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聋哑英语”现象反思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2025-03-2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从目前“聋哑英语”现象反思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精选8篇)

1.从目前“聋哑英语”现象反思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篇一

英语听说课教学反思

(一)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发现我在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地方。

一、在听力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的备学生,备听力内容,在备课的同时,可通过对课本上“听”的活动进行改编,减少学生听的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可以激发不同学生的积极性。相比之下,自己有时候的随意性很大,备课没有对学生的实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测,学生们听的目的不明确,学生听起来很被动,不少的学生听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二、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与使用效率要处理得当。而自己在进行听说课中时间分配方面有时存在着前松后紧的情况。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时间,需要我们课前周密的思考、严密、合理的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做出设计。

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改进自己听说课方面的不足,要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的目标任务,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引起注意,提起兴趣,以最佳状态进入听力活动。准确把握听前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满足听力准备的需求,准确定位听力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英语听说课教学反思

(二)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真学习了如何进行初中听说课的教学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认识到听说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我反思了自己的听说课教学。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较死板,教学内容较陈旧,考试以语法知识为主,在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仍然听不懂、说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听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定位不当。

2、听前引导不够。

3、听后任务缺失,听与说环节割裂。

4、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5、教学密度、时间设计不当

6、忽视听力策略及听力习惯的培养

7、在听后环节,老师控制性训练过多

这些问题给我们提出了英语教学中新的要求,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让学生能初步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呢?。下面就谈一下我对于初中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的思考。如果听力教学流于形式,我们的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体现。我们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并不断进行完善。我们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教学对象有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2、对听说教材的结构和目的十分熟悉。

3、正确地使用听力材料

4、使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氛围。

5、正确对待学生在听说训练中的错误。

6、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7、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听说课设计活动之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的结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全面。听说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听力理解技能提高目标、语言知识感知、学习、运用目标、主题口语能力提高目标。同时要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二、听说课的时间分配设计要合理。一节课的时间极其宝贵、有限。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与使用效率是值得教师重视的。教师对各个环节时间的设计和把握是教学技能的一个方面。为提高时间的把握能力,课前周密的思考、严密、合理的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做出设计。

三、听说课设计的活动要形式多样、互动性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听说课设计的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四、教师的课上训练形式要侧重于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笔头练习活动要与口头活动结合起来。应充分设计不同层次活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来迎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开口。要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那些每上课已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或上了课却完全听不懂、听不懂、看不明白新课内容的学生也有事可做,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东西。

五、听说课作业设计。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只靠课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控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听说练习。教师可以就听力留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作业的范围,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材料。如电视、电影、讲座、采访、歌曲、故事、讲笑话等。

以上是我对初中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以促使我更加高效的教学!

英语听说课教学反思

(三)在语言交际方面,听说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不仅有利于英语读、说、写三项技能的发展,更有助于日常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利用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等四个方面来提高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2.从目前“聋哑英语”现象反思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篇二

浅谈启蒙英语--------告别中式英语从娃娃抓起

美国一位语言学家说:要想让孩子学会游泳,就要把他扔在游泳池里,用一种语言孤立地解释另一种语言,就好比没有游泳池,孩子不可能真正学会另外一种语言,要想告别中式英语,就必须让还在在动画片和故事书中找到游泳的感觉。

一直很想读这本书,但是一直感觉这是一本需要费很大精力的一本书。读的同时左右脑一起开动,终于等到了暑假的来临买了这本放在购物车已久的书—【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本书反思国内儿童英语启蒙的现状,作者发现,国内的英语教育忽视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是孩子的兴趣和认知发展规律,第二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规律,体系和习惯次序。而这两点恰恰是北美的英语启蒙路上最受重视的东西。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精华部分。

1.英语思维难在哪儿?

我们以前学习英语都是背单词,背句型,背语法。跟人对话总是先想好中文再根据句型,语法翻译过来,所以为什么跟老外聊不起来的原因就是我们是在用中文的方式讲英语,而北美的小孩子都是根据情景对应需要的对话,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条件在外国读书。而怎样避免这种误区呢?弥补的方式之一,看动画片,动画片中有很多口语表达方式,孩子看多了,自然就能脱口而出。第二,看大量场景的英文故事。也许,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对一些表达还会觉得陌生,但是一旦积累多了,发现这是一种通行的表达方式,再遇到类似的情形,孩子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很自然地就会脱口而出,再也不必要进行什么翻译了?动画片,原版绘本及分级读物中夸张有趣的图片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并且反过来让孩子体会单词的意思—用图画或场景而不是中文来体会句子,单词的意思,这正是锻炼英语思维的开始。

2.别让语法偷走语感。

语法该不该学?我觉得北美的老师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语法了解它的一些规律。但是,这个过程不应该前置,尤其不应该用语法规则来学说话。语法是为写作服务的,而写作也不能全靠语法。书读的多了,知道的表达方式自然就多了。中国的语文老师也说,孩子小的时候阅读量少,高年级写作就上不去,是同一个道理。要说我们是差在语法上吗?不是,是差在语感上。而语法的先入为主,恰恰剥夺了我们体会英语语感的机会。把英语语法作为万能钥匙,死抠语法,忘记了吸收英语原版听力和阅读素材,这才是语法带给我们最大的危害。

3.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两岁以前的孩子应把大力气花在听力输入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此时所进行的亲子阅读,重点应该是发展认知,学会把图形与简单的英文表达对应起来。二至四岁的孩子应该继续听力输入,同时加强情景对应的训练,通过动画片,原版书来建立对应模式。四岁之前的阅读,一般以绘本为主,四岁以上的孩子,在学习Phonics的同时,要加大自主阅读的阅读量,尤其要重视加大同一级别的阅读量。

3.“英语听说课”教学方法 篇三

现行外研版英语课本的每一单元的第一课安排的都是“听说课”。那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英语听说课呢?首先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目标要具体,突出课型。既是“听说课”,就应该体现听、说两个重要环节。不可以上成语法课或只是讲解其中知识点、做练习。备课时要列出本课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掌握的语言点、功能及听说技能。

具体的教学步骤:

1.教学新单词。听说课不同于阅读课,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所以在真正听说之前要教会学生掌握新单词及一些重要的短语,特别是它们的发音。(此部分也可结合2 “听前活动”一起进行)。

2.听前活动

听前指听前准备阶段。即该阶段师生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介绍听说语篇的主题,文体或听力的目的,使学生对该语篇有所感知,这样学生就可以有备而听。而且可教学部分重要的新单词、词组。如初二上半学期,以莎老师在教Module4 Unit1时,通过一段与学生的free talk“Who is your good friend?”等问题自然引出like the same thing 和get on well with等短语,在教新单词的同时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有时我们也可以给出主题,让学生猜测将会听到什么内容。当然,我们也可通过图片、录像、录音、有关话题、引导性的问题等介绍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设置与课文有关的情景,引出课文中的生词、句型及内容。

3.听中活动

要求学生不看书听录音磁带,包括泛听和精听。听第一次获取课文中的一般信息。(对话过长的教师可处理为2-3个独立部分);精听阶段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语篇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语篇的细节和重要事实,所以听第二次时应提出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以获取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的检查学生理解能力的题型有难、易之分,其中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对错题、搭配题、改错题、问答题等。(有些较难的句子中间可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开放型问题可逐渐增多)。

4.跟录音带朗读。

5.语言点的讲解。

6.读:其形式包括朗读、默读、对话、角色扮演等。

4.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 篇四

我认为农村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英语教师在设计听说课时,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听说要达到三级、四级和五级目标的要求设置“任务”环节,还要结合情感态度、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目标。

2、听说的训练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贴近“任务型”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

3、听说的活动要密切与激发学生兴趣、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情感态度相结合;要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要使他们在语言技能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4、避免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单纯的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教学现象。

5、充分发挥语言的互换性和整体反馈的两大特点,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会话表演、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故事、朗读英文诗歌、听写、改编作品和描述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展示”能力。

6、创建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听说的基本能力。

7、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适当地运用评价方式,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错,多启发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5.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 篇五

摘 要: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课型,目前使用的外研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Unit 1都是听说训练的课型。Unit 1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与学生日常相关的话题进行,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一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目标语言为主要内容,并为Unit 2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本文将对适合农村中学英语的听说课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听说课;技能;策略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人才培训的需要,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无形中成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一个平台,实现了学生学习英语听说能力的良好环境。

一、创设情境,给学生“说”的机会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仅仅是教师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初中生处于青春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得到认同、支持与鼓励,教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以激起他们对英语听说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与引导,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在教学中,常常有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展示自己,或是有的学生发音不够标准(主要是农村学生受方言影响),语法掌握不够准确,不愿在课堂上朗读英语等等。这时,教师切忌冷嘲热讽或以惩代教,而应多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给他们营造一个“说”的环境,告诉他们:Good job、Well done、Wonderful、Excellent…让学生每节课都有切实的收获,在和谐的课堂学习中找到自我,增强了自信,坚定我必行的信念和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让学生掌握了英语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制造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学生可以在声情并茂的短片或者电影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lue 7 Unit 1 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我在上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明星照片,如:刘翔、杨幂、比尔?盖茨或其他人等等。

Name:LiuXiang

Birthday:July 3th,1983

Birthplace:ShangHai

然后通过:Where was he/she born?When was he/she born?让学生直观回答:He/She was born in__________.He/She was born on__________.为本课掌握重点were/was顺利进行,尤其是听力的顺利展开打好基础。接着,让学生看对话,听录音,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对话,最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操练:1.Where were you born?

2.What?蒺s the name of your first school?

3.Who was your first teacher?

4.Who was your first friend?

?W生可以不断重复操练这些句子,编自己的对话。学生在练习对话的过程中,不但练习了英语的口语,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这节听说课,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熟悉基本的场景及句型的训练,然后让学生听相关的听力材料,这样在提高学生“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英语“听”的效率。

三、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每个班级都会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一般以4至6人为宜。为了避免分组学习成为优等生的展示台、学困生的避风港,分组时要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6人合作小组一般有两个优等生、两个学困生、两个中等生,目的是便于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让每个学生享有均等话语权,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四、合理设计听说课的作业,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只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控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听说练习。教师可以就听力留做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听力的范围,如:英文童话小故事、校园英文、精典英文歌曲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听力材料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

在平时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某些关键词和一些中心句,因为关键词、中心句正是反映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只要很好地把握了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中心句,学生就能较快较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捕捉听力材料的主要信息,形成听说技能的策略。

总之,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绝不是一节课、一个学期就能完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坚持多给学生创设练习听说情境,多给学生多说机会,让学生在说中得到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听说水平,达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

6.从目前“聋哑英语”现象反思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篇六

张婧,常州市勤业中学

“人机对话”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是实现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江苏省将在2009年中考中推行这种模式,代替过去“人人对话”的传统英语口语考试模式,应该说“人机对话”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长期以来,中考英语口语测试都是在“人人对话”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人机对话”模式必将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带来较大的冲击,也促使各学校积极探索英语听说教学改革,不断创造条件以适应这种考试模式的需要。

一、“人机对话”与传统听说测试的比较

所谓“人机对话”,它包含几个方面:(1)出题自动化:以海量题库为基础;(2)考试自动化:采取人机对话方式;(3)判卷自动化:全部阅卷由计算机完成;(4)结果反馈:自动化生成评估报告。它由电脑来扮演考官的角色,所有问题和指令都由电脑发出,考生根据从耳机中听到的或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指令和要求回答考题,电脑会自动将考生在考试中回答问题时所有语音信息进行录音并保存,考生进行考试的全过程不介入任何人为因素,考试结束后,所有考生的考试录音将传送至教育考试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地方,统一进行网上评卷。这种完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测试与传统听说测试相比,有很多优势。1.可以营造一个更加科学、公正、公平的测试环境

中考英语口语与听力合测,并实行“人机对话”,这种模式能有效地减少人为误差,标准统一,打分会比较公正。“人人对话”模式下,考官与考生一对一进行面试,随着考生人数的激增,主考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难以满足考试的客观需要;同时,考生受口语能力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大,如主考官语言水平的差异、考生的情绪波动等;除此之外,“人人对话”模式下,口语成绩由主考官当场打分评定,没有实况记录,没有原材料复核,对口试评分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无法进行核查,对评分误差控制小,给解决考试纠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在“人机对话”模式下,既可以做到标准统一、对考生一视同仁,同时还可以实现考试场景再现,“人机对话”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了一个更加科学、公正、公平的测试环境。

2.可以统一英语听说测试的技术标准

初三英语口试和听力测试都计人中考英语总分,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升学。由省教育厅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及牛津大学出版社联手,建立大型题库和评价标准系统,通过计算机人机对话考试,统一考查学生英语听力及口语。3.可以再现考试信息,使评判更加准确

考试的时候,考生坐在电脑前,戴上特制的耳麦,计算机开始播放听力试题,考生根据提问一一作答。计算机记录下考生的答案后,综合打分。不仅如此,计算机还能指出考生具体的问题,使语音测试的结果评判更加准确。

二、中考“人机对话”对现行英语听说教学提出的挑战 1.对英语听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一种新的考试模式的实行,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影响。全省统一实行口语、听力测试“人机对话”,播放的语速将全省统一,这对于当前许多地区的学生而言,难度肯定加大,为此,各个学校必须要有意识地强化英语听说教学,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听力、口语教学,以适应听说教学模式的挑战。2.对教师自身英语素质的挑战 英语教师本身的语音、语调,将直接影响到所教的学生。适当、标准的语音、优美的音调,平时的教学方式、方法等都对教师发出了挑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尽量减少或不使用母语,使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学习英语并练习使用英语。这对于许多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对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挑战

“人机对话”采用标准统一的试题和考试环境,相对客观公正,“铁面无私”。但是,“人机对话”的“冷酷”也会给考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错过或没有听清楚就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遗憾”。而在以前的“人人对话”口试中,学生如果没听清楚还可以请老师重复一遍,但“人机对话”后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另外,“人机对话”对学生发音标准要求更高。因此,学校除了将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外,还应要求学生多听录音,熟悉机器播放时的语音语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人机对话”时因听不懂而手足无措。

4.对学校英语听说教学环境建设的挑战

人机对话的考试形式对学校的硬件教学设施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个学校是否可以提供给学生用来训练的机房,是否有语音室,学生能否经常上机做适应性训练题等。同时,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训练的熟练程度,从而直接影响最后的听说考试成绩。

三、英语听说教学应对中考“人机对话”的对策 1.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这种新形式、新环境下,老师自身要适应这种转变,积极探索,尝试用全英文组织课堂教学,使英语听力日常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最基本、最简便、最实效的形式。在具体实施全英文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听英语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提高听力的自信心,这是进行听力训练的前提。学生如果对听力训练持有兴趣,那么他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寻找听力资料进行听力训练。此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尽可能做到用流利得体的英文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加强英语听说教学方法创新,尽快适应中考“人机对话”测试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听力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外语听力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教师可以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强化英语听力。传统的听力练习基本上采用单一媒体形式,如一盒录音带外加一台录音机的教学模式。单一媒体存在诸多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听力的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当中的普遍运用,为英语听力训练开启了一扇有效之门。多媒体改变了单调的“听”,做到了视听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训练的渠道多样化:

第一,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录。教师根据课堂所需,自编自制,设置相应的听力材料。第二,可以使用现有教学录音带上的录音资料进行筛选录制在电脑中,以备后用。第三,盘中的短篇对话也可以被电脑所用,动静结合,是助听的又一臂膀。第四,到网络中去寻找所需的音频设置,可以下载材料而备用。通过这样大量的输入,学生的听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说”的输出,结合一定的场景,给出可参考的语言材料,或者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大量的练习、实践。3.利用网络加强学生训练

7.中学英语听说教学设计与目的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earn the words,phrases and sentences from the context.

Train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过程与方法:

According to the Use Ss centered-teaching methods and 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Make the students enable to grasp the skill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礼貌的待人接物,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

Ask for suggestions: What shall we do? Where shall we go?

Making suggestions: Couldn’t we go somewhere outside Edinburgh? What/How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We could do a bit of climbing.Why don’t we go for a long walk?

Agreeing: That’s not a bad idea!That’s a good idea!Disagreeing: I don’t know.I’m not very keen on climbing.Walking’s not really my thing, either.No way!

三、教学过程:

StepI.Guidance:

Enjoy a short piece of movie about the Scenery of Edinburgh and Pentland Hills.影视风光片的目的在于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一些有关地点和事件的图片与此课任物相关联,这样引入就能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任务前活动用于扫除学生的语言障碍,因此在教学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操练语言,为下一步活动做好铺垫。

Step II.Leading in and presentation:

Leading in the new phrases and key centens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ictures in the movie?

Ss: Beautiful/Nice/Fantastic...T: 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Ss: …

T: They are in England.(图片展示Edinburgh和Pentland Hills)

The Pentland hills are situated just outside of Edinburgh.Do you want to have fun there? I want to go there with you this weekend.But I’m sorry to know that we will have our art festival rehearsal on Saturday.(展示图片rehearsal).What shall we do?

Ss: Why not… /Why don’t we…/ How about …?(教师可提前将表示提建议的句型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语句来提建议。)T: That’s a good idea./ Maybe that will help./ But the rehearsal is important and We’ve got large parts.I will think about your suggestions.先利用图片展示进行新单词句型的引入,让学生熟悉,这样更形象,更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加强了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训练了目标语言。

Step III.Listening

1.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T: Now le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a.When will be the dress rehearsal ?

b.Will they go to the Pentland hills in the end?

2.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match the persons with their ideas.Zoe a.catch up on some sleep.Jack b.take a picnic

Lan c.go for a long walk

3.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3rd time and fill in the blanks.Next Sunday Jack and his friends want to go somewhere __________ Edinburgh, but they couldn’t go to far places because of the dress rehearsal.So maybe the Pentland Hills is a good place for them.They could go for a _________.Kally agrees with Jack.And Zoe suggests they could __________ with them.But Lan is not very keen on ___________.She is going to ____________ some sleep.4.Read after the tape.在学生掌握好的前面的知识的基础上再处理学习文本上的知识,就化难为简,学生才能得心应手,减轻学习难度。这节课是听说课,所以“听”作为输入性材料必不可少,让学生有任务的去听,教师通过任务的布置来让学生知道怎么听,听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

StepIV.Practice(Group work)

1.Read in groups(each group four students)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role.2.Act out the conversation.(Practice in groups then ask some of the groups to act the conversation out in front of the class.)听、说不分家,在学生充分听过材料之后,要安排出时间让学生对于文本资料中的词汇、句型进行近一步熟悉。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课本剧的表演是很好的方法。这些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Step V.Summary

Let Ss summarize the key words ,sentences and ways to give suggestions first.And the teacher gives them proper consolidation.同时让学生整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经过老师的归纳、总结,使之成为规律性的知识,便于记忆!

Step VI.Game:“The best choice”

Teacher gives each group a certain situation.Choose one student to be the host.The others in the group should give him or her suggestions and he or she should use all kinds of reasons to refuse the suggestions politely.The one that the host can’t give a proper to will be the winner.(different situations:

a.You want to go to your best friend’s birthday party, but there will be an important exam the next day.b.Your mother’s birthday is coming.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other.c.You want to have a relax.What can you do?

d.…)

通过这个游戏练习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也让此堂课别开生面,乐趣横生。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其能动手动口。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真正使学生能学有所用。

通过学生的总结将知识点总结成系统,再由游戏强化刚学过的句型及词汇,让学生在活动中把学习的知识掌握好。

Step VII.Homework

1.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game.(Write down the 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host and the others in their groups in the game.)

8.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篇八

摘 要: 作者结合自己执教的一节听说课,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和结合生活为基础,通过学习课本中的词汇、句型等,实现语言输出,并以此探索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说课 文本分析 听说结合 提升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课标指出: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中听是理解的技能,是一种输入性的技能;说是表达的技能,是输出性的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目前英语听说课总体上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兴趣不高,造成学生听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要让学生实现听的目标,提高听的能力,在语言输出技能“说”得流利、顺畅,有话可说,不仅要提高学生兴趣,还要给予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给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输出。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课型,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听说训练的模块,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与学生日常相关的话题进行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系统而扎实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深刻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笔者在区域教研活动中对执教的仁爱版教材八年级(上)“Unit3 Topic3 Section B”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基于新课标理念下,采用任务型教学的听读课的新尝试,以探讨听读课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案例分析

1.教学背景

本话题主要通过情景进一步复习过去进行时,学会表达对事物的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及对他人观点的看法,学会正确的上课态度。主要活动在于1a,1c 和2a。主要内容在于过去进行时,表达同意和不同意及一些对事物看法的形容词。

学生刚学完Section A,学了过去进行时态,本课进入过去进行时的理解和应用阶段。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是能力训练很强的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组员合作是帮助后进生的有利渠道。

2.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引出话题

(1)笔者以问候导入:“I had a very busy day yesterday,at six o’clock I was getting up,but at eleven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when William was sleeping,I was still working.What about you,Jane?”提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为整节课做好铺垫。

(2)学生听一段教师自身的生活故事,然后根据key words完成task 1――重述故事:William is lucky because we can take him to go travelling every summer holidays,but sometimes he is unlucky because we can find his secrets in his class.One day,When I passed by William’s classroom,I found William was sleeping in class and wasn’t listen to the teacher.I was angry and said nothing.After class I asked William to 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and told him not to sleep in class.William was sad and said he would say sorry to the teacher.(3)将学生分成6组,同时完成以下课堂评价:

〔设计目的〕通过William的故事,导入学生要学习的对话,听并复述William的故事,引出2a中的人物故事。将学生生活中的故事与课本人物故事结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内容和语言输入,为之后的活动做好铺垫。

Step 2:学习2a―听说能力的同时训练

听2a磁带并要求学生回答三个问题,1.Was Bill sad or happy?2.What did Bill do in class when Miss Wang Was giving them a lesson? 3.What should Bill do?再听一遍之后重述关于Bill的故事,同时渗透品德教育“Do you think Bill will make the same mistake?”,教师指出:“Not only William but also Bill is a good boy!Because acknowledge wrong and then change,never comes too late.”在进行足够的语言输入之后,让学生进行两两对话,这是说的基础训练。

〔设计目的〕通过听获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Step 3:思考和讨论―提高听说能力的必要阶段

(1)让学生在组内认真思考和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What should we do in class? 2.What shouldn’t we do in class? 并让学生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与此同时,教师提供学生更多的词汇便于学生表达。

(2)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提示汇报的模板,如:In our group,we think we should...We had better...We must...It is good to...in class.We shouldn’t...We mustn’t...We had better not...It is wrong to...in class.意在暗示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可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过于呆板。

(3)在6组学生中完成以下课堂评价:

〔设计目的〕通过讨论,学生的语言输出得到梳理和整合,学生运用教师所给的句型和词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教师用PPT提供学生汇报的模板,旨在让学生达到熟练运用和能力提高的目的。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说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

Step 4:学习1a―再一次听说能力的同时训练

(1)在讨论和汇报之后,笔者让学生听和观看Harry Potter的简短视频,同时回答: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2.How do you like the music,scene and Harry Potter?笔者提供句型:I think the movie is...I think the music is...I think the scene is...I think Harry Potter is...笔者提供词汇:exciting,wonderful,interesting,beautiful,handsome,ugly,cool,pleasant,so-so,lively等,如果同意同学的观点:I agreeI agree with...I think so.I think...is right.如果不同意同学的观点:I don’t agree.I think...I don’t agree with...I think...I don’t think...is right.I think…I think …is wrong.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2)在6组学生中完成以下课堂评价:

(3)听1a并练习1a,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

解1a,同时听说能力得到训练。

〔设计目的〕笔者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1a,看Harry Potter的预告片,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从严肃的话题转到感兴趣的话题,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回答问题并发表自己对电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给一些辅助的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说出自己的观点,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有能力的同学有机会多说,同时顾及学生的差异。

Step 5:讨论另外两部学生感兴趣的电影――听说教学的延伸任务

(1)观看动画短片,给学生更多感兴趣的卡通人物,让他们自由地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在6组学生中完成以下课堂评价:

(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练习并表演对话,在6组学生中完成以下课堂评价:

〔设计目的〕观看《功夫熊猫》和《熊出没》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编造新的对话,同时表演对话。鼓励学生对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从而提升能力。这是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综合能力提升,是教材教法的探索和延伸,学生在此达到真正语言的自由运用,听说能力得到很好的展示。

评价:How many apples does your group get on the tree now? We have ?摇?摇 ?摇?摇 apples!Congratulations!

〔设计目的〕课堂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热情完成课堂上的各项任务,在评价的同时,检视自我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Step 6:语言点学习和布置作业――课堂教学的最后巩固

〔设计目的〕鼓励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提供学生课后使用所学内容的机会。

三、案例反思

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说教学中应着力优化听说教学,准确把握听说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探索和研究听说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听说教学的效率。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链,在此过程中自然地习得目标语和发展语言能力,实现目标,从而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本案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体会、掌握语言,让学生通过学习、合作、协商,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将生活融入教学,师生互动。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表达和交流。把课堂教学模式模拟成一个真实场景,让学生置身于仿生活化的语境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真切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以本节课为例,笔者在导入过程中运用了William 在课堂上睡觉的行为,William正是本节课学生中的一员,而这种行为在学生中发生是很平常的事,既贴近生活,又有利于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同时为本节课做很好的铺垫。在口语能力提升阶段,《熊出没》和《功夫熊猫》录像的观看,把学生课后感兴趣的动画片带入课堂,既激发了学习热情,又注重语言实际和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材的整合和灵活运用,教学不仅源于教材还可以高于教材。

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对教材内容和各个板块进行重组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笔者认为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这就体现在教学不仅源于教材,还可以高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各种不同的任务,层层递进,在符合学生认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学习英语,发展能力,维持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才能不断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笔者先导入,随后进入2a,后学习1a,任务的设计有讨论,有思考,有小组合作,有独立完成,有课本任务,还有课外补充,有对话,有表演,这些任务足够激发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热情和潜能,对于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做到合理到位,听说结合,环环相扣,达到了听说教学的目的。

3.评价活动的参与和品德教育的渗透,在听说课中完好实现三维目标。

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评价活动的参与和品德教育的渗透,充分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和参与效果进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有利于保护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品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教育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反馈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对待学习。

在本节课中,笔者注重德育渗透,用多句英语谚语鼓励学生,例如:“Acknowledge wrong and then change,never comes too late.知错就改,永远不嫌迟。” “A winner never stops trying!成功者永不停止尝试!” “Challenges make study interesting!挑战使学习变得有趣!”这些都给了学生无形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挥潜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评价活动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英语听说课,语言的输出必须以充分的语言输入为基础,听说课是学生综合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展示。设计恰当的教学任务,教师合理开发利用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课中有话可说,有机会可说,有兴趣地说,从而提高听说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初中小说知识点总结下一篇:暑期日记大全300字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