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2024-10-19

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共9篇)

1.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一

摘要: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思考和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解析,提出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的创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导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

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是智力的训练和提高、个人的自我实现,更是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培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丰富创造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1]。在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并向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2]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言行规范要求通过各个方面内容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进行训练和陶冶,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才层次越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求越高。由此,在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时,更应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和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砥砺

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3]。从内涵来看,它既涵盖了对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怀着对社会和历史的高度使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以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敏锐洞察力、准确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动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始终秉承优良的精神品质,深刻意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提升创新能力,做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的竞争将不再是数量与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一)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渐退

万光侠先生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4]。这种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及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其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可塑性和统一性,导致“灌输论”“强制论”的泛滥,缺乏自我教育热情,在新时期下愈显其与时代和受教育者特征的不相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长期以来,注重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注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素质提高,注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从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发。多讲理想少讲实际,多讲理论少讲规则,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思考人生、实现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现实倾于理论

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也多被禁锢、个性多被束缚,难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偏于理论脱离现实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创新的诉求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新的历史时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迫在眉睫。

(一)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强调尊重人的精神性[6]。因此,这种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理成章的应当作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工作积极践行的导向理念。

(二)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

高校应从办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层面思考,依托专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与受教育者成长相适应、心理特征相协调、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时,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的鲜活性和生命力。

(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的培养实际,制定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计划,由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学分制替代学年制、推行主辅修制、专业方向调整等办学特色,可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择业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关系,加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不仅只关注“教与学”关系中的受教育者,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校、院党政管理干部、班主任为辅助,创新机制,建设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理论研究的素养,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教与学”关系和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7]。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常会低估受教育者在建构人生规划和价值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出现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盲目自大、缺乏正确引导,同时无法获得成年人有益人生经验的启示、宝贵人生阅历的启迪。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双向交流的教学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地位,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启发、激励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即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强大精神和不懈追求。这一切来自于受教育者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受教育者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重点,并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应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践行相结合,探索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坚固的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陈锡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03(3):34-36.[2]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4).[3]蔡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5:83-84.[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1(1):47-51.[6]宇业力,顾友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及其时代走向[J].教育科学,2010,26(3):87-91.[7]曹东勃.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J].高教探索,2010(5):139-147.

2.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二

创新实践教育以体现工程教育以产品开发到产品运行为载体,让学生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作,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行工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体验工程角色,在学习型工作中学,“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

1 国内外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教学的概况

国外许多著名高等学校的机械类专业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设置相关创新方面的课程,建立创新实验室。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强调“通才培养”,专业面很宽。麻省理工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大学生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德国高等工程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文凭工程师,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工科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26周的生产实习,学生除了学完有关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要完成创新设计和创新实践教学任务,通过一系列的系统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丹麦技术大学把“创新性功能原理构思”列人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构思的产品功能原理制作出原理模型。

我国高等院校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国家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以全国性的比赛促培养模式的改革,“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发文举办的一项全国大学生重要科技竞赛活动,也是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全国大学生九大赛事之一。近几年山东省对创新实践教育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改变原有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2 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2.1 面向群体创新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一般采用“大班教学”,减少了小组讨论和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指导,师生之间有距离感。大班教学很难见学生看成不同的个体,根本谈不上关注学生的个性、背景与学习方式。新的学术研究表明学生的差异性有可能扩的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批判思维,并促进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大班教学问题突出,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可以明显感到,在总体上,我们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群体创新能力不足。产生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被动学习、被动实践”,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从“大班分团队,团队分小组”的主动学习与实践思想出发,对高职学生课程学习、实训、课外工程技术活动,“点、线、面”结合培养,激发拔尖型的群体。将不同背景的学生集合起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入团队合作式、团队式学习与实践,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团队式、互动式为核心的主动学习与实践,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同时又注重了创新人才的群体创新能力培养。

淄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的做法是,以班级学习小组或跨年级、跨班级自由组合的方式组建创新实践团队,以“政策引导,团队协作,自我管理,教师辅助”的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保障机制,在资金、设备、场地和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制定了教师及学生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机电产品设计”、数控加工大赛、模具设计与制造、数学建模、3D建模设计、等国家和省级学生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潜能,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在校期间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学习机电产品创新设计,通过让学生结合某一命题开展广泛调研论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拟定设计方案,进行图纸设计,零件加工与外出配件采购,完成实物样机的制作、装配与调试,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系、教育教学部为学生设计组聘请指导教师,但作品的选题、设计、分析和样机制作等项工作都应由学生自行组织与完成。

2.2 深化教学观念,促进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说过:创新是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热门话题,如何认识与推进教育创新,是中外教育界面临的主要课题与挑战。创新实践教育应在每一个层次的教育教学组织开展。高职毕业生大部分工作在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创新实践对其生产工具、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等的改进与创新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专业教学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应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从各种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难度的设计项目形式完成,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基本的培养内容。

为引导优秀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带动群体学生求新思变,将创新实践教育融入各阶段的课程教学,如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机械技术基础》、《机械识图与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分析与应用》、《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及毕业设计等课程结合,创新设计作为课程的学习工作的项目,项目群体(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均可参与团队)合作。其他比赛项目的组织亦是与相应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相融合,逐步发展壮大了面向群体的工程教育与创新实践教育的雏形。

2.3 实施创新实践教育的工作措施

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制,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项目工作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相配套;实行部分实训室的开放式教学;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也应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设计大赛、产品造型设计等大型课外活动。

(1)创新实践活动的作品、产品与毕业设计结合,省市以上获奖可以代替毕业设计(论文)。

(2)技能比赛获奖可以免毕业考试与毕业技能测试的相应内容。

(3)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获奖作品给予相应加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与奖学金、评先评优挂钩。

(4)指导教师的奖励,年终考评根据考评办法给予加分。

(5)教师劳动报酬参照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标准执行。

3 实施创新实践教育过程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普及创新理念,重在过程体验。不能完全注重学生创新的具体成果,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对过程的体验,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真正出成果的毕竟是少数。

(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不是靠一两门课程,一两个创新实践所能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给师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氛围,让学生有丰富的实践机会。单依靠一两个环节教学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明显的提高是不现实的。

(3)坚持开放办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加强创新实践,通过课堂内外,尤其是课堂外的多个环节,大家可以得到创新的许多灵感,进而了解一些知识技法,逐步形成创新能力。为增强学生的积极向与成就感,创新项目应结合生产实际、社会需求。所以要坚持开放式办学,深入到社会、企业中去选择设计主体。另外,学校实训室应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常年的科技创新活动,才可独立自主地发挥自身的能力,使校内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基地。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很重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2]杨叔子.再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很重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18.

[3]顾秉林.高等教育校长论坛: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成功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7-11-19(6).

[4]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5]于化东.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S1).

[6]黄树林.实践教育勇于创新.在2009年度广东药学院教学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3.教育模式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 篇三

素质教育与思维模式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立美素质。素质教育就是按照我国的“教育方针”进行的教育。对个人而言,其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的素质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后天因素为主,也有先天因素;文化科学素质:后天因素为主,也有先天因素;劳动技能素质: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因素;身体心理素质: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因素。

每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因而,素质教育必然是“有差异”的教育, 必然是“多样性”的教育,必然是“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有针对性”的教育,必然是“因材施教”,必然不是要求“平均发展”,必然不是形式主义的“一刀切”,必然不是“非此即彼”绝对选择;必然不能“至上而下”作“行政干预”,必然强调“和而不同”。

“素质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人的各种“素质”为目的,使之真正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这种教育目的观,有利于使教育的功能真正得到体现:既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和平发展,还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求为学生打好“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就需要有四种基本的思维。用逻辑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逻辑思维(A);用实验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操作思维(B);用艺术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艺术思维(C),或称为形象思维,或称为情感思维;用交往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交往思维(D)。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是应用整合方法,是A,B,C,D的两两组合,以及更多的综合,方能较好地解决问题。用整合方法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系统思维(E)。

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就是要培养人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是要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操作思维,情感思维,交往思维,以及4种思维模式整合起来的“系统思维”的能力。研究杰出人才创新的过程可知:发现问题通常需要“直觉思维”(属于形象思维),提出问题需要应用语言进行“逻辑思维”; 分析问题需要4种思维交替使用,解决问题通常需要系统思维。

从上述4种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相对地说,较为全面。应用四种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孔子。《论语》中写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4种方式教育学生,恰恰对应着上述4种思维模式:文化知识,强调逻辑思维;行为实践,强调操作思维;忠心处事,强调情感思维(或艺术思维);信约交际,强调交往思维。这4种思维模式也对应着现代心理学强调的4要素:“知、行、情、意。”

可以用4句通俗的话来表述上述4种思维模式:“晓之以理”,是逻辑思维;“导之以行”,是操作思维;“动之以情”,是情感思维(或称艺术思维,或称形象思维);“传之以神”,是交往思维,即在交往中传播出精神实质。在解决教学问题时,“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4种方式都组合起来应用,是系统思维。

A.“晓之以理”,重在应用逻辑思维。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概念与原理,一通百通。讲概念与原理这些“基本知识”时,教师着重于“晓之以理”。

B.“导之以行”,重点应用操作思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探究学习,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示范实验与操作这些“基本技能”时,教师着重于“导之以行”。

C.“动之以情”主要应用情感思维,或称为艺术思维。让学生在审美立美中提升境界,学会想象。讲情感与态度这些“基本态度”时,教师着重于“动之以情”。

D.“传之以神”,主要应用交往思维。在教学交往中要“画龙点睛”,传播出精神实质,让学生得其要领。讲过程与方法这些“基本方法”时,教师着重于“传之以神”。

教师在教学中“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对应也有四种学习方式,“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

a.“思考接受”重在应用逻辑思维。要“学思结合”,在教师和教材的启发下,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在掌握“基本知识”时,学生要学会“思考接受”。

b.“活动探究”重在应用操作思维。动脑动手,尝试操作,在做中学,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时,学生要学会“活动探究”。

c.“情感体验”,重在应用情感思维,或称艺术思维。要选择审美视点,在鉴赏中学会创新,发展个性。学生在掌握“基本态度”时,学习要学会“情感体验”。

d.“合作交流”重在应用交往思维。在相互传播中,加深理解,能有效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又能外化表达给他人。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时,学生要学会“合作交流”。

教学的内容无论何种学科,主要有四大内容:逻辑型的“基本知识”、操作型的“基本技能”、情感型的“基本态度”、交往型的“基本方法”。与此对应,人的思维模式主要分为:逻辑型、操作型、情感型、交往型,以及两两协调的组合型,较均衡发展的综合型。

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显然四种都具有。只是比例不会相同,有长有短。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就要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学生要“因材择学”,也要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教师学生都要通过教学,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和谐发展”,即是“德、智、体、美”这4方面都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得到持续发展。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思维模式与教学模式

作者研究4大思维模式之后,在《新教学模式之建构》(2003年)一书中,提出5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启发—创新”教学模式(A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B型),“审美—立美”教学模式(C型),“调查—反思”教学模式(D型),以及“整体—融合”教学模式(E型)。与此对应,作者提出5种学习模式分类:启发接受、活动探究、形象体验、合作交流、整体领悟,分属A、B、C、D、E。

美国学者乔伊斯(Joyce, B.)等人在《教学模式》中,应用归纳法,提出4大类教学模式:“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个人型教学模式”、“社会型教学模式”。作者认为,这4大类教学模式也是分别属于A型、B型、C型、D型。

如果分析一下,也可简化归类为:A.“认知模式”,因为“信息加工型”,主要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重在认知,可分类为“逻辑型”的教学模式;B.“行为模式”,因为“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主要应用“行为主义”的原理,重在操作,可分类为“行为型”的教学模式;C.“情感模式”,因为“个人型教学模式”,主要重个性发展,重个性差异,主要应用“人本主义”的原理,重在人的情感,可分类为“情感型”的教学模式;D.“群体模式”,因为“社会型教学模式”,主要应用“建构主义”的原理,重社会交际,重角色扮演,重群体沟通,可分类为“群体型”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也都分属A、B、C、D:

根据思维类型,认识教学内容和基本课型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思维类型,可得知教学的5大内容,由此,可以得知10种不同的课型:A 逻辑的内容,有概念课、原理课;B 操作的内容,有实验课、实习课;C 情感的内容,有鉴赏课、创作课;D 交往的内容,有讨论课、评议课;E 综合的内容,有绪论课、复习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的不同课型,教师就应当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根据思维类型,认识学习模式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思维类型,可得知教学的5大内容,由此,可以得知5种不同的学习模式:a1逻辑内容,选择“思考接受”模式,即问题思考,主动接受;b1操作内容,选择“活动探究”模式,即活动探究,尝试实践;c1情感内容,选择“形象体验”模式,即形象感悟,情感体验;d1交往内容,选择“合作交流”模式,交流反思,合作分享;e1综合内容,选择“整体领悟”模式,即整体把握,领悟实质。

根据思维类型,认知教学模式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思维类型,可得知教学的5大内容,由此,可以得知5种不同的教学模式:a2逻辑内容,选择“认知模式”。启发,由浅入深,晓之以理;b2操作内容,选择“行为模式”。示范,动手尝试,导之以行;c2情感内容,选择“情感模式”。鉴赏,审美入胜,动之以情;d2交往内容,选择“群体模式”。交流,画龙点睛,传之以神;e2综合内容,选择“整合模式”。综合,引导创新,合之以道。

根据思维类型,将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统一起来,可根据教学的5大内容,得知5种不同的教学模式:a逻辑内容,选择“认知-接受”的教学模式,简称为“认知模式”;b操作内容,选择“行为-探究”的教学模式,简称为“行为模式”;c情感内容,选择“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简称为“情感模式”;d交往内容,选择“群体-合作”的教学模式,简称为“群体模式”;e综合内容,选择“整合-领悟”的教学模式,简称为“整合模式”。

其中a是整合了a1和a2;b是整合了b1和b2;c是整合了c1和c2;d是整合了d1和d2;e是整合了e1和e2。

教学模式的组合创新

基本教学模式的两两组合,就有教学模式的创新。这是基础教育中很有效的教学模式。

认知模式a、行为模式b、情感模式c、群体模式d,这4种教学模式两两组合起来,便会成为新的组合教学模式:b+a→成为“行知教学模式”;c+a→成为“情知教学模式”;d+a→成为“群知教学模式”。

(1)行知教学模式。

行知模式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其特点是:行知结合,教学做合一。行知模式的教育过程是:

即:活动探究→导之以行→晓之以理→知识创新

上图中,“传”指传授给他人;“联”指联系世界、联系历史;“前”指前进、发展。

(2)情知教学模式。

情知模式是冷冉先生提倡的。其特点是:情知结合,优化教学。作者将情知模式的教育过程表述为:

图5行知模式的教育过程

即:设置情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识创新

上图中,“美”指审美、立美;“乐”指乐教、乐学;“创”指创造、创新。

(3)群知教学模式。

群知模式是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的体现。其特点是:群知结合,人民教育。群知模式的教育过程是:

即:活动探究→导之以行→晓之以理→知识创新

上图中的第一个“群”指从群体中来;“调”指调查研究;“讨”指讨论商量;“参”指参与;后一个“群”指到群众中去。群知模式体现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讨论、参与——这是人民教育的重要方法。应用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调查、讨论、参与——这是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重要方法。

可供选择的多种教学模式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掌握多少教学模式?

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应组合起来,可以形成25种教学模式。这25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应当掌握的。教师若只应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不会很好,教学质量不可能很高。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模式,方能使教学生动有效。

(1)基本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匹配。这正是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统一起来的5种基本型教学模式:

Aa:“认知-接受”教学模式,用“知”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知”的教学内容;

Ba:“行为-探究”教学模式,用“行”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行”的教学内容;

Ca:“情感-体验”教学模式,用“情”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情”的教学内容;

Da:“群体-合作”教学模式,用“群”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群”的教学内容;

Ea:“整合-领悟”教学模式,用“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合”的教学内容。

(2)认知型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交叉,落实到“认知”的内容。有4种教学模式。Ab:“行为-认知”教学模式,用“行”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知”的教学内容;

Ac:“情感-认知”教学模式,用“情”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知”的教学内容;

Ad:“群体-认知”教学模式,用“群”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知”的教学内容;

Ae:“整合-认知”教学模式,用“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知”的教学内容。

(3)行为型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交叉,落实到“行为”的内容。有4种教学模式。

Ba:“认知-行为”教学模式,用“知”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行”的教学内容;

Bc:“情感-行为”教学模式,用“情”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行”的教学内容;

Bd:“群体-行为”教学模式,用“群”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行”的教学内容;

Be:“整合-行为”教学模式,用“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行”的教学内容。

(4)情感型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交叉,落实到“情感”的内容。有4种教学模式。

Ca:“认知-情感”教学模式,用“知”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情”的教学内容;

Cb:“行为-情感”教学模式,用“行”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情”的教学内容;

Cd:“群体-情感”教学模式,用“群”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情”的教学内容;

Ce:“整合-情感”教学模式,用“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情”的教学内容。

(5)群体型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交叉,落实到“群体”的内容。有4种教学模式。

Da:“认知-群体”教学模式,用“知”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群”的教学内容;

Db:“行为-群体”教学模式,用“行”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群”的教学内容;

Dc:“情感-群体”教学模式,用“情”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群”的教学内容;

De:“整合-群体”教学模式,用“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群”的教学内容。

(6)整合型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交叉,落实到“合”的内容。有4种教学模式。

Ea:“认知-整合”教学模式,用“知”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合”的教学内容;

Eb:“行为-整合”教学模式,用“行”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合”的教学内容;

Ec:“情感-整合”教学模式,用“情”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合”的教学内容;

Ed:“群体-整合”教学模式,用“群”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合”的教学内容。

上述基本型的教学模式5个,交叉型的教学模式20个,一共有25个教学模式。加上作者在《新教学模式之建构》一书中建构的5种基本型教学模式:“启发—创新”的教学模式,;“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审美—立美”的教学模式;“调查—反思”的教学模式;“整体-融合”的教学模式。总共就有30个教学模式。

对一节课而言,教学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教学方法却可以灵活选择与组合,从而形成5大基本的教学过程:

逻辑的内容A类:Aa→Ab→Ac→Ad→Ae

操作的内容B类:Ba→Bb→Bc→Bd→Be

情感的内容C类:Ca→Cb→Cc→Cd→Ce

交往的内容D类:Da→Db→Dc→Dd→De

整合的内容E类:Ea→Eb→Ec→Ed→Ee

逻辑的内容(A),可以分别用“知”、“行”、“情”、“群”、“合”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这就是前面论述的教师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合之以道”。对应的,学生要:“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整体领悟。”以上的顺序,在教学中需要灵活交换,并非固定的顺序。在中小学里,一节课40分钟,平均5-8分钟,教师要换一个“节目”。教师灵活交换“晓理,导行,动情,传神,合道”; 对应的,学生灵活交换“思考、探究、体验、交流、领悟。”这是可以做到的。

同理,推之(B)(C)(D)(E)其它的教学内容。交叉型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更是多种多样,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材择法”,灵活应用。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我于2001年-2003年,主编了一套“学科教学建模从书”(共10本),包括中小学的主要学科。平均每一学科,由第一线的优秀教师建构了30种有所创新的教学模式。大约有10种不同的课型:概念课、原理课;实验课、实习课;鉴赏课、创作课;讨论课、评议课;绪论课、复习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的不同课型,教师们就分别建构和创新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平均每一课型,建构了3种教学模式。我深深地感受到,第一线的优秀教师是很有创造的,是乐于创新的。

我在本文中,根据对“思维模式”的研究,提出有30个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是希望能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平均每一学科需要建构大约30个教学模式。既然在教学实践中,每一学科平均可以建构30个教学模式。理论上给出一种解释,总比不加解释要好些。当然,希望有其他更好的解释。我的理论解释只是一种尝试。

为什么教学模式通常分为4大类呢?我在《教育模式》中(1993年)解释为:因为有4大类学科:思维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所以,相对应就由4大类教学模式。我在《新教学模式之建构》中(2003年)解释为:因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模式有4大类:逻辑思维、操作思维、情感思维、交往思维,所以,相对应就由4大类教学模式。这两种解释内在是一致的。

我对素质教育有四条信念:

信念一:教育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智慧,贯穿审美。(系统性)

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

信念三:教育需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艺术性)

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经验出智慧。(技术性)

要实现素质教育的上述信念,做到教学有“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我认为,必须要让教师有创新教学模式的自由。绝不能“自上而下”用“行政推动”的方式,用一些不合实际的“框框”、“形式”、“教条”限制教师的创造。少数的几种教学模式不可能“包大天下”。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应用条件和它的局限性。同理,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实用性和它的必要性。

不同的学科,主要的学习特点是很不相同的。在基础教育中,不可能用一种“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去作普遍要求。学习科学,应该强调“探究问题,理解规律”;学习文学时,学习的特点是:熟读经典,领悟发挥。学习技术时,学习的特点是:设计方案,操作试验。学习艺术时,学习的特点是:模仿鉴赏,审美立美。文学、艺术的学习方式与科学、技术的学习方式是很不相同的。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生动的“启发式学习”,在基础教育中仍占主要。“研究性学习”只能是“适当渗透”,不能喧宾夺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发挥主体性。由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耦合”的强与弱,或者说由教学过程的“重心”偏向教的方面还是偏向学的方面,可以引申出5种教学模式:问答模式、授课模式、自学模式、合作模式、研究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和中学),问答模式、授课模式、自学模式仍是主要的教学模式,而合作模式和研究模式只能是渗透其中,孕育其中,而不可能作为一种普遍实施的教学模式。这是由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

新课程改革中,有人要求教师每一节课中,仅仅有40分钟,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要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有“三维”共“七个方面”的目标,这是不合理的。“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目标。在基础教育中(1~9年级)一节课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专一,不可能完成太多的目标,目标过多,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标都落空。那有可能一节课面面俱到,要“落实三维目标”。一节课的教案,要求教师仅仅写“教学目标”这一项就要写上几百字。这是典型的“新八股”!教学是艺术,要在全国范围推行一种作法,不可能成功

“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是有条件的。“自主”方法并不完全适合基础教育。所谓“自主”,在基础教育中常常容易导致“放任”。这不利于儿童成长。“探索”“探究”的方法,适合于自然科学的课程,但并太不适合于其他课程。语文和外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是“阅读和背诵”,而不是“探索”;数学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思考与练习”;艺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鉴赏和创作”;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设计和制作”。“合作”方法,也并非对人人都适合。首先要强调“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在此基础上才会有较为有效的合作。

情感态度的培养,主要用榜样和身教,不是用表演和说教,不能硬性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作为“教学目标”用文字写出来。对于品德教育而言,“无言之教,乃为至教。”老子说:“无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做出榜样,“潜移默化”。 学习方式有多种水平。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分别采用相应水平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4.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四

【摘要】创新浅谈体育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所谓的“创新能力”是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课的教学目标,运用自己的所了解的知识,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展开探究性的学习,并开拓发展新的思维,产生独特的、有利干记忆的、便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品质。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现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新世纪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陶继新先生说“法不在术而在道”,道就是规律。体育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而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注重训练学生的求异、发散、对比、迁移等思维能力和具体的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际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主体思想和理念。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建立良好、合协的师生关系。

二、给学生创建创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想让教师从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快乐,就应该引导教师投入到教育研究中去。”而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就必须从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角度出发,创建一种师生平等、合协、互助的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语调,鼓励性的眼神,回答正确的.微笑等形体形为来对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是使学生在教学中,大胆回答,展开想象,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的从疑惹,了解,熟悉掌握知识。并能举一反三。那么,作为体育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创造新颖,让学生经常进行自练、自控、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独特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力求科学、灵活多样,创设一些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情境,在特有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放的课堂,广阔的空间和氛围。这就是体育教学自身优势。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利用和把握这种优势,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体、促智、审美、益心等功能的教育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时,还要注重采用启发、诱导性的练习,向学生提供富有刺激创造的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选用符合学生适用的素材。

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尖子”学生,在班级树立榜样,激励学生以“优点”带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多方面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班级里建立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去锻炼,去提高身体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学生的兴趣能更大的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受和喜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立和创建这样的教学的环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A: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放手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的给学生创新力创建环境。从感知,去尝试、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到感悟。在活动中体会到快乐,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处处设疑,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展开思维,主动探索发展。利用对比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讲“蹲距式”起跑,可用站立式起跑和蹲距式起跑二种起跑方式对比,从对比中感悟出起跑的本质,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达到最大。并创设疑点:为什么蹲距起跑能起到很好加速过程?在电视转播的短跑比赛中,你能从中找到蹲距式起跑的优点吗?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B、目前,学生还处于发育还不完善,生理还不成熟的阶段。而学生的对出现的事物和事情,总会产生疑问,但这个领域的能力还比较弱。在脑子出现了问题和疑问,但学生不敢提出来,而教师也不能及时处理问题,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良好的解决疑问的氛围和环境。采启发,鼓励,与学生沟通,探究,开拓创新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尝试中产生问题,在活动中探索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和种大胆质疑,促进学生在疑问去追寻创新思维的发展。如:采用小组讨论法,打破以前教师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创设有目的、有指导性的条件与环境。

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结论,并进行选择性的讨论。如在进行实心球教学中,对出手角度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练习时,有意识从各个角度尝试,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进行对比性总结,掌握动作技术和动作技能。并熟练运用,从而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动眼观察,到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展开思维能力,各抒己见,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勇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活动中解决疑问的能力。

新世纪,新起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抓好育真人,求真知,练真才,培真情四个方面的教学工作。立足于“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更多的社会栋梁之材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长名.浅谈以“主体”参与为核心的体育教改策略.体育教学.

5.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五

赵翠敏(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摘 要:职业技术院校唯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很强的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对职业技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内涵做出明确界定,进行新形势下职业技术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析,凝炼出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融入职业技术教育全过程的途径和措施,使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6.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六

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能力。把创造力限制在少数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多产创作上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天赋潜能,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所以,我们必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方式方法很多;

一、树立自信,为培养创新能力扫除心理障碍。

7.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七

关键词: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创新

随着创新型国家这一建设目标的提出, 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中的创新性管理体制发挥着其关键的作用。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探讨。

一、管理体制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所谓的管理体制创新就是通过清除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因素, 从而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具价值和积极性。这是因为体制既能对教育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规模产生一定的制约力, 还能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效果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所以, 通过加强对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打破人才培养的相关体制障碍的同时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 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这比传统意义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教育资金、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等等条件的改善要更有实用价值。甚至,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依靠于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宏观管理体制, 如果没有管理体制的创新, 那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 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以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此外, 管理体制创新具有很强的严肃性, 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和国家的政治措施以及经济体制同步, 既不能落后, 更不能超前。否则就会出现高等教育发展受到很大阻碍的情况, 这既无法充分发挥体制的实际价值, 也将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这是在管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注意的问题。

二、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措施

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措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这样才能在营造合适的人才培养环境的同时, 促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一) 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加大学校自主性办学权力的同时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那如何加大学校的自主性办学权力呢, 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及时的转变自身的职能。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 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主要是调控手段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因此, 政府首先要加强自身行政手段的实施效率。 然后, 使自身的行政功能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功能转变, 这样不仅能加强政府行政方面的领导功能以及市场监督功能的发挥, 还能促进政府在开发以及推广方面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最后, 政府的决策由单一的行政化向多元科学性方面转变, 这是指政府要逐渐地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的独立性, 从而使高等院校可以更好的通过政府的制度、政策, 在参与社会事务的同时, 保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服务性。实际上, 本文强调的要加强政府相关职能的转变, 从而在对高等院校实施宏观调控的同时, 加强对高校的间接性管理, 这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 不仅不会降低政府的地位, 还会使政府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这样就可以保证政府能更好利用多样化的间接手段对高等教育实施管理, 从而使政府的职能与高校的自主性办学实行有效的结合。

第二, 加强对高校相关法律的制定, 通过制定的法律对高等教育相关部门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规范, 从而在严肃、强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在加强相关法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上, 通过在高等教育中对政府相关职能的发挥, 实现政府与高等院校之间关系的协调性, 这样既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证高校运作的规范性以及服务方向的明确性, 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得到真正的转变。所以, 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中, 制定相关的管理法律、规定可以使体制逐渐地向法制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进步和发展。

第三, 通过不断的探究、分析,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与高等院校的自主性办学这两者关系中找出联系点, 从而在这两者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桥梁, 如具有咨询以及管理职能的组织, 这样才能促进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 从而为高校的自主性办学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制度环境。 在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中, 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高校的自主性办学权力都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 但是也不能使这两者绝对化。因为不管这两者中哪方面绝对化, 都会给高等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一定的限制影响。所以, 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高校的自主性办学进行有效的结合, 既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也是我国现代化高等教育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中的必经之路。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中, “联系桥梁”必不可少, 因为它既能对政府的行政干预产生约束力, 还能对高校只重视学术研究而忽视了在社会中的必要行为产生很强的约束力。这就能使国家政府的权力与高校学术的权力之间关系得到一定的缓冲, 从而使这两者之间产生一种有效的平衡。

(二)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 通过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 在建立和完善各级高校管理体系的同时, 遵循“共同建设、 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基本理念, 从而保证各级高校的交流合作以及进步发展, 并从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 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高校, 最终保证不同类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第一, 加强建设综合性高校。综合性高校属于国家管理的范畴, 它不仅是国家高层次研究性人才的重点培养场所, 还是国家知识以及技术的革新基地, 它能够产生众多的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通过加强综合性高校的建设既可以促进创新型、科学性人才的培养, 还能为国家创造丰富的先进的科研成果, 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促使创新性国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第二, 拓展建设地级市高校。我国的地域十分之广, 并经由五千年的发展, 地域性的格局逐渐地发展形成, 此外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 这就使我国的经济格局形成了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格局。由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就决定了加强各区域中各高校建设的必要性, 因为只有建设了各区域中的地级市高校, 才能使高校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由于受到“九大都市圈”这一构想的提出, 地级市高校的建设范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使区域性经济与地级市高校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长期性研究的问题。相对于普通性地方大学来说, 地级市高校处于综合性大学和高职院校之间, 是属于综合性和研究性相结合的范畴。

第三, 发展各区域高职院校。据相关研究显示, 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 技术密集型产业在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使职业技术在逐渐提高的同时, 加大技术的培训力度。第二,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 要促进众多高层次研究性人员的培养。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遵循此规律。以上两点规律可以说明,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很好地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服务, 从而直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不同的是, 高职院校是由地级市政府或相关的区级政府举办的, 因而它所属的是省市级教育部门。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遵循“在适当地开展普通性大专教育的同时, 加强高职教育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通过立体通道的构建, 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间建立科学的联系渠道, 从而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延伸高职教育的发展范围。

第四, 加强构建社区大学。社区大学可以被列为非正式学历教育中的一类, 但是却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一个关键环节。构建社区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劳动者的整体性素质。因此, 社区大学的状态应该是一种自由性和开放性的, 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然后以终身教育体系为主要的建设方向, 促使范围广、空间大以及协作式团队的企业人员体系的建立, 并不断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 从而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良好学习环境。

此外, 在高校的多层次体系中, 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加强各层次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共同发展。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高等教育体制被分割成了几个部分, 而导致了众多单一的学科学院, 其中每个学科的涉及面以及涵括范围都十分之债,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再加上, 高校的建设规模很小, 学科也稍显单一化, 因此很难形成专业的、 综合的学术氛围,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新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学科交融性以及综合性, 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程中, 学科的交融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于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宏观管理体制, 如果没有管理体制的创新, 那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 不仅可以有效地打破人才培养的相关体制障碍, 还能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 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本文从高等教育中宏观管理体制创新出发, 通过对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的深入分析, 得出了可以从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两方面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海丰, 陈泽龙.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选择[J].教育与职业, 2009 (12)

[2]宋尚桂, 略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改革的基本路径[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3]陈泽龙.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6)

[4]宋尚桂.略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改革的基本路径[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8.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八

关键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创新。

一、公益创业教育内涵分析

1.公益创业

我国《辞海》中对创业的定义:“创业,创立基业”,即指“开拓、开创业绩和成就,包括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公益创业”,指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Gregory,1998)。在中国,古人把仁放在“仁、义、礼、智、信”之首,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厉以宁(1994)提出,中国将进入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第三次分配。20世纪40年代,晏阳初在国内外推进平民教育,和爱因斯坦等被推选为“世界十大伟人”。高校出现了默涵助学金以及洪战辉“教育”助学基金。

2.公益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心理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领域素质的“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注重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在国外。早在1947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率先开设创业课程。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包括研究生院)开设了创业课程,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美国高校(包括研究生)创业教育模式有百森商学院——培养创业意识为主、哈佛大学——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斯坦福大学——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等 。2002年,创业教育正式在我国启动。国家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的试点院校。

高校创业教育并不单纯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与知识的创造传承相结合、与学术科技创新相结合、与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公益创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公益创业教育已进入西方著名大学课堂。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成立岁只有10多年,却已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公益创业家。2006年,全球商学院MBA排名前100位的范德堡大学的欧文管理学院推出金字塔全球扶贫计划。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至少有30个大学教授“公益创业”的课程(Dahle,2004),世界著名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以及牛津大学等都开设了相关的研究中心。2007年4月16日,我国首个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在湖南大学批准成立。公益创业教育在中国还处于萌芽阶段。

二、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调教育公益性和社会性。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人才培养价值取向。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改变高校存在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诸多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培养。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真正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帮助学生具备必备创新技能,强调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注重学生如何学,学什么等方面,从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2.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和谐创新“全人”的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社会有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谐大学校园应当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校园。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通过“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心理意识、創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领域素质,培养为他人、为社会的“全人”,就是以人为本。

3.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Lewin提出了“行动研究”理论,美国诺奖获得者Lederman提出了“Hands On”的学习模式,被有关国家列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韦钰,2004)。“硅谷之父”Frederick将校园智力成果产业化,使得产学研的横向结合和集体学习模式得以实现。方柏林(2006)认为,美国高校公益教育事业主要有纯粹的社区服务、带有学习性质和慈善公益性质。国内外名校许多是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被誉为硅谷的“心脏”的斯坦福大学,据统计,斯坦福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Google、Yahoo、SUN等著名企业。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使其成为美国乃至世界顶尖大学,学生具备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学应该建设创新研发机构,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依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公益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包括教学体系、研究体系、实践体系等,高校以公益创业拓展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转变思想观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认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作用。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创业教育最早最成功的国家。麻省理工学院(MIT)自1990年以来,师生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麻省理工学院(MIT)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创业教育及创业精神对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1990年以来,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创业者们彻底改变了美国经济,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当今美国财富中超过95%是在1980年后创造出来的。美国的创业革命,得益于始自1960年代的创业教育。因此,创业教育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出,高等教育者不仅是求职者,而且应该也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世界创业教育首屈一指的美国百森商学院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面向“创业革命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创新”。因此,创业教育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作用重大。

2.加强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促进规范化发展。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是领导和协调创业教育,是搞好创业教育的保证。美国、澳大利亚高校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非常完善,从创业教育各个角度发挥指导、督促和纽带作用,使教学、科研、实践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者,实现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在国内,江西省教育行政部门2003年提出了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要求。2003年成立的江西师大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与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合作,共建“江南创业管理学院”;2004年在江西师范大学挂牌成立了“江西省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设立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但是,我国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多数高校没有建立专门机构,创业教育还处于无组织或松散状态。

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必须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促进其规范化发展。要建立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校领导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负责理念、目标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各教学单位各司其职。此外,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还必须有富有特色的师资队伍。除了有精明强干的专职教师队伍外,还须从校内外聘请一批优秀科研人员为顾问教授,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同时还不定期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家到学校演讲。多元化的精干的师资队伍为公益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3.构建完善的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教育模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发挥多学科优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1)从培养专业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创新人才;(2)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创新教育;(3)从“维持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4)从解释论证型教育转向开拓探究创新型教育。

为了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应突破传统的封闭型模式,转向开放的外向型教育模式,要促使高等教育社会化。此外,要要促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加强国际交流,人員国际流动,教育国际合作、课程的国际水准和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等,培养站在时代和世界的高度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4.构建系统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体系。创业研究仍处于它的青春期(Low,2001)。美国第一次创业学术会议是1970年召开。美国管理学会于1987年将创业研究正式纳入了管理学科。专业的期刊和杂志是创业研究者发表学术观点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创业教育方面,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等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在推动美国创业研究和实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斯坦福大学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在创业研究也处于领先地位。斯坦福技术创业项目的教授也在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组织和战略研究方面做出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此外,斯坦福在美国发起了“创业教育圆桌会议”(简称REE),推进全美各大学的技术创业教育,后来推广到世界,并举办相关的国际研讨会。

目前,国内也着手对创业进行研究。2001年,我国已经正式成为全球创业研究协会(GEM)的成员。目前国内大学创业研究机构也非常多,有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等。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我国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公益创业研究更是刚刚起步。因此,我们必须在公益创业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从事公益创业研究学者等方面进行努力,构建系统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体系,从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5.积极营造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校园文化。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例如,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院与业界良性互动。除了正式的课程以外,学生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的课外活动。以斯坦福商学院为例,其MBA俱乐部非常活跃。斯坦福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直接指导的MBA俱乐部有创业俱乐部、高技术俱乐部、创业投资俱乐部。斯坦福商学院每年举办一次年度创业者大会,主要由MBA学生发起和具体运作,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负责指导。斯坦福学生还举办斯坦福创业者年度大会,邀请业界人士参加;斯坦福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也是完全由学生发起和组织的。大学内部各个创业项目、组织之间也有效沟通合作。斯坦福大学内所有的创业相关研究中心或项目、学生协会、技术授权办公室等联合组建了斯坦福创业网络,连接斯坦福所有创业“社区”。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起来的硅谷为斯坦福大学提供了充足的实训、实验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为师生创业搭建广阔平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营造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校园文化,要构建有利于公益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表达的综合平台,包括依托大学资源优势,设立孵化中心或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必备条件;鼓励学生跨年级、跨学科建设创业团队;开设系列公益创业教育讲座,比如举办博士论坛、专家论坛、企业家论坛和校友报告会,特邀社会知名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来校介绍创业历程,交流创业经验。要设立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引导创业活动向长期化、社会化、实战化发展;定期开展有关公益创业活动大赛。

6.积极形成鼓励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为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要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加强外部联络。良好的高校公益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社会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社会舆论的支持,要在全社会培育鼓励自我创业的社会文化,大力宣传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2)政策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强在支持公益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3)资金、技术的支持。应由政府牵头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公益创业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提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4)加快成果转化。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密切合作,加快对公益创业成果的转化,给予一定的投资、税率方面的优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公益创业的热情,也能够推动公益创业成果转化的效率。从长远来说,这有利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馨. 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2006,(02)

[2]赵淑雯. 论高校创业教育[J]. 教育科学 , 2006,(04)

[3]房国忠, 刘宏妍.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 2006,(12)

[4]张帏, 高建.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特点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09)

本文是湖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集群的公益创业产学研结合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项目(课题编号:07B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湖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大学基地成果

9.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九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如何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讨、研究部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目前科技创新教育比过去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在新形式下如何把课堂内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各类主体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系列化、有序化的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科技活动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如何进行有效地科技教师及辅导员培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关键字:创新教育、科技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将面临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使知识创新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科技发展和科技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国际教育界把21世纪定位“创造教育世纪”,“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教育能否适应这一潮流,能否创新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否使学生迸发创新思想的火花,并且成为创新型人才,将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政府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不能只培养一些掌握死知识的“人才”,而应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完善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世纪人才的培养;传统教育是用僵化的同一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受教育者,即均衡教育。创造教育则是注重早期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科技幼苗,尊重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优势,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个性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如何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讨、研究部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其一,充分认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技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什么是“科学”?大多数中学生会这样回答:“科学是指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神秘深奥的学问”。那什么是“科学素养”?“是天资”、“是勤奋”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说明他们对“科学”的概念由模糊而产生敬畏,最终走向疏远,说明我们队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匮乏,也说明科学精神在当今这个社会的缺席。所谓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

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于是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的学生得到我的表扬,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就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创作的思想解放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其二,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

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一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昨天教育价值观”。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步入大学,都是前人的经验。到大学生才学到老问题,硕士生才解决新问题,博士生解决难题,到博士后才发现问题。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并无深刻、内涵独特的创新意义可言。而科技创新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观”,“创造”出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不但能以批判的精神继承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从容自如地适应现存世界,而且能够以强大的创造才能主动积极地丰富、发展和超越历史和现实,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

其三,充分认识科技教育是一种主动性教育。

我国的现存教育,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现存教育是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统一分配、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式的体制。一统化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死硬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高度受抑,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低,创造力差,缺乏个性。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日益崛起的21世纪要求我们的教育从现代化的高度,培养具有开拓创新型的人才,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小,基础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强的人,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回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的科技创新教育,必须重新调整现存教育目标,即社会培养既具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

其四,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现在我们的应试教育存在教育弊端,它最大的危害就是变相“奴化”学生的人格,在这种教育的形式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展,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今天的老师和家长正在孜孜不倦地向孩子灌输“读好书、考高分、上好学校、有好前途”的理念。老师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加压,家长为孩子联系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培训班,小发明小制作之类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了“不务正业”。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容器,而很少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这种对于考分的过度追求,使当代青少年正在失去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兴趣。而科技创新教育则注重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一方面注重德、智、体、美、劳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其崇高坚定地人生信念,坚忍不拔的奋斗志向,纯洁优秀的道德品质,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宽广渊博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未来创造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如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陈规的批评精神,不拘陈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博采众长,吸纳百川而又独树一帜的宽广胸襟。

目前科技创新教育比过去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在新形式下如何把课堂内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各类主体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系列化、有序化的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科技活动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如何进行有效地科技教师及辅导员培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其一,注重传授创新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以思维教育为主线、学习教育为主业、创新教育为主导的。其中思维教育又以创造性思维开发为核心,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教育只是作为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求异、直觉等思维能力成为了课堂开展教学创新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的学科课堂教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知识教育只是创新思维教育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尤其是创造性的学习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三者统一,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和创造潜能的创新教育的目的,也才能在知识和理论上,在方法和技能上,为课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注重建立创新情感与培养创新态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兴趣为契机,必须以建立学生的健康的强烈的创新情感为中心。

教学活动可以理解为兴趣活动、情感活动、方法交流活动等三种形式。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求知欲和交流欲。比如:走出课堂,了解生产和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结合课堂,联系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和交往能力;再深入社会,利用游乐和休假,广泛接触社会,开启学生关注社会新问题、关注人生的新情感大门。

其三,注重体验创新过程与掌握创新方法。

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方法交流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任务越繁重就越应该突出学习方法的交流。课堂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创新,课堂再现或发现某种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就是学生交流或学习某种学习方法的全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的诸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才能真正让学生摸索到或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外延很广,涉及面广,尤其是对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研究,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他对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能力大小很难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还有,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于个体学生分析,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立竿见影起作用的,有其个性特征或特殊原因,需作具体分析。

以发展的观点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让我们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崭新的教育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为培养适应四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关键所在。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从而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王生

上一篇:年药品销售实习报告下一篇:一个历久弥新的自我修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