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024-08-29

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共10篇)

1.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一

9、当别人比我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指导学生彩积极的态度和调节方式,克服嫉妒心,优质心理平衡。

2、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心理学中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从古至今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心理上都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请听下面的小故事。

(二)讲授新课

1、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白泰宫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嫉妒的心理?

2、嫉妒心理怎么样害死了白泰宫的儿子?

3、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后得出:嫉妒之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容易出现头晕、头疼、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胸有郁闷、腰背酸痛等症状,而且有嫉妒之心的人情绪都很不稳定,行为出现过激,就像故事中的白泰宫一样。读[咨询台],我们应怎么样保持好情绪?

(三)活动区

1、请同学做个小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A、组织学生自读自评。B、从小测试中你知道了什么?

2、嫉妒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请你选一选,把不良的情绪放入回收箱中。(可在词语上画*)。

3、实践园

A、怎么样做才是最好呢? *请你动笔写一写,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样做? *请同学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只有靠自身努力争取才能成功,嫉妒之心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B、读一读下面两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C、遇到同学中有嫉妒行为的,你打算怎么样帮助他呢?(看小练习)D、同桌讨论 E、反馈

(四)总结全课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嫉妒这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危害,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成绩。

10、合作学习好处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教学难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电脑课件、气球、充气筒、棉线等。教学过程 :

一、在问题情境中了解合作

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①出版一本书; ②制造一辆汽车; ③唱一台好戏; ④三峡工程。师: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图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 师生共议后归纳: 师:完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合作!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之一,也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这节心理健康课,我 们就来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进行有效而成功的合作。(板书:出示形似握手的合作两字)

2、引出“合作” 的概念

师:根据刚才你们所回答的问题,想一想:什么叫合作?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课件出示----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生齐读)

3、了解合作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小表演《放学之后??》,有请李皓旭和刘伟同学。

(1)观看学生表演:两个同学放学结伴回家,到了院子,一个同学想去打羽毛球,一个想赶快写作业,两个互不谦让,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思考:“他们能在一起合作吗?为什么? 学生小议后分析:这两位同学没有共同的目标,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须有“共同的目标”。(板书:共同的目标)

(2)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真思考下列两个问题。课件呈现问题: ①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与他合作吗?为什么? ②有同学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隐瞒不报告,(3)教师小结:

对,我们与人合作还应当分清是非,坚持原则,并且还要遵纪守法。对别人、对自己、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可以合作,否则就不能合作。

二、在合作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师过渡:我们了解了合作要有共同的目标,坚持原则,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闯三关的游戏活动,边游戏 边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合作获得成功?我们的哪些行为有利于这次合作呢?

1、课件出示合作性游戏:比比谁的气球多(第一关)游戏规则: ①以组为单位,每组派三人组成参赛小组,充分利用老师给的三件东西(充气管、气球、棉线)给气球充气,不能用嘴吹。②在规定时间内给气球充气,多者为胜。

③时间3分钟。(非参赛同学边为本组加油边观察和思考老师的问题)(备注:事先分好小组,指一名组长负责,让组长自带棉线、盛汽球用的塑料大盆一个。)

2、领悟有效合作的行为基础师: 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请冠军组的同学说说自己在比赛中的想法,做法。

③请同学们结合比赛谈谈认识,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为。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 板书(围绕“合作”二字呈花瓣状写下这五句话): 互相友爱 互相谦让 互相配合 合理分工 知识和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合作师过渡:你们顺利闯过了前两关,下面我们一起来闯最难的第三关。

1、课件屏视:火场逃生游戏规则:(1)每组选出七名同学参赛。

(2)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瓶子代表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

(3)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才有可能生存。(4)听到老师的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瓶中的彩球提出来。用时最少的获胜。

2、学生进行游戏。

3、在合作中体验成功,感受合作的喜悦

(1)为最佳合作小组颁奖并请代表谈获奖感受。也可以请没有成功的小组谈教训。(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先进行了分工,谁先出,谁后出。速度要快,不能犹豫。心中要想着他人,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都争着向外出,谁都出来不了。)(2)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互相友爱 知识能力 共同目标 互相谦让合作坚持原则 合理分工 互相配合11、同桌小伙伴

教学目的 :

1、知道“帮助赏识、鼓励 宽容、倾听、微笑、打招呼”等行为能获得朋友。

2、经历找朋友的过程,体验获得赞赏的快乐。

3、建立“要想有好朋友,你自己就要够朋友。”的信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我的朋友在那里》的背景音乐下,学生进场。老师在门口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懂得交朋友时要主动大方,有礼貌,要记住对方的名电脑、课件 与学生一一握手。

师:你们觉得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师:是呀,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如果有许多许多的朋友陪他们玩,他们就会玩得非常的开心。怎样才能交到很多的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交朋友。

二、问卷测验 1.出示问卷内容

如果班级组织学生秋游,你最愿意和班上的 玩。其次是。最不喜欢与 一起去玩。2.讨论

① “你最喜欢和谁一起去玩?你能告诉我为什么?” ②请被大家喜欢的人说说你的秘诀。

3.教师小结:看来,乐于助人,待人宽容有礼貌,善于倾听,给人鼓励的人最受大家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扎气球

1.猜想:用牙签扎气球,会有什么结果? 2.游戏:扎气球。怎样扎能不破?

3.有什么道理?“气球两端较松弛,表面张力小所以不容易破;中间绷得紧,表面张力大,所以容易破。”

4.教师引申:“对。其实,这个游戏的道理和人际交往是相通的——在和他人交往时,你千万不要触碰对方的紧张面。例如,有的同学家里比较穷或个子很矮,很不乐意别人谈论自己这一点,你就要避开这个话题,否则,就容易像牙签戳气球一碰就爆,引发反感、争吵甚至打架。反之,你可以找对方松弛的一面去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四、故事启发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小熊过生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刚开始小熊为什么交不到朋友吗? 后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为他庆祝生日呢?

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就要像小熊这样—(全班齐说:“热情、大方、有礼貌。”)我们就带者这样的态度去寻找朋友,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朋友。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叫做:找朋友。你们愿意跟老 师学吗?

12、小小理财师

目的要求:

通过活动,帮助孩子正确理财外,还要通过言传声教使他们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以及感受亲情,懂得珍惜压岁钱。课前准备: 了解小学生生日消费的一些情况。辅导方法: 讨论法。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春节给孩子压岁钱,这是多少年不变的习俗。每到这个时候,每到这时候,大家是不是都很高兴 ? 同学们回答:“是”

教师:“那么,你们是怎样花自己的压岁钱的呢? 2.课堂讨论:怎样花自己的压岁钱?(学生自由发言)3.课堂操作。

(1)讲故事一。幸福小学上五年级的乐乐,平时比较听话,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给他600多元的压岁钱,为照顾他的情绪,他妈妈就没要上来,让他自由支配。可前天我却突然发现,他的钱一下子少了很多,妈妈问他干什么用了,他开始不说,后来逼的急了说了实话,是请他们班的班干部吃肯德基用了200多元,买生日贺卡花用了100多元,和同学到网吧和其他营业性娱乐场玩花了250元。”就在短短的几天里,600元的压岁钱被儿子请客、买生日贺卡花、到网吧和娱乐场娱乐等所剩无几。妈妈知道后很生气,狠很地对他进行了批评。(2)讨论交流。①你认为乐乐的做法好吗? ②用压岁钱请别人吃饭、娱乐好吗? ③你以前的压岁钱是怎样花的?哪一次最有意义?(3)教师小结:乐乐是一个非常讲义气、出手大方的男生,自认为压岁钱是自己挣就可以由自己支配,于是请同学一起去吃顿饭、娱乐,即使全花光了也不是很心痛,但他没有想到家长们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我们上学,我们应从小懂得劳动获得报酬的道

理,理解父母辛劳,不可盲目攀比,大手大脚。平时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不要超出自身的经济实力去追求时髦。可以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合理支出,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4)讲故事二。小明今年过年压岁钱挣了510元,他数完压岁钱后,盘算着压岁钱该怎么花?心想买一样玩具吧,转眼一想,玩具也已经够多的了,再买玩具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便去和爸爸商量,爸爸提议叫他把压岁钱用于交保险费、学费等。可他觉得爸爸少说了一点,就是把一部份压岁钱捐给贫困山区。因为那里很穷,有些小孩没得读书,所以他想把压岁钱捐给他们。爸爸听后惊讶地看着他,呆了一会儿,竖起大拇指,笑着对他说:“明明,你真有爱心!”(5)讨论交流。

①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好吗? ②这和你们以前花压岁钱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你拥有这么多的压岁钱,你打算怎样支配?(6)教师小结:春节同学们有了压岁钱,不能完全任由自己去花,可以购买文具、作业本、书皮等学习用品,也可以把钱存在银行,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帮自己使用压岁钱。故事中的小明的做法非常可取,用压岁钱帮助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们上学,让压岁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总结和建议:春节每个同学都会挣一些压岁钱,教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在“怎样花压岁钱”这个问题上作了认真的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压岁钱,能自觉地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不要超出自身的经济实力去追求时髦。可以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合理支出,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让自己的压岁钱花得更有意义。

13、把爱说出来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感受亲情,培养感恩的意识,学会表达感恩之情。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渗透话题。

1、询问学生年龄。

2、在你成长的十几年里,你摔过跤、受过伤吗?当时的感觉怎样?

(二)讲述故事,感受亲情

1、师讲述父母爱孩子的故事:

之一: 2005年,贵州发生了空中缆车失灵事故,缆车以疯狂的速度下坠,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一对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夫妻双双遇难,儿子却安然无恙。

之二: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血管用热血哺育怀中的婴儿。

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说点什么?老师相信,你们的父母也非常爱你们。

2、生倾诉父母对自己的爱:

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卡,写出爸爸妈妈爱你、让你感动的五件事: 1—————————— 2——————————

3、—————————

4、—————————

5、—————————

下面,请选择一件最能体现爸爸妈妈爱你的一件事来说一说,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分享爸爸妈妈对你的爱。(生边叙述边播放《感恩的心》)是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且不畏艰辛养育了我们,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使我们享受到了人间无尽的亲情和幸福。

(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1、师举事例《扭曲了亲情》,引发学生思考。

2002年5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中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农民陈老汉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为了让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的陈老汉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然而,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6年没有回家,整日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直到被学校退学。当节目现场陈老汉含泪呼唤时,满座的学子无不为之动容,而作为当事人的小良竟然对央视记者说:“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 残酷无情的人??”

听了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应该对父母心存感激。一个内心不存感恩之心的人就会误入歧途,变得无情无义,遭到大家的谴责。(板书:感恩)

2、亲情小测试。

你们对父母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呢?(现场测试)

出示三个问题:你每年过生日,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 父母过生日,你为父母做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亲情小测试,你有什么感想?(板书:学会)

3、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假如劳累的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眼前,此时,你最想为父母做什么? 板书: 一句话语 一个行动 一份努力 一点进步 ??

(四)总结升华,熏陶情感

1、师总结:其实,感恩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句话语、一个行动,都能表达和诠释感谢的真谛;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让父母感到安慰和快乐。心存感恩之心的人,一年365天都有阳光照耀;缺乏感恩之心的人,一年四季都会感觉寒冷。

2、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板绘),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呼唤(爸爸——我爱你 妈妈——我爱你)

第十四课 课外也能学知识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从课外书中获取知识,增长见闻.2.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从我们懂事那天起,爸爸妈妈就会对我们说:长大后,你要好好读书。

主持人乙:进入小学后,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认识了a o e,学会了读书写字。

乙:从此,一位良师益友就走入了我们的生活,那就是——书。甲: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种粟.乙:现在的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我们精神的粮食。甲:是啊,,从书中我们认识了<<白雪公主>>,知道了<<十万个为什么>>,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乙:今天,就让我们与书成为朋友,让心情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合:《我爱读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全体起立,出旗,敬礼。唱队歌。请坐。第一章:爱读书。

甲: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呢?这个问题好像几百年以前就有人问了。乙:那么,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甲:那就请我们班级里最近被评为读书小标兵的几个同学来谈谈他们的体会吧!

(学生介绍)甲:听了他们的介绍,大家都明白了吧,其实,读书不但能给我们带来知识,更能给我们带来乐趣。

乙:说到乐趣,我就想起了我的小表弟,他可是个十足的小书迷,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大家想看看吗?

(小品表演:书迷)

甲:读书,让我们成为有根的人,读书,让我们成为高尚的人。乙:请听诗朗诵《我爱读书》。第二章:读好书。

甲:我们知道了要读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适合我们小学生读呢? 乙:请大家来说说吧!谁愿意先说。

(学生讨论)

甲: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同学喜欢看漫画,经常拿着漫画书看了又看。大家觉得这样好不好呢?

(学生讨论)

乙:看来读书也要有选择啊,下面,请小组长来给我们推荐几本适合我们看的书吧!

(好书推荐)

甲:选择了好书,还要有好的读书方法。

乙:说到这个,小猴子淘淘可有话要说了。请看小品《小猴看书》。(小品:小猴看书)

甲:同学们,让我们来帮助淘淘,介绍他几条读书的好方法吧。第三章:好好读书

甲:讲了那么多,大家一定都累了吧!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 小游戏吧!

乙:好,那我们就来个成语接龙比赛吧!

甲:我来宣布规则:成语的词尾连着下一个成语的词首,可以音同字不同,知道的同学就站起来回答。

乙:第一个:开卷有益 第二个:闭户读书 第三个:手不释卷

甲: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真的积累了很多知识啊!乙:这个学期,我们班级组建了班级读书角,同学们积极地投入读书活动,让我们来看看吧!

(看录像,学生介绍)

甲:通过读书活动,同学们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语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可喜的是,大家对于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乙:在读书活动中,同学们还写了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两位学生读自己的读后感)

甲: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乙:但丁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甲:同学们,让我们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吧!乙:到那时,你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生活是如此多姿,学习是多么快乐。

合:《课外也能学知识》活动到此结束。

15、家里来客人来人

【活动目的】

⒈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习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并能恰当地应用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⒉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活动过程: 1.讨论交流:

⑴如果你是小明的阿姨、姨夫,你会怎么想? ⑵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对待来作客的阿姨和姨夫?

⑶教师小结: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作为小主人要有礼貌。热情地招呼客人,让座、倒茶等都是应有的款待客人的礼仪规范。我们要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⑷那么是不是每一位来访的客人,我们都该热情接待呢? 2.小品表演㈡。

小品简介:周五下午,小红独自在家里。有人敲门,她打开门看,是位不认识的阿姨。这位阿姨说是小红妈妈的同事,是帮助妈妈来拿忘带的手提包的。小红站在门中,想了想?? 3.讨论交流:

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做? 4.教师小结“

通过讨论,使我们明白,熟悉的客人来访,要有礼貌地、主动地请他 们进屋,并热情地款待他们;如果是陌生人,就应该注意警惕,但语言不失礼貌。5.练习:

16、愉快的假期

辅导目标:

1、分享快乐,感受健康、快乐的假期生活。

2、学习选择假期生活内容,制订科学的假期生活计划。设计思路:

假期是所有学生都盼望的日子,他们早早就开始计划和讨论假期里要做的种种事情,计划的依据就是自己现在最想和最喜欢做的事,却顾不上考虑该不该和能不能去做,也不考虑这些活动可能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的影响。课前准备: 每个准备一张或几张假期生活的相片,要有趣、有特色。课堂组织: 暖身操 把你在假期拍摄的相片拿到班上展示,同大家一起分享假期的快乐。

回忆录 你以前的假期是怎么过的?把你在假期中最快乐的事讲给大家听。明镜台

1、出示教材图片。

2、议一议:你觉得他们的假期安排得好吗?为什么?你知道同学们在假期还有哪些其他活动?

(要让学生了解尽可能多的假期生活安排方式。指导重点在于明确怎 样怎样的假期生活安排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为什么?要帮助学生找出快乐的原因,这是指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的基础。要注意对学生因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短暂快乐的分析和引导,不能只限于简单的否定,可说明理由,并使学生信服。)

你说什么样的假期是快乐的?如何安排假期生活,才能使假期过得有意义?特别行动假期快到了,你有什么想法和计划?现在就开始为自己制订一个假期计划吧。

(可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先让每个学生制订一个假期计划,再在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每个小组共同讨论制订一个假期计划,在课后每个同学再根据小组的计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成有个人特色的假期计划。指导重点在于计划要符合要求,要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对自己的合理要求的满足。)

2.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二

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

我们的小车 教学目的:

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图片、记录本。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

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探究过程 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图片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安装一个小缆车。

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

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 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 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给小车装上动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对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能够做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实验。

3、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学难点:怎样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教学准备: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

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关弹力应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2)小组演示。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

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图片或有关图片。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1、动手安装螺旋桨。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动手组装。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讨论。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课后拓展。

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安装反冲力小车。

2、通过玩气球、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教学重点: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教学难点:理解反冲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配套学生材料袋。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玩过气球吧?气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这节课让你们来玩一玩好吗?

二、探究过程

1、玩气球。

(1)谈话:老师看见好多同学都把气球吹足了气然后放开,气球怎么样了呢?再试一试,并仔细观察。

(2)提问:气球运动起来了,它朝什么方向运动?可以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吗?(3)小组根据材料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

2、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问: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吗?

(2)分组实验: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松开气嘴。

(3)研讨:我们的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4)再次实验,提出要求: ·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调换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的方向,观察这时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5)归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3、反冲力的应用。

(1)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节日燃放的烟花等。·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2)播放火箭发射时的影像资料。

(3)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4、小结。

(1)师:在1到4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2)归纳、提升认识: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小车载重 教学目的:

1、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3、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教学难点:能对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玻璃弹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有关发生汽车超载交通事故的录象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已经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小车当然是要装东西的,让我们用小车载些东西吧!

对于载重后的小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运动会加快还是会减慢?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研究载重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实验顺序怎样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还是先拉最轻的?还是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3)汇报实验方案,全班研讨。

(4)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数据,归纳: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

们是怎么想的?

(6)思考: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们是怎么想的?

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

(1)讨论:如果给小车不断增加重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2)播放录像:

·汽车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

·货车上印的载重多少吨的字样和公交车上印的准载多少人的字样。

(3)提问:

·你们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车满员了,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会做出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小车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橡皮擦、新鞋底、长条形的三层板、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用铅笔写错了字,总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观察一下擦过以后,纸面和橡皮擦有什么变化?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师出示新鞋底和旧鞋底,让学生作对比观察;观察新轮胎和磨损很厉害的旧轮胎的照片。

3、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

(1)师:汽车运用时要与地面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和地面要发生摩擦,擦去铅笔字时橡皮擦和纸之间要发生摩擦,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摩擦吧。

(2)实验:将手按在桌上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比较用力大小。反复几次,用新体会。(3)归纳:由于摩擦,物体与动时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会作出许多假设,需要老师对这些假设进行整理,选出物体表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滚动或滑动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

(2)预测: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下面这几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师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确木板越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刚好运动起来时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倾斜角度大时才运动起来说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

·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5)提问:相同载重量的小车实验只做一次好还是多做几次好?要不要做几种不同载重量的实验?为什么?(相同实验重复做,多选几种不同的载重量来实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为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6)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7)汇报实验数据,归纳: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运动与摩擦力

(二)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启动和运动,也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制动。

2、了解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

教学准备: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垫圈、胶带。有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观察我们制作的小车,想一想它在运动时,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起了什么作用?

(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着车轮的转动,也就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二、探究过程

1、小车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处而无用处呢?汽车运动和停止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播放录像:汽车车轮在淤泥里打滑,无法启动;下雨天,汽车在光滑的路面刹车,车子很难停下。

(3)师:对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汽车启动和运动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汽车要迅速停下来,也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4)谈话:小车刹车时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驶的小车停下来?我们来做个比较小车行驶和小车刹车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讲解实验方法:

·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实验,从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用手轻轻敲桌子小车可以动起来,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

·把上面实验中小车的轮子和车身用胶带粘上,不让轮子转动,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对比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驶时大得多,也就是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1)讲解: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车轮中的轴承,车轮胎的花纹,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问:这些设计是为了什么?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应用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应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控制小车的快慢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控制小车快慢的实践探究活动:充分地找出影响小车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车达到规定的速度。

2、体验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寻找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控制小车行驶的快慢。

教学准备: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粗线、夹子、垫圈、挂垫圈的小钩、橡筋、粉笔、载重物(玻璃掸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气球、螺旋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各种车都是可以控制运动快慢的,我们能控制小车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控制呢?

二、探究过程

1、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1)提问:回顾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交流:回想我们各自的经验,说说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影响小车运动快慢?把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记录表中。

(3)提问: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请把在课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选出来。说说它们为什么容易控制?怎样控制?

(4)小结:你们从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车快慢的多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要考虑是否容易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择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

(1)宣布比赛任务:让小车在3~5秒内行驶60厘米。

(2)分组讨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打算怎么做?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要求:

·确定好比赛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实验后,记录好所用的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控制的办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们的任务。

·达到任务的要求后,为了避免偶然性和测量的不准,还要再实验几次。

(4)汇报研讨:

·展示实验结果。

·介绍实验的过程。说说各自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显,哪些不那么明显?

·给完成任务的小组发奖。

(5)改进或再比赛。

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再次实验。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设定在更小的时间范围再进行比赛。(如让小车在4秒内行驶60厘米)。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赛车,让学生自觉和有目的地经历设计的过程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设计小赛车,了解和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意义。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赛车的资料,教师事先做好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赛车。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车。

(2)出示太阳能汽车、月球车和卡丁车的挂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车吗?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要?你们还知道哪些新颖的车?

(3)提问: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制造一辆小赛车呢?

二、探究过程

1、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1)谈话:先来看看真正的赛车是怎样设计的吧!赛车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还能平稳控制。设计师是按什么程序来设计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呢?请阅读课文和收集的资料后讨论。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研讨。

2、设计赛车。

(1)观看本单元最后四种车的图,说说这些车有什么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制作的?

(2)谈话:现在我们都是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的成员,马上开始设计赛车吧!怎么设计呢?

提出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组内成员各自列一个好主意表,然后交流。

·讨论怎样分工。

·给小组的赛车取个名字。

·研究设计图,选好赛车的动力、材料和形状。

·制作。

·测试。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3)小组设计活动。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10课时

制作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设计交流和评价活动。

2、在交流赛车设计和评价赛车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设计过程的认识;提高制作科技作品的兴趣;加深对运动和力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交流、评价赛车设计。

教学难点:能对小赛车作出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好的赛车;赛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是否都制作完了小赛车?愿意把你们的赛车介绍给大家吗?

二、探究过程

1、交流赛车设计。

(1)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交流。

·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在小车上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技术?

·赛车有什么特点?

·成功之处在哪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什么遗憾?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请大家帮忙想办法?

……

(2)分组讨论,准备交流内容。

(3)交流研讨。

2、参观、评价活动。

(1)谈话:我们的赛车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2)要求:

·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作讲解员,负责给参观的同学介绍、释疑。

·其他同学到各组参观,可以提出问题,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参观后给同学的赛车写一段评价语,要抓住特点和要点。

3、赛车活动。

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赛车。可以分为两个项目:谁的赛车跑得最远?谁的赛车跑得最直?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间 第一课时

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在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3、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在流逝。教学难点: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教学准备:

准备秒表(或者手表)若干。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谁能不看表就知道现在大约是几点钟了?

二、探究过程 现在几点了。

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说说我们的估计。

再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现在几点了?你的估计对吗?

2、1分钟有多长。

(1)看你们的时钟或者手表上秒针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少时间?在看表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从我们身边流逝了1分钟。

(2)不看时钟,我们估计一下1分钟时间有多长。我们有多少钟方法?

(3)分小组讨论估计1分钟多长的方法。

(4)怎样可以使我们估计更加准备?

(5)10分钟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怎样估计?

(6)小组合作讨论用哪些方法估计,怎样才能估计准确?

(7)1小时呢?

3、过去多长时间了。

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离我们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你觉得这节课过得快还是慢?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我们这节课时间真的特别短吗? 时间有快慢吗?

4、小结。

三、课后作业

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

3.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三

课 题:分离混合物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混合后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发生变化。

2.通过分析混合物的特征使学生掌握一些分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重 点:材料不同,分离的方法就不同。让学生体会到分离混合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混合物的性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想出更多分离办法

难 点:材料不同,分离的方法就不同。让学生体会到分离混合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混合物的性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想出更多分离办法

教 具:粳米、面粉、铁屑、木屑、磁铁、水、盛水的容器、筛子、盒子、簸箕、餐巾纸或过滤纸、黑墨水、绿墨水、滴管、喷壶等

方 法:

教学过程:

一、我们每天制造着许多混合物,但同时也需要把有些混合物分开。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分离混合物(板书课题)

二、分离混合物――粳米和面粉

1.出示面粉盒,将一粒粳米放入面粉盒内,提问:你怎样将它们分开

2.学生操作(也许学生会用捡的方法)

3.将几粒粳米放入面粉盒里,提问:你怎样将它们分开

4.抓一把粳米放入面粉盒内,使面粉和粳米充分混合,提问:这时你应该怎样将它们分开

5.学生思考、交流

6.尝试操作 倾斜装有混合物的盒子,反复敲打盒底;用筛子筛;用簸箕簸……看能不能把它们分开

三、分离混合物――铁屑和木屑

1.出示铁屑和木屑混合物

2.讨论:我们能找到多少种方法把铁屑和木屑分开

3.分组实验、记录分离的过程和方法

4.小组汇报交流:

四、小结

4.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四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时代的(张择端)、主要描绘了(汴梁)市民(生活)的场景。体现出(汴梁城的繁华景象)。

2、恐龙生活在(2.2亿)年前,统治地球(1.6)亿年。恐龙分为(鸟龙类)(蜥龙类.)

3、绘画的三要素是(点)(线)(面)

4、线描作品要注意线的(粗细)(疏密)(曲直)(穿插)变化。

5、线条有(造型)(表达情感)的作用。

6、《黄河逆流》图中的线条带给你的感受是(柔中带刚)《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线条带给你的感受是(柔和秀美,飘逸洒脱)《放牧图画像砖》中的线条带给你的感受是(稚拙朴实)

7、会动的线条是(曲线),它能使画面产生动感。

8、人物与环境应该是(彼此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我知道改变人物的(背景)、(服装)、(方向)能表现不同的绘画内容。

9、社区由(住房)(公共设施)(绿化)组成,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讲文明)(讲礼貌)是和谐社区的基本保障。

10、吹塑纸版画的创作方法有(画)(刻)(滚)(印),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大嘴怪。

11、盾牌通过图案(夸张变形),色彩(鲜艳)来塑造气势威武的形象。

12、花瓶的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腹)(瓶底)。

13、泥条造型的基本方法是(层叠法)(交叉法)/(手捏法)(盘条法)(模板法)

14、会变的盒子通过对盒子(构思)(联想),并用(画)(剪)(折)(卷)(贴)等方法来创造新形象。

15运用(夸张)(概括)的手法来制作蛋壳造型。并用(画)(剪)(折)(卷)(贴)等方法来创造新形象。

16、三原色为(红)、(黄)、(蓝)。

17、三间色为(橙)、(绿)、(紫)。

18、红+黄=(橙); 红+蓝=(紫);黄+蓝=(绿)。

19、橙色给你的感受(温暖、热情、活泼、丰收)绿色给你的感受(静谧、安静、清凉)紫色给你的感受(神秘、高贵、典雅)。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都是最强烈的(对比)色。你知道的相近色有(黄绿)、(蓝紫)。20、橙色的画和绿色的画侧重用(邻近色)紫色的画侧重用(对比色)

21、无彩色系色彩是(黑)、(白)、(灰)。

22、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3、中国画的工具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24、根据墨色有(浓淡)(深浅)的变化,把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25、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技法上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工写结合画)三种。

26、我们的国花是(牡丹)它有(富贵)的寓意。传统国画中的花卉将(虫鸟)(花卉)结合,画面有(动)有(静)富有生机,西方画家画花卉主要是以(静物写生)的形式进行创作。

27、通过(勾)(染)的方法画娇艳的花,注意花的(疏密)(高矮)(大小)(前后)关系。

28、邮票由(标示文字)(主题图案)(齿孔)(面值),十二生肖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9、垃圾会对(土壤)(地下水)(空气)造成污染。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

30、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称为(写生)。

31、在我国(敦煌)石窟中,有许多描绘(飞天)的壁画。画中流畅的线条让我们觉得画中人在飞。

二、选择题

1、《写生玉簪》是一幅(B)画。A、写意山水B、工笔花鸟C、工笔山水

2、下面不是毛笔的用笔方法是(C)。A 侧锋

B 逆锋 C 前锋

3、墨分五色,下面不是其中一项的是(B)。A 干湿

B 粗细

C 浓淡

4、以下哪些颜色属于暖色(C)A、红色、白色、蓝色。B、绿色、紫色、灰色。C、红色、黄色、橙色、粉红色。

5、中国画从内容上可分为哪三种(A)

A、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B、写意画、工笔画、兼工带写画。

6、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B)绘画的特点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7、恐龙的主要特征。(C)

A可怕 B凶猛 C巨大

8、黄色的画给人一种(B)的感觉。

A、热烈、温暖

B、明亮、温馨

C、寒冷、安静

9、紫色是一种间色,它由(B)两种原色调和而成。

A、红、黄 B、红、蓝 C、黄、蓝

10、捏泥巴的方法主要有(A)。

A、搓、揉、压

B、砸、踩、摔

C、切、拍、团

11、冷色是(B),暖色是(A)。

A.红、黄、橙、中黄、红橙 B.兰、绿、黄绿、兰绿 C.白、黑、紫、棕色、黄、红 D.绿、兰、白、黑

12、儿童彩笔画的主要工具是(D)。

A、水粉颜料 B、剪刀、胶水 C、油画棒 D、彩色笔

13、秋天的色彩以(B)为基调,非常热烈艳丽。A、蓝、白 B、橙、黄 C、绿 D、红

三、判断题

1、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三原色红、黄、绿。(×)

3、水墨画是我们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画法。(×)

5.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五

四年级科学(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25%)

1、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要有

--

------。

2、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

3、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的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方法连接的。

4、一朵油菜花由-------、-------、-------和

------

组成。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

等。

6、青蛙、鸡、猫和兔这四种动物,胎生动物有------,卵生动物

-------。

7、米饭主要含有-----,猪肉主要含有------和-------。

8、我们可以从鱼肝油和黄绿色蔬菜中获取-------来预防干眼病。

9、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

10、地质学家根据---------,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属于--------。

二、判断题:(20%)

1、电线外面的塑料皮用时间长久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

2、家里和学校里的电是220v,干电池一般是1.5v,电动车的电是12v。

()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避雨()

4、苍耳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

5、蜻蜓点水是因为蜻蜓在产卵。

()

6、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但食用过多也会对人体有害。

()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好。()

8、我们所吃的米饭主要含有糖类。

()

9、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

10、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它们是取之不尽的。

()

三、选择题:(20%)

1、下列物体中不可以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钥匙

B、塑料尺

C、铅笔芯

2、我们说要安全用电,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在户外活动时,不靠近高压线

B、遇到电器着火,要用手去拔插头

C、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3、两节1.5v的干电池串联,三个小灯泡并联,那么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A、1.5v

B、3V

C、4.5v4、下列植物中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和果实的植物是()。

A、莲蓬和蒲公英

B、番茄和蓟

C、蓟和蒲公英

5、植物的茎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来的。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6、用碘酒的方法来检测食物的()含量多。

A、维生素和矿物质

B、蛋白质

C、糖类

7、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A、胡萝卜

B、牛奶

C、羊肉

8、在组成花岗岩的矿物中,硬度最硬的是()。

A、云母

B、石英

C、金刚石

9、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

A、大气

B、生物

C、岩石

10、实验中,反复将烧热的岩石放入冷水中,使岩石裂开,变小,是为了证明()。

A、冷与热对岩石的影响  B、摩擦对岩石的影响。C、植物的根对岩石的影响

四、实验题:10%

1、用一些导线、一节电池可以使两个小灯泡发光,请用简图画出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6分

2、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小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4分

哪组连接

1—2

1—3

1—4

2—3

2—4

3—4

路  √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在下面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有几种画几种)

五、图形题:(13分)

1、请在图上填出名称。

六、简答题:12分

1、请列出你所知道的导体和绝缘体各三种。

(6分)

2、有一天妈妈买的菜太多了,其中有一块猪肉想放一段时间再吃,你有什么方法延长鱼的保质期?(至少写出三种)(3分)

3、请至少说出3点熟马铃薯和生马铃薯的不同点。(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5分,每空一分。

1、电源  电路

2、导体  绝缘体

3、串联  并联  并联

4、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5、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弹射传播  水流传播(任选三种)

6、猫、兔  青蛙、鸡

7、糖类  蛋白质  脂肪

8、维生素A9、手摸  眼睛看  鼻子闻  轻轻敲打(任选三种)

10、岩石的成因  岩浆岩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B  6、C  7、A  8、B  9、C  10、A

四、实验题:(10分)

1、一图画串联,一图画并联(6分,每题3分)

2、4分,每个图1分

五、图形题:(13分,每空1分)

1、六、简答题:(12分)

1、各举三个物体就得分(6分,每个物体1分)

2、曝晒

冷冻

腌制

真空包装

做成罐头等。(3分,每种1分)

3、讲出马铃薯的颜色怎样变化、马铃薯的软硬怎样异同、马铃薯的味道、香味、外皮易剥方面的不同等。(3分,每个不同点1分)

6.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篇六

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是导体。

塑料尺、陶瓷片、气球、干木条、橡皮是绝缘体。

(十八)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优点:能在互相看得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

不足:不太准确,比较麻烦,受距离和时间的限制。

(十九)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信息传递经过编码、传送、接收、译码等过程

(二十)从古到今的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喊话、骑马送信、驿站、烽烟、烽火台、信鸽、电报、电话、传真、网络

(二十一)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么样?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

塑料制品遇热有的会变软,有的没有明显变化,有的不发生变化。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可以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二十二)怎样制作小磁针?

材料: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

方法步骤: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二十三)怎样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1)用悬吊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在小磁针的中间系一根细绳,悬吊起来,旋转,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S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

(2)用水浮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7.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七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科学素养,搞好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磁铁);地球物质的特性(温度与水的变化)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磁铁》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磁铁的特殊性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小制作,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水与温度又怎样的关系,在怎样的温度条件下物质有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观察温度变化下的物质的形成形态并收集资料等。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6、个别优等生都存在着骄傲自满的情趣,针对个人不同情况,定时、定点对其进行培养,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个性较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各种能力。

7、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对其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定时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

8、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8.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篇八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2.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蟋蟀)、(蜈蚣)等。

3.仔细观察土壤,发现土壤是(湿的),土壤里面有(小石子),有(落叶),有(植物的根),还有(小虫子)。

4.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5.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6.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7.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8.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9.(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10.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11.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12.(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13.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14.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15.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

16.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

(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17.(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18.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19.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20.(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21.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长出的植物(茁壮、呈绿色),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枯黄)。

22.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上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23.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施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24.做肥料袋的方法:(1)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

(2)洒水、轻轻扎上袋口。(3)塑料袋放黑暗处。

25.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6.科学家从土壤中已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如:蚂蚁、蚯蚓、蜈蚣、蜘蛛等。

27.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动物。

28.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29.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30.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会造成土壤(蓄水能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3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32.(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33.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34.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二、简答题。

1.土壤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答:土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如果植物生活在被污染的土壤中,就有可能会发生中毒或死亡现象.这样一来我们食用蔬菜等食品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此外,没有优质的土壤就不可能有洁净的水源和空气。

2.为什么说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答:在土壤成肥过程中蚯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极大地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蚯蚓的一些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3. 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9.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篇九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25摄氏度写成25℃,-8℃读作零下8摄氏度。

3、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4、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凝固成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6、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快。

7、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入空气中。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8、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9、水在自然界有三种不同的形态:液态、固态、气态。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隔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10、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11、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2、17,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高温物体的缺点。

13、英国医生阿乐伯特为了测定人体的温度,发明了体温计。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由于人的体温变化有一定的范围,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14、云、雾、露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冰、霜、雪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5、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二、问答题:

1、使用温度计前要弄清的几个问题介什么?

答:①这是一支摄氏度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②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③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2、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答: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抢救无效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成水?怎样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答:冰在环境温度高于0℃时会融化成水。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把冰块放在温度最高的地方;用手把冰块焐热,都能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4、水在什么温度会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答: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5、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6、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

答:水在平常温度下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等都会使水蒸发得更快些。

7、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冰糕会“出汗”?

10.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篇十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带同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带异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4、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动力(电源)和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

6、小灯泡的构造:

7、在下图中各添上一根导线,使小灯泡发亮,并用红笔画出电流的路径。

8、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有铜帽的一端是正极,有锌壳的一端是负极。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当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后,就会发生短路,电池会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9、要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式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 ,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小灯泡就会发光。

10、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我们生活中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

11、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1.5 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12、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需要的材料有:1 个小灯泡、1 节电池、3 根导线。

13、如果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14、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上一篇:10建筑学上学期任务下一篇:初级中学校长毕业讲话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