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的随笔

2024-07-11

古文的随笔(共13篇)

1.古文的随笔 篇一

语文教学随笔-学古文 重积累

小学课本中编排了一些内容浅显的古文,学生借助注释就很容易翻译成现代文,但我认为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广泛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的兴趣,有必要结合课文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法等知识。因为,我们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这些知识的积累,就得像学习英文那样坚持不懈地积累,积累多了,才能活用。我记得我上初中、高中时,每学一篇古文,不管是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特点,以及全篇古文都要倒背如流的,至今还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下面结合课文谈谈如何积累

例如教学《学奕》时的积累案例。

1.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借助肢体语言解释并牢记 “学奕”“援弓”中的文言实词:“奕”和“援”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教学随笔www.gzzongjie.cn/gzzj/jxsb/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2.根据句意积累的虚词有:“之”“乎”“者”“也”“惟”“俱”等词的用法。

3.根据翻译的顺序记住句式:宾语前置:“惟奕秋之为听”引导记住“惟…”的`翻译方法,这种句式掌握了,对于以“惟…”开头的成语也就不难解释了。看来学古文对于解释成语也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两小儿辩日》积累的案例

先让学生自学:①熟读②说说古文的大概意思③逐句理解④谈感悟通理。

然后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以肢体言的形式让学生记牢“探汤”之意,从而记住古今异义的名词“汤”,即热水。借助语言表情记牢“孰为汝多知乎”的语言特点,从而牢记特殊疑问句“孰…乎”的翻译方法。

总之,在小学教学古文时,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要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为广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灿烂文化打下基础。

2.古文的随笔 篇二

【课程简说】

在我执教人教版小古文《杨氏之子》的时候,发现很多老师和孩子都对小古文以及文言的表达很感兴趣,而且对于我在课堂上彰显古文文体特征,学习文言表达方式,贴近地面,活化语用的教学方式颇为认同,于是我萌生了以《杨氏之子》为引子,建设《世说新语》小古文课程的想法。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涉及魏晋两朝帝王、将相、隐士、僧侣等1500多个人物,全面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其语言质朴、意味隽永、表达传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吸引我的是,与传统的正襟危坐的经史子集不同,《世说新语》生气勃勃,嬉笑怒骂皆跃然纸上,展现的人物立体丰满,特别容易让人亲近。

我以《杨氏之子》为基础,在《世说新语》36章中又精选了12篇,分别为:“言语”之《徐孺子月下戏》,“伤逝”之《王仲宣好驴鸣》,“德行”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文学”之《七步成诗》,“方正”之《陈太丘与友期行》,“雅量”之《道旁苦李》,“赏誉”之《陈仲举尝叹》,“捷悟”之《杨德祖为魏武主簿》,“任诞”之《王子猷雪夜访戴》,“排调”之《顾长康啖甘蔗》,“俭啬”之《王戎卖李》,“忿狷”之《王蓝田性急》,组成课程内容。《杨氏之子》作为核心课文,进行深入的文言表达特点发掘和形式活用,并相机阅读另12篇,交流阅读方法,化用其中语句,并尝试仿写身边的一个人。

整个课程约3~4个课时,课前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选择附带注释的版本),并提醒可以不求甚解。课程适合四年级及以上学生。

限于篇幅,课堂实录只选择整个课程的重要部分进行呈现。

【教学实录】

一、提领一顿,初解《世说新语》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世说新语》。课前大家都已经进行了阅读,你觉得读这样的小古文与一般文章区别在哪里?

生:很难懂,都是古人的语言,所以要经常看注释。

生:朗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很简短,几十个字或一两百字就是一篇。

生:《世说新语》里写了很多有趣的人。

师:看来你们已经对小古文、对《世说新语》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出示,生读。)

刘义庆,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涉及魏晋两朝帝王、将相、隐士、僧侣等1500多个人物,全面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其语言质朴、意味隽永、表达传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师:梳理一下,你得到了关于《世说新语》的什么信息?

(生答。略。)

二、聚焦一篇,活学《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见《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6年第2期“名师新课”栏目。此处略。)

三、阅读一组,进行学法指导

师:尔等真可谓甚聪惠!与杨氏子相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个故事就出自《世说新语》。在这本有趣的书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出示)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世说新语·言语》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世说新语·伤逝》

师:能读懂吗?

生: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九岁姓徐的小孩,在月亮下玩耍。有人问他“:如果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肯定会更加明亮了吧?”徐孺子说“:不对。就像人的眼睛里有眼珠,没有眼珠必然看不见。”

师:太厉害了!你是怎么读懂的?

生:我借助了书中的注释,还问了爸爸妈妈。

师:这是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另一篇谁读懂了?

生:第二篇讲王仲宣特别喜欢驴叫的声音。要下葬的时候,文帝(曹丕)也来了。“顾语同游”大概是个人,说:王仲宣喜欢听驴叫,可以每个人叫一声送他安息。于是,来奔丧的人都学了一声驴叫。(众大笑)

师:真好。只有一处读不懂。“顾语同游”不是一个人,是指文帝回头跟一同来奔丧的人说。从这两篇联系《杨氏之子》,你就可以证实文言文语言表达上的几个特点,比如——

生:语言简洁。

生:句子中省略主语,如“既葬、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生:也有独字成词,如“好、皆一”等。

……

师:短的能读懂,长的能读懂吗?(出示“德行”之《荀巨伯远看友人》与“方正”之《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两篇是《世说新语》里比较长的两篇,请你快速默读,选择其中一篇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同桌相互合作来读懂它。

(生同桌合作读)

生:我们俩读懂了第一篇。这篇讲一个叫荀巨伯的人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胡贼入侵。荀巨伯没有放弃他的朋友。胡贼问他为什么不走。他说“:我舍不得朋友。宁愿用我的性命抵我朋友的性命。”胡贼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来到了一个讲道义的国家。”于是就回去了,整个城都得到了保全。

生:(同桌互相补充)我们读懂了第二篇。陈太丘与朋友约好出行。约的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太丘就自己办事去了。等他走了,他的朋友才来。他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嬉戏。朋友问陈太丘的儿子:“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你好久你都没来,已经走了。”这个朋友就生气了,骂道“:真不是人!明明和人约好了,居然自己走了。”元方对他说“:您和我父亲约在中午,您没有按时到,是不讲信用;还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那是没有礼数。”朋友非常惭愧,下了车想招呼元方。陈元方却自顾自进门去了。

师:了不起的同桌!为他们鼓掌。(生鼓掌)请问那么长你们是怎么读懂的?

生:先是自己慢慢读,遇到不懂的就借助注释,或者工具书。

生: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猜猜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而且读懂了也不需要每个字都做解释,知道故事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师: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猜测,说出大概意思,不需要每个字作解释。你们说得多好啊!这些就是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世说新语》就可以这样来读。

四、精读几篇,活用文言表达

师:能读懂这样的小古文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不过还不是最了不起的。想不想做最了不起的那一位?

生:想。

师:那就要像学习《杨氏之子》那样,我们不仅要读懂,还要将其中的古文表达方式在生活中用一用。请看大屏幕。(出示)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你能理解几句话的意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师:谢太傅姓谢,太傅是官职,就是“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谢安。故事很简单。谁来说一说?

(生说,略。)

师:老师也要问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你能不能也学着他们的方式,可以用“_差可拟”或“未若_”的方式来说一说。

生:蒲公英飘舞差可拟。

生:未若鹅毛漫天舞。

生:未若梨花随风起。

师:你们也能和故事中的兄子兄女一较高下了呢。再来读一则。(出示)这是“赏誉”章里的一篇,是谁称赞谁?称赞他什么?

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_尝叹曰“:若_者,真_之器。譬诸_,则世之_。

生:陈仲举称赞周子居。

生:称赞他会治国。

师:为了称赞他会治国,陈仲举做了一个比喻。谁能读懂后边那句?

生:陈仲举说他是治国的人才,如果比作宝剑,则可以说是“干将剑”。

师:没错,“干将、莫邪”是古代的两柄神剑。你能不能也学着称赞一个人啊?先自言自语一番,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生试说)

生:卢东尝叹曰:若杨希文者,真画之器。譬诸繁花,则世之牡丹。

生:叶瑞冲尝叹曰:若张月圆者,真教育之器。譬诸宝刀,则世之屠龙。

师:张月圆是你的老师吗?

生:张老师是我的班主任。

师:怪不得呢。回去把你写的读给你的班主任听,保证让她开心。你们都能活学活用,文言文原来也没有那么难。再来个好玩的。(出示)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世说新语·忿狷》

师:读懂了吗?(生大多数笑着举手)这次我不要你们说,谁来把这个王蓝田演一演。一位同学演,我们其他同学仔细欣赏,看看他的表演到不到位,准不准确。

(一生表演,很传神。众大笑。)

生:我觉得他演得很到位。把王蓝田吃鸡蛋时因为性急,那个动作、神态的细节都表现出来了。

师:一个演得到位,一个点评到位。现在你又得到了一种阅读古文的新方法——

生:遇到古文故事还可以演一演。

师:总结一下,我们阅读文言文,尤其是像《世说新语》这样的小古文,可以有这样七种武器。请大家读一读。(出示)

借助注释、网络译文

前后联系,适度联想

不断复现,熟读成诵

复述故事,进行表演

多版互文,相互照应

仿说仿写,学以致用

查阅资料,知人论世

五、学以致用,描摹人物刻画

师:现在,请你也试着仿照《世说新语》中某一篇章的写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师长,也可以是你的同学朋友,甚至可以是印象深刻的陌生人。你既可以仿照《杨氏之子》,先一句话概述这个人,然后用一件小事来说;也可以仿照《陈仲举尝叹》,抓住一个特点用一个比方来说明。(出示要求)请你仔细揣摩,认真刻画这样一个人。

仿照《世说新语》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特点鲜明,各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请你调取你的回忆,发挥你的想象,仿照《世说新语》小古文写法,记录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生尝试运用文言写法,仿照《世说新语》篇章,展现身边熟悉的人。写后师生交流。略。)

师:真是跃然纸上!同学们,希望你们继续像今天这样热爱文言,阅读文言。除了《世说新语》,你们还可以读读《东坡志林》《容斋随笔》《古今笑》等等,它们都是简短的小古文,但是里边的故事和人物却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课程思考】

课程结束之后,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孩子对文言的喜爱有些狂热。她还发给我一篇孩子最近写的小古文以及她的点评:

余母傅氏,古越人氏,与西子同乡。虽无西子貌,然有咏絮才,堪比孟母贤。余幼时屡犯错,父大怒,母安之若素。吾尝叹曰:“若余母者,真慈悲之器。譬诸大士,则世之观音也。”

妈妈点评:小儿谄谀至此,必有求于汝母也!

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在普遍对文言讳莫如深甚或嗤之以鼻的当下,开发和教学这个课程,意义何在?我以为就在于其能给学生一种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可能性,在于能为他们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更多资源和能量。

文言本就是我们的语言,而且它并不古老,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它就活在当下。很多作家的很多作品、生活中的很多成语以及诗词,都呈现了文言的样式。从学生学习这个课程的兴趣以及模仿练习所呈现的精彩证明,文言不仅可以给当下的学生阅读,而且对学生语言的典雅、思维的简练、表达方式的意趣都有不可小觑的推进作用。

3.必读的古文 篇三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

六君子碑记

钱湖游记

纪念杨文孺

君纪念

王守仁君

《岳阳楼记》

《前赤壁赋》

《逍遥游》

经典必读的十大古文原名

《谏逐客书》

《谏太宗十思疏》

《兰亭集序》

《桃花源记》

《滕王阁序》

《爱莲说》

《师说》

《滕王阁序》读后感

我们都会对天才(神童)刮目相看,更会对他们的文章或作品产生兴趣。王勃,年少有为,初唐四杰之一,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在这里,不得不再一次用到“天妒英才”这个词了,在作《滕王阁序》的两月后,溺水而亡,英年早逝。惋惜之声,响彻苍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道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一笔。在胜景面前,他们的心灵是无法平静的,富丽的词藻跃然纸上,广阔的胸襟得到了难得的满足与震撼。内心的怒吼终于可以渲泄出来,如倾泻而下的流水,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征服了当时的文才俊杰,也征服了现在的千百万人。

远离了古代,飞机、火车、汽车取代了那沉旧的马车,便不会有“俨骖騑于上路,伤风景于崇阿”的体验与感受。和自然隔了一层窗,即使看得见,也听不到;身处其中,却怎么也摸不到。飞快的行驶速度,眼前的一切是模糊的,没有了仔细的观察,切身清晰的感受,就不会道出“闾阁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你津,青雀黄龙之轴”。更不会有“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千古佳唱。

这壮丽的画面,大气的笔峰,对仗的文句,色彩的铺垫。动静相衬,情景相融。使我们不由自主的钻进了王勃的视野,和他一起去分离这不平凡的景象。如此的大气凌然,如此的广阔胸襟,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小年龄而大胸怀。

4.励志的古文名句 篇四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4. 玩物丧志。——《书经》

5.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6.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7.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10.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1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3.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6.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1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8.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1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古文的意思 篇五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後的骈俪文已经盛行于世,其文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後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後》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後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仓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3]

6.曾国藩古文的历时性研究 篇六

一、前期经历与古文创作

年轻时的曾国藩家学不厚, 三十岁以前忙于科举, 学识浅陋[1]。三十岁以后备官翰林苑, 才真正开始治学。曾国藩前期的生活与普通士大夫并无二致:穷则独善其身, 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读书与拜客;达则兼济天下, 身列卿贰时积极谏言, 用心政务。道光二十年至道光二十六年, 曾国藩任职于翰林院与文渊阁。翰林院是养才储望之所, 文渊阁是皇家藏书重地。在此期间, 曾国藩主要任务是读书。读书的同时, 曾国藩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友圈子, 曾国藩的交往圈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穆彰阿为首的号为“穆党”的圈子, 二是以唐鉴为首的理学团体, 三是文学圈子。

穆彰阿 (1782-1856) , 满人, 号鹤舫, 别号云桨仙人, 据《清史稿》记载, “嘉庆以来, 典乡试三, 会识五, 凡履试、殿试、朝考、教习庶吉士散馆考差, 大考翰詹, 无岁不与衡文之役。国史、玉犊、实录诸馆, 皆为总裁……门生故吏遍于中外, 知名之士多被援引, 一时号曰穆党”[2]。穆彰阿、季芝昌都是曾国藩的会师座师, 门生之谊历来为文人所重视,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写道“季仙九先生到京服阙, 待我甚好, 有青眼相看之意。”[3]

唐鉴 (1778-1861) , 字翁泽, 号镜海, 嘉庆十四年进士, 官至江宁布政史, 入为太常寺卿后成为京师理学家的领袖。道光二十一年七月, 曾国藩从唐鉴问理学, 后又在唐鉴的推荐下, 师从倭仁记日课, 在此期间, 曾国藩的气性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人的本性是好物、好名、好色、好安逸, 曾国藩也不例外。身处翰林清闲之地, 曾国藩虽立志读书, 但奈何本性爱谐谑、好交游, 所以每日的生活充斥着饮酒作诗、下棋聊天、四处玩乐。检索曾国藩的日记, 未习理学时只是就事论事, 也没有什么自省之言;研习理学的前一两年, 日记中多克己痛责之语;两年以后, 曾国藩终于能做到读书有恒、见善迁过。王醴华先生认为“其立身之基, 自此始耳。”本文认同王先生的观点。在此期间, 曾国藩创作了一些阐述性理的古文作品, 如《顺性命之理论》、《五箴》、《召悔》、《求阙斋记》、《纪氏嘉言序》等。

文人雅士之间自然少不了谈诗论文。身处翰林以后, 曾国藩与何绍基往来颇多, 何绍基, 字子贞, 湖南人, 道光十六年进士, 宋诗派的代表人物。对曾国藩颇多奖掖, 曾以自己最喜爱的梅花图向曾国藩索题,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子贞深喜吾诗, 故吾自十月来已作诗十八首。”[4]以翩翩词臣处翰林养望之地, 又得前辈青眼相看, 曾国藩前期对诗歌用力多于古文, 但于古文亦颇为用心。嘉道年间, 桐城派是宋学重镇, 曾国藩从唐鉴问理学时, 唐鉴已告知桐城义法, 而且时梅曾亮在京城, 跟随问学之人颇多, 包括与曾国藩相交的龙翰城、邵蕙西等, 曾国藩不可能不向其讨教。梅曾亮, 字伯言, 道光二年进士, 姚鼐门下四大弟子之一, 在京二十余年, 传播桐城义法, 问鼎桐城。曾国藩诗集中有《赠梅伯言二首》末尾有“上池我亦识源头, 可奈频过风日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也知道桐城派的渊源, 但怎么比得过我频频去拜访先生呢?由此可知, 曾国藩经常向梅曾亮请教作文之道。曾国藩的好友中不乏汉学中人, 如何子贞、刘传莹等, 这些好友让曾国藩有机会识得汉学门径, 为以后沟通汉宋打下基础。

经过六年的努力, 曾国藩以理学新秀和文坛精英的面貌崛起于政坛, 道光二十七年至咸丰二年, 六年时间曾国藩遍任五部侍郎, 期间于经世之务非常用心。“公每绾部务, 悉取则例, 博综详考, 准以事理之宜。事至剖断无滞。其在工部, 尤究心方舆之学, 左图右书, 钩校不倦, 于山川险要、河槽水利诸大政详求折中”[5]、“公兼摄刑曹, 职务繁委, 值班奏事, 入署办公, 益无虚日。退食之暇, 手不释卷, 于经世之务及在朝掌故, 分汇记录, 凡十有八门”[6]。仕途得意的同时, 曾国藩内心却很苦闷, 与京城中哪些雍容养望之人不同, 他来自社会底层, 对国家窳败带来的民生多艰有着切肤之痛, 所以当他有发言权的时候, 他显得急切而又憨直。从道光三十年至咸丰二年, 除去必要的谢恩折子, 曾国藩上了五道奏章, 分别是《应诏陈言疏》、《议汰兵疏》、《敬陈三圣预防流弊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和《平银价疏》。这五道奏章分别对应着人才、军事、君主、民生和经济, 将晚清时局囊括殆尽, 其中《敬陈三圣预防流弊疏》更直指咸丰皇帝“性琐碎”、“好文饰”、“用人不当”。由此我们可知曾国藩视野广阔, 经济、军事、上至帝王, 下至小吏都在他的观察范围之中。其次他感情真挚, 敢于承担责任,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在他那里得到了彻底的落实。然而在现实面前曾国藩碰得头破血流, “诸公贵人见之或引避, 至不与同席。”他成了京师人人唾骂的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 他甚至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多次在家书、日记以及与友人的信出吐露归隐的打算。

曾国藩前期的生活主要是读书、交游和做官, 所以古文作品中多赠序之作。此类文体的目的都在于表现人物、作品之美, 难免有阿谀之词, 但曾国藩却不入流俗, 在作品中别有怀抱地抒发自己的想法, 或倡扬美德、或勉励友人、或考据源流。如其道光二十五年所作的《送郭筠仙南归序》, 郭嵩焘, 字筠仙, 才华斐然但仕途不顺, 曾国藩在文中论器之大小与才之优劣, 在肯定筠仙才华的同时巧妙予以针砭, 劝其当力去扞格。前期以理学修身, 所以在“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中较为偏重德业, “致君尧舜上, 再使民风淳。”是传统士大夫的奋斗目标, 曾国藩也不例外, 他信仰坚定, 所以在理想遭受现实打击之时显得急切而又憨直, 这直接造成了他前期的文风激切凌厉, 有悍然不顾之风, 如《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 陈岱云病重之时, 他的妻子割臂入药以进, 曾国藩在文中发出这样的感慨“道微俗薄, 举世方尚中庸之说, 闻激烈之行, 则訾其过中, 或以罔济尼之。其果不济, 则大快奸者之口。夫忠臣孝子, 岂必一一求有济哉?势穷计迫, 义不反顾, 效死而已矣。其济, 天也;不济, 于吾心无憾焉耳。”[7]曾国藩对崇尚中庸之人大声怒喝, 肯定“激烈之行”, 这与其前期以理学为信仰、激切憨直的行事风格是一致的。

二、后期经历与古文创作

他后期的经历与前期不同, 前期主学问, 后期则是将学问转化为事功, 险恶万分的局势容不得他一味方刚, 他的学问与事功紧密联系在一起, 尽取一切可用之学, 打破门户之见, 致力于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建设和维持。后期比前期多一份博见之识与躬行之实, 而做事手段也变得十分周全。

曾国藩后期的标志性事件主要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剿捻、处理天津教案。咸丰二年十一月奉上谕帮同办理本省团练, 从此立身战场, 历时十四年, 转战半中国, 与太平天国生死搏杀, 历史在他面前展开的是一幅悲壮雄廓的画面。从《讨粤匪檄》开始, 曾国藩的古文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惨烈的战争场面的描写。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这期间, 曾国藩失去了两个弟弟, 牺牲了自己的老师, 战死沙场的不乏生死至交。所以曾国藩后期的古文作品中哀祭类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

曾国藩后期处乱世, 掌高位, 饱尝忧患, 最致命的是统治者不信任不给实权和地方官僚的掣肘。曾国藩的门生赵烈文曾说过“ (曾国藩) 历年辛苦, 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 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官场龃龉表现最激烈的时候是在江西, 时江西巡抚陈启迈寸权必争, 且朝令夕改, 视军事如儿戏,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在陈启迈的带领下, 通省官员都与曾国藩作对, 连曾国藩的兵勇都被人毒打。正在曾国藩痛苦万分之时, 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立刻上疏要求回家守孝, 并拒绝再出, 因为无权无以谈治军、筹饷, 可咸丰皇帝气量狭小, 又同时发生了天京内讧, 咸丰皇帝顺势解除了他的兵权。经年苦战换来这样一个结果。这时他的政敌们大骂曾国藩假道学, 假忠义, 要挟君主。蛰居荷叶塘的曾国藩有口难辩, 遂“得不寐之疾”、患了“怔悸之症”。这只是其后期艰难生活的一个片段。

同治三年六月,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覆灭, 清廷先是给曾氏兄弟封官晋爵, 旋即下旨严责天京窖金及幼天王下落。曾国藩看穿清廷意图, 杀羽自保, 裁撤兵勇, 请停军饷, 急流勇退。

太平天国运动的颠覆并未能让曾国藩卸下千斤重担, 次年五月, 曾国藩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奔赴山东剿捻。僧格林沁战死后, 朝廷下令由曾国藩节制三省, 其一再请辞, 他在奏章中将世态人情说得十分清楚“臣博览史册, 近阅世情, 窃见无才而位高于众, 则转瞬必致灾祸”[8], 此时的曾国藩已经五十五岁了, 精力不济、病痛缠身, 所带领的湘军早已是暮气沉沉, 剿捻最终无功而返, 退而即遭到御史弹劾, 但朝廷并未追究。

同治九年, 天津出现传染病, 法国传教士兴办的育婴堂内大批儿童死亡, 简单埋葬于教堂墓地, 引起天津市民怀疑。一时哄传天主教遣人迷拐儿童, 挖眼剖心作药引。愤怒的民众焚毁教堂, 并杀死法国人十三名、俄国人三名。事发之后, 法、英、美、俄、德、比利时、西班牙七个国家, 联合向清政府抗议, 并派出军舰在天津海面示威。曾国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手天津教案的。最后以议和结案。错不在曾国藩, 而举国大骂其为“卖国贼”, 理学家向来视名誉高于性命, 曾国藩的精神受到了极大打击。

前期他秉持的理想人格是儒家的方刚, 但这样的气性与官场格格不入, 所以事多不能成。后期当乱世, 处高位, 曾国藩要做的是“立功”, 在现实面前他逐渐认识到以雷霆手段未必能迅速达到目的,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后期的曾国藩学会了改变自己,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 胜己者强”, 胡林翼评价他“无复刚方之气”, 欧阳兆熊认为他从此一宗“黄老”之学, 但他自己真正的想法却是以大力成大事业。他自己也形容过这种力量“及其既成, 发大木, 拔大屋, 一动而万里应, 穷天下之力, 而莫之能御”[9]。曾国藩的后期生活侧重于“立功”, 古文的内容中加入了许多战争场面的描写。体裁上多墓志之作, 他要表彰死去的将士、鼓励生者继续战斗, 这使他更加偏爱雄奇之文。饱经世事后语言风格不像前期那样凌厉激切, 而是着眼于大局, 循循善诱, 文风转向朴素深雄。如《湘乡县宾兴堂记》, 湘军一起, 湘勇之民天下闻, 但咸丰五年, 礼部会试, 湘乡竟无一人参加, 曾国藩这篇文章旨在劝学于士子, 但全篇并无“劝学”二字, 开头以自古开国之主以武功定天下, 恒以文德治太平总领全文, 中段赞扬县令唐逢辰筹建县学, 使士子无求学之难, 旅费之困, 末段展望大难荡平, 湘中子弟之忠义之气发而为文必能震耀寰区, 文章架构宏肆, 滴水不漏,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非 (下转第14页) (上接第9页) 大胸襟、大作为、大手笔之人不可为。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 1994:12道光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日记记载:住蒋家。蒋颇有藏书。是日阅余所未见书, 有《坚瓠集》、《归震川古文》、钟伯严选《汉魏丛书》及诸种杂书.

[2]赵尔翼.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97年:11415.

[3]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 1994:42.

[4]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 1994:40.

[5]黎庶昌.曾国藩年谱[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 1994:84.

[6]黎庶昌.曾国藩年谱[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 1994:86.

[7]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40.

[8]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 2004.231.

7.简述北宋古文的发展 篇七

宋初文人多数是从五代十国入宋,如李昉、陶谷、徐铉等,他们入宋以后的散文与五代时相同,仍多为骈体,风格浮艳。

然而北宋作为一个新兴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王朝,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建设便显得必不可少。这种需要反应于文字,就首先在最具有实用性的散文领域表现出来。因此北宋初期出现了古文运动的复兴。其中存在两种两种略有分歧的派别,一是以柳开、穆修为代表,另一派以王禹偁为代表。

柳开、穆修等是纯粹把复兴古文作为复兴儒道的手段。柳开提出了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的观点,推重韩愈柳宗元,对后来的古文家有深刻的影响;他还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因此反对文体华艳,这种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的主张容易使文学成为道统的附庸,加上柳开为人狂诞,文字艰涩,因此响应者很少,没有对文坛产生实际影响。之后的穆修等人继续倡导韩、柳的古文,以继承韩柳文道合一的古文传统为己任。穆修刊刻了韩、柳文集来与当时西昆派骈体的风行对抗;而姚铉则编选《唐文粹》,其文章部分摒弃骈体,专录古文。柳开、穆修都曾尖锐批判晚唐五代以来流行的骈文,但他们所引导的方向却是另一个严重地束缚文学生机的极端。他们崇道、尊韩的主张完全限制在宣扬封建政治与道德准则的范围,所写的议论说理之文只是些枯燥的说教。因此他们的主张当时并不受欢迎。但穆修成功地培养了一些写作古文的弟子,如尹洙、苏瞬钦等人后来都成了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而王禹偁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也强调文与道的关系,但他并不把道当作纯粹是外在的教条理念,而是与自己内在的追求、个人的性情联系在一起,这样文的应用范围就比柳开等所主张的广泛。他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在散文写作上做了有益尝试,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又有意吸收了骈文整齐而具声韵之美的优点,形成了既自由流畅又有一定音乐节奏的新风格。王禹偁的文章既重视表现理念又具有抒情性的特点,后来的散文主要是沿着他的方向发展的,他的文字风格再欧阳修、苏轼等散文家那里都得到了继承。

另外,宋初西昆派的文学有相当的缺陷,采用骈体,且在反应现实上过于狭窄。而曾任国子监直讲的石介要在整个文学领域中建立“道”的统治,便将西昆派提出来做靶子,将他们从世道人心的意义上彻底打倒,以维护“道统”的神圣性。他的观念是要以道代文,甚至废弃诗文的艺术形式,使文章成为儒家经典、封建伦理的衍生物。

到了北宋中期,在宋代文学总体上处于衰退的情况下,欧阳修开始提倡诗文革新。对于宋初西昆体,欧阳修提出了较为公正的批评,认为西昆体反应的现实比较狭窄,但也有一些好评。对于骈体文,其持论也较公允,认为“其为功亦不易也”,而其缺点是在形式的严格限制下造成说理和叙述的不清晰、不畅通。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他也反对石介的“太学体”,因为“太学体”对西昆体矫枉过正,文学修养不高,写古文走到极端,走上了险怪艰涩的道路。在对待文与道的关系上,他一方面承认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也反对过分偏激的主张。首先他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其次他文道并重,且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他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又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因此而大大提高了文学的地位。柳开等主要着眼于韩愈的道统,而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文学传统。在对待韩柳古文上,欧阳修写古文也以他们为学习典范,但他也并不盲目崇古,他主要着眼于发扬韩愈的文学主张,所取法的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从而抵制了尊崇和效仿韩愈走向辟怪险涩的文学风气。这样,欧阳修在理论

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宋代古文开辟了广阔前景。

而欧阳修本人的诗文创作在当时也具有典范意义。他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而且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其作品体裁多样,除古文外,还擅长辞赋和四六。他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改造创造了文赋,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常用散体单行的古文笔法,且不求对偶工切,给该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他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这种文风更容易为读者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泷冈阡表》与《先君墓表》的主要不同

《泷冈阡表》是欧阳修依据《先君墓表》加以修订而改写成的。经过改写,文章在文字上有所增减改变。既有大段的增减,也有小处的改动。

先看几处较大的删改。

首先,由于《泷冈阡表》写于1070年,而《先君墓表》写于1053年,因此在《泷冈阡表》中必然增添了从1053年到1070年之间所发生的事的记载。如《先君墓表》是在欧阳修之母去世后一年写的,因此在写自己的身世时只写到“太夫人以疾卒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而《泷冈阡表》在这之后又增添了一段自己的事迹以及先人受封赏的情况,从“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到“太夫人进号魏国”。这些事件都是在写《先君墓表》时没有发生的,因此在写《泷冈阡表》时要有所增加。

第二就是“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到“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一段的增加。由于欧阳修写《泷冈阡表》时已到了晚年,是他去世前的两年。与他写《先君墓表》时他还颍州任较低官职不同,这个时候,欧阳修已算是功成名就,并且使其先人受到封赏,因此他可以发出对善有善报的感叹,并且对自己的一生有所感慨。这是由于所处境况不同,而且因年龄和经历上的差距,因此会有这样一段增添内容。

第三处就是两篇文章的结尾有所增减。在《先君墓表》最后有一段“修窃自念:为人子而不能识其父,幸而得闻吾母之言”被删去了,这可能是因为在写《先君墓表》时正是其母去世后欧阳修护母丧南归之时,因此文章最后提到了母亲,表现出他对母亲的怀念,而《泷冈阡表》是为了刻在父亲墓上的,因此最后这几句会与主题有所偏离。另外作为墓表的格式,文章最后作者的官衔和具名也更加详细且有所不同,这也是必然的。

以上这些不同主要是由于时隔十几年,世事有所变化的缘故。

然后就是文章一些较小的改动。

首先,有些改动是出于表现人物的目的。比如“太夫人告之曰”一段中,《泷冈阡表》增加了这样一段:“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这一段话增添上去之后,就更能体现出欧阳修父亲的品德高尚,因而能更好地表现出父亲的形象。而后面还有一处写自己被贬夷陵之后母亲说话的增加。《先君墓表》中母亲只说了一句“汝家固贫贱也”,然后是作者对母亲安然处之之志的揣摩,而在《泷冈阡表》中改为由母亲说:“汝家固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从而更加直接的表现了母亲的襟怀与品格。除这两处外,还有一些为了更好地

表现人物而做的改动,就不一一举例了。

其次,就是对一些不必要的句子作了删节或简化。比如《先君墓表》中“间居而御酒食”便改为了“间御酒食”,还有《先》中“其施于外事,接于宾客,或有矜饰,吾不能知”,后来就把其中的“接于宾客,或有矜饰”删去了,这都是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陈述,因此使文章更加简洁清晰。

第三,在文章的感情上也有所增强,如在母亲讲述父亲为人时,比《先君墓表》加了“呜呼”这一语气词,可见《泷冈阡表》的感情更加强烈。另外,文章还有一些细小处的如连接词、虚词,以及一些词序的改动,都使文章能更加流畅清晰。

8.古文《劝学》教学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荀子 劝学 思考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著作《荀子》中,《劝学》为开篇之作,是我国教育史上开个人著述的先河,是荀子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荀子所说的“学”是包括知识的获得与道德的养成两方面的,把学问道德联成了一体。本文试从几个方面阐述《劝学》教学的思考。

一、学习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干、越、夷、貉之子,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教使之然也。”不同民族的人最初降生时啼哭声都是相同的,而长大以后习俗却各不相同,其原因在于教育,由此得出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看到学习的重要性才是学生能积极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明白学生的年代就是长知识的好时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级阶梯,这样才能通过我们老师的培养使学生在将来长大后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

二、学习的目的性

荀子在《劝学》中说道:“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学习时的准则就是从学做有知识修养的人开始,一直到了成为圣人才结束。“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 以美其身;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把学习视之为个人自己的事情,其目的是为了“美其身”。

纵观当今社会学习的目的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博览群书,最后是学富五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让别人羡慕自己而到处炫耀;或者是为了将来当个大官,光宗耀祖,都是带有各种各样功利性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明白,正确的学习目的应该是:通过刻苦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素质为先。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在回报的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三、修养的启发性

荀在《劝学》中提到“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同类事物的兴起,一定有它的根源;荣耀和屈辱的到来,一定和人的思想品德相关。“为善不积邪”,“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强调的是“自省” 、“慎独”的要求。

荀子这些思想对于当今在校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都是非常有启发的。让学生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不但可以修身养性,更能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学习的终身性

荀子《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态度,认为学习是不可能停止的。“青之所以青于蓝,冰之所以寒于水,木之所以为轮,金之所以利”,同样都是由于“不可以已”之故。其中,荀子提出的“学至乎没而后止也”终生学习要求,只不过是今人所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现代诠释。

然而,反观我们教育行业里有的教师,学识并不见得有多么渊博,对日新月异韵教育改革却报以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不是学无止境、与时俱进,而是墨守成规、同步自封,一本教案用到老的机械式教学模式仍是有其市场的。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个永不言休的学习者,做到 “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我们的时代、社会与受教育者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进步着,这就要求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更应该自觉做到“学不可以已”了。

五、榜样的激励性

荀子指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认为学习最迅速、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喜好那些贤能的人。因为对贤人的热爱、喜欢、崇拜可促使人向他们学习,不断向他们靠近,从而提高学习活动效率。荀子还主张爱好学习,他说:“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睬,心利之有天下。 等到对学习爱好到极点的时候,就象眼睛爱看五色,耳朵爱听五声,口舌爱尝五睬,心里关怀天下大利一样。

君子的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品德学问,正因为学习目的是成为圣人,所以君子在此激励之下,才会热爱学习,喜好贤人,完善自身。荀子所讲的君子、圣人是德才兼备的人。

荀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学习目的对学习热情的影响,其对学习心理的认识很符合现代心理学。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情才会增强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六、学法的多样性

荀子在《劝学》篇中谈到的四种学习方法:善假于物,积渐全尽,锲而不舍,用心专一,对于教师向学生讲解学习方法时也很有帮助。

善假于物,就是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这是学业成败。甚至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会利用客观条件。就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闻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那么,一个学生可以利用的客观条件都有哪些呢?

首先是使学生明白要善于向教师请教,不懂就问,要善于与同学切磋,取长补短。

其次,使学生明白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如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经常驻足于书海之中.遨游于知识之林。

再次,是善于利用社会条件来学习,赶书店,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无一不是学习。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之人。积渐全尽,就是不断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成江海。”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可以以此来教育学生的不要学“熊瞎子掰玉米―― 掰一棒丢一棒”,而要学蜘蛛织网和蜜蜂采密。怎么样积累?最方便的办法是记笔记和记卡片。特别是记卡片。一天记几张,一学期便是几千张。等到假期.回到家中,坐在床上,把积累的卡片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档案夹中和小书橱中。这便是你自己的电脑,是你自己的知识库。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一节古文课所引发的思考 篇九

但我们现在仍存在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的情况。在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造成的氛围里, 许多地方的语文教育, 以试卷和教学参考书为准绳, 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有千差万别的学生。而简单的评判标准, 则抑制了多向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

在讲授《爱莲说》一文时, 就遇到了这样的疑问:本文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那写菊花、牡丹到底是正衬, 还是反衬呢?

关于这一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关于《爱莲说》中的衬托的写法有这么一段话:

衬托的运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况, 有时可以区分为高衬、低衬, 或正衬、反衬;有时则无法区分。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 这大概没有争论;但“菊之爱”究竟属于何种衬托, 就很难说清。“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从前一重意义来看, 本文作者与之相反, 他不赞成避世, 而主张入世;从后一重意义来看, 则“菊之爱”与“莲之爱”亦似有相同之处。据此, 我们不妨说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许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 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 则境界更高。至于这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 大可不必去管它。

既然“菊之爱”衬托“莲之爱”“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 大可不必去管它”。那么不把“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看做是反衬又有何不可呢?“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 这大概没有争论。”而教学过程中学生却恰恰在这里产生争论, 不少学生并不赞同其为反衬。

有关资料把“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看做是反衬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牡丹代表着那种追逐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世态。而持反对意见的这些学生对牡丹并不是抱贬低的态度, 他们认为:牡丹代表着美好、富贵, 美好、富贵没什么不好, 否则也不会把它定为国花。自1978年以来, 邓爷爷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 其目的不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吗?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 我国的经济正在腾飞,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走向了小康, 最起码走在大街上, 看到的不再是一片蓝色、绿色、黑色的海洋, 而是一片花团锦簇。城乡, 不再是红墙绿瓦的平房, 而是满眼的高楼大厦;商店林立, 琳琅满目;人来人往, 车水马龙;街道干净, 万紫千红……一片繁荣的景象。这一切不正是牡丹的追求吗?难道对追求美好的生活也要给予否定吗?再说, 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首先就一定要富国强民, 这是中国的历史所明证了的。

既然“世人甚爱牡丹”, 就必定有它的可爱之处。美好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追求的, 为了追求它而不择手段固然不可取, 但如果追求的是全民族的富贵, 以天下为己任, 这难道也不可取吗?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不正是让全国人民过上牡丹般富贵的生活吗?

难道你能对学生的这些见解给予否定吗?所以我说:古文新解又有何妨?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 是指学习主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学习内容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那些十分听话, 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 学习成绩优良, 在周围的人眼里绝对是乖孩子的学生, 通常只能按教师和家长安排的程序行动, 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学生本来就缺乏对学习和生活做出自己选择的能力, 也放弃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生的学习是“他主”的, 被动的。如果当时老师简单地否定了他们的看法, 那么, 刚刚萌发的自觉意识和反应就会被扼杀。

而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 学会探究性学习。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 摸索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 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 而对自己却是新的。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答案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一致, 也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不一致。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 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于是, 我就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 去寻找能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

结果, 同学们发现:

第一, 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 爱好和平、幸福的生活, 追求美好事物。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 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之物”、“幸福之花”, 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1959年, 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 它雍容华贵, 富丽堂皇, 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1982年,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 将牡丹定为市花, 并将每年的4月15日至4月25日定为牡丹花会。1994年, 在全国推选“国花”活动中, 牡丹一举夺魁, 荣登首选提名“国花”的宝座。今天, 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泰民安, 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第二, 牡丹有着劲骨刚心, 不畏强暴, 勇往直前的精神。

毛泽东就曾在不少地方称赞过牡丹, 提倡“牡丹精神”。

那么, 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文化大革命”中, 毛泽东曾指示把住所院里的盆花都撤了, 惟独留下几株大牡丹。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要留下牡丹, 他却说要树立一个对立面。并讲起了故事, 唐朝有个武则天, 有一天她下了道命令, 叫御花园的百花在一个早上统统开放。其它的都遵命开了, 惟有牡丹不开。武则天一见大怒, 喝令太监把牡丹连根掘起, 推出午门斩首。结果刀劈不折, 斧砍不断, 又架火烧, 也烧不死, 无可奈何, 只得弃置路旁。而牡丹却说:“此地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 爷去投八路。”于是, 我就把它请到这里来了。

牡丹劲骨刚心, 不畏强暴, 勇往直前, 正是毛泽东所提倡的精神。

面对学生查找资料后, 对牡丹的这些认识, 难道我们能对他们进行否定吗?

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 可以看到, 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 否则人际关系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 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 面对同样的作品, 特别是文学作品, 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 正如人们常说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 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 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探究性阅读, 如“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莲”之更高境界的:莲与牡丹、菊的区别在于它所追求的不仅是花的美丽, 还有果实的芳香。它不但开花, 还结果。它的果实藏在淤泥中, 从不向人们炫耀, 默默奉献着自己。这就是莲所追求的事业。

学生们也很赞同这样的看法, 在学校举行的插花比赛中将《爱莲说》的这一理解运用进去了, 命名为“果实的事业”, 并取得了一等奖, 可谓学以致用了。

因此, 古为今用, 新时代有新看法, 只要言之成理又有何妨?

10.关于坚持的古文名言 篇十

2) 坚韧是意志的最好助手。——欧洲

3) 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4)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

5) 你要是爬山,就爬到底,一跌倒就会跌到深渊里。

6)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7) 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8)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

9)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10) 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11) 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奥斯卡·王尔德

12)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13)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14) 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11.古文观止的读书心得 篇十一

关于读书,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顾炎武也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也觉得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也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去微笑面对我们的生活。

《古文观止》,作为一本从两个爱好古文的教书先生平日相互切磋研习、为童子讲授古文的讲义到一本经历百年时间沉淀,传世不衰的文集,并不是偶然。它是一部囊括从东周到明末、集百家经典于一身,同时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绝不会因为政治风云变幻而失去价值的.文集。

一本不过寥寥几百页的书,却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朝的文章222篇,而且篇篇经典,篇篇韵味十足,这不得不让我大声赞叹古文观止的伟大。

《古文观止》教会了我很多道理。齐国佐用“请收合馀yú烬jìn,背城借一。”的话语教会了我面对羞辱,要刚强的精神;苏秦在读书困倦时用“引锥自刺其股”的行为教会了我学习,要刻苦的道理;而屈原在清白遭到玷污后,说出的那句“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huò乎?”的千古名句更是教会了我做人就要做一个正大光明的人。

《古文观止》在雅趣上同样给予了我不同寻常的财富。在官场上遭到挫折,愤然辞官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独立世界;年轻有为的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展现给我一个令人“遥襟俯畅,逸兴遄(chuán)飞”的传世阁楼;而惨遭贬官的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却能让人感悟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闲情逸致;千古大文豪苏轼笔下的赤壁更是奇绝壮绝,仿佛眼前就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亦真亦幻绚丽多彩的人间仙境。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面对无穷无尽的困难,挫折,古人亦是如此。陶渊明在辞官后,没有因政治受挫而萎靡不振,相反他则是以“园日涉以成趣”,在家欣赏美景为乐趣的方式微笑面对着生活;苏东坡被贬黄州,面对再一次贬官,苏东坡依旧能够发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样旷达与洒脱的言论,同时也告知这个世界,无论生活多凄惨,自己依旧以微笑面对。古人们用自己超然外物的胸怀向我们诠释了面对困难,我们不妨以微笑去面对。面对困难,如果能多一分洒脱,多一分旷达,多一分微笑——我们的生活或许会从此变得多姿多彩,意义非凡……

12.古文的随笔 篇十二

关键词:诵读,支点,比较鉴赏,语感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借用钱梦龙老师的话来说, “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 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由此可见, 如何激活文言文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素养, 让学生乐学、活学、会学,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古文教学实践来谈谈粗略的看法, 管中窥豹, 以一斑之见求共勉。

一.注重反复诵读, 营造文言语境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基。我国古代教学就非常重视诵读, 如“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当前文言文教学就总的情况而言, 诵读的地位下降, 方法多为串讲、翻译和解析。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教法使学生一头雾水, 使学生发出“学语文难, 学古文难上加难”的感叹, 甚至有厌学的情绪。

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并让学生捧起文言作品喜欢读?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认为应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上下功夫, 读透“原生态文言文”。

(一) 读透“原生态文言文”的益处

“原生态文言文”就是未解读、未翻译、未加工前的原汁原味的文言文。读透“原生态文言文”, 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益处。

1.能营造文言环境。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营造一个环境, 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因此,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沉浸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中, 而不要完全用翻译出来的白话文冲淡了文言的味道。课文理解尽量用原文, 暂时不懂不怕, 可以细嚼慢咽, 慢慢地消化吸收。

2.能培养文言语感。在文言文的感悟、鉴赏阶段, 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借助白话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进入文言教学的领地, 让二者彼此互为支持, 紧密联系, 进一步打好语言的底子, 培养文言语感。

(二) 读透“原生态文言文”的要领

文言教学不可忽略诵读, 但也不能“放羊式”地乱读, 这里有几个细节我们应注意把握:

1.遵守朗读文言语句的一般要求。许多学生和一部分语文教师, 喜欢用近乎朗读白话文的腔调来朗读文言作品, 这是不可取的,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一般的文言表述, 一是单音节词多, 二是句子短, 三是遣词造句的精微程度高, 四是从内容到用语都远比白话难懂, 五是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感。因此, 朗读文言时, 语速要更慢一些, 抑扬顿挫的处理要更强烈一些, 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要更长些。总之, 要找到那种“文言腔调”。

2.读出作品特有的语言风味。这是美读作品的普遍要求, 可是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而变得难度更大了。不同作家文字风格是具有一定差异的, 且经典的作品在语言方面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但由于作品是“文言”, 今人读文言的机会较少, 而且读得很粗略, 所以往往不能从语感上体会出这种差异与个性, 造成凡是文言作品语言, 读起来都差不多, 都是一个味儿的错觉。阅读文言文, 应该结合作品仔细揣摩, 得其真味, 才能真正地将其美读出来。如《醉翁亭记》, 要读出悠闲来, 要用缓慢而享受的语调读。

顿, “.”为朗读的重音。) 这里有作者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二.借助背景材料, 打开解读思路

文学作品总是有着各自特定的历史背景, 作品中的人物也离不开相关背景的映衬, 要真正走进作品的深处, 就不能离开对作品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 否则阅读和欣赏就会产生隔膜。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文言文本的时空距离相较现代散文更为遥远, 如何跨时空地理解古人写作时的思想和情感, 以更好地解读文本, 借助作品的背景材料无疑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以生为主体, 指导学生参与搜集背景资料。在文言文教学中, 学生不应该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应指导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课文资料,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况且,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 学生接触各种信息和资料的渠道也多了, 他们也乐于用这种现代化的手段学习。

2.以历史为准绳, 增加背景资料的可靠性。网络开放的时代, 关于某作家或某事件的背景材料繁多庞杂, 特别是在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上, 教师要把关指导, 以历史为准绳, 坚持导读资料的客观公正, 否则会误导学生。

3.以文本为中心, 延伸解读力的极限可能。一切解读都不应撇开文本本身, 但一切解读又不应该只囿于文本本身。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教学时, 及时出示时代背景资料, 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世外桃源是作者表达对黑暗现实不满和追求理想社会的精神寄托, 为苦难中的人们寻求一个精神出口。

文言文如果失去历史文化背景的支撑, 文言文教学将成为就文本论文本的自唱自吟。笔者提倡文言文的解读应当结合史料, 但史料只是一种辅助作用, 千万不能有喧宾夺主之嫌。

三.找准解读支点, 领悟文言意蕴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还恪守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仅课堂效率低下, 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学习兴趣下降。那么怎样才能简洁高效地引导学生领悟文言之意蕴呢?笔者认为, 品读关键词句, 以关键词句为支点, 是领悟文言之“真意”的金钥匙。文言文教学的“支点”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寻找的关键点, 即指文中的题眼、文眼、主旨句、文化意象等。

(一) 以文章的关键词为“支点”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阅读文言文, 就要站在高处, 统观全局, 弄清楚文章的结构脉络, 把握文章的思路。有的文章, 篇幅较长, 内容庞杂, 倘若我们在阅读时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即我们所需要寻找的“支点”, 学生可以通过它“收见微而知著”。以文章的关键词为“支点”, 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湖心亭看雪》一文是明末清初人张岱的作品, 深受一些名师和大家的钟爱, 他们的一些精彩的课堂演绎和展示给我很多的教益和启发。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题眼的“看”和文眼的“独”进行解读, 让学生在基于关键语句品读中, 不仅欣赏到古人词章的优美, 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蕴, 领悟了作者与自然为友、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这样的文言文课堂学生怎能不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二) 以文章的关键句为“支点”

很多古诗文像现代文一样都有关键句, 如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等, 这些句子不仅能概括主要内容, 还体现课文思路, 反映中心思想,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 在课堂上以关键句为“支点”, 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内容, 主旨中心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 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 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 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例如在进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抒发夜游承天寺感受的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闲人”应该是“有闲情逸致的人”, 学生也就理解了作者被贬到黄州, 他还有闲情逸致晚上邀好友出来赏月、看美景, 说明他没有把人生的失意放在心上, 可见他是一个积极乐观、豁达放旷之人。

由此可见, 文言文中有时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句在文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能快捷而有效地领悟文言意蕴, 解读作者情怀, 但文言词和句不是完全割裂的, 有时两者是有机结合、水乳交融的, 以关键词句为“支点”的方法需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四.运用比较鉴赏, 培养文言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以说, 加强文言文语感教学, 这是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提高古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语感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须遵循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规律, 在长期的读写实践活动中, 学生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体味、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培养语感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笔者想结合自己亲身的教学体验具体谈谈比较鉴赏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作用。

(一) 同一位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

作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中, 生活实践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作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和根据, 关系到作家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受其影响思想和创作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比如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基本上可以以1127年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即幸福美满的前期和流离凄苦的后期。以《如梦令》为代表的前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少女生活情趣的, 表达了词人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的情感;而以《声声慢》等为代表的后期作品所写的哀愁和怨叹的内容, 已远非前期的“离愁别恨”所能相比, 更多的是国破家亡之恨。个人的不幸和民族的灾难紧紧地连在一起, 抒发出怀念故国旧家的感情。通过对比, 学生对同一位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思想内涵就有较明确的把握。

(二) 同一位历史人物相关不同作品的比较

在历史题材的艺术画廊里, 往往有这种情形, 同一个历史人物, 在不同的艺术家笔下, 以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艺术形象出现。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刻画的曹操是一个粉脸奸臣, 到了郭沫若的《蔡文姬》里, 却变成了一个贤相能臣。当然同一位历史人物在不同的文言作品中也有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之处,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

《隆中对》和《出师表》两文主要刻画同一个历史人物———诸葛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比较:1.文章出处上, 《隆中对》与《出师表》都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语言特色上, 两文言辞都诚挚恳切。3.人物刻画上, 前者主要表现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和雄才伟略, 而后者旨在表明诸葛亮忠君爱国之情。通过比较和总结提炼, 学生对同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不同方面有了更鲜明的认识, 在人物评价方面为今后的文言文阅读积累了一定的语感。

(三) 不同古代文体作品的比较

文体的不同, 往往反映出语言形式和内容侧重有所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诸如“记”、“铭”、“说”、“书”、“表”、“序”等不同的古代文体, 掌握各种文体在语言形式方面的一些特点,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比如《陋室铭》和《爱莲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比较:1.文体上,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 《陋室铭》多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 《爱莲说》侧重于议论。2.结构上, 两文开头都不是开门见山, 而是从别的事物着笔, 引出主旨, 转入正题, 意境高远, 耐人寻味;两文结尾同样含蓄隽永。3.句式上,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 句式整齐, 节奏分明, 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 句式长短相间, 错落有致, 富于变化。4.主题上, 《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诸如这种不同文体的比较阅读的训练, 学生对古文的文体意识增强了。而古代文体一般在标题中就表明了, 学生拿到一篇此类文章阅读的方向感就更强, 在一定阅读经验的指导下, 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语感会逐步提高。

(四) 不同作家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

这方面的文言作品更多, 比如古代的送别诗和悲秋作品。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体味, 学生更直观地“入乎其内”地感受文言语感, 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如陆游《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比较教学:

1.比较两株梅的生长环境, 发现两株梅都是生活在逆境之中。

2.从陆词中一“愁”和一“苦”字可看出这是一株愁苦的梅, 带给人消极悲观的感觉;从毛词中一“俏”和一“笑”字可看出这是一株坚毅的梅, 带给人积极乐观的感受。

通过比较鉴赏, 学生不仅把握了诗歌的内容, 而且能清晰地触摸到作品背后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教学终于把古文鉴赏从“神坛”上请下来了。初中阶段, 课本上的山水类的游记散文比较多,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可以进行比较教学。

五.开展趣味活动, 深化文言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必须要在别处有广泛适应性, 学生才能学得有兴趣, 学得有动力, 学得有效率。如果学生发现文言文有用武之地, 才能“真学”, 才能有“真功夫”!

(一) 读名篇———拓展迁移

用原汁原味的经典名篇阅读和文言原始风貌的呈现, 延伸学生的课堂所学。学生如果能尽情品味, 能断句, 能读懂, 就能不断积淀文言语感, 扩大文言学习范围, 培养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如学了《马说》, 不妨也让学生读读袁枚的《病梅馆记》,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 演课本———激趣巩固

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 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自导自演。表演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过程, 他们有的对一些情节进行加工, 融进了现代生活的色彩, 有的则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 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还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了《陈太丘与友期》,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既可以巩固知识, 又可以检查翻译。学生在乐不可支的欣赏中, 不知不觉也复习了一遍课文, 真是寓教于乐, 何乐而不为!

(三) 观影视———潜移默化

从影视作品中学习文言文。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有一定的文言含量, 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荆轲刺秦王》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言素养。

(四) 用课文———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语文中学到的知识, 最终还要应用于生活, 这才是学语文之最终目的。也是真正掌握语文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以致用, 学了《五柳先生传》之后, 让学生用文言仿写一篇小自传。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 真正体会到了文言文简练、典雅的语体特征, 在朗诵中又不觉领会了一番“寓庄于谐”的文言独特风味。学完了《桃花源记》, 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 既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又可以训练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石壕吏》可以让学生把它改成剧本,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挑战他们的写作能力。

当然除以上组织形式之外, 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总之, 要开辟文言教学的“特区”, 逐步增多学生参与的机会, 大胆给他们搭建锻炼文言素养的平台, 学生在这个舞台上一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语文教学通讯, 2000 (9) .

[2]李胜建.个性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

[3]束小江.文言文教学管窥.新课程 (教研版) , 2009 (11) .

[4]张熙阳.品读关键词句领悟文言真意.新课程 (教师) , 2010 (4) .

13.古文职场励志的句子 篇十三

2、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张岱》

3、慎始如终,则无败事。——《道德经》

4、靠山吃山,种田吃田。——《增广贤文》

5、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增广贤文》

6、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8、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9、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10、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2、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1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1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15、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冯梦龙》

16、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

17、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1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20、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2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

22、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

23、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

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28、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29、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黄宗羲》

30、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曹雪芹》

31、苍蝇不叮无缝蛋,谣言不找谨慎人。——《增广贤文》

32、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33、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34、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35、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36、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37、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增广贤文》

38、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39、讲论诗词,笑谈街市,学难似风里扬丝,一世常如此。——《关汉卿》

40、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王实甫》

41、容貌娇姿奴夺魁,同郎有意只无媒。——《冯梦龙》

42、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曾国藩》

4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

44、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增广贤文》

45、有钱不置怨逆产,冤家宜解不宜结。——《增广贤文》

46、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增广贤文》

47、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王实甫》

4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9、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蒲松龄》

50、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51、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曾国藩》

5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曾国藩》

5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54、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

5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56、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5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58、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

59、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苏轼》

上一篇:特别纳税调整内容介绍下一篇: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