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饮食文化

2024-08-01

法国的饮食文化(精选11篇)

1.法国的饮食文化 篇一

法国是一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这为其烹饪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法国人非常讲究饮食文化,法国是全世界公认的饮食王国。法国饮食特别的讲究,法国人不仅对食物本身的营养和味道特别讲究,而且还追求用餐时的情调.法国人将共同用餐看做是结交朋友,联络感情的一种乐趣。法国饮食经历了亨利四世大帝的发展,迎来路易十四时代的飞跃,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饮食特色,归结起来,法国饮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菜肴文化

讲究的调料搭配简单的菜样。法餐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不同地区的多元化菜肴及菜肴烹饪的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都在其他西餐之上。相对于种类繁多的配料,菜的类别不过十来种,点餐的顺序是:头道菜是凉菜或汤,尽管菜单上有多种头道菜,但只能选一种,在上菜之前会有一道面包,吃完以后服务员帮你撤掉盘子再上第二道,第二道是汤,美味的法式汤类,有浓浓的肉汤,清淡的蔬菜汤和鲜美的海鲜汤。第三道是一顿饭中的正菜,正菜最多的是各种排,鸡排,鱼排,牛排,猪排。这所谓的排是剔除骨头和刺的净肉,再浇上配制独特的汁,味道鲜美,吃起来很方便。接着便是餐后甜点,可以是水果,咖啡,蛋糕或冰淇淋。法国的特色菜肴有马赛的普罗旺斯鱼汤,鹅肝,巴黎龙虾,红酒山鸡,鸡肝牛排,焗蜗牛等。

二、就餐文化

法国人十分注重用餐的礼仪,餐具的摆放是饮食文化的内容之一,在法国,最简单的摆放方法是盘子在面前正中位置,餐巾放于盘内,盘子左边放餐叉,右边放餐刀和汤匙。盘子的正前方从左至右依次是水杯,红酒杯和白酒杯。法国人不仅注重用餐礼仪,还特别追求进餐的情调,法国人甚至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将同桌进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一位世界级的膳食家曾说过: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因此,法国人对于食物绝不只是停留于填饱肚子的阶段而已,它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享用一顿正式的法国菜要花上四五个小时,从开胃菜,海鲜,肉类,乳酪到甜点,虽然程序繁复,但重要的不是吃进多少食物,而是在品尝佳肴中,也充分享受餐厅高级气氛,欣赏餐具与食物的搭配。

三、咖啡文化

咖啡文化也是法国的一大特色。自一六八六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商人来到这里创办了第一家咖啡馆后,巴黎的咖啡馆就一直兴盛不衰。在巴黎城内外,人行道、广场、花园,几乎无处不是咖啡馆,并且生意异常红火。咖啡与法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从早餐的牛奶咖啡搭配羊角面包,到法国上班族的下午茶,咖啡伴随着法国人的生活,对于遍布各处的咖啡店就不足而奇了。法国的咖啡文化源远流长,绝非吃喝消遣般简单。一杯咖啡配上一个下午的阳光和时间,这是典型的法式咖啡,重要的不是味道而是那种散淡的态度和做派。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在路边的小咖啡桌旁看书、写作,高谈阔论,消磨光阴。自上世纪以来,咖啡馆往往成了社会活动中心,成了知识分子辩论问题的俱乐部,以至成了法国社会和文化的一种典型的标志。白色的桌子、蓝色的咖啡杯、随风飘扬的遮阳棚、忙碌的服务生、当然还有悠闲的风琴,这些都是法国咖啡馆的特色所在。这些咖啡馆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和蒙帕那斯诞生,而后走向辉煌。法国的文学和艺术新思潮在这里生根发芽。这些咖啡馆也亲眼目睹了法国文化从萌芽到鼎盛。

四、葡萄酒文化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文化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葡萄酒作为法国人每天餐桌上的必备品,已成为法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法国作为世界上葡萄酒的主要出产国,全国有是个生产葡萄酒的地区,品种繁多,以波尔多地区生产的葡萄酒,香槟地区的香槟酒在世界上最富盛名。在餐桌上,法国人也十分讲究酒与菜肴的搭配,如在饭前饮用较淡的开胃酒,食用沙拉、汤及海鲜时,饮用白酒或玫瑰酒;食用肉类时饮用红酒,而饭后则饮用少许白兰地或甜酒类。香槟则惯用于庆典。

五、奶酪文化

其实目前在法国奶酪已经高达487种,也就是说法国人可以一年365天,天天吃不同种类的奶酪,因而在法国人的餐桌上,奶酪也是每餐的必备品。法国的奶酪大致有八类:新鲜奶酪,花皮软质奶酪,水洗软质奶酪,蓝纹奶酪,山羊奶酪,硬质未成熟奶酪,硬质成熟奶酪,融化奶酪。吃奶酪也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搭配方式可以更好地感受其浓郁的风味。一般来说,温和的奶酪,一定要配上柔顺的葡萄酒;味道咸重的奶酪,则要搭配比较强烈的红酒。新鲜初熟的奶酪,应选择质地较脆的法国面包,而浓郁陈年的奶酪,则适合味道偏重的全麦面包。

六、结语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传统造就了中法两国不同的饮食传统和文化氛围。中国的珍馐,鲍鱼、鱼翅、熊掌、燕窝到了法国的高档美食餐厅就变成了布列塔尼的螯虾、龙虾、鱼子酱、松露;中国的饮食由于它的丰富多彩成为世界上一个伟大的饮食体系,而法国味最迷人之处却在于以它人性化的方式超越了餐桌的局限,把饮食的情调变成一种真正的制度。如同中国饮食正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韵走向世界,法国味道已经不仅仅寓于食物之中,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品质和情调,承载着法兰西文明,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2.法国的饮食文化 篇二

浓浓的树阴下, 聚集了大约20多名投球手。其中的一位最年长者, 已年逾古稀, 而最小的一位, 年方11岁。他们脱掉了夹克衫, 清扫完砾石上的落叶。一种叫滚铁球运动的比赛, 就要在他们中间开始了。第一名投手随意地用鞋子画了一个圆圈, 所有投手都要站在这个圆圈里向外投球。参加比赛的所有人, 他们的装备都是一样的, 这位11岁的小男孩也不例外。一根小铁链在他用来投球的右手上晃动, 而他的左手拿着一块用来擦去铁球上灰尘的旧抹布。这位小投手是3人组成的队伍中的多面手, 此外还有掷球手, 他的任务是抛出铁球, 让它滚到尽量接近作为目标的小木球的地方。队中第三个人是打靶手他的任务有些粗暴他要在滚铁球比赛中, 把对手停在好位置的球打到一边去。滚铁球这个名字有迷惑性, 因为它只是多种滚铁球运动的统称。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式滚铁球。法式滚铁球法文名字的字面意思是“并拢的双腿”, 因为投球前不用助跑, 投手以立姿投球。参赛者必须把铁球扔出6米到10米远。各种滚铁球比赛的目标, 都是让铁球尽量接近“小猪”———这个小木球之所以得到这个绰号, 是因为古罗马曾举行类似的比赛, 只不过当时他们不是用小木球作目标, 而是用一头小乳猪。

目前, 法式滚铁球有正式的国家级比赛和国际比赛。法国南部的体育学校, 还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这个体育项目在法国主要是午休时和下班后的调剂活动。这时, 人们不谈论工作和家庭这些令人生厌的话题, 而是专注于投球。一切生活琐事都在膝盖高的赛场栅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法式滚铁球也许恰恰因此成为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在卢森堡, 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参加这项运动, 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例外。但许多人最迟到20岁出头的时候, 又重新回到了砾石场地上, 与老手们同场竞技。尽管法式滚铁球是团体项目, 但在关键时刻每个选手只能靠自己, 因此比赛进程偶尔显得带有特立独行的意味。

法国人喜欢讨论滚铁球比赛, 而且滔滔不绝。他们把这当作一门艺术、一种态度、一种享受。他们为自己的体育项目感到自豪, 因为它属于所有人。因此, 在大街和广场上进行的法式滚铁球比赛, 体现出法兰西之魂———张扬的个性, 强烈的文化意识还有那种团队的精神

3.法国的“文化开学” 篇三

今年秋天巴黎最大的看点大概是蓬皮杜的杜尚回顾大展,每年人们总在这里看到上一年的“杜尚当代艺术奖”获奖者的特展,今年终于可以看到一次杜尚本人的回顾。要说国际艺术,那可能还是大皇宫的“葛饰北斋大展”更加宏大,大皇宫每次的展览虽然有些呆板,但毕竟能进去的基本都算是名家或大师,而且展品不少,也属于不容错过的盛事了。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各种庆祝和互访活动层出不穷,前几天刚刚在“诗歌之家”听了诗人于坚朗读自己的《零档案》等作品,近日又有铁凝带着作协的一些作家来法国交流,当然流程还是那一套,读作品,和译者学者读者互动讨论,前些日子莫言来法国国家图书馆,也是类似的一套,当然,法国读者最后能领略多少作者的魅力,全看当场的译者发挥如何了。

要说今年“文学开学”最大的赢家,肯定是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迪亚诺。伽利玛出版社刚在十月初推出了他的新作《免得你在街区迷失》(Pour que tu ne perdes pas dans le quartier),不到一周诺贝尔奖颁布的消息就传来了,法国“亚马逊”书店上这本书立马脱销,真可以算是现代版的“洛阳纸贵”。据说他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名作《暗店街》在国内早已绝版多年,旧书被书商们炒到几百块一本,不少读者听闻诺奖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下《暗店街》肯定要重印了!

其实莫迪亚诺算是近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里中译较多的一位,记得赫尔塔·穆勒当时几乎没有中译,门罗去年获奖也只是稍好一些,今年,终于读者们不用担心出版社会赶着去买版权然后找译者花上十天半个月赶出几本书来。当然,莫迪亚诺还有不少作品没有中译,比如他上一部小说,2012年秋天出版的《夜草》(L’Herbe des nuits)就还没有中译,现在看来,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不少莫迪亚诺译文,不过他作品繁多,每本一两百页,一共写了20多本了,加起来也快赶上普鲁斯特了,但现在很少有那样宏大漫长的作品了,很多时候作家们也是被逼无奈,莫迪亚诺就颇为遗憾,认为现代的写作太过碎片化,他自己也不例外,但他是生计所迫,必须每一两年写出一部作品糊口。波拉尼奥的《2666》本来被他分成好几本,让他的出版人分别出版,以此给他的孩子留下一份生活来源,但出版商认为那样会破坏作品原本的整体性,就一次出版了,还好这小说卖得很好,希望他的遗愿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4.品味法国文化 篇四

文章摘要:

浪漫的法国给人印象最深刻,而现在法国人通过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展览,呈现法国在多个领域的创造力。旨在改变法国在人们心目中的陈旧印象:法国不仅仅是一个拥有灿烂艺术和旅游资源的文明古国,而且也是一个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的现代化国家。

法国更是世界时尚之都。而置身法国巴黎时,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法国的宗教气氛,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它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之组成部分。

法国以浪漫风情著称于世。这种情调弥漫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馆、餐馆里以及各式各样的品牌店里。而最完美诠释法国风情的地方,莫过于香榭丽舍大街。在这条仅1.8公里长的大道上,人们能随时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积淀: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有多少关于征服与被征服、光荣与屈辱的故事!

关键词:浪漫 品味 时尚 文化悠久 自由平等 博爱

引言部分:

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时装,以及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无一不是它丰富且充满魅力的文化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文化”形成了法国魅力的主体。法国文化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文化历史悠久。法国的文化虽然不及中国、印度、希腊这些古文明发源地这么古老,但它同样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它的文化可以说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延续并一脉相承的。第二,法国文化注重理性。由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法国一直深入人心。第三,充满人道主义。这在文学创作中都有体现,法国小说中就处处体现着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强烈发出对压迫、剥削等行为的抗议,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站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思考人类命运,融合了以人为本等多种理念。另外,法国文化还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纵观西方文化发展,法国文化可谓起着先锋模范作用。自文艺复兴之后,法国一直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处于强国地位,并且影响着周边其他民族。虽然在二战以后,美国在经济、政治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文化方面,法国的位置还是处于第一的。例如,巴黎作为世界时尚中心的地位,一直不可动摇,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也只有在法国才遇到强劲对手。

正文:

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时装,以及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无一不是它丰富且充满魅力的文化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文化”形成了法国魅力的主体。本文即从美食、旅游、时尚这三方面来了解法国文化。

美食文化

法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肴,到了西南部,没有不吃肥鹅肝的;到了布列塔尼,没有不吃生牡蛎的;到了马赛,谁又不吃那大名鼎鼎的马赛鱼汤?法国的餐馆小巧玲珑、漂亮雅致,店主尽量把餐馆办成充满温情的艺术场所。他们十分看重历史承传,注意保护历史印记。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在世界的流行也把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也带到各地,这与中国的茶叶和茶文化的流传和发展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中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也有几千年的历史。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 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体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性、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 法国玛格丽红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是世界名牌葡萄酿酒知名酒庄,波尔多玛格丽红葡萄酒享誉世界,它口感柔顺细致,风情万种,有“法国葡萄酒皇后”的美称,是世界公认最大的葡萄酒产地。

1855年,世界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行。当时的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命令波尔多商会将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进行等级评定,这张波尔多葡萄酒等级表流传至今,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Chateau Lafite-Rothshild、Chateau Margaux、Chateau Latour、Chateau Haut Brion、Chateau Monton-Rothshild)也由此闻名世界。

时过境迁,许多法国波尔多红酒庄园的风貌已大有改观,庄园主历经了数次变更,酿造方法也与先前有了不同,但这个分级法的原则至今仍被人们遵循,并推广到法国乃至世界。古老的葡萄酒行会对波尔多来说,同样值得一提。这是一个由社会名流和葡萄酒专业人士组成的非盈利性协会,他们身着古色古香的红顶红袍,系着白色披肩,举行庄严盛大的仪式,隆重纪念与葡萄酒相关的节气和活动。行会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旅游文化 读林达《带一本书去法国》有感

文化遗产是法国最丰富的旅游资源之一。从巍然耸立的宫殿到质朴凝重的古堡,从价值连城的名画到古色古香的家具,没有文化遗产,法兰西文化定会黯然失色。法国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市区最中心的地方一定保持古老风貌。对市中心众多的“文物楼”,市政府会按其建筑特点和风格按级别保护,会定时整修。如果住户想在楼内加一电梯或者改变一下窗户,必须向政府申请,通常手续比普通楼房要麻烦得多。除了汽车和时装不停的更新换代,法国人看起来一直生活在“过去”。

法国人想要保护的文化遗产不限于宫殿、教堂,而扩展到更多的历史遗址和遗物,例如百年老厂、矿井等。第五共和国以来,每一位总统都有一项或多项“文化工程”。这些“总统工程”设计新颖,工程质量上乘,不仅为国民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设施,也为法国增添了崭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旅游资源。

而通过林达的笔触也让我感受到法国优雅、静谧、深沉的一面。在作者煽情的文字下,你很可能会对你没有去过的地方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美化的幻想。

作者显然对巴黎的掌故和历史了如指掌。从西岱岛最古老的桥的名字为什么是“新桥”,到协和广场上为何竖立着埃及的方尖碑(我原以为是法国的战利品,读了此书才知道是埃及为了感谢法国人破译了碑上的象形文字而送的,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曲折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先贤寺„这些“旅游热点”,作者用历史故事和法国的革命、制宪历程把他们串了起来,读起来当然比看旅行指南更有趣,同时也更让人能理解法国三色旗的三色所代表的:自由、平等、博爱。

喜欢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以上的这些,还因为常常他们的文字而折服。当别人能用洗练的文字把你想说但说不出来的感觉描述出来时,除了共鸣,就是折服。在欧洲旅行常常会参观当地的教堂,因为它往往是最宏伟的建筑,也是当地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巴黎,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就是哥特式教堂,还有玛丽莲大教堂等等。

书中的有些作者关于教堂的描述。如“有了这些教堂之后,假如要领略和理解宗教,也许,欧洲就成了最适合的地方之一了。在数量如此之大的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教堂面前,即使一个距离宗教很远的人,也很难对如此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完全不动心„”

“一个转弯,圣丹尼教堂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那样,闭着眼睛,站在那里。”

“默祷之后是弥撒。她们唱圣歌的声音是那么单纯,歌声在教堂里轻柔地回荡、上升。让你感受到灵魂可以超脱肉体的束缚而升华。这时,我们才理解,为什么人的身体是柔弱的,而精神却可以是坚韧和顽强的,心灵可以是无畏和勇敢的。对于一个重视内心净化和精神救赎的人,虽然生命依然是脆弱的,但是他们却能够在精神上越过生与死的界限,克服心灵深处对于死亡的本能恐惧。”

虽然看起来是游记,但是却绝对不是单纯的游记,作者更多的是对历史,政治和当今现实的思辨。风格和《历史深处的忧虑》有点区别。从个人角度更加温情或者慈悲地思考了很多问题。

原本觉得法国是浪漫的,时尚的,优雅的,傲慢的一个国家,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看到了法国的另外一面:残忍,暴力,血腥和疯狂。在走向共和的路上,法国是最具有历史戏剧性的国家。三代帝王的故事可能浓缩了中国三千年的帝王史。其中让我思考最深的就是革命的必要性。革命一定是好的吗?

革命中的残忍是一头怪兽,它有着惊人的好胃口。它吞下一切,甚至并不打算放过它的催生婆。培育这样一头怪兽,就一定是有必要的吗?我们崇尚革命,不断推倒一切重来。难道新的就是好的吗?旧的就那么腐朽不堪?盲目的改革或者革命只会让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时尚文化

巴黎时装周:

著名的巴黎时装周起源于法国巴黎。17世纪开始,巴黎便一辈辈地积攒下时装制作的好名声。早在19世纪末成立的法国时装协会,便一直致力于将巴黎作为世界时装之都的地位打造得坚如磐石。这也是该协会的最高宗旨。他们帮助新晋设计师入行,组织并协调巴黎时装周的日程表,务求让买手和时尚记者尽量看全每一场秀。而一些法国著名时装品牌如Louis Vuitton、Chanel、.Christian Dior、.Hermes、YSL也在世界享有盛誉。

品味与香水:

致身于时尚之都,除了时装不得不提的还有魅力四射带给人们品味与时尚的法国香水,如香奈儿系列,香奈儿5号、香奈儿 Chance 邂逅香水、香奈儿 Allure 魅力香水。

法国文化历史悠久同时又不失追随世界的大气,在世界的舞台上华美绽放着属于法国独有的魅力。

法国就像香水一样将法国神秘、优雅、闪耀的魅力带给全世界美的享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亦译作康城或坎城电影节,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

法国也有许多世界之名导演如吕克·贝松,兼任制片、编剧、演员、剪辑等。因为屡创票房佳绩,被誉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作品节奏快捷、风格奢华,极具商业价值。有人称他的电影实际上是美国片,只不过是在法国拍摄而已。吕克·贝松被认为是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事实上,这个称号并不过份,在法国乃至欧洲大陆,吕克·贝松总是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导演。他的电影节奏明快,富于时尚感,风格诡异,几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他导演的作品如这个杀手不太冷 Leon(1994)、亚特兰蒂斯 Atlantis(1991)1985年凭借《地铁》获得第11届法国电影恺撒奖十三项提名和三项奖1987年凭借《碧海情》获得第14届恺撒奖八项提名和两项奖1989年凭借《尼基塔》获得第16届恺撒奖九项提名和一项奖。

总之法国是艺术爱好者寻梦的艺术之都。相信法国将以她那独特的魅力继续带给世界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法语教授、翻译家、法国文化学者何敬业南官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

2、林达《带一本书去法国》

5.法国服饰文化礼仪 篇五

2法国服装特点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

3在巴黎有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

4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圣洛朗”和“让保罗”。

5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6香奈儿法国著名奢侈品该品牌产品种类繁多,有服装、珠宝饰品及其配件、化妆品、护肤品、香水等,每一类产品都闻名遐迩,特别是香水与时装。香奈儿是一个有着整整百年历史的著名品牌,其时装设计永远保持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

7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8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6.十八世纪法国沙龙文化 篇六

广义来说,沙龙(salon)是以「谈话」(conversation)为主,由一位沙龙女主人(Saloniere)来凝聚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生活圈子的文人雅士或贵族,这些沙龙客人会定时来参加聚会,沙龙谈论的主题从早期的教育、教化与文学讨论,至18世纪转而以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为中心主题,来进行交流。

欧洲首座沙龙诞生于16世纪的法国,由德.洪布耶夫人(Madame de Rambouillet1588~1665)建立,为沙龙文化奠下基础。她因身体孱弱与丈夫失势后,便搬离宫庭,在巴黎住所中邀请中产阶级出身的文人墨客和贵族中的社会名流来餐叙,让他们共聚一室,谈论诗文,其中德.洪布耶夫人的「蓝屋」(les bas-bleues)最负盛名。随着德.洪布耶夫人的「蓝屋」时代的过去,形成于1620年代的法国著名沙龙由斯居戴黎(Madeleine de Scudéry1608~1701)组成,更在国王路易十四提倡下,盛极一时。

18世纪时法国沙龙文化的风气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沙龙是巴黎思想活动的中心场所,平常有上百位的女主人经营她们的沙龙,每一位沙龙女主人都赋予沙龙自己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孟德斯鸠(Montesquieu)曾提起米兰的沙龙时,说它们有个高贵处,就是供应着巧克力与饮料,宾客玩牌可以不用付钱,看出沙龙里的多彩多姿的生活。沙龙主要就是在进行交谈,每个沙龙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宾客与谈话内容,这些是由女主人决定。有些著名的沙龙常客被当成是巴黎社交、学识与艺文界的精英或领导人,他们与开放贵族和聪慧优雅的沙龙女主人的聚会,让巴黎成为整个欧洲的中心。

沙龙文化从文艺复兴时期萌发,法王路易十五时代(1715~1774年),沙龙风气大盛,扩及欧洲各国,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为沙龙文化的鼎盛时期。法国大革命爆发,贵族四处逃亡,沙龙进入黯淡时期,直至十九世纪时沙龙才又活跃起来,例如如瑞卡米耶夫人(Madame Recamier)和吉哈丹小姐(Mme de Girardin)的沙龙,在这些沙龙里,浪漫主义逐渐成形。接着,沙龙文化渐由文学咖啡馆取代,直至20世纪初销声匿迹。沙龙文化替女性文化及精致的高贵生活形态建构了一个开放及想像的空间。

沙龙是少数由女性开启并主导文学、社会、政治的文化殿堂,因沙龙文化,女性得以进入历史的书写中。沙龙女主人,生活富裕,散发才气与机智,沙龙提供一个具素养又染有情欲色彩想像的场合,借着激发有趣的对谈、调解冲突、最后制造心灵的舒畅和精神感动。沙龙也会有个「名士」坐镇,类似「驻所」的知识份子,例如狄德罗于德毕内夫人(Madame d Epinay),布封(Buffon)于内克夫人(Madame Necker),伏尔泰(Voltaire)于夏特雷夫人(Madame de Chatelet)及之后的杜.德芳侯爵夫人(Marquise du Deffand)的沙龙,原因是出自于女主人尊崇的文人雅士,另一方面也给予沙龙中能力较弱者一股安全感。

早期沙龙文化使得男女的关系也开始改变,在讲究语言与仪态的影响下,两性之间开始以礼相持,交往有所节度。沙龙倡导『献殷勤的艺术』,指对待任何女性都像对待自己心爱的人一样,透过多样的语气、意象来谈论爱情、赞颂爱情。但沙龙文化所带来的新两性关系,在社会和宗教管制严格的国家中并不存在。沙龙最先在巴黎产生,是因为这时候的法国女性得以不被监禁在家里,而能与男性在彬彬有礼的自由氛围中接触与对谈。

早期沙龙文化使得男女的关系也开始改变,在讲究语言与仪态的影响下,两性之间开始以礼相持,交往有所节度。沙龙倡导『献殷勤的艺术』,指对待任何女性都像对待自己心爱的人一样,透过多样的语气、意象来谈论爱情、赞颂爱情。但沙龙文化所带来的新两性关系,在社会和宗教管制严格的国家中并不存在。沙龙最先在巴黎产生,是因为这时候的法国女性得以不被监禁在家里,而能与男性在彬彬有礼的自由氛围中接触与对谈。

1780年开始,沙龙女主人的形象受到新的女性形象的威胁,使得逐渐走向没落。新典型女性形象源自于英国,出自于卢梭《新哀绿绮思》(La Nouvelle Heloise)一书中,女主角完美贤慧且为家庭牺牲的母亲、妻子和姐妹形象,俨然是守护家庭道德的天使。因沙龙的兴起,家庭由私人空间转化成公众领域,如今家又转变成为禁锢女人的场域。

巴黎之所可以在18世纪成为欧洲艺文活动的领导中心,是因为巴黎城中的沙龙,提供哲人、艺术家、开明的贵族与有钱人一个会晤交谈的场所,著名的沙龙的女主人无形之中成为巴黎艺文界中的仲裁者。

18世纪初的朗贝尔侯爵夫人(Marquise de Lambert)的客厅是17世纪中叶名首相、枢机主教马萨林的旧宫的一部分。她的沙龙吸引很多当时的名作家,像孟德斯鸠、马黎服(Marivaux1688~1763)和封特奈勒(Fontenelle1657~1757),这些人作品在未发表之前,都在她的沙龙内发表过。甚至任何人想要进入「法兰西学院」作院士,也必须在她的沙龙内做客人,她也将她的沙龙变成一所不显眼的推动女权的中心,主张取消男人在艺术界的控制地位,1730年发表「对妇女的新反省」(New Reflection on Women),要求男女应有平等教育的机会。

登沁是百科全书学派名哲人达朗贝的未结过婚的母亲,她是一位财富投机者和高薪的间谍。孟德斯鸠于1748年出版发行的「法律精神」,因获得登沁夫人的帮助才得以流行。她将该书的第一版买下,不取分文,分送给别人阅读。登沁本人也是一位小说家,著作内容以爱情悲剧为主,支持传统道德价值,与个人浪漫的私生活截然不同。

吉奥弗林夫人(Madame Geoffrin),总是能号召到最出色的艺文人士到沙龙中作客。周一召集最棒的画家,例如波榭(Francois Boucher1703~1770)和查订(Jean Baptiste Chardin1699~1779)到沙龙聚会,周三又能召集法国启蒙哲人,例如狄得罗、达朗贝和马蒙特(Marmontel)来聚会。「百科全书」正在编辑时,吉奥弗林夫人资助二十八册的「百科全书」一半的费用。

当时的舆论认为沙龙与隶属于国家的学院一样令人推崇。沙龙也对文学和文字造成影响。早期的沙龙就像是『语言裁判所』,讨论优良语言的用法,评判出高低,因为当时的语言规则尚未完全确定,文法观念也刚成形。沙龙中以高雅的语言匡正当时粗鄙的说话方式,以优雅的举手投足取代莽撞的肢体动作,改变法文的气质,使其内涵更精致与优美。

此外在沙龙中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文学,订下文学品味规则,这些讨论的内容对文学作品与文坛产生很大影响。作家来到沙龙朗诵自己的新作,依据听众反应与评语进行作品修改。自十七世纪中叶之后,当沙龙又逐渐发展出「沙龙评论」或「社交评论」,就像是新书出版讯息,诉求沙龙的常客来消费文学作品。

18世纪时,全欧洲的权贵闻人,想进入法国上层社交圈,都得以沙龙为入门途径。法国的哲人们,在北欧、南欧、东欧甚至英国,都受到同样欢迎,这与沙龙女主人们从中穿针引线有关。整个欧洲,都承认巴黎在文化上卓越地位,也仰慕巴黎社会中所创造出能令人心智敏锐的制度与观念。沙龙将法国文化的精华集中起来,令人炫目。

沙龙文化中女主人的地位,对女性的社会角色产生影响。沙龙不属官方管辖且不受教会约束,也与学术庙堂有所区隔,当学院清一色由男性组成时,沙龙却掌握女性手中,沙龙成为以母系中心,对照出宫廷社会的父权形象,因此有人认为沙龙成为了「母权的滥觞之地」。它建构出一个由妇女独立资助维持的开放空间。沙龙提供一个女性可以与男性沟通她们的想法与企盼的地方,允许女性与男性智力激荡的地方,一个满足女性参与世事欲望的地方,一个女性自我成长的地方。

沙龙有超越时代且开社会风气之先的主张,最重要就是推动女子受教权,并以此为提升女性地位、改善她们宿命的先决条件。例如,当洪布耶夫人在『床边空间』放着柜子、床头书、写信的用具、贴身首饰时,她改变了卧房的空间与功能,打破了它原先制约个人行为的秩序。当女才子的自我意识觉醒时,提出了女性身体的自主权;当她们探讨婚姻制度时,提出了试婚、离婚的主张;当她们探讨两性关系间的角力时,喊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

7.法国的饮食文化 篇七

而在所有这些中国文化对法国社会的影响中, 儒家文化的影响尤为重要。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比埃尔·培尔 (Pierre Bayle) 在他的代表性著作1697年发刊的《历史批判辞典》中指出, 中国思想的无神论的倾向, 将建立在无神论基础上的中国作为他理想的社会的典型。他盛赞孔子“是一个无神论者”, “留下了不少优秀的道德训诫”, “中国人的纯实际的道德行为”, “丝毫不从属于宗教”。1702年, 他又写了《中国通讯》, 更强调了中国人的宗教是无神论的宗教, 并把中国当作他假设的“无神论社会”的典范。

法国“大百科全书派”的著名学者狄德罗 (Denis Diderot) 对于儒家哲学也十分赞赏, 他对孔子和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都曾给予过高度赞扬。他说孔子是位极其重视中国早期统治哲学的圣哲。他认为, 孔子不谈奇迹和启示、儒家哲学纯粹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是理性的宗教和实用哲学。对于儒家的经典, 狄德罗也很熟悉, 他称赞《论语》中的“道德警句”所体现的道德观要比其他的超验哲学和经验哲学高明得多。他认为, 儒家的《五经》是一部最神圣、最权威、最可信且备受尊崇的才华横溢的巨著, 而《四书》则是评论《五经》并使《五经》更加完美的最重要的文集。

伏尔泰 (Voltaire) 是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一个反对正统宗教神学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否认人格神及其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经常干预的自然神论者, 因而他提倡以理性为基础的道德化的“理性宗教”代替旧的宗教神学。他认为中国儒教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 他称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儒教又一次令人赞叹不已了。它没有任何迷信, 没有何荒诞的传奇, 也没有任何蔑视理与性的教条。”伏尔泰揭露封建专制的法国是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没有理性的社会。在这里, “罪恶当成幸福, 卑劣受到奖励, 无能得到表扬, 财富博得崇拜, 抢劫受人庇护, 放荡被人尊敬;而天才遭到失意, 德行被人忽视, 真理受禁斥, 伟大的灵魂遭到打击, 正义遭人践踏”。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深恶痛绝, 赞赏中国以道德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他说, “当中国遵循最纯洁的道德教训时, 欧洲正陷于谬误和腐化堕落之中。”伏尔泰还认为法国实行的买卖官职的制度十分腐败, 他十分赞赏中国通过科举和所谓根据个人品德才干遴选官员的制度。他在《论风尚》中说, 中国皇帝能够倾听下情, 甚至在宫廷中设有专门供人写批评建议的地方。在伏尔泰看来, 孔子不仅是至圣至贤的哲学家, 而且是天下唯一的师表, 他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的格言, 乃是人类幸福之所系。伏尔泰还看到:整个中华帝国是一个大家庭, 而在每一个具体的家庭中, 孝道这种纯粹道德构成其基础, 国与家都基于为仁之本的孝悌。正是这种孝道, 使中国人不可战胜,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永远不会灭亡的。”

弗朗索瓦·魁奈 (Fran·ois Quesnay) , 法国经济学家, 重农主义的领袖、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先驱, 被称为“欧洲的孔夫子”。重农学派是法家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派别, 其基本观点是:自然法则是人类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律, 它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 人们只有遵循自然秩序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农艺最能体现自然秩序、自然法则, 所以必须重视农艺。魁奈所推崇的“自然法则”这一概念, 非常类似于儒家的“道”, 即尊重自然秩序, 中国皇帝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却也必须遵守此自然法 (道) , 所以魁奈称中国政治为“合法的专制”。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国家财富的源泉, 而欧洲国家还不能如中国那样认识到农业的价值。魁奈热切地希望法国能像中国一样, 在他的影响下, 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劝说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实行“耕田大典”, 这一仪式于1768年6月15日在凡尔赛王宫变成现实。魁奈认为中国皇帝虽然是一言九鼎的君主, 但他们虚怀若谷, 不耻下问, 善于听取臣下进言, “劝谏皇帝的风气, 一直受到中国法律的鼓励, 监察机构和高级官吏们总是直率和勇敢地进行劝谏。他们真诚而大胆地告诉皇帝:使用权力要有所节制, 这是加强而不是削弱他的权力;如果他所颁布的这种或那种法令违反百姓的利益, 他就应当取消这些法令或者对它们进行修改, 任何人依仗他的恩宠来压迫百姓, 都应当剥夺其所掌管的权力, 并且根据其为非作歹的违法行为予以惩处。”他还撰写《孔子简史》, 对孔子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论语》的道德格言远远胜过古代希腊圣贤的哲学。他对于中国的研究后来汇集成《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影响深远。

17、18世纪的中国, 封建专制制度已日渐腐朽,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当时的法国看来还是有其生命力的。中世纪的法国, 被教会文化所统治。教会、僧侣及其所利用的神学形成一种严酷的外在力量, 驱使人弃绝自然世界, 压制自然欲望, 走向灵明世界, 向往彼岸的生活。人人屈从于恶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中, 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和活动, 他们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所窒息, 不能表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人格和意志。这种文化, 漠视自然, 脱离现实, 使人沉迷于冥想之中, 丝毫没有具体内容。中世纪的人们讨论例如, 关于天使、天使的次序和等级等间题, 关于亚当、夏娃、圣父、圣灵和圣子等等毫无实际意义的间题。当时的学校开设所谓“七艺”课程也完全是为宗教服务。为了读懂《圣经》而学文法, 为了培养传教口才而学修辞, 为了论证神学驳斥“异端”而学逻辑, 为了会唱礼拜赞歌而学音乐, 为了占星卜兆而学天文, 学算术、几何是为了推算宗教节日, 设计修建教堂。宗教神学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圣经》是衡量一切是非的唯一准则。人们只能在《圣经》的范围内思索、行动, 谁要是越雷池一步, 便会坐牢甚至遭受火刑。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时期, 绝对王权主义向着顶峰发展, 其种种弊端暴露无遗。一批仁人志士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 奔走呼号, 著书立说, 努力寻找一种优良的政治体制。他们的想法和主张虽各有不同, 但基本上都围绕着改善君主制做文章, 也就是说, 政治需要改革, 但君主不可废除。所以君主如何治理国家, 就成了思想家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中国的皇帝和中国的“德治”受到法国思想家们的较多注意, 并引发了大量评议。他们认为中国统治者正是由于严格遵循“德治”而获得成功, 中国人将整个青年时代都用于学习这种礼教, 并将整个一生用于实践这种礼教, 文人用它来施教, 官吏用它来宣传, 生活上的所有细微末节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面, 这就是中国社会治理得很好的原因。启蒙学者从中国思想里找到了一种他们可以用来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武器。他们寄希望于引用一个非基督教的古文明来帮助他们反对自己国度的迷信和愚昧。中国为法国人提供了无神论和自然神论的实例, 从而对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在法国人反对教会和神权的斗争中, 中国不仅鼓舞了他们的斗志, 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武器。

而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人伦思想对于稳定中国社会的某些积极作用, 更是为一些法国思想家提供了启示, 使他们认识到, 政治和法律如能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便能循乎理性, 造成一个容忍和宽和的政治环境, 达到国泰民安的理想境界。这种对中国儒家伦理为治国理念的认可和推崇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得到了最好的说明:1793年法国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六条全文如下:“自由是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准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存在于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795年宪法所附《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第二条全文如下:“人和公民的一切义务均来自下述铭刻在所有人心中的两条原则: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之所欲, 恒施于人。”其中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把中国先哲的格言写入宪法, 正是中国儒家文化在当时的法国受到推崇的最为真实直接的写照。

摘要:中法两国人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晚期, 中法两国就开始了最早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中国以儒家文化“仁”“孝”道德来治理国家, 受到当时法国著名学者、启蒙运动思想家的高度赞誉和推崇, 成为法国社会反对封建神权的有力武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在法国的广泛传播, 曾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关键词:中国,儒家文化,法国

参考文献

[1][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 (上) [M].许均, 钱林森, 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314.

[2][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M].耿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712.

[3]张立文.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293-294.

8.从法国看现代西方“文化的危机” 篇八

知识分子的危机

贝尔纳—昂利·列维是七十年代末兴起的短命的“新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的《知识分子赞辞》一书指出了作为文化的“高级工程师”的知识分子在当前西方世界所发生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他提出了“第三类知识分子”的概念。

昂利断定,目前西方的知识分子处于一个“黑暗的时期”,“经受着一场沉闷的、说不清楚的、令人窒息的危机”。知识分子的危机表现在:面对着商业明星、歌星、体育和电影名星以及政客,知识分子的知名度及其在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日益相形见绌;真正的知识分子(如伏尔泰、左拉、福柯等)的地位逐渐被笑剧演员和探险作家(如Renaud与Simenon等)所替代。

知识分子是怎样会陷入目前这种窘境而发生了“危机”呢?列维认为,是由于为知识分子提供思考材料、使知识分子能干预国家、社会与政治的“环境或条件已经开始消失,我们所立足的基地正在坍塌”。具体说来,就是在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如下这些与知识分子息息相关的“条件”或“基地”正在消失:一、理性的消失;二、真理的消失;三、正义的消失;四、价值的消失;五、尊严感的消失,等等。从西语“知识分子”这个词的词源上讲,它意即:“上帝的宠儿”,但由于现代社会中如上这些滋育知识分子的条件已经或正在消失,所以“知识分子正在变成不可能的”。哲学家福柯(MichelFoucaut)曾断言:人作为人文科学的对象与主体象海边的沙人一样正在消失掉,“人死了”(见福柯《词与物》,伽利玛版,巴黎,第398页);列维断言:知识分子也正在以这种方式“慢慢地死去”。

从知识分子群体内部来看,列维认为,法国知识分子的危机正式开始于一九七九年萨特与阿隆的相会与和好(那一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为解决一艘越南难民船的问题特邀哲学家萨特和阿隆到爱丽舍总统府进行公开讨论,萨特是法国知识分子中有名的左派,阿隆是右派,他们青年时代是同学与朋友,后来成为论敌。——作者注)。从此以后,持不同政见与学术观点的知识分子再也不愿意争论了,大家都苟且着表面和好了;但列维认为,“知识分子就是争论。知识分子是争论的实践本身”,不争论就没有民主可言,就没有知识分子存在的余地。由于萨特与阿隆和好之后,法国知识分子几乎停止了争辩,所以法国的知识分子“自己为自己凿了陷阱。自己使自己贬了值”。

列维还批评了萨特的“介入”观(Engagement)。萨特主张知识分子只有介入社会政治运动才能发挥作用,他因此批评了诗人波德莱尔对一八四八年的法国革命的冷漠与不介入态度。列维指出,正当的“介入”是好的和必须的,但并非所有的“介入”都是这样,例如二战期间法国有十几名知识分子与纳粹德国“合作”,这种“介入”自然是值得谴责的,所以有的“介入”是“介入的贫困”。再说“介入”也不象萨特所说的只有“政治形式的介入”,“介入”的方式是多样的。在必要的时候,知识分子可以用拒绝“介入”来进行“介入”;作家可以用笔作刀枪而“介入”政治运动,法国文学论理家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便说:“我不知道别的什么炸弹,我只知道我的书是炸弹”;好的文学作品总都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这也是一种“介入”,如在卡夫卡、马拉美、福楼拜那里便是这样。

由此出发,列维提出了“第三类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来摆脱目前知分子的危机情境(第一类是“介入类”,如萨特,第二类是非介入类,如波德莱尔)。所谓“第三类知识分子”的特征是什么呢?首先,“第三类知识分子”不再“介入”过多,但也不是不“介入”;其次,他不再那么感情用事,而是富于冷静的理性思考;再次,他是怀疑型的,不轻信,在与他认为可取的社会力量联合时仍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第三类知识分子”带有悲观色彩,他认为世界无法满足他的理想,所以他变得实际多了;他不口是心非;“如果他热爱生活,他便热爱生活;……,如果他爱女人,他便爱女人”;他之所以是悲观的,因为他头上的“天空是空虚的”;“第三类知识分子将具有悲剧的意识”;最后,“第三类知识分子”不再那么放任自由,但他仍然坚决地反对独断主义,等等。

知识分子虽不能主宰社会,但他的作用是巨大的。“知识分子在现代城邦中的出现是民主的关键”;相反,“在一个自以为是的国家政权之中是没有知识分子的地位的”。

生为知识分子是不幸的,因为他有远见卓识的计谋,有高瞻远瞩的意识;他又是幸福的,因为他是民主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野蛮”

米歇尔·昂利的《论野蛮》一书,对科学技术的“野蛮”进行大力地批判,指出科学的“野蛮”是现代“文化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他力图用艺术、伦理、宗教的价值观来对科学的野蛮进行审视。

在该书的开头,昂利便宣称:“我们进入了一个野蛮的时代”。这个“野蛮的时代”肇始于由伽利略开始的近现代科学与技术。伽利略意义上的科学旨在追求纯粹的客观性,试图把现实世界“数学模式化”,把人的感性(Sensibilite)和主体性排除出去,因而它是“野蛮的”和“非人性的”;而文化是人的生活(生命)的自我发展(auto-devéloppement)形式。所以,现代科学的“野蛮性”与文化的“主体性”是背道而驰的。作者甚至断言,现代科学的“超级知识”(hypersavoir)的“超级发展”(hyperdéveloppement)引起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危机”,而勿宁说是“文化的乌有化”或“毁灭”。

昂利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一切文化都是关于生活的文化,在生活同时构成文化的主体与对象这两个意义说都是这样的。文化是生活作用于自身的一种行动,通过这种行动生活进行自我改变,它既是自身的改变者又是被改变者。除此之外‘文化’不指称其他任何东西。‘文化’指称生活的自动改变……”昂利认为,从人类历史上说,总是先有文化,野蛮是随后而来的。在没有科学之前,人类已经生存了几十万年,并发展着自己的文化,所以,“从本源上说和从自身上说,文化与科学无关,也丝毫不是从科学中发展出来的”,这是“第一真理”。

关于生活的知识不是一种客观的知识,而是一种“自我体验”、“自动发生情感”,艺术、审美、伦理等关于人的主体性与价值的学科便是这样的。

而伽利略意义上的科学技术知识则不然,它以客观性抹杀主体性、以理性抹杀感性、以数学的普遍性抹杀人的生活的特殊性。因此,科学与文化是必然对立的:“科学知识的超级发展与文化的萎缩、与文化在某些领域或一切领域中的退化是联在一起的;科学知识的进步,是文化的毁灭”。

按照昂利的逻辑,现时代是科学技术昌盛的时代,因而也是文化衰灭的时代。

昂利真的这样仇视科学技术吗?其实不然。他不是仇视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驳斥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作的不当的概括和意识形态的利用。他说:“我再说一遍,成问题的不是科学知识本身,而是与之相联的意识形态,根据这种意识形态,科学的知识是唯一可能的知识,是应当统辖一切其他知识的知识”。昂利极力反对把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概括为“科学技术文化”。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威力是相对的,只有它有利于人的生活时才是有效的。我们也应当用“艺术的标准来衡量评判科学”。一个社会光靠科学技术是不行的。“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艺术、没有伦理、没有宗教信仰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西方,昂利对科学的“野蛮性”进行了诘难、反对“科学至上论”,强调文化(关于人类生活的艺术、伦理等)的价值,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我们似乎无法否认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人类文明(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目前,我国要发展自己的文化,也丝毫离不开科学技术。但怎样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仍是全人类的一大问题。

大学或教育的危机

大学是传授知识、教育人才的“圣地”,是社会民主的“心脏”;大学毫无疑问是(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代西方文化的“总危机”也必然地危及到大学以及整个教育体系。

芬基尔克洛与昂利等人从“文化工业”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角度对大学和教育的危机作了讨论。芬基尔克洛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逻辑”中,“自由与文化都是通过对需要的满足而进行定义的,它们是不可能来自一种节欲的”;然而,一个人若想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完善的主体,他必须摆脱本能的直接性的满足,而过着一种具有思想性的生活。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完善的人格主体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教育和学校的危机便由此而来。昂利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由于支配了整个社会与文化领域,因而也浸入了大学,摧毁了大学。技术的世界以两种形式毁灭了大学教育:取消了大学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功能上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是保证大学成为一个“理想地盘”的关键;这个分界线一旦被冲破,技术便浸入大学的心脏从而使大学作为文化的基地而变成乌有。依照科学技术的“客观性”和“抽象化”的样板,“现代的和‘民主的’大学宣称要保持如下这些价值:即客观性、中立性及‘严密性’,简言之即‘中性’。然而试问:如果没有一种关于价值及其基础的一般理论,没有一种能决定基本选择是否合理、指明明确的目标和规定言行举止的伦理学,我们能够要求某些价值观念吗?”总之,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真正的教育学,就是电视图象”,就是消费性的交流,传统意义上“授知识教育人”的教育已趋死亡了。

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阿兰·布鲁谟的《松弛的灵魂》一书是专门研究美国大学的危机的。作者认为,现代的美国大学教育,只顾传授给学生一些知识,而不关心学生的人格培养,使多数学生丧失起码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放任自流,整天跳摇摆舞、追求性自由、对社会冷漠无责任感、自我中心主义、孤独、虚空,等等,不一而足。现代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是“残缺不全的人”。

布鲁谟认为,现代大学的危机首先是知识分子自身的危机。这个危机起源于尼采与海德格尔等人提倡的虚无主义、文化相对论、价值相对论和绝对历史主义;然后又经过法国哲学家们(萨特、福柯、德里达等)的发挥而形成的“消解”理论(déconstruction),使这场危机更加深刻。

为了消除危机,布鲁谟建议让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一般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善恶、真假、美丑、爱情与死亡的观点,使学生能够赋予人类共同体以正确的生活意义。为此,布鲁谟建议让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古典名著”,因为,“为了获得一般的文化知识,必须阅读一些被公认为有价值的古典著作……;不要把这些古典名著作为历史的产品而抛弃,要象它们的作者所要求的那样去好好地阅读”。布鲁漠也深知他的建议是“不识时务”,无法实施,所以他不时地流露出伤感情绪,而只能以对古典文化的怀念来自慰。

以上我们通过法国新近出版的一些书籍,从几个侧面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危机”作了一个鸟瞰。所有这些作者的笔调都是沉郁的、忧黯的;他们笔下的现代西方社会真的成了一个“非文化化”(décultur-ation)的乌鸦与落霞并飞的讽刺图。

实际上,西方文化的危机及其对危机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不少的西方学者对此早就有认识,在本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就认识到:西方的技术发展或许可以使其文明(civilisation)得以苟延,但它的文化(cu1ture)便从此开始衰落。显然施本格勒在文明—物质的方面—与文化—精神、审美、伦理等方面—之间作了区分,我是同意这种划分的,因为它避免了笼统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外延过广的弊病)。胡塞尔在他的《欧洲人类的危机与哲学》的讲演中(一九三五年)也指示了欧洲文化的危机性;但他企图用他的现象学哲学来挽救这场危机似乎至今还未被西方现代史所接受。

在上面提及的几位对现代西方文化危机作出思考的学者那里,他们为了为“危机”寻找出路而求助于西方古典文化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布鲁谟认为传统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是不能全然抛弃的;列维说:“我比任何人都更加依恋欧洲人的伟大的古典价值观”。芬基尔克洛说:“在无知的状态下自由是不可能的”,狄德罗、孔多塞、卢梭、伏尔泰等人教导我们,“如果说自由是一种普遍的权力,那么只有受到过启蒙与明智的人才可以说是自由的”,如此等等。是的,西方文化的这个“失去了的天堂”是值得留恋记忆的,但是,现在想把它搬出来当作后盾以挽救“危机”恐怕是天不适、地不利、人也不依了!

西方文化循着自身的发展逻辑而最终陷入了危机,甚至走向“死亡”(象某些作者所说的那样),真是:它唤出了魔鬼,但它又没有办法对付它(歌德语)。

9.去法国留学首先要了解当地文化 篇九

法国被誉为世上最浪漫的国度,法语也被称作世上最动听的语言。置身这样的环境,连求学都要变得别致起来。但其实,赴法国留学有诸多需注意的地方,若不留神,留学生活会变得有些无聊,甚至是不愉快。

法语在法国人心中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这一点从他们说法语时流露出的自豪感就不难看出。因此,去法国留学,头等大事就是要尽快攻克语言关。首先,在国内要做足准备,使日常的法语学习、生活交流得到保障;其次,尽量多参加公共活动,结交法国友人。需注意的是,留学生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法国人的文化和习惯,如乘坐自动扶梯时一定要靠右站立、开车的人应自觉让行人、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等。

法国和中国一样,非常注重礼仪,特别是就餐时,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遵守这些程序和规矩才能更好地融入。留法学生多参加一些体育和娱乐活动,像体育课程、联谊等,这些活动对语言的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又有和当地人合作的机会,在活动中能增进彼此了解,建立友谊。有很多留法学生觉得出国非常无聊,课余生活不像国内那样丰富多彩,主要原因就是没过语言这道坎儿,顺利融入当地的社交圈。

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也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还附带赚钱补贴家用的好处。兼职有多种,翻译陪同、餐馆服务、中文家教、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等,这些信息可以在学校网站、当地的.法语或中文招聘网站上找到。张悦提醒,在兼职时一定要要求雇主为自己提供相应的法律证明,并申请保险,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要求赔偿。同时,在寻找兼职过程中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打“黑工”,出现问题要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10.留学法国看法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篇十

法国留学具有众多独特优势,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国的医疗体系不仅是拥有法国国籍的人才能享受。在法国,外国留学生就享受和法国人一样的`社会福利,包括房屋补助、交通补助、医疗保险等等,尤其是法国的医疗保险,可以说是全世界价值最高的。

曾经留学法国六年的东方国际(www.cscdf.org)法国部顾问弓佳辰老师介绍到,法国的医疗体系涵盖全民, 医疗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任何长期生活在法国的人,而不仅仅是拥有法籍的人,均可根据需要去看病就医。无疑,这样一种体制令广大民众受益无穷,但同时也给国家带来很大负担。因为无论是医疗还是药物都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申请报销。管理这些真假病史也成为政府的一个主要难题。正因为这些医疗检查可以得到政府的报销,相当于默认的支持,很多人会有意无意的向医生提出要求做很多方面的检查、化验、X光片等。

多数法国人认为:我既然交了钱,就有权享受可以享受到的待遇。因为上班族的工资里会被自动扣出一部份到医保系统,但数目极小,子女的医保问题会挂在父母名下。同时,失业人群也会保留一定时间的医疗保险。

11.法国的饮食文化 篇十一

法国作为一个摄影的国度,在摄影史上独树一帜、人才辈出。产生了尤金·阿杰、拉蒂格、杜瓦诺、卡蒂埃-布勒松、马克·吕布、瓦莱丽·蓓琳(Valérie Belin)、索菲·卡尔(Sophie Calle)、贝尔纳·弗孔等摄影家。这些摄影史上的大师,几乎都没有经过摄影上的专业训练,从一定角度上来说,他们都属于摄影爱好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作品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他们的成就与法国浓厚的艺术氛围密切相关。而法国的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的重要位置,又与17世纪以来法国成功的艺术教育密不可分。

17世纪中期,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建立,标志着法国早期美术教育的确立与形成。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原有美术学院的基础上,一批新成立的法国国立美术学院才真正确立。而今,法国的摄影与造型艺术教育体制相一致,分为三大体系:大学、学院和私立体系。巴黎第八大学(Université Paris 8)的摄影专业创建于1980年代。1997年,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变化,称为摄影与多媒体专业,以摄影理论、摄影史、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为其教育方向。2010年更名为摄影与当代艺术专业,而这也是法国大学设立的唯一一个摄影系。另一所大学,巴黎索邦第一大学(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的艺术史系,下设有摄影史课程,这些课程完全以摄影史研究为目标,教授摄影史和当代摄影两大领域。通过详实的史实和系统的方法论,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摄影史完整的方式与方法,课程由法国著名的摄影批评家、摄影史研究者米歇尔·普瓦威尔(Michel Poivert)为导师主持。法国大学里的摄影教育以摄影史和摄影理论研究为主,同时也兼顾国民教育的普及性。像艾克斯-马赛大学、波尔多大学、里尔大学等都有摄影课程及摄影理论研究。

法国的高等摄影教育除大学以外,就是以学院为核心的摄影教育体系,这些学院由法国文化与传播部直属管理。法国共有58所造型艺术学院,其中有10所国立学院,代表了法国最高等级艺术教育水准,在法国通常称此类精英教育为“Grande Ecole”即为“大学校”。其他48所院校属于地方类造型艺术学院,由地方财政拨款。摄影教育或以摄影为形式的艺术表达已经在所有的这些学院体系中普及。在10所国立学院中,具有摄影专业的学院有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路易·卢米埃尔国立高等学院( nationale supérieure Louis-Lumière),弗雷斯诺-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Le Fresnoy - Studio national des arts contemporains)和阿尔勒国立高等摄影学院( Nationale Supérieur de la Photographie dArles),阿尔勒摄影学院也是法国唯一一所以摄影为专业的国立学院。这些国立学院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通过对个人作品集、笔试、面试等方面的考查,选拔具有影像潜质的学生。学院的学生人数也是严格控制的,一般每年只会招收20-30人左右。所以法国的学院教育,特别是国立学院保持了精英式教育,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的艺术品质,也能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院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性为目标,比如卢米埃尔国立高等学院的摄影系,学生在取景、布光、黑白暗房、彩色暗房、数码影像等领域,都可以成为具有很高摄影技术水准的人。像弗雷斯诺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和阿尔勒国立高等摄影学院以培养艺术家为主要方向,除了摄影技术,更多的是对摄影艺术思维的培养与锻炼。通过对摄影史、艺术史、作品讨论和作品展示等等人文艺术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具备对某一摄影方向的研究能力和方法。

私立学校的摄影教育在法国也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学费昂贵,但入学不需要经过像国立学院那样激烈的竞争考试。私立学校更加注重对摄影实用性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每个学校教学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以摄影传统工艺和传统技法,有的以商业摄影,有的则以数码影像和后期制作为教学重点。所学时间较短,两到三年,或几个月都可以毕业获得相应的文凭。像SPEOS、EFET、MJM和Gobelins都是私立摄影学校或是开设有摄影专业的图像设计类学校。这些学校里,Gobelins图像学校凭借严谨的教学、优良的摄影设备和较好的就业前景获得了很好的声誉,每年也都设有入学考试,通过竞争才能进入该学校学习。该校摄影专业分为两个方向,取景和后期制作。以商业摄影为主,并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习机会,为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大学、学院和私立为主的摄影教育构成了法国高等摄影教育体系的主要方面。他们互为补充,也使不同需求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教育。在当今的法国国民教育中,特别是在造型艺术领域里,摄影已经普及化,虽然像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或其他美术学院没有摄影专业,但是都会有摄影或录像方面的导师进行创作指导,摄影已然成为教学及学生创作表达的重要媒介。

回想笔者考入阿尔勒国立高等摄影学院,已经是十三年前的事情了。2001年,笔者在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本科毕业后,于同年就来到了法国留学。在国内时,就已经了解到阿尔勒摄影学院是一所法国著名的摄影学院。来到法国后,一边学语言,一边准备报考这所学院,列出的24本参考书,大部分笔者都通览了一遍。2003年,经过摄影主题拍摄、论述笔试和面试等环节的考试,终于考上了梦想中的阿尔勒摄影学院,到现在也忘不了得到结果时兴奋激动的心情。记得第一学期,刚刚入学,身边的同学都是法国人,一切感觉既新鲜又陌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上课,对这所学院和同学也越来越熟悉,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学习节奏。大家在入学之前,对摄影从实践到理论都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课程也并不陌生,但真正学习到细节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一年级时,大量的摄影技术课程排得很满,黑白暗房、彩色暗房、大画幅摄影、数码影像和影棚课让人应接不暇。像彩色暗房课,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判断冲洗的照片偏色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彩色暗房老师的指导,大家才能熟练地操作,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大幅彩色照片很是欣慰。在这里,冲洗彩色胶卷都是免费的,学校有专业的吊挂式冲洗机,可以冲洗从135到8×10画幅的彩色胶片。二年级的课程会设置一些工作坊,比如报道摄影、设计、录像与声音等工作坊,通过邀请校外的艺术家来完成课程。三年级也同样设立了一些工作坊,其余的时间同学们就是进行各自的个人创作。学院在课后时间也是开放的,记得每天晚5点下课后,从6点开始,各个部门图书馆、黑白、彩色暗房、数码工作室和影棚都由学生负责管理,一直可以工作到晚上11点。

在这三年的学习中,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阿尔勒摄影学院特别注重摄影史、当代艺术史等理论课程的教学,虽然课量不是很大,但都是提纲挈领。请来了巴黎索邦一大的摄影史研究者米歇尔·普瓦威尔讲授当代摄影,以及毕业于阿尔勒摄影学院、现任蓬皮杜艺术中心摄影策展人及研究员的克莱蒙·谢湖(Clément Chéroux),摄影评论家埃曼纽尔·埃尔芒热(Hermange Emmanuel)和马赛大学的当代艺术史教授佛朗索瓦·巴佐利(Francois Bazzoli)等在法国颇有建树的摄影、艺术理论专家。面对纷繁复杂的摄影及当代艺术现象,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述与梳理,使我们对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了深入的了解。从一年级开始,就需要同学寻找各自的摄影主题和方向进行创作,每学期都会定期有作品品评课,每个人需要把摄影作品展示出来,老师会针对每个人的作品提出建议,并提供相类似的艺术家案例供课后进行查阅。二年级时,会开设有研究与创作工作室,由一名老师任课,并在此期间邀请一到两位艺术家来参与到工作室的课程里。此工作室的目的还是围绕摄影创作展开,通过作品的展示与讨论,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于从创作方法到作品展示,每一个细节的完善与修正。每一学年都会有两次的作品审查,相当于一次小型展览。学生可以在学院里找到任何一个展示空间,每个学生有20分钟的展示时间,4-5名老师会参与到作品审查中,并会提出与创作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有专人记录下学生与老师对话的主要内容,之后会通知学生能否进入到下一学年的学习。记得同班同学就有两人的作品审查没有合格而留级,另一位同学最终没有毕业。这种严格的作品审查,对大家多少都形成了压力,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阿尔勒摄影学院的图书馆摄影书籍也非常丰富,经过30多年的积累,现有藏书4万多册,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资料,方便学生研究之用。在阿尔勒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每年7月份都会举办阿尔勒国际摄影节,阿尔勒摄影学院的学生可以申请在摄影节里的一些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接触到摄影家,近距离看到原作,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使眼界更为宽广。阿尔勒摄影学院每年只招收25人,学校三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总人数也才75人左右。学制三年,属于研究生阶段的摄影教学,最低报考标准相当于法国学历的DEUG,即大学二年级的学位(BAC+2)才拥有报考的资格。文凭是由阿尔勒国立高等摄影学院自己颁发的,该文凭在法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为一级,即最高级别。在法国58所造型艺术学院中,只有6所学院拥有这样的资格颁发学院文凭,其余学院的文凭属于国家文凭。

2001年,笔者到法国留学时,身边的同学有学习版画、油画、服装和设计专业的。学习摄影的同学相对较少,有的在大学、艺术学院和私立学校学习。那时来法国学习艺术的学生,大部分都已经在国内各美术学院毕业。法国的造型艺术学院体系和中国的体系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中国,我们的美术学院像大学一样是按专业来划分系别。法国的艺术学院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打破了专业系别的存在与界限。在一所艺术学院特别是在造型艺术学院里,只划分为美术与设计两大分类。学生在进入学院学习后,可以按照个人的创作方式选择适合个人化的创作媒介,摄影、录像、新媒体、绘画、装置和雕塑等媒介都可以根据个人的选择而使用。用影像作为创作表达的手段,在法国的艺术学院里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创作方式。所以,很多在国内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到这个体系后也开始使用影像参与到艺术创作中。近年来,随着国内摄影专业在大学、在艺术学院的普遍开设,来法国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但因为语言问题以及严格的入学考试,能够考入到国立级别的高校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还是非常少的。

我想任何教育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法国摄影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特别是在摄影创作、技术、理论、收藏等方面已经构成了系统化的模式,这些领域互相影响、互相关联,构筑了良性的摄影文化生态圈,同时也对其摄影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

中国的历史,社会等因素都与法国有着较大的不同,但是我们的摄影高等教育和法国相比,起步并不算晚,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成立于1985年,法国摄影高等教育也是在1980年代初刚刚建立起来的。但法国社会整体有着深厚的摄影文化积淀,大量艺术遗产对摄影文化的形成也影响颇深。众多的摄影公共机构对摄影教育也起到了大力的推动作用,像奥赛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国家图书馆、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欧洲摄影屋和法国摄影协会等公共机构,对摄影历史和当代摄影都有着广泛的收藏和展览。法国的索邦一大、卢浮宫学院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院校,对摄影理论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造就了一批摄影史和摄影理论的研究型学者,这对法国的摄影批评和展览策展的良性循环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博物馆里的馆藏又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使得摄影史的研究丰富而立体。更具体地看,法国的摄影教育更注重创作思维和方法的培养,如何用摄影或影像的视觉语言来表达一个主题,成为了学院教育的核心。严格的作品审查制度,也使学生重视个人创作,这样保证了良好的教学品质。

上一篇:全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工作总结和工作方案下一篇:打击“两非”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