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简介(共12篇)
1.重庆城市简介 篇一
重庆巴蜀中学简介
巴蜀学校创办于1933年,创建人乃原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爱国将领王缵绪,它坐落于枇杷山麓、嘉陵江畔的张家花园,原是一所集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于一体的闻名遐迩的私立学校。创建初期江苏教育家周勖成由黄炎培亲荐出任首任校长,卢作孚、康心如、何鲁等任校董,定下了“公正诚朴”校训,坚持“儿童本位”教育原则,“手脑并用”教育目标,“教养兼施”教育模式,1937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成绩斐然”匾额,教育部指定为“优良中学”。1940年9月29日,周恩来站在学校大操场,作著名的《抗战九问》演讲,听众席地而坐,达三千多人;11月10日,黄炎培约请马寅初作《战争经济问题》报告;老舍、郭沫若、邹韬奋、田汉、胡风、邵力子、沈钧儒等在校园举办了数十场公开抗日演讲;华北游击队司令赵侗,曾在学校讲演报告华北游击队与日寇作战的情况;茅盾、老舍、戈宝权、周而复、郭沫若、阳翰生、夏衍、何其芳、刘白羽、臧克家、姚雪垠、沙汀、艾芜、艾青等等都多次到校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会议、活动。巴蜀校园,其时成为了抗日宣传活动的中心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任国文教员,他作词的校歌传唱至今。
1950年新中国解放后,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接办,成为西南局干部子弟学校,邓小平同志亲口指示“一切不动,只许办好,不许办坏”。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学校交重庆教育局直管;1955年8月,巴蜀学校一分为三,中学部改为重庆市第41中学校。1958年学校成为重庆市中学界唯一的“重庆市百面红旗”单位。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1年恢复更名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重庆巴蜀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北京大学首批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清华大学首批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中学,连续五届入选中国百强中学,2011年入选美国马里兰大学评选的中国高中五十强(第23名),2013年入围《中国顶级中学》名录,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全国国际象棋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体育传统项目(田径项目)示范基地,CCTV“最佳雇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学校”和“全国校园文化特色奖”,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基层组织单位,全国中小学创新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影响重庆教育十大品牌中学,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八十年来,巴蜀中学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六万多名学生,其中不乏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阎明复,人事部原副部长戴光前,国家气象局原局长邹竞蒙,国家关工委原副主任朱琳,重庆市人大原副主任卢晓钟,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夏培度,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陶晞晦,昆明原市委书记贺兴洲,两院院士李朝义、吴天
一、汪应洛、张焕乔、张存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王晓棠(女)将军,著名物理学家刘寄星、冯登泰,著名医学专家刘光耀,著名歌唱家龚七妹、吴国松、匡亚新,著名舞蹈家陈泽美、洪文莉,民生集团董事长卢国纪,电脑报社长陈宗周,国学名人李里,江姐烈士的儿子彭云博士,世界跳伞冠军刘德欣,国际象棋冠军黄茜、徐媛媛,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杨乐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湉„„2003年春,原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夫人刘永清校友回访了母校;是年秋,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李鹏及夫人朱琳校友亲切接见了以傅唯泉为首的校长班子;2012年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校友回访母校,他们对巴蜀中学给予了高度评价,极大鼓舞了巴蜀师生奋勇向前。
新世纪的巴蜀中学,学校有一个目光远大、思想先进、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1998年由时任校长傅唯泉创造性提出了核心办学理念: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挖掘潜能,张扬个性是巴蜀中学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龙的传人,培养具有健康身心、健全人格的文明的人,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的智慧的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的人,培养脚踏实地、勤奋实干的务实的人,这是我校的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2010年,学校新任领导班子深化提出了“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的德育理念。善为根。善养于心,孝慈诚让;上善若水,厚德济生。善,乃立人之根本。雅为骨。雅修于情,高洁慧美;雅润如玉,君子淑女。雅,乃处世之风骨。志为魂。志立于行,坚韧精进;志比鸿鹄,胸怀天下。志,乃成才之魂魄。《中国德育》2012年第3期以6000余字向全国介绍了学校“善雅志”特色德育的探索与实践。责任立己,制度立校,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学校出版了《尺正明道——巴蜀中学规章制度汇编》一书,为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重庆巴蜀中学,位于宏伟壮观的黄花园大桥旁边,江山环抱,绿树成阴,芳草萋萋,花香四季。2013年10月,学校完成了全面改造,以其“现代典雅、端庄大气”成为了“文化风景,育人殿堂”。这里,有全国中学最大的近万平方米室内体育馆;有11700平方米塑胶田径场,标准足球场,4个标准篮球场,10个羽毛球场。拥有全国中学最现代化的礼堂、最先进的理化生专用实验室、最漂亮的图书馆、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教学厅、学术报告厅、演播厅和考试监控中心等。每间教室装有两台名牌柜式冷暖空调、最先进的电教设施。高规格的学生公寓,每间寝室有空调、电话、写字台、壁柜、卫生间浴室等。
学校拥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师德高、科研型的一流师资队伍。上个世纪末期,我校教师袁克众是国内知名的物理教学专家,他在物理实验(教具创制)教学有很高造诣,先后40余次受省内外高校、学术年会、重点中学等邀请前去讲学,著述有《中学物理课外活动(共五册)》《初中物理知识表解》等百万字;我校教师刘怀乐被誉为“中学化学实验研究专家”,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有《中学化学重点难点实验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实证与求索》和《中学化学教学思维》等。目前,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重庆市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名师2人,特级教师12人,研究员(正教授级)14人,高级教师260余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8人,重庆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德育)工作者2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0人,重庆市骨干教师43人;博士2名,硕士100余名;中国数、理、生、化、信息学奥赛高级教练16人;获全国赛课一等奖23人,获全市赛课一等奖108人;获全国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40余人次,获全市论文一等奖270余人次;教师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00余篇,创作、翻译、编写各类书刊著述(含教材、教辅等)正式出版达400余种;先后有100多位教师赴美、英、澳、加、日、新等国家学习交流。2008年朱波获中央电视台迎奥运“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教师组全国总冠军。2010年青年教师范晓东、彭志明获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教师组全国总冠军和季军。
早在1997年底,学校在全市率先为教师配置个人电脑,率先在全国建成中学1000兆校园网,率先在每间教室、每间寝室、每间办公室配备空调„„在市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在,全校900余名教师每人免费配备了世界顶级名牌笔记本电脑一台,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全校教职工家庭上网和订阅教育教学专业杂志2—3本,辅助教育教学。学校认为,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载体。为此,学校借新课改的东风,成立了课程改革处,专业指导课程开发。学校派出40多名骨干教师赴北京等全国各地参加培训,回校后开设100多门选修课,自编教材,具有多样性、科学性、实用性特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选研究课题。高2004级自选100多项课题,将其成果向全市40多个区县汇报展示,受市教科院和各方好评,获研究性课程一等奖。高2005级124个课题,初2004级和初2005级共170余项研究性学习成果,现场会也在巴蜀召开,充分展示了巴蜀中学超一流的能力和水平。在重庆市2010年高中全面进入课程改革之际,学校抓住机遇,当很多学校还在摸索犯难之际,巴蜀中学又一次走在了最前列,在2011年成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巴蜀中学“131”校本课程体系,打造了全国中学领先的财商教育特色课程,推出了由重庆出版社向全国出版发行的《影响中学生财商的26堂课》财商教材。截止目前,学校开发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价值核心,已自编系列文本《优雅少女教程》》《正气歌》《祖国颂》等。其中“优雅少女俱乐部”“俊朗少年训练营”“财商教育”成为最耀眼的校本课程。学校“131”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受到人民网、中新社、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大渝网等国内外报刊传媒高度关注,高频率发表了200余篇新闻报道,《人民教育》2013年第8期发表了近5000字的文章《发掘•确立•打磨•提升——重庆巴蜀中学在城市中学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建设》2012年第12期以5000余字的篇幅向全国介绍了财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3期发表文章以7000余字介绍了“131”校本课程体系,将巴蜀的课程改革推上了重庆市乃至全国教改的潮头浪尖,充分发挥了作为中华名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设了巴蜀大讲坛,举办成功人生系列讲座,激励学生志存高远,培养“善雅志”的未来英才,讲坛先后延请了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院士、巴蜀校友张焕乔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世界著名新儒学代表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著名财商教育家汤小明、著名教育家叶澜、著名作家莫怀戚、著名百家讲坛主持人于丹教授、纪连海、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张延明、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叶贵本教授、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教授等参与讲坛,以他们的成功人生经历、学术创造等,引领了我校师生精神思想,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注入了优秀的元素,受到了我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巴蜀大讲坛的水平可谓全国顶尖。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如《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财商教育校本教材研究》《基于巴蜀中学的学校文化建设》等,以此为平台吸引了300余位教师参加,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课题荣获重庆市政府二等奖和教育部三等奖。
2003年,巴蜀中学将眼光投向世界,成立了专门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的国际部,从此,以全球化的眼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华灵魂、世界眼光、现代观念的世界文明人,成为巴蜀中学新的追求。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开展了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多种留学项目,不到5年,学校已向世界各地输送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还曾创下留美班全体学生整班跨入美国名校的奇迹。2013年,我校学生孙启航被世界最顶级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录取。每年,学校引进优秀的外籍教师、校长、专家、外国领事馆官员来进行教学、访问和交流。短短数年时间,巴蜀中学在欧洲、北美等地区建立了近十所国际友好学校,包括英国爱丁堡圣乔治女子学校,英国巴京艾彼人文体育学校等。2007年,我校与英国爱丁堡的圣乔治女子学校经过国家汉办授权,正式开设孔子课堂,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2011年,学校在美国纽约州再建了一所孔子课堂,向当地学生、居民传播中国文化之美。
近年来,巴蜀中学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体育比赛中屡创佳绩,豪夺10枚金、银、铜牌:田涛夺取世界第25届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唐鹏获得第九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任品旭同学获得2013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 Junior)总决赛搜救组世界冠军,刘泓江、桂海航、刘又铭同学获得季军,王培海、傅騠等3位同学获第九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搬运国际银牌,刘臻、吴艳萍、欧仲航获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创意赛银牌,雷凯翔同学获得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PIO)中国赛区金牌,任杰、张宇翔、徐博闻同学获得银牌,谭睿、叶丹、杨至轩、汤定一等同学获得铜牌;徐媛媛获2000年世界国际象棋青年比赛女子冠军,黄茜获第36届世界国际象棋女子团体冠军,肖望夺取泛太平洋世界中学生男子100米和200米两枚金牌„„此外,近十年来,在国内的中学生数、理、化、生、信息等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21人次,进入全国中学生冬(夏)令营110余人次,获全国一等奖400人次。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卓著:李德炜同学在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中获得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金牌,是重庆市第一次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金牌。王培海、吴浪、王睿怡、陈红宇、杨丛铭分获重庆市第四、五、六、七、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学校目前有勇夺43枚全国冠军的国际象棋队、在全国夺冠的校女子排球队,在全市夺冠的女子篮球队,在全市夺冠的女子足球队,在全市夺冠的校乒乓球队,在全国都属于高水平的田径队,60余人次获世界、全国、重庆市冠军、亚军等奖项的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全国获一等奖的校舞蹈团,在全市夺冠的校管乐队和弦乐队(范书英获全国中学生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在重庆大剧院举行专场新年音乐会的重庆中学第一个交响乐团,在国泰大剧院举办专场演出的校童声合唱团,获中国校园电视节节目金奖的巴蜀中学电视台,获全国最佳社刊一等奖的巴蜀风文学社(社员张引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特等奖)、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爱心社等学生运动队和社团近百个,为学生体艺特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学校先后承办重庆市各类市级活动100余个。承办1996年全国创造教育年会,2001年全国中学生第五届国际象棋比赛,2009年第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2010年第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2011年第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等全国级、世界级的会议、赛事,展示了巴蜀中学的风采。
近年来,我校的办学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到校参观的领导、专家、来宾的好评:学校涌现了荣获重庆十佳中学生刘峻琳、张航、廖佐夫、刘景南、陈韵竹,荣获第九、十届宋庆龄奖学金的许婧榆和罗钦文,荣获第四届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的毛令爽,荣获重庆十佳英才少年的向罗兰,荣获阳光少年重庆十佳的陈照丰,重庆市首届“五心四好”美德少年沈定,勇夺近四年重庆市中考状元的李奡、韦宇丹、柳宇星、刘峻琳、杨晋川等五位同学,勇摘当年重庆市高考文理科状元的李玲、张倩、王晓书、屈仁丽、蔡妮芩、何宇佳、罗诗语、戴昊汝等八位同学,学校初中中考连续十八年蝉联高分段人数、优生率等多项指标全市第一,新世纪来有500多名学生考人北大清华,300多名学生光荣入党„„受到社会和媒体关注,“宏志班”办学被中宣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高2011级1班囊括重庆市高考前5名,16人考入北大清华,被全国众多媒体誉为“史上最牛文科班”,2011年7月15日晚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对班主任胡贤正和高考第一名罗诗语、第二名石鎏、第三名罗丽莎进行专访。巴蜀中学的跨越式的迅猛发展,抢眼夺目,被社会称为“巴蜀现象”,媒体将巴蜀誉为“全市普教系统的一面旗帜”。
学校通过“领雁工程”“捆绑发展”“帮扶计划”,先后对重庆66中、秀山洪雅中学、黔江民族中学、垫江九中、涪陵高级中学进行了物质和教育教学帮扶。学校在2006年投资创办了渝东巴蜀中学,现已成渝东南的初中名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送去了我们对三峡库区的一份责任和爱心,让库区人民分享了巴蜀优质的教育资源。2012年12月,学校与上海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创办涪陵巴蜀中学的协议,拉开了巴蜀中学探索教育集团化的序幕。
巴蜀中学,在历史的沉淀和现代的辉煌中,正向“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受人尊敬的中华名校”办学愿景大踏步前进!
重庆巴蜀中学学校简介 联系方式 招生计划 历年中考分数线2001年-2008年,初中的各项综合升学指标在全市遥遥领先,高中历年升学率都保持在95%以上,重点大学升学率60%以上,20%以上升入全国排名前十位的一流重点大学和国际一流大学,其中有288名同学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并且在近六年中产生了4个重庆市文科状元、2个理科状元。2009年高考
1.该校有65人被清华、北大、港大及美国前50所大学录取,创巴蜀历史新高;(1)上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54人,实际录取44人
(2)美国综合排名前50所(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大学录取11人(3)香港三所大学录取10人
2.该校文科李浩加分后666分,居全市第一;3.该校理科李博远加分后709分,居全市第一;4.该校文科被北大录取14人(全市共录取24人),居全市第一;
5.该校高考上线率达98.2%
6.该校保送北大、清华11人,居全市第一,其中刘令琦的保送考试成绩居全市第一。李晓聃保送北大小语种(全市唯一)。
该校五科竞赛冬(夏)令营11人(全市20人),居全市第一;2.该校五科竞赛一等奖57人,63人次(全市172人),居全市第一 3.该校创新大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①获机器人国际奥赛搬运赛全国冠军,国际银牌;②获“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三等奖(重庆最好成绩), ③获科技创新市长奖。
该校樊雨鑫、李紫分别以总分1080(全国第一)、1069(全国第三)的好成绩被清华美院录取;2.该校艺术特长生曾文(小提琴)、刘晶(声乐)被北大录取 3.参加清华艺尖测试,成绩突出。附:2005年考入清华北大51人;2006年考入清华北大38人;2007年考入清华北大44人;2008年考入清华北大53人;2009年考入清华北大44人;以上均含保送人数。
2010年,重庆巴蜀中学成功保送清华北大17人,并在2010年的高考之中,有36人考入清华北大,共计53人,举重庆之首。
2012年,重庆巴蜀中学有45人考入北大清华,是全市唯一一所上40人的学校,居重庆第一,实现三年冠。并有104人被世界著名大学录取。
巴蜀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坐落在宏伟壮观的黄花园立交桥畔,背靠枇杷山麓,面对千里嘉陵江,江山环抱、绿树成阴、芳草萋萋、花香四季,这里是育人的沃土,成才的苗圃。
清华大学2012年“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名单公布,我校获得推荐名额,获得推荐的学生不用参加笔试,面试通过就可以享受降60分录取的优惠。
我校孙启航被剑桥大学数学系录取
日期:2013-8-22 17:56:00 点击数:6947
喜
报
近日,我校高2012级18班同学孙启航被世界顶级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录取。
在此对培养孙启航的高2012级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辛勤栽培孙启航同学的高2012级18班全体教师表示深切的感谢!特此报喜!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2013年9月26日
预祝巴蜀中学2014高考再创辉煌
[日期:2014-06-06] 来源: 作者:巴蜀化学教研室
阅读:131次[字体:大 中 小]
预祝巴蜀中学2014高考再创辉煌!预祝考生们:考的全都会,蒙的全
都对!
高2014级31人(41人次)获高考加分、保送、北大清华降分录取资格
我校高2014级目前已有3人获得保送,17人获得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高考降分录取的签约,21人因在各种全国大赛中成绩优异获得高考加分资格,以上三项的人数均居重庆市第一位:
1、我校高2014级学生王冰璐、祝苡钦、吴婧
一、曹馨月获得并通过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在北京大学高考录取时将享受降分录取和加分选专业资格。
2、我校高2014级学生高珺恺、黄磊、刘梦玲获得并通过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在清华大学高考录取时将享受降分录取和加分选专业资格。
3、我校高2014级学生翟伟杰、王棋明、丁载宇、刘江浩等4人进入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冬令营,均已获得高考加分资格,并均已获得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高考降分录取的签约。
高2014级学生李昊坤高一时即进入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冬令营,已经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高2014级学生马明智高二时即进入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冬令营,已经保送进入上海交大学习。
(备注:我校高二学生陈韵蒙、秦臻至进入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冬令营,已提前获得高考加分资格,未统计进高2014级数据。)
4、我校高2014级学生童歆、黄楹棹2人进入全国中学生物理奥赛冬令营, 均已获得高考加分资格,此外黄楹棹、廖思棋(全国物理奥赛重庆赛区一等奖)获得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高考降分录取的签约。
5、我校高2014级学生蒋艳玲进入全国中学生化学奥赛夏令营,已获得高考加分资格,并获得清华大学高考降分录取的签约。
6、我校高2014级学生黄燕婷、彭玉红、方草、唐玉莎进入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夏令营,均已获得高考加分资格,黄燕婷还获得清华大学高考降分录取的签约。
7、我校高2014级学生雷凯翔、徐博闻进入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赛夏令营,均已获得高考加分资格,雷凯翔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
8、我校高2014级学生周佳因篮球水平突出,清华大学给予高考文化成绩重庆市二本线的65%即与录取的签约。(敬请期待后续喜讯)
9、我校高2014级学生张家豪因艺术水平突出,北京大学给予高考文化成绩降65分录取的签约。(敬请期待后续喜讯)
10、我校高2014级学生张钰东、张昊天、廖一扬、杨轩奕在第十四届全国电脑制作活动获全国一等奖,获得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资格;廖一扬获得清华大学拔尖计划资格。
我校高2014级学生许婧榆获第二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资格,并获得清华大学拔尖计划资格。
我校高2014级学生曹越获第十三届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获得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资格。我校高2014级学生王璐获第十一届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清华大学拔尖计划资格。我校高2014级学生李雁奴获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获得清华大学拔尖计划资格。合计我校高2014级有4名学生获得清华大学拔尖计划资格,人数全市最多。
【以上数据截止2014年2月21日,巴蜀中学高三更优异的成绩我们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2.重庆城市简介 篇二
重庆大剧院位于重庆市江北城江北嘴两江汇合处临江地段,基地面积68945m2,总建筑面积99010 m2。剧院包括1850座的大剧场(乐池88座)和930座的中剧场(乐池75座),概算总投资16亿元,是目前国内仅次于国家大剧院的第二大规模的剧院项目。
2 供配电及变配电所
2.1 负荷等级
重庆大剧院项目为特大型甲等剧场,属一类高层建筑,楼内消防设备及舞台照明、舞台机械、舞台电声、贵宾室、演员化妆室、电视转播等重要用电设备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大剧院由两路10kV独立电源供电,电源从附近区域变配电站引来,以电缆埋地方式进入建筑物地下室变配电所。另在大楼地下室设置两台1000kW自备柴油发电机。
2.2 变配电所的位置
变配电所的位置,从缩短低压供电范围、减少线损及节约能源的目的出发,考虑变配电所应深入负荷中心,如设置在舞台相关设施、设备机房等大容量用电设施处。并结合本工程大、中剧场东、西大致对称布局的特点,在地下室相对应的地方设置两个变配电所。
主变配电所设置在靠近建筑外墙、中剧场观众厅之下,内设16台金属铠装型高压配电柜;4台1600kVA的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30台金属分隔式低压配电柜和5+14台应急电源低压配电柜,主要为中剧场及相关区域的照明和电力配电之用。
副变配电所设置于大剧场观众厅下之下,内设6台高压隔离开关柜;4台2000kVA+2台1600kVA的干式变压器;45台金属分隔式低压配电柜和13台应急电源低压配电柜,主要为大剧场、设备机房和相关区域的照明和电力配电之用。
在主变配电所值班间内设置1套变电所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及相应工作站,对高、低配电柜进出线回路、变压器温控器、直流屏等进行遥测、遥信和记录。并对大楼BA系统提供OPC服务,以便BA系统从上述监控系统中获取所需监测的数据,也为节能、降耗管理设了一个操作平台。
2.3 谐波治理
考虑到电磁兼容问题,为抑制舞台灯光的可控硅调光设备产生的谐波干扰,故在舞台灯光的硅房内配电柜处设置一套有源谐波抑制器。
2.4 不间断电源及接地形式
除消防设备及重要设备有应急电源供电外,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智能应急疏散指示逃生系统、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变配电所监控系统、安保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根据规范及使用要求,各系统还自带不间断电源(UPS)。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
3 照明系统
大剧院的照明设计从明亮、美观和节能等多方面考虑。
3.1 灯具的选型
大剧院所采用的灯具种类众多,具体选型如下:
●观众厅以嵌入式低压卤素筒灯、壁灯为主。
●前厅、休息厅及接待厅一般照明为嵌入式节能筒灯,装饰照明为嵌入式低压卤素筒灯。
●售票厅、办公室采用高光效嵌入式荧光灯。
●走廊、电梯前室,楼梯间采用节能灯。
●设备机房、地下小车车库采用荧光灯。
●巴士车库、布景车间等高大空间采用金卤灯。
●室外广场上采用杆式的装饰灯,内设125W的金卤灯。
●室外总体草坪上装设的草坪灯,光源为节能型荧光灯。
●大台阶上嵌入节能型荧光灯的台阶灯。
●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厅、地下车库设置应急疏散照明,选择以LED为光源的消防应急疏散标志灯具。变电所、楼层配电小间、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排烟机房、舞台工艺配电室、灯光音响控制室、观众厅、宴会厅、贵宾室、演员化妆室等重要场所设置应急备用照明。
●大楼屋面高处四周设了多个航空障碍灯。
●本建筑物的立面照明,采用上万套白光LED灯具,内光外透,使整个大剧院在夜幕降临时,像一艘晶莹剔透的水晶船停泊在两江河口边;在江边南立面上还设立了一块超大面积的彩色LED屏幕,平时可做公益或商业广告,演出时也可作实况转播,为重庆的城市夜景添光增彩。
3.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本工程除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外,还设置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一些公共场所的照明如前厅、宴会厅、走道、车库以及总体照明、水景照明进行集中控制。根据各场所的特点和用途,编制各自不同的场景,并纳入天文时钟控制,实现各区域内不同场景的全自动切换。同时也可通过墙控器或电脑的干预,实现场景的人工转换及实时调整。从而营造舒适的光照环境,节省能源。
4 消防智能应急疏散指示逃生系统
考虑到本工程为超大型建筑物,并为人员密集型场所,因而设置了消防智能应急疏散指示逃生系统。该系统将以往独立型标志灯“就近引导逃生”的理念转化为“安全引导逃生”。该系统24h不间断的对设备进行巡检,保证了整个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避免火灾发生时的逃生盲区。此系统通过和消防报警设备的联动,获悉现场火警信息,动态调整逃生方向,使逃生人员能安全、准确、迅速地选择安全通道逃生。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人员逃生,使得整个疏散系统逃生通道的选择有章可循,避免人员进入烟雾弥漫的区域。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系统)
为了对建筑物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测量,各种机电设备安全节约能源、节省人力及确保建筑物内环境舒适,本工程配置了智能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BA系统监控内容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给水与排水系统、供配电照明系统和冷热源机组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操作站之间的网络采用以太网及TCP/IP通讯协议,传输速度为100Mbps。现场控制总线采用LonWorks协议。
设立BA系统可以得到如下效益:
●通过优化控制,节省能源并减轻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
●提供可靠、经济的能源供给方案,实现能源管理自动化。
●通过统一调度和指挥,提高建筑物及内部人员与设备的整体安全水平和灾害防御能力。
●不间断并及时地提供设备运行状况资料、报表以供集中分析,作为设备管理决策的依据,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的自动化。
6 消防报警系统
重庆大剧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级为特级,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在空间和逻辑关系上将各系统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当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快速、正确地处理各系统的配合使用,预防灾难的发生,使损失减少到最低。
消防控制中心设于地下层东南侧,由门直接通向室外。
本工程除普通场所设置常规感烟和感温探测器外,还设置了多套大空间火灾报警系统。
为解决舞台及观众厅等大空间场所的火灾早期探测和可靠报警问题,配合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了大空间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由双波段火焰探测器和光截面感烟探测器组成,通过获取被监测现场的火焰和烟雾图像信息,经系统主机进行分析处理和智能判定后,自动进行火警预报,并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喷水灭火系统可将火灾消灭在初级阶段。
双波段火灾探测器属于智能型火灾探测设备,具有感火焰防火功能,适用于大空间和其他特殊空间场所。该设备由红外CCD和彩色CCD组成,可将采集到的红外视频图像信号/彩色视频图像信号传送给信息处理主机,使火灾探测和图像监控得到有机的结合。报警灵敏度可现场编程灵活设定,以满足不同场所需要。
光截面火灾探测器又称为线型光束图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智能型感烟火灾探测器,适用于大空间和其他特殊空间进行感烟火灾探测。它可对被保护空间实施任意曲面式覆盖,具有分辨发射光源与干扰光源的能力。由图像感烟发射器和图像感烟接收器两个部分(简称发射器和接收器)配套使用,使用时每只接收器可对应多只发射器,发射器的数量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根据不同场所的要求,报警灵敏度可现场编程灵活设定。
大空间火灾报警系统可与任何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地址编码模块进行联接,如同一场所中已设有其他系统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只要向本系统提供地址编码即可进行连接。
7 防雷措施
重庆大剧院属二类防雷建筑物。采用共同接地体,接地极利用桩基钢筋。楼内所有接地线均从共同接地体中分别引出,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设计中采取了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接闪器采用避雷带;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子外侧两根主钢筋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且沿建筑物四周外廓均匀布置。设计时考虑到全玻璃建筑,还在建筑最高处设置了2根预放电避雷针,防直接雷灾害。
在变压器高低压侧以及安保及消防控制室、信息机房、电梯机房、灯光音响控制室等电子用电设备、户外照明和屋顶电力设备等配电箱处,根据防雷分区装设相应等级的电涌保护器(SPD)。以防雷击电磁脉冲。
8 结语
3.重庆:热火城市,生活化 篇三
面积82402.95平方公里
人才政策《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实施细则》、《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实施办法》
在此次调查中,重庆在总榜中居于第八位,其中在政策环境及政务环境两个分榜中分列第十与第九,而在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则位于十名开外(分列第十二及第十三)。可见,重庆市在政府引才引智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外国人才的较高肯定。
作为中国著名的三大火炉之一,重庆在引才引智方面的表现也颇为火热。早在2005年,重庆市人事局、市外国专家局主办的重庆市政府赴美“引才引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场“引才引智”活动共达成人才引进、智力服务的项目和技术合作协定32项,2009年,重庆市委人才办出台《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实施办法》,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渝工作,并规定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可享受一次性安家补助费100万元。2011年,重庆市外专局审批外国专家来渝工作许可400个,较2010年增长了80%,核发新办外国专家证515份,较2010年增加13.9%,新审批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28家。
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宜居重庆、健康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畅通重庆”建设,重庆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宽,大大提高了重庆宜居指数。对于重口味的外国人,重庆是一个天堂;而对于习惯了清新淡雅口味的外国人来說,重庆也别具一番风味。重庆丰富的夜生活也让外国人津津乐道:晚间开门的大排档,河流交汇的夜景都让不少外国人有“非去不可”的冲动。此外,重庆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日渐浓厚的消费文化都让外国人将重庆评为最生活化的城市。专家点评:
重庆是中国西部开发中新崛起的中心,在吸引外国人才和投资方面工作突出。当地的外国专家局工作人员在帮助和服务外国人方面尽职尽责。
——宋伟宏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特别助理/UBC汤森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主任、
4.重庆华威英文三校简介 篇四
欣阳校区(欣阳广场四楼65472400)
华威英语沙坪坝欣阳校区于2006年建校,建校初期即用“优学会”这一汇集众多精英的“英语角平台”在沙坪坝英文爱好者中创出了口碑,并树立了英语角的最高标准。“优学会”融汇了众多重大、川外的教授,3中和7中的英文老师及英语出众的学生等一大批英语口语爱好者,让华威迅速在人才济济的沙坪坝区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及肯定。
沙坪坝欣阳校区一直秉承“求真务实,用事实说话”的作风,不断提升学校软硬件设施。建校5年来,在校人数达1500多人,服务了13000多个家庭,让每一个学员都能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大渡口校区(大渡口区府东二楼68082011)
华威英语大渡口校区开校于2006年,拥有1100多名在校学员,并为上万个个家庭提供了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英文培训服务作为行业标杆深入人心,并让英文学习渗透到学员的生活中,这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还让学员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员们终身受益。
在办校期间,学校获得了十佳办学、值得信赖等荣誉,与大渡口政府合作的英文推广活动也赢得了各界好评。
凤天路校区(凤天路大道132号附14号65030898)
华威英语凤天路校区开校于2006年,针对自身特点,学校沿用并改良了沙坪坝校区多年积累的教学和服务经验,以最专业,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服务学员。凤天路校区集合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布置,让学员始终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让英文作为常用语言在无形中不断渗透和加强,使得学员的英文语言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5.重庆巴蜀小学校简介 篇五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是一所历经80多年岁月洗礼,学校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位于中国抗战文化联合会旧址:渝中区张家花园,居美丽的嘉陵江南畔,紧邻重庆CBD中心商务区解放碑,占地30余亩。学校创建于1933年,由原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瓒绪任董事长、江苏教育家周勖成任校长。1936年,巴蜀学生生活照片和学业成绩代表中国送至英国伦敦参加国际教育博览会深受嘉奖。1939年,因办学成绩显著,中国国民政府林森主席题赠“成绩斐然”金字红匾。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80余年来,周恩来、邓小平、叶圣陶、邹家华、王晓棠等风云人物,先后关心、工作或学习于此,学校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历史名校。
学校·理念
学校秉承 “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建校宗旨,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为学生而办学校。
学校·课程
在“创造与个性共生的课程文化”实施过程中,学校主张教育“因生而动、因律而美、美美与共”的价值取向,凸显尊重、激发、共生的律动教育三要素,尊重学生个性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研磨学生;激发师生内在的生命动力,张扬个性;寻求师生素质的共生共长,各美其美。近年来,基于小学教育基础性、全面性的特点,构建起包含基础学力课程、生活实践课程和潜能开发三类课程的“1333”律动课程体系,突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并确立了“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课改路径,通过“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种课程形态的一体化实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
学校·管理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发展,营建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办学水平,逐渐形成多种体制、多元特色、多地办学的一牌多品的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充分发挥律动教育的价值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先后获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定点联系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重庆市人民政府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首届“最可敬可亲教师团队”称号、中美“千校携手”项目示范校、全国首个“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实践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6.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简介 篇六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乘用车项目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汽车园,总体规划用地700亩,一期建设300亩。厂区紧靠210、212、319国道和主城环线四条高速公路,可直达国内各大、中城市,距重庆最大的寸滩集装箱码头约1 km,可通往全国各通航口岸,交通十分便利。
力帆计划在此投资建成年产轿车15万辆,并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建立汽车发动机20万台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研究院。力帆轿车项目分三期投入24亿元,第一期投入9亿元,第二期投入8亿元,第三期投入7亿元。目前,力帆轿车工厂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已接近完工,所有厂房及生产线均由曾为海南马自达、一汽奥迪、东南汽车提供服务的长春九院设计,设备采购自世界各地。
力帆轿车响应国家对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的倡议,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产品开发主要采用联合开发与技术购买的方式,通过获得技术归属权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力帆汽车业务跨越产业竞争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核心战略资源,从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在自主开发过程中,力帆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目前,力帆轿车已被授权70余项专利。
为有效实施自主研发战略,力帆汽车采用创新方式组建研发团队,从全球范围整合技术资源,引进国际汽车界高级人才。聘任国际领先厂商——克莱斯勒原技术高管王德伦加盟担纲力帆研发团队负责人,并从克莱斯勒引入近30名技术骨干;同时从国内各大车厂引入百多人,搭建基本研发团队。力帆开门造车,与上海同济大学、重庆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长春第九设计院、英国D&P公司,美国MSC公司、西门子公司、德尔顿公司、全方位技术合作。
7.初探重庆城市RBD的形成 篇七
RBD是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译为“休闲商务区”,也可以译为“游憩商务区”或“旅游商业区”。它是当今国际中心城市推出的与其商务中心功能相呼应的新兴产业区—RBD将休闲娱乐、主题旅游、精品购物等各类项目加以整合,并与商务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产业,形成现代都市新亮点。
现在比较受认同的游憩商业区(RBD)概念为:城市中以游憩和商业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
重庆市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既以江城著称,又以山城扬名,在我国地理位置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的老重工业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特大城市之一。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虽然重庆市的游憩商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重庆城市RBD的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通道型发展模式”理念的指引下,重庆旅游就必须定位为“观光型旅游胜地”。因此,重庆旅游的市场形象主题就是“雾都,三峡,巴渝风”。以下就将其形成机制进行详细说明。
2 从宏观上来看重庆城市RBD形成的必要
自1995年保继刚引入RBD的概念,城市RBD形成机制的研究就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总结前人的研究再结合重庆市的实地情况,重庆城市RBD的形成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关于重庆建设城市RBD的必要性,笔者将其总结为:四个需要和一个推动。
2.1 重庆市民游憩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享受闲暇的时间普遍增多。而广大城市居民更是长期生活在拥挤的环境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中,他们急需利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压力。但城市人口的高密度和昂贵的地价限制了大规模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城市居民日益扩大的游憩需求和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唯有建设集游憩和商业服务于一身的城市RBD,通过这个途径既能满足居民的游憩需求,也可以通过商业活动收回成本。
2.2 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重庆市并不缺乏旅游资源,三峡、大足石刻、温泉都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誉盛名的景点。但是长期以来,重庆在游客中的形象一直停留在旅游中转站而不是目的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庆市旅游配套设施的缺乏。据笔者了解,重庆市极少有专营重庆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服务的商家。这不仅会减少重庆的旅游收入更会影响到重庆市旅游形象的建立。建设城市RBD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可以延长旅客在汉停留时间,再配合重庆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重庆市变旅游中转站为旅游目的地将不在遥远。
2.3 城市商圈自身发展的需要
重庆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将是众商家竞争的地方。如今,重庆已经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种商业联合。南(广东)资北上、北(北京)资南下、东(上海)资西进、外资投入在重庆已经不是新鲜事。有重庆百货商场、好又多、新世纪、王府井、山城、家乐福、重克隆等的存在,重庆的商业竞争可以看出是异常激烈的。单纯的购物已经不能吸引重庆市民的眼球,众商家为求发展,就必须要由“商”的单方面含义扩展到具有多种功能并存的生活空间。而众商家己充分认识到娱乐休闲对购物消费的带动作用。
2.4 城市发展的需要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雅典宪章》中指出居住、工作、交通与游憩是城市最基本的四大功能。而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努力把城市创造成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这两部城市规划文献,是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文体,是人们经过无数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因此重庆市要发展,就要从各方面为市民服务,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大力建设城市RBD显然是个明智的选择。
2.5 政策的推动作用
事实证明城市RBD的建设对于推动城市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重庆市政府一直大力支持该市的RBD建设。近年来重庆市在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和环境整治中,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以游憩功能开发为导向的策略。这在重庆市对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南滨公园及周边地段和滨江路及周边地段的开发就可见一斑。
3 从微观上看重庆二江游憩商务带的形成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同国内外其它旅游城市一样,武汉城市RBD的形成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武汉城市RBD并不是像其它大多数地区一样表现出单核辐射式的发展方式,其RBD表现为具有多核心结构的重庆二江游憩商务带。这是由重庆市的地理形态、资源禀赋和发展历史等诸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3.1 重庆二江游憩商务带的形成
重庆是由长江、嘉陵江和山体共同组成的“山城”城市,以水为灵。水是重庆城市旅游的命脉,失去它,重庆就会变为一具没有生命力的骨架。
位于西部的重庆,不仅有着西部惟一直辖市的美称,旅游资源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重庆(渝中区)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一直是个兼具交通、商贸、办公、娱乐等功能的城市中心繁华地段,也就是中心商务区(CBD)。RBD与CBD叠加,在中国城市形态中较普遍。从商业活动行为特征可以发现,自古中国商业商务行为就与休闲行为结合紧密,中国历来就有在茶馆、澡堂谈生意的习惯,这与中国传统商业文化是分不开的。在商业和商务集中发展的基础上,为方便高密度的商务人群和商业消费,CBD的休闲性和娱乐性得到提高,大量娱乐业态和休闲业态向此聚集,叠加的RBD则开始出现。
综上所述重庆市具有其发展滨水旅游的优势,这就促使了重庆临江游憩商业带的形成。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重庆市政府,要提升重庆市的旅游形象,深度开发重庆市旅游资源,完善重庆市旅游功能就必须要大力发展重庆滨水旅游带的建设。
3.2 重庆城市RBD系统
重庆城市RBD在地域上被分割成了几块,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不能被分割开来。在这里我们要引入城市游憩商业区系统(SRBD)的概念。SRBD中的各个子RBD之间既有竞争性的作用,也有共生性的作用。这就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整合这些因素的作用,建成复合、高效、互补的重庆城市RBD系统,提升重庆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
4 重庆城市RBD形成机制系统分析
从形成机制上可以看出,RBD的旅游吸引物系统不是独立的、内向的,而是和城市文化、城市商业、城市景观和资源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的。通过商业载体的主题化、趣味化等手法,可以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物;通过商业街区的建筑处理、业态重组等手法,可以将分散的商业积聚成吸引物,也可将分散的吸引物集合成核心吸引物;通过街区景观处理、城市文化具象、城市景观微缩等手法,可将城市其他景观文化等元素“借用”进RBD。而重庆城市RBD的形成发展,是由需求驱动、政府推进的,并受到的重庆市地理区位和发展历史的影响,而形成了这种二江游憩商务带,最终将发展成为重庆游憩商务区系统。
参考文献
[1]李艳娜.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兴起和发展战略.商业时代,2005,(36)
[2]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
[3]张翰卿.城市中心区游憩功能的开发—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
[4]王宝君.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看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中国科技信息,2005,(8)
8.重庆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测定 篇八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动态比较 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有了较多的成果,其中关于重庆市各区县(市)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也有一些文献,但这些研究更多地是集中于重庆市各区县静态竞争力的横向比较,较少有关于区县竞争力的动态分析。显而易见的是,重庆各区县竞争力的状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每年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会发生变化;即使位次不变,各城市竞争力的变动幅度也不会一致。若拘泥于单纯的静态分析,则无法掌握各区县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和提升幅度。因此,目前需要对重庆各区县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动态测定,从而精确描述出各区县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而为有效提高各城市竞争力的增长潜力提供理論依据。由于此处只是要对各区县的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无需对各因子进行经济意义上的解释,因此此处选取成分分析法为统计工具。又因为在因子分析法中,所提取的第一主成分最能反映出区县竞争力水平的信息,而第一主成分在各变量上的系数就是计算竞争力的标准化后的加权系数,所以此处用第一主成分数值作为评价区县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和幅度的衡量标准。
一、建立指标体系
为了全面反映重庆各区县竞争力情况,以及获得较大的样本数目(大样本数下统计性质才可靠),我们选取了重庆市全部区县(40个)作为分析样本。
考虑到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动态可比性,我们共选择了8个指标来衡量重庆市各区县综合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经过多次试算,剔除了第一主成分系数为负数和系数小于0.1的四个指标,最后由如下8个指标组成反映重庆市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是: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X2-第三产业比重(%)、X3-人均工业总产值(元) 、X4-城市化水平(%)、X5-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X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X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以上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02-2005),《重庆领导干部手册》(2006),以及相关城市历年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由于篇幅所限,各指标的原始数据从略。
二、构建衡量竞争力变化的计量模型
为得出动态分析计量模型中的相关系数,本文首先对上述重庆市2001年各区县竞争力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SPSS软件的部分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 中可以提取出计量模型中原始数据标准化所需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的数值(表1中的Mean即为样本均值, Std.Deviation即为样本标准差)。
从表2中可以提取出计量模型中各变量的共同主成分系数(纵行Component 1 的数值即为第一主成分的系数)。
依据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和上述分析结果,建立衡量重庆区县竞争力动态变化的计量模型如下:
式中为重庆各区县竞争力(第一主成分)得分,Zi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i=1,2,…8),Xi为原始指标值(i=1,2,…8),Zi=(Xi-μi)/σi(μi为样本均值,σi为样本标准差)。
三、计算比较各年重庆各区县竞争力
根据以上计量经济学模型,以SPSS软件计算得出,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重庆各区县竞争力
得分如下表3所示:
从上述的比较结果来看,重庆各区县的竞争力水平得分历年来均有所变化,但每年各城市竞争力增长或下降的幅度不同,由此造成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有所变化。表中显示:渝中区的竞争力得分一直稳居第一,巫溪县的竞争力得分基本处于各区县市之末;竞争力前十名除了双桥区之外,基本由处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区组成,而竞争靠后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巫溪、开县、云阳等,居于中游的是渝西经济走廊区。并且,各区县的经济增长潜力与其当前的竞争力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要与当地资源或开发情况有关。
参考文献:
[1]杨兰桥王发曾:河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刘海英季莉娅:内蒙古七大主要城市竞争力分析.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6
[3]韩毅袁国敏:果艺.辽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
[4]邹君:湖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9
[5]张庆伟:浙江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3
9.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简介范文 篇九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自1936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榨菜之乡——涪陵。学院占地3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2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62亿元,馆藏图书52.1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550台,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594万元,有建筑实训中心等9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下设工程造价实训室等86个校内实训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341人,专任教师248人,教师中博士1人、硕士54人,教授4人、副教授113人,双师素质教师125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8人,还聘请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财经贸易系、生物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轻工系等6个教学系,开办建筑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服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等36个专业,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龙头,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支撑,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2个、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1个、中澳合作推广项目1个、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市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教学团队1个。学院面向17个省(市、区)招生,在校生7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探索和实践“校校、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和“三个三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与8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培养,与企业合办“重安班”、“嘉陵-本田班”、“奥康班”、“涪陵榨菜班”、“华峰班”、“观澜湖班”、“雅戈尔班”、“望江班”等订单班。学院是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百人计划行动”首批派出单位,涪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移民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开展41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学院高职教育服务、党建工作均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良好”学校、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优秀职业教育成果展评活动先进集体、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平安校园、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
10.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学生食堂简介 篇十
有荤有素,2.5元就能吃饱
在重大虎溪校区一食堂,新闻系大二的薛钰琦强烈推荐食堂的自选餐厅。“一般素菜类的价格是1.5元和2元。肉类的菜有2.3元、3元、3.5元和5元的。” 薛钰琦说,一般5元的都是类似现炸酥肉、辣子鸡丁这种非常有特色的菜品,而2.3元的一般就是蔬菜炒肉之类的。“酥肉非常多,对于女生来说,一份都吃不完就能吃得很饱了。”薛钰琦告诉我们,自选餐厅的分量很够。
我们了解到,一般一荤一素价格大约在6元,都能吃得比较饱。如果要省钱,可以打一个2.3元的又有荤菜又有素菜的菜品,然后再加两角钱的饭。“虽然说饭是两角钱二两,但是不够吃去加的话,食堂的师傅也一般都会给大家加的,大多都不会收钱的。” 薛钰琦说。值得一提的是,小面才3元二两,据重庆的学生反馈,味道也还将就。
他们的推荐菜:自助餐厅的宫保鸡丁、蚂蚁上树。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一食堂价格
自选餐厅
素菜类:1.5元、2元
肉类:2.3元、3元、3.5元
11.重庆城市简介 篇十一
9月28日,重庆市区“皇冠扶梯”旁,一看到拎着大包小包的人群,31岁的沈晓民便和其他几个“棒棒”一拥而上。“老哥,挑行李嘛?”
从菜园坝到两路口,“皇冠扶梯”这个号称亚洲最长的扶梯,是许多人必经之路。重庆火车站和重庆汽车站就聚集在菜园坝,这里是重庆最主要的人流集中地。
来自奉节县五马乡的沈晓民,到重庆城区做“棒棒”已经两年多了。“棒棒”这个与美女、火锅同为“重庆三绝”的人群,据说在重庆城区已有几十万之多。
“棒棒”又称挑夫,在爬坡上坎的重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根棒,一条绳,就是他们谋生的全部家当。一天近12个小时的营生,换来十几二十元不等的收入。
这些来自重庆远郊区农村的“农民工”,到2006年末,已经达到316.3万人。除了做“棒棒”、擦鞋之外,他们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矿、环卫、餐饮等各个行业。
与许多农民工的梦想一样,沈晓民希望自己现在没日没夜地努力干活,将来能在城市里安居,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当然是想把老婆孩子接到城里来。”沈说。
沈晓民不知道,就在这一天,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设立“农民工日”的议案,从此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成为了他们的节日。
沈晓民也不知道,重庆市政府已将建立新型农民工制度,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而沈晓民们将成为近400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中的一分子。
“到2020年,大概有800万~1000万农村人口成为城镇人口,其中,将有近400万人口向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大转移成为市民。”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廖元和对本刊说。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新移民既考虑了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兼顾了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是重庆总体战略发展规划下的一步重要的棋。”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钟瑶奇对本刊记者说。
钟瑶奇是《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迁移的对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在她看来,新移民的实质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人口的大迁移。
已经审议通过的《渝东北规划》显示,到2020年,该地区将累计向外转移人口230万人左右。10月25日重庆市委审议通过的《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则显示,到2020年,渝东南地区也将累计向外迁移人口115万人左右。
这些“新移民”将主要被吸纳入重庆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并将成为新市民。“我们将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和合理分布。”9月25日,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在谈到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情况时透露说。
“人口转移的数字,是在考虑了诸多因素综合得出的结论。”重庆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缪为对记者称:一是“一小时经济圈”内23个区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二是市计生委对未来人口增长率的测算;三是每个区县各自的估算。
事实上,规划中的这个大转移的数字,与目前在重庆市主城区务工的316.3万“农民工”数据大体相当。到2006年末,加上市外来务工人员,重庆市的农民工数量已达600多万人。“这意味着主城区能承载这么多的劳动力。”廖元和说。
离土易,离乡难
但与此前纯粹的劳务输出不同的是,此次劳动力转移其实就是城市化移民,政府将引导农民彻底放弃自己的土地而“洗脚进城”。“(政府)力争在2008年,引导首批10万~20万优秀‘农民工进城安居落户。”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透露说。
“农村种地不用交税,多数人都不愿丢掉土地。村里那些出来打工挣了钱在城里买房了的村民也是这样。”来自奉节县五马乡的沈晓民对本刊说。而与他一起干活的几位“棒棒”的看法也大体如此。
这是重庆市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当中的现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应良的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进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也没有放弃土地承包权。“他们仍然或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
此前,由于政府对于农民进城居住的相关政策不明朗,就业、户籍、土地将如何处置等都仍不得而知。因此,这些“农民工”即便在城镇买了房子,宁肯让山里的房子和土地闲置,也不愿放手。“有相当的劳动力属于季节性转移。”张应良说。
显然,这并不符合重庆市“400万劳动力大转移”的规划目标。但是,没有了政府的行政强制性,市场化路径下的“新移民”是否愿意最终放弃土地留在城市,城市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接纳他们?这些都是当地政府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400万新移民向“一小时经济圈”和万州区、黔江区内大转移,以这些移民目的地的产业布局和经济总量,能否承载如此巨大的移民计划?
与成都相比,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的经济人均水平和三产比重都比较低。一位研究当地经济的专家担忧地说,以主城区这样的经济产业辐射和影响能力,恐怕难以实现重庆城市化中“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目标。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廖元和认为,低城市化率与产业支撑不足是个恶性循环。“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肺动力,重庆第二产业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与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相关联。”廖说。
长期以来,重庆一直是全国摩托车行业的“龙头”,但近两年来似乎有所不景气。与摩托车产业有相同状况的还有汽车产业和传统航运业。重庆这些传统的支柱产业,都正在或多或少地失去往日的竞争优势,直接后果就是造成重庆第二产业的失落。
产业空虚也是整个渝东北地区的一大心病。以2006年为例,在重庆市的工业增加值中,渝东北片区仅占8.8%。在三峡工程蓄水以后,淹没区企业大规模的关停并转,致使90%的工业企业关闭。其中,万州原有的370家企业中,就关闭了300多家。
在县城和城镇更是如此。比如,开县规划面积8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发展红火,其余都是大片的预留工业用地。在县城搬迁后,开县制造业基本上“全军覆没”。虽然县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但产业空虚仍待解决。
在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产业空虚的现状时,廖元和认为,一是历史上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二是交通不方便,在以前,去一趟最偏僻的区县需要花掉数天的时间;三是自然环境;四是当初三峡工程久拖不决,导致投资环境变差。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移民经济开发研究所所长熊建立则解释说:“三峡工程水位线以下,恰恰是原来地方的经济集中区域。但在搬迁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错位。原有产业重新恢复有一个过程,产业的新发展又与移民搬迁无法同步,就出现了产业空心化。”
在此背景下,解决这400万大转移劳动力人口的就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业,还是就业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廖元和认为,实现大转移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农民进城要解决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因为生存的问题在农村就能解决,而发展则必须依靠就业来解决。”
在廖元和看来,重庆未来将有10条铁路线交汇,空港将达到年1500万人次的客运规模,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重庆将成为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百万数量的就业机会”。
他进一步分析说,2006年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520.66万人,第二产业为308.2万人。重庆市未来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只要能在14年内翻一番,就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即便扣除技术进步等因素,也能提供400万~500万就业人口”。
解决一个人的就业,需要多少的资金投入呢?对此,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曾算过一笔账。“抛开基础设施不算,第二、三产业带动一个人正常就业需要投资30万元。”这就意味着,要解决这400万大转移人口的就业,需要1.2万亿元的资金投入。
那么,在2020年之前,重庆市能否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呢?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向记者透露说,为此,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已初步储备了重大建设项目500个,预计总投资1.28万亿元。”
杨庆育还透露说,这些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新型特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等5个方面。今后重庆将力争每年新策划市级重大项目1000亿元以上。而黄奇帆还算过一笔账,“15年来重庆工业、商业各方面产业估计有3万亿,很自然能带动千万人就业。”
但是资金从何而来?此前,已有声音质疑,重庆市政府将“二次移民”包装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试图嫁接上“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区”的帽子,并以此向中央要政策、要资金来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
不过,政府方面却似乎不担心资金的来源。“‘十一五预计完成的重大建设项目投资7700亿元,加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形成1万亿元左右的投资量,目前已有落实渠道的资金约6200亿元。”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说。
针对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重庆主城区计划将一部分传统产业向三峡库区的中心城市转移。《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及移民开发重点专项规划》中涉及库区各区县项目有289个,投资估算约244亿元。
当然,经济专家和政府的测算与规划,都只是一个理想的数字。对于这400万农村劳动力而言,在城里找份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西南大学副教授张应良的研究发现,“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建筑、餐饮、工矿、环卫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
“在重庆,从事擦鞋和棒棒的农民工占据了一大部分。”张应良说,而重庆市产业发展的蓝图里,这些显然还不是重点。发展旅游业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和就业的最直接的方式,但依然不够。
为了解决就业,主城七区、北部新区要分别对口支援库区移民重点区县,每年帮助引进1~2个产业项目,优先接收移民就业,对移民实行3个月至半年免费培训并实施3个月内指导性就业,对中长期培训给予定额补贴。
一些统筹主城区与郊区发展平台的工业园区也已经开始建立。4月19日,“重庆北碚·巫山·广东工业园”在北碚区水土镇挂牌。据悉,这个规划15平方公里、总投资250亿元、年产值750亿元的工业园,60%以上的就业岗位将提供给巫山的农民。
但与移民的巨大规模相比,这些努力所能覆盖的人群范围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无法令人乐观。
城市化中的土地经
如何让进城的农民工自愿放弃土地?《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试行)》中提到,政府“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转变身份。鼓励长期外出迁入城镇并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农民自愿放弃承包土地。”
9月28日,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刘祖军、刘传元等717位农民,成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来,首批转变户口和身份的城市居民。“我们村转了282个人。”陶家镇白果村村支书肖元告诉本刊。
陶家镇在鼓励农民转变身份的改革中,实行“拆一还三”优惠政策。这些农民自愿签订“退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协议之后,可在康居村内按人均25平方米、38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买住房一套。
农民交出宅基地后,区镇将拿出宅基地的20%,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定向并低于成本价销售给转户口的农民。另外80%左右的宅基地,将被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则用来补贴农民购房。
对退出宅基地的农民,陶家镇以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建立政府、集体(或就业企业)和农民家庭相结合的保障模式,按每月300元的缴费基数为其办理养老保险。除此之外,保留农民子女入学“两免一补”、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
不过,这样的“农民转市民”试点,对400万人大转移规划并不具备参照意义。根据本刊记者的调查发现,陶家镇此次转变身份试点的两个村,在当地都是经济条件不错的村。白果村村支书肖元告诉记者,他们村的村民除了种植柑橘等收入外,还有土地分红。
九龙坡区九龙工业园九龙针织城就落户在白果村。45岁以下的村民可以进入落户该村的工厂工作。此次被转为市民的282位村民,就是因为落户该村的某服装厂占用了这些村民的宅基地,而失去宅基地之后,可以获得人均25平方米两套房子标准的补偿。
对于一些“城中村”的村民而言,转为市民似乎并不是理想选择。“现在我一年有5000块土地出租的钱,转了以后就怕没了,哪个愿意转?”九龙坡区蟠龙村一位村民对记者说。这是个典型的“城中村”,村民仅靠出租房屋给外来打工者就收益颇丰。
而对于那些渴望转为市民的农民而言,政府的态度似乎又很暧昧。“我也很想转,但政府不会答应啊。”村支书肖元笑着说。肖元解释说,镇里面的财政会承受不了。“此次转市民的村民的社会保障,大部分都由(占地的)企业负担了。”
在城市社保都还在建立的过程中,城乡统筹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目标怎么确定和实现?“一是各级财政的支付能力,我们有多大财力来做这件事?二是农村和城市的社会保障的度如何把握,其间的差异应该保持在什么范围内?”重庆工商大学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崇举说。
对于“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农民身份就地转变,政府尚且担心财力。那么,对于未来十几年内要转移到“一小时经济圈”内的400万远郊区农民来说,困难可不就只是这些。除却就业,更多的发展问题需要解决。
显然,这又是一个两难问题。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希望农民自愿放弃土地,一方面却又担心转变速度过快财力难以承受。对于农民而言,一方面希望转变身份,同时享受市民待遇和农村已有的待遇,另一方面又担心转变之后的就业和发展等问题。
可以想见,农村土地的流转路途依然遥远。重庆市农办副主任高兴明介绍说,根据今年3月至7月开展的调研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市农民自愿放弃承包土地总面积10030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0.05%,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涪陵区,达到1723亩。
根据本刊的了解,成为“新特区”之后,重庆市的土地政策有望更加灵活,可以在区县之间调整用地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在土地审批环节给予重庆支持,这将有助于重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12.重庆城市简介 篇十二
一、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一个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能力的指标集合。因而指标体系的设定上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价的目的和内容上要体现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鉴于此, 本文建立一个四层次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即目标层、子目标层、基本指标层和原指标层, 目标层反映的是重庆城市总体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子目标层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层面反映重庆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 基本指标层和原指标层是对子目标层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表1)
二、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如果某事物具有几种独立可能状态:X1, X2, X3, ···, Xn, 每一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X1) , P (X2) , P (X3) , ···P (Xn) , 且有:
则该事物的信息熵为:
在土地利用系统中, 土地的利用方式决定系统的功能, 不同利用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信息熵, 信息熵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信息熵越大, 信息的有序度越低, 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反之, 信息熵越小, 信息的无序度越高, 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因而熵值法可以利用评价指标固有的信息来判别指标的价值, 避免了主观因素可能带来的偏差。
(二) 熵值法的基本步骤
(1) 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数量级和量纲的影响, 本文采用Z-score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 Xi为原指标层指标的数据值, σ为标准差, Zi为原指标层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由于标准化处理后Zi的值介于-3~3之间, 为了消除标准化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进行坐标平移:Ti=Zi+3。
(2)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下第i年的指标值的比重Pij:
式中n为年份数 (本文n=8) (3)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熵值:
(4)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1-ej
(5) 计算原指标层第j项指标权重:
式中m为原指标层指标的个数 (本文m=25)
(6) 计算子目标层各年份的综合效益指数:
(7) 计算第i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8) 计算第i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度:
三、熵值法在重庆城市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一) 重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主要指标数据收集。通过查阅重庆市统计年鉴2 0 0 1~2 0 08年相关数据, 并经过相应的计算, 得到重庆2 0 00~2 0 07年土地可持续利用主要指标数据。 (表2)
(二) 熵值法的应用。应用熵值法得出重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效益指数。 (表3)
(三) 数据结果分析
1、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1) 重庆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2003年前后出现少许波动, 但是2004年之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1)
(2) 土地利用的生态合理性方面: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004年之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快。重庆2003年开始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治理力度也正好验证了这点。
(3) 土地利用的经济可行性方面: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比较平稳, 但是从2005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因而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改革产业结构比例, 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4) 土地利用的社会可接受性方面: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重庆多中心、多组团的发展模式以及打造宜居城市的策略都验证了这一点。
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协调度分析。土地可续利用的协调度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并且2003年之后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这表明在土地利用系统中, 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协调的, 重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土地利用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图2)
参考文献
[1]刘一苏, 刘喜广.基于熵值法的泰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离景良, 后斌, 周庆.韶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4.
[3]袁丽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4]尹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1.
[5]刘利锋, 陆红生.城乡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研究, 2000.3.
[6]张丽琴.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3.
[7]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
[8]陈志辉, 祝甲山.浅议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评价[J].城市问题, 2002.
【重庆城市简介】推荐阅读:
重庆城市推介会方案08-29
为什么重庆为英雄城市11-17
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资质管理实施细则10-18
重庆市关于收取城市建设配套费实施办法11-04
重庆同元集团简介12-02
重庆曙光印务有限公司简介06-25
重庆邮电大学校运动会简介10-07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生命科学系简介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