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汇报材料(精选13篇)
1.名师汇报材料 篇一
参加淮南市乡村名师市级培训校内汇报材料
时间:2017年12月18日 地点:寿县陶店小学会议室 汇报人:寿县陶店小学
陶钰 主要内容: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2017年12月6日至12日我参加了“淮南市乡村名师市级培训”,从淮南到上海,期间听了6次讲座,观摩了4所学校,这段宝贵地经历让我感到既充实又震撼。名家的风采及理念、上海市领先的教育软硬件、当地名校的文化氛围……这些无不开拓了我的视野,启迪了对新时代教育的思考。多看多学才有比较,比较才有反思,反思才有收获,下面我从之于个人和校园建设谈谈心得体会。
之于个人
更有信心顺应新时代地教育。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特别是我们中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处于互联网+地时代以前却让我们这些“乡下汉”感到虚幻飘渺,繁忙的工作中如何面对时代变化的挑战?虽然差距巨大,但试想科技地进步难道不是为了使人们拥有更简捷生活吗?这次培训让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精准教学。学习制作微课,分享心得,让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内,教育者不再局限于教师。教师必须积极学习,更新并丰富个人地知识库,生活中地点点收获要多积累、应用。只要我们对教学工作有近乎于痴爱的情,必将有助于提高自身教育的视野和教育的力量。大量的阅读积累、反思尝试、不断自我超越、追求精益求精的教学艺术,这种境界应该就是教师们追求的精品课堂。
对待常规工作目标更明确了。备课、课堂教学、反思、听评课等这些工作的精细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育人目标能不能实现。如评课我觉得评课时首先要挖掘亮点,我们要善于抓住师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肯定,然后再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并考虑选择老师易于接受的方式,体谅优先,避免吹毛求疵,挑剔、苛求并非严谨,宽容才是大气,要克服“官气”“流气”,力求深入浅出。备课的时间和空间不应局限于工作时间和特定的地方,细细品味生活,生活必将还你精彩。一堂精打细磨,立意新颖精确,总能让学生学得开心且收获颇多。
要攻坚克难必须研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中常见问题如:师生关系紧张、班级内学生成绩差异明显、学生行为习惯不佳等问题。如吴金瑜教授在对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研究中设置了一份调查问卷,大量收集资料后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并不是拥有渊博知识的老师,也不是品德高尚的老师,反而是风趣幽默的老师,我们常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一个教育工作者,其实仅仅做到这两点是远远不够的,“学高”和“身正”只是我们做教师的分内的职责。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不见明显改观,原因是我们没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走入学生了解基本状况和调查研究。
之于校园团队
上海新农学校的农趣馆、罗南中心学校的“小荷文化”,德富路小学“幸福课堂”,徐行小学的草编文化,可谓是一校至少一特色,而且这些都切入到他们的校本课程里,相信这里的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教育即生活的真谛,行知合一。做到这些需要学校寻找抓手,以点带面。如罗南中心学校从小荷文化入手确立了学校办学的目标:人人有成功,个个能成功。在他们的学生观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各有特长,人人成才。“岗位不同,各展所长,人尽其才,合作共赢”的教师观。
这次外出考察给我的感触是令人欣慰的,我会将考察所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一定能给我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有理由相信,只有给予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2.名师汇报材料 篇二
一、三个优先, 搭乘薄弱学校改造直升机
校际间的不均衡是择校的主因, 遏制择校的最直接手段是实现均衡。实现均衡的第一场战役是消除薄弱, 从而达到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的基本均衡。
1.优先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
我们的教育投入都以每年20%的力度递增, 教育投入年增长大幅超过经济增速。以2011年为例, 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18亿元, 比2010年增长了36.52%, 教育支出为42, 224万元, 比2010年增长了39.35%, 设立改造薄弱学校专项经费, 为办学设施、校舍维修和小班化教育等投入专项经费23, 495万元。在实施过程中, 坚持“直接提升薄弱校办学条件, 直接改造薄弱校办学理念, 直接促进薄弱校激情升华”的原则, 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薄弱学校一次性改造的超前性和先进性。
2.优先保证薄弱学校改善条件。
我们坚持以薄弱学校为重点, 加快推进校舍改造维修和环境美化绿化工程, 100%高质量铺设了学校塑胶操场, 100%按照国家Ⅰ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等教学仪器设备, 100%高标准建设和更新学校专用教室, 100%配齐配足信息化设施和现代化设备。同时, 大力强化设备的应用, 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了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将专用教室的使用排进课表, 保证设备有人用、不闲置;加强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保证设备用得好, 有实效;建立了教育技术装备专业队伍, 保证使用有指导、能维护;搭建教育装备网络管理平台及教研平台, 保证教师有处学、能交流, 这些手段使西岗区配备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对差异性项目的扶持力度, 把全区的教育现场会、活动展示会等全部放在薄弱学校, 让薄弱学校的校长走上讲坛、让薄弱学校的教师展示成功经验, 快速提升干部教师素质;重视薄弱学校的文娱活动, 扶持男子鼓队、合唱队、花样跳绳等项目, 提升办学特色;实行教师、学生免费制服工程、微笑校园工程, 加速改变薄弱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让教师、学生由外而内提升形象, 以崭新面貌面对社会和公众。
3.优先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
我们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主要策略是“名优领军, 专家引领, 全面优化, 科学调配”, 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 特别是薄弱教师的培训提高上, 全面“提升优质师资总量”, 同时, 通过“科学调配”, 在远期和近期两个方面, 消除校际间在师资水平方面的差距, 从源头上解决“择校”热。
深入探索干部教师培训新途径, 教师年培训专项经费增至1000万元, 教师人均达到5500元以上, 逐步形成了西岗教师“嵌入式系统型”培训模式, 实现教师激情与活力的再焕发。开展“拜名师工程”、“珍爱生命·真心微笑”工程、“三类三级三联动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 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形成资源丰富多样、基地稳定有效、层次高端灵活、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全员受益的良好局面。
在科学调配的交流体系中, 实行由校长先行交流带动教师交流, 使优质的学校成为优秀校长的培养基地, 再使优秀的校长向薄弱学校流动, 实现扶持。在教师交流中, 采用“圆桌式”交流方式, 屏蔽优质学校间的教师交流, 由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优先选择优秀师资, 实现师资力量的主动均衡。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不递条子, 不干涉交流制度。
二、三个不动摇, 开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干线
单纯人、财、物的均衡, 对于“择校”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教育优质与否的评判主要还是依靠质量, 而不单单是硬件与师资的配设, 西岗区遏制择校的第二战场在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从而达到教育质量和管理方式的均衡与优质。
1.坚持质量第一理念不动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课好了质量自然就好了。从2008年开始, 西岗区先后出台20余份教学管理文件, 其内容涉及高效课堂建设、推广教学管理成功经验、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 其最终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行政领导包校制度, 充分体现“教育行政就是在服务中行政”, 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 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的专业支持。坚持学校领导上课、听评课、参与教学活动, 坚持不进课堂就没有发言权, 校长听课量从每学期60节提高到120节, 全年240节。教师通过“高效课堂研究、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过三关”等手段, 做研究型教师;研制并使用“校长专业领导力手册”、“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记录”、“学习指导案”、“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过三关”记录、“研修专用手册”等标准件, 提升学校教学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关注细节、强化过程管理, 全面提高质量并缩小校际间学业质量差距, 从根本上消除择校热。
2.坚持创新教育管理不动摇。
西岗区实现区域均衡的方法是“整体建构”。这个整体体现为从“名校长工作室”到“教育协作片”再到“片区+校群”的层层递进和不断提升的管理思想。
2008年, 西岗区组建了首批以名校长名字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 对名校长的选拔标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组织与领导等做出明确规定, 保障名校长工作室的顺利运行。最大程度地发挥本区优秀校长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薄弱学校改进与发展的平台。
“教育协作片”是“名校长工作室”功能与作用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名校长或中学骨干校长牵头引领下, 组成以中学名校为核心, 按学校地域分布的教育协作片, 成员由2至3所中学及临近小学共同构成。目的是探索研究中小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方式互补互动的有效途径。
最后, 我们充分考虑中学与中学、中学与小学间的利益关系, 在总结校长工作室有利于促进校际间合作与竞争, 但缺乏针对学生发展的系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 由校际联盟管理逐步发展为“片区+校群”的管理, 构建起区域内结构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网络化均衡管理新模式。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务, 将对口中小学按组织管理的方式组成一片。实行松散型九年一贯管理, 以中学为牵动, 进行集中教研和规划学生活动、完善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等项目, 实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做足、做好学生九年连续的培养计划, 形成了“片区”管理模式。加强同类学校的经验重组, 将同阶段强弱校形成联合群体。采取新老优质学校轮值制度, 共同探讨本学段问题和在片区发展中的难题, 形成了信息和方法沟通机制的“校群”管理模式。
通过“片区+校群”管理, 形成横纵交叉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及时消化和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专业问题。片区中通过中小学教师集中研究教材教法, 实现中小衔接。同时, 在片区内每所学校的文化整体建构和片区文化整体建构上实现统一, 保证片区艺体项目的一致, 按照片区特色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和教育科研规划, 实现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策略、评价机制的有机统一。
3.坚持以“小班化”促进“大均衡”不动摇。
2007年, 我区高分通过辽宁省双高普九验收后, 区委即决定实施“小班化”教学, 并以此为抓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的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把小班化教育作为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现区域间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 采取国家级课题牵动的方式深化研究实践, 加入长三角小班化教育联盟, 组建了环渤海小班化教育联盟, 夯实了辽宁省小班化教育研究基地的基础, 建立全样本小班化数据库, 使小班化教育发展更具科学性, 顺利实现了从“自然小班”到“规划小班”的过渡。在“关注每一个”的策略下, 实施课堂发言100%、面批面改100%等策略, 落实了“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的教育愿景, 实现了小班化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小班实现校际间、班际间和人际间的均衡。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 实施限定班额政策, 在保证学区内学生的就学基础上, 严格遵照小班化的班级规模, 保证小班化的教学效益, 防止学生盲目扎堆择校。
三、三个再强化, 点亮遏制择校启明灯
择校归根结底是人在惯性思维下的“择优”的行为体现, 我们的前两战赢得的是遏制其择校的资本, 最后,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本, 展现这种资本, 让择校者实现从被动放弃择校到主动选择对口直升。
1.再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
一是制定政策, 保证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 保证全区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适龄儿童的公平入学并享受优质教育;二是着力落实重点高中招生指标75%到校, 无论优质学校、薄弱学校, 择校即丧失此项权利;三是采取阳光分班, 实行电脑派位, 不私设重点班, 促进生源配置的基本均衡, 解决择校择班的难题。
2.再强化家校沟通。
强化区域社区教育学院的职能与作用, 架设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的桥梁。在全区中小学建立教育议事会制度, 抽选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育专家组成议事会, 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沟通与协调, 建议与参谋, 监督与评价, 整合与共享关心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同时, 让家长口口相传, 更加了解片区和区域教育的发展, 认同片区, 选择对口。
3.再强化经验总结与宣传。
将我们的教育成果如薄弱学校成功改造、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从行为中提炼经验, 从偶然中归纳必然, 将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加以推广, 实现促进均衡的良性循环。同时, 再强化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人了解择校的弊端, 了解区域均衡的现实与未来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 从主观意愿上杜绝择校。
3.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汇报材料 篇三
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彦
2015年4月,教体局领导的英明决策,为我们项城市英语教师搭建了“名师工作室”这个发展平台,这对于青年教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对于我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感谢局领导,感谢名师工作室的所有老师!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我带领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 一个“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并且圆满地完成了局领导交给的教学及其业务任务,获得了局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汇报工作室一年来的工作:
一、建章立制、做好规划
为确保“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发挥工作室成员的特长。在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便拟定了工作室三年规划、工作室培养方案、工作成员考核方案。相关的管理办法。同时要求每位成员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实行自学、集中学习、网上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各个方面的能力。
二、示范引领,发挥作用(1)教学引领
工作室充分发挥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英语课改基地”的优势,并以此为平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通过“名师结对”、“送教下张”、“集体教研”等活动,引领学员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中青年教师驾驭英语课堂的能力。在工作室的努力推动下,将项城二中学校的“2-3-4”英语高效课堂模式在学员所在学校得到了推广,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课题研究
今年工作室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八年级英语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开展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研究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思考和素材,发现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推动项城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2015年5月,我代表工作室在“项城市中小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会”上发言,受到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课题办杨伟东主任的高度赞赏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所研究课题经河南省教育厅验收合格并准以结项。
(3)辐射带动
在业余时间,我多次利用QQ群视频举办专题讲座,就“如何说课”、“如何上语法课”、“如何上听说课”等向青年教师的传经授道。我们学校作为英语课改基地,英语教师人才辈出,在赵校长的指示下,我也多次邀请工作室学校参加本校的教研活动,并且工作室学员可以随时到任何一个名师的课堂去观摩,学习名师课堂的经典之处,这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5)资源共享
工作室成立之后,我成立了项城“初中英语名师群”、开通了“项城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博客,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6)教师培训
平时,我一直帮助学员深入研究个人发展目标、途径,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型骨干教师,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
工作室成立之初,通过与老师交流得知,语音问题是他们面临最大的困惑,对老师们进行语音专题培训迫在眉睫。后经赵校长多方联系,邀请了全国知名英语教学专家王超校长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语音专题培训。经过专题培训,学员的语言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我还多次邀请项城市教体局英语教研员张华丽、项城市教体局课题教研员胡新颖为工作室学员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学员的教科研水平。下一步,我将邀请河南省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禹海军老师参与我们的网络教研,指导工作室的学员。
三、初见成效,鼓舞人心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赵校的指导下,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工作室已出现成效。
(1)迅速提高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学员无论从教学水平、教学策略,还是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回首走过的道路,感受到的是充实与快乐。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呈现着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2)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工作室里有人说过:“通过与名师接触、交流、学习,觉得自己研究的脚步再不会停歇,觉得自己更要豪情满怀地学习、反思、践行。”学员在学习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学到了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为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不得不加快进步的脚步,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同时,在与学员交流过程中,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工作室内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学、积极创新、共同前进的新潮流,无论是工作室学员还是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硕果累累
1.工作室承担省级科研课题顺利结项。
2.工作室学员刘强,在2015年的全市中招备考会上,就写作教学进行了发言,收到了全市英语教师的一致好评。
3.工作室学员吴超群在项城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4.工作室学员付会华在项城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5.工作室学员高慧丽在项城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6.工作室学员高慧丽在项城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7.工作室主持人代表河南省参加第五届全国优质课大赛获全国第三名,一等奖。
8.工作室主持人在省教室举办的“中小学英语信息化教育公益大讲堂”活动中,所作观摩课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9.工作室主持人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一师一课”活动中,获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并被教育部评为“部级优质课”。
四、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1)继续探索特殊高效课堂模式。
课堂是学生的主体,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师要成为一名导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获得成功,让合作渗透课堂,卓越学生。
(2)争取带出一大批特色教师。
要使每个工作室的研究人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达到高水平或得到较大的提升,特别是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本人的特点,定位自己的特色,使自己成为“三师型”(即思想型、自主型、学习型)“三会型“(会上课、会交流、会反思)的教师。名师工作室每位成员至少要探索出一种模式课,并做好记录,成文发表,并创造三节精品课例、做三次专题讲座或交流,带出几个徒弟。
(3)推出一批科研成果。
以“2-3-4”高效课堂模式为研究核心,着力构建课堂教学的学生自主模式,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模式,在理论和探究的层面进行升华,努力取得一批成果,并进行推广。
(4)引领一批轻年教师。
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室内研究人员为基本队伍,加强研究人员 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吸引一批年轻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特色课堂,发展特色教育,真正体现名师工作室既是特色教师重要的发源地,又是优秀的具有新思想、新特色的青年教师集聚园、未来名教师的摇篮。
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建设汇报材料
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 赵光印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来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指导工作。
教育发展,教师为要;教师成长,名师为先,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作为“项城市英语课改基地”,名师云集,师资力量雄厚,在英语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项城市英语教学的领头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缩小城乡英语教学差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感谢上级领导对我们学校的信任,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聚合、引领、辐射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使之成为优秀青年教师及未来名师的孵化地,进而推动项城英语教育的发展。
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于2015年4月。工作室主持人王彦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工作室成员聂凤英、吴慧、高灵灵、闫然平,均为我校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室队伍年轻、活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工作室所有成员和学员努力下,名师工作室本着“主持人引领、同伴互助、教研结合、不断创新”的原则,以促进各成员和学员专业素养提升及教学研究能力,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为目标开展工作。一年来,工作室在理论学习、教学研究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进展,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汇报工作室一年来的工作。
一、工作室整体目标
通过名师工作室搭建平台,积极开设专题讲座,提升工作室学员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引领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充实教育理论,提高教科研水平。在三年内,立争打造出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推出一批教科研成果,推动全市的英语教学的发展,全面提升项城英语教学品质。
二、工作室建设的情况
1.保障机制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办公场所,宽敞明亮,空调、电脑、投影、无线网络一应俱全。为了保证工作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了工作室三年规划,工作室学习制度,工作室活动制度,工作室教育科研制度,工作室成员职责,工作室成员三年规划,工作室活动计划等规章制度。
工作室有专职档案管理员闫然平老师,负责对各项活动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保存。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发挥引领作用
工作室对全市初中生英语写作现状调研时发现,目前英语写作教学存问题较,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令人堪忧。于是,工作室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学问题入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问诊项城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期间,工作室所有人员深入学习了中外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开展“英语写作单元练活动”,批改了1000多份英语作文,并建立了英语写作错误资源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制定、完善了多种写作教学策略和纠错策略,成功地摸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写作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科学严谨且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工作室以 “项城市英语课改基地”、“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搭建课题研究平台,向外辐射,指导兄弟学校进行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并提供完整的、可操作的研究方案,使之成为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成功地推动了项城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3.扎实开展活动,共同促进提高
工作室创建后,以项城二中作为主要阵地,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观课议课、教师培训、网络教研、送教下乡、名师结对、专题培训”等活动,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型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学员的口语水平,我邀请了全国知名英语教学专家王超校长对工作室学员进行语音专题培训。为了提高学员们的教学水平,我安排本校英语骨干老师向学员们开放课堂。为了缩小城乡差异,我组织我校英语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4.天道酬勤,收获良多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工作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省级科研课题顺利结项;
(2)工作室主持人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取得第三名,获一等奖;
(3)工作室主持人在“一师一课”活动中表现突出,获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是周口地区唯一一名获得“部级优课”的英语教师。
(4)工作室学员有四人次获得项城市优质课,超额完成了工作室制定的计划。
三、当前面临问题
工作室的成立和运行,不仅有着上级领导的指导,学校的倾力扶持,主持人带头引领,更是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工作室成立至今,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疑难,发现了很多不足。比如:
1、名师工作室在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不够,以后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力量,要让网络化学习也成为工作室成员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
2、平时资料收集的意识不够,要注意既要踏实努力工作,又要留下工作的痕迹。
3、在资源共享和整合各方面力量上还可下功夫,利用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果和质量。
四、今后工作方向
1.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以“一师一课”活动为平台,开展“复刻经典”活动,向名师学习,向经典致敬,提升学员们的教学品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以名师工作室和课改基地为平台,推广本校的“2-3-4”高效课堂模式。
4.“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汇报 篇四
10月21日——10月23日我到南昌参加了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好的学习机会。在这次活动上,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华应龙,刘松、钱守旺、张齐华老师。常在百度网上搜索名师课堂的老师对这些名字一定向我一样非常熟悉。所以我特别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机会,我也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县一共去了30名老师(包括教研室李小春老师),我产是10月21日中午12:20的火车,下午3:00到达宾馆,报到入住,当天没有什么活动。主要活动集中在10月22、23日这两到里。主要内容是听课与听报告。我就汇报他们的课堂以及自己的一些收获:6位老师奉献了7节精彩的课,有华应龙老师的《六年级总复习中的探索规律》以及他的徒弟的《计算器的应用》、省级特级教师钱继芳老师二年级的《统计》,刘松老师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钱守旺老师五年级的《分数的再认识》和张齐华老师的两节课,一节是三年级的《可能性》,一节是五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借助他们的课件让我们共同来领略一下他们的课堂,看完以后大家可以说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里没有华应龙老师与刘伟男老师的课件。142857×1、142857×2
听了4位老师风格各异的报告:华应龙老师的《让规律多飞一会儿》极具辩证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宏大的数学世界,让我们领略他的“大数学观”,同时也让我领悟了老庄哲学的瑰丽色彩。他有一名经的话是:规律在数学王国里是有界限。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5.名师汇报材料 篇五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欢迎来到一小检查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情况,我是小学数学(2)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下面我就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巩留县小学数学(2)名师工作室,是于2015年3月成立的。工作室成员有马海洪、苏克凤、热孜燕、先米西努尔、张登红、苏小琴、帕孜来提7名老师,补充校级骨干教师10名。均为小学专任数学教师。工作室队伍中老结合,充满活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1、精心组织,建章立制,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月份,接到巩留县教育局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管理方案后,我们工作室立即召开了成立前的协调会、筹备会。这两次会议确定了工作室的工作目标、人员分工、师徒结对等。明确了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和工作室成员的补充。为确保“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发挥工作室每个人的特长,工作室拟定出《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工作室成员职责》等相关的管理办法。还讨论制定了《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工作室2015——2016工作计划》、《工作室专题活动方案》,让工作室的工作做到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有合理的制度管理,有详实的计划指导。
2、建立名师工作室QQ群
3、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提高
工作室在创建后,我们利用本身工作条件,将校园作为本工作室主要教研改革基地,围绕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召开了名
师工作室筹备会议,讨论了工作室三年工作目标,计划及规划。建立了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交流QQ群,开展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培训和学习、做了相关数学教师与名师结对配置的仪式,讨论了如何开展名师会课活动、怎样进行送课下乡磨课活动活动等研讨活动。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工作室成员及全校教师在数学教学特色活动创设方面的经验。
4、开展多样化的研讨活动,促进工作室成员成长。
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深入教学一线,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磨课、送课,坚持每周听课,每月开展培训,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研讨等形式对工作室成员和其他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指导。今年3月我们开展了校内“名师展示课”,“一师一名”网上晒课活动,同时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向工作室全体教师开放,教师可以随时、任意的来听课。数学名师团队成员热孜燕在巩留县名师“送课下乡”活动中,担任上课交流课工作;马老师担任指导工作,其他成员参加磨课,评课活动。从送课到评课,再到研讨交流,气氛热烈,老师们踊跃发言,并向出课老师提问,出课老师也耐心细致的予以回答,效果很好。
5、以专题讲座为平台,加强教学交流。今年4月全体工作室成员到一小名师工作室参加了两次专题讲座及培训,听取了工作室主持人马老师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路径探索”和工作室成员苏克芬老师的“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专题讲座,获益良多,反响很好,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6、工作室活动常规化,促进教师反思。
在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尽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积极投入工作。工作室的成立和运行,不仅有着主持人的带头引领作用,更是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的成果。开展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体验,也产生了一些困惑疑难,发现了很多不足。
比如:
1、名师工作室在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不够,以后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力量,要让网络化学习也成为工作室成员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
2、平时资料收集的意识不够,要注意既要踏实努力工作,又要留下工作的痕迹。
3、在课题研究和资源共享与整合各方面力量上还可下功夫,利用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果和质量。
展望下一年的工作,我们充满信心。工作室里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我们这个工作室一定会更进一步地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
巩留县第一小学马海洪
2015年5月20日上我向孙校长提出关于建立工作室所需设备等要求,创建以来在巩留县县委、县政府,巩留县教育局以及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这一学期的活动中,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一方面从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修养几个层面入手,促进每一位成员提高;另一方面,面向全校数学教师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磨课,评课等活动,促进了工作室成员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反思和总结这一学期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工作室的目标
6.名师汇报材料 篇六
东港市位于黄海之滨, 市直乡镇学校共26所, 乡镇学校18所, 村小114所。为了促进城乡教学均衡发展, 提高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成立了数学名师工作室。我们把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业务水平和能力较高的骨干教师组织起来,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最终带动我区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鉴于以上想法, 我们从全市1000多名教师中选拨了工作成绩突出, 喜欢小学数学研究, 在教学上肯吃苦、善钻研, 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了“东港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批工作室成员由10名一线数学教师和3名基层学校主抓教学领导构成, 2010年9月, 由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市数学工作会议上给名师成员颁发了名师聘任书, 标志着这个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团队正式挂牌。
工作室成立以后, 制定了的规章制度, 拟定了工作目标,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稳定名师的个人教学水平;2.更快、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学校, 带动全市数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室工作实施策略
随着工作的开展与开拓, 数学工作室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着, 在实践中丰富了最初的工作目标, 付出与获得都远远超过了原有的预想。
(一) 内修素质, 外塑形象, 打造名师队伍
1. 职业定向, 以压力促动力。
首先给名师进行职业定向。作为名师, 要学科知识渊博、教育教学功底丰厚、教研教学能力较强、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等。让其懂得, 全市有一千多名教师在期待着他们的引领。让名师坚信自己拥有这个实力, 把压力变为动力, 自我调整, 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2. 团结协作, 增强凝聚力。
团队内部建立QQ群, 创建公共信箱。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随时交流的平台, 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 创造一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空间。
3. 内外兼顾, 潜质与外力相统一。
根据名师的个人素质, 我们首先对名师进行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理论层面的培训, 要求全体成员要在高效课堂教学思想、模式下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并布置第一阶段的团队内部研训工作就是名师间集体研课。我们对每位名师班主任进行跟踪听课, 名师、领导参与听评课, 就近地区集中到一处, 大家同听共评, 彼此交流, 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 教研员对名师成员的发言进行点拨, 同时解疑释难, 挖掘他们的潜质。这些老师都是数学教学的精英, 个个聪明、悟性高, 所以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确实在短时间内使名师的独立备课能力、上课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的飞跃。
4. 铺路搭桥, 请进来走出去。
由于经费问题, 一些名师的眼界只限于本地区。鉴于此, 我们除了组织名师参加本地相关培训外, 还主动与基层校长直接交流, 为名师争取去省外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提高自己的同时, 心里充满自豪, 更好的工作。基层领导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把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给了名师。在一起学习的时候, 白天听课, 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交流, 与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取其所长。名师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归来后把学习感受、心得体会通过邮箱与大家资源共享, 在本校做观摩。2011年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一周, 我们就推选6位名师参加。
(二) 点面结合, 辐射引领
在各项活动中为名师搭建展示舞台, 以点带面, 以面促进整体, 充分发挥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
1. 以课题为媒介, 研究实践出成效。
名师工作室在教研员的带领下, 扎实的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双主体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把数学新授课细化为“概念课”“以计算教学为主的课”“以应用题教学为主的课”等课型, 并对每一种课型的基本特点加以整理, 形成基本模式;对“双主体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研究出“有效备课法”,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文化”, 并初见成效。带着这些研究成果, 带着最新的课改信息, 名师团队通过观摩课、专题辅导, 及时传播、辐射给全市的数学老师。
2. 上各类教研课、观摩课, 做专题辅导。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有计划的组织教研活动, 也要承接上一级研训部门的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名师们活动的土壤。如不同领域、不同课型研讨会、新教师培训会、各项专题研讨会, 名师们把最新的教学信息、思想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 让其他教师学习观摩;听完课之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 先由执教者说课, 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 总结提炼其教学特色和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切磋、相互学习, 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的活动既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 又能给年轻教师以启发和思考, 而且也锻炼、提高了名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往的县级培训, 都是我们教研员坐在前面, 基层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都是受训者。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就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培训格局。名师成员中有优秀的基层主抓教学的领导, 我们给了他们一定的培训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也作为全市教师培训者。这样的培训, 给了名师压力, 促使他们多方收集资料,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反复斟酌培训材料, 采取多种的培训方式。因为他们来自于一线, 与一线教师感同身受, 所以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了他们, 更有益于广大基层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 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 这些骨干教师又带动所有的一线教师共同提高。
3. 名师送教, 受益一方。
东港市乡镇学校多, 偏远地区的教师几乎没有机会走出本校学习观摩, 我们就组织名师们送教到村, 把名师效应延伸到最基层单位。每一次送教活动, 她们都会精心准备, 不但准备上课, 还要准备与基层教师之间的交流, 要解答教师们的困惑。对于大山里的教师们, 这样的活动无异于雪中送炭, 与这些名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就是她们最渴望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每一年, 我们都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让这些村小的教师与名师牵上手, 结上对子, 很有效地带动了落后村小教师的进步,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4. 赋予团队不同层次活动, 更好的发挥名师效应。
(1) 每年, 教研部门或者教育行政部门都会举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大赛, 一般情况下评委都是由我们教研部人员担任。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我们让名师成员任大赛评委。在这样的活动中, 这些名师评委能够互相交流, 在客观公正的给出判断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能力。 (2) 组织他们积极参加上一级部门的研究活动。市里的、省里的各类活动, 名师们都是走在最前沿:在丹东市网络教学设计活动中, 我们的名师共完成了1~12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所有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3) 组织名师参加市里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 参加省里优秀课的评选, 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等等。这些活动, 更加促进了名师的业务发展, 也很好的展示了我们东港市名师的风采。
三、工作室成员的业绩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 每位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省级课题奖项奖2人次, 课题结题2人次, 丹东课题成果奖1人次, 丹东市综合荣誉4人次, 东港市综合荣誉6人次, 省级优质课8节, 丹东市级东港市级优质课多节。
四、工作室的未来展望
7.教学名师先进材料 篇七
——小河中学教学名师张建平单行材料
张建平,男,现年46岁,汉族,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数学教师。于1988年7月中师毕业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基层中学任教。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从教二十六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做到教育创新、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理论素质和思想修养,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耐心地辅导。做到了用真情感动人、用行为影响人、用知识武装人、用品德塑造人。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工作求真务实、乐教敬业,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特别是在多年中考中数学成绩名列全县前茅,成为我校数学的一面旗帜,在平凡岗位上干不平凡的事业。
一、情注课堂,以爱育人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他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常规管理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平时的各阶段性学习考试中遥遥领先。他从不放弃一个学生,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与家长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他的鼓励帮助下,一些消极懒散的学生,重拾起学习的
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二、严谨治学,大胆创新。
对新课程新理念认真研读,掌握扎实,运用熟练,能够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树立“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摒弃“教师权威”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与学生成为朋友。通过自身的人格榜样,影响和鼓励学生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享受成绩进步的喜悦。
2、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直致力于学校的课改研究。上课时教学方法新颖得当,读、说、写、算、演、唱,形式活拨多样。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还因地制宜,动手制作相关教具,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精心准备,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补缺补差,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教学业绩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日常课的教育质量。在教学中能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和难点分析。同时能做到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在教法上吸收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相结合。在教学中,快乐教学和激励性评语是他的特色,在快乐的环境中,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技能训练,所教初三数学在2008年、2011年、2014年县中考中 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县教体局和镇政府的表彰奖励。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所负责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做到最好,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加班加点已经成了他工作的习惯,有时也会身心疲惫。但回首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么踏实,他又倍感欣慰。张老师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四、引领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边教学边研究才能做发展型和创新型教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学工作中,他继续研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作用,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在教学中他时刻牢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学得好的学生,张老师鼓励他们抛开书本,去学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以此来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他抽出业余时间给他们吃偏饭,辅导学生从简单的数学题做起,启发学生灵活用用数学公式、定理解决数学问题。
多年来,张老师一直担任数学教学,数学成绩名列全县前列。2014任毕业班数学获全县教育质量第一名,同时被评为小河镇先进教师。
担任年级组工作,坚持科学育人,正面引导,使该年级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一面旗帜。
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安全工作,六年来制订了各项制度,签订了各项安全合同,管理规范细致有效,实现了安全事故零发生,得到了社会和上级的赞誉和好评。
综上所述,任教以来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他默默的工作与辛勤耕耘,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发展,见证了他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他用自己的坚韧与执著、用自己的敬业与奉献,用自己辛勤的工作实绩,不断诠释着新时期的教师精神,不断书写着一个教师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篇章。
8.德育名师典型事迹材料 篇八
夸美纽斯说过:“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正是这句至理名言,激发了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1997年7月,师范毕业后,使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教师,令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几年来,我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我多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我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事。“言传身教”是我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引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我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老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师表形象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在一次上课前,我走进教室,教室时乱糟糟的,纸屑到处都是,真像一个菜市场。当时,我没有大声训学生,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拿起扫把扫起来。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我想,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二、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班有一个叫刘孝神福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同学闹不和,欺负小同学。虽然多次教育,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我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次劳动,他总是特别积极,干得起劲,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于是我就特别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说:“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随时随地,我会用微笑去鼓励他,在他犯了错误时,我也从不大声训他,而是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我想,这大概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事实上,我每接到一个新班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慕。讲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个水果,或是一些漂亮的小玩艺儿,或是黑板上常会出现一些天真暖人的话语,这些都出自学生的小手呀。当然,我的工作同时也受到家庭的认同和支持。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三、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特别是跨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无不把着力点放在教育上,无不从教育改革上找出路。我们深知,抓教育就抓人才,就是抓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处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可谓任重道远。面临这种教育新形势,我怀着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大学教育继续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以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阅读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杂志。因为我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在教育教学中,我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我还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总之,我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学习。教学中,我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课内外通过为课文添枝加叶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为了把德育教育寄于课堂之中,我每备一节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把现实的事例与课堂相应的内容寄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多年来,我勇挑公开课的重担,为校、镇的教学改革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多年来,在学校领导、全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所担任的学科考试的平均分、优秀率常名列前茅: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比赛,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辅导奖。经常参加校、镇级公开课,均获领导和师生的好评。
9.名师要善待荣誉 篇九
众所周知, 荣誉是无价的, 因为它是组织上对你的关怀、同行们对你的信任, 也是你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努力的结果, 切不能因得到荣誉而得意忘形、藐视他人, 因为荣誉中包含的是领导对你的宽容期望, 同行对你的帮助支持;也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更不能把它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 教师一旦成为名师, 就要对荣誉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善待荣誉。
要善待荣誉, 就要珍惜、呵护荣誉。相信不管哪种荣誉都不是唾手可得的, 荣誉是与教师们的工作成绩成正比的, 也是与其付出成正比的, 是对其踏实的工作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科学的工作方法、优良的教育教学成绩的一种肯定。试想, 有哪位教师不是因为工作努力、业绩突出, 才被评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的?当然, 这一切也与组织的精心教育培养、领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密不可分, 就是说, 任何一位名师的荣誉背后既有个人的不懈努力, 更有集体的关心爱护。这荣誉的取得不仅属于你个人, 更属于集体。因此, 每一位名师都应该把荣誉当做一面镜子, 自觉警示自己, 严格要求自己, 不去做任何玷污集体荣誉的事情。
要善待荣誉, 就不能滥用荣誉。荣誉既是对名师过去工作成绩的褒奖, 也是一种勉励, 希望其继续立足本职岗位, 作出更多更大的成绩。然而许多名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不少教师评上名优教师后, 兴趣爱好也相应发生了转移, 很少再关心教学研究, 甚至在校外搞起了课外辅导等“第二产业”;有些教师评上名优教师后, 即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身份变了, 地位有了, 兄弟学校邀请作个讲座、出节示范课, 离了“出场费”一律免谈;有的教师将荣誉当做“升官发财”的“通行证”, 在荣誉光环的背后搞起“小动作”……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过:“荣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 但是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最近的。”所以, 善待荣誉, 需要摒弃浮夸的心态所占领的心智高地, 以平常心态正视荣誉的价值。或许这是最难办到, 但却是最需要办到的事情。
要善待荣誉, 就要不断创新。荣誉代表的价值是阶段性的, 并非永久性的, 荣誉的有效期仅截止到昨天。所以, 荣誉的光环罩在头上就会变成“紧箍咒”, 把荣誉带在身上, 就会成为前进中的包袱, 而只有将荣誉踩在脚下, 作为登高的台阶、跳跃的踏板、前进的助跑器, 荣誉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升华, 才能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成功。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巴西“一代球王”贝利, 当他创造了踢进1000个球的记录时, 有记者问他最满意的是哪一个球, 他答道:“下一个”。在荣誉面前贝利没有冷漠、麻木, 更没有忘乎所以, 他的回答闪烁着理智的光辉, 反映了他谦逊的品质。他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德国作家席勒有一句名言, “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那就是荣誉。”荣誉无价。名师只有对荣誉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才能少些贪心杂念, 多些人生追求;少些急功近利, 多些脚踏实地;少些侥幸心理, 多些克己自律, 才能无愧于人民赋予的荣誉。
10.黄石市名师评选材料 篇十
——黄颡口镇中心学校
□□,男,1967年2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历任班主任,现任黄颡口中学九年级班主任,并担任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该同志自踏上讲台起,历经磨练,经过多年的教学活动和积累,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学生的经验。自1996年以来,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常在学校里做班级管理经验介绍;并积极参加并开展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帮一”活动,经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对学生的稳定和控制流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期间所任带班级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所带班级的学生先后有6人获得县、市级“三好学生”称号,4人获得县、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优秀教师。其中,所任班级在2009年、2010年和2012年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其本人的进取和努力,□□同志也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和教师的光荣称号。
一、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讲求实效是□□同志的一贯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他铭记在心,并且用来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一句话。多年来他就是用这句话来时时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同志严格依法执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学生,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力求科学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坚持业务学习,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和完善数学教学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能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力求向课堂45分钟要效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一贯是那么默默无闻。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年来,他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作风踏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同志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品质和学习习惯。由于教学方法得当,注重因材施教,因而不断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二、关爱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1.关心学生,解决学生学习上、生活上困难
从1997年起,□□同志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深知要想真正的把一个班集体带好,就要走进这个班集体,要了解这个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同志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关爱之心。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要充分尊重他们,从内心里、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个性。他善于看到每位学生的长处,发现和促进其潜力。他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学习、生活和内在思想情况,从而恰到好处地做好关键之处的引导。正确处理好抓成绩与抓素质、抓整体与抓个别、抓先进与抓后进等方面的关系。
2.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也是责任最大的。有人说教师是雕塑专家,你的作品不仅栩栩如声,而且可以看到搏动的血脉!那怦然心动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你的感召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多么美好的职业!他的追
求就是:把平凡的小事千百次的做好就是不平凡!他的动力就是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做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走进孩子们心灵的好老师!
自我管理,是班级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探索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是让德育真正“走向生活,走向体验”。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真正将自成教育落实到日常班级教育工作中。开学第一天就从强化习惯做起,培养能力从提高自我约束力做起,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班级集体凝聚力。多年班主任工作,□□同志已形成一套良好的管理模式,所带班级受到了学校领导、社会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对于学生的每次转变,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他都很珍惜,并大加鼓励和赞赏。而这一切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调皮的孩子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理,经常找孩子谈心,教诲他们少比聪明,多比勤奋;少比优秀,多比进步。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管理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在教学上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开展的教研活动,并及时积累心得,撰写论文。1995年12月论文《要善于启发》获县级二等奖;2002年11月,《素质测评专题研究》活动获县级二等奖;2004年12月,阳新县作文大奖赛优秀指导老师;2005年11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获县级三等奖;2006年12月,论文《农村中学学生作文指导》获县级三等奖;2008年3月,论文《用爱去感动》获省三等奖;2008年7月,论文《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获县级一等奖;2010年12月,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辅导三等奖;2010年2月,论文《从乡土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获黄石市二等奖。2011年
11月,县“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说课竞赛获县二等奖。伴随着学生成长的足迹,□□同志也一起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回想着多少个夜晚的挑灯夜战,进行了多少次师生间坦诚的交谈;多少次发自肺腑的期待与关爱,让孩子们感受为人师的真诚!沉甸甸的收获里有着岁月的刻痕,送走了数不清的披星戴月!经历了多少风雪雨雾的励炼!酸甜苦辣咸皆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自己还有很多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但他会用他的心去教诲他的学生,他会用他的情去培育他的学生,他将无悔于他的事业,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孜孜地追求,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新篇章。
黄颡口镇中心学校
11.班主任名师团申报材料 篇十一
---班主任名师团申报材料
曹
增
福
协神学区南青同小学
2011-10-
31改变观念,做快乐班主任!
---班主任名师团申报材料
我叫曹增福,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在当班主任的日子里,我不仅在播种着知识和爱,同时也在加倍地收获着感动和幸福。工作原本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学生是那么可爱!做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工作踏实、认真,方法得当,曾先后被评为“新乐市优秀班主任”、“新乐市十佳班主任”,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班主任工作是艰巨而又重要的。从我当上班主任,我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理念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在于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教育工作,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第一次的亮相,第一次的班会课,如何确立班干部,如何建立民主轻松的班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班级文化的建立。班级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集中体现。其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有一定的包容性思想。不以成绩论英雄,成绩稍微差一些或者是平时小毛病比较多的那些学生,你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他的话,也许他也有闪光点;反过来,如果你因为某某同学的某一个方面带给你不良的印象,你就对他全盘否定说不定就耽搁了一个可能在其他方面很有潜力的人,所以,班主任应该全面的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的性格特征是不同的,一个班主任应该具有包容性,换个角度看他们,给他们一片天空,给自己一片自由,做一个轻松快乐的班主任!
所以我是这样做的:
1、学生犯错误并不是失败:学生犯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正确看侍学生的犯错。如果人的一生都没有错误,学校有没有必要存在?学校是一个让学生犯错的场所。学生犯错误是教育的契机,就是我们工作的素材。人生,就是一个没有统一起点、没有固定距离、没有规定赛道、没有赛段、没有裁判、没有观众,没有对手、没有金牌的比赛,只要生命在继续,时刻都在行进,每个人都会到达终点。所以说“成功是永恒的,失败是暂时的”。我们就必须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信念,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在学生的成长中当好他们的教练,让他们结识更多的伙伴,作好他们的观众,让他们的旅途充满快乐与激情,减少错误、更直、更快、更远地走向成功。
2、基础差并不是坏事:作为班主任,要搞好“家长期望值”与“学生理解值”的“软着陆”。实事求是的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评”不“比”:评出每位学生的思维素质水平和知识基础程度,讲明其努力方向,给予其实实在的学习建议;一不跟同学比,二不跟兄弟班的比。“评”只是收集信息,便于师生的对学生基础的情况掌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形成合力,增强信心。胜利不是比“起点”。只要分析切实,建议正恳,计划实在,基础差反而会成为形成“积极学风”的一种动力。家长、老师、学生更易于形成合力。
3、成绩差不一定习惯也必差:做为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要有把班带优的信念,你自已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优秀”的标准要求自已,同时,对学生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以“优秀”做为标准,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小事。包括生活、日常事物、学习行为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我们的动机和标准是优秀的,就一定会优秀。成绩差不是错,但习惯差则是绝不允许的错。
4、培训学生学会“选择”比获取结果更重要: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讨厌时,你花80%的努力只能获得20%的效果,反之只需付出20%的努力就会有80%的收获。开始时不要过多的定具体目标,重在树榜样,重在思想拔向,培养学生“选择”的冲动。优先“思辩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再进行“获得性”学习行为激励。
5、做得好不如管得好:作为班主任角色,“管理职能因素”大于“教育职能因素”,不赞成用崇尚“忙文化”用时间换效果的管理。一是对学生行为、班级活动和班级日常的管理;二是对教育资源的发掘、整合管理:培养好几支队伍:A、班干部队伍,B、任课老师队伍,C、家长队伍,最大限度的“借”用他们的管理资源为本班服务。你要从内心认识到他们都是帮你收集一手信息的伙伴。
6、合作大于竞争:在工作中,面对学校的一系列评比,要“多评少比”,仅仅把“评”的结果作为自我检验的参照条件,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根据本班的发展方向,有选择性、针对性的改进。不要把“比”做为“唯一结果”,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发展”。同时,你也无法比,只会将自已的优点比丢,把自已的不足放大,把自已的信心比没,把班级的发展方向比乱。我们要认为“年级或学校就是一个团队”,所有班主任都是成长中的伙伴。
7、管理与教育是双向的:我们要求学生“思辩性”先于“获得性”,那我们自已在学习和工作时,同样要坚持这种原则;教育学生同时也是提升自我;工作不仅仅是完成责任,也是自我实现过程;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对象,学生也使我们的工作成为可能。在学中教,在教中学。
二、班级管理创新案例
第一:带班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管
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将“管”变“导”,将“绑”化“疏”,化„被动‟为„主动‟,实现班级管理的“软着陆”。在班干部的选择上,实行伯乐式的相马和赛场式的选马。在班干部的培养上我一直这样做:第一步,把管理方法教给学生,即“班主任当教练”;第二步,当班干部及组长初步掌握了管理方法后,班主任当“参谋”;第三步,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信任并赏识他们的工作,班主任当“顾问”。我现在带的这个班与我已有了深深的感情。记得这一班的学生刚进校的时候,“人小、胆小、心小”“无集体意识、无组织意识、无纪律意识‟‟,同学间无团结协作精神,由于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或农村留守儿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自私、霸道,自我意识特别强烈‟。面对这一状况,我深知要带好这个班的艰辛和入手点----建立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极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
我班的班长张扬同学是一个有热情、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刚担任班长的时候,我总是看见他分配下去而别人没有完成的任务,总是他独自一人默默完成。我知道他现在欠缺的是管理同学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我就积极地扶着他管理班级,避开学生帮他出谋划策,在我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辅导培训,他就能独立的开展工作,现在已俨然是我不可缺少的一个得力助手,把班级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还有我班的纪律委员和校园广播播音员的张含同学,又先后被同学们推选为纪律委员,被学校广播室选为播音员,还有我班的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等班干部都是这样在我前面提到的„三步曲‟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老师的助手,同学们的公仆。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需要别人管理的人,而是培养能够自治的人。自觉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学生治班,高度自治”的理念使班级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每位同学都可以在开放的平台上找到自己为班级出力的岗位,从而更好地锻炼自己。在同学们熟悉了班级生活一年之后,随着学生的成长,事情也就多了,懂事的孩子也就多了起来,想为班级出力的同学也就多了。我就不失时机的召开班干部会,以班委为主筹办了一期„我为班级做点事‟的主题演讲会,依靠班委会,根据
需要结合同学实际,设置了近20个我为班级做点事的岗位,掀起了热烈的招应聘活动,并在同一岗位设立多人轮流值班评比。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就连以前我没有想到的,甚至没有发现的学生中的陋习在这次活动中都得到了改正或遏制。如我班有打架、斗殴现象的王坤、偷拿别人东西的马亚然主动写好保证书交到我手中。像这类事情是举不胜举。正是这样,成为„遥控器‟的我也就从繁忙班级事务中“逃”出来,也就能腾出更多时间,抓教学、搞研究、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
第二:管理“说一套,做一套”
对学生要刚柔并济。比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习惯要有细致严格的要求,在我班同学们自己制定的各类公约或自治计划方案,长久的有10余种,为配合活动制订的短期规定本学期已累计进20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矩立好了、立详细了,才能为学生规范行为提供依据,才能为班级事务的处理提供依据,但我又经常„法外有情‟,„说一套做一套‟。比如有学生偶尔迟到,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不犯错误的孩子是可怕的。”不过,有时,学生也会钻我“说一套,做一套”的“空子”。我班有个女生张花卓,经常在校门口的小买部买零食吃,这些零食都时一些“三无”产品,弄不好会吃坏人的。我下功夫掌握她买零食的时间,装做不经意间走过,适时提醒她,遵守班级公约,为了自己的健康改掉这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查,她真的改掉了。在以后评选纪律小组长时,她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了。
第三:育人熏陶感染胜过一切
班务管理要重视对班级文化氛围的“精装修”。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硬性灌输,而是创造了一个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有助于学生上进和做人的“心灵场”。这个“场”弥散于学生之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让学生自觉、自愿而又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影响、熏陶、感染和鞭策,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给我班上课的老师说:„高老师你们班的学生真听话呀!‟„走进你们班的教室感觉好整齐呀!‟„你们班的学习氛围好浓呀!‟说实在的若要叫我谈这种氛围是咋样形成得我只有一句话:„熏陶感染胜过一切‟。
平时我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哪个学生生病请假,就及时询问、看望。本学期初,由于流感在我班发生,几天之内,大部分学生发高烧、咳嗽,请假的人每天将近十人。在这病因未查出来的情况下,我不顾一切,为学生量体温,买杯子让学生喝药汤„„每天、每人都要打两次、三次的电话询问学生的病情。就连周末的时间也不间断,我这样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学生家长的敬佩和赞扬。有的学生家长说:“这样关心学生的老
师很少见,我们的孩子真有福气。”在我的感动熏陶下,同学们之间也互相关心起来,学习好的同学及时为请假的同学补课。
正是在这种集体关爱的熏陶下,同学们互相帮助、乐于助人风气在我班蔚然形成。记得我班张家伟同学不小心受了脚伤,不能下地行走,上厕所、到教室都不能自己挪动一步,和他同座的几位同学轮流值日背他上厕所、背他到教室上课,特别是放学回家或上学时几位同学轮流背着他。当我问他们这样做为啥时,同学们异口同地说 :„老师你都能那样帮助我们,我们更能帮助我们的同学。‟说实在的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认我的心血没有别出,作为班主任我很自豪的说:„我的教育成功的‟。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潜能,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是我真诚的愿望和教育理想。我尽职尽责、以身作则、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以智慧育智慧的人格力量感染着我的学生也感染着学生家长。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虽然付出了艰辛,但也代表着喜悦,更多的则代表着责任。我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让这份责任,鞭策着我继续努力,再攀新的高峰。
南青同小学
12.名师寄语 篇十二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发现很多学习舞蹈的小朋友, 不管是专业院校的学生还是业余班的孩子, 都容易出现一个同样的问题:在舞蹈训练的同时, 往往容易忽视音乐以及双人情感方面的交流。小朋友们, 音乐是一支优秀舞蹈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通过情感表现动作, 通过动作体现技术。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完成一支优秀且富有灵魂的舞蹈。而舞蹈中情感的交流, 比如看似不起眼的一个眼神、一个肢体的触碰都将让一支普通的舞蹈变得更加富有生命!
孩子们, 学习舞蹈之路充满着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艰辛, 希望你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 每一次舞蹈时都用心聆听音乐的旋律, 将自己带入到每曲音乐所体现的情感中, 假以时日的练习, 你就会是整个舞台的主角!
13.管建祥:名师工作室材料(简介) 篇十三
一、个人简介(含照片)
管建祥,1965年生,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江苏教育学院分院学科带头人,省高师物理协作组成员。现任旅游信息港口系副主任、副书记,兼综合理科教研室主任。2007-2012年度连续5年获教科研标兵。
2008和2011年分别获江苏教育学院分院“十五”和“十一五”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2012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7篇,其中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转载3篇,核心期刊发表25篇。结题省级立项课题和立项市级规划课题一个。
二、研究方向
运营管理、物理教学和职业教育研究。
三、经历
(一)工作经历
1986.8至今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工作
1986.7-1988.7 理化生教研组副组长兼班主任
1987.7-1988.9 教务处、考评办干事兼班主任
1988.9-1991.7 团委会、学生处干事
1991.7-1993.9 校长办公室秘书
1993.9-1994.7校产办副主任兼校基建组成员
1994.7-1999.7校产办主任
1999.7-2003.9成教处副主任
1999.7-2003.9盐城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
2000.1-2001.2 阜宁县北沙乡小岗村党支部副书记扶贫一年
2003.9-2004.7 师资教育发展部副主任
2004.7-2007.8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
2006.9-2007.7 响水县运河小学支教一年兼市教育局响水联络组长
2007.8-2010.6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兼支部组织委员
2010.7-2011.8信息技术与港口管理系副主任兼信港系支部组织委员、校学生党支部委员 2011.9-2012.9旅游信息港口系副主任兼信港系支部副书记
(二)学习经历
1982.9-1986.7 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读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 2004.1-2008.4 南京理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学习
2005.9-2008.6 河海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四、获奖
五、论文发表
(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全文转载
1、合作学习的概念、实质及其适用范围(3000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
2、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三类探究性学习活动(2600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8年3期全文转载)
3、如何进行中学物理试卷分析?(3600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8年1期全文转载)
(二)核心期刊:
4、浅谈探究教学思想的教育理论基础(9000字,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12年第4期)
5、如何应用对话进行中学物理教学(5200字,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12年第4期)
6、文化反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4100字,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12年第3期)
7、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萨奇曼探究教学理论的体会(4500字,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12年第1期)
8、为什么要倡导探究式教学(61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11年第8期)
9、如何衡量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68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10年第12期)
10、如何控制物理试题的难度(31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10年第1期)
11、例谈物理教学的生活化(48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9年第12期)
12、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创新(32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9年第11期)
13、合作学习的概念、实质及其适用范围(28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9年第4期)
14、如何落实高中物理新课程三维目标?(48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9年第3期)
15、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三类探究性学习活动(48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7年12期)
16、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条生命线(3500字,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2期)
17、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48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物理教学》2007年12期)
18、如何进行中学物理试卷分析(36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7年10月)
19、情景教学的目的(34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物理教学》2007年6期)
20、新课程倡导的物理教学新理念(32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7年5期)
21、物理说课十大内容(48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7年4期)
22、物理思维九大特点(34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2007年3期)
23、生活中的物理学(5300字,发表在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期刊《物理教学》2007年2期)
24、浅论品牌(4300字,发表在中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江苏商论》2006年7期)
(三)非核心期刊
25、后进职业院校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4000字,发表在天津市一级期刊、全国职业教育期刊评比一等奖《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26、物理课程的支撑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学习方式(4600字,发表在物理专业期刊《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5期)
27、例谈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应用(2500字,发表在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办《技术物理教学》2009年第2期)
28、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2500字,发表在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物理教师》2008年第11期)
29、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法宝(2400字,发表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期刊《教育家》2008年2期)
30、思路、套路、出路决定学校的活路(4000字,发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委员会会刊《职业技术》2008年2期)
31、例谈中学物理概念的分类和建议(2200字,发表在国家级物理专业期刊《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年8期)
32、从多层面、多视角上看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方法(8000字,发表在国家级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6期)
33、生活中的物理学(5300字,省级期刊《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7年5期转载)
34、对物理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思考(6200字,发表在国家级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期)
35、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模式及其要求(4200字,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6、物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升办法(3500字,发表在省级学报《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6期)
六、课题研究
(一)省级课题
1、探究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七期立项课题,2012年12月结题)
(二)市级课题
2、学校特色与学校品牌研究(盐城市教育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三)编著
3、学校如何留住人才(8300字,2006年3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编进《历史的使命——21世纪中国教育的突破与创新》一书,ISBN7-207-06922-7/G·1628,定价:88.00元)
(四)教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