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差异论文

2024-09-15

中外差异论文(共11篇)(共11篇)

1.中外差异论文 篇一

中外融资顺序的差异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企业融资一般遵循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即“ 啄食顺序理论”。但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不同,特别是经济证券化程度不同及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类型国家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顺序是不同的。由于美国企业融资模式和企业的融资顺序较具有代表性,我们着重将美国和我国的企业融资顺序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适合我国融资顺序的方案。

【正文】

一、中美企业融资顺序比较

(1)美国企业融资顺序。

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发展,美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资本市场十分发达,企业制度也已非常完善,企业行为非常理性化, 完全在市场引导下进行。美国企业融资的选择,先依靠内源融资(留利和折旧),然后才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 主要是通过①发行企业债券;②发行股票,从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本。可见,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遵循的是“啄食顺序理论”。

美国企业融资特点:一是企业内源融资总额比重大。据统计,1979~1992年,美国企业内源融资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1992年甚至达到97%,平均为71%;二是美国企业在外源融资中优先选择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则相对受到冷落,美国企业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权融资所占的比重比股权融资要高得多。据统计,从1970~1985年,美国企业通过债权融资筹集的资金在企业外部筹资中所占的比重为91.7%,远远大于股权融资所筹资金的比重。

(2)我国企业融资顺序。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顺序是内源融资比例低,而外源融资比例高。而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比例高,债券融资比例低。《中国证券报》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1997年我国上市公司累计筹资958.86亿,其中的股权筹资额就占72.5%,1998、1999年这个比例分别为72.6%和72.3%,而这两年债权融资额的比例则分别为17.8%、24.9%,研究结果显示:约3/4的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偏好短期债务融资。我国企业的融资顺序偏好是:股权融资-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可见与“啄食顺序理论”的不同。

中国企业融资的啄食顺序是:先外源融资后内源融资;先直接融资后间接融资;先股票融资后债券融资。中国企业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顺序,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信用缺失。

二、中美企业融资顺序差异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的融资顺序和美国的企业完全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我国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低。

目前我国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呈现过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股票发行时的市盈率高。据推算,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30~40倍之间,近两年虽有所下降,但一般也维持在20倍左右,而全球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般都在20倍以下,其中美国1874~1988年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3.2倍,而香港更是在10倍以下。高市盈率导致较高的股票发行价,从而使同样股利水平条件下,股权融资成本较低;二是我国股票股利的低分配和不分配现象较普遍,低派现率使得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三是股权融资不需要偿还,债务融资却需要支付固定本息。

(2)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低。

我国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也是造成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财务管理水平低,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企业可用于内源融资的留存收益很少,只能依靠外源融资。许多上市企业的财务经理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反应、控制与融资方面,真正有效实施财务管理的企业少之又少,因此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上的粗糙和单一就在所难免了。

(3)某些企业经理的行为的非理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经理股票期权等机制的缺乏,导致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相当严重。公司经理不是以公司的真实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往往倾向于公司经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公司经理的融资和投资行为决策不可能完全理性。从而出现了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圈钱饥渴症”以及“投资饥渴症”。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导致公司经理非理性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东与公司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

而美国的上市公司都有设计较好的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使公司经理的行为集中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些制度安排包括经理股票期权和经理负债。这样一些制度设计,可以使得公司经理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价值挂钩,从而使得从私利出发的公司经理能够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行为准则。

(4)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思想文化中,认为“无债一身轻”,企业应较少负债。这种思想使我国上市企业的管理者们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过于保守:在外部融资选择时,较多使用不需要偿还且不需要支付固定股利的股权融资方式。此外,我国上市公司在使用债务融资时,首先大量使用短期债务,然后才考虑使用长期债务。在美国则没有这样的观念。

(5)我国公司管制尚不到位。

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现象仍然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准确、透明,证券欺诈屡有发生。此外,市场中的操纵股价行为屡禁不止。而在美国,资本市场发达,信息披露及时。

(6)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

企业的信用度低,造成投资者对企业债券不感兴趣,企业债券也因此发行困难,成本较高。

(7)信用制度不发达。

美国有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并有不隶属于任何金融机构的信用局,整个社会的信用度高。我国缺乏这种机构和制度。因此发行股票就变成一种软约束,使得企业乐于发行股票和增发,发行股票后,就不再对投资者负责,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三、解决方案

(1)“啄食顺序理论”值得参考和借鉴,但不能照搬。

在“啄食顺序理论”中企业首选内源融资,内源融资获得权益资本,企业之所以可以外源融资,首先取决于企业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内源融资规模大, 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 同样的, 也才能获得借入资本。从融资原理分析, 企业负债经营, 首先是企业自有资本实力的体现, 自有资本为企业负债融资提供了信誉保证。而且,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投资回报率高, 股东收益好, 更应注重内源融资。如果增发股票, 无异是增加更多的股东, 良好的投资回报会被新的投资者分享, 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但我国的客观情况是,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没有内部积累,自注资金能力弱,没办法用内源融资。我国企业主要依赖于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比例很低, 这说明 :体制决定了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的动力和约束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低,形不成内部积累。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企业确实没有钱。所以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际是没办法将内源融资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我国的企业只能将“啄食顺序理论”作为参考和借鉴,不能照搬。

(2)“倒啄食顺序理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融资顺序偏好。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内源融资的企业融资顺序。因为该顺序与“啄食顺序理论”相反,将它命名为“倒啄食顺序理论”。

第一,在我国的现状下,应首选外源融资。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没有内部积累,而且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佳,自注资金能力弱,确实没办法用内源融资。因此,我国企业的客观情况造成了必须要依赖和首选外源融资。

第二,在外源融资中,应首选债券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

【参考文献】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张维迎;《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陈春霞;《从企业融资选择看美日德银企关系》

2.中外差异论文 篇二

一、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

1. 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的比较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导致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不同, 由此引起会计准则的性质出现显著差异。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 其制定与运行以《会计法》为基础, 受制于公司法、经济法、税法等法律制度, 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种由官方制定的会计准则多为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 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强制执行。

国际会计准则是按照在官方领导下的民间制定准则模式, 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在形式上相对独立。但是, 政府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有关利益集团的干涉也越来越多, 不可避免地使准则的制定过程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代表了当今会计准则制定的潮流。美国现行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是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负责的。这是一个独立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的民间组织, 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在此方面的授权支持。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为广泛, 它包括数百条准则、注释、观点和其他权威性的规定。

类似地, 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J) 是民间制定会计准则的最高权力组织。而英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为隶属于财务报告委员会 (FRC) 的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

2. 会计准则的涵盖范围的比较

我国在2006年2月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扩展到金融、保险、石油开采、农业等众多行业领域, 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市场体系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市场的公开度较差, 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够规范, 从而导致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价值重估等问题上严重受阻。

相比之下, 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覆盖面较广。我国的会计准则的涵盖面较小。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双重指导, 会计准则似乎只作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 从而导致我国会计准则的实用性略差。

3. 基本会计原则的比较

我国的一般会计原则, 按照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大体上可划分为四类: (1) 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客观性、可比性、一致性原则; (2) 体现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及时性、相关性、明晰性原则; (3) 体现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求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4) 体现对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谨慎性、重要性原则。

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与我国最明显的差异在于, 该公告并未明确表述或确立历史成本原则或实现原则等会计基本原则, 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也并未确立稳健性原则;在费用确认方面, 该公告只规定“当某一个体在提交或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日常主要经济活动以继续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将有所减少时, 一般应确认为费用和损失”, 而并未直接确立配比原则。

在日本, 《企业会计原则》是企业编制损益核算书和借贷对照表的共同指南, 该原则确立了如下7条一般会计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2) 正规簿记原则; (3) 资本和利润区别原则; (4) 明晰性原则; (5) 一致性原则; (6) 稳健主义原则; (7) 单一性原则。

4. 在资产、负债、收入等方面价值计量规则的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仅就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则与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来看, 在固定资产成本计价方面, 我国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一般以其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 并对折旧方法的改变做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国际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的计价应当考虑公允价值的影响, 包括资产重估和折现的影响, 并对折旧方法的改变做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在对存货采购成本的计量上, 我国采用总价法, 国际会计准则采用净价法, 我国对发出存货的成本确认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允许。

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 我国仅允许采用直接法, 国际会计准则允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在固定资产交换准则中, 我国要求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 不得确认利得或损失, 国际会计准则对非同类固定资产的交换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 需要确认利得或损失。

在对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分上, 我国强调账面价值, 国际准则强调公允价值;在收入准则中, 我国对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等制定了细分的单独的计量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仅规定了收入计量的一般原则。

二、中外会计准则差异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对策

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由法律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 它主要在我国企业的海外业务中产生影响。例如, 不同国家按照不同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 使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误导;当我国企业需要进行海外融资时, 要按照当地遵循的会计准则来调整报表并取得国际的认可, 这就增加了海外融资的难度;此外, 中国成为最大的反垄断反倾销“受害国”的原因之一在于, 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 美国、欧盟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造成我国进出口贸易蒙受巨大损失,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对此, 我国应紧跟经济全球化的脚步, 在正确认识现存差异的基础上, 确定符合国情的会计准则趋同策略, 大力发展会计教育, 培养出能与国际接轨的会计人才。随着我国各项实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拓展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空间, 向国际化靠拢或促使其他国家向我国靠拢, 推动多边共赢。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10.

[2]刘诗芸.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J].决策与信息, 2010, (7) .

[3]周艳华.浅谈中外会计准则差异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中国电子商务, 2010, (7) .

3.中外教育观的差异 篇三

关键词:教育观;平等思想;社会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76-02

一、引言

曾经有学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就某个学术观点与答辩老师发生争执,事后,答辩小组建议该生延期毕业,后经该生道歉,才侥幸过关。当前中国的教育伦理中有一种观点,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尊敬师长,不能争论”,因此,学者之间谈论风花雪月、收入与福利等话题是正常交谈,而涉及学术问题时,总是一言堂,而旁人或是举例佐证,或是笑而不语。在大学教育中,学生最爱满堂灌,老师最爱一言堂。当面不说话,背后发牢骚。在国外,课堂讨论,学生发言情况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说真话在中国是一种勇气,在国外是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差异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制度变革。如何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如何促进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议。

二、文献综述

教育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公民的教育问题上。在对国外公民教育的研究中:张丽霞(2001)提出国外公民教育的隐蔽性、渗透性与参与性的特点。胡艳蓓(2002)认为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强调了个人主义,共和主义强调了公众利益,社群主义强调公民的认同,多元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注意多元尊重与包容。李光莉(2009)也认为国外思政教育主要以公民教育的形式,通过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渗透公民道德规范的意识。在对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当中:万明钢(2003)认为我国的公民教育必须渗透在有关课程当中。孙菲(2005)比较了我国青少年思政教育与国外公民教育的异同,提出教育手段多元,更新教育内容等主张。秦树理(2005)提出政府介入与主导公民教育的观点,以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因此,当前有关思政比较研究中,对中外教育观的研究比较弱,而对公民教育研究比较多,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思政教育要走向实践,采用公民教育的方式是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思政教育与社会的接轨,而在公民教育中,多元文化意识、参与社会实践观点是主流,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是目标。

三、中外教育观差异的表现

中外对教育都赋予了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国自古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古训。而国外也认为教育是实现阶级之间流动的一个重要平台,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上,中外有具大差异。

1.师生关系不同。中国具有严重的报恩意识,所谓的师生情义,恩师教诲即是真实写照。这种尊师意识演化为三纲五常之中的一个重要不平等关系,即师生不平等。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是施恩,学生给老师做事是应尽之义务。而国外,学生给老师工作,老师要计时付费,在学术研究中,如果学生提供了学术意见,老师必须在论著中注明学生的贡献。

2.学术研究态度不同。中国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具有严重的学术地位排队的传统,同样进行学术研究者,不但有职称差异,还有荣誉地位差异,年龄大,资格老,就可以成为一方学霸,控制有关话语权,新进学者只有跟进,而不能忤逆其观点。而国外有成熟的学术研究规范,学生与教师可以对有关问题进行坦率讨论。

3.学术研究方法不同。在中国的社会学科研究当中,引经据典是最有力的论证过程。经典著作是最好的评判标准。而在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主流。穷究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机制,而不需要定性质、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社会科学研究采用物理学、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是一种趋势。

4.做人做事态度不同。中国做人的重要性超过做事,因此,在教育当中,不做出头鸟,随大流是一种主流的做人态度,即所谓的中庸之道。在做事中,因循守旧,总认为社会是一天天变坏,还是老东西好,产品是老方法制做的可靠与有效。

四、中外教育观差异的根源

中外教育观的这些差异的根源是思想与哲学基础不同。中国教育师祖是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其核心的观点就是人生而不平等,社会秩序产生于老幼尊卑各自有序,知足常乐,各安天命。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打造了一个等级鲜明的封建社会秩序。中国教育观维护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社会文化制度的稳定。国外教育观的信仰基础是基督教的人生来平等的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信条虽然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但是在观念中,给人予平等的意识,因此,在教育中,师生处于一种平等地位进行学习与工作也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况。学生个性张扬,好标新立异,而老师对此也是采用赏识的教育方式给予鼓励与支持。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外科研开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高于中国,国外教育观促进了国外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不断质变与演化。中国教育中,创新意识的不足与中国的教育观有巨大关系,自建国以来,中国本土教育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励,这与中国的教育观有重大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赋予新的观念。

教育现代化虽然不是早期“四化”之一,但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科技现代化。中国的教育观改革正处于“中學为体西学为用”与“推倒孔家店,引入德先生与赛先生”之间徘徊。西方的教育观到底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工具,还是中国社会接驳到“现代社会”的渡船。主流的观点认为,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显示了尊重中国特色,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战略的伟大成功。而处于次要非主流的观点认为,不彻底的改革是禁锢经济加快发展的枷锁,引入西方的哲学观点,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秩序是维护当前社会经济管理良好态势的关键。中国的教育观改革何去何从,还需要中央做出进一步的抉择,希望自上而下的变革能够推动中国教育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9).

[2]张丽霞.国外政治教育的隐蔽性、渗透性、参与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

[3]秦树理.国外公民教育的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李光莉.从地震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胡艳蓓.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4).

[6]孙菲.国外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5,(3).

作者简介:章末梅,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

4.如何对待中外文化差异英语作文 篇四

Today,lots of people are affected by we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new generation who born after 1990s.In my opinion,some of western culture is good but some of them are not suited.Learning western culture can let us know about what is the western custom and what differnet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because of comparison we can learn the positive sides such as more confident,independent.On the other side,the negative sides we should not learn.for example,some high school student even younger fall in love with others.They spend much time to do it and forget what more important things they really need to do in that moment.Indeed,every coins have two sides.how to do deal with it,I think let time make the answer.

5.中外差异论文 篇五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崔峻学号:班级:

摘要

不同的国家孕育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管理情境,从而衍生出差异较为明显的中西方经营理念。这种中西方经营理念的差异使得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 “水土不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中外企业经营理念的差异,从一些企业经营理念的事例,分析了经营理念对企业产生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企业经营理念差异

引言:东、西方社会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二者在诸多领域存在差异,但却又有着相同点,就像在管理思想方面一样,中外企业也有着各自特色的经营理念。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际商贸的不断拓展,中外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因此,要想充分发挥跨国企业优势,吸纳中外成功企业经营理念为我所用,了解中外企业经营理念的差异显得尤其重要。往往一套目标鲜明、定位精确、贯彻如

一、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它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一、中外企业经营理念的差异

(一)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价值取向上,东西方企业经营理念方面的最大差异是先要市场还是先要利润。中国大多数国内企业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只强调企业发展目标和利益最大化,而往往忽视产品的前期投入和售后服务环节,只注重产品质量而轻视产品宣传促销,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体制上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重大缺陷,至今仍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西方经营理念则是先宣传企业,再宣传产品,最后抢占市场,始终把抢占市场放在经营的首位,最终以较小的前期投入获得较大的市场空间,循序渐进地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销售策略的不同

“拉”与“推”是两种不同的销售策略,是作用于销售策略前方与后部的两种方式。同样,在销售中,对于拉与推的战略定位,中外企业的采取的方式也大大不同。很多中国企业认为:自身的综合实力不足,产品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因此,在销售策略上一般多采取拉动营销的方式,崇尚“四两拨千斤”,以小博大,希望能以短、平、快获得市场收益。采取拉动销售的目标无疑将赢利排在首位。再看许多外企,本身就可以完成公司经营的原始积累,他们更多的注意力是在于对市场份额和潜在消费需求的把握,在明确自我发展方向的同时,他们更愿意处于产品的背后,提升销售网络和品牌效应,推动市场份额稳步前进,不断扩大和占领市场。

(三)管理模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东西方管理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其核心是管理技能的培养。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言,过分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忽略了团队精神的培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简单而刻板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方法,对职工的管理,停留在传统认识管理方面。而在西方国家中所有成功的企业,毫无例外地强调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美国惠普公司认为,只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信任他们,员工就能做好工作。同事之间彼此信任,关系融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团队合作精神奠定了基础。

(四)表达方式的不同

经营理念的表达方式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西方企业经营理念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他们喜欢用与营业和产品直接相关的文字表述,具有特征明确、重点突出等特点。

比如闻名全球的麦当劳,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物有所值成为企业发展的津科玉言。理念的创新,从该企业标语的变化可见一斑,旧口号: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新口号:我就喜欢!——麦当劳。他们的经营理念Q、S、C&V。Q是Quality(品质)。S是service(服务)。C是Clean(清洁)。V是Value(价值)。麦当劳就以这四个字作为经营理念风靡全球。

再如沃尔玛公司创始人萨姆•沃尔顿,为公司制定了三条座右铭:“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个员工”、“每天追求卓越”。沃尔玛公司的这一经营理念注入了“以人为本”的重要元素,从“顾客”到“员工”到“卓越的员工和企业”无处不在强调人的因素,可以说,这正是沃尔玛企业文化的精华所在。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对于那些资金实力有限、渠道尚不够深广的的中小企业来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确实诱人。

中国企业经营理念表述方式则显得含蓄内敛、特征模糊、市场定位不明确,较为注重企业本身的价值取向和利益目标,有的企业在文字的表述上往往与经营业务、产品本身的关联不大。比如:国美――有国美的地方就不能有其他家电连锁店。该理念市场定位模糊不清,且违背了合作双赢的市场法则,将树立强大的竞争对手,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人为的设置障碍。百度――作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该理念则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只局限于会中文的人使用。中国联通――让一切自由联通。这一经营理念显得过于含蓄,让人不明白其产品特性,不明白该公司的主营业务究竟是什么。

二、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瓶颈

对于国外企业、合资企业先占领市场,后获取利润的经营理念,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意识到其重要性,开始纷纷效仿,但往往不得要领。在现有市场机制制约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是尊重市场运行规律,而是抱着赌徒心理,盲目开发产品,大打价格战,试图利用低价倾销来占领市场,结果换来的是很多企业的衰败。这一现象在家电行业表现得尤其突出。

“西方在中国的企业成功的不多,就是照搬了西方的管理”,许多中国的企业家认为中国存在与西方管理模式并行的东方管理模式,而且对东方管理模式表示强烈的认同。柳传志在重掌联想集团董事长后,也提出并购IBM PC。后来联想集团的困境,就是未处理好东西方管理模式的差异。在西方模式下CEO是职业经理人,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考虑怎么样建

立企业和运行企业,与联想旧模式下以主人心态的管理是有所不同。

三、中外经营理念融洽并行的思考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融入先进的中外经营理念,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是所有成功企业壮大的基础。比如: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正确的经营理念。其产品开发,既有最先进的数字化变频家电,又有满足农村市场的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全方位的产品研发,最大限度地抢占了市场,奠定了海尔发展壮大的基础。再如:微软公司的发展,归结于其经营理念有三大鲜明特征:一是创造性的人才和团队文化,二是始终如一的不断创新精神,三是建立学习型企业。其核心就是创新。因而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对于整个白酒行业来说,上世纪90年代“标王秦池”的覆没,让“勾兑”两字成了讳莫如深的字眼,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秦池酒厂”耗资3.2亿元在中央电视台竞争标王的事实。就在秦池古酒蝉联中央台“标王”的同时,北京《经济参考报》的四名记者就开始了对秦池的暗访调查,通过调查,一个从未被公众知晓的事实终于浮出水面:秦池原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他们从四川收购大量的散酒,然后加上本厂的原酒和酒精勾兑成低度酒,通过如此加工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主要市场。《经济参考报》将报道刊出后,这则消息迅速传遍全国,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秦池遭到致命一击。上述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企业不尊重市场自身运行规律,只靠轰动一时的营销策划,不顾及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和资本运营状况,只靠投机取巧的运作手段,任何辉煌都将是昙花一现。

结语: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意识,没有否定自我的勇气,不转变固步自封、小进则满、小富则安的思想观念,那么,就势必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因此,在两种企业经营理念的碰撞和磨合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建出适合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把营销资源引入到了解客户需求、提升顾客的消费忠诚度上,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观念,建立诚信企业形象,规范和辅助企业的良性经营,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会大有希望。

参考文献:

〔1〕丁亮,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合作经济与科技》,2002年04期

〔2〕常建坤,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新精神[J].经济管理,2006,(18).〔3〕石勇军,.跨国企业文化冲突及化解,现代经济信息。

〔4〕施培千,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工作论坛2002,(04)

〔5〕韩红军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新西部下半月), 2007,(04)

〔6〕谢羽婷*易贵明,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 , 2008,(03)〔7〕曹德骏*胡燕平,企业理念与使命陈述的规范化,企业经济,2003,(6)

〔8〕百度文库,《“秦池”为何昙花一现》。

6.中外采购管理差异性研究 篇六

关键词:采购管理,供应链,流程优化

采购是一个相对复杂, 包含诸多环节的过程, 根据环境的不同它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从狭义上说, 采购是一个企业从企业外部购买本身生产运营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而从广义上说, 采购是从自身外部获取所需物资的过程, 这包括个个体采购, 还包括各种组织、团体、政府机构等。一般的采购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如图1:

在不同的研究者中对采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本文所用定义采购是指单位或企业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得物质或服务的过程, 主要是通过购买获得物品或服务的所有权或使用权。采购要遵循五大原则, 即适时原则、适价原则、适量原则、适质原则和适地原则。

一般来说, 一个完整采购流程是按照如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 包括审批、筛选、检测等。流程如图2:

采购管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 它是随着企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而不断发展的。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的需要不同, 采购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 波特认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各种采购, 其生产加工的所有产品, 都需要向上游的供应商进行原料、服务等的采购, 这种向上游供应商谈判价格的能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 在这个阶段, 企业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库存, 通过消化库存能力和库存量来决定采购量。

随着采购实践的发展, 采购理论也在不断的进步, 克罗纳采购管理就是强化稳定的原料来源、与供应商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应该说, 克罗纳的观点已经具有供应链的思想, 倾向于向采购管理的上游和下游拓展, 加强与上游和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

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 采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波特那就认为, 采购管理在企业的发展竞争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他的《供应链管理评述》一书中, 他详细的论述了企业建立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所需要的一些关键性因素, 包括信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经济实体之间广泛的联系、跨职能的管理流程和面向长远的合作流程。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则从经济管理角度, 阐述了企业通过优化采购流程采购也可以实现对公司经营的增值。这种增值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提高生产技能、减少材料损耗等方式, 也不同于提高产品价格、增加销量等方式来增加利润, 而是通过优化供应链, 降低库存、精准生产、准时到达等方式来提高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 采购管理就已经变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采购管理应用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采购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的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建立完整的企业采购供应链也不是一个快速就能建成的过程, 需要不断的进行修订、调整, 循序渐进。从采购发展进程来看, 在采购管理的初期, 一般都是作为一个辅助部门协助和配合其他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运作的。在进入新世纪以后,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供应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采购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很大提高。

采购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交易阶段。在这个阶段, 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或者即使设有采购部门, 采购的决策权也在部门领导那里。并且采购的主要职责在于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保证企业的生产原材料不会短缺。

第二阶段低价导向阶段。在这个阶段, 低价被各个企业作为选择合适供应商的最高标准, 采购对价格的关注极其强烈。对价格的谈判能力是衡量采购能力里的唯一标准。这种情况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导致企业不会得到质量保证的产品, 甚至会得到次品, 而供应商也会根据不同企业的价格高低选择供应企业, 导致供应源不稳定。

第三阶段综合采购阶段。受到前一阶段的采购混乱时期, 企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片面的最求低价格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阶段原材料达不到生产质量要求, 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生产成本和后期维护、服务成本, 开始意识到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加上生产的全球化, 此刻, 企业开始进行综合性的全盘考虑采购, 不仅考虑到价格, 还考虑到质量, 以及后期采购产品的服务问题。

第四阶段战略性采购、供应链管理阶段。在此阶段, 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采购对企业利润的增值作用以及对企业竞争力的显著贡献, 逐渐把采购部门提升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层次上, 整合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参与到企业采购活动过程中。注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 开始重视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效率, 并把采购延伸到与消费者的对接。采购部门不再单纯的进行物品的采购, 而关系到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对未来的市场波动进行预测和预防, 合理的规避经营风险, 配合公司战略调整, 以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

二、中外企业采购管理制度的差异

采购管理的概念来自于西方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西方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也随之被我国企业所模仿和掌握, 但是, 我过企业和西方企业在采购管理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采购的起始阶段中外都是一样, 都是由于物料或者服务需求的需要进行采购, 但在其后的审批和采购阶段, 中外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国外企业进行采购管理, 首先是由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或者公司销售、发展战略提出采购采购需求, 然后是将所需采购清单递交仓管部门人员进行校对审核, 仓管人员根据产品和物料的库存情况确定采购的数量, 然后由仓库主管签字后递交到采购部门, 采购部门接到采购清单以后, 核查是否存在重复采购, 以及是否有其他不合理或浪费的采购数量和品种, 审核通过后, 进行市场调研和供应商筛选, 并做出采购资金的预算估计, 然后将采购清单和预算额一起交给预算部门;预算部门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资金预算审核要购买的物资或服务是否在预算之内, 核查通过后再交还给采购部门, 然后采购部门才可根据审核通过的采购清单编制采购计划, 具体的流程如如图3: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采购起点相同, 可过程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首先也是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编制购买清单, 报送采购部门;其次, 采购部门审查是否有超范围、超限额的数量和物品, 并根据库存情况确定采购清单, 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如图4:

中外企业的差异在于, 缺少仓管部门的参与, 国内的管理流程只是采购部门根据仓管报表进行核对, 这是解决库存积压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仓管人员只是简单的对物资进行保管, 而不是参与采购管理, 因此对采购和库存积压就不负有责任, 也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去解决库存问题;其次, 国外的采购管理一般都是有五个关键控制点, 而国内的采购管理只有四个控制点, 控制点的减少, 必然导致出现差错的概率和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 更关键的是, 国内的一种一个环节还是单纯的主管批示, 更会导致人情采购和徇私采购的发生;最关键的差异在于, 国外企业强调集体决策, 弱化了管理者的个人作用, 能更好的避免决策过程中的认为因素导致的错误, 而国内企业在进行采购决策时更强调主管领导的作用。两者的差异体现了管理理念上的差别。

参考文献

[1]Willis T.H, Huston C.R, Pohlkamp F.Evaluation mea-sures of Just-in-time supplier performance[J].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2nd quarter, 1993, 34 (2) :1-5[1]Willis T.H, Huston C.R, Pohlkamp F.Evaluation mea-sures of Just-in-time supplier performance[J].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2nd quarter, 1993, 34 (2) :1-5

[2]蒋振盈.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资源整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3[2]蒋振盈.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资源整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3

[3]龚国华, 吴嵋山.采购与供应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23-37[3]龚国华, 吴嵋山.采购与供应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23-37

[4]王元月.跟我学做采购主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4]王元月.跟我学做采购主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5]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5]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宋华, 胡左浩.现代采购运输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出版社, 2001:78-80[6]宋华, 胡左浩.现代采购运输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出版社, 2001:78-80

7.试析中外影视广告创意的差异 篇七

关键词:中国外国影视广告创意

影视广告是一种以电影与电视媒体为介质来传达产品信息的广告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时间流程中,追求印刷与广播等广告类型达不到的“视听合一”。既通过生动的影像与丰富的声效构建诉求“视”“听”的立体效应。这种广告形式能多方位强烈的调动感官刺激,给受众以较深的印象,使受众对广告内容心领神会。影视广告不仅具有强烈的竞争力和传播力,还以其受众广泛、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等优势成为现代广告中的生力军。它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在国外已经发展了百年。一谈到中外影视广告,人们大多以中国影视广告在国际上获奖较少来衡量其优劣.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影视广告不如国外。这种不理智的评价标准背离了影视广告的主要目的,也扭曲了影视广告大赛的初衷。比赛是为了交流,中外影视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一、促销产品,促成销售策略的实现;二、提升品牌形象,积累无形的品牌资产。所以整个影视广告的运作必须围绕这两个主要目的展开。为了有效的实现它,必须注重创意,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于是。以“创意”探寻中外影视广告差异是最好的切八点。明确这点与中外影视广告的“主要目的”.有利于我们客观理智的看待我国影视广告.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广告国际化发展之路。

影视广告创意活动涉及创意的文化心理背景、表现要素和叙述三大方面。文化心理背景直接影响创意的价值取向。表现要素是在价值取向指导下选择的具有“视听”特性的信息传播元素。创意的叙述是对表现要素的组织与表述。这三方面不仅是创意活动链条上的主要环节,也是探讨影视广告创意的切入点,还是影视广告创意欣赏与评价的重要指标。我们将从这三方面比较中外影视广告的差异。

创意的文化心理背景差异具体反映在民族文化观念、政治环境、影视广告发展史、广告主观念与受众观念等方面。(一)受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我人格的,在决定自己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主要不是从自己的内在自我,而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出发进行自我设计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为以人际自我为核心的他人意识和群体意识,强调社会道德的约束。这在我国影视广告中常表现为民族精神、礼教意识等。这些与西方人格追求独立性和主体性不同.在影视广告中他们张显个性、我行我束。如国外以“性”暗示为诉求、以破坏行为来张扬“反叛”精神的广告我国几乎没有。“西方人的人格成长是逐渐地远离母胎的过程”,而“中国人的人格成长过程正好相反。是一个滞留母胎、复归母胎的过程。不断提高对母胎的认同性和依赖性的过程。”这在我国影视广告中常表现为寻根怀旧与恋家恋祖等情节。“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我的家永生永世不能忘记”:“一股浓香,一缕温暖。南方黑芝麻糊。”除此外我国影视广告中还常常表现亲情、友情、爱情间的温暖与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在影视广告中的诉求表現。(二)中外政治文化的差异也影响着中国影视广告中几乎不涉及政治方面的题材与诉求。(三)我国影视广告从70年代末发展到今天,广告主与受众的广告文化观念还没很好成型。如广告主常只注重广告在媒体上的投放量,而轻创意与制作,这种投资观念直接影响广告创意的质量:另外受众的广告审美心理还停留在旧时的广告标准——注重实用。这些均与国外较成熟的广告文化不同。

时间、影像(人物、道具、图形与字幕等)、声音(音响、音乐与人声)是影视广告三个重要的创意表现要素。(一)时间是指影视广告传递信息要素的过程,排除它影视广告就不可能存在。时间的长短与重复次数直接影响自影视广告效果。中外影视广告的时间长度“大多以5秒、15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据统计我国影视广告制作时客户常要求广告公司在完成30秒广告同时剪辑出15秒或10秒或5秒的广告.实际投放也常以1.5-5秒为主,在国外影视广告实际投放时常以30秒为主。产生这一差异主要原因仍是上文提到的广告主的投资观念。(二)中国影视广告的影像与声音多取自本土日常生活.人物造型漂亮,道具精美,有些甚至奢侈的将中国元素放入广告,表现上形成“奇观”效果,然而这些并没有提高广告的可信度。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1、演员表演与配音、背景音乐结合不佳。如椰岛鹿龟酒表现儿女孝心的系列广告中,背景音乐的过度渲染使得欣赏者难以找到身临其境的共鸣感。2、名人广告中,一些名人形象与产品特性不相适应,如宋丹丹与护彤、赵本山与泻利停、范伟与感叹号等。这些广告均是以喜剧明星代言药品广告,他们的随意形象(感性)与药品的切实功效(理性)之间难免会存在冲突。3、中国影视广告中时常从第一秒至最后一秒均在叫卖、旁白。如近年来叫卖最响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类广告的声音很大程度上已把广告信息传达了来,影像似乎成了辅助,甚者有的影像成了这类广告诉求信息在传达与解码时的噪音,使得识别与记忆无力。这样就没有很好发挥影视广告“视听合一”的优势,失去了制作影视广告的意义。再有,一味“叫卖”会使受众产生腻烦心理,损害品牌形象。国外影视广告中很少出现叫卖,他们善于巧妙的利用表现要素来营造风格与意境。如拉波水泥粘胶之修女篇在60多秒内.只有最后一句旁白“拉波水泥粘胶。可粘可改”。教堂圣洁的灵歌取代了叫卖,并为几位修女的表情变化烘托出了特定的环境氛围,把不同年龄修女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影视广告创意叙述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叙述?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涉及叙述的思维方式、故事情节与策略等方面。

(一)叙述内容:影视广告叙述的内容除了反映上文提到的文化心理和表现要素外,其主要的中心思想围绕产品销售与品牌塑造展开。中国影视广告中的叙述内容常常直指产品本身的物质功能,很少兼顾塑造品牌形象。国外影视广告常通过情节性较强的故事来宣传产品独特的物质功能,同时很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

(二)叙述方式:1、蒙太奇是影视创作中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作品中各表现元素的组织方法。如立邦漆新疆小村篇中将朴素生活(课堂、晾衣与炊烟)、油漆(立邦漆进村、油漆房屋)和欢庆(迎亲、欢笑、教室)三类影像元素组接在~起,形成使用立邦漆前后人们生活的对比。表现立邦漆为生活“处处放光彩”的诉求。再如TOTO卫浴孩子篇中将浴

室、厕所与马桶上三个不同洗浴场景组接,传递“方便实用、外形美观、设计人性”的诉求点。透过这两则广告可以看到中国影视广告蒙太奇叙述的特点:时常在一则广告中涉及多个场景,并试图表现多个诉求内容,镜头组织松散、表述直白、故事性不强。缺乏戏剧性冲突,无法引人入胜。而国外的影视广告在蒙太奇叙述上基本遵循幽默、夸张、悬念的风格,善于吸引受众,强化受众的记忆,力图在一则广告中表现一个核心卖点。如麦当劳婴儿篇将摇篮中婴儿时哭时笑的表情组接,产生强烈的戏剧性、视觉对比和心理悬念。就在受众迟疑婴儿奇怪表情因何产生时,镜头转向了窗外,出现特写镜头“麦当劳标志”。再如Philco音响蚂蚁篇、巴西Hitachi电视的骚扰篇等等广告都反映了这些特点。

还值一提的是国外在蒙太奇叙述时,不是开篇就直接提到产品或品牌,而是常常在最后几秒传递出品牌或产品名称或形象。这种表述方法在受众心理上可能会带来两种相反的效果:(1)产生悬念的心理作用,让受众将故事与品牌结合时得到恍然大悟的心理冲击。(2)最后出现产品或品牌的叙述,很容易使故事情节套用在其他产品上,特别是在产品定位不独特、产品核心概念与故事情节结合不紧时。如大众“POLO,ONLY$8265”广告中年轻士兵表演的故事情节同样可以套用到其他诸多产品上。MAD巧克力广告也是这一套路的产物;一位卫兵任凭一位漂亮女孩的各种动作引诱,纹丝不动。但当女孩拿出MADIS克力时,卫兵终于忍不住了打昏女孩枪吃了巧克力。

2、在广告创意策略方面国外比我国成熟。我国广告创意往往缺乏系统的市场策略,有的站在生产者的立场上,忽略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与感受:制作与发布也时常虎头蛇尾,很多产品的广告不惜重金在央视上风风火火发布了一段时间后,就长期消失了。这在受众心理上不能形成連贯持久的记忆。再有,在策略意识上,我国影视广告大多是宣传产品,不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前文已提到影视广告有两个主要目的,如果只达到其中~个目的,就降低了广告的一半效应。还有.我国影视广告在发布时间上策略不科学。近年在我国电视台常出现5秒、10秒的广告在同时段内连续重复播出,广告主的初衷是想强化记忆,但是这种策略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广告创意,也使受众产生了腻烦心理,产品形象塑造受到影响。广告效果也大打折扣。

8.中外差异论文 篇八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4、世界上惟一成倍增加幸福的办法是与人分享。——谢乐

5、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6、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7、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8、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9、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10、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11、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巴尔扎克

12、没能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巴尔扎克

13、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14、如果死后才得到盛名,那我倒不急于得到它了。——马泰尔

1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6、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17、追求赞誉的人,功绩不会很大。——普鲁塔克

18、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19、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珍惜的生命。——索福克勒斯

2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21、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

22、大脑应得到休息,这样你才能进入更好的思维状态。——菲得洛斯

23、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24、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25、年轻只知学习营利,乃生命中最黯淡之时刻。——格里尔

2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27、心灵有时应该得到消遣,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到思想与其本身。——费德鲁斯

2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9、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31、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永祚

3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3、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3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5、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36、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37、当信仰丧失了,荣誉也失去了的时候,这人等于死了。——惠蒂尔

38、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39、贫困不是耻辱,羞于贫困才是耻辱。——托·勒

40、要这样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为仇人,使你的仇人却成为朋友。——毕达哥拉斯

4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42、真正的名声,是在虚荣之外。——莱昂

43、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4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45、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46、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马克思

4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8、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罗高

49、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50、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

5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52、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53、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5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55、对于国家的敌人来说,没有比坟墓更好的地方了!——成吉思汗

5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8、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59、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60、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61、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62、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6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6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66、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6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8、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69、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迈克尔·乔丹

70、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1、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72、很明显的,公司不可能比员工成长得更好或更快。——李奥贝纳

7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4、世界荣誉的桂冠,都用荆棘编织而成。——贾赖

7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7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7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78、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7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9.中外差异论文 篇九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资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作法)则明确规定,股东一方转让出资,必须经过全体股东的同意。这一规定不仅针对外商投资企业中中方投资者的股权转让,当然也针对外国投资者对其股权的转让。此外,如果出现对向第三者的转让不同意的其他股东,是否必须购买该外国投资者的股权,合资法与合营法虽未规定,不过根据《公司法》第18条之“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的规定,对出让股权不同意者,应当购买该股权,否则视为同意。

2.外资股权的转让必须得到企业原审批机关的核准,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首先,与法律对新设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外资收购国内企业股权必须经过核准一样,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资股权的转让也要经过原政府主管部门的核准。这仍然是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监管的一个主要渠道。核准的意义不只是停留在程序上,而是要外商股份转让的实质内容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因为外资股权的转让还会涉及到本文所述的诸多内容。其次,股权转让得到核准之后必须进行工商变更登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必须经合营他方同意,并报批准机关批准,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违法上述规定的,其转让无效。”也即外资股权的转让合同的生效以原政府核准部门的核准和工商登记为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虽然理论上对以办理工商登记作为外资股权转让的有效条件之一有不同意见,但在实践中,仍然应当遵循现行法律的规定。

3.对向第三人的转让及其转让条件的限制

《公司法》第35条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合营一方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时,合营他方有优先购买权。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股权的条件,不得比向合营他方转让的条件优惠。这是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因素,保护合营相对股东的权利而作的制度设计,同样适用于中外合资企业和设立法人的中外合作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第四条 申请设立合营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有损中国主权的;

(二)违反中国法律的;

(三)不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

(四)造成环境污染的;

(五)签订的协议、合同、章程显属不公平,损害合营一方权益的。

实践中,99.9%股权是外方,0.1%是中方,在董事会中也要至少保留一个席位给中方,否则属不公平,分配利润等由董事会决定,否则小股东权利无法得到保护。

第六条 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营企业,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审查批准。批准后,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给批准证书。

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一)投资总额在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审批权限以内,中国合营者的资金来源已经落实的;

(二)不需要国家增拨原材料,不影响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外贸出口配额等方面的全国平衡的。

依照前款批准设立的合营企业,应当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备案。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以下统称审批机构。

实践中权力下放,山东省地级市是3000万美元、省级是5000万美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级别很高,是属于省一级商务厅。论证审批权限的时候注意。但外资并购的审批最低到省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第十六条 合营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

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01年3月15日)

第四条 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合营者的注册资本如果转让必须经合营各方同意。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

(一)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十分之七。

(二)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二分之一,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

(三)投资总额在1000美元以上至3000美元(含)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二,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

(四)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

(股权比例)目前低于25%的也可以登记为25%,但是不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上会加注:外方的投资比例低于25%。

10.中外差异论文 篇十

【关键词】教育投入 自主独立 培养兴趣

现今中小学生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没有创新性的思维,有的却是沉重的教科书、繁多复杂的作业、严格的考试,乃至全民参与的高考制度,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到巨大的压抑、无奈与束缚。无法与此教育制度抗衡的同时,多少代人只能顺从它的意志,将之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并高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一種文化的延续,或许它有着自身的辉煌,但面对多变的社会,我们该如何审视这种根深蒂固的文明?

一、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远未达标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革新,为社会发展供献了大量人才,这得益于国家对教育的逐步重视。现今的中国从满目疮痍挤身到GDP收入名列全球第二,这都离不开教育的投入,人才的培养。我国教育建设的财政支出续年增高,但历年不足4%的教育投入却成热点话题,远达不到应有的目标。台湾在经济起飞之际,其GDP的12%到22%都被用来办教育,而我国,在GDP和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4%却一直可望不可及。问题在于很多当地政府部门只着眼于经济的发展,忽视教育经费的支出,究其原因是经济发展是有形可见,但教育却是无形,另外就是某些职能部门不作为,过于追求实效,因此不难理解这4%为何这么难于实现。

我们分析一下日本能成为经济强国,完全得益于二战后日本政府把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每年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战后的日本经济增长的60%,就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因此一个国家的荣与辱、兴与衰都与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但今天的中国教育究竟是怎么了?我国是否人才太多不在乎诺贝尔奖,还是根本没有优越的教育环境,培养不出能拿国际性科学大奖的人才!

二、国外注重能力培养,国内注重知识学习

一个10岁的中国小孩被送进美国学校,英文课,作业是写《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历史课,让学生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道德教育则是从爱护小动物开始。没有统一的教科书、考试、三六九等的分类排名,这是一个中国记者所看到的美国教育。国外注重孩子的创造性,遵循以人的自身特点发展为主,培养兴趣及心智,锻炼动手能力,玩得快乐是最大目的。而我国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认为上学是一种负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得不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填压式的教学,抹杀了孩子的天性,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习题只有一种结果;“题海战术”,分数就是一切。日积月累中,他们被训练成一代又一代的考试机器。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会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家长普遍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从小就不惜重金入读最好的幼托,师资优良的学校,课余争分夺秒地送进各种形式的辅导场所,就如广州少年宫每年一度的暑期班,网上预报名情况异常火爆,网站超负荷的访问量,导致了该主办方服务器的瘫痪。孩子除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外,课余的时间还得被无情剥夺,这是所有家长都愿意作出的决定吗?

在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教育任重而道远。应试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所幸,目前我国已在努力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中国的家庭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不断在“减负”的声讨下,先后废除了补课,取消了早自习,增加了社会实践评定一项,从而增强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互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集中培训教师队伍,只要有优良的师资才是教育好一下代的根源所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推进教育的改革,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三、培养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最大的兴趣正是聚集在自身的“特长”之中,我们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华裔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大学校长论坛”对比了中美两国学生文化教育的差异:

中国学生:受到严格、坚实的训练;兴趣集中于相对狭窄的领域;谦虚而循规蹈矩,小心谨慎;缺乏自信,学习被动。

美国学生:接受不规范的训练;随心涉及宽阔的领域;兴趣广泛;勇敢、自信、主动。

结合以上观点,我作出以下三方面的分析与建议:

(1)我国教育资源落后,但财政收入连年创新高,对教育的投资相对较少,没有好的设施和环境,造就了不同地区学生知识水平的差距。我们应一视同仁,让学生自主择校,学校也能自主去物识优质生源,取消择校费,不以分数来划分等级,对偏才学生能网开一面。

(2)教育应以人为本,多些理解与支持,少些责骂与压制。尺有长短之分,更何况是有思想的个人,人各有志,各取所需,兴趣特长各有不同,我们应以开阔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撇除优差生之分,让他们自主发展。不要以成人的想法要求孩子,这往往会让他们丧失本该属于自己的天性与独立自主的能力。

(3)教育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内容上,应把“分数本位”变为“人格本位”;“知识至上”变为“能力至上”;“应试至上”变为“素质至上”。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找答案,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评定分值,而不是一考定夺。

作为教育机构,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理解学生,对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宽容、豁达、乐观的人格和精神等。学校没有“围墙”,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与互动,不能让学生有毕业就失业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更多地融入多变的社会,各取所需,培养成一个有健全心智的人,还怕他们考试拿不到优,工作没着落吗?

参考文献:

[1] 《来吧孩子》 池莉 作家出版社

[2] 《中国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3] 《中外教育差异:基础差也能成为英国名校研究生》 郁有东 中国青年报

11.中外职业教育体系的差异分析 篇十一

1 教育地位

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制度被公认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是最具有创造性的。TAFE(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已经成为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规定:在各个行业中,凡是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都必须持有职业证书才能就业,全国共有二百几十所TAFE学院,其中一百所位于主要大城市,另一百几十所分布于各中小城镇。

在德国,企业看中“工作资格”,这主要靠职业教育来实现。学生初中毕业后,75%以上都直接进入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这种模式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是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企业里参加实践技能培训的一种教育形式。德国法律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二者呈“H”形互通。上职校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就业有保障,家长都愿意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德国还形成了一整套法律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美国是个实用主义国家,力图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获得谋生的能力,以缓和社会上存在的失业问题。由于传统高等教育学费越来越昂贵,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国在飞机制造业、计算机技术、电子等领域的技术工人需求不断增长,因此,美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青睐。

我国的职业教育分为中职和高职。前者是指学生初中毕业后接受的初级职业教育;后者则是初级职业教育的深化和补充。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生源质量等方面都相对比较差,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日制国民高等教育序列中一直处于最低的位置。加上办学经费的短缺,使得相当多的职业学校长期在生存线上挣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条件等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改善。

2 教学模式

2.1 澳大利亚TAFE模式

TAFE即“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意思是“技术和继续教育”,这种模式得到了各个行业的全面支持,也受到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各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体制保障。课程的设置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将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拿到TAFE文凭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行业工作,部分课程还可与大学学位实现学分减免、课程转换和衔接。TAFE课程的学习对象不受基础和年龄的限制,可以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需求来决定所修课程,学习时间从3个月到2年不等,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的情况自由选择培训或学习时间,还可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由教师、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灵活多样,通常以学员为中心,以实践为主旨,真正实现以学为主。TAFE课程的评价体系注重的是过程考核,而不是结果考核。理论考核要求宽松,以实践能力的考核为主。对有些课程的考核,学员从一开始接受培训就要认真准备各项材料,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2 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体制下的学生有两个学习地点:学校和企业,同时具有双重身份:职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学校主要教授理论知识,同时辅以部分实践操作。企业则委派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实施培训。企业内有规范的培训车间,有相应的生产岗位,有完整的培训规划和充足的培训经费并提供相应的进修措施。“双元制”采取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考试由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三方代表所组成的考试委员会承担,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双元制”得到了德国全国范围的法律支持,如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业教育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辅以一套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2.3 美国CBE模式

CBE即“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意思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理论和实践能力。CBE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随时招收各种基础不同的学生,可按照实际情况开发各种长短不一的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学习的方式和时间,毕业时间也不要求整齐划一。CBE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CBE模式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指导者和管理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先自我评价,认为合格后再由教师进行考核评定。

2.4 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

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这种模式在适应市场导向型经济的新需要方面日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职院校逐渐减少,高职高专逐渐增多。而目前的高职教育从出资方来划分,可分为公办高职和民办高职;从教育形式上,可分为中方独立和中外合作。一般来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定位模式不清晰,都是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辅以少量基础技能培训。教师是从一所学校毕业,到一所学校授课,很多都没有到企业实践过,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本身就有所欠缺。而目前也没有完善的机制为教师提高实践技能创造良好的环境。这种模式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情况相当严重,来自工商企业、用人单位的支持很少。

3 学生管理

(1)澳大利亚大学的学生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每个学校都设有学生服务机构,服务项目包括住宿、学习指导、学术支持、招生、求职与职业发展、社团联盟、心理咨询、残疾学生支持、注册登记、成绩管理、资助贷款、健康指导、国际学生生活、留学生照顾、司法事务、公正服务、多元文化交流、娱乐和健身、宗教事务、家政和勤工助学、入学教育、网络技术与信息提供、图书馆指南等,同时学生活动由学生组织(类似学生会)自行安排。

(2)德国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和校务长组成,相当于大学的“联邦政府”,领导和负责大学的各项事务。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召集评议会,同时也对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做工作报告。德国学生议会是大学生的最高组织机构,每年选举一次,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它拥有财政和教学管理的权利。学生议会讨论问题和做出决策应协商一致,如果意见分歧严重,且双方势均力敌,则由全体学生投票决定。

澳大利亚和德国的职业学校中,对学生主要以教育为主。对学生只有心理辅导、社工帮教,没有行政处理,学校只起了解、反馈、劝说教育学生的责任,只有企业有处理的权利。学校对学生的仪容仪表没有具体的要求,学校主要关心、教育的是学生的暴力行为和心理问题。对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学生,教师有权请他离开教室。校方对全日制学生的处理最严重的也只是让其转学。

(3)美国学校学生事务管理采取的是条状管理方式,各种学生事务根据职能不同成立不同的办公室或中心,由学校统一设置,院和系没有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学生事务管理几乎囊括了关于学生的所有非学术性事务,实际工作机构针对性较强,如住宿办公室、健康服务中心、财政资助办公室等。

(4)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普遍性,即由分管校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学生工作的决策与部署,具体工作由下设的学生工作机构具体开展。而在院、系一级设立学生工作组,由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分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等组成,负责基层的学生工作。工作中他们既受学生工作机构的领导,又听从院、系党总支、行政的安排。学生工作的内容涉及多方面,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以及学习管理、勤工助学、经济资助、就业辅导、心理健康辅导、宿舍和生活作风管理、社团组织及其活动的管理等。

4 启示和总结

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的国情与中国的不同,两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我们对国外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可以有鉴别地加以吸收和借鉴。

(1)重视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美国全国职业发展联合会新任主席达瑞尔·卢佐说:各级教育者都逐渐认识到,全球的企业主越来越需要的技能培养不是传统的4年制高等教育就能给予的。在澳、德、美的职业教育都受到政府、企业的重视,整个体系都比较完善。而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入学门槛较低,民众认同度低,因此很有必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在招生政策上,不搞本科教育“一边倒”,远期取消入学门槛,实行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有机结合。此外,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之一,贴近市场办学,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资金短缺、社会地位低等尴尬,应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

(2)转变职业教育模式,探索新型培养机制。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各企事业单位输送能直接上岗的人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企业锻炼是最好的方式。澳大利亚等国采用政府支持,学校培训,企业参与的教育模式,我国可借鉴这种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工产结合的培养机制,将理论教育和企业实践培训相结合,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本领强的优秀毕业生。

(3)学生管理方式创新。我国的国情与澳大利亚等国存在较大差异,然而这些国家充分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以及学生管理专业化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目前高职高专的管理,常常采用“盯、关、跟”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树立服务意识,对学生多引导,少训斥,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

摘要:以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地的职业教育为代表,选取教育地位、教学模式、学生管理等三个方面,比较我国与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差异,并从中得到启示,提出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改变现有的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转变职业教育模式,探索新型培养机制,在学生管理方面加强创新,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外,职业教育,教育地位,教育模式,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朱炜.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6(6):150-152.

[2]黄华.美加社区学院对中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100-102.

[3]夏智伦.美国高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22-125.

[4]辛希贤.欧美国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分析及借鉴[J].科技与教育,2002.9:48-49.

上一篇:是你给了我自信作文600字下一篇: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