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就业前景

2024-09-11

声乐专业就业前景(精选8篇)

1.声乐专业就业前景 篇一

论文摘要:面对我国当今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高师声乐教学应该以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就业需求的为重点。通过对高师声乐教学现状、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等情况的分析,认识到应该加强素质教育与就业目标的结合,提高教学理论系统性与技能实用性的结合,坚持师范特色与学业范围多角化的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单位需要、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和建设者。就业导向与教学实践的研究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具有理论与现实意声乐课是高师义。

论文关健词:高师声乐 就业导向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音乐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和声乐教学能力。面对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高师声乐专业培养的学生可能要走向讲台,也可能像音乐学院培养的声乐表演人才一样走向舞台,或者是其他工作岗位。在多种就业导向的需求情况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就更为重要。

一、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生源情况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比2000年高出近两倍之多,但生源整体专业水平却并没有体现出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以四川省为例,尽管考生的声乐演唱曲目越来越大,但部分考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却是逐年下滑。由于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考生在专业学习上急功近利,专业基础学习不扎实,为追求在专业测试中取得优秀成绩,选择与自身歌唱能力不匹配的声乐作品,可想在考试中会有怎样的效果。比如有的学生才学习三个月的声乐,就去演唱《黄河怨》之类的歌曲,令评委老师感到忧虑。快速应试的学习方法可能会获得歌唱的音色、音量,但是不能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较大地危害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尤其是考入大学后,专业老师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纠正学生形成的坏习惯,浪费大量宝贵的教育资源。

1.2高师声乐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实践能力包括声乐演唱实践、声乐教学实践两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就业方向为音乐教师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音乐骨干力量等,这个培养目标决定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范畴是音乐基础教育。声乐教学尤其如此,高师音教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仅仅要解决会唱的问题,也要解决会教的问题。但是高师声乐现在教学的培养方式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在教学方式、教学曲目、歌唱要求上习惯于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忽视学生的主观条件和培养目标而盲目地追求高超的演唱技巧和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应具备的声乐实践能力相背离。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少数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对声乐演唱技巧掌握较好,但往往过于注重歌唱技巧而忽视声乐作品的音乐表现,无法掌握音乐教学的本质。“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也就是高师的学生演唱作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领悟作品的审美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他们在教音乐课的同时挖掘、培养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二是大部分基本素质一般的学生经过歌唱技巧学习训练之后,既没有熟练运用歌唱技巧的能力,对科学的演唱规律的掌握也不够全面。学生无法解决会唱的问题,更谈不上会教了。

二、把握就业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高师声乐教学要体现出时代与社会的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为目标。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教学单位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工作,即教学本职工作(学校规定的音乐课程,主要以传授乐理知识和音乐鉴赏为主)和学校社团工作(主要有合唱队和乐队两种,条件好的学校通常有管乐队和民乐队两类)。因此,声乐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2.1培养学生教学工作能力

键盘和声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音乐课程的教唱内容就要求教师自弹自唱。因此,钢琴即兴伴奏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即兴伴奏应是声乐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高校个别课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区: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较高的希望,教学中用表演专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种现象必将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将来的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除了有很强的声乐基础教学能力外,还要有高超的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声乐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不问不管,钢琴教师也不能过于注重学生的演奏技巧,弹奏作品的数量,而忽略了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中的实用性—钢琴伴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学生技术的提高,而且应与社会需求接轨,注重教学的实用性。所有对学生将来工作有用的能力都应该予以培养。

2.2重视培养综合理论素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分类过细,人为割裂了教育的整体性,过多地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较差,融合性相对薄弱。而音乐教育中的声乐课教学,长期因袭音乐院校培养专业演员的教学体制,有,一些学校只开设声乐个别课(师生一对一上课),缺乏师范性,教育的整体性更是难以实现。由于各学科之间分类过细,教师只重技能训练而轻理论研究,致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少,陈旧单一的声乐个别课授课模式因其信息含量低,导致学生声乐知识结构不合理。当然有一些师范院校已经采用小组课的授课方式,但是声乐教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他们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平均分配给几个学生,他们还是只强调学生的演唱技术层面。因此,必须从传统的陈旧观念即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树立现代音乐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构建声乐教学新体系,使其更具时代的特征,更具实效性、普及性、适应性,使学生的声乐知识结构得以丰富和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将来的音乐教学中,他们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普及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为目的,为此教师应具有相当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目前许多学院高师教学过程中音乐基础理论学科所占的课时比例偏低,造成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传输的局限性,加之学生对音乐基础理论课学习不重视,导致了音乐基础理论课在教学中的失重。为改变这一局面,学校应适当增加音乐基础理论课的课时,使之得以平衡。所以我认为声乐教师要想上好一节声乐课,应改变自己目前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音乐家的生平介绍,作品赏析,并配以大量的音响资料、乐谱、音像制品,必要时可作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比较,同时多采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大家都有机会做老师来评价彼此,共同突破声乐难关,以增添音乐基础理论课的趣味性,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加强声乐技巧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高师声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歌唱家,高师音乐教育中不能仅仅沿袭着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只重视声乐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把本来改革后的小组课又分成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把声乐条件相对差的师范生当歌唱家来培养。这种只只要把歌唱好了就一定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的思想,是不符合高师声乐教学的规律和目的。因此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本质区别。在声乐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教学能力,加强声乐技巧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例如,一名优秀的声乐学生既要有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又要有很好的声音判断能力和解决声音问题的方法,了解与作品有关的一切社会和人文知识,还要能够为歌曲进行即兴伴奏等等。只有具备这些技能,才能够胜任将来的音乐教育工作岗位。

三、明确就业导向,深化教学改革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就业综合能力为目标,同时要注意就业要求的这个重要导向。

3.1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内容,适应培养目标

高师声乐教学培养目标要转变观念,坚持师范教育的信念与培养目标,从“精英教育”向“基础教育”“普及教育”转化,针对各级院校音乐教育的需要,努力培养出“站稳讲台、兼顾舞台、面向社会”的适应型人才。

首先,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这一课程应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至少应开设一学期。其教学内容应包括生理学、解剖学、歌唱心理学等。因为声乐是一门靠人的声音来诊释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正确的歌唱发声是人体各器官控制与协调的结果,它牵扯到人体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及各种肌肉之间的牵动和协调。因此,学习声乐的学生对自身的生理结构、各生理器官间的相互作用与技能都应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还有涉及演唱者的心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准确、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声乐学习。

其次,在三年制专科或四年制本科最后一年,至少应开设一学期的声乐教学法课程。目前,声乐教学法的讲授几乎空白,学生学习声乐教学法的知识只能通过师徒之间的传承而获得,而这往往受到师生双方的制约。不仅教师应明确传授教学法的目的和方法,学生还要有目的地学习。而现实这种既不规范又不系统的声乐教学,显然难以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教学法知识,更不要说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音乐教师。因此声乐教学法知识应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再次,讲授童声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生毕业后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小学至高中这漫长的年龄段学生,学生嗓音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包括了变声期这一特殊的生理变异时期。怎样训练和保护嗓音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和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3.2授课方式要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在声乐的上课形式上作以调整。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应采用小组课的形式,可以两三个人一个小组,每周一学时,同时要开设声乐理论大课,使学生在第一年就对声乐理论和良好的声音有一个正确概念。第二年开可以继续采用小组课的形式,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可根据学生的声乐演唱基础进行一对一式的教学,经过两年的基础训练,学生这时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声乐基础,可尽量多地接触一些大型作品,拓宽演唱曲目,加强音乐修养,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四年级的学生应该多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同时开设声乐教学法大课,使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前对声乐的教学方法有充足的了解。大四学生还要进行毕业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和观摩活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3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声乐教学中,应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的歌唱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后,要组织开展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互教互学活动,指导学生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解决声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让学生在互相教学诊断和个别指导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这样,就把声乐教学的理性认识逐渐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教学经验,对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学生从实习中可获得更多直接的教学经验,而间接经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和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相对提高。在实习返校以后,老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在教学实习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这些实践活动将促进学生声乐技巧不断提高,并且教学方法也不断长进。

四、结论

高师的音乐教育不仅表现为技能技巧、音乐局部的学习,更重要的表现在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那么他在社会竞争与选择中就增加了一份实力。高师的声乐教学改革必须推陈出新,将理论系统性与技能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解决好就业导向与教学实践关系,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人才。

2.声乐专业就业前景 篇二

关键词:声乐专业,声乐演唱能力,提高

一、关于声乐方面技巧以及关于演唱方面的概述

声乐技巧, 指充分具有美学方面的原则, 并且与相对应的艺术手段相衔接的一种演唱技巧。声乐技巧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表达情感的能力, 同时也很好地陶冶了演唱者的情怀。在演唱过程中, 演唱家将一些具有美感及内涵的艺术要素充分地融入到演唱技巧上, 使演唱技巧不断得到进步与发展。关于演唱, 就是演唱家将个人感情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见解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 此时十分注重语言的重要性, 一段优美并且富有深意的文字, 能够很好地将听众引导到你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 通过咬字清楚的发音歌唱出来。在演唱的过程中, 演唱家通过无数次演唱,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我国声乐而言, 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 才能更好地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使听众与演唱家通过音乐不断地交流与沟通, 达到艺术上的共鸣。关于声乐方面, 有两点技巧。第一, 演唱更加在意的是你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 即所谓的带着思想去学习, 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去理解这首歌曲。第二, 声乐技巧更注重的是你对这首歌曲的感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演绎好歌曲。

二、如何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能力

(一) 通过对基本功的掌握

对于声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他们学习声乐的入门课程便是调整气息, 因为气息是学习声乐最基本也是最要的一点, 只有打好了基础, 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就像做房子一样, 只有打好结实的地基, 建出的房子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调整气息也就是你对于吸气呼气的掌握要达到自如的状态, 呼吸的掌握, 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歌唱中的小技巧, 提高声乐演唱能力。 学生们通过对呼吸技巧的掌握, 在演唱过程中就不会因为气息不调而出现差错。对于如何掌握好呼吸的频率, 这就需要学生们拥有耐心, 在今后的训练中, 要一点一点去坚持摸索。

在我国许许多多的声乐唱法中, 气息的重要性都是差不多的, 即十分的重要。为了使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个基本功, 在训练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做到身心放松, 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调整气息。第二步, 学生不能按照以往的呼吸方式去呼吸, 而是充分运用自己的小腹以及腰部进行吸气。因为在演唱中, 演唱者呼进呼出的频率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呼吸, 因此我们要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灵活的变动。训练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 比如可以找一张纸贴着鼻子进行吸气呼气的训练。也可以通过打哈欠的方式, 更好地训练自己的气息掌握能力。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找出适合自己的最好的训练方法。总的来说, 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 学会调养气息是十分重要的, 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对气息的掌握。

(二) 通过对发音的提高

一首优美的歌曲必须具备一个完美的嗓音, 而如何发出动听的声音呢?这就需要演唱者充分提高自身的发音技巧。对于发音的提高, 有两个很重要的部位, 第一是喉咙, 第二是口型。如何将两者完美地搭配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是很重要的。在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中, 必须在张开嘴巴的同时也将喉咙充分地展开。但是在实际的很多发音训练当中, 往往过于注重口型的张开, 而忽视了在这个时刻还要将喉咙打开。另外,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也经常忽略了许多小细节, 例如要区分喉咙发音与鼻音等。对喉咙发音的训练同样也有很多种方式, 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学习发音的过程同样是十分枯燥无味的, 学生们要有足够的耐心, 反复地训练自己对于舌头、口型的掌握能力。在训练的时候, 要在保持舌头处于稳定状态的时候, 使自己的口型看起来很端正, 形成像桥梁一般的弯曲状, 以达到发音的条件。在学生们对于发音的训练过程中, 要将气息稳定在丹田之中, 从而使喉咙能发出一种响亮的声音。

(三) 要充分保障身体每一处的协调

声乐能力的把握, 需要的是整体的掌握自如, 要能使发音优美圆滑, 打动人心。如果一个器官不配合, 就很有可能导致整个演唱的失败。打比方来说, 一个桶如果想将它装满水, 每一块木块都是很重要的, 其中一块丢失了, 那桶里的水就会流出来, 这是一样的道理。所以, 要想展现出完美的演唱能力, 就需要身体每个器官的完美配合, 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我们平时很难注意到, 在我们喉咙通向外界的最前方, 吊坠着一个白色的器官, 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声带。声带, 顾名思义就是释放声音的器官。那么, 如何完美地配合身体各个器官将声音释放出来呢?此时就需要我们人体内部的软骨以及肌肉组织来拉动声带, 使其发出声音。在生活中, 吸气呼气也是一门重大的学问。在我们做呼气运动的时候, 声带就会随着声门的开展而表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 如果发出声音了, 则表明声带处于关闭的一种状态, 就类似于开门关门一样, 门开了, 风就灌进来了, 们关了风就被挡在门外, 拍打着门, 从而发出一系列的声音。

(四) 加大对于语言的练习度

对于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们而言, 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演唱过程中, 必须要保障发出的声音所表达的语言咬字是十分清晰以及圆润的, 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这点, 那你所演唱出来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被人们所理解, 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听众们带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意境, 与此同时, 对于演唱者而言, 也影响了它演唱能力的发挥, 本来可以很好的将这首歌曲演绎出来, 但是由于语言发音的问题, 导致了演唱者的发挥失常, 是十分可惜的。所以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而言, 要不断反复的去联系语言, 已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才能够很好地提高演唱能力, 将歌曲的意境演绎出来。

总的来说, 对于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们而言, 演唱能力对他们是极其重要的, 当具备优秀的演唱能力时, 学生们的演唱生涯才会更加一帆风顺。俗话说的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打好结实的基础, 掌握好高超的发音技巧及语言表达能力, 才能形成一种使听众都能进入到你所营造的意境中来的歌唱魅力;俗话说得好, 团结就是力量, 兄弟齐心, 其利断金, 只有将身体各个器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更大程度地保障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充分地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 以及自己所具备的思想感情。并且当你个人音乐能力提高时, 也能很大程度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东青.正确的歌唱意识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探微[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 2011.

[2]刘湘林.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艺术研究, 2014, (03) :152-153.

[3]陈沂.新世纪高师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3.声乐专业就业前景 篇三

一、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体系发生了飞速的革新,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的经济体系下,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已经成为了一项系统性的过程,以前对“教书匠”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教育人才领域的要求。音乐领域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音乐领域毕业生最大的就业障碍便是在实践动手能力上的缺乏。因此,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只有打破就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创作与实践于一体的互动学习中,将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创作和实践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从而推动和加强作曲课程的教学科研以及声乐表演实践能力。在创作与声乐课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多元化的音乐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人才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二、高师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教学互动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以上的状况,高师音乐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高师音乐专业中的重中之重的两个学科: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他们的改革才是整个改革的重点。高等音乐教育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完善,达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就要将这两个学科进行综合互动,构建适合的体系。

本课题的重点是突出互动式教学,在学科互动中总结发现问题。该互动式教学是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将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与实际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知识深化和提高的一种模式。绝大多数艺术实践所展现的艺术作品都仅是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探讨,而声乐演唱实践与作曲课程的结合实现了学生、教师与作品创作者三者之间的交流,这是针对在校学生中作者与表演者沟通、完善艺术作品难得的学习环节。能够使实践的学生更明确的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及表达情感,同时又能使创作者在与表演者的沟通中使作品更加完善。

本课题的重点也就是他的难点,就是如何让创作者与演奏者良好的沟通,在探讨中不断完善提高自我。艺术院校的作曲学生多为“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听不到自己作品的音响效果,更不会有机会与演唱者沟通,所以很难真正意识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只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会产生一定的惰性。而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演唱作品过程中多为模仿,对教师的模仿,对艺术家的模仿,对新作品分析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所以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本课题的重点难点,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虚心交流,教师及时指正,使学生们学习的技术达到艺术化,并在互动式地实践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学科共建关系。

三、高师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教学互动的实施策略

首先,通过作曲课音乐作品创作和声乐演唱实践课二者的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提高两个专业的科研创作水平。一方面,使作曲教学摆脱长期以来“纸上谈兵”的弊端,让作品能够及时地变成实际音响,并力争在各种艺术实践场合将作品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进一步加工修改,使作品逐步完善。另一方面,使声乐演唱实践课改变以往以模仿为主的模式,通过实践各种风格和各种体裁的新作品,提高学生对新作品的理解能力和二度创作能力。

其次,作曲专业课程与声乐专业课程的互动合作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与学习经验,竞争机制可使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价值”都能够得以体现,既可激发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与形式上的创新思维,也可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因此,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专业业务水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合作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4.声乐专业毕业生的自我介绍 篇四

大家好!我叫XX,在河南艺术学院学习的声乐专业,现在已经毕业。四年的学习生活使在音乐方面的知识大幅度增加,也使我这个天生有音乐梦想的人圆了心中的梦。我最喜欢的民族音乐,这四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声色方面也大有提高,不仅可以唱出各民族的民调,而且还可以谱写民族曲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听歌,看书。在研究民族声乐之余,我也喜欢听一些现代舞的音乐,这样可以自己编一些舞蹈,一来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二来是锻炼身体吧。

其实我也是个很有热心肠的人,这跟我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地方有些相似,胸襟宽广,喜欢帮助别人。经常跟同学们讲述我家乡的故事,在音乐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同分享,有遇到困难的同事我是能帮则帮,从不拖延一秒钟时间。这也得到了众多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5.声乐专业就业前景 篇五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 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歌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我们学院针对歌唱能力的重要性,专门开设了学前声乐课这一课程。

1、课程定位

学前声乐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 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 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学前声乐课的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

3、课程设计

学前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声乐课在相关音乐课程的支撑下,有一定的识谱、视听、视唱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声乐基础、儿歌带词练习、儿歌表演唱、儿歌自弹自唱的顺序,以拓展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我院选用的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学前专业音乐教育系列教材——《音 乐欣赏、声乐》,配合我院校本教材《幼儿歌曲弹唱》。

学院通过和用人单位的多次教研,选取了序列性科学、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

1、声乐基础(课时的20%)

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声乐训练的特点,一是要选择适合的艺术歌曲;二是要考虑到专业特点,选择一些中外少儿歌曲。

2、儿歌带词练习(课时的20%)

既训练了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把握,又能结合专业特点,一举 两得。

3、儿歌表演唱(课时的30%)

与舞蹈课中的韵律活动内容相结合。唱和演的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4、儿歌自弹自唱(课时的30%)

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通。针对性适用性强。

声乐课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来就业的实用 性,和其他相关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按照螺旋型阶梯式轨迹循序学习。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我系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以往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体现了教和学的统一,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如儿歌表演唱的教学,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一举多得。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还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能力综合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和思考。并总结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钢琴、电子琴、打击乐等乐器、多媒体、各种声像资料等教学手段。

3、保障条件

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教学教研气氛浓厚的教师队伍。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占老师总数一半以上,间周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研活动。每学期都会邀请幼教方面的专家来我院讲座,座谈,对新兴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我院教研活动丰富,如目前开展的课题《大专(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

校内外实训设施设备完善,拥有标准音乐教室、数码钢琴室、多媒体教室、合唱教室、舞蹈室、仿真模拟教室等多种专业课教室,学生琴房四十余间。校外选择的实训基地多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如荆州市机关幼儿园、荆州市实验幼儿园、沙市教育幼儿园等。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程引入 承上:在视唱练耳课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型,音程视

唱中的音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启下:在本单元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带词视唱曲来创编儿歌。不仅提高视唱水平,还递进到创编成儿歌表演唱,从而增强学前声乐课的实用性。

第二环节:发声练习----练声曲

发声练习的设计时都要针对实际演唱歌曲的需要。针对学前音乐课上大集体课的特点,练声曲主要采用儿歌式带词练习。好的练声曲不仅能拓展学生的音域,还能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声方法,解决学生存在的声乐技巧问题。并且,学生感受到了幼儿在歌唱时的状态、感觉和气氛。比起单纯的母音练习,学生的积极性会提升很多。从我院实践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接受度高,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在今后的教学中。

第三环节:带词视唱歌曲,如:《劳动最光荣》

在学唱歌曲中,分四个步骤来完成。(1)欣赏歌曲的示范音乐,同时范唱,让学生获得对此歌曲的整体感受。这首儿歌是)(2)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插曲,注意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欢快热烈的歌曲气氛。

(3)跟钢琴视唱歌曲的歌谱,在视唱中巩固C大调视唱,注意学生音准节奏的把握。特别是每一节的结尾处,节奏较难把握。

(4)带词视唱,在唱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提示学生唱出歌曲的风格,把握乐曲欢快、节奏感强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学生击掌、点头、配合自发的简单身体律动。提示学生跟着音乐表现情感,注意声音的状态。在愉快的歌曲声中,学生熟练地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音乐表现力等音乐基本要素。

第四环节:学前音乐课和儿童韵律活动教学结合,将带词视唱曲创编成儿歌 表演唱。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在学好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儿童韵律活动相结合,把带词视唱曲创编成儿歌表演唱。引导学生在朗诵和演唱歌词中,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结合歌词,创编出各种儿童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领悟到,儿歌的演唱不仅是唱而已,还要在唱中舞蹈,在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拓展 通过课堂拓展这一环节,渗透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来在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有主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贯彻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学效果

依靠以上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视听到视唱,由演唱向表演唱过渡。该教学环节实用性很高,学生在掌握步骤和方法后,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领域的儿歌教学。

五、特色与创新

开展的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自己编写讲义,发表专业论文,撰写校本教材。教研活动分为本学科教研和跨学科两种,注重各个课程的“平行发展”,如儿歌表演唱和自弹自唱,就是和舞蹈课、钢琴课教学的协调配合。

定期在用人单位实地考察,捕捉一线幼儿教师的新型课程和教改方案,开发学院培养特色。如配合幼儿园中的双语教学模式,在“说”中融合英语故事和英语诗歌的朗诵。在“唱”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唱艺术歌曲,还要有儿歌表演唱、自弹自唱的能力。

六、结语

6.声乐专业就业前景 篇六

摘 要:【摘要】 声乐课作为一门音乐技能课,多存在于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中。在这两个专业中,尤其是声乐表演专业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熟练的掌握声乐演唱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涉猎大量的声乐作品,最终达到能够完美诠释声乐作品的目的。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

关键词:学前教育论文

【摘要】声乐课作为一门音乐技能课,多存在于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中。在这两个专业中,尤其是声乐表演专业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熟练的掌握声乐演唱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涉猎大量的声乐作品,最终达到能够完美诠释声乐作品的目的。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最终的教学目的与此不同。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设立声乐课是为了培养从事学前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个教育群体的要求不能与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相提并论。

7.浅析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 篇七

对于影视表演专业而言, 声乐课程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声乐艺术更是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艺术技能之一。众所周知, 影视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声乐、台词、形体以及表演四个项目, 其中除声乐课程外, 其它三门课程均有机会在影视剧表演中得到具体应用, 因此声乐知识的应用相对薄弱, 但是这并不影响声乐训练在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的声乐训练,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音乐艺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技巧, 更可以在声乐训练中进一步发掘自身的音乐艺术潜质, 丰富对音乐艺术的感受, 全面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意识。此外, 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 学生对音乐艺术与戏剧、音乐与影视表演艺术的相通之处, 通过全面、综合的艺术训练, 完善学生的艺术品格。

二、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大艺术高校在影视表演专业中均开设了声乐课程, 对声乐教学体系也不断进行完善,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 生源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影视表演专业入学考试过程中, 均有声乐项目的面试内容, 并且还要通过初试、复试及三试等层层筛选, 但是对于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 声乐素质对学生的选拔并非占决定性作用, 学校在进行声乐面试时要求相对较低, 还有一些院校只重视影视表演专业课程, 对其它课程有所忽视, 因此学生的声乐水平参差不齐, 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进度。

(二) 师资力量薄弱

从某种程度而言, 师资力量的强弱会对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是在我国影视表演专业中, 声乐课的师资配备存在很大问题。虽然有些专业院校设置了声乐教研组, 但是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教学任务重, 老师们也很难静下心来进行课题研究, 这些势必会对声乐教学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一些艺术院校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所开设的影视表演专业甚至未配置声乐教研小组, 通过外借的方式进行声乐教学, 对声乐教学的研究更是无从谈起。

(三) 教学模式的不适用

一些艺术院校虽然开设了影视表演专业, 也设置了声乐课教研小组, 但是教师通常毕业于音乐学院或者师范类院校, 他们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 多延用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声乐专业的教学模式过于侧重于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 体现出“专才教育”的特点, 在设置声乐课程时, 也未结合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与影视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这种不适用的、单一的声乐教学模式, 对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提升十分不利。

三、提高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从某种程度而言, 进行声乐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件优良的“乐器”, 因此声乐表演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与技术性, 只有实现脑力与体力的高度结合, 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 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对于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 由于其声乐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打好坚实的声乐基础, 包括发声技巧、歌唱语言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 等等, 此外, 还要加强乐理知识的训练。高水平的演唱表演不仅要有优美的声音、动人的情感、准确形象的语言, 还要有运用自如的声音技巧, 才能保证歌曲的完整性, 准确的表达出演唱者的情感, 由此可见, 发声技巧的基础训练对声乐艺术的表现有着重要作用。

(二) 遵循声乐课程的教学规律

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因为人的声音具有思维性, 受情绪支配的特点, 发声的好坏与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只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才能进一步提升其声乐表演水平。对于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 发声训练要有的放矢, 首先, 要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 进行综合练习时, 避免过于强调声乐技术, 尽量释放声音的天性。其次, 注意中声区的发声训练。对于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 要求其具备浑厚、清晰、富于弹性的声音特点, 以提高其在表演过程中台词的感染力, 因此声乐训练也要与这一特点相结合, 侧重于中声区的训练。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保持稳定、放松的心态, 从最松弛的声区开始, 放松喉咙, 慢慢适应。需要注意一点, 由于学生表演时不像歌唱演员那样存在较多的假音混合, 因此发声训练要与学生的个人条件相结合, 不能盲目的扩展学生的音域。最后, 一切训练以自然说话为根本。不管哪门艺术技能, 只有让观众产生亲切、自然的感受, 才能拉近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 声乐训练同样如此。因此, 要遵循自然的原则, 歌唱时以说话为基本声音框架, 然后加入其它结构。训练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准确的语言发音位置, 再对其它细节进行逐步完善。

(三) 声乐课程的设计要与影视表演专业密切结合

1.与台词课相结合

可以说在影视表演专业中, 语言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而声乐训练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舞台语言表现能力, 这也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到的结论。苏联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在其《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中提出:“我的探索最主要的结果是:在我的说话中出现了音响的不断的线, 它跟练声中所出现的线一样。没有这种线,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语言艺术。”因此, 通过有效的歌唱气息训练、咬字及吐字的训练,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老师要深入分析台词课与声乐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编写教案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声乐教学的目标。

2.与表演课、形体课相结合

对于影视表演专业而言, 表演课是一门受到学生普遍重视的主课, 因此声乐课可以与表演课密切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进行歌唱表演时, 可以适当的将一些表演内容引入进来, 比如情绪的表达、想象力的发挥、肢体动作等,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进行二次创作;根据实际的教学安排、曲目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表演形式。此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声乐课、表演课、形体课结合起来, 自己编排一些音乐剧目, 进行单一、多人的声乐表演。这种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可以将学生的表演欲、创造欲充分地激发出来。

总之, 声乐教学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 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大胆创新, 加强交流, 掌握更加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 才能保证声乐教学的目标顺利实现。

摘要:对于影视表演专业而言, 进行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 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促使学生不断领悟声乐艺术与影视表演艺述的相通之处, 通过综合艺术的培养, 完善学生的艺术品格。本文就针对影视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讨论, 首先阐述影视表演专业中进行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然后分析现阶段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冬.戏剧表演声乐教学特点初探[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2, (3) .

[2]杨树莉.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的整体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6) .

8.高考声乐中男生的专业训练研究 篇八

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对高考男生声乐水平的具体要求

1.中学男生的发声特点

由于每个人在先天条件和所受训练的不同,所以人自身的声音条件也出现巨大的差异。所以,男生基本声乐技能的训练,对于自身声乐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学男生来说,其声乐训练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没有声乐基础的男生对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模仿,在此阶段,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男生往往基于自身理解,对歌曲进行演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声乐学习,教师在充分了解男生的先天条件和演唱情况后,对其问题进行指出。(3)在一段时间的声乐学习后,男生开始逐渐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和训练手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2.声乐高考教学的特殊训练

一般来说,对于男生的声乐训练需要在了解其声音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以下训练,如歌唱姿势、歌唱呼吸调节、歌唱的共鸣、歌曲的艺术处理手段、声音的位置等等。我们也需要注意到,高考声乐考生有一定的时间性,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歌唱知识。

二、声乐高考男生的训练策略分析

从声乐高考男生的歌唱姿势、歌唱呼吸、歌唱发声等方面的训练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探讨:

1.歌唱仪态和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是形成呼吸的基础,更是声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良好的歌唱姿势和歌唱仪态,才能使发声器官达到协调的状态,而男生在歌唱状态当中,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面部表情自然,身体达到舒展状态,两眼平视前方,下巴微收,双手自然下垂,双肩微微向后展开,小腹收缩,两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2)身体各个部分的状态要达到协调,既不能紧张,更不能松垮,注重声带、呼吸、肌肉等方面的调节。

2.男生歌唱过程中呼吸的调节

男生在初学阶段,往往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过程当中,一般是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方式。但是在训练当中,我们发现,许多男生在唱歌呼吸的调节时,仅仅重视呼吸的调节,却不重视唱歌的姿势等与呼吸有关的方面,因此在训练过程当中,需要将呼吸、发声、气息等方面紧密结合,在舒服、自然、轻松愉快的状态中进行演唱,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歌唱的发声

在对男生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当中,要让男生在训练过程当中,充分体会到喉咙打开、放下气息、运用身体的共鸣等手段,帮助男生达到最好的发声效果,而在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后,男生往往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发声方法,并唱出美好的声音。

4.歌唱过程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前期训练情况,先选择一些相对简单且旋律平稳的曲目让学生进行训练,比如《故乡的小路》《我亲爱的》等等。而且在训练中,注意对男生进行音准和旋律感的培训,在训练中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注重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帮助声乐高考男生完善自身的声音技巧。

随着高考音乐艺考人数的逐年增加,声乐作为音乐艺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训练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声乐高考男生来说,由于自身在嗓音和学习方法上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声乐的专业训练上,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对高考男生的要求,并结合男生发声特点和现有的声乐培训特点,对音乐表演专业男生的声乐培养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对音乐高考男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上一篇: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下一篇:青春的作文400字:青春,可歌可泣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