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研讨会感想

2024-11-09

“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研讨会感想(精选3篇)

1.“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研讨会感想 篇一

聚焦“语用”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遵循语言运用的规律,潜心引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聚焦“语用”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在此简介自己所采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巧借汉字文化,说中提高识字能力

所谓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教学时,应该以汉字本身部件为根本的出发点,巧借汉字文化,把本属于汉字的因素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如教学《青蛙写诗》中的“点”字时,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点”的构成,让学生说说图片的含义,明白了“点”字表示烟火会一点点熏黑物体,表示黑点。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灬”,告知学生“灬”的名称,以及在古时,“灬”常表示“火”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带有“四点底”的字。学生在交流中认识了“热”“蒸”“煮”等字。这样,在追根溯源中,引导学生体味汉字的内涵,了解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所特有的魅力。同时在说话的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系统识字的能力。

二、关注词语内涵,悟中提高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的运用基本单位是词语,因此,准确地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自由地穿行在曼妙的词语密林里,体会词语的内涵,在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敏锐性,培养语感,在感悟中积累语言,并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教学《生命 生命》中“飞蛾求生”部分时,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飞蛾的求生,从中引出“挣扎”一词;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挣扎”的意思,讨论飞蛾会怎么挣扎,会产生什么后果;最后,引导学生说说,从“一只小小的飞蛾仅仅只能活九天,但它还要挣扎着”中可以读出什么。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学生通过想象,眼前就会展开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而在这个过程中,词语的丰富内涵就会生动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这样,融情景想象与感情朗读于一体的教学,既深化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又让他们感受到了词语的魅力,体会到了词语的意境,提高了语言的敏感力,从而培养了语感。

三、捕捉语言特点,练中提高“语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材中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形式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潜心会文,关注语言,捕捉语言特点,让学生借鉴文本的语言形式,有依可循、有例可鉴地进行语句表达的语言实践,以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1.聚焦特色句式,习得表达方法。

句子是构成段、篇的基本单位。教材中,许多课文中都蕴含着优美的、精彩的句子,等待我们去挖掘、去细细地品味。所以,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聚焦“语用”教学,要聚焦文本中具有特殊表达的句式,让学生徜徉在表达有特色的句子里,通过揣摩、诵读的形式,学习句式的构成方式及其规律,从而迁移到写作,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时,笔者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圆明园的建筑精美表现在哪里,让学生去发现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美写出来的。学生发现,作者是通过“一大一小”“一动一静”“一仿一创”“一中一西”的强烈对比,然后用关联词“有……也有……”“……还有……”把这些建筑串起来,从而写出圆明园宏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发现构段方式,明白作者是通过“观看到的景物+感受”的构段方式来表达的。最后指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式去尝试描写厦门的园博园。这样,教师有选择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写法的运用,学生就从文本中获取了习作表达的方法。学生不但从范例中获取了作者表情达意的?Z言模式,而且从中学习了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了表达能力。

2.聚焦典型片段,习得表达特色。

所谓典型片段,就是文章中语言形式比较有特点的,对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学习写法有较大帮助的片段或者段落。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些片段指导学生练笔,让学生经历“认识―理解―运用”的语言习得历程,习得文章的表达特色。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第四自然段时,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说说哪些是20世纪的“发现”,哪些是20世纪的“发明”,让学生探讨课文是如何将“发现”写具体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作者从“高、深、远、小”四个方面来写20世纪的“发现”,从“通讯发达”角度来写20世纪的“发明”。教师接着引导:这是从内容上来说的,那么从表达上来说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作者不仅准确搭配动词,还运用了举例子的表达方法。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有条理地说说21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最后,让学生运用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写写21世纪的变化。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中的内容,还内化了文本中的表达特点,在运用中习得了文本的表达特色,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聚焦篇章结构,习得谋篇布局。

文章的结构是它的骨架和纲领。笔者认为,为了让学生感悟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他们去发现文本中谋篇布局的奥秘,然后凭借文本中的范例,进行仿写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如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然后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点面结合,把典礼的经过写具体的;最后引导学生采用课文的篇章结构来写写学校的运动会,并注意点面结合。这样,学生在语言实践的活动中学习了谋篇布局,提高了“语用”的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在文本中寻找独特的语言,把握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提高“语用”能力,进而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2.“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研讨会感想 篇二

一、回顾语文素养

(一)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插入照片)

1.正确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2.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2014年3月20日基教二【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国测和省测)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修订各科课程标准

2016年2月22日学会发【2016】16号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征求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插入照片——文理兼修)

(插入照片举例中山陵的例子)

二、习作教学

(一)思考:1.写一写自己在习作教学中使用的习惯语 2.想一想习作教学时教师板书中的高频词

(未在情境下的习作方法的指导是无效的)

(评价过于笼统,要给具体的要求,不说正确的废话,如“你人是聪明的,但是还不够努力”。)

(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作文的意义全在于一个“作”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习作教学的变革

只有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样本,你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

(一)学会精准分析学生的习作样本(基于学情)

1.出题基于“言语”和“思维” 2.可能的问题:关键内容不能展开、标点使用不熟练、语义不清、语言重复、口语化、“在”和“再”的模糊化

3.想象需要合理吗?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想象” 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举例绘本《月亮先生》——想象与逻辑并存(好绘本如何好)写快乐(用环境渲染、通过行为体现、深度感受)再习作教学中寻找一些描写好的片段,通过赏析,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4.策略

(插入图片——策略)

(1)策略一阅读积累

A.学校教育就是要从粗糙的文化编码走向精致的文化编码(阅读要求: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

B.举例【美】惠特曼《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那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C.提升孩子的阅读品味

(2)策略二从读学写

A.连句成段的方法 B.语言表达的特点

举例:写导游词,与原文做比较 浙江教研网——天天公开课 C.题目首尾的写法

梳理教材中典型课题、开头、结尾

D.布局谋篇的思路

„„

(二)将隐性思维外显于写作活动中(真正学会)

1.交给观察的方法

方法:方位观察法、主次观察法、时序观察法、远近观察法、分层观察法、周期观察法、动态观察法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眼观、鼻闻、舌尝、牙嚼、耳听、手摸、脚踏、心想

2.学习描写

描写三原则有什么写什么 怎么样写清楚 像什么写具体

从教过走向教会,从学过走向学会。(微课的应用)

(三)基于教学目标的有效习作评改(读者意识)

1.目标指导习作评改

2.习作评价吻合目标

写实靠名词,写活靠动词

3.交流分享真实评价

4.文通句顺落实到位(基本到位)

四、总结

作文的“观世音菩萨” 观:观察生活

世:事理普世价值观“人道主义、公平和自由” 音:对文字词汇的好感受一等文章音韵应更好

3.“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研讨会感想 篇三

——科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为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效率,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交流成功经验,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我校于 5 月 11 日早上举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专题研讨会暨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名校长、名师、区小学科学教师以及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邓××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研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实践的脚步。本次活动由山西省太原市××小学的花××老师和武汉市的李××老师主动承担研讨课,引导科学课堂深入研究。

首先,花老师大胆尝试工程与设计领域的课程,自编自创科学课《制作保温杯套》。本课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动脑探究如何制作保温杯套,对学生制作过程的操作指导性强且到位,关心学生产品的特殊性和具体情况,让学生学会用评分标准优化产品。

接着,李老师为我们执教五年级科学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李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让科学课堂充满了趣味,同时李老师通过聚焦问题—发现问题—分享猜测与方法—实验验证—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问题,层层推进学生思考,最终为学生建构本课科学概念: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两位老师精彩的科学课堂获得现场听课老师的纷纷赞赏,在全体老师的见证下,邓××老师为这两天承担数学及科学研讨课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两位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授课思路和讲课后的反思,让我们恍然大悟,设计一节课的过程也像是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也经历了发现学生认知难点—设计学生活动方案—测试教学效果—改进评价等环节。

现场老师也根据自己听课的角度畅所欲言,在头脑风暴中思维碰撞,研讨氛围浓。人教版科学教材编写者柯老师也对我们的科学课堂如何体现实实在在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并寄予厚望。而我校蔡××老师就科学课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提出科学课堂需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材料,分析如何控制单一变量与多变量的实验。

最后邓××老师总结发言针对科学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实验目标,用数据证明学生的观点,体现学生求异思维; 2、关注学生预设与生成问题,沿着学生思维发展设计清晰的教学环节; 3、加强问题设计与追问技巧,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将想法变成方案。

邓老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出的理念与指导让在座老师受益匪浅。其实在 20××年 2 月新课标出台后,小学科学一年级开课了!

上一篇:处暑时节是什么意思下一篇:姐,对不起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