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共20篇)
1.《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一
有家长说:“美术课不就是老师讲几分钟,然后让孩子画画嘛,这多容易呀!”但其实并非如此。美术课有绘画、手工制作、欣赏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实际授课中,如何让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学好知识、提高能力,避免课上完不成课下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就成了重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习惯是规矩,是学业成功的保证。美术课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才能“活而不乱,动而有秩”。这样不但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课前做好准备
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用具、材料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在美术课上向其他学生借用具而造成秩序混乱,也能证明学生对美术课的认真。这种习惯一旦养成,既有利于课堂活动的组织,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上爱惜工具,保护环境
在美术课堂,学生经常使用颜料、纸张等材料,稍不注意就可能将颜料溅于墙上,碎纸掉于地面。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保持教室整洁。如剪纸课要注意灵活、安全运用剪刀。可编写安全用剪刀顺口溜让学生读,在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安全意识。此外,剪纸时要十分小心,及时把掉到地上的纸捡起,放于自己准备的塑料袋内,并于课下放到班级的垃圾桶内。也要善待手中剩余的各种材料,将其放于工具袋内,以便日后创作时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三)教学常规管理不放松
课堂常规管理是教学有序开展的手段,也是学生遵守课堂秩序的行为依据。教师可以提前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同时也督促学生做好准备。铃声响起,学生快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备齐美术用品,放于书桌右上角。静息、上课、师生问好,这些环节要严格要求,不允许有一个人怠慢。课堂发言必须先举手,不可随意插嘴。迟到的学生要打报告,并说清原因。学生不能擅自离开座位与他人说笑。如有个别学生违反纪律,除课堂制止外,教师要在课后和他谈心,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久而久之,美术课堂就会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总之,学生一旦有了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就能井然有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升,课堂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2.《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二
其实, 语文高效课堂就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需要具体规范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方向, 借助扎实的教学内容、多元的学习方式, 以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依托, 实施语文课堂实践活动, 最终达到高效的目的。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做好三件事:1.课前准备2.教学实施3.教学评价。
一、课前准备
这就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钻研、设计预案、考虑学法的要求。也就是说, 改变备课形式, 一定要在教案中划分两块体现于师生活动的内容, 再给老师们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希望语文老师课前引导好学生对文本的预习, 给学生预习的线路、步骤和程序, 做好学生的成长导师。
二、教学实施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以目标达成为核心。正如市教研室提出“高效课堂”所阐述的那样, 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人人学会是目标。懂得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 不如一道题目找出三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用放大镜, 寻找知识的链接点, 形成上挂下联, 左顾右盼。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放学生, 解放自己, 降低课堂精力流失率, 力争把语文的课堂效率提高。具体的做法可以分六步走。
1. 预习交流, 确定目标;
2. 分配任务, 立体教学;
3. 完成任务, 合作探究;
4. 展现拔高, 师生互动;
5. 穿插巩固, 全面掌握;
6. 达标测评, 检查验收。
语文课堂的表现形式以下几种可供借鉴:
1.合作学习、生教生、生练生、生学生、气氛和谐, 人人踊跃;
2.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 语言通达流畅, 声音洪亮, 没有语病;
3.版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 重点突出, 图文并茂;
4.点评恰当, 有文采, 有启发性, 有幽默感;
5.每节课有反思, 有测评。
课堂上,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敢说, 敢表现自我, 形成一种积极主动, 争先恐后, 人人参与, 紧张活泼的氛围, 使读、说、议、写贯穿始终。
三、教学评价
教育要转变评价的观念, 根据相关精神, 是不以成绩论英雄, 不按分数说优劣。家常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全身心走进文本, 深入文本, 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 体会文本的情感;教师还应该用审视的角度欣赏学生问题的回答和故事复述的生动等语言表达环节的效果;以及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 填写符合学生实际的“个人素质报告单”。
3.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篇三
一、让生动的学习情境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其感受到数学课的乐趣,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例如,在讲北师大版数学第二章第10节“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置教学情景的:将本节课后“读一读”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眼睛在期待着教师的答案.我相机进行引导:“学了本节课的内容后,同学们自然就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上课一开始,我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问题情境,不能仅仅运用在上课的导入部分,在探究新知,巩固练习部分,同样可以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生动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既能起到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实现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愉快地学会认识数学、应用数学、创造数学.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二、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接触新的数学知识时,应当有机会去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例如:在教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一节《字母表示什么》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课前先布置,四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准备一盒火柴棒,上课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拼图: ……
学生用火柴棒仿照拼图进行拼摆,并回答问题:
①搭 1个正方形需要 4根火柴棒,搭 2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 3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②搭 1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③搭 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④搭 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根据你的计算方法,搭 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请小组交流.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得出多种不同的方法表示搭 x个正方形的代数式.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自己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三、数学课堂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
精心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已有基础本质上,更多地思考,如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等等,都要求教师全面思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每一个问题.在教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小刚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走了4米,又走了2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分析得到首先应确定小刚走动的方向,综合起来有以下四种走动的情况:两次都向东走;两次都向西走;先向东走,再向西走;先向西走,再向东走.
问题:如果把跑道看作是一条数轴的话,原点是什么?你能把这四种情况在数轴上画出来,并列出数学算式吗?
学生4人一组,分工合作,每人画一种情况.学生们完成后,我派小组代表到讲台前展示.最后,我用多媒体展示四种不同的情况.
问题:(1)若小刚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2)向西走4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
学生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
问题:根据上面六个数学算式中两数的符号,两数相加都包括哪几种情况?
生讨论交流并总结: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互为相反的两数相加,一数与零相加.
问题:同号两数相加,怎样加?(引导学生回顾问题情境结合所列数学算式归纳总结)异号两数相加呢……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问题:谁能完整的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生归纳总结……
这样的教学设计,遵循了“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如果学生被动的接收教师的传统教法,他们能激发出学习的热情,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吗?因此,只有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才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 突破思维障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的《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时,可利用多媒体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 黄桂坚)
4.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篇四
黄凤山小学张乃丽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直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践习着,探究中,摸索出了一些东西,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种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
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是的,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在平等、和谐、快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学生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因此,有人说:“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压根儿没有兴趣,那就根本谈不上要去认真学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顾客是上帝”,试想:没有学生,又何来教师?学生又何尝不是教师的“上帝”?有了这层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就会从真正意
义上蹲下身去,变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权威者”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行为的榜样者、情绪的疏导者、心灵的引导者,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减轻课堂高压,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和善意,从而建立对教师的信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对知识的接纳、融汇、贯通,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实现课堂高效。
五、给学生留一点时间,他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们会首先对于某些问题进行预设,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但千万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的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在老师提供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设置的问题空间符合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学生没有预设生成,比较好的选择就是给他们时间,有时学生没有回答并不代表结果是0,只是在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型,或还未与原有经验建立连接而已,这就需要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安排小组学习,课前为各小组提供各种形状的图形,课上让学生将各种图形分分类。学生在小组讨论、操作实践、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按有几条边来分类的情况,并以此来命名图形……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积极的情感得以培养,课堂的生命力在此得到了体现。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更高效。
教学论文:
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黄凤山小学张乃丽
5.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五
信阳中学 石德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
什么是高效课堂,在我认为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今天但从教师方面谈一谈。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准备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
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
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6.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六
一、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在他们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设计活动。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应设法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学习的主人。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掌握基本的解题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理念,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提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首席合作者。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活动做适当的辅助。
二、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看得见的课堂教学即为课堂教学的显性目标。首先让学生经历教学过程,亲身体会知识的建构过程,实现新的同化,形成新的知识建构。同时教师要考虑,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某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等,都应该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教学活动过程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教学过程应是从“经历—了解”,到“体验—理解”,最后到“探索—运用”。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过程也应该重视学习结果,也就是要保证教学活动的连贯性。
三、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一个人发展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数学老师要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把数学问题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让学生清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篇七
高中数学课程包含了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对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同时, 高中数学课程也是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的基础. 由此可见, 学好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新课标虽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数学教师是带领学生走进数学、学习数学的引导者. 因此, 要想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容忽视.
一、引导学生正确预习,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有很大一部分要取决于课前预习. 相信不仅是数学教师, 各个科目的教师应该都深有体会. 预习过的学生, 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更加明确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听讲的时候注意力也更为集中, 甚至是会主动地向教师提出质疑, 学习的质量明显高于没有提前预习的学生. 因为提前预习过的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新的知识内容和教师讲到的知识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会有重点标记, 把一个要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演变成一个有准备、有目的、有问题的主动求知的过程.
教师在讲每一章节的新内容前, 可以要求学生先看课后的练习题, 以这些练习题为基础, 列出本章节的预习大纲, 以便提高学生预习的明确性, 帮助学生找到预习的重点, 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将新章节浏览一遍, 费时费力并没有任何收获. 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快要下课的十分钟或者五分钟, 根据新章节的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时教案紧密相关的问题, 难度不宜太大, 但是要能够深入浅出, 或者与正在学习的章节知识挂钩, 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 并收到预期的预习效果. 另外, 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 所提的问题要能够普及于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 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怎么样才能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用心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将要讲的知识内容融入其中,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 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的问题抛出后,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展开探讨、交流, 得出结论之后选出小组代表发言. 在学生发言的时候, 教师要认真仔细地倾听, 在学生发言完毕之后, 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结论进行补充和修改. 或者, 教师可以将学生结论中出现的错误以问题的方式反馈给学生, 留给学生课后再次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把复杂又枯燥的数学知识简单化,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强烈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状态下, 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也会记得更加牢固.
三、及时反馈学生问题, 加强课后巩固练习
研究表明, 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 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权利进行修改、建议甚至是批评, 而学生从心理上也都非常想要得到教师的认可.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回答、课下的作业问题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反馈,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教师的反馈, 学生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看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从而加以改进和纠正.
8.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八
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导入之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学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大家不难想象,整个课堂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应答,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如果采取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9.如何打造高效课堂1 篇九
富源县胜境中学655500 李存梅
摘要 面对全省刚刚开始的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也是必考科目之一,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益,就要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自编一些历史小剧本,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渗透历史思维,千方百计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尽可能掌握知识,课余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训练更开阔的空间,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关键词 历史高效课堂 历史思维 学生能力培养
从这一学年来,我一直思索一个问题,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通过和有经验老师的交流以及多方面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效课堂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其实一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教学设备差,班级学生容量大的情况下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来到新的学校后,学校推行“三一教学模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自主化,然后达到高效学习目标。仔细研究了在教学中的三一模式,我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我多年的思索找到了一个可以实施的方案。所以我突然发现,教要有法,但无定法。对于高效课堂我认为就像邓小平说的那样“白猫黑黑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所以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模式。关键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想学,能学,并且都有所收获,老师能恰当的引导,合理的安排,积极参与,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这样的课堂应该就是效率高的课堂。
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在不断增长,社会将会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未来人才的质量,作为历史教师,我深感责任老师重大。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上一堂课容易,上好一堂有效率的课却很不容易,课前准备必须充分,课中组织恰当,参与中能对学生合理的引导,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一堂课要精彩有序。在40分钟都要有所收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备课要充分。
在备课之前要不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从中吸取精华,当然不是照搬照套,每听完一堂优秀课,我们要考虑得时如何将这些老师有效的经验应有于自己的课堂,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学习,并且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老师也清楚明白学生掌握了什么,存在哪些疑惑。下一节课需要加强的是什么?这些老师都能做到心里有数,才会使老师备课目标更明确,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这才使真正适合每一个老师上课的模式。
我们的课堂上既然要放手,那课前的准备工作就必须是充足的。备课过程中,除了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不能让学生失去信心,信心才是再学习的大前提。
另外在备课时候老师还要注意不要被模式所限制,其实经常用一种模式上课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多媒体作为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得恰到好处。传统教学的优势应当保留,如老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把教师与多媒体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优势互补”,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决不能理解为全堂上机或整节课教师面对电脑屏幕“照本宣科”,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老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而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都是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吸取各自的优点,交替使用,最终达到优势互补。传统教学的即时性、灵活性的特点,使一些问题可以边板书边讲解,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直观便捷。所以,我们讲课时在使用多媒体的条件下,也要穿插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媒介,不可偏废。在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每一节课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两种教学手段,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丰段有效结合,将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老师的课堂资源运用恰当、合适、到位。例如高密五中的张海伦老师在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时,导课先用根据胡适的《兰花草》所谱曲的歌曲导入,由胡适联系一群激情飞扬的学子,一所激情四射的大学,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导入自然,激趣、质疑效果明显,导入新课的作用充分体现。讲课过程中,图片《北大红楼》、视频《袁世凯复辟帝制》等音、视频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环环相扣,令人耳目一新,在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节约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课堂求“活”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的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有的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然后借歌词中“朱皇帝”,引导学生思考“朱皇帝”是谁?建立怎样的王朝?又是如何统治的?等问题导入本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两课,教师大多都采用改革前和改革后富源变化的图片导入,这样使遥远的历史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事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有教师采用播放一段视频进行导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适当的时间安排
高效的课堂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求少讲、精讲。从其他一些学校的经验来看,基本都是要求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练的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把握时间,尽量节约时间。比如语言要精练,少讲口水话。适当的借助小黑板、多媒体等。总之把教师用的时间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能在开外时间完成的东西尽量都不要放到课堂上。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性价比。
四、适当的激励机制
我觉得课堂要面对全部学生,我们上课不能只针对某一部分学生。所以前面提到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差生考虑在内,使我们的补差这一工作在上课中就得到体现。没有几个学生是天生就不喜欢学习的,只要他有兴趣,感觉到有信心,感觉到老师的重视,那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他应该不会排斥你的课堂的。在他做得好的时候要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总之我认为信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有信心才能做好一切。
10.如何打造音乐高效课堂 篇十
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心理学中明确阐述了教学的概念。所谓教学 ,一方面是教师的教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维共鸣的过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针对音乐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中,为了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我从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都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我们所有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中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赏识的眼神,满意的点头,亲切的手势等一些细节的动作,都会像一缕春风一样吹进学生的心田。音乐本身是富有情感的艺术,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倾听学生的声音,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尽量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音乐欣赏,音乐表演活动中,课上要经常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由于他们好动,而且很容易进入角色,所以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趋于情境化,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将学习转变为一种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的创设十分关键,目的是要让老师和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音乐课中,表现歌曲是一个主要内容,但如果机械性地安排学生表现的形式,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会完全被调动起来,其实有些时候,唱的形式也不外乎几种:接龙、分组、表演等等,但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从教师安排转为学生设计,从准备到展示就是一个复习、巩固、合作、创作相融的过程,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形式开始多样化。我认为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的确认真参与了,而且体验到了成就感。他们这种自主参与的意识,这就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创新内容的安排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三)在综合训练中,提高学习效果。
音乐综合训练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我在这方面的把握上存在顾虑,总觉得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只能靠死记硬背,而且学生学起来也不是很有兴趣,我也在想怎么样让学生既能准确的把握这方面的知识,又能激发起学习兴趣来,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五线谱的认知,我采用了五指线谱法把左手五个指头和间距看作是五条线和四个间,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用右手找位置,自己找,相互找,这种形象化的教学非常便于学生的认知与记忆,而且音符在指间跳动也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想象力;有对于音符的认识我采用了编顺口溜的方式:全音符画圆圈,四分音符涂黑脸,八分音符梳小辫等这种压韵、形象的语言,学生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音符的名称也就准确地印在了脑海;还有节奏的准确拍击,我加入了身体动作来配合记忆,四分音符用走表示,八分音符用跑跑表示,十六分音符用快快表示等。
(四)运用鼓励的评价方式
孩子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以及教育差异的影响,兴趣和才能都不相同,新课标也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更多被认可的机会,有的孩子唱歌条件好,有的则舞蹈好,还有的朗诵好一些,有的擅长器乐,我在教学中尽量从正面的角度来评价,努力挖掘优点,如在学期末进行音乐测试的时候,我安排了三项内容:
一、歌唱表演,二、知识技能的掌握,三、才艺展示(自创歌曲、创编动作、收集音乐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尽可能给学生表现长处的机会。
11.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篇十一
关键词:数学;文化;方法;评价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三维目标已被所有老师“牢记心中”。知识与技能、過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概念被每一位老师写进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里。而在听评课的实践里,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如何突破了重难点,如何夯实了基础等,很少有老师对教师授课如何落实了三维目标,尤其是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给予点评。重知识传授,轻方法点拨;重双基训练,轻素能培养,仍然是高中数学的顽症。“学”与“练”仍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无“情”的学习,苍白的练习,消泯了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热爱之情,也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落实新课标,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本人藉此文妄谈一二,与同仁们交流。
一、数学课堂要捡拾起被忽视的数学文化常识
高中生接触数学,已经十余年,但若是问起世界上有哪些数学家?他们有哪些发明创造?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数学家?古往今来,数学有哪些分支?涉及生活的哪些领域?大概没有多少学生能回答上来。这不是学生的错,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老师没有把这个作为主要教授内容之一。数学教材的前页,虽然有一些数学常识的介绍,也被我们老师自动忽略了,自然也被学生忽略了。比如数学有100余个分支,诸如算数、三角、代数、几何、微积分、数论、拓扑学、范畴学等,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比如围棋中有“术数”,中国结的结法中也有“术数”,甚至赌博中也衍生了数学,“概率论”和“统计学”便是从赌博中产生的学科。数学教学中,如果老师将这些知识点穿插于授课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养,更可以为课堂添彩增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时,我以介绍高斯导入,高斯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得、牛顿并列,同享盛名。高斯十岁那年,就以最快的速度算出了1到100所有整数的和,令老师都惊讶不已,高斯的算法便是等差数列的最好诠释。这个导入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听课都非常认真。
二、数学课堂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精彩是成就学生的精彩。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从教学的目的来看,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能灵活应用,那么,学生怎么“学”显然要重于教師怎么“教”,这道理似乎每个老师都能明白。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习惯于琢磨自己怎么“教”,怎么突破重难点?怎么精讲精练?这种教学的思维定式,造成了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艰涩。优质的教学总是生动的,而数学的生动则在于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多样性。课前的数学家轶事,课中的优秀生说题、小组交流讨论、例题板演、自选练习等手段的采纳,都可以达到活跃课堂,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目的。我在教学中,精讲难题,一般的例题会提前安排给一名优秀生“备课”,第二天给大家讲,满足了优秀生的表现欲,也激发起更上一层楼的学习动力。一些简单的习题,会提问中等生,激发中等生的自信力。每节课我都会让学生讨论5~10分钟,一是丰富课堂学习,二是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学手段的采用不必形成套路,避免学生有疲倦感,可以不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以增加趣味性和新奇感。
三、数学课堂要采用多元评价形式
评价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着差异的。数学课堂的评价要尊重差异性,就得采用多元评价形式,才能达到激励不同等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常态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老师忽视课堂评价,评价语言单调而无色彩,学生回答完问题,只是一声“坐下”,回答错误了,立即责怪“上课为什么不听”。还有的老师干脆没有评价。数学作为理科,知识本身就有枯燥的特点,如果教师不注重评价,就会造成枯燥讲与听的授课局面,久而久之,消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两极分化。数学课堂的评价不仅重要,还要有丰富性、人文性。比如学生回答正确,评价一句“很棒”,差生回答错误,评价一句“别灰心”,讨论不积极,评价一句“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作业错得多,评价一句“虽然大红灯笼多,但书写很工整”。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给予人自信和动力。高中数学学习,繁难重,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注和激励,所以,有效评价、激励评价、分层次评价,挖掘学生的点滴长处、进步、优点,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达到迁移优点、扩大成功,增长才干的目的。
著名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教育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篇十二
一、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决定着学生是否有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会乐意去学习, 会不由自主的钻研问题的积极性。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学实践表明, 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 就是要求学生在来学校之日起坚持写日记, 并将这种教学方法名为“学习是一种乐趣, ”写日记能逼迫学生留意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的事, 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 体会到的写出来,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与老师与学生的亲近程度有关系, 如果老师能平等的、民主的对待学生, 就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会讲老师视为自己的朋友, 从而由喜欢老师变为喜欢语文的学习。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满面春风充满激情, 使学生如沐春风, 既学到知识又感到乐趣无穷。比如,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 可以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同学们, 今天我们就带上好心情去“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走一趟, 欣赏一番它的“庐山真面目”。
二、构建和谐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的气氛常常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不是老师的独角戏, 而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 才能相互体谅, 相互尊重, 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沟通,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 才能感到学习的快乐, 才能开启思维的大门, 才能实现高效的学习。
三、教学需要革新
老师在传统的教学中, 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 学生就像是知识的接受器, 被动的听老师的讲解, 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将的要点, 然后就是做大量的练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很多本来活泼的初中学生, 变得少年老成没有生气, 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进而在语文课上表现为没精打采。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老师要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 要有创新意识,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经验。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应该有爱岗敬业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 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新课改强调教师的职能的转变, 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而不是做学生学习的包办者。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充分的突显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地位,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而不是以教材为本, 教死书。如果老师没有创新的意识, 没有教学改革的责任感, 是很难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的。
1. 教学方法革新。
新课改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 从而突显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地位。因此, 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 从而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量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或者讨论式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能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2. 学习方式的革新。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 从而获得终身再学习的能力, 因此, 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 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 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 就是要求学生能主动的去学习, 语文课文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才能理解, 而阅读课文的主体就是学生, 老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合作, 就是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进行相互之间的切磋, 从而利用集体的智慧,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探究, 就是要求学生深入的研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最终现实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依靠老师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比如, 在进行《醉翁亭记》教学的时候, 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让每个学习小组分别绘制出醉翁亭在春、夏、秋、冬季节中的一幅画面, 并且配上自己的文字解说。尽管学生的画画水平并不怎么样, 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而且在配备文字解说的时候, 思维十分的活跃, 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使整个班级里的学生都沉静在艺术的创造之中。
总之,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优化教学上的各种措施, 设计教学活动时候,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柳德玉.改进中学语文教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13.《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十三
高效课堂形式多样,高效课堂理论百家争鸣,但我认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的动起来、组织起来、心甘情愿的学起来,这样学生的素质也就高起来。打造高效课堂具体标准要求:关注全体,激发兴趣;学会知识、教会方法;因材施教、有效互动;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这些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指明了道路,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据。
1、更新教学理念,精心备课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从备课的流程来看,教学设计必须源于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认真细致的研究教材,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设计一个切合实际的、层次分明、贴近学情的教学设计。俗语讲“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而且,需要有一桶“活”水,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但同时必须有自己的思考,讲出新意和深意。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要熟悉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
学中。
教师的备课不只是备教材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不仅备学生能够想到的、比较难懂的、容易错误的、容易忘记的各方面知识问题,还应将备课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有没有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习题,是否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等。备课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
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以快乐为根本。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为志趣,那么就能够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
实验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化为稳定的、持久兴趣?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还可以适时利用化学谜语、化学游戏、化学魔术、顺口溜等来与学生互动学习。再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例如: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干后为什么会留下白色的污渍?铁制品如何防锈?松花蛋怎样制成的?怎样洗头发等,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课程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学生喜欢化学是因为课堂上有很多有趣的实验,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尽一切可能开足实验,演示实验能变成学生实验的就变成学生实验,尽量指导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在实验中有意外发现的课外找时间继续探究,比如我们在做酸碱指示剂的时候,常常让学生去采集一些鲜
艳的花,或者叶片,紫甘蓝的叶片用白酒浸泡后,溶液呈紫色,遇酸变成粉红,遇碱变成绿色,实验现象特别明显,特别能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制作无壳鸡蛋是将鸡蛋浸泡在白醋中。自制净水器。用雪米
饼中的干燥剂溶于水后,自制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这些实验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容易在家里开展探究。
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根据学科内容、课程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化学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乐学的天地。
3、科学的学法指导,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学习能力是在化学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化学学习活动效率,使化学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能力: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其中观察能力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记忆能力是必要前提,实验操作能力是重要工具,思维能力是核心。学法指导要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按新课标所说,坚决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角色,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进行科学探究,增强问题意识,引
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疑问,逐步形成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能力,变得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14.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四
摘 要:初中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不仅仅对学生初中时代的学习有非常大的作用以及影响,与此同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面对教育制度新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新的要求,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情景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了,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景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景教学模式。
一、情境教学法的涵义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进行目的性的引入,将一些形象、情绪、色彩具体地表现出来,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希望通过此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希望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学习,进而潜移默化的提升他们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实际性原则
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来说,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本身、身边的人和事物中体会语言、提升语言能力并开展相应的语言实践。因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首先应遵循实际性原则,即情境的创设应与实际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二)适用性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逐渐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的眼神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因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提升情境的适用性,一方面要强调知识的延伸如向数学、物理、音乐、没数等学科的延伸,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学手段适用性,为学生未来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启发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和应用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支架”,启发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开发其学习潜能。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是否成功关系着学生对一堂课是否感兴趣,从而显著影响着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而,遵循启发性原则,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发散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显得极其重要。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将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人和事设置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更能够感受到语言的价值与魅力,从而更富热情得投入到一堂语文课的学习。对此可采取以下对策:1)运用实物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实物来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乃至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情境创设手段,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展示实物来创设情境能够帮学生迅速地、客观地认识事物,使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得到逐渐提升;2)借助图像创设情境。通过图像展示情境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体会到通过语言描述或事物展示难以实现的情境,将抽象的事物具体的表现出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图片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二)增进情境体验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经验有限,对此教师应通过巧妙设置情景增进学生对情境的体验,从而使其语言素养不断提升。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三)使用角色扮演
单靠语言描述、事物展示或图片展示可能只能够引入较为简单的情境,而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情境手段却能够引入内容更为丰富的情境,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体会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中任务的情感变化,从而对课文或材料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小学语文阶段的课堂奇偶奥雪中,通过角色扮演创设和引入情境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角色扮演。即遵循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中的故事发展和任务设置进行表演,使学生在表演中进入情境、体会任务性格;4)课本剧表演,即使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
15.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十五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上好一节课, 首先要深刻领会课标和大纲, 全面熟悉教材, 确定出每一节的目标和教学要求, 并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准备好教具.同时组织指导学生预习, 为课堂的教与学做好准备.课前准备是增强学生学习意识, 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有如下一些做法:找一找.在学习新知前, 教师留足时间, 让学生自己找一找与即将学的新知有关的资料或现象.如上品德课“我爱家乡”, 为让学生在理解家乡的巨变后产生深切的热爱之情, 课前可布置学生到所居住的周围走一走、问一问, 找出今昔变化.上历史题材的课文时, 让学生去图书馆或自己的小书房找找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教学几何图形时, 让学生找出这些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种找一找的课前准备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又能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活跃、趣味的课堂状态
活跃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归宿.在提高课堂效率上, 我们认为一是兴趣, 二是规范, 没有兴趣的规范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 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只有兴趣没有规范, 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所以, 要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和规范应该统一于教学之中.由于政治学科具有理论性强和抽象性等特点, 因而使学生易于疲劳、乏味.因此,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关键.政治课教学要做到这一点, 要求教师必须寻找课堂的兴奋点, 也就是能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环节.它不是某个知识点或某一环节, 而是可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的.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兴奋点”的捕捉, 可以课前有意安排, 也可以课堂随机设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 也可以根据课堂实况设计, 也可以从导入、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上进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可用幽默、风趣的故事作为导入.例如, 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前, 可讲的故事:古时候, 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 他发明了国际象棋, 并把它献给了国王, 国王从此迷上了象棋, 国王打算奖励聪明的大臣, 并向他许诺全国的金银珠宝任他挑选, 而大臣只提出一个请求, 在他发明的国际象棋的64个方格中, 第1格放1粒米, 第2格放2粒米, 第3格放4粒米, 第4格放8粒米, 接着16粒、32粒、64粒……大臣说, 我就要这些米, 国王听后哈哈大笑, 不以为然, 说大臣, 你真笨, 就要这一点奖励, 大臣说, 就怕你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然而通过计算, 国王发现这不简单, 若将这些米铺在地面上, 可将地球表面铺上3厘米厚.国王惊讶了, 我们的学生也惊讶了.这样一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一下就上来了, 迫切想知道怎样计算结果.所以课堂局面一下打开, 个个津津乐道, 兴趣盎然, 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三、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在讲解上, 更要抓住学生的心, 让他离不开老师的视野, 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 使课堂变得精彩热烈, 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 可先介绍一下数学的发展历史和人类的聪明才智, 同时还告诉学生勾股定理也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等等, 这样学生会很好奇, 会使单调, 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 同时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还要有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 比如启发式、合作交流式、讲练结合、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高效课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理念中强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将数学这门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变成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这样, 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 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 学好数学,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丰富学生的数学课堂.
16.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情境;多媒体
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有效的知识和能力。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构建高效生物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科跟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自然、生产等联系得较为紧密,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本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如,在教学“无氧呼吸”一节时,我们可引入腌泡菜、制酒等方面的内容。因为生活中的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对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特别重要,学生就有兴趣学,对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学生喜欢一切富有刺激性的东西,当学生的大脑感受到这种刺激,思维能力和思考水平就会达到最佳状态,而情境教学恰好能起到这种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生物课本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教学《遗传与进化》一节中的白化病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入“月亮女儿”的故事。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个特点,通过故事导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课堂
传统的教学工具加上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對生物课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把声音、图像、图文等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优势,可以把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比如,在教学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细胞增殖”一节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展示出来,这样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记忆,并取得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通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等都可以促进此教学目标的实现。打造高效生物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制定出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使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一中一校区)
17.如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篇十七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我在教学中就亲身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倦怠,提不起兴趣,参与课堂极少。而新课改下的“英语高效课堂”,我校探索出了“导,启,主,动”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引导启发、设置情景,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热情参与,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动也不动,就更谈不上互动了。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参与。临近开学,袁院长为我们做了一节示范课,没有华丽的“装饰”比如多媒体录音机之类,但是我们感觉很有效果,她的眼神那么亲切,语言那么柔和,听着她的课,就如同在尽情的欣赏美丽的风景一样。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
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立愉快、喜悦融洽的教学氛围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基础,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会创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也会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信心倍增,思维敏捷。
英语高效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灵活,表现学生个性和差异的机会要多。比如在各个小组的展示过程中,几乎小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要调动起来,本小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容。这样使每一个学生在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协调合作的师生关系无疑能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这种交往还可以使人和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强。
三、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而且问题难度要适中,太难或太易都不利于学生讨论,都会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师提问时最好把问题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小组讨论才有实效。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问题的提出,必须要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把握难点。提出的问题,既要凸显基础知识,又要刺激思维,开发智力,培养探究能力。
四、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及时点拨,师生“互动”
学生思维的活动是开放的,多维的,甚至有些时候是天马行空的。老师应多表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把握好师生互动的方向,及时点拨,使得整个课堂师生互动在有序、有节、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五、鼓励学生相互质疑
传统的教学提问有如下特点: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最终以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为教学的归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要始终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要让学生解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等问题,更要鼓励学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18.如何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篇十八
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在今天的形势下,我校于本学期在七年级进行了课堂改革,随着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观念及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实践的指导下努力开拓视野,积极探索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模式成了势在必行之事。在当前情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模式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难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的轻松快乐,又有效果呢?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对增加,教师对课堂组织、调控有很大的难度,也使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展缓慢,效率也非常低。其原因一表现在学生的参与面不广,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涣散,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了两级分化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参与太少,课堂收获也太少,而作业量大;再由于缺少英语学习的环境和合理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入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根本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更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痛苦反感的心理。
二、教师观的转变
如今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最大阻碍是传统意识。因此,教师本身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新课改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我们转变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是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
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其次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三、课堂教学模式转变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并且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全面发展,是我们广大教师的职责。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革新和完善。
(一)、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课堂中,通过小组、小组间、师生间的合作讨论,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通过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身价值,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力,促进情感发展,增强社交能力,真正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在实际
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达到小组间水平相似,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我们首先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以6人为一组,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带动全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外,还要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组内日常管理)。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由于尊重学生的组合意愿,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感到宽松、自由、和谐。同学间的情感才能交融,人际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2、培训小组长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同时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最后帮助学习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学习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3、培训小组成员
①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习困难的同学学习,让学习困难的同学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②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③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二)、创建学案导学模式。
以住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失去了求知本能,完全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意。然而“学案导学”就解决了这样问题,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合作探究、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学案的编制与设计。
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上时间,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只有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学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根据我校的课堂改革方案和实际出发,我们在编制学案时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学科组“群议”,结合大家的建议和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学案在设计时要求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要能够浅入深出,摸着“石头”过河,步步为营,逼近目标。在编写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指导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让学生杂乱无章闹哄哄的“合作”,或只停留于表面形式的说说,那都是无意义的。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着重进行以下的指导:
(1)、指导自觉预习。我们要教给预习的方法。即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导
学提纲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作业。在作业中遇到问题要学会及时对照例题或查寻资料尝试解决,同时要学会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等。
(2)、指导合作讨论。通过合作讨论,能使光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或片面或肤浅的理解深化,并有效的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把新课学会转化为会学。天长日久,这种“自学”就会成为“自觉”。使他们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四、重视课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即使是一节成功、有效的课也会有瑕疵,也需要教师认真反思,以促进自我成长。
1、反思学生。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课堂上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听课状态,参与人数,课堂气氛都记在心里,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下一节课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可扩宽教师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2、反思课堂。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尽善尽美,难免有疏露之处。课后,我们要静下心来,根据课堂记录情况,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改进措施,使教学日臻完善。总之,教师通过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减少和消除教学的“少,慢,差,费”等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实现高效课堂。
19.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十九
一、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学生”是分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程度, 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 学习难点在哪里, 未知领域在哪里。“备方法”实质是分析教法, 并且主要是针对不同文本的教法, 当然不同的学生也不能用统一的教法。“备教材”要注意5点。 (1) 什么是学生懂的? (2) 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读教材可以读懂的? (3) 什么是学生读教材也读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 (4) 什么是教师必须讲授、不讲授学生不知的? (5) 什么是教师讲了也不懂、需要通过活动才能掌握的?这样备课才会有的放矢。
备课时要解决4个问题。 (1)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2)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3) 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 (4)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写?当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有所不同。如果是写作教学, 那么就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即“写什么”和“怎么写”?
教学内容纵横有序, 教学容量适度, 整体把握训练量, 既注重传授知识, 又强调培养能力。这样, 教师就不会教授学生已会的内容, 而把精力放在学生不知或知之不多的内容上面。教师就不会照本宣科, 也不会讲废话, 讲学生不感兴趣的话。
课后的教学反思也很重要。例如, 这节课, 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带给学生什么?各环节的目标是否达标?等等。
二、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如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实施问题策略, 把学习内容转化为系列的学习问题, 用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理解知识, 使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
把学习内容设计成探究活动, 就能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亲身感受并逐步形成认知, 从而提升能力。如《荷塘月色》第三、四段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等,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涉及“泻”“浮”“笼”等动词的锤炼。在对这些语言形式鉴赏之后, 还可以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选取的多是女性的、阴柔的、并且多少有点肤浅的意象。这些对文本深层次的发掘, 才是学生感兴趣的, 也愿意积极参与的, 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课堂。
再如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的发掘就不能只停留在“写什么”, 而应更关注“怎么写”。如文章中“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 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应是“参观者”注视着墙上的“成排的人”, 作者把主动与被动做了视点倒置, 采用这种叙述方式的用意何在?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 思想才能得到锻炼, 思维才能得到提升。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容量、高密度的课堂不一定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 不能只看外在表象, 而应看教学细节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教师发挥教学机智, 重视课堂生成, 随时把握教学中学生闪动的亮点, 相机行事,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有一个学生提问:苏轼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了”?这是一个让学生加深理解诗意的契机, 学生讨论得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一个学生说:“建安三年, 周瑜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安徽皖县, 而且这一仗还有一个大收获, 见到了两个绝代佳人, 就是乔玄的两个女儿大乔、小乔, 最后大乔嫁与孙策, 小乔嫁与周瑜。这说明周瑜不仅威武勇猛而且是皇亲国戚。”一个学生补充说:“周瑜还精通音乐, 用美人写英雄, 就更加衬托了周瑜的儒将风度, 表现了周瑜的风流倜傥。”另有一学生说:“写周瑜的这一切不正与苏轼的自嘲‘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形成鲜明的对比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重视朗诵与自主感悟
朗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文本不读通读透, 无论怎样讲解, 无论怎样合作探究, 都是隔靴搔痒。所以教师要还原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 让朗朗书声回荡在课堂。有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捧着书诵读, 沉醉在篇篇美文中, 在其中遨游古今、纵观历史, 用一颗诗心感悟生活的美好, 是语文让我活得真实。”由此可见, 诵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语文课堂上展开形式多样的诵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 自己去感受语言, 体味感情, 再现形象, 感悟思想。在文化殿堂里徜徉精神, 在现实世界里陶冶心灵。
20.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 篇二十
关键词:英语;词汇知识;兴趣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沿袭语法翻译法,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学生的语法习惯。显而易见,这些只是中式“英语”,不只老外听不懂,语法也有待商榷。而且这种英汉结合的表达方式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必须通过高效的课堂形式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从而喜欢学习英语。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提前安排学生准备一篇英語美文来朗诵或者唱一首英文歌,趁此机会我还可以提问一些关于我们所学范围内的单词、语法等等。例如,Our tolerating ability is indeed way beyond our imagination. But not until the very critical moment will we realize our potential tolerating ability.这两句话其实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翻译有难度,但是没有关系,我可以趁此机会讲一讲beyond这个单词以及not until的应用。这样在师生的交流中就可以学到知识了。
高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读和表演了,这可能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了,比如: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来表演一下对话。
Jill:Mum,I don’t feel very well.
Jill:妈妈,我感到不舒服.
Mum:What’s the trouble?
妈妈:你怎么了?
Jill:I don’t know. I have a headache and a cough.(She begins to cough.)
Jill:我不知道。我头痛和咳嗽。(她开始咳嗽了起来)
Mum:Oh dear!What a terrible cough!I’ll take you to see a doctor.
妈妈:哦,亲爱的!咳得这么厉害!我要带你去看医生。
在表演这个对话的时候一定要声情并茂,这样才能看出是否真的理解了其意思。
比如,再拿一篇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中介绍就餐礼仪的文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着重训练学生口语应用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就餐交际情景中去,所以对话情景一定要掌握好。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与其中。
T: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foods and drink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Let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in chains.
S1:I’d like to have a hamburger and a glass of cok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2: I’d like...
T:Thank you. Now here’s good news for you.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 is open now!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Ss:Yes,I’d love to.
在课堂上每每引入一个新知识不要太生硬,而是要综合应用。比如在课上对于英语单词、句子、文章也要让学生们融会贯通。而且结合图片和多种多媒体形式会更好,比如仁爱版九年级的一篇关于青藏高原的英语短文:
1.用幻灯片呈现青藏高原图片,导入新课并教授生词
T:Boys and girls, here is another fantastic place. Look at the picture.Can you guess what place is it?Have you ever heard of it?
Ss:青藏高原。
T:Yes.In English it’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板书并要求学生掌握hear of。)
2.教师可以针对青藏高原进行简单的问答,为下一步呈现扫清障碍
T:Where i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6:It’s in the west of China.
S7: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
T:It’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It is a fantastic place.Its morethan 40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The weather there changes a lot. You can experience four seasons in a day.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t
Ss:Yes.
T:OK. Let’s learn it.
这些利用幻灯片和提问方式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兴趣中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3).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10-25
如何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09-26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11-25
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09-01
如何打造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06-14
打造高效课堂总结06-19
打造高效音乐课堂11-10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建设12-18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08-28
打造高效课堂创建特色学校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