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物流试题

2024-12-13

设施规划与物流试题(共11篇)(共11篇)

1.设施规划与物流试题 篇一

同济大学【城市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考研试题

2005年

基础设施

一、论述题

1、问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元素的功能

2、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的城市在给排水设计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综合题

**** 本内容跟帖回复才可浏览 *****

道路交通

一、名词解释,一共10个,1.5一个

BRT 飞行区 会车视距 面控制 交叉口绿信比(其他的大家补充吧)

二、填空,10个,3分一个

1、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间距是________公里

2.岸线分配应遵循原则是______

3.交通岛有哪三种_______

4.交通调查的四个步骤_______

5.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________

6.环行交通的作用_____

基本上都不太记得了呵呵

三、简答,4题,5分一题

1、简述城市道路网密度和道路间距的设置原则

2、交通控制系统对缓解城市拥挤的作用

3、有人说道路上车速越快,车流量越大,请你对此评述?

4、公路设计和城市道路设计有什么不同

四、论述

1、从自行车和公共汽车的出行时间角度分析未来城市中自行车的作用和如何提高公交的使用率(20分)

2、一条高速上跨一条城市出入口干道,要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有收费站的入城口除了东南那个象限没有建筑外,其他三个象限都有不能拆的建筑,画出可行方案。(15分)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2004年

一、填空(40分)

1. 城市铁路客运站应布置在______________,编组站应布置在______________。

2. 某条公交线路长 公交车运营速度为,配置公交车 则其发车频率为______________。

3.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______________。

4.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口冲突点为______________。

5.某城市60万人,则其应保有的公交车辆数为______________。

6.某城道路网为方格网,道路间距为250米,则其道路密度为______________。

7.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______________,宽度为______________。

二、概念(40分)

视距三角形 道路服务水平交织 交织长度 回头曲线

交通渠化 城市道路等级结构T O D 公交线路运载能力

三、简答及计算

1.某公交线路从城市中心到某居住区长度为9公里,站距为600米,平均候车时间为6分钟,公交车运送速度为18公里/小时,则从居住区到市中心的出行时间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如何提高公交线路的服务水平。

2.人们出行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如何在规划措施上促进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

市政题目(共50分)

五、常见工程管线有哪些?退让原则。

六、一个人口为6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怎么样确定?

七、消防站的服务面积,建筑内防火通道的净高和净宽,战时留城人口占总人口的多少?地震烈度如何确定。

八、我国常用燃气气源有那些,他们分别有哪些气源设施。

九、旧城的合流制可以如何改造

十、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类型以及解决方法十一、一次送电网的电压等级,城市高压配电线路等级为多少,低压线路等级为多少?城网的变压层次有什么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2003年

一、概念(40分)

视距三角形 站点通过能力 期望线 道路服务水平

货流中心 合成纵坡 铁路编组站 交织

二、简答及计算

1.三块板断面的交叉口流线及冲突点图并简述改善措施(15分)

2.某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50km/h,由于受地形限制,在某处需设转弯半径为500米的圆曲线,之后经一直线后,紧接需设另一相邻相反圆曲线,半径700米,则两圆曲线之间直线段长最小为多少(7分)

3.某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40km/h,由于受周边建筑影响,匝道半径只能取65米,设横向力系数为0.18,则匝道所需设的超高最小为多少(8分)

**** 本内容跟帖回复才可浏览 *****

市政题目(共50分)

1.通过利用那些参数可由城市用电量预测结果推算出城市各层次变电所的设施容量(5分)

2.通过利用那些参数可由城市平均热负荷预测结果推算城市热电厂规模(5分)

3.使用焦炉煤气,并采用中低压两极管网系统的城市燃气供应系统一般涉及到那几种燃气气源设施和输配设施(5分)

4.试写出暴雨公式中暴雨强度单位以及暴雨公式主要未知参数及单位(5分)

5.城市水资源包括那些种类的水(5分)

6.中等城市防河洪、海潮、防洪和防泥石流的标准为多少(5分)

7.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防灾能力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8.城市固体废气处理的目标是什么,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哪些(5分)

9.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以及当前基础设施规划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0分)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2002年

1、公路与城市道路在横断面设计时有什么不同,如果山城道路横坡度>10%,横断面形式有哪几种类型,请图示。

2、如果一个大城市的二条相交道路的交通量都很大,请问在设计交叉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可图示。

3、如图,有一条新规划的干道,一边是居民区,一边是工业区,且依次下穿一条现有的铁路,与一条交通主干道平面交叉,上跨一条沿河次干道和通航河道,问此条干道的平面和竖向断面线型规划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图略)

4、是有关某江南小镇的交通结构问题,主要从居住区等功能分区,人口就业岗位与交通的情况进行分析。(图略)

5、路网中的支路有什么作用,如支路较少会带来什么问题。

6、交通方式结构中提高公交比例有什么意义,采取什么措施能提高公交的吸引能力。

7、我国基础设施的定义,广义的有哪几类,狭义的是指哪些系统。

8、40万人口的城市防洪标准?防灾规划中的生命线系统包括什么?

9、如图对电厂的选址分析。(图略)

以上9题4、6、9每题15分,8题5分,其余每题10分。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2001年

1.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和竖向标高的布置,与公路的有何不同

2.城市道路纵坡的变化与车流密度有何关系,研究它有何意义,3.何谓合成纵坡?城市道路在什麽情况下出现合成纵坡?合成纵坡比道路纵坡大还是小?为什么?

4.分析交叉口,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善方案

5、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特征?分析它们有何作用?

6.城市某一条城市道路上,公交线路集中,站点多,造成站点堵塞。提出解决的办法(不考虑经济因素)

7除了道路交通量是影响道路横断面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影响道路的红线和道路横断面。

8、简答

1)城市工程规划的总任务

2)在水资源不足,水质有差异的情况下,如何在城市给排水和建设中采取措施保证城市活动

正常进行。

3)城市能源规划包括哪些专业工程,其中供电工程包括哪些工程设施

4)城市综合防灾包括的内容

8、找错: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1987年

1。说出常用数值(可以有幅度)

机动车道净高

铰接公共汽车额定载客量

市区公交平均站距

我国无轨电车架空触线的电压

环形交叉口的一个交织点的小时通行能力

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最大纵坡

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横坡

城市居民平均步行速度

2。名词解释

车流密度

公交车满载系数

车头时距

公交车发车频率

公交运送速度

货运周转量

3。列举7种城市客运交通工具

说明适用条件

4。公交线路上客流变化的特点?配置车辆数的依据?

5。城市道路上一条车道实际通行能力与理论相差很大,说明减少的各种原因

6。计算公交线路网密度时,(1)用全市公交线路总长度(2)全市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被由公交线路服务的城市用地面积除得,应选用哪个?为什么

7。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行道转弯半径过大或过小会出现什么交通状况?

8。作为一个鬼话工作者,你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迎接我国发展小型轿车的局面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1985年

1。城市道路交叉口坐标及标高的作用

2。环形交叉口设计要点与适用条件

3。小公共汽车在城市客运中的地位作用

4。城市居民出行流动特征?研究它有哪些目的5。在城市道路网规划时常遇到两种观点(1)道路交叉口间距要大保证车速高(2)道路网密度大便于组织各种类型交通。请从交通构成对此问题论述提出自己见解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1984年

城市道路交通

1。大型铰接公共汽车采用解放牌CA-10B载重卡车改制,从汽车动力因素分析引起城市交通的问题

2。绘图:有超高加宽道路转弯在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轴测

绘出I=0%,2%,4%的横断面

已知:原道路直段横坡2%,车行道宽8米,I超=6%,B=2,I纵=0.5%,L超=60米。

3。城市道路平面十字交叉口通行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4。看图分析

从城市用地布局,道路系统,交通方式构成分析改城市早上上班高峰时间出现的交通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

1。车辆在道路转弯时,设置平曲线,影响其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城市道路与公路在设计横断面的形式上有何不同?城市用地向外扩展,郊区公路市区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什么问题?

3。城市道路平面十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与路段通行能力有何区别?

4。城市客运规划为什么常常以公共汽车作为主要客运工具?

5。小城市和大城市居民出行分布有何特点?与城市交通方式的构成有何关系?

6。分析我国平原地区的中等城市,自行车发展的特别快的原因

交通规划方向

1。铁路车站中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的主要区别

2。铁路站场布置有那几种基本形式?优缺点?

3。什么是铁路枢纽?他的形成发展与城市的关系

4。港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作用与要求?

5。港口城市布局与一般城市布局的区别

6。民航机场跑道的方位、长度、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说明他们的影响

7。民航机场在城市选址时主要考虑哪些问题?机场与城市的相对位置怎样比较合理?

8。从城市规划方面说明最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交通与干扰两者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建筑考试论坛http://bbs.atrain.cn,本贴地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917

2.设施规划与物流试题 篇二

恒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家中小型企业,主要生产产品为汽车底盘悬架部件。企业虽然不大,但因为专注生产一个产品,产品质量稳定,所以与多家大型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该公司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时间浪费大;物流混乱;空间浪费大;重复搬运多。

二、原始资料的准备

本文主要对该公司设施布置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改善研究,不对各车间面积进行规划。企业每天产品产量大约为7 000个,使用的运输工具是电瓶叉车。在总结出公司生产工艺路线的基础上,绘制生产工艺过程图。

三、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物流分析是对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要的工序之间物流移动的最佳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和数量进行分析。根据每天对经过工厂每个工段部门的物流量的统计,绘制出物流量从至表,进行设施规划衡量搬运的难易程度时,搬运距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根据公司资料和实地测量出的各工段之间的距离汇成从至表。各路线上的物料移动量来反映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物料移动量既包括物流量,也要用作业单位距离来衡量。用两者乘积表示物流强度,并得出物流强度表。

系统设施规划布置方法(SLP) 将物流强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字母A、E、I、O、U表示,分别表示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经计算,企业工厂车间每日产品的物流强度为:∑C=2 000+300+550+1 000+2 400+2 700+2 000+1 200+1 400+4 000=17 550(辆 *米)

对于布置设计,非常有必要进行作业单位间非物流关系分析,因为不同的企业物流分析并不是惟一的依据,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相互位置设置也是不一样的。SLP方法中,缪瑟建议每个项目中重点考虑的外界影响因素最好不超过8—10个。在确定了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影响因素后,就可以给出各作业单位对数。SLP中用A、E、I、O、U、X来表示作业单位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级,由于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应既有物流关系又有非物流关系,因此,要将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图进行合并。

首先确定权重,分析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一般情况下,物流与非物流相比的重要性的比值不能超出1:3—3:1之间。对于A企业来说,物流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不相上下,因此取m:n=1。其次计算量化的综合相互关系。量化物流相关图和非物流相关图,取A=4,E=3,I=2,O=1,U=0,X=-1。最后确定量化的综合相互关系图。综合关系等级划分为A、E、I、O、U、X,各级量化后的综合关系值逐级递减,且各关系等级对应的单位对数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综合关系划分并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四、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在设施布局设计中,工厂总平面布置是从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度出发的,工厂作业单位之间关系密级程度越高,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越近,这个作业单位的位置也就越处于中央位置;关系密级程度越低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也就越远,由此形成一个工作位置图,也就是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的制作建立在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的基础上,此表由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分析计算得来。根据作业单位i和j的综合相互关系,并且Yi是作业单位i的综合接近程度综合接近程度数值越高,该作业单位位置越靠近布置的中心;相反的数值越低则该作业单位位置越靠近布置图的边缘。靠近布置图中心的作业单位要优先考虑布置。由此,综合接近程度数值高低排列顺序。以该顺序为基础来设计各作业单位之间的距离,首先,位置相关图的中心是综合接近程度最高即排列顺序为第一的作业单位;其次,综合相互关系等级高的作业对之间应近距离布置,综合相互关系等级低的作业对之间应远距离布置。用线条的种类和数量表示作业单位之间的接近程度,最终得出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如图2所示。

五、新方案设计

由于工厂车间仓库1和机加工区及酸洗区一些设备和工具已经固定,所以无法移动更改位置,因此我们只对焊接区、钢板加工区、仓库2及下料区进行优化设计。要得到满足要求的布局设计,可以依照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来进行作业单位之间的位置变换,本文根据对焊接区、钢板加工区、仓库2及下料区优化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新的布局图。

为了解决钢板待料区到下料区的倾斜路线,把下料区和将仓库2对换,同样建立一条通道,把休息区和工装区对换,这样设计就避免了物料的迂回运输。可以明显看出次方案穿过通道的运输只有2次,而且没有倾斜路线,运输距离可以说是最短的,其改善效果立竿见影。另外,将仓库1的大门由原来向办公楼的方向改为向机加工区的方向,这样既缩短了物料从仓库1到机加工区的距离,又使得大门朝向主通道,进出物料货物更方便。此方案改动过程很方便,而且改动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优化方案的物流强度从至表如表1所示,优化后的新方案物流总强度为12 425(辆 * 米)。

新方案将物流强度降低了30%,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企业车间的布局。通过对设施的重新布置和改善,新的设施布置方案与旧的相比,大大缩短了搬运距离,减少了搬运次数,使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更加顺畅,物料搬运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作业单位的布置也符合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物流成本。通过物料搬运规划,重新设置了物料的搬运方案,与旧的方案相比,更加合理有效。

摘要:以恒工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产过程及物流状况进行研究,应用物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分析了车间的生产物流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系统设施规划布置方法(SLP),综合影响该车间设施布局的各种因素,对车间的设施布局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布置方案,降低了公司成本。

关键词:生产物流,设施规划,工厂布局

参考文献

[1]齐二石,方庆.物流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方庆,王转.现代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康强.生产物流分析与工艺布局改善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3.设施规划与物流试题 篇三

【关键词】“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52-02

【作者简介】1.张广敬,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4)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2.张梦瑶,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4)教师,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工商管理。

课程标准是实施专业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开发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设计和实践分析

表1(见下页)是笔者根据修订的“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进行的一次实训课教学的教学设计。

从该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教者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试图通过现场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将手动液压搬运车和手动液压堆高车综合操作技能、技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有机组合起来,不仅真正实践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且采用多元评价模式,将专业素养、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查。

二、课程标准的开发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新课标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整体结构的把握上,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所有的知识分为三大模块:一是整体认知(对应项目一);二是功能性设施与设备应用(对应项目二到项目九);三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应项目十)。另一方面,在功能性设施与设备方面,根据物流的功能分为运输、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仓储等几个项目。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与物流的功能相对应,便于学生更加完整和系统地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方面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新课标在内容和要求的把握方面更加注重学生“应知应会”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往,有的学校在物流设备的教学中过多强调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参数。比如:在讲到汽车的结构时,过多强调对发动机的原理和性能、轮船的性能以及起重设备的绳索补偿原理等内容的讲解,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背离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第三,新课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专业岗位开展的就业教育,学生不通过大量的校内外实践和锻炼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基于此,新课标的五条教学建议中有四条涉及实践性教学。通过这种设计,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几年,各职业院校开始投入资金进行物流专业实践开发,但信息时代各方面更新都比较快,仅按照“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进行实训器材引进,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实践需求。另外,对于一些学校而言,该课程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比较困难,无法为学生提供将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的场所,也就很难发挥实践课程的教学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开发结合当下物流市场人才的需求、现代职教教学理念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网络化教学的建议,在保证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同时,解决了资金不足、场地不够等问题,有利于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的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教学观念合理化、实践化。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强,缺少足够的经验,往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影响教学效率。

(二)加强工学结合

开发“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目标,应该针对物流管理岗位需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实现生产和学习的良好合作。

(三)优化教学条件

如今高职院校的设备条件,很少能符合教学标准。一方面由于资金匮乏,另一方面也因为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实践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学校必须优化条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际训练场所和校内模拟仓库。对于产品的出库、入库或库存商品的存储和配送等内容,要能够结合专业知识,采用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唯有优化学校的教学条件,才能使课程标准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中发挥最佳效用。

(四)注重过程的控制和监督

4.设施规划与物流试题 篇四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建筑选址是根据,结合区域内的条件,选择比较合理的基地位置。A:建筑结构 B:建筑功能 C:建筑性质 D:建筑规模 E:经济政策

2、对镇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表述中,错误的是。

A:经济发展平衡法: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总数

B:综合分析法: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 C:劳动平衡法:劳动平衡法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

D:环境容量法: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 E:综合治理

3、屋顶防水构造中的保护层一般采用粒径的粗砂粘贴作为保护层,上人屋顶可铺30 mm厚水泥板或大阶砖。A:5~8 mm B:3~6 mm C:2~5 mm D:1~3 mm E:经济政策

4、中心城区集聚了市域范围内大量的资源,首位度高,其他城镇的分布呈现围绕中心城区、依赖中心城区的态势,中心城区往往是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类型为。A:均衡式

B:单中心集核式 C:分片组团式 D:轴带式 E:综合治理

5、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的是城市的。A:建设性详细规划 B:总体纲要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 E:综合治理

6、下列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叙述错误的是。

A: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B:制定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内容及具体程序上,真正做到依法制定规划

C:制定城乡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D: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E:综合治理

7、城市排水体制在方面,合流制排水系统管线单一,减少了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交叉,施工较分流制简单。A:工程投资 B:运行管理 C:施工建设 D:环境影响 E:经济政策

8、公路的,主要担负清洗、检修(保养)汽车的王作,要求用地面积较大,且对居民有一定的干扰。A:客运站 B:货运站 C:技术站 D:中间站 E:综合治理

9、城市总体规划附件不包括。A:规划说明 B:城市现状图 C:专题研究报告 D:基础资料汇编 E:综合治理

10、通信网的分类中,是指一个房间或几个相邻房间或一幢楼内的网络。A:局域网 B:专用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E:经济政策

11、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A: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B:镇总体规划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E:综合治理

12、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自行车净空中的净高要求为。A:2.0 m B:2.2 m C:2.4 m D:2.6 m E:经济政策

13、在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下,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的是。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E:综合治理

14、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是。

A: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B: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C: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作用,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 D: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地协调 E:综合治理

15、在社会消费物品的分类中,水资源属于。A:既不具有竞争性也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B: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C: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D:不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E:经济政策

16、城镇体系的核心是。A:沿海城市 B:中心城市 C:人口数量 D:广场 E:综合治理

17、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情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划人均指标以kg为宜。A:0.5~1.1 B:0.6~1.2 C:0.9~1.4 D:0.9~1.8 E:经济政策

18、城镇化的基本阶段中,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异,导致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集聚。A:郊区化 B:逆城镇化 C:集聚城镇化 D:再城镇化 E:综合治理

19、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区、村庄规划的编制

B: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C: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D: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E:综合治理

20、在色彩学研究中,为了便于定性分析,常将白光看成是由三原色等量相加而合成的。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黄 D:红、绿、紫 E:经济政策

21、从原有的立法角度,对于集镇的规划,是把集镇和村庄归于同一范畴,而在规划理论与方法上又多采用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A:《城市规划法》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C:《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D:《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E:综合治理

22、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是。A:重水泥混凝土 B:普通水泥混凝土 C:轻水泥混凝土 D:专用水泥混凝土 E:经济政策

23、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A:v>50 B:v=50 C:v60 E:综合治理

24、乡的存在,主要依托于为主的农村地区。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都是 E:综合治理

25、下列对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概括中,不正确的是。A: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B: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D: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私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属于城乡规划实施目的的选项有__。A.对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

B.使城乡发展与经济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C.使乡市经济活动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D.促进社会及建设活动高效、有序、持续的发展 E.使城乡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

2、下面选项中,属于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__。A.预测城市供电负荷 B.选择城市供电电源

C.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 D.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

E.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3、下列__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常采用的方法。A.不改变名城内的原状 B.开辟新区,保护古城

C.城市总体格局和历史标志保护 D.严格控制各项建设 E.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

4、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包括。A:智能化 B:信息化 C:整体化 D:功能化 E:安全化

5、下列属于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有__。A.安排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 B.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关系 C.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D.城市各项建设安排 E.强化对开发活动的控制

6、建筑形式美法则可以归纳为。A:比例与尺度 B:均衡与稳定 C:对比与微差 D:滑稽与幽默 E:韵律与节奏

7、下列是世纪之交时期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A:知识经济和创新城市 B: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C:全球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D:美国式的“新都市主义” E:加强社会协调,提高生活质量

8、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有。A:具有一定的负荷力

B:具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

C:城市是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开放系统 D:城市是依赖性很强,独创性很差的生态系统 E: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

9、以资源为核心的社会生态亚系统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为特征 B:以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活消费为特征

C:以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城市活动的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为特征 D:以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为特征 E:以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为特征

10、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中的行政法规包括。A:《风景名胜区条例》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C:《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D:《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E:《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呈现的基本特征有。A:城镇化过程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B: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 C: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南部地区 D: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 E: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12、以下属于公益事业的是。A:乡村生产与生活供应系统建设 B:乡村文化教育设施 C:乡村医疗卫生防疫设施 D:乡村体育设施

E:乡村电力供应系统建设

13、下列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B: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 C: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 D: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法国巴黎改建 E: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空想社会主义

14、对生态系统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以生物为主体,具有完整性特征 B:简单、有序的级秩系统

C:开放的、接近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 D:具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 E:具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

15、CATV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公共天线接收电视台的电视信号,经调整放大后由专用部件将信号合理地分配给各用户电视机。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电视信号一般 B:信息比较完整 C:电视图像很清晰

D:受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E:利于各种信息传递工作

16、以下对于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__。A.城市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城市化是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 C.城市化不仅是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D.城市化也是城市中的人口、产业、文化向周围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E.城市化必然是工业化

17、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派生因素层包括等因素。A:土地区位 B:环境优劣度 C:繁华度

D:城市基础设施 E:环境质量

18、下列对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区域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C: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D: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E: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19、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A:规划说明书 B:规划图纸 C:规划文本 D:附件 E:图件

20、在城市中,区位是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伊萨德认为决定土地租金的要素主要有。

A:与中心商务区的距离 B: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 C:竞争者的数目和位置

D: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 E: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21、下列不属于镇规划的规划技术原则的是。A:完整性原则 B:连续性原则 C:人本主义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E:科学合理性原则

22、城市道路网类型主要有以下__类型。A.方格网 B.环形放射状 C.带状 D.星状 E.星座状

23、下列选项中,属于乡和村庄规划任务的是。

A: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B:坚持以促进生产发展、服务农业为出发点,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

C: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保护耕地与自然资源,科学、有效、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广大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D: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的引导与管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E:乡和村庄的建设规划,应当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

24、城市总体布局应当在满足城市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和人文条件,对城市进行整体设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即城市总体布局的艺术性,包括。

A:城市用地布局艺术

B:城市空间布局体现城市审美要求 C: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D: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E:与优越的自然条件相结合

2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以下条件。A: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5.物流设施与设备变革与物流发展1 篇五

——集装箱运输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服务,这些服务符合时效性、安全性、便捷性、合理性、讲的成本的要求;而集装箱多式联运恰好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经济技术优势以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这些要求,从而成为现代物流业务开展的主要载体。

在全球化市场逐渐形成的经济条件环境下,随着中国入世、西部大开发、向外型经济发展及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国际物流将成为我国运输企业与外资物流企业在我国物流市场的重要竞技领域。物流标准化、规范化是物流国际化的基础,而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又是物流标准化的一个关键问题。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的发展为物流业务的标准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要实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目标,必须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物流服务方案。对于冷藏及冷冻食品、危险品、干散货、液体货和车辆等物资的储存及配送服务,物流服务提供商应采取专用的仓储设备及运输工具。

2.集装箱运输现况

集装箱物流的巨大优越性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它的强大生命力促成了一场运输革命, 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航运事业的发展, 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航运组织管理、航运船队、件杂货乃至部分散货的运输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已建成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宁波等集装箱大港。近几年, 内河集装箱运输也取得了佳绩, 长江、珠江水系和沿海中小港口的集装箱运输朝气蓬勃, 一个水陆结合、海河互通的集装箱物流网络体系正在形成。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代表,运输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准时性大大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小,并且其综合产业链长,影响范围大,对城市发展作用显著。国内外研究表明, 港口集装箱运输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是原油的4倍左右、煤炭的2倍左右。正是由于集装箱运输的这一特征, 以及其规模化的发展使其成为与港口吞吐量相当甚至更加重要的发展指标得到各个港口城市在发展上的重点支持是城市经济贸易发展和功能提升的核心资源。

2.1集装箱港口发展

1978年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刚起步,当时上海港是最早开展集装箱运输的港口,当年集装箱吞吐量6.3万标箱。进人九十年代以后, 随着我国经济与港口集装箱的快速发展,港口集装箱流量保持了年均30% 以上的高增长速度。在2003年全球30大集装箱港排名中,两岸三地除了世界第一的香港和第六的高雄港之外,大陆南北有7个港口也进人前30名,成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最迅速的地区。航运业人士指出,近年各国企业竞相前往大陆投资, 带动进出口贸易及海运市场和港口的迅速发展, 预估近几年内全球集装箱港排名中, 中国大陆仍是最大赢家。

中国大陆近年经济增长表现耀眼,沿海各集装箱港快速崛起。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 我国港口集装箱总量为3700万标箱, 比2001年增长38%;2003年,吞吐量比上年增长了1100万标箱,达到4800万标箱,同比增长30.9%,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180万标箱,同比增长27%,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在2009年的世界港口吞吐量排名中,中国上海港以87万标箱仅次新加坡港位于第二。在最近两年内,上海新建港口完成时,上海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和对外贸易的扩大,港口集装箱码头业务也开始向国际化发展。特别是欧盟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后,中国的贸易格局有了新的变化。为了促进经济贸易发展,改善经济结构和运输结构,我国的集装箱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提高,国际化进程加快,企业规模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运输船舶大型化,要求世界大型集装箱港口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积极投入到建设高效、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逐渐改善宏观政策法制环境,更深一步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秩序,改善岸口服务设施,合理规划建设集装箱运输基础设施,加强集装箱运输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调整港口功能,鼓励港口走规范化和集装箱化发展模式,发展主枢纽港的整体功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集装箱港口布局和分工已日趋合理,逐渐形成了以大连港、天津港和青岛港为主的北部枢纽港群,以上海港和宁波港为主的东部枢纽港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为主的南部枢纽港群。随着沿海北、东、南三大集装箱主枢纽港群已显雏形,未来各个港口群内各港的定位将更加明确, 具有中转功能的核心港口逐步凸现,各港群与周边国家港口的竞争能力将明显增强。使集装箱港口能更加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算发展,集装箱装卸设备的革新,集装箱装卸趋向于自动化和信息化。

随着全球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和革新,集装箱运输全球物流化系统也逐渐完善,港口在物流链中的纽带作用向多元化发展, 即以港口为平台和载体, 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集装箱保税区、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等,多方面开拓具有集疏运功能的新领域和新市场,扩大港口综合管理业务,提高运营服务水平,从而达到物流与集装箱的有机结合,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铁路集装箱的发展

铁路集装箱及集装箱运输车辆是完成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主要载运工具和移动设备,其规格尺寸、比例结构、保有数量、运用管理水平等,对于适应集装箱货源结构、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与物流系统标准化及国际化标准接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铁路集装箱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高效益。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凭借自己坚固密封的箱体,减少了货物被盗、潮湿及污损的机率,保障货物运输安全。同时,相对公路运输比较节能、对环境影响小。

二、高效率。铁路集装箱在运输和装卸中受环境影响小,且适宜较长的装卸时间,装卸的机械化程度高,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高质量。铁路集装箱在运输的各个环节中密切配合以及高质量运转。同时,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实现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装卸效率,保障货物运输的质量和安全。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应用的通用集装箱,除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20英尺、40英尺集装箱外,还应用适合我国铁路运输特点的1t、5t、10t集装箱。其中20英尺、40英尺大型箱在集装箱总量中的比重达到60.03%,已经成为铁路通用集装箱的主流箱型。

近年来,铁路集装箱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在运输量上还有明显的差距。由于铁路的总体运输能力有限,每逢春运、暑运、“黄金周”等客运高峰期,为缓解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对货物列车实行停限装的临时措施,这些时间段也成为铁路货物运输包括集装箱运输的瓶颈期。这种状况造成了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的季节性缺失,从而导致部分铁路集装箱货源的流失和转移。这种运输能力的不足使铁路集装箱运输在运输市场中缺乏持久的竞争力。此外,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管理比较薄弱,基础设施方面比较落后,制约铁路集装箱的快速发展。

铁路集装箱运输在发达国家铁路运输中所占比重约在20%到40%之间,而我国铁路货物入箱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我国铁路集装箱运量正以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长,具有良好的上升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铁路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铁路集装箱运输量将会有大幅对的提高,展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国际物流与集装箱多式联运展望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由于具有中间环节少、货损货差低、运输时间短、运输成本低、运输质量高等优势,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因为这些特点,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运输设备、运载工具、集装箱货运站、运输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标准化、统一化要求也较为严格。在多种形式的国际多式联运中,海铁联运是一种主要的联运方式。但目前,我国在海铁联运方面还存在较多弊端,限制海铁联运的发展。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服务,这些服务符合时效性、安全性、便捷性、合理性、降低成本的要求;而集装箱多式联运恰好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技术优势以满足当代物流服务的这些要求,从而成为现在物流业务开展的主要载体。

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与规划 篇六

编制与建设

1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目的)

2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工作阶段)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期限和范围)

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总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要求)

5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重大设施)

6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处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预测)

7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主要设施落地)

8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除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工艺)

9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按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其他)10在详细规划中应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定点位置等内容,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各类设施落地、车辆通道要求)

11城市环境卫生设置的设置应满足城市用地布局、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等要求。(协调)

12城市生活垃圾以外的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根据此类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及城市诸方面条件,提出相应规划控制要求。(固体废弃物)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标准规范)

14环境卫生设施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城市规划建成区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rea

7.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探讨 篇七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不是孤立的, 它们与城市特别是其中的居住用地和绿地的分布与组织紧密相关, 因此应通过规划进行有机的组织, 使其成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要成套地配置。配置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整个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建设应该配套齐全:二是指在局部地段要根据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对象及性质, 配置相应的设施, 以方便群众。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半径。根据服务半径确定其服务人数的多少, 推算出公共设施的规模, 不同服务设施有不同的服务半径, 应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合理地确定。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 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根据使用性质及交通状况, 结合城市道路系统和地块情况统一安排。城市的改建、扩建, 要充分考虑原有的公共设施, 通过合理的留、并、迁、转、补等措施进行调整和充实。公共设施建设要考虑合理的顺序。在按照规划进行分期建设的城市, 公共设施的建设应与不同的建设阶段的城市规模、发展速度和居民生活的改善过程相适应。这样, 在城市建设时期既能保持必要的公共设施, 又不致过早或过量建设, 造成投资浪费。

2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1) 城市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

任何城市的发展, 首先决定于它的经济基础, 取决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也就是物质文明的建设, 但是, 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 不仅是它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而且反过来给经济活动以巨大的影响,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城市, 应当两个文明一起抓, 注重搞好文化设施建设。体育在世界上被视为民族精神的橱窗、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它是任何社会都需要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发展得更为迅速更为普及。一个民族, 如果体育不振兴, 就不能成为充满活力、文明健康的民族。在城市建设上, 过去往往忽略体育设施的建设, 许多城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在新建居民区、学校、厂矿时, 没有或很少给体育一席之地。这样,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 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了, 鉴于这种状况, 国家体委要求省辖市和地市县逐步做到“两场一房一池”, 即拥有400m跑道的田径场、带看台的灯光球场、一个训练房、一个游泳池。这是举办运动会最起码的要求。作为小城市, 虽然从客观经济条件上远不如省辖市和其他大中城市, 但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 充分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 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 健全各类体育组织, 普及群众体育活动, 使体育成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

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发展, 商业网点就作为实现商业行为的场所而同时存在和发展着。虽然由于城市规模和性质不同, 城市商业方面存在着程度之别, 但商业总是不可缺少的。城市体现商业功能的物质条件就是商品、商业从业人员和商业网点设施。商业网点设施是商品流通的支撑点, 它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活跃市场、发展商品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城市商业网点承担着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和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的任务, 是公共设施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基本设施, 城市商业网点的数量、水平及服务内容, 体现了城市商品流通程度的高低, 也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的一个侧面。规划建设好城市商业网点, 有利于推动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以, 在城市布局中, 要安排好商业网点的分布, 合理增加数量, 提高质量, 做到行业配合, 布局得当。

3 居住区配套公建规划与建设

居住区配套公建 (也简称“公共服务设施”) , 是居住区配建设施的总称, 它是居住区内配合居民起居、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它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设施。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 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并满足以下要求:

(1) 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即对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 如居委会、综合服务站等;对一套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 如小学、粮油店、综合副食店等;对一套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 (居住区级) , 如百货商场、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 如综合服务站可与组团级人口规模对应, 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一万人左右, 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 主要反映在配建的项目和面积指标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确定依据, 主要是考虑居民在物质与文化生活方面的多层次需要, 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对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

(2) 能与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区人口规模与居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 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5000人, 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 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4 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 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 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1) 商业服务与金融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

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在使用方便、综合经营、互不干扰的前提下, 可采用综合楼或组合体。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 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区内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居民使用或服务的, 因此公建的布局要适应儿童、老人、学生、职工等居民的不同要求。同时各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其自身设置的经济性和要求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点, 从而可将有利经营、互不干扰的有关项目相对集中形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一般由百货商店、专业商店等商业服务项目和银行、邮电局 (邮政所) 等金融邮电项目, 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建筑组成。根据居民生活需要有的项目要适当分散, 符合服务半径、交通方便、安全等要求, 如医院、幼托、学校、综合基层店、居民存车处等, 对于可兼为外来人流服务的设施宜设置于内外人流的交汇点附近, 以方便使用和提高经济效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是与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组团划分、道路和绿化系统反复调整、相互协调后的结果。为此, 其布局因规划用地所处的周围特质条件、自身的规模、用地的特征等因素而各具特色。对公共活动中心, 宜将可连带销售, 又互不干扰的项目组合在一个综合体内, 以利综合经营、方便居民和节约用地。

(2) 配套公建的规划与建设:

根据各地居住区规划的实践, 为满足3~5万居民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派出所、街道办、综合百货商场、理发店、综合修理部、文化活动中心、门诊所等;为满足0.7~1.5万居民要有一套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托幼、学校、粮油店、菜店、综合副食店等, 为满足300~700户居民要有一套基层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应配建居委会、居民存车处、综合服务站、综合基层店、早点小吃、卫生站等。基本原则是当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大于组团、小区或居住区时,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项目或面积也要相应增加, 当居住人口规模大于居住区时, 可增配医院、银行分理处、邮电支局、豆制品加工等, 以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

5 结论

总之, 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或少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晚建了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 如不及时配建小学, 小学生要回原居住地上学, 长途往返十分不便。晚建了派出所就没有地方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或至本区外兼管的派出所去办理, 造成管理和使用不便。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是为城市行政管理及城市居民日常必需的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的各项设施的总称。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小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比较小, 所以常把城市有关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内容的公共设施综合起来, 布置在城市中心范围内一个较集中的地段, 从而形成城市的公共设施中心, 也形成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中心。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长沙.龙岩市住宅区体育配套设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6.

8.物流配送与规划 篇八

针对选址决策特点,提出了基于知识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结构,重点分析了系统知识获取、知识库设计和分层次推理策略;在知识获取中,引入知识挖掘手段,实现系统部分知识的自动获取。从决策目标和规则生成、适宜性推理、决策推理等方面,探索智能化选址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方法,实现了与GIS、应用分析模型的紧密耦合集成,并用实例分析说明了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和可行性。

2,基于最短路的配送中心选址决策与应用

研究如何选择合理的配送中心和配送路线来降低配送运输成本, 对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配送运输成本最小化目标出发, 对单一配送中心选址以及一对一配送路线优化问题进行分析, 并分别建立重心法选址模型和最短路算法模

型, 进行实例分析

3,物流园区选址决策研究及应用

本文首先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以往研究缺乏系统的选址决策体系,对选址决策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的获取比较主观,缺乏科学的论 证和客观分析,在选址方法的选择上缺乏对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的综合考虑 3 结 论

9.设施规划与物流试题 篇九

民95.08.27 系務會議修訂通過

第一條 本系依據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之規定,訂定「休閒設施規劃與管理學

系教師聘任暨升等評審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系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本委員會)之組成依據本系「教師評審委

員會組織辦法」之規定辦理,委員任期及審議事項亦同。

第三條 新聘教師規定:

(一)本系新聘各級教師須分別合乎下列規定:

1.新聘之講師須具有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以碩士學位聘任者,須

於取得學位後曾擔任教學或研究工作二年(含)以上,成績優者。

2.新聘之助理教授以具有博士學位者為原則。

3.新聘之副教授須為取得博士學位後曾擔任教學或研究工作四年

(含)以上,成績傑出,在該學術領域有重大貢獻或創見者。

4.新聘之教授須為取得博士學位後曾擔任教學或研究工作八年

(含)以上,成績傑出,在該學術領域有重大貢獻或創見者。

5.領有部頒發教師證書者,應依其教學或研究著作,由各級評審會

依序評審。評審通過後,得聘任為合乎該教師證書之等級教師。

(二)新聘教師須公開於傳播媒體或學術刊物刊載徵聘資訊,應徵期間至

少兩週以上,擬新聘經系教評會評審通過後,檢具其經歷、學位證

書、學位論文、修業證明、教學研究著作及評審結果等資料,由系

教評會直接送校教評會評審。

第四條 升等審查規定:(一)凡本系教師服務年資達教育部所定升等條件,以及符合本校教師升

等辦法之規定者,均可提出升等申請。

(二)申請人須將彙整之升等相關資料於當年四月一日或十月一日以前,送至系辦公室接受審查。本委員會得要求申請人在審查會召開 前作一次公開演講,介紹其教學、研究及服務成果。

(三)教師之升等,由本委員會審查通過後推薦之。獲推薦者,由系於規定日程內將相關資料送校教評會審議。

(四)審查分教學、研究及服務三項。各項權重比率依「本校教師升等評

審辦法」之規定。

第五條 研究評審:

由申請者提供三年內所完成之代表作並檢附五年內其他著作接受審查,但不包括前一階段升等送審之論文。各職級升等著作基本規定如下:

講師升助理教授:得以與博士學位或一篇(含)以上公開審查期刊之學術 著作。

助理教授升副教授:須有二篇(含)以上發表於有公開審查制度之學術期

刊論文,其中代表著作應以本校名義發表,且應為第一作者。

副教授升教授:代表作應以本校名義並為第一作者發表於有公開審查之

期刊。另須有三篇(含)以上發表於有公開審查制度之學術期刊論文,其中代表著作應以本校名義發表,且應為第一作者。

第六條 本委員會就升等申請人之整體教學、研究與服務表現予以評分,各項評分平均成績均達七十分(含)以上,且經三分之二(含)以上系教評會委員出席投票表決,贊成票數達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者,始通過系升等評審。

第七條 若申請人未通過推薦,教評會應於十日內以書面告知理由。如申請人不服,得依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及評議要點」提出申訴。

10.城市文化规划与公共体育设施发展 篇十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国家的城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融入在城市中的文化逐渐被重视,城市在规划发展中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国文化研究大师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涉及到了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不论是物质的、知识的还是精神上的。城市文化不仅是共享的认知和体验,也是各种空间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结合。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汇集着长期积累起来的人文生活、空间特征,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在缓解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紧缺压力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城市文化需求。因此,城市文化规划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每年约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60%,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导致了城市的整合能力下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改变造成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需要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才能保证城市的正常发展。

2 公共体育设施释义

公共体育设施指向公众开放、供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竞技以及业余运动员训练的体育设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体育需求,是城市文化规划所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但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中,城市公共用地紧张,重新整合城市进行大规模建设不太现实。在以城市规划的研究视角下,我国学者以城市文化发展的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毕红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通过将城市内交通线为主的基础设施(发展轴)与城市各级体育中心(点)有机结合,形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结构模型;闫永涛、许智东,黎子铭以广州为例,指出体育公共设施规划过于注重竞技体育和大型体育赛事,应以群众体育为主,进行公共资源均等化,提出全市与各区相结合、用地整合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欲规划相结合,强调规划与控制性衔接的深度。如何进行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实现资源优化,确保城市文化的深度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公共体育设施发展

3.1 加强已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保养和维护

公共体育设施由于自身的使用特性,有一定的消耗和磨损,只有做好公共体育设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广大城市居民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体育活动,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因此,必须要保证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做好安全宣传,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系。

3.2 注重群众体育体育设施的规划,引导竞技体育大众化

竞技体育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追求,我国竞技运动员在国际上得表现向社会传递了一种精神文化物品,带动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我国目前是体育大国,要想体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实现体育强国,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体质和体育运动水平,必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及必须实现体育发展方式的优化和转变,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建立符合城市特色、覆盖整个城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体系。

3.3 以社区体育为单位,注重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优化

当前我国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新建设的社区注重了体育设施规划,都配备了相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而以前的老社区由于建立年代久远,没有配备相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在这些老社区中,老年人和儿童占社区人口的主要比例,他们是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主要参与者和使用者,忽略了这些主要人群,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均等化就失去了平衡,因此,要注重城市城市弱势群体和主要的体育人口参与者,实现公共体育设施的资源优化。

3.4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质和量

随着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视和投入,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有了明显的改善,数量明显增加,结合社区都规划了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但当前的规划设施只是简单的健身路径、乒乓球台或篮球场这些基本设施数量上的增加,最多的就是健身路径的增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居民对体育设施都有不同的需求,这些简单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体育需求,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公共体育设施简单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根据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针对性的实施服务,注重公共体育设施投入的“质”和“量”。

参考文献

[1]寇冠.济南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调查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13-14.

[2]亢瑾,尹辉.体育场馆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运动,2014,09.

11.职业发展与规划考试试题与答案 篇十一

1.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

1.()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可以测量的并能显著区分绩效优劣的基本条件、特征和潜在特质的集合。

A.素质 B.职业素质 C.职业技能 D.职业能力

2.根据不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

A.成文法和习惯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3.(),既然同一项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法域内分别取得多个知识产权,而且各个法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权利人可以在取得权利的不同地域范围内分别行使其权利。

A.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 B.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 C.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取得 D.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4.()包括从事职业工作应该具备的态度、敬业精神、事业心等,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A.职业责任心 B.职业良心 C.职业纪律观念 D.职业理想信念

5.职业定向的心理偏差中,()是指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对职业定向的心理影响很大,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A.自卑心理 B.自负心理 C.虚荣心理 D.从众心理

6.职业锚中的():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

A.技术型 B.创造型 C.管理型 D.安全型

7.职业定向的心理偏差中,()是指不少人在认识方式上只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不考虑社会实际。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选择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

A.自卑心理 B.自负心理 C.虚荣心理 D.从众心理

8.职业岗位分析需要进行(),把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如鱼得水。

A.岗位内部环境分析 B.职业社会环境分析 C.行业环境分析 D.组织环境分析

9.属于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职业发展的影响的是()。

A.就业机会变多

B.国外新职业发展思维的冲击 C.竞争压力变大 D.以上都是

10.沟通的()特点是指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

A.无意识性 B.情境性 C.可信性 D.个性化

11.职业选择的具体决策步骤中,()指的是在收集各种感兴趣的有关职业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定向。

A.就职 B.成形 C.选择 D.澄清

12.职业定向的()是指职业定向一旦经过恰当的评估,认真、合理的匹配,就要恒定地去实践、调试,以实现自己的人职匹配,最终发挥自己的个人潜力。

A.恒定性策 B.过程性性策 C.弹性策略 D.试探性策略

13.()指的是那些任务以及技能要求正在发生极大改变的现存职业。

A.传统职业 B.新兴职业 C.正在形成的职业 D.热门职业

14.全球社会的时代特征中,()是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活动日益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专门化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组织迅速发展。

A.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B.政治民主化和普遍参与 C.社会结构日趋分化 D.城市化

15.()主张职业指导应着重“自我功能”的增强,因为如果个人的心理问题获得解决,那么包括职业选择在内的生活问题就会顺利完成而不需另行指导。

A.理性决策理论 B.职业发展理论 C.人职匹配理论 D.心理发展理论

16.(),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A.加强社会建设 B.加强政治建设 C.加强经济建设 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7.()是影响其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个体形成一整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教育水平 B.人格特质 C.家庭情况 D.社会环境

18.()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尺度和核心要求。

A.促进共同发展 B.保护生态环境 C.组织追求经济利益 D.促进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

19.()是指由于人生具有发展阶段和职业生涯周期发展的任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

A.时间梯度原则 B.发展创新原则 C.全程推动原则 D.全面评价原则

20.()是针对企业运用管理学的原理,进行从战略策划到战术运用的系列顾问活动。

A.职业规划师 B.理财规划师 C.管理咨询师 D.物流师 21.()是从个体的兴趣出发,结合其优劣势,从而希望达到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

A.职业目标 B.职业态度 C.职业规划 D.职业方向

22.()是心理测试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表明一个人最感兴趣的并最可能从中得到满足的工作是什么。

A.兴趣测试 B.职业兴趣测试 C.职业发展测试 D.发展测试

23.是由成长引起发展的高级需要,称为(),是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它是在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A.缺失性需要 B.匮乏需求 C.成长需要 D.基本需要

24.()是经过金融保险监管部门认可其从业资格的个人。在凡是需要处理风险的领域,他们都能发挥作用。

A.游戏工程设计师 B.电子商务工程师 C.精算师 D.公关经理 25.()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

A.专题讲座 B.业余学习 C.导师制 D.企业大学

26.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更加注重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A.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27.()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人为本

28.长期目标其规划时间是(),主要设定长远目标。

A.5至8年 B.8至10年 C.5年至10年 D.10年以上

29.职业定向的心理偏差中,()表现在有些人常常趋向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更愿意到大城市、大单位工作。A.自卑心理 B.自负心理 C.虚荣心理 D.从众心理

30.职业生涯规划的()是指要处理好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关系,寻找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利益与组织利益的整合。

A.利益整合原则 B.公平、公开原则 C.协作进行原则 D.动态目标原则

2.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创新人格化能力包括()。

A.创新意识 B.创新品德 C.创新个性特征 D.创新理想和信念

2.我国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围绕()等内容展开。

A.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D.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3.健康与环境素质维度包括()。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适应环境的能力 D.竞争意识

4.当前我国社会民生建设的时代要求包括()。

A.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C.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D.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教育。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6.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的作用。

A.引领风尚 B.教育人民 C.服务社会 D.推动发展

7.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等方面的措施。

A.工作 B.培训 C.教育 D.轮岗

8.属于合作型职业类型的有()。

A.公关人员 B.推销人员 C.司机 D.天文学家

9.组织的变迁和发展将呈现出()等特点和趋势。

A.信息化 B.全球化 C.分散化与虚拟化 D.小型化与多元化

10.人生的职业发展阶段有()。

A.探索阶段 B.确立阶段 C.维持阶段 D.下降阶段

3.判断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Y.对 N.错

2.传统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加薪和晋升,它不仅受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努力的影响,还受到组织所提供职位的影响。Y.对 N.错

3.法律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职业和专业。

Y.对 N.错

4.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际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与控制等方面属于管理能力。

Y.对 N.错

5.由于高度竞争的环境要求一定的灵活性,很多组织便采用一种期限更短、双方承诺更少的交易型心理契约。

Y.对 N.错

6.接受者是指获得信息的人。接受者必须会信息解码,即将信息转化为他所能了解的想法和感受。

Y.对 N.错

7.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贝叭精神相违背。其二,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Y.对 N.错

8.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Y.对 N.错 9.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属于劳动者的范畴。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必然应该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Y.对 N.错

10.对应于基本需要的是匮乏性动机,对应于成长需要的是超越性动机。

Y.对 N.错

窗体底端

您的这次考试成绩如下: 分数 是否合格 94分 是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试卷一下一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英雄人物》整体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