能跨学校使用。为此,笔者开发设计了一套基于校园网,能和银行实现互联并能够跨校使用的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减少学校问的重复投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网络结构

本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多层B/S模式架构,校园卡中心和数据管理中心组成整个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的中心,各应用子系统服务器、查询服务器和各种终端POS机通过一卡通专网以分布式局域网的形式与管理中心相连,原有的校园网经防火墙与一卡通专网相连,各种应用系统的客户端经校园网可以与应用子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并获取校园卡中心的数据,完成门禁管理、图书管理等应用管理,校园网的终端Pc机可以访问查询服务器,方便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相关的数据查询。而银行主机则通过DDN与一卡通专网互联,学生和教职工通过校园卡就能方便地在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实时地进行现金结算。

3 校园卡系统设计

3.1 系统架构设计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J2EE架构方式,J2EE摒弃了传统应用开发技术的架构特点,以组件为核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架构模式,J2EE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和再用性。根据J2EE的特点,整个系统划分为三层,即:客户层、逻辑层和数据层。客户层用于与客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对用户输入进行合法性检查,将请求传给逻辑层,并将处理好的结果回显给客户。逻辑层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客户层的各种请求,并使用操作规则,调用数据层的数据,获取其中满足要求的结果回送给客户层。数据层由SQL存储过程组成,主要负责存储应用程序的数据,在接收数据访问请求时,由数据层把这些数据传送至逻辑层。为了保证在这些层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层与层之间采用了加密机制,确保了核心数据的安全。

3.2 校园卡设计

校园内部的管理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身份鉴别、教务管理和消费支付三方面应用。在校园卡的设计上,考虑到IC卡在国内金融、电信、石油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本系统采用IC卡作为校园一卡通的信息载体,IC卡安全、存储量大的特点将有效地满足储蓄、查询、消费、身份识别等多方面的需求。为更好地实现金融支付,可以使用银行和学校联合推出的校园IC卡,能为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这样校园IC卡不仅能在校园内实现各种应用,而且可以走出校园作为普通的银行卡使用。校园IC卡根据不同的人群,可以设计为学生卡和教职工卡两类。学生卡主要实现学生的学籍管理、图书借阅、校园消费、就餐、门禁、医疗、存取款等功能。教职工卡除了实现学生卡的大部分功能外,还具备发放工资等其他管理功能。

3.3 系统功能设计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以校园网为依托,采用统一的数据中心保存系统的所有数据,包括消费数据和各种管理数据。各个应用管理子系统建立在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上,其主要功能子系统有:银行接口子系统、金融消费子系统、校园IC卡管理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教务管理子系统、身份识别管理子系统、职工管理子系统等。银行接口子系统通过DDN专线与银行主机互联,负责银行系统与校园各金融消费系统之间的数据处理转换,完成与银行的实时转帐的功能。金融消费子系统负责在校园内进行的各种金融消费活动的管理,包括就餐、商店购物,图书借阅、洗浴、医疗等。校园的各个场所设置有POS机,学生和教职工持卡就能进行各种消费,金融消费子系统记录这些消费行为,自动完成相关的数据处理。校园IC卡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校园卡的登记、发放、挂失、补换卡、注销等方面的管理。校园IC卡管理子系统部署在校园卡管理中心与数据中心的主服务器上完成各种数据交换。校园IC卡一旦挂失后,挂失信息就及时传递到各个POS终端机,暂停校园IC卡的相关使用功能。其他各子系统限于篇幅不一一介绍。

4 系统实现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采用了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三层体系结构在客户界面与数据层之间加入了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可以封装成各种组件,比如EJB、DCOM等,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降低系统开发难度。中间业务逻辑层部署了各种Java应用程序,完成各种逻辑的实现,Java程序能跨平台使用,具有良好的移植性。本次设计的校园IC卡实现了一卡通用的功能,即可以作为身份识别,也可以作为电子钱包使用,还能够实现教职工的工资发放。本系统增加了与银行联网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跨校通用性,避免了各学校的重复建设,全面发挥了校园卡的基础作用,有效推动学校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裴沛.一卡通在数字化校园整合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2008(7):20-21

12.数字告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十二

近年来,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让多媒体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改头换面, 令周边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推广的需要也呼唤新的运营模式, 既满足宣传创新的需求, 也开拓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市场新天地。数字告示 (Digital Signage) 系统也就应运而生。在国外有人把数字告示系统与纸张媒体、电台、电视和因特网并列, 称之为“第五媒体”[1]。

数字告示系统又称数字媒体发布系统, 该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IP数字化传输, 能够对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编辑制作、网络传输和控制播出, 同时向多个显示终端 (如:液晶屏、等离子、投影机、LED屏幕等) 发布通知、公告、图片、广告等信息和播放视频、动画等等, 是在街头、商场、地铁、机场及其他人流汇聚的公共场所, 通过大屏幕终端显示设备, 发布商业、财经和娱乐信息的多媒体专业视听系统[2]。

传统的公共场所媒体和户外媒体主要采用静态的告示板、灯箱、海报等, 对受众的吸引力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效果提升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电视媒体一直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 如果应用在户外, 对广告的传播效果会有显著提升, 但显然成本是一个主要问题。事实上, 国外在七十年代就出现了in STORE TV (在店电视) , 现在, 国内也使用了这种媒介, 通常采用DVD设备或SIM卡播放的方法, 实现音视频内容的传播。由于播放设备都是独立的, 无法实现集中管控, 所以不能确定广告内容是否正常播放、或者播放的内容是否更换, 这样与传统的分散式静态媒体相比就没有明显的优势, 也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要求。而数字告示系统, 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平台, 可以实现一个完全集中管理的系统, 达到集播放、控制和监测于一体的新一代广告网络。这种网络播放的形式在国外已经大面积应用。由于能够实现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采用指定方式播放指定内容, 比广播更具有客户针对性, 因此数字告示实际上是一种窄播系统。在国外, 楼宇、机场、地铁、商场、校园、酒店等场所, 数字告示正在蓬勃发展。

数字告示系统由内容、存储系统和服务器、网络和显示系统组成。首先, 数字告示必须要有内容信号源。由于所面对的受众群体一直处于一种流动状态, 与电视观众的需求截然不同, 因而这种载体必须是简洁明快、快节奏、高信息含量, 应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以声、像、色迅速地把信息发布出去, 并即时攫取流动人群的视觉和听觉, 从而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要做到短、平、快, 立竿见影, 所以在形式和内容上数字告示都必须有别于我们所习惯的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随着视音频技术的迅速发展, 摄录编制作设备丰富多样, 低自DV、高到高清, 市场上已经提供了充分的制作手段的选择, 尤其是专业DV设备, 轻便、低成本、易学易用及质量稳定, 为内容来源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 服务器中的存储系统可以是小到U盘, 也可以是大的硬盘阵列, 用于内容的存储。根据事先的排程, 服务器将通过网络将内容传送到一点或多点的终端, 由于服务器直接向一点或多点播出不同的内容, 数字告示系统在性质上是窄播模式, 这是与电视的广播模式的一个重要不同点。

网络也是不可或缺的, 正是由于IT技术的发展, 为数字告示的载体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带宽, 而无论是有线局域网或是无线局域网, 都可以承担数字告示的骨干网络功能。有线局域网可以是100MB/s和千兆以太网, 或者光纤, 有线局域网构成数字告示应用最常用的网络, 且网内的所有设备都带有IP地址。

最后, 一个数字告示系统还必须有显示终端系统, 这是数字告示应用的对外界面, 显示终端系统可以是投影机, 也可以是监视器。现代显示技术的发展, 为数字告示提供了众多优秀的选择, 从LED、LCD、到PDP、再到DLP, 都有很多产品能满足数字告示的要求, 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光下可以提供明亮艳丽和对比度适中的图像, 而且视角宽广。

中国的多媒体广告产业刚刚起步, 这个市场还仅停留在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的初级应用模式, 而数字告示在国外的应用早已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全球最大的零售超市沃尔玛已经利用数字告示系统来宣传和推广店内商品信息, 使店内商品销售额不断提升, 同时, 还与商家进行广告推广合作, 并获得了不菲的广告收益, 这是全球零售业数字告示应用的典范, 这种模式获得了广告业的认同和追捧。

中国的零售业市场, 由于观念、技术与成本方面的因素, 数字告示应用的春天依然没有来临, 国外成熟的数字告示经验在中国似乎也没有可借鉴的实际价值。我们相信, 随着国内信息发布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 数字告示的大规模应用终会到来。

2 体系结构与设计

当前主流的数字告示系统全部采用基于IPTV的技术架构, 即充分利用了成本不断降低的显示技术和易于构建和成本低廉的IPTV技术。图1是数字告示系统的一个典型架构, 具有与IPTV同样的媒体采集、编排、分发、播放等典型环节[3]。

海尔数字告示系统, 也称为海尔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媒体发布服务、媒体下载服务器、媒体信息发布服务、系统管理机、网络发布终端及监播系统七部分构成, 其的构成见图2:

媒体管理服务, 系统管理终端可以通过WEB访问管理服务器, 根据预先设定的用户权限, 用户对多媒体发布系统的各项内容及设置进行统一的管理, 包括发布终端的管理、发布元素的管理、发布模版的管理、发布终端排程的管理、播放内容的发布、即时任务的发布及即时消息的发布等内容。当媒体发布服务器的负载量较小时, 可以将媒体发布服务、媒体管理服务、媒体下载服务及媒体信息服务安装在同一台机器上。

媒体发布服务负责媒体管理服务和发布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 将排定的排程发送到各个终端, 并和各终端及时通信, 接受媒体管理服务的指令, 向发布终端发布各种命令, 收集发布终端的各种信息, 反馈给媒体管理服务。

媒体信息服务包括实时信息发布服务, 同其他的系统进行通讯, 接受其他系统的信息, 转换成规定的信息, 根据排程, 将转换后的信息发布到发布终端。

系统管理机为管理、操作、维护人员提供的远程系统发布管理平台, 凡是与系统处于同一网络的计算机, 都可用于对系统的管理。

网络发布终端定时接受媒体管理服务的控制文件, 分析控制文件, 通过媒体下载服务下载需要的素材。将各种素材按照设定的时间表、规定的发布形式进行合成并输出到显示设备上, 如要显示其他系统提供的信息, 通过接受媒体信息服务提供数据就可以显示。

数字告示系统的数据中心管理所有在这个网络上运行的媒体播放器、广告节目及其编排和用户操作, 监播系统则对管理的过程进行监督。监播系统是一个面向网络的系统, 一个授权用户可以在任何有网络接入的地方进入到该系统, 并对所负责的内容进行管理和监视。由于系统运行在一个双向的网络上, 因此, 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采取什么方式播放了什么内容有效地记录下来, 并及时地报告给数据中心, 体现出系统的可监视性和监视自动化。不需要委派专门的机构和人力去排查系统是否播放、或者播放的内容和时间是否正确等问题。播放的视频内容也可以被记录下来, 作为监播报告的证实材料。过去这种监控只能依赖专门的机构进行, 而且范围受到限制, 基于IPTV的数字告示系统可以做到全网的监控, 是技术的明显进步。

3 软件与功能的实现

在多媒体的采集过程中, 多媒体信息源发起采集多媒体信息的请求, 请求中包含有多媒体信息内容和多媒体信息类型。多媒体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系统解析该采集请求得到的多媒体信息类型, 根据多媒体信息类型选取对应的信息采集模板, 提取采集请求中包含的多媒体信息内容, 将获取的多媒体信息内容作为发布内容并进行存储。在服务过程中, 多媒体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系统发起多媒体信息发布请求, 多媒体业务系统返回查询多媒体信息详情的请求, 多媒体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系统将请求的多媒体信息详情返回给多媒体业务系统。把采集系统采集到的视频流转成自己需要的格式, 这个过程是系统自动运行的, 只需事先设置好参数, 系统就能自动地把采集到的视频流进行转码;编目的概念主要是对视频进行编辑, 包括视频按照广电的标准进行信息和视频的抽帧, 排目的概念主要是对编好的节目进行排版, 以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

媒体信息编排所涉及的对象越来越多, 范围越来越广, 其职能、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电视节目编排在不同的媒体层级中的功能来看, 无论是节目、栏目、频道或是媒体, 都把节目编排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节目编排已经成为节目、栏目、频道、媒体提高收视率、扩大影响力、获得美誉度、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总之, 随着信息市场化的推进, 媒体信息编排在传统意义上的辅助性角色已逐渐变成主导性角色, 媒体信息编排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突显和强化。媒体信息的审核是对已编目的资源进行审核, 查看其内容是否违背大环境的要求, 由于上传到了视频服务器, 若审核未能通过, 可以让其返回修改, 或者直接否决。

媒体信息的播放是负责媒体管理服务和发布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 将排定的排程发送到各个终端, 并和各终端及时通信, 接受媒体管理服务的指令, 向发布终端发布各种命令, 收集发布终端的各种信息, 反馈给媒体管理服务。媒体信息的存储是指将媒体信息按照规定的存储形式存放在指定的位置中, 其中包括媒体信息的时效性等其他信息。

数字告示系统整个系统都构建在Linux下, 所有的服务器和发布终端都采用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开源的Mysql, Mysql性能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又具有稳定的开发团队和稳定的性能。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通讯通过socket进行。

客户端的图形处理采用了xlib下最快的图形库imlib2, 能提高程序图形和文字显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对客户端的要求较低。视频和音频播放采用xine, xine的性能极其强大, 现在在linux上运用的也较多, 稳定性很好。

媒体管理端采用AJAX技术, 可以使得客户端得到丰富的应用体验及交换操作, 而用户不会感觉到有网页提交或刷新的过程, 页面也不需要重新加载, 应用的数据交换都进行了隐藏。媒体管理端通过与发布端的SOCKET通讯, 直接控制发布终端, 对发布终端进行监控。

对数字告示系统的功能进行抽象, 数字告示系统主要包括采、编、审、播、存。采是指信息数据的采集, 与信息的传输方式相关联;编是指对信息数据的编辑, 例如对于音视频文件的解码、文字信息的排版以及各种信息之间的衔接组合;审主要是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合法性, 避免由于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或信息来源、信息内容非法导致的不良影响;播是指信息的展示或播放, 主要包括与硬件相关的显示技术和信息的展现形式、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存是指信息的存储形式, 其中包括信息资源的时效性, 例如对过时信息的处理。

4 结论

数字告示系统在国内仍是一个很新的多媒体发布的商业应用, 随着国内数字告示软件技术的成熟、大平面显示器以及周边相关硬件的技术的发展, 更多的集成系统以及应用方案将得到大量的实施。本文根据海尔数字告示系统开发过程得到的经验, 进行了体系结构的分析, 提出了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 这些技术在新华社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等多个数字告示系统得到应用。实践证明, 数字告示系统的国产化将有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据格式的层出不穷对数字告示系统的广泛应用提出了挑战, 软件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都有改进的余地, 另外, 独立的编辑系统也来越重要。

摘要:数字告示系统是能够对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编辑制作、网络传输和控制播出的系统。本文给出了数字告示系统的体系结构, 以及实现该系统所采用的多种最新的软件技术。数字告示系统的出现是多种技术的集成。

关键词:数字告示,多媒体,信息发布

参考文献

[1]林桂盟, “多媒体电子式广告托播系统的延伸以及应用”, 台湾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7。

[2]John V.Harrison;Anna Andrusiewicz, “A virtual marketplace for advertising narrowcast over digital signage networks”,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3, Issue:2, pp.163-175, 2004.

13.数字抢答器的设计与实现 篇十三

1.1单片机抢答器的背景和现状

随着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的结束,现已进入的计算机时代。除了PC机外还有一类为单片机,它的体积很小,在整个装置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本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整个控制核心。这个控制系统包含了四个模块,分别是:显示模块、存储模块、语音模块以及抢答器开关模块。

二、设计概述

2.1总体设计

抢答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单片机这个最小系统,通过键盘进行抢答,并动态显示组号。主持人按下开始抢答按纽时,蜂鸣发出响声提示,且数码管进行30秒倒计时,若有人在30秒抢答,蜂鸣器响声提示并显示他的组号。之后主持人按下复位开关为下一题的抢答做准备。

2.2系统的基本功能为:

1、设计基本单元的抢答路数,及可扩展单元路数。2、记录抢答时间,有争议时可查阅时间纪录。3、设置开始抢答键,显示及音响提示开始音,具有提前抢答处理功能。4、建立并论证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如开始提示音起始或结束。5、抢答时间辨别0.1S。

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AT89C51单片机硬件电路。

本设计使用到的元器件包括:AT89C51芯片、LED显示器、七段LED数码管的译码。其中系统的核心是AT89C51,它主要负责控制各个部分,让各个部分协调工作。并在其外围接入复位模块,数码管,按钮以及振荡器等。2、时钟频率电路。单片机必须在时钟的驱动下才能工作。此电路外接一个振荡源就就能产生一定的时钟信号并送到单片机内部的各个单元,来调控单片机运行的工作速度。因为本设计要达到分辨时间为0.1s,因此设置定时器的基准时间为1ms,设置100ms按键采集一次,即达到设计要求的0.1s。3、开始按键。抢答器必须在按下开始按键之后才被视为有效抢答,开始键由主持人控制,最后仿真时按下此键表示抢答开始。4、八路选手抢答键。本数字抢答器的设计为8路按键输入,将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此次设计中在p1.0-p1.7接口处接入八路键盘,单片机通过读取p1.0-p1.7的值来判断当前的输入的是8个按键中的哪一个。5、显示电路。4本设计数码管采用的是共阴极的,由高电平点亮。其中数码管的显示一般情况下包含两种: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动态显示不会有闪烁感,能够节省大量的I/O端口,而且产生较低的功耗。因此本设计采用动态显示。6、蜂鸣器音频输出电路。单片机的I/O口驱动能力有限,而蜂鸣器发声需要较高的电流,在这里利用三极管放大电流来使蜂鸣器获得足够的驱动电流。蜂鸣器音频输出电路的功能是用来发出警报声,起到提醒的作用。

四、系统软件设计

在进行微机控制系统设计时,除了系统硬件设计外,大量的工作就是如何根据每个生产对象的实际需要设计相应的应用程序。本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采用C语言,由主程序﹑键盘子程序、显示驱动子程序等构成。

五、制作与调试

1、仿真软件介绍。

但在本次设计中我们编写简单的C语言,设置使其生成HEX文件,再与Proteus结合,将hex文件导入单片机内,进行仿真。通过Keil与Proteus的整合调试来实现系统的总调,Keil为软件调试界面,而Proteus是作为硬件仿真以及调试的界面。

2、仿真结果与分析。

当仿真开始运行时,抢答键和蜂鸣器都处于开启状态,当主持人重新按下开始键时,这表示抢答正式开始,并且数码管会显示30秒倒计,同时通过蜂鸣器发出的声音来提醒选手抢答已经开始了。

如图所示,是抢答成功的情况,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有18和5,这表明在开始后18秒时由5号选手抢得,且有蜂鸣器发出提示声。

结论:本文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八路抢答器系统,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测试实现了智能特性,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作为娱乐项目的抢答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设计是八路抢答器,利用AT89C51单片机、LED数码管等实现的抢答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主控系统和参赛者系统。主控系统有开始和结束控制按钮、时限设定等,参赛者系统有抢答按钮、计时显示等。最后通过仿真运行得到结果。

关键词:AT89C5,硬件,软件,仿真

参考文献

[1]李光飞.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14.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教材管理 信息系统

1 概述

网络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在中职院校教学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建立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統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 。按照传统手工操作的方式管理教材资源,工作量大,既耗时,又耗力,工作效率低下。而基于数字校园应用平台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网络科技技术将复杂的工作彻底简化,省时高效的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出错率。从这点来看,构建一套功能健全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促进中职院校教学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需求分析

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必须以完善的需求分析为前提。若缺少充分的需求分析,不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则信息系统便只徒有华丽的功能,而无实际应用价值。因此,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必须辅以必要的需求分析。

设计和开发适合中职院校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目的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促成教材管理由手工式的实务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过渡,使教材管理工作流程化,且更加规范合理。笔者参考市场调研,结合教材管理实际,对这套系统进行了功能分析:

2.1 教材信息维护功能:维护教材信息、学生信息和用户信息,管理者通过系统的操作权限,在系统管理界面上调用或修改以上信息。

2.2 教材需求管理功能:需求管理涉及师生两个群体的需求。根据课程设计和班级人数确定教材数量。

2.3 采购/入库管理功能:根据需求分析确定教材类别,并计算教材数量,由此得到需要采购的数量。教材入库的同时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

2.4 出库管理功能:出库管理涉及教师领用、个人领用和班级领用三部分。不同的领用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出库管理方式。

2.5 书费管理功能:该模块涉及书费的收缴、退还和结算三个功能模块。书费的收缴和退还不必多说。结算是根据学生书费的收缴和教材领用数量计算其书费结余。

2.6 学生查询功能:学生凭借各自的账号、密码登录信息系统,实时查询各自书费的缴、退情况,以及教材领用情况。

3 系统规划设计

3.1 体系结构。基于数字校园应用平台的教材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源于B/S(Brower/Server)三层构架,三层架构分别为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服务器端设置前两层架构,客户端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完成操作,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和物力进行客户端的维护,真正实现了“瘦客户”。

3.2 功能模块。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除了服务与广大师生之外,同时包揽了教材管理人员和教材费管理人员的操作,对应不同的角色,可将系统功能细化为教材基本信息管理、教材任务信息管理、教材费用管理以及教材出入库管理四大功能模块。

3.2.1 教材基本信息管理。教材基本信息管理主要是维护教材的基本信息,包括教材版本、出版社、作者和刊号等信息。实现对教材信息的增、删、改、查。

3.2.2 教材任务信息管理。教材任务需求是通过教学任务中所需教材和教学班级人数自动计算出所需教材的数量。在教材任务信息管理模块,教材管理人员的操作权限仅限于查询和处理教材需求信息,数据录入和数据修改不同通过此模块实现。

3.2.3 教材费用管理。教材费用管理实现教材费用的收取,配合招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学生书费的收取,通过教材的发放实现对教材费用的自动结余,如果学生教材费用不足则完成教材费的补收功能。在学生毕业、转学和退学等情况实现对学生教材费用的退费功能。

3.2.4 教材出入库管理。包括采购/入库管理功能和出库管理功能。

3.3 数据库设计。在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始终是核心部件。一套科学地管理信息系统必定有一个规范合理、良性运作的数据库作支撑。同样,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功能也需通过数据库来实现,包括系统内部涉及的信息交互和各模块功能的实现,都需要通过数据库来完成。

数据库设计始于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绘制ER图,继而完成数据库的初步设计。第二步,采用3NF(第三范式)的规范级别进一步规范数据库的功能模块。但是需要明确一点,数据库规范化并非规范化的程度越高越贴近规范化的要求。通常达到3NF(第三范式)的级别即可。

4 系统实现

该系统是基于ASP+SQL Server开发环境,应用ASP三层架构开发模式进行开发设计的。这套系统基本涵盖了教材管理系统的四大功能模块。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基于Web服务器端的开发环境。通过ASP可衍生出一个Web 服务应用程序,该程序性能优越,且是动态的互动程序。ASP 的脚本语言浅显易懂,基于脚本语言和HTML 代码,它能在不依靠脚本编译的情况下,通过服务端直接完成网站应用程序。与浏览器无关(Browser Independence),只需通过可执行HTML 码的浏览器,即可在客户端直接浏览Active Server Pages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ctive Server Pages 所使用的脚本语言(VBscript、Jscript)均在Web 服务器端执行,客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在我国,普通用户均使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两个系统均出自同一研发平台,因而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都能满足应用要求。因此该系统选择ASP技术开发B/S架构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ASP技术开发设计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三层架构,将Browser/Server模式的应用特点融入操作系统,建立起基本信息维护、教材需求管理、采购/入库管理和零售/出库管理等功能模块,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系统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以此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模式,省工省时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消耗,无论从社会效益来分析,还是考虑其经济效益,该系统的应用价值都毋庸置疑。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的网络科技,正以其强大的应用优势迅速征服全球。它是新时代的产物。为实现数据共享、防止信息孤岛,基于ASP开发环境研发的基于数字校园应用平台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必将以其强大的应用优势快速取代传统手工操作的信息管理模式,成为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得力新手。

参考文献:

[1]姜真杰,方陆明,吴达胜.数字校园理念及应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2]陈秋劲.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11).

15.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十五

广西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

对广西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

作 者:徐军燕 XU Jun-yan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玉林,537000刊 名:江西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年,卷(期):200939(4)分类号:G250.74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数字资源建设 广西

16.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十六

这样可以将一些现代化元素进行更好的融入,将茶叶的大环境放置在整体构图思维之中,都可以提前进行设计图的展现。在进行具体茶叶包装图案设计案例中,想要充分表现数字化,首先应该对设计单位的具体要求,要成熟于心,然后是相关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在茶叶包装之中,应该体现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茶叶包装向消费者表达一种购买意愿,而且将设计人员对于茶叶文化的理解融入其中,在作品中全部展现。实际设计过程之中,往往应用了较多的软件,这些软件很好的帮助相关图形进行了使用过程,并且很好地确定了茶叶包装的主色调等,例如黑茶应该使用黑色、红茶红色等,每一种色彩都有着自身的表现能力,更应该进行准确衡量,如何在对于茶叶进行准确表述的过程中,同样还能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创意。数字化软件可以实现了信息的交换,在设计过程中,一共是三方,三方的共同信息都会在设计作品之中得到体现,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数字化设计模式便是沟通最好的渠道。茶叶包装设计想要真正的实现自身的数字化,离不开数字软件的使用,也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努力。在这里,探讨了,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化表现的实现,想要真正的促进实现,设计软件和设计人员两个元素缺一不可,希望我国的设计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提升,帮助现代茶叶设计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4总结

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茶叶包装设计水平?这是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应经进行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化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建立相关思考,成功进行有效的自我提升,帮助现代茶叶包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蕊.艺术设计创意教学的数字化网络体系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4,(10):142-143.

[2]束立茹,王强.浅析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茶文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7).177-178

[3]黄伟斌.图案设计应求“变”--以植物写生变形创意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13,(11):52-53.

[4]冉剑.浅析中国现代茶叶包装设计[J].教师,2013,(08):112-113.

17.浅析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实现的论文 篇十七

一、数字网站与图书馆

现在是一个数字化社会, 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数字地图以及数字家庭等, 数字无处不在, 所以, 在供人阅读的图书馆中, 也逐渐弥漫着数字的气息, 数字网站与图书馆的“联姻”已经成为21 世纪一个重要的规划看点, 人们也经常看到哪一个图书馆已经创建成网络数字化图书馆的新闻报道, 数字网站与图书馆的“联姻”就形成了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字化图书馆[1]。然而, 如何才可以使图书馆和数字网站的联姻后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快、更新、更方便以及更具有广泛性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确保数字化图书馆能够以人为本, 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意识, 同时对图书馆服务的方式进行调整, 尽可能地使数字网站中的网络数字化在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所具有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然而, 数字图书馆并不等同于上网, 戴尔集团CEO Dell就曾经说过:你若将一个企业置于网上, 那么它仍然是一家非常烂的企业, 只不过它变成了一个非常烂的网上企业[2]。由此可见, 若将一个非常烂的图书馆置于网上, 那么, 它仍然是一个非常烂的图书馆, 只不过它变成了一个非常烂的网上图书馆。

从根本上说, 数字化图书馆是抽象的、无围墙的以及虚拟的图书馆, 它是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扩展的、共建共享的大型知识网络系统, 而且是分布式的、有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以及能够实现智能检索和无缝跨库连接的大型知识中心。将数字资料库群与互联网进行连接, 能够实现计算机系统在分布式管理中知识与信息共享[3]。这种系统共享的主要特点表现在:a.信息共享网络化;b.信息储存数字化;c.服务快捷方便化;d.信息传输光缆化。由此可见, 数字化图书馆可以说是传递网络化、收藏数字化、信息资源全球共享化、操作计算机化以及信息存储自由化现代化数字网络系统。

二、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据统计, 现阶段, 我国已经大大小小建设了300 多家数字化图书馆, 各部门、各系统以及各企业也逐渐跃跃欲试, 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进行缜密筹划, 目的都是为使读者可以享受全文检索、文献检索、查询专题数字文库以及用馆藏虚拟方式来对大型图书馆的图书进行借阅。但数字图书馆中所收集的各类信息不但存在互相包含性, 而且还存在彼此交叉的情况,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的浪费, 而且还严重浪费了网络中的珍贵存储空间[4]。因此, 既然能够实现数字网络资源共享, 那么网络数字化的图书馆应该只有一个, 其他图书馆则是这种数字化图书馆的特色库或者专题库。对这种模式的应用, 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数字图书馆的重复建设, 而且还能节约很多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

2.数字化图书馆网站在研发与建设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政现象。虽然我国非常重视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过程中的相关组织协调工作, 然而, 从这些年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实践来看, 仍然缺乏其规则的统一化。各部门在研发与建设数字图书馆时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以及相对分散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各研究项目出现交叉、投入经费不集中、标准各异以及各部门和各行业间没有有效的合作等[5]。所以, 为了对我国数字化图书馆进行更为统一、有效的协调与领导, 就必须要对某一政府部门的智能进行扩充, 或者创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机构统一标准, 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协作意识, 分阶段、有层次、有重点地推进我国现代网络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3.缺乏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实质上说, 数字化图书馆所存在的法律问题, 其实就是知识产权与版权在网络时代中的实施问题, 而且这种问题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慢慢显露出来。像著名作家王蒙状告网站对其侵权就属于这种情况, 此外, 在建设中华文化信息的过程中, 都存在不同情况的版权问题。怎样做到既可以保护作者自身的知识产权, 又可以让科技与文化的文明成果充分融入数字化图书馆的使用当中, 确保数字化图书馆能服务于更多人, 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挖掘数字化图书馆的价值, 而且这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任务[6]。所以,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现阶段,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机遇, 自觉地参与数字网站中相关的法律规范。

4.对数字图书馆缺乏统一标准。现代数字网络化图书馆主要是从图书馆自动化逐渐演变而来, 但是, 我国在对图书馆自动化予以实施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此外, 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然而, 到现在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能够真正运行的对图书进行联合编目的现代化网络系统。在对数字图书馆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基于没有统一标准, 描述信息资源的方式不统一, 而且也没有对文献进行标引的规则, 相关图书资料库中的内容结构达不到国家规范的标准, 此外还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控制系统、阅读平台以及检索端口, 导致我国创建的300 多家数字化图书馆都存在互不兼容、各自独立的状态, 使读者在对需要的图书进行检索时非常困难[7]。所以必须要对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标准化建设进行加强, 从根本上实现网络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

三、确保数字图书馆能实现有效知识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1.组织数字图书馆结构的创新与设计。在我国,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是直线型古典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对图书馆流水线式文献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 而且能够有效地重复性进行文献检索与图书馆服务工作, 但是, 就现代知识创新机制来说, 面对加大挑战与节奏变化的形势下, 古典等级制的直线式结构组织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数字图书馆管理的需要。数字图书馆信息与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就是专业化、个性化、动态化以及集成化, 知识创新的今天, 要求我国数字化图书馆一定要对古典与传统的直线型工作流程与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对技术与知识创新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予以积极引进, 重新调整数字图书馆内部与结构组织的关系。

2.知识共享与交流机制。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 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能够确保图书馆对知识管理进行个性化服务的同时, 还有利于外部知识共享与流动。知识服务项目团队和结构化部门之间的组织结构形态相差各异, 当这两种结构位于相同知识环境和同一组织结构时, 就会形成一种交叉影响与交叉互补的关系, 此外, 在实际情况下, 通过对团队管理方式服务和组织进行有效结合, 能够使数字图书馆在进行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共享与整体优化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 逐渐形成一种相对完善的知识共享、学习与交流机制[8]。

3.人力资源创新机制。实现组织管理创新的根本条件就是人力资源, 而所谓人才, 其实就是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在内的组织创新与管理的根本, 知识管理和数字图书馆的有效运行则要靠人力资源与人才的开发、利用机制,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才机制。数字化图书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重点就是要根据专业任务的更替与转移, 实现知识服务团队的培训调配与实时重组。

在整个知识与信息管理中, 人类始终起着核心的作用, 而要想创建一个比较现代化的网络数字图书馆, 首先必须要保证人才一流。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 一定要依照市场经济与馆藏特色的需求, 和其他各级图书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信息机构通力合作, 使其信息范围得以扩大, 为人们提供专业性、综合性的咨询服务, 同时开展技术咨询、信息代理以及搜集专题资料等全程跟踪服务[9]。所以, 数字化图书馆一定要积极引进那些有一定特长的人才, 图书管理员还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 尽可能多地参与学术交流与学术会议, 以此来提高其竞争力, 保证其能够与数字化图书馆组织结构、技术以及业务流程等的变化与创新相适应。

摘要:在我国网络科技迅速发展的现阶段, 逐步将传统的图书馆发展成为一个集网络化与数字化于一体的新领地, 这种新时期图书馆与数字网站的“联姻”, 为我国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平台。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网站,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宋巍巍.试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

[2]王兴华.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 (2) .

[3]王宇沛.谈图书馆的网站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 2005 (4) .

[4]李玉芬.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

[5]唐泽霜.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6 (4) .

[6]刘明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 .

[7]周红梅.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能力[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

[8]白淑珍.高校图书馆网站定位及网页的组织规划[J].晋中学院学报, 2006 (2) .

上一篇:新时代新变化作文下一篇:企业营销总监辞职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