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精选8篇)
1.小学语文课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篇一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一、课堂实录与评注
(一)教学环境:学生数:52,环境:电子白板;年级:六年级(1)班 时间:下午第二节课,40分钟。
(二)教学过程及评注
1.课题导入:用时6分钟
教师以竞争回答老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问题涉及李白(诗仙)、杜甫(诗圣)、陆游(小李白,放翁),其中,陆游的内容教师进行了提问、追问(示儿、,要求齐背一了遍)、补充。并出示课题
评注:这个导入环节安排是合理的。鉴于后文的内容,个人认为:一是抓住陆游的生平,介绍他的思想;二是《示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学生已学过了,很熟悉,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基础。教师可以展开想象:诗中要求儿子等中原平定之日,别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那么,作为父亲,难道就没有对儿子其他做人做事的忠告或是要求么?如果有,又会是些什么呢?从而引入《冬夜读书示子聿》共八首诗。这样过渡就自然了。
2、自由读诗 用时6分钟
在6分钟的时间里,教师要求学生读诗,并反复强调要读出“韵味”来,并兼有齐读要求。后来,教师请一名学生读,另两名学生对该生进行了评价。评价之后,教师表示肯定。
评注:这个环节,把字读正确是第一要务,要求学生读出“韵味”来,似乎要求过高,因为学生尚未对诗进行理解,再说,“韵味”的标准是什么?教师没有示范,学生的评价也没有依据。
3、合作学习,理解诗句 用时7分钟
教师提问诗句,学生无法回答,于是教师在白板上提示自学的方法,要求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评注: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教师把学习的方法告诉了学生是对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改进:一是对方法的文字描述过多,而且关于“查资料”的方法,在课堂上不具备条件,可以不提,另外,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没有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这是这个环节的最大问题。个人认为学生的.任务可以有以下六项:一是诗中的几个关键字,如“遗”、“绝”、“躬”三个字在诗中的具体意思,二是用自己的话来说明诗的主要意思;三是学生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工躬行”有无不同看法?四是可否用别的格言、诗句、来诠释这首诗,五是你能体会到陆游对子女怎样的一种期望和要求?六是你从这首诗里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准备怎么做?
4、合作展示 理解诗文 用时11分钟
教师组织了四个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展示。学生大多起来说的是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了评价,同时,以“你能想到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于等不得学生回答,先后自己说了自己所想到的:站在岸上学不成游泳! 赵括——纸上谈兵、李时珍——尝百草与《本草纲目》、毛泽东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毛泽东的是:实践出真知,此话为邓小平)、肖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学生则谈到了爱迪生等少数几个名人,这个过程,由于学生不主动,教师数次启发,最后直接提问学生。
评注:这个展示环节显得零乱不堪。从课后教师的反思来看,其用意在于拓展。这就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在对本诗尚未完全理解之时,盲目拓展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二,拓展应向哪个方面进行拓展,是名言名句、学过的诗句还是名人故事?有没有必要对拓展的方向进行一下分类?另外,这个环节作为小组合作后的展示环节,本应当由学生唱主角,老师没有必要讲那么多,成了老师代学生“拓展”。解决这个环节存在问题的办法:一是在第三个环节中如上所评注的,事先明确学习后要展示些什么,二是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三是对展示的精当的语句,完全可以让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进行归类,对展示的结果进行评价即可。
5、回归课文,深化感悟。3分钟
教师在解答完学生提出的不懂的最后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联想诗人作诗的情景,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者以“ 陆游”的父亲角色进行朗读。
评注:其实,这个环节就可以要求学生读出韵味来了。但是,这个韵味是有两种角色韵味的:一种是父亲的韵味,一种是作为子女听父亲说的话的韵味。教师看重的是前者,但这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没有做父亲感性经验,倒是作为子女,他们有切身的体会。因此,阅读的价值导向,应重在作为子女,该如何听取父亲的教诲,而不是作为父亲如何去教育子女。
6、强化练习。用时6分钟
教师在白板上出示了本节课的作业练习题,当堂练习,当堂由教师进行讲解。
评注:作为练习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不可小视。如作业题中有阅读两个填空题:
他(指陆游)在诗中一共讲了几个道理: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和( )的精神;一个既有( )又有( )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学生在做了不到两分钟后,教师提问了两名学生,学生立刻回答出标答案(我现在都记不清是什么了),教师给予了肯定后,这个题就算是过了。实际上,这个题如果不是事先让老师看到答案,我们填出来的不一定都是参考书里的所谓“标准答案”。问题在于教师只强调这个标准答案,而忽略了可以用的其他答案,本身就有问题,而这种做法对学生带来的伤害,一是禁固了学生的思维,二是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艰难:如果是在考场上,我又如何能想得起这个标准答案呢?没有办法,只好去背。可问题是,背下来答案了,它不考这题,阅读材料根本不是课本上的,那咋办?!
7、总结评价 1分钟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扼要总结。
评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离不开教师的总结。总结的内容,既要有知识内容的总结,也要有学习方法的总结。大多数教师容易忽视的是后者。
二、总体评价与建议
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算是一节优质课。但是,从细节的评析看来出来,在一此环节上确需要下功夫进行打磨,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和练习题的处理上。建议对以上三个环节进行重构。课堂结束时,可以把另外的七首诗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其中的一首,下次课进行学习交流。
2.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体会陆游对小儿子子聿的一片深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背诵陆游的《示儿》
问: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呢?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陆游又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置之脑后,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1)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2)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熟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况。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2、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四、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一)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1、指名交流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古人读书学习是如何不遗余力的?你想到了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成语?
(1)勤奋学习的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2)勤奋学习的成语: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4、师:古人读书学习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不遗余力)
(二)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1、指名交流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板书:持之以恒)
3、从“少壮”、“老”两个词语,你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师:做学问,要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否则,只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谁知道哪些人,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齐白石,老年才名扬中外;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写成《国榷》)
(三)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读了这两句诗,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交流:“纸上”:书本知识。(相机板书:书本知识)“浅”:肤浅。“终”:毕竟。“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2、学生交流诗句意思。
3、师:看来,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4、同学们,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吗?赵括为什么会兵败呢?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什么?
5、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实践出真知。)
(四)、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怎样?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请你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读一读这首诗。
2、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五、巩固古诗,明白事理
1、《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南宋诗人()。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
2、陆游共写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诉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选两到三首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遗余力书本知识
做学问
3.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三
黄陂区前川一小
曾
玫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深入理解古诗的含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让学生推敲词句,感悟经典诗文的魅力。
3、读写结合,深化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大意,感悟古诗意蕴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品评古诗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关注课题,以疑导学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同学们要注意聿字的写法,中间一横要出头,悬针竖要写得挺拔有力。教师范写
谁知道“示”的意思?(生:启示,教导)师:读课题你能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从课题中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学生:从课题中我知道这首诗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陆游和他的儿子子聿。学生:从课题中我了解到诗中所写的是陆游教导他的儿子怎么读书。师:题中短短的四个词语,七个字就让我们知道了时间、人物、事件这些信息,诗题真是高度凝练概括,文题中有的揭示主题,有的告知事件,你还知道哪个诗题是告知事件的?(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再读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陆游是怎样教儿子读书的?
生:陆游对儿子讲了那些读书的道理呢?
师:学习古诗,一定要仔细琢磨课题。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作者的文字回到多年前那个寒冷而温暖的冬夜,去倾听一位父亲的读书感悟吧!
二、关注朗读,读中理解
(1)小声自由地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注意 :“壮、”
“始”等字的读音。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朗读是读书的好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几次后,谁能说说诗句大意?指名学生说
生: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就开始努力,到了老了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想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实践。
三、关注品味,感悟诗韵
1、指名读第一句诗说说这句诗中哪些词引起你的兴趣,让你觉得有意思? 学生:“无遗力”三个字让我想起词语: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师:“无遗力”这个词告诉我们要怎样读书?(生:全身心投入。十分专注)板书:孜孜不倦
师: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叫组词法。板书:组词法 师:由“少壮”一词让你联想到那句名言?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叫联想法。板书:联想法。师:谁能在这句诗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少-老)
那么这一组反义词又说明了什么?(读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费,虎头蛇尾,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
师追问:
把“老始成”换成“老就成”或“老了成”行吗?
学生讨论:“始”是“才”的意思说明读书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不是轻而易举的,如果换成“老就成”就显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了。不符合作者原意
2、读着读着,你觉得“工夫”一词能换成“功夫”一词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填空练习题
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菜炒好了。
画鸡蛋并不是简单的事,达芬奇花了好长时间才练好了这身()。
3、由这句诗你联想到那些古人认真读书的故事?(凿壁偷光、头悬梁,锥
刺骨、程门立雪)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读好这句诗。(指名读,评读,集体读)
师:看来学古诗一定要一字一词体会,仔细推敲,要品赏诗句。
师:老师在这里有一个疑问,既然古人是不遗余力的读书,那么古人的付出和回报就不成正比例 了,下面我们看看作者又是如何针对这一现象得出感悟的。
第二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指名读这句诗
(2)师:你觉得这句诗中那些词最重要?(3)生:躬行
(4)生;还有“绝知”一词很重要
(5)师追问:“绝知”是什么意思?“躬行”又是什么意思、?(6)由躬行一词你联想到那些历史故事?学生回答 赵括纸上谈兵、李时珍访名医尝百草
王羲之苦练书法(7)你又联想到那些与实践相关的名言 出示句子生齐读
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实践出真知。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力行而后知之真。
这一句 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讲明这一道理的?板书: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师小结:真正的知识来源于实践
(8)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诗?指名读、小组读,强调“浅”、“躬行”、“绝知”等词要重读,让大家明白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点的重要性
四、诵读全诗,读中思考:第一句诗与第二句诗有什么关系?(第一句是作者观察到的现象,第二句是作者思考的结果)
男女生对接读,师生对接读。
师你看,我们写文章也要像作者那样思路清晰,有条有理、逻辑性 要强。
五、关注想象,由画变话
同学们文中的插图是静止的,我们的想象却是灵动飞扬的,你们想象父子俩读书的情景,把这温暖的画面写下来,要把父亲怎样示这一过程 体现出来,写话时抓住 人物的动作表情,学生练笔,老师板书:想象画面法
学生练笔然后展示画面
学生:一个冬天的晚上,寒风凛冽,人们早早的转进了暖暖的被窝,有一对父子却在灯下打开了书本,他们喜欢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读书,父亲面带微笑的对儿子说: “儿啊,古人读书都是竭尽全力,大部分人都是从青少年开始发奋努力,中老年时才有收获。儿子扑闪着大眼睛,好像若有所思,父亲又接着说:“只是一味的读书是不行的,书中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完善的,要想深入了解必须亲自实践。儿子觉得父亲言之有理,在一旁不停地
点头。
学生;一个寒风刺骨的晚上,一对父子在如饥似渴的读书,父亲轻轻地走到儿子身边,摸了摸儿子的头,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孩子,读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曝十寒,古人读书都是孜孜不倦,勤奋刻苦,到了老来,才有所成就。书中的知识毕竟是浅薄的,还要从社会中生活中获取知识,这样才能透彻的掌握知识。儿子觉得父亲好伟大。鼓足勇气说“我一定照您老人家说的办。”
学生练习背诵这首诗。指名同学背诵,齐背
六、拓展延伸
出示《 示儿》这首诗比较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一首诗示情,一首诗示理,一首诗教子,一首诗爱国。
师:同学们我们学诗一定要进行比较朗读,这样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七、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我原来只以为开卷有益,还没想到书本知识要和时间联系起来。
生:我知道教育别人除了口头说教外,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这样更深入人心。
生:我懂得了读书并非一日之功,要勤学苦练,学无止境。
板书设计:
做学问: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4.改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四
屋内的床旁是一张木桌,木桌的右侧布满了一叠叠的书,虽说是布满了,但那些书一点儿也不乱:经书一叠,诗集一叠,文书一叠... ...木桌左侧是一座火炉,火炉中的火越烧越旺,屋子也就越发温暖。
大诗人陆游坐在木桌旁,寒窗苦读着。子聿提着烛台,缓缓走进陆游的里屋,眉头紧锁:“父亲,孩儿有一事相问。”
“哦,说说看,是何事让你如此不解?”陆游放下手中的书,示意子聿坐下。
“为何我读了那么多书,一点儿也不比父亲您差呀,可作诗却永远也比不上父亲您,您说这是为何呢?”子聿望着陆游,眼瞳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
陆游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孩儿,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但少年时花的时间与精力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作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虽是丰富的,但终归还是有限的,是不完善的,要想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古人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知识渊博,说起兵法头头是道。可当他带领数十万军队与秦兵对战时,由于缺少实战经验,全军覆没,而他也被乱箭射死... ...”说到这儿,陆游叹了一口气:“子聿,你知道父亲说这个是为了告诉你什么吗?”
“父亲,子聿明白,父亲是为告诉子聿,读书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面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谢谢,父亲!”子聿说着提着烛台离开了房间。
陆游望了望窗外,低吟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吟完,他又继续寒窗苦读起来... ...
子聿走进房间,思索着父亲说过的话,过了许久,他恍然大悟,拿起书本读了起来... ...
5.《冬夜读书示子聿》说课稿 篇五
桥头小学 喻越
【说教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最后一首诗词。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要着重让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预设时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到的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既复习了旧知,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不至于让“无遗力”、“老始成”这两个教学重难点流于空洞的说教;因为有了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教学中学生均能建立起丰富、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本教学设计中除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之外,还增加了导学案配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拓展思维。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说与写相呼应,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把握整首古诗。【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诗词的内涵,联系具体事例加以理解;
3、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说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对子聿所寄予的深切期望。【说教学方法】
本文拟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移情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沟通回顾
1、观看插图,发挥想象:从插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交流)
2、出示书法作品《冬夜读书示子聿》,引出课题。
3、揭示课题。解释“示”、“子聿”,理解课题。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指名读诗,正音。
三、自学古诗,合作探究
1、出示导学案。
2、完成导学案第三题“设问导读”部分。(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记号。)
四、品词析句,体会情志
1、探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①借用成语故事说说,哪些古人学习或做学问是无遗力的? 出示成语:悬梁刺股(孙敬 苏秦)凿壁借光(匡衡)
萤囊映雪(车胤 孙康)闻鸡起舞(祖逖)
②出示故事: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年才名动全国;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
这两句诗陆游想让子聿明白什么?(板书: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2、品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让我们想起一个词:“纸上谈兵”。①补充阅读《纸上谈兵》。
②联系诗句,理解“绝知”和“躬行”之间的联系。
五、诗文小结
1、陆游为什么要对子聿说这番话?你能走进陆游的内心想象一下吗?
2、诗文小结。
六、作业设计
1、抄写并背诵古诗;
2、选读其它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见导学案)
自选题 :写一段话,要求用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
【说板书设计】
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冬夜读书示子聿
6.小学语文课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篇六
我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到了很多古诗,也了解了很多诗人。我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会背诵哪些古诗?大家真了不起。(板书:陆游)这位诗人有谁了解吗?
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冬夜读书示子聿》,齐读课题。
理解诗题(教师补充《示儿》及子聿与我们溧阳人有缘的内容)
我们前不久刚学过《示儿》,在你的印象中,陆游是个怎样的人呢?
在我们今天这首诗里,作为诗人,同时也作为父亲,陆游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要想真正地认识到陆游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还是要好好地读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音读正确,把每句诗读通顺了,并且在不懂的词语旁边打个小问号。
2、指名读,我们听他有没有把每个字音读准!
3、再指名读,我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流畅,让大家听得比较舒服。
4、同学们可要注意啊,我们读的可是古诗啊,古诗的朗读有古诗的要求,这不同于一般的课文,同学们可得再练一练。
指名读或范读(要求读出节奏)
齐读
三、再读古诗,理解古诗
同学们有哪些字或词不懂吗?(由学生提出,教师板书)
1-2句
遗,组词理解
少壮,联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始,等到解释了诗句之后再说,体会
“成”,成什么?范读一、二句,重读“学问”,成什么?
过渡:做成学问可不容易啊!指名读读一、二两句(指名几人读,迟评价)
范读(重读“少”、“老”)你感受到什么?是呀,这时也许陆游想告诉儿子什么呢?
诗人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着读着,想到了哪些成语、名人名言或者故事吗?
再指读(知道了诗句的意思,读起来就不一样了。)
3-4句
终,理解诗句意思再说
绝知,深刻地理解
躬行:你在家什么事是亲自做的啊?
你知道“亲自做”在古代怎么理解吗?
陆游又想对儿子说什么呢?
再指读
读书与实践之间关系是如此之紧密,我们同学们都读出来了,觉得自己聪明吗?这么深刻的道理都读懂了。齐读!
不仅我们同学们有这种体会,原来在很久前毛主席和鲁迅先生有过这种想法。
出示,自由读。像这种情况,我们能举个例子吗?联系“绝知”,对于赵括来说,什么叫“绝知”?
赵括就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怎么吟诵古诗?
赵括就站在你们大家面前,你们一起来吟诵古诗?
这是多么深刻的道理啊!引读两句古诗。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烛光下的诗人陆游,在静静地读着书,他一明白这个道理就对儿子说--(齐读)
我告诉大家子聿是诗人的小儿子,诗人对儿子说这些话时,心里会想什么呢?
这是多么深厚的父爱啊!齐读!
四、赏读古诗
我们想象,子聿会怎么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不要说,你就是子聿,来读读,想到了什么,就举手!
生谈,子聿你来读父亲的诗。
五、巩固学习成果
回顾古诗学法
补充其余七首古诗。
陆游经常通过写诗来教育他的儿子们,比如他的二儿子陆子龙要到吉州去任地方官,他特意写了一首长达52句的诗来为儿子送行。诗中说:“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认能肆馋毁!”
出示,生自由读读,懂吗?就是要求要清清白白地做官,做一个为民众欢迎的清官。
陆游尤其疼爱他的小儿子子聿,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就是这个陆子聿,他从小就在其父亲的熏陶下、教导下,饱读诗书,也算是深明事理之人,可遗憾的是我们谁也不会想到,甚至陆游他老人家也想不到,就在陆游逝世后,陆子聿在我们溧阳做出了许多为害百姓的事。
作为父母官,要爱民如子,陆子聿知道吗?但他做到了吗?倘若陆游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他会怎样读……
作为父母官,要造福一方,他懂吗?倘若陆游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他会这样读(男同学)……
作为父母官,要像他父亲那样,“宦途至老无余俸,贫悴还如筮仕初。”,他清楚吗?(女同学)……
可是,他没有做到,为此,我们同学们,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说说,再把感受送到句子里读读。
教师小结
7.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 解释 篇七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拼音:
gǔ rén xué wèn wú yí lì ,
shǎo zhuàng gōng fū lǎo shǐ chéng 。
zhǐ shàng dé lái zhōng jiào qiǎn ,
8.改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八
地点 房间
人物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
陆子聿:陆游的儿子。
第一幕
(幕起。子聿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子聿 学而识习之,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一翻书)
(屋外,北风呼呼的吹,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下来,翠竹禁不住这样的天气,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昏黄的烛光下满是子聿读书的身影)
子聿 (打个哈欠,又继续读书)子不教,父之过……
(幕落)
第二幕
(幕起。一个和蔼、满戴笑容的人提着油灯来到子聿的房间。)
陆游 子聿啊!(用手摸了摸子聿的头)休息一会儿吧,你读书那么辛苦,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爱学习固然是好
事,也不能忘本呀。(话句里满是父亲对儿子的爱)
子聿 (点了点头)爹,我知道了,您也要注意身体。
陆游 我来是想把我毕生的读书心得教于你。(用手抚摸了子聿的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你们这
年龄花的功夫,往往是到像我这般年纪才有所成就,所以我们现在打好基础,以后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的,你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一定要亲自去实践。
子聿 (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爹,我一定努力读书,将来孝敬您。
陆游 (会心一笑)我的子聿年龄这么小就能明事理了,真让你爹我感到欣慰。不早了,快去睡觉吧。
子聿 爹 ,您也早些睡吧!
(陆游提着油灯,走出了子聿的房间,屋内又留下子聿勤奋读书的身影。
【小学语文课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案例反思)09-03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参考06-26
小学语文教学培训反思10-02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学反思11-09
《掌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10-12
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06-11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7-24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0-03
小学语文课文背诵大法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