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2024-09-19

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精选14篇)

1.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一

近日,巫溪县审计局集中召开通城镇、蒲莲乡、城厢镇、大河乡、中岗乡5个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场会。各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审计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重视审计工作。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履行的法定职责,是一项正常的审计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审计实现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全覆盖。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一项程序上的常规性、例行性审计工作。目前,工作任务多,又是换届的关键时期,希望各审计组和被审计单位高度重视这次经责审计工作,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是要突出审计重点。要严格按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及“三重一大”规定的要求,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为基础,紧紧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这个主线,重点关注领导干部重大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县上下达的任务完成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及任期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如实揭示权力运行、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要创新审计模式。本次经责审计将采取统一组织模式,按照“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工作方案、统一调查通知、统一定性处理、统一汇总报告”五统一的工作模式,组织行政事业审计科、审计中心、财政金融审计科、经济责任审计科形成5个审计组,统一进行实施。同时,成立数据分析组,对5个乡镇的.电子数据进行集中分析,针对共性问题下发审计疑点,由审计组分散核查,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审计工作。

四是要严守审计纪律。各审计组要严格按照审计法、审计准则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严格审计程序,规范操作。审计组成员要严格执行各项审计纪律和制度,特别是要贯彻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自觉接受被审计单位以及社会的监督。同时,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擅自对外公布审计情况或审计信息。各乡镇要按照审计要求,及时、准确提供财务资料、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重大经济决策的相关文件等资料。

2.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二

一、应注重效益审计及绩效评价

当前根据乡镇主要领导所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 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效益效果情况进行审计

审查乡镇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合法, 项目是否依法决策、按程序决策、民主决策, 项目资金管理是否建立了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 是否制定了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项目招投标是否公开透明, 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 评价项目管理的有效性。设计相关调查表格和调查内容, 向辖区内群众进行书面调查,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 掌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群众的满意程度, 恰当地评价项目社会效益。还可以召开专家绩效评审会议,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绩效评议。

(二) 对乡镇资产负债变动情况进行审计

资产负债情况是衡量乡镇领导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效益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乡镇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审计主要是对乡镇财政的资产负债率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审计, 对乡镇领导任期末与任期前进行比较, 计算出资产保值增值率。同时对政府负债情况进行审计, 重点审查借入资金情况, 审核乡镇领导任期内偿还任期前债务和新增债务情况, 确定至审计日负债总额, 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如何。通过对资产保值增值和政府负债情况的审计, 得出乡镇领导任职期间资产负债率, 评价乡镇领导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三) 对乡镇行政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审计

行政成本主要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组成。行政成本控制情况是衡量乡镇领导行政管理绩效的重要体现。乡镇行政成本控制情况审计主要是通过计算乡镇领导任职前与任职后行政成本与国民生产总值比率进行对比, 计算出增长情况, 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 评价乡镇领导行政管理的效能。

(四) 对乡镇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审计

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是衡量乡镇综合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乡镇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审计主要对财政收入增长和收入结构进行审计。对财政收入增长进行审计, 主要是通过乡镇领导任期末与任期前财政收入进行比较, 计算年均增长率。对财政收入结构进行审计, 主要是分析税收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和其他收入所占比重, 反映乡镇领导任期内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实绩。税收收入增幅越大, 经济发展势头越好, 干部政绩越明显。

二、应关注乡镇长权力运行的全覆盖

审计机关要在有限的时间、靠有限的人力, 对乡镇长进行全面审计是十分困难的。审计机关在确定审计范围时, 要沿着财政性资金的走向, 把掌握资金额较大的财政、土管、教育等部门作为重点。必须既坚持从实际出发, 突出重点, 又要量力而行, 有所为、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找准权力运行的主要轨迹, 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 确保审计范围与乡镇长权力覆盖的范围大致相对等。在认定和评价乡镇经济责任时, 要把与乡镇责任关联度大的问题作为重点, 站在全面的高度, 历史的角度, 辩证地分析、比较, 注重从深层次剖析原因, 寻找规律。在经济责任的认定上, 应注意把握好审计依据的充分性;对部门乱收费或明显违反国家财经政策的行为, 要认定其经济责任。

三、应注重深化审计结果的应用

3.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三

(一)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目前在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有的不查乡镇领导干部决策及决策失误导致国家财产损失浪费,不查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不查领导干部个人使用国有资产和报销个人费用情况,不将单位违纪问题分清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落实到领导者个人,而是以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形式完成任务了事,致使当地党政领导和组织部门不重视审计结果,进而也不重视这项工作。

(二)任期经济责任难以界定。一是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职”“责”不清。目前乡镇现行的领导体制是乡镇党委书记在宏观上对该地区的各项工作负总责,反映的是主管责任,而真正分管乡镇财政工作,负有直接经济责任的是乡镇长。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分清哪个负主管责任,哪个是负直接责任。这种“职”与“责”不清的审计方式,不能真正起到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目的。二是乡镇集体与被审计个人的经济责任没有严格的界定标准。要界定经济责任到底由个人或领导集体承担,在现行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体系中比较困难。此外,对前任责任与后任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的界定,乡镇长和书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也难以明确做出区分。

(三)“审”与“用”脱节。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为县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正确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实际工作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大多是先离任、后审计的,致使这种审计流于形式,审计成果的利用作用无从体现。一方面是审计机关辛辛苦苦查出大量的违纪问题,另一方面是干部管理部门无视审计结论,依然故我地使用干部,或者是被审计对象已经提拔重用而后进行审计,形成审计结论与干部使用两脱节。

(四)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高。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本身的失误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不实,对被审责任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做出不恰当评价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除具有一般审计风险外,还具有审计风险成因的独特性。这是由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是经济责任审计“审事议人”,既要审查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又要评价责任人的经济责任,把对“人”的监督与对“事”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审计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难度更大,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二是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是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的复杂化,需要大量采用专业判断和分析性技术,如果审计人员的知识面与审计技能不适应上述要求,就会从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风险;三是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量大、时期长,不仅要审计本级会计单位,还需延伸其下属单位及关联单位,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产生审计风险。

二、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一)评价要客观公正,力求具体。由于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好坏事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因而被审计者十分关注审计的评价,会提出一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决不能一味地满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要求或以感情论功过,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评价而增大审计风险。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公正的评价。要坚持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可靠数据和客观事实,采用写实、量化的方法给予评价。

(二)评价要实事求是,是非分明。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笼统地进行评价。必须限定在乡镇领导干部任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切忌增大时间跨度和本任领导工作的范围,把所有成绩归功于一届领导的政绩来评价,或把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责于一任领导而作出不切实际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划清前任后任的责任、前任后任的政绩,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因此在评价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分清责任,既要划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又要弄清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还要分清是客观失误还是主观故意,真正客观地界定领导应负的责任。

(三)评价要恰如其分,慎重结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必须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可言过其实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也不得为照顾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情绪和要求,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对查出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应作出准确的定性和正确的处理。审计评价中还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切忌作出不切实际的审计评价,而要坚持慎重、稳妥的原则,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一时搞不清楚的问题,应当保留意见,以保证审计评价的正确性和稳妥性。

三、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

(一)被审计单位所要作好的工作。一是建立承诺制度,明确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对其提供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并在承诺书中作出陈述。有利于保护审计人员,使审计工作建立在客观、真实、可靠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二是主动配合审计工作。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除如实向审计人员提供有关资料外,还应积极向审计人员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事实真相,作出正确判断。

(二)审计机关所要作好的工作。一是完善审计立法体系,制定统一的审计标准。针对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较完善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明确审计的范围、时限与方法,明确经济责任界定、评价的标准,明确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行为准则以及违反准则的处理处罚办法等。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作业标准,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降低和减少审计风险。二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控制制度,强化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程控制,以降低其审计风险。特别是要认真做好审计计划的审批以及对取证材料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确保审计结果严肃可信。三是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应积极向社会宣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负的责任,使社会各界对审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

(三)审计人员所要作好的工作。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审计风险意识和素质。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各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的运用各种审计方法,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做到审计要透彻,结论要准确,评价要全面。同时,审计机关要适时的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派出学习、举办培训班、组织论坛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二是明确审计范围、严格审计程序。在对内部控制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考虑审计的重点,确定审计范围。同时要遵循国家审计署制定的有关审计程序的基本原则。要能为被审单位所接受,程序的实施也要与审计权力相适应。三是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键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内部控制不存在、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的审计对象作为重点或实施详细审计。四是审计报告要写实、写深、写透,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审计报告所反映的情况必须有足够的数据和事例作说明,明确经济责任,使审计报告真实可靠。审计报告不仅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还要征求审计责任人的意见,采纳合理意见,对于不合理的意见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4.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四

为贯彻落实新《规定》,为贯彻落实新《规定》,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乡镇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实践,谈谈同步审计的审计方法。

一、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基于乡镇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复杂性,决定了审计调查的重要性。审计组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审计调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机构设置和职责情况。乡镇党政机构的设置、具体职责、人员编制,乡镇党政领导的职责分工,特别是书记和乡镇长之问的职责划分、工作程序和各自的分管单位。通过调查机构和职责情况,弄清乡镇政权的特点,党政“一把手”各自所承担的直接经济责任以及履行经济责任所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事项。

2.机关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如党委、政府办公会议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财政、财务资金支出的审批制度和签字手续。

3.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情况。从经管部门了解乡镇的所属行政村、人口状况,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一是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在任期内哪些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或超常规发展,哪些方面发展比较滞后。二是结构分析。一、二、三大产业结构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分析,通过分析弄清乡镇的经济工作发展重点。如有的乡镇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有的则已经转化为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审计的重点也有很大区别。三是相关分析。对一些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关联,找出相互间的“矛盾点”,即审计的风险点或称之为审计重点。如,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当地用电量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

4.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体制情况。县对乡镇实行的财政体制,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程序和执行管理办法,乡镇对所属机构、事业单位是否实行了“收支两条线”、“集 中核算”管理办法。

5.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及落实情况。可通过查阅党委、政府办公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有关文件资料,对乡镇出台的重要经济决策事项列出清单并了解决策执行情况。重点放在兴建公益设施、国有和集体土地转让、企业改制、小城镇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涉及经济责任较大的方面。

6.有关部门对乡镇经济工作的考核和检查情况。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机构对乡镇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检查,其检查考核结果对开展乡镇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通过走访纪检、监察、财政、统计等重点部门收集这方面的情况资料。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中把握乡镇的基本情况,主要业绩和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审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

7.以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审计机关以往对乡镇财政、财务审计或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了解乡镇内部审计情况并进行评价。尽可能的利用和借鉴以往审计成果,缩小审计延伸面,减少重复审计。

二、突出审计重点

除新《规定》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外,基于实际审计中的考虑,笔者认为应围绕书记镇长的权责关系,突出审计重点。应该紧紧抓住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轨迹,关注领导干部决策。凡是体现党政“一把手”直接经济责任,直接决策和经办的事项,涉及本人廉政的财务收支事项、群众反映比较大的热点问题和举报事项均应作为审计重点。

(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重点。一是从资金流入和流出入手,分析认为属于非正常和有疑点的资金运动,管理上有明显漏洞的资金作为重点。二是从票据入手,对财税部门管理发放的票据进行突击盘点、核对。财政所和有关部门领用的票据反映的资金收支与帐面反映是否一致,有无资金“体外循环”、虚列挪用资金和偷漏税金等问题。三是从银行帐户入手。清理银行帐户,审阅收支事项。四是调阅有关文件资料反映的财政收支数字与帐面数字衔接核对,寻找需要延伸或核实的问题线索。五是从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如:农民负担、职工工资发放、挪用扶贫等专项资金、重大资金损失浪费问题。六是影响书记镇长政绩、业绩的重大经济活动,如重大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和效益情况。

(二)书记审计的重点

书记应侧重于决策、监督和宏观管理。

一是决策机制和程序审计。重点检查党委重大经济决策制定情况,分析党委决策机制是否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检查决策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决策程序是否民主、透明,检查有无独断专行的问题。

二是决策内容和效果审计。重点检查任职期内对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哪些发展思路,制定了那些配套政策,决策是否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理念。检查决策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决策是否保证了上级党委和政府目标的实现,是否促进了本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个人廉政建设审计。重点审计工资收入、出国考察、公务用车及其有无利用职权无谋取私利等问题。以监督制约领导干部个人行为为重点,突出廉政审计。

(三)镇长审计的重点

镇长审计应侧重于执行、管理、服务。

一是贯彻执行决策审计。重点检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指示和本级党委决策情况,检查政府行为是否保证了党和国家,以及和上级组织和本级党委决策在本乡镇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审计。重点检查政府的规划、计划是否符合国家和上级政府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本乡镇实际。

三是财政及经济管理活动审计。重点检查政府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民生建设、计划生育等经济活动,检查政府制定财政政策、规章,以及政府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合。

四是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审计。重点检查政府是否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促进了本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个人廉政建设审计。重点检查在履职范围内中有无渎职失职、谋取私利等问题。

(四)根据与书记镇长经济责任的关联程度,将审计单位和事项划分为必审单位和事项、一般抽审单位和事项、延伸审计或调查核实事项三个层次。

一是必审单位和事项。把党政办公室和党政“一把手”直接分管的单位和事项,乡镇财政所,计生办,民政所等经费纳入乡镇财政管理的作为必审单位和事项,严格按审计程序组织实施。

二是抽审单位和事项。对虽不是直接分管但经济活动量大且管理资金较多的乡镇所属单位进行抽审;审计时抓住重点查深查透,非重点事项可适当简化审计程序。针对乡镇存在的站所,对上级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经费不纳入乡镇财政,一般不列入审计单位,必要时可就有关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机构设置不一,资金和核算方式不同,审计时须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查范围和重点。

5.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五

一.在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经费管理上,乡政府采取“三公开一集中”的办法。

“三公开”是指人员信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经费支出公开。

“一集中”是指将敬老院所有支出全部纳入乡长一支笔审批范围。

改变了过去由敬老院负责人以领代报的行为,真正做到了监管措施有效,资金使用正当。

二.对于使用不合规票据支付的问题,乡纪委对有关票据进行了认真审查,对相关单位和直接职责人做了通报批评,并以本次审计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要求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完善、不合规的原始凭证坚决不予受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三.关于挪用国家土地挂钩置换资金一事,乡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做了认真调查。

经查,永镇乡在...2—...3年实施土地挂钩置换项目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指导、统筹安排,注重鼓励村团体和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参与项目建设,严格监管村庄搬迁、土地复垦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环节支出,实现了项目资金有必须数额结余。

乡政府当时擅自挪作他用,改变了专项资金用途,审计指出要我们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作了申报并得到了原审批机关的同意。

四、关于从乡三资账户支付工程款和招待费一事,我们严格按照资金去向,认真分类细化,属于哪个村的项目支出就在哪个村完善相关手续,并按规定进行了会计科目调整和审核公示,充分理解人民群众监督。

五.关于超标准列支招待费问题。

经调整属多年债务积压所致,为加强管理,严肃纪律,乡纪委已针对公务接待出台了新的规定,并对以上把关不严、超标列支的相关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和警告处理。

六、关于大额现金支付的问题。

永镇乡是全区土地挂钩置换重点乡镇房屋拆迁和村庄复垦工程量大,情景复杂,乡政府为方便群众,当时带着现钱上门做工作,违反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审计指出后,我们立即及时叫停。

现金支付农户补偿费的行为,按规定凡1000元以上的支出一律列单打卡,从区级财务平台直接支付,目前执行情景良好。

七.针对部分工程款支出手续不健全、缺少审计监督的问题,乡政府专门成立了永镇乡项目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严格监管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实行项目审计全覆盖和先审后报管理办法,坚决杜绝“腐朽”工程的出现。

八.针对应计未计固定资产问题,乡政府专门成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登记小组,对乡政府在用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土地等)进行了全面清查、逐一登记。

对应计未计的固定资产及时作了账务补充登记,健全了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机制,有效的防止了固有资产流失。

经过近两个月的进取整改,我乡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行已经步入规范化轨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组织财会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抓好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岗位职责意识,切实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是加强预(决)算执行。

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编制乡镇预算,坚决杜绝虚列财政收入和支出。

对村级的转移支付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不挤占、挪用,确保惠农政策执行不走样。

三是加强财务管理。

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健全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帐务处理。

1、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

对专项资金,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村级的转移支付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2、加强支出管理。

要建立和完善支出管理有关制度,深挖节支潜力,紧缩乡镇财政支出,建立和完善费用报销制度。

经过建章立制,从严控制购置费、招待费、车辆费用、奖金补贴等开支,坚决制止铺张浪费。

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的票据,不予报销入帐。

3、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镇政府和镇直部门的固定资产清查评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相关帐簿,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

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控制度体系,异常是对大额支出和重点项目的审批建立风险防控和职责追究制度。

6.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推荐) 篇六

市审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五条、中办国办《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领导干部实行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加强监督管理的试行意见》和市委组织部滕组干审字[****]第** 号通知,我们审计组对***镇原党委书记(镇长)***同志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其所属***、***(单位名称)。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镇共辖**个行政村,耕地面积****亩,全镇总人口****人;设有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等*个办公室,另设计划生育服务站、村镇建设服务站、审计统计服务站等*个事业单位;全镇财政供养人数***人(含***名离退休人员)。截止**** 年**月底,镇财政报表(合并后)反映资产总额****万元、负债总额****万元、净资产总额***万元。*****年*至****年*月财政总收入****万元、总支出****万元,结余***万元。

***同志自****年*月任***镇党委书记(镇长)职务至****年**月,任期*年*个月。

二、实施审计情况 审计组自****年*月*日至**日对***同志任***镇党委书记(镇长)职务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报送审计。审计时限为****年*月至****年*月。本次审计以该镇财政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为基础,对****同志任职期间的财政预算收支的真实性、财政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以及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施了审计。我们利用了*局对该镇****年的检查结果报告(滕**字[****]*号),重点审计了****年*月至*月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被审计单位及***同志对所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证明材料作出了书面承诺,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我们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范围和内容,实施了在当时情况下认为有必要采取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在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审前公示、与有关人员座谈,对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核对。审计结果是:

(一)财政收支情况

该镇账面反映任期内收入总额***元,审计认定总收入***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元、补助收入***元。镇有资金收入**元.审计调增(减)收入**元。

支出总额为***元,审计认定为***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元、上解支出***元。真有资金支出**元。审计调增(减)支出**元。

(二)资产负债情况

截止****年**月底,该镇账面(合并后)反映资产总额为**元,审计认定为**元,其中:现金**元、国库存款**元、银行存款**元、暂付款**元、财政周转金放款**元、固定资产**元。审计调增(减)元。账面(合并后)反映负债总额为**元,审计认定为**元,其中:暂存款**元、与上级往来**元、借入财政周转金**元。暂存款**元。审计调增(减)元。

该镇提供证明,***同志在离任时所配备的办公物品全部进行了移交。

(三)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

***同志任职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均已按期缴纳,无拖欠。

(四)工资发放情况

该镇执行国家现行工资标准,按时发放,无拖欠。

(五)重大经济决策和投资情况

1、***同志任职期间,利用镇财政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万元。投资兴建了***工程和***项目。

2、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以***同志为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年来共计完成引资额**万元。其中外资**万元,内资**万元。资金投向工业**万元,农业**万元,基础设施**万元,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个,外商独资企业**个内资企业**个。

三、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镇政府审计情况

1、虚增预算收入***元、虚列预算支出***元。其中: **年*月虚增财政收入**元、虚增财政支出**元;**年虚增财政收入**元、虚增财政支出**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财政预 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

(一)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规定,责令其改正,调整有关会计科目。

2、截留市级预算收入**元。

***年*月至**年*月该镇收取计生办上交的社会抚养费**元,未能按照现行管理规定上交市级财政。

违反了国务院第357号令《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滕政发[2003]102号文规定,属于截留市级预算收入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 …

(一)责令限期缴纳、上缴应当缴纳或者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该单位限期上缴。

3、违规列支招待费****元。

****年*月至*年*月列支会议费、招待费***元。其中招待费***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责令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之规定,对上述行为处以30,000元的罚款。

4、偷税****元。

****年*月该镇共收取土地租金****元,未提未缴各项税金及附加****元,其中:营业税**元、城市维护建设税*8元、应交教 育费附加**元、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元。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四条“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三条“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和《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三条“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1%,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的规定,属偷税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之规定,应当足额补缴税款,并处于50%的罚款,计**元。

5、以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报销**张,计款****元。

****年*月至****年*月报销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张,计款***元。

违反了《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不合理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以三千元以下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上述行为处以**元的罚款。

6、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元。

(1)该镇*年*月至*年*月期间违反规定发放中秋补助、三秋防火补助等各项福利补助**元;

(2)该镇**年*月至*年*月违规列支外出学习考察费**元; 以上违反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四款规定,属于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责令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之规定,处以 **元罚款。

7、违反规定设立财政收入项目***元。

****账面反映以**价格向**收取**费用**元。违反了《山东省行政事业收费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三款“无《收费许可证》擅自收费的……”的规定,属于违规收费行为。根据《山东省行政事业收费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二款“责令停止或纠正乱收费行为”、三款“责令将全部非法收费款退还给交费单位或个人。”、《山东省行政事业收费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六条第一、二款“凡符合《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不办理《收费许可证》而乱收费的……处以收费总额5%-20%的罚款……凡违反《条例》和本办法而擅自收费的……处以收费总额5%-30%的罚款”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三款“责令 限期退还违法所得”、第五十三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责令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之规定,责令改正,限期归还违规收取的费用,并处以**元罚款。

(二)延伸计生办审计情况

1、超标准列支招待费**元。

**年*月至**年*月累计列支招待费**元,。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一款:“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

(一)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的规定。允许列支招待费**元,超标准列支**元。其中:**年*月列支**元;**年*月列支**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责令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上述行为处以**的罚款。

2、违反政府采购**元。

**年*月该镇购入轻型客车一辆,价款**元,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和第十八条“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六章第五十三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责令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之规定,对上述行为处以**元的罚款。

(三)延伸教委审计情况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元。

**年*月至*年*月购买**等资产共计**元,均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补记入账。

四、任期内审计及其他部门查出问题

**年*月,**局对**镇进行了***检查,查出如下问题: 1.**年*月至**年*月违规列支**问题计款**元; 2.**年*月至**年*月偷税**元;

3.**年*月至**年*月报销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元。以上所列问题该镇已于**年*月前纠正。

五、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认为:***同志任***镇党委书记(镇长)职务期间,任职期末资产总额**元,较任职期初**元增加(减少)**元,增长(减少)**%,任职期末负债总额**元,较任职期初**元增加(减少)**元,增长(减少)**%,任职期末净资产总额**元,较任职期初**元增加(减少)**元,增长(减少)**%。

任职期内审计认定财政总收入**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元,分别完成任职期内预算的**%,在任职期内实现了逐年增 长。本次审计认为该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调增(减)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和结余共计**元,综合计算会计报表差错率为**%,影响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对本次审计查出***等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和有关部门查出的***问题,***同志应负主管责任。

本次审计未收到检举举报信件和电话,该政府财政财务收支账面亦未发现该同志的其他问题。

五、改进意见和建议

(一)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财政财务收支。

(二)要认真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招待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和杜绝不规范票据的使用,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赴***审计组 审计组长:***

7.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七

一、建立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由于在评价范围和评价指标体系上没有一个规范、可供参考的统一标准, 导致目前乡镇党政正职审计报告中的评价五花八门, 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目前全国范围内乡镇数量大致在3.5万左右, 一个县的乡镇数量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 其工作职能和影响范围大致相同, 可比性强。建立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使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通过指标间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来客观形象地体现被审计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提高审计质量。同时也为这项工作的持续发展积累评价数据,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其次,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深化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保障。口径统一、结果明确的指标体系, 为干部管理部门落实“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 使选出的干部更能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同时被审计乡镇和被审计者个人也能通过对指标的比较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以及文化、风俗习惯和地区政策的不同, 在未出台全国适用的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前, 在各省范围内制定一套乡镇党政正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指导基层审计工作很有必要。

二、建立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是权责对等原则。权责对等是职级设计的基本要求, 也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自然也是评价指标设立要考虑的首要原则。权是领导干部实施管理职能的基本权力, 责是行使权利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有权无责导致权力的滥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监督和制约权力;有责无权就无法使权力落到实处, 失去责任追究的基础。

二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以定量指标为主的原则。定量指标是指能够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它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 主要包括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预算执行及决算情况;定性指标是指不能够用数值表示而用文字说明的指标, 主要包括单位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情况、重要经济决策的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洁自律情况等, 对于定性指标也要给以一定的权重, 使其定量化, 以避免评价时的随意性或以偏概全。

三是协商一致原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使用单位不仅包括审计机关, 还包括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 所以在指标的设立上必须考虑这些部门应用的需要, 与这些部门共同协商, 以保证指标体系范围的宽窄适度。

四是审计手段能够实现的原则。从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 希望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多, 范围广, 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干部。但经济责任审计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审计, 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审计部门, 所以指标设立上必须考虑现有审计职能和手段的局限性, 必须是审计职能手段能够实现的。

三、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来设置。真实性指标可用被审计乡镇提供的账、证、表数据与审计后认定的数据之间的差错率来表示, 具体工作中可按差错率分为三至四个档次, 档差可按当地近三年审计项目反映出的差错率水平合理确定, 并保持相对稳定以增强评价指标口径的统一性;合法性指标可用被审计乡镇财政财务收支方面违纪违规金额占总金额的比重来表示, 具体工作中也可分三至四个档次, 档差的确定与真实性指标的方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金额所占比重不大但性质严重, 如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 设置“账外账”等财经法规严禁的行为, 应一律视为严重违法;效益性指标的设置可考虑分基本指标和可选指标两种。基本指标应突出稳定性和可比性, 以便通过这些指标的比较能够满足对被审计者工作实绩的评价, 实践中也应根据指标值情况分出不同档次, 以三至四档为宜。可选指标应突出动态性和特殊性。动态性是指指标的设定要围绕审计期间上级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设定。特殊性是指指标的设定要体现被审计乡镇的特色工作, 这类指标可由上级部门作出指导性规定, 由下级具体实施和应用的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或自行设定一些能够反映被审计者工作实绩的目标。

对于可选指标来说, 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和选择。如对以工业为主的乡镇, 可以审核其招商引资额、工业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城镇化水平、乡镇为工业发展提供各项服务的成本、产生的效益;对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可审核其对绿色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及效益, 农业发展对当地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指标。

为了对被审计者有个整体评价, 还应设定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档次, 对应不同的分值, 比如90~100分为优秀, 70~89分称职, 60~69分为基本称职, 低于60分为不称职。然后将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基本指标设定不同的分值, 规定不同的权重, 每个审计项目完成后, 按照设定的分值和权重计算出被审计者的最后得分, 对照相应档次给出最后的评价。此时效益性可选指标因不具广泛性和稳定性可单独设置分值进行核算和评价。

摘要:搞好乡镇党政正职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选好用好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也是制约和监督他们用好手中的权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际, 对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乡镇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钦添.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同时审计的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版

8.经济责任审计 篇八

近日,渭南市委组织部根据《渭南市党政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办法(试行)》,通知明确了党政领导干部离任交接事项、交接时限、交接表的报送单位等,交接工作接受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等部门的联合监督。这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同时解决了离任审计工作量大、后任不理前任事项的矛盾,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效率。 (李文侠 马笃祥)

◆白水县

今年来,白水县审计局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及专项审计相结合,特别是与财政收支审计、重大基建项目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方面内容进行资源整合,共享资料与结果,实现“一次进点,一审多果”。同时把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将审计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及时处理和防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防范审计风险。 (张会生)

◆洛南县

9.经济责任审计自查报告 篇九

一、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1、节能量。20xx年节能目标183tce,实际完成节能量为360tce,完成全年节能任务的197%。

2、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率或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20xx年主要产品万张皮革综合能耗19.85吨标煤,比去年20.95吨标煤下降5.2%,20xx年节能目标183tce,实际完成节能量为360tce,完成全年节能任务的197%。

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

1、组织领导。根据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千家节能重点企业(单位)20xx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公司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李白娃为组长的公司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并且每半年安排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公司的节能工作;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节能办公室专门负责公司的节能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公司办公室。

2、节能目标责任制。根据我县下达给我公司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我公司结合实际制定20xx年节能工作要点,对节能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建立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将节能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考评及落实考核奖惩制度。

3、节能管理。公司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文件;依据《xx省能源管理师管理试行办法》要求的人数取得节能主管部门认可的能源管理师资格;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建立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制度和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符合标准要求;设立能源统计岗位,建立了能源消费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定期开展能耗数据分析;安排专人填写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并按时上报;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开展了能源审计并落实了能源审计整改措施。

4、节能技术进步。20xx年我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100万张牛皮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现已完成建设安装,并且投入运行。每年可实现节能量约1100吨标煤。

5、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标准。组织开展对我公司重点用能部门、重点用能岗位节能考核,按照市县制定的对千家企业的考核办法,对我公司重点用能部门车间、岗位实施了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做了通报,并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并督促及落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方面。我公司在能源管理上虽已建立了管理考核制度,但还不完善,节能例会制度尚需完善,计量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主要采用以记分数评高低,节奖超罚,激励力度不大,对节能工作指导作用不十分明显。

2、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技改实施情况方面。技术改造项目对先进技术采用有待提高。变频调速的使用范围仍然较少,需要加大力度。

3、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公司虽然依法依规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定期进行检定、校准,但对此工作落实不够,管理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四、20xx年度节能工作总体评价

20xx年我公司节能目标为183tce,实际完成节能量为360tce,完成全年节能任务的197%。20xx年公司主要产品综合能耗万张皮革综合能耗19.85吨标煤,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率5.2%。20xx年我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xx省节约能源条例》开展节能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节能减排的各项通知和指示,在能源管理、能源计量、节能技改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技术改造方面效果明显。

五、20xx年节能目标和措施

20xx年我公司主要项目和措施如下:

1、针对公司现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节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员工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

2、加强相应岗位人员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培训。针对现有职人员技术状况,对需要和缺少的节能减排技术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公司各部门、车间可以组织不同层次人员有针对性、有目的进行培训,尽快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对重要耗能岗位及主要耗能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指导,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

10.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 篇十

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word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乡***学校:

根据****,***年**月**日***中心学校组织对你校原任校长***同志**年**月至。

计信息的责任)、经营责任(科学筹划、经营的责任)、管理的责任(组织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益的责任)、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提供贡献的责任)、财经责任(执行财经法纪的责任)。任期末,该乡有学生**人,在职教职工**人,离退休人员**人。

二、主要审计结果

(一)财务收支情况

1、收入 科目

金额(元)

时间 财政补助 收 入 上级补助收 入 拨入专款 事业收入 其他收入 合计

合 计

2、支出 科目

金额(元)

时间 专款支出 事业支出 上缴支出 合计

合 计

3、结余

收支相抵,结亏(盈余)**元。

(二)2010年7月31日资产负债情况

1、资产:现金**元,银行存款**元,其他应收款**元,固定资产**元,合计**元。

2、负债:其他应付款**元,借入款项**元,合计**元。

3、净资产:资产减去负债,净资产为**元(固定基金**元,事业结余**元)。

经审计核实,资产负债应作以下调整:调减**、调增**。经以上调整,事业结余为**元。

4、实际结余情况:截至**年**月止,你校实际负债为**元。债务形成原因***

二、审计评价

11.浅谈经济责任审计 篇十一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非常重大,能够结合现在反腐倡廉工作展开,明确财产经营管理着的经营管理责任,强化定岗明责,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有效地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 审计工作意义 加强 规范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既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也可以从狭义上界定。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就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就我们交通系统而言,经济责任审计意义非常重大,能很好的促进我们交通事业的发展,有效地防止腐败和违规使用资金的形成。现就我们日常审计所遇到的问题浅谈一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主要载体是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审计依据、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查出的事实、审计评价、责任界定、审计建议等。

一、审计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和相关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按照人劳司对部直属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任期届满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要求,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任期届满前两个月向被审单位下达“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组织部门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做到不审计、不离任、不重用,参考审计结果,再决定人事去留。

二、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

被审单位的人员定额、隶属关系、离任干部任职时间、任职期内主要经济指标、经济责任完成情况。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下列资料:1.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资料;2.工作目标(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合同协议、考核检查结果、业务档案等业务资料;3.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提供的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4.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其他资料。

三、审计方法

除了审计中常用的审阅法、核对法、盘存法、调节法、复算法、顺查法和详查法这七种方法外,还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采用干部考核材料、纪检部门的鉴定材料,被审计人员主要业绩,采用民意测评法、个别座谈法、公示咨询法、走访调查法、重要关联业务及资金调查法等。民意测评法是常用的方法。采用民意测评法,要按评定的要素,将被审计人员测评内容界定为五个方面,即设立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民主作风、团结合作、廉洁自律5项指标,采用百分制,分别按权重(好、中、差)制定各项指标的分数,依据参加测评总人数求出比例,计算汇总测评的总成绩,待总成绩出来后,再按照分数划分为五个档次: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80为较好;60—70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民意测评后还要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个别谈话,了解和掌握将离任领导在原单位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被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机械地单独运用哪一种方法,而应采用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

四、审计内容

1.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审计。主要是查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各项开支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告审批;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是否合规;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2.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个人的审计。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所在部门、单位的重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在任期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蓄意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等重大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核实领导干部及企业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纪,以权谋私,贪污、挪用、私分公款,转移国家资财,行贿受贿和挥霍浪费等行为;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有无长期挂账和资金被其他单位或领导个人占用问题;有无利用往来账户隐瞒收入、套取现金滥发钱物和违反规定对外投资、私自借贷资金等问题;有无个人违反决策程序或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情况;需要反映的其他情况。

五、审计查出事实的责任界定

审计报告中的责任界定,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以及审计机关认可的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内部管理规定,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担任特定职务期间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界定,包括对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界定。审计中要划清四个界限。

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1.坚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原则;2.撰写审计报告语言要简洁明了,态度、观点要明确,切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3.审计意见要中肯,建议要切实可行;4.审计人员要严守纪律,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要为被审计单位、个人保守秘密;5.要注意廉洁,维护审计人员的应有形象。

12.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十二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 (或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 在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后, 向本级人民政府 (或委托部门、单位) 提交的评价被审计对象在任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专题报告。

二、审计报告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与其他审计报告相比, 内容不同, 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审计依据。包括实施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法律法规、委托、授权等依据。

2.审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 是明确该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和审计实施的整体状况。

3.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业务范围, 隶属关系、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被审计人员姓名、职务、任职时间等内容。

4.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事实、原因, 所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等。

5.审计评价。根据审计结果, 综合评价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 指出应由被审计人员承担的主要经济问题及应当负有的责任。

6.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对审计发现的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 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

三、审计报告的主要特点

1.内容的针对性

审计报告的内容应紧紧围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这一具体内容来进行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本文简称《审计规定》) 已明确规定,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及报告都应针对“经济责任”这一主题展开。

2.评价的专业性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机构要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审计评价的范围、内容和审计的职责必须统一, 要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围绕财政收支、财务账支, 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所体现的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 决不能超出审计的职能范围去作评价。审计评价的依据、方法、标准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要求。

3.报告的定向性

《审计规定》明确要求“审计机关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报送本级政府行政首长, 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抄送联席会议有关单位”。可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是特定的, 审计机关不向不特定的使用者出具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4.报告用途的特定性

《审计规定》中规定,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这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特定的用途, 必将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领导干部管理的有效手段, 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成果, 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审计结果的表现形式,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审计报告为干部离任提供审计鉴证。

为官一任其政绩究竟如何, 不仅是组织部门需要掌握的, 也是离任者自己所关心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使离任者走得清楚, 继任者接得明白。

(2) 审计报告为任用干部提供考核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与组织部门考核相结合, 相互弥补, 相得益彰, 通过审计结果评价成绩, 指出不足, 依据政绩对干部进行任用、奖惩, 丰富充实了考核干部的内容。

(3) 审计报告为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提供决策信息。

通过实施领导干部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将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 变事后审计为事中监督, 加强事前防范, 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在任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为组织部门日常管理干部提供决策信息, 可以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对干部起到保护作用, 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身免疫能力。

(4) 审计报告为惩治腐败、查处大案要案提供线索。

廉政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十分重要的。对领导干部任期内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予以揭露, 为纪检、检察部门提供案件线索, 清除腐败分子, 已成为纯洁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和监督中有广泛的用途, 这些最终都体现在审计成果的运用上, 因此, 促进审计成果转化就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

五、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 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全面运用

《审计规定》中明确要求, 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联席会议制度在落实上往往流于形式, 表现在审计任务的安排上多由组织部门提出, 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总体计划的制订和审计重点的把握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在重视和利用审计成果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 会议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也不够完善,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和深化。

(二)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中的不透明, 影响了利用效果的发挥

按照规定, 各级党政应当建立健全经济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 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关部门根据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重要依据。目前, 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公开披露。组织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 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不公开, 审计结果运用缺乏细化的标准,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现象。

(三) 责任界限不好划分, 影响审计成果质量

目前,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还缺乏一套较为系统的规范标准, 如何正确标价领导者的经济责任, 关键是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 有历史的, 有现实的, 有主观的, 有客观, 有班子集体的, 有领导干部个人的, 履行经济责任具有多层次、多目标、复杂性等特征, 造成经济责任的界定难度增大。影响到了审计成果质量, 也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建议

(一) 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 加强协调配合, 着力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

各级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规划、指导和协调的职责, 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 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 逐步建立起联席会议的正常运作机制, 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 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在工作中要加强协调配合, 在审计成果分析运用上要各尽其职, 协调一致。有关部门要作好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后续分析研究, 对审计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 充分运用到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中去。

(二) 建立审计成果利用机制

一是建立与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相关的制度和办法, 明确专人负责, 使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做到有章可循。同时积极进行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有效方法, 如:组织专人专题研究开发审计成果, 并积极推广运用, 建立审计成果信息库等。为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奠定制度基础。二是推行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审计规定》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 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如果能够选择对各级组织和群众比较关注、涉及面较广的审计结果予以通报, 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后果, 将会起到扩大审计影响力, 曝光被审计单位, 警示其他单位的作用。

(三) 搞好审计队伍建设, 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确保审计结果可用

一是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 充实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准入机制。二是进一步研究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提高审计质量。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审计评价要以审计结果为基础, 从而准确界定领导者的经济责任, 确保审计结果可信、可靠和可用。

参考文献

[1]侯绍林, 吴占利, 程军.经济责任界定的思考.中国审计, 2011, (6) .

13.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写法 篇十三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一种写法是在文章开头对审计概况作介绍,然后以附件形式报送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其文章结构是:标题、文号、主送单位、概况(审计的依据、审计范围、审计的起止时间、被审计单位及离任领导的配合情况等)、附件(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落款。还有一种写法是改变一下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语气,文章后加写作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的情况,其文章结构基本上同审计报告。

以上两种写法本人均不赞同,虽然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是撰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基础,但是因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主送本级政府的,是给领导看的,所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必须要简练、通俗并突出重点。因此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照搬照抄是不符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写作要求的。本人认为在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时,必须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进行加工、提炼和取舍。

要对基本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概括

审计报告既要向审计机关报告审计情况,又要给被审计单位征求反馈意见,所以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收支数字这部分,大多写得比较具体和详细。而审计结果报告的主送单位是本级政府和有关领导,他们对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情况并不感兴趣,所以在审计结果报告中的基本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就不必要那么具体和详细,而只要进行总括反映就可以了,这样给领导看了反而感觉更清晰、更明确。

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取舍

因为审计报告是比较全面反映被审计单位在核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致审计报告的文章篇幅一般都是比较长的。但是对这些问题在写审计结果报告时就要根据问题性质和程度进行适当取舍,例如被审计单位在核算上的问题、一些轻微的违规问题就可以不反映,这样就使审计结果报告反映的问题更加简练、更加具有重点性和针对性,这样也就更有利于领导人员的阅读。另外,对审计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已移交司法或纪检部门的,但是没有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因为这些问题大多性质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在审计结果报告中还要给予补充反映。

对审计评价要进行提炼

14.调研报告:经济责任审计调研报告 篇十四

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等七部委《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结合全县近三年经济责任履行和机构编制情况审计工作实践进行调研。经综合整理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状

(一)审计项目情况

近3年来,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79项89人,占计划54

项的144%,其中:任中审计19项,离任审计60项。已完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8项,乡(镇)领导干部同步经济责任审计12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39项。

(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

2016年至2018年,审计查出违纪违规及管理不规范资金53609.96万元,其中:

违纪违规金额2472.63万元,占违纪违规资金及管理不规范资金的4.61%;管理不规范金额51137.33万元,占违纪违规及管理不规范资金的95.39%。审计处理处罚资金33583.08万元,其中:上缴财政款项3217.75万元,罚没收入4.7万元,责令限期纠正49492.4万元。

对查出的隐瞒截留转移收入、应缴未交非税收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违纪违规问题,我们依法依规进行了审计处理处罚,同时,对被审计者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准确界定和客观评价,并就管理不规范及亟需纠正的事项向其所在单位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或要求。执行期限满的审计决定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审计结果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专报为载体,促进审计资源共享,形成了纪检、组织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局面,进一步增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和影响,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发挥了“管干部、正党风、促发展”的效果。

2.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审计效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审计工作新要求,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一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台账,提高被审计对象针对性,避免漏审,导致出现监督盲区。同时,建立实时跟进台账,按照限时办结制,及时督促,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二是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开展锁阳城镇、南岔镇、河东、瓜州4个乡镇和国土局1个县直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方面转变了被审计单位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的管理理念,使他们意识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履行经济责任同等重要。另一方面,积累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经验,引起了县委、政府对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高度重视,对促进全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政绩观,更好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三是持续深入开展“双责联审”。划定“双责联审”中经济责任审计和机构编制责任审核的重点,对实施的所有项目实现了“双责联审”全覆盖。四是“多审合一,一审多果”,提升了经济责任审计效果。以财政审计大格局为统揽,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收支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绩效审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整合了审计资源,实现“一审多果”、“一审多用”,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

3.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在审深、审透、审准上狠下功夫。二是全面落实前置审理制度,加强审计质量管控。严格实行业务会议前置审定审计实施方案、法制股前置审理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有效防止审计重点把握不准确、审计报告“带病上岗”,防范规避审计风险。三是持续加大审计事项移送处理力度。近3年,按程序向县纪委、财政、住建等部门移送处理事项36项,相关部门均依法作出了罚款、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理处罚决定,有效促进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进一步扩大了审计的威慑力和社会影响。

4.强化审计整改,提高执法效能。把抓整改促落实贯穿工作始终,做到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挂牌销号制度,对整改情况实行动态化管理,严格实行整改销号制,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通过采取审计回访、政府督办、部门联动、整改销号和追责问责等措施,审计查处的问题均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审计建议采纳率达99%以上,维护了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充分发挥职能,促进成果转化。一是注重从管根本、管长远的角度出发想对策、提建议。二是坚持把审计宣传与审计业务、工作调研、审计科研和机关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综合分析,精炼审计成果,以审计简报、工作动态、审计要情、审计理论文章、优秀案例等形式,多层面多视角呈现反映审计成果,充分转化和运用审计成果。

二、经责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审计委托时效性不强,审计成果利用不理想。从理论上讲,任中审计应当是主要形式,离任审计则是辅助形式。但我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是“先离后审,先任后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很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弱化成了干部档案的一份“手续”材料,审归审、用归用,审计结论和评价并不能及时有效的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审计成果相对来说没有发挥应有效果。

2.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和下达存在随意性。

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和党委、人民政府的意见,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向审计机关提出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建议”后,“审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在向审计机关交办审计任务时,并未征求审计机关意见及考虑审计部门自身承受能力,这些不能由审计机关自行安排计划或设定审计范围的项目,必将形成审计业务的不确定性和被动性,导致审计任务过于集中,审计资源过度透支,加大了审计实施的难度,使审计质量无法保证。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内容与评价过于宽泛杂乱,形成审计的“缺位”与“越位”

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前仅依据中办、国办发布的两个《暂行规定》、《审计署关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规定,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和法律地位;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无法可依,给基层审计机关带来诸多实施的困难,容易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缺位”与“越位”。审计中的“不作为”主要表现在对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事项没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审查,内容范围有的过于狭窄;而“超作为”主要表现在政绩评价依据不足,要么没有取证就泛泛地下结论,要么超越审计范围对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评价。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其在审计内容、操作程序、方法体系、评价结果、应用及部门协调等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性。

4.审计意见和决定下达难、审计处罚执行难,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效力不能充分发挥

地方审计机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其负责人的任免、调动、奖惩等都系于本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当审计查出的问题可能影响地方领导政绩,或涉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时,就不得不考虑本级政府的意见,要么隐瞒事实真相,要么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很难下达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和决定。在查处中又难以避免有关政府部门及行政首长的影响和干扰,或因各种复杂的关系而同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审计机关很难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依法独立地进行监督和查处。

5.审计方法及评价指标较为欠缺,审计风险客观存在。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进行审计评价,供纪检、组织和人事部门参考。要作出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就要有科学的审计方法、评价指标及合理的评价标准。而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还是局限于审查账面资料,审计内容也主要是侧重于财政及财务收支的合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以及个人行为是否廉洁等。当前经济活动的多元性、高效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可能会使很多经济活动并不完全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审计方法如果只是审查账面资料,不注重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调查了解及分析,审计内容如果不相应的扩展到包括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是否科学、内部管理是否有效、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等方面,那么经济责任审计就无法准确了解被审计对象对经济活动的真实影响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可能就无法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此外,目前相关制度法规中涉及评价指标及标准方面的内容还较少,甚至财务核算方法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等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审计人员获取相关的审计评价指标或评价标准所需的数据较为困难,导致评价指标数据不健全,审计风险时有发生。有时千篇一律,没有各自特色,这不仅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而且造成报告使用者的“视觉疲劳”,起不到评判和参谋作用。

6.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职业化建设及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工作需要。

审计力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质量受到影响。一是审计力量有限。目前,虽然基层审计机关都设有专业经济责任审计部门,但大部分都与当地审计局机关合署办公,人员打通使用,当面临党政主职经济责任审计等大型项目或者领导换届调整较多时,就会造成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二是大部分基层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多为财务专业出身,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习机会也不多。而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内容和方法,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政策理论水平、统筹工作水平和调研分析能力。

7.审计站位不高,审计风险普遍存在。

只看问题表象,未能从深层次本质问题进行分析,不能以点看面。一是经济责任审计既要审查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又要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加大了审计风险;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层次高,一般为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的复杂化,需要大量采用专业判断和科学性分析,而审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有限,导致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风险;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涵盖审计对象整个任期,审计时间跨度大,评价事项多,审计依据常处于不断变化与完善之中,有可能因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当而产生审计风险,所有这些都使审计风险存在普遍性。

8.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不多,经验不足,对查出问题的综合分析不够,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不高

目前县域审计人员都存在审计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单一、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欠缺,工作中仍沿袭传统的审计方法,部分审计人员“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审计风险意识淡薄;部分审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够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够抓住重点,起到惩一儆百的效果。此外,领导干部的个人经济问题一般很少反映在单位账上,必须采取其他方法取得线索,如加强与组织、纪检、信访等部门的联系等形式多方面了解问题线索,或从外围了解领导干部的收入、住房、交通工具等,或针对领导手中的行政权力、资源配置权力进行分析核查。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审计方式,没有突破,那么就不可能深入揭露领导干部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也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更不能跳出审计看审计,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服务作用。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强化组织部门的联动机制。为解决“先离后审”、“先任后审”、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的问题,组织部门下达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时,应参考政府部门制定的审计工作计划中已安排的财政预算执行、财务收支等,与审计机关联系沟通,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前移,将任职期间合理分段。除了领导干部调离时必须进行离任审计以外,对每年要进行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在计划下达时既要考虑组织部门干部管理的需要,也应充分考虑审计部门审计力量的实际情况,以免造成审计力量的不足,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完成质量。

2.审深审透,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能满足于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要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执行民主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贯彻执行各项政策、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全面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一要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轨迹,关注领导干部是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要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二要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着重关注被审单位专项项目资金、惠民民生资金、基础建设资金等运行情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资金运行安全。三要监督领导干部履行管理国有资产运行和效益等情况,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要关注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有关情况,对审计中发现的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以及经济案件线索要移交纪检和司法部门严肃查处。五要重视审计领导干部执政决策结果的效益情况,避免只重效益不重生态环境,只要当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的决策问题。六要帮助健全被审单位制度规定,针对被审单位的制度问题,提出健全制度规定的审计建议,监督被审单位完善当前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从客观上保障领导干部不犯错误。

3.健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财务收支的合法、真实、有效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情况可以用财务指标来反映,而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效益性,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是否存在短期行为、是否兼顾国家、集体及个人利益,单位内部议事规则是否科学民主等都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效果以及群众的支持程度,所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设更应该从宏观上去把握制定。

4.追踪问责,落实到人。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是两到三年审一遍,所以我们在近年对同一单位的审计工作中,总是能发现类似的问题,并且是屡查屡犯,审计整改建议难以得到认真贯彻执行。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被审单位领导调动频繁,经济责任审计前脚审完,被审计单位领导后脚就调走了,审计整改过程不能连贯;二是一些被审单位领导心存侥幸,认为这是一种“集体行为”,既便查出问题,也是对单位进行处理处罚,对个人往往影响不大。这不免让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作用力大打折扣。为了有效制止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同时树立审计威望,在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以政府问责建设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尤其要突出“个人问责”。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违反财政法规、行政不作为、决策失误等方面的行政过错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对责任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和纪检机关,使审计监督与行政监察、行政问责等切实有机结合起来。

5.提高能力,建设队伍。要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科学审计、全面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一是着力培养较强的职业敏感性。职业敏感性,是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业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具备的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敏的反应处置。较强的职业敏感性能从大量的审计资料中迅速找到切入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从有限的审计资料中很快的找到审计思路并发现问题,从平常的事项背后中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二是着力培养敏锐的职业洞察力。透过表象看本质,抓住问题主要矛盾的能力。审计人员必须能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公认的评价标准,对被审计事项的好与坏,对与错,合法与否,效益与否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清晰、准确、客观地作出审计评价。三是着力培养高度的综合分析和研判能力。即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从微观层面甄别,从宏观层面剖析,整体综合分析,突出审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对症下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和分析,更要跳出审计看审计,及时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见微知著,努力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争取审计成果最大化。四是着力培养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一是要求审计人员能将审计情况综合地、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向领导、同事汇报清楚,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二是审计人员交流协调时,能用平和的口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公正处事、文明执法;既要坚持原则、也应灵活变通,不以审计者自居,尊重、理解对方,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耐心、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作出积极回应;一个沟通能力强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能得到被审计部门的全力配合,在审计结束时,审计结果也容易得到被审计部门的认可、接受。五是着力培养基本的文字写作表达能力。从审计通知书下达到审计报告完成,无论是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事实描述、定性、处理处罚以及提出审计建议,还是总结计算机审计的经验,编写AO应用实例及计算机审计方法,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对审计专业方面的内容能够准确且简练的进行表述。六是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审计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及新政策法规出台,审什么,怎样审,审计过程中用什么审计方法,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在审计业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学习能力上的创新能力,才能带动各种能力的综合提高,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审计环境变化,才能推动审计事业健康、长远发展。

三、今后经济责任审计思路

(一)深刻领会“全覆盖”内涵,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二)探索政策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

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及职责,结合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内容,把握审计重点,努力做到审计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监督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一是统筹项目实施。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紧扣部门职责,将政策跟踪审计内容融入经济责任审计方案中,同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突出对政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资金兑现内容的审计,采用联合审计的方式,同步实施,避免重复进点。二是统筹审计资源。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特点、时间要求和审计事项的轻重缓急,合理调配审计人员,按照政策跟踪审计的要点和经济责任审计方案确定的内容,先行组织开展政策跟踪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先行确认、核实,获取证明材料,编制工作底稿,按照审计程序征求意见,避免了重复审计。三是统筹成果运用。政策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也予以反映,相关取证材料、证明材料及工作底稿,避免重复取证、重复编制底稿和征求意见,实现成果共享。

(三)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

区别不同的责任履行情况,探索对领导干部的资源责任界定。一般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以最终的经济结果来反映领导干部的责任履行状况的,对其责任的评价主要是以行政职能的管理行为与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相结合来划分出领导干部的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初期,基层审计机关可结合常规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适度增加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审计内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逐渐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并具体化,提高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比重,从而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同步进行,并在此基础之上出具两份审计报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报告可以根据离任者辖区的实际资源情况,确定有重点地对本地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污染防治责任履职的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岗位目标责任承诺、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各项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开发利用保护、资金运用的到位情况及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情况等,检查有无造成资源滥用和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群众利益受损等严重问题,有所侧重地界定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责任和环保责任,还要以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为基础来界定其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以此促进领导干部保护环境政绩观的不断提升,加强对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建立和提高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使本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一是解决了大部分党政机关效率低下、不注重成本管控、产出效率比低、履行职责能力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乃至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成熟;二是当前信息化和新经济常态下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思索点,能进一步修正经济责任审计带有的审计风险,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廉政建设的良好目标和愿景,减少领导干部不端行为发生的概率;三是可以使得繁杂的资金得到良好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政府财政资金紧张以及平衡社会各界利益的积极作用;四是服务型政府建立的体现,人民对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各方面的的知情权日益强烈,绩效审计的介入能够有效的提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运转情况的透明度。

上一篇:2023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网友版:高中生涯是回忆,更是财富下一篇:建筑工程识图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