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精神(共13篇)
1.南丁格尔精神 篇一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南丁格尔传》,南丁格尔我便与你相识了,了解了你的感人事迹,你便成为我心中崇拜的偶像。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以后,你受政府的邀请,带了38名妇女,到克里米亚开始工作。在那里,你发现工作十分困难:护士队伍的纪律很差,军队领导对你的工作产生怀疑。面对这种种困难,你并没有退缩,及时制定新的规章制度,严肃整顿护士队伍的纪律。你的精心护理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士兵们爱戴你,你在士兵心中成了传奇式的人物。夜静时,你手持油灯巡视病房,士兵竟躺在床上亲吻落在墙壁的你的身影。
后来,你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你又投入工作。回到英国后,你已极度疲惫,但很快你又继续忙于英国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的军队卫生工作。虽然健康状况不好,你80高龄时仍为护理事业持续工作着。南丁格尔,你最大的成就就是创建了护理专业,然而你对世界的影响却远不止于此。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女子在管家之外所学的很少,女子的成就是成为贵妇人。而你却告诉妇女们,她们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并让广大妇女赢得了今天享受的自由。我崇拜你,南丁格尔!你能在那个时代——护士被看作是失去人格的人,护理工作被视为下贱的职业的时代,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当护士,为病人服务。你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我崇拜你,南丁格尔!我知道做一个好护士,是你生平的愿望。你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美国大诗人Longfellow也为你作诗,赞美你高贵的精神。英国人把你看作是英国的骄傲,同时你也受到了世人的尊敬。我崇拜你,南丁格尔!你不强调男女平等,但你为妇女赢得了今天所享受的自由。南丁格尔,你永远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你永远会受到世人的尊敬!我会以你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2.南丁格尔精神 篇二
2010年, 为响应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她们又主动请缨, 成为湖南省肿瘤医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 以先进的管理模式, 优良的护理服务技术走在全省护理队伍的前列。
这支有口皆碑的优秀护理团队, 就是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二科护理小组, 她, 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莲清护理团队。
改革———敢为时代弄潮儿
2010年,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 落实基础护理,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卫生部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湖南省肿瘤医院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卫生部“重点联系医院”之一, 于2010年3月开始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模式的探索。
长期以来, 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工作主要定位在输液、打针、送药等执行医嘱的治疗内容上, 而穿衣、洗漱、吃饭、大小便等生活料理则完全由家属承担, “重专业、轻基础, 重技术、轻服务”成为各级医院的一种普遍现象, 严重制约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是一种全程护理模式。所谓“优质护理服务”, 就是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料理、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全部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承担, 其优势在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全程、全面、规范, 使患者从生理到心理得到全方位的照护。
在医院运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模式, 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 也意味着护理任务比以前要多得多;护理要求比以前要细得多;管理难度比以前要大得多。该护理模式的运行, 既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一大挑战, 更是对护理人员思想和护理管理者工作能力及魄力的极大考验。
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二科是一个集手术、化疗、放疗于一体的妇科肿瘤病房, 住院病人非常多, 常年加床, 是医院有名的“忙科”。从每位患者的饮食起居到治疗护理, 从心理的关爱到精神的抚慰, 从简单疾病护理到高层次的整体护理等, 所有的工作都要由护士“一肩挑”, 工作的繁琐和任务的艰巨是可想而知的。
各试点科室是通过擂台赛争取的, 妇瘤二科护士长周莲清和她的莲清护理团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 并且脱颖而出。很多时候, 压力就是动力!她们深信, 有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 有优秀团队里全体医务人员的精诚协作和共同努力, 再苦再累, 她们也能够承受!再大的困难, 她们也能够克服!她们有决心和信心创建湖南省最好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护理———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工作开展的难度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科室以往所有的护理工作职责要变更, 所有的班次要重新调整, 现有的人力资源要重新分配、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要转变、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可以借鉴、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足、需要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配合等等, 都是工作开展所面临的重重障碍。
究竟要怎样做才能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模式得到最好的运行?护士长周莲清和护士们为此殚精竭虑, 费尽心思。
首先在“制度细化”和“工作量化”上做足文章, 做好文章!有着多年临床管理经验的周莲清很快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试点之前, 她率科室护理骨干对新的护理模式进行反复研究和分析, 斟酌各种细节, 把日常护理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再重组, 工作方案酝酿再酝酿, 详细制定出了各种工作制度、各班次各岗位护理工作职责和小组搭配方案。
试点之后, 为了使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她规定每个班下班前都要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总结、点评、指出本班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并及时做好记录。每个月的15号和30号, 都是科室雷打不动的“聚会”日, 护士们全体集中在一起对工作认真进行阶段性总结, 肯定工作中的成绩, 及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同时确定下一阶段的目标和方向。
“‘夯实基础护理’的理解应该更深些, 那就是要求护士更多地接触病人, 更细致地观察病人, 带着感情去从事这份职业, 而不是机械地进行‘铺床’、‘口腔护理’等护理操作, 不同的病就有不同的需要。每个病人都应得到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护理品质好坏的评价标准就是病人的利益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开会总结时, 周莲清总是这样教导每一位护理人员。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周莲清和护士们以病房为家, 对工作、对患者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 使护理工作很快步入规范化轨道:工作流程日趋完善, 工作安排井井有条, 护士们兢兢业业、精神抖擞, 病房整齐、安静、舒适, 患者住院与居家没有差别。
服务———贴近患者, 贴近临床
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内涵建设, 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模式的深入开展, 科室组织大家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位病人”的主题讨论, 充分激发大家的换位思考, 让护士们学会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 真正把病人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看待, 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意识。
此外, 科室大力优化服务流程, 关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以“六个一”、“六个心”等为载体引导护士们做好人文护理服务。“六个一”即:微笑多一点, 嘴巴甜一点, 情感浓一点, 查对细一点, 巡视勤一点, 帮助多一点。“六个心”即:爱心服务、热心接待、细心治疗、精心护理、耐心解释、诚心待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模式运行以来, 由护士们自主提出并自觉实施于临床的人文护理措施多达几十项, 如:手术后的病人返回病房时各种准备工作都已做好;行动不便的患者穿上了方便的衣服;病人肚子饿时, 均衡搭配的饭菜已准备在床边……科室根据患者需求提供的全程无缝隙护理, 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 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
来自平江的8岁女孩小艾是一个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患者, 她非常听话、懂事, 化疗时严重的恶心和呕吐让她无法进食, 可她不哭诉也不吵闹, 只有从她苍白的脸上和憔悴的神情才可以看出她的虚弱和无助。这一切没有逃过细心的护士阿姨们的眼睛, 大家想方设法来分散她对不适的注意力:护士长给她买来了糖果、护理组长给她买来漫画书、责任护士给她带来可爱的布娃娃, 健康助理员耐心地在床旁给她唱歌和讲故事……大家在各种游戏的方式中将果汁、蛋白粉一勺勺地喂进她的口中。孩子的精神一天天的好转了, 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红润, 孩子的父母亲身感受这一切, 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看似平常的小事, 每天还有许多许多。“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护理———患者满意, 家属无忧
有人说:护理是一项以心灵沟通心灵, 以生命温暖生命的崇高职业。在莲清护理团队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护士和患者们对此都有着至深的感受。
家在怀化的张阿姨, 身患宫颈癌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可丈夫是单位的临时工, 无法请假前往照顾, 其独生儿子一年前因车祸死亡, 不幸的遭遇、陌生的环境和无人照顾的忧虑, 使她总是郁郁寡欢, 暗自哭泣。小组护理人员了解张阿姨的处境后, 不但在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还总是抽出时间陪伴她, 安慰她, 鼓励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张阿姨手术后伤口愈合缓慢时, 她们立即与营养科联系, 为张阿姨及时进行膳食调整, 并轮流从家里带来营养的鸡汤、排骨、鲜鱼等为张阿姨补充营养。在大家的关心和悉心照顾下, 张阿姨顺利康复了。出院时, 她的丈夫紧紧地握着周莲清和护士们的手说:我们没有女儿, 你们就像我们的亲女儿!谢谢你们!
71岁的何奶奶, 卵巢癌手术后需要化疗, 可老伴年迈体弱, 两个女儿都远在国外, 住院前, 无人照顾的烦恼一直困扰着她。住进妇瘤二科后, 护士们不但细致地给她安排好生活起居, 还总是抽空陪她拉家常, 看电视, 讲笑话。化疗时张奶奶呕吐频繁, 好几次吐得床上、地上狼籍一片, 护士们不但不厌其烦地给她清理干净, 还不断安慰她:别紧张, 这是治疗的不良反应。出院后, 何奶奶的两个女儿从国外寄来感谢信:你们对我母亲的照顾, 比亲人还要周到。因为有了你们的照顾, 我们才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工作。你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使!
一位患者家属从攸县给妇瘤二科写来一封长达5页、题为“我心中永远的天使”的感谢信:“在省肿瘤医院的五病室, 有一群由周莲清护士长带领的天使, 用她们勤劳的双手和博大的爱心, 将人间的至真、至善、至美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爱和美, 一如春风吹遍五病室的每个角落, 一直令我们感动。”
患者周姐, 是该科一位护士的同窗校友, 因身患癌症而痛不欲生。学医的她, 在感受到了妇瘤二科如春天般温暖的护理服务后, 一点点地坚强起来。同是护士, 这支护理团队所做的一切感动了她, 她将在这里感受到的一切带回到了她所在的医院, 在全院的中层干部会议上号召大家向妇瘤二科的护士学习。
在莲清护理团队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这样的感动, 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肯定, 每天都在收获!每个星期一, 护士长打开病人意见箱时, 看到的都是一封封发自肺腑的感谢信;每个病人的出院满意度问卷表上, 总是填满了一长串“最满意护士”的名字。护士们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架设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温暖了无数脆弱的生命;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诠释了整体护理的真正内涵, 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团队———汗水磨砺, 化茧成蝶
妇瘤二科护理小组是一支年轻的团队, 共有成员19人, 她们中大多数为80后、90后。在家中, 她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饱受家庭的宠爱, 而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她们不但要做好日常治疗性护理工作, 还要落实好生活护理、兼职“心理辅导员”等多重角色, 可她们却无怨无悔地用心做着每一件事情。
王佳丽, 莲清护理团队中第一个全日制护理本科生, 病人都习惯称她为“佳丽”。她有一句口头禅“没事, 你可以随时叫我。”她是这样说的, 更是这样做的。她工作一丝不苟, 所管的病人, 每一个人的吃、喝、拉、撒, 她都放在心上, 甚至哪个病人习惯睡到几点钟, 哪个病人喜欢喝多少温度的水, 她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张丽, 一个甜甜的、爱笑的女孩, 深受患者喜爱。有一次, 她管床的一个病人结婚没多久就被诊断出宫颈癌, 终日以泪洗面, 稍不如意就发脾气, 摔东西, 更不配合治疗, 她的丈夫和家人都感到束手无策。张丽没有灰心, 每天即使再忙, 也会挤出时间陪她聊天、谈心、谈人生, 还通过教她“十字绣”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同时, 与她忙于生意的丈夫进行有效沟通, 督促他每天抽空给患者打电话、挤时间来医院陪伴, 渐渐地病人心情开朗起来, 脸上也有了笑容, 终于全力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李洁, 科室护理组长。工作的认真负责、观察病情的细致入微是全科有名的。08床阿姨在全麻下行了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一直输氧, 停氧后血氧饱和度一直维持在90%左右, 且一直感觉胸部不适。她仔细的观察、询问, 认为患者有可能发生了气胸, 于是, 将患者病情详细的报告了上级医生, 急诊胸片报告结果示气胸, 立即给患者予以排气、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后, 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一天下午, 李洁给一位全麻术后的病人做床上擦浴, 见病人总是“张口呼吸”, 检查生命体征却很正常, 她试着让病人闭上嘴巴, 可嘴巴却合不拢;试着让病人说话, 吐词却含糊不清, 似乎下巴老够不着上嘴唇。于是李护士立刻通知了医生查看, 经过头颈科医生会诊后, 患者为颞颌关节脱位。由于发现及时, 医生立即予以复位, 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
护士长周莲清欣慰地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是一所最好的护士学校, 能让每一位护士得到磨练和成长。在试点的5个多月里, 这些80后、90后的女孩一天天成长了, 成熟了, 褪去了娇气、傲气和唯我独尊, 学会了关心、体贴和包容, 学会了理解、忍耐和吃苦。她们用自己的青春活力使莲清护理团队充满了勃勃生机, 用自己的热情和微笑向社会展现了天使的美丽风采!
科室的每位护士都会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 中专毕业到大专的学习到本科的深造, 再到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一步一个脚印, 风雨无阻的往前行。她们觉得工作着, 学习着, 快乐着。护士长周莲清是科室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 叶沙为硕士研究生在读。大家积极撰写护理论文, 已经有两个课题获卫生厅立项。
3.漫谈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篇三
黑格尔是继康德、费希特、谢林之后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又一位大师,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精神现象学》是他的第一部独立见解的著作。在此以前,他虽然曾和谢林合编过《哲学评论杂志》,发表过一些哲学论文,但总的观点,仍未脱出谢林哲学思想的窠臼,而《精神现象学》则是他的哲学研究生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独立的哲学观点,从而在德国哲学史上揭开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时期。
黑格尔是从1805年开始撰写《精神现象学》的,完成于1806年,出版于1807年3月,是年37岁,这在当时来说,算是晚成的了。黑格尔写作《精神现象学》时正值耶拿大战,法军攻占耶拿,黑格尔被迫弃家出走,他把余稿藏进衣袋,躲在一个朋友家里,借着法军兵营的火光整理了余稿。当时黑格尔生活困难,全靠歌德接济。黑格尔就是在这样艰难环境下完成《精神现象学》的。正因此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可以发现,前面大半部分内容充实,分析详尽,较易理解;后面一小部分,特别是最后一章“绝对知识”,象是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分析较少,显是匆忙之作,读来也就晦涩费解。
黑格尔(1770—1831年)和歌德(1749—1832年)、贝多芬(1770—1827年)是同时代人,他们都是上升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他们都拥护法国大革命,景仰拿破仑。黑格尔在写《精神现象学》时,尽管法军大炮对着耶拿城轰鸣,黑格尔被迫逃难,生活无着,但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并未稍减,并把这种热情倾注在拿破仑身上:“……我看见拿破仑皇帝——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这位伟大人物……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见他一面实在令人心旷神怡”①。当然黑格尔对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百分之百赞成,赞赏拿破仑也不是无保留的。他和贝多芬一样,都厌恶拿破仑的穷兵黩武,向外侵略扩张。贝多芬在一气之下,把原拟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的题词划去,改名为《英雄交响曲》;黑格尔则以嘲讽的口气称拿破仑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只把拿破仑看作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世界精神是伟大崇高的,而拿破仑只是“代理人”而已,只是完成世界精神的目的,只是昙花一现,“目的达到,便要凋谢零落,就会象失去了果实的空壳一样”②。同时黑格尔还暗示,除了拿破仑还有别的体现世界精神的英雄人物。
二“诞生地和秘密”
黑格尔把毕生的精力用于创立一个包罗一切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类思维第一次被看成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辩证过程。黑格尔把他的哲学体系分成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逻辑学”中,理念(或精神)在自身范围内运动,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逐步升级,最后自我异化为自然界,进入“自然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没有独立意义,只是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自然是被动无力的,精神是主动积极的,它必然要摆脱自然的桎梏,扬弃自身的异化,重新回到自身,作为自在自为的理念而出现,这就是精神,于是理念进入第三阶段,即“精神哲学”阶段。在这一阶段,理念也要经过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主观精神异化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不是物质的自然,而是精神、文化世界,即法律、道德、国家。随后精神又扬弃自身的异化,返回自身,这就是绝对精神,即艺术、宗教、哲学。在哲学阶段,精神认识到了世界就是精神的表现,也就是它自身的表现,这样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就达到了同一。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因此这个同一是客体向主体同一,存在向思维同一。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的描述,从精神的低级阶段开始,按照“正一反一合三段式”,中间经过两次异化,两次扬弃,最后返回自身,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黑格尔把关于“绝对精神”的知识称作“绝对知识”,从最低意识到绝对知识要经过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精神现象学》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三个部分则是知识本身的内容,是绝对精神本身辩证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精神现象学》看作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言、序幕。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把精神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前三个阶段相当于精神哲学的主观精神部分,第四个阶段相当于精神哲学的客观精神部分,第五、六个阶段相当于精神哲学的绝对精神部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精神现象学》归入他的哲学体系的第三部分——精神哲学。同时,从《精神现象学》的这一结构体系我们看到,当时黑格尔还没有明确地形成他那著名的“正—反—合三段式”结构,他那整个哲学体系的框架还没有明确地形成,但“三段式”结构的萌芽在《精神现象学》中已比比皆是了,甚至翻一翻目录就可以看到一套一套的一、二、三;Ⅰ、Ⅱ、Ⅲ;1、2、3;(1),(2),(3)了。
黑格尔的著作,除了《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是他在世时就已出版了的,其他著作,如《历史哲学》、《美学》等都是由后人根据他本人的讲稿、学生的笔记整理出版的,但无论哪部著作的一些主要观点都可以在《精神现象学》里找到它们的源头。如黑格尔的《美学》是他的艺术观的系统阐述,而其中的基本观点则早在《精神现象学》时期就已形成了,但当时还只是个雏形,而且还没有独立于宗教而自成体系,还只是宗教的一部分——“艺术宗教”。他那著名的悲剧起源于片面性伦理观念的冲突的理论就是在“精神的艺术品”“悲剧”那一小节中提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只想粗浅地了解一下黑格尔的艺术观,那末只要读一读《精神现象学》的这一部分就可以了,但如果我们想系统地研究,那就得求助于他那洋洋三大卷的《美学》了。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现象学》不但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序曲,而且蕴含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框架及其基本观点的主旨,因此,马克思说:“试看一看黑格尔的体系,我们必须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开始,《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③。
三伟大的思想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把意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说成是劳动的结果,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的伟大思想,认为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对主奴关系的辩证论述上。黑格尔根据霍布斯的唯心史观,认为在原始社会里,人与人互相残杀,在残杀中,勇敢不怕死,能维护自己尊严的人成了主人;甘心伺候人,养活主人的人成了奴隶。黑格尔认为,前者的本质是“自为存在”,后者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因此,主人发号施令,坐享其成;奴隶劳动,对物“加工改造”,创造财富供主人享受。然而奴隶创造财富,劳动也就造就了自己,因此奴隶开始具有自我意识,懂得活着不光是为了主人,也是为了自己。而主人是完全依赖奴隶生活,因此奴隶不但创造财富,支配财富,也进而支配主人。最后关系颠倒了过来,主人成了奴隶,奴隶成了主人。黑格尔的结论是:“正是在劳动里(虽说在劳动里似乎仅仅体现异己者的意向),奴隶通过自己再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才意识到他自己固有的意向”,“他并且开始意识到他本身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黑格尔的论述说明,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都要变成自己的对立面。因此马克思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他的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的伟大地方,……在于他认识到劳动的本质,把对象化的人——现实的、所以是真实的人——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④
然而马克思也指出了,黑格尔是“站在近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⑤,只看到劳动的肯定的方面,而没有看到劳动的否定的方面,即没有把否定性的辩证法用到资本主义社会身上去。他和亚当·斯密(1723—1790年)一样,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论家。
四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精神现象学》是一部唯心主义的意识发展史,但是每一个意识阶段又有历史发展事实作为例证。所以恩格斯认为,《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⑥。
例如,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欲望”就是指原始社会的思想意识。“主奴关系”是指奴隶制社会的意识。“苦恼的意识”是指封建中世纪的宗教意识。“高贵的意识”是指封建社会中被压迫阶级的意识。高贵与卑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就进到“分裂的意识”,“分裂的意识”是指反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黑格尔举狄德罗笔下的拉摩的侄儿为这种意识的代表。拉摩的侄儿是个极端矛盾的典型,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真善美和假恶丑在他身上浑成一体,然而黑格尔用辩证法的眼光指出,“恶的坏的东西正是善良的优秀的东西”。接着“分裂的意识”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斗争。“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黑格尔认为,这会导致“绝对自由与恐怖”,导致“最冷酷最平淡的死亡”。黑格尔褒扬“分裂的意识”,而贬损“启蒙运动”,这正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精神状态的理论表述:一方面要求摆脱封建社会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一方面又不能坚决革命,打碎旧世界。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他这位哲学“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⑦。
然而黑格尔在意识发展中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达到了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这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当然黑格尔是从唯心主义立场来解释历史与逻辑的一致的。他不是从历史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而是从抽象的逻辑中推演出一系列意识发展阶段,因此有些推演就很牵强附会,但这并不能抹去黑格尔这位辩证法大师的光辉。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开始就指出“真理是个过程”,他的整个《精神现象学》就是追寻真理的一次“探险旅行”,黑格尔在这漫长坎坷的旅途上撤下了无数的辩证法的珍宝,这些珍宝至今仍在熠熠发光,吸引着我们到这块神秘的“诞生地”去漫游一番,去领略那无限风光。
*《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出版,上卷出版于1962年,1979年重印,下卷出版于1979年。
①荷夫迈斯特编:《黑格尔书信集》第1卷,第120页。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70页。
*“正—反—合三段式”是黑格尔用来推演“绝对精神”发展的一套公式。“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逻辑”是正,第二阶段“自然”是反,第三阶段“精神”是合。“逻辑”中的第一段落“有”是正,第二段落“本质”是反,第三段落“概念”是合。“有论”中,“质”是正,“量”是反,“度”是合。黑格尔整个体系的各个大大小小部分都是按这套公式推演出来的。
③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0页。
④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4页。
⑤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2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页。
4.南丁格尔精神 篇四
2015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士演讲稿
当鲜花盛开的五月悄悄降临,当万紫千红的季节换上新装时,我们记得有一位伟人在这样的日子里默默走过,她对事业的执著,对真理的求索,至今令我们感动,引导着我们一步步前进,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完善自我。
我们白衣天使,始终履行着光荣而神圣的职责,白发斑斑者,不失千里之志,青春如火苗荡漾着满腔激情,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
今年2月,我院需一名护士长去和田支教,我科护士长以护理前辈的风范,毅然报名,接受重任。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她找书备课,还请来护大老师亲自指导,她说我代表的是医科大学,代表的是我们自治区中医院,我要把对患者的服务理念传给学生,将爱心、奉献融会于教学。临走那天,她一一嘱咐我们,团结协作,尽所有的能力让病人满意。护士长还常常打电话来询问科室情况。在护士长的感召下,困难在我们面前退缩。
今年3月我科住院病人猛增,加床有了,被褥不够怎么办?我们将值班室的被褥拿出,给病人铺上。七八十岁的手术病人一个接一个,有的耳朵听不清,有的腿脚不灵便,我们护士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做健康指导,协助翻身,查看皮肤,检测生命体征,大家知道老年病人手术非同寻常,如有栓子脱落就有生命危险。
我科一位宫颈癌老人,需做中子刀治疗,她得知后,闷闷不乐,对病魔及中子刀极其恐惧,苏英及责任护士不厌其烦的进行心理疏导,讲解中子刀的先进性,及该院医生的高超技术,并有专车接送,老人心里塌实了,爱说爱笑了。第一次中子刀做完,由于患者肛门疼痛,不想再做,是我们护士,给予鼓励,终于坚持做完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时买了锦旗,写了感谢信,老人说你们太好了,你们对病人的关心和对工作的态度令我感动。
4月10日下午交接班时突然由轮椅推来一位病人,面色苍白,全身瘫软,大家立即将病人抬到检查床上,测得血压为60/40,脉搏细弱,穿刺抽出不凝血,交接班护士密切配合,吸氧、抽血,备皮、导尿,输液、备血,仅7分钟就送进了手术室,因为护士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当我们看到患者苍白的脸上泛起红光时,大家充满着幸福的笑容,因为我们又从死神那里找回了生命。
病人一个个病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换来的却是病人身心的安康,人类无时无刻不面临疾病的威胁,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服务的志向,因为我们有优秀楷模,有坚定的信念,有南丁格尔精神。我们作为护士能够继承南丁格尔的事业,心中充满着前所未有的豪情。
涓涓细流,汇入长江。呼唤亲情和人性,是社会的要求和人生的向往。,医院给我们创造了学习、服务、奉献、提高的氛围,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护士自身的价值,我工作,我快乐,我繁忙,我幸福。永远成为我们骄傲的主题。
5.南丁格尔名言 篇五
2、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3、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清洁空气;二澄清饮水;三流沟渠;四扫洒屋宇;五日光充足。
4、找藉口好吗? 我的成功归於∶我从不找藉口,也绝不接受藉口。
5、“我死了,请你们把我埋在父母的身边。记住,千万不要举行什么热闹的葬礼,送葬的人只要两位就行了。知道吗?”——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遗言。
6、“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勿为有损无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与上天。
相关推荐:
爱情短诗
激励自己的经典语录
6.南丁格尔护士网 篇六
南丁格尔护士网是国内首家最权威的护士留学培训就业平台,筹办于2011年初,上线于2012年底,致力于为广大护士、护理、护工等专业学生及工作人员,提供国内外更具发展潜力的留学移民、学习培训、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机遇。
一、特色的办学优势
南丁格尔护士网,自2011年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国光华护士基金会、北京市护理工作者协会建立并保持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国内大量二三甲医院结成了护士人才就业合作联盟。在2012年10月,南丁格尔护士网,在加拿大政府SPP项目背景下,与加拿大政府指定院校——尼亚加拉学院结成合作院校,致力于为国内广大护理专业学生打造一条出国留学移民之路,助其早日实现国际职业护士之梦。
为确保培训质量,学院的培训教师均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专家,高薪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等担任客座教授,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实验设施,为学员的临床情景模拟实习操作提供了保障。
二、充分的就业保障
南丁格尔护士网,自2011年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国光华护士基金会、北京市护理工作者协会建立并保持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国内大量二三甲医院结成了护士人才就业合作联盟。尤其在北京,除北京协和医院等少数医院以外,其余绝大多数二三甲医院均为南丁格尔护士网的就业合作方,为大批合格的护理专业学生解除了高端就业的后顾之忧。
三、权威的国外合作院校
南丁格尔护士学院在加拿大的合作院校尼亚加拉学院建于1967年,地处地处多伦多南面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它是安大略省办学综合实力最强、学科范围最广的前三所公立学院之一。尼亚加拉学院在校学生约26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学生近10000人。中国学生只占3%;它的93个专业分成4年本科,2年专科和l年研究生3个层次。尼亚加拉学院连续7年评为安大略省公立学院第一。学生对学院的满意度达到97.3%。毕业学生就业率达90%,雇主聘用调查93%表示满意。
四、优雅的国内项目基地
2012年11月,南丁格尔护士网与北京国际经贸学院合作组建南丁格尔护士学院,作为其护士人才就业培训基地。南丁格尔护士学院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占地270亩。学院本部位于奥运村东北部的新园区,占地176亩,规划建筑面积6.1万平米。
学院北依雄伟的北京八达岭长城,南邻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距北京十三陵、圆明园、颐和园、天安门等处均不到一小时车程。校区毗邻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
京化工大学、国防大学等多所国家重点学府,文化底蕴深厚,学风校风纯正。古老的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在这里交织,广大莘莘学子在既能获得知识陶冶,又能撷取时代气息。
五、便利的交通线路
南丁格尔护士学院分校坐落于北京市大学城昌平,北京市的学员,可乘314路、345路快车、947路、昌平9路、昌平21路、492路外环、491路内环、949路、925路区间公交车到政法大学下车,步行至政法大学北门再西行100米即到;或者 B.乘地铁到2号线“积水潭”站,A口东北口出,换乘886路(原919支6)公交车到政法大学北门下车,政法大学北门往西行100米即到。
外地学员的乘车路线可以分为:
一、从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六里桥汽车站出发:乘车或乘地铁到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A口(东北口)出,前行30米换乘886路或345路(快)公交车到政法大学北门下车,西行100米即到;
二、从首都机场出发:乘机场大巴到“德胜门”站下车,换乘886路或345路(快)公交车到政法大学北门下车,政法大学北门往西行100米即到。
南丁格尔护士学院招生电话:010-57490188
7.5位中国护士获南丁格尔奖 篇七
日前, 国际红十字会网站公布了2015年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名单, 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36名优秀护士获此殊荣。其中, 我国有5名护士在列, 获奖人数居各国之首。
我国获南丁格尔奖章的护理人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宋静、解放军第302医院妇产中心护士长王新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邢彩霞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庆华。
我国自1983年首次参加第29届南丁格尔奖评选以来, 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有68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最多的一届为2003年, 有10人获奖。
8.从南丁格尔时代开始 篇八
一个女人,精通古典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她没有风流矫情,却把一生都献给了护士这一天职。
一个女人,她的举动,打破了人们对护士职业的偏见,把护士从“丧失品格的女人”升华为“天使”,成就了女性的最好的一个时代。
策划/编辑_梅子丫
今年是国际护士节100周年,我们已经错过5月12日的国际护士节专题,也许这些都不要紧,关于这个女人,我们迟早都会去写她的。南丁格尔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全社会都想把女性的生活方式限定在一个方向,这种势力,当时依然十分顽强。而她作为一个女性,在那种时代却完成了如此伟大的事业。她的气魄和热情确实值得敬佩。
另一个南丁格尔
“人们把护士看成已经丧失品格的女人,因而认为最好由那些甚至已经有了孩子的妇女去干。”当时伦敦医院的医生还说道:“护士们都是些酒鬼,以护士长为首,所有人都一个样!”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于欧洲的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城出生。她是英国人,家中甚为富有。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多种外国语文,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南丁格尔的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1820年他们生下南丁格尔后,既以地名佛罗伦斯(Florence)为她命名。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份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腼腆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寞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情。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用组女儿们的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南丁格尔已经十七岁,俨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任务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吾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甫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滞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人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支力支持。
提灯女神的决心
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1849年 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以后几年中,南丁格尔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锐意追求个人认为有意义的工作,但始终得不到家人的谅解与支持,然而她并不灰心,依然随时把握机会充实自己。这时她正值英年,见识与经验已渐趋成熟。她的认知与当时社会的认知有明显差异,并不能被许多人所理解,如渴望一份专业工作,以便能在学校或医院,照顾年迈的病者与儿童。而这一切,决非是大家贵秀为了消遣,打发时间而产生的一时冲动,而是真正有计划地把其作为一项专业工作,一种职业,同时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使她严然成为十九世纪的一位新女性。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因此在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赞助下,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了一个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一系列革命性管理措施,令当时的人士叹为观止:她强调病人舒适第一,重视护士的福利。采用拉铃的办法召唤护士;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并采用批量采购以节省支出;又主张新鲜调配果酱等。她坚持自己的主张,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以收容。她展现了优越的管理能力,委员们对她都十分信任。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九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十月十五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十月二十一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睛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除了繁忙的护理管理工作,她还要答复大批的来函与询问。她发现卫生状况有问题,就上书给英国政府议员,请求专家给予支援,或依照她的建议采取某些改革措施。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伤兵在前线的死亡率由百分之四十降为百分之二。这项成就使英国朝野大为振奋,好评如潮,给予她很大的鼓舞。
“独立女性”的先驱
南丁格尔曾在一封信中说:“人生就是斗争,是一场同歪风邪气的搏斗。”
基于实际的需要,克里米亚前线设置了两所医院,需要派遣护士支援。1855年,南丁格尔横渡黑海抵达巴拉克莱瓦,亲自督导这两所医院的护理工作。她在克里米亚饱经颠簸劳累,深入前线访问,不顾黑暗、寒冷、危险,将个人安危完全置之度外,这种敬业精神,使英军大为振奋!由于她过于劳累,不幸感染克里米亚热,医师们认为已无法救治,病情几近垂危,但她仍不停地写、写、写,指示各项事务,抱病工作。消息传到斯库塔里,所有伤兵均为之落泪。当时在克岛的战地司令官拉格兰将军,急忙赶来看她,并将发病状况报告伦敦,举国上下为之震惊!
医师们让她返回英国休养,但南丁格尔坚持留在克里米亚。她虽在病中,但心里很明白,如果她一走,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于无形。她这种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很少人能比得上。直到1855年7月,她才逐渐恢复健康。依据新的卫生科学,在南丁格尔的精心设计下,军队护理逐渐扩展了卫生教育工作,并一步步推展起来,每天晚上,她无视风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盏油灯,到病房巡视病人,给予全心全意安慰与关爱。她所到之处,伤兵们有的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这一幅发挥人类爱心的温暖画面,由美国著名诗人朗斐洛写成的“提灯女郎”一诗而名传道尔。
南丁格尔凭着拯救人类的坚定理想与抱负,在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护理事业,对一个女性来说,这是何等艰巨的挑战!她不但冲破重重困难,获得了如此的成就,更为护理工作开创了一项远大的事业。这种作为,在古今中外女性中殊不多见。
鉴于南了格尔在前线的英勇行为。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英国人将她看做新的圣女贞德。一经呼吁,国人捐款源源而来,单是在克里米亚的军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镑。英国女王捐了一幅威灵顿公爵的画像,她为表示个人对南丁格尔的嘉许与感谢,特地送给南丁格尔一个金质钻石胸针。
1856年3月16日,作战部长颁布了一道命令,肯定了南丁格尔的成就并正式授予她在军中工作的地位,任何护理人员的调动与勤务支援,必须获得她的同意,有关护理工作,军医首长须与她作充分协商,才可执行,这是南丁格尔一项重大的胜利。战争结束后,她最后离开斯库塔里时,特意来到英军墓地,并在他们的墓前发下誓言:“只要我此身存在,我一定为你们的生命而奋斗片此后她一生,都在实践这一壮严的诺言。4月29日,最后的病人离开了营区医院, 7月 28日,她启程回国。英国举国上下,准备以英雄凯旋仪式,欢迎她的归来,但她不愿宣扬自己,因此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返回伦敦。8月7日,她独自返回李哈斯待老家,使家人大吃一惊。次晨,村中的教堂响起一连串的钟声,向这位女英雄致敬。她的名字响彻云霄,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南丁格尔除了注意军中医院的护理管理外,同时注意改革全国医疗有关问题。1859年,她完成一本《医院摘要》,对医院建筑与医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的理论。她强调良好的建筑、卫生与管理,可使病人获得更好的照护。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见,改变了旧有的护理观念。这本书对当时的卫生领域的影响,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许多国部队士纷纷求购,视其为医院改革的权威言论与样板。当时疾病命名与分类混淆不清,往往是医院各自为政,南丁格尔制定了医院统计标准模式,使各医院能准确表现相关死亡数字,被英国各医院相继采用,公认是一件了不起的贡献。
1859年底,她又出版了一本《护理摘要》,提供给一般妇女阅读,它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不但英国本土大为风行,在美国也普受欢迎,后来成为护士学校的教科书。1860年6月24日,她在圣陶玛斯医院创立的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开学,从此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南丁格尔也被公。认为现代护理事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的成就,不但蜚声于英国,欧美大陆也都公认她是医疗与护理方面的专家,美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等凡有关各国重大医疗问题与计划,以及国际红十字的建立,也都得力于南丁格尔的协助与支持。1865年10月,她迁往伦敦大街十号,这是她父母为她购置的一所住宅,此后她即在此定居。
1907年12月,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她丰功勋章。这是首次将此类勋章颁授女性,真是无比光荣。稍前曾有人提议,在维多利亚女王就职六十周年时,将护理事业进步实况做一次展示,但南丁格尔表示反对。她不愿将她的照片罢出去任人欣赏,认为这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在万泰芝女士的劝说下,她同意将一尊半身铜像,及她乘坐的一辆马车予以陈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铜像下面堆满了鲜花,老兵们纷纷上前亲吻这辆克里米亚马车。她被尊称为英军最尊敬的圣母。
1910年8月13巴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溢然长逝。南丁格尔的一生,历经了整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像她这样致力于社会改革而获得实效的人,在当时很稀少。她以个人的远见与抱负,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的伟业,这对整个人类都是一项空前的贡献。今天她被尊称为护理先驱,实在是当之无愧。
护士服的故事
1.18世纪以前,护理并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僧侣、修女,或者一些地位低下的妇女。穿护士服也并不是出于卫生的目的,护士穿的大袍子其实是修女服的延续。
2.在南丁格尔的年代,还没有像样的护士服出现。她在照顾战争中的伤员时,也只不过在腰上多系了一条围裙。
3.还是在南丁格尔的年代。护士穿了件有领子的格子衬衫,外加一条前面交叉的围裙。那时有很多护理小器械需要随身携带,可惜还没有实用的口袋设计,所以只能挂在腰间。
4.1880 年左右,开始有了比较正式的护士服。早期的护士服不仅要卫生,还要体现出护士的端庄,因此全身上下都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手和脸,什么都没露出来。这种制服还有个傻乎乎的名字——“发烧防护服”(Fever Proof Uniform) 。
5.在1890年前后的美国,护士服的袖子变短了,但外面还是配一条有交叉设计的围裙,有的交叉在前面,有的则在背后。
6.20世纪初,护士服仍然带有修女的着装色彩,但她们所戴的面纱已经不是延续修女的习惯,而真的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为了防止长发落下,需要把头发高高束成一个髻,用帽子或面纱完全遮起来。
7.20 世纪的头十年,围裙式的护士服穿起来像极了女仆,某些护士帽的设计使得其 “女仆装”的特点更加明显。幸好,臂章显示了她们的职业,还能体现等级——初级护士的臂章是浅色的,而高级护士则为黑色。
8.这套格外帅气的护士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军队护士的制服(照片是后来拍摄的)。一件长袖的橄榄绿大衣,金光闪闪的纽扣从颈部一直到腹部。腰间束有皮带,以确保大衣贴身,外加一条红色的斗篷,身材高大的女性穿起来,要是没有头上那顶标志性的护士帽,还真难认出是位护士。
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部队的随军护士(Red Guard Nurses)依然戴着修女式的头饰,覆盖了整个头颈,垂至肩膀。额头和臂章上都有红十字标志,很容易识别。由于极端天气,白色的护士服外还罩有一件厚厚的大衣。
10.1920 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发明了“玛芬帽”(Muffin Cap,上)。后来,玛芬帽又被“手帕帽”(Handkerchief Cap)给取代,因为后者更容易清洗、制作和运输,而且相比只能盖住头顶发髻的玛芬帽,手帕帽可以罩住整个头部。
11.1936 年,南丁格尔去世 11 年之后,护士帽开始变得千奇百怪,几乎每所护士学校都设计了自己的 “校帽”。这个时期大多数护士帽都很小,更像是一件配饰,是护士职业的象征。
1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展开了大规模、公开性的征召护士工作。这是一张二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的招募宣传海报,画中的护士身披军袄,帽子与前胸都有红十字的标记,眼神充满怜悯,浑身散发着圣母般的光辉。
13.护士服的 “黄金时代” 始于 1950年,护理业越来越流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服装工业迅速发展,护士服的短袖取代了长袖,袖口、领口、腰带、纽扣,以及口袋的设计,兼具美观和功能。不过,比起外形时髦的护士服,简洁大方的款式更受欢迎。
14.1960 和 1970 年代,护士服的领口 “打开了”,其中以“彼得潘式”( Peter—pan Styled)的小翻领最为盛行。这个时期护士服腰带的纽扣被移到前面,整体裁剪更加合身,还出现了一次性的护士帽。
15.如今,洗手衣成了更多护士的选择,特别是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穿着洗手衣能让护士工作更高效和舒适。由于它的中性设计,女护士和男护士都能穿,多种款式的洗手衣让护士服显得既时尚又有趣。
(此处参考资料来源于果壳网)
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assembly, 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 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 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 care.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9.南丁格尔读后感 篇九
——读《南丁格尔传》有感
一 相遇,在伦敦的街头
一道消瘦的人影站立在街头,眉头紧锁,眼神忧郁,苍白的脸色却遮不住美丽容颜。她,是那个在上帝掌心吟唱的天使——南丁格尔。
贫民窟里的霍乱,没能挡住她向前的脚步;
医院里人心的黑暗,没能阻止她对护理的热爱;
时代对女性的歧视,更是不能拖扯她服务人民的抱负。
我看到那个怀抱着“服务人类”信念的天使走在人间的路上;我看到那个怀抱着“济世行善”意志的天使走在伦敦的街上;
我与那天使相遇,在十九世纪的伦敦,伦敦的普奇街,普奇街人尽喧嚣的尽头。
二 邂逅,无关乎爱情
看到她最终还是拒绝了查理德,看到她为了护理、为了人民放弃了爱情乃至婚姻时,我内心的澎湃,与爱情无关,只关乎那种奉献的精神是如此高尚与伟大。
九十岁的她孤单单的躺在床上,是否后悔孤单的度过了一生?
二十五岁的她,写下“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三十岁的她,写下“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去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她用事业填补爱情的空白,她为那崇高的抱负,放弃了一个女人该有的爱情。于是我懂了,她不会后悔孤单一生,因为服务于人民是上帝安排她来人间的任务,是在上帝掌心唱出最动听的歌曲。
三 追随,夜下提灯的脚步
克里米亚的战场上,士兵浴血奋战,克里米亚的战场下,那些年轻的生命却得不到好的医疗看护和救治。
她自费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硬是将伤员的死亡率从百分之四十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她每晚提着灯,在病床间行走,查看病人的情况,战士们亲切的称她为“提灯的女神”
最令我感动的,或许不是她亲吻将死之人的脸颊,而是伤者亲吻她夜灯下得身影。士兵们会写“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也会写“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感动他们的,是那夜灯下得身影,是身影下那个善良博爱的心。
灯下的脚步,是我追随的目标,行走在病床间,我便也拥有了那无私的爱心与宽阔的胸怀。我便不后悔,我是一名护理人员,关爱着所有的人
你能听到吗?远处飘荡着的歌声,是天使在梵唱。
四 告别,将心留在有她天堂
合上书本,剧情缓缓落幕。不,不要告别。
我仍浸在她那无言的大爱中,我仍感动在她那奉献的精神里。
可我必须告别,因为我要沿着她走过的路,走一遍。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社会,将大爱传播于社会,将护理的精神,弘扬在整个世界。
从来不知道,原来护理工作可以做的如此伟大;从来没想过,原来在护理的岗位上,牺牲我一人,便可幸福千万家。
我将心留在有你的天堂可好?跟着你轻轻的哼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仰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学院:护理学院班级:(11届)公一班学号:20111060106姓名:周晋莹
10.《南丁格尔》读后感 篇十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198月13日在伦敦逝世,享年90岁。“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两个称呼使她闻名。朗费罗曾为她写过一首诗。她的名字就是人道主义的同义词。
南丁格尔很早的时候就对护士职业产生了兴趣,但是在克里米亚她才真正了解到军队的医院是多么肮脏不堪。她组织了护士队,奔忙于土耳其的斯库台和巴拉克拉瓦地区的医院。她竭尽全力为军队提供应清洁的物品。
她回到祖国英格兰后,建立了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和济贫院,来训练培养护士。后来,南丁格尔提供了有关健康卫生方面的内行的建议。她是第一位被授予“功勋奖章”的妇女。
11.南丁格尔精神 篇十一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也许你对这个日子并不熟悉,但说起今年发生在富士康的“13连跳”你肯定不陌生,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提出就是为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在这一天,给大家讲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精神疾病患者整整“生活”了23年,她就是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第215医院临床部心理二科护士长袁辽荣。
厚重的铁门铁窗,半夜的哭嚎声,一上班便与没有正常思维、缺乏自控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关在一起,这就是袁辽荣从事的精神疾病护理工作。10多个病房,近80名患者,只有两名护理人员,不仅要负责为病人发药、输液等基础治疗,还要为他们端屎接尿、擦洗身体、喂饭更衣,组织心理宣教、工娱疗活动等生活、心理护理,更要担负“五防”监护的职责,每15分钟至少巡视一次病区,每个病人都要查看一遍,一次下来将近10分钟。护理人员常常是一身汗水、两眼泪水、满腹苦水。袁辽荣一干就是23年,期间,她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和辛酸,付出了相当于其他护理岗位几倍的汗水和心血。
开启心灵的“金钥匙”
对于精神系统引发的这种特殊的疾病,态度治标,科学治本,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治疗意义上讲,热心呵护、精心照料是抚慰心灵的“止疼药”,采取先进的、科学的治疗方法,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在袁辽荣工作的这23年中,让她感触最大的就是一位几乎与她同龄的女兵。这是容貌像花一般美丽的女孩,但不幸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一连几天,女孩对每一个靠近她的人都报以扔枕头、撇鞋子的“礼遇”。这天,袁辽荣接过枕头,轻轻放在床上,依旧面带笑容,拉着女孩走到了窗前。
“你看,外面的人多好,忙来忙去,都有自己的工作。”顺着袁辽荣指引的方向,女孩凝望着街道,呆滞的目光渐渐有了些光亮。忽然,她轻轻呢喃道:“姐,那我出院后真的可以像外面的人那样自由自在吗?”
“当然可以了,姐保证你会生活得比他们更好。”袁辽荣坚定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指向窗外:“你看那家店里模特穿的粉裙子漂不漂亮?”
“嗯,好看,真好看!”女孩点了点头。爱美是女孩的天性,袁辽荣找到了这个可以缓解女孩情绪狂躁的突破口。在女孩生日那天,她真的如愿收到了“姐姐”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那条粉裙子。穿上美丽飘逸的裙子,女孩高兴地唱起了歌。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只要和袁辽荣在一起,便时常听到女孩脆灵灵的歌声,袁辽荣知道女孩已建立生活的信心。一晃两个月过去了,出院时,女孩向袁辽荣深深地鞠了一躬,忽地像一头小鹿一样撞进她的怀里。那一刻,袁辽荣眼泪夺眶而出,她第一次品尝到了工作上的成就感——这是一个能够照亮病人心灵的职业!
针对部队心理疾患的群体性特点,袁辽荣探索推行集体化护理。在患者中建立了休养队组织,设立队长、指导员、室长,开展内务卫生、趣味活动、优秀休养员评比竞赛,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调整。组织症状较轻的病人,关心帮助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病人,使病人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产生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了全体病人的康复。袁辽荣任护士长以来,带领科室的护理人员一起,研究运用人性化护理、互动化护理、集体化护理和梯次化护理等新方式新方法十多项。
让“旋转门”不再旋转
袁辽荣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出院的患者由于缺少后续治疗,受到亲属的不理解,遭遇社会的歧视,常常受到刺激后导致病情复发。看到患者在出院、住院的“旋转门”中周而复始,患者亲属在看护、送医的痛苦中徘徊,袁辽荣常常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心理疾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他们,不仅医护人员要精心医治护理,使他们早日康复,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应被冷落、被遗忘,更不能被抛弃。社会各方面对他们多关注一些,多关心一些,哪怕是一点,这个群体就会越来越小。
对心理疾患者来说,有时心灵医治比药物医治更有效。可以说,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微笑,对他们的呵护,对他们的理解,有时胜过百种药方。2000年秋季的一天,一位曾在心理二科治疗的老病号何蜀光,大老远从赤峰赶来,专程“看望”科里的医护人员。袁辽荣心生疑虑:老何家庭条件一般,大老远跑来医院,绝不会是看望医护人员这么简单。
果然,不出她所料,在交谈中袁辽荣了解到,自打老何得了病,她的妻子就在老何的躁狂中度日。而随后老何长期的住院,又给她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无奈之下,她便与老何离了婚。长期住院的老何回到家中以后,邻里朋友,甚至家里老小都不愿与他多说话。原先工作的工厂又不敢让他回去上班,他成了被人孤立的“怪胎”。家庭变故,工作无门,心里孤独无助的他只好向曾经医好他的医护人员求助。
老何住了好几年的院才康复,不能让他再被病魔拖走!袁辽荣决心帮助何蜀光跨过这道坎。她利用周末,随老何一同来到赤峰。在老何家,她带来了帮助心理疾患病人康复的资料,并耐心细致地告诉老何家人怎样帮老何走出难关。随后,她又来到老何所在的工厂,把老何病情稳定的现状告诉厂长,向他说明工作对维持何蜀光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说服厂长给何蜀光工作的机会。
在袁辽荣的奔走下,老何的生活重又有了起色,家里人加深了对他的理解,工厂也答应让他回去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有了这次经历,袁辽荣想,如果患者出院后,能经常把生活工作的信息反馈给医院,由医院给予科学的指引和帮助,那么患者复发率就会降低。在她的倡导下,医院建立了出院患者康复档案和爱心互联制度。随着一张张爱心互联卡发放到患者家属手中,如同在医院与患者家庭、工作单位和所在社区架起一座沟通的金桥,及时准确地将患者信息反馈给医院,将医院意见传达给家属。
前不久,何蜀光拨通了爱心互联卡上的“热线”,向袁辽荣报喜:工作稳定后,他又找了新老伴儿,家庭氛围也一天比一天浓厚了,这还多亏了袁辽荣和她的爱心互联卡。
而这一本本健康档案,上万张爱心互联卡,在袁辽荣看来,则是一个个康复患者的安全纽带,以及他们背后几千个家庭的幸福保证。近3年来,她们科先后有近百名患者治愈出院,复发率降低了31%。
患者的健康指数,就是我的幸福指数
一位精神科专家曾说,用药物拯救病人于扭曲的虚幻空间并不难,难的是病人治愈以后,如何引导他们面对现实世界。自卑、无助和迷茫带给患者的痛苦,往往甚过疾病本身。23年来,袁辽荣在护理的岗位上,凭着她的爱心,引导上千名患者战胜双重痛苦,重返人生道路。
2007年,袁辽荣和同事们在《大连晚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有个叫梁家全的心理疾患病人,被家人用铁链锁了15年!
袁辽荣的心颤栗了,她夜不能寐,立即打电话向院领导报告。第二天,又和大家一起驱车七八个小时,把病人接到自己科里治疗。
尽管见过各种各样的患者,梁家全的状况还是令袁辽荣感到震惊:长期缺医少药,营养不良,使梁家全看上去瘦骨嶙峋。他蜷缩在床头,脸色苍白,神情呆滞,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狂躁,对周围的人充满戒备和恐惧。
袁辽荣召集科里的护士,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这是个特殊的患者,他被社会遗弃了十五年,我们不仅要治好他的病,还要教会他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他重获人间的温暖。
从那天起,袁辽荣带头为他做日常护理,洗脸、梳头、剪指甲、喂饭、穿衣盖被等,无不细致入微。
梁家全害怕见人,袁辽荣就每天主动与他说话,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梁家全的四肢缺乏锻炼萎缩了,袁辽荣就经常为他做四肢按摩,搀着他到走廊里“学步”;天气冷了,袁辽荣自费给他添置新衣服。
梁家全虽然不爱说话,但在袁辽荣温暖的关怀里,眼里时常噙着泪花。
通过近两年的治疗,梁家全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状态,也会主动跟护士们打招呼了。2009年秋的一天,袁辽荣正在帮他整理床铺,站在一旁用心看着她的梁家全突然嘴里发出了两个字:“谢谢。”
简单而又普通的两个字,经过足足两年的沉淀,此刻,似破土的嫩芽,如新生的朝霞,终于迸发出来,袁辽荣心里一热,泪水忍不住汹涌而下。
2010年春节前夕,梁家全终于走出医院的大门,开始了他全新的人生。
12.南丁格尔精神 篇十二
一、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因素
马克思曾指出黑格尔哲学包含三个因素:其一是斯宾诺莎的“实体”, 其二是费希特的“自我意识”, 其三是黑格尔本人的“绝对精神”, 即披着形而上学外衣的上述两者之必然的统一。按马克思的说法是披着形而上学外衣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由于“实体”和“自我意识”是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 思维形式, 逻辑范畴, 又由于它们的统一纯粹是逻辑的和思辨的, 因而它们连同它们的统一都是超感性世界的唯灵论的存在物, 即马克思通过揭示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虚假性, 坚决地展露出整个形而上学的隐秘根基, 开始了一场具有世纪历史意义的, 旨在终结作为超感性领域的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
黑格尔哲学是“实体”, “自我意识”及“实体”和“自我意识”的统一, 黑格尔哲学一方面表现为对斯宾诺莎高度的评价, 另一方面吸收并发挥了康德, 费希特的自我意识, 把能动的原则, 创造性的原则放到了实体中, 由此, 黑格尔哲学就表现为近代哲学的完成, 实体和自我意识被统一起来, 实体成为无限的机能, 无限的活动, 无限的创造性, 从另一方面来讲, 自我意识变成实体本身的机能, 而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 所以, 黑格尔哲学从要素方面来讲即斯宾诺莎的“实体”, 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及两者的统一。黑格尔哲学一方面表现为自在的存在, 即康德式的“自在之物”, 另一方面表现为纯粹的自为的存在, 即康德, 费希特的“自我意识”。
二、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区别
老年黑格尔派 (Old Hegelians) 亦即黑格尔右派, 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右翼思想家集团, 德国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代表。主要成员有加布勒, 辛里克斯, 罗生克兰兹等;青年黑格尔派 (Young Hegelians) 亦为黑格尔左派, 是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 主要成员有D·F·施特劳斯, B·鲍威尔, M·施蒂纳等。
从青年黑格尔派分离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革命的方面做了阐述, 恩格斯认为黑格尔哲学, 尤其是黑格尔的法哲学当时给人的印象是极其保守的, 是为现存的一切, 特别是政治和宗教辩护的, “黑格尔本人, 虽然在他的著作中相当频繁地爆发出革命的怒火, 但是总的说来似乎更倾向于保守的方面。”然而恩格斯意识到黑格尔哲学中包含非常革命的因素。
老年黑格尔派在政治和宗教方面都趋向于保守, 在学术上亦步亦趋的跟随黑格尔, 试图从黑格尔著作中寻找思想的立脚点, 青年黑格尔派也从黑格尔哲学出发, 但他们走的路更加偏激, 他们试图从黑格尔哲学中创造出一些原理, 并加以彻底的发挥, 以便阐述出一种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都比较激进的学说, 对基督教, 德意志世界进行批判。
三、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命题的解释
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哲学的解释有明显的分歧。“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是在为所有现存事物做辩护, 因此, 老年黑格尔派把它看成是极其保守的命题, 不包含任何革命的因素, 而恩格斯认为“不论政府或自由派都没有看到的东西, 至少有一个人在1833年已经看到了, 这个人就是亨利希·海涅。”这位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曾说:“我奉劝你们, 你们法国人那是应当肃静, 并且, 千万不要鼓掌喝彩, 我们可能就会误解你们, 并以我们那种不讲礼貌的方式有点粗暴地命令你们安静。”他将德国哲学与法国政治革命加以比较, 海涅认为法国根本没有产生一个政治人物能与黑格尔相提并论。
“在黑格尔看来, 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 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恩格斯便将这一命题变为另一命题:“凡是现存的, 都一定要灭亡。”
黑格尔哲学中实际包含批判和革命的因素, 所有现存事物都有其产生, 成长, 衰亡的必然性, 因此, 现实的东西都表现为历史的过程, 都是注定要灭亡的。由此可以看出, 对黑格尔哲学的解释存在不同的路径和视角。老年黑格尔派在文献整理上是有贡献的, 黑格尔的众多讲演录都出自老年黑格尔派之手, 而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把黑格尔哲学当作思想之源, 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和发挥, 直至今天, 关于黑格尔哲学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四、青年黑格尔派内部的斗争
1、大卫·施特劳斯:实体或类的原则
大卫·施特劳斯对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历史哲学进行了阐释, 试图对圣经故事, 特别是他的神话部分进行历史的批判, 以此来发现神话或奇迹中的历史的真实性的内核。施特劳斯认为《圣经》神话是早期基督教团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 这种创作包含历史的真实性, 这在黑格尔哲学中属于实体或类的原则。
2、布鲁诺·鲍威尔:自我意识的原则
布鲁诺·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领袖, 当他以思辨哲学家的傲慢态度抨击施特劳斯并受到猛烈还击的时候, 福音书批判才扩展为哲学上实体与自我意识的争论。鲍威尔反对施特劳斯的《圣经》神话是早期基督教团集体无意识的创作的观点, 而认为《圣经》神话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个人的有意识的杜撰, 这在黑格尔哲学中是自我意识原则。
鲍威尔和施特劳斯的争论继而演变成实体与自我意识的争论, 他们之间的观点主要是对圣经故事进行解释, 施特劳斯认为圣经故事是早期基督教团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 而鲍威尔认为圣经故事是个人的有意识的杜撰, 两人在宗教的态度和立场上完全不同。“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各自抓住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方面, 在论战中相互攻击, ”从批判地立场看, 鲍威尔更加激进。从哲学思想上看, 黑格尔逝世后在青年黑格尔派中黑格尔哲学重新被分裂, 他们都立足于黑格尔, 一部分是实体, 一部分是自我意识。
摘要:纵观整个欧洲哲学发展史, 黑格尔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 作为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家, 他的庞大而复杂的哲学体系对当时的德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即使在他逝世后仍然散发出巨大的能量, 本文就黑格尔逝世后分裂出的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斗争进行阐述, 探寻这位哲学巨匠的伟大功绩和发展轨迹。
关键词:黑格尔,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斗争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2, 6, 7, 14.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 张企泰,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13.南丁格尔传读后感 篇十三
今天无意中翻到书柜里一本中外名人传记,里面有狂人作家萧伯纳,军事天才拿破仑,抗金英雄岳飞,思维敏捷的李清照。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南丁格尔传奇的一生。
南丁格尔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不能被别人改变。她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总是喜欢帮助别人。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护士。当时护士这个职业并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护士梦和爱国主义,最终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护士。她经常带领她的护士去战场护理伤员。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士兵们很快从受伤中恢复过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灯笼女神。后来,她创办了一所护理学校,经过她的努力,护士这个职业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然而,她追求梦想、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激励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会更加努力实现我的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教师,我的学生会成为一名外交官,我会为祖国和世界的和平尽我的职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努力实现它。坚持自己的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追求自己的梦想,让梦想伴随你一生。
【南丁格尔精神】推荐阅读:
南丁格尔事迹10-21
南丁格尔观后感12-07
北京南丁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8-31
格尔尼卡赏析11-08
海德格尔名言警句12-02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08-17
大班美术格尔尼卡11-12
美术课《格尔尼卡》教学反思08-01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念的超越10-08