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

2024-07-02

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13篇)

1.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一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二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见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

考查这些虚词,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 成为完整 的句子,体现不同 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虚词考点的得分情况,并不十分理想。2013年高考语文(广西卷)翻译题部分:(1)……命三军入城乃食。(2)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很简单的虚词,很多学生 竟然翻译不出来,以致整个 文言句子 翻译出来 后不伦不类,直接影响了高考的得分。

二、文言虚词教学的对策

(一)采用谐音记忆法,巧妙记忆18个文言虚词

所谓的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谐音把散乱而没有任何相关意义的词 或数字,换成平时 大家耳熟 能详的句子,方便记忆,加深记忆。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可以用谐音法记为“爸爸吃吧”。同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它们之间独立成词,没有任何 连贯的意义。要想把这18个虚词记在脑海 里面,做到信手拈来,估计能做到的没有几个,何况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普通高中 的学生。我的 做法是,打乱它们 的秩序,利用谐音,连词成句:“因为……而且……所以……”大家熟悉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把18个字连接起来:因为何乃其(班上一男同学的名字)与于则焉(班上另一女同学的名字的谐音,真名叫余泽嫣)关系非常好,而且外貌很相像(若),所以之乎者也!这么一改,18个虚词,学生就容易记住了。

(二)理解虚词的类别

1.介词

(1)用在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有时介词虚化了后面的动词、形容词,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介词“以”后面的部 分在一定 语境下常 可省略。例如:以獉(廉颇)为贤(于)大夫。介词“以”后面的部分有时候可以前 置。例如:“是以獉”即“以是”,“何以”即“以何”。

(4)介词结构是用来修饰说明动词的,位置在动词前面的,是状语;位置在动词后面的,有的可以移到谓语或动词前面去翻译。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介词结构修饰动词,通常有以下功能: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工具、方式、原因、依据、条件及被动状态。例如:吾不能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状态)

2.副词

副词是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的虚 词,具有以下 特点。

(1)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 补语。例如:渔人甚异之。/王之好乐甚。

(2)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 围、时间、频度、语气、谦敬等。例如:窃为大王所不取也。

3.连词

连词的主要特点是:

(1)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如“且战且退”连接两个谓语表示并列关系。

(2)连词连接的前后词语或短语,有的是同类的,有的不同类,如果前后的顺序能够调换,则是并列关系;如果不能,可能是顺承、递进、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表并列)/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

连词还可以表示目的、让步关系等。

4.助词

助词在文言文中 不能独立 使用,也不充当 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类。

(1)结构助词

1有的助词有比较实在的意思。

例如:“欣欣然”的“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2有的只作为标志。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的“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2)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主要 有:也、矣 (已)、耳 (尔)、焉、乎、欤(与)、耶(邪)、哉、夫等,在句子中帮助表示或加强各种语气。

另外,助词还有两个或多个连用的 情况,要根据情况确定其语气。

(三)按18个文言虚词谐音句 子 的 次 序,重 新 编 排整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1.因

1因求假暂归。(连词,于是,就)

2因乱以人,殆。(趁机)

3或因寄所托。(介词,依,随着)

4因以讽谏。(介词,凭借)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经由、通过)

6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连词,因而)

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介词,依照、根据)

8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便、就)

2.为

1为吾子之将行也。(介词,可译为“在”)

2慎勿为妇死。(介词,表示动作、行 为发生的 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被)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6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要想学好文言文虚词,关键在于积 累,在于理清 虚词的框架体系,还在于利用一切方法,巧妙记忆,各个击破,持之以恒,温故知新,如此,高考中的18个虚词就可牢固掌握了。

摘要:文言文难学难考,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的效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常理,从“巧”下功夫,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3.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篇三

一、之

1、助词“的”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臣之妻私臣 ④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代词“此”“这”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燕赵韩魏闻之

3、代词“他”“它”“他们”“它们”等

例:①公与之乘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执策而临之 ④先帝称之曰能

4、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6、助词 后置定语标志

例: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7、助词 无实义凑足音节

例:①公将鼓之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其

1、代词 “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增其旧制 ④谓其妻曰⑤下视其辙

2、代词 “他”“它”“他们”“它们”

例: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②醉能同其乐 ③宜有司论其刑赏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3、代词 “这”“那”

例:①欲穷其林 ②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代词 用在数词之前,相当于“其中的”

例: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不能名其一处

5、副词 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例:其真无马耶?

6、副词 表示推测语气“恐怕”

例:其真不知马也

7、连词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8、助词 形容词词头

例:其喜洋洋者矣

三、而

1、连词 表承接

例:①学而时习之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日出而林霏开 ⑤舍生而取义者也

2、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例:①妇拍而呜之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③感极而悲者矣 ④报先帝而忠陛下

3、连词 表示修饰关系

例:①窥镜而自视 ②暮寝而思之 ③登轼而望之 ④执策而临之

4、连词 表示转折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以

1、介词 “凭借”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何以战?

2、介词 “用”

例:①醒能述以文者 ②以衾拥覆

3、介词 “因为”

例:①以中有足乐者 ②以其境过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不以千里称也

4、介词 “凭……身份”

例:生以乡人子谒余

5、介词 “把”“将”“拿”

例: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咨臣以当世之事 ③必以分人

6、介词 “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动词 “认为”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8、连词 “用来”“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俯身倾耳以请 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9、连词 可不译

例:①计日以还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10、连词 “以致“

例:①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伤先帝之明

五、于

1、介词 “在”

例: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躬耕于南阳 ④相与步于中庭 ⑤战于长勺

2、介词 “从”

例: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介词 “向”

例: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欲有求于我也

4、介词 “给”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介词 “比”

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6、介词 “因为”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介词 “对”

例: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六、乃

1、副词 “竟”“竟然”

例: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副词 “才”

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副词 “于是”“就”

例: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乃入见

七、虽

1、连词 “即使”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连词 “虽然”

例: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游人虽未盛 ④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八、为

1、动词(wei阳平) “做”“干”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③故不为苟得也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动词(wei阳平) “作为”“当作”

例:①以捕鱼为业 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③撰长书以为贽

3、动词(wei阳平) “成为”

例: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4、动词(wei阳平) “是”

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4.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四

必考题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何乃】译为“怎能”

5.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 篇五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2.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6.如何判断文言虚词“虽”的意义 篇六

那么,如何判断“虽”在文言文中的意义呢?下面笔者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判断的方法。

“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至于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虽”是表示转折,还是表示假设,这就要通过看“虽”字后面的内容所反映的情况是不是确实存在的来进行判断。如果情况确实存在,那么就是表示转折,译为“虽然”;如果情况不是确实存在,而是尚未实现的事情或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那么就是表示一种假设,译为“即使”。例如:

“马之千里者……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韩愈《马说》)。此句“虽”字后面的内容是“有千里之能”,根据文中语境可知,“有千里之能”的是“是马也”,而“是马也”指的是“马之千里者”,“马之千里者”也确实是“有千里之能”的,由此可知,“虽”后面的内容“有千里之能”所反映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所以“虽”译为“虽然”。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他植者”已经“窥伺效慕”了,但结果还是“莫能如也”,这句话突出了郭橐驼是一个种树行家。由此可知这个句子中的虽后面的内容窥伺效慕是确实存在的情况,所以“虽”应该译为“虽然”。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此句中的“虽”后面的内容是“乘奔御风”,根据语境可知,“乘奔”不是确实存在的情况,“御风”在当时的条件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作者为了说明三峡夏天江水湍急而作的一种假设,所以“虽”译为“即使”。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句中“虽”后面的内容是“无四方之忧”,根据语境可知,这是大夫文种为提出“英明的君主应重视储备人才”的观点而作的假设,而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不可能“无四方之忧”的,所以“无四方之忧”不是确实存在的,而是尚未实现的事情或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这里的“虽”应该译为“即使”。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虽”后面的内容是“欲言”,根据语境可知,齐王广开言路,“期年之后”,国家强盛,政治清明,臣民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自然也就没有“欲言”的情况了,所以“欲言”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确实存在的,“虽”在这里应该译为“即使”。

7.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七

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以来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

1. 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 每组两句,着重考查1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 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 所考查虚词可能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范围。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虚词概说]

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文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备考指津]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除了熟练掌握上述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分清虚实

分清虚实,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如介词大都为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比如“用”在“至则无可用”(《黔之驴》)中是“用处”(实)的意思,而在“用心一也”中是“因为”(虚)的意思。再如“绝”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是“横渡”(实)的意思,而在“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中是“非常”(虚)的意思。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的“顾”是其本义“回头看”的意思,是实词(动词);“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是“但、不过”的意思,是虚词(连词,表转折)。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与“用”为互文见义,都是“重用”的义,是动词(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以”,义为“用”,是介词(虚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要仔细加以分辨。

2. 辨清用法

所谓辨清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这些解释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已而”等。当它是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各种不同的关系。

又如“以”字可以作介词,也常用作连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在文中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当它是连词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可以表示几种关系。

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中的“之”作代词;“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欲之南海”(《为学》)中的“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

3. 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另外的用法,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表示凭借,译作“用来……的”;在“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一句中,则表示原因,译作“……的原因”。

4. 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相当于介宾短语“于此”(在这里);“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相当于“之于”的合音。二是“形同而义异”的双音字,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是,“而”是顺承连词。而现代汉语是一个表示结果的连词。另外,文言文用词造句有一定的规律。文言虚词在文中所在位置不同,用法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以+动”的时候,“以”字当连词用,“以+名词、代词”时,“以”当介词用。如2003年考题中“以夸诸戎狄”,“以”在动词“夸”之前,“以”是连词。“乃谴人以财物试之”“以”后面有名词“财物”,“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

[辨析方法]

1. 语境分析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又如2003年高考题12题A项两个“为”字,第二句是课本中的句子考生一般都知道是“被”的意思,考题中的“为”是不是“被”的意思呢?联系上文裴矩“襁褓而孤”,也就是说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父亲,下文又有“及长”,意为“等到他长大了”,他是怎么能够长大的?再看中间的句子,就可知道他是被伯父抚养长大的,这个“为”在这里也是当“被”讲。其它三项都可用此法类推,就可得出正确的判断。

2. 句意推敲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 句位判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5. 语法切入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6. 代入筛选法

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综上所述,在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待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蒿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拟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笃于教子 / 文炳明于听断

B. 称贷于人 / 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 而贷家取息岁倍

D.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以父任为蒿城令 / 以恩济威

B.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县贫,重以旱蝗 / 数年间民食以足

D. 县以民蚕麦偿之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当为代偿 / 公为我献之

B. 吏亦不惮之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 籍其家 / 尔其不忘乃父之志

D. 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 古者丈夫不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众以为不可

B. 夫人有贤行,治家严

C. 同列束手下之

D. 自幼俨如成人

(二)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狐谓狼曰:“羊肉其⑴鲜乎!君其⑵有意,叼其⑶一而啖之,得饱其⑷口福。”狼曰:“其⑸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⑹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⑺无闻邪,其⑻畏主人邪?及其⑼嬉逐,愿为一雪其⑽耻。君其⑾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⑿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参考答案

1. B(B向/给;A在……方面;C可是;D连词,表顺接)

2. C(C因为,表原因/表修饰,不译;A凭;B把;D拿)

3. A(A替、给,引出对象;B代“他”/代“我”;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D助词,与“不得直”组成名词性短语/音节助词)

4. C(C “束手”在文中意为“垂手”之意,可引申为“恭敬”)

(二)⑴表测度,大概⑵表假设,如果⑶指示代词,其中⑷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⑸加强疑问语气,又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⑺⑻两个并用,表选择,是……还是⑼第三人称代词,它们⑽指示代词,那种⑾表期望、要求,可 ⑿表反问,难道。

8.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篇八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 文言文“为动用法”例析

★ 文言文使动用法的快捷辨析(网友来稿)

★ 文言文或的用法

★ 文言文夫的用法

★ 文言文实词亡的用法

★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

★ 文言文实词进的用法

★ 高考语文文言文用法复习

★ 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9.文言文虚词且的用法素材 篇九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司马光《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苏洵《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苏轼《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贾谊《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10.虚词“以”的用法 篇十

(一)介词

“以”作为介词是非常灵活的。古汉语中,“以”再加上“于”,这两个介词基本可以包揽所有的介词义项。“以”可以译为拿、用、把、在、和、凭借、按照、根据、因为等,具体来说,根据它所带宾语的不同来翻译成相应的介词。例如:

1.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拿、用,介词)

2.久之,能以足音辨认。《项脊轩志》(凭借,介词)

3.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把,介词)

4.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按照,介词)

5.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介词)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因为,介词)

7.以至晋鄙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在,介词)

8.天下有变,王割汉中地以楚和。《战国策》(和,介词)

【难点分析】如果“以”的后面跟时间、地点,那么一般译为“在”;后面如果跟官职,一般译为“凭借……的身份”;后面如果跟的是一类人,可以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9.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腾王阁序》(后跟时间,译为“在”)

10.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传》(后跟时间,译为“在”)

1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后跟官职,译为“凭借……身份”)

12.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后跟一类人,译为“率领”)

13.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飞将军李广》(后跟一类人,译为“率领”)

(二)连词

“以”用作连词,用法基本和“而”相同。例如:

1.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并且,表示并列关系)

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并且,表示并列关系)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表修饰关系,不译)

4.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表修饰关系,不译)

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表修饰关系,不译)

6.作《师说》以贻之。《师说》(来,表示目的)

7.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来,表示目的)

8.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以致,表示目的关系)

9.夫人不能早自裁于绳墨之外,以稍陵迟。《报任安书》(以致,表示目的关系)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致,表示目的关系)

1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才,表示目的关系)

1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进而,表示递进关系)

13.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因为,连词)

1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连词)

【难点分析】

1.相对于“而”来说,“以”做连词一般不表示转折关系,也很少表示假设、承接关系,表示并列和修饰关系最多。另外,表示目的关系的用法也比较常见,“而”则没有这种用法。

2.“以”的前后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一般就是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或不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许多资料上都把“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樊哙侧其盾以撞”两句中的“以”作为承接关系来讲,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两句中的“拥火”“侧其盾”虽然是动词,但是在这里它们分别是作为“入”和“撞”的伴随性状语出现的,而不是先后的两个动作。

如果“以”连接两种行为动作,后面的动作是前面的动作的目的或者结果,那么此时的“以”就表示目的关系。表示目的,可以译为“来,用来”。

如果“以”后面的句意比前面的句意更近了一步,那么此时的“以”就表示递进关系,可以译为“进而”。

3.当“以”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的时候,会出现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这是考试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要注意区别。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动词(或形容词)。例如前面“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一句,其结构是“以+一璧之故(名词性短语)+欺(动词)”;“诸侯以公子贤”一句的结构则是“以+公子(名词)+贤(形容词)”。但是,仔细分析却又不难看出他们的不同:前一句中的“一璧之故”是和“以”在一起的,一起来修饰“欺”,作它的状语,所以“以一璧之故”是介宾短语,此句中的“以”是介词;后一句中的“公子”是和“贤”在一起的,作它的主语,“公子贤”可以看成句子,那么“以”后面连接句子,就是连词。

也就是说,要想判断“以”表示因果关系的时候是介词还是连词,就可以看它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的作用:如果它与“以”关系密切,构成介宾短语去做后面动词的状语,那么“以”就是介词;如果它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关系密切,构成句子,那么“以”就是连接句子,就是连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以其乃华山之阳”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名”的状语,是介词;“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构成句子,“以”连接句子,就是连词。

还可以试着用加“所以”的方法来判断。能找到对应的表示结果的句子,能在句前加上“所以”,与“以”领起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那么“以”就是连词,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可以在“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的前面加上“所以”。而“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两句都不能找到相对应的句子,所以“以”是介词。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现摘举如下:

(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因为,连词)

(2)洎牧以谗诛。《六国论》(因为,介词)

(3)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连词)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连词)

(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介词)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介词)

(7)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因为,连词)

(三)通假字,通“已”

“以”通“已”可以有两种用法:

1.副词,译为“已经”。例如:

(1)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通“已”,已经)

(2)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报任安书》(通“已”,已经)

(3)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苏武传》(通“已”,已经)

2.动词,译为“停止”。例如:

(1)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通“已”,停止)

(四)助词

“以”作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这种用法现代汉语基本还用。

(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表时间)

(2)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方位)

(3)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转》(表范围)

(五)动词

1.认为。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认为,动词)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认为,动词)

2.任用

(1)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涉江》(任用,动词)

(六)名词,原因

(1)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桃李园序》(原因,名词)

(2)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原因,名词)

【难点分析】

上面的这几种用法考试涉及不是太多,特别是“停止”“助词”“任用”“原因”等几个意义,仅作了解就可以了。

(七)固定结构

1.以为

“以为”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也比较多。

(1)同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译为“认为”。例如: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更多的时候,“以为”中间省略了“之”,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译成“认为(他)是”,或者译为“把(它)当作(做成)”。例如: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认为他是)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把(它)做成)

2.是以,以是

这两个词中的“是”意为“这”,“以”意为“因为”,合起来就是“因此”。例如:

(1)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因此)

(2)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因此)

【作者简介】

梁玉霞,高级教师,执教于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第一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11.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十一

一、前后同则同。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如:

1.者

(1)求者肩背相望。

(2)惟有饮者留其名。

“者”的前面分别是“求”和“饮”,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就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者”的用法是相同的。如果你对此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者”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者”的后面是“肩背相望”和“留其名”这两个动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1)(2)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2.于

(3)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

(4)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于”的前面分别是“隐”和“追”,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也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于”的用法是相同的。同样,也可以再看看“于”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于”的后面是“九里山”和“宇下”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可以确定(3)(4)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从上面两例我们可以得知,在高考文言虚词解题过程中,就某种程度而言,只要虚词前后相应的词或短语的属性相同,其用法一般来说是相同的。这样,在答题过程中就没有必要知道这两个虚词的具体用法。当然,如果你的虚词语法知识掌握得很好,完全可以将各个虚词的用法写出来加以比较,这是最好不过的了。譬如第一组当中的两个“者”字都是表示“……的人”,以此就完全可以判定其用法是相同的。

二、前后异则异。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如:

3.于

(5)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6)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的前面分别是动词“礼”和形容词“贤”,其词性不相同,而虚词“于”的后面是“其嫂”和“弟子”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那么,该如何判定其用法是否相同呢?此时,我们就要联想到“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教材上的句子,这一“于”是属于一词多义,在这里解释为“比”,而“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若解释为“比”就句意不通了。因此,可以确定(5)(6)两句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4.以

(7)以阿附魏忠贤论诚旦。

(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以”的后面是动词“阿附”和名词属性短语“大中丞抚吴者”,其属性不一致。我们可以确定(7)(8)中两个虚词的用法是不相同的。

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这就需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不要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式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譬如:

5.以

(9)竟绐以他事辞去。

(10)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这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了,虚词“以”的后面分别是“他事”和“小”。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来其属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性短语,一个是形容词,但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小”在这一句中活用为名词。因此,我们可以确定(9)(10)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12.初中文言文虚词“者”用法知识点 篇十二

①结构助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

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

13.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 篇十三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一篇:执业药师考试《药事法规》模拟习题下一篇:小班幼儿健康教案《机灵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