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的文化底蕴

2024-07-27

论改革开放的文化底蕴(11篇)

1.论改革开放的文化底蕴 篇一

风筝的文化底蕴

摘 要:风筝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一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风筝文化逐步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与中国的习俗、节日、文化融合使风筝的内容更加丰富,最终形成具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国风筝文化。

关键词:风筝 风筝文化 民俗文化

风筝是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我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悠久的国家之一,放风筝是老幼皆宜、健康身心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它既能就地取材、制作方便、容易普及,也可以精细制作,显示不同民族的精湛工艺水平和美术构思。近年来,由于放飞技术的发展,风筝日益成为竞技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所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放风筝也逐渐成为国际友谊交往和文化体育交流受欢迎的媒介。

风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十二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从此,这项古老的活动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特色。可以想象,人类在开始发明风筝的时候,一定是在追求一种神奇。一种能由人类自己驾驭的飞起物,足以让人高兴至极。因为那时毕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风筝开始寻找运用之路,具有传统历史的中国文化开始向风筝这一工艺中融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土地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越是历史久远的东西,留给后人的悬念越多。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很多追宝寻艺的故事,也只是小说中的内容,很难考究其历史的真伪。风筝,在中国的历史上,在过去的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种“雕虫小技”。在历史记载的文史资料中,有关风筝的内容很少,人们仅能从为数不多的文字记载中寻觅风筝的起始源头。

1 风筝的起源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1.1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1.2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已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1.3 飞鸟说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有人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2 风筝文化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2.1 求福: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它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还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2.2 长寿: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传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还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2.3 喜庆: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美满婚姻、夫妇和谐的还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2.4 吉祥: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是有着鹿角、牛头、蟒身、鱼鳞、鹰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3.民俗文化对风筝的`巨大影响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民俗的社会现象。风筝,作为一民俗事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与诸多民俗事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着民俗文化的巨大影响。这既表现在风筝的题材方面和扎制绘画方面,也表现在风筝的放飞方面。动物是风筝题材的重要方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如龙风筝、凤风筝、仙鹤风筝、孔雀风筝、鹰风筝、燕子风筝、鸳鸯风筝、蝴蝶风筝、麒麟风筝、狮子风筝、十二生肖风筝、鱼风筝等等。这些大量的动物题材的风筝的出现,应该说与对动物崇拜是分不开的。例如,“龙”风筝和“凤”风筝的出现,确切地说是人们对“龙”和“凤”崇拜的具体体现。龙,是人们幻想的动物,传说中的四灵之一,是掌管雨水的神,《山海经》中有“应龙畜水”,“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之说。龙能给人带来祥瑞,具有变化的神力。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则把黄帝的形象和龙联系在一起。《左传・昭公十七年》记:“太昊氏(伏羲)以龙纪,故以龙师而官名。”《补三皇本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阙里志・古冢》有“黄帝生寿丘”的记载。炎黄子孙便自认为是龙族,龙的后代,龙的传人。云南哀牢少数民族以“龙”为图腾标志,世代相续,皆身画龙,衣加尾,以示为龙的后人。龙还是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今天,人们仍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对“龙”的崇拜,产生了“龙文化”,便有了以“龙”为题材的“龙”风筝。

风筝在艺术家眼中是工艺品,因为它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天空的好奇与渴望,两千多年前,它承载了古人的梦想乘风而起,从此期望自由的心得到慰藉;而后它不仅担负起通信的重任,还渐渐将文化、娱乐、健身融于一身。千百年来,尽管风筝的形式不同,但是,它却一直与中国的民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它生自民间,所以具有质朴健康、寓教于乐的特点。在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独特民族审美观与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风筝在审美风格方面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区不同,风筝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唯其如此,风筝的王国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4.结语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1]柴茂智.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

[2]梁俊雄.试论我国民间节目的体育文化特征.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

[3]朱鹰.风筝.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业美术出版社,1997.

2.论改革开放的文化底蕴 篇二

现在社会对于后来的明、清时代用了一个很传奇的词来形容当时的戏剧发展, 这个词就是“传奇”, 每个时代都有传奇的事件, 在明清时代, 当时的戏剧的主要表演方式是演唱曲目为主, 就现在保留的当时的曲目高达600多种, 传奇作家更是达到了700多人。其实明清时代的戏剧与元代的南戏有很多的形同点, 首先在音乐, 明清时代的剧曲主要以南曲为主, 南曲的特点就是轻柔, 舒缓;在结果上篇幅较长, 情节复杂, 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更加的细腻。在清代的戏剧上出现了至今都很有影响力的两个人, 现在有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来看到当时的盛况, 那就是“南洪北孔”, 这两个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为我们树立了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充分的显示了当时传奇历史。传奇戏的出现使中国戏剧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尤其是当时的作家创作除了很多优秀的剧作, 这点在中国的戏剧史上产生了又一个发展高峰, 对于今后的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高峰就有低谷在战乱年间虽然戏剧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之后的崛起之路上, 戏剧创作家以新鲜的剧本和表演方式为我们呈现了我们不了解的过去, 让我们在戏剧中品味中国的发展。

用我们现在的理解我们可以概述一下戏剧的概念, 戏剧就是通过演员将某一故事或是某一行径, 以对话、唱歌、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行为。戏剧关键的几个点首先在于剧种, 其次在于故事情境, 再次在于演员, 最后是表演的场地。

戏剧的剧种有很多, 包括我们平时最常听见的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多种表演方式;戏曲的种类有昆曲、京剧、评剧、豫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多种剧种。在这里简单介绍两个曲种, 一是昆曲;二是京剧。昆曲可以称之为是我国的戏曲之母, 它是我国最老的剧种, 在元末明初在江苏一带形成, 又称为“昆山腔”。昆曲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它已经形成了独立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发声系统, 其内容丰富多彩, 用词典雅, 在看剧本时可以看出创作家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 其唱腔圆润柔美, 表演细腻。昆曲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推广, 在北方和南方通过结了各地的语言特点形成了“北昆”和“南昆”。北方较粗犷, 因北昆中武戏大于文戏, 南方则注重唱腔的细腻感。昆曲的发展对于后来的京剧、湘剧等剧种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京剧被誉为是东方的“歌剧”。它是中国的国粹、国剧, 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京剧又称为是“皮黄”, 由“二黄”和“西皮”两种基本的唱腔组成的, 同时还收纳了很多地方的小曲调再加上昆曲的影响, 形成于北京, 于是被人们称为“京剧”。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表演方式只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表演上要求细腻精致, 唱腔上声情并茂, 宛转悠扬, 其中以“武戏文唱”为最佳的表演方式。

一定的文化反映了一定的社会下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文化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一个动体, 文化是人类的文化, 是社会的文化, 特别是当文化已经化作是人们心中的文化时, 那文化的稳定性就能显而易见。戏剧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当这种文化深入到戏剧创作中时, 我们就可以在戏剧作品中体会到那时的文化氛围或是文化理念是什么, 它虽不固定, 但对于那时的社会来说, 戏剧的作用就是用来传承那种文化, 将文化传播下去的重要手段。

戏剧时一种综合性以及集体性都很强的表演艺术, 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自我表达能力, 有时现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共同协调能力。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都需要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戏剧的题材采用很多的历史, 因此可以客观的说戏剧担负起来演绎历史的重任同时还有很强的抒情意识。不管是我们在分析戏剧的历史还是在说戏剧的分类中我们都不难看出, 其实戏剧就像是一种具有很多特性的综合艺术。首先娱乐性, 主要表现在各个角色的装扮上, 再就是演员的唱腔上, 这要求演员不但要唱得好更要扮的像;其次在于大众性, 对于戏剧的由来本来就是在古代的民间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在群众中有很多的拥护者, 票友就是对广大爱听戏、爱看戏的戏迷的一个称呼;再次是教育性, 戏剧很多的剧目都是在讲述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 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 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就是《铡美案》, 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管你是贫民百姓或是位高权重的王孙贵族,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戏剧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教会人们分表善恶, 在潜移默化中净化我们的心灵;最后是历史性, 戏剧能让历史更清晰地体现在我们面前, 观众可以通过看戏了解历史。因此我们说戏剧不单单只是艺术的一种表演方式, 它更代表的是我国从古至今文化的发展, 它就像一个文化符号, 记录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摘要:中国戏剧产生很早, 同时又与西方的戏剧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我们欣赏中国戏剧的同时, 我们可以同时了解到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状态。本文的描述只要是为了发现中国戏剧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于在深受戏剧影响下的人们对于戏剧给予不同形态的喜爱之情, 同时对于戏剧中的不同角色进行简单的分析, 让更多的人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对戏剧有更充分的认识。

关键词:戏剧的历史,戏曲的种类,戏剧文化,戏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戏曲.周传家.商务印书馆;第1版.1996

[2].中国戏剧发展史.廖奔.刘彦军.山西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6

3.文化底蕴的传承 篇三

时间:2009年4月24日

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受访人: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显示器事业部副总经理马奇

长城显示器真正追求的,是如何让用户将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文化底蕴加入到产品之中,而不仅仅是图案简单停留在产品外观上

许多厂商都试图将中国元素加入到自己的产品之中,从市场上的表现来看,这其中长城的蝶恋花系列显示器可以算是较为成功的一种。请问,长城显示器认为将中国元素加入到产品设计之中,您认为最难的一点是什么?

马奇:我认为最难的是如何让用户将产品中加入的元素变成是一种生活上感受。长城显示器真正追求的,是如何让用户将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文化底蕴加入到产品之中,而不仅仅是图案简单停留在产品外观上。虽然现在的蝶恋花系列只是达到外观图案的设计上给与用户一种视觉上的感受,还没有做到将文化底蕴加入其中。但这将是长城以后产品的一种发展趋势。

您认为长城的蝶恋花在设计上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吗?今后的蝶恋花系列的规划路线将会是什么样的?

马奇:蝶恋花从我们的规划上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是距离我们的理想目标还很远。长城显示器的核心品牌理念是培育有利于中国品牌发展的消费文化,而现在推出的人文系列之蝶恋花正是对这一核心品牌理念的初次视觉尝试。我们希望用户不仅是将蝶恋花作为显示器,而还将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上的追求。

蝶恋花的设计,在长城显示器中开了一个很好的设计开端。那么在长城的后续产品中,会不会继续把这种以中国元素的核心产品设计风格延续下去?

马奇:这是肯定的,在长城显示器的产品中蝶恋花系列所使用人文风格肯定会是一个大系列,现在的蝶恋花系列仅仅是长城显示器在设计风格路线上的一个开端,还远远不是结尾。

从发展势头来看,LED显示器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并且也涌现出了许多产品。长城显示器将会在什么时候推出自己的LED产品?

4.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篇四

作者: 发表于:2009-12-22 11:35:58 中国黑茶网 共有0 条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产茶大国,又是饮茶大国,中国人已有两千多年的饮茶史,它以中国文化为依托,由品茗升华为茶道。中国茶道酝酿于汉朝,成于唐朝,盛于宋朝,它总体上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根植于华夏文化之中,并以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随着饮茶习俗的传播,以在亚洲许多国家扎根,特别在日本形成了独树一帜,非常考究的日本茶道。而今走向世界,又促进了世界茶业及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在当今的中国,说起茶叶、茶的功效、茶的药用价值和喝茶的好处,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起茶道来,恐怕是知道的人不多。而一般的喝茶和茶道并不是一回事。

那么,什么是茶道呢?茶道茶道,乃以茶载道。茶作为古老的经济作物,最早出现于神农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有解毒作用,从此茶的药用、食用、种植得到广泛的发展。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写《茶经》时,社会上出现“茶道”名词,从此创立了中国茶道,为华夏文明和世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继唐之后,宋代饮茶更为普遍。宋明两代商贸繁荣,饮茶成了一大行当,由家庭走向社会,由比屋之饮发展到了茶馆、茶亭、茶摊,由独饮发展了办茶会、茶聚饮。茶事不再是个人的享受,已成为全方位向社会开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载体,一个小小的茶馆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缩影和一面镜子。“道”,寓于饮茶之中,所以,茶道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茶的广为种植,二是茶的品饮及方式。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产茶饮茶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了独具风采的茶文化,由琢磨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它不仅重视饮茶艺能,还重视饮茶时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茶人心态。具体地说,茶道的构成有5个方面:茶艺,茶人,主题,程序,环境。

茶艺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变成了一门艺术,它包括精茶、洁水、活水、妙器;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包括烹茶的人和饮茶的人,茶人当有资格标准;茶道要有主题,可严肃,可轻松。然而,友谊是茶道永恒的主题,茶道的过程就是程序,也就是茶道进行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受到礼法教育,获得道德修养;中国茶道重视品饮的环境、茶室的格局和内部装饰顺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地。

中国茶道吸收了古代哲学家的思想精华。儒家的中庸、和谐在中国茶道中表现为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道家强调的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佛教朴素的思想境界都在中国茶道中体现得更加充分,这些无疑形成了中国茶道丰富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道与文化艺术、地域民俗的契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性表现出鲜活的个性风俗。有茶为诗魂之誉,以茶助文思,以茶雅趣,以茶歌舞;有北京的茶馆,天津的茶社,广东的茶楼,杭州的茶室等品饮茶的场所;有广东、福建的功夫茶,白族的三道茶,满族的盖碗茶等形式;有

5.浅谈广告词中的文化底蕴 篇五

摘 要:广告无所不在,它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承载着宣传文化的重任。一则好的广告词,应该既能体现商品特性,更能体现文化底蕴,这样,才能让受众接受它、认可它,并成为它的忠实消费者。广告词的文化底蕴,有多种形态的体现,主要从它的文化精神定位以及广告词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剖析了广告词与文化底蕴之间的联系,希望广告词不是让人厌烦,而是让人感觉卓尔不凡。

关键词:广告词;文化精神;语言特色

美国广告界的知名人士迪诺·贝蒂·范德努特曾说:“如果没有人做广告,谁能创造今天的文化?你又能从哪儿为文化活动找到比一种广告媒介更生动的宣传方式呢?„„”的确,在广告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性的推销,要传达商品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传播和创造文化的重任。而广告词,作为一则广告的灵魂,要想能深得人心、百读不厌、经久传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广告词中的文化底蕴的体现,有多种形态,大到对文化环境的解读,小到某个道具的选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笔者这里主要剖析两种具体形态,一是广告词里的文化精神定位,二是广告词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

一、广告词为什么要选择文化精神定位

一则广告词,首先要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

位置,即定位。美国著名营销学者菲力普·科特勒认为:“定位是勾画企业的形象和所提供的价值的行为,它需要向顾客说明本企业的产品与现有的竞争者和潜在的竞争者的产品有什么区别。”一般人皆以为,一则好的广告词,把产品的功效和作用宣传出来,就算成功。而纵观那些优秀的广告宣传,几乎无一例外地定位在“文化精神”。

以运动品牌为例,世界名牌的耐克和阿斯达斯的广告词分别为“想做就做”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中国品牌的李宁和安踏的广告词也分别为“一切皆有可能”和“永不止步”,它们的主打广告词都不是宣传产品的实体功能,而是贯穿了一种文化精神,当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不仅仅是一种购买行为,更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文化的体现。

台湾有一句有名的句子,叫“认真的女人最美丽”,这句话是很多女人的座右铭,也是她们的人生坐标,而这句话,其实原本是一种玫瑰卡的广告词,这种卡专门为有身份有气质有追求的都市女性量身定做,一句“认真的女人最美丽”的广告词,既为她们孜孜不倦的奋斗提供了最好的诠释,也让她们在某个无奈彷徨的瞬间找到了支撑下去的勇气和动力,于是,台湾有品位的女性几乎人手一张玫瑰卡,而这句广告词,也因其文化精神,被口口相传,流传后世。可见,一句广告词,有了好的文化的定位,其与受众和整个社会的关系立马发生质的飞跃。因为只有文化,才能对人进行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只有文化,才能体现出一种深层的价值和魅力,只有文化,才能变成人的一种习惯乃至习俗。一种产品,如果想走高端路线,想做百年老店的名号,它的广告定位和广告词,终归要有一些文化底蕴,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消费者的心。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柒牌男装的广告词为“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欧莱雅化妆品的广告词是“你值得拥有”,动感地带的广告词是“我的地盘听我的”,所有这些成功地把一种观念和文化与产品密切相连的广告词,既让商品热卖了,又励志了受众,甚至不少受众是因为喜欢某句话进而选择某个商品。

但这并不是说,广告词就一定要进行文化定位,并不是所有广告词一开始就要从“文化”入手,一些日用产品的广告词以及一些新产品的广告词,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一块洗衣肥皂,消费者更看重的可能仍然是它好不好洗、伤不伤手,这种日用产品,除非做到非常成熟,倒没有必要生拉硬拽与“文化”扯上联系。飘柔洗发水最开始也是从“飘逸柔顺”开始宣传的,后来才慢慢注入情感,进行情感和文化的策划定位。

二、广告词的文化精神定位的几种表现

爱德华·泰勒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恪守君子之道,以人为本,重情重义,含蓄蕴藉,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构成了民族之魂、国之脊梁。一则广告词,要符合中国国情,为消费者喜欢和牢记,一般会在“爱国情怀”、“以人为本”、“家的情感”、“含蓄委婉”等方面做文章。

在中国的文化里,爱国情怀根植于民众的心灵深处,如果一则广告词能不动声色地激起受众的爱国之情,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很多广告词就利用了这一点,比如红旗车的广告词,“中国人,坐中国的红旗车”,在国人都攀比“洋车”的市场情况下,红旗轿车竟然一马当先,赢得了不少市场份额,在不短的时间里,红旗车作为国宾的专用车,是最高的外交礼遇,红旗车的销量和地位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爱国的文化精神定位。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重要性,看重人的感受。以人为本也是广告词经常选择的一种文化定位,它不会刻意地叫卖和说教,而是以最人性化的语言让受众接受。海尔冰箱最有名的一句广告词是“真诚到永远”,就是这个“真诚”,留给了全世界消费者深刻的印象。广东东莞在竞选文明城市的广告宣传中,并没有直接要求市民“讲文明”,而是选用了“东莞因您而文明”这样的句子,深得市民认同。在交通隔离带的广告牌上,以往冰冷的“禁止横穿马路”也换成了“您的妻子提醒您:请不要横穿马路”这样温情的语言。有人说,广告词不再只是广告词,它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折射和反映,确实,在这些充满了人文气息的广告词里,我们感受到了舒心,看到了进步。

家的情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对“家”的重视和情感,是其他国家都难以想象和媲美的。因此,在“家的情感”

方面做广告词,更是很多商家屡试不爽的高招。相信大家都记得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记忆当中家的感觉,母亲做的黑芝麻糊,还有那悠长悠长的巷子,那尘封多年的乡村背景,都把“家的情感”表现到了极致,最后一句广告词“一股浓香,千缕温暖”让每个观众都深深怀念,产生共鸣。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没有说产品的原料、配方、口味和营养等等,但一个关于“家”的定位,却为它赢得了空前的销量。另外,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词,也是在“家文化”上做得成功的经典案例。近几年,可口可乐在春节期间,也锁定在“带我回家”的文化定位上,效果很好。

中国的文化里,“含蓄委婉”是一大特色,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谦虚谨慎的百转千回总是令人惊叹和折服的。一则广告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还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含蓄蕴藉、简淡幽微,那当然为受众所欣赏了。于是,飞利浦的广告词是“让我们做得更好”,爱多vcd的广告词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连图书馆的公益广告,也不再是“保持安静”,而是换成了“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

三、广告词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

一则经典的广告词,其本身的语言表现就应该充满张力和内涵,但是,广告词的写作毕竟不是请专人来进行的文学创作,想要一句广告词既能宣传商品,又有文化内涵,并非易事。因此,借用文学作品或借用文学语言来体现其文化内涵,则成了广告词创作的不二法宝。

以三大银行的广告词为例,工商银行的广告词是“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农业银行的广告词是“大行德广,伴您成长”,建设银行以前的广告词是“建设银行,您的金融理财导航”。三大银行的广告词因其传播时间较为久远,都朗朗上口,但把这三句广告词换成宣传别的银行,似乎也并无不可。如今,建设银行的广告词改成了“善建者行”,不管是建设银行的门口,还是马路上的大型广告牌,这四个大字随处可见。人们见到这四个字,不仅对标明了颜色的“建行”两个字有突出印象,更对“善建者行”这一句富含哲理的话颇感兴趣。老子在《道德经》里写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建行的广告创意者便从中找到了灵感,提炼出了“善建者行”的广告词,并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宣传方式,反复加深这四个字和《道德经》在人们脑中的记忆。这样一来,这句广告词既弘扬了中国文化,又与“建行”、“理财”等有直接联系,还让自身的银行披上熠熠闪光的文化外衣,可谓一举多得、富有韵味、耐人寻味。

具有文化内涵的广告词不胜枚举,丰田汽车的广告词为“车到山前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杏花村酒的广告词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才子男装的广告为“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这些广告词都借用了中国文化中经世不衰的文学语言,不仅巧妙恰当地与产品不谋而合,还让受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促使受众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某产品的忠诚消费群体。

利用文学语言的独有的一些创作方法或一些修辞格,来创作广告

词,也是广告词与文化关系的一大体现。例如太平洋保险的广告词为“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副对子,语言里包含了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一语双关,画龙点睛,实乃广告词的经典之作。再如德芙巧克力的广告词“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如果仅仅只有一句“牛奶香浓”,而没有“丝般感受”的具体比喻,受众对巧克力的口感就没有那么细腻的感受,也少了购买的冲动。

总之,一则广告词是广告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受众记忆最深刻长久的部分。一句好的广告词,要想不同凡响,引起受众的注意,并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让人真正从心底认可和接纳,它就不能仅仅喊一句口号,更不能简单地哗众取宠、转瞬即逝,它需要有文化底蕴的充实和支撑,这样,广告和文化,才能相得益彰。参考文献:

6.汉英姓名的文化底蕴对比分析 篇六

1汉英姓名的同

虽然汉英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 但在姓名方面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1) 具有“义美”的特征。名字大多表达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福。比如张健中的“健”, 表示健康成长;聪慧, 则是聪明。英语中有Jack, 表示刚强;Queen, 表示高贵。

(2) 具有显示性别的功能。这是因为起名时大多要依据孩子性别。如刚、强、涛这些含有阳刚之气的字, 多用于男孩。芬、俪、妮这些含有秀美靓丽之意的字多用于女孩。当然也有女名男用和男名女用的情况, 不过这毕竟是少数。

(3) 显示重男轻女的思想。无论中国还是英语国家, 完整家庭孩子的姓总是随父亲, 即使父亲过世, 只要母亲没有改嫁, 就不会改姓。且在中国古代和现在英语国家, 妻子的姓也是要随夫。《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贾敏, 嫁人之后, 名字改为林贾氏;美国国务卿Hillary Diane Ramrod Clinton, 其姓就是丈夫克林顿的姓。

(4) 发音上都朗朗上口, 即“音美”。姓名作为一个人的标志, 有希望被识别的属性, 因此朗朗上口成为了一种标准。

2汉英姓名的异

汉英国家在姓名方面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族历史等不同, 他们更多显示的还是差异。

2.1姓氏起源不同

(1) 中国的姓氏历史悠久, 在母系氏族时期就出现了。 (1) 中国有以祖先的图腾为姓氏, 如龙、马。 (2) 以国名、封地等地方为姓氏, 如齐、鲁。 (3) 以职业或技艺为姓氏, 如屠、司马。 (4) 以颜色为姓氏, 如白、黄。 (5) 以数字为姓氏, 如百、万。 (6) 以先人字为姓氏, 如孙。籍秀琴在《中国姓氏源流史》中提到:孙, 周文王第八子之后至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 耳生武神, 以王父字为姓。 (7) 起源于先人的封号或谥号, 如宣, 籍秀琴提到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叔孙侨如, 死后谥号为“宣伯”, 其后人就以他的谥号为姓, 因此就有了“宣”姓。 (8) 以帝王赐改的姓氏为自己的姓氏。如王, 《中国姓氏源流史》提到西汉末年, 王莽篡位, 建立新朝, 自立为帝。战国时燕太子丹的玄孙名嘉, 进献符命, 受王莽宠信, 赐其王姓。

(2) 英语姓氏历史并不如中国长久, 人们最初只有名, 没有姓, 它的出现是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 并随着殖民活动, 扩到各地。有以下来源: (1) 以民族和阶层为姓, 如France, King。 (2) 以比中国更加细致具体的职业为姓, 如Goldsmith (金匠) , Blacksmith (铁匠) 。 (3) 以自然现象为姓, 如Snow (雪) , Cloud (云) 。 (4) 以颜色为姓, 如White (白) , Black (黑) 。这些颜色表明该姓持有者或其祖先肤色是如此或喜爱该颜色。而中国则是有着历史或传说的。 (5) 以汉姓所缺少的表示人的特征的词为姓, 如Short (矮) , Hard (吃苦耐劳) 。 (6) 以地名或环境特征为姓, 如Field (田野) , Hill (山) 。 (7) 以动植物为姓, 但不如中国具有的图腾意味浓厚, 如Bull (公牛) , Bush (灌木丛) 。

2.2名的命名不同

汉英不仅在姓氏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名上同样是如此。有学者认为汉英名字的命名方式不同, 汉名是“取”, 英名是“给”。

(1) 中国人为取名

潘文国 (2001) 曾指出“取名”和“给名”的区别, 并提到“汉语的人名是‘取’出来的, 从一大堆汉字里选一两个合自己心意的字来作为孩子的名字”。一般取名的来源有: (1) 以出身地命名, 如张鲁的“鲁”是山东的简称, 说明他出生在山东。 (2) 以出生时间命名, 如李冬至, 说明他在冬至这个节气出生。 (3) 以父母的姓氏结合命名, 不仅显示了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 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男女不平等的意味。如施杨, 是父姓施和母姓杨的结合。 (4) 以动植物命名, 希望动植物的特征能体现在孩子身上。如李小龙、王虎, 希望孩子能够像龙和虎一样健康有活力。中国文人作品下的梅兰莲竹, 内外兼具美, 也多用此给孩子取名, 如林忆莲。 (5) 以生辰八字命名。与“五行” (金木水火土) 联系的生辰八字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人尤为古人影响深刻。鲁迅笔下的闰土, 就是因五行缺土, 家人给其取名为闰土。 (6) 以重大事件命名, 如李建国, 是为了纪念新国家成立。 (7) 以神话或历史人物为名, 希望孩子有此人的能力。如刘备、魏征、李禹等, 希望孩子有刘备的将才、魏征的刚直、大禹为民的心怀。

(2) 英语国家国民的给名

潘文国 (2001) 讲到“英语的人名是‘选’出来的”。英语名字的来源主要有: (1) 来自《圣经》, 如人类始祖Adam (亚当) 和Eve (夏娃) 。 (2) 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人物, 如凡间最美的女子Helen (海伦) 、主神Zeus (宙斯) , 是希望孩子们有海伦的美貌或宙斯的权势和力量。 (3) 先辈的名字, 这一点和中国不同。英语国家给孩子起名会用家人或朋友名字, 表示对该人的怀念、尊敬或喜爱等。如美国前总统布什父子, 小布什全名为George Walker Bush, 其父为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 (4) 历史人物, 多用国王和女王名, 如Elizabeth (伊丽莎白) , George (乔治) , 希望孩子能有所建树。

给名是指名字已经存在, 起名者只需按自己喜好从这些名字中选出即可。而取名, 则是需要取名者在汉字中找几个心怡的, 然后结合看是否符合各种意愿, 才能最后定下孩子的名字。

(3) 起名时, 中国更注重“形美”

汉字是结构文字, 是偏旁部首的结合, 更注重整体结构和谐。而英文则是字母的组合, 多重视的音的和谐。

(4) 姓与名位置不同

中国是姓在前, 名在后, 中间有时会带代表辈份的字。如毛泽东, 毛是姓, 泽是辈份, 东是名。而英语国家正好相反, 姓在名之后, 中间有时有中间名。如George Walker Bush, George是 (教) 名, Bush是姓, Walker是中间名。

(5) 背后含有的文化

第一, 姓氏代表着家族集体, 而名代表着个人, 是个性的体现。中国人历来重视宗族, 是以集体主义至上的民族, 因此把姓放在名之前。而英语国家重视个性解放, 因此名在姓前。

第二, 英语名字供人使用的不多, 只有1000多个, 而出自《圣经》的占很大比例。这是因为英语国家多受基督教影响, 因此名字多为《圣经》中人物。而在中国, 取名时会受到道教理论中的“五行”影响。宗教属于文化, 是特定时期下特定地方出现的产物。汉英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其有着不同的宗教和该宗教影响下的事物, 如名字。

第三,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 而是一种思想的集成系统。儒家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使中国人历来注重起名, 希望通过名字讨个好兆头。儒家中的“三纲五常”使得人们避开祖先或当权者的名字。而英语国家则认为与长辈们、当权者或朋友们同名是尊重他们的表现。

第四, 英语姓名更鲜有符号特征。梁成功 (2006:31) 说到“在起名时, [讲究]‘主客体统一’”。而英语“‘名’与‘实’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 客体只是主体的一个符号”。英国人只把姓名当作简单的符号, 认为评定一个人不是从姓名而是从他的行为来看, 姓名只是一个代号。因此你不难发现在英语国家的学校或工作单位中有很多重名的人。而中国人认为姓名是一个好的开头, 会影响人的未来, 必须经得起推敲, 因此中国人重名现象远不如英语国家。

3结束语

无论哪个国家的人, 姓名都是他们的符号。起名, 则是一门艺术, 隐含着许多文化要素。其如此重要, 以至于现在已有许多专门的取名公司。通过对比姓名, 我们纵向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的变迁, 横向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社会文化的异同。本文通过汉英两文化姓名的对比, 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到这两种文化的异同, 使个人和集体在起名时可以考虑周全。

参考文献

[1]籍秀琴.中国姓氏源流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8 (1) .

[2]李佳楣.英汉姓名文化及命名方法对比探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5) :97-99.

[3]梁成功.从人名看东西方文化异同[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 :29-31.

[4]刘丽娟.汉英民族姓名的文化内涵探析[J].岱宗学刊, 2005 (2) :93-95.

[5]潘文国.汉英命名方式差异的语言学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 (1) :60-67.

[6]饶小飞.汉英人名姓氏的文化心态、来源与命名习俗探微[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58-64.

7.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刍议 篇七

【关 键 词】积淀;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60-03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 ,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 ,并且呈持续走低的趋势。就年龄而言,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喜欢看书;相反,年龄越大的孩子,越不喜欢看书。”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兴趣,我国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段)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个体文化底蕴。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丰厚程度。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1.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所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改变教和学的关系,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容,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我在课型上做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表演型、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这样的课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所学习的内容,主动积累所学知识。其次,要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因为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教学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如学习《小儿垂钓》一课时,我在生动形象的课件中指图,让学生根据图画说出相应的诗句:指着头发蓬乱、手拿钓竿的画面,让学生说出“蓬头稚子学垂纶”;指着孩子周围的环境及坐姿,让学生说出“侧坐莓苔草映身”;指着孩子招手的动作及路人,让学生说出“路人借问遥招手”;提问学生孩子为什么招手,让学生想象说出“怕得鱼惊不应人”。同时在教学这首诗时,还让学生边读诗句边做动作。这些教学手段,既形象又直观,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去探究学习作者为什么用“遥招手”,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一旦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与语文有关的内容。看多了,脑子里就会有印象,相关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储藏器——大脑里储存起来。

2.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语言积累需要大量阅读,而大量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切都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意识,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好词佳句,学会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想。有时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找到喜欢的内容或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促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积累的良好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地去积累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文中重视、引导语言的积累。当我们打开每篇课文,便会发现教材中对语言积累非常重视,每课后面都有词语花篮,并把部分好词摘抄在词语花篮里,留下一两个花篮由学生完成。有的课文还安排摘抄好句、词组,背诵相关的段落等。每个语文百花园都很注重知识的积累,并以“积少成多”、“读读背背”或“我的采集本”等形式出现,内容有名言、古诗、谚语、成语等,同时告诉学生,我们每读一篇文章,都可以像课文那样找出好词、好句,并把它摘抄在你的采集本里。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都从高从严要求学生,课堂上书声琅琅,人人诵读。这样,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小学阶段结束时,学生就会拥有一部自己语言仓库中的“小百科”,从而为丰厚语言积累、积淀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外阅读活动为桥梁纽带,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还推荐了背诵的篇目,这将为语言积累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同时,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整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我们不能就诗教诗,见文教文,而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例如,在教学古诗时,由于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能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用以一带多的方式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梅花》,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词、名句?学完杜甫的《绝句》,你还知道这种题材的诗作吗?又如学完王昌龄的《从军行》第四首,出示另外的六首。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如进行组诗的教学,精讲一首,其余的放手让学生自觉主动去探究,如有关送别的组诗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我们更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要,向他们推荐难度适宜、体裁多样、内容健康而丰富的课外读物。如:学了《观潮》后,可向他们推荐《钱塘潮》、刘禹锡写的《浪淘沙》、苏轼写的《观浙江涛》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我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到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首先,我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这本教材,组织学生在每天下午上课前的15分钟进行古诗文诵读,会背诵的则把诗题、日期记录在背诵表上,由同桌互相签名。晚上再把当天所学的古诗文背诵给父母听。

其次,我比较注重营造氛围。环境是一部无声的,但却是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富有意境的诗文、诗画等等都是营造人文环境、发挥教育功能的绝好素材。在古诗文教学中,仅教会学生诵读几篇古诗文,并不算是对他们进行真正的文学熏陶,只有身处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受益。于是充分利用班里有限的空间张贴古诗词,让学生走进教室就置身于诗海中。每两天抄上一首《读本》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背。板报、橱窗经常刊登古诗词,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两天内诵读出所教读的古诗文进行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开展“每两日一诗”活动,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形式,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第三,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采集三个成语,并运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每周背诵并默写一首古诗。

第四,我会根据情况,每个学期举行相应的活动,如古诗文默写比赛、古诗文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成语默写比赛等,既巩固背诵成果,又能加深理解。

第五,教学生制作读书卡片,要求学生每周读几篇课外读物,并选择一篇印象深刻地,按读书卡的内容制作读书卡片,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动笔,读后还要思考。周一的早上,抽出大约5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诵读含英咀华,熏陶感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三、以运用为提升内化自我的途径,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言光积累而不能运用,其实是无用的消极语言。我们要将以读文会意的积累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运用语言。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提升自我,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运用语言加以强化训练,使积累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首先,重视在生活中运用。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生活中运用诗文的形式很多,如见景吟诗、见物吟诗、叙事吟诗等。带领学生外出郊游时,进行见景吟诗;出示相关画面时,引导学生观景吟诗等。经过近两年来的训练,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会在不经意间溜出句古诗、好词,而且用得都很得体。诗文在悄然无声中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诗文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其次,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诗文源于生活,是作者生活经历的反应。我重视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对诗文活学活用。比如:组织学生描写春天的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的诗词名句。凡是学生的作文中运用了诗词名句、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地方进行圈画,并在分数后面用加分的办法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在习作中运用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促进了对诗词的品味,活化语言积累。

8.刘禹锡《秋词》文化底蕴初探 篇八

??刘禹锡《秋词》文化底蕴初探 青海省西宁第五中学语文组 杨伟平

唐朝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虽距我们很远,但唐诗和刘禹锡却离我们很近。翻开典籍,我们会感到那唐代的佳音越过荒凉的原野、狭长的山谷疾驰而至,文化敲击我们的声音恍然启悟着人生的真谛:文化是一种千年不绝的交响。而品读刘禹锡《秋词》更会给学生带去内在的精神愉悦和理性精神层面的提升。

刘禹锡《秋词》共两首,刘禹锡的一生坚持改革社会的理想,蔑视和嘲笑那些攀龙附凤的权贵,而遭到权贵们的压抑贬斥。刘禹锡一生坎坷,但也风骨凛然、志向远大,从未妥协与屈服。他不仅用行动,而且用诗歌,留下了光辉印记。带着对诗人的敬佩与膜拜,现在我们就来赏析他的《秋词》。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的作品。“自古”句点出逢秋而悲,古今皆然,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慨。“我言”句以响遏行云的一声断喝,推翻悲秋主题一新天下人耳目。“晴空”二句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图:我们看到,在那一碧如洗的寥廓高天上,一只白鹤腾空而起,直冲九霄,把我的诗思也引到了高空。目击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惊喜和感奋?融诗情与画意是“秋日胜春朝”的形像化说明,景致飞动,笔触轻灵,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全诗有直抒胸臆之妙,而无“含蓄不足”之嫌。自然,诗人抑春扬秋,并不表明他对“春朝”怀有某种偏见,从中可以触摸到诗人豪迈、壮阔的胸襟。

为了驱除“悲秋”心理,诗人有意在“春”和“秋”之间有所轩轾,再看第二首: 山明水净夜来香,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这里人仍将抒情、写景、议论熔于一炉。那漫山红黄相间的枫叶是对第一首绘就的秋景图的巧妙点缀和生动的补充。如果说前诗主要着重于高空的话,此诗则主要落笔在地上。秋日登楼,让那清气徐徐沁入肌骨,可以使人清醒、理智,而那烂漫的春光则只能使人昏醉、轻狂。这样,又何必“逢秋”而“悲”呢?“岂如春色嗾人狂”这铿锵有力的吟唱,向我们袒露了诗人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畏“衰节 ”的情怀。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偏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的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之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两首诗 《秋词》主体相同,但各写一面。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迁,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风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如果你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郁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艺术美感,刘禹锡的这两首诗给与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这里有必要简单总结一下刘禹锡的诗歌成就和主要贡献,主要有三方面:〔1〕对题材领域的拓展和发掘;〔2〕对传统主题的深化与反拨;〔3〕对诗歌体式的变革与完善。同时,他还常常借古人之针贬,刺现时之痼疾;征前代之兴亡,示不远之殷鉴。这样,他对题材的发掘,也较前人几时人更深一层。他不仅扩大了咏物事的叙事功能,创造出寓言式的新形式更使其诗歌底蕴深厚。

悲秋,是历代诗人递相沿袭传统主题。最早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到汉代无名氏《古歌》中的“秋风萧萧愁杀人”,再到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做客”,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欧阳修《秋声赋 》中所说的“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特别是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请、肃杀的秋色状景以托怨情,以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南逢开口笑,花须插入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唐后主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所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等等。这些诗词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托伤时忧国的凄怆痛苦或倾吐落魄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古代文人一般都有悲秋情节,所写秋景也大都有肃杀、感伤的情调,作为一种传统,也可算作一种文化积淀,历代文人陈陈相因,大多走不出悲秋的老路。让我们 今人读后往往为之泣下,觉得他们太感慨、太黯然,太神伤。人生总要经历坎坷,命途本就多舛,何必苦苦伤悲,终穷一生呢?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首一反传统看法,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扫尽了古人悲秋的颓废萧瑟之气的壮美之诗。描绘的是色彩绚烂的秋景,表现昂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士大夫的思想境界是不同的,作为以天下为己任,要彻底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则肯定有别于封建文人。因而,同时面对“秋”,由于胸襟不同,抱负不同,所以选取的景物、着眼点也就不同,所渲染的情绪、抒发的感情也就自然有别。为此毛泽同志以壮阔绚烂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这是封建士大夫无法企及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为历代作家递相沿袭的传统主题,如悲秋主题,伤春主题,叹老主题,嗟悲主题,别离主题,相思主题等。刘禹锡在表现传统主题是,虽然依循其既有的思维定势及情感指向,作顺向的引深与推阐,却力图深化其情感内涵,强化其思维力度,从而使之达到新的更高的层次。更能见出诗人艺术独创性的还有他对传统主题所作的种种既出人意料的又令人振奋的反拨,故意违逆传统主题既定的情感指向于思维趋归,力图从相反的方向对其偏颇之处有所匡补或拨正,显示出作者前无古人的胸襟气魄和迥异于流俗的卓越见识。它突出的表现为:一反“悲秋”主题,不畏“衰节”,唱出意气豪迈的秋歌;一反“嗟悲”主题,不惧“播迁”,唱出正气凛然的壮歌;一反“叹老”主题,不服“老迈”,唱出朝气蓬勃的暮歌。“诗言志”刘禹锡的诗情及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显然,这也就是《秋词》的主题。一曲昂扬的激励雄心壮志的高歌。志当存高远,壮志在我胸。今天,我们寻觅着,捕捉着刘禹锡等众多的文人志士身上的闪光点。我们不仅洞见一位俯时济世,澄清天下却又命运多舛,历尽坎坷的时代精英独特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更为他的热情才略,力图独出机杼,别开生面的审美趣向和远大志向所折服。

9.文化底蕴作文记叙文中学作文 篇九

这也就不由得我想到陕北的风情──唢呐,还有一片片黄土高原。略带上高亢的音魄,极具地方特色了,不禁让人为其特有的气魄所折服,为其独有的文化之魂所震撼。这不得不使我联想起贾平凹的《秦腔》:“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这又证明了“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陕北民歌,黄土高原啊,大西北呵,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承载着五千年的悠久中华文化,大博大之精深,内涵之深刻,无不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所敬畏,更让世人所深深地赞叹!而这些正是我们应传承的。“实验证明”,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显得尤其重要。而事实上,如何让我们来更好传承她,搞个征文、演讲、阅读大赛,显然是杯水车薪的。其更应与课堂结合,走进教科书,走进考试之中。这些才是我们所必须所学习的。面对普遍“功利性”强的人们,或许只有如此方可一解“燃眉之急”。简而言之,即中华文化的传承要全面地渗透进教学、教育、考试之中。或许如此方可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也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引出了一条路子,中华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地方的文化底蕴,相信顿然倍增,而不会出现“想当年,……”的遥感,此时古老的中华文化也得到了真正的复燃!

忽然想起课后老师谈到的地方文化底蕴的问题,且抛开了足球不说,陕北方言确定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极具文化内涵。如他们讲“骗人”叫做“玄谎”,“喊”为“呐喊”,“就连最没文化的老婆儿也会用“酝酿”这词儿。”再说这足球,其发源地乃为中国,“蹴鞠”一词的出现早在宋代,如此按理说中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但又为何今日之中国足球不尽人意呢?

……

10.设计美学中遗失的文化底蕴 篇十

关键词:设计美学;中国美学;本土设计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朵花的盛开,可以被视为生命的赞歌,亦可当作生命的无言渺小;它的凋零,既是路途的终结,又是功成名就之后的隐退。美学,便是审视者研究总结之后形成的系统的人类审美意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意识,东方的含蓄内敛,西方的浪漫开放,正是有这些如此差异的审美意识才构成多元化的世界文明,因此不同的审美意识或是文化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闪光之处,优秀可取之处。在当今潜在的文化霸权中,我们已太容易忽视自身的文化底蕴,太容易被外来文化所浸淫,以至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审美意识,在美学、设计中变得越来越无可适从。只有找到自己文化的根,设计才能在摆脱他国的影响驾驭,并在这片土壤中蓬勃生长。

1 老庄美学中的“道”——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

中国的审美意识,大体表现为两个系列:一是对于形象审美观照,如陶器、青铜器、《诗经》、《楚辞》等;二是对于范畴这个概念的审美观照,如道、气、象、妙、意、味、神、意象、风骨、气韵等等。我国古典美学发端于先秦两汉,在魏晋南北朝至明代得到发展,并于清代前期达到高峰。先秦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变动时代,而在这一时期,理论思维却十分活跃,文化繁荣,产生一个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于这一时期产生,如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等,其中尤以老庄美学影响最大。

“道—气—象”是老子美学的核心思想,对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中的“道”又是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即是道法自然,也是“无”与“有”的统一。审美观照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要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透过现象看本质,究其根本,便在于此。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有”的统一,“虚”“实”结合,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才能生生不息。而这种有、无、虚、实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中国书画家也讲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也利用虚空,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

有人如此评价庄子“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庄子本身所具有的浪漫情愫令他以一种更艺术的眼光来看待美学。“吾游心于物之初”,这里的“物之初”就是指“道”,他认为,能够实现对“道”的观照,就能得到“至美至乐”。“象罔”这个概念是庄子对于《易传·系辞传》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命题的另一种发挥,但实质上是老子“有无虚实”命题的延伸。象,指境相;罔,指虚幻。不是只是有形的形象,而应该是有形和无形的形象相结合,这种形象才能表现出宇宙的真理,即“道”。宗白华写到“中国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中国画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

老庄美学中“道”的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意境的创造影响十分巨大。唐代美学家提出:境,就是象和象外虚空的统一。“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

2 中国美学中的“意境”

无论是绘画或是诗词,鲜有像中国古人这样寥寥数笔或淡淡几句就表达出一种可意会且可言传的意境。虚实象罔的思想在他们脑海中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学者宗白华把中国艺术分为三种境界,即写实的境界;传神的境界;妙悟的境界。中国的画家其实很讲究写实,不仅画的像,更讲究传神的意蕴。以顾恺之画像为例,“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见中国画的意蕴重在传神。中国古人不仅承认自然本身的美,并且认为自然是人物美与艺术美的范本,其玄远,玄妙的境界,便是古人为了感受和领悟宇宙与人生的本体和生命所追求的,而这种本体和生命就是我们说的“道”。

中国的美学与哲学蕴含无穷的哲理深意,“有无虚实”与“道”的概念集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人讲求意蕴,于无声处听惊雷,如此深厚的审美文化却在当代设计中鲜有表态,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远远大于自身文化的发展,这当中的文化断层出现在晚清至近现代这一历史时期。

3 文化的断层

中国人是热爱生活的,更善于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即设计。我们的能工巧匠们将青铜器,玉器,瓷器雕琢完美,极尽当时的技术技能,令当代人也赞叹不止。然而近现代以来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一直处于被欺凌被瓜分的劣势,鸦片战争的大炮打开了国门,也摧毁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几乎全盘接收外来文化,摒弃自身底蕴,文化断层出现了。年轻的一代对本土文化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其精髓,国人的审美心态也渐渐向“洋”靠拢。在逐渐放弃自身的审美文化的过程中,西方文明不断深入,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审美意识,使我们看到了新的世界,呼吸到新鲜空气,却也促使我们远离自家的后花园。长期的自我审美缺失,造成中国本土设计的不自信;本土文化意识的淡薄,也削弱了大众对于本土设计的审美信心。“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候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美丽精神也不能长保了,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们也现实的不近情理了。……这就是说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中国精神应该往哪里去?”

4 逐渐觉醒的中国设计

鲁迅先生曾讽刺拿来主义,在中国人眼中,对于拿来主义最鲜活的一个例子非日本莫属。它的殿宇,茶道,书法,文字无一不看到中国的影子,但他们的本土设计为何如此受歡迎?一个优秀的民族不应只会海纳百川,更要会萃取精华。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中国文化的内涵便是对生命和本体的观察追求,从中提炼出的概念,便是无数个设计创意点。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北京奥运会的会标以及火炬的设计,印章和祥云的符号提炼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上的应用。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如果能够把他们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的东西。”而设计的本身,是要解决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科技含量作为后盾。一个好的设计,并不在于他有多么精致,而在于是否流传的广且持久。

东道设计公司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设计的新标识以及为老舍茶馆设计的新标识则是成功的案例,简洁大气又不失中国文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本土设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下将会愈加成熟,中国设计正在觉醒中。

5 结语

尽管我国的本土设计与国外成熟发达的设计相比还很稚嫩、粗糙,但我们应给与希望和宽容。另一方面,在设计师努力寻求设计本土风格化的同时,大众也需重新审视以往陈旧的审美观,重新树立对本土文化的信心。我们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 宗白华.天光云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 约翰·伯格.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我国传统思想中的管理文化底蕴 篇十一

一、我国传统思想对企业要素优化组合的指导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企业竞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但越是经济全球化, 企业管理就越要突出民族特色。我国传统思想继承商周以来“中和”思想而提出了“中”的哲学范畴, “允执其中”就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追求自我平衡、以静制动的管理文化。也正是源于“中和”的管理文化特色, 我国古代在世界经济中才取得了相应的优势地位。

按照经济学理论解释, 企业是由众多不同生产要素 (“异”) 构成的集合体 (“和”) 。当一部分企业比其他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中和”使用其所拥有的资源时, 这部分企业就会在与具有同样多生产要素的企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 企业能力实质上就是有效“中和”使用各种资源的能力。企业作为开放的人造系统, 它要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就必须改造内部系统结构, 加强技术经济活动和管理, 实现企业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这就不仅需要“中”的自我平衡, 还需要“和”的集约整合。“中和”思想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条件变化、科技水平的逐步升级而扩展, 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习俗的改变而深化。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和”理念, 是一种揭示事物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辩证思维方法, 它有助于今人特别是现代管理者克服片面性思维, 形成具有普遍性思维、有效性思维、真理性思维的管理品格。

二、我国传统思想对企业管理特色的影响

管理特色既是静态优势, 又是动态优势, 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所谓管理, 就是“管得合理”。要管得合理, 就要讲究合时宜。我国传统“君子时中”的思想, 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这种“时中”的管理思想与流传很广的权变理论 (超Y理论) 相吻合, 也具有超国度的世界意义。

1. 企业管理中“经”与“权”的运用

“经”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原则;“权”是指企业中随机应变的管理技巧。前者体现管理的原则性, 后者体现管理的灵活性, 这也是全球企业界的管理通则。在企业管理活动中, 坚持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与坚持从实际出发, 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矛盾统一体。“经”在企业生产经营观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以民为本。“以民为本”的现代企业版解说词就是“以顾客为本”, 这是企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第二, 以行为本。“以行为本”的意思是, 企业是做事的而不是“说事”的, 有“行”才能行, “行”是企业的本质特征。就好比企业制订了“名牌战略”, 但却没有在行动上跟进, 战略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第三, 以德为本。也就是说, 从员工到决策者都要以道德约束, 正所谓“德者, 才之帅也”。这是比制度约束更有效的约束力量。概括而言, “经”是不能变通的, “权”是可以变通的。在中国, 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成功管理者都善于运用“经”中道、“权”中术。

2. 企业管理中的“律”与“和”的实践

企业是一个有“精神”的群体组织, 既有带强制性的“律”, 也有自觉行为的“和”。“律”包括他律和自律。他律是借助于教育、惩罚、强制等外力约束个体行为的规范形式;自律是依靠个人进行自我约束的规范形式。制度强调他律的一面, 目的是整合个体行为符合组织整体目标需要, 但组织活动离不开个体的自觉与责任感, 所以, 也要依靠自律。部分的自律和整体上的他律能较好地平衡矛盾双方。一方面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另一方面, 尽量发挥自律作用, 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和”是群体和谐, 是整体优势。能够从容面对激烈竞争环境的企业, 必然是拥有团队精神的企业, 必然是员工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很强的企业。

3. 企业管理中的“恩”与“威”的发挥

“威”是指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者的一种权威, “威”是一种不容动摇的力量。企业是一个生产性、经营性组织, 必须进行严密的管理, 必须要立“威”, 无“威”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同时, 企业又是一个大家庭, 随着家庭里“情”的积累, 就会转化成“恩”, 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儒学中“情”、“恩”都是一种“仁爱”思想, 主要包括爱人之心、怜悯之心、宽恕之心。没有“威”的“恩”是徇私, 没有“恩”的“威”是专制。“威”与“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两者不可分割, 所以要“恩”“威”并施。

4. 企业管理中的“纵”与“横”的协调

管理中的纵向概念是指从高层、中层到基层的直线指挥体系;横向概念是指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科研、生产、营销、财务等专业管理体系等。纵向管理体系的实质是“和”, 即通过“恩”“威”并施, 实现上下和谐;横向管理体系的实质也是“合”, 即协调、融合、整合, 通过协调、融合专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形成最终的整合方案。“横”还包括与同行业的标杆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纵”则包括与企业历史上的成绩进行比较。“纵”“横”间便可清晰地看出自己的真实位置, 可以说是“纵”“横”立判。

三、我国传统思想对企业人际关系的导向价值

现代社会各部门、各企业、各个劳动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和为贵”的思想, 可以系统地用来协调企业内部、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这种协调艺术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谁不具备这种协调能力, 谁就不具备生存和竞争的土壤。我国传统思想的方法论, 是“仁” (内容) 与“礼” (形式) 相统一的方法论, 这种以和谐为基调的方法论, 反对片面性和走极端。

1. 协调职工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

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群体中的一员, 其工作热情和效率一方面通过企业内部的个人竞争来刺激, 另一方面要通过群体协作来提高。现代企业生产分工精细, 任何产品的制造都要通过很多环节, 经由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没有劳动协作, 任何产品的制造、任何科研成果的产生都是难以想象的。然而, 以个人为激励对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极易引起群体内部个人之间的过度竞争, 影响部门间、个人间的协作, 极易造成彼此保密, 关系紧张, 进而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主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非常强调“家族式管理”, 尽管家族企业在治理结构上还有待完善, 但在“家文化”的影响下, 家族企业的协作意识及“人和”理念非常强, 这是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能够迅速走向成功的关键。

2. 协调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

如何处理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 如何树立每个员工都是人才的理念, 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传统思想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 人人具有价值自觉和践履能力。这对于我国企业人才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为我们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爱人”就是管理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敬人”就是管理者要有员工人人都是人才的价值观, 并把这种价值观转化为行动。在企业里“爱人”容易“敬人”难, 解决这个“难“题, 除了要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外, 还要培养管理者的道德修养。

3. 协调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企业的质与量都是相对于外部而言的。企业管理者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从事管理工作的, 对于外部环境诸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等, 他不可能超越它、改造它, 他只有适应它、利用它, 使得企业与外部环境达成和谐。对于供应商、工艺技术协作者、产品购买者以及竞争者、社区、政府等, 都要把他们看作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 看作是企业获取绩效、实现经营目标的直接相关因素, 从而达到互惠互利、和谐相处的目的。

上一篇:精选中秋节给父母的祝福语下一篇:教师大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