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润泽书香芬芳(精选13篇)
1.生命润泽书香芬芳 篇一
书香润泽生命,读书成就未来
——三板小学读书节系列活动报道之读书节开幕式
金湾的三月,细雨绵绵,春意盎然。红旗镇三板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读书节系列活动就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读书节系列活动是三板小学的重要活动之一。在2014年3月12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三板小学在学校内操场举行了以“书香润泽生命,读书成就未来”为主题的读书节读书竞赛系列活动的开幕仪式,旨在号召全体师生共同读书,开拓视野,感悟人生,营造阅读氛围,构建学习型校园。
潘健文副校长宣布读书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潘校长热情高涨地向全体师生发出了一起读书的号召,讲述了本学期三板小学的一系列读书活动计划,包括有:
一、图书室藏书将分批借出给学生阅读,具体每月由各年级组长向图书室借150本图书,分发到每班50本,再由各班主任借出给学生阅读,每周每班轮换图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料,让学生大量阅读。
二、各班开展看谁读书多竞赛活动,让学生争相阅读书籍,并做好记录,将进行国学知识竞赛、书香班级评比等,以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邀请广弘教育书店到学校进行“我读书,我快乐”读书、售书活动,扩大学生读书范围,更让学生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规定每周二周四的学校午读时间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以确保学生的在校阅读量,并要求每周写一次读书感想或心得体会,学校将评选出其中的优秀作文进行奖励。
接着李彩芳校长做了重要讲话。李校长说,本次的读书节活动只有开幕式,没有闭幕式,人是要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阅读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一种美的享受;阅读使人美丽,阅读能塑造人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心灵;与书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能开拓人的视野,让人从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就美好的未来;校长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读书节活动,把读书活动作为一次全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永远飘溢在我们的校园。
相信通过这次读书节活动,能召唤起师生们读书的热情,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与变化,更能培养师生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全体师生受益终身。(红旗镇三板小学
陈翠珍)
2.生命润泽书香芬芳 篇二
触动·思索
阅读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心灵风景,进入了一个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心灵世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唯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与孩子分享的不竭财富,也才有站在一群如饥似渴的求知目光中侃侃而谈的底气。
给孩子们讲述的一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那是在指导孩子们写作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之时,我给他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屠夫买来一头膘壮的母牛,正待宰杀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母牛突然双膝跪地,双眼含泪。可残忍的屠夫并没因此放下屠刀,当他剖开母牛的胸膛时,里面竟然有一只还没来得及出世的小牛……说到这,我停顿了一下,问道:“母牛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 ”旁边许多孩子围着我好奇地问这问那, 迟迟不愿下课。记得当时有一个孩子说道:“老师,您这些故事都是从哪里读来的? 我也想读! ”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索:农村孩子对课外知识渴求如此强烈,我们该怎样给他们提供一个汲取营养的平台,让他们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阅读乐趣,让阅读像呼吸般自然呢?
实践·引领
心动不如行动,我决定要让孩子们的这种渴求化作一种力量,透过课外阅读这扇窗, 让我们的孩子能拥有更丰富、更广阔的精神家园。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曲由此拉开了序幕。
第一步:我要读!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要读”不仅仅是某些孩子的声音,而应化作所有孩子的心声,于是我利用每周早自习前及每周三第七节给孩子读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以及各种儿童文学读本中的精彩片断。 渐渐地, 我也由“扶”到“放”,孩子们也由阅读“配角”成了“主角”,我的引读也成了师生共读。我还惊奇地发现,自课外阅读活动推广以来,课余时间教室里打闹嬉笑的声音少了,静静地阅读课外书的孩子成了班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甚至有的孩子还悄悄跟我说:“老师,我再也不吃零食了,我要把所有零花钱存下来买书。”这让我惊喜不已。甚至连班上最调皮的男 生也能够安心地坐下来了,因为他与课外书也成了好朋友。
第二步:读什么?
那么,对于课外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农村孩子来说,我们给他们推荐哪些书更加合适呢? 我采用梯级阅读方式来引领他们,因为阅读技能的提升与儿童心理、生理、认知规律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一开始我给孩子们推荐的是一些初级读物,如各类《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导刊》《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阅 读实践, 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了,我就向他们推荐了一些适合中高年级阅读的各类儿童文学读本, 如《草房子》《昆虫记》《绿野仙踪 》《格列佛游记》《爱的教育》等。
第三步:怎么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活动不是简单地扔给孩子们一本本课外书,而是要教给他们读书方法。阅读活动为达到一定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特殊技能, 而阅读技能包括各种阅读方式, 如略读、精读、跳读、连读等。我以指导阅读《昆虫记》为例,首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法布尔的一些个人资料以及对《昆虫记》的整体了解,然后了解书的目录, 把握全书主要内容,再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来读,也可逐文阅读,最后就是要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让自己读有所获。
收获·提升
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开展已几月有余,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在书香的浸润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写作水平与日渐长。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尤其是提高了写作水平。有一个作文竞赛获一等奖的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课外书是我最好的朋友, 它让我忘记了烦恼, 学会了感恩, 也让我迷上了写作……”
书签制作精彩纷呈。2013年5月25日,我班举行了一次“好书我来荐”的书签制作比赛。有一个女孩子制作了一张特别美的书签并写道:“我想向同学们推荐《漂亮女生夏林果》,因为夏林果是个聪慧、能干、善良的女孩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本书真值得一读。”
不一样的读后感再现了不一样的童心。“言为心声”,在孩子的笔下倾诉的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 最真挚的情感,他们俨然是一位“小作家”。有一个男孩子在读《爱的教育》有感中这样写道:“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之后,我感觉爱意似乎也在我心间流淌,生活中我们如果能用爱去支持、理解、包容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我们的世界永远会阳光灿烂! ”一行行跳跃的文字跃然纸上,令我感动不已!
3.生命润泽书香芬芳 篇三
德育制度化
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观,形成了人人抓德育的氛围。长期以来思想道德教育很大的一个弊病是“空”,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最终很难落实。学校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和重视实效的基本观念,促进学生成长成人的教育理念,构建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德育中的功能作用。学校建立以分管校长、行政人员、班主任和组队干部为轴心的管理网络,同时对留守儿童倾注了更多的关爱,让他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温暖。
德育课程化
发挥德育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课程是实施德育最有效的载体。为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学校从“以人为本,以爱育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近年来,学校实施了农远工程和“班班通”工程,教学设施齐全,并建立了校园教学网站,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通过思想品德课渗透品德教育,并在校内外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每周二至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兴趣班活动,每周五下午全校开展队日活动。围绕“立德”营建育人环境,建设学校德育文化。全国著名书法家言功达为学校题写校名“立德小学”;校园里竖起的两块石碑上镌刻着书画大师崔自默先生的手笔“明德格物”“立德树人”;两座教学楼分别命名“明德楼”“立德楼”;十二生肖石列居校园主干路两侧,活灵活现,相映成趣;“博爱”主题雕塑矗立校园中央;假山和喷泉寓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德作舟”之意。
德育活动化
学校抓住重大节日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端午节、中秋节向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奉献日、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月”向学生进行学雷锋、讲奉献、绿化校园、爱护环境、建设美好家乡教育;元旦举行冬季小学生趣味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活动;五一、七一、十一节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劳动;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感恩父母教育。
学校还利用主题班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感。积极开展影视教育、读书教育活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德育社会化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学校举办家校联谊会,高校长、张校长总体策划,班主任具体负责。联谊会上,学生、教师、家长竞相发言,家长们畅所欲言,与教师共同商讨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对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学校开展“知童心、访千家”主题活动,教师人人深入学生家庭,访千家、知童心,撰写家访心得体会,交流家访中的感动与收获,享受教育的成功和幸福。教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家访,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写家访手记,讲“家访故事”;每月召开一次活动座谈会和一次家长会议。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建立学校与家庭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举行“我的家访故事”演讲比赛;开展“家访手记”征文比赛。表彰奖励组织活动成效突出的学生和教师。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如何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内、家庭中的思想变化情况,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共同教育;通过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家访,教师们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提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访千家、知童心”活动,学校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创新了家校联系的方式。
如今学校先后获得安全和谐校园、十佳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将重塑新时代优秀小学生的完美形象,唯有如此,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4.书香润泽芳华作文 篇四
小时候,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也爱童话。追随着丑小鸭,经过重重磨难,在那洁白的小湖中,展开亮丽的翅膀,一飞冲天,真心为他祝福。追随着灰姑娘,走进金碧辉煌的大殿,看她与王子共舞,在王子晶莹的目光中,她穿着闪亮的水晶鞋,与王子步入婚姻的殿堂。追随睡美人,看她出生,长大,陪她一同沉睡,等待王子深情的一吻。于是在午夜,我独自走上大街,看见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多想让那火柴再停留一刻,多想为她裹上厚厚的棉被。读在眼里,泪在心中,润泽芳华。
长大了些,喜欢躲在角落里,静静地翻着书,看着时间如马蹄般踏花而过,看着未读的书页由厚变薄再变无,眨了眨酸痛的眼睛,不由落泪,与那淡淡的书香一起润泽芳华。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我毫无理由地喜欢上了鲁迅。无论侵略者的刺刀是否刺破了他的衣衫,无论国人的鲜血是否染红了他的白袍,无论反动派的大炮是否直指家门,他都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前,似有一股力量吸引他走近胜利的彼岸。他用犀利的文字,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民族英雄气概。反映了国情,民情,让侵略者,反动派都瑟瑟发抖,他们在怕,在怕啊!鲁迅那一本本书,一股股书香,润泽了芳华。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泰戈尔的天空中没有鸟儿飞过却有鸟的痕迹哲理中静默。在蒋婕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清愁中惆怅,伴随书香,润泽芳华。
5.书香润泽校园阅读传承经典 篇五
——高一(12)班读书节活动总结
我校读书节在同学们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中,悄然落下了帷幕。儒雅人生,从阅读开始。同学们在年级主任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同学们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校园里书香弥漫,同学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本届读书节呈现以下特点:
一、创新——这是一次智慧和谐的交融
根据学校要求,政教处提供活动初步方案,设计各种活动形式,各年级筛选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年级活动方案,图书交换会,热闹非凡,同学们淘到爱书也培养了能力,让我们置身书的海洋。
二、展示——记录书香飘溢的难忘时刻
“儒雅人生,从阅读开始”,我们意图通过读书节成果的展示,共享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收获,展现同学们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掀起读书高潮,营造洋溢着人文底蕴的“书香校园”。“最是书香能致远”,校园里因为有同学们的精心布置而书香弥漫。各个班级出好了一期全新的黑板报,布置着同学们在读书节活动中的作品,有手抄报、优秀习作等。而教室外的走廊里更是满溢着浓浓的书香。一条条长廊、一面面墙壁成了同学们发挥了聪明才智的舞台,我们的墙壁文化也成为本届读书节的一大亮点。大家在活动中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
三、展望——将读书进行到底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无论是各项活动还是评比,都是同学们成长的一个过程。通过本次读书节活动,同学们提高了阅读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积累了更丰富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活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书香氛围,让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同学受益非浅。虽然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和我们暂时告一段落了,但同学们仍是手不释卷。我们有理由相信,同学们与书交友的行动不会就此中断。
改进之处:浓厚的读书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
6.教师演讲稿:书香润泽着我 篇六
书,就像一片汪洋,深邃又丰富。读书,就像在汪洋上扬帆航行,快乐并触动着。而我,一名教师,也因而注定这辈子是要和书打交道的。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为孩子们在课堂上朗读的不尽如人意而懊丧,甚至一筹莫展。直到有一天,我走近闫学老师,走进闫学老师的《牵到河边的马》一书,我才豁然开朗,才“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进这本书,我看到了信念的诠释,看到了歌鸟离巢飞去的身影,我听到了旷野中呼喊的回声,感受到了冬夜的温暖,……那些微微的悸动,细小的收获,朦胧的希冀,乃至那些无可言说的焦灼,都能在这些纯净而坦诚的文字里找到痕迹。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教育,源于语文。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牧马人将他的马群牵到了河边,望着哗哗流淌的河水,他的马不自觉地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掉头跑了回来,因为它们不知道河水是深还是浅,也不知道河的对岸是否真的有值得一看的风景。一部分站在河边观望了一会儿,也许是抵挡不住前方的诱惑,也许是看到牧马人高高举起的鞭子,它们战战兢兢地下了河,小心翼翼地迈开他们的前蹄,在因为恐惧而变得跌跌撞撞地试探中,它们艰难地走到了对岸,另一部分胆量比较大一点,而且它们是那么希望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于是它们不仅下了河,惬意地享受着河水的清凉,还边饮河水边观赏周围的风景,很快它们就到了对岸。经过河水的一番沐浴之后,它们精神焕发地走上了新的征途。
这个故事让我长久思索。牧马人的马之所以面对河水分成了三部分,说到底是个动机问题。我想孩子的朗读也同样如此。如果我能有效地激发孩子们朗读的动机,从而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意境,使朗读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那不正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吗?
于是,我把“PK”这一环节引入到朗读教学之中,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PK朗读中,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读的孩子声情并茂,听的孩子全神贯注,大众评委的精彩点评,更是创造出朗读活动中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孩子们这样的朗读,孩子们这样的评价不正是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吗?不正是我们语文课所要追求的境界吗?惊喜,在我心中油然而声,当时对我而言,谁是班里的朗读高手已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们都投入了。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们的朗读,孩子们如痴如醉地听着,热烈的掌声是他们对我的肯定,更是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此时此刻,我的孩子们被感动了,此时此刻,我自己被感动了,此时此刻,我对自己说,这样朗读的感觉真好!
如今,当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我不禁会回想以前那段一筹莫展的日子,又不禁会有些得意地想到那本书,想到那个被牵到河边的马的故事。我在想,如果我是那个牧马人,那么现在我的马应该是欢快地跃进河去,然后又义无返顾地奔向河的对岸了吧。我又想,那群被牵到河边的马,既是我的孩子们,又何尝不是我,不是我们大家呢!所以,面对远方,永远追寻那份新奇和未知,永远坚信那里有更美的风景,哪怕磕磕绊绊,哪怕诚惶诚恐,也决不停止前行的脚步。
7.用趣乐激活课堂用生命润泽生命 篇七
一、联系“生活化”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趣乐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比如, 在讲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时, 我首先展示了一桌丰盛的美食图片, 紧接着介绍了其中一道菜“口袋豆腐”的做法, 最后告诉学生这正和我们复合函数的组成类似, 外表平平无奇的豆腐就是我们的外层函数, 而豆腐中的“乾坤”就是我们的内层函数。通过这样的讲解, 学生就容易理清复合结构, 便于求导了。再比如, 在讲解等差数列前项和时, 我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 传说陵寝中的一个三角形图案, 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 共有100层奢靡之程度, 可见一斑。进而向学生提问:“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耗费了多少宝石吗?”这样的引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又如, 在讲解高考新增知识三视图时, 我展示了在公园中所见的“温馨场面”, 让他们猜测他们的关系时, 学生们一致认定他们是情侣关系, 而当我展示另一张图片, 他们发现那位长发“美女”, 只是一只狗时, 伴随着欢乐的笑声, 顺利引出三视图课题, 并且让学生感悟到看待问题不能从单方面看, 从而体会到三视图学习的必要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实例、新闻等生活现象, 瞄准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 化“冰冷”为“火热”, 让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感受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二、渗透思想化的文化, 感悟对立统一的美, 增强趣乐性
“化归”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 在讲解时, 我首先给学生讲了罗莎彼得在《无穷的玩意》中“烧开水”的故事:有自来水, 水壶, 火柴和炉子如何来烧开水, 正常的做法是:先用水壶接水, 然后把水壶放在炉子上, 点火就可以烧开水了;如果条件变换, 水壶中有水了。提问: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们会怎么做呢?紧接着让学生猜想讨论, 最后再揭晓答案, 物理学家会直接把水壶放在炉子上开始烧水, 而数学家会倒掉水壶中的水说:“我已把这一问题转化成刚才已经解决的问题了”。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化归”的数学思想, 就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来解决的转化思想;在讲解数学中另一重要思想“数形结合”时, 我会朗诵华罗庚的经典诗句“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割裂分家万事非”;讲解双曲线的特有性质渐近线时, 我为学生播放“悲伤的双曲线”这首歌, 让学生体味渐近线和双曲线那无限接近却永远也达不到的悲伤感觉。通过对数学思想文化的渗透,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既不严峻, 也不遥远, 它和所有的人类活动有关, 又对每一个真正感兴趣的人有益。
三、巧用幽默化的语言, 体验好学乐学的过程, 增强趣乐性
由于其数学学科特点, 部分后进生出现疲劳消极听课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在课堂上当孩子们疲劳时, 我会开玩笑的说:“有些同学思想处于“游离态”了哟!”当孩子们在作业本上划得乱七八糟时, 我会说这就是传说中“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当孩子们埋怨我出的题太坑时, 我会安慰他们, 不是“老师太狡猾, 而是江湖太险恶”;当课堂上孩子们激烈争论时, 我会鼓励孩子们“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在你需要时帮助你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 鼓励他们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的观点。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是催化剂, 也是兴奋剂。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消除疲劳, 更能让孩子们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 有意义的知识也并非是教师手把手教给学生的, 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如在讲解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时, 以笔为线, 书桌当面, 展开的书本看成相交平面, 所在的教室作为长方体, 这里面有很多的线面平行和垂直关系, 学生通过动手演示, 抬头观察, 可以轻松的找到反例, 攻克立体几何点线面位置关系这个考点。
四、善用逻辑化的推理, 彰显数学学习的魅力, 增强趣乐性
在简易逻辑中讲解“反证法”时, 我给学生讲了这样的故事:三个古希腊哲学家, 由于激烈的争论和天气炎热感到十分疲倦, 于是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来休息一会, 结果都睡着了。这时, 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黑了他们的前额。三个人醒来以后, 彼此看了看, 都笑了起来。但这并没引起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担心, 因为每个人都以为是其他两人在互相取笑。这时, 其中有一个突然不笑了, 因为他发觉自己的前额涂黑了。那么他是怎样觉察到的呢?你能想出来吗?用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科学家, 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得出甲并没有直接看到自己的脸是否给涂黑了, 他是根据乙、丙两人的表情进行分析、思考, 而说明了自己的脸给涂黑了。简单地说, 甲是通过说明脸被涂黑了的反面—没被涂黑是错误的, 从而觉察了自己的脸被涂黑了。因此, 这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反证法”。为了说明某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不从正面直接说明, 而是通过说明它的反面是错误的, 从而断定它本身是正确的方法。
教育, 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有更多的知识以外的东西!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有生命”的教育。教师所面对的不是冰冷的石头,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是一个个充满了灵性的美丽的灵魂。生命化的教育就是让教师在课堂上捍卫生命的尊严, 激发生命的潜能, 提升生命的品质, 实现生命的价值, 是生命浸润生命的过程。”当然, 在践行品质课堂的今天, 仅仅是通过趣乐来激活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培养和形成矢志不渝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不是积累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我想如果教师可以把学科的魅力和枯燥的知识, 以一种让学生更感兴趣更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话, 让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 参与研究、体验成功。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让数学课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陈瑜, 论品质课堂之六元素, 九龙坡区教委工作会议讲话, 2013.11。
[2]陈旭远, 张捷, 《实用课堂教学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7。
8.书香,芬芳了我的心灵作文 篇八
与书结缘。很小的时候,妈妈最先送给我的是一套《世界童话名著》,厚厚的八本。于是,我每天得以在妈妈天籁般的声音中悄然入梦,那种美妙的感觉令我至今留恋。儿时的我与童话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与拇指姑娘牵手,跳跃于花朵之中;我与七个小矮人为伴,在林间舞蹈;我为痴情的王子掉眼泪;期盼有一天能见到漂亮的白雪公主。浮想联翩的童话,让我在想象的田野里展翅飞翔。
畅游书海。冬去春来,我的阅读速度在增快,我的阅读能力在提升。一本本好书更是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我常常静静地坐在书桌旁,品一杯香茶,读余秋雨的散文,让文学的营养慢慢地浸润到我的心田。翻开一部部大书,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侠肝义胆的鲁智深;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书是无尽的宝藏,求识得识,求智得智,求毅力得品格。书是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忧伤;书是冬日里的阳光,带给我春的温暖;书是沙漠里的绿洲,使我对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希望。
启迪心智。升入初中了,爸爸说,朋友要自己交才好,书要自己读才甜。这时我结识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这位又聋又哑又盲的弱女子,处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但她自强不息,在导师莎莉文的帮助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那些从指缝里流淌出来的一行行美妙的文字,成为人类精神宝库里不朽的财富。坚毅聪敏、锲而不舍,她用对知识的渴求、对爱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的性格由柔弱而坚强,即使面对困境,也决不轻言放弃。
芳香心田。书香逐渐融入我的心灵,靠依床头,拥被晚读,我与太白同醉在月光下,低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游于黄河之滨,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同行于艰难之路,抒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醉心于诗人的狂傲与洒脱。慢慢地又沉入李清照的清丽婉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我钟情于词人的闲情逸致。不觉又来到苏轼门前,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抒发“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志豪情,再与谭嗣同一起长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的思想因此而纯净,我的理想因此而明确,我的胸怀因此而宽广。
陶渊明的读书之乐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为外物所滞,但求于内心的愉悦,这是一种至高的读书境界。是的,我们无法丈量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那一本本好书,就是对我们生命的一次次拓展。我们在阅读里汲取营养,我们在欣赏中陶冶性情,我们在感悟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品位。此时,书香已浸入我的血脉,我的心田也因此而长久芬芳。
9.征文:品读经典,润泽生命 篇九
何谓经典?经典汇聚天地之精华,经众人的传诵、赞美而一直流传至今,其本质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挟着过往的尘土,等待着我们去品读。
经典中凝聚着民族的精华,我们可以从中品味一个时代的精神。“李杜诗学”展现了盛唐时雄奇的景象,《三国演义》挥洒了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情,《红楼梦》则用其犀利的笔触描摹了清廷时期的官府浮沉。打开一部经典,其恢弘的历史便展现在眼前,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令人回味。
经典的魅力是由其极具特色的人物所表现的。看过《阿甘正传》的人一定会被其奋斗的历程所感动。他在战争中帮助他人,冲锋陷阵;他买捕鱼船,建立自己的事业;他功成名就,却从不忘记铺施群众。阿甘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有血有泪的奋斗史,我们从中品读到真善美的真谛。看吧,那个吝啬的葛朗台,即使得到了再多的金子又如何?他的虚荣、贪婪使他丢失生命,最终在金币中死去的他还是幸福的吗?在作家有力地勾勒中,我们品读到假恶丑对人性的亵渎。生命也是如此,由真善美与假恶丑构成。品读经典,让我们在对假恶丑的抨击中走向真善美的殿堂。
作品的经典还体现为文字的经典,那一个个含蓄隽永的诗句,那一篇篇缠绵悱恻的文章,让我们深深赞叹,并想要背诵成篇,成为自己的财富。而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我们的文章已然有了韵味,有了优美,这便是经典的力量。
品读经典,是品读其精神实质,从而使我们的内心丰富充实。一个熟读万卷书的人一定不会做出低贱之事,因为他的人格已是崇高的。把自己埋入经典之中,你会发现这个喧嚣的世界原来可以如此宁静。
然而,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孔孟儒学虽将“仁”发挥到极致,但其“中庸之道”仍未尽善尽美。真正的经典之作,经由众人的传承,而更加熠熠生辉。对经典,仅有品味并不够,更要加入革新、再创造,方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10.初一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 篇十
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莎莉文教导和帮助下海伦凯勒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的能力并成功的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大学四年的学业,这时她让我懂得坚持就是胜利,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所有事只要坚持就会有所回报。她的世界和普通的残疾人大不相同,她的世界充满了光明对我们世界的渴望,她虽然没有见过小鸟,蝴蝶,花朵,但她摸得出它的样子,闻得见它的芬芳,是她的.老师给了她希望给了他生活的憧憬和美好。
她的世界因老师而快乐,因老师而出彩,出名其实不是海伦·凯勒想要的。她想要的是光明,声音和说话能力。我想她一定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自己的眼睛希望自己能好起来。因为我有一次自己肚子疼,疼得自己眼泪都出来了,我就祈祷上天让我在明天去医院复诊的时候好起来吧,心里一直想着生病的事情。
海伦·凯勒她一个人在没有光没有声音无语的世界里生活,想着就令我瑟瑟发抖,说不出话来,因为我是一个胆小怕黑的人,如果我在一个无光,无声,漆黑的世界里,我的心里就会充满了恐惧,觉得度日如年。我真是难以想象她的生活是如何度过的。但她却顽强地认为上帝假如给她三天的光明已经是最大的愿望了,她不求上帝让她的眼睛重现光明,只求给她三天光明,她的心中充满了知足的心理,让我赞叹不已,因为我是一个不知足的人,但她却这么知足,我要学会知足,人要知足,才会有很大的成就。第一天,她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第二天,她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
她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睹目全景,与此同时,太阳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第三天,我将当前的日常世界是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的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谁说我的童年痛苦,不,我和高尔基、海伦·凯勒比童年,我幸福的不知道哪里去,要比童年,我比他们幸福。
11.初中生品读经典润泽生命征文 篇十一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涌现了许多才子佳人,其中著名的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性情豪放,诗境奇妙,不愧为“诗仙”。
品读你,品读你的爱国情怀。你热爱祖国山河,遍览各地各山大川,为的是踩着祖国的泥土,享受自己的生活。你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你的用意在于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一腔忠爱之情。《蜀道难》自然就成为名垂千古的爱国主义的诗篇。
品读你,品读你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你的才华横溢,唐玄宗闻其盛名,召你入宫陪伴饮酒作赋。“李白斗酒诗百篇”看杜甫对你的描绘如此贴切,难怪成为至交。当你喝醉时,也来了一句豪言壮语:“杨国忠来给我磨砚,高力士帮我脱鞋。”杨国忠乃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玄宗身边的红人。也就是因为一句话,你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你性情豪放,不围观场所束缚,所以才流传下近千首诗歌。
品读你,品读你的勤奋。你的小时候或许和我们现在一样吧!一心只想着玩。你幼时不爱学习,一次你逃学了。之后你碰了一位老奶奶,她的话语给了你教育和启发。从此你发奋读书,一直把“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记在心里。当然你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只要坚持,铁杵终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品读你,品读你的诗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猿声使我们回到了远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股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月明星稀,一片悲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你与孟浩然的情谊,让我们珍惜友谊。总之,你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富有想象,已经奇妙,语言轻快。
12.让生命弥漫芬芳 篇十二
————摘自三年前我的一篇日记
休了一周的事假,我回到学校,又将走进魂牵梦萦的班级。不知道为什么,走在通向教室的走廊上,竟有一种“近乡情更怯”之感:“我的学生们在这些日子里有什么变化呢?想我吗?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的脚步欲快还慢——再给我一点时间吧,好让我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
近了,近了,怎么没听到那熟悉而动听的琅琅书声,代之而起的是张楚同学的大嗓门:“不要吵了,好好自习。”我连忙走进教室,还没踏上讲台,同学们在一愣的瞬间马上欢呼起来:“老师回来了!老师回来了!”张楚紧紧拉着我的手,义愤填膺地说:“老师,王华跟刘强吵架,害得大家都不能早读了。”还没等我做出反应,惠林也站起来说:“老师,管龙上星期五没做值日就回去了。”紧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告状”之声不绝于耳,金星、璐璐、小林„„都上了黑名单。没完成作业、顶撞任课老师、捉弄小同学„„各种各样的“罪状”都有。一时间,我觉得胸中有一小簇火苗在往上蹿,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变成怒火中烧之势,但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回来上课的第一天,要有良好的开端,息怒,息怒!”
但是怎么处理这些事呢?怎么开始这一堂课呢?脑海中回想一句话:“能够在有爱、有期许、有鞭策与帮助的教室中
开始人生旅程的孩子,今后的路一定能够走得更好。”我踏上讲台,微笑着说:“这一节课是老师与你们久别重逢的第一节课。我想先听听你们在老师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有了哪些进步,做了哪些好事可以夸别人,也可以赞自己,让我高兴高兴好吗?短暂的寂静之后,雅雅先说了:“老师,第四周的星期日,宝玲、嘉玲和我出了黑板报,主题是‘学习雷锋’。王老师说我们的黑板报很好。”我颔首微笑,带头鼓掌。张家全也发言了:“老师,轩怡买了两本书放到图书角,一本是《唐诗三百首》,一本是《歇后语大全》。都很好看,我很喜欢,中午常常借来看。”我高兴地说:“你是一个热爱集体的同学,你是一个
好学的同学,都是好样的。”掌声再次响起来。就这样,又是你一言,我一语,耳边回荡着不绝的夸赞之语,心中涨满了喜悦。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就连刚刚上过黑名单的几位同学也受到了表扬。此时,他们可爱的脸上流露出些许惭愧,些许腼腆,更多的是自律的决心。
终于又有我说话的机会了,我说:“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后半句是大半班的学生跟我同时说出来的)?何况你们还是小小少年,难免偶尔会调皮莽撞。但每个人都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老师相信从现在起,能够天天听到咱们班更多的好人好事,是吗?”“是!”坚定、响亮、快乐的应答声和着热烈的掌声响遍了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过后,我对此进行反思:为什么学生刚一见我就是“小报告”不断呢?其实跟我以前的处理方式有关。以前我是有“报告”必严肃处理,总要把“受举报者”叫来,将他的错误上纲上线,再反复教育。结果,“打小报告者”乐在心头,认为这样做很引起老师的重视,“报”得更勤了;“受举报者”怨在心头,从此想着一“报”还一“报”。班级中缺少一种宽容、互爱、轻松的气氛。我呢?两个字:累!烦!现在我明白了: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你对学生的无心之过小题大做,爱挑学生的毛病,那么他也就学会了吹毛求疵;你对学生的偶尔犯错表现得宽容大度,让他感受到充满爱心的鞭策和帮助,他就学会了自律自约,学会了欣赏别人。
我不由想起《教师博览》上的一句话:“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香味。”那么就让生命弥漫芬芳,我将在无比芬芳中开始新的教育跋涉。
13.有一种芬芳叫书香 篇十三
———读《初中生之友》有感
有没有这样一本书,让你用眼睛就能看见风景,经指尖就能触摸温暖,闻墨香就能获得力量?而你,心甘情愿地为它稽首,望穿秋水地为它等待。所幸,我遇见了这样一本杂志,成为我初中生活的心灵栖息地,让我明白,原来,书香也可以这么芬芳。
初中生活,乏味而单调,每天的三点一线,课后,我总是带着疲惫,带着漠然,带着倦容,我渴望被唤起心中的诗意,重拾温热的心。《初中生之友》,来得刚刚好。从此,我的课余生活多了一些美丽的相遇。一期一篇总关情,每一期,我都有怀着不同的期待,每一篇,我都收获别样的感动。感谢你,温暖陪伴我度过漫长学习岁月,真情记录我如花成长年代。
翻开你,开篇《卷首语》中你就像一位年老的智者在我耳畔细语,德高望重,温暖慈祥,饱含思想却充满情感,短小精悍却知识丰盈。虽然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中不能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却让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片刻的安宁。各类卷首寓言和小故事温柔地唤起我翻阅杂志的心,让我感受了到一份温情,身不由己地祈愿我能从开篇到结尾,从书中到内心,寻访一些美丽的际遇。
你是一本感情充沛而又理性十足的杂志,种类各异,栏目繁多,丰富却不冗杂,柔软却有力量。《校园故事》《文海拾贝》《美文悦读》等都是一些有温度有情感的栏目,在这些栏目里,你为我开出柔情的花,让我能咀嚼阔别已久的诗意与感动,去聆听晨钟暮鼓的深邃与悠远。《百科知识》《数学讲坛》《物理天地》等又是一些简单而客观的栏目,你超然于课本内容的枯燥无趣之外,通过循循善诱让我获得新知。
品读任何一本杂志或书籍,都是一个浮光掠影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那样的精神高地做到完全领悟和接受书中所有的灵魂高度和精气神,但最好的结果就是,读过那么久后,我们还能为其中一篇文章感动,为文章中某个字眼落泪。有一篇文章,我记忆犹新,是栏目《作文大赛》里的一篇文章,叫《和风说话的孩子》,作者用简单朴素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眼睛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的孩子李京京由于口吃而受尽同学嘲笑,最后在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坚持下克服口吃缺陷而勇敢登上演讲台的故事。故事没有虚无缥缈的说理,没有空洞无物的陈词,有的只是一种宁静温煦的力量,如月光泻地,人性美好的光芒次第舒展。李京京人性光辉的闪烁让我明白一切皆有可能,坚持就是胜利,这些珍贵的收获将点化并充盈我的人生。
【生命润泽书香芬芳】推荐阅读:
阅读润泽生命?文字见证成长演讲稿10-16
读书——润泽智慧人生(演讲版)10-24
让生命溢满书香10-23
《生命生命》课堂反思06-13
《生命生命》教学心得08-19
《生命生命》说课稿10-05
生命生命反思总结11-25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06-10
生命生命评课稿07-27
生命生命读书心得小学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